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022
蔚山郡
編輯東至海岸三十七里,至慶州府界四十八里。南至機張縣界七十一里,至同縣界九十一里。西至彥陽縣界三十里,至機張縣界六十六里。北至慶州府界三十七里。距京都八百九十三里。
建置沿革
編輯本新羅屈阿火村〈新羅地名多稱火,火乃弗之轉,弗又伐之轉〉。婆娑王始置縣,景德王改名河曲,或作河西。爲臨關郡領縣。高麗太祖以縣人朴允雄有功,乃以東津、虞風二縣來合,陞爲興麗府。後降爲恭化縣,又改知蔚州事。顯宗置防禦使。本朝太祖六年,置鎭,以兵馬使兼知州事。太宗十三年,罷鎭,改今名,爲知郡事。十五年以郡治爲左道兵馬都節制使營。世宗八年移郡治於營西七里,後罷營復置鎭,以兵馬僉節制使兼知郡事。十九年,陞爲都護府,復以左道節制使兼判府事,置判官。是年還降爲郡。
官員
編輯郡守、訓導
編輯各一人。
郡名
編輯屈阿火、河曲、蔚州、鶴城、皆知邊、火城、恭化、興麗〈一作興禮〉。
姓氏
編輯本郡朴、金、李、陸〈一作「睦」〉、全、吳、尹、文、林、鄭。
黃、許〈竝來〉。
風俗
編輯尙武藝,好商賈
編輯竝觀風案。
稟性剛毅,可以興文而易化
編輯竝河演記。
形勝
編輯東南際巨海
編輯權近記。
沿海而沃饒
編輯河演記。
山川
編輯無里龍山
編輯在郡東二十四里。鎭山。
達川山
編輯在郡北二十里。
文殊山
編輯在郡西二十五里。
圓寂山
編輯在郡西五十六里。亦見梁山郡。
佛光山
編輯在郡南四十五里。
鼇山
編輯在郡東南十里。
東大山
編輯在郡東二十五里。
於弗山
編輯在郡西五十一里。
曉星岾
編輯東大山南支。
波連巖
編輯在魴魚津東北。
竹島
編輯在郡南十里。
冬柏島
編輯在郡南三十里。冬柏滿島,故名。
海
編輯郡之東南皆海。
魴魚津
編輯在郡東三十三里。有牧場。
黃龍淵
編輯在郡西十里。卽大和津上流。
大和津
編輯在大和樓下。
注津
編輯在郡南四里。卽大和津下流。
語連川
編輯在郡東十里。源出慶州東山,入於鹽浦。
渚內浦
編輯在郡東南十里。有鹽盆。
堀火川
編輯在堀火驛東。卽立巖淵下流,入大和津。有魚梁。
立巖淵
編輯在郡西二十里。彥陽縣南川及鷲城川合流爲此淵,有巖立水中如塔。其水黝碧,世傳有龍。天旱禱雨,有應。
南木川
編輯在郡東三十里。源出東大山,與波連巖浦合,入於海。
開雲浦
編輯在郡南二十五里。
〈○新羅憲康王遊鶴城,至海浦,忽雲霧晦冥,迷失道。禱於海神,開霽,因名焉。〉
柳浦
編輯在郡東三十裏海口。
蓮池
編輯在郡城西二里。
大川池
編輯在郡南二十四里。
土産
編輯薴、水鐵〈出達川山〉、碼瑙石〈出郡東遠浦里〉、深中靑〈出郡城北門外〉、竹箭〈出竹島〉、茶〈出於弗山〉、占察魚、黃魚、鰱魚、廣魚、大口魚、鰒、紅蛤、靑魚、洪魚、鯊魚、海參、石花、銀口魚、古刀魚、魴魚、海獺、烏海藻、香蕈、海衣、藿、白茯苓、牛毛、錢魚、蜂蜜、防風、天門冬。
新增倭楮、絡締、文魚。
城郭
編輯邑城
編輯石築。周三千六百三十五尺,高十尺。內有井八。成化辛丑築。
關防
編輯左道兵馬節度使營
編輯在戒邊城北。卽郡舊治。石城。周三千七百二十三尺,高十二尺。內有井七、渠二。有軍倉,又有董戎樓、宣威閣、組練庫。營舊在慶州東南二十餘里,太宗朝移於蔚山治所,卽此。
左道水軍節度使營
編輯在開雲浦。自東萊縣釜山浦移於此。
鹽浦營
編輯在郡東二十三里。石城。周一千三十九尺,高十五尺。內有三井。有恆居倭戶。
〈○水軍萬戶一人。〉
新增舊有恆居倭戶,正德庚午,聞薺浦之變,悉入本島。
西生浦營
編輯在郡南五十三里。
〈○水軍萬戶一人。〉
烽燧
編輯林郞浦烽燧
編輯在郡南八十七里。南應機張縣南山,東應阿示浦。
阿示浦烽燧
編輯在郡南七十五里。西應林郞浦,東應示吉串。
示吉串烽燧
編輯在郡南六十七里。西應阿示浦,東應下山。
下山烽燧
編輯在郡南五十里。西應示吉串,東應加里山。
加里山烽燧
編輯在開雲浦。西應下山,東應川內,北應慶州府大岾。
川內烽燧
編輯在魴魚津西。西應加里山,東應南木川。
南木川烽燧
編輯西應川內,北應柳浦。
柳浦烽燧
編輯南應南木川,北應慶州府下西知。
樓亭
編輯大和樓
編輯在郡西南五里。
〈○高麗成宗自東京過興麗府,御大和樓,宴群臣相酬唱,又捕大魚於海中。自是王不豫,還京,遂薨。
○權近記:蔚爲州東南際巨海,去王京最遐。距州之西數里有大川,南流東折而入海。其東折也,水尤宏闊而澄深,曰黃龍淵。其北,石崖截然壁立,南迤而東迴,有山巋然峙於水南,名葩異卉,海[1]竹、山茶,經冬馥郁,曰藏春塢。新羅之時,始置寺於北崖之上,曰大和。西南起樓,下臨淵水,山橫野外,海接天涯,登覽之美,最爲奇勝。
建文元年己卯春,今國舅驪興伯閔公霽奉使至此,觀其南樓已廢,西亦腐撓,駐節彷徨,顧瞻咨嗟,慨然有新構之志,及還於朝,未嘗暫忘。越三年辛巳春,判事安君魯生出按是道,詣公辭。公語其事,安君對曰:「敢不[2]蚤夜新起此樓,以無忘公勤?」旣之部,令行政肅,乃募游手,乃斲乃陶。知州孫君光衍悉力監督,不煩於民,不月而營,規模製度視舊益壯。其秋,驪興公又奉御胎,將安於星山,謂予曰:「樓臺、亭觀之設,雖若無關於政治,然時游觀、節勞逸,無國無之。蔚之大和樓,固一方之奇勝也。予惜其廢毀,若有累於治平之世,常囑按部,已新之矣。今予又奉使往其道,是不可無文以記。子無讓!」
予惟此樓聞於國中久矣。然以其在於窮遐絶塞之上,故其登覽嘯詠者,非廢棄羈旅之士,則按轡剖符典一方、宰一邑者爾。其居宰執、近密者,一往過之亦鮮矣。況以國舅之尊,秩崇侯伯,又嘗位冢宰、摠百揆如公之比者,一二年間節鉞再臨?自有此樓以來,不知亦嘗有乎否也?公風神淸郞,襟韻超逸,文行節義,表儀朝著,雖處富貴,而雅淡閑適之趣不少變。吾想夫公之登斯樓也,灑落之懷,與風月雙淸;恢廓之量,與海天同大。此公所以樂之而不忘也。公推此心,以與一國同樂,吾民其庶幾乎。吾安得陪公而往,從公之後,登臨寓目,觴詠於其上,而備記其勝槪乎?
○金克己詩序:自鷄林南行,水迴山轉,窮日之力,至於海堧,有府曰興禮。世傳戒邊天神駕鶴降神頭山,主人壽祿,故或謂之鶴城。城之西南有江曰大和,江行六七里,溶溶漾漾,一碧萬頃,丹崖翠壁,倒影鏡中,如顧虎頭之食甘蔗,路逾遠而境逾佳者,龍頭也。枕龍頭而突起,西連鷲峯之巑岏,南臨鯨海之淼漫者,大和寺也。
昔慈藏國師,新羅人也。貞觀十二年戊戌,浮舶而西,求法於中土。十七年,東還,泊於絲浦之地,因卜此地,立此寺焉。觀其月殿、星宮,風亭、水榭,倚薄乎楓枏竹箭之上,掩映乎藻荇芙蕖之濱。登斯樓也,則若倚畫屛下瞰一張氷簟,雖黿鼉之室,虎兕之場,煙波之所秘藏,霧雨之所埋覆,而康樂之屐齒,穆滿之馬跡,所不得搜抉者,莫不披天奧,露地藏,爭奇鬪巧,輻輳乎几案之前。則豈止緇塵境外,香花窟宅,足以頓龍象之甁屨哉?觴詠之興,動得神助。故自東韓王相君、西宋謝商客鑱雲篆月,留詩以還,寥寥三百餘載,公卿士大夫及高僧、大隱咫尺遐壤,搜尋幽致,更倡迭和,紗籠滿壁,何其盛哉?云云。
詩曰:寂寥林下寺,高倚白雲阿。北帶靑瑤嶂,南襟綠簟波。濺珠泉滴滴,森戟石峨峨。蘚徑行降虎,荷池坐護鵝。炎光侵檻少,爽籟入樓多。飽得山中樂,誰能更問他?
○徐居正重新記:余嘗遊南道,歷訪名區,於樓得矗石、嶺南、明遠、映湖、雙碧,於臺得海雲、月影、觀魚,眞所謂「瑰奇特絶形勝之地」也。最後將適蔚,聞大[3]和之樓之勝,欲一快登。到蔚江,望見一樓巋然於層崖絶壁之上,俯臨澄碧,愛其峻壯訊之,曰「大和」。
及渡江,捨舟策杖,步至樓下,見棟宇闌楹皆就腐折,又不可梯而升。徊徨佇立,從事李公世佑、柳公桂芬、李公仁錫、楊泗川煕止、鄭知禮錫堅扱余強登,倚柱小坐,聘目遐矚,其形勝,與向之所稱樓臺可相甲乙,而曠遠則過之。仍念雪谷鄭先生賦八詠,稼亭李先生有和,吾外祖陽村權先生亦有記,仰視題板,皆無之。俄復下樓,地坐小酌。居正語諸君曰:「有樓之勝如此,前後爲守英雄豪傑,不知幾也,何無一人有意重新,一至於此乎?況雪谷、稼亭、陽村三先生之詩之記,爲斯樓光賁,當不減於滕閣之三王,今忍使泯滅而不傳乎?」居正又笑曰:「昔人有欲槌碎黃鶴樓者,今樓之不新,得非坐此累乎?居正幸與風流文雅如諸先生到此樓,不得登臨題詠如希文之於岳陽、崔灝之於黃鶴、趙嘏之於渭南,王半山、郭功甫之於鳳凰臺,閣筆而還,不亦謂殺風景乎?」諸君亦大笑。翌日向開雲浦而還,節度綾山具公謙來迓於江,薛節度茂林亦來。時方旣望,月色正佳。又與諸君縱一葦,凌萬頃,擧酒相屬,竊自比於赤壁,少紓日者登臨不快之心者矣。
及還京,追思往事,日復往來於懷,去年楊泗川語居正曰:「蔚,吾州也。時宰朴侯善爲州,剸治盤錯,政已修而弊已袪。官府樓觀漸次修繕,大和樓亦重新,宏敞廣豁,新圖粉壁,比舊芳菲。先生前日有欠於樓者,至是無小憾,願先生侈記之。」居正聞之,喜曰:「朴侯之賢,賢於前守遠矣。」後有南來者,皆嘖嘖稱蔚之大治,又嘆斯樓之壯觀,居正益信侯之善政也。嗚呼!昔滕王閣重修,韓退之記之。今樓雖勝,居正之文不及退之,強顔作記,知其狂僭。然居正職長太史,聞侯德政,不可不書以示後。若樓之形勝,今之文人雅士,必有能言者,玆不及,居正儻復南遊,與侯一登,當擧杯浮白,以畢吾說。
侯名復卿,字世休。嘗中武擧,揚歷中外,有時譽雲。
○前人詩:蔚州西畔大和樓,倒影蒼茫蘸碧流。汗漫初疑騎鶴背,依俙卻認上鼇頭。山光近接鷄林曉,海氣遙連馬島秋。萬里未窮登眺興,滿天風雨倚闌愁。〉
掣鼇亭
編輯在開雲浦。天順丙戌水軍節度使洪益誠建,後節度使李昭重修。
新增二思亭
編輯在兵營。節度使朴元宗構此扁名,以寓思君親之意。
制勝亭
編輯在開雲浦。
學校
編輯鄕校
編輯在郡東五里。
驛院
編輯肝谷驛
編輯在郡西三十九里。
堀火驛
編輯在郡西十五里。古之河曲縣遺址。
富平驛
編輯在兵營城西。
鎭東院
編輯在郡東六里。
松池院
編輯在郡北二十七里。
大閑院
編輯在郡東三十里。
可樹介院
編輯在郡西三十里。
犬墳院
編輯在郡西二十四里。
堀火院
編輯在堀火驛傍。
丹豆院
編輯在郡西二十六里。
大洋院
編輯在郡西三十三里。
孔界院
編輯在郡西五十七里。
草田院
編輯在郡西六十四里。
公須串院
編輯在郡南四十里。
靑光院
編輯在郡南六十五里。
古之院
編輯在郡北二十二里。
古院
編輯在郡北三十五里。
大和院
編輯在大和樓傍。
八等村院
編輯在郡南五里。
新增橋梁
編輯海陽橋
編輯在兵營東門外。夏雨冬寒,人皆病涉,節度使海陽君尹希平始造板橋。人思之,因名焉。
佛宇
編輯裂巖寺
編輯在東大山南。
白蓮菴
編輯在東大山西。
雲興寺
編輯在圓寂山。
望海寺、靑松寺
編輯俱在文殊山。
大原寺
編輯在佛光山。
祠廟
編輯社稷壇
編輯在郡西。
文廟
編輯在鄕校。
城隍祠
編輯在古邑城內。卽戒邊神也。
於弗山神祠
編輯祀典載小祀。每春秋,降香祝以祭。天旱禱雨,輒應。
厲壇
編輯在郡北。
古跡
編輯神鶴城
編輯卽戒邊城。在郡東五里。金克己所謂「戒邊神駕鶴降神頭山」卽是。今只有遺址。
古邑城
編輯在戒邊城西。城周三百十五步。今頹廢。
〈○李詹記:蔚州,古之興麗府也。山海奧區,東南第一壯觀也。素號沃饒,且利魚鹽,故民之坐致富者,比屋皆然,因而軍國之需,多至累千,海錯之貢,亦不爲少矣。夫利之所在,民之所聚,民聚而賦重,賦重而國家之資焉者切要焉。其望山神曰戒邊,以赫靈降嘏,血食至今,以鎭於州。自庚寅已後,海賊之警無歲無之,民之無恆産者,去而之他,其富民則冒利苟安,屢被殺虜,破蕩赤立,然後知所歸矣。至於己未,賊之侵侮尤劇,民靡孑遺。其後,爲知州者,齎印信挈吏數口,僑寓鷄林城。
甲子秋,成均司藝李君文和廉問慶尙,首祭於戒邊。於時,榛莽極目,麋鹿群遊,疑若賊之狙伏者,李君能致敬告虔,卒事不爽。旣歸,告於鷄林府尹朴公葳曰:「余童子時,從家君宰蔚,方見蔚之繁麗殷阜,今來騷索乃爾。」愀然興嘆,請謀所以鳩民。公曰:「余自罷金海,尋牧晉州,尹鷄林,皆兼兵馬使,其於撫民、防寇之道,敢伸管見。初未與賊諳委時,以爲席捲沿海,諸州移於深遠地,使賊計無所施然後便。近來賊熾,無遠不至,夫何有於移民乎?金海素有城子,褊狹頹缺,固難倚以避亂。余時興役,廓而大之,累而高之,試以避難,綽然有裕。矧今戰艦旣備,惟事於城耳。」李君曰:「謹受敎矣。玆可爲已。」卽移文發卒,程土功議遠邇。俄而府尹公拜相,以元帥兼都巡問使,移鎭合浦,李君喜曰:「吾公當任,吾城其就乎。」公乃命僚佐巡功督役,而知州事金侯及預有勞焉。越明年春二月告成。於是修神祠而灌之,營廨宇而舘之,度民廛而授之。旣而狀聞,國家嘉之,始開荒置屯田,寓兵於農,秋果倍獲,試城可賴也。登城而望之,則山河如昨,風景不殊,浩浩然莫知玄功之所在也。
嗚呼!使廟貌重新,使華再續,是孰使之然哉?流民安集,丘壟開墾,是孰使之然哉?固知二君子之用心於民勤且厚矣。《春秋》書「城諸及防」則書時也,「城邢」則書救患也。今一城而二美具焉,未知當時太史氏書何義也?假使城在天成間,甄萱突至之師,可拒;而景哀鮑石之恥,亦可雪也。若今烏合鼠竊之輩,安足置齒牙間?第恨城之之晩也。
同年郞將朴從周,蔚人也。當其避亂流寓之際,劇談蔚之風土之美,隱然有思歸之色,余甚憫焉。今旣還,具城之本末,走書求記,余惟辱公之知,且有雅於李君、金侯,而樂道人之善。故玆不獲辭書,以歸諸朴氏。〉
古虞風縣
編輯在今於弗山下。新羅景德王改於火爲虞風縣,高麗太祖初來合。於弗乃於火之轉。
古東津縣
編輯景德王改栗浦縣爲東津,高麗太祖初來合。今未詳。
處容巖
編輯在開雲浦海中。世傳處容出於巖下,詳慶州月明巷。
柳浦石堡
編輯我世祖時築。兵馬節度使分兵守之。今廢。
凡西部曲
編輯在郡西二十五里。
名宦
編輯高麗鄭誧
編輯忠惠王時,以司議大夫褫職家居,或譖誧將走上國,夾輔太弟,遂貶蔚州。在謫中吟嘯自若,慨然有遊宦上國意,常曰:「大丈夫安能鬱鬱一隅耶?」後遊燕都,丞相別哥不花一見大愛之,未幾卒。
本朝李殷
編輯知郡時,爲倭寇誘脅到日本,不屈節。後還國,官至慶尙道觀察使。
人物
編輯高麗朴允雄
編輯佐太祖有功,陞郡爲興麗府,謂其興高麗也。
本朝李藝
編輯本郡吏也。與知郡李殷俱被倭搶擄到日本,事殷如在郡時,倭人感其有禮,俱放還,免吏役。後官至僉知中樞院事。
新增寓居
編輯本朝楊煕止
編輯登第,官至觀察使。
孝子
編輯本朝宋滔
編輯爲父母前後居廬六年,不用浮屠法。事聞旌閭。
題詠
編輯信馬鼇山山下路
編輯安騰詩:云云,碧波亭畔草離離。街頭紅粉皆新面,江上淸風似舊時。
嘗有知郡姓李者,與客攜妓往遊冬柏島,舟毀,妓皆溺死。騰詩蓋傷之也。
曬翅鶖梁夕照明
編輯朴孝修詩:養胎畔渚春潮亂,云云。
七星池畔暮雲收
編輯朴堧詩:半月山奔地盡頭,云云。汪洋萬里波恬靜,聖化東漸見此州。
鶴城鼇島風煙古
編輯前人詩:云云,鹽浦雲坡雪月淸。
晩倚蘭舟興轉酣
編輯徐居正詩:鶴城形勝擅東南,云云。樓敵岳陽天下一,地隣蓬島海中三。蛟潛幽壑時時舞,雁渡淸江字字涵。安得長風能破浪?遠遊情思滿歸帆。
八詠平遠閣
編輯鄭誧詩:閣外臨江寺,門前渡海船。千年遺怨柳堤邊,芳草綠芊芊。畫棟輝朝日,朱欄泛暮煙。遊人登覽意茫然,滿眼好山川。
〈○李穀詩:有客登仙閣,何人棹酒船?宦遊不覺到天邊,江路草芊芊。極浦低紅日,孤村起碧煙。離情愁[4]思共悠然,歲月似奔川。〉
望海臺
編輯在望海寺。
〈○鄭誧詩:絶壁凌晴漢,高臺控大洋。遙看水色接天光,百里共蒼蒼。石室知秋早,松扉報曉忙。幽人呼客瞰東方,紅日上扶桑。
○李穀詩:自昔聞浮海,吾今信望洋。有時風靜鏡磨光,一色際窮蒼。絶島知誰到?孤帆有底忙?從敎日本是殊方,三萬里農桑。〉
碧波亭
編輯在鼇山。
〈○鄭誧詩:疊石欹秋岸,叢篁臥晩汀。舟人云是碧波亭,碑壞已無銘。雨過沙痕白,煙消水色靑。當時歌調不堪聽,倚棹涕空零。
○李穀詩:山雨花浮水,江晴月滿汀。古人詩眼此爲亭,誰敢換新銘?去國心猶赤,憂時鬢尙靑。漁歌政欲共君聽,驚起翠毛零。〉
隱月峯
編輯在郡大和津西。
〈○鄭誧詩:天近明河影,峯高隱月華。扶筇遠上碧嵯峨,細路入雲斜。古樹含秋色,空巖拂晩霞。深林知有梵王家,鍾鼓隔山阿。
○李穀詩:玉葉收銀漢,氷輪溢桂華。高峯礙月故峨峨,不待影欹斜。逸興逢淸夜,高吟愧落霞。姮娥竊藥不歸家,風露濕纖阿。〉
藏春塢
編輯鄭誧詩:驟雨驅春去,群花掃地無。東君疑是此間留,紅白滿山隅。隔水歌聲遠,連船酒味柔。誰言太守不風流?醉倩翠娥扶。
〈○李穀詩:是處花多少,君家酒有無?人間紅紫已難留,曾見襯庭隅。世事頭將[5]白,餘生舌未[6]柔。攜壺日日渡溪流,藜杖不須扶。〉
大和樓
編輯鄭誧詩:丹檻臨官道,蒼波隔寺門。喧闐車騎送歸軒,歌吹日來繁。細雨花生樹,春風酒滿尊。古今離恨月黃昏,漁唱起前村。
〈○李穀詩:鐵騎排江岸,紅旗出郭門。遨頭來此送賓軒,賓從亦何繁?水色搖歌扇,花香撲酒尊。但無過客鬧晨昏,淳樸好山村。〉
白蓮巖
編輯鄭誧詩:松嶺丹靑色,苔巖繪繡紋。白衣遺像兀無言,靈感謾前聞。泛壑風聲壯,連空海氣昏。悠悠心事共誰論?搔首日西曛。
〈○李穀詩:寶靨明珠[7]顆,珠衣霧穀紋。白蓮嘉瑞豈虛言?時有異香聞。客枕涼如水,禪燈耿破昏。誰言儒釋不同論?到此任朝曛。〉
開雲浦
編輯鄭誧詩:映島雲光煖,連江水脈通。人言昔日處容翁,生長碧波中。草帶羅裙綠,花留醉面紅。佯狂玩世意無窮,恆舞度春風。
〈○李穀詩:地勝仙遊密,雲開世路通。依俙羅代兩仙翁,曾見畫圖中。舞月婆娑白,簪花爛熳紅。欲尋遺跡杳無[8]窮,須喚半帆風。〉
梁山郡
編輯東至機張縣界二十三里,至東萊縣界十七里。南至同縣界四十六里。西至密陽府界五十里,至金海府界十八里。北至彥陽縣界四十一里。距京都九百十六里。
建置沿革
編輯新羅文武王割上州、下州之地,置歃良州,景德王改良州。高麗太祖改梁州,顯宗置防禦使。後元中書省以本國官繁民弊爲言,故倂於密城,忠烈王復舊。本朝太宗朝,改今名爲郡。
官員
編輯郡守、訓導
編輯各一人。
郡名
編輯歃良州、良州、梁州、宜春、順正。
姓氏
編輯本郡韓、金、李、朴、鄭、房、曺。
陳〈投化〉。
李〈東平〉。
風俗
編輯家無男女治竹爲用具
編輯崔瀣《送安梁州序》:梁之州距予鷄林故里百有餘里。今年夏,予旣除服,自故里迴,適竹屋相公出鎭合浦,爲謁公往。於是道過巘陽,欲宿梁。時方盛暑,天且雨,路人言:「若雨一夕,梁河漲,數日不可濟。」予念告限將滿,行李不可緩,不果入梁宿,直過河而西。望見官舍、民居隱見於竹林叢薄之間,人指爲州,因訪風俗得其一二者焉。厥地狹,厥民輕以肆,厥田皆下濕,歲旱則禾熟,雨則水爲害,其豐儉與他州異。大抵旱不年有,而天豈爲一梁之民恆不雨哉?是故豐年獨少而凶年相仍,地勢然也。
家無男女治竹爲用具,貿易他物,衣食租賦惟竹是仰,而又無鉅商、富民賴以取給者。其於使華之往來,舘待亦草草,事有不堪支應者,卽皆竄匿竹林中,若驚麇駭鹿然。東南諸州,此州最貧,素稱難治。及李元尹之貶於此也,公知其弊,先相上[9]田,深其溝洫,而使人必治荒田幾畝,仍出力轉償。又以故俗不閑於農,皆晩出早罷,隨其地分差人勸課,每人十爲保,每保作一簡,先至者受之授次至者,次次相授,最後者無所授,帶簡而作,至罷出,帶簡者罰之以後至之罪。方其時也,日未辨色,公已在田間,如是十日,人爭爲之先,梁之荒田,闢之幾盡,而[10]亦不用之矣。未及半年而公召還,此時公惠未甚著而人安舊習,向之耕者便不種,而種者亦不樹也。
予之過梁也,李公發軔纔月餘矣。予於此,有以見仁人君子不卑小官,而以身先民事;而知梁民之貧不獨梁民之過,而在爲政者之勤惰也。今竹屋之子益之得梁之命,因記予所聞於梁者告之,且勉之曰:「予第擧李公之政,而勿以梁爲小,則何患乎梁民之不可治,而梁民之貧不可以致富哉?若夫富而敎之之術,則子旣從事於斯學者,奚待予言哉?少年讀書功用,予見梁民之化於子也。」
山川
編輯城隍山
編輯在郡東北五里。鎭山。
鷲棲山
編輯在郡北三十里。又見彥陽縣。
圓寂山
編輯在郡北二十里。一雲千聖山,一雲小金剛山。
七點山
編輯在郡南四十四裏海澨。山有七峯如點,故名。世傳駕洛時旵始仙人所遊之地。
〈○安軸詩:海門千里水浮空,七點靑峯杳靄中。此是琴仙棲息處,乘舟且莫道悤悤。〉
金井山
編輯在郡南五里。詳見東萊縣。
梨川山
編輯在郡西三十里。
甑山
編輯在郡西南十二里大野中。
海
編輯在七點山外二里。
內浦
編輯在郡西四十里。
鷄原淵
編輯在雙碧樓下。有二源:一出圓寂山,一出凡谷部曲。合流入狐浦。西岸有竹塢。
狐浦
編輯在郡南十里。有二源:一出圓寂山,一出鷲棲山。合流入黃山江。有渡船。
黃山江
編輯在郡西十八里。新羅爲四瀆之一,載中祀。高麗以務安之龍津、光陽之蟾津及此江稱爲「背流三大水」。
〈○鄭誧歌:過雨霏霏濕江樹,薄雲泄泄凝晴光。黃山江深不可渡,回望百里雲茫茫。江頭女兒[11]美無度,臨流欲濟行彷徨。鳴鳩乳燕春日暮,落花飛絮春風香。招招舟子來何所?掛帆卻下魚山莊。問之與我同路去,遂與共坐船中央。也知羅敷自有夫,怪底笑語何輕狂?藐然不顧[12]黃金贈,目送江岸雙鴛鴦。君乎艤舟我豈留?我友政待黃茅岡。
○李穀詩:憶昔舟過黃山東,朔風吹日寒無光。黃山西望三十里,漁舟出沒江蒼茫。我行不時行又急,目斷勝境空彷徨。聞君出守向江海,想像畫戟凝淸香。送客頻過江上路,尋僧屢到山中莊。黃山之遊最可樂,紅粧畫舸江中央。使君一曲《黃山歌》,使君豪氣仍淸狂。人生聚散足哀樂,芙蓉低泣愁鴛鴦。何當重唱使君曲,檀板拍碎黃山岡?〉
一名玉池淵。在郡西四十里。 黃山江上流。我世宗朝,黃龍見津中。天旱禱雨,輒應。
東院津
編輯在郡南二十五里。黃山江下流。
仇邑浦
編輯在郡西三里。源出鷲棲山,與狐浦合流,入黃山江。
大渚島
編輯在郡南四十裏海口。良田可百頃。
火者浦
編輯在郡西二十里。
靈川
編輯在郡東二十二里。南流入東萊縣海雲浦。
新增蛇頭島
編輯卽七點山南支。有田五百餘頃,民居亦多。
所要渚島
編輯在大渚島東。有田數百餘頃,土極膏饒。
杻浦
編輯在郡南三十五里。民居五百餘戶。
東頭渚
編輯在郡南三十五里。杻浦上游。
北川
編輯在郡北十里。水漲則直衝邑城,故築石以防。
土産
編輯鐵〈出火者浦〉、竹箭〈出古城山〉、松蕈、銀口魚、香蕈、黃魚、天門冬。
新增茶、葦魚,秀魚。
城郭
編輯邑城
編輯石築。周三千七百十尺,高十三尺。內有井五、池一。
城隍山城
編輯石築。周四千三百六十八尺,高六尺。內有井六、池二,有軍倉。
烽燧
編輯圓寂山烽燧
編輯南應東萊縣鷄鳴山,北應彥陽縣夫老山。
樓亭
編輯雙碧樓
編輯在澄心軒南偏。樓下水竹交映,因名焉。
〈○金時用記:梁之古治有磎焉,今安東大都護府李公嘗知郡,起樓於其上,名之曰碧磎。洪武辛酉春,倭寇梁而火之,梁之民失其地,乃城於屬縣東平而徙居之,常有懷土之心,以望其還定安集者有年矣。越壬申冬十月,玄風監務田侯平遠以良吏最,移於梁。初玄風隷於密陽,聽命指使之不暇,彫弊日甚。國家首擧侯以監其務,則流民還,庶事修,凡樓觀逆旅之作,殆過諸州,一邑以治,咸樂其生。廟堂賢之,以有是命,蓋欲以其治玄風者治梁也。
旣下車,梁人相謂曰:「吾邑其將興乎。梁雖失所,古稱易治,我侯爲之,豈若玄風而已哉?」於是時夜思蚤作,招集流亡,帥之以寬,而民知愛;齊之以禮,而民知恥;使之以義,民樂其事。侯乃有復古之志,謀諸父老以新斯樓,相其遺址,小北而益高,經營以時而不煩民,惟遊手是役焉。旣訖,朝廷使者金仁甫來,其接伴使樞府趙公仁沃登覽是樓,嘆曰:「善夫,田侯之有是役也!其興復古梁之兆乎。且樓下有磎,磎上有竹,亦足以喩侯之淸且直也。」乃更名樓曰雙碧,命予記。
余不敢辭,以謂:「《春秋》每興作,必書,不與也;詩人於靈臺之役,詠於歌,樂之也。其役民也一,而《春秋》不與,詩人則樂之,以其事之義與不義耳。今侯之爲政固善,而此擧有起廢之義,是亦樂之也。他日果能復古,以答梁人之望,則趙公之言,爲有徵矣。又況田侯之節有異於人,惟水竝其淸,惟竹同其直,則其所以名樓之義,豈獨在於水與竹而已哉?」
嗚呼!言水而又言竹,以喩其節之全焉,後之礪節者,必於斯樓焉有得也。若夫樓之壯麗與其勝槪,則登覽一寓目,而盡取之,斯不足論。
○金克己詩:殘陽策馬到宜春,遇勝登臨興轉新。千疊亂屛山靨靨,一輪淸鏡水鱗鱗。連汀柳色綠初遍,夾岸桃花紅未勻。顧陸丹靑難狀處,多君落筆獨傳神。
○大明人張淸詩:遙聞雙碧大堤邊,脩竹成林有七賢。倚檻哦詩偏得趣,登樓眺遠欲乘仙。山連碧海來三島,水接銀河落九天。此日與君同憾慨,獨慙吾輩賦歸田。
○李行詩:溪水中涵竹四邊,壁間珠玉摠詩賢。十年漂蕩還嫌俗,半日登臨更覺仙。遠近峯巒雄地理,東南畎畝足民天。聖恩許借酬微分,拈賣家書卽買田。〉
新增金宗直詩:波聲[14]竹影曲欄邊,尊酒留連樂聖賢。攬景不堪傷往事,登臨[15]更欲喚飛仙。江山許我非生客,軒冕無心有老天。向夜月明仍倚柱,如轟鐵笛過瑤田。
〈○姜渾詩:張帆昨日過黃山,遙望危樓紫翠間。薄暮登臨看絶景,一江煙雨暗蒼灣。
○漁師朝入白蘋洲,波冷紅鱗懶上鉤。魚少魚多渠不管,紫薇花下繫扁舟。〉
澄心軒
編輯在客舘西。
〈○金久冋詩:軒楹開豁俯淸流,萬竹吟風六月秋。俛仰堪窮千里景,留連欲洗百年愁。
○姜希顔詩:牕外簟紋渾欲流,夜深閑臥卻疑秋。已看淵水澄如許,可洗人間無限愁。
○徐居正詩:蒼翠玲瓏萬竹林,一軒雲物更澄心。風吹細浪鱗鱗玉,月透疎簾瑣瑣金。欲喚仙曹騎鶴去,已將佳句動龍吟。憑欄有思無人識,段段離愁夜向深。〉
新增金壽童詩:風生珍簟翠紋流,竹影波光滿箔秋。莫遣渚禽啼夜月,樓中宿客動羈愁。
學校
編輯鄕校
編輯在郡東二里。
驛院
編輯黃山驛
編輯在黃山江岸。
〈○丞。本道屬驛十一:仍浦、奴谷、輪山、渭川、德泉、堀火、肝谷、阿月、蘇山、休山、新明。
○丞一人。〉
新增王德庚午,革丞置察訪。
渭川驛
編輯在郡北二十里。古稱於川。
輪山驛
編輯在郡西五里。
北亭院
編輯在郡北五里。今廢。
安井院
編輯在郡東十二里。
東院
編輯在郡南二十二里。
凡魚院
編輯在郡西七里。
內浦院
編輯在內浦北岸。
省川院
編輯在郡北三十五里。
狐浦院
編輯在狐浦東岸。今廢。
橋梁
編輯鷄原橋
編輯在鷄原淵尾。
仇邑浦橋
編輯在仇邑浦。
火者橋
編輯在火者浦。
佛宇
編輯通度寺
編輯在鷲棲山。有李穡記。
〈○金克己詩:擘開千朶山,流下一條水。驚波亂灑面,六月生秋意。一簇林外樓,朱欄映層翠。畫梁燕調語,珍木鸎飽睡。亂石高倚天,荒苔亂鋪地。軒軒律壇伯,戒水無片滓。幽居不踐靑,誦下三千指。枉分淸絶境,聊慰蕩遊子。遊子如輕驅,出門動萬里。貪奇暫淹留,百萬纔一二。就中獨再來,林壑知尤美。昔與秅侯孫,登臨成爛醉。今來想前遊,怳惚如夢寐。試覓王播句,紗籠已淪棄。臨風發長吁,一掬懷舊淚。
○洞中紺屋最幽深,埋覆煙霞未易尋。林下忽看支遁鶴,夢中先理仲殊琴。境淸肯許紅塵涴,池靜偏憐素月臨。淨水一甁燈一炷,無心何處更安心。〉
新增佛池寺
編輯在圓寂山。寺北巖崖下有泉湧出,其色如金。
祠廟
編輯社稷壇
編輯在郡西。
文廟
編輯在鄕校。
城隍祠
編輯世傳金忍訓佐高麗太祖,位至門下左侍中,死爲祠神。
伽倻津祠
編輯祀典,與公州熊津俱爲南瀆,載中祀。每歲降香祝以祭。
赤石龍堂
編輯在郡南二十二里。高麗稱伽倻津衍所,本邑致祭。
厲壇
編輯在郡北。
古跡
編輯臨鏡臺
編輯一雲崔公臺。在黃山驛西絶壁上。崔致遠遊賞之地。致遠有詩云:「煙巒簇簇水溶溶,鏡裏人家對碧峯。何處孤帆飽風去?瞥然飛鳥杳無蹤。」
〈○金克己詩:澄江瀉鏡碧㴩溶,面水孤村背亂峯。漁唱一聲舟一葉,綠楊深處少人蹤。〉
瓦谷部曲
編輯在郡北六里。
凡魚部曲
編輯在郡西六里。
源浦部曲
編輯在郡西三十里。古有源浦驛。
於谷所
編輯在郡西五里。有小城。俗號水蛭獄,古爲所時囚罪人之地。
凡谷部曲
編輯在郡北十里。今爲石谷村。
古山城
編輯在郡東三里。石築。
古長城
編輯在黃山江東北岸。石土雜築。
名宦
編輯新羅朴堤上
編輯訥祗王時,仕爲歃良州干。詳慶州人物下。
金舒玄
編輯良州摠管。
金巖
編輯良州太守。
高麗趙通
編輯字亦樂。李仁老《破閑集》云:「亦樂赴梁州倅,僕與子眞冒曉到天壽寺門餞之,亦樂爲友人所牽挽,日午尙未到。云云。」詳玉果人物下。
尹彥順
編輯爲防禦使。
本朝田平遠
編輯詳《雙碧樓記》。
人物
編輯高麗金猛
編輯登第,累遷左拾遺。顯宗初擢置近侍,俾掌劇權。官至參知政事。
本朝李澄石
編輯再捷武擧,官至判中樞。世祖朝爲佐翼功臣,封梁山君。諡莊剛。
孝子
編輯高麗朴暢
編輯丁憂,廬於深谷間,日夜哀慟。有倭賊三人持刃來,問其故,暢答以實。賊感而釋之,遂終三年。旌門立碑。
李公美
編輯守母墳三年。旌門復戶。
鄭承雨
編輯嘗爲倭賊所獲,轉鬻於肥前州。被虜時母年七十有二,每念存歿,食不御肉,倭人感其義,具舟楫備餱糧以歸。母子相見,以梁爲賊衝,奉母避居靈山縣。母歿,葬於鷲山之南,奠哭益虔,以終三年。
題詠
編輯滿樓秋月爲誰明
編輯鄭誧詩:江風吹雨晩來晴,江雁離群半夜鳴。惆悵抱琴人不見,云云。
北來山斷海連天
編輯金銚詩:西去路長雲接塞,云云。
一村花柳春機動
編輯李宣詩:云云,萬畝桑麻霽色新。
權近詩:云云,環城又鑿池。人煙皆復舊,蠶婦採桑歸[17]。
永川郡
編輯東至慶州府安康縣界四十二里,南至同府慈仁縣界三十三里,西至河陽縣界二十三里,北至任內新寧縣界二十五里。距京都六百八十七里。
建置沿革
編輯本新羅切也火郡。景德王改臨皐。高麗初,以道同、臨川二縣來合,改永州〈或雲高鬱府〉。成宗置刺史,顯宗屬慶州。明宗置監務,後陞爲知州事。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今名爲郡。
屬縣
編輯新寧縣
編輯在郡北二十五里。本新羅史丁火縣,又名花山。景德王改今名,爲臨皐郡領縣。高麗顯宗屬慶州府,恭讓王置監務。本朝例改縣監,移治所於長壽驛。今上三年,縣吏等厭縣監吉脩嚴猛,空邑而逃,革屬於郡,割北面新村里之地屬義城,南面梨阜縣之地屬河陽,西面雉山里之地屬義興。
官員
編輯郡守、訓導
編輯各一人。
郡名
編輯切也火、臨皐、永州、益陽、永陽、高鬱。
姓氏
編輯本郡皇甫、李、尹、申。
宋、金、克、兪、崔、沈〈竝來〉。
李、朴、丁、史〈新寧〉。
風俗
編輯俗尙平易
編輯觀風案。
形勝
編輯淸溪石壁
編輯鄭夢周詩。
二水三山
編輯徐居正詩:白雲黃鶴幾時迴?二水三山次第開。
形勢雄盤
編輯鄭慥詩。
山川
編輯母子山
編輯在郡北九十里。鎭山。
四龍山
編輯在郡南五十里。
採藥山
編輯在郡南十五里。
金剛城山
編輯在郡東八里。
公山
編輯在郡西三十里。又見大丘府。
〈○柳方善詩:策杖晨登至大還,攀緣半日鬢堪斑。天低海闊疑無地,霧散雲開忽有山。危棧縈紆同蜀道,衆峯迢遞想秦關。吾生已識垂堂戒,何事如今抵險難?〉
鵲山
編輯在郡南六里。俗傳郡地勢似飛鳳,鳳愛竹,又見鵲噪不飛去,故山名曰鵲,曰竹防。
竹防山
編輯距郡南九里。在南川、北川二水之口。
淸景山
編輯在郡東三十里。
普賢山
編輯一雲母子山。在新寧縣北三十里。
花山
編輯在新寧縣北三里。
柳峴
編輯在郡東二十里。
南川
編輯在郡南。出淸景山,經明遠樓下,與北川合流爲河陽縣南川。
北川
編輯在郡北六里。出母子山西,至淸通驛南,與南川合爲東京渡。郡在二水合流之內,故名永州,永字乃二水也。
凡魚川
編輯在郡東十里。其源出四龍山,入於東京渡。
玆乙阿川
編輯在古新寧北川上流。
西川
編輯在新寧縣西一里。流出公山,合流郡北川。
匙川
編輯在郡西十六里。源出公山,入河陽縣南川上流。
東京渡
編輯在郡南十里。
菁川池
編輯在郡南十里。
新增屛風巖
編輯在郡西十五里。
土産
編輯銀口魚、黃魚、蜂蜜、松蕈、莞草、笠草〈以草可造笠子,故名〉、山茱萸、人參、茯苓、鐵〈出郡東乾川〉、海松子、紫草、漆、地黃、麥門冬。
烽燧
編輯方山烽燧
編輯在郡東十三里。東應慶州硃砂山,西應城隍堂。
所山烽燧
編輯在郡東四十七里。東應慶州安康縣兄山,西應城隍堂。
城山烽燧
編輯在郡西二十三里。東應城隍堂,北應義興縣餘叱同山。
城隍堂烽燧
編輯在郡西十里。東應所山及方山,西應河陽縣匙山及郡城山。
樓亭
編輯明遠樓
編輯在客舍東南。三面敞豁,下有大川南流。
〈○鄭夢周詩:淸溪石壁抱州回,更起新樓眼豁開。南畝黃雲知歲熟,西山爽氣覺朝來。風流太守二千石,邂逅故人三百杯。直欲夜深吹玉笛,高攀明月共徘徊。
○高麗崔元祐詩:登臨日日卻忘回,傍眼奇觀次第開。何處遙岑雲外出?有時飛雨野邊來。晩涼倚柱風生帽,夜靜吹簫月滿杯。流水亦知人著愛,樓前直到故徘徊。
○李容詩:新樓突兀鳥飛回,懷抱登臨得好開。異縣故人難再會,今年此日不重來。溪虛水[18]影搖歌扇,山近秋光落酒杯。五斗[19]二年成底事?更[20]堪千里獨徘徊。〉
新增徐居正記:永,慶尙一道之美郡也,與吾鄕大丘不遠。歲戊辰,居正謁太守孫先生士成,先生曰:「稱郡曰永,取二水之義。蓋二水發源於母子山,分二派,折而南流,抵郡前,合爲一,所以揭號也。」先生拉予登高眺覽,予試得山川形勝之大槪,至於樓觀,不甚華藻。越壬午秋居正奉使到永,知郡金先生[21]邀予登樓,觴詠終日。樓觀之製作,宏敞曠豁,丹碧昡曜,異於昔時,乃前太守鄭公次恭重新也。
於乙未居正奉使重過,越戊戌秋巡察南道,歷訪名樓。如晉之矗石、安之映湖、密之嶺南、蔚之大[22]和、梁之雙碧、金之燕子皆各擅名,而斯樓形勝亦可伯仲於其間,明遠則過之。時宰金侯克鍊有盤錯之才,改構東西別室,體勢得宜,予嘖嘖稱賞久之。
壬寅秋,申侯允宗出宰,下車不數月,政通人和,不苛而嚴。改構東別室,翼以小軒,名曰淸涼堂;又闢西別室增大之,翼以小軒,名曰雙淸堂,皆極精微[23]。乙巳慨然有重新斯樓之志,補殘理缺,又施丹堊,精彩百倍於前,別構庖廚九楹,樓之制至此大修。間因姪子彭召[24]索予記,予以謂:「明遠有樓已久。自高麗迄今,過是郡英雄豪傑、文人才士,不知其幾,而曾無題記。顧予何人,強顔爲之?」以此依違者有日。今復勤請,辭不獲已,乃言曰:「予嘗問明遠之義於郡之一二父老,有佛宇荒雜之說,可付之一笑。予念韓愈詩有『遠目增雙明』之句,明遠之義,意或出此。觀夫畫棟飛甍,重簷曲欄,八面洞開,四望皆通,明朗爽嵦,宏敞曠豁。上磨於天,明星可摘;下臨無地,明川可掬。乾坤淸寧,風月光霽,四時朝暮光明瑩澈之氣,長在簾櫳幾席之中,脫俗氛,絶纖埃,無一點瑕纇間於其間:此所謂明也。望之則群山繚繞,列嶽嵯峨,攢靑聳碧,出沒煙雲杳靄之間,渺不知其幾千百里。長林大野,逶迤平楚,黃畦綠塍,縱橫延袤,天長無際,鳥飛不盡,敻不知其崖岸:此所謂遠也。登斯樓者,非襜帷棨戟之大夫,必搢紳簪纓之君子,皆有高明遠大之見,騁目遐矚,於明遠之義,必心會而自得者矣。前後爲守者,亦皆有明斷之才、宏遠之器,雖營締細事,亦張皇布置,或補或增,或修或改,其用心不亦勤乎?」
嗚呼!明遠之義大矣哉!夫人視壅則不明,不明則不遠,君子居高明窮遠眺,視遠惟明,然後可以理達而事成。於樓,獨不然乎?申侯爲郡六年,從事於斯,以政最聞。褒詔徵還,亦將不日,聲名之尤益著明傳於悠遠也,無疑矣。居正忝長太史,不可不大書特書美之,姑書爲記。
二樂樓
編輯在普通院。
東水樓
編輯在郡西淸通驛東南石崖上。二水合流於其南。
文會樓
編輯在南亭院。
〈○崔元祐詩:林外長川野外山,倚樓人在畫圖間。已爲才俊登臨地,雲物千年定不閑。〉
新增淸涼堂
編輯在明遠樓東。
〈○曺偉詩:新構華堂壓水湄,我來登眺立多時。薰風芳草晴川遠,落日孤雲獨鳥遲。嵐氣空濛簾外滴,楊花撩亂帽邊吹。夜深月上欄干曲,一味淸涼獨自知。〉
雙淸堂
編輯在明遠樓西。
學校
編輯鄕校
編輯在郡北二里。
驛院
編輯淸通驛
編輯在郡西三里。
淸景驛
編輯在郡東三十八里。古稱新驛。
長壽驛
編輯在新寧縣西五里。距郡四十二里。察訪。本道屬驛十四:淸通、阿火、毛良、沙里、押梁、牛谷、富平、淸景、仇於、華陽、義谷、仁庇、鏡驛、朝驛。
〈○察訪一人。〉
濟川院
編輯在郡南五里。
普通院
編輯在郡西五里。
赤栗院
編輯在郡東二十里。
要看院
編輯在郡東四十九里。
烏邑浦院
編輯在郡東十二里。
新院
編輯在郡東二十八里。
要光院
編輯在郡南三十里。
臨河院
編輯在郡南三十里。
吉祥院
編輯在郡西十里。
匙川院
編輯在郡西二十里。
永登院
編輯在郡北二十四里。
佛宇
編輯鼎腳寺、功德寺
編輯俱在母子山。
雲浮寺
編輯新增柳方善詩:獨訪雲浮寺,禪房靜可依。谷深車馬少,僧老歲年遲。竹影侵虛榻,松風透薄衣。山靈應不昧,結社會如期。
柏旨寺
編輯新增柳方善詩:避病投山寺,山中事事奇。野蔬包飯軟,溪蕨入羹肥。房暖朝眠穩,燈明夜話遲。居僧心不俗,半月爲忘歸。
居祖寺、銀海城、圓明寺、安興寺、上元寺
編輯俱在公山。
竹防寺
編輯在竹防山。
富貴寺
編輯在公山。
祠廟
編輯社稷壇
編輯在郡西。
文廟
編輯在鄕校。
城隍祠
編輯在郡西五里。
厲壇
編輯在郡北。
古跡
編輯太祖旨
編輯在郡西三十里許。俗傳高麗太祖爲甄萱所敗,退保公山下一小峯,因名爲太祖旨。
永州城
編輯在南亭院西。高麗高宗時,東京賊崔山、李儒作亂,王遣李子晟往擊之。子晟倂日疾馳,據永州城,賊以爲子晟軍自遠急來,欲乘其勞擊之,屯南郊。官軍登城望之,告子晟曰:「我軍冒熱遠來,賊勢盛且銳,鋒不可當。宜閉門休士,數日而後與戰。」子晟曰:「不可。凡疲卒,休則愈怠。若曠日持久,則賊得我情,恐生他變,不如急擊。」遂開門突出,及賊未陣,奮擊大敗之,僵屍數十里。
古邑城
編輯在郡西二里。
〈○李詹記:《春秋》書「城」者二十有四,率皆不許,直以非時害義,且非其制耳。雖不爾亦書之,見勞民爲重事也。雖孔子生於今世,而使城不踰制,役不違時,事得合義,則必將特書而褒美之,豈但已乎?
壬戌春,李侯止中出知永州,閱月倭入寇。是後相繼呑噬,凡三十六次,永民皆渡江而西,糊口以居,無東意。及聞李侯之城是城也,相率而來,敏於趨赴,城成甫爾。適有警,李侯粗備守具,命衆入城,按兵以待,人心已固,賊亦無若我何。役起於季秋,告成於仲冬,誠得其時矣。使以逸道,民忘其勞,勿亟而疾,義固在其中矣。
三里之城,不過百雉,亦不可謂非制矣。三者旣備,而當世太史氏未知書「城於永」否乎?凡書「城」者,完舊也;書「築」者,創始也。是城也,偶出於李侯一時指畫,撥地始得古器物,必其舊址也,則斷可書「城」矣。城在州治之西淸通驛之上,三面峻絶,惟南可上也。
李侯,同年友也。嘉其興大作而不愆於素,故其求記也,不敢以文拙辭。〉
道同廢縣
編輯在郡南七里。本新羅刀冬火縣。景德王改道同,爲臨皐郡領縣。高麗初仍屬。
臨川廢縣
編輯本骨火小國。新羅助賁王時,伐取之置縣,景德王改臨川,爲臨皐郡領縣。高麗初仍屬。在郡東南五里。
〈○金庾信謀伐高麗,出宿於骨火舘,此其地。見《三國遺事》。〉
黽白縣
編輯本新羅買熟次縣。景德王改今名,屬新寧縣。殿下六年來屬。
古新寧
編輯在新寧縣東二十五里。
名宦
編輯本朝鄭次恭
編輯人物
編輯高麗皇甫能長
編輯太祖時人。爲金剛城將軍有功,合所起地骨火、道同等縣爲永州。
本朝李承孫
編輯世宗朝登第,官至議政府右贊成。諡成靖。
李膺
編輯登第,官至兵曹判書。諡貞景。
李順蒙
編輯膺之子。官至領中樞院事。諡威襄。
李宗儉、李宗謙
編輯詳京畿龍仁寓居下。
寓居
編輯高麗鄭夢周
編輯生於郡東於項里。詳見迎日人物。
孝子
編輯本朝李敢
編輯官至密陽府使。爲親居廬三年。宣德丙午旌門。
楊培
編輯官至東萊兵馬使。爲親居廬三年。事聞旌門。
新增烈女
編輯本朝李氏
編輯權成弼妻也。燕山朝夫被殺,李氏沒爲官婢。以夫死非辜,常欲自經,母止之。人慾汚之,李氏常佩小刀以自防,終不得犯。今上二年旌門。
題詠
編輯樓高玉笛聲搖斗
編輯李澄詩:云云,天近氷輪影倒杯。
叉魚小店煙籠渚
編輯鄭慥詩:「云云,對客高軒月入杯。
野平雲襯地
編輯柳方善詩:云云,川迥水浮天。
江流不盡兼天去
編輯徐居正詩:云云,山色平分捲地來。
閭閻稀少不宜郡
編輯柳方善《新寧縣》詩:云云,樹木鬱蒼還似村。
溪到樓前卻不流
編輯洪汝方《新寧縣》詩:云云,盤旋停澈爲誰留?渠心自是盈科進,似笑名途汲汲愁。
溪涵月色淨塵心
編輯尹子濚《新寧縣》詩:薄暮寒蟬咽遠林,坐來風致足開襟。周原敢續皇華什,單父猶誇宓賤琴。竹引秋聲淸客夢,云云。鄕關到處饒佳趣,笑殺莊生起越吟!
繞砌灣環小小溪
編輯徐居正《新寧縣》詩:云云,萬竿蒼翠竹枝低。一軒情思淸於水,種種幽禽自在啼。
興海郡
編輯東至迎日縣界二十一里,南至慶州府安康縣界三十一里,西至同府神光縣界九里,北至淸河縣界十三里。距京都八百二十六里。
建置沿革
編輯本新羅退火郡。景德王改義昌郡。高麗初改今名,顯宗屬慶州,明宗置監務。恭愍王以國師千煕之鄕,陞爲郡。本朝因之。
官員
編輯郡守、訓導
編輯各一人。
郡名
編輯退火、彌秩夫城、義昌、曲江、鼇山。
姓氏
編輯本郡裵、崔、李、張。
鄭〈長鬐〉。
李〈安德〉。
朱〈熊神〉。
形勝
編輯地窮以阻
編輯權近《邑城記》。
山川
編輯禱陰山
編輯在郡西五里。鎭山。
望昌山
編輯在郡南二里。
孤靈山
編輯在郡東十里。
鱉山
編輯在郡東十里。
烏山
編輯在郡北十六里。
別乃峴
編輯在郡北十里。
海
編輯在郡東十六里。
包伊津
編輯在郡北二十里。有魚梁。
曲江
編輯在郡東七里。源出慶州神光縣馬北山,北流過郡北,東流至孤靈山下,入海。
豆毛赤浦
編輯在郡東十五里。舊有萬戶營,今移漆浦。
長生池
編輯在郡北八里。
頓角池
編輯在郡北九里。
西林池
編輯在郡西南三里。
新增魴魚津
編輯在郡北十五里。
倭亐音津
編輯在郡東十五里。
土産
編輯鰒、大口魚、靑魚、紅蛤、廣魚、魴魚、鯊魚、古刀魚、海衣、海參、藿,細毛、牛毛、竹箭〈出城隍山、望昌山、曲江岸〉。
新增松魚、洪魚、松蕈、銀口魚。
城郭
編輯邑城
編輯石築。周一千四百九十三尺,高十三尺。內有井三。
〈○權近記:踰嶺而之東南,至海上數百里,有郡曰興海,地最窮以阻,而有魚鹽、沃饒之利。其在昔時,居民旣庶,中罹倭患,漸就凋廢,迄至庚申之夏,受禍尤烈,陷而焚之。民遭殺掠殆盡,其僅脫者散而之四方,閭井爲墟,荊榛蔽道,爲守宰者棲於遠村,縮首[25]不敢至邑中者數年矣。及歲丁卯,國家置兵船於郡理之南通洋浦,以備寇至,然後流民之懷土者,稍有復者焉。然未有城池之固,不得聚而居之,往往營窟於山谷中,務欲秘其跡,時出而爲耕漁,寇至則無能相救,自鼠竄而已。故守宰之寓遠村而不敢至者猶昔也。
戊辰冬,金堤趙侯友良爲宰,單騎以來,盡心於理。越明年[26],政修民和,乃咨於衆曰:「爾邑無城,民未安堵。吾欲作而築之,爾無憚否?」咸曰:「固所願也。誰敢憚之?」於是報聞觀察使請徒役,不得,乃合郡民老幼僅數十,以八月始裁。親操杖策,監督不怠,勤者勞之,惰者戒之,不勞[27]不威,民皆樂趨,通洋萬戶白公仁琯以兵五十助之,至十月而畢役。由是民得完聚,營立家室,而流寓者日益至矣。其冬見代,民愛而慕之,若乳子之失其母也。類次其政績卓卓者數事,訴於朝請復,不獲報,又欲記其事揭城樓,以寓去思之心,而無所託也。
明年庚午春,予乃謫來。於時萬戶白公爲宰,益修趙侯之所未及者,鑿其池以險於外,鐍其門以固其內,而後其城益以完堅。郡之老前知泰川郡事安君成彥、前郞將張君標、李君薈等若干人語予曰:「吾儕生於玆,長於玆,今又老於玆矣。爲吾宰者,或歲一更,或間世一更,所歷無慮數十人,廉公明敏,威惠竝著,民畏而愛之,不敢欺者,未嘗見有趙侯之比。而況吾郡之殘弊,未有甚於此時;事之叢宂、文案之煩,又未若去年量田之日也。趙侯承殘弊之後,處叢宂之際,單僮匹馬,自奉甚約,省晨夕廩給之費以濟飢乏,多方營辦以贍官用,未嘗有一紙賦於民。其量田也,畎畝之多寡、土壤之腴薄與夫收成之實否,一經於目則不忘,故其上簿事速,而費省精詳,爲諸州最。又勇於禦寇,聞其至,卽上馬先馳,故倭再至不得侵。至若役疲羸,不滿百之衆,不鞭一人,不歷一時,化榛莽爲城池,易丘墟爲閭井,使吾民按堵如舊,奠枕無虞,自今日至於後世,永立乃家生生不匱者,皆吾侯之賜也。故吾民父母愛而孺子慕,雖久而不可忘也。願吾子筆之文,以告後之人,使無忘吾侯之德焉。」
予聞而嘉之,旣書其言,因語之曰:「孟子不云乎?地利不如人和。夫築斯城,鑿斯池,效死而勿去,在乎人;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委而去之,亦在乎人焉。今城池則旣設矣,趙侯之惠則旣深矣。後之守玆土者,果皆能使民勿去歟?無或有使委而去之者歟?是在爲守者得民之如何爾。民有未輯則懷之,城有未固則完之,無墜其前成,而益圖其後效,可也。」咸起而謝曰:「子之說行,吾宰之繼繼者益勉,而吾民之生生也,益可保矣。請幷書以爲記。」
趙侯,先正簡之後。乃祖輔相德烈,人至今稱之不衰,侯眞克肖者也。他日爲輔相,能不墜其先業,可信也。〉
關防
編輯漆浦營
編輯在郡北十五里。
〈○水軍萬戶一人。〉
{新增正德庚午始築石城。周一千一百五十三尺,高九尺。內有二井。
烽燧
編輯知乙山烽燧
編輯在郡東十五里。東應迎日縣冬乙背串,北應烏山。
烏山烽燧
編輯南應知乙山,北應淸河縣桃李山。
新增樓亭
編輯此君樓
編輯在客舘東。
學校
編輯鄕校
編輯在郡西一里。
驛院
編輯望昌驛
編輯在郡東二里。
釜院
編輯在郡北七里。
玉山院
編輯在郡南二十九里。
余川院
編輯在郡東二十里。
佛宇
編輯泉谷寺、白蓮寺
編輯俱在禱陰山。
祠廟
編輯社稷壇
編輯在郡西。
文廟
編輯在鄕校。
城隍祠
編輯在郡南二里。
厲壇
編輯在郡北。
古跡
編輯彌秩夫城
編輯《周官六翼》:「高麗太祖十三年,北彌秩夫城主萱達與南彌秩夫城主來降,二彌秩夫合爲興海郡。」
阿等邊
編輯一雲斤烏兄邊。新羅祀東海神於此,載中祀。
槧浦
編輯一雲吐只河。新羅東瀆,載中祀。疑卽曲江也。
〈○新羅神德王四年,槧浦水與東海水相擊,浪高二十丈許,三日而止。〉
望昌山城
編輯土築。周六千尺。內有一池、三泉。今廢。
名宦
編輯本朝趙友良、白仁琯
編輯俱見權近記。
新增康伯珍
編輯流寓
編輯本朝權近
編輯嘗以事來配。
題詠
編輯田腴地利帶魚鹽
編輯李穀詩:云云,只恐臨民頗不廉。古舘何人云云廢?腐椽殘瓦落前簷。
海郡生涯半是鹽
編輯洪汝方詩:能起,有誰專是或傷廉?
邊民樂利自知廉
編輯辛引孫詩:鑿井耕田煮海鹽,云云。
附錄
編輯- ↑ 《東文選ㆍ大和樓記》「海」原作「梅」。
- ↑ 《東文選ㆍ大和樓記》「不」原作「敬」。
- ↑ 《四佳集ㆍ泰和樓重新記》「大」原作「泰」。
- ↑ 《稼亭集ㆍ次鄭仲孚蔚州八詠》「愁」原作「詩」。
- ↑ 《稼亭集ㆍ次鄭仲孚蔚州八詠》「頭將」原作「將頭」。
- ↑ 《稼亭集ㆍ次鄭仲孚蔚州八詠》「舌未」原作「業舌」。
- ↑ 《稼亭集ㆍ次鄭仲孚蔚州八詠》「珠」原作「銖」。
- ↑ 《稼亭集ㆍ次鄭仲孚蔚州八詠》「無」原作「難」。
- ↑ 《拙藁千百ㆍ送安梁州序》「上」原作「土」。
- ↑ 《東文選ㆍ送安梁州序》「而」原作「而簡」。
- ↑ 《東文選ㆍ黃山歌》「女兒」原作「兒女」。
- ↑ 《東文選ㆍ黃山歌》「顧」原作「願」。
- ↑ 本書八道總圖「倻」原作「耶」。
- ↑ 《佔畢齋集ㆍ梁山雙碧樓次韻》「聲」原作「光」。
- ↑ 《佔畢齋集ㆍ梁山雙碧樓次韻》「登臨」原作「憑危」。
- ↑ 《陽村集ㆍ梁州城樓詩》「禦」原作「寇」。
- ↑ 《陽村集ㆍ梁州城樓詩》「歸」原作「枝」。
- ↑ 《東文選ㆍ九日登明遠樓》「水」原作「日」。
- ↑ 《東文選ㆍ九日登明遠樓》「斗」原作「十」。
- ↑ 《東文選ㆍ九日登明遠樓》「更」原作「可」。
- ↑ 《四佳集ㆍ明遠樓記》續有「德源」之句。
- ↑ 《四佳集ㆍ明遠樓記》「大」原作「泰」。
- ↑ 《四佳集ㆍ明遠樓記》「微」原作「緻」。
- ↑ 《四佳集ㆍ明遠樓記》「召」原作「呂」。
- ↑ 《陽村集ㆍ興海郡新城門樓記》「首」原作「手」。
- ↑ 《東文選ㆍ興海郡新城門樓記》「年」原作「秋」。
- ↑ 《陽村集ㆍ興海郡新城門樓記》「勞」原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