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皐先生遺稿/卷四
獻議
編輯伊應巨島征討議
編輯臣某議。伊應巨島胡人。不可輕許還居之意。臣已獻議。未容更贅。第念今者邊釁。專由於邊將之生事。而野人自辛亥征討之後。懾伏效忠之不暇。莫敢懷異。今因邊將一失措置。便至於損國威。貽後患莫大於此。置而勿問。則彼之輕侮。將日滋蔓。古人所謂數十年之後。戎復生心之患。不期而至。委靡頹惰。無以立國。可謂寒心。北人有建議者曰。雜種野人。或耕農或漁獵。或島或陸。遷徙不常。爲今之計。急取沿海漁舡。至九十月之交。載勇士數千。泛海先入。搜索諸島。驅賊登陸。據險防遏。勿與交鋒。大將領萬人。自訓戎濟江。分道霆擊。與水軍會於海上。夾攻殲滅。倘或猝迫。不及此期。則至冬月日寒之時。賊窟時之音島,於之音島。皆合氷連陸雲。於此之時。擇精騎千餘人。徑行掩襲。必得大捷。若以冬月興師爲不可。則至明年三四月。大擧征討。震盪巢穴。於斯三者。有一於此。則兵勢振而虜情慴。國恥雪而威靈復矣。於是。招集城底胡人。諭以新設之地沮洳居多。不宜耕種。故今以還汝。不許移來。而勿露形勢難守之意。則恩威兼著云云矣。臣之愚計則此議甚善。而但觀今日六鎭形勢。軍糧無儲。兵力單弱。王者興師。未可輕議猝發。或致後悔。爲今之計。別揀方面之任。訓鍊士卒。修治戰艦。儲峙餱糧。待我兵食俱足。庶事有緖。然後雖過四五年。相時而動。擇將而付。一如議者之計。則庶不至示弱而損威。可保王者萬全之擧措。永爲國家萬世之長策也。伏惟上裁。
錄事書吏沙汰議
編輯臣某議。錄事書吏猥濫投屬之弊。烏府所論。正中其要。世末俗弊。避役多岐。非獨錄事與書吏也。但以錄事之事言之。祖宗朝設立錄事之法。蓋慮窮鄕下邑士族之人。跡滯下流。不知禮法。欲令普沾王化。衣冠觀政。漸學吏事。出爲世用。此其養材之本意也。近來人多狡計。雖非士族之人。多方入屬。以避軍役者。不知其數。不可不覈發以杜其路也。先令所屬之司。抄出數外及作散之人。且使之分辨其士族與否及名在軍籍而冒屬者。然後令兵曹行移各道監司。使錄事所在之邑。一一刷括。某爲士族。某非士族。逐一分類。列名啓聞。然後名留本司數外十餘人外。其餘則各定相當之役。則庶幾軍額有補。弊端可袪也。至於書吏。則無役之輩冒屬吏曹之弊。有甚於錄事。本曹官員。各占爲己物。至於各司典僕。亦皆帶率。稱以書吏。其弊有不可勝言。若令吏曹刷出。則下吏姦僞多端。恐不能得實。先令吏曹。出其吏案。送於兵曹。與軍籍考校。括其數外。然後亦如錄事之例行移各道。一一搜括啓聞。參計各司分定之數。而存留若干剩數。以備應用。其餘一切皆補軍額。則庶救一端之弊也。但此等之事。皆係軍籍之修。當此歲歉之際。行移外方。搜括啓聞。亦不能無騷擾之弊。若待年歲稍稔。則不過一二年。軍籍必擧。姑停搜括。以待軍籍之擧。將臺諫所啓之事。入諸事目。一時施行何如。伏惟上裁。
奉祀議
編輯臣某議。謹考大典立後條曰。嫡妾俱無子。告官立同宗支子爲後雲。奉祀條曰。嫡長子無後則衆子。衆子無後則妾子奉祀雲。所謂立後者。蓋指小宗繼己爲後者而言也。奉祀雲者。蓋指世世以嫡長子相繼爲大宗者而言也。爲大宗者世以嫡長相繼。則不可以妾子奉祀。故其註曰。嫡長子只有妾子。願以弟之子爲後者聽。其不爲繼後。而以奉祀歸之於其弟之有子者。苟欲自與妾子別爲一宗。則亦聽雲者。蓋不欲大宗之祀。歸之於賤孼也。此乃大典維持宗法之本意也。若嫡長與衆子俱無子。則雖妾子。亦許奉祀雲者。鬼神無私。不以貴賤爲間。只以同氣相感故也。而其實蓋出於不得已之擧。臣之愚意以爲大宗立後。則固不可以疏屬間之也。至於繼禰小宗。則嫡妾俱無子。然後許其立後者。己自爲一宗。其統緖之承。非如大宗之重故也。然自嫌其歸祀於賤孼。別取同宗之子。以爲之後。則雖非法典所載。固無害於義者。何也。法設大綱。不言其變。遇其不得已之變。因情處變。不害於義則。而又何傷。若繼禰之宗。其禰旣以其子繼己爲宗。而爲其子者。承奉其禰之祀。積有年紀。一家田民。皆爲己有。今忽無子。取同宗子爲後。而其禰之妾子。以嫡兄繼後子。爲非同氣而橫奪其養祖父之祀。則是判親子與繼後而貳之也。其禰生時。知其子之無後。而命以妾子奉祀。或禰有妾子。嫡子又無繼後。則妾子奉其禰祀固宜矣。今也禰旣傳子。子又繼後。則此禮文所謂爲其後者爲之子之義也。齊斬哭擗之禮。降服延坐之法。其分已定。其義已著。祖考之神。有憑有依。而奪其祖之祀事。必欲歸之於同氣之妾子。則竊恐繼後不重。而父子有二也。抑以嫡子之繼後。謂非同氣。許令妾子奉祀。而不幸妾子又無子焉。則又將歸其祀於繼後孫乎。是則祖先神主。遷徙不憚煩。而宗統恐無一定之地也。臣於立後一條。未嘗不區區致意於其間也。而祀事大節。何敢自是淺見。至如冢婦主祀之說則法典所不現。而禮記有嫡婦不爲舅姑後之文。則法無定著。禮有證據。何敢以臣之私意小識。穿鑿於其間耶。但其長子。已於父母生時。無後而死。其妻又無可歸之地。而仍居父母所居之家。則次子雖當奉祀。而終其身不敢迫黜其兄之妻。而自居奉祀之家。只於四時忌日。來修其祭祀者。臣於門族及世家流風遺俗。猶及多見矣。獨不可據此爲例也。伏惟上裁。
水軍議
編輯臣某議。水軍分領便否。反覆詳究。未見善策。前日改軍籍時。臣亦隨參。其時曾有三領四領便否之議。熟加詳度。頓無可救之策。蓋分爲四番雲者。自前水軍戶首。幷三保爲一戶四丁。每朔望前。戶首入番則三保助力。望後次戶入番。則前番戶首及二保幷三人助力。輪次番遞而三人助役。則恆定不移。左右領俱依此規。互相遞代。番次雖數。而扶護者多。故能支無弊矣。間者昇平日久。邊境絶息。爲將領者。以侵漁爲事。加以年歲凶荒。流亡相繼。軍數減縮。一戶具三保者。十無一二。數少無保之卒。頻數遞代。緣此困弊。欲救此弊。故左右領俱以四丁之戶。分作二丁之戶。相遞立番。番次似疏。而一人立番。一人助役。人單力寡。歲月旣久。漸不能支。此自然之理也。今者軍情。皆願三領者。蓋在先前左右領元數之外。添出人戶。團作四丁。別爲一領。與前左右爲三領。則番次甚疏。人力休養。其在軍情。豈非大願。其於救弊。亦豈非良策乎。第緣近年以來。癘疫興行。人民死亡殆盡。左右領元數。尙未能充定。減縮甚多。更於何處。搜出人丁。添作一領乎。若依軍簿。以見在左右領元數。除出一半。分作三領。則番役自疏。休息日久。其爲自安則善矣。但以二領。猶爲不足之卒。又分爲三。則軍數更少。誰與爲防備之具。誰與爲守禦之卒乎。以此言之則三領之議。斷不可行矣。在麗季之時。倭寇充斥。生民流散。我太祖大王親經百戰。更事旣多。慮遠應悉。設立水軍。分爲二領。使之世傳。諳熟水路。當時布置。豈下於今日之施措乎。其必爲二領者。意固有在。今者欲變舊規。或爲三領。或爲四番者。其弊已有如前所陳。而要不出先王範圍之內耳。前者改軍籍之際。亦慮此弊。欲復舊規爲二領。而爲諫官所爭。不得已依高荊山之制。分作四番。行之未久。旋有困苦之弊。愚臣淺見。謂宜還復舊制爲左右領。而其未充之額。漸次搜括。隨出充補。若猶有不足。則以各道現在旅外正兵。推移充定。則庶復舊規。而除水軍一分之苦也。議者以爲今之旅外在各邑者。俱是士族之人。豈可以此破定賤役乎。臣意亦以爲士族之人。一朝定爲賤役。則有妨國家優待士族之盛意矣。但於許多旅外之中。豈盡士族而絶無凡民乎。士族之人。自當爲正兵。而凡民豈不可爲水軍乎。要令監司,兵使。詳加區別而量定之耳。在昔初定水軍之時。亦豈盡非平民。而別有種類乎。況水軍苦歇。雖不如正兵。又非公私賤之比。而許通正科。旣無仕路之防。則其中拔萃者。自可起以爲士類矣。何可謂之賤役。而以非士族旅外。莫之定乎。用此而抄定則庶補萬分一之闕額。而又爲之精選將領,僉使萬戶。皆以有前程廉恥者爲之。朝廷之上。公卿大臣。又皆以不貪爲寶。絶彼侵漁之路。使水軍樂赴。而無逃散之弊。則斯爲救弊之策。而至於改舊規。臣不敢輕議也。伏惟上裁。
水軍議
編輯臣某議。水軍一人。各給二保。分爲四番。蘇息之策。無過於此。但祖宗朝親更變故。軍情苦歇。立番便否。無不備知。諸臣又皆諳熟時務。險阻艱難。莫不涉歷。其分爲左右領者。必有所見。定非徒爾。而水軍之殘弊。實由昇平日久。諸將無所事事。日加侵虐而然也。今雖縮其額數。分作四番。不擇其將而領之。則其數愈少。見侵愈極。蓋以數少之卒。供無已之求故也。唯在朝廷淸明。紀綱粗立。在廷諸臣。各自激勵。關節不通於郡縣。徵索不及於列鎭。公卿大夫。皆以不貪爲寶。其賂遺受賄之人。皆擯斥不容。則人自畏法。雖勸之以侵虐軍卒。必不肯爲。將見士卒鼓舞於樽俎之下。忘死於赴戰之日矣。不端其本而欲矯其末。雖日減月省。其爲侵虐而殘弊則一也。況減縮原額。有不足分防之患。新設之鎭。又多於先王朝所建之要害。建置之議。亦難擧行。至於預差軍士之選。蓋亦軍籍前姑息不得已之擧。今則其人已爲實軍。更無餘丁。則將無所取選者矣。必不得已。則別遣信臣。巡歷沿海列鎭。其中防禦不緊之堡。量宜革罷。使兵力不分。守禦完固。因另遣廉幹不要名之人。爲兵使,水使。各察其所屬鎭堡。申嚴軍令。痛祛弊習。是或救弊之一道也。大抵在今後世。所當持循舊規。補苴罅漏。恪守先王之法可也。臣以後生。徒見一時利害。不達經遠大計。徒事紛更。恐有首尾缺裂之憂。故不敢別生意見。作爲聰明之計矣。伏惟上裁。
請中朝勿爲門禁議斷篇
編輯所可愧者。小邦雖僻陋在夷。久被列聖聲敎之及。爲士者頗皆讀書知禮。至於奉命陪臣。亦皆知矜持名節。禮法自守。非有詗察中朝事情之姦。自擬天下一家。欣慕愛戴。觀瞻感化於禮樂文物之場。而今乃拘囚見外。有同醜類。一至於此。深恐祖宗列聖眷遇之禮。自此墮地。外國歸往向善之念。因而解體也。抑又念本國與琉球云云。〈以下斷○以文勢觀之則似是奏文。意古時大臣。率多親製奏文。公爲領相時。親製呈文。以付丁卯奏行。別件事情則親製奏文。似不無其理。此篇無乃奏文斷簡。而或傳寫之訛。而誤傳爲獻議耶。〉
待對馬島議
編輯臣某議。對馬島主特送平朝光。斬馘來獻。其意在於要賞。謀復歲船。朝光之望。亦必不淺矣。今迺只賜米布而遣之。在彼狷躁。亦將缺望。懷憤肆毒。誘引諸島之賊。擾害邊邑。則雖復興師剿滅。然其勞費。豈在歲遣二三船之下乎。況或兵連禍結。則其爲害。又難勝言矣。以此觀之則朝光雖給堂上之加。島主增許二三船之請。其於利害輕重。萬不侔矣。自庚午減船之後。彼之欲復舊條之計。未嘗一日忘於其心。而到今飢餓轉極。狡計益密。陰引諸島。竊發於湖南。以爲威脅之謀。而敗衄挫折。旣不得售其姦。則又爲之斬首獻馘。似若爲朝廷邀截賊船之歸路者然。前日屢報賊變者。其意已在於陽示效忠之誠。陰爲操切之計。勝則乘勢取利。敗則歸罪邀賞。姦謀詭計。至此畢露。雖不逃於聖鑑之下。然帝王待夷之道。羈縻綏懷。治以不治。是乃古昔待夷之善策也。彼以善意而歸我。我恢斯受之量。姑貰旣往之姦。暫許可欺之方。其島主增給歲船。朝光特授堂上。則待使價悅夷情。庶幾兩得其宜。而邊患少弭矣。若授朝光司猛之職。則又有私船之例。利歸朝光而望缺島主。有乖兩便之道。似非良策也。議者以爲今若陷彼姦謀。驟賞其功。則以彼之狡。復踵前計。侵擾我邊邑。斬彼難明之首。邀求不已。則將何以待之耶。此言亦甚有理。不無所見。然一之謂可耳。至於再三則豈無待之之道乎。初不能遏絶於彼境。遽乃欲爲邀功於作賊之後。彼雖狡譎。是豈常行之道哉。議者又以爲如此行賞。當初獻馘之倭可矣。彼旣發憤肆怒。其行已遠。今始追賞。則是操縱在彼。賞不足以聳動其心。而反開取侮之端。臣意以爲今且諭之曰。獻馘之初。聖上固欲略許其賞。而爲有司堅執。不得施行矣。爾輩旣行之後。聖上追念島主效忠。嘉爾獻馘之勞。特排群議。別加殊賞耳。今此事體。只是一時特恩。不可更覬爲當也雲。則足以慰彼躁憤之望。而不患無辭也。至於依舊例還許之事。則臣竊聞庚午年倭奴作變之後。中廟怒其多詐反覆。將欲絶和。不許接待。彼乃請諸島信使。屢次往返。猶未蒙允。當時重望大臣如成希顏,柳順汀曁一時六卿知邊事之臣。反覆力請。將至一朔之久。然後始令許和。而減其歲船之半雲。先王所定約束。牢緻微密如此。恐難輕改。固當全依舊例也。但於其間。不能不隨時損益。則因此可諉之端。只許二三隻之船。一以示重難之意。一以示嘉功之典。似不至太妨於遵先王成憲。而亦非無名輕許之比。微臣所見如此。伏惟上裁。
生擒倭人處置議
編輯臣某議。濟州生擒倭人。當初捕捉之際。邊將未及稟知朝廷。隨機善處。使無痕跡。則亦無後弊矣。今旣狀啓。則不得不長慮善處。俾無後釁可也。今若上來奏聞於中朝。則事固順便當理矣。但頃日怡天書堂之來。已將往來上國之倭被風漂泊者。請勿加害之意。通書於我。而我亦以若無侵損於我。則何嘗截殺之語答之矣。今此倭人等。別無作賊蹤跡。只緣船敗就擒。縛送天庭。必將置法。梟掛邊上。而就擒首末。勢應盡播於日本。則彼將詬我曰。前日請之之勤如彼。吾船又無侵亂於貴境者。而不恤前約。何乃擒送於上國乎雲爾雲。則輕剽之性。風發之怒。安保其必無乎。他日蜂蠆之毒。有難形言。慕虛名而受實禍。斯亦古人所戒。且欲釋去倭俘。只解唐人。則供招之際。情跡必露。固難掩覆。熟度詳思。未見善處之方。前日賓廳備邊司會議之時。欲還送於濟州者。有若不出於朝廷之意。而使邊將隨便善處。雖至於中道而沈沒。固無足惜者耳。蓋緣此人等出沒海上。剽掠邊方。爲中國劇賊。其所同載唐人。亦皆叛畔中國。導倭爲賊之人。今雖拘於事勢。不得奏聞。而其在情犯。萬死有餘。故莫若從權處之。使彼此俱無可尋之跡之爲愈。而今則拘縶已久。南音日悲。而逆探其委爲賊寇。在此無惡而遽加殺戮。恐亦有乖於帝王好生之德也。古人有言。親仁善隣。國之寶也。又曰。怒隣不祥。夫釋將死之命而返之鄕土。仁莫大焉。歸送死之俘而結彼歡心。善莫大焉。臣之愚計。竊謂慶尙道釜山浦。倭船輳集之地。乞將生擒倭奴。速來於京。轉送於彼。仍令該曹。略修書契。順付回船。以示敦信之意。則彼必感戴。益敦嚮慕之心。可息鯨波之警也。或者以爲倭俘之送還本土則善矣。若唐人則不送上國而同送於彼。有虧事大之義。此言甚是。以常道言之則乃是不易之定論。然爲國之道。有經有權。今若只令解送唐人。而不與倭俱則首尾橫決。事體相礙。如欲俱送則其弊有如前所陳者。而況此唐人旣已叛畔。與倭爲一則是亦倭耳。同倭還送。固無分別。況在上國。則不過失當誅之數賊。在我國則實係萬姓之休戚。輕重不侔。而海外事體。亦與服內有異。區區不得已之處置。未必盡徹於天朝。事或從權。恐爲無妨。臣方在病痛之中。精神昏耗。言失次第。無足採擇。伏惟上裁。
賊倭分辨及歸還本國議
編輯臣某議。倭奴之出沒海島者。或因作賊於中國。或欲竊發於我邊。其跡雖或不同。而往還中國者。或漂泊於我國。而如遇邊備稍疏。則輒肆殺掠。未有拱手過去者。其實皆賊也。大抵此輩。本以盜賊爲業。雖在日本。亦非號令之所加者也。雖勦殺無遺。而未有日本擧國讎嫌之理也。況來泊遠島者及往還中原者。必欲分辨。待其來賊我邊上。然後追捕則其間賊情。實難辨覈。而來泊遠島者。或因賊來。分泊諸島。窺我虛實。一夜蟻聚。豕突邊境。不可不虞。往返中國者。恃其強盛。乘勢肆毒。理所必至。今若使邊將分辨討捕。則厭涉風濤者。托稱遠島。避賊畏怯者。諉謂往返。因循怠惰。邊情漸解。一朝賊至。擧國瓦解之患。不可不慮也。是則固難輕議也。第念近年以來。彼之犯邊自作其孼者及凡其漂泊者。一切勦殺。國家待賊之道不得不然。而亦犯天道好生之心。小國數勝。且有前古兵家之戒。而彼輩每言朝貢於京者。以爲商販中原。初非作賊於貴國者。而例被貴國擒殺。稱冤不一。實爲若此者。似可有別。如其飄泊島嶼。束手乞哀者。勿殺一人。全船捕獲。幷其資給一二遭。解送本國。因諭之曰。爾國常稱我國濫殺往返之人云。若爾輩窮無所歸。未嘗作賊者。萬無殺害之理。其被殺者。乃作賊之徒耳。歸諭爾國。今後愼勿來犯我邊。更萌不善之心云云。而或以此意。修書通諭於日本則言語雖或浮沈。未必能通於彼國。而書中之意。則彼輩必相傳視。而洞知我意矣。如此則彼輩必以爲前日之被殺者。必其肆毒於彼國者。今此生還者。乃是無罪而見原也。庶幾憚壓賊心。而少抒邊境之虞也。姑依如此處置。觀彼之變。此亦兵家揣敵之一策也。如是而出沒如舊則我乃有辭。彼亦無言而服其罪矣。伏惟上裁。
下海唐人奏聞便否議
編輯臣某議。伏見三浦羅古羅等招辭。有曰。唐人百餘名。來居於博多州。又曰。泊船海中。潛使唐人私通。而持物貨交易雲。私自下海之禁。著在中朝令甲。而此輩違禁下海。來居外夷之地。至於交通買賣。走透事情。軍機重事如鐵丸火砲等物。無不敎習。擾害我邊邑。侵及上國。利害甚關。將此事意及唐人主事者之名。幷與擒獲倭奴。付奏赴京使臣之行。轉達施行。使中朝得知姦細之徒交通外夷。漏泄軍機等項情僞。申勑守禦備倭等官。益嚴隄備。禁斷交通之路。則庶絶將來之患。第念中國迤南一帶之地。我國之船。亦多漂泊之時。今若奏聞此事。而邊將或被不謹防閑之罪。異日我國之船。飄到其地。邊將等忿於我國奏發隱情。恐有讎殺之患。微臣愚曲之慮。亦及於此。伏惟上裁。
倭中刷還童子處置議
編輯臣某議。要時知刷還童子。旣非我國之人。則勢應還送。但前日諭令刷還。已受其侮。今不可更約厚賞。強要刷還。只曰。今此童兒。反覆看驗。顯非我國之人。爾宜還率而歸。若眞我國之人。則朝廷豈有不受之理乎云云。可也。修答書契。雖不可峻責以激其怒。而略加責諭。以示朝廷覺其情狀之意何如。源康秀所棄之物。恐不可授此倭而送也。臣衰病已久。心神昏暗。料事錯謬。猥參擬議之列。不敢容嘿。敢陳愚妄之說。非敢以爲當然之策。伏惟上裁。
答日本所要可否議
編輯臣某議。臣伏見日本書契。其所要請者有三。其一。請開薺浦之路。其一。量船請用布帛尺。其一。請給煕久及二十人印信也。薺浦乃我國關防之地。昔曾許待於此。多被竊發之害。蓋緣此地島嶼甚多。故留館之倭。常不下四五千。而倭輩托稱漁採。乘輕船昏曉而出。隱泊諸島。見我國漁採者。輒肆虜掠。支吾者。卽加殺戮。其勢稍弱則自稱朝貢之倭。以此人不敢誰何。一年被殺者。無慮數百人。其害無窮。故朝廷熟加商度。設兩鎭於加德之島。移接此輩於東萊。其意有在。且釜山。眼通無隱蔽之島。此輩之厭憚。專在於此。今因狡詐之請。開與古路。恐陷其術中也。量船之尺。頃因彼輩之請。反覆校考。我國別無新設之尺。自古通用。只是一樣。故以此答之。而彼乃托稱庚午以後之新設雲。此只欲要變古例。托爲變詐之言耳。堂堂朝廷。豈無待夷之道。欲以一尺爲禦敵輕重。而受誣於彼。猝改於從前定例乎。印信之請。觀其辭意。所望之重。專在於此。托爲隣好。通其使價。其所要求。亦不可盡拒。而二十名倭人。又非一時來朝。其所賜與數亦不夥。似宜勉從。而授之無名。亦妨國體。且其書中有曰。許不許宜在貴國朝廷之心雲。是恐怯要其必從之辭也。臣嘗聞之。日本國富地遠。無資於我國。所以紛紛要請者。皆是諸島狡詐之輩。邀請僧徒。作爲書契。托稱國王之使。謀售其慾。此輩之常態雲。化外卉服之人。不足與較其是非長短。而惟當治以不治。乃爲帝王之盛德。但於答書之際。不可不略示覺詐之意。今宜答之曰。關防。有國之扞蔽。固不可爲他國撤毀也。尺量。先王之舊規。亦不可從今而撓改也。唯是煕久與二十人子孫。國乘雖無見載之處。而大王之敎。懇懇不已。其在隣好之義。終不能恝視。勉副厚意。但大王擅一時之威福。不能自折其兇謀於廣廈樽俎之上。而必資異國之爵祿。以弭變亂於我邦之邊徼。是所未喩也。且於書中。多有恐怯之辭。今此勉從。似若有動於大王之威風也。弊邦雖曰寡弱。有土地人民之衆。鍊武養士。以擬事變久矣。豈無制勝之道。而輕忽於一喩之諾乎。國人皆以爲非。而斷自心衷。決從而不疑者。只緣數百年隣好之重。信義之篤。不顧少嫌。務敦大義而已云云何如。臣衰病已極。不可與聞於國家大事。而特承不可不問之敎。惶恐隕越。敢獻老妄之謬見。豈足資於採擇之萬一。伏惟上裁。
〈因此獻議。自上有從此議修答以送之敎。故公又上箚俱陳可答曲折之詳。見第二卷。〉
中朝火災陳慰可否議
編輯臣某議。中朝宮闕之災。實是非常之變。十三道及各玉府。旣皆陳慰則我國亦修問起居。禮所當然。但海外之國。與服內諸侯。事體不同。而宮闕之災。又與九廟之火。輕重有間。不必援據而盡比與內諸侯之例。一一皆同也。如不得已會同朝貢。則不可廢也。此等之禮。雖在所略。中國亦不必以爲非也。我國雖曰事大以誠。邦域區別。自爲聲敎。則其間節目。不得盡同於中國。況海外之國。自昵中朝。招異日無窮之弊。如高麗之患。亦不可不鑑。愚臣所見如此。伏惟上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