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訪書志/卷四
卷三 ◄ | 日本訪書志 卷四 |
► 卷五 |
|
缺首卷。楓山官庫藏本。篇幅甚大,高約九寸,闊約一尺二寸。每半葉十行,行三十一二不等。余從修史官巖谷修借出,使日本人高根虎松以曹刻本校一過,而手摹卷後跋四葉,刻期繳還。今據馬遠林汲古影宋本對勘,十合八九。唯汲古本每半葉十一行,則與此本非出一源。又陳頌南云:「宋本『十四賄』以『梁益謂履曰■〈屐,禿代支〉』六字綴於『隧』字註。曹本無此六字,而空白二寸弱。」高根校本亦未填補。豈原本亦如曹刻與?抑高根之疏與?惜當時匆匆未能手勘之也。至頌南所舉「十四太」之脫文,此則一一皆具。又曹刻本寶元二年奏,脫「聖聰」以下七行半,一百二十四字。又脫寶元二年丁度以下官銜一葉,又脫慶曆三年章得象以下官銜一葉,汲古本與此本皆有。唯汲古本「章得象」以下有「恭惟」云云至「書籍」止。(以下缺爛。)此本則自「章得象」以下並無文字,而別有淳熙乙巳田世卿跋一葉。是知汲古祖本是慶曆本而有修板(以板心有「重刊」字樣。)此本則淳熙重刻本也。丁度、章得象兩葉官銜俱已見蔣光煦《東湖叢錄》,茲不贅記。特錄田世卿跋於左。
世卿舊聞《集韻》收字最為該博,搜訪積年,竟未能得,皆云此板久已磨滅,不復有也。世卿前年蒙恩將屯安康,偶得蜀本,字多舛誤,間亦脫漏。嘗從暇日委官校正,凡點畫錯謬者五百三十一字,其間湮晦漫不可省者二百一十五字,正文註解脫漏者三十三字,繼得中原平時舊本重校,修改者一百五十五字。舊本雖善,而書字點畫亦有謬誤,復以《說文》、《爾雅》等書是正,改定凡五百一十五字。因令鋟板以廣其傳。自淳熙乙巳九月至丁未五月,僅能畢工,亦庶幾不作無益害有益之義也。武功大夫高州刺史充金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制田世卿謹跋。
《禮部韻略》,宋元祐五年官刊本,首列「元祐庚午禮部續降韻略條制」,即《提要》稱「博士孫諤所上」者,凡四葉。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摹寫精整,想見原刊之善。卷首題「《禮部韻略》第一卷」。中每有兩音之字,則圈記之。第五卷後,載「《貢院條制》」。名諱至哲宗止。後又有中書門下丁度等劄子,有「今將舊本看詳」云云,蓋丁度等重修此書之劄子也。晁公武所云「丁度撰」,蓋即據此本。然實非丁度所創始。劄子後附《條制》二葉,末題「景祐四年六月」。案此書今時著錄家只有歐陽德隆之《押韻釋疑》及紫雲山民郭守正增修本,而當時原書竟不可見。此則的為元祐官刊正本,尤可寶也。《提要》著錄,系錢保赤影宋本,當無丁度劄子,今錄於後:中書門下牒刊修《廣韻》所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尚書、刑部郎中知制誥丁度等劄子奏,昨奏敕詳定刊修《廣韻》、《韻略》所有《韻略》今將舊本看詳,其間文字多無解訓,並疑混聲及重疊出字,不顯義理,致誤舉人使用。今取合入詩賦使用聲韻要切文字,重修《韻略》。除義理灼然可曉,更不解釋外,於逐字下各著訓說,或引經史為證。又有獨用韻苦窄者,難為著撰聲律文字凡一十三處,並取有唐諸家韻本詳據,許令附近通用。其疑混聲及重疊出字,各許依本字下註解使用。上件《禮部韻略》並刪定,附《韻條制》,謹先寫錄進呈。如可施行,欲望卻降付刊修所鏤板訖,送國子監印造頒行,取進止。(按所云「牒刊《廣韻》所」者,蓋並《廣韻》刊書所也。以下附《韻條制》,文多不錄。)
景祐四年六月日牒禮部侍郎參知政事石、吏部侍郎參知政事程、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韓、戶部侍郎平章事陳、門下侍郎平章事王。是書收字既狹,解釋尤簡,其習見之字或但有反切,且有一字不註者。蓋其初就《廣韻》刪其不經見之字,其一字數音,間有收入,全為舉人場屋之用,故稱《韻略》。其不直用「《廣韻》」者,緣欲考其所學,厥後因一字重疊收入者無訓解,乃為之註釋。又以韻窄十三處,許令附近通用,此丁度景祐所詳定者。又其後孫鄂等以其明見經傳,而《禮部韻》不收,其一字兩音者,亦不備,故又為之增添。至毛晃之《增韻》、歐陽德隆之《釋疑》,則增字愈多,解釋愈煩,然尚未並韻。未知何時並二百六為一百六韻,其官刊本必有「條例」,而今不傳,其傳者有劉文郁、劉淵等刊本,皆不言其並韻之故,然解釋較毛、歐為略,當源於官刊本。至陰時夫之《韻府群玉》,則繁稱蔓引,竟成類書。此《禮部韻》源流之大略也。
此本無序、跋、上、下平各為十五,上聲二十九,去聲三十,入聲十七,蓋合並二百六部為一百六部也。所並之韻,韻首以「墨蓋」隔之。如魚尾形。《韻略》所載依字母為次第,如「東」、「通」、「同」、「籠」是也。此本則「東」紐下次「同」,而「籠」、「通」隔越於後。(次第與《廣韻》多同,訓解亦然。)向傳今韻之並,始於平水劉淵,錢竹汀跋王文郁刊本,謂始於文郁,詳見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今以此本照之,則金吾稱《韻會》所引平水韻與其本不合者,皆與其本合。唯「汦」下雲「水名,又音『遲』」,無「在常山」三字。「筮」下文郁本只一「荑」字,《韻會》本作「巫荑,藥名」四字,此本則不與文郁合,而與《韻會》同。然文郁本有「新添」、「重添」之字,此本無之,是又出文郁之前。又以歐陽德隆《釋疑》校之,則所隸之字互有出入,如「東」字紐下,此本有「凍」字;「同」字紐下,此本無「■〈童毛〉」、「詷」、「艟」三字;「蟲」字下無「爞」字,「中」字下無「忡」字,而「忡」字又別出一紐,曰「『敕中』切」,似又在歐陽之前也。又「通」字紐下無「桐」字,「同」字紐下無「重」字,「先」字紐下無「西」字,「煙」字紐下無「殷」字,是不從毛晃《增韻》之說,或本又在毛氏前也。然以元祐刊本校之,而贏出之字為不少矣。且元祐本兩音之字有圈以記之,歐陽《釋疑》本同,此本則無圈記,當是坊刻去之。此本每半葉十二行,大字橫列排勻,(郭守正所刊《韻略》亦如此。)鐫刻頗精,為日本寺田宏所藏,每卷有「淺草源氏五萬卷樓圖書之記」印章,末有天保甲辰長祚題跋。其跋首錄張金吾跋,以此本比勘,又據錢竹汀跋,定為金刊,余望而知為元版,(凡宋諱皆不缺筆。)而寺田奇貨居之,堅稱金刻。余以中土此書頗少,破慳得之,惜不得金吾藏本一一校之也。
按並韻既不得主名,其實原本《廣韻》目錄之註。今以《禮部韻註》通用之韻,與《廣韻》校之:平聲,《廣韻》「鹽」字下註「『添』同用」,《禮部》註「『添』、『嚴』通」;《廣韻》「咸」字下註,「『銜』同用」,《禮部》註「『銜』、『凡』同用」;《廣韻》「嚴」字下,「『凡』同用」,《禮部韻》無註,是較《廣韻》多並二部。入聲,《廣韻》「葉」字下註「『帖』同用」,《禮部韻》註「『帖』、『業』通」;《廣韻》「洽」字下註「『狎』同用」,《禮部》註「『狎』、『乏』通」;《廣韻》「業」下註「『乏』同用」,《禮部韻》無註,是又較《廣韻》多並二部。今以《廣韻》二百六部註同用者合並算之,已得一百十一部,以《禮部韻》註同用者合並算之,得一百七部。至毛氏《增韻》、歐陽氏《釋疑》皆然,然只註「通用」,尚未合並,不知何時又以上聲之「回」、「極」通用,遂為一百六韻而合並之。(或謂並「拯」入「迥」,始於劉淵。而王文郁本已並之,此本亦然。)遂為元明以來定製。
日本長祚跋
編輯此本經本邦人改裝,脫許道真序,又前後無鋟刻年月、木記及錢氏所謂《聖朝頒降貢舉程式》、《御名廟諱》一條等,而張金吾所考勘,如「東」、「冬」、「江」、「支」四韻字註,及全韻之數,所並之韻字,首以魚尾隔等,悉相符矣。但「『肛』、『虛江』切」,作「『許江』切」;「『泜』,水名,又音『遲』」,至『荑』字全註「『荑』,莁荑,藥名」四字;又所謂韻末標「新添」、「重添」者,此本無有,且諦審版式字樣,與《琳瑯書目》所舉金版《貞觀政要》條下曰「字宗顏體,刻印精良」者相似。顧金版於西土流傳寔鮮,耳目罕經,譬諸吉光片羽。今此本既非大德再刊者,而異同板樣亦復如是,雖難遽定其正大己丑初刻本即是此種,然而其與張本則敻乎不侔,是殆金版無容疑也。嗚呼!張氏不夢知「排字通並」之舊名,僅獲元大德「重添」新刊本,而詫其有一無二秘籍,若見此版,鄭重驚奇當更何如也!且張氏所疑「新添」、「重添」者,果系刊刻者所增,此本可據而斷焉。古刻之可尊如此,豈可不「十襲」為寶愛之乎!
余又得朝鮮明天順八年黃從兄刊本,首有盆城金孟子進序,又有朝奉大夫知清道郡事、兼勸農副使大丘道兵馬團練副使黃從兄跋,蓋與《玉篇》、《直音》合刊者,首題「排字《禮部韻略》」,上平聲無「魁本」二字,其隸字及註與前本十同八九,唯前本以反切居前,此本居後,刊刻草率之極。據金孟序,是屬淄流所鐫。余以已有前精本,故以此為次,錄其《玉篇》,《直音》則全刪其解說,但著音讀,而又亂《玉篇》次第,不足錄也。
又按此本訓解之字與《廣韻》多同,而與元祐刊本《韻略》及歐陽《釋疑》本多異,不第次第有參差也。
首有紹興三十二年十二月毛晃表文,目錄前題「衢州免解進士毛晃增註,男進士居正校勘重增」。每半葉十一行,大字行十四字,小字行二十八字。末有「至正乙未仲夏日新書堂重刊」木記。卷內題「今增」者晃所為,題「重增」者居正所為。每卷後有增入、圈出、重增總數,顧無居正序跋,(余所得五、六通皆無之。)未知其由。居正父子以博洽名一時,(居正有《六經正誤》,今存。)今觀其辨別毫釐,徵引博奧,在南宋諸儒中可謂翹楚,而《提要》詆其不知古今文字之別,又不知古今聲韻之殊,摘其「東」字紐下不應增「桐」字,「同」字紐下不應增「重」字,「先」字紐下不應增「西」字,「煙」字紐下不應增「殷」字,謂其不古不今,殊難依據。余謂此事難言,若謂不應以假借為本文,則《禮部韻》中兩音之字,以假借而分隸,不可勝紀。若謂不應以古音入律詩,則自《廣韻》以來,以至今韻,其中與今俗方音不合者甚多,而今之方音與古音合者,尤難枚舉。毛氏不依附《廣韻》,於舉世不談古音之日,能採取古音以增入此書。可謂特出。獨惜其所采尚未備,不能如吳才老之《韻補》專成一書耳。(然古音自顧亭林以來,江、段、孔、王或十部,或十七部,或二十一部,終不能定一尊。)若夫古、今文字正俗之別,此又從來所不能畫一者,無論《廣韻》所收之字數倍於《說文》,即元祐之《韻略》,其不合六書者,亦不勝舉。今按,所增大抵音異之字為多,其本為禮部原書所無而增之者,皆《廣韻》所有。唯「沖」下增「沖」字,引《詩》「鑿冰沖々」云:「從冰」,似不免臆說。然「禯」、「穠」並收,「牎」、「■〈穴匆心,上中下〉」互出,已見於《廣韻》,(此孫愐之誤,陸法言當不爾,《禮部韻》亦有之。)此又不得專咎毛氏也。
其書不著撰人名氏,紹興辛巳,張麟之得其本,別為之《序例》刊之,初名《指微韻鏡》。逮嘉泰三年麟之又重為之序,蓋即鄭夾漈《七音序略》所雲《七音韻鑒》者也。是宋代已經三刊,不知何故元、明以來遂無傳本,著錄皆不之及。日本享祿戊子清原、宜賢合諸傳鈔本重刊之,頗有更改。永祿七年云:「又得慶元丁巳所刊原本重校之,始還其舊」。其書直列十六平、上、去、入各四等,大致與《切韻指掌》、《四聲等子》略同,簡而不漏,詳而不雜,等韻書中稱最善本。唯內轉第一本,撮口、合口之音而雲「開」。第二不撮口音而雲「合開」。又第四、第五支攝內「坡」,《切韻指南》、《五音集韻》唯「陂」、「靡」、「彼」、「■〈歹皮〉」、「被」、「靡」六字屬「合」,餘七音皆屬「開」,今此六字在第五轉,則第四轉當雲「開」,而雲「開合」。又第十一轉,當雲「合」,而雲「開」。第十二當雲「合」,而雲「開」。「合」亦撮口合口音。第二十六與第二十五同,當雲「開」而雲「合」。凡此差互,不無疑竇,或又校改傳刻之誤。今悉依原本,俟識者定之。又圖後所列韻字「東」、「冬」以下,余所見日本別刻本皆作陽文,此本陰、陽文錯出,似無義例,亦不校改以存其真焉。
按智光原序稱「四卷」,此分為八卷,蓋緣書中每部多有「今增」字樣,則非僧行均原書。此朝鮮古刻本,又有日本活字板本,則又從朝鮮出者也。今行世此書有二通,一為張丹鳴刊本,分四卷,而每卷又分上、下卷。首弟四行題「金部第一」,第五行即以「鏒」字頂格,此必非行均之舊。其中謬誤百出,且有脫漏大字者。(如金部脫「鑒」字「鏘」字。)一為李調元《函海》刊本,款式與此本合,當為宋本之舊。其中多空缺處,此必原書有磨泐或蟲蝕之故。其本偽謬尤甚,如第一卷以第二十四之「巾部」為首,第五葉「禾部」未終,乃接目錄。又脫目錄之第一葉,而第一葉「毛部」之後,忽接以「禾部」之後半,而不悟首四葉之應在此處。李氏《函海》固多不校勘,若其錯亂至此,是並未入目矣。此本雖有後人羼入之字,而其下必題以「今增」,與原書不混。至其文字精善,足以訂正張刻本、《函海》本不可勝數。邇來著錄家雖有此書傳鈔舊本,而無人翻雕,得此本固足寶貴。況其所增之字,亦多經典常用之文,不盡梵筴俗書,異乎鄉壁虛造者矣。
首滕賓序,次姚雲序,次趙孟頫題,次陰竹野序,次陰復春序,次陰勁弦序,次凡例,次序目,次目錄,缺二葉,鈔補。有「戊申春東山秀巖書堂刊本」。書首行題「韻府群玉卷之一」,行下有陰文「上平聲」三字,次行題「晚學陰時夫勁弦編輯」,三行題「新吳陰中夫復春編註」。按《提要》錄此書,雲是大德間刊本。今考時夫之父陰竹野序為大德丁未,陰復春序為延祐甲寅,陰勁弦序雖不書年月,而言其書成時其父已沒,是大德間此書尚未成,安得有刊本?則所雲大德本者,意斷之說也。《千頃堂書目》云:「陰勁遇一作陰時遇,字時夫,奉新人。數世同居,登宋寶祐九經科,入元不仕。其兄中夫,名勁達。」今以此書證之,中夫為時夫之兄,見於自序,與黃氏所說合。不知《提要》何緣以中夫為時夫之弟,豈以標題時夫居中夫之前乎?又足見所見本無陰氏昆弟二序也。今按陰竹野序稱「前進士陰幼達」,序稱「延祐甲寅鄉試後五日」,則黃氏所云「登宋寶祐九經科」進士者,為其父陰竹野,亦非時夫昆弟登科之年也。今合序與標題參互考之,陰竹野未詳其名,陰時夫為竹野之季子,名幼達,字時夫,以字行,遂別字勁弦。陰中夫為時夫之兄,名勁達,字中夫,以字行,又別字復春。其書為時夫所作,其註為中夫所作,故標題弟居兄前,然一稱後學,一稱中吳,為不典矣。余嘗謂陰氏韻書,非唯分部難據,即以至淺者言之,《廣韻》以下,多沿字母七音之次第,凡同音之字,皆隸一處,使人識首一字,凡以下同音之字皆可不考而知。今以常見之字置於前,遂使音切次第錯雜淩亂,徒瞇後生之耳目,相沿至今,編為令甲,此真事理所不解者也。
通妙邵真人編纂,清瀏喻道純校正,雲中張道中重校。首有成化八年白玢序,稱趙堂披閱《道藏》經典,以直音難字證於經末,其徒喻道純補訂之。然不以《道藏》經典為次第,而以偏旁統之。俗體、古文、收羅綦博,其體例略如《龍龕手鑒》,唯直音不用反切,訓詁亦較略耳。
唐沙門慧琳《一切經音義》百卷。余初至日本,有島田蕃根者持以來贈,展閱之,知非元應書,驚喜無似。據《宋高僧傳》稱,周顯德中,中國已無此本。又《行瑫傳》亦稱慧琳《音義》不傳。此本從《高麗藏》本翻出,原本為胡蝶裝,余曾於日本東京三緣山寺見之,字大如錢,然亦多訛字。按唐人景審原序,稱此書「取音於《韻英》、《考聲切韻》,而以《說文》、《玉篇》、《字林》、《字統》、《古今正字》、《文字典說》、《開元文字音義》七家字書釋誼。七書不該,百氏咸討」。今就此書覆審,如張戩《考聲》、《集訓》、《古今正字》、《文字典說》、《文字釋要》等書,並隋、唐《志》所不載。又如武玄之《韻詮》、陳庭堅《韻英》、諸葛穎《桂苑叢珠》,雖見於著錄家,而他書亦罕徵引。又如引《說文》則聲義並載,引《玉篇》則多野王按語,引《左氏傳》則賈逵註,引《國語》則唐固註,引《孟子》則劉熙註。此外,佚文秘籍不可勝記。誠小學之淵藪,藝林之鴻寶。此書出,遂覺段茂堂、王懷祖、任子由、沈匏廬諸先生之撰述,皆有不全不備之憾。初得此書,即勸黎純齋星使刻之,以費繁而止。厥後中江李眉生廉使欲刻之,已措資矣,會余差滿將歸,遂輟議。然此書訛謬奪誤觸目皆是,其未佚者,固當檢原書一一對勘;其已佚者,亦必參合諸書審視裁擇;可兩存者,仍之;顯然訛誤者,直改之。唯茲事體大,非博極群書,心有識別者,不得妄下雌黃。海內深識之士,何能共聚一堂,商榷從違?所為撫卷太息,恐年歲之不我與也。
此本初印多誤字,厥後又有挖改,然不盡當。余既見此本,凡書肆中所有皆購之,以餉中土學者。厥後又知其板尚存西京,又屬書估印數十部,故上海亦有此書出售,皆自余披剔而出也。
此本原為日本浪速井上氏所藏,納之博物館中者,為蝴蝶裝,兩面書之,字體殊古雅。每半葉十二行,首題「一切經音義目錄」,下旁註「第一、第二」,又下題「沙門玄應撰」。第二行題「第一卷」,以下為第一卷子目。目錄後提行,高二格題「摩竭題」。註雙行。卷末題「願以此功德過去二親等出離三有海,共生安樂國。大治叄年戊申五月十八日敬奉書寫畢」。按大治叄年為宋高宗建炎二年,然望其界格體式,當是從唐卷子本出。故標「玄應」不題「唐」字也。此本非唯勝宋、元本,當亦高麗本所不及。余於癸未嘉平月十四日因舊局長町田久成始得見之,意欲影鈔之,以歸期迫不及待而罷,僅摹首葉款式入之《留真譜》中,然耿耿於心,未能釋也。書以告後之渡海者,其勿忽諸。
釋元應《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自《開元釋教錄》以下,至明《北藏》,皆同,《南藏》始分第三、第四、第五三卷為四卷,遂為二十六卷,而訛謬宏多。嘉慶間武進莊氏以《北藏》本校刊行世,臧氏言「從咸寧大興寺得善本」,不言何本。今據其本校之,實《北藏》本也。近日杭州曹籀復重刊之。曹氏言漢陽葉氏有影宋本,為某所乾沒,竟不出,曹氏至擬之雷擊,而不知《宋藏》原本猶在天壤間。此本為宋理宗嘉熙三年安吉州資福寺刊,自「階」字號起,至「弁」字號止,為摺疊裝,每葉十二行,行十七字。首題「眾經音義序」,下標「階」字,以下略與《高麗本》同。惟「元應」上有「大慈恩寺」四字。所釋經文大字頂格,音義俱雙行,自第八卷至第十四卷,則惟標目頂格,經文則低一格,此或以別本補之,然字體板式皆同。十五卷以下仍同前七卷之式。今以校明《藏》本,非唯異於《南藏》,並與《北藏》大異。如開卷序文「諒在前模」,與高麗本、元本合;明南、北《藏》本「模」誤作「後」。(上文「求其本據」,莊刻本誤「據」為「模」,此莊本之獨誤也)「斯則得於要約」,元、明並誤「斯」為「期」。第一卷《華嚴經》「踰摩下」,無「新譯音義」以下三十五字;「毗嵐」下或作「毗藍」,「婆風」或作「鞞嵐婆」或雲「吠藍婆」。《大集日藏分經》「屏中」下,「圊圂,屏廁也」,上有「廣椎」二字。第二卷《涅般經》「震動」下,經文有「從手,作振,掉也,亦動也」,無「發也掉」三字;「矛槊」下,無「或作銏,俗字也」六字;「規欲」下,「謂以法也」,「法」下有「取之」二字;(按無此二字不可通。)「金錍」下無「賓彌」以下十四字,而有「按荀揩《誥幼文》,字宜作篦,音方美反」十四字;惟「鸚鵡」下與「婆嘻」註文共連為一條,與高麗本同誤。以下增刪處不勝紀。余得此本後,即屬高根虎以明《南藏》本校之,異同不下數千事。(別詳《劄記》。)憶余初至日本,與森立之遇,談及日本古鈔本註多虛字,以阮文達《十三經校刊記》之說以為日本人所為。森立之變色言曰:「此在《經典釋文》已言之,君不省之乎?」余曰:「《釋文》言多虛字,為註腳『某也』、『某某也』之類。非如『也』下安『之』,『哉』下續『矣』之類也。且自有刻本以後,此弊已全除之矣。」立之隨即入內,取此宋板《音義》出,指數處「也之」、「哉也」等處,並有「也也」疊刊者。因謂「此非宋刻本乎」?余乃歉然。厥後悟得鈔書者欲註文兩行整齊,不及細核字數排勻,故隨意以虛字填入,互詳前「經部」中。
日本東大寺沙門大僧都空海撰。空海入唐求法,兼善詞翰,歸後遂為日本聞人之冠。今世彼國所傳假字,即空海所創造也。此書蓋據顧野王《玉篇》為本,而以一篆、一隸配之。(隸即今之真書。)其註文則如《大廣益本玉篇》,但舉訓詁,不載所引經典。唯所載篆書,每部中或有或無,當是鈔胥省之。又自卷首至《面部》分析為十二卷,而總目則仍顧氏原卷,此不可解。今古鈔原卷子本尚在高山寺,余曾於紙幣局見之,原卷雖古,亦非空海親筆。此又狩谷掖齋所藏,其簽題尚是掖齋親筆。據跋,則源弘賢不忍文庫中物也。按野王《玉篇》一亂於孫強,再亂於陳彭年,其原本遂不可尋。今得古鈔卷子本五卷,刻入《古逸叢書》中,可以窺見顧氏真面目,然亦只存十之一、二。今以此書與五殘卷校,則每部所隸之字,一一相合,絕無增損淩亂之弊;且全部無一殘闕,余以為其可寶當出《玉篇》五殘卷之上。蓋《廣益》本雖刪顧氏所引經典原文,而經典義訓大抵尚存。唯顧氏上承《說文》,其所增入之字皆有根據,而其隸字次第,亦多與《說文》相合;其有不合者,正足與今本《說文》互相證驗,則此中之原流升降,有關於小學者匪淺。況空海所存義訓,較《廣益》本亦為稍詳,(顧氏原書於常用之字,往往列四五義,《廣益》本概存二、三義而已。)若據此書校刻餉世,非唯出《廣益玉篇》上,直當一部顧氏原本《玉篇》可矣。唯鈔此書者草率之極,奪誤滿紙,此則不能不有待深於小學者理董焉。
弘賢嘗讀弘法大師作書目錄,有《篆隸萬象名義》卅卷,而不知其存亡。余固勤於小學,求之有年於茲矣。享和元年冬,稻山、秋月二公,以寫本見寄,云:「原本藏山城國高山寺,其部首始『一』終『亥』,一依《說文》、《玉篇》,至於音訓與二書互有出入,不知當時據何書。」數十年聞其名而不得見者,一旦獲之,吾不忍文庫之榮莫加焉,什襲以藏。源弘賢踴躍歡喜識。(按弘賢謂與《玉篇》有出入者,蓋據所見《廣益》本而言。)
日本僧昌住撰。(原序中不出昌住之名,然日本別有刪削註文之本,及《群書一覽》皆題為「昌住撰」,當別有著錄之書可據。)序稱昌泰中撰成此書,實中土唐昭宗光化元年也。其書自《天部》至《連部》凡一百六十部,共二萬九百四十餘字。分部不依《說文》、《玉篇》次第,而亦各以類從。其有偏旁上、下、左、右之不同者,亦為分之,如《火部》居左者為第八,居下者為第九。《人部》居上者為第十,居左者為第十一。蓋特以便尋檢,無他義例也。其註收羅義訓,最為廣博。據其自序,大抵本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及《玉篇》、《切韻》為主,而又旁采諸字書以增益之。其有東倭義訓,亦間為附入。今為勘之,其正、俗等字有出於《集韻》、《龍龕手鑒》之外者。所列古文,亦有出於《說文》、《玉篇》之外者。蓋昌住當日本右文之時,多見古小學書,觀《見在書目》可證。(不第《玉篇》、《切韻》皆顧、陸原本也。余初從書肆得影鈔本五卷,一、四、五、六、七。)驚喜無似,惜其不全,偏訪諸藏書家,亦絕無傳鈔本,詢之森立之,乃知原本在博物館中,因局長町田久成使鈔胥就其館影寫之。町田云:第二、第四兩冊,原為鈴鹿氏所藏,餘十冊為浪速井上氏所藏,兩家皆欲合並為全書,而皆不肯割。町田為局長時,勸兩家均納博物館,於是始為全書,每卷有「法隆寺印」,蓋此寺為日本古時名剎,多藏古書。余所得古鈔本多有此印。首卷末有「天治元年甲辰五月下旬書寫之畢」題記,當宋宣和六年。餘卷或有或無。又云:「法隆寺一切經書寫之次,為字決諸人各一卷。書寫之中,此卷是五師靜因之分,以■〈月象〉筆所寫了。」蓋十二卷為十二人所書。余嘗赴博物館親見原書,用單紙,堅滑異常,兩面書寫。(日本古寫佛經多兩面書寫。)筆法各自奇古,惜鈔者尚未能似之,乃別摹第一冊第一葉,以存原書真面目焉。
新撰字鏡序
編輯詳夫大極元氣之初,三光尚匿,木皇、火帝之後,八卦爰興。是知仁義漸開,假龍圖而起文;道德雲廢,因鳥跡以成字焉。然則,暨如倉頡見鳥跡出沒,遙究法性之真理,永絕言音。然而哀生之流轉,托影幻化門;顧物之長迷,和光方便道。是以悲周四生,智覃萬物。或震圓音於三千兮,驚重昏之睡;或耀普眼於九界兮,拂永夜之蒙。其數十二分,其門八萬四。權實殊塗,大、小異歸。當機皆潤法雨,有緣盡煦惠風。而鷲嶺輟影,鶴林庇光。捃貝時以寫《三藏》,疏貫華以益一切。蓋聞如來說法,必藉文字,若無文字,實相焉檀?其文字者,月氏梵天所制,原始垂則,四十七言,一十八章。滂流諸國,枝派漸廣。但雖自古以還無異書,因地隨人,點畫微不同矣。漢家靈龜負書,以出於玄滬之水;神鳥帶文,以飛於丹山之雲。文字之起,自然奇哉。矧至庖犧成八卦,蒼頡創六書,政罷結繩,教興書契。自爾已來,三綱五常之世規,「七覺」、「八正」之奧典,莫不記鳳尾、施人庸。而隸、古品異,正俗作區。內、外憲牒覿詁訓,識宏致焉;大、小經論瞻音義,弁雅趣矣。粵《凈土三部經》者,末法良導,濁世指南也。五逆不難,白毫輝於稱名之床;十惡惟易,金臺現乎念佛之牖。繇是自瞻智博達之書按,迄愚憨短慮之圭窬。握經之者,偏握此經;愛法之者,專愛此法。然而人咸謔談義理,俗殫廢拋文字。魚魯致乖,豕亥斯惑。諸老俊彥,弗箴於積謬,童蒙孱囂,逾病夫重疑。音謬功淺,語誤義失,義失理乖,理乖寡益。自非略其差舛,集其正義,彰德大範,難矣。籲嗟踳駁夥邪,莫之能正。微言既絕,大旨亦乖。是故余■〈宮上心下〉■〈宮上心下〉涉年,欲罷不耐,遂披眾經音義,抽相應之註釋;目諸典篇章,取潤色之本文,註緝為四卷,名曰《凈土三部經音義集》。蓋「述而不作」,是則尼父之格言也。因而略纂,豈非鄙生之懇誌乎!抑反音據《廣韻》為辨四聲,字義稽群籍為識教訓。不顧敷淺之身,恣傳聖模;定知校讎之文,僭訂佌傂總會之說,是否慁糅,冀見者添削之,形《洪範》之至賾焉。時也嘉禎弟二之歷柔兆涒灘之暮春王正月序雲爾。
日本村上天皇子具平親王撰。蓋據釋藏《止觀輔行傳弘決》所引外典之文而詮釋之。自序稱「正歷二年」,當中土宋太宗淳化三年也。按《輔行記》所引,已多異聞,如說「隋」字云:「本無『走』,唐祚既興,謂隋已走,是故加之」。與「周、齊不遑寧處」之說相反。又如張華治李子預病用「八毒丸」稱出《本草》郭註。案《本草》無郭註,豈有誤字與?至於具平註中所引,如葛洪《兼名苑》當出於《和名鈔》。麻果、韓知十、郭知玄、祝尚丘等之字書,疑出於《東宮切韻》。《周書異記》、《漢法本內傳》、顧愷之《啟蒙記通玄》、賈大隱《老子疏》、周弘正《莊子疏》、劉炫《孝經述議》,皆古書之罕見稱引者。又如引皇侃《論語疏》,楊上善《太素經》、《明堂經》,或有疑其偽造者,不知彼國固流傳有緒也。昔吾友績溪胡甘伯澍從《輔行記》鈔出所引古書一冊,吳潘氏刻於《滂喜齋叢書》中。豈知八百年前已有為之者,並有為之箋註者。今對照之,胡氏專鈔經典,具平則兼及古德遺事、遺說,差為不同耳。
《弘決外典鈔》序
編輯余竊見天台章疏,智者大師已說三種之止觀,深顯一乘之妙理,圓融實相,一心三觀,佛旨殆盡歟?章安一聞記之,妙樂後來弘之。或假儒、墨以為比喻,或采陸、郭以釋音訓,欲令末代下根,易得覺悟也。當知四依菩薩為如來,使遞為師弟,弘宣正教矣。去年有一僧相語曰:「我宗法文多引外典,就中《弘決輔行記》太為繁碎,後來末學,不必兼習,況轉寫之間,點畫多誤;披讀之處,文義易迷。羨勘本書,以決疑滯。」余自知不才,再三辭謝,然而苦請不休,難得默止。今直鈔外典之文,引本書而註之。其未決者,缺而不論。撰為四軸,號《弘決外典鈔》。筆削甫就,欲聞藏否,先寫一本,敬贈多武岑賀公,庶世世與公結因緣,猶今章安與妙樂焉。於時正歷二年二月廿九日也。
宋沙門惟凈撰。蓋為翻譯天竺文字而作。明南、北兩《藏》皆不載。有宋仁宗景祐二年御製序,末有御書譚經等銜名。邇來西洋文字頗有精者,而印度梵筴,雖釋子亦多略之。竊惟數十百年後,印度亦必多交涉之事,則此書又何可聽其若存若亡哉!
景祐天竺字源序(御製)
編輯原夫文籍既生,音韻斯辨。五聲所配,葉律呂之和;六音並分,有形意之異。由是詁訓之說,著於部錄。及乎常星夜隕,載誕余仙;白馬東來,遐傳具牒。則又梵文竺字浸入於中區矣。鼎國而下,翻譯繼多,敷演「空宗」,發揮義諦。唐氏中葉,時非暇豫,西明之館,亦既停豪,迦陵之音久無嗣響。天厭亂德,神興睿圖。太祖皇帝揖讓開階,威靈燭遠,摩伽法侶始綴於妙經;太宗皇帝恢布文明,闡楊世範,興國凈宇,再啟於譯場。真宗皇帝祚契重熙,化孚有截。繼宣聖教之作,增新法寶之編,嚴事薦修,勝緣茂集。朕欽承景業,緬鑒先猷,敦清凈以保民,務慈仁而庇物。每謂覺雄奧旨,溥利群生,助我無為,誠資國教,滯於有相,且匪予心。然而假筌蹄則意象方明,舍文字則性理難究,允系精學,克績微言。《景祐天竺字源》者,西天譯經三藏、試光祿卿、傳梵大師法護、譯經三藏、試光祿卿、光梵大師惟凈所同綴集也。西天章典,以八字為句,四句成頌。成劫之初,梵王光說,具百萬頌,傳授天人,以其梵王所說,故曰「梵書」。住劫之初,帝釋天主,又略為十萬頌,其後波膩尼仙又略為八千頌,此並音字之本。其支派論有一千頌。字體有三百頌,字緣有二:一者三千頌,二者二千五百頌。又字緣、字體有八界,論總八百頌,其諸經典文字不出十二轉聲,三十四字母,相生相引,合二、合三,句戴聯環,分體分用。中有邊際、超越、和會、長短、清濁、不清不濁等聲,蓋此方音切純清、次清、純濁、不清不濁之比焉。是書也,華梵對翻,都為七卷,聲明之學,寔肇於茲。推而衍之,觸類皆達。昧其趣者,重輕訛略,或有差殊;窮其致者,錯綜會歸,咸臻融暢。庶使學徒祖習,便於討求,誠法海之津梁,而真宗之輗軌。終篇奏御,因得詳研。賜以名題,仍裁序引。冀永流於花《藏》,俾常續於潮音雲耳。
景祐二年九月日,奉聖旨開板摹印頒行。
御書祗候臣盛師民、臣路德鄰、臣論端翰林書藝,御書院祗候臣張琪等書。
梵學明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文涉書梵字。譯經筆受慧悟大師賜紫沙門、臣文一書梵字兼校勘。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編集。
第二番以下梵書略不也之,準第一可知也。余所見町田久成所攜古鈔本,第二卷以下,並一行正書,一行梵文。此本第二卷以下則止有正書,故卷末記此數語。
日本嘉禎三年沙門信瑞撰,當宋端平二年。所云「三部」者,卷一、卷二為《無量壽觀經》,卷三為《觀無量壽經》,卷四為《阿彌陀經》,其引《東宮切韻》載曹憲、陸法言、孫愐、王仁煦、麻果、薜峋、郭知玄、祝尚丘、孫伷、韓知十、武玄之、裴務齊、沙門清徹等之說。其書久佚,見於新、舊《唐志》者唯武玄之《韻詮》十五卷。其陸法言、孫愐之書,雜在《廣韻》中,今亦不能別出。按《日本現在書目》載有王仁煦、麻果、孫愐、孫伷、祝尚丘、裴務齊、韓知十等《切韻》,而薜峋亦闕。《和名類聚鈔》亦只載郭知玄、祝尚丘、裴務齊、麻果之說,其他亦不載。此書旁註:「《東宮切韻》管丞相之父所作。」按日本《皇統紀略·東宮切韻》三十卷,管原是善撰。其人當中土中唐之世,其子管原道真,為日本名臣,惜原書已佚,僅見引於此書及《和名類聚鈔》,蓋百不存一,深為可惜也。原夫吾大師堪忍世尊,久證遮那之妙身,本無等不入於數,如是二章之內,字者依煩,不明音反(「音反」者,各見廣丁部耳。)亦於字之中,或有東倭音訓,是諸書私記之字也。或有西漢音訓,是數疏字書之文也。或有著「平」、「上」、「去」、「入」字;或有專不著等之字,大概此趣者,以數字書及私記等文集混雜造者也。凡《孝經》古文字多誤,博士頗以教授者,且云:諸儒各任意,或以正之字論俗作,或以通之字諍正作,加以字有三體之作。至讀有四音及叵多訓,或字有異形同字「嵩、崧」、「流、㳅」、「巛、坤」、「憐、憐」、「叄、三」、「予、余」、「姦、姧」、「咂、唼」、「飜、翻」。(如是叵多,見《正名要錄》。)是等字雖異形,而至讀作及讀皆同也。或字有形相似音訓各別也,「專、尃、」「傅、傅」、「祟、崇」、「盂、孟」、「輕、輊」,(如是叵多,見《正名要錄》。)如是等字形相似,而音訓各別也。或有字之庁同,相見作別也,「十、卜」、「王、玉」、「月、肉」、「丹、■」、「角、■」,如是等字廣丁者,雖相似而皆別也。或有字點相似,而亦別也,「馬」、「魚」為等字從四點,「■〈兀上與下〉」、「鳥」、「與」此等字從一點,觀舊等字從少,大略如是,至書人而文作者,皆謬錯也。至內悉見悟耳。雖然部文以作字,史遷綴《史記》之文,從英雄、高士、耆舊、逸民文字傳來,其興尚矣。如今愚僧生蓬艾門,難遇明師,長荊蕀廬,弗識教誨,於是書疏閉於胸臆,文字暗諸心神也。況取筆思字,蒙然如居雲霧中;向紙認文,茫然如日月盆窺天。搔首之間,嘆懣之頃,僅求獲也。《一切經音義》,(一帙廿五卷。)雖每論字音訓,頗覺得而於他文書搜覓音訓,匆匆易迷,茫茫叵悟也。所以然者,多卷之上,不錄顯篇部,披閱之中,徒然玩日。因為俾易覺於管見,頗所鳩纂諸字音訓,粗攸撰錄,群文倭漢,文文辨部,字字搜篇。以寬平四年夏草案已竟,號曰《新撰字鏡》,勒成一部,頗察泰然,分為三軸。自爾以後,筆翰不舍,拾集無輟。因以昌泰年中間得《玉篇》及《切韻》捃加私記脫泄之字,更增花麗,亦復《小學篇》之字及《本草》之文,雖非字之數內等閑撰入也。調聲之美,勘附改張,乃成十二卷也。片數壹佰陸拾,末在臨時部等,不入數。文數貳萬九佰冊餘字。(又《小學篇》字四百餘,不入數。)從此之外,連字並重,點宇之內,精不搜認,若有等閑,可見用也。後達者普加諧糺,流布於後代,聊隨管神所撰集字書,敢為若學之輩述亂簡以序引耳。
右序文詰屈難通曉,僧徒文理本疏,又展轉傳鈔,遂不可讀,聊出之以俟善思者。
此書無撰人,亦無年月,其原本不知其為卷子,為摺本。此則狩谷望之舊藏影鈔本,每卷面尚是望之題簽。其書分部以「人」字起至「酉」字止,又別為《雜部》以附其後。其分部若有次第、若無次第,以「佛」、「法」、「僧」三字分為十冊:「佛」字四冊,上、中各一冊,下二冊;「法」上、下三冊;「僧」上、中、下三冊。然亦僅標目有此名,其本書則但題為「《類聚名義鈔》」。其書正俗並收,而以倭訓註於其下,其每部之中,名義可以相附者,即匯入之。有似類書,如《魚部》中有「新婦」、「黃頰」、「石首」等各目是也。然若此者僅十之一、二,全部仍以偏旁為主,雖稍涉龐雜,然古文奇字賴之以考見者正復不少,固不得以《說文》等書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