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里先生文集/卷六
疏箚
編輯乞致仕疏丙寅五月二十日
編輯伏以臣垂死之年。遭遇聖朝。數年之間。猶有未盡之氣力。或可效勞於艱虞之際。上年秋冬以後。日益柴敗。腰腳之病。有増無歇。一縷神精。亦隨以散。未赴公衙。未預公事。其不可在職。事理明甚。而自上方在哀疚罔極之中。臣亦不可以老病而退。在於送終之日。不復連次乞告。以至今日。今者詔使將臨。中外多事。西賊鼓吻。邊憂孔棘。此時臣忝首相。一日不退則有一日之罪。臣何可虛冒匪據。而自陷於大罪乎。抑臣之所深悲者。人年六七十。猶有餘日。未卜死生之期。因循在朝。以至歿身者多矣。臣今八十。壽已窮矣。今日不死。明日必死。明知今明之必死。而在職不去。必待死日。亦聖明之所宜惻念也。聖明以臣爲將死之老臣。恩禮過隆。今當入地。無路自效。欲報之德。惟有結草。儻蒙聖慈終始寬假。矜臣哀鳴之血誠。遞臣之職而許臣之退。不使臣窮蹙鬱悒以死。則豈但賤臣一身之榮幸。國家禮下之美意。優老之盛德。足以爲一代之激勸。後世之稱頌也。伏祝天地父母。曲垂察諒。不勝幸甚。臣無任戰灼隕越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懇。予在哀疚之中。向卿一念。未嘗小弛。今觀卿疏。予甚缺然。此時何時。卿出此言乎。詔使今將臨矣。毛兵亦已亂矣。奴酋犯關。消息甚惡。此誠天下危急之會也。卿雖在病中。亦豈恝然忘於懷耶。予新經至痛。襄葬甫訖。愍然茫然。若無所倚。卿若去位。予將何爲。卿之進退。實係宗社安危。卿其上念先王。下察予懐。須勿控辭。臥閤勉輔。
再疏二十五日
編輯伏以臣耄敗病蹇。長伏私室。古今歷代曁我朝祖宗二百年以來。未聞長伏私家之相臣也。太平無事時。尙雲不可。況此時乎。散秩閑局。猶爲未妥。況此職乎。臣常恨將死之年。始遇聖明。意或可以效勞於艱虞之際。到今精力盡矣。死亡近矣。報答聖恩。此生已矣。瞻天仰聖。不堪悲咽。伏乞遞臣之職。許臣之退。不勝幸甚。臣無任隕越屛營之至。
答曰。省卿疏章。予心尤極缺然。予意前已盡諭。卿須念之。勿爲固辭。
三疏六月初六日
編輯伏以臣伏承聖諭。戰兢悚懼。瀆擾之罪。自知難逭。而當此多事之時。職忝首相。一日冒據。其罪尤深。不得不仰首而疾呼。首相是何等職任。而長伏私室。虛帶職名。至此之久乎。不特臣身陷於罪戾。國家任官。豈容如是。臣固知聖意以臣爲先朝之老犬馬。不欲遐棄。臣亦豈有一毫辜恩負國。丐閑自便之心哉。人臣立朝。公義至嚴。事理如此。豈非可畏。臣旣在士大夫之列。士夫處身。自有事理。不比於凡庶。國家亦宜以士大夫待士大夫。不責其所不堪。不強其所不能。而使之不失於自處。斯豈非體下之道乎。孱病之臣。壽到八十。日迫西山。餘生幾何。瞻望松楸。墓木已拱。死生幽明。悲恨交煎。國家留臣。不過爲無用之一老物。許退則足以爲聖朝優老之盛德。豈不爲一時之激勸。後代之稱頌也。伏祝天地父母。曲垂察諒。遞臣之職而許臣之退。不勝幸甚。臣無任隕越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懇。自前屢諭予意。而卿之固辭。至於此極。予甚憂悶。不知所答。凡予所以前後勉留者。非爲予身。實爲國家也。卿須勿辭。臥閤論道。以副輿望。
未參從權啓待罪箚七月初三日
編輯伏以帝王之孝。異於匹夫。自上執喪踰制。漸致損憊。群下之情。憂悶曷極。卽有慈殿之敎懇惻迫切。尤有以知慈殿自內詳知聖候之愆常而有此敎也。公卿諸臣。詣閤論請。而臣老敗病蹇。不得隨諸卿之後。無人臣禮。罪實難逭。惶恐伏地。恭竢鈇鉞。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予無疾病。卿勿憂慮。安心調理。
御製不允批答。同日呈辭後。承旨沈詻奉來。
編輯惟卿王室宗胄。先朝元老。痛倫紀之斁滅。陳列非一。悶宗國之危亡。泣諫至再。茫然而憂。愍然而退。蒼生揮涕。奸黨伸眉。殷仁去國。豈忘輔主之心。漢相雖病。寧弛憂國之衷。自予遇卿。擧國而委任。垂拱以仰成。都民加額。八路拭目。舊染汚俗。賴卿庶變。浮澆薄習。因卿少改。千載一時。是豈偶然。蒼黃漢水。殉國之忠益著。奔走公城。死社之志彌堅。予雖不敏。敢不銘念。目今民志不入。天災疊出。士論攜貳。朝議不一。腹裏之病已痼。塞上之憂方急。卿若不念。予將疇依。卿年雖老。精力未衰。願卿置寡昧之誠薄。念先王之眷隆。臥閤論道。固無害於燮理。興邦致理。實有關於報知。所辭宜不允故諭。
乞解職疏初五日
編輯伏以昨者。特遣承旨。傳宣御札。丁寧諄復。不啻耳提面命。臣誠惶怖震慄。繼以涕泣。不知所以仰達。竊伏惟念人臣事君。自有其道。苟失其道。所傷大矣。歴代及國朝以來。相臣未聞有年八十而居見任者。設有之。是康強無疾。能赴公衙。能察職務者耳。臣素患腰痛之外。腳膝筋骨。衰年枯萎。又傷於鞍馬之間。痿痺拘攣。不成步趨。公廳之會。絶未隨參。古之宰相。有五日一赴朝堂者。猶未免後人之指議。況於臣乎。君臣之間。禮貌至嚴。而榻前登對。全然失儀。不敬無禮。大駭視瞻。中朝宰臣。有不得趨走於朝會班行者。猶被糾刻而斥退之。況於臣乎。數年之前。臣自料神精雖衰。比氣力猶爲差勝。上年以後。思慮茫然。如在煙霧中。明於目前而暗於背後。今不記昨。暮已忘晨。每於衙門公事之來示。閱覽纔了。而旋復不省。如是而可以爲相任乎。領相爲相臣之首。庶務裁決。固首相之所職。而必須會於公堂。與同僚及諸宰。面講商確。然後就加裁決。乃是事例之當然。假令臣精神稍明。足以酬應。而長伏私室。無由面會。其敢獨決於私室。而使他相及諸宰。斂手無爲乎。其不可在職。事理明甚。而國家乃養一無所爲之老人。縻之以首相之職。虛帶職名。時月已久。古今天下。安有如此宰相。不特臣身罪戾日積。國家任人事體如何。臣常恨耄耋之年。始遇聖明。未遂願忠之志。而日已迫於西山。危喘如綫。朝不慮夕。聖明不假老臣未死之餘日。竟使臣憂惶鬱結而死。死目不瞑於九原之下。則聖朝仁政。亦豈無慊於一夫之不獲自盡者乎。臣斷無在職之理。伏乞聖明。亟遆臣本職及兼帶。以存國體。以紓臣罪。臣無任戰灼隕越之至。
答曰。觀卿疏章。予心缺然。予意昨已盡諭。卿其體予至意。須勿固辭。安心調理。
乞解職箚八月十五日
編輯伏以癸亥赴召之日。臣年已近八十。而猶有精力或可支持於萬一。每自擬國家稍安。則便乞骸骨。有亂則隨分效勞。數年以來。不但腰腳受病。不成步趨。精力之澌敗。日深一日。如日之西下而不可挽。今年甚於去年。今秋甚於去夏。無病而吟呻。不病而暈倒。臥而不起。長伏床蓆。思慮錯亂。觸事茫昧。軀殼雖存。神精已散。太平無事時。猶不可作相。況今西邊之虞漸棘。罔測之報踵至。臣爲相臣之首。不得與同僚及諸宰面講商議。裁處軍務。其可晷刻仍冒。以重臣罪。以壞國體乎。倘有事變。則臣之身雖不可離於輦轂之下。而至於相職則斷無虛帶之理。出不獲已陳乞至此。臣之情戚矣。而聖明不復察諒。久靳俞音。瀆擾之罪。自知難逭。惶恐席藁。祗竢斧鉞。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懇。目今西虞漸棘。民心日離。此誠喬木元老爲國拯救之秋也。卿未可少安厥位。以期鎭物之效耶。此時卿若一去國。則民心潰裂。無復收拾。卿之進退。豈不重歟。願卿雖不能幡然出而視事。依前臥閤。隨思陳啓。勿爲更辭。以副上下之望。
乙解職箚十九日
編輯伏以伏承聖批。不勝兢戰隕越之至。目今國內多事。民情騷動。邊上多虞。景象甚惡。倘有倉卒之警急。不免中外之潰裂。鎭定經營。晷刻爲急。而臣爲相臣之首。病伏床蓆。全廢職務。一日在職。有一日之罪。臣誠惶懼。不知所出。不特臣身陷於罪戾。國家設官任人。豈有如此道理。聖批以不可去國爲敎。八十癃病。朝暮入地。國事稍定。歸死松楸。固臣之至願。而其在今日。變故叵測。臣豈有違離輦轂之心哉。惟是相府重任。斷不可仍冒。萬不獲已瀆擾至此。震怖悚慄。席藁待罪。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至懇。予意前已盡諭。卿勿固辭。安心調理。
又疏九月初八日
編輯伏以臣伏承聖批。諄復丁寧。推赤心置腹中。不啻若慈父之敎詔迷子者然。數日以來。神魂飛越。感激涕泣。憂煎悶默。不知所以仰達。聖敎至此。臣非木石。寧不惕然驚懼。振勵奮發。思所以仰體聖意乎。第臣之斷不可在職。不特臣自知之。朝裏諸臣之所共嗟悶。國中諸人之所共指㸃。抑聖明亦必有以洞燭耳。臣當初入朝之日。年已近八十。只欲一番拜賀而退。本無久志。乃聖明加臣以不世之隆眷。臣亦不得決去就於聖明之下。常自擬國事少定。便乞骸骨。姑且扶曳就列。將退將留。淹延時月。今已四載矣。曩時精力。猶或可以周旋於艱虞之際。邇年以後。精力之漸衰。大異於六七十之時。六七十之時。以歲而衰。八十之年。以月而衰。今則已就於死亡之境。耄耊之人。理勢然也。無足怪者。加以腰腳之病。久而彌痼。臥不思起。起不能步。長伏床蓆。全癈坐衙。軍國之務。自有坐衙之諸宰。臣是何人。敢偃然裁決於私室之中耶。至於裁決大事。進退人物。尤非可以責之於癃病昏瞶垂死之老臣也。聖明試臣已有日矣。豈不知臣之本不能堪此大段事也。臣雖無狀。顧其官秩則上大夫也。先朝之所拔擧也。聖明之所寵擢也。大夫之自處其身。宜有以異凡賤。國家之待大夫。亦宜有以異於凡賤。今臣以耄荒無所爲之一老人。虛縻於首揆之位。食君之祿。而不事其事。榮其身而利其家。此豈非凡賤之所爲耶。國家亦不免以凡賤待士大夫。而爲朝廷之羞浼。爲國家之疵累。臣誠踧踖。上以爲聖朝深惜。不以爲臣身痛悶。臣決無帶職之理。伏乞將臣本職及兼帶。亟行鐫改。以全公私事體。臣無任戰灼屛營之至。
答曰。觀卿疏章。予心尤極缺然。卿須體予至意。勿爲如是固辭。安心調理。
出郊辭職疏十二月初二日
編輯伏以臣壽已窮矣。餘日無幾。殘命危淺。朝不慮夕。效忠聖朝之至願。今已已矣。耿耿寸心。入地不昧。仍竊伏念。君臣猶父子。愛君愛父。初無彼此。而君臣之間。公義至嚴。職曠則有罪。禮慢則有譴。祖宗朝以來。相臣之乞免者多矣。其事勢可以出者則出而供職。其不可出者則國家必俯從其請。以故引告之章。多不過十餘度而止。蓋臣之事君。君之待臣。事理當然也。今臣耄耋將死。病蹇伏床。閱時經年。委棄職務。其不可復出。國人皆言。朝臣皆稱。夏秋以後。瀝血籲呼。疏箚辭單。至於三十餘次矣。臣欲違逆聖旨。一向抗章。則倨慢褻瀆。不敬無禮。臣之罪大也。欲僵臥私室。虛帶職名。則敗朝廷官方。無人臣禮不道。臣之罪又大也。事至於此。臣實遑遑。罔知所處。出不獲已退伏郊外。祗竢嚴命。老臣荷聖朝殊遇。而絲毫無補。終至於狼狽顚頓而陷於罪戾。無任悲咽震怖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之求解日切。而予之遲難。尙有庶幾之望。卿疏至此。無以爲心。如此寒天。出處郊外。則必有添傷之患。須速入來。以安予心。予當有後命焉。〈同副承旨金尙奉來。公回啓曰。聖敎至此。承旨遠臨。惶恐死罪。不知所達。小臣事勢罔極。不得已出郊。只竢罪譴。不敢更上疏章云云。〉
敎書初三日承旨李如璜奉來
編輯予之託卿。有同魚水。卿不予顧。浩然出郊。憂心耿耿。達夜不安。昨日之敎。已諭予意。卿勿爲疑。速爲入來。俾安予心。〈公回啓曰。小臣事勢罔極。狼狽出城。以致屢勤聖敎。承旨連日遠臨。臣之罪戾。至此而尤大矣。只竢罪譴。更無所達。〉
再敎初五日承旨李植奉來
編輯昨聞卿出在郊外。慮其傷於風雪。連遣近臣。傳諭予意。又以勿疑爲言。而卿聽之邈然。一向退在。此必是予平日待卿之道。不得其宜而然。豈不慙赧哉。大抵大臣進退。關係甚重。國家處置。亦當以禮。卿不可不深思矣。今因出郊。不待還歸。遽爾勉副。則其於國體。爲如何哉。君臣之間。當以禮義相終始。而毋相逼迫可也。願卿體予至意。須速入來。〈公回啓曰。聖敎至此。承旨遠臨。惶恐死罪。當欲上章陳情云云。〉
待罪辭職疏初七日
編輯伏以恩綸日下。近侍交道。震怖悚懼。神魂飛越。臣耄耋之年。始遇聖朝。愚忠未效。餘日已暮。嗟恨悲咽。目不瞑於九原之下。伏奉聖敎。委曲反覆。辭旨藹然。臣誠欽仰大聖人仁覆閔下。體物不遺之盛德也。無狀賤臣。濫被聖明曠代之殊遇。在今將死之日。倘蒙寬假之恩。得以優遊畢命。則天地生成。終始鴻恩。宜如何上報也。臣在宣廟朝。忝爲閣臣。或因事或因病。經出東湖者三。遽下衿陽者再。宣廟不加呵責。不加拘束。去來惟便。以遂其志願。臣今入地無日。其情事又大非宣廟時之比。臣常以宣廟之視臣。望於聖明。而聖明不以宣廟之視臣視臣。臣不能無憾於天地之大也。至於國家朝廷。公議至嚴。臣旣終無以出而供職。顧無無端臥帶相職之理。瀝血控辭三十餘次。而未有允旨。一向抗章。則褻瀆不敬。到此地頭。更無奈何。不得不出城待罪。玆蓋出於狼狽惶悶。遑遑罔措之意耳。秋毫豈敢有意於得旨還朝。亦豈敢有意於強迫以成其志也。如是則要君也。要君者無上。無上者。人臣之極罪。臣罪當死。斷不敢赴召。伏地席藳。祗竢斧鉞。臣無任戰灼屛營之至。
答曰。省卿疏章。心甚缺然矣。卿欲使予待卿如先朝。無乃未之深思耶。卿於先朝。受知雖深。豈與寡昧視之如嬰兒之望慈母哉。若卿棄而遠去。則予將何所措手足乎。東湖衿陽。時異而事不同。寧可與先朝比而同之哉。至於要君之說。尤似未安。予復何言。國家待元老之道。誰復有要君之疑乎。卿之去位。雖與在位不同。卿旣堅執如此。予不可強而違其志也。今當依卿請矣。卿以帶相職。久廢公事。在家爲未安。則去其位而必欲遠去。是誠何心哉。須速入來。以安予心。〈右副承旨金壽賢奉來。公回啓曰。聖敎至此。惶恐感激。將欲上章陳情雲矣。〉
未得入謝恩命進疏初九日
編輯伏以伏奉聖敎。諄復懇到。推赤心置人腹中。感激涕泣。不知所達。臣逢千載一時之會。荷曠代無前之眷。而才疏識劣。無以報效。慙負聖明。寸心耿耿。乃今垂死之日。禮遇之隆。始終不衰。哀臣之癃病。悶臣之耄老。特許釋負。使得安分畢命。父母生成。死骨生肌。天地雨露。枯草回春。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第念朝廷者。禮法之所在。百司官僚。無論大小緊歇。皆各有當行之事。雖如奉朝請閑局散秩。亦必新除而有謝肅之禮。身病而有出肅之禮。有朝賀之禮。有問安之禮。臣之老病。於此數者。亦皆廢之矣。其能得安於身在朝裏。而旣出復入耶。以臣之分本。宜退處卿曲。而聖敎至嚴。惶恐不敢遠出。仍伏江郊。臣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噫。予重違卿意。勉從卿請。予心戚矣。卿亦毋忘昔日之言。不我遐棄。予日望之。卿意身在城中。則朝賀一節。亦難行矣。此則筋力所致。不須慮也。卿喬木世臣。一國大老。在位去位。少無異同。決不可須臾遠離寡昧矣。江郊逼寒。不宜久處。速還舊居。以副予望。〈公回啓曰。聖敎至此。承旨又臨。惶悚震怖。罔知所措。臣今入地。餘日無幾。下情已盡陳達。不敢每瀆疏章。祗伏江郊。以竢嚴譴。〉
備忘記
編輯領相在京時。予日望其臥閤視事。上以格予非心。次以拯濟艱危。及其掉頭出郊。無意在職。予以爲雖不能強其帶職。召還都下。爲寶於國中。兼爲士大夫矜式。卑辭請還。非止三四。而終不傾聽。此必是寡昧之惡。比來尤重而然也。切欲更召。而實爲顔厚。玆未之果耳。此意政院知悉。〈政院啓曰。伏見備忘之敎。臣等不勝瞿然之至。李某受聖上不世之遇。恩禮靡不用極。豈有翩然長往之心乎。前後辭免章箚。皆因耄病而然。似無他意。至於遞職之後。不卽入來。以副聖上懇迫之旨。則中外之意。亦甚缺然。今奉未安之敎。必當感惕趨命。然賓待之道。要在寬假。請更爲敦諭。使之入來何如。傳曰。依啓。公回啓曰。聖敎至此。惶恐死罪。罔知所達。耄病之餘。近又添傷。不得運動。當待少蘇。入城待罪。〉
請開廣言路箚丁卯四月十四日
編輯伏以臣犬馬齒窮矣。耄耋死迫矣。腰腳受病。不可登殿陛而坐公衙矣。神思慌亂。不得料事務而獻計策矣。臣之不宜廁在朝端。事理明甚。第臣以庸才下品。荷先朝誤恩。位至台鼎。及聖上繼統。被曠代出格之恩遇。常自感奮激昂。心語於口謂。國家稍安。便乞殘骸。有變則死生以之。今日國勢。不可謂稍安。故臣不敢復爲退去之計。只欲委身致命。以遂素心。非敢不量老昏。欲有所料理。以補國事。而其一段愚衷。所期望於聖明者。誠不在淺小。自古國家之所可憂。其端非一。而其根本唯在於君心與朝廷。以堯舜之聖。必取諸人。故善日進而治日隆。天地相交。上下相孚。故萬物遂而朝廷和。事雖有是非。而惟當虛己詢咨。從容裁處。則庶不至於自廣狹人。言雖有過當。而唯當照察本情。翕受寬假。則庶不至於訑訑拒人。今者天威震赫於上。而群臣惶懼。不敢盡其情。群下疑畏不敢盡其言。君臣否隔。言路阻絶。國家根本固已病矣。如此而能爲國者。未之有也。根本旣立。則外侮之來。雖瘡孔千百。而自可以生憂患而興多難也。老臣瞶瞶迷謬。意不能悉。伏惟聖明垂亮焉。取進止。
批答遺失。
乞致仕疏九月十五日出衿川後
編輯伏以臣耄耋癃病。不能赴公衙一日坐。又不得登殿陛一步地。僵臥私室。帶職食祿。朝家事體。斷不可一刻厠在朝端。前後陳乞。非止一再。聖明於臣之情事。亦已洞燭無餘矣。臣嘗以變急則不可去。稍歇則乞骸骨之意。縷縷陳達。大駕還都之後。賊猶在境。出沒內地。變急之來。朝夕可慮。臣於此時。不敢告老。姑且委身都下。在今賊撤之報已到。雖不可保其後日之終無患。而比之變急之時。則亦可謂之稍歇。臣之陳乞。不於此時。而欲待太平。太平何日。此正老臣之素志。而昔日之所嘗告於聖明者也。乃者聖明至遣承旨。諭以勿負昔志。臣誠惶怖。不知所達。況臣腳膝腰脇之宿證。添傷於道途。秋後轉劇。下部之陋疾。亦不堪近人。不離床蓆。不得運動。無計趨命。祗竢罪譴。上年冬。臣出郊待命時。聖諭有曰。國家處置。亦當以禮。君臣之間。當以禮相終始。而毋相逼迫可也云云。臣至今感泣。莊誦在心。不敢忘也。七十致仕。國之令典。今臣踰八十而指九十。臣身之駑劣。雖不敢當以禮之盛典。而顧其年則有之。臣之陳乞。豈非以禮之請乎。事理事勢不可已。而有此請。何嘗有逼迫之意哉。臣來在先墓之側。掃除墓地。以待歸盡。落日西山。餘景幾何。伏乞天地父母。俯恤將死之臣。特降致仕之命。以全終始之恩。臣無任激切兢惶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至懇。卿以元老耆德。爲國柱石。身佩安危。其進退未可輕也。昔者卿每以時事稍定。方可退歸爲言。故予實銘信。今卿托以他事而歸。遽上辭箚。又以太平何日爲辭。予亦不能無憾矣。卿須念予至懷。又念不辭而歸。於禮未盡。速爲調理入來。〈注書安時賢奉來。公附啓曰。臣於上年。兩次出城。皆被嚴旨。不得不趨命。其在今日。年愈耄而病癒痼。偃臥不起。死亡在卽。事勢又大異於前時。而聖明又復督過之至此。臣不能無惑於下情。而殊非所以望於仁覆之天也。聖明以臣爲先朝之老犬馬。每加優恤。今使臣煎腸焦心。惶怖鬱結而死。則豈聖上終始優恤之盛意乎。臣已上致仕之章。此外惶恐不敢復以章疏瀆擾。伏地席藁。惟竢罪譴。〉
傳敎二十四日。下政院。
編輯予常以爲領府事必與寡昧同其休戚。無負昔心。不圖今者。舍君去國。如棄弊屣。良以不辟憒憒。決知其不可輔導。故奉身而退也。靜言思之。慚懼實深。承旨宜代予草敎。更爲敦諭。期必上來。
諭書二十五日。承旨尹知敬製進。
編輯王若曰。嗚呼。天降禍於我國。寇害薦興。外內相因。四載之中。再罹播越。尙賴元老之臣。匡其不及。以共濟於艱難。今卿棄予如遺。不顧而去。此非平日所望於卿者也。卿以宿德重望。冠冕一時。其在先朝。擢置百僚之首。俾股肱王室。天又慗遺。以左右後嗣孫。惟天惟先王。所以付託卿者如何。而乃欲於此時去之。予雖否德。不足與有爲。獨不念先王之所以待卿之意乎。向者卿以疾辭。予以卿年尊德重。愍勞以職事。勉副卿意。冀卿專精神近醫藥。臥而論道。朝夕修予曰。必無墜先烈雲爾。今乃一朝而去。非予之所曾慮也。念昔大有爲之君。蓋必有所不召之臣。國有大事。就而問之。予雖不敏。竊有慕焉。尊德樂道之休。豈敢庶幾乎古之聖王。然其敬恭宗廟。憂勞國家之心。亦不敢少忽。卿何忍棄予而去之哉。卿之去也。實以省掃爲辭。予用嘉悅於心。以爲卿年雖耊艾。精力不衰。愷悌君子。神之所勞。今玆出入。可見昔者疾今日愈也。豈意此去。便爲歸老之計乎。卿嘗以爲急難則不可去。其謂今日國家已安矣乎。賊兵纔退。人心危懼。予用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惟厥咎。若將隕於深淵。謂卿必不棄予。休戚與同。無負昔心。顧乃奉身而退。不思所以拯救。予未知有何可棄之失而致卿如此乎。予以寡昧。纘承大業。德之不明。資之不逮。自知不足以奉承先王。而當賢大夫之輔佐。然在卿之義。豈宜棄去哉。設令予失德滋甚。終不免貽宗廟之憂。則我先王在天之靈。亦不得不咎於卿曰。曷不曁予孫有比。卿其曰在家不知。異日亦何面見先王乎。於戲。予實不德。慚懼實深。不知所以爲辭。國之安危。實在卿一身。玆遣近臣。諭之予意。願卿幡然改圖。從速上來。以副予望故諭。〈承旨尹知敬奉來。公附回啓曰。至遣承旨。嚴諭至此。臣罪當死。罔知所達。當具短疏。陳達情事雲。〉
傳諭後辭疏二十六日
編輯伏以伏奉承旨賫到下諭之辭。惶怖隕絶。直欲鑽地以入而無從也。臣之情事。前後陳達。非一非再。聖明亦已洞燭無餘矣。臣荷聖明曠代之殊遇。常自感奮激昂。而才局駑下。無以報效。且衰年起廢。餘景已暮。奄至於今。死亡無日。辜負聖恩。目將不暝。瞻望魏闕。不堪悲咽。古之士大夫。有疾病雖痼。而年紀不至甚衰者。或可待蘇而就列。有年齡雖耄。而一身猶得運行者。或可勉力而趨朝。如臣者。年踰八十。而腰腳受病。種種諸證。乘虛互攻。僵臥私室。帶職食祿。朝家事體至嚴。爲人臣子安有如此道理。賊屯邊境。姑未敢告老。賊撤之後。乞骸致仕。實事理事勢之不獲已者也。賊撤雖不可保其終無患。而亦可謂之稍定。人臣乞退。必待太平。則三代之下。太平何時。乞退者何人。臣曾以此言。屢陳於曩日之章箚矣。年前再被嚴旨。惶恐趨命。今又責諭至此。賤臣壽已窮矣。命將盡矣。出城入城。人生幾何。擔曳道路。三入脩門。寧不爲朝廷士大夫之羞耶。伏乞聖明垂察焉。臣無任兢惶戰灼之至。
答曰。觀卿疏章。予心尤極缺然。卿須幡然入來。以副予至望。〈公附註書回啓曰。下諭至此。罔知所達。伏地席藁。唯竢罪譴。〉
乞遞勳府有司堂上及諸司提調疏戊辰上月二十五日
編輯伏以臣不獲已累瀆至此。死罪死罪。耄耋之人。如日之西下。漸就銷沈。勢不可挽。況臣退來以後。宿證之外。又屢經大病。僵臥不起。氣息奄奄。氣力旣如此。故神精亦無所附。思慮錯亂。惝怳如醉。秋涼之後。豈復有蘇歇之望。臣之退老。日月已久。聖慈寬假。亦已許退。今不宜復以事務。責之於退伏垂死之臣。臣亦不敢曠廢事務而虛帶職名也。忠勳府有司堂上及諸司都提調之任。竝乞命遞改。以便公私。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辭至此。勳府有司堂上不獲已勉副卿意焉。
請減月廩及乞遞諸司都提調疏二十七日
編輯伏以臣曾以月給食物之恩命。惶感謝恩矣。玆者伏聞聖敎勤至。命加其數。天地之深仁厚澤。非臣隕首所能上報。第臣以品祿爲不安者。非但在外不可受。退老閑住。宜少而不宜多也。今其數與品祿無大相遠。臣豈得以安於心乎。況今無前酷旱。禾穀盡損。去歲凶饉。今年大無。老弱將塡丘壑。壯者不免殺越而救活。臣退處田間。目見其狀。誠不忍多取飢民之膏血。以自肥其身也。伏乞下命該官。削減其數。不勝幸甚。抑臣兼帶勳府有司堂上。得以蒙恩遞免。至於宗廟,社稷署至嚴至敬之地。事體斷不可以在外之臣爲都提調。司譯院,禁火司亦多職務。不比閑慢。虛帶已久。極爲悚懼。乞竝命遞改。以便公私。臣無任隕越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懇。月俸米厥數不多。卿其安心勿辭。且疏末所陳各司提調。須體予意。更勿固辭。〈此後八月十月再疏辭免各都提調。皆不許。〉
諭書
編輯昔商受無道。三仁去後。國乃滅亡。以此觀之。則仁人之於國家。不啻如魚之有水。旱之有雨也。卿以先朝勳奮。忠貞茂著。淸德冠古。實國之大老也。而望望然去之。無意於幡然入來。此寡昧無道。誠薄之致也。噫。國家顚隮。則其敢曰在家不知。又何以謝祖宗於他日也。卿去國之後。予罪過日積。天譴層疊。民怨愈甚。夙夜憂懼。罔知攸濟。可謂其勢急而其情切也。予欲一見論道。以爲遷善改過之地。卿其勉回遐心。斯速入城。以副予如渇之望。〈己巳三月初三日。注書金元立來傳。公附啓曰。臣向年之退來。以臣年八十。死亡將迫。而不歸驪江之舊居。逡巡於隔江之地者。以臣宗姓之臣。先朝舊物。受聖上曠世之恩遇。不可退死於林藪間。與國家同患難。是臣之素志也。自上年春夏以來。連患腹疾。或作或止。秋冬以後。下部不收。長伏陋穢之中。四肢百骸。無處不痛。臥不能起。日夜呼痛。又心火大熾。神精昏亂。中外騷動。毛亂將逼。一息尙存。當忍死曳載。與國家共患難。而今則病勢至此。寸步決難自致。朝臣亦多有知臣之病狀。而末及仰徹於聖鑑也。惶恐隕越。不知所裁。〉
再諭
編輯予以否德。遭此極艱之時。才知不足以挽回世道。威武不足以戡定禍亂。今日國事之如此。無足怪也。雖然猶有所仰成而時或寬懷者。先朝奮臣多在故耳。昨者因予悶迫之懷。遣官敦諭。意以爲卿必入來。毋負前言。而史官來啓之辭。似無幡然之意。予極缺然。無以爲心矣。卿之言曰。必欲與國家同患難云云。忠則忠矣。然不如魏徵願爲良臣之美意也。國亡則雖死無益。須速入來。以副至望。〈初五日。翰林尹鳴殷來傳。公附啓曰。近臣又臨。嚴諭再下。臣罪當死。不知所以仰達。心火大熾。神精昏亂。倉卒間。尤無以具辭仰答。當別構一箚。仰陳下情。〉
乞致仕箚初六日
編輯伏以臣再蒙嚴諭。臣罪當死。不知所以仰達。臣本孱質。年逾八十。雖無疾病。神精筋力。已不可言。況臣之腹疾。非旬日間所作。自上年秋冬以後八九朔來。日就沈痼。今則下部不收。陋穢不可以近人。而四肢百骸。無所不痛。臥不能起。日夜號苦。常怪尙今不死。人壽自有限也。第以臣以先朝舊臣。受聖上曠代之恩遇。國家有亂。則義不可竄死於林藪之間。近日中外騷動。訛言屢興。故臣以一息尙存。當忍死曳載。奔赴國難。今則病勢如此。寸步決難自致爲言。比是實情也。秋毫豈敢假飾於聖聽也。玆者伏聞筵臣有云云之說。臣極驚駭。不得不略陳始末。臣當初陪東朝南下時。親承聖諭。保護避兵。以爲後計之意。非欲令東朝賊至搏戰也。以故臣每主議移避。而東朝行次宮屬亦多。勢難倉卒發行。故臣每令預其夫馬。裝束待令。臨機卽發矣。一道士人。皆倡言李某受任體察。不以禦賊爲心。每主移避。避入於嶺海地盡頭。則又將何往。群議洶洶不止。臣困於群議。言於申欽曰。賊報之來。東朝先發。我欲留此待賊。賊迫然後追赴於行次。申欽大不可曰。受命使之不離扈行。今何爲此言耶。卽於書筵俱陳此意。東朝分付曰。當初聖意。使李某不離隨行耳。以此留待之議中止。而一道謗臣者甚多。李行進之以此詆臣。臣嘗聞之。而其曲折如此。故亦不介志也。今以千萬意料之所不到。而筵臣以此爲言。何其言之謬也。以不可知之飛語。而士大夫至於被鞫。臣誠震駭。罔知所裁。取進止。
答曰。省疏具悉。予意昨已盡諭。須勿固辭。速爲入來。以副上下之望。且李行進事。誠極可駭。今日被鞫。亦云晩矣。卿其安心。
傳敎
編輯須速入來。以副予至望。〈初七日。同副承旨尹墀來傳書啓。臣承命徃諭領中樞府事李。則以爲自上不察臣病之至於此極。而別遣承旨。惶恐震慄。欲死無地。神昏氣急。倉卒間不得具辭仰達。當別上一箚。以陳下情雲矣。〉
承旨傳諭後辭箚初八日
編輯伏以臣受聖上曠代之恩遇。値此災慘時危之日。豈敢自安於退伏。聖上又推誠敦諭。前後不已。臣非木石。寧不感聳。第臣耄耋之年。氣息奄奄。百骸酸痛。日夜呼苦。此則有不暇顧。而經年腹疾。下部不收。陋穢不可以近人。亦不敢以近伏於闕門之外。朝臣亦多知臣之病狀。而不曾仰徹於聖聽。臣誠憂煎。不知所裁。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卿雖老病。一見寡昧。退臥京家。必不至不能堪任。願卿察予至誠。
諭書
編輯予不見卿。於今三載。不辟罪過日積。願見之心。不能自弛也。前因災異。累度遣諭。而卿不動念。予實慙懼。中夜無寐矣。噫。恝視宗社之將亡。不思格非之至道。似非仁人之所可爲。卿須念先朝之恩遇。察寡昧之至誠。速爲入來。〈初十日。注書金元立來傳。公附啓曰。承旨,史官交於道。責諭屢下。嚴切懇迫。臣罪當死。罔知所措。倉卒間氣盡神乏。無以具辭以達。當上一箚。仰訴下情云云。〉
乞寢召命箚十二日
編輯伏以聖明不察臣病之至於此極。而又有此責諭。嚴切懇迫。魂驚魄散。直欲鑽地以入而無從也。臣耄耋之年。氣力敗盡。已入死境。而上年以來。百病俱發。僵臥不起。四肢酸疼。少有所動。張口號痛。秋冬後。肢疾大作。下部不收。長伏陋穢之中。種種諸𤺌。近日尤劇。試欲運動致身於寸步地。而亦不得自由。又何得以入城赴朝乎。臣之病。一鄕之所共見。而朝臣之所共知。第未及登徹於聖聽也。惶恐隕越。罔知所裁。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昨日之諭。辭不達意。卿勿爲咎。
陳時務箚辛未七月三十日
編輯伏以臣老且死矣。餘日無幾。受國深恩。無路報效。瞻望魏闕。悲不自勝。病蹇顚仆。不得趨辭於闕下。經還村舍。惶恐待罪。臣頃日登對。耄耋昏瞶。言無頭緖。略陳瞽見。今復申瀆。不曾爲備。賊來方悔。賊去之後。又復泄泄。此人情之常。賊今雖退。而早晩必來。來卽蒼黃。恐又如前日之悔也。竊願聖明。自今伊始。振發奮勵。一息不忘。凡百營爲。悉皆停罷。專意於兵事。招集精銳。撫綏駕御。以待敵來。江都爲保障。須修繕蓄糧。南漢爲輔車。須得將儲穀。收拾三南。除祛疾苦。使軍民親上。存恤兩西。激勸奬率。使軍民同仇。至於八方民庶。莫不咸囿於德政之下。而氣勢聯絡。統爲一家。則國家可以長治久安。而外侮不足虞矣。然此非臣僚之所可能也。必殿下之一脈精神。感通遍及。然後可以致此。聖上躬先。則群臣必有承奉而力行之者。大臣亦必有仰體而自任者矣。抑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無民則無國。無食則無民。寬民力裕民食。帝王之急先務也。近見各衙門號令。其於中外官吏。惟以任怨辦事爲賢而褒賞。官吏亦以悅民爲嫌而自沮。朝家懲勸如此。故聖明雖切於保民。而澤不下究。民散而怨。竊願聖明。念玆在玆。至誠常在於保民。則實惠自及於民。而民心回國勢固矣。且臣榻前所陳疏放。亦通幽鬱得民和之一擧措。伏願聖明留神焉。取進止。
答曰。省箚具悉。心甚感悅。箚辭無非至論。予當服膺而自勉焉。
乞致仕初疏十二月初三日
編輯伏以聖上之於賤臣。殊遇異恩。愈久而愈深。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今臣老且死。報效無路。餘恨塡胸。死不瞑目。西日易頹。歲節將改。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瞻望北闕。悲不自勝。七十致仕。國家令典。臣年已入九十之境。人臣必待九十而致仕。則歷代以來。豈復有致仕之人哉。曩時稍有氣力。可以支持。自以急難入朝爲心。今則臥不能起。呼吸遄促。一息奄奄。已迫死亡。願忠之素志。吁已左矣。伏願聖明。曲察下情。劃許致仕。則不特微臣臨死之榮幸。聖明終始優老之至德。可以光前而耀後矣。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予甚缺然。卿之退老。與致仕無異。須體予意。勿爲控辭。
再疏十四日
編輯伏以歷代以來。年未六七十而致仕者甚多。我朝諸臣。年七十而蒙許致仕者亦多。臣年過七十已久。丁卯年間。常引年乞請。不得請而遂止。其後氣力雖漸衰憊。而亦頗可以支持。故常以急難入朝爲心。今則臣年已入九十之境。氣息奄奄。已迫死亡。人臣之事君。宜以士大夫風致自期。君上之使臣。亦宜以士大夫風致勖率。九十而不致仕。則人謂臣爲何。臣實羞愧。無顔面見人。退老與致仕不同。而臣之致仕。與他臣之致仕者。又不同。臣本非高蹈長往之人。此後倘或有不可不入朝之事勢。而一縷之殘喘尙存。則此去京城不滿一日之程。當曳載進趨之不暇。僵仆道路。有所不恤。豈敢自以謂致仕而晏然退伏哉。伏願聖明。曲察下情。亟許致仕。則此老臣臨死之一大榮幸。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至懇。予意已諭。須勿固辭。
三疏壬申正月初三日
編輯伏以日月流邁。歲節已改。殘喘奄奄。朝暮待盡。瞻望北闕。悲不自勝。臣旣厠大臣之後。大臣年八九十而不致仕者。古未見其人也。臣之於聖明。以分義而恩遇。有可去之道乎。有長往之道乎。無可去長往之道。而必請致仕者。臣雖至愚極陋。竊不自量。常猥以士大夫之風致自期待。九十而不致仕。則人謂臣爲何。臣實羞愧。無顔見人。七十致仕。國有令典。姑未遠引。在宣廟朝。亦有數臣。俱蒙準許。不但大聖人優老之至德。足以光前而耀後。士大夫之風致。亦賴以扶植。至今人皆嘖嘖以爲美談。臣敢以宣廟朝事。望於聖明。伏願聖明。曲察下情。亟許致仕。則臨死老臣之榮幸。孰大於是。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卿懇。所陳之事。古今異宜。安危不同。卿須念予至意。勿引太平時事。
四疏
編輯伏以臣曾奉聖旨。以勿引太平時事爲敎。宣廟朝亦非太平。島夷充斥。彌滿八路。撤回之後。屯在海邊。累年不去。宣廟猶且優恤老臣。允許致仕者數人。況臣非數臣之比。年垂九十。喘息奄奄。朝暮待盡。蒙聖明終始恩遇。得以一日退處。安意以死。是賤臣之至願也。近日朝家鞫逆多事。今始仰籲。伏乞聖明。曲察快許。不勝懇祈。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至懇。先朝島夷雖在海邊。國勢鞏固。與今日大相不同。卿其更加量察。須勿固辭。
五疏三月二十五日
編輯伏以臣曾奉聖旨。以先朝與今日大相不同。卿其更加量察。須勿固辭爲敎。自古人臣之致仕。惟係於老病之如何。豈在於時勢之同不同乎。臣之老病。又非他臣之比。年迫九十。下部不收。積有年紀。歷代及我朝諸臣引年乞請。多蒙凖許。豈有如臣之九十而尙不得蒙許者哉。臣早年忝科。年踰二十而卽登仕版。登仕之後。計今已過還甲而又四年矣。六十餘年之間。屢受重任。出入內外。雖胡走浪行。分毫無補於國事。而筋力則敗盡矣。神精則耗盡矣。喘息奄奄。朝暮待盡矣。前頭在世。能有幾日。及臣之一息尙存。得蒙允許。則不但聖明扶植士大夫風致之美意。優待耆舊宰臣之至德。可以光前而耀後。抑聖明眷恤賤臣之殊恩。有始有終。而賤臣臨死之感。死且入骨。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臣無任激切祈祝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至懇。予意頃日已諭。卿其須勿固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