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76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七十六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七十六卷目錄

 石香葇部彙考

  石香葇圖

  本草綱目石香葇

 石龍芻部彙考

  爾雅釋草

  山海經中山經

  鄭樵通志昆蟲草木略

  本草綱目石龍芻

  閩書石龍芻

 石龍芻部選句

 石龍芻部紀事

 石龍芻部雜錄

 硃砂根部彙考

  硃砂根圖

  本草綱目硃砂根

 海金沙部彙考

  海金沙圖

  本草綱目海金沙

 縮砂蔤部彙考

  縮砂蔤圖

  本草綱目縮砂蔤

 水楊梅部彙考

  水楊梅圖

  本草綱目水楊梅

 水甘草部彙考

  水甘草圖

  本草綱目水甘草

 土茯苓部彙考

  土茯苓圖

  本草綱目土茯苓

 秦荻藜部彙考

  本草綱目秦荻藜

 蜀羊泉部彙考

  蜀羊泉圖

  徐光啟農政全書青杞考

  本草綱目蜀羊泉

草木典第一百七十六卷

石香葇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石蘇。綱目    石香葇。開寶

石香葇圖

石香葇圖

《本草綱目》

編輯

石香葇集解

編輯

《馬志》曰:「石香葇,生蜀郡陵、榮、資、簡州及南中諸處,生 山巖石縫中。二月、八月采苗、莖、花、實俱可用。」

寇宗奭曰:「處處有之,但山中臨水附厓處或有之,不 必山巖石縫也。九月、十月尚有花。」

李時珍曰:「香薷石、香薷一物也,但隨所生而名耳。生 平地者葉大,厓石者葉細,可通用之。」

氣味

辛香溫無毒。

主治

《開寶》曰:「調中溫胃,止霍亂吐瀉,心腹脹滿,腹痛腸鳴。 蕭炳曰:功比香薷更勝。」

李時珍曰:「制硫黃

石龍芻部彙考

編輯

釋名

請幫助識別此字。爾雅     《鼠莞》。爾雅 龍修。山海經   龍鬚。本經

龍珠。本經    龍華。別錄

方賓:別錄    懸莞。別錄

《縉雲草》:綱目   《草續斷》。綱目

《西王母簪》:綱目

圖闕

《爾雅》:

《釋草》

編輯

請幫助識別此字。《鼠莞》。

亦莞屬也。纖細似龍須,可以為席。蜀中出好者。莞屬也。《說文》云:「莞草可以為席。」此請幫助識別此字。一名「鼠莞。」纖細似龍須,亦可以為席。蜀中出好者。

《山海經》

編輯

《中山經》

編輯

《賈超之》,「山多龍修。」

龍須也。生石穴中,莖可為席。

《鄭樵通志》

編輯

《昆蟲草木略》

編輯

石龍芻,《爾雅》所謂。請幫助識別此字。鼠,莞也。生被崖垂下,故得龍須 之名。可以為席。

《本草綱目》

編輯

石龍芻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刈草包束曰芻。此草生水石之處,可以刈 束養馬,故謂之龍芻。《述異記》:「周穆王東海島中養八 駿處,有草名龍芻」是矣。故古語云:「一束龍芻,化為龍 駒。」亦《孟子》芻豢之義。龍鬚,王母簪,因形也。縉雲,縣名, 屬今處州。仙都山產此草,因以名之。崔豹《古今注》云: 「世言黃帝乘龍上天,群臣攀龍鬚,墜地生草,名曰龍 鬚」者,謬也。江東以虎鬚草織席,名「西王母席」,亦豈西 王母騎虎而墜其鬚乎?

集解

《別錄》曰:「石龍芻,生梁州山谷濕地。五月、七月采莖,暴 乾。以九節多味者良。」

陶弘景曰:「莖青細相連,實赤。今出近道水石處,似東 陽龍鬚以作席者,但多節爾。」

陳藏器曰:「今出汾州、沁州、石州,亦處處有之。」

韓保昇曰:「叢生,莖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龍鬚草。可為 席。八月、九月采根,暴乾。」

李時珍曰:「龍鬚叢生,狀如粽心草及鳧茈,苗直上。夏 月莖端開小穗,花結細實,並無枝葉。」今吳人多栽蒔 織席,他處自生者不多也。《本經》明言龍芻一名龍鬚, 而陶弘景言龍芻似龍鬚,但多節似,以為二物者,非 矣。

莖氣味

苦微寒,無毒。

《別錄》曰:「微溫。」

莖主治

《本經》曰:「心腹邪氣,小便不利,淋閉風濕,鬼疰惡毒。久 服補虛羸,輕身,耳目聰明,延年。」

《別錄》曰:「補內虛不足,痞滿,身無潤澤,出汗,除莖中熱 痛,療蚘蟲腫,不消食。」

敗席主治

陳藏器曰:「淋及小便不通,彌敗有垢者,方尺煮汁服。」

《閩書》

編輯

石龍芻

編輯

《石龍芻》:俗亦名「龍鬚草。」可以織席。

石龍芻部選句

編輯

唐陸龜蒙詩:「教疏兔縷金弦亂,自擁龍芻紫綠肥。」

石龍芻部紀事

編輯

《述異記》:東海島龍川,穆天子養八駿處也。島中有草 名龍芻,馬食之,一日千里。古語云:「一秣龍芻,化為龍 駒。」

《古今注》:「孫興公問曰:『世稱黃帝鍊丹於鑿硯山,乃得 仙,乘龍上天,群臣援龍鬚,鬚墜而生草。曰:『龍鬚有之 乎』?答曰:『無也。有龍鬚草,一名縉雲草,故世人為之妄 傳。至如今有虎鬚草,江東亦織以為席,號曰西王母, 席可復是西王母乘虎而墮其鬚也《福建通志》:「武平縣梁山分十二面,奇峻疊出。昔鄉民 采茗,誤至一巖」,見龍鬚草蒙幕垂門。披而入,見佛像、 經帙、鐘磬、幢蓋,如新造設。後再往,遂迷所在。

石龍芻部雜錄

編輯

《水經注》:「自洮嵹南北三百里中,地草遍,是龍鬚,而無 樵柴。」

《廬山記》:「石門峰石間多龍鬚草。」

《遊名山志》:「龍鬚草,惟東陽永嘉有,永嘉有縉雲堂,意 者謂鼎湖攀龍髯,時有墮落,化而為草,故有是名。」 《東陽記》:「仙姥巖間,不生蔓草,盡出龍鬚。」

《海錄碎事》:「鼠莞,纖細似龍鬚,可以為席,出蜀中。」

硃砂根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硃砂根。綱目

硃砂根圖

硃砂根圖

《本草綱目》

編輯

硃砂根集解

編輯

李時珍曰:「硃砂根生深山中,今惟太和山人采之。苗 高尺許,葉似冬青,葉背甚赤,夏月長茂,根大如著,赤 色。」此與「百兩金彷彿。」

根氣味

苦涼無毒。

根主治

李時珍曰:「咽喉腫痹,磨水或醋嚥之,甚良。」

海金沙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海金沙》:綱目   竹園荽。綱目

海金沙圖

海金沙圖

《本草綱目》

編輯

海金沙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其色黃如細沙也。謂之海者,神異之也。俗 名竹園荽,象葉形也。

《集解》

編輯

掌禹錫曰:「出黔中郡,湖南亦有。生作小株,高一、二尺。 七月收其全,科於日中暴之,小乾,以紙襯承,以杖擊 之,有細沙落紙上,且暴且擊,以盡為度。」

李時珍曰:「江浙、湖湘、川陝皆有之。生山林下。莖細如 線,引於竹木上,高尺許。其葉細如園荽葉而甚薄,背 面皆青,上多皺文。皺處有沙子,狀如蒲黃粉黃赤色。 不開花,細根堅強。其沙及草皆可入藥。」方士采其草 取汁,煮砂縮汞。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嘉祐》曰:「通利小腸。得卮子、馬牙硝、蓬沙,療傷寒熱狂, 或丸或散李時珍曰:「治濕熱腫滿,小便熱淋、膏淋、血淋、石淋莖 痛。解熱毒氣。」

發明

李時珍曰:「海金沙,小腸、膀胱血分藥也。熱在二經血 分者宜之。」

附方

熱淋急痛:海金沙草陰乾為末,煎生甘草湯調服二 錢,此陳《總領方》也。一加滑石。夷堅志

小便不通,臍下滿悶:海金沙一兩,臘南茶半兩,搗碎, 每服三錢,生薑、甘草煎湯下,日二服。亦可末服。圖經本草 膏淋如油。海金沙、滑石各一兩。甘草稍二錢半。為末。 每服二錢。麥門冬煎湯服。日二次。仁存方

血淋痛澀,但利水道,則清濁自分。海金沙末,新汲水 或砂糖水服一錢。普濟方

脾濕腫滿,腹脹如鼓,喘不得臥,海金沙散:用海金沙 三錢、白朮四兩、甘草半兩、黑牽牛頭末一兩半,為末。 每服一錢,煎倒流水調下,得利為妙。東垣蘭室祕藏 痘瘡變黑歸腎,用竹園荽草煎酒,傅其身上,痘即發 起。直指方

縮砂蔤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縮砂蔤。開寶

縮砂蔤圖

縮砂蔤圖

《本草綱目》

編輯

縮砂蔤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名義未詳。藕下白蒻名蔤,取其密藏之意。 此物實在根下,仁藏殼內,亦或此意與?

集解

李珣曰:「縮砂蔤,生西海及西戎,波斯諸國多從安東 道來。」

《馬志》曰:「生南地。苗似廉薑,子形如白豆蔻。其皮緊厚 而皺,黃赤色。八月采之。」

《蘇頌》曰:「今惟嶺南山澤間有之。苗莖似高良薑,高三、 四尺。葉長八、九寸,闊半寸已來。三月、四月開花在根 下,五、六月成實,五、七十枚作一穗,狀似益智而圓,皮 緊厚而皺,有粟紋,外有細刺,黃赤色。皮間細子一團, 八隔,可四十餘粒,如大黍米,外微黑色,內白而香,似 白豆蔻仁。」七月、八月采之,辛香可調食味及蜜煎糖 纏用。

仁氣味

辛溫濇無毒。

甄權曰:「辛苦。」

陳藏器曰:「酸。」

《李珣》曰:「辛、鹹,平。得訶子、豆蔻、白蕪荑、鱉甲良。」

王好古曰:「辛,溫,陽也,浮也。入手足太陰、陽明、太陽、足 少陰七經得白檀香、豆蔻為使。入肺,得人參、益智為 使。入脾,得黃蘗、茯苓為使。入腎,得赤、白石脂為使。入 大小腸也。」

仁主治

《開寶》曰:「虛勞冷瀉,宿食不消,赤白洩痢,腹中虛痛,下 氣。」

甄權曰:「主冷氣痛,止休息,氣痢勞損,消化水穀,溫暖 肝腎。」

陳藏器曰:「上氣欬嗽,奔豚鬼疰,驚癇邪氣。」

《大明》曰:「一切氣,霍亂轉筋,能起酒香味。」

楊士瀛曰:「和中行氣。止痛安胎。」

張元素曰:「治脾胃氣結滯不散。」

李時珍曰:「補肺醒脾,養胃益腎,理元氣,通滯氣,散寒 飲脹痞、噎膈嘔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齒浮熱,化銅鐵骨哽。」

發明

李時珍曰:按:韓𢘅《醫通》云:「腎惡燥,以辛潤之。縮砂仁 之辛,以潤腎燥。」又云:「縮砂屬土,主醒脾調胃,引諸藥 歸宿丹田,香而能竄,和合五臟沖和之氣,如天地以 土為沖和之氣,故補腎藥用同地黃丸蒸,取其達下 之旨也。」又化骨食草木藥,及方士鍊三黃皆用之,不 知其性何以能制此物也。

附方

冷滑下痢不禁,虛羸用「縮砂仁熬為末,以羊子肝薄 切摻末,瓦上焙乾為末,入乾薑末等分,飯丸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白湯下,日二服。」 又方:「縮砂仁、炮、附子、 乾薑、厚朴、陳橘皮等分為末,飯丸梧子大。每服四十 丸,米飲下,日二服。」並藥性論

大便瀉血三代相傳者:縮砂仁為末,米飲熱服二錢, 以愈為度。十便良方

小兒脫肛:「縮砂去皮為末,以豬腰子一片,批開,擦末 在內,縛定煮熟與兒食」,次服「白礬丸。」如氣逆腫喘者 不治。保幼大全

遍身腫滿,陰亦腫者,甲縮砂仁、土狗一箇,等分研,和 老酒服之。直指方

痰氣膈脹:「砂仁搗碎,以蘿蔔汁浸透,焙乾為末。」每服 一二錢,食遠沸湯服。簡便方

上氣欬逆:砂仁洗淨炒研,生薑連皮等分,搗爛,熱酒 食遠泡服。簡便方

子癇昏冒:縮砂和皮炒黑,熱酒調下二錢,不飲者,米 飲下。此方安胎止痛皆效,不可盡述。溫隱居方 妊娠胎動,偶因所觸,或跌墜損傷,致胎不安,痛不可 忍者,縮砂熨斗內炒熱,去皮用仁,搗碎,每服二錢,熱 酒調下。須臾覺腹中胎動極熱,即胎已安矣,神效。孫尚 藥方

婦人血崩:新縮砂仁,新瓦焙研末,米飲服三錢。婦人良方 熱擁咽痛:縮砂殼為末,水服一錢。戴原禮方

牙齒疼痛:縮砂常嚼之良。直指方

口吻生瘡:縮砂殼鍛研擦之即愈。此《蔡醫傳祕方》也。 黎居士簡易方

魚骨入咽,縮砂、甘草等分為末,綿裹含之,嚥汁,當隨 痰出矣。王璆百一選方

誤吞諸物,金銀銅錢等物不化者,濃煎縮砂湯飲之, 即下。危氏得效方

一切食毒:縮砂仁末,水服一二錢。事林廣記

水楊梅部彙考

編輯

釋名

地椒。庚辛玉冊  《水楊梅》。綱目

水楊梅圖

水楊梅圖

《本草綱目》

編輯

水楊梅集解

編輯

李時珍曰:「生水邊,條葉甚多,生子如楊梅狀。」《庚辛玉 冊》云:「地椒一名水楊梅,多生近道陰濕處,荒田野中 亦有之。叢生,苗葉似菊,莖端開黃花,實類椒而不赤, 實可結伏三黃、白礬,制丹砂粉霜。」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疔瘡腫毒

水甘草部彙考

編輯

釋名

水甘草。圖經

水甘草圖

水甘草圖

《本草綱目》

編輯

水甘草集解

編輯

《蘇頌》曰:「生筠州,多在水傍。春生苗,莖青,葉如柳,無花。 土人十月、八月采,單用,不入眾藥。」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小兒風熱丹毒,同甘草煎飲。

土茯苓部彙考

編輯

釋名

《禹餘糧》。別錄   刺豬苓。圖經

土茯苓。綱目   山地栗。綱目

《仙遺糧》。綱目   冷飯團。綱目

土茯苓圖

土茯苓圖

《本草綱目》

編輯

土茯苓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按:陶弘景注石部禹餘糧云:「南中平澤有 一種藤生,葉如菝葜,根作塊,有節,似菝葜而色赤,味 如薯蕷,亦名禹餘糧。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糧而 棄其餘,故有此名。」觀陶氏此說,即今土茯苓也。故今 尚有「仙遺糧」、「冷飯團」之名,亦其遺意。陳藏器《本草草· 禹餘糧》、蘇頌《圖經》豬苓下刺豬苓,皆此物也。今皆併 之。茯苓、豬苓、山地栗,皆象形也,俗又名「過岡龍」,謬稱 也。

集解

陳藏器曰:《草禹餘糧》,生海畔山谷。根如盞連綴,半在 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穀食,不饑。 蘇頌曰:「施州一種刺豬苓,蔓生。春夏采根,削皮焙乾。 彼土人用傅瘡毒殊效。」

李時珍曰:土茯苓,楚、蜀山箐中甚多。蔓生如蓴,莖有 細點。其葉不對,狀頗類大竹葉而質厚滑,如瑞香葉 而長五、六寸。其根狀如菝葜而圓,其大若雞鴨子,連 綴而生,遠者離尺許,近或數寸,其肉軟,可生啖。有赤、 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按:《東山經》云:「鼓證之山有草 焉,名曰榮莫。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恐即 此也。昔人不知用此。近時弘治、正德閒,因楊梅瘡盛 行,率用輕粉藥取效。毒留筋骨,潰爛終身,至人用此, 遂為要藥。諸醫無從考證,往往指為萆薢及菝葜,然 其根苗迥然不同,宜參考之。但其功用亦頗相近,蓋 亦萆薢、菝葜之類也。

根氣味

甘淡平無毒。

李時珍曰:「忌茶茗。」

主治

陳藏器曰:「食之當穀不饑,調中止洩,健行不睡。」 李時珍曰:「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 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朱毒。」

發明

汪機曰:「近有好淫之人,多病楊梅毒瘡,藥用輕粉,愈 而復發,久則肢體拘攣,變為癰漏,延綿歲月,竟致廢篤。惟剉土萆薢三兩,或加皂莢、牽牛各一錢,水六盌, 煎三盌,分三服,不數劑多瘥。蓋此疾始由毒氣干於 陽明而發,加以輕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挾相火,來凌 脾土,土屬濕,主肌肉,濕熱鬱蓄於肌腠,故發為癰腫」, 甚則拘攣。《內經》所謂「濕氣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 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濕,濕去則營衛從而筋脈柔、肌 肉實,而拘攣癰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濕 未鬱也。此藥長於去濕不能去熱。病久則熱衰氣耗。 而濕鬱為多故也。

李時珍曰:「楊梅瘡古方不載,亦無病者。近時起於嶺 表,傳及四方。蓋嶺表風土卑炎,嵐瘴熏蒸,飲啖辛熱, 男女淫慾,濕熱之邪,積蓄既深,發為毒瘡,遂至互相 傳染,自南而北,遍及海宇,然皆淫邪之人病之。其類 有數種,治之則一也。其證多屬厥陰、陽明二經,而兼 乎他經。邪之所在,則先發出。如兼少陰太陰,則發於 咽喉,兼太陽、少陽則發於頭耳之類。蓋相火寄於厥 陰,肌肉屬於陽明故也。」醫用輕粉、銀硃劫劑,五七日 即愈。蓋水銀性走而不守,加以鹽礬升為輕粉,銀硃 其性燥烈,善逐痰涎,涎乃脾之液,此物入胃,氣歸陽 明,故涎被劫,隨火上升,從喉頰齒縫而出,故瘡即乾 痿而愈。若服之過劑,及用不得法,則「毒氣竄入經絡 筋骨之間,莫之能出。痰涎既去,血液耗涸,筋失所養, 營衛不從,變為筋骨攣痛,發為癰毒疳漏,久則生蟲 為癬,手足皴裂,遂成廢痼。惟土茯苓氣平味甘而淡, 為陽明本藥,能健脾胃,去風濕。脾胃健則營衛從,風 濕去則筋骨利,故諸證多愈。」此亦得古人未言之妙 也。今醫家有「搜風解毒湯」,治楊梅瘡,不犯輕粉,病深 者月餘,淺者半月即愈。服輕粉藥,筋骨攣痛,癱瘓不 能動履者,服之亦效。其方用土茯苓一兩,薏苡仁、金 銀花、防風、木瓜、木通、白鮮皮各五分,皂莢子四分,氣 虛加人參七分,血虛加當歸七分,水二大盌煎飲,一 日三服。惟忌飲茶及牛羊雞鵝魚肉、燒酒。法麪、房勞, 蓋祕方也。

附方

楊梅毒瘡:鄧筆峰《雜興方》:用冷飯團四兩,皂角子七 箇,水煎代茶飲。淺者二七,深者四七,見效。 一方:冷 飯團一兩,五加皮、皂角子、苦參各三錢,金銀花一錢, 用好酒煎,日一服。

小兒楊梅瘡,起於口內,延及遍身。以土萆薢末,乳汁 調服,月餘自愈。外科發揮

骨攣癰漏薛己《外科發揮》云:「服輕粉致傷脾胃氣血, 筋骨疼痛,久而潰爛成癰,連年累月,至於終身成廢 疾者」,土萆薢一兩,有熱加芩、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 虛加四物湯,水煎代茶,月餘即安。 《朱氏集驗方》用 過山龍四兩,即硬飯加四物湯一兩,皂角子七個,川 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水煎日飲。

瘰𤻤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或入粥內食 之,須多為妙。江西所出,色白者良。忌鐵器發物。」陸氏積德 堂方

秦荻藜部彙考

編輯

圖闕

《本草綱目》。

秦荻藜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按:《山海經》云:「秦山有草,名曰藜,如荻,可以 為葅。」此即秦荻藜也。蓋以藜類,其名亦由此得之。

集解

蘇恭曰:「秦荻藜生下濕地,所在有之,人所噉者。」 孟詵曰:「此物於生菜中最香美。」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唐本草》曰:「心腹冷脹,下氣消食,和醬醋食之。」

孟詵曰:「破氣甚良。又末之,和酒服,療心痛悒悒,塞滿 氣。」

子主治

《孟詵》曰:「腫毒,搗末,和醋封之,日三易。」

蜀羊泉部彙考

編輯

釋名

《𦍛泉》:別錄    羊飴:別錄 青杞。農政全書  漆姑。農政全書

蜀羊泉:綱目

蜀羊泉圖

蜀羊泉圖

《徐光啟農政全書》

編輯

青杞考

編輯

《本草》名「蜀羊泉」,一名「𦍛泉」,一名「羊飴」,俗名「漆姑。」生蜀 郡山谷及所在平澤皆有之,今祥符縣西田野中亦 有。苗高二尺餘,葉似菊葉稍長,開花紫色,子類枸杞 子,生青熟紅,根如遠志,無心有糝,味苦,性微寒,無毒。

救饑

采嫩葉,煠熟,水浸去苦味,淘洗淨,油、鹽調食。

《本草綱目》

編輯

蜀羊泉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諸名莫解。能治漆瘡。故曰「漆姑。」

集解

《別錄》曰:「蜀羊泉,生蜀郡山谷。」

陶弘景曰:「方不復用,人無識者。」

蘇恭曰:「此草俗名漆姑。葉似菊,花紫色,子類枸杞子, 根如遠志,無心有糝。所在平澤有之,生陰濕地,三月、 四月采苗葉,陰乾。」

陳藏器曰:「陶註《杉材》云:『漆姑葉細細,多生石邊,能療 漆瘡』。」蘇云:「漆姑是羊泉。」按:羊泉乃大草,漆姑草如鼠 跡大,生階墀閒陰處。氣辛烈,挼傅漆瘡,亦主溪毒,乃 同名也。

《蘇頌》曰:「或言老鴉眼睛草。即漆姑草。漆姑乃蜀羊泉 人不能決識。」

李時珍曰:漆姑有二種,蘇恭所說是羊泉,陶、陳所說 是小草,蘇頌所說「老鴉眼睛草」,乃龍葵也。又黃蜂作 窠,銜漆姑草汁為蔕,即此草也。

氣味

苦微寒,無毒。

主治

《本經》曰:「禿瘡惡瘡,熱氣疥瘙,痂癬蟲。」

《別錄》曰:「療齲齒,女子陰中內傷,皮間實積。」

蘇恭曰:「主小兒驚,生毛髮擣,塗漆瘡。」

《李時珍》曰:「蚯蚓氣呵者,擣爛入黃丹。」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出《摘元方》。

附方

黃疸疾:漆姑草一把,搗汁和酒服,不過三五次即愈。 摘元方。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