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昆侖集
卷十二
作者:崔昌大
1725年
卷十三

與李陰城久松○戊寅

編輯

令胤見枉。問及大庭日夕所聊遣。答以時誦離騷。又讀歸來辭江南賦。嘗意以城南自號。謂有隱几聞天籟之深意。今日所託意。何其與㗳然喪我者異歟。左徒之睠顧楚國。泉明之羨萬物得時。子山之哀傷喪亂。皆非無意於世者。或者翁亦有不釋然於胸中者耶。何不誦晦翁金丹歲暮無消息。重歎篔簹壁上詩之句耶。呵呵。

答李陰城庚辰

編輯

惠之贈言。謹拜賜矣。一見可知韓歐門戶所從來。何翁之耆於齒而壯於文耶。但不以規切而以求士。蓋亦先公後私之義耶。顧才疎識昧。無鑑人之明。恐孤翁辛勤之敎。惟是一部經訓。傳授村中佳秀才。俾遐荒椎樸風。少有變益。則或可自勉。如何如何。書末請言。深見欲善無已之心也。惟有抑戒一詩。爲古人衰耄力學之驗。請爲翁誦之。不宣。

答李陰城

編輯

於郊遠將。旣荷眷勞。何來手牘。落此關塞孤游之日。有心者能不知感。所敎立馬見洪生之失。某過矣。某過矣。登道時帶忙。遂不覺有此失。其夕到西溪。固已自悔。此蒙遠垂鐫誨。敢不佩服。以爲方來簡忽之戒耶。責善道廢絶久。於翁始見。何幸吾身親得之於長老。是則亦足自詫。如何。此行今日到咸營。旅愁已覺七八分。而前路尙餘強半。雖不懷去國之憂。亦豈無苦顔。然惟是莊叟之安排。佛氏之平等。時時念過。得以自遣矣。止祝隨時加護。紙盡失儀。

答權汝柔絿○辛巳

編輯

自北還路。得前惠書。其時披慰。豈比尋常。新歸人事多悤卒。未暇作答入褫。政有耿耿者。卽又拜書之辱。具審鼓篋賢門。學履增重。甚喜甚喜。從師求學者。有名實之可論。有有所求而附之者。有有所慕而就之者。所求者何。利之謂也。所慕者何。名之謂也。輓近游學者。或不免於此譏。僕嘗病之。然容人利附而名就。自非設科之道。此豈獨求與慕者之罪哉。今足下所游之門。有識皆謂殊異乎諸家。而乃能輕千里之遠。舍妻兒之樂。屈首於函丈之間。是必朝聞而夕死之意。眞有欲罷不能者也。一洗輓近之陋習。闡揚師門之宗旨。行且見之矣。恨不能致身其間。與聞攻堅木叩洪鍾之問答也。不宣。

答高象卿癸酉

編輯

僕與沈思仲善。往年。思仲自謫還。爲僕言南中人物。首先數足下。旣又示其詩卷。足下詩亦在卷中。思仲於人少所可。見人詩文。不深合其意。不肯妄相稱道。獨於足下。旣可其人。又采其詩。僕於是心知足下而慕與之遊矣。前歲。思仲在加林。有書雲足下新起亭子。欲得僕詩而揭諸壁。僕自惟於足下。雖相知之深而相慕之誠也。進無一日杯酒之雅。退無尺書安否之分。而今乃因人一言。率然投詩於千里之外。惟足下亦將以僕何如哉。以是不敢承命。然益知足下好士而有文。眞可與從遊者。益信思仲於人不徒交也。又自幸不見鄙棄於足下。庶幾早晩一得當於尊俎之間也。乃今忽蒙貶翰。責以同儕之道。申以祖先之契。命辭深致意勤。僕雖固昧。寧不知感。然推奬之辭。或過其情。豈足下苟相爲悅者。此殆朋友之過言而足下傾聽不擇焉耳。古人固有不一相見而號稱神交者。亦有不知其名氏而遙爲贈言者。此可見聲氣之感。不在乎言面之間也。近世君子。動以苛禮相拘畏。惟懼人怪笑。雖有願爲之執鞭者。苟無雅素爾。則默默然不敢出一言布情素。僕嘗病之。今足下獨脫焉不泥於流俗。輒屈盈尺之紙於所不識何狀者。顧僕所有。誠無以當足下之求耳。若足下交際之禮。契許之義。實無愧於古人。抑可以羞庸衆齷齪者之顔而使懦夫氣立也。僕雖欲膠舌閉口。終無一言。庸詎得乎。聊感足下之風。輒復盡言及此。亭詠。不敢終逆盛指。謹此錄奉。荒拙無可比。甚負勤勤累敎意。適增歎愧。不宣。

答朱定叔丙子

編輯

月前得足下所惠詩若文。諷翫日數周。不能去手。宜以一書仰謝相與之意。而在公少暇豫。迄無往復。計足下懣然遲遲也。盛作。看繹之久。益見其標格之高。結撰之妙。詩固無論。至於文。尤覺體裁氣力之大備。姑舍嗣後精進之無方。卽據今所成就。已能桀然如此。所怪。足下齡甚少。又所處則荒遐之下邑也。師友磨礲之益。耳目濡染之富。當亦不比以南。而廼其詞學之美。獨超詣如爾。此固足下得之天賦者。加人累等。而探討之勤。閱覽之博。抑在不可誣也。顧甚蒙陋。雖非知足下者。其所以讚歎欽悅。夫何淺淺哉。獨其中稱道僕者。大過情實。類非庸庸者所可聞。赧然適自愧恧。不敢以得之於高明爲幸也。況有求益叩問之旨。有若後學之爲恭者。則吾何敢當是。抑見足下以能問不能之盛已矣。所望。毋以少成爲足。毋以爵祿爲奪。勉勉焉惟恐不及於古人。樹壹定之趣而蓄富有之業。旣自卓然而有立。餘爲見愛者嘉告焉。則僕將垂拱蒙成而受賜多矣。足下儻以斯言爲可也。旅食日久。興寢自愛。不宣。

與朴生以文戊寅

編輯

僕嘗謂瓌奇自珍之士在草茅荒僻之中者。譬如良金美璞藏伏於醜石朽壤。雖其精光文采。有足以器淸廟而價連城也。顧世人不知寶焉。則卒亦棄擲埋沒於衢路之側。寧不悲哉。向使侯嬴不遇信陵。則其奇節異能。亦死於監門之賤。黃叔度,茅容之倫。不見知於袁閬,郭泰。則含章之德。顔閔之行。亦終於牛家小兒。樹間野夫耳。僕屬來玆土。新得交於李君和孟。嘗與論一方人物。和孟輒擧足下爲第一。稱說足下連日夜不倦。其言曰。吾里中有朴生者。其爲人樸鄙而少文。好古書如嗜鱠炙。身服耕鉏而書卷不去手。借書於里中大夫。必盡帙通熟乃還。前後所觀聖賢書。無慮累百卷。躬廉直之行。臨財有讓。與人言。無所欺詐。鄕隣之小民。敬而信之。不敢侮。吾與比屋而居者且二十年所。曾不見有不義之行。蓋所謂隱君子也。僕聞之。不覺蹶然起也。藉令和孟之言。有一二不讐於其實。固不失爲一鄕賢士。矧乎和孟性端而辭約。其言之足信者耶。僕誠不敏。然其慕義而好善。自謂不後於人。聞人之有幽光隱德而可與相輔而爲仁者。則雖在千里之遠。編甿之賤。猶將不憚勤苦而躬就之也。況以足下之賢居一息之近。而又名隷儒生之籍者乎。顧以左右親側少暇。不敢以意出遊。輒以咫尺之書爲先焉。非敢自比於信陵,袁,郭之事。聊以道見慕之勤而因得以交驩足下耳。且聞足下所爲文多可觀。竊幸相示。言貌之旣不能時接。則得其文而求其所存。亦相好者之志也。足下豈深拒哉。不宣。

答李囿和太元

編輯

間焉不嗣嘉問。歲色行且窮暮。懸心寄傃。何日而忘。卽者。乃蒙手翰遠辱。具承體中當寒益善。非斯之慰而復慰。何況有歲前後枉過之意。合席展襟。計日可待。欣企復如何。朴生答書。謹領。其書辭。乃又簡雅深奧。頗有古作者意趣。而明者雲於辭令野人也。以僕觀之。多見其爲君子。未見其爲野人。固夫嗑然於皇荂折楊者之聞。淸廟朱絃之音。卽倦臥而不欲聽也。惟明者博究經墳。旁攷作者型範而有得焉。則自可知朴文之非野也。昌大碌束趨班。壹無可言。親庭東峽之行。迄未還朝。而日寒雪至。私悶如何。餘姑拜謝。不宣。

答金子裕令行○辛未

編輯

前月初。自海臯還漢師。得子裕書。兼受遊楞伽山所錄。未及付復。續奉書若詩。何僕相報之慢而足下見叩之勤也。愧謝無盡。兩通詩草。謹已覽悉。其氣格之高下。模範之大小。固非僕所可備論。而就其摛言撰思。已非庸衆者所及。何子之弱於年而壯於才也。與子裕別。歲未周也。而詞致坐長。殆非昔日阿蒙。則將子攻業之不懈而致此歟。抑是山川草木。助子之才氣而發之歟。然以能問不能。足下之美意也。苟爲稱道而略無疑難。非僕之志也。請嘗悉數之。子裕之詩。誠美矣。其氣淳而和。其色澹而素。其聲安而舒。三者之於詩。蓋亦幾矣。惟其淳而和也。故失之緩而少遒健。澹而素也。故失之澀而欠流麗。安而舒也。故失之慢而遜雄亮。此不可不知已。且登山則曰遺世從僊。惜歲則曰朱顔白髮。故爲戚戚可悲之色見之。令人不喜。此非特意象之不佳。文體亦欠老實。烏可乎哉。歡愉者難工。幼眇者易要。自古人以然。正自不得不爾。然詩本出於性情而心志形焉。觀其辭而得其所存。非可誣也。子裕齒竗而性馴。身逸而志樂。不宜有此。豈必爲悲苦嗟咄之言而後可爲詩歟。此皆爲詩者之所急聞也。足下以斯言謂何。然此不足爲吾子講說。雖不工何傷。士之所期願。顧無尙於是者乎。古稱三不朽。德者。存諸己施於人者也。功者。須諸人而利乎時者也。言者。率是二道而傳之後者也。古之人。德修而功與言隨之。故名實茂著。光輝流於無窮。後世存諸己者。蓋鮮矣。就有之。又患不遇於時。故士之圖所不朽者。又必以立言爲貴。言之於不朽。已末矣。況下此而詩乎。德者。內也實也。言者。外也華也。文者。言之理者也。詩又文之藻者也。詩之去實也。亦遠矣。其不足專心也亦明矣。雖專心而有成。何補於身。何益於人。嘗謂立言之道。必體之心。以立其根。翼之六經。以端其趣。參之百氏之言。以廣其流。然後辭達而道在其中矣。不體之心。則言濫而無督。不翼之六經。則志歧而易跲。不參之百氏。則辭陋而不洽。三者固不可偏廢。而心爲本焉。廼後發而爲文。則炳乎其陽也。淵乎其深也。超乎其高也。蔚乎其有章也。是不朽之業成也。若所謂詩者。特取歌詠之義。以暢其伊菀。以舒其感憤。足矣。不當疲精役神。徒務刻畫嘲吟爲耳。非徒無益。抑又害於爲詩之道。風雅之人。曷嘗疲精役神。刻畫嘲吟爲事。直敘其哀樂而節其音爾。循近世爲詩之道。求合乎風雅。則猶求之燕而轅越。愈往而愈疏遠矣。苟徒志於詩者。不以向所云三者而能有成者。吾未之見也。足下以爲如何。足下年始弱冠。才力有加。心靜無他好。又輔以師資庭訓。譬如江臯河瀕之善養禾苗。大業盛事。宜足下所自勉。足下其有意乎。承問所攻何書。所得幾篇而實無可擧者。偸惰而病劣。其何能自力歟。自顧如是滅裂。而輒復云云。芸人之田。亦見其愚也。然在吾子採而觀焉。不宣。

答李益之己卯

編輯

正擬送人相候。畏潦未及發。此時書到。又審安遣。驚喜披寫。蓋前此無有也。所論縷縷。深見文史之志不少解。又能深達世士徒習時文之蔽。思以身一矯之。甚善甚善。僕曾抵沈思仲書。力詆科儒捨本趨末之無益。未知益之曾覽過否也。並世士大夫與我相好者不少。就有質美可與爲善者。有才高可與適道者。亦或有志存經世文字者。而夷考其歲年所業。不越乎詩賦表策。至於聖賢立言傳道之旨。與夫古人作文體要。芒不省爲何事。以故雖其質美者材高者有志者。卒無自得於胸中。及見其艱難所成就。卽一進士一及第之名耳。其不幸者。並與一名而卒無得焉。僕每悶然憐之。而無奈溺於積習。終不能譬曉。今吾益之不待師友之告導。脫然自悟於羣衆之表。令人色喜而心服也。然此亦有難言者。非有卓立之志。勇往之氣。不息之功。而徒能笑人之落在科臼。旣不習時文。又無得於本原。則吾恐世之齷齪者。反以爲口實。適阻才雋者歸依之路耳。且夫滄海之深。非一水之積也。鄧林之茂。非一樹之布也。今欲索至寶於千古墜緖之後。而只得涉獵數三家言論。諷誦十許卷編帙。便謂止此足矣。夫豈能觸類而逢原也。惟宜博訪書籍。無書不過眼。而又必虗心眇觀。勿以掇剽蹈襲爲心。直求古人用心處。則雖由是得聖賢之道。通經濟之術亦可。至於詞章小道。寧患不得其門戶耶。然徒博不能深造。又必講討而衡之。思索而精之。去取而明之。時習而成之。傳曰博學之。審問之。愼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程叔子謂廢一則非學。此固求道作聖之大方。而愚謂爲文章者。亦廢一不可。吾子以爲如何。其淺者不過如此。其深者又不可書傳。惟見臨面評是企。此間。比夏初差覺靜散。容可討論經史。風塵中一日晤語。可敵千駟。此意常存胸次可也。不宣。

答李益之庚辰

編輯

前日人還。得惠復書。雖是寂寥數語。然於筆畫點注之間。亦得以仿想儀形。信乎渴者之易爲飮也。卽者。又忽辱書。此係匪望所得。傾慰不翅倍百。然書末所謂爲文甚難與決知文章與時高下之雲。微有自畫之意。無乃不可乎。嘗謂文章與時高下。不知道者之言也。夫文章之理。出乎天。而天無古今之異。則文章之理。亦古今同也。文章之機。在人心所感。而人心無古今之異。則文章之機。亦古今同也。天地萬物人事之變化。所以爲文章之實者。雖得失治亂不一。其名目節度則大同。至於所使文字之乎者也之屬。又無變於古者。由是言之。今文之不及古文。固將歸罪於氣數而莫容人力耶。抑人之不肯悉心求之之過歟。明者必能辨之矣。高明又以蘇氏之於班,馬,揚,韓。卑下爲甚。此又不可。夫文章之用。有三。有談理者。有記事者。有論事者。班,馬長於記事。揚,韓長於談理。蘇氏長於論事。雖體裁模範不類。因其所長而各臻於妙則同。何可遽斷爲卑下耶。吾子旣於蘇氏。有望洋之歎。而推以擬之於班,馬諸家。又見其高古博大有過於蘇氏。便心喪膽落。退然自小。而曾不明乎大道之原。宜其患魚魯之亦難辨也。夫見難則氣沮。天下事無可爲。願明者因鄙言而深求之。不宣。

答李益之

編輯

對時雨吟停雲。何日忘之。此際得手書。慰可知已。但承苦暑暍。爲慮不淺也。竈濕煙沉。析桂炊玉。貧士之恆病。而亦善處窮約者之樂也。誦宋玉蘭臺之賦。諷子瞻秋陽之詞。羊裘輕若纖絺。裹飯甘如八珍。則祝融歊赩之威。何遽相干耶。況聞自力看書。不至廢業。此尤淸心滌暑之妙方也。甚善甚善。擧子業。旣不可全拋。則宜亦稍費心力。以求其工。恐未可徒恃才鋒而遽謂不習而能也。澀竽不吹。則吾見其愈澀而後愈不可吹也。僕東出之行。不旬而返。昨又持被禁廬。弘景松風之夢。猶有餘淸。而終不如野外閒放。令人煩心。姑謝不宣。

答李益之

編輯

雲雪滿山。閉門孤城。正有天涯之思。今日撥使至。忽得至日書。審來在親庭眠食安穩。慰此忉忉。何可言何可言。前惠數書。並皆有答。何得雲中散之懶耶。必信使稽滯也。霜下字。乃動字也。昔蘇,黃諸公。並觀杜律傳寫本。至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之句。過字偶落。諸公欲以意安下。或曰疾字。或曰下字。或曰去字。終不能下得過字。僕詩豈敢論於老杜。而賢者之明見。與滄浪可謂一時詩豪。而何乃欲下一字而不得耶。此間僅遣如舊。間有痞證。不能自力於誦讀。爲可悶。而學子數人。鎭日相守。得與談討文史。足以聊遣短晷耳。此生生活。只把黃卷作茶飯。誠味乎此。則何往而不得所樂。惟恐世間兒輩之覺此也。多少不究。

答李益之

編輯

前月兩度手帖。得之數日間。披展開豁。不覺關嶺千重之阻隔也。但承令從終不起疾。曩固慮其難已。今得凶問於絶塞之外。驚悼一倍。況聞其慈闈病患。又甚危篤。馳慮可言。人生稍壯。卽有喪病事故之纏繞。擺脫不得。古人所云惜分陰等語。凡爲此也。但存得此志。念念不放下。則雖事故繁委之中。自當有進勉之。此身以十年病骨。衝過六鎭風雪而能無大疾。此已怪事。他尙何說。惟是望雲懷緖。逢辰益苦。但吟老杜孤城此日腸堪斷。愁對寒雲雪滿山之句而已。詩律。今復寫去。來書疵砭。恐是切中語。蓋官行。異散誕之遊。且有檢田等事。係心撩眼。何能刻意沉思爲哉。然如城津等作。不至太俗。如何如何。抵夏弟書。可互觀而相發也。此間有學子數人。與論經史。不至面牆。以是深自消遣。不至用女樂寓懷。獨恨意中人不可同此席也。多少不具。

答李益之壬午

編輯

書來苦憶中。何謝一日話。且承處旅貞吉。過暑淸勝。尤喜無已。此中侍事得比前㨾。日來乘漲登釣舠。沿洄於巖壑之間。每淸風遡襟。輒有願言之思。遠莫之致。忡悵如何。書中。有求益之意矣。益之讀聖人書殆遍。苟能因其言而究其義。得乎心而行乎身。則雖由此日造高遠可也。尙何朋友之警告爲也。顧在誠不誠如何耳。然愚嘗愛楚騷數句雲。忽馳騖而追逐。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將至。恐修名之不立。有時三誦而感歎。請以是姑塞勤意。如何如何。詩律之工。廢置許久。盍亦於旅託牢愁之日。時時諷詠。以合於毋迷其塗之旨歟。貴作詩律。大要不如數年前。何者。一則自己敲推之工不繼也。一則朋英評隲之益不加也。若復繼自己之工。則愚雖不敏。不敢辭評隲之責諒之。不宣。

與李益之庚寅

編輯

聞今日欲與僉益相會。果爾否。今日之事亟宜寢止之狀。昨已面詳。而以道理則本非古道美規。白沙,藥泉。前事明有可援。強而行之。不過爲循襲俗謬。尤而效之之歸。適足爲可苦可恥之事耳。以事勢則無一分辨暴得力之望。而賭取罔測之危辱。況前此兩三疏。影響昧昧。而猶被白地誣捏。必將添卻指敎營護之罪。而亦旣實有交涉與聞之跡。則亦將無辭而自解也。毋論別事長者。連書累牘。極力苦輓。而僉賢聽若不聞。斷行不疑。則在僉益之道。豈不大有傷損耶。僉益之意。以文字之疎略取笑爲言。此固然矣。而藉令已得可用之文字。決不可任自行之。幸望將此書意。遍相報告而亟寢之。如何如何。諸賢以至心血誠。欲爲陳辨。因長者極力苦輓而寢止。則主客之道。交得而兩美。世之聞者。毋論彼此。亦必以爲允當矣。前後諸書。並出示僉益。亦可。

答李子深庚辰

編輯

九月晦題封書。仲冬末始得承覽。乃覺山川之逴遠有如是也。誰謂我東幅員之小也。然書帶赤城煙霞。歷漢水過鐵嶺。投落於六鎭氷雪之郊。非夫氣意相與之勤。眷念之至。亦何以得此。遠遊者。能不心感。因得侍引如宜。又以晨昏之暇。讀書萬山中。硏朱有味。離親出塞。病倦悠懶者。又能不興羨耶。況其就靜攻文史。深愜素望。終古有心人大業盛事所以眇千古驚一世者。皆從岑寂牢騷中做將出來。如徂徠之於岱嶽。康節之於百原。皆是勉之無已。則豈惟吾黨之光。抑亦斯文與有望焉耳。送行詩二篇。無論記存遠寄之爲幸。卽其詞格之淸壯。結構之圓鍊。亦足以高視輩流。欣悅又可言耶。弟扶策羸骸。衝撞盛秋風沙。而得無顚踣於塞土。此過始望。餘外豈足雲。有數三年少來與相守。時時講說經史。頗忘旅泊之懷。獨奈望雲悰緖。去而益切。何哉。詩章。行路中有若干所作。寄上親庭。仍示內外諸從。蓋只爲自廣其羈孤。兼欲家間以慰相念之意雲爾。至於韻致體裁。則無可論者。已播洛中之雲。恐是太夸。尙何足投向高眼。然異日西歸。儻蒙惠訪。以慰遠行之還。則亦當披帙於燕超淸晝。以求斤正也。送南遊序文。爲之蓋久。止坐病散不時寄。今廼取況於簡易翁。三四易藁。非實際也。承示後。始復追記。強拙寫去。庶贖從前懶慢之失耶。書末梨渦之戒。尤見故人見愛之至。敢不拜章。向者內從載大有書。亦申此戒。略有所答。或於早晩可以討聞耶。千萬何能悉布。止祈窮歲學履益勝。不宣。

答李樂甫錫祿○己卯

編輯

日蒙樂甫示之所爲文二篇。驟讀多不能句。徐而察之。乃得其用心。蓋引繩於典謨訓誥。死不道商周以下語也。往者。李獻吉於鱗輩。以文章大鳴。號爲力反正始。而其所句剟而字剽者。不過左丘明,司馬遷等數家已。今吾子乃又泝而上之。直取典謨訓誥而剟剽之。此殆吾子之才過於獻吉輩歟。然則吾子之大鳴以文有日。而力反正始之功。行復見之矣。其可畏已。然是道也。吾嘗涉其流而粗得其情。試爲言之。惟明者自擇。夫文章之理。出乎天。而其所發則由人心所感。得其理以立之本。愼所感以審其幾。其於道。思過半矣。操斯術也。以往觸類而逢原。記事論道。陳利害敘哀樂。無所施而不可。高下深淺。縱橫經緯。無所處而不當。若夫文句之險易奇順。非所論也。何以明之。昔者吾夫子之立言也。春秋。用王法義。主乎誅褒。則其文簡而嚴。易翼。開三聖之秘而盡萬物之情。則其文奧而鬯。論語孝經。設敎而詔人。則其文典而切。玆數者。體實不同。而俱不害爲夫子之文章。何也。誠亦得其理愼所感而行之以無意也。後世才俊之士。爲文者何限。知斯術者或寡。以揚雄之覃思。白紛於墳籍。而篤論者猶或病之曰。雄之文。短局澀滯。曰子雲好奇。故竟不能奇。此無他。不甚精於其術而有意於奇也。唐之樊宗師。以奇特聞。韓愈亦嘗稱道。而吾嘗於僻書。目其數篇。其理初無深奧。其詞又未必工。特難讀耳。宗師之以奇自喜如此。則其視韓愈,柳宗元,李翺之爲文。必謂凡冗庸俗。目睨而喙唾之。然而數子之文。歷今千百年不廢。家藏而人誦。宗師之文。卽湮沒不槪見。夫其拂時好犯衆笑。苦心彊力而爲之者。豈不爲千古計哉。而傳遠之效。卒不及彼。而反以奇見廢者。何也。徒事於奇而其中無可傳之實耳。且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地之生久矣。百爲畢出。雖戶說而眇論。猶患不逮。今旣不幸而生乎百世之下。徒自託於典謨訓誥之重。篤守而無變。不能通天下之志而不之病。不能成天下之務而不之恤。則惡在其人文化成之義乎。莊周所謂蘄行周於魯。猶推舟於陸者。不殆近之歟。吾子之文。信美矣。或者不深求可傳之實而有意於奇。則吾未見其可也。誠以吾子之才。博觀而深思。富有而時習之。則向所謂得其理愼所感之術。當自得之有裕。而反考前日剟剽之爲。必且一笑而去之矣。對策一道。多見識解之通洽。可喜。然人之見之。須三四讀可曉。旣求售於世。則宜使人易曉。若曰雖不見曉至不售。亦無所恨。則亦無用習時文赴科擧。吾子必居一於是矣。天地說。不寧詞句之簡勁。以父母準天地。指譬明允。義正而理當。有足以發君子孝悌之心。古人所云作有益之文者。正謂此也。嗣今有作。亦必講明人倫之近則甚善。因還二篇。縱言及此。不宣。

與申士相弼夏○癸未

編輯

發解日。欣聳則多。顧以爲小得。不足爲吾人賀。將有俟矣。日昨榜眼至。所得多鄕曲士。而賢者名不在其中。於是而憮然。以唁易賀。仍獻奉勉之辭曰。徧玩諸經。以博其識。貫覽子史。以修其辭。乃後熟讀而致力於要言。時作而兼習乎衆體。則不期乎科擧而科擧在其中矣。苟徒守世人謬習。看類抄作科文而已。則吾未見其必得也。就得之。非吾所望於有心者也。士相以爲如何。誠能循吾說而進焉。不歲年。當有所造。愚請易今日之唁而復爲賀也。不宣。

答申士相甲申

編輯

僕行己無方。進退不合義。名在侍從之列。卽古所云格君行道之職。而曾不能發一言措一事。上副明主顧問之須。下塞士友期望之重。脂韋雷同。藏縮其角距。徒能乍出乍入。往來屑屑。有時居閑處靜。內自省顧。未嘗不發汗沾衣。今足下枉書累十言。敎之勤勤。此古君子相責望之義而足下能之。足下非今世士也。顧僕何足以當之。然僕之循默不能言者。非敢爲佞也。亦嘗審量於公私情義之衷。行藏去就之道。不至甘以其身處於持祿苟容而已。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天下殊塗而同歸。一致而百慮。故曰去就出處何常。惟義之歸。又曰。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義者何謂。亦惟求其心之所安而不悖於理焉耳。欲論事。被人輓止。亦嘗有之。足下之責我。誠得矣。然亦豈徒以禍福爲趣舍。自喪其所操持也哉。誠見才不足以動上。誠不足以孚人。而徒取危辱。貽親之憂耳。嗣今居可言之地。而吾之才誠學術。有可以自效。則何憚而自同寒蟬而已乎。聊布心腹。少答厚意。惟足下善秘之。

答申士相

編輯

昨枉曛夕未盡展。耿有餘意。書及。稍慰此懷。三隱之旨。更僕難悉。何可以尺楮悟人耶。然姑擧其略。隱者。道之微妙難見處。費隱之隱。卽指微妙之本體。而與道之日用處。程子云費卽日用處作對而言。索隱之隱。卽不務明其日用處。而惟務推索微妙處之謂也。莫見乎隱者。言凡天下之理雖微妙者。必至著見也。三隱字。夫何有異義耶。特其所從言之差殊耳。如何如何。

答朴質甫光秀○戊戌

編輯

山扉日午不開。忽驚剝啄聲。華翰帶得新詩入手。如獲明珠。數回玩詠。淸風欲生衣袖間。三伏炎蒸。頓覺煩襟豁然。吾人之爲惠多矣。亟欲拚和。而鉛槧之廢積年。近又被二竪兒所困。詩興也沒。容俟稍有惺蘇。當有以奉報耳。來詩。淸英圓鬯。不見有疵瑕。斤正則吾豈敢。惟願勿以不亟和呈爲憾。續惠新作。開此昏愗。則患心眚者。足當一貼醒神散。願幸毋忽。此正類窶人不償前逋。而又索子錢於富戶者。一慚一笑。想恕之也。此中三章。答旨隆摯。又加於前。而病莫之承命。才送四疏於縣道。惟有日夕悚蹙耳。姑謝不宣。

與盧生命圭己卯

編輯

乍涼。孝履伏惟安善。曾奉大丈聞欲暫棲坡山。未知果如初計否。近比所業在何書。而能有程日課功否。士生斯世。所期不同等。或志乎道德。或志乎名祿。或志乎文藝。至於甿庶。亦有以財利爲心者。而苟無刻意刳心。俛焉日有孶孶乎。則毋論所期之大小。亦終於無所成已矣。且況年齒日邁。神精日分。求事工之靜專。弱冠不如童歲。強壯不如弱冠。如不欲有爲則已。如欲有爲者。其可以一日而自懈耶。幸復厲志於惜陰。勉加百千之力。毋貽後時之悔也。經傳所未讀者。固宜先讀。而如馬史,漢書,韓文等。須取全帙。從頭看討。無一字不經眼。則非徒文理之大進而已。心胸之開發。識趣之恢廣。當有自得之妙。幸勿遐棄。先取一帙而試覽焉。親癠身恙。苦未作暇。迄阻倚廬一慟之慰。此豈情素所安。容俟病憂少間。當一造敘。不任耿耿。略布悰欵。都希哀照。

與盧生命圭戊戌

編輯

厄會。人之所時有也。古者賢有文之士如公冶長,李白,盧柟之流。擧不免縲繫之辱。在我旣無愧矣。吾於命何哉。訟屈。自有公論決遣。惟俟州家區區。所冀。惟於供對言動之間。毋愆修飭之恆度。務合乎古人所謂不辱詞令。不辱理色之義。圄中有暇。繙諷書卷。以自排遣。亦爲習坎心亨之一道也。大年子淵諸益。爲之奔走不倦。衰世急難之風。可尙也。方與漢臯叔父對坐。擾不盡及。

答朴生弼載戊戌

編輯

病憊甚。日思相就而汔未果。如食有噎。正爾耿耿。辱書。甚慰此意。誄文事。奉悉勤諭。誄與祭文。雖同是哀悼之作。體卻殊別。誄之爲言。類也。類其德行之謂也。如古任昉,沈約之文是爾。祭文。固亦稱道其徽美。而所主在於敘哀。況於一家至親。則尤以哀傷爲主。昌黎之於十二郞諸姪諸女。可考也。碑誌祭文。俱皆行之。則豈哀誄獨不可施之敎。誠亦有理。祭文。固如右。碑誌與誄。詞體華愨之別。如昨書所云。鄙滯之見。終以爲未妥。若所引梅聖兪請銘。則謹聞命矣。僕之文章。顧不及歐公萬萬。而以賢妹雅意。見屬以紀述之役。則亦不敢終辭。幸擇而處焉。臥倩不宣。

答具生聖彥乙酉

編輯

阻甚懸戀。卽承手訊。差足爲慰。所問表德。舊時所云特出一時之矢口。顧烏足爲定論。但大有兩字。寔覺無意謂。請以直夫改之詩曰。邦之彥兮。又曰。邦之司直。惟能直而後可稱邦之彥也。未知高意謂何。然古人有言。人能貴名。名不能貴人。若貴名之責。亦有難仰他人者。幸勉旃。韓文之繼讀。豈不善哉。亦惟曰業廣。惟勤勉之。屬擾止此。不具。

答申生宗夏辛卯

編輯

蒙示責諭良勤。甚幸甚幸。向者揭示場屋。蓋愍時文之偸弊。欲有以稍正之耳。若見捷者句語之尖巧。固心所不取。聊就其所長而奬與之。前後似此句語之批點甚多。奚特秋忽春之爲怪耶。夫以歐公之文章重望。專爲知貢擧者有年。而猶不克亟變文風。嗷嗷者四起。至被擁馬而敺罵。必磨以歲月。顯行絀陟。然後稍變之要。非朝令而夕改也。如我之瑣力旅進。而何敢遽望其矯俗耶。況近來才子稍出頭角者。皆以奇巧爲勝。求其和平醇鬯而善爲之。殆無一篇可取。苟以奇巧見絀。則將無以塡榜額。吾獨且奈何哉。使有典實完好。如春燕巢林木。淸新圓妙。如放白鷴而見屈者。則吾當服罪之不暇。試摘示之。如吾足下。但當益孜孜所業。篇體之締構闔闢。句法之鼓鑄洗削。無所不用力而期造成章之境。則若所謂典實圓妙者。在其中矣。亦當一戰而雄鳴。毋徒取一時被選者瑕釁而遽加訾貶已也。屬有病故。今始奉報。不宣。

答李生宗城壬辰

編輯

惠書雲有意聖賢之學。甚盛甚盛。三代之士。無非學者。尙矣毋論。雖以近世言之。若穆陵及仁孝兩朝。朝紳章甫爲此學者猶多。不必以繩尺自律而槩之。淹通經傳及儒先之言。有行誼文識則同。然世俗或譏笑之。蓋爲此者寡而不爲者衆耳。今世名爲學問之士滋寡。譏笑者滋益多。噫。此可以觀世矣。然爲學者苟無卓立之志。鮮不爲譏笑所動。此皆見道未明之過。而亦獨行孤立爲難爾。今吾子誠有意於是。則旣毋以近名爲行。而亦勿以避名爲心。惟以收心飭行。讀書求道。視如日用飮食。行之不已。則譏笑漸息而見道益明矣。僕少時專欲避名而務爲自修之實。自修之實。若存若亡。避名之心。卒與流俗同波。至今四十五十而無聞。悔將不可追已。故於吾子之問。輒以毋苟避名。贊其決焉。欲吾子視我爲戒耳。答人論文。亦已見本末之所在。其間不無得失。姑未暇一一評對。爲學。雖以文字爲末。讀書不可不力。勉旃勉旃。不宣。

答李生春躋丙申

編輯

昨者蒙惠手書。辭意勤備。若將求益講業之爲者。披瀉之外。愧仄不敢安。明經設科。本欲搜羅經術之士。致用於朝廷耳。近世徒習口讀。不省經文之爲何義。一日決科目。棄典訓如敝履。豈國家設科之意哉。足下旣明習經書。取一第有裕。而年尙少。又有志於探賾聖賢立言之旨。甚善甚善。顧昌大寡聞陋識。重以哀疚疾病。益荒落無有。其何以待攻堅之善問哉。然盛指不可拒。好意不可孤。如以暇日見敎。以疑晦相長之益。幸與賴之。或以書尺相往復。尤善。先誌謹完。文字恐圓好。無可指議。只得略疏一二處以呈。屬苦痰眩。力占不次。

答申生維翰己亥

編輯

曩於便中。蒙惠手書。山扉靜閴中。得奉金玉之音。其於幽悁之思。何啻暍者之遡泠風也。槎行之啓道。當在不日。旣不能遵路而摻裾。則一言贈行。乃相慕者之心也。顧何待見屬之勤勤哉。含意連辭。政欲及期構呈。所患眩愗之證。逢炎頓劇。長日昏昏。殆無惺悟。無以卒篇寄去。病人事。眞可憐也。然萊上候風。當費時月。此病儻得少間。庶乎追贐於發帆之前耶。以足下高文絶藝。畸於世阨於時久矣。顧無所表見。今日之行。天使之振大雅於殊俗。揚國家之聲明也。毋以家私累其心。專精於翰墨。俾卉服之人。永世傳誦。服我右文之化。則其有補於東漸之聲敎。抑豈少哉。勉旃勉旃。伏枕呼倩。多少不盡及。只希風濤安穩。木道利行。

答許生綄辛卯

編輯

日蒙惠之手書。並投程詩十五篇。書辭旣高妙可喜。詩又精工有韻致。信乎其富於文詞也。往年得見數篇。固悅其才思之敏悟。句語之淸警。猶以一臠之味。未足以槩全鼎爲歎。今所示諸篇。皆又圓鬯有餘地。絶無艱難之態。蓋無一篇而不堪高選者。且近日科生輩之爲詩。務以尖巧詭異。求勝於人。而文體日乖於平正。號爲才子者尤甚。心常病之。盛作。旣具諸美。而又無此病。正所謂威儀棣棣。不可選也。至以楓落吳江浪。猥自引喩。雖亦謙謙雲爾。得不太過歟。旣辱求評點。不可白還。妄加塗浼以呈。視至可得其得失也。揚子雲嘗稱聖門。用詞賦則賈誼升堂。相如入室。已而。又謂雕蟲篆刻。壯夫不爲。詞賦亦云。況程詩乎。雖工。何足與論於不朽之盛事哉。吾子旣以此得售。無所事於程詩。以是之才。盍亦求諸進乎是者乎。因還詩篇。聊復漫及。不宣。

答羅生沉戊戌

編輯

來伏窮山。百感交中。觸境陳跡。彌增愴涕。終日掩扉。懷戀不比他日。忽此手牘遠及。披豁欣倒。眞是逃虗者之聞跫也。所諭縷縷。深見求益之志切。稱擧疇曩責我以成就人材。克紹先業。甚盛意也。顧此痰痞風眩諸證。年來轉益深痼。日服湯丸。未有驗效。此惟專精調息。而猶有危死之慮。尙何暇於引後生講文字耶。抑念世道日益迫隘。比前時又遠。與學子輩。討論經藝。雖似出世間法。亦不宜爲世所指名。而自一家至親。至遐方人士。願相從游者頗不少。一開路。恐日後轉難措處。以故不敢生意於此事。實病旣如彼。微意又如此。將虗負勤渠之意。悼歎如何。目今房室旣無餘隙。村廬又無相容之勢。來留之計。尤無可論者矣。欲趁開初入都。過袷事還出。其間儻見枉於京第。可悉餘縷也。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