晩羲集/卷十一
箴四首
編輯擇交箴
編輯子盍觀夫友道之損益乎。柔佞可喜。直諒可畏。然而可畏者責我以善。可喜者陷我於不義。殆若濡染於丹器。久不聞臭於鮑肆。況復靑松指心。皦日爲盟。及其利害生死之際。孰能不爲之相傾。雷陳絶無耳。餘皆是白衣蒼狗。勿以爲金石之契。
聽言箴
編輯淫辭知陷。邪辭知離。遁必知竆。詖必知蔽。於乎鄒聖。豈欺於我哉。
昨非箴
編輯盡善則難。所貴知非。知則改之。庶不終迷。持心靡恆。作事多滯。剛雖不折。柔或近廢。己過於恕。人過於愛。哀樂失度。辭受爽義。學不立的。悠愒度日。名利莫透。聲病是汩。白首紛如。有悔難追。雖不有初。善終自期。旣止攘雞。寧復搏虎。取譬雖淺。亦近於道。今不如昨。銘訓可考。
反情和志箴七情之中。擧其怒慾。
編輯情動於中。不自知非。惟怒難制。惟慾甚危。怒發於翻然之頃而勢莫能回。慾萌於忽微之中而因以潛滋。故如火益烈。如水益深。而忤於物者。反招悖逆之禍。黷於利者。罔有廉恥之心。違道甚遠。可知其人。惟理之是非而袪其己私之發。視義之從違而不爲外物之殉。則自拔乎常人之情。庶幾乎定性之域。而發皆中節。是爲中和之德。
銘六首
編輯正齋銘
編輯正之爲字。從一從止。子以名齋。從事於是。一則不雜。止不妄行。路正而坦。衡正而平。不衺不枉。乃公乃直。身正行脩。心正理得。如佩弦韋。永矢不忒。
愼言銘
編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非所默而默者。猶不害吾心之靜。不當言而言則其不爲人聽之惑耶。戲言傷易。忠言爲逆。豈惟一身之榮辱必由其中。抑亦爲人之輕重可騐於此。頻雷損威。恆風爲咎。盍艮其輔。無以滕口。迺書誡於座右。罔或斯須之辜負。
三戒銘
編輯黷貨冒色。賞亦不爲。酒本小戶。何至喪儀。雖欲毀我。三無可疵。過信人言。有悔莫追。學不思辨。但主闕疑。矧玆癃老。難於自強。反己自咎。惜此流光。無則加勉。有敢忽忘。請質心君。銘此致詳。
果軒銘並序○閔侍郞胄顯號
編輯果與菓同義。人之取必於進德。猶木之成熟於結實也。然實之未成也。必有漑根而不食者。然後食實之報。徵於後世。此天理之果可必也。今果軒之家。種學數世。文行全備。然其先不克有成。成功乃在於果軒。豈不以天理之不誣而食報之有時耶。然則蜚英聲騰茂實。早登龍牓。固足以榮親。而猶以果軒自號者。思貽父母令名。而未始以一第而遽畫也。余則有志未果。而感君之實心求是。又當有成効。故爲之銘曰。
子有懿行。名歸於親。有思而爲。必誠於善。事君必忠。任職必勤。發軔雲程。吾見其進。育德果行。以此加勉。令聞令望。親與榮焉。惟君家法。孝哉子騫。
新泉銘並序
編輯泉者。水之源而井而汲者也。然其用在人之修潔焉。在易井之六爻。井泥井谷皆不可用。而至於三四之井渫井甃。然後其用可施也。故五曰。井冽寒泉食。六曰。井收勿幕。此其應用非修潔之功耶。今鄭君洙鉉。有泉屋隅。理而新之。請言於余。余嘉其有契於易之用。而自新之工。亦當如新泉。故爲之銘曰。
山之出泉。固有其源。泥而汩之。幾於棄捐。人斯勻賦。孰欠性靈。物累斯蔽。亦易昏冥。因體立用。修爲之効。井泉旣潔。律身有道。如彼去滓。澹兮靈淵。水哉水哉。吾師丈人。
凌煙閣擬銘並引
編輯刱守克艱難。聖念軫風雲之會。崇報垂永久。彩閣籠煙霞之光。煥乎有功。繪之後素。蓋聞古聖明得人弘業。而樓閣圖功攸終。紀成績於周時。厥有太常府載在。序元勳於漢代。亦粵南宮畫排張。非徒耀聲光於一朝。以爲酬勞之典。抑將嵸瞻聆於百世。俾作勸功之規。欽惟皇帝陛下。蓋以山河草創之基。亦賴賢良樹立之力。麾旄仗鉞。攬英雄於風塵。舞德歌功。竝夾贊於文武。肆當治已定之日。深軫績乃懋之圖。裂土分茅。必欲延及於苗裔。被絃銘鼎。猶恐未盡於旌褒。功名垂宇宙之間。旣奠興龍之業。丹靑照臺閣之上。詎無揭象之方。於是結構千尺欒楹。摸寫七分顔貌。羣材象棟樑之任。可方百戰之勳勞。高閣入雲霄之中。逈臨九點之煙火。房魏之氣像宛爾。無非廊廟宰臣。褒鄂之英姿颯然。可想兵馬元帥。凌煙之嘉號肇錫。貞觀之盛典迺成。股肱之美是思。奚啻麒麟閣舊事。面目之眞省識。亦邁瀛洲館新圖。與國家而匹休。殆將帶礪之靡替。騐朝廷之足武。言瞻觚稜之載新。垂之千萬億年。配乎二十四氣。銘曰。
有傑者閣。有儼者像。功臣是奬。其高伊何。截彼雲煙。爰揭華扁。羣賢咸在。非相則將。後所倚仗。匪贒曷輔。匪畫難形。勳業靑冥。天子穆臨。言觀厥成。規模甚宏。
頌一首
編輯擬虞元首明哉股肱良哉頌並引
編輯闢四門廣四目。懋上下之交須。煕百志撫百工。喜明良之際會。莫不丕應而徯。可知俱欲其驩。蓋聞君臣一體而協心。聖賢兩得而弘業。軒帝夢風沙之兆。不惟大鴻翼之。陶唐有雲日之治。奚但一夔足矣。天地交泰。必貴乃文武聖神。袞芾相親。允宜披心腹腸腎。念我後知人則哲。而羣僚咸事其賢。一心懋恭己之圖。取爲善也。百官葉和衷之德。思贊襄哉。爲上爲德爲民。必竢喜起之道。汝明汝聽汝翼。安有癏曠之愆。是以萬幾畢陳。同使令於百體。四隣欽乃。聚精神於一身。才俊待時而顯功。旣符共濟之望。惟後匪臣則罔乂。果若相資者然。元首知人而任官。明足臨也。股肱率職而無怠。良有以焉。首出羣龍。克合利見大之象。身能勵翼。擧仰其直弼之休。此實煕如皥如之時。敢効明哉良哉之頌。頌曰。
厥後克艱。明實作則。爲臣不易。惟良時克。若身使指。如足捍頭。兩美必合。惟卹乃休。猗與重華。君臣一心。睿鑑孔昭。羣匹仰欽。哲能官人。良不曠位。是爲合德。從欲而治。面稽勅天。肩仔顯德。逸上勞下。咸寧萬國。高拱春臺。治定功成。臣拜作頌。解撰河淸。
制一首
編輯擬漢拜蘇武典屬國制
編輯若曰。忠貫星日。政合中朝之褒揚。威振蠻夷。必以邊事而爲寄。無功不報。有爵與縻。惟卿天漢中郞。平陵次子。風雲甲帳。已結君臣之恩。車駟丁年。早膺皇華之命。南冠以縶。忍說困辱之百端。北海久淹。惟知死生之一節。彌山馬畜。唾罵衛律之榮。絶塞看羊。甘守韓邪之約。千丈白髮。未堪朔雪之侵凌。一寸丹心。只信漢日之臨照。及至書傳鴈足。迺見喜動龍顔。痛哭先陵。其奈復命之無地。行尋故里。又見生妻之去帷。今朕遭時多艱。沖年嗣服。先朝之舊臣相對。何以爲懷。北塞之羇蹤復還。是所不意。於乎。歷觀千萬古。未嘗無人臣之効忠。支離十九年。豈有如我卿之全節。名園甲第。未足爲顯褒之恩。丞相將軍。亦非無超陞之秩。惟玆典屬國之任。實爲重本朝之官。以臨盛秋。當邊人出入之路。用防猾夏。貴大臣鎭重之威。念彼犬羊之無知。尙能誦漢有人也。隱然虎豹之可畏。必欲使胡不窺焉。庸示顯揚。玆命擢拜。竹帛丹靑之載。不惟昔人之爲榮。松柏蒼翠之光。是知後凋之蒙賞。功逾霍去病之封山。聊以酬勞於朕。寵邁張博望之裂土。亦欲倚仗於君。玉節金章。聳華夷之觀聽。忠肝義膽。倂國家之戚休。其保壽考之無疆。勿替爵祿之永享。
詔一首
編輯擬宋命杭州守臣修吳越王錢氏墳墓詔
編輯若曰。山川拓龍鳳之域。予懋乃功。墳墓作狐兎之隣。爾其增築。當宥十世。可作九原。粵惟吳越王忠貞。實爲祖宗朝褒賞。金貝筐篚。幾修藩臣之禮儀。錦繡江山。渾入皇家之圖貢。宜見其天祚忠厚。傳葉之慶延緜。亦可以地有分封。及苗之典永裕。奈之何將軍已去。橋邊之大樹飄零。父老興嗟。塵間之宿草蕪沒。柳季之壠平矣。難禁樵採之攀登。若敖之鬼餒而。幾歎雲仍之零替。春風之麥飯空灑。莫慰三世之忠魂。秋花之錦石猶存。堪悲百年之故國。及見臣抃之籲告。愈增皇心之悶憐。惟朕體殷顯忠。慕周崇德。追封杵臼。大義之激厲斯存。褒贈屈平。異代之忠潔亦尙。所以指雲間之吳會。錢氏之忠篤不忘。攬塚上之陳荄。越王之功業安在。毋俾後昆之可愧。端宜泉路之改修。如令長逝者有知。益感旌褒之不薄。爾其體朕勸賞之典。勉乃承宣之方。增封父祖孫之塋。庸慰武肅忠獻。葬以侯王公之禮。無論臨安錢塘。旣賞松柏之後凋。墓道之封植榮茂。勿使芻蕘者同往。居民之悵菀可伸。玉帶神人。庶有幽冥之泣涕。錦樹春色。便覺生死之哀榮。蔓草煙光之郊。堪笑金陵之後服。永樹風聲之地。深感竇融之舊墳。嗚呼。忠恪傳世之贒。惡可忘也。蕭條異代之壠。釐以新之。苟能玄窀之改觀。庶致丹衷之興起。故玆詔示。想宜殫誠。
贊二十六首○余於讀書之暇。尙論往昔。譽堯舜孔孟者。非愚則僭也。取漢唐以來諸君子贊焉。
編輯張子房贊
編輯佐漢而濟時。仁也。爲韓而報仇。義也。沙中之椎。勇也。幄中之籌。智也。而辭爵祿而善晩節者。知進退存亡之道也。此余所謂張子房有不可及者五也。
賈太傅贊
編輯慮文帝而爲之痛哭。傷懷王而竟以致死。或謂之量小可也。而此非至誠惻怛之君子耶。
董廣川贊
編輯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功利人而私。道義天而公也。一言而爲天下法。更不用議爲。而天人三策。亦非其緖餘耶。
河間獻王贊
編輯抑抑獻王。修道好學。上對三雍。旁搜六籍。若使武帝之當年。處之周召之任。則先王禮樂之盛。庶幾復見於今矣。
汲長孺贊
編輯世不常有者。雄才大略之君。君不常遇者。直道正言之士。遇之而不能知之則已焉。知之而不能用之則惑矣。是以雄才大略。只止爲武帝。直道正言。竟絀於淮陽。則君臣契合。果不可常也。
劉中壘贊
編輯中壘之忠。懇懇而不已。王氏之勢。焰焰而方張。公存而劉氏存。公亡而劉氏亡。則及其存而未亡也。亦豈無轉移之方耶。噫。
嚴子陵贊
編輯使其出而不處。則不過爲賈,鄧。使其往而不復。則不失爲由,夷。想當南宮之共臥。已有商量於斯。而神龍之隱於雲也。可見其一鱗一甲而已。
郭有道贊
編輯寧欲爲陳仲擧。而旣不在位。雖欲爲徐孺子。而未能忘情。觀其殄瘁雲亡之慟。不得已而爲郭林宗也。
諸葛武侯贊
編輯方臥南陽則遯世之君子也。及遭先帝則蓋世之英雄也。回天命於旣去之際。噓井炎於已灰之中者。伊,呂之所未有。良,平之所不能也。是豈智力之可求。而非正大而光明。忠信而仁義耶。然則今日之英雄。允矣昔日之君子也。
陶靖節贊
編輯以歸去來則爲樂天知命之士。以士不遇則爲感時玩物之吟。非葛非懷。蓋有不言之心。而知靖節之賢者。何嘗異古今哉。
杜少陵贊
編輯梁岷楚蜀之境。支離漂泊之餘。大醉高吟。以發其悲壯沈厚之思者。其憫時病俗者。變雅之流也。其愛君憂國者。離騷之旨也。然文章乃其餘事。而稷卨所以自比也。
韓文公贊
編輯佛老之害。甚於楊墨。韓愈之贒。不及孟子。而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旣倒。則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者。斯吾所謂道也。
顔魯公贊
編輯討祿山而先倡義聲。使希烈而百端困辱。以公之死。難於廵,遠。以公之功。賢於李,郭。而或以仙佛疵公者。是乃求瑕於白璧也。
郭汾陽贊
編輯出入將相。終始全名。勳業無比。讒謗不行。而兼壽富康寧之福。樂池臺歌舞之宴者。吾於郭中令見之。
範文正贊
編輯以天下爲憂樂者。雖不能經濟天下。而其立志之大。自任之重。固非天下之一人也耶。
歐陽文忠贊
編輯箕山之曲。潁水之灣。琴書碁酒。頹乎其間者。今日之居士。昔者之翰林。而名節足以稱後生之範。文章藹然爲治世之音。
東漢五處士贊
編輯建安以前。世不可爲也。建安以後。身不可出也。閹竪專朝則君子幾。奸雄執命則贒人逸。而後二人絶於紀唐。前三人高於園綺者。非漢之五處士耶。
擬瀛洲學士圖像贊
編輯士生文明。身處近密。飛龍御天。威鳳矯翮。門臨璧水。書富石渠。峨冠鳴珮。雅雅魚魚。講設筵丈。喜動顔尺。道論唐虞。書兼灝噩。隻日已晏。泛於太液。笙歌式讌。乃角乃徵。雖有眞仙。舍彼就此。
梅月堂贊
編輯脫屣方外。扶植倫綱。非儒非釋。如癡如狂。啽弄風月。凌侮簪紳。雲水無定。心骨超然。淸平雪岳。䕺碧交峙。意者悅卿。至今不死。
沖庵詠松詩贊
編輯有棟樑扶傾之材。雪霜凌寒之節。而兼欲芘斯民於炎熱。卒之梗泛江湖。曾不得與凡木爲列。則胡使楓柳合抱。樗櫟多壽。而造物者之意。乃薄於所當厚也。材大難用。果有如志士之憾。而每讀先生之詩。草木亦爲之悲慘。噫。
寫眞自贊二首
編輯古松流水。明窓小屋。左右書史。手執周易。眉揚而額蹙。側冠而注視者。一則似梁進永。一則似晩羲子。噫。欲其用之也則不能有濟於物。欲其置之也而未忍忘情於事。蓋將從吾所好。以求其所未至也。
夷不念舊惡。惠不能易其介。和而不流。貞不絶世。吾常有慕於斯。終亦不能至也。然而待人也弘。在己則不恕。以此自修。或庶幾其無悖。
病翁先生贊安命吉
編輯天之生斯人也。吾知其福善禍淫。而禍福之來。亦何反類而相尋。惟子春下堂之疾。嗟先生復罹於今。志不得展布於明時。足不能日涉乎園林。從而侍者。徒撰其杖屨。與之遊者。莫聞其跫音。咸其股者。未嘗如流輩之輕率。艮其趾者。服膺乎聖人之攸箴。而至於病莫能興。醫無以投劑而下鍼。則豈先生不愼之致然。抑亦有氣數之淺深。而宋犢之祥。塞馬之福。天將使我。於公是諶耶。
硯贊
編輯介石。豫之義也。出泉。蒙之象也。坤以方外。離以虛中。而至若懿文德則蓋取諸小畜之卦。硯有易之道五。是乃君子之以也。
杖贊
編輯振我之衣。穿我之鞋。欲東而東。欲西而西。扶之者誰。有木童子。由我操舍。與我行止。噫不避夷險。其勢相倚者。求之我友。孰有如彼。
畫龍贊
編輯以是爲眞龍也則貼在高堂之素壁。以是爲畫龍也則若將乘雲而上天。惟其光彩之陸離者。固知丹靑之能爾。至於鱗翼之飛動者。抑亦造物之使然。以眞而爲畫。以畫而爲眞者。是迺變化之不測。而非龍之所以爲神耶。
上樑文八首
編輯竹樹書院重修上樑文二首
編輯道無敝於古今。儒贒之俎豆永奠。物有時而成毀。山院之棟宇改觀。竹苞重營。樹風百世。恭惟靜菴夫子。寔我擧國儒宗。理學大明於東方。宛然程朱之門路。契遇適當於中廟。必也堯舜之君民。霜臺振綱。男女有左右之別。玉堂獻箚。王伯異公私之分。敎化大行。北邙之表石成列。運命中否。南遷之賜環無期。時有學圃先生。蓋以同道相友。經筵勸講。無非格致誠正之方。率館抗章。不顧死生榮辱之際。自庚午之同牓。已詡蘭馥之薰。逮己卯之被誣。愈切芝焚之歎。竟遭羣贒之羅織。又何團聚於綾城。有日懸天。忠愛每誦於詩什。如水在地。精魄相依於泉臺。蓋以儒林之揭虔。厥有竹樹之建院。泰山北斗。仰先正而翹心。井閭南鄕。仍舊貫而扁額。春秋之芬苾是享。如聞警欬之音。道學之淵源有由。亶合躋配之禮。其奈星霜之屢變。不堪風雨之毀傷。梁梠旣頹。其將弟子之安倣。宮墻蕪沒。每歎絃誦之無聲。敢曰吾儒之未遑。實爲斯文之不幸。周咨鄕黨。爰鳩材而經營。齊議雲仍。與鴻匠而結構。龍顚虎倒。月斧有開山之形。鳥革翬飛。風斤殫斲堊之技。萬竿篁竹。剩綠猗君子之容。百里桑麻。頫靑衿學士之宅。工役旣竣。偉唱斯騰。兒郞偉拋樑東。屹立金鰲聳碧空。積累一拳成九仞。須知進學〈缺〉加工。兒郞偉拋樑西。官衙咫尺隔前溪。使君爲政先儒術。丕變民風魯與齊。兒郞偉拋樑南。一道晴川戶外涵。要識前賢風浴義。更成春服月之三。兒郞偉拋樑北。每倚觚稜瞻斗極。隋府前年降香祝。朝家賜祭記功德。兒郞偉拋樑上。營室垂輝中夜朗。廟貌重新多士趨。湖南一倍文明象。兒郞偉拋樑下。講樹靑靑時雨灑。成就人材在玆間。明廷歲貢賢良者。伏願上樑之後。慶延隆棟。學蔚專門。鄭公之鄕隣有光。奚但二三子之爰處。濂溪之祠堂無恙。殆若千萬間之廣居。
竹樹書院重修上樑文代梁楫製
編輯鹿洞之絃歌不聞。寔緣藏修之已舊。濂溪之祠堂無恙。爰覩觚稜之改新。猗歟吾黨二三。有此廣廈千萬。惟我竹樹書院。斯文衣鉢之所。先正俎豆之方。羅季千年。誰接閩洛之嫡統。綾城一邑。仍成鄒魯之儒風。家屍戶祝之誠。實幸有基而築壇。春享秋祀之禮。亶爲揭虔而妥靈。誰雲道無古今。其奈物有興廢。殘檐破桷。頓失大壯之宏規。上雨旁風。每興同人之感涕。左河右洛。壁上之棲塵未袪。東齋西庖。竅中之列星多漏。迺者士林惜挽近之弊。雲仍切追遠之誠。使君弘牛刀之治。先務躬率之揆。工徒追鳩材之役。不憚口瘏之勞。合塵爲財。溯淵源而莫後。植臬志景。相陰陽而依前。虎倒龍顚。松楠櫲樟之斧彼鋸彼。翬飛鳥警。棟樑椳楔之輪焉煥焉。神室奠燒香之龕。講堂究肄業之地。夾鍾吹葭之月。爰始斲堊之功。炎雨濯枝之辰。乃訖墍壁之役。楫。陳編末學。古家孱孫。聞禮聞詩。縱蔑承先之譽。肯堂肯構。抯傚殫力之方。玆有新詩。庸替善頌。系曰。聯珠山與道峯齊。修院絃歌後學提。壇古陰成文杏樹。水長源出武夷溪。升堂諸子皆同井。營室中天又聚奎。珍重兩贒麗澤意。瓣香千載仰扁題。
樓上庫上樑文
編輯版籍莫重乎民數。厥有受藏之規。營構必待於衆功。爰致改觀之美。吉兆不違於大過。歡情胥協於同人。惟此樓上庫者。綾州牧帳籍廳也。蓋自爾陵之事跡無徵。順城之沿革已久。今之視昔。川谷亦多變遷。後不如前。人衆何限存沒。然而諺所傳三人籍。言不可若是幾焉。居則遍百里鄕。民何不如彼庶矣。實種實苞。實穎實栗。稼穡素稱其地腴。自南自北。自西自東。閭井漸拓於輻湊。海涵地負。咸囿帲幪之治。土團鄕兵。不聞鼙鼔之警。鳳山鰲岳。一境之面勢可觀。犬吠雞鳴。四隣之消息相接。是以鐵匾之黃卷。由來板閣之素儲。某姓某氏之父祖子孫。莫不枚數而算計。第統第戶之一二三四。殆同綱擧而目張。況乃忠孝烈之旌閭。無不並記而存者。以至文廕武之世閥。亦必開卷而瞭然。桑柘影中。藹藹人煙之多起。竹樹境內。纍纍卷軸之堆成。奈之何木天穹崇。旣經歲月之悠久。紙地漫漶。難免風雨之毀傷。破桷頹檐。何處見翬飛之狀。殘編敗冊。太半是蝸篆之形。社稷人民之依前。豈容文獻之全掃。廢興成毀之有數。僉議觚稜之重釐。鄕儒之知事備員。可以求財而需用。品官與該色兼擧。靡不竭力而殫誠。爰承牧伯許可之題。迨及農丁優閒之隙。莫如仍舊之爲好。不離官廳前本基。必欲維新之是圖。又擇梓人中可幹。風斤劈地。暫勞鼻斲之經營。月斧下山。不論目巧之奧竈。直欄橫檻。乃成不土之功。揷架懸籤。允爲藏書之所。工役垂訖。偉唱迺騰。兒郞偉拋樑東。聯珠山色滿窓櫳。名亭風物誰能管。太守笙歌衆樂同。兒郞偉拋樑西。一道州庠望不迷。夏禮春詩無間輟。學優登仕幾人兮。兒郞偉拋樑南。門外長川勢混涵。曲曲煙村知幾處。家家懽樂願生男。兒郞偉拋樑北。五雲何處瞻宸極。老翁扶杖聽恩綸。擊壤胡爲忘帝德。兒郞偉拋樑上。營室輝輝今夜朗。時値隆寒念怨咨。蒼黎可芘干間廣。兒郞偉拋樑下。臘前三白連平野。年年歲歲每占豐。生齒蕃滋增戶也。伏願上樑之後。坤靈滋休。棟宇完美。浮落院外。將覩人肩之相摩。淸興亭前。每聽狵氂之登誦。里胥酇長。孜孜三物之頒宣。衖議街談。欣欣八䄍之通饗。
晩羲齋上樑文
編輯述夫。士有未塞破廬。願芘萬間廣廈。人或不屑問舍。便臥百尺高樓。斯皆置度外於室家。君子之經濟大矣。視分內於宇宙。丈夫之衿量豁如。然而歐公有思潁中。灑淸風於竹簟。邵子定居洛下。賞明月於梧桐。不惟掛冠而就閒。亦爲菟裘之終老。顧此晩羲齋者。主人暮齡之棲息也。蓋以半生之鳩拙。未有一枝之鷦巢。三年廢董子之園。所業何事。七星窺廣文之竅。爲人可知。西京賦詩。未及柏梁之高宴。南土羇旅。久掩蓬藋之荒扉。志大才踈。人皆謂之束閣。時乖命舛。余亦可以閉門。天地蘧廬。每歎流光之箭駛。雲山石室。詎無志士之盤旋。迺知綾城其西。紙洞之北。列岳雄秀。間氣留結局之形。名川近朝。支流作彎弓之勢。天神久秘。孰爰處而爰居。地靈潛滋。今曰時而曰止。於是占向背於乾巽方地。借年運於辛巳生人。雙山九峯。杗桷備巨細之用。二月卅日。斤斧計終始之功。間架是排。粲然曾傳之列目。采椽不刮。宛依巢皇之遺風。況復燠室涼軒。豈直爲一身之宴息。明窓淨幾。政合乎萬理之硏竆。契羲文於千秋。道義無出於外。揭圖書於四壁。坐臥不離其中。然則藏修不可以忽諸。結構惡得而已也。羣工効力。棟宇遜大壯之隆。四隣競趨。塗墍占同人之利。煙霞生色。竟屬誰家之品題。泉石多情。摠爲主翁之管領。脩梁助擧。短引恭疏。兒郞偉拋樑東。睡覺書窓日已紅。薇露硏朱閒點易。攀龍秀色滿簾櫳。兒郞偉拋樑西。一半華陽足隱棲。箇箇奇峯難屈指。兒孫羅立競高低。兒郞偉拋樑南。朝來山市捲晴嵐。今年斗直應多減。旣望中天好月含。兒郞偉拋樑北。一舍州城前路直。山水名鄕民俗淳。訟庭草滿生春色。兒郞偉拋樑上。窿然屋極其高丈。臥看三更虛白生。吉祥善事來如響。兒郞偉拋樑下。頫聽三溪流水瀉。藥圃菜畦新綠添。應知夜雨濛濛灑。伏願上樑之後。苟完苟美。無害無災。文星放光。竚聞喜於龍榜。書種繼世。迺錫類於麟兒。時和歲豐。願比屋兮同樂。谷遷陵徙。保安宅兮無疆。
居室上樑文
編輯述夫鳩居甚拙。嗟舊屋之打頭。龜卜允臧。喜新構之容膝。不須萬間之廈。幸有一畝之宮。主人天地間腐儒。造化中贅物。胷中貯千萬卷書籍。如可立身而揚名。世上閱五十歲光陰。始知着足之無地。僑居江海。亦云信美。而非吾旅遊京華。不如言旋而復我。迺者紙洞之棲息。庶免墨突之貽譏。邵堯夫之定居洛陽。非無擇處之智。梁伯鸞之賃屋吳下。猶爲姑息之方。土墻及肩。其奈規模之卑狹。繩床闕足。難望起居之穩便。遂以撤桑之遠圖。更求結茅之近地。蓋玆黃鶴山全局。無不開面而到當。縱使靑烏子相基。亦必拭眼而嗟賞。貴人金帶。護幹氣於西原。誥軸文星。列案對於南麓。兒孫峯之疊出。可愛羅立之形。骨肉水之雙流。終成襟合之勢。可謂天神之慳秘。寧忽意匠之經營。植臬定方。允宜乾巽方向背。開基葉運。暫借辛巳生年〈缺〉。運細木於雙山。計用二百人董力。寫羣材於九節。蓋自十一月興功。居斯樂斯。只緣禽林而魚水。斧彼鋸彼。豈求鳥革而翬飛。四隣共瘏口之勞。視若一室之事。羣工有斲鼻之術。居然八柱之擎。短引恭疏。脩梁助擧。兒郞偉拋樑東。攀龍山近日初紅。平居屋漏恆脩飭。白首猶稱小學童。兒郞偉拋樑西。茅茨深處洞天低。三時景物誰能狀。霧帳雲屛足隱棲。兒郞偉拋樑南。望中桑梓捲靑嵐。綾陽八代相傳業。子舍今年願抱男。兒郞偉拋樑北。每依星斗瞻辰極。門楣大字貼桃符。國泰民安隮壽域。兒郞偉拋樑上。賀鷰雙飛音頡頏。霜髩年來猶讀書。可能無意題金榜。兒郞偉拋樑下。禾稼如雲頫廣野。我是康衢擊壤翁。狂歌醉舞趁秋社。伏願上樑之後。大壯葉吉。家人胥歡。玉軸金箱。書史傳充棟之業。鸞停鵠跱。子孫騰跨竈之譽。爰笑爰語爰處爰居。毋忽肯堂之謩。而昌而熾而大而艾。永保安宅之奠。泉石煙霞。揔爲主翁之管領。桑麻雨露。共享樂土之生涯。
鄭孝子旌閭上樑文
編輯述夫士之闡幽也時哉。舊蹟惜沒於蒿里。人其好懿者公耳。新構特表於松齋。榮埒旂常。事出旌孝。竊惟故孝子鄭公諱殷河。本以河東之名族。世襲山南之家風。蓋自羅麗。千年根基已肇於卿宰。式至綾陽。幾代苗裔不墜乎衿紳。況乃王考愚公。特爲孝行參奉。公自落地。資異出天。八歲夙成。可質於成山林之撰狀。蚤年高尙。已兆於金上舍之品詩。惟其良知良能。篤於所怙所恃。定省爲疏節。平日盡口體之供。藥餌必親嘗。夙夜蹈翔矧之戒。冰魚幕雀。古亦稱僅有而絶無。野鴨山雞。今迺見不求而自至。中又決意於廢擧。永欲專心於養親。望黃槐而登塲。非無觀國之藝。詠白華而復路。恐貽離闈之歎。至忍血肉之傷。願答膚髮之賜。念昊天之罔極。孰不欲千其身而百其身。爲衆人之所難。公獨能一斷指而再斷指。神明胥感。更至四朞之引長。輿論方興。詎容一時之湮滅。始諸鄕儒道儒之薦。皆無貳辭。繼以監司上司之題。如印一板。迺者發關於該邑。使之旌閭於所居。那知戊申之多艱。因致數世之稽緩。重緣子姓之緜力。不堪四隣之齎咨。宿草荒原。倍感前塵之黯昧。栽松故里。莫慰後凋之英靈。肆以不泯之公言。特擧未遑之遺事。競閭閻而趨役。不過一旬之力。撫棹楔而興懷。殆若重脩之樣。上棟下宇之斧彼鋸彼。豈爲爰處而爰居。一間八尺之輪焉煥焉。展如不奢而不儉。外圜堊墻之飾。更用十數丁竣工。中揭繡梓之銘。可使千萬人觀感。食實之報不爽。奚但人謀之克臧。引繩之絶有期。抑亦天公之會事。觚稜已削。偉唱乃興。兒郞偉拋樑東。對門朝旭出曈曈。重泉改照惟今日。留與斯人永樹風。兒郞偉拋樑西。華嶽峯尖路不迷。仰止高山知在此。請君努力且攀躋。兒郞偉拋樑南。丁氏旌門兩可參。辦得人間能事畢。一忠一孝可無慚。兒郞偉拋樑北。五雲何處瞻辰極。明時風化使民興。鷺白烏玄同一色。兒郞偉拋樑上。屋頭虛白光生朗。是知君子有餘庥。富貴多男如影響。兒郞偉拋樑下。講樹濛濛新雨灑。一部孝經裕後生。籯金與此誰多寡。重爲之祝曰。溪山兮不改。杗桷兮如新。鄕稱鄭公。溯遺風於學問。逕開陶令。撫孤䠱於盤桓。肯堂諸昆。罔墜基本之貽厥。式閭千載。可想典刑之在玆。
半月樓上樑文進士金永坤第
編輯原夫竆山水之登臨。可愛曠如也奧如也。擇土地之信美。不必生於斯長於斯。故尙子平生。徧遊五嶽之勝。歐公晩節。每思淸潁之居。苟非盩庢之所可棲。湫隘之所可去。顧安得如是哉。半月樓者。主人僑居之扁額也。蓋玆金隄騁望。寔爲卅六洞淸涼。玉輪浮空。將就三五夜明朗。地之勝也有主。必待其仁者智者之安。月之盈者必虧。所貴乎生魄死魄之際。要爲百年之居息。乃取半山之得名。斯主人卜築之初年。錫嘉之深意也。雖地非完府。松楸隔瞻掃之方。而路接平原。江樹無望迷之歎。況復金馬古羣餘數百弓。白鷗名亭行半十里。珍錦山之萬川屈折逶迤。澄碧混涵於門前。臨沃溝之千峯羅列崢嶸。滴翠霏微於檻外。魚喧米鬨。䭵檣通西南海之交。鳥飛雲過。眼目竆數千里之遠。土田衍沃。稼穡豐穰之每年斯今。風俗醇和。族黨比閭之一見如舊。然則錫先飛鶴。豈向爐峯之顚。頌播蹲鴟。未必汶山之野。仁里不可以不擇。福地不得以不居也。玆於碧骨之疆。相以靑烏之術。李氏之隟宇是拓。某年某月之涖卜辰良。梓人之董役斯勤。彼斧彼鋸之指揮丁壯。分中外而結架。祭祀飮食起居之方。列左右而置龕。詩書易禮春秋之所。遡風邀月。實爲軒牖之宴安。蒔藥灌花。重以庭除之周帀。庸疏短引。助擧脩梁。兒郞偉拋樑東。黃厖山屹日初紅。光陰可惜閒中度。竹牖開來勉爾工。兒郞偉拋樑西。登臨回鳳着芒鞋。寸眸誰可周天下。楚尾吳頭望轉迷。兒郞偉拋樑南。蘆葦秋光近石潭。最是雙江明月夜。滿舡漁唱聽還堪。兒郞偉拋樑北。滄海茫茫天一色。大釣人間翁有意。扁舟放下任公國。兒郞偉拋樑上。雙飛紫燕逾書幌。主人有子語呢喃。物亦玆間均哺養。兒郞偉拋樑下。名花滿砌雨新灑。自知容膝足於斯。不用朱門耀碧瓦。惟願上樑之後。風雨不撼。棟宇長存。子荊之室苟完。奚但一身之攸處。潘生之輿折旋。實合雙親之永陪。老兎寒蟾。仍留桂殿之景。游魚棲鳥。庸保林水之居。
魏文鉉居室上樑文
編輯述夫受百畒而爲生。心中絶富貴之戀。啓一邱而營作。眼前見突兀之形。苟美苟完。爰居爰處。主人漁村托跡。樵夫與隣。文武無所成名。是多孤露之餘憾。泉石有願終老。非慕棲雲之高蹤。養草木之流年。堪爲聖世之閒漢。依桑梓之舊業。敢曰名家之肖孫。猶其四體之勤。雲有八口之累。半世鳩拙。尙恨朝東而暮西。一枝鷦棲。寧免旁風而上雨。殘檐破桷。綰松枝而荒涼。亂茅頹垣。入莓苔而蕪沒。於是惟新經始。仍舊圖終。繼靑陽七世之基。實是魏家之貽厥。趁綠陰四月之暇。何妨趙鎛之庤斯。求散材於南山。八柱擎立。斬惡竹於東舍。四壁構成。迺者不求他工。知舍弟之能爾。自笑其拙。宜老夫之愛吾。美哉煥輪。縱有遜於鳥革。欣然共室。庶無泣於牛衣。共疏短詞。用助偉唱。詩曰。拋樑指震。山高泉浚。卜雲其臧。慶流來胤。拋樑指離。野廣敷菑。穰我稼穡。如梁如茨。拋樑指兌。草樹䕺薈。石頭枕高。日沉山外。拋樑指坎。風雪悽慘。隩室攸居。搖之不撼。拋樑指天。日星高懸。暗處存省。屋漏無諐。拋樑指地。園畦膏膩。蕷芋薑蘘。滿眼交翠。重爲之祝曰。溪山兮不改。筦簟兮斯安。指白首而爲期。旣免一軀之露處。畀靑氈而垂裕。永保百代之雲仍。
祝文二首
編輯穩眠堂重建祝文代進士金再鐸撰
編輯竹樹城西。芍藥峯前。道莊一區。至人盤旋。粵在戊申。堂扁穩眠。夢到羲皇。一枕千年。隱居修道。詒我靑氈。老柏干雲。踈杏出林。事有興廢。時異古今。改新觚稜。於寅於巳。述志肯堂。聾啞父子。牧守駐麾。韻士結轍。六翁華製。桐岡健筆。曁宋公額。具此三絶。伊後卄年。又經一劫。路迷草合。山空水流。詎容埋沒。先祖菟裘。隆棟之吉。卜在玆辰。鋸雪斤風。工亦技殫。朴而不華。依舊苟完。伏惟坤靈。保佑無艱。玆具酒饌。虔告用伸。
晩慶里社祝文
編輯民惟土着。以社爲主。壝而樹之。粵自周禮。國而鄕里。何所不然。惟我比閭。俗古民淳。山農多稔。野繭爲絲。事育是安。繄我神休。修其淨土。培以名木。每勤報賽。辰良日吉。崇觴載俎。一里單出。神其保佑。永永無極。尙饗。
祭文三首
編輯祭堂叔潤璣文
編輯公年於我。其長三歲。誼則叔姪。情若兄弟。粵自齠齔。溫良愷悌。跬步相隨。愛好靡替。寢則同衾。學而同門。公失所怙。壬癸年間。余亦免懷。奄違慈顔。孤露餘生。倍切相憐。疾病寒餓。靡不撫存。余苦血痢。擊鱻剖冰。訪醫山陽。刀圭洊仍。公於肄業。苦無記性。爲標句讀。與之誦詠。余眠齁齁。沃水提醒。嬾散成習。每加箴警。園葩敷馥。磵綠生陰。移席耦坐。劇談古今。中庸奧旨。潛繹於心。德性問學。實疑終始。余雲朱陸。學歧於此。如昧學問。孰知尊德。意乃渙釋。益復積力。公嘗有言。我已爾申。術士稱合。其理近眞。中年涯角。山海伊阻。離索之懷。積其年所。涉遠來臨。楓霜九月。慰我零丁。悲甚徹骨。石磯臨流。脩鱗出沒。命䱷施罟。鱸則罹之。吹火蘆中。炙而佐巵。因與觀海。鷁首西向。風濤人立。晩乃息纊。南指漢挐。煙雲相盪。曰我得姓。肇彼溟區。登陸分程。四閱春秋。白首還鄕。知舊凋零。墟落荒涼。雙山對靑。雲有瞻依。送此餘齡。雲胡嬰疾。不吊於天。余客完山。未及言旋。霖潦江漲。凶訃遽聞。痛哭無逮。假館成服。若公性行。宜嚮壽福。知非之年。尙不滿一。造物難諶。殃慶爽實。風流雲散。世事已矣。如此孤煢。只覺添齒。撫玆諸從。長號入里。藥欄其頹。茆簷仍毀。節迫秋杪。寒葉盡脫。卜垗西南。丹旐風掣。永隔幽明。若斧其凸。一家親懿。平生愛慕。遽至於此。余將何訴。靈其不昧。裂幎斷索。翻然而起。若寐復覺。言亦無竆。情何可極。嗚乎哀哉。尙饗。
祭內舅金公應玾文
編輯嗚呼。叔舅之在世。年未滿七十。而身不離竆阨。屯邅蹇產。無所放其志氣兮。奄卒返乎其宅。然而世不能以雌黃。人不見其愛惡之跡。孜孜乎其事親之勤。汲汲乎其濟人之窘。循循乎其善利之辨。慥慥乎其言行之愼。至於處己則未嘗自恕。接物而坦然畦畛。待親戚則恩過乎望。約朋友則必踐而信。貧富之際。旣不慽慽而營生。夷險之地。亦當不變其素操。凡若此者。皆古人之所難。而公未嘗以爲高。噫。末俗之嘵嘵。喜洗垢而吹毛。或以求全而致毀。能孰有過而無訾。然而與之游者。窺其內則鮮不聞義而自服。覿德而心醉。或疑其淡泊而齟齬兮。竟成路於桃李。然而竆山之崖。野水之涘。韋布之羣。樵牧之里。尙不寧其服食兮。得非善未必福而仁未必壽。幸嗣昆之贒孝。克敎養之深厚。彼瀧岡之劖石。必有待於來後。而我不肖。靡恃而長。謂我妹之遺塊。視猶己而不爽。嗟蓼莪之餘生。今復安仰而安倣。嗚乎。流落江湖則公所慽。及吾身之未耄。宜返鄕而從適。吾爲汝而經紀。曁汝從而訓迪。何此願之未遂。奄興嗟於龍蛇。永與公而其辭。而道路之雲遐。病不聞其差㞃。葬不陪其魂車。緘辭寓哀。地角兮天涯。嗚乎哀哉。尙饗。
祭表從金公仲鐸文
編輯昔在戊午庚申之間。公負笈從學於雙山永圃齋。師我先人。公之於我。卽表從兄也。而又與之同門。則愛公之深。知公之熟。宜無如我者。況內舅門戶之託。先人衣鉢之傳。俱在於公。而何遽不淑。以至於此耶。蓋公之才質。初甚朴茂。篤志厲學之餘。開口成章。運筆如飛。雖千萬人場屋。前者走僵。後者駭汗。旣溢而流。持滿而發。信乎學力之不可誣也。公之稟性。狷介正直。雖不爲流俗之所悅。而孝友之篤。忠信之至。操守凜然。可謂有歲寒之節。嗚呼。以若才行。宜其不爲不雨之雲。不實之華。而年纔五十。齎志而逝。儻所謂天難忱測者非耶。嗚乎。公之無意於世。亦已久矣。每與余語及風俗。慨然有若凂之志。其無乃蟬蛻淖泥之中。雲遊岱嶽之上耶。嗚呼。中年漢師。竟夕挑燈。去冬完城。雪裏分程。宛如昨事。今幾月日。而郢質已死。牙絃孰聽。親戚之悲。又兼知己之痛。白首詞塲。無與適從。況一朔病淹。未得聞知。嚴冬畏寒。葬不臨穴。知公之深。愛公之厚。反不若凡民之匍匐。敬具雞酒。送人替奠。嗚乎哀哉。尙饗。
傳二首
編輯含華子傳
編輯含華子姓某名某。系出東瀛。其先世世有官閥。今降同編戶。含華子學於先人。年九歲。始讀小學。十歲後汎覽經史百子。略涉大義。稍長。慕擧子業。以爲詩者可以發人才思。推其極致則協笙歌薦郊廟。瀜洩焉鏗鏘焉。鳴國家之盛。故作古詩數百篇。近體九百餘首。藝文志曰。登高作賦。可以爲大夫。自屈,宋以下至於雕篆。靡不肄業。騈耦効王,楊。對策倣賈,董。雜以場屋科臼之製。製作遂盈箱矣。然狹小時文。工於時者。亦厭薄之。由是屢擧發解。不能進取。困於風塵。乃客居江海十七年。與漁樵雜處。人不知之。亦恬如也。嘗有吟曰。龜趺淹歲月。蟹屋架江潮。海上相逢處。無人慰寂寥。聊以自遣也。方其靜暇。欲竆事物之變。乃旁搜天文地理浮圖老子岐黃之術。聲律韻學之方。沿流泝本。雖不竆到。亦各窺斑。成數卷冊子。已而焚之曰。術不精則不如無言。且與其用力於彼。曷若盡心於斯道乎。因以歷觀湖山。風土所宜。謠俗美惡。晩年還鄕。謂友人曰。何必去父母之鄕。蓋欲就山深境僻淸泉脩樾處。結茆爲屋。擁書自娛。而亦未暇也。乃歎曰。用舍行藏。是有命焉。不能自由。探究性命之原。硏竆義理之歸。以淑其身。且以爲垂世範俗之資者。往哲所尙。取小經四部。潛心積慮。上達六經。分類編排。間附己見。作聖學謏聞。董子之學。有體而無用。韓子之學。有用而無體。先儒病之。旣有體矣。不可無用。且居則曰不吾知也。如知之。亦何以哉。以切近於時務。可以救政疵民瘼者。作策數十篇。名曰豨苓集。嗚呼。人雖至愚。必有一得。如有取者。亦可以知其志也。含華子長七尺餘。氣質軟弱。衣冠不詭。雖處紛華。其志則邱壑雲水也。雖在窶竆。其操則玉壺淸冰也。與人交。不忍輕絶。聞人善。喜而揚之。但性素狷狹。嫉惡太甚。亦不敢暴也。嘗自贊其象曰。有凸其顙。有秀其眉。啓期之樂。長康之癡。讀聖贒書。嗜而忘味。遇泉石勝。不慕富貴。今人與居。慕古之道。優遊卒歲。從好所好。早尙韓文公,範文正諸贒。晩得朱子全書。手不釋卷。愛伊川擊壤集。効其體裁。如好夢必因思慮少。陰機先有鬼神知。庶幾近之矣。年三十餘。生一男。常戒之曰。治心莫如敬。進學莫如誠。行己處事莫如正。汝須識之。癸巳冬。含華子自敍如此。繼此以往。不知所云。
梁孝子傳
編輯吾與之同姓而居同一鄕。有名有天者。蓋孝子也。凡吾梁氏。皆自耽羅。以良乙那爲始祖。故以耽羅爲貫。羅麗之世。有封龍城錦城。子孫因以派分。然無非耽羅之支裔。故散處八域者皆吾宗族。而其初一人之身也。況有天之尙貫耽羅。又閱世居此。疑與余爲近宗。然奠系無徵。其不可慨也哉。且就其兩世言之。則其父落草。轉移家於丹陽面邊洞。業於壠畮。卽州西天台山下也。吾嘗造焉。谿谷窈窕。竹木森秀。中有草屋三間。淨無塵埃。有幽居之趣。平生行誼。見稱於閭黨。而年又不永。只有二子。其長卽有天也。有天之母李氏。節行卓異。遭崩城之痛。誓以騈命。絶不飮食者數日。見兩稚遶膝號哭。迺翻然而改曰。使汝俱失怙恃。無以生全。夫子之家。更絶香火。薄命之人。將無以見夫子於地下。且腹有一塊血。尙不墮地。不可以自決。遂彊食治生。若無哀戚。又產一女。左右提挈。酷於鍾愛。三喪盡誠。抱兒哭墓。洊遭歉荒。瀕死者數矣。終不以餓死事失節。人皆服其貞。敬其不可犯之色焉。有天於焉稍長。身兼樵水。代親之勞。一言一動。必以順親之心。愉惋之容。滫瀡之供。殆若小學中人。母年已衰。又患痁疾。殆至難醫。焦遑煎迫。頃刻靡懈。蠲體禱天。夜不交睫。末乃割股灌血於口中。又稱兎肉利病。炙以進之。未冷之屍。線陽復萌。今異於昨。漸臻完甦。繼以甘脆。靡不庸極。白髮膚腴。若未始病焉。凡在見聞。莫不嘖舌欽歎。鶴鳴九臯。聲聞於天。幽而必闡。至行所感。蓋自丙申爲始。里而面。面而鄕。摭實薦報。積至卷軸。是母是子。播諸萬口之誦。邑宰稱賞。旣頉簽伍之役。中又煙役之蠲免。而營題繡判。皆以待時啓聞爲敎。噫。使斯人生於士大夫家。誦六經之言。服五典之敎。贒父嚴師爲之提警。則孝悌之感。油然於習性者。亦固有順無彊。而以若褦襶之流。魚魯之識。夫孰謂篤於誠孝。至忍血肉之痛而爲衆人所不能者耶。其無乃所慈之節行。爲醴泉之源。靈芝之根耶。然則其母之節行。又誰敎之。吁可異也。尤可敬也。且地賤人微之。雖有至行。鮮不有埋沒於斯世。而吾鄕之前後彰善。眷眷乎綆汲者。其俗亦可尙也。余始與斯人。只知爲鄕人而同宗也。未嘗有接盃酒道慇懃。而及其順風而號。足以興感於彝性。而況如我百世之宗親耶。況又儒狀之申複。薦紳之嘉賞。塗人耳目。而實行之有不可誣者耶。噫。人之食報。久乃可騐。而或旌或贈。必有其日矣。於斯時也。其可無家狀實蹟爲人之左證耶。旣惜其寒微。又懼夫衆論之不終。故略此序敍。以竢覽者之採擇焉。此非阿好之言也。
論四首
編輯王霸論
編輯管子一書。卽仲之所以佐霸之術也。嘗觀其言。曰。政之興在順民心。此好惡與同之意也。曰。民之力有倦。而君之欲無猒。此節以制度之意也。曰。牧民者欲民正也。此旣富而敎之意也。合乎先王之道者。亦時有之。故仲之所以爲贒。然其書之大旨則以立法重令爲先。以生財積糓爲務。以城郭甲兵爲安。以自適其所大欲而已。法令立者。其所謂治民有器者也。財糓多者。其所謂積於將士者也。城郭其所謂固守。而甲兵者。其所謂應敵也。操其器甲而制下。厚其將士而得力。固守應敵而隣國莫敢誰何。此其所以九合一匡。而爲五伯之首也。然先王禮樂敎化之本。仁義之美。文物之盛。由是而不可復見矣。且先王之制兵也。使之不可敗。而不使之逐利爭勝。古之司馬法是也。仲一切變置。使民易知。而爲盡力速勝之兵。功利之說興而民殘於兵。善戰之士起而諸侯相呑。陵夷至於戰國。皆仲之爲也。嗚乎。先王之爲國也。法令非不擧。而以敎化爲本。財糓非不辦。而必後於仁義。用武非不競。而以文治爲主。故曰。徒法不能以自行。曰。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曰。脩文德以來之。又曰。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能斯道矣。天下皆將歸我而願爲之民。何必繕甲兵厲威武而爭勝於人之爲也。且六經之言。正大明白。可以常行。而百世不惑者也。管子之說。叢雜零瑣。不可爲後世之憑藉。其爲陰謀之書決矣。就其可行者。通於國。有不通於天下。行於今。有不行於後。此豈可擬議於六經哉。孟子之論王道。實而簡。未嘗如此之煩絮也。曰然則伯不足爲歟。曰古無王道則已矣。如有之。何必舍九軌之塗。而趍於曲徑耶。使王道之行而天下不可爲則已矣。其化也。與天地同流。其民也。遷善而不自知。則豈霸者之所可彷彿耶。曰王道其効遲。伯者則收功易。亦可取此而舍彼耶。曰遲者功之大者也。易者効之微者也。武王周公繼之而後行。晉文公一戰而霸。然其所成就。豈啻天壤之截耶。然則必以管仲論王伯何也。曰管仲伯佐之雄。而使人知其規模之卑狹。則王道之大。亦由此而可辨矣。
諸子論
編輯天下之道。不可不一於正。不一則雜。不正則邪。雜而邪。則民不知所從而天下將亂矣。是以堯舜周孔。天下之父師也。禮樂刑政。天下之繩準也。易詩書春秋。天下之型範也。人雖有工拙。器雖有大小。而陶者必以型範。匠人必以繩準。古今雖亦不同。而可不以父師之敎敎人耶。然則以堯舜周孔之道。行禮樂刑政之治。而取正於易詩書春秋者。猶陶之型範。匠之繩準。而爲天下一定之正理也。旣一於正。則道不可歧而貳也明矣。然吾嘗觀諸子書。有異於是。尹子則謂不可言不可思。而欲天下之玄同。列子則謂無知而知。無能而能。而欲天下之無爲。墨者則欲專於兼愛。愛天下若愛其身。韓非則欲驅於刑法。而不求贒不倚德。此其背道之甚者也。其佗諸家。所言或有近似。而亦皆吾道之緖言也。嗚呼。天下之道。何其多端也。使天下兼行其道。則必家異敎人異論。自是而非人。由此而攻彼。天下之學。倀倀然不知所止。君無所統領。臣無所奉行。而民之類。若鬼物之不可辨矣。君臣父子上下長幼之序。不幾乎亂雜而無章乎。且天下之生久矣。風氣已開。情竇已鑿則是非善惡。勢不可一也。道德齊禮。率勌鉏強。勢不得已也。以不可同而使之玄同。以不可不有爲而使之無爲者。豈聖人憂世之道乎。不言不思。無知無能。而終可以使天下之治安無事乎。況兼愛者滅倫。刑法者少恩。其施之天下也。人之類殆無遺矣。噫。一家無定法而一家亂。一國無定法而一國亂。況乎天下之大耶。邪說之亂天下。而天下其將幅裂而瓜分矣。民誰適從。而可以蕃吾生。安吾性耶。然則不使之雜而不可以不一矣。不惑於邪而不可以不正矣。一於正者何。卽所謂堯舜周孔之敎。禮樂刑政之制。易詩書春秋之文。而使天下繩而準之。型而範之。而專統於父師之道也。何患乎天下之雜亂而邪說之肆行乎。彼諸子之不師於堯舜周孔。棄禮樂刑政之常。廢易詩書春秋之業。而欲以其學易天下者。是猶陶者而求繩準。匠人而用範型也。
張儉論
編輯東京黨錮諸贒。其才足以股肱王室。氣節足以撐支宇宙。厲世道植倫紀。而値陰陽血戰之會。騈命於貂璫逆竪之手。誠冤矣痛哉。然千載之下。凜然猶有生氣者。不以其不苟生於濁世而死有贒於生也哉。或以其人類皆訐而爲直。暗於保身。惡足爲賢乎。嗟乎。直道事君。枉邪者伐異。惟國惟公。身有所不恤。苟使人皆保身。不事忠直。世誰可爲之。天下誰使澄淸耶。宋仁宗嘗曰。蘧伯玉不如史魚。吾取而爲法焉。然則郭林宗,申屠蟠,徐孺子。皆不足爲賢乎。曰。數子異乎是。林宗賢而在下。不若陳竇之身任國事。且知用舍行藏之幾。則不死固宜爾。申屠,孺子。早知世不可爲則高於人遠矣。不死而生。亦各有道也。若張儉者何如。始不能超然於黨論如申屠,徐孺子。終不能死於鉤黨如陳竇諸子。太史公曰。人情莫不貪生惡死。至激於義理者不然。網彌四海。羣賢盡劉。則請坐鉤黨。有如皇甫規者。抱詔閉舍。有如吳道者。或慕名而不惜其身。或奉法而不忍於視死。皆義理之公憤也。況黨禁之酷自其身。衆人之戮由舍藏。而乃歷抵逃躱。苟爲性命區區之計哉。況白首歸來。乃復嬰情於遊宦哉。故吾以爲黨人未必皆賢。而張儉之生。前有愧於申屠,徐孺子。後有愧於陳竇。又不能無愧於吳道,皇甫規也。嘗閱國朝己卯事。竊有感傷故云雲。而張儉之生於斯世。其亦不幸也哉。
武侯論
編輯天下不可欺。而人有大節。然後天下信之。所謂大節者。以天下賞之。不足以動其心。而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則皆不爲也。以天下之大。亦有所不屑。則何欲何求。而可以奪其守喪其心乎。是以事君則至誠惻怛。臨民則正大光明。而天下之人。不以一毫人慾疑其人。古之君子。可以托百里之命。寄不御之權者。皆此等人也。昭烈之將崩也。謂孔明曰。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取天下之謂也。嗚呼。此言之發。豈人臣所可堪。而古之人君。亦嘗有以詔其臣乎。成湯不以詔伊尹。武王不以詔周公。則此何言哉。此何言哉。天下者。非昭烈之天下。而高祖,光武之天下也。以昭烈之明。雖處死生之際。而豈有亂命而輕發也。噫。孔明之得此於昭烈。亦有由焉。蓋其草廬三聘之初。固知其高世之贒。而明乎出處之際。其志之不以富貴聞達有所撓奪。雖庸人亦已瞭然矣。且昭烈孔明之爲君臣。亦幾年矣。攻戰之際。不忘仁義。行陣之間。亦有儒象。武帝以進止有常識霍光。以目不忤視識金日磾。孔明之行。已可以服人者。豈止霍光,日磾之比也。且以嚴治蜀而蜀人服焉。耕者雜處而魏人安焉。李平垂泣。廖立致死。何莫非誠信足以感人。而雖其怨敵。亦知其無私故也。然則孔明之心。擧天下皆亦知之。而況君臣之深於契遇乎。知之深信之至。而托人以心腹。故至於無所不言也。嗚呼。暴戾如新莽。而金縢之冊。不足以掩目。智計如曹操。而征西之稱。不能以藉口。則天下之人。稔知其平生之惡也。名與實爽。行與心違。則雖曰芥視千乘。屣脫萬鍾。人誰肯從以然之。然則夷攷其行。必不以天下動其心。故知天下之大節。知天下之大節。故爲天下之所信。爲天下之所信。故至有自取之敎也。嗚呼。天下不可欺而孔明豈不賢乎哉。雖然。其臣雖有大節而君不知之。知之而不能信之者多矣。孔明之節。明著後世者。亦非昭烈之所成就耶。然則昭烈知其必不自取。故故爲是肝鬲之言。以感激其心。堅其輔幼之志耶。曰非也。後主之庸才。昭烈旣知之。而天下之事。更無如之何。則臨崩之際。方寸亂矣。都不若都付孔明而姑爲瞑目故耳。孔明之心。何待其感激。而鞠躬盡力。固平日之素定於胷中也。先儒有言曰。不能眞知孔明之心。不爲此言。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