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020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十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十卷目錄

 風雲雷雨諸神部彙考一電神附

  周總一則

  秦始皇一則

  漢高祖一則 平帝元始一則

  後漢總一則 世祖建武一則

  晉元帝建武一則 成帝咸和一則

  梁總一則 武帝天監一則

  陳文帝天嘉一則

  北魏太宗泰常一則

  北齊總一則 顯祖天保一則

  隋總一則 高祖開皇一則

  唐總一則 元宗開元一則 天寶二則 肅宗乾元一則 代宗永泰一則 德宗貞元

  二則 憲宗元和一則

  遼聖宗統和二則 開泰二則 道宗清寧一則

  宋總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真宗咸平一則 大中祥符一則 仁宗皇祐一則

  神宗元豐一則 哲宗元符一則 徽宗政和一則 高宗紹興一則

  金章宗明昌二則 宣宗興定一則

  元世祖至元一則 仁宗延祐一則

  明太祖洪武四則 成祖永樂一則 世宗嘉靖一則

 風雲雷雨諸神部彙考二

  書經周書洪範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

  易經緯龍魚河圖

  春秋緯合誠圖

  山海經海內北經

  史記天官書

  風俗通風伯 雨師

  蔡邕獨斷風伯雨師

  廣雅異祥

  晉書天文志

  搜神記雨師

  宋史天文志

 風雲雷雨諸神部總論

  朱子全書鬼神

  大學衍義補國家常祀之禮

  圖書編祭風伯雨師論

 風雲雷雨諸神部藝文一

  雲中君          楚屈平

  風伯雨師不得避諱議二首晉束晢

  訟風伯          唐韓愈

  祈晴風伯祝文       宋蘇軾

  祈晴雨師祝文        前人

  詆風穴           劉攽

  風伯           元沈貞

  雨師            前人

 風雲雷雨諸神部藝文二

  祭風伯壇應張太祝作   唐儲光羲

  祀風師樂章五首     包佶

  祀雨師樂章五首     前人

  惡神行雨          姚合

  雷公            韓偓

  祠風師酬提刑趙學士見貽 宋范仲淹

  雲中君圖         金劉迎

 風雲雷雨諸神部選句

神異典第二十卷

風雲雷雨諸神部彙考一電神附

編輯

周制,以槱燎祀風師、雨師。

按:《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 雨師。」

風師,箕也。雨師,畢也。《春秋緯》云:「月離乎箕,風必揚沙。」是風師箕也。《詩》云:「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是雨師畢也。訂義崔氏曰:「祭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之法,皆謂隨其類祭之。兆風師於西方,不從箕星者,箕星天位爾。兆雨師於北郊者,水位在北也。」

小宗伯之職,「兆五帝於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

訂義鄭鍔曰:「『先儒以四類為日、月、星辰,攷之《書》云:『類於上帝』,惟天神則類而祭之』,以其神非一故也。雨師,水也,其類宜於北,先儒以風師亦在西郊,恐不然也。五星,箕星好風。箕,東方之宿也,西則違其方位,豈理哉?」

===秦===

始皇二十六年立風伯雨師廟

編輯

按《史記始皇本紀》,不載按《封禪書》,「始皇並天下,雍 有風伯、雨師廟,以歲時奉祠。」按始皇本紀秦並天下在二十六年

高祖六年祠雲中君

編輯

按:《史記》《漢書高祖本紀》俱不載按《漢書郊祀志》:「高 祖六年,天下已定,長安置祠祀官、女巫,其晉巫祠雲 中君,以歲時祠宮中。」

雲中君,謂雲神也。

平帝元始五年分雷公風伯廟於東郊兆雨師廟於北郊兆

編輯

按《漢書平帝本紀》。不載。按《郊祀志》云云。

後漢

編輯

後漢縣邑以丙戌日祀風伯,以己丑日祀雨師。 按《後漢書祭祀志》:「縣邑常以丙戌日祠風伯於戌地, 以己丑日祀雨師於醜地,用羊豕。」

世祖建武二年始以風伯雨師從祀於郊兆

編輯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不載。按《祭祀志》,「建武二年正 月,初制郊兆於洛陽城南七里,為圓壇,外營四門,門 百八神,背營內鄉,背外營神,風伯雨師之屬也。」

元帝建武元年令縣祠風伯雨師

編輯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按《隋書禮儀志》。「元帝建武 元年,令以仲春、仲秋縣祠風伯、雨師。」

成帝咸和八年立北郊祀雨師雷電風伯諸神

編輯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按《禮志》,「咸和八年正月,立 北郊。天郊則雨師、雷電、司空、風伯神也。」

梁制,以風伯、雷電、雨師從祀南郊,令縣祀風伯、雨師。 按《隋書禮儀志》:「梁南郊,風伯、司空、雷電、雨師皆從祀, 皆有坎。」又梁每以仲春仲秋,並令郡國縣祠社稷、先 農,縣又兼祀靈星、風伯、雨師之屬。

武帝天監七年定風伯雨師及箕畢二星之祀如舊制

編輯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隋書禮儀志》,天監七年, 太常丞王僧崇曰:「風伯、雨師,即箕、畢星矣。而今南郊 祀箕、畢二星,復祭風師雨師,恐繁祀典。」帝曰:「箕畢自 是二十八宿之名,風師、雨師,自是箕畢星下隸兩祭, 非嫌。」

文帝天嘉 年正風伯雨師及箕畢二星之祀

編輯

按:《陳書文帝本紀》,不載。按《隋書禮儀志》:文帝天嘉 中,大中大夫,領大著作兼太常卿。許亨奏曰:「梁武帝 議,箕、畢自是二十八宿之名,風師雨師自是箕畢下 隸,非即星也。故郊雩之所,皆兩祭之。臣案《周禮》大宗 伯之職云:『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鄭注云:『風師, 箕也;雨師,畢也。《詩》云:『月離於畢,俾滂沱矣』。如此,則風 伯』」雨師即箕、畢星矣。而今南郊祀箕、畢二星,復祭風 伯、雨師,恐乖祀典。《制》曰:「若郊設星位,任即除之。」

北魏

編輯

太宗泰常三年定風伯雨師之祀

編輯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泰常三年為五精 帝兆於四郊。又風伯雨師之壇,皆有別兆,祭有常日, 牲用少牢。

北齊

編輯

後齊以風師、雨師從祀於圓壇下丘。

按:《隋書禮儀志》:「後齊制,圓丘,風師、雨師於下丘,用蒼 牲。」

顯祖天保八年詔祀風雨務盡誠敬

編輯

按《北齊書顯祖本紀》,「天保八年八月庚辰,詔風雨雜 祀,果餅酒脯,當務盡誠敬,義同如在。」

隋制,為風師壇於國城東北,雨師壇於國城西南。 按《隋書禮儀志》:「舊禮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之法,皆 隨其類而祭之。兆風師於西方者,就秋風之勁,而不 從箕星之位。兆司中、司命於南郊,以天神是陽,故兆 於南郊也。兆雨師於北郊者,就水位在北也。」隋制,「國 城東北七里通化門外為風師壇,祀以立春後丑。國 城」西南八里《金光門》外為雨師壇,祀以「立夏《後申》。」壇 皆三尺,牲以一少牢。

高祖開皇 年定風師雨師為小祀

編輯

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按《禮儀志》:「高祖受命,欲新 制度,乃命國子祭酒辛彥之議定祀典,風師、雨師為 小祀。」

唐制,立春後丑日祀風伯,立夏後申日祀雨師。 按《唐書禮樂志》:「有司歲所常祀者,立春後丑日祀風 伯,立夏後申日祀雨師,皆一獻。」

按《舊唐書禮儀志》:「武德、貞觀之制,立春後丑,祀風師 於國城東北;立夏後申,祀雨師於國城西南。各用羊 一,籩豆各二,簠簋各一

元宗開元二十年開元禮成定風伯雨師之祀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小祀風伯、雨師。」 又風師、雨師,籩八、豆八、簋一、簠一、俎一、羊一。 按《舊唐書禮儀志》,「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大唐開元禮》, 二十年九月,頒所司行用,以風伯、雨師為小祀。」

天寶四載升風伯雨師為中祀

編輯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天寶四載敕: 「風伯、雨師,濟時育物,謂之小祀,頗紊彝倫。前載眾星, 已為中祀,永言此義,固合同升。自今已後,並宜入中 祀。仍令諸郡各置一壇,以春秋立社之日,同申享祠。」 九月十六日敕:「諸郡風伯壇置在社壇之東,雨師壇 在社壇之西,各稍北三數十步,其壇卑小於社壇。其 祀風伯用《立春後丑》,祀雨師用《立夏後申》。所祭各用 羊一,籩豆各十簠,簋,俎一,酒三斗。應緣祭須一物已 上,並以當郡公廨社利充。如無,即以當處官物充。」其 祭官准祭社例,取太守以下充。

天寶五載,詔以雷師與風伯、雨師並祀。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天寶五載詔 曰:「發生振蟄,雷為其始。畫卦陳象,威物效靈。氣實本 乎陰陽,功先施於動植。今雨師風伯久列於常祠,惟 此震雷,未登於群望。已後每祀雨師,宜以雷師同壇 祭,共牲,別置祭器。」

肅宗乾元二年四月以久旱祭風伯雨師

編輯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唐肅宗實錄》云云。

代宗永泰二年祠風伯雨師於舊壇

編輯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永泰二 年。禮儀使右常侍於休烈。請依舊祠風伯、雨師於國 門舊壇。復為中祠。從之。

德宗貞元二年復定祀風伯雨師之儀

編輯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貞元二年四 月壬午,太常寺奉祭風伯、雨師祝版,准《開元禮》,凡有 司攝事,祝版應御署者,進署訖,皆北面再拜。其風伯、 雨師,本是小祀,並有司行事。天寶三載,始升諸星為 中祀,亦無親祀風伯、雨師之命,有司自是常典,不同 攝祭。其祝版准中祠例,合進署,其再拜,按禮無文。詔 曰:「風雨等師,升為中祀,有烈祖成命,況在風雨,事切 蒼生。今雖無文,朕當屈己再拜,以申子育萬姓之意。」 貞元三年,徙風師壇於滻水東。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憲宗元和十五年太常禮院請以風師陪祀於南郊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元和十五年

編輯

太常禮院奏:「『來年正月三日,皇帝有事於南郊,立春 後丑,祀風師。按《周禮》大宗伯官,以槱燎祀風師』。鄭元 云:『風,箕星也』。故今禮,立春後丑,於城東北就箕星之 位,為壇祭之。祀禮:昊天上帝於圓丘,百神咸秩。箕星 從祀之位,在壇之第三等。伏以皇帝有事南郊,遍祭 之儀,百神咸在。其五方帝並日月神已下,緣對昊天」 上帝皇地祇尊不得申,並為從祀,悉無上公行事,井 御署祝版之儀。風師既是星神厭降之儀,便當陪祭。 如非遇郊祀,其特祭如常儀。

聖宗統和二年四月辛卯祭風伯

編輯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統和七年。五月辛巳。祭風伯於儒州白馬村。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開泰元年四月己酉祀風伯

編輯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開泰八年二月丙辰,祭《風伯》。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道宗清寧元年拜風師壇

編輯

按《遼史道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清寧元年,皇帝射 柳訖,詣風師壇再拜。」

宋制:風師、雨師為中祀,其諸州以風雨為小祀。 按《宋史禮志》,中祀,「立春後丑日祀風師,立夏後申日 祀雨師。其諸州祀風雨並如小祀。」

太宗太平興國五年車駕北征遣官祭風師雨師

編輯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太平興國五年十 一月。車駕北征。前一日。遣官磔風於風壇。祀雨師於 本壇。並用少牢。仍遣內侍一人監祭。」

真宗咸平二年旱詔有司祠雷師雨師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云云。

大中祥符 年頒諸州郡祀風伯雨師儀式

編輯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風伯、雨師,諸州亦 致祭。大中祥符初,詔惟邊地要劇者令通判致祭,餘 皆長吏親享。未幾,澤州請立風伯、雨師廟,乃令禮官 考儀式頒之。有司言:「唐制,諸郡置風伯壇於社壇之 東,雨師壇於西,各稍北數十步,卑下於社壇祀用羊 一,籩豆各八,簠簋各二。」

仁宗皇祐 年改定風伯雨師壇制

編輯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舊制,風師壇高四尺,東西四步三尺,南北減一尺,皇祐定高三尺,周三 十三步。雨師壇、雷師壇高三尺,方一丈九尺,皇祐定 周六步。」

神宗元豐 年改定風伯雨師祀典

編輯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元豐詳定局言:「《周 禮》小宗伯之職,兆五帝於四郊,四類亦如之。鄭氏曰: 『兆為壇之營域四類,日月星辰運行無常,以氣類為 之位,兆日於東郊,兆月與風師於西郊,兆司中司命 於南郊,兆雨師於北郊,各以氣類祭之,謂之四類。漢 儀,縣邑常以丙戌日祠風伯於戌地,以己丑日祀雨 師於醜地』」,亦從其類故也。《熙寧祀儀》,「兆日東郊,兆月 西郊,是以氣類為之位。至於兆風師於國城東北,兆 雨師於國城西北,司中、司命於國城西北亥地,則是 各從其星位而不以氣類也。請稽舊禮,兆風師於西 郊,祀以立春後丑日;兆雨師於北郊,祀以立夏後申 日;兆司中、司命、司祿於南郊,祀以立冬」後亥日,其壇 兆則從其氣類,其祭辰則從其星位。仍依《熙寧儀》,以 雷師從雨師之位,以司民從司中、司命、司祿之位。

哲宗元符 年定風師雨師雷師祀儀

編輯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元符定祀風 師、雨師、雷師儀注。

徽宗政和三年頒五禮新儀更定風伯雨師雷神祀典

編輯

按《宋史徽宗本紀》,政和三年四月,頒《五禮新儀》。按 《禮志》:「政和中定《五禮新儀》,以雷神為中祀,州縣祀風 伯、雨師、雷神為小祀。」

高宗紹興七年五月壬申命禮官舉風雷雨師之祀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編輯

按《文獻通考》:「七年,太常博士黃積言,立春後丑日祀 風師,立夏後申日祀雨師、雷師,望下有司舉行。從之。」

章宗明昌二年五月戊辰詔諸郡風雨師神壇隳廢者復之

編輯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明昌五年三月庚辰,初定風雨雷師常祀。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按《禮志》:明昌五年。禮官言 「國之大事莫重於祭。王者奉神靈祈福祐。皆為民也。 我國家自祖廟禘祫五享外,惟社稷嶽鎮海瀆定為 常祀,而天地日月風雨雷師其禮尚闕。宜詔有司講 定儀注以聞。」尚書省奏:「天地日月或親祀。或令有司 攝事,若風雨雷師乃中祀。合令有司攝之。且又州縣 之所通祀者也,合先舉行。」制可。乃為壇於景風門外 東南,闕之巽地。歲以立春後丑日祀風師,牲幣進熟, 如中祀儀。又為壇於端禮門外西南,闕之坤地。以立 夏後申日祀雨師,其儀如中祀,羊豕各一。是日,祭雷 師於位下,禮同。小祀一獻,羊一,無豕。

宣宗興定五年三月丙午以旱築壇祀雷雨師

編輯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世祖至元七年十二月敕歲祀風師雨師雷師

編輯

按《元史世祖本紀》云云按祭祀志。「至元七年十二 月。大司農請於立春後丑日。祭風師於東北郊。立夏 後申日。祭雷雨師於西南郊。」

仁宗延祐五年立風雨雷師壇壝

編輯

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祭祀志》,「風雨雷師,仁宗 延祐五年乃即二郊定立壇壝之制,其儀注闕。」

太祖洪武元年定風師雨師雷師之祀

編輯

按《圖書編》:「洪武元年,詔立春後丑日,祭風師於東北 郊。立夏後申日,祭雨師、雷師於西南郊,祭風師、雨師, 給米三石。」

洪武二年、始合祀「風雲雷雨諸神」於一壇

按《春明夢餘錄》:「洪武二年,以風雲雷雨諸神止合祀 於城南諸神享祀之所,未有壇壝等祀,非隆敬神祇 之道,命禮官考古制以聞。」禮官奏:「風雨師之祀,見於 《周官》。秦漢、隨、唐亦皆有祭。天寶中,增雷師於雨師之 次,因升風雲雷雨為中祀,宋元因之。今國家開創之 初,嘗以風雲雷雨與太歲、嶽瀆、城隍皆祀於城南,享 祀之所,既非專祀,又室而不壇,非理所宜。考之《唐制》, 以立春後申日祭雨雷於城東南。以今觀之,天地之 生物,動之以風,潤之以雨,發之以雷,陰陽之機,本一 氣使然,而各以時別祭,甚失享祀本意。今宜以風雲 雷雨與太歲、嶽瀆、城隍合為一壇,春秋祀之。」詔可。 洪武年,令有司各立壇廟,祭風雲雷雨。

按《明會典》云云。

洪武二十六年,定「各省風雲雷雨之祀。」

按《明會典》:「洪武二十六年,風雲雷雨山川城隍之神, 凡各布政司府州縣,春秋仲月上旬,擇日同壇祭。設 三神位:風雲雷雨居中,山川居左,城隍居右。」

====成祖永樂六年北巡預期敕皇太子祭風雲雷雨之神====按《明會典》:「永樂六年,駕幸北京,東宮監國。凡風雲雷 雨之神,預期敕皇太子攝祭。」

世宗嘉靖九年更風雲雷雨之序曰雲雨風雷

編輯

按《明會典》:「嘉靖九年,更風雲雷雨之序曰雲雨風雷, 又分雲師、雨師、風伯、雷師以為天神,嶽鎮海瀆、鍾山、 天壽山、京畿並天下名山大川之神以為地祇。」按圖書經

改敘「雲雨風雷」 ,在嘉靖十一年,與此互異。

風雲雷雨諸神部彙考二

編輯

《書經》。

《周書洪範》

編輯

星有好風,星有好雨。

箕星好風,畢星好雨。以為「箕星好風」者,箕,東方木宿,風,中央土氣,木克土為妻,從妻所好,故好風也。「畢星好雨」者,畢,西方金宿,雨,東方木氣,金克木為妻,從妻所好,故好雨也。

《詩經》

編輯

《小雅漸漸之石》

編輯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易經緯》

編輯

《龍魚河圖》

編輯

太白之精,下而為風伯之神,主司刑。風者天之使也。

《春秋緯》

編輯

《合誠圖》

編輯

軒轅星,主雷雨之神。

《山海經》

編輯

《海內北經》

編輯

「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

《史記》

編輯

《天官書》

編輯

《權軒轅》,軒轅,黃龍體。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後 宮屬。

《正義》曰:「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也。陰陽交感,雷激為電,和為雨,怒為風,亂為霧,凝為霜,散為露,聚為雲氣,立為虹蜺,離為背璚,分為抱珥。二十四變,皆軒轅主之。」

《風俗通》

編輯

《風伯》

編輯

《楚辭》「說後飛廉,使奔屬。」飛廉,風伯也。謹按《周禮》「以槱 燎祀風師。」風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易》巽 為長女也。長者伯,故曰風伯。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 雨,養成萬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報功也。戌之神為 風伯,故以丙戌日祀於西北。火勝金,為木相也。

《雨師》

編輯

《春秋左氏傳》說,共工之子為元冥師,鄭大夫子產禳 於元冥,雨師也。謹按《周禮》以槱燎祀雨師。雨師者,畢 星也。《詩》云:「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易師卦也。土中之眾 者莫若水,眾者,師也。雷震百里,風亦如之。至於泰山, 不崇朝而遍雨天下,異於雷風,其德散大,故雨獨稱 師也。丑之神為雨師,故以己丑日祀雨師於東北,土 勝水,為火相也。

《蔡邕獨斷》

編輯

《風伯雨師》

編輯

風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風雨。師神,畢星也,其 象在天,能興雨,祠此神以報其功也。

《廣雅》

編輯

《異祥》

編輯

《震》,《霣》。請幫助識別此字。雷也,風師謂之飛廉,雨師謂之荓翳,雲師謂 之《豐隆》。

《晉書》

編輯

《天文志》

編輯

軒轅十七星,軒轅黃帝之神,黃龍之體也,后妃之主 士職也。一曰「東陵」,一曰「權星」,主雷雨之神。

《搜神記》

編輯

《雨師》

編輯

雨師:一曰屏翳,一曰號屏,一曰元冥。

《宋史》

編輯

《天文志》

編輯

辰星其神風伯。歲星其神雨師。熒惑其神豐隆。填星 其神雷公。

風雲雷雨諸神部總論

編輯

《朱子全書》。

《鬼神》

編輯

《神伸》也,鬼屈也。如風雨雷電初發時,神也。及至風止 雨過,雷住電息,則鬼也。

雨風露雷,日月晝夜,此鬼神之跡也。此是白日公平 正直之鬼神。若所謂「有嘯於梁,觸於胸」,此則所謂不 正邪暗,或有或無,或去或來,或聚或散者。如起風做

雨,震雷閃電,非有神而何?自不察耳
考證
淳舉程子所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鼓之以雷霆,潤

之以風雨」,曰:天地造化,皆是鬼神。古人所以祭風伯 雨師,曰:「風雷鼓動是神,收斂處是鬼否?」曰:「是。」

橫渠言「至之謂神,反之謂鬼」,固是,然風雷山澤亦有 神,江之廟貌亦謂之神,亦以方伸之氣為言耳。此處 要錯綜周遍而觀之。

「虛空之中忽然有風有雨,忽然有雷有電,這是如何 得恁地?」這都是陰陽相感,都是鬼神。

大學衍義補

編輯

《國家常祀之禮》

編輯

唐天寶五載詔曰:「發生振蟄,雷為其始,畫卦陳象,威 物效靈,氣實本於陰陽,功先施於動植。今雨師、風伯, 久列於常祀,惟此震雷,未祭於群望。其已後每祀雨 師,宜以雷師同壇。」

臣按:此後世祀雷之始。《周禮》有風師、雨師,漢以丙戌日祀風師於戌地,以己丑日祀雨師於醜地,宋人兆風師於西郊,祠以立春後丑日,兆雨師於北郊,祠以立夏後申日,兆司中、司命、司祿於南郊,祠以立秋後亥日。以雷師從雨師之位,以司民從司中、司命、司祿之位,皆各壇為祭,未嘗合而為一。本朝於風、雨、雷之外又加以雲,合為一壇以從獻。於郊祀,又為壇於郊壇之西,每歲仲秋,天子又躬祀焉。其與並祀者,太歲及嶽、鎮、海瀆之神,而以京畿山川四季月將、京都城隍從享。所謂太歲、月將、城隍與夫風、雨、雷師之外而加以雲,皆前代所未嘗祀者也。夫雲興而雨霈,既祀夫雨而獨遺於雲,可乎?峙形於兩間「者,既已享祀,而流行於四時,以司民耕作之候者,而無其祭可乎?」 聖祖之見所以卓越千古,非獨人蒙夫「至治之澤,而凡冥漠之中有薰蒿之感者,莫不咸受其職焉。」 嗚呼,至哉!

圖書編

編輯

《祭風伯雨師論》

編輯

按:《周禮》「以槱燎祀風師、雨師。」《月令》:「立秋後丑日,祭風 師於國城東北,立夏後申日,祀雨師於國城西南。」其 見於經傳者如此,然史遷蓋難乎其言之也。若經傳 所言風師、雨師、司中、司命、司祿,彼固謂各有神主之 而祭焉,已非夏、商以前簡略忠質之事矣。而彼時註 家顧各以星當之,何耶?蓋星宿之名多出於緯書,而 先、後、鄭之說,又自相牴牾,固未可據以為信也。此楊 氏所以「一歸於天與氣數」,謂四司之神,如司春、司夏 之類,不無見矣。

風雲雷雨諸神部藝文一

編輯

《雲中君》
楚屈平

編輯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 昭兮未央。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 服,聊翱遊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覽 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 兮𢥞𢥞。

《風伯雨師不得避諱議》
晉·束晢

編輯

元康七年詔書稱「咸寧元年詔下尊諱,風伯雨師,皆 為詁訓。」又公官文書,吏人上事,稱引經書者,復多迴 避,使大義不明。諸經傳咸言天神星宿,帝王稱號,皆 不得變易本文,但省事言語,臨時訓避而已。

又議

太常博士華簡言:「按《周禮大宗伯職》云:『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此禮文正稱,應如丙辰詔書,不改其名。」 事下五府博議。

按:「風伯」之名,所由來遠,其在漢、魏,固已有之,非晉氏 避諱,始造此號也。若以異於《周禮》,宜當變改,則今國 家行事神物稱號,多因近代,不皆率古,蓋亦簡易而 從仍舊。隨時之制,不足悉變。唯「雨師」之名,實繇避諱, 宜如舊稱。

《訟風伯》
唐·韓愈

編輯

德宗貞元十九年正月不雨,至七月甲戌。公時為四門博士,作此專以刺權臣裴延齡、李齊運、京兆尹李實之徒,壅蔽聰明,不顧旱飢,專於誅求,使人君恩澤不得下流,如風吹雲,而雨澤不得墜也。是年冬,公拜御史,竟以言旱飢謫陽山雲。

維茲之旱兮其誰之由,我知其端兮風伯是尤。山升 雲兮澤上氣,雷鞭車兮電搖幟。雨寖寖兮將墜,風伯 怒兮雲不得止。暘烏之仁兮念此下民,閟其光兮不 鬥其神,嗟風伯兮其獨謂何?我於爾兮豈有其他,求 其時兮修祀事,羊甚肥兮酒甚旨,食足飽兮飲足醉。 風伯之怒兮誰使雲屏?屏兮吹使醨之,氣將交兮吹 使離之。鑠之使氣不得化,寒之使雲不得施。嗟爾《風 伯》兮欲逃其罪又何辭。上天孔明兮有紀有綱。我今 上訟兮其罪誰當?天誅加兮不可悔,風伯雖死兮人誰汝傷。

《祈晴風伯祝文》
宋·蘇軾

編輯

維神「開闔陰陽,鼓舞萬類。行《巽》之權,直箕之次。陰淫 為霖,神能散之。下土墊澇,神能暵之。發軫西北,弭節 東南。風反雨霽,神亦不慚。尚饗。」

《祈晴雨師祝文》
前人

編輯

天以風雨寒暑付於神,亦如人君之設官置吏,以治 刑政也。人君未嘗不欲民之安,天亦何嘗不欲歲之 豐乎?刑政之失中,民惟吏之怨;雨暘之不時,民亦不 能無望於神也。今淫雨彌月,農工告窮。歲之豐凶,決 於朝夕。而並走群望,莫肯顧答。維天之所以畀於神, 神之所以食於民者,庶其在此。尚率厥職,俾克有秋。 尚饗。

《詆風穴》
劉攽

編輯

背崧右洛兮,維汝泱泱,左界韓鄭兮前關魯陽。陵丘 曼延兮土膏脈良,生植遂茂兮厥夭且長,咨飄風兮 胡狠而狂,乘冬肆威兮怒號以常,通晝且夕兮日月 奪光,宇宙昏惑兮顛倒元黃,折枝排根兮松桂毀傷, 衝空動楗兮披戶登堂,獸亡其曹兮鴻鵠失翔。問誰 屍之兮底此不祥,曰茲穴之詭異兮竊神之機,幽嶮 窮奇兮,狹中不夷。鼓舞《蜚廉》兮,招搖南箕。平居無事 兮,淫樂而爾為。歷九州而遐觀兮,孰樂土其若此?獨 蠻夷之僻陋兮,乃自古記之矣。邈炎洲之荒忽兮,汩 大海其千里。上霧下潦兮,墊隘瘴癘。魑魅群遊兮。樂 人之死,蓄為颶風兮。請幫助識別此字。毒疵癘。扶濤駕山兮舟航糜 毀,歷日旋時兮,然後得已。西極曠蕩兮陰磧無垠,流 沙不波兮瀚海無泉。五穀不生兮蓬棘蓁蓁。熱風之 來兮天地翳昏,觸肥為瘠兮四肢若燔。亦幸有老駝 之先知兮,嗚呼而告言。歸命野獸兮,廑焉得存?彼鬼 方之幽昧兮,固宜以然。慨中土之與鄰兮,不避不偏。 胡穴神之忍兮,固蔽以頑,用夏變夷兮至於髦蠻。外 百里而不同兮茲邑獨為匪民。帝之高居兮臨照在 下,虎豹服仁兮九閽莫阻,巫咸上愬兮帝命斯許,巨 靈夸娥兮幹其絕膂,拔山投石兮北海之渚。大野夷 爽兮八風攸敘,號令專一兮莫予或侮。「蒙常聖時兮 維民所取,穴神雖悔兮夫孰閔汝!」

《風伯》
元·沈貞

編輯

嗟靈伯兮御清泠,洗袢歊兮滌炎蒸。駘蕩兮春初,䫻 颭兮夏徂。颼飀下兮木葉枯,號空桑兮吹雪載塗。靈 之來兮憑《女巫》,《女巫》兮屢舞。請幫助識別此字。簫兮伐鼓,靈醉飽兮 無怒。「蕭蕭來兮颯颯去」,

《雨師》
前人

編輯

佩芳蘭兮攬芬椒,潔新服兮綴珠玿。駕靈螭兮翔重 霄,要靈輅兮下迢迢。我禾兮成役,我田兮龜坼。烈日 兮驕陽,利行水兮熱湯。靈之來兮天外下。土乾兮霑 一溉,維靈布澤兮惠我無私。嗟我民兮其敢斁思,靈 皇皇兮萃只舞。僛僛以醉止,福穰穰兮。

風雲雷雨諸神部藝文二

編輯

《祭風伯壇應張太祝作》
唐·儲光羲

編輯

聖主御青春,綸言命使臣。將修《風伯》祀,更福太平人。 帟幕宵聯事,壇場曉降神。帝心勤動物,非為屬車塵。

《祀風師樂章》
包佶

編輯

《迎神》此首一作李中作

編輯

太皞御氣,句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律以和應, 神以感通。鼎俎修蠁,時惟禮崇。

《奠幣登歌》

編輯

旨酒告潔,青蘋應候。禮陳瑤幣,樂獻金奏。彈弦自昔, 解凍惟舊。仰瞻肹蠁,群祥來湊。

《迎俎酌獻》

編輯

德盛昭臨,迎拜巽方。爰候發生,式薦馨香。酌醴具舉, 工歌再揚。神歆入律,恩降百祥。

《亞獻終獻》

編輯

膋薌備,玉帛陳。風動物,樂感神。三獻終,百神臻。草木 榮,天下春。

《送神》

編輯

微穆敷華能應節,飄揚發彩宜行慶送迎。一作迎送靈駕 神心饗,跪拜靈壇禮容盛。氣和草木發萌芽,德暢禽 魚遂翔泳。永望翠蓋逐流雲,自茲率土調春令。

《祀雨師樂章》
前人

編輯

《迎神》

編輯

陟降左右,誠達幽圓。作解之功,樂惟有年。雲軿戾止, 灑霧飄煙。惟馨展禮,爰列豆籩。

《奠幣登歌》

編輯
歲正朱明,禮布元制。惟樂能感,與神合契。陰霧離披
考證
靈馭搖裔。膏澤之慶,期於稔歲。

《迎俎酌獻》

編輯

陽開幽蟄,躬奉鬱鬯。禮備節應,震來靈降。動植求聲, 飛沈允望。時康氣茂,惟神之貺。

《亞獻終獻》

編輯

奠既備,獻將終。神行令,瑞飛空。迎乾德,祈歲功。乘煙 燎,儼從風。

《送神》

編輯

整駕升車望寥廓,垂陰薦祉蕩昏氛。饗時靈貺僾如 在,樂罷餘聲遙可聞。飲福陳誠禮容備,撤俎終獻曙 光分。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雲》。

《惡神行雨》
姚合

編輯

凶神扇簸惡神行,洶湧挨排白霧生。風擊水凹波撲 凸,雨漴山口地嵌坑。龍噴黑氣翻騰滾,鬼掣紅光劈 劃。請幫助識別此字。哮吼忽雷聲揭石,滿天啾唧鬧轟轟。

《雷公》
韓偓

編輯

閑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必若有蘇天下 意,何如驚起武侯龍。

《祠風師酬提刑趙學士見貽》
宋·范仲淹

編輯

「先王制《禮經》,祠為國大事。孟春祭風師,刺史敢有二。 齋戒升於壇,拜手首至地。所祈動以時,生物得咸遂。 勿鼓江海濤,害我舟楫利。旱天六七月,會有雷雨至。 慎無吹散去,坐使百穀悴。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際。 乃可驅雲煙,以喜萬人意。願君入薰絃,上副我皇志。 阜財復解慍,即為天下賜。」八使重古禮,作詩歌祭義。 誠欲通神明,非徒獎州吏。賢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雲中君圖》
金·劉迎

編輯

衣若新沐蘭湯薰。靈巫拜舞方迎神,恍然相見帝者 服。《九歌》昔詠雲中君。畫史亦可人,妙入造化域。羽衣 玉麈美且閒,此意不知何處得。空明倏忽分溟濛,胡 為眷眷臨壽宮。飄然來下復遠舉,想像決去隨飛龍。 祠空人散秋蕭瑟,落日猿聲喚秋色。湘天極目青茫 茫,憑高一望無南北。

風雲雷雨諸神部選句

編輯

楚屈平《遠遊篇》:「風伯為余先驅兮,氛埃解而清涼。」 左雨師使經縳兮,右雷公而為緯。

漢司馬相如《大人賦》:「時若薆薆,將混濁兮召屏翳,誅 風伯而刑雨師。」

劉向《遊逝篇》:「鞭風伯使先驅兮,囚靈元於虞淵。」 揚雄《河東賦》,「鬱蕭條其幽藹兮,滿汎沛以豐隆。叱風 伯於南北兮,呵雨師於西東。」

後漢班固《東都賦》:「雨師汎灑,風伯清塵。」

魏曹植《詵咎文》「何伯典澤,屏翳司風。迴呵飛廉,顧叱 豐隆。」

應休璉《與從弟書》「風伯掃途,雨師灑道。」

晉郭璞《山海經諸神贊》:「雷澤之神,鼓腹優遊。」

唐張九齡詩:「日御馳中道,風師卷太清。」

李白詩:「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披 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 韓愈詩:「雷公擘山海水翻,齒牙嚼齧舌齶反雷光。」請幫助識別此字。 《磾,赬》目。請幫助識別此字。「頊冥」收威避元根。 白居易詩。「夙興祭風伯,天氣曉冥冥。」

李咸用詩:「雲根劈裂雷斧痕。」

南唐陳陶詩:「風官掃道迎遊龍。」

宋蘇軾詩:「江鼉吹浪江水急,雷師鞭鼓旌旗濕。黑雲 駕雨霹靂鳴,怒龍拏空半天立。」

劉克莊詩:「雷嗔斧山開。」

《嚴羽詩》「雲中之君兮驂白鹿。」

《金陳賡詩》:「雷公電母踏煙霧,天吳海石驅鼉黿。何時 供取霹靂手,倒挽銀漢清乾坤。」

元貢師泰詩:「又如豐隆起行雨,鞭笞鐵騎驅奔雷。」 柳貫詩:「乘雲執鏡麾電母。」

《吳菜詩》:「雷公一聲忽下擊,鳥跡不到猶重突。」

陳孚詩:「一帆東南來,乃為風伯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