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日本訪書志
卷三
卷四 

爾雅註》三卷(影鈔蜀大字本)

編輯

首《爾雅序》,無「郭璞撰」三字。字大如錢。「敬」、「驚」、「弘」、「殷」、「匡」、「胤」、「玄」、「郎」、「恆」、「楨」、「真」、「徵」、「恆」、「遘」、「慎」、「彀」等字「溝」、「遘」二字及「恆」、「慎」二字間有不缺筆者。則為南宋孝宗時所刊。卷末有「經凡一萬八百九言,註凡一萬七千六百二十八言」二行,又有「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臣李鶚書」一行。按王明清《揮麈錄》云:「後唐平蜀,明宗命大學博士李鍔書《五經》,仿其制,刊板於國子監中,印書之始。今則盛行於天下,蜀中為最。明清家藏有鍔書《五經》印本存,後題『長興二年』也。」據此,則此本為翻蜀大字本。其不題「長興二年」者,蓋翻刻時去之。唯「鍔」作「鶚」為異,當以此本為正。案《釋詁》註雲「倫,理,事以相約敕」。阮氏《校刊記》謂「事務以相」四字系因疏語竄入,其說似精。若此果為蜀本,則在《邢疏》未作之先,而註中亦同他本,然則此四字,本郭氏原文歟?又《釋畜》「狗四尺為熬」註,各本有「《尚書》孔氏曰」云云十五字,此本獨無。段茂堂云:「此非郭註,後人所附益。按單疏本標起止雲《註》『公羊』至『之熬』是邢氏所據,郭註無此十五字。」今以此本證段說,若合符節,則此洵為蜀本矣。但段氏所以謂此非郭氏註者,豈以《孔傳》偽書郭所不見乎?然《孔傳》於東晉之初已傳於世,故《釋鳥》「鳥鼠同穴」註,明引《孔氏尚書傳》雲「共為雄雌」。而段氏未之檢及,則謂《孔傳》必郭所不引,亦非事情也。此本後為黎公刊入《古逸叢書》中。余別有劄記,未刊。

又按此書據松崎明復雲,是日本室町氏所刻原本,今尚存東京高階氏。余嘗於黑田某所見之,果是日本重翻,字體校影鈔殊肥。黑田告余雲,日本今存僅此一本。

爾雅註》三卷(重翻北宋本)

編輯

首《爾雅序》,次行題「郭璞撰」。首行題「爾雅序卷上」,次行題「郭璞註」。以下款式同前本。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至二十三字不等,註雙行,約三十字。其中避諱缺筆略同前本。松崎明復定為北宋仁宗時刊本,亦有「桓」、「遘」二字缺筆,則系南宋時補刊,其板心有「重刊」、「重開」記。每卷末附《釋音》,比前本字稍小,然望而知為北宋刊本也。其中訛舛不少,然無臆改之失,遠勝元以來刊本。此書原本為日本大醫某所藏,狩谷望之借之精摹,而松崎明復據以重刊,又別作《校訛》以附於後。大抵據大字本及阮氏校刊本,刪繁摘要,然時過於疏略。如《釋詁》經文,「席」大字本作「蓆」,而此不校。「褘」兩本皆作「褘」,而此校雲,「褘」大字本作「褘」,不相應。《釋詁》註「先祖於摧」,大字本「於」作「於」;「樓猶今言拘樓」,大字本「拘」作「枸」,此皆未校。其他二本異同,漏略者不可勝數。而所校出者亦多誤刻,良由松崎氏校此時年已七十餘,自言衰病相仍,多假手於門人,故未能精審。然影摹雕鏤之工,則與宋刻無二雲。

爾雅註疏》十一卷(元槧本)

編輯

此本雕鏤精雅,元槧之極精者,分卷與明閩本同,蓋閩本原於此也。左右雙邊,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註疏並低一格,雙行,行二十字。經下載註,不標「註」字。「疏」標陰文。首題「《爾雅註疏序》」,次行、三行邢昺官銜,四行以下《邢序》。本書題「《爾雅註疏》卷第一」,次行題「《爾雅序》」,行下題「郭璞《序》、邢昺」。郭《序》後題「《爾雅兼義》一卷上」,行下題「郭璞註」。(按此下應題「邢昺疏」。)按此本與阮氏《校刊記》所載元槧本一一符合,其中誤謬之處甚多,如「肇祖元胎」,此本「胎」竟誤「始」,此其尤顯然失之不校者。然阮本多明正德補刊,此則為元時初印本,絕無補刊之葉,今略校數端:邢昺題銜,彼本「子」誤「賜」,而此本不誤。又序疏,至序末揔序閩監以下脫「至」字,此不脫。「惣」作「總」,此作「揔」,與各本異,而《阮校》不及之。又「凡物雖殊其號」,《阮校》雲「補刊本脫『凡』字」,此不脫。又「謝嶠」,《阮校》雲「註疏本改『𣾷』」,此仍作「嶠」,是皆補刊之失,非其原本如此。則此本之可貴,不得因有《阮校》而略之矣。

爾雅註》三卷(明景泰七年刊本)

編輯

首郭璞序。卷首體式頗同宋本,但標目冠「新刊」字。每卷末附《釋音》。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註雙行。卷末有分書「景泰七年八月應天府尹和陽馬諒校刊跋」。按:金陵陳氏於道光五年重刊此本,刪去首行「新刊」二字,又改十一行為十行。嘗校之,《釋器》「以蜃者謂之珧」,註「以為名,珧,小蚌」,此誤作「玤」。《釋言》,「還,復,返也」,註雲「皆迥返也」,此脫註四字。皆別本不誤,此獨誤者。然其他皆與宋本、元雪窗本合,遠勝註疏本及郎奎金、鐘人傑本。《訪古志》又載有明弘治間刊本,余未之見。

說文五音韻譜》三十卷(宋刊大字本)

編輯

首題「許氏《說文》」,次行題徐鉉校定官銜,以下許氏自序,許沖上表及徐鉉表,而首尾無李燾序跋,凡「慎」字皆不書,雙註「御名」二字,蓋孝宗時刊板。序後題「《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卷一」。據《文獻通考》所載仁甫《後序》云:「燾在武陵,嘗與賈直孺之孫端修,因徐楚金兄弟《說文解字韻譜》別《類編》所次五音先後,作《五音譜》。其部序仍用許叔重舊次」。又云:「會得請歸眉山,茲來遂寧,囑餘杭虞仲房鏤板,即用徐氏舊《譜》,參取《集韻》卷第,『起東終甲』即此本也。」按《宋史·仁甫本傳》「淳熙四年後,燾知常德府」,即所云「在武陵初撰此書」之年也。又雲「表請閑,提舉興國宮秩」,則所云「會得請歸眉山」也。又云:「頃之垕、塾繼亡,上欲以吏事紓燾憂,起知遂寧府。」即所云「來遂寧與虞仲房相遇」也。(此本字體端整,雕刻精工,當即虞仲房所鏤原本,不知何時將仁甫序、跋脫去。)自明萬曆戊戌兵部侍郎陳大科重刻是書,所見本亦脫仁甫序、跋,遂誤認此為徐氏校定許氏原書,而刪去「《五音韻譜》」之篇題,別題「許慎自序、許沖上書」等字。段茂堂所譏為「庸妄人」者,又改許《序》「形聲」為「諧聲」,岐誤後學。此本與段氏所見周錫瓚宋大字本大致相合,當同出一本;而段氏不言有仁甫序、跋,當亦脫去。余意明代無刻「始一終亥」之本者,(今著錄家所傳舊本,皆宋本也。)書估或得此舊板,抽出仁甫序、跋,以充大徐原本。明人罕治小學,故遂通行。而陳大科又成其錯,遂以誣罔天下。(陳大科所附《說文異同》亦引李巽嚴序,而不悟此書即巽嚴所作,真異事也。又奇者,《文獻通考》載仁甫序、跋,即續於《說文系傳》之後,而失標「《五音韻譜》」之題。)或疑許氏、徐氏等《序》、《表》以為明人羼入,則冤矣。昔人謂鉉書行,而鍇書微,《五音韻譜》行,而鉉書微。今鉉鍇書行,而《五音韻譜》又微。李氏書體例固駁,而所錄《說文》必雍熙舊本,其足與今「始一終亥」之本相證驗,不猶愈於小徐之《韻譜》乎!世有好古之士,以此本重刊,並錄仁甫序、跋,以正明本之誤,亦治《說文》者所不疵也。

漢隸字源》殘本(有圖)

編輯

狩谷氏求古樓舊藏,《訪古志》所稱元槧未見者,即此本也。每半葉六行,行六字以大字計數,四周雙邊,板心魚尾下標「《漢隸字源》」。今存去聲五「寘」,自「義」字起,(前半葉缺。)至冊九「宥臭」字止,凡八十六葉有半。其書以婁氏《字源》為主,每字先以陰識楷書標目,其下隸字次第,亦與婁氏同,而筆畫小異。凡婁氏已收之碑而有所遺者,則題雲「某碑,今補」,原書有誤者,則題雲「今正」;原書未收之碑及未收之字,則題雲「續增」,並沿婁氏之例,以數目字記之。惜其首卷《碑目》不存,無從考其為何碑也。按《蘇平仲集》及《宋潛溪集》均有宋季子重校《漢隸字源》六卷《序》,似此書即季氏所編。然潛溪稱其於《字原》之外,增多僅一千八百十七字,而此書所增,約略計之,幾及原書之半,然則亦非宋氏書也。視其板式,當在明初。惟漢碑之出土者,元、明二代著錄寥寥,不應此人得見如此之多。或所采沿及南北朝,或足以印章之近隸書者。觀其所補之字,以《隸釋》及今所存漢碑照之皆合,則知其所增之字,必非鄉壁虛造,擬其博綜,歐、趙以還,良堪指數。惜缺其首、尾,使作者姓名翳如,真可謂之不幸。要其所增之字,雖無碑名,望而知其可為典要,學者猶有資焉。記之以告內之講金石者。

金薤琳瑯》二十卷(鈔本)

編輯

每卷有王鴻緒印,知是橫雲山人舊藏,不知何時流入彼國。又有備前河本氏藏書記,此亦日本有名之收藏家也。按都氏此書原刻今罕見。德州盧氏刊本所據亦鈔本,以此本校之,大有有異同。然以見存之碑校之,則二本皆有脫誤。則其碑之不存者,未敢定其誰是也。是書首題「《金薤琳瑯》卷第一」,次行題「太僕少卿吳郡都穆」,三、四行題子目「周壇山石刻」、「周石鼓文」,五行低一字題「周壇山石刻」,款式仿宋本,蓋都氏富藏古籍,故所自著書猶仍古式也。

玉篇》殘本四卷(刻入《古逸叢書》)

編輯

《玉篇》卷子本四卷,其第十八之後,分從柏木所藏原本用西洋影照法刻之,毫髮不爽,餘俱以傳寫本入木刻成。後日本印刷局長得能良介從西京高山寺借得《系部》前半卷,以影照法刻之,乃又據以重鐫,而《系部》始為完璧。四卷中唯柏木本最為奇古,餘三卷大抵不相先後,然皆千年以上物也。是書所載義訓,皆博引經傳,其自下已意者,則加「野王按」三字。按:顧氏《玉篇》經蕭愷等刪改行世,(見《梁書·蕭子顯傳》。)至唐上元間,有孫強增加之本,又有《玉篇鈔》十三卷,(見《日本國見在書目》。)是則增、損顧氏之書,在唐代已有數家。(釋慧力《像文玉篇》,趙利正《玉篇解疑》當別自為書,與顧氏原本不相亂。)然就此四卷核之,則為顧氏原本無疑。今孫強等增損之本已無傳,僅存宋陳彭年大廣益本。余舊疑廣益本雖亦三十卷,僅分為上、中、下三冊,若顧氏原本更簡,何能分為三十卷?豈知其所云「廣益」者,特於正文大有增益,而註文則全刪所引經典,並有刪其大字正文者。據廣益本於祥符牒後載,舊一十五萬八千六百四十一言,新五萬一千一百二十九言,新舊總二十萬九千七百七十言。又雙註雲,註四十萬七千五百有三十字。余以廣益本合大字註文並計之,實只二十萬有奇,絕無註文四十萬之事。今見此本,始悟其所云「註四十萬」者,為顧氏原本之數,故盈三十卷。舊一十五萬者,孫強等刪除註文,增加大字,並自撰註文之數也。新五萬有奇者,陳彭年等增加大字並自撰註文之數也。或者不察,乃以顧氏原本註文為簡,孫強、陳彭年註文為繁,傎之甚矣,按野王所收之字,大抵本於《說文》,其有出於《說文》之外者,多引《三蒼》等書。於字異義同,且兩部或數部並收。知其綱羅《蒼》、《雅》在當時已為賅備。廣益本遞有增益,而不為之分別,使後人無從考驗得失,殊失詳慎。又原本次第多與《說文》同,《說文》所無之字續之於後,廣益本則多所淩亂,間有以增入之字夾廁其中,近人乃欲以《玉篇》之次第校《說文》之次第,不亦謬乎!今顧氏原本雖不得見其全,而日本釋空海所撰《萬象名義》,三十卷。當唐開成、會昌間。其分部隸字,以此殘本校之,一一吻合,則知其全書皆據顧氏原本,絕無增損淩亂。又日本僧昌住新撰《字鏡》(十二卷。日本昌泰間所撰,當唐昭宗光化中。)其分部次第雖不同,而所載義訓較備。合之釋慧琳《一切經音義》、(百卷,唐元和十二年撰,此為中土佚書。)源順《和名類聚鈔》(二十卷。日本天延間所撰,當宋開寶間。)具平《弘決外典鈔》、(四卷。日本正歷二年,具平親王所撰,當宋淳化二年。)釋信瑞《凈土三部經音義》、(日本嘉禎二年撰,當宋端平二年。)皆引有野王按語,若匯集之以為疏證,使顧氏原書與孫、陳《廣益》本劃然不相亂,亦千載快事也。今第就顧氏所引經典,校其異同,為之劄記焉。(別詳。)光緒十年正月。

大廣益會玉篇》三十卷(北宋槧本)

編輯

款式全與澤存堂本同,首亦無大中祥符牒,而野王《序》前亦有新舊字數。此書並宋槧《玉篇》初為森立之所藏,余欲購之,則以高木壽穎有前約為辭,厥後高木遂以此二書納之博物館,故余所藏僅有宋本《廣韻》而無宋本《玉篇》焉。按《提要》據曹楝亭所刊本前有大中祥符牒,(余所見元、明刊本皆有此牒。)而張氏刊本無之,遂謂是張氏所刪,而詭稱為上元本,並謂竹垞一序以未見其書而漫題之。今按竹垞序明雲「借毛氏宋槧元本以屬張氏」,又明雲「張氏書刊成求序」,是則宋槧、張刻皆竹垞所目見。今以此本照之,一一吻合,是則刪除牒文亦系宋人。謂竹垞誤以大中祥符本為上元本,可也;謂為張氏刪牒作偽,不可也。至張氏校刊以《廣韻》例之,亦必多所校改。惜此書為官物,不得借出。然原書俱在,後之好事者可就其館見之,以證余言之不誣。而張氏詭托之冤可白,至曹氏所刊本有祥符牒,或據元、明增,或所見宋本本有此牒,今亦不敢臆斷焉。(蓋大中祥符原刊頒行本,必有此牒,其刪除牒文者,為重刊本也。)

大廣益會玉篇》三十卷(元刊本)

編輯

每半葉十三行,每行大字十九字,左右雙邊。首有大中祥符六年《牒文》,次野王《序》,次《進玉篇啟》。目錄後有「至正丙申孟夏翠嚴精舍新刊」木記,又後有《新編正誤足註玉篇廣韻指南》,蓋據釋神珙《反紐圖》而增益僧守溫等之《字母》為之。第一卷後又有木記,與前同。此本以張士俊所刻宋本校之,此多大中祥符一牒,而每部文字次第不與張本同,殆坊賈欲均其註文字數,以便排寫,唯圖易於檢尋,不知依類相從之義。考《玉篇》原本次第皆本《說文》,(以《古逸叢書》殘卷照之可證。)張刻宋本已有移易,然不甚懸絕,此則任意排置,全無義例,但所據原本,當是祥符官刊,故仍存祥府一牒。張刊本無牒文,故朱竹垞認為上元孫強之本。然「大廣益會」之題未改,則亦從祥符本出也。二本同源異流,當有互相訂正處。此本卷首有「狩谷望之」印,又有「掖齋」印,即望之之字也。望之博極群書,其求古樓所藏秘本,為日本之冠,珍惜此冊,洵可貴也。

大廣益會玉篇》三十卷(元刊本)

編輯

每半葉十二行,四周雙邊,篇幅較至正本、鄭氏本尤廓,無刊板年月,蓋亦元槧。此書與張刊宋本異同之處,已見於至正本、鄭氏本兩跋。茲復即每部字數合校之,如《須部》張刊本六字,此本少一「■〈辵頁〉」字。(與《天祿琳瑯》所說合。)《長部》張刊本十六字,此本多一「𨲟」字;《土部》張本四百五十五字,此題「四百五十六字」,因就此部字字互對,乃知復一「垺」字,而說解不同。又張本有「埒」、「埌」「墟」、「𡊵」四字,而此本無之。(至正本、鄭本同。)此本有「堥」、「■〈土甕〉」、「㚂」、「塜」四字,(至正本、鄭本同。)而張本無之。然則他部之出入,何可勝紀。他日當合此數部,與張本一一對勘,姑為發其端於此。

大廣益會玉篇》三十卷(元刊本)

編輯

此本缺《牒文》、《序》、《啟》及《指南》一卷,本書卅卷皆全,其篇幅嬴於至正、鄭氏兩本,蓋亦元刻,每半葉十二行,四周雙邊,每卷有赤龍館印。按:岸本氏藏本與此體式相同,此似更在前,或彼即從此本翻雕,以其缺首《序例》,故抑置第四。其中文字異同,已詳前三卷。

大廣益會玉篇》三十卷(元刊本)

編輯

此本板式校至順本稍嬴,行款亦同,唯標題彼作大字,跨兩行,此則只占一行。《目錄》後有鼎形木記,中有篆書「宗文」二字,下有「建安鄭氏鼎新繡梓」方木記。相其字體,蓋亦元代刊本,其中與張刻宋本參差之跡,已略見至順本跋中,今復比校之:如《目錄》,宋本三十卷分為上、中、下三冊,每十卷為一冊,每冊有十卷之總目,每卷又有總目,非也。蓋野王《玉篇》三十卷,孫強本亦三十卷,每卷為一軸,故應每卷有總目,斷無分上、中、下三冊之理。祥符官刊雖有增刪,改卷子為摺疊本,亦必仍其舊。不然,既經重修,若嫌每卷葉數過少,何必不為之合並,而仍三十卷也。(北宋官刊如《太平御覽》之類,亦每卷不及三十葉,此蓋猶沿卷子本之舊,以卷子本不能過長也。)至南宋則始為之合並,而每卷相連屬不隔流水矣。此本《目錄》通在第一卷之首,固非祥符舊式。然三十卷不分上、中、下,每卷各自為首尾,不相接續,則又此本之勝也。又《目錄》張刻部首大字居中,部數旁註於下。此本部數陰識,部首陽識,疑此本為古。此本每卷有「新宮城書藏」印,日本儲籍家之有名者。

或謂所貴於舊本者,文字之異同耳,沾沾於《目錄》卷數之分合,似無關出入。余謂古書分合以唐、宋為一大關鍵,蓋由卷子改摺本之故。今存北宋本尚多舊式,至南宋則面目全非,此唐、宋《志》所以違異,而《崇文總目》又多不同於《讀書志》也。

大廣益會玉篇》三十卷(明刊本)

編輯

此本板式校永樂本稍縮,而行款相同。第一卷標題下有木記雲「劉氏明德堂京本校正」,第三十卷末又有木記雲「劉氏明德書堂新刊」。案:《四庫提要》所著有明德堂刊本《廣韻》,余舊亦藏之,蓋《篇》、《韻》合刊本,相其字體,當在明成化、弘治間。或以為元槧本,誤也。

此本《黃部》獨多一「黌」字,蓋又竄入者。

廣韻》五卷(北宋刊本,刻入《古逸叢書》中)

編輯

此即張氏澤存堂刊本所從出也。原為日本寺田望南所藏,後歸町田久成,余多方購之未得。會黎公使欲重刻之,堅不肯出,而町田久成喜鐫刻,見余所藏《漢印譜》數種,亦垂涎不已,因議交易之,以西法影照而上木。原本謬訛不少,張氏校改撲塵之功,誠不可沒。然亦有本不誤而以為誤者,有顯然訛誤而未校出者,有宜存而徑改者,如「官」字下原本「並」作「井」,尚是形近之誤,張氏據謬說改為「開」。錢竹汀未見原本,遂謂誤「並」為「開」始於《廣韻》,而不知原本不如是也。

余初議刻此書,盡從原本,即明知其誤亦不改,以明張氏校刻之功過,而黎公使必欲從張氏校改,故《古逸叢書》皆守敬一手審定,唯此書及《老子》是黎公使據余校本自為《劄記》,然往往有當存疑而徑改者。如開卷景德四年牒,原本「準」作「準」、「敕」作「勑」,二字雖俗體,然當時公牘文字本來如此,今皆校改之,亦似是而非也。又有失於校改者,如《一東》「蒙」字下註「二十六」,實二十七。又如「鶫」字下註:「鶫鵍,鳥名,美形。出《廣雅》」。泰定、至順刊本《廣韻》皆作「又美形也」。「狨」字註「細布」,泰定、至順刊本均作「猛也」。此皆當從元本者。又如「去聲艷第五十五」註「𣕊、釅同用」、「釅第五十七」、「陷第五十」「鑒、梵同用」、「鑒第五十九」,原本如是。顧澗濱因其與曹楝亭刻本不同,謂是張氏據《禮部韻略》,此則張氏之受誣也。(余別見北宋本《玉篇》,體式與澤存堂本亦同,曹刻《玉篇》有大中祥符牒,亦謂為張氏所削,並誣,附記於此。)又第五卷後《四聲清濁法》「生」字下張本留墨丁,此本「生」作「朱」,曰:「『之餘』反。『朱』,赤也。」「朝」字下一格張本留墨丁,此本作「『紬』,『直流』反,紬布也」。此必張氏所據原本。此二處有黴爛處,非又有別一本也。日本收藏家於古字書最多,余盡數購求之不遺餘力,自宋本外,凡得元刻本《玉篇》、《廣韻》各四、五通,明初刻本各三、四通,各不同板;而明中涓大字本不數焉。其中異同差池,不可枚舉,元、明本亦有足訂宋本者。意欲歸後合諸本校之,重刊此二書,詳為劄記,而力薄願奢,終不克副。昔顧澗薲憾張本校刊不審,深惜傳是樓原宋本不傳,不能盡刊潘氏轉寫張氏之誤,孰知今日宋本之外,更有互證之本如是其多也。

廣韻》五卷(宋刊本)

編輯

首題「陳州司法孫愐唐韻序」,與元至順本同。序後當有木記,為後人割去。每半葉十二行,兩邊雙線,缺宋諱處與各本同。每卷首有「若秋藏書」印。此本字體絕似南宋,蓋不如北宋之方整,而又非元本之圓潤。雖無年月可考,固一望而知之也。至此本與重修本之分合,詳見余至順、至正兩本及勤德堂本三跋,茲不贅錄。

廣韻》五卷(元刊本)

編輯

首載陳州司法孫愐《唐韻序》,《序》後有「至順庚午敏德堂刊」篆書木記,木記後又有「辛未菊節後十日印」,校刊此書首尾年餘,宜其刻印俱精。此本校張士俊澤存堂所刊重修本註文殊簡,而與顧亭林刊本略同。朱竹垞謂明代內府刊板中涓欲均其字數,取而刪之。《提要》謂《永樂大典》引此本,皆曰「陸法言《廣韻》」,引重修本皆曰「宋重修《廣韻》」。世尚有麻沙小字一本,與明內府板同,題曰「乙未歲明德堂刊」,當為元刻,非明中涓所刪。然其本但題曰「乙未歲」,究不能確指為元刊。余藏有《玉篇》,亦劉氏明德堂刊本,似已在明初。此本明著「至順」,則刊於元代無疑。又《提要》稱二十一「殷」不作二十一「欣」,「殷」獨用,不作與文通,皆與此本合。又稱「匡」字紐下十三字皆闕一筆,避太祖諱,其他則不避,此本亦與所說合。但「朗」字雖不避,而《一東》「融」字註「朗」作「㓪」;又「蕩」字下「『徒朗』切」,亦缺筆作「㓪」,是其他不避者,重刻時補之也。據此,其根源於宋本無疑。又《提要》稱「東」字下「舜七友」訛作「舜之後」,此本作「七友」,不誤。足知明德堂本又不如此本之善也。今略校之,其足以訂重修本之誤者,如「東韻」中「𢘐」字,重修本註「古文,見《道經》」,此本「見」作「出」二義雖通,以下「仝」字註例之,則作「出」是也。「同」字註「亦州」,此本「州」下有「名」字。「狨」字註「細布」,「絨」字註「上同」;此本「狨」字註「猛也」,「絨」字註「細布」。「蒙」字紐下註「二十六」,此本作「二十七」,按「蒙」紐實「二十七」字。聰字註「聞」也,此本作「開」,皆當以此本為是。而「狨」、「絨」二字,則一望而知為重修之謬。其他雖亦有此本獨誤者,皆是未校之故,可以參證得之。至《永樂大典》稱此本為陸法言《廣韻》,殊非典據。按法言之書目名《切韻》,其書久亡。《崇文總目》有陸慈《切韻》五卷,當即法言之書。唯《郡齋讀書志》稱「《廣韻》五卷,陸法言撰,其後唐孫愐增加字」。是公武以孫愐之書本之法言,故以標題。然屢經增改,非事實矣,況《封氏聞見記》載法言韻凡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字,今此本有二萬五千九百二字,則為增加本無疑。又李涪《刊誤》云:「《尚書》『嘉謨嘉猷』,法言曰『嘉予嘉猷』。《詩》曰『載沈載浮』,法言曰『浮』,『伏予』反」。今此本「謀」、「猷」二字皆在「尤韻」,與李涪說不相應,則非法言書更無疑義。要之,法言之《切韻》、孫愐之《唐韻》、重修本之《廣韻》三書,同源異流,此本每卷既題《廣韻》,則非孫愐之舊,無論法言。然少於重修本二百九十二字,則非從重修本出。疑重修本既行於世,而孫愐本仍存書坊,刻孫本因冠以《廣韻》之目,其中參差各不相照。書此以俟知者。

廣韻》五卷(元刊本)

編輯

首題「陳州司馬孫愐唐韻序」,《序》後有木記,題「至正丙午菊節南山書院刊行」。行款與至順本同,而篇幅則廓。又四周雙邊,知非從至順本翻刻。按各本皆題為「司法」,此題為「司馬」,當是淺人所改。此書前人未得刊刻年月,故多疑竇,余已略疏其分合於至順本。今又得此本,註文亦簡略,尤足證非明中涓所刪。或疑此即陸法言之原本,謂《切韻》亦兼《唐韻》之名,引《唐志》、《宋志》皆載陸法言《唐韻》五卷為證,余檢新、舊《唐志》皆不載法言《唐韻》,唯《舊唐志》有陸慈《切韻》五卷,法言蓋以字行。(《和名類聚鈔》作陸詞《切韻》,慧琳《一切經音義》亦云「陸詞」。)然題為「《切韻》」,並無《唐韻》之目,唯《宋志》有法言《廣韻》,《宋志》多謬,不足據。此蓋沿《郡齋讀書志》之稱,而又失其意者。宋人多以《切韻》、《廣韻》、《唐韻》三書為一,《困學紀聞》已辨之。或又謂孫愐以後,陳彭年以前,修《廣韻》者尚有嚴寶文、裴務齊、陳道固三家,此本當為三家之遺。今按重修本牒文,有郭知元、關亮、薛峋、王仁煦、祝尚邱諸人增加字,亦不止嚴、裴、陳三家。考《日本現在書目》自武玄之以下皆稱《切韻》,(《和名類聚鈔》、慧琳《音義》、希麟《音義》、《白氏六帖》、《佩觽》等書引孫愐、郭知元、王仁煦、祝尚邱、裴務齊、麻果、蔣魴諸人之書,亦並稱《切韻》。)無稱《廣韻》者。況祥符牒文云:「仍特換於新名,庶永昭於成績,宜改為《大宋重修廣韻》。可知《廣韻》之稱,實始祥符,陳彭年以前,固不得冒此名也。且果為嚴寶文等之遺,何以獨載孫愐一序?余跋至順本,亦疑此為孫愐之書,特為書賈改題,今細繹之,亦非也。愐自序稱:按《三蒼》以下之書數十種,並列註中。今此本註皆不引各書名。尤有切證者,邱光庭《兼明書》云:「孫愐《唐韻》引《風俗通》云:『邱氏,魯左邱明之後也』。」此本「邱」下但註「地名」二字,則非孫愐之書無疑。又按魏鶴山稱:吳彩鸞《唐韻》寫本「二十九山」之後,繼之以「三十先」、「三十一仙」,則此本非《唐韻》又一證也。(鶴山之說未足據,《困學紀聞》已辨之。按《雲煙過眼錄》及《研北雜志》皆云彩鸞所書為「二十三先」、「二十四仙」,此卷國初尚存,故閻潛邱稱:親見彩鸞所書《唐韻》,次第較鶴山亦不合。)然謂此本是據重修本所刪削乎?則又非也。重修本「二十文」下註「『欣』同用」;「十八吻」下註「『隱』用同」。此本「二十一殷」不作「欣」,不避宋諱。與「二十文」皆獨用,「十八吻」目錄註「『隱』同用」,而卷內仍註「獨用」,不使連屬。按合「欣」於「文」,合「隱」於「吻」,始於景祐中之修《禮部韻略》,非特唐人無此,顧亭林、朱竹垞皆力言其非。即重修本亦不應有此。幸此本尚有參差之跡可尋,不盡為景祐之合並所汨沒。唯其註文之簡略,前既非孫愐,後亦不同陳彭年,武玄之以下之書既不存,無從考驗其根源。或以簡略為古,或以詳贍為真,皆未可為定論也。

唐韻》五卷(元槧本)

編輯

孫愐序。後有木記雲「余氏勤德書堂鼎新刊行」,不著年月。相其字體、紙質,亦是元刊元印。此書余既得至順、至正兩本,已著其參差之跡,然究不能定為何時、何人之作,反覆研尋,乃知張刊宋本,非陳彭年之舊。此本系從重修原本出,非從張本節刪,故有勝於張本之處。而其依用《禮部韻略》,則此本與張刊本皆然。按張淏《雲谷雜記》:「詔丁度等以唐諸家韻本,刊其韻窄者凡十三處,許令附近通用,此蓋今所行《禮部韻略》也」。《東齋記事》所說亦同。今以《集韻》、《禮部韻略》校《廣韻》,則知並「殷」於「文」;並「嚴」於「鹽」、「添」,並「凡」於「咸」、「銜」;上聲,並「隱」於「吻」;去聲,並「廢」於「隊」、「代」,並「焮」於「問」;入聲,並「迄」於「物」,並「業」於「葉」、「帖」,並「乏」於「洽」、「狎」。凡得九處,餘悉相同。及考之上聲末,合「儼」於「琰」、「忝」,合「範」於「■〈⻊兼〉」、「檻」;去聲末,合「釅」於「艷」、「𣕊」,合「梵」於「陷」、「鑒」,與「平」、「入」之部分不相應,乃知此四處亦《韻略》、《集韻》所合並,合之前九處,恰符「十三」之數,並非《廣韻》原註如此,乃校刻《廣韻》者,因《韻略》、《集韻》而改移之。(當因此四韻尤窄之故。)細校此本,闕宋孝、光、寧三帝諱,「慎」、「惇」字皆缺筆。張氏重修本亦缺欽宗諱,是其根源不出南、北宋之間,皆非祥符官刊原本。張氏本註文詳瞻,與《兼明書》、《路史》、《困學紀聞》、姚寬《戰國策後序》所引多合,其為孫愐以下諸家增加之本無疑。此本簡略過甚,其中實有刪削不成語者,其為從祥符本節省無疑。然如「狨」、「絨」二字之互異,則顯為張刊本之誤,則不唯部分有改易,即註文亦未盡陳彭年之舊。吁!二百六部之祥符本尚費尋究,何論陸法言與孫愐古書罕存。存者又不得其真源流變遷,非深識不能見其癥結,此余所以有《經籍沿革考》之作了也。

廣韻》五卷(明刊本)

編輯

標題亦改「司法」為「司馬」,與元至正本同。序後木記雲「弘治辛酉劉氏文明書堂新刊」。四周雙邊,匡廊亦與至正本不殊,但字體略大,其中正俗文字不一。然其避宋諱處,宋、元本同,知其亦翻舊本,非重書上木也。首冊書眉有日本人以他本校字,往往此本為是。此余所得舊本《廣韻》之第六冊,舊系日本寺田弘所藏,有「讀杜草堂」印記。

廣韻》五卷(明刊本)

編輯

標題改「司法」為「司馬」,與元至正本同。序後木記雲「永樂甲辰良月廣成書堂新刊」。行款匡廊亦同至正本,而字體稍寬博,文字亦有異同。避宋諱處則皆與宋、元本同,則亦據舊本重翻者也。每卷有「釋意芳印」,第一冊有「多紀氏印」。按多紀亦稱丹波元堅,字芷庭,三世為醫,博通典籍,收藏極富。此本每卷簽題分書「孫愐廣韻」,當是多紀氏之筆。蓋彼國人亦疑此為孫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