愧郯錄 (四部叢刊本)/卷十

卷九 愧郯錄 卷十
宋 岳珂 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卷十一

愧郯錄卷第十七則

       相 臺 岳 珂

    人品明證

官品名意之訛珂嘗書之然以九品爲人品

之別而非官品則未有的據也及攷之晉書

衛瓘鄧攸二傳事特較明蓋當時去魏未遠

名未大訛意猶可識耳故洊書之以終前論

焉瓘之傳曰瓘以魏立九品是權時之制非

經通之道宜復古鄉舉里選與太尉汝南王

亮等上䟽曰昔聖王崇賢舉善而教用使朝

廷德讓野無邪行誠以閭伍之政足以相檢

詢事攷言必得其善人知名不可虛求故還

脩其身是以崇賢而俗益穆黜惡而行彌篤

斯則鄉舉里選者先王之令典也自茲以降

此法凌遲魏氏承顚覆之運起喪亂之後人

士流移攷詳無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時

選用之本耳其始造也鄉邑請議不拘爵位

襃貶所加足爲勸勵猶有鄉論餘風中閒漸

染遂計資定品使天下觀望唯以居位爲貴

人棄德而忽道業爭多少於錐刀之末傷損

風俗其弊不細今九域同䂓大化方始臣等

以爲宜皆蕩除末法一擬古制以土㫁定自

公卿以下皆以所居爲正無復懸客逺屬異

土者如此則同鄉鄰伍皆爲邑里郡縣之宰

即以居長盡除中正九品之制使舉善進才

各由鄉論然則下敬其上人安其教俗與政

俱清化與法並濟人知善否之教不在交遊

即華競自息各求於已矣今除九品則宜準

古制使朝臣各相舉任於出才之路既博且

可以厲進賢之公心覈在位之明闇誠令典

也武帝善之而卒不能改考其言始也清議

不拘爵位褒貶足爲勸勵中閒計資定品惟

以居位爲貴則品之爲制乃逆設以待某品

之人其㫁可知也然猶未有見於遷陟表表

可驗者還攷攸之傳曰攸舉灼然二品爲呉

王文學歴太子洗馬次歷東海王參軍爲世

子文學吏部郎東中郎將長史河東太守珂

按杜佑通典及沈約宋書具列品制惟世子

文學無之如王國文學六品也洗馬王國參

軍皆七品也吏部郎六品也中郎長史七品

也太守五品也皆不合二品之目宋書志所

載九品明指言晉江右所定攸先爲六品一

轉之爲洗馬反在第七則攸雖舉二品其遷

陟則隨時繫乎上命尤顯顯矣所謂二品者

蓋言其人才灼然合在此品定於郡中正之

口以俟上之採擇而已又南史陳暄傳曰暄

以落魄不爲中正所品久不得調陳去魏逾

遠矣官品久訛矣而暄傳若此是其制猶未

泯豈不益大可信歟

    改易職事官名稱

近制職事官或犯所授者家諱每得改它官

皆一時制宜參用舊官制閒有特免入銜者

珂嘗攷 㑹要頗似不然 熙寧十年十月

十三日新知荊南府提舉本路兵馬巡檢公

事吳中復言銜內舉字犯先諱乞改提轄中書

奏請 批依 神宗忽降 奎札曰 朝廷

官稱避守臣𥝠諱於義未安宜不行其後

宣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臣寮言近者馬向爲

開封府工曹⿰扌⿱彐𧰨 -- 掾自陳父名開乞避而本府乃

奏乞銜內不書府名有違 熈寧 親札指揮

詔別與差遣即二事而觀之則典故初未之

許也及博考 國史吳廷祚爲樞密使慕容

延釗爲殿前都㸃檢當拜同平章事並以父

諱改同二品 國初雖存此官制僅止一再

見幾於特創徐處仁爲資政殿學士知青州

以祖諱改除端明它如此比者不一蓋開國

勲臣 上所優禮不容以常法論而避高就

下不易官稱令甲所許又與前制不同雲

    李文𥳑奏藁

避諱贈官之制改易官稱之令珂屢書之及

得李文𥳑燾巽巖集其載當時乞用 元豐

以前官制加贈奏藁於故事特詳備用剟錄

以參所聞燾之奏雲臣聞事君猶事父也心

有所懐而不敢盡言則爲隱蓋臣子之大戒

莫重於隱言之可聽與否實惟君父所擇雖

不應言而言固𫉬罪矣不猶愈於匿情以犯

大戒乎臣用是輙冐昧一言恭惟 祖宗因

前代之制而增脩之凡大禮既成官自升

朝以上皆得追榮其父母此 國家之彌文

至恩也臣父某故贈左朝奉大夫緣臣誤通

朝籍再贈官至左朝議大夫今次大禮又當

贈中奉大夫寒儒門戸得此固足以賁飾泉

壤誇嫮鄉邑其榮多矣而又奚言獨臣私義

有所不安不得不自言者所贈父官適同父

諱儻拜 君賜若固有之則恐於冐榮之律

疑若相犯兼晉江統嘗論身與官職同名當

改選故事𥳑𠕋具存勢不容黙須至呈露乞

朝廷特賜參酌處分雖以不應言而𫉬罪亦

所甘心也據律諸府號官稱犯祖父名冐榮

居之者徒一年𠝹雍熈二年有𠝹詔凡除官

內有家諱者三省御史臺五品文班四品以

上許用式奏改餘皆不許及 嘉祐六年

林學士賈黯知審官院時大理寺丞雷宋臣

除太子中舍以父名顯忠乞避 朝廷許之

黯謂宋臣不當避嫌名 朝廷既許宋臣若

後有如此而不避則可坐以冐榮之律因言

自 雍熈以來或小官許改或大臣不許或

雖二名嫌名而許避或正犯單諱而不許前

後許與不許繫於臨時蓋由未嘗稽詳禮律

立爲永制 約 雍熈詔書自某品以上凡

除官若犯父祖名諱有奏陳者先下有司定

若當避則聽改餘不在此限於是下太常禮

院大理寺同議禮院大理寺言父祖之名子

孫所不忍道不繫官品之高下並當囬避乃

詔凡府號官稱犯祖父名而非嫌名及二名

者不以官品髙下並聽囬避其後韓絳除樞

密副使自言樞字與祖名下一字同乞避免

而不許事在 治平四年蓋遵 嘉祐之詔

也 熙寧八年宋敏求提舉萬壽觀敏求父

名綬自言壽字犯父嫌名 詔改醴泉觀則

嘉祐之詔復不行矣及呉中復知荊南兼提

舉荊湖北路兵馬中復父名舉乞改稱提轄

詔以 朝廷官稱不當避守臣私諱遂不許

自 熙寧以來訖於近年亦有許改者既許

改則不繫官品之髙下 嘉祐詔書理宜講

明以崇孝治然臣前所陳者皆指身所居官

犯父祖諱初不及贈父祖官與父祖諱同者

蓋偶無其事諸儒未暇討論故闕如也臣今

敢援晉江統所議乞下禮官議之按晉書及

通典載江統言臺選統叔父春爲宜春令與

縣同名故事父祖與職同名皆得改選而未

有身與官職同名改選之例統以爲凡改選

者蓋爲臣子開地不爲父祖之身而身名所

加亦施於臣子凡佐史朝夕必稱厥官儻指

實而語則觸尊者諱違背禮經或詭詞囬避

則以𥝠廢公幹繫成憲若受寵朝廷出身宰

牧而佐史不得表其官稱子孫不得言其位

號上嚴君父下爲臣子體例不通茍易𥝠名

以避官職則又非春秋不奪人親之義統以

爲身名與官職同者宜與斥父祖名爲比體

例既通義斯允當武帝許之臣今所言實與

此相類且身名與官職同者猶許改授若贈

父官職乃觸父諱比江統所謂佐史不得表

其官稱子孫不得言其位號者不愈重乎今

 一命以上身所授官有觸父祖諱者於法

皆許𭔃理但授以次官父祖當贈官而所贈

官有觸父祖之諱者亦准此法然𭔃理之法

施於贈官則巳似不通蓋所謂𭔃理者特不

稱呼耳雖辭其名猶享其實今贈官專以位

號爲榮顧使其家人不得稱呼豈 朝廷加

惠臣子崇奬孝治之意乎況法所謂贈官觸

父祖諱者實指受所贈官之父母非謂身贈

父官自觸父諱者也蓋贈父祖官觸父祖之

父祖諱其當得贈官之父祖宜有所避順死

者孝心雖寄理可也身贈父官自觸父諱父

何所避亦使寄理凡禮固起於義縁是起禮

於義滋亦不通兼詳 朝廷創法特許寄理

初不爲身贈父官自觸父諱者設也身贈父

官自觸父諱則江統所云爲臣子開地之論

因旁捜類長曲而通之有難臣者曰諱非古

也爰自周始當時作詩書者亦未嘗以昌發

爲諱人君猶然況人臣乎臣謹答之曰事固

當師古古未始有而今則有之其可不酌古

之道以御今之有且名諱之式上下通行非

一世矣獨於身贈父官而自觸父諱偶未涉

歷故莫有以爲言臣實自履茲事其可不表

而出之使知禮者攷求其説因以備 國家

之彌文廣 祖宗之至恩乎難臣者又曰如

是則使 朝廷曷爲而可臣謹答之曰臣所

以敢昧死自言者政有望於 朝廷使知禮

者攷求其説也其敢必乎然臣有區區之愚

不自知其僣妄敢私布之臣謹按今朝請大

夫在未改官制以前實爲前行郎中吏部司

封司勲攷功職方駕部皆前行也據職官志

前行郎中有出身則轉太常少卿無出身則

轉司農少卿既改官制太常光祿衛尉司農

少卿皆爲朝議大夫據職官志太常少卿舊

轉光祿卿既改官制則光祿實中散大夫

元祐三年中散大夫分左右有出身人轉左

中散大夫 大觀二年除去左右字特贈中

奉大夫以代左中散大夫今中奉大夫其實

未改官制以前光祿卿也中奉大夫今轉中

大夫中大夫未改官制以前實爲秘書監秘

書監舊轉左右諌議大夫今爲太中大夫竊

伏自念臣不肖茍未先狗馬塡溝壑且免於

罪疾常𫉬備官使幸而遇 天子有事於郊

明堂之歳錫福遍九地之下則臣父始得贈

官以 祖宗故事言之凡三歳一舉大禮自

中奉大夫至太中大夫累三官率九歳乃得

之幸得之而位號卒不可以稱呼雖 朝廷

之彌文至恩不容以臣一人之故輒議損益

而臣私義誠有所不安惟 明主盡人之情

亦所宜憐也自改官制卿監諫議皆爲職事

官固不當以爲贈官然天下郡邑薦紳門戸

固有以舊官制爲稱呼未嘗改者蓋事匪前

代命由列聖於職制祿秩初無與焉特借其

名耳傳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者蓋指此類

故臣愚以爲若 朝廷特推異恩不限官品

高下令有司於新舊官制稍加斟酌使天下

當贈官者茍觸父祖本諱亦聽改授如晉王

舒除鄶稽內史及 建隆初慕容延釗除中

書門下二品體例或取今寄理字加舊官制

上暫聽稱呼以極人子孝敬之義自我作古

昭示無窮顧不美歟是臣所願而非臣所敢

望也不應言而言罪當萬死惟 陛下裁察

貼黃曰檢准尚書司封令諸應封贈與祖父

名相犯者即贈以次官契勘上條止爲所合

封贈父母妻官稱犯父母妻之父祖名即與

身贈父官所贈官自犯父名不同難以准上

條施行須至陳乞參酌珂按晉書通典江統

之言專以佐史朝夕之稱爲疑要非贈典之

比 雍熈 嘉祐之制雖在珂所書呉中復

事之前然 熈寧實衝改前詔 宣和馬向

之命又申之也雖或行或尼而續無明文若

夫加寄理字則參預壁蓋以爲非故常矣今

司封定製以天下之大豈無名諱犯官稱者

迄不知其何所據依而爲之折衷也

    同二品

國初吳廷祚慕容延釗以父諱章當爲使相

不帶平章事並拜同中書門下二品珂前於改

易職事官名稱中見之按唐㑹要是名始於

李勣正觀十七年正月勣除太子詹事爲同

中書門下三品則名之縁起必因於唐而二

品之號則復加一等矣似非故事也考之蘇

氏駁有曰同中書門下三品是李勣除太子

詹事創有此號原夫立號之意以侍中中書

令是中書門下正三品官而令同者以本官

品卑恐位望及雜壓不等故立此號與之同

等也勣至二十三年七月遷開府儀同三司

八月又改尚書左僕射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且開府是從一品僕射是從二品又令同者

豈不與立號之意乖乎謹按後漢殤帝以鄧

隲爲車騎將軍儀同三司觀其創置之意亦

以上企三公也可以爲證矣永隆二年閏七

月崔知溫薛元超除中書令並雲同中書門

下三品又大乖也詳蘇氏之意則 本朝所

以進爲二品當不爲無意及觀五代㑹要長

興四年九月勑馮贇有經邦之茂業宜進位

於公台但縁平章事犯其父名不欲斥其家

諱可改同平章事爲同中書門下二品則二

品之名肇見於此 國朝蓋襲而用之爲無

疑矣然宰相稱謂以一人之私而易之後唐

之典章不幾於輕明宗長興迄於是年繼之

者一用此官名或惟改贇官稱皆不可攷歐

陽文忠脩本紀至十月庚申始書贇爲樞密

使無二品事唐書勣初除在四月己丑拜儀

同在六月癸巳僕射在九月乙夘皆與㑹要

不同特以其可與他官稱改易者互見而參

取故詳著之

    旌節

唐六典門下省符寶𭅺之掌五曰旌節注引

周禮掌節職曰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獸節

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又雲道路

用旌節注云今漢使所擁是也漢書曰戾太

子遭巫蠱事懼不自明取使節發兵與丞相

劉屈𣯛戰初漢節純赤以太子持赤節故更

爲黃旄加以相別蘇武在匈奴持漢節毛落

並其事也旌節之制命大將帥及遣使於四

方則請而假之旌以專賞節以專殺珂按

三朝國史輿服志曰旌節唐天寶中置節度

使受命日賜之得以專制軍事行即建節府

樹六纛 皇朝凡命節度使有司給門旗二

龍虎旗一節一麾槍二豹尾二凡製旗以紅

繒九幅髹漆槓緋纛旌用塗金銅龍頭髹漆

槓綢以紅繒畫白虎設髹漆木盤於上節亦

用髹漆槓飾以金塗銅葉凡三盤爲二層以

紅絲爲旄並綢以紫綾複囊又加碧絹囊麾

槍豹尾亦髹漆槓麾槍設髹漆木盤綢以紫

繒複囊又綢以碧油豹尾制以赤黃布畫豹

尾文然則 今制有節無旌又與唐制爲不

同也珂在 中都屢見文思程工率以上諸

匠監而後攽下其制度頗草艸諸建旄者率

爲屋數楹置香幾於前月祭以爼肉巵酒而

命一二使臣者視其扄鑰號爲節堂蓋徒以

爲觀美雲

    慈德宮

紹聖元年閏四月十八日 詔改 隆祐宮

曰慈徳宮前殿曰慈徳中殿曰仁明後殿曰

夀昌是時 欽聖憲肅後在東朝改上茲號

珂按 會要 景祐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詔 章惠皇太后來年二月影座於右掖門

入景暉門赴慈德殿然則亦複名也

    寺觀勑差住持

中興以後 駐驆浙右大剎如徑山淨慈靈

隱天竺宮觀如太一開元佑聖皆降 勑劄

差主首至於遐陬禪席如雪峯南華之屬亦

多用黃牒選𥙷珂按李文𥳑燾續長編 熈

寧八年八月戊申 詔內外宮觀寺院主者

及僧道正舊降 宣勑差𥙷者自今尚書祠

部給帖 神祖之意凡以爲不足辱 制旨

而已其制不知更於何時要鄰於瀆也



愧郯録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