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應注意的幾點
抗戰期間應注意的幾點 二十七年一月十三日在湖北鄉政幹部人員臨時訓練班演講 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 主席汪精衞 中華民國27年(1938年)1月13日 1938年1月13日 |
|
敵人的力量
編輯諸君,兄弟今日無多話講,只想就抗戰期間,我們所要注意的,提出幾點。
兄弟以爲抗戰期間,我們所要注意的:第一、是認識清楚敵人的力量。第二、是認識清楚國際的形勢。第三、是認識清楚自己的力量。
敵人的力量,怎麼樣呢?我們知道,敵人也有主張北進對俄的,也有主張南進對英的,既然這樣,敵人爲什麼不對俄對英作戰,而對中國作戰呢?這明明是敵人自顧力量不夠,所以不敢和強者動手,而先將弱者來開刀。與其説是橫行無忌,不如説是賊膽心虛,更切實些。
國際的形勢
編輯國際的形勢,怎麼樣呢?自從歐戰以來,準備戰爭與避免戰爭的兩種心理,在各國間不斷的動盪着。從一方面看來,各國都有爆發戰爭的可能,從另一方面看來,各國都有暫時妥協的可能。
自己的力量
編輯我們自己的力量,怎麼樣呢?從前所謂埋頭苦幹,是估計清楚自己的力量太不夠了,所以盡可能的準備。因爲對付敵人,固然要有相當的力量,因應國際形勢,欲於其變化中,尋得出路,也要有相當的力量。
明白了以上三點,便可知道數月以來,一切現象,都不是甚麼意外了。
敵人精神的墮落
編輯先就敵人來説,我們將敵人的力量認識清楚之後,對於敵人,自然不存藐視,亦不存重視。中華民國締造至今,不過二十餘年,國民政府成立至今,不過十餘年,比起明治維新有六十餘年的歷史,我們當然承認其爲先進。但是所謂先進,不僅在物質方面,而尤在精神方面。敵人今日所積累的物質,固然可以濟惡,而其精神基礎,卻早已墮落無餘。即就剛纔所謂賊膽心虛看來,便知所謂武士道大和魂,已不值一唾,這種賊膽心虛的心事,左傳有一段描冩得最爲親切:「多則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晝伏夜動,不穴於寢廟,畏人故也,今君聞晉之難而後作焉,甯將事之,非鼠而何」。敵人今日所以如此猖獗,不過看着中國革命尚未成功,而歐美各國又各有內憂,所以乘機作耗,這種看似猖獗,實在只是卑怯,我們一方面固然認識敵人物質的優越,但是一方也認識敵人精神的墮落,所以我們只有抱着甯死不屈的態度,以與之週旋。
如何認識國際形勢
編輯再就國際形勢來説,我們將國際的形勢認識清楚之後,對於國際,自然不存奢望,也不存失望。爲什麼呢?因爲國際形勢時時刻刻都在波動,將來變遷如何,即使各國當局,也不敢輕於判斷的。然而以常識常理來判斷,也非不可能,如今往往聞人説道:「某某等國,究竟出兵不出兵呢?究竟何時出兵呢?」我以爲這是猜謎,不是以常理常識來判斷。又聞人説道:「與其説他不出兵,不如説他出兵較爲妥當。」我以爲這是押寶,不是以常識常理來判斷。如果以常識常理來判斷,則可以知道,各國間之準備戰爭與避免戰爭,正如兩個錘子,時輕時重,準備戰爭的成分多,則戰爭爆發,有解決國際現有糾紛的可能,避免戰爭的成分多,則暫時妥協,有造成國際新均勢的可能。
我們努力的方法
編輯然則我們應該怎樣奮鬥呢?我以爲敵人對於我們,最合算是不戰而屈,因爲這是不費力而達了目的。其次是稍稍費力,最不合算是多多費力,如今敵人已由不費力而至於稍稍費力了。我們在這時候,惟有使他由稍稍費力,而至於多多費力。他的力越是費得多,別人謀他越是容易。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果國際形勢推移的結果,至於爆發戰爭,則他會在這戰爭中被人消滅。如果國際形勢推移的結果,至於造成新均勢,則他會在這新均勢中,被人牽製,到那時候,我們方纔可以將國際的力量,和自己的力量配合起來,爲國家民族尋得一條出路。
然則我們在這時候,怎樣纔能使敵人多多費力呢?所謂消耗戰,就是解決此問題的。我們必須戰道,所謂消耗戰是以我的力量,消耗敵人的力量,所以我的力量的使用,必須極經濟,極有效,方才可以使敵人的力量,逐漸消耗了去。數日前,拙論「如何使用民力」便是著眼於此點的。拙論在積極方面,是指出善用焦土戰遊擊戰之如何與抗戰有益。在消極方面,是指出不戰而焦土游而不擊之如何於抗戰有害。所謂游而不擊,其有害已無待説了。所謂不戰而焦土,似乎還有些人在懷疑著,以爲「如果因戰略關係,不得已而放棄某地的時候,不用焦土政策,不是留以資敵麼。」殊不知如果因戰略關係,不得已而放棄某地的時候,是否能將人民先行遷徙呢?如果能將人民先行遷徙,則所有物力,隨以遷徙,其不能隨以遷徙者,寧可予以燬滅,決不留之以資敵,自無異議。如果不能將人民先行遷徙,則所有物力,應該如何處置,是不可以不加以考慮了。第一、在這時候,如果將所有物力,加以燬滅,固不留以資敵,同時亦無以資人民之生。第二、在交通工具發達之今日,這種政策,不足以困敵人,而適以自困其人民。第三、人民既無所資以爲生,除有力者尚可散而之四方外,其餘祗有轉於溝壑,証之數年以前,江西等處所謂萬人坑,便可知人民死於炮火之下者,其爲數遠不及死於無以爲生者之多。真正言之傷心,我們必須知道,消耗戰之目的,是消耗敵人,不是徒然消耗了自己。我們又必須知道,人民有了力量,才能以其力量供消耗敵人之用,如果沒有人民,從何有消耗敵人之力量。我們更必須知道,在展開遊擊戰的地方,軍隊如魚,人民如水,如果這地方成了焦土,則水已沒有,魚何能游,以上種種,皆可証明所謂焦土戰,是戰而至於焦土,因爲這樣,必能使敵人多多費力,敵人要焦我們一塊土,必須以其人力與我們的人力相搏,以其物力與我們的物力相搏,我們每一座建築,有我們的血汗,敵人每一個飛機炸彈,也有敵人的血汗。我們固然受了損壞,敵人同時也不能無所損失,這樣下去,數量越來得多,時間越來得長,敵人終有筋疲力盡之一日。消耗戰之意義,必是如此。
諸君,現在是研究鄉政,諸君將來是從事鄉政,諸君是最能與人民接近的,諸君是領導人民從事抗戰的,兄弟盼望諸君明於料敵,詳於分析國際形勢,兄弟尤盼望諸君深切了解,如何運用人民的力量,平日愛惜民力,乃至一草一木,都不肯浪費,臨時發揮民力,乃至一草一木,都使之得其用。換句話説,都使之能爲消耗敵人的力量而消耗了去。只有這樣,纔能消耗敵人的力量,只有這樣纔能粉碎敵人侵略的野心,只有這樣,纔能救回我們國家民族的生命。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
- 第九條(著作權標的之限制)
- 下列各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
- 一、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
- 二、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前款著作作成之翻譯物或編輯物。
- 三、標語及通用之符號、名詞、公式、數表、表格、簿冊或時曆。
- 四、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
- 五、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及其備用試題。
- 前項第一款所稱公文,包括公務員於職務上草擬之文告、講稿、新聞稿及其他文書。
本作品來自上列各款,在中華民國,屬於公有領域。詳情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著作權法第九條釋義。另外請注意司法院釋字第5號解釋:「行憲後各政黨辦理黨務人員,不能認為刑法上所稱之公務員。」所以自從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以來,各政黨黨務作品,不能認為公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