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日知錄
卷二十三 雜論名義
卷二十四 

○姓 言姓者,本於五帝,見於《春秋》者得二十有二。媯,虞姓,出顓頊,封於陳。姒,夏姓,出顓碩,封於杞、部、越。子,殷姓,出高辛,封於宋。姬,周姓,出黃帝,封於管、蔡、郵、霍、魯、衛、毛、吶、部、雍、曹、膝、畢,原、鄂、郵、邢、晉、應、韓。凡、蔣、邢、茅、昨、祭、吳、虞、虢、鄭、燕、魏、芮、彤、荀、賈、耿、滑、焦、楊、密、隨、巴諸國。任宿、須句、頹臾,風姓也,自大晦。秦、趙、梁、徐、邦、江、黃、葛、糜,贏姓也,自少?。莒,己姓。薛,任姓。舒,呂、祝、終、泉、畢、過十四皆任姓。南燕,承姓也,自黃帝。邾、?阝,曹姓,禹阝、Τ、陽,妘姓,?夷,董姓也,自祝融。齊、申、呂、許、紀、州、向,姜姓也,自炎帝。舒,舒鳩,偃姓也。自、咎、繇、胡,歸姓。鄧,曼姓。羅,熊姓。狄,隗姓。數,瞞,漆姓。陰戎,允姓。六者不詳其所出,與此異,略舉一二論之,則今之孟氏、季氏、孫氏、寧氏、游氏、豐氏皆姬。陳氏、田氏皆妨,華氏、向氏、樂氏、魚氏皆子,崔氏、馬氏皆姜,屈氏,昭氏、景氏皆羊,自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而五帝以來之姓亡矣。趙、徐乃其後。凡註疏家所引姓氏,大抵出於《世本入》,今其書亡,不能備考。

○氏族 《禮記・大傳》正義:諸侯賜卿大夫以氏,若同姓,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孫,公孫之子其親已遠,不得上連於公,故以王父字為氏。

若適夫人之子,則以五十字伯仲為氏,若魯之沖孫、季孫是也,若庶子妾子,則以二十字為氏,則展氏、臧氏是也。

若異姓,則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為氏。

以官為氏者,則司馬、司城是也,以邑為氏者,若韓、趙,魏是也。

凡賜氏族者,比為卿,乃賜有大功德者。

生賜以族,若叔孫得臣是也。

是公子之孫,若有大功德,則以公幹之字賜以為族,若仲遂是也。

其無功德,死後乃賜族,若無駭是也。其子孫若為卿,其君不賜族,子孫自以上父字為族也。

氏、族,對文為別,散則通也。故《左傳》云:「問族於眾仲」下云:「公命以字為展氏」是也。其姓與氏散亦得通,故《春秋》有姜氏、子氏,姜、子皆姓,而雲氏是也。

戰國時人大抵猶稱氏族。姓也。漢人則通謂之姓,然氏族之稱猶有存者。《漢書・恩澤侯表》「褒魯節侯公子寬,以魯頃公玄孫之玄孫,奉周祀。元始元年六月丙午,封於相如嗣,更姓公孫氏。後更為姬氏。」公子公孫,氏也,姬,姓也。此變氏稱姓之一證。

《水經注》「漢武帝元鼎四年,幸洛陽,巡省豫州,觀於周室,邈而無祀。詢問耆老,乃得孽子嘉,封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按《汲冢》古文謂衛將軍文子為子南彌牟,其後有子南勁。《紀年》「勁朝子魏,後惠成王如衛,命子南為侯。」秦並六國,衛最後滅。疑嘉是衛後,故氏子南而稱君也。據此,嘉本氏子南,武帝即以其氏命之為爵。而《漢書・恩澤侯表》竟作「姬嘉」,則沒其氏而書其姓矣,與褒魯之封公孫氏更為姬氏者正同。

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日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日姓劉氏。

先生《原姓篇》曰: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

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踐土之盟,其載書曰:「晉重、魯申、衛武、蔡甲午、鄭捷、齊潘、宋王臣、莒期。」荀偃之稱齊環,衛太子之稱鄭勝、晉午是也。

次則公子,公子無氏,不稱氏,稱公子,公子驅、公子益師是也,最下者庶人,庶人無氏,不稱氏稱名,然則氏之所由興,其在於卿大夫乎?故曰:諸候之子為公子,公子之子為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若溢、若邑、官為氏。氏焉者,類族也,貴貴也。

考之於《傳》,二百五十五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

女子則稱姓。古者男女異長,在室也稱姓,冠之以序,叔隗,季隗之類是也。

已嫁也,於國君則稱姓,冠之以國,江羋,息媯之類是也。

於大夫則稱姓,冠之以大夫之氏,趙姬、盧蒲姜之類是也,在彼國之人稱之,或冠以所自出之臥若氏驪姬、梁贏之於晉,顏懿姬、?聲姬之於齊是也。既車也稱姓,冠之以溢,成風敬贏之類是也。

亦有無溢而仍其在室之稱,仲子、少姜之類是也。

范氏之先,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上會之帑處秦者為劉氏。夫概王奔楚,為堂溪氏。伍員屬其子於齊,為王孫氏。

智果別族於大史,為輔氏。故曰氏可變也。

盂孫氏,小宗之別為子月民氏、為南宮氏。叔孫氏,小宗之別為叔仲氏。季孫氏之支子曰季公鳥、季公亥。季寤稱季不稱孫。故曰貴貴也。

魯昭公娶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崔武子欲娶棠姜,東郭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夫崔之與東郭氏異,昭公之與夷昧代遠,然同姓,下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也,故曰姓不變也。

是故氏焉者,所以為另別也;姓焉者,所以為女坊也,自秦以後之人以氏為姓,以姓稱男,而周制亡而族類亂。

○氏族 相傳之訛氏族之書所指秦、漢以上者,大抵不可盡信。

《唐書》表李氏則云:「紂之時有理徵,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壽《北史》序傳。不知三代時無此名字,無此官爵也。

錶王氏則云:「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傳、己亦無此事,王氏定著三房,一日琅邪,二日太原,皆出靈王太子晉,三日京兆,出魏信陵君。是凡王皆姬姓矣,乃王莽自為舜後,莽敗,其族尚全,未必無後裔。而春秋吳有王犯,晉有王良,范氏這臣王生。戰國齊有王斗、王?、王?,費有五順,魏有王錯,趙有王登,秦有王稽、王?、王剪、王綰、王戊,亦未必同出於靈王也。韓文公作《王仲舒神道碑》,文云:「王氏皆王者之後,在太原者為姬姓,春秋時,王子成父敗狄有功,因賜氏。」此語卻有斟酌。

竇氏。古無所考,類族者不得其本,見《左傳》有「後緡方娠,逃出自竇」之文,即為之說曰:「帝相妃有仍氏女,逃出自竇,奔歸有仍,生少康,少康次子曰龍,留居有仍,遂為竇氏。」此與王莽引《易》「伏戎於莽,升其高陵」,莽,皇帝名也;升,劉伯升也,何以異哉!乃韓文公作《竇牟墓誌》:「後緡竇逃閔腹子,夏以再家竇為氏。」亦用此事,竊意古地以竇名者甚多,必是以地為氏。《路史》曰:「余嘗考之,古之得姓者未有不本乎始封者也,其氏於事者蓋寡矣。而姓書氏譜一每為之曲說,至有棄其祖之所自出,又牽異類而屬之,豈不悲哉!」正謂若此之類也。

漢時碑文所述氏族之始,多不可據。如魏蔣濟郊議稱《曹騰碑文》云:「曹氏族出自邾。」王沈《魏書》云:「其先出於黃帝,當高陽世,陸終之子日安,是為曹姓。周武王克殷,封曹俠於邾。至戰國,為楚所滅,子孫分流,或家於沛。」而魏武作《家傳》,自云:「曹叔振鋒之後。」陳思王作《武帝諱》曰:」於穆武王,胄稷允周。」則又姬姓之後,以國為氏者矣。及至景初中,明帝從高堂隆議,謂魏為舜後。詔曰:「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把圈丘,以始祖帝舜配。」後少帝《禪晉文》,亦稱「我皇祖有虞氏」,則又不知其何所據。夫以一代之君,而三易其祖,豈不可笑?況於士大夫乎!

程氏。出程伯休父,大史公《自序》云:「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應劭曰::封為程國伯。休甫,字也。其後為司馬氏。」而《左傳?成十八年》:「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弒歷公。」註:「程滑,晉大夫。」《襄二十三年》:「程、鄭嬖於公。」註:「鄭亦荀氏宗。」此則晉之程氏乃荀氏之別,不與休甫同出。今既祖休甫,又祖程嬰,則誤矣。」

沈氏。《宋書》沈約自序:「昔少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駘。台駘能業其官,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帝顓頊嘉之,封諸汾川。其後四國:沈,姒、蓐、黃。沈子國,今汝南平輿沈亭是也,春秋之時,列於盟會。定公四年,諸侯會召陵,伐楚,沈子不會。晉使蔡伐沈,滅之,以沈子嘉歸。」按沈、姒、蓐、黃四國皆在汾水之上,為晉所滅。黃非「江人、黃人」之黃,則沈亦非「沈子嘉」之沈,休文乃並列而合之為一,誤也。《唐宰相世系表》曰:「沈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冉叔季食采於沈,汝南平輿沈亭即其地也。」此為得之。

白氏。唐白居易自序《家狀》曰:「出於楚太於建之於白公勝。楚殺白公,其子奔秦,代為名將,乙丙已降是也。裔孫白起,有大功於秦,封武安君。」按白乙丙見於僖之三十二年。白公之死,則哀之十六年,後白乙丙一百四十八年。曾謂樂天而不考古一至此哉!

揚氏。《漢書・揚雄傳》曰:「其先出自有周伯僑者,以支庶食采於晉之楊,因氏焉。楊在河、汾之間,周衰而楊氏或稱侯,號曰楊侯。會晉六卿爭權,韓、魏,趙興,而范中行知伯弊。當是時,逼楊侯,楊侯逃於楚巫山,因家焉。」此誤以楊侯與楊食我為一人也。《唐書・宰相世系表》曰:「楊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為楊侯。」又云:「晉之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一曰銅?,二曰揚氏,三曰平陽。羊舌四族,叔向食采楊氏,其地平陽楊氏縣是也。及晉滅羊舌氏,而叔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用修據此,以楊、陽、揚、羊四姓為一,尤誤。按楊城即今之洪洞縣,本楊侯國。《左氏》女叔侯所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而子云《反離騷》亦云:「有周氏之蟬嫣兮,或鼻祖於汾隅。靈宗初諜伯僑兮,流於未之楊侯。」不知其字何以為「揚」?及其滅於晉,而為大夫羊舌氏邑,則食我始見於《傳》。而楊朱與老子同時,又非羊舌之族也。陽氏則以國為氏?以邑為氏?皆不可知。晉有陽處父,乃在叔向之前。而楚之陽,魯之陽虎,非一陽也。宋之羊斟,邾之羊羅,非一羊也。安得謂陽為平陽,羊為羊舌,而並附之叔向乎?

段氏。《後漢書》:「段?,其先出鄭共叔段。」古人無以祖父名為氏者。凡若此類,皆不通之說,按段氏當出自段干。《史記》: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魏世家》有段干木、段乾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褚氏。《唐宰相世系表》云:「出自子姓。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於褚。其德可師,號曰褚師。」按褚師乃官名,不獨宋有此官,鄭亦有之。《昭公二年》:「鄭公孫黑請以印為褚師」是也。衛亦有褚師聲子。

賀氏。《晉書・賀循傳》曰:「會稽山陰人也。其先慶普,漢世傳《禮》,所謂慶氏學。族高祖純,安帝時為侍中,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宋史》:「賀鑄自言出王子慶忌,居越之湖澤,所謂鏡湖,乃慶湖也。」按古但有以王父字為氏,無以名為氏者。慶忌,名也,不得為氏。而鏡湖本名鑑湖,慶古音羌,聲不相近。若齊之慶氏居吳朱方,見於《左傳》。後人以慶封有弒君之惡,諱之,而欲更其祖,其不及宋司馬華孫遠矣。

刀氏。《姓譜》以為齊大夫豎刀之後。胡三省曰:『豎刀安得有後?《漢書・貨殖傳》有刀間,愚按古書,刀與貂通,齊襄王時有貂勃。」

寇氏。《姓譜》:「出自武王弟康叔,為周司寇,後人因以氏焉。」按康叔為衛國之祖,必無以王官氏其支庶之理,此乃衛之司寇。《左傳・哀二十五年》有司寇亥,即寇氏之祖也。《檀弓》有司寇惠子。

○孔顏孟三氏 今之顏氏,皆云兗國之裔。考《仲尼弟子列傳》,有顏幸、顏高、顏祖、顏之仆、顏噲、顏何,而孔子於衛,主顏讎由。此六人與讎由皆無後乎?今之孔氏皆云夫子之裔。春秋齊有孔虺,衛有孔達,陳有孔寧,鄭有孔叔、孔張,此五族者皆無後乎?且夫於出於宋,為子姓。而鄭,姬姓;陳,媯姓;衛,姞姓,可合而為一乎?

顏魯公作《家廟碑》云:「其先出於顓頊之孫祝融。融孫安,為曹姓。其裔邾武公,名夷甫,字顏。子友別封?阝,為小邾子,遂以顏為氏。多仕魯,為卿大夫。」 按《左傳・襄公十九年》:「齊侯娶於魯,曰顏懿姬。其侄?聲姬。」注曰:「顏、?皆姬母姓。」則顏之為姬姓,為魯族,審矣。其出於邾之說,本自圈稱、葛洪,蓋徒見《公羊》於邾有顏公之稱,而不考之於《左氏》也。莒之犁比公,豈必為犁彌之祖乎?

春秋時以孟為字者甚多,今之孟氏皆祖子輿,前代亦未之有也,《魏書》:「孟表,濟北蛇丘人。自雲本屬北地,號索里諸孟。」

《元史・孔思晦傳》:「五季時,孔未之後方盛,欲以偽滅真,害宣聖子孫幾盡。至是,其裔復欲冒稱宣聖後。思晦以為不早辨,則真偽久益不可明,彼與我不共戴天,乃列於族,與共拜殿庭,可乎?遂會族人斥之,而重刻宗譜於石。」然則今之以孔姓而濫通譜牒者,可以戒矣。

仲氏。 漢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曰:「惟序仲氏,祖統所出,本繼於姬,周之遺苗。天生仲山甫,翼佐中興,宣平功遂,受封於齊。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後嗣乖散,各相土譯居。帝堯萌兆,生長葬陵,在於成陽,聖化常存。慕巍巍之盛,樂風俗之美,遂安處基業,屬都鄉高相里,因氏仲焉,以傳於今。」其陰列仲氏有名者三十餘人。又《廷尉仲定碑》略同。漢時仲氏,自謂仲山甫之後,托基於帝堯之陵。而今則以為孔子弟子子路之後,援顏、曾、孟之例,而求為五經博士矣。然春秋之以仲氏者不一,而仲山甫未嘗封齊,則漢人之祖山甫未必是,而今人之祖子路亦未必非也。

○以國為氏 古人之氏或以諡,或以字,或以官,或以邑,無以國為氏者。

其出奔他國,然後以本國為氏。敬仲奔齊,而為陳氏是也。其他若鄭丹、宋朝、楚建,?阝甲之類,皆是也。

不然,則亡國之遺胤也。

今人姓同於國者,多自雲以國為氏,非也。

夏氏出於陳之少西,而非夏後氏之夏。

齊氏出於衛之齊惡,而非齊國之齊。《左氏》、《史記》其最著明者矣。

○姓氏書 姚寬《西溪叢語》曰:「姓氏之學莫盛於《元和姓纂》,自南北朝以官職相高,沿至於唐,崔、盧、李、鄭,糾紛可鄙。若以聖賢所本,如媯姓、子姓、姬姓、姜姓之類,各分次其所從來,以及《春秋》所紀,用《世本》、荀況《譜》、杜預《公子譜》為法,則唐虞三代列國諸侯懼可成書,此似太史公欲為而未就者耳。愚嘗欲以經傳諸書次之,首列黃帝之子,得姓者十二人;次則三代以上之得國受氏,而後人因以為姓者;次則戰國以下之見於傳記,而今人通謂之姓者;次則三國南北朝以下之見於史者;又次則代北複姓,遼、金、元姓之見於史者;而無所考者別為一慶。此則若網之在綱,有條而不紊,而望族五音之紛紛者皆無所用,豈非反本類族之一大事哉。」漢劉向撰《世本》二卷,其書不傳。今《左傳》註疏多本之,然亦未必無誤。

○通譜 同姓通族,見於史者,自晉以前未有。《晉書?石苞傳》:「曾孫朴沒於寇,石勒以與朴同姓,俱出河北,引朴為宗室,特加優寵,位至司徒。」《南史? 侯?傳》:「侯景以?與己同姓,托為宗族,待之甚厚。」此以殊族而附中國也。《晉書・孫?傳》:「?子粥與弟子髦、輔、琰四人,並有吏材,稱於當世,遂與孫秀合族。」《南史・周弘正傳》:「諂附王偉,與周石珍合族。」《舊唐書・李義甫傳》:「義甫既貴之後,自言本出趙郡,始與諸李敘昭穆。而無賴之徒苟合,藉其權勢,拜伏為兄、叔者甚眾。」《李輔國傳》:「宰相李揆,山東甲族,見輔國執子弟之禮,謂之五父。」此以名門而附小人也。凡此史皆書之,以志其非。今人好與同姓通譜,不知於史傳居何等也。

北人重同姓,多通譜系,南人則有比鄰而各自為族者。《宋書・上仲德傳》:「北土重同姓,謂之骨肉,有遠米相投者,莫不竭力營贍。仲德聞土愉在江南,是太原人,乃往依之,愉禮之甚薄。」《魏書・崔玄伯傳》:「崔寬自隴右通款,見司徒浩。浩與相齒次,厚撫之,及浩誅,以遠來疏族,獨得不坐。遂家於武城,以一子繼浩弟覽妻封氏,相奉如親。」《北史・杜銓傳》:「初,密太後杜氏父豹喪在濮陽太武,欲令迎葬於鄴,謂司徒崔浩曰:『天下諸杜,何處望高?朕意欲取杜中長老一人以為宗正,令營護凶事。』浩曰:『京兆為美,中書博士杜銓其家今在趙郡,是杜預後,於今為諸杜最。』召見銓,以為宗正,令與杜超子道生送豹喪葬鄴南,銓遂與超如親。超謂銓曰:『既是宗正,何緣僑居趙郡?』乃延引同屬魏郡。」《南史・韋鼎傳》:「陳亡人隋。時吏部尚書韋世康兄弟顯貴,文帝從容謂鼎曰:『世康與公遠近?』對曰:『臣宗族南徙,昭穆非臣所知。』帝曰:『卿百代親族,豈忘本也?』命官給酒餚,遣世康請鼎還杜陵。鼎乃自楚太傅孟以下二十徐世,並考論昭穆,作《韋氏譜》七卷示之,歡飲十餘日乃還。」近日同姓通譜最為濫雜,其實皆植黨營私,為蠹國害民之事,宜嚴為之禁。欲合宗者,必上之於官,使諳悉古今者為之考定,歲終以達禮部,而類奏行之。其不請而私通者,屏之四裔。然後可革其弊。古之姓氏有專官掌之。《國語》曰:「使名姓之後,能知上下之神只,氏姓之所出者,為之宗。」又曰:「司商協名姓。」《春官・宗伯》其屬有都宗人、家宗人,而女官亦有內宗、外宗。今日姓氏、婚姻二事,似宜專設一官,方得教民之本。

氏族之亂莫甚於五代之時。當日承唐餘風,猶重門蔭,故史青唐、梁之際,仕宦遭亂奔亡,而吏部銓文書不完,因緣以為奸利,至有私鬻告敕,亂易昭穆,而季父、母舅反拜侄甥者。《豆盧革傳》。《冊府元龜》:「長興初,鴻臚卿柳膺將齋郎文書兩年賣與同姓人柳居則,大理寺斷罪當大辟,以遇恩赦減死,奪見任官,罰銅,終身不齒。敕曰:「一人告身,三代名諱,傳於同姓,利以私財,上則欺罔人君,下則貨鬻先祖,罪莫大焉。自今以往,如有此弊:傳者、受者並當極法。』」今則因無蔭敘,遂馳:禁防,五十年來,通譜之俗遍於天下,自非明物察倫之主,亟為澄別,則滔滔之勢將不可反矣。 』」

唐朝已前最重譜牒,如《新唐書》言:河南劉氏本出匈奴之後劉庫仁,柳城李氏世為契丹酋長,營州王氏本高麗之類,此同姓而不同族也,又如《魏書・高陽王雍傳》言:博陵崔顯,世號東崔,地寒望劣,此同族而不同望也。故《高士廉傳》言:「每姓第其房望,雖一姓中,高下懸隔。」

異姓稱族,自漢以來未有此事。杜子美《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云:『與君陶唐後,盛族多其人。聖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則杜與唐為兄弟矣。《重送劉十弟判官》詩云:「分源豕韋派,別浦雁賓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則杜與劉為兄弟矣。韓文公《送何堅序》亦云:「何與韓同姓為近。」按《詩・揚之水》一章言戍申,三章言戍甫,三章言戌許。孔氏曰:「言甫、許者,以其俱為姜姓。既重章以變文,因借甫、許以言申,其實不戍甫、許也,」

六國時,秦、趙同為贏姓,《史記》、《漢書》多謂秦為趙,亦此類也。《嵩高》言:「生甫及申。」孔氏曰:「此詩送申伯而及甫侯者,美其上世俱出四岳,故連言之。」今人之於同姓,幾無不通譜,何不更廣之於異姓,而以子美、退之為例也?李華《淮南節度使崔公頌德碑》云:「惟申伯翼宣王,登南邦,興周室,小白率諸侯征楚、翟,奉王職,與崔公葉德同勛,皆姜姓也。」

開元十九年,於兩京置齊太公廟。建中初,宰相盧妃、京兆尹盧湛,以盧者齊之裔,乃鳩其裔孫若崔、盧、丁、呂之族,合錢以崇飾之。

元吳?《送何友道游萍鄉序》云:「袁柳撫何二族,各以儒官著,而其初實一姬姓,文之昭由魯之展而為柳,武之穆由晉之韓而為何,氏不同而姓同。」宋邵伯溫《聞見錄》云:「司馬溫公一日過康節先生,謁曰:『程秀才既見。」則溫公也。問其故,公笑曰:『司馬出程伯休父。』」

○二字改姓一字 古時以二字姓改為一字者。如馬宮本姓馬矢,改為馬。唐憲宗名純,詔姓淳于者改姓於。《唐宰相世系表》鍾離味二子,次日按,居穎州:長社,為鍾氏。見之史冊,不過一二。自洪武元年,沼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如今有呼姓本呼延,乞姓本乞伏,皆明初改。而並中國所自有之複姓皆去其一字,氏族之紊莫甚於此。且如孫氏有二:衛之良夫楚之叔敖,並見於《春秋》,而公孫、叔孫、長孫、士孫、上孫之類,今皆去而為「孫」,與二國之孫合而為一,而其本姓遂亡。公羊、公沙、公乘之類,則去而為「公」;毋丘:毋將之類則去而為「毋」,而其本姓遂亡。司徒、司空之類,則去而為「司」,司馬氏則去而或為「司」,或為「馬」,而司馬之僅存於代者惟溫公之後。所以然者,蓋因儒臣無學,不能如魏孝文改代北之姓,一一為之條理,而聽其人之所自為也,然胡姓之改不始於是時。《唐書》:「阿史那忠以擒頡利功,拜左屯衛將軍,妻以宗女定襄縣主,賜名為忠,單稱史氏。韓文公《集賢院校理石君墓誌》云:「其先姓烏石蘭,從拓跋魏氏入夏,居河南,遂去『烏』與『蘭』,獨姓石氏。」劉靜修《古里氏名字序》云:「吳景初,本姓古里氏,以女真諸姓今各就其近似者易從中國姓,故古里氏例稱吳。」則固已先之矣。

《章丘志》言:「洪武初,翰林編修吳沈奉旨撰《千家姓》,得姓一千九百六十八,而此邑如術,如亻馬尚未之錄。今訪之術姓有三四百丁,自雲金丞相朮虎高琪之後,蓋二字改為一字者而撰姓之時,尚未登於黃冊也。以此知單姓之改並在明初以後,而今代山東氏族其出於金、元之裔者多矣。

洪武元年,禁不得胡姓者,禁中國人之更為胡姓,非禁胡人之本姓也。三年四月甲子,詔曰:「天生斯民,族屬姓氏各有本原,古之聖王尤重之,所以別婚姻,重本始,以厚民俗也。朕起布衣,定群雄,為天下主。已嘗詔告天下,蒙古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體擢用。比聞入仕之後,或多更姓名。朕慮歲久,其子孫相傳,昧其本原,非先王致謹氏族之道。中書省其告諭之,如已更易者,聽其改正。」可謂正大簡要。至九年三月癸未,以火你赤為翰林蒙古編修,更其姓名曰霍莊,蓋亦仿漢武賜日碑姓金之意。然漢武取義於休屠王祭天金人,亦以中國本無金姓也。今中國本有霍姓,而賜之霍,則與周霍叔之後無別矣。況其時又多不奉旨而自為姓者。其年閏九月丙午,淮安府海州儒學正曾秉正言:「臣見近來蒙古、色目人多改為漢姓,與華人無異,有求仕人官者,有登顯要者,有為富商大賈者。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宜令複姓,庶可辨識。又臣前過江浦,見塞外之俘累累而有,江統徙戎之論,不可不防。」至永樂元年九月庚子,上謂兵部尚書劉亻雋曰:「各衛韃靼人多同名,宜賜姓以別之。」於是兵部請如洪武中故事,編置勘合,給賜姓氏。從之。三年七月,賜把都帖木兒名吳允誠,倫都兒灰名柴秉誠,保住名楊效誠。自此遂以為例,而華宗上姓與旃裘之種相亂。惜乎!當日之君子徒誦用夏變夷之言,而無類族辨物之道。使舉籍蕃人之來歸者,賜以漢姓所無,不妨如拓跋、字文之類二字為姓,則既不混於古先帝王氏族神明之胄,而又使百世之下,知昭代遠服四裔,其得姓於朝者凡若干族,豈非曠代之盛舉哉!

○北方門族 杜氏《通典》言:「北齊之代,瀛、冀諸劉,清河張、宋,并州王氏,濮陽侯族,諸如此輩近將萬室。」《北史・薛胤傳》:「為河北太守,有韓、馬兩姓各二千餘家。」今日中原北方雖號甲族,無有至千丁者,戶口之寡,族姓之衰,與江南相去蔓絕。其一登科第,則為一方之雄長,而同譜之人至為之僕役。此又風俗之敝,自金、元以來,凌夷至今,非一日矣。

○冒姓 今人多有冒母家姓者。《漢書・外戚恩澤侯表》:「扶柳侯呂平,以皇太後姊長?句子侯。」師古曰:「平既呂氏所生,不當姓呂,蓋史家唯記母族也。」按是時太後方封呂氏,故平以姊子冒呂姓而封耳。《唐書・天后紀》:「聖歷二年臘月,賜皇太子姓武氏。」然則有天子而令之冒母姓者與!

《漢書・景十三王傳》:「趙王彭祖取江都易王寵姬王建所奸淖姬者,甚愛之,生一男,號淖子。」《晉書・會稽王道子傳》:「許榮上疏言:今台府局吏、直衛武官及仆隸婢兒取母之姓者,本臧獲之徒,無鄉邑品第。」是知冒母為姓,皆人倫之所鄙賤。然亦有帝子而稱母姓者,如栗太子、衛太子、史皇孫之類,則以其失位而名之也。

呂平以太後姊長?句子侯,此冒母姓之始。《史記・灌夫傳》:「父張孟,為穎陰侯嬰舍人,得幸,因進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為灌孟。」《大宛傳》:「堂邑氏,故胡奴甘父。」《漢拓注》:「服虔曰:『堂邑,姓也,漢人。其奴名甘父。」師古曰:「堂邑氏之奴,本胡人,名甘父。下雲堂邑父者,蓋取主之姓以為氏,而單稱其名日父。」此冒主姓之始。先生《答毛錦銜書》曰:異姓為後,見於吏者:魏陳矯本劉氏子,出嗣舅氏;吳朱然本姓施,以姊子為朱後,惟此二人為賢。而賈謐之後充,則有莒人滅曾阝之議矣。惟《晉書》有一事與君家相類雲。吳朝周逸,博達古今。逸本左氏之子,為周氏所養,周氏自有子,時人有譏逸者,逸敷陳古事,卒不複本姓。學者咸謂為當然,亦未可引以為據,以經典別無可證也。

○兩姓 《漢書・百官表》:「建昭三年七月戊辰,衛尉李延壽為御史大夫,一姓繁。」

○古人二名,止用一字 晉侯重耳之名見於經,而定四年,祝佗述踐土之盟,其《載書》止日「晉重」,豈古人二名可但稱其一與?《昭公二年》:」莒展輿出奔吳。」傳曰:「莒展之不立。」《晉語》:曹僖負羈稱叔振鐸為「先君叔振」,亦二名,而稱其一也。《昭公二十一年》:「蔡侯朱出奔楚。」《穀梁傳》作「蔡侯東出奔楚」,乃為之說曰:「東者,東國也。何為謂之東也?王父誘而殺焉,父執而用焉,奔而又奔之曰東,惡之而貶之也。」然則以削其一名為貶也。

王莽孫宗得罪自殺,復其本名會宗,貶厥爵,改厥號。是又以增其一名為貶也。

班固《幽通賦》:「發還師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潘岳《西征賦》:「重戮帶以定襄,弘大順以霸世。」文公名止用一字,本於踐土載書,卻非翦截古人名字之比。至岳為《關中詩》云:「紛壇齊萬,亦孔之丑。」馬氵?督誄云:「齊萬哮闞,震驚台司。」則不通矣,豈有以「齊萬年」為「齊萬」者邪?若梁王彤為征西大將軍,而詩云「桓桓梁征」,尤不成語。

班固《幽通賦》:「巨滔天而泯夏。」王莽字巨君,止用一「巨」字。王逸《九思》:「管束縛兮桎桔,百貿易兮傳賣。」遭桓繆兮識舉,才德用兮列施。」百里奚止用一「百」字。此體後漢人已開之矣。

《呂氏春秋》:「干木光乎德。」去『段』字。《惜誓》:「來革順志而用國。」去「惡」字,此為剪截名字之祖。

文中並稱兩人,而一氏一名,尤為變體。杞殖、華還,二人也。而《淮南子》稱為「殖華」。賈誼《新書》:「使曹勃不能制。」曹,曹參;勃,周勃也。《史記・ 孟子荀卿傳》:「管嬰不及。」管,管仲;嬰,晏嬰也。司馬遷《報任安書》:「周魏見辜。」周,周勃,魏,魏其侯竇嬰也。揚雄《長楊賦》:「乃命驟衛。」 膘,膘騎將軍霍去病;衛,大將軍衛青也。《杜欽傳》:「覽宗宣之饗國。」韋昭曰:「宗,殷高宗也;宣,周宣王也。」《徐樂傳》:「名何必夏子,俗何必成康。」服虔曰:「夏,禹也;子,湯也,湯子姓。」班固《幽通賦》:「周賈蕩而貢憤。」周,莊周;賈,賈誼也。《漢𢇛彰長碑》云:「喪父事母,有柴穎之行,」柴,高柴;穎,穎考叔也。夏侯湛《張平子碑》云:「同貫宰貢。」宰,宰我;貢,子貢也。《風俗通》:「清擬夷叔。」邵正《釋譏》:「偏夷叔之高懟。」《傅子》:「夷叔迂武王以成名。」杜預《遺令》:「南觀伊洛,北望夷叔。」陶潛詩:「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皆謂伯夷、叔齊。漢《廣漢屬國侯李翊碑》:「夷史之高。」《巴郡大守樊敏碑》:「有夷史之直。」皆謂伯夷、史魚,陶潛《讀史》:「述九章程杵。」是程嬰、公孫杵臼。《新唐書・尉遲敬德傳》:「隱巢。」是隱太子、巢刺王,一溢一爵。

○古人諡止稱一字 古人諡有二字三字,而後人相沿止稱一字者。衛之睿聖武公,止稱武公。貞惠文子,止稱公叔文子。晉趙獻文子,止稱文干。魏惠成王,止稱惠王。楚頃襄王,止稱襄王。秦惠文王,止稱惠王。悼武王,止稱武王。昭襄王,止稱昭王。莊襄上,止稱莊王。韓昭厘侯,止稱昭侯。宣惠王,止稱宣王。趙悼襄王,止稱襄王。漢諸葛忠武侯,止稱武侯。

○稱人或字或爵 顏、曾思、孟三人皆氏,而思獨字,以嫌於夫子也。樊、酈、繹灌三人皆姓,而勃獨爵,以功臣周姓者多也。

《史記》垓下之戰,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孔將軍,蓼侯孔聚也;費將軍,費侯陳賀也。費獨以爵者,以功臣陳姓者多也。

○子孫稱祖父字 子孫得稱祖父之字。子稱父字,屈原之言「朕皇考日伯庸」是也。孫稱祖字,子思之言「仲尼祖述堯舜」是也。《儀禮》筮宅之辭曰:「哀子某為其父某甫筮宅。」又曰:「哀子某來日某卜葬其父某甫。」字父也。虞祭之祝曰:「適爾皇祖某甫。」卒哭之祝曰:「哀子某來日某?齊?爾於爾皇祖某甫。」字祖也。?祭之祝曰:「適爾皇祖某甫以?齊?爾孫某甫。」兩字之也。

字為臣子所得而稱,故周公追王其祖曰「王季」,王而兼字。

○已祧不諱 《冊府元龜》:「唐憲宗元和元年,禮儀使奏言:『謹按《禮記》曰:既卒哭,宰夫執木鐸以命於宮曰:舍故而諱新。此謂已遷之廟,則不諱也。今順宗神主升?禮畢,高宗、中宗神主上遷,請依禮不諱。』制可。」

文宗開成中,刻石經,凡高祖、太宗及肅、代、德、順、憲、穆、敬七宗諱,並缺點畫;高、中、睿、玄四宗,已祧則不缺;文宗見為天子,依古卒哭乃諱,故御名亦不缺。

韓退之《辯諱》本為二名嫌名立論,而其中治天下之「治」卻犯正諱。蓋元和之元,高宗已祧,故其潮州上表,曰「朝廷治平日久」,曰「政治少懈」,曰「巍巍治功」,曰「君臣相戒,以致至治」。舉張行素曰「文學治行眾所推」,《平淮西碑》曰:「大開明堂,坐以治之。」《韓弘神道碑銘》曰:「無有外事,朝廷之治,」惟《諱辯》篇中似不當用。《楊氏曰》韓公是說漢人不諱 「治」字耳,豈謂唐諱乎?

漢時祧廟之制不傳,竊意亦當如此,故孝惠諱「盈」,而《說苑・敬慎篇》引《易》:「天道虧盈而益謙」四句,「盈」字皆作「滿」,在七世之內故也。班固《漢書・律曆志》:「盈元」、「盈統」、「不盈」之類,一卷之中字凡四十餘見。何休注《公羊傳》曰:「言於齊者,『盈』諱文。」已祧故也。若李陵詩:「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纓。」枚乘《柳賦》:「盈玉縹之清酒。」又詩:「盈盈一水間。」二人皆在武、昭之世,而不避諱,又可知其為後人之擬作而不出於西京矣。

後唐明宗天成四年,中書門下奏:「少帝冊文內有『基』字,是玄宗廟諱,尋常詔敕皆不迴避,少帝是繼世之孫,冊文內不欲斥列聖之諱,今改為『宗』字。」《宋史》:「紹興三十二年正月,禮部太常寺言:『欽宗禱廟,翼祖當遷,以後翼祖皇帝諱依禮不諱。』詔恭依。」

謝肇氵制曰:「宋真宗名恆,而朱子於書中『恆』字獨不諱,蓋當十宗之世,真宗已祧。

崇幀三年,禮部奉旨,頒行天下,避太祖、成祖廟諱及孝、武、世、穆、神、光、嘉七宗廟諱,正依唐人之式。惟今上御名亦須迴避,蓋唐、宋亦皆如此。然止避下一字,而上一字天子與親王所同,則不諱。

○皇太子名不諱 《冊府元龜》:「唐王紹為兵部尚書,紹名初,與憲宗同。憲宗時為廣陵王,順宗即位,將冊為皇太子,紹上言請改名。議者或非之曰:『皇太子亦人臣也,東宮之臣當請改爾,奈何非其屬而遽請改名,豈為以禮事上邪?』左司員外郎李藩曰:『歷代故事,皆自不識大體之臣而失之,因不可復;正無足怪也。 』」《三國志》注言魏文帝為五宮中郎將,賓客如雲,哪原獨不往,太祖微使人間之,原答曰:「吾聞國危不事冢宰,君老不奉世子。」萬曆中年,往往有惜國本之名而以為題目者,得無有愧其言。

唐中宗自房州還,復立為皇太子,左庶子王方慶上言:「太子皇儲,其名尊重,不敢指斥,晉尚書僕射山濤啟事,稱『皇太子』而不言名。朝官猶尚如此,宮臣諱則不疑。今東宮殿及門名皆有觸犯,臨事論啟,迴避甚難。孝敬皇帝為太子時,改『宏教門』為『崇教門』;沛王為皇太子,改『崇賢館』為『崇文館』,皆避名諱以遵典禮。伏望依例改換。」制從之。史臣謂方慶欲尊太子,以示中興之漸,然則方慶之言蓋有為言之也。

有明之制,太子、親王名俱今迴避,蓋失之不考古也,崇禎二年,兵部主客司主事賀?良以避皇太子名,改名世壽。而光宗為太子,河南府及商州屬縣並未嘗改。

《實錄》言:「洪武十四年十月辛酉,給事中鄭相同,請依古制,凡啟事皇太子,惟東宮官屬稱臣,朝臣則否,以見尊無二上之義。詔下群臣議。翰林院編修吳沈言:『太子所以繼聖體而承天位者也,尊敬之體宜同。』從之。」歷代不稱臣之制自斯而變。

親王之名尤不必諱,而亦諱之。正統十二年,山西鄉試《詩經》題內「維周之幀」,「幀」字犯楚昭王諱,考試及同考官俱罰俸一月。

○二名不偏諱 二名不偏諱。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為「司城」,是其證也。

杜氏《通典》:「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太宗居春官,總萬機,下令曰:『依禮,二名不偏諱。其官號人名及公私文籍,有『世』及『民』兩字不連讀者,並不須諱避。」《唐書?高宗紀》:「貞觀二十三年七月丙午,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上名。上以貞觀初不諱先帝二字,有司奏曰:『先帝二名,禮不偏諱,上既單名,臣子不合指斥。』上乃從之。」

梭唐明宗名嗣源,天成元年六月,敕曰:「古者酌禮以制名,懼廢於物;難知而易諱,貴便於時,況徵彼二名,抑有前例。太宗文皇帝自登寶位,不改舊稱,時則臣有『世南』,官有『民部』,靡聞曲避,止禁連呼。朕猥以渺躬,托於人上,祗遵聖范,非敢自尊。應文書內所有二字,但不連稱,不得迴避。若臣下之名不欲與君親同字者,任自改更,務從私便,庶體朕懷。」

○嫌名 衛桓公名完,楚懷王名槐,古人不諱嫌名,故可以為諡。

韓文公《諱辯》言:「不諱『滸』『勢』『秉』『機』。」乃玄宗御刪定《禮記?月令》,曰「野雞人大水為蜃」,曰「野雞始ず」,則諱「雉」,以與「治」同音也。李林甫序曰:「漩樞玉衡,以齊七政,」則諱「璣」。德宗《九月九日賜曲江宴詩》:「時此萬樞暇,適與佳節並。」則諱「機」,以與「基」同音也。《南史》劉秉不稱名而書其字白彥節,則諱「秉」,以與「?」同音也。又如武後父諱士,而孫處約改名茂道,韋仁約改名思謙。睿宗諱旦,而張仁?改名仁願。玄宗諱隆基,而劉知幾改名子玄,箕州改名儀州。德宗諱適,而括州改名處州。順宗諱誦,而「斗訟」律改為「斗競」。憲宗諱純,凡姓淳于者改姓於,唯監察御史韋淳不改。既而有詔,以陸淳為給事中、改名質,淳不得已,改名處厚。而玄宗以南詔酋龍,名近玄宗諱。遂不行冊禮。則退之所言,亦末為定論也。唐自中葉之後,即士大夫亦諱嫌名,故舊史以韓愈為李賀作《諱辯》為紕繆。而《賈曾傳》則曰:「拜中書舍人,曾以父名忠,固辭。議者以為中書是曹司名,又與曾父名音同字別,於禮無嫌,曾乃就職。」《懿宗紀》則曰:「咸通二年八月,中書舍人衛洙奏狀稱:『蒙恩除授滑州刺史,官號內一字與臣家諱音同,請改授閒官。』敕曰:「嫌名不諱,著在禮文。成命己行,固難依允。』」是又以為不當諱也。

《冊府元龜》:咸通十二年,分司侍御史李溪進狀曰:「臣准西台牒及金部稱,奉六月二十七日敕,內園院郝景全事奏狀內『訟』字音與廟諱同,奉敕罰臣一季俸者。臣官位至卑,得蒙罰俸,屈與不屈,不合有言。而事關理體,若便隱默,恐負聖時,願陛下寬其罪戾,使得盡言。臣前奏狀稱『准敕因事告事,旁訟他人』。是咸通十一年十月十三日敕語,臣狀中具有『准敕』字,非臣自撰辭句。臣謹按,《禮》不諱嫌名;又按《職制律》,諸犯廟諱嫌名不坐,注云:謂若『禹』與『雨 』,疏云:謂聲同而字異。註疏重複,至易分曉。伏惟皇帝陛下明過帝堯,孝逾大舜,豈自發制敕而不避諱哉。故是審量禮律,以為無妨耳。即引陛下敕文而言,不敢擅有移改,不謂內園便有此論奏也。臣非敢訴此罰俸也,恐自此有援引敕格者,亦須委曲迴避,便成訛弊。臣間趙充國為將,不嫌伐一時事,以為漢家俊法。魏徵為相,不存形跡,以致貞觀太平。臣雖未及將相,忝為陛下持憲之臣,豈可以論俸為嫌,而使國家敕命有誤也。願陛下留意察納,別下明敕,使自後章奏一遵禮律處分,則天下幸甚。」敕免所罰。

南唐元宗初名?,避周信祖廟諱,改名景,是不諱嫌名。

按嫌名之有諱,在漢未之聞,晉羊祜為為都督荊州諸軍事,及薨,荊州人為祜諱,名室戶皆以「門」為稱,改戶曹為「辭曹」,此諱嫌名之始也。

後魏《地形志》:「天水郡上わ縣,犯太祖諱,改為上封。」魏太祖名?。宋代制,於嫌名字皆避之。《禮部韻略》凡與廟諱音同之字皆不收,太祖諱匡胤,十《陽部》去王切一十三字,二十一《震部》羊晉切一十一字皆不收,它皆仿此。朱子《周易本義??後卦》下以「故為?後」作「故為遇」,避高宗嫌名也。豈不聞《顏氏家訓》所云:「呂尚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儻不作『一』,便是下筆即妨,是書皆觸者乎?」

明代不諱嫌名,如建文年號是也。

○以諱改年號 唐中宗諱顯,玄宗諱隆基,唐人凡追稱高宗顯慶年號多雲「明慶」,永隆年號多雲「永崇」,趙元昊以父名德明,改宋明道年號為「顯道」,而范文正公與元昊書亦改後唐明宗為「顯宗」。

○前代諱 孟蜀所刻石經,於唐高祖、太宗諱皆缺書。石晉《相里金神道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筆。南漢劉岩尊其父謙為代祖聖武皇帝,猶以「代」字易 「世」。至宋,益遠矣,而乾德三年卜?《伏羲女蝸廟碑》:「民」「珉」二字,咸平六年孫沖序《絳守居園池記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筆,其於舊君之禮何其厚與!

楊阜,魏明帝時人也,其疏引《書》:「協和萬國」,猶避漢高祖諱。韋昭,吳後主時人也,其解《國語》,凡「莊」字皆作「嚴」,猶避漢明帝諱。唐長孫無忌等撰《隋書》,易《忠節傳》以「誠節」,稱苻堅為「苻永」,固亦避隋文帝及其考諱。自古相傳,忠厚之道如此,今人不知之矣。

元移刺迪為常州路總管,刻其所點《四書章句或問集注》,其凡例曰:「凡序注或問中題頭及空處並存其舊,以見當時忠上之意。近歲新刊《大學衍義》亦然。」時天曆元年也。《資治通鑑・周太祖、世宗紀》。太祖皇帝皆題頭,至今仍之。《孟子・見梁襄王章》。未注蘇氏曰:「予觀孟子以來,自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太祖」上空一字。永樂中修《大全》,於其空處添一「宋」字,後人之見,與前人相去豈不遠哉!

○名父名君 名祖《金膝》:周公之祝辭曰:「惟爾元孫某」;《左傳》:荀偃濟河而禱,稱「曾臣彪」。名君也。《左傳》:楚子圍宋,申犀見王,稱「無畏」;知犖對楚王,稱「外臣首」;鄢陵之戰,欒針曰「書退」,名父也。華耦來盟,稱「君之先臣督」;欒盈辭於周行人,曰「陪臣書」,日「其子?」,名祖若父也。

○ 弟子名師 《論語》: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孟子》:樂正子人見曰:「君奚為不見孟軻也?」是弟子而名師也。

○同輩稱名 古人生不諱名,同輩皆面呼其名。《書》周公若曰「君?」,《禮記・曾子間篇》老聃曰「丘」,《檀弓篇》曾子曰「商」,《論語》微生畝謂孔子曰「丘」是也。

○以字為諱 古人敬其名,則無有不稱字者。《顏氏家訓》曰:「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呂后微時,嘗字高祖為季。漢袁種,字其叔父盎曰絲。王丹與侯霸子語,字霸為君房。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之。」故有諱其名而並諱其字者,《三國志・司馬朗傳》:「年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客謝之。」《常林傳》:「年七歲,有父黨造門,問:『林伯先在否?』林不答。客曰: 『何不拜』林曰:『雖當下拜,臨子字父,何拜之有!』」《晉書・儒林劉兆傳》:「嘗有人著靴騎驢至兆門外,曰:『吾欲見劉延世。』兆儒德道素,青州無稱其字者,門人大怒,兆曰:『聽前。』」《舊唐書・韓愈傳》:「拜中書舍人,有不悅愈者,言愈前左降為江陵椽曹,荊南節度使裴均館之,頗厚。近者均於鍔還省父,愈為序餞鍔,仍呼其字。此論喧於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至於山陽公《載記》言:「馬超降蜀,嘗呼先生字,關羽怒,請殺之。」此則面呼人主之字,又不可以常儕論矣。

○自稱字 《漢書》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敬報』,下言『匡鼎白』。」《南史》:「陶宏景自號華陽,隱居人間,書札即以『隱居』代名。」此自稱字之始也。

《東觀餘論》言:「古人或有自稱字者。王右軍《敬謝帖》雲「王逸少白」,《廬山遠公集》盧循《與遠書》雲「范陽盧子先叩首」,柳少師《與弟帖》雲「誠懸呈」。今按唐權德輿《答楊湖南書》稱「載之再拜」,柳冕《答鄭衢州書》稱「敬叔頓首」,白居易《與元九書》稱「樂天再拜」,宋陳摶《謁高公詩》稱「道門弟子圖南上」。

唐張謂《長沙風土碑銘》:「有唐八葉,元聖六載,正言待理湘東」;張洗《濟讀廟祭器幣物銘》:「濯纓不才,謬領茲邑」;元稹作《白氏長慶集序》自書曰「微之序」,乃是作文自稱其字。

自稱其字不始於漢人,家父、吉甫、寺人,孟子之詩已先之矣。

○人主呼人臣字 漢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景帝曰:「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皆人主呼人臣字也。

晉以下,人主於其臣多小呼名。《南史》:「梁蔡撙為吏部尚書侍中。武帝嘗設大臣餅,撙在坐,帝頻呼姓名,撙競不答,食餅如故。帝覺其負氣,乃改喚『蔡尚書 』,博始放箸執笏曰『爾』。帝曰:『卿向何聾,今何聰?』對曰:『臣預為右戚,且職在納言,陛下不應以名垂喚。』帝有慚色。」又南朝人加王敬宏、王仲德、王景文、謝景仁,北朝人如蕭世怡、李元操之輩,名犯帝諱,即以字行,不復更名。魏王昕對汝南王悅自稱「元景」,北齊祖?對長廣王湛自稱「孝徵」,隋崔頤《答豫章王啟》自稱「祖浚」,王貞《答齊王?柬啟》自稱「孝逸」,而唐太宗時如封倫、房喬、高儉、尉遲恭、顏籀,並以字為名,蓋因天子常稱臣下之字故爾。其時堂陛之間未甚闊絕,君臣而有朋友之義,後世所不能及矣。

《因話錄》:「文宗對翰林諸學士因論前代文章,裴舍人素數道陳拾遺名,柳舍人?目之,裴不覺,上顧柳曰:『他字伯玉,亦應呼陳伯玉。』」

○兩名 《禮記》正義:「公羊說《春秋》,譏二名,謂二字作名,若魏曼多也。」左氏說二名者,楚公子棄疾弒其君,即位之後,改名為居,是為二名。許慎謹案云:「文武賢臣有散宜生,蘇忿生,則公羊之說非也。」今按古人兩名見於經傳者,不止楚平王。如晉文侯名仇,而書雲「父義和」。楚靈王名圍,而《春秋》書 「弒其君虔於乾溪」。趙簡子名鞅,而鐵之戰自稱「志父」。南宮敬叔名說,一名糹舀,字容,又字括,《蜚廉石棺銘》自稱「處父」。屈原名平,其作《離騷》也,名正則,字靈均。《賈誼傳》:「梁王勝」註:「李奇曰:《文三王傳》言揖,此言勝,為有兩名。」

○假名 甲乙《史記・萬石君傳》:「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甲乙非名也,失其名而假以名之也。《韓安國傳》:「蒙獄吏田甲」,《張湯傳》:「湯之客田甲」,《漢書・高五王傳》:「齊宦者徐甲」,《嚴助傳》:「閩越王弟甲」,疑亦同此。《任安傳》:「某子甲何為不來乎?」《三國志》註:「許攸呼魏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左傳・文公十四年》:「齊公子元不順懿公之為政也,終不曰『公』,曰『夫己氏』。」註:「猶言某甲。」 《漢書・魏相傳》:「中謁者趙堯舉春,李舜舉夏,兒湯舉秋,貢禹舉冬。」不應一時四人同以堯、舜、禹、湯為名,若有意撰而名之者。及讀《急就章》,有雲「祖堯舜,樂禹湯」,乃悟若此類皆古人所假以名之也。或曰:高帝時實有趙堯,然非謁者。

蜀漢費?作《甲乙論》,設為二人之辭。晉人文字每多祖此,虛設甲乙。中書令張華造甲乙之問云:「甲娶乙為妻。後又娶丙。」博士弟子徐叔中《服議》,以母為甲,先夫為乙,後夫為丙,先子為丁,繼子為戊。梁范縝《神滅論》有張甲、王乙、李內、趙丁。而《關尹子》云:「甲言利,乙言害,丙言或利或害,丁言俱利俱害。」《關尹子》亦魏晉間人所造之書也。先秦以上即有以甲、乙為彼此之辭者,《韓非子》:「罪生甲,禍歸乙,伏怨乃結。」

○以姓取名 古人取名連姓為義者絕少,近代人命名,如陳王道、張四維、呂調陽、馬負圖之類,榜目一出,則此等姓名幾居其半,不知始自何年。嘗讀《通鑑》至五代後漢,有虢州伶人靖邊庭。胡身之注曰:「靖,姓也。優伶之名與姓通取一義,所以為謔也。」考之自唐以來,如黃幡綽、雲朝霞、鏡新磨,羅衣輕之輩,皆載之史書,益信其言之有據也。嗟乎,以士大夫而效伶人之命名,則自嘉靖以來然矣。

○以父名子 《左傳・成公十六年》:「潘?之黨」,潘?之子名黨也。《襄公二十三年》:「申鮮虞之傅摯」,申鮮虞之子名傅摯也。按《儀禮・特牲饋食禮》:「筮某之某為屍」,注曰:「某之某者,字屍父而名屍也。」亦此類也。

○以夫名妻 《左傳・昭公元年》:「當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漢書・杜欽傳》:「皇太後女弟司也君力。」《南齊書》:「周盤龍愛妾杜氏,上送金釵鑷二十枚,手敕曰『餉周公阿杜。』」《孔叢子》:「衛將軍文子之內子死,復者曰,皋媚女復』。子思聞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婦人於夫氏以姓氏稱,禮也。』」

○回兼舉名字 史文有一人而兼舉名、字,如子玉得臣「百里盂明視」之類,已於《左傳》見之。若駢儷之文,必無重出,而亦有一二偶見者。《焦氏易林》:「申公顛倒,巫臣亂國。」劉琨《答盧諶詩》:「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謝惠連《秋懷詩》:「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沈約《宋書・恩幸傳》論:「胡廣累世農夫,伯始致位公相;黃憲牛醫之子,叔度名動京師。」皆一人而兼舉其名、字也。古詩:「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下一「與」字,竟以公輸魯班為二人,則不通矣。

○排行 兄弟二名而用其一字者,世謂之排行,如德宗、德文,義符、義真之類。起自晉末,漢人所未有也。《水經注》:「昔北平侯王譚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亂隱居。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是後人追撰妄說,東漢人二名者亦少。

單名以偏旁為排行,始見於劉琦、劉琮,此後應璩、應?。衛?、衛?之流,踵之而出矣。

今人兄弟行次稱一為大,不知始自何時。漢淮南厲王常謂上「大兄」,孝文帝行非第一也。

○二人同名 有以二人同名而合稱之者。《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晉獻公外嬖梁五與東關嬖五,晉人謂之「二五耦」。《戰國策》:杜赫謂楚王曰:「此用二忌之道也。」以齊田忌、鄒忌為二忌。唐高宗顯慶二年詔曰:「蹤二起於吳、白。」蓋仿此稱。

○字同其名 名字相同,起於晉、宋之間。史之所載,晉安帝諱德宗,字德宗;恭帝諱德文,字德文;會稽王道子,字道子;殷仲文,字仲文;宋蔡興宗,字興宗;齊顏見遠,字見遠;梁王僧孺,字僧孺;劉孝綽,字孝綽;庾仲容,字仲容;江德藻,字德藻;任孝恭,字孝恭;師覺授,字覺授;北齊慕容紹宗,字紹宗;魏蘭根,字蘭根;後周王思政,字思政;辛慶之,字慶之;崔彥穆,字彥穆之類,至唐時尤多。

《藩鎮傳》田緒,字緒;劉濟,字濟,此起家軍伍,未曾立字,如李載義辭,未有字之比爾。史家例以為字,非也。且其文不可省乎?

○變姓名 古人變姓名,多是避仇,然亦有無所為而變者。范蠡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第五倫客河東,自稱王伯。齊梁鴻適齊,姓運期,名耀。

○主而日諱生曰名,死曰諱。 今人多生而稱人之名曰諱。《金石錄》云:「生而稱諱,見於石刻者甚眾。」因引孝宣元康二年詔曰:「其更諱詢」,以為西漢已如此。《蜀志》劉豹等上言:「聖諱豫睹,」許靖等上言:「名諱昭著。」《晉書》高κ言:「范伯孫恂。恂率道名諱,未嘗經於官曹。」束?《勸農賦》:「場功畢,租輸至。錄社長,召閭師。條牒所領,注列名諱。」

○主稱諡 《漢書・張敖傳》:「呂後數言張王以魯元故,不宜有此。」劉?曰:「史家記事,或有如此追言諡者。」《史記》:貫高與張敖言,謂帝為「高祖」。《公羊傳》:「公子?與桓公言:吾為子口隱矣。」皆此類。今按傳記中此例尚多,如《左氏傳》:石?昔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國語》:鮑國謂子叔聲伯曰:「子何辭苦成叔之邑。」《戰國策》:智過曰:「魏桓子之謀臣曰趙葭,韓康子之謀臣曰段規。」《史記・秦本紀》:晉文公夫人請曰: 「繆公怨此三人,人於骨髓。」《魯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宋世家》:華督使人宣言國中曰:「殤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戰。」《楚世家》:國人每夜驚曰:「靈王入矣!」隨入謝吳王曰:「昭王亡,不在隨。」齊?王遺楚王書曰:「今秦惠王死,武王立。」《鄭世家》:莊公曰:「武姜欲之楚。」共王曰:「鄭成公孤有德焉。」《趙世家》:吳延陵季子使於晉,曰:「晉國之政,卒歸於趙武子、韓宣子、魏獻子之後矣。」《韓世家》: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門。」《吳起傳》:「公叔之仆曰:「君因先與武侯言。」《仲尼弟子傳》:子羔曰:「出公去矣,而門己閉。」《魯仲連傳》:新垣衍謂趙王曰:「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諸先生補《梁孝王世家》:竇太後謂景帝曰:「安車大駕,用梁孝王為寄。」《三王世家》:公戶滿意謂燕王曰:「今昭帝始立。」《荀子》:周公謂伯禽之傅曰:「成王之為叔父。」《呂氏春秋》:豫讓欲殺趙襄子,其友謂之曰:「以子之才,而索事襄子。」《淮南子》:先軫曰「昔吾先君與繆公交。」諸御鞅復於簡公曰:「陳成常、宰予二子者,甚相僧也。」《吳越春秋》:子胥曰:「報汝平王。」《說苑》:景公曰:「善為我浮桓子也。」 衛叔文子曰:「今我未以往,而簡子先以來。」並是生時不合稱諡。又如《禮記?曾子問》孔子曰:「季桓子之喪,衛君請吊。哀公辭,不得命。公為主,客入吊,康子立於門右。」孔子沒時,哀公、康子俱存,此皆後人追為之辭也。自東京以下,即無此語,文益謹而格卑矣。

《史記・田敬仲世家》:齊人歌之曰:「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史通》曰:「田常見存,而遽呼以諡。」蘇氏曰:「田常之時,安知其為成子而稱之?」

○稱王公為君 稱周文王為文君,《焦氏易林》:「文君燎獵,呂尚獲福。號稱太師,封建齊國。」漢張衡《思玄賦》:「文君為我端蓍兮,利飛遁以保名。」稱晉文公為文君,《楚辭・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淮南子》:「晉文君大布之衣,牧羊之裘。」又雲「介子歌龍蛇,而文君垂泣。」稱宋文公為文君,《墨子》:「『昔者宋文君鮑之時。」稱楚莊王為莊君。《荀子》:「莊君之{勿月}。」稱齊莊公為莊君,《墨子》:「昔者齊莊君之時。」稱魯昭公為昭君,《焦氏易林》:「乾侯野井,昭君喪居。」稱齊景公為景君,宋何承天《上陵篇》:「指營丘,感牛山,爽鳩既沒景君嘆。」稱宋襄公為襄君,周庾信《入彭城館詩》:「襄君初建國。」稱宋元公為元君,《莊子》:「宋元君夜半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