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37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十七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十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十七

  黃帝素問十七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瘧論篇第三

  十五

藝術典第三十七卷

醫部彙考十七

編輯

《黃帝素問十七》

編輯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編輯

馬蒔曰:「首二節論熱病,故名篇;後二節則論勞風、腎風也。」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 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 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 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 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 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 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 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 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 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王冰曰:「交,謂交合陰陽之氣不分別也。汗生於穀,穀生於精,言穀氣化為精,精氣勝乃為汗邪。卻精勝」 ,言初汗也。「無俾」 ,言無可使為汗也。穀不化則精不生,精不化流,故無可使。若汗出疾速,留著而不去,則其人壽命立至傾危也。《熱論》,謂上古《熱論》也。凡汗後,脈當遲靜,而反躁急以盛滿者,是真氣竭而邪盛,故知必死也。脈不靜而躁盛,是不相應。志舍於精,今精無可使,是志無所居。志不留居,則失志也。汗出脈躁盛,一死;不勝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也。

馬蒔曰:此言熱病汗後者,為脈躁,為狂言,為身熱不食者之必死也,病名曰陰陽交,為陰陽之氣不分別也。今夫精氣盛而穀氣消,穀氣消而汗自能出,今邪氣交爭而得汗,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矣,乃復熱而不能食,是精氣不能使之食也,所以其壽可傾也。邪盛則脈盛,邪退則脈靜,彼《熱論》有謂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尚躁疾。不為汗衰。是亦邪盛而精衰。不能勝其病也。至於志舍於精。精氣已衰。志不能藏。今狂言者且失志也。失志者死。由此觀之。則身熱而不能食者一死也。脈躁盛者二死也。狂言者三死也。有三死而無一生。雖愈為必死也。夫曰雖愈亦暫似可愈。而終不能有成功矣。

張志聰曰:溫病者,冬傷於寒,先夏至日發者,為病溫也。陰陽交者,謂汗乃陰液,外出於陽,陽熱不從汗解,復入之陰,名曰「陰陽交。」 交者,乃正不能勝邪,而邪復傷正氣,故為死證。汗生於水穀之精,水穀之精,由精氣之所化,故曰「穀生於精。」 夫汗之發原有二,一出於水穀之精,一出於腎臟之精。而曰皆生於穀者,言腎臟之精,亦水穀之所生也。「交爭於骨肉」 者,邪氣伏匿於骨肉之間,至春時與正氣交爭,而發為溫病得汗,是精氣勝而邪氣當共併而出矣。是故胃主肉,腎主骨,穀精之汗出於胃,血液之汗原於腎,邪在肉者,得水穀之汗而解;邪在骨者,得腎精之汗而後解也。夫水穀之精,由腎臟精氣之所化,所謂穀生於精也。夫腎為水臟,受水穀之精而藏之,其精氣上與陽明相合,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氣消水穀之精微,而復生此精,是先後二天,互相資生者也。今汗出而邪留不去,則熱邪復傷其陰精矣。精氣受傷,則不能復與陽明合化而使之食,是精氣之生原並絕,其壽命可立而傾也。復引《熱論》以釋明汗生於穀,穀生於精,不能食而精無俾者之義。《靈樞》·熱論篇曰:「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夫汗者,精氣也,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是邪氣盛而精不勝也。」 陰脈,少陰之脈極終也,此邪熱盛而少陰之氣終也。脈尚躁而不得汗者,是陽熱盛而胃氣絕也。今脈不與汗相應者,胃氣虛而不勝其邪。正不勝邪,是胃氣將絕,其死明矣。腎藏志,狂言者,是精氣傷而志先死。志先死者,不過一日半而死矣。三死,謂病而留者一死也。胃氣絕者,一死也。腎氣絕者,一死也。夫腎為生氣之原,腎之精氣,由水穀之所生。水穀之精,由腎氣之所化。如汗不勝邪,而腎臟之精氣尚在,一生也;如精氣受傷,而陽明之生原未絕,一生也。「愈」 者謂邪

病去也。邪雖去而生氣己絕。必死之道也。此論邪正陰陽之理。而歸重於正氣之生。原不可傷也。

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 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 也,病名曰風厥。」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主氣,故 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裏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 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裏刺之,飲之服湯。

王冰曰:「上從之」 ,謂少陰隨從於六陽而上也。「表裏刺之者,謂瀉太陽補少陰也。飲之湯者,謂止上逆之腎氣也。」

馬蒔曰:「言病熱汗後,而煩滿不解者,以其太陽感風,少陰氣厥,名為風厥之證,而當行補瀉之法也。汗出之後,而身有復熱,以風氣尚在也。汗出之後,而煩滿不解,以下氣上逆也,其病名曰風厥,正以足太陽膀胱經受風,少陰腎經與其為表裏也。腎經得膀胱之風熱,則氣上從之而為厥耳。所以治之者,亦惟瀉太」 陽之風。補少陰之氣。而合表裏以刺之。又當飲之以湯劑。以止上逆之腎氣。則可以治斯疾也。

張志聰曰:按此篇評論陽熱之邪,惟藉陰精以制勝。汗者,精氣也,一出於水穀之精,一出於腎臟之液。水穀人胃,津液四布,汗出溱溱,水穀之精氣也。又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所藏之精,奉心化赤而為血,血之液為汗,此腎臟之精氣也。是以上節論汗生於穀,此以下復論風傷腎臟之精焉。蓋風行則水渙」 ,水氣泛溢,則精氣自虛,此乃論風動腎臟之精氣,《勞風節》論風動腎臟之水氣,「《腎風節》論風動腎臟之水邪,而總屬精氣皆虛。風為陽邪,開發肌腠,腠理之汗,水穀之精也。津液外泄,風熱留之,故身熱也。風熱不去,則傷動其腎氣而上逆,逆於上則心煩,乘於脾土則中滿,病名曰風厥,謂因風邪而使腎氣之厥逆也。上節論病雖愈而正氣絕者死,此以下論邪病雖留,而根本不壞者不死。邪正虛實,大有死生之關係,而學者不可不審。巨陽,太陽也。太陽之氣主表,風為陽邪,傷人陽氣,兩陽相搏,則為病熱,少陰與太陽相為表裏,陽熱在上,則陰氣從之,從之則為厥逆矣。表裏者,陰陽也,刺表以瀉風熱之陽邪。刺裏以下少陰之逆氣。飲之服湯。以助水津之汗。

帝曰:「勞風為病何如?」岐伯曰:「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 也,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為勞風 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俛,仰巨陽,引精者 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欬出青黃涕,其狀如 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 死也。」

王冰曰:從勞風生,故曰勞風。勞謂腎勞也。腎脈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故腎勞風生,上居肺下也。楊上善云:「強上好仰也。」 冥視,謂合眼視不明也。膀胱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今腎精不足,外吸膀胱,膀胱氣不能上營,故使人頭項強而視不明也。肺被風薄,勞氣上熏,故令唾出若鼻涕狀。腎氣不足,陽氣內攻,勞熱相合,故惡風而振寒。巨陽者,膀胱之脈也,膀胱與腎為表裏,故巨陽引精也。然太陽之脈,吸引精氣,上攻於肺者,三日;中年者五日。素不以精氣用事者,七日當欬,出稠涕,其色青黃,如膿狀平調欬者,從咽而上出於口;暴卒欬者,氣衝突於蓄門而出於鼻。夫如是者,皆腎氣勞竭,肺氣內虛,陽氣奔迫之所為,故不出則傷肺也。肺傷則榮衛散解,魄不內治,故死。「蓄門」 當是「賁門。」

馬蒔曰:此言勞風之證,當有治之之法也。愚細玩此節之辭,似為醫籍中之勞證。其治之之法,止有「以救俛仰」 一句,當為鍼法及導引之法。但其法不傳,不敢強為之附。

張志聰曰:此論勞汗當風而傷其腎也。煩勞則陽氣外張,精氣內絕,陽虛於外,則易於受風;精虛於內,則反動其水氣矣。風動寒水之氣,法當在肺下。「《水穴論》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強上』」 者,頭項強也。陽氣張而重感於風,則使人強於上,陰精竭而更受其傷,故目盲不可以視也。腎之水液,入肺為涕,自入為唾。風動腎水,法在肺下,故唾出若涕。肺主皮毛,肺受風寒,故惡風而振寒,此為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而逢於風也。《金匱水氣篇》曰:「氣強則為水,難以俛仰。」 此水寒之氣,厥逆於上,則有形之水,將欲隨之,故當急救其水邪,勿使其上溢,以致不能俛仰也。至於救俛仰之法,當從小便而出。巨陽引精者,謂太陽膀胱之腑,津液藏焉。氣化則出。巨陽氣盛,能引腎精之邪水從小便而出者,三日而愈;中年精氣虛者,五日。

「老年精氣衰者,七日三五」 ,七者陽之數也。謂得陽氣之化,而陰水自出矣。若水寒之邪,逆於肺下者,又當從上竅以出之,此上下分消之法也。夫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今腎臟之水氣,反逆於上,則四臟之津皆為之凝聚而不下矣。青黃涕者,肝脾之津也。膿乃赤白之間,色如膿狀者,心肺之津也。四臟之津不下歸於腎,反凝聚於肺下,故當欬而出之。肺之下,脾之上也。或從脾而出之口,或從肺而出之鼻,皆涕唾所出之外竅也。肺主氣而至清虛,故邪濁傷之則死。

帝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痝然,壅害於言,可刺否?」岐伯 曰: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帝曰:其 至何如?岐伯曰:「至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 汗出手熱,口乾苦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 以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欬,病 名曰風水」,論在刺法中。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邪之 「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 出也。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 和也。正偃則欬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 於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 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真 氣上逆,故口苦舌乾,臥不得正偃,正偃則欬出清水 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欬甚也。腹中鳴 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 也。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胞脈閉 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 下通,故月事不來也。帝曰:「善。」胕音附痝音芒

王冰曰:痝然,腫起貌。壅,謂目下壅,如臥蠶形也。腎之脈,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妨害於言語。至,病氣來至也,謂一臟配一日,而五日至腎。夫腎已不足,風內薄之,謂腫為實,以針大泄,反傷臟氣,真氣不足不可復,故刺後五日,其邪氣必至也。陰不足而陽有餘,故熱從胸背上至頭,而汗出口乾苦渴。又以少陰之脈所過故也。然心者陽臟也,其脈行於臂手;腎者陰臟也,其脈循於胸足。腎不足則心氣有餘,故手熱矣。又以心腎之脈,俱是少陰脈也。

馬蒔曰:「此節詳腎風有風水之名,必有諸證可驗也。面者,首面也。胕者,足面也。面胕痝然而腫,又害於言者,蓋腎之脈,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妨於言也。然其腎氣既虛,則不當刺。有不當刺而刺,則五日間邪氣當復至矣。當邪氣復至之時,必少氣,必時熱,必熱從胸背上至頭,皆汗出,必手熱,口必」 乾苦渴,必小便黃,必目下腫,必腹中鳴,必身重難以行,必月事不來,必煩而不能食,必不能正臥,正臥則欬,此固腎風之病,而其名又曰「風水」 ,何也?凡邪之所湊於陽經者,其陽經之氣必虛;邪之所湊於陰經者,其陰經之氣必虛。今腎虛者,陰虛也,陰虛則陽邪湊之,故少氣及時當發熱而汗出也。小「便黃」 者,以腎脈絡於少腹,少腹中有熱也;「不能正偃」 者,以腎脈注胸中,胃中不和也;「正偃則欬甚」 者,以腎脈入肺中,今邪氣上迫於肺也。諸凡有水氣者,微腫先見於目下也。蓋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乃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口苦舌乾者,以真氣上逆也;不得正偃者,以正偃則欬出清水也。諸水病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欬甚也。腹中鳴者,以病本於胃,胃中作鳴也;煩而不能食者,以邪氣薄脾,則煩而不能食也。其食不下者,以胃脘隔塞也;身重難以行者,以胃脈在足也。月事不來者,以胞絡宮中之經脈閉也。正以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月事不來。似為婦人而論。然男子之腎風。諸證俱同。惟此一證。則有異耳。

張志聰曰:腎風者,因風而動腎臟之水,故又名風水。其證則面足痝然而腫也。少陰之脈,貫腎繫舌本,水邪上逆,故壅害於言。腎為風邪所傷,則精氣已虛,故不當刺。虛反刺之,後五日,其逆氣必至。《平脈篇》曰:「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 謂精氣虛,則水邪之氣反上逆矣。五日者,言風邪亦始病太陽,五日則病及少陰而動其氣矣。病名風水者,因風而動其水也,在《刺法》中,謂在《本經水穴論》中。風邪傷腎,精氣必虛,陰虛則陽往乘之,故時時發熱。腎為生氣之原,故少氣也。陽加於陰則汗出,濕熱上蒸,故從胸背而直上於頭,熱在下焦,故小便黃也。蓋以足太陽與足少陰,標本相合,風邪傷腎,始病太陽,甚則入腎,今腎熱上蒸,亦隨太陽之氣而上,故從胸背而上至頭也。「正偃則欬」 者,陽邪傷陰,而動腎臟之水也。正偃,仰臥也。水上乘於胃,則胃中不和,故不得正偃。肺脈下絡大腸,還循胃口,故上迫於肺也。上論陽熱傷其精氣,此復論動。

其水焉。太陰者,至陰也,水邪上乘於腹,始傷胃而漸及於脾,故微腫,先見於目下。脾主約束也。真氣者,臟真之心氣也。心屬火而惡水邪,水氣上乘,則迫其心氣上逆,是以口苦舌乾。正偃則欬出清水者,此水氣上乘,始胃而脾,脾而心,心而肺也。腎為本,肺為末,金水子母之臟,皆積水也。是以水氣上逆於肺,則欬出「清水。臥則驚,驚則欬甚者,此腎邪上乘於胃,則胃氣上薄於心,胃氣薄於心,則心氣迫於肺矣。水邪乘胃,故不得臥。胃絡上通於心,陽氣入陰,陰陽相薄,故驚恐也。心氣上乘於肺,金畏火熱,故欬甚也。」 上乃論水氣從下而上,此復論腑臟之氣,亦從下而上焉。若水氣乘於經脈之中,隨經環轉,復從上而下也。水病本於胃,而隨經下洩,故腹作雷鳴。薄於脾則煩而不能食。蓋脾絡上膈,注心中,故煩。上焦主納,故不能食也。胃脘阻隔,故食不下。水氣隨經下流,故身重難以行也。中焦之汁,流溢於腎而為精,奉心化赤而為血,血之液為汗。此論風傷腎臟之精,末論不能奉心化赤而為血,蓋此篇評論陽熱之邪,惟藉陰精汗液以制勝。前論穀精之汗,不能勝邪者死,此言腎臟之精為風邪所傷,而又不得心氣下通以化赤,是風邪亦不得從汗解矣。再按榮氣之道,納穀為寶,穀人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專精者榮於經隧,常榮無已。是血乃中焦水穀之汁,而行於經脈,滲於皮膚,有二道焉。夫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此專精而行於經隧之血也。「流溢於中,布散於外」 者,是流溢於胞中,布散於皮膚之血也。胞脈屬心,得心氣下通而為血。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腹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脣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男子至脣口而長髭鬚,女子至胸中而下為月事。是血之液為汗者,乃滲於皮膚之血,非經脈之血也,故舉女子之月事以申明之。氣上迫肺者,真氣上逆,口苦舌乾,驚則欬甚,是心氣上炎而不下通也 。倪沖之曰:「勞風法在肺下」 ,謂水氣迫於肺下,所出之涕,乃是肺液,非腎臟之水也。蓋肺乃水之「生原,腎氣反逆,則水源凝聚於上矣。今正偃迫肺,亦係胃氣上乘,而非腎臟之水。即目下微腫,亦屬水邪在腹,而腫見於目下,當知腎虛水泛,止至於腹耳。」 又曰:「按《經旨》水邪止乘於胃,其薄脾干肺迫心,乃胃氣之轉乘,非水邪直至於心下。蓋腎者胃之關也,水出於關,則邪留在胃,故曰病本於胃。」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編輯

馬蒔曰:「《內論》諸證,或陰陽偏勝,或營衛俱虛,或臥行喘息,皆逆調使然,故名篇。」

張志聰曰:調,和也,順也。言人之陰陽水火,營衛氣血,表裏上下,皆當和調,逆調則為病矣。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 者何也?」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為去聲

馬蒔曰:「此言病有熱而煩滿者,以其陰氣少而陽氣多也。陰氣者,諸陰經之氣及營氣也;陽氣者,諸陽經之氣及衛氣也。人身有非常之溫,有非常之熱,為之極熱而煩躁脹滿者,是乃陰氣衰少,陽氣太勝,故然耳。據第三節而較之,則此節當為內傷耳。」

張志聰曰:此論上下陰陽之不和也。「非常溫」 者,謂非常有溫熱之病在表也。「非常熱」 者,謂非常有五臟之熱在裏也。「為之」 者,乃陽熱之氣為之也。火為陽而居上,水為陰而居下,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於上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 岐伯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 水中出。」

《王冰》曰:「言不知誰為元主邪,然總由形氣陰陽之為是,非衣寒而中有寒也。」

馬蒔曰:此言病有「寒從中生者,以其陽氣少而陰氣多也。人身非衣服之本,寒非寒氣之在中,而身寒從中生者,是人必多痹氣也。陽氣少而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也。」 陰氣陽氣,與上節同。張志聰曰:「身非衣寒,表無寒也;中非有寒氣,裏無寒也。寒從中生者,謂寒從陰中而生也。痹氣者,氣閉也。陽氣少而陰氣」 多者,因是人多痹氣故也。病在陰者,名曰「痹。」 寒濕之氣,閉於裏陰,則火熱不得下交於陰而陰氣盛,陰氣盛則陽氣少,而陰寒之氣過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蓋熱出於陽火,故煩;寒出於陰水,故如從水中出。此上下水火陰陽之不和也。

帝曰:「人有四支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

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支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 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 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 也。

王冰曰:水為陰,火為陽,今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故云「少水不能滅盛火」 也。治者王也。勝者盛也,故云「獨勝而止。」 爍言消也,言久久此人當肉消削也。馬蒔曰:此言病者有四:支熱,遇風寒而愈熱者,亦以陰氣虛而陽氣盛也。四支者屬陽,風亦屬陽,一逢風寒,兩陽相得,況陰氣衰少,則水少不能滅盛火,而一身之陽氣獨王。獨王則不能生水。唯陽氣獨勝而止。是以遇風寒而如炙於火。如火之熱。且人有是病者。久則其肉必當消爍也。

張志聰曰:此論表裏陰陽之不和也。四支為諸陽主氣。四支熱者,陽熱之氣在表也。逢風寒而如炙如火者,邪正相搏,因表陽之熱,而熱更盛極也。陰氣虛者,裏陰之氣虛也;陽氣盛者,表陽之氣盛也。陽受氣於四支,陰受氣於五臟。四支者,陽明之所主也。兩陽,陽明也。兩陽合明,故曰「陽明。」 相得者,自相得而為熱也;陰氣少者,少陰之氣少也;少水者,津液少也。津液少而不能還入胃中,則火盛而不能滅矣。夫腎主藏精,陽明之所生也。腎之精氣,復上與陽明相合,戊癸合而化火,火氣盛則陰氣虛少而陽獨治矣。然獨陽不生,謂不能再生長其陽,熱惟此獨勝而止矣。是以能滅盛火者,即是陰陽和調也。夫陽明之氣。主於四支。而又所主肌肉。蓋二陽之氣。在於皮膚肌腠之間。而又逢風熱之陽邪。邪正相搏。則火熱熾而銷爍其肌肉矣。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 是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 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 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 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 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長上聲

王冰曰:「以水為事,言盛欲也。腎不生則髓不滿,髓不滿則筋乾縮,故節拘攣。」

馬蒔曰:「此言病有極寒者,固以腎水之至衰,而不知凍慄者,又以肝心之有火也。人有身極寒者,湯火不能熱之,厚衣不能溫之,而不至凍慄者,何也?正以是人者平素腎氣頗勝,恃其勝而專以水為事,縱慾忘返,故足太陽膀胱之氣衰少,足少陰腎經之脂枯。況腎經止有一水,而肝心共有二火,一水不能勝二火」 ,火盛則水益衰,所以腎水不能生骨,骨不能生髓,而寒甚至骨,自非湯火厚衣之所能熱也。其所以極寒者,信由於此。然所以不凍慄者,亦以肝固一陽也,內有足少陽之火,心則二陽也,心有君火,而心包絡中又有手少陽三焦經之相火,一水不能勝此肝心之二火,故不至凍慄耳。且此病又曰「骨痹」 ,是人當有骨節拘攣之證也,豈特身寒而已哉。

張志聰曰:「身寒而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者,太陽氣衰而寒在表也。不凍慄者,二陽火熱之在裏也。腎氣勝者,腎水之氣勝也。以水為事者,膀胱之水勝也。謂其人水寒之氣偏勝。水寒偏勝,則太陽氣衰,太陽氣衰,則孤陰不長矣。水精水也,腎臟之精枯不長,而膀胱之一水不能勝二火矣。夫腎生骨髓,髓生肝腎,脂不生則髓不能滿於骨,是以寒至骨也。」 此兼論陰陽水火,互相生長之道也。肝者,一陽初生之木火也;心者,地二所生之君火也;腎為牝臟,孤臟也。孤臟之陰,藉太陽標本以合化,太陽氣衰,則孤陰不長矣。膀胱之津液不能勝二火,故其人不能凍。慄者,二陽之火熱在內也。病名曰骨痹,病在髓枯而骨痛也,故其人當骨節拘攣,此論表裏陰陽之不調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岐 伯曰:榮氣虛,衛氣實也。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 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 相有,曰死。

王冰曰:「苛謂𤸷重,身用志不應,志為身不親,兩者似不相有也。」

馬蒔曰:「此言人之肉苛者,以其榮衛俱虛,身志不應,其死必也。苛,即不仁不用也。不仁者,不知寒熱痛癢也。不用者,不能舉也。言有肉苛者,非不近衣絮也,而其苛自若。正以榮氣者,陰氣也,運於內為陽之守,故其氣虛;衛氣者,陽氣也,運於外為陰之使,故其氣實。《太陰陽明論》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 故陽道實,陰道虛。此即本節「虛實」 二句之義,指大凡榮衛二氣之義論之,非就肉苛者一人而言也,惟此肉苛者,榮氣虛則榮不能生血,而血無以充其形,故不仁;衛氣虛則衛不能溫。

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故不用不仁。且不用肉甚𤸷重,其肉未必有減於昔也。且其身用而志不內應,志為而身不外隨,兩者若不相有然,故曰「死。」

張志聰曰:此論榮衛之氣不和也。苛,虐也,謂雖近衣絮,而苛虐如故也。「虛實」 者,不和也。言榮氣不得衛氣之和,則榮氣虛;衛氣不與榮氣相和,則衛氣實也。蓋陽道常實,故曰「實。」 然則過猶不及也。榮衛不和,則兩者皆虛矣。榮衛兩虛者,不仁且不用,不仁不用,而肉苛如故者,不和而致虛也。人身者,榮衛之所循行也。志者,五臟之神志也。《本臟篇》曰:「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榮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故氣血和則經脈流行,榮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穀,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 此人之平常也。是三者之所當和調者也。如三者皆相失而不相有,則氣血不行,魂魄離散而死矣。此言榮氣當與衛氣和調,榮衛之氣又當與神志和調者也。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 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 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臥而喘者,皆何 臟使然?願聞其故。」岐伯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 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 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 此之謂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 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人 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臥,臥則喘者, 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 津液,主臥與喘也。帝曰:「善。」

王冰曰:「六腑之海,水穀海也。《下經》,上古經也。尋經所解之旨,不得臥而息無音,有得臥行而喘,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此三義悉闕而未論,亦古之脫簡也。」

馬蒔曰:「此言人有逆氣諸證,有關於胃者,有關於肺者,有關於腎者之不同也。言人有不得臥者,是不能安臥也,而鼻息呼吸,喉間有音,此其故何也?乃胃病也。胃者足陽明也。凡足之三陽,其脈自頭走足,今足陽明之氣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今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 不得臥也。正《下經》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也。人有或臥或行,起居如故,而其息有音者,何也?乃肺病也,肺之絡脈逆也。絡脈者,列缺為絡穴,其氣旁行於手陽明經,今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於本經,而不能行之別經。然絡脈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人有不得安臥,而臥則必喘者,何也?是腎病也,乃水氣之所客也,水循津液而流,故水客則臥不安。縱臥則喘,正以腎者乃水臟也,主津液,今腎經客水,宜乎其臥則喘也。夫帝之所問者六,而伯之所答者三,有脫簡耳。愚今以意推之,其所謂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是胃不和而其氣不甚逆也,有得臥得行而喘者,是胃不病而肺腎病也。肺主氣,故肺病則喘。腎主骨,故行則骨勞亦喘也。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是胃腎肺病也。行臥皆難,喘則甚於有音,此傷之甚者。張志聰曰:「此論經氣上下之不調也。經氣生於臟腑,故曰何臟使然?」 息有音者,呼吸有聲,氣逆之所致也。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故三陽者下行,今反逆而上,以致呼吸之有音也。十二經脈,皆足陽明胃腑之所生,胃氣上注於肺,以司呼吸,下注於腎,以資十二經脈。故曰:陽明者胃脈也,言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胃之所出血氣者,從大絡而上注於肺,從胃脈而下注足少陰也。如陽明逆不得從其道,則為不得臥而息有音;手太陰逆則為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足少陰逆,則為不得臥而喘也。此論經脈呼吸之逆調也。《下經》者,即下文之所謂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蓋陽明之津液,隨氣而下注於腎,如陽明逆,不得從其道,而腎之水氣,反上客於陽明,是以胃不和而臥不安也。肺主呼吸,肺之絡脈逆,故呼吸不利而息有音也。夫脈之循於裏曰經,浮而外者為絡,外內上下,經絡相貫,循環無端。絡脈逆,則氣留於經,而不行於絡矣。絡脈浮於皮膚之間,其病輕微,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夫津液者,水穀之所生。腎者,胃之關也。冑之水液,從關而下入於腎者順也。如陽明逆不得從其道而下入於腎,則腎之水氣,反循津液之道路,而上乘於胃矣。是以胃不和而臥不安也。故曰「腎。」

「者水臟,主藏津液,又主臥與喘也。夫手太陰、足少陰、陽明,主血氣生始之根原,經脈呼吸之道路,人之一身,總不外乎水火陰陽,榮衛氣血。是以上論水火陰陽之寒熱,後論呼吸經脈之逆調也 。」 楊君立問曰:「帝問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岐伯皆未詳答,後人有言簡脫者,有增補其文者,是耶?非耶?」 曰:「此節專論氣之呼吸,脈之順逆。蓋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榮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是以三陽之脈上行則氣逆而為息有音。如三陽之脈,順行而下止,陽明不得從其道,是當不得臥而息無音矣。如病在經脈,則陰陽不和而不得臥,筋骨不利而不能行。今病在絡脈」 ,故止息有音。而起居如故也。聖人立言。渾然檃括。或言在意中。或意居言表也。

《瘧論篇第三十五》

編輯

馬蒔曰:「瘧,凌虐之義,故名篇,當與《靈樞歲露篇》第七十九參看。」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岐 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 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 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 虛則寒慄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 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 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 欲冷飲也。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 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 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 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 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痎音 皆

王冰曰:痎,老也,又瘦也。慄謂戰慄,鼓謂振動。陽氣者下行極而上,陰氣者上行極而下,故曰「陰陽上下交爭」 也。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由此寒去熱生,則虛實更作,陰陽之氣相移易也。陽並於陰,言陽氣入於陰分也。陽明,胃脈也。胃之脈自交承漿,卻分行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故氣不足,則惡寒戰慄,而頤頷振動也。巨陽者,膀胱也,其脈從頭別下項,循肩骨,內挾背扺腰中,故氣不足則腰背頭項痛也。熱傷氣,故內外皆熱,則喘而渴。腸胃之外,榮氣所主,故云「榮氣所舍」 也。

馬蒔曰:「此言瘧之始發所以寒,繼而所以熱。然所以成此疾者,以夏傷於暑,秋遇乎風,故隨衛氣之出入,而一日而作也。痎瘧者,瘧之總稱也。不發之謂蓄,發時之謂作。呻為腎之聲,欠為腎之病。道,猶路也。瘧之始發,一身毫毛先起,隨即呻欠交至,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可謂寒之極矣。及其寒稍過時,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此乃瘧疾始終之大略也。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是陰陽之上下交爭也。陽入之陰,則陽虛而陰實;陰出之陽,則陽實而陰虛,是陰陽之虛實更作也。或上或下,或出或入,皆陰陽之相移也。何也?瘧之始發也,陽入之陰,是陽並於陰也。當是之時,則內之陰氣實,而外之陽氣虛矣。陽虛者,三陽虛也。以言陽明之虛,則寒慄而鼓頷;以言巨陽之虛,則腰背頭項皆痛,此皆經脈所行,此正下文所謂外無氣故寒也。觀二陽經,則少陽經亦虛矣。三陽俱虛,則氣並於內,內之陰氣勝,所以骨寒而痛,以寒之生於內也,外焉寒慄鼓頷,而內焉骨寒而痛,故中外皆寒矣。由是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外之陽氣盛,而內之陰氣虛,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所以發喘而渴,必欲得冷飲以救之也。由此觀之,則瘧氣者,陽並於陰則陰勝,陰並於陽則陽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此可知其陰陽之氣使然,亦可知其內外之氣相通也。然所以致此疾者,始於夏之暑,發於秋之風寒,而由衛氣以為之出入耳。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彼榮氣在內,為陽之守者,乃陰氣也。此暑伏於陰氣之中,特未之發焉耳。至於人之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又浴之以水,則此風水之氣,亦舍於皮膚之內,又與衛氣並居。下文所謂秋傷於風則病成者是也。夫暑熱伏於榮。而風寒居於衛。榮專在內。無自而發。衛行於外。二邪隨之以出入焉。故衛氣者。晝行於足手六陽經二十五度。此邪氣者。得陽而外出。瘧之所以發也。夜行於足手六陰經二十五度。

此邪氣者。得陰而內入。瘧之所以蓄也。內外相薄。隨衛而行。是以一日一作也。病之始末。蓋至是而備矣。然玩下文語意。則此當為先寒而後熱之寒瘧歟。

張志聰曰:吳崐云:「夜病者為痎,晝病者為瘧。」 蓄病息,邪伏也。衛氣同,邪氣將入於陰,表氣虛,故先起於毫毛,伸欠也。邪正陰陽之氣,上下出入,故交爭於上下。病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是虛實更作,陰陽寒熱相移。然邪與衛氣內薄,則三陽之氣同並於陰矣。並於陰,則陰實於內,而陽虛於外。陽明之氣主肌肉,而經脈交於頷下,是以寒慄鼓頷。太陽之氣主表,而上升於頭,其經脈上會於腦,出於項,下循背膂,故腰背頭項俱痛也。陽虛於外,則陰勝於裏,《經》云:「二陰主裏」 ,是以骨寒而痛,而寒生於內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並於陽,則陰虛而陽盛,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是以喘渴而欲冷飲也。其所以不列少陽之形證者,以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而開之能開,闔之能闔,樞轉之也。設舍樞則無開闔矣,離開闔無從覓樞矣。故開闔既陷,樞機豈能獨留?倘中見樞象,即為開闔兩持,所以持則俱持,陷則俱陷也。夫榮氣之舍暑,以夏氣通於心,心主榮血故也。《經》云:「以奉生身者,莫貴於經隧。」 故不注之經,而溜之舍也。舍即經隧所歷之界分。每有界分,必有其舍,如行人之有傳舍也。夫暑令人汗空疏,腠理開者,以暑性暄發,致腠理但開,不能旋闔耳。不即病者,時值夏出之,從內而外,衛氣仗此,猶可捍禦,因遇秋氣,機衡已轉,自外而內矣。其留舍之暑,令汗空疏,腠理開,風遂乘之以入,或得之以沐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風與水氣,亦得陽隨衛而外出,得陰隨衛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也 。倪沖之曰:「天之暑熱,與君火之氣相合,心主榮血,故邪藏於榮舍。衛氣者,陽明之悍氣也。風木寒水,乘侮土氣,故風水之邪」 ,與衛氣並居 。莫子晉問曰:「衛氣日行於陽,奚先入於陰而致寒慄伸欠也?」 曰:邪得陰而內入,得陽而外出,邪氣與衛氣並居,故同邪內陷,非衛氣之行於陰也。夫內為陰,外為陽,邪留於形身之外,與衛應乃作。衛氣日行於陽,故發作於日也。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 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 日而作也。」間去聲

王冰曰:「間日,謂隔日,不與衛氣相逢會,故隔日發也。」

馬蒔曰:「此言瘧之所以間日而作也。言間日而作者,由於邪氣之舍深,內薄於榮氣間,與夫五臟之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彼衛氣每日獨發於外,而此陰邪附著於內。獨發者其行速,而內著者其發難。陰邪方與衛氣相拒而爭,不能與衛氣俱行,而不得皆出也,是以間日而作耳。」

張志聰曰:言邪氣舍深,內薄於裏陰之分,陽氣獨發於外,裏陰之邪,留著於內,陰邪與陽氣交爭,而不得皆出於外,是以間日而作也。按此節經文,與「薄於五臟募原之因」 不同。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 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 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 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 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 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 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 早也。

王冰曰:「風府,穴名,在項上入髮際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內宛宛中也。膂,謂脊兩旁。節,謂脊骨之節。然邪氣遠,則逢會遲,故發暮也。肺者,缺盆為之道,陰氣之行速,故其氣上行,九日則出於缺盆之中。」 馬蒔曰:「此承第一節,言瘧發有日遲者,以其邪之入者日下,而其後漸至於早者,以其邪之出者日高也。《帝問》:瘧有始發,日遲一日,而後至,日早一日者,何氣使然?」 伯言:風寒等邪,初客於風府,即督脈經穴也。自項脊循膂下行,衛氣一日一夜,則五十度已畢,而明旦復出於足太陽膀胱經之睛明穴,上至於頂,轉行後項,大會於督脈之風府穴。大凡人之項骨有三椎,而三椎以下,乃是大椎以下至尾骶骨,有二十一節,共為二十四節,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矣。蓋此邪先客於脊背也。衛氣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而邪氣入,邪氣入而病成,不與衛氣相逢,則不先衛氣而出,以此日作稍遲也。及其出之於風府也,始時入於風府,連下項骨三椎,日下一節,至二十五日下至骶骨,則二十六。

日乃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即膂筋之間。蓋督脈循腰內後廉,貫脊屬腎,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以其貫脊,循膂伏行,故謂之伏膂之脈也。由是循伏膂之脈而上行,約有九日。此邪上行缺盆之中,即陽明胃經穴也,在前頷下橫骨陷中,其氣日高,故瘧之作也,隨衛氣而出者,較之於前而日早耳。

張志聰曰:「此言邪從風府而客於脊背之間者,發作有早晏也。衛氣一日一夜,行陰陽五十度,而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邪先客於脊背,而與衛氣相遇故也。蓋衛氣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開則客於脊背之邪,還入風府,而與衛氣相遇,則病作。其衛氣出於風府,日下一節,則上會於風府也。」 稍晏,故病作稍晏。二十一日下至骶骨,則上會於風府也。益晏,故病作益晏也。伏膂,伏衝,膂筋也。衛氣外循督脈而下,內循衝脈而上,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其氣日高,則會於風府也。日早,故作日益早也。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 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 日乃作也。

王冰曰:「募原,謂鬲募之原系。」

馬蒔曰:「此承第二節,言瘧之間日而作者,而又重明之也。」

張志聰曰:募原者,橫連臟腑之膏膜,即《金匱》所謂皮膚臟腑之文理,乃衛氣遊行之腠理也。不得與衛氣皆出,故間日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 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 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 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 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 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 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 也。中去聲

王冰曰:「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衛邪相合,病則發焉,不必悉當風府而發作也。」

馬蒔曰:「此亦承第一節而言瘧有日作者,乃邪氣因衛氣而出而有等。邪中異所,則其所發,亦隨衛氣之所出也。帝言衛氣每至於風府,則腠理乃開,開則邪氣乃入,入則病作。夫曰衛氣至風府而邪氣反入,此乃衛氣之虛者也。今邪氣與衛氣日下一節,則邪氣所發,去風府已遠,不必盡留於風府,乃因衛氣之每」 日大會於風府,而其瘧日作者,何也?伯言邪氣者,必客於頭項之風府,循膂而下,如第三節之所言也。然衛氣所行之分肉,有虛實不同,故邪之所中者,亦隨虛而異其處,不必盡當於風府而入也。是以邪中於頭項者,邪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邪氣至於背而病;中於腰脊者,邪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 者,邪氣至手足而病。衛氣所在之分肉,與邪氣相合則病發,故風之所感無常所,則無常府。府者,凡物之所聚,皆可以言府也,非風府之府也。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乘虛而合之,或頭項,或背,或腰脊,或手足,皆府也。此皆不由風府而入者,則邪氣亦不盡出入於風府,故隨衛氣而發也如此。

張志聰曰:「帝問邪有不從風府而入,其病亦以日作者,何也?客於頭項者,謂客於風府也。伯言邪入於風府,循膂而下,留其處者,有虛實之不同。若邪中異所,則無有早晏矣。虛實者,早晏也。言衛氣虛而日下,則其發日晏;衛氣實而日上,則其發日早。此邪從風府而留於脊膂之間者也。若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 府矣。如邪中於頭項,衛氣行至頭項而病作;中於腰背手足,邪即舍於腰背手足之間,衛氣行至腰背,與腰背所舍之邪相遇而病作。衛氣行至手足,與手足所舍之邪相遇而病作。此或發於早者,每日早發,或發於晏者,每日晏發,非若客於風府之邪,日晏而日早也。「衛氣之所在」 者,謂衛氣行至邪氣所在之處,與邪相合而病作。故風邪或中於頭項,或中於腰背手足,無有常處,非定客於風府也。夫衛氣之行,至於所在之處而發,必開其腠理,腠理開,然後邪正相合,邪與衛合之處,即其府也 。張兆璜曰:「風府循督脈而下,至脊內,循衝脈而上,乃衛氣之隧道。故邪留於此內者,遇衛氣之日上日」 下,而病有早晏之分。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 有時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 隨經絡,沈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王冰曰:風瘧皆有盛衰,故云「相似同類。」

馬蒔曰:此言風證無時而休,瘧證有時而休,皆各有其由也。《帝問》風證之所感者,風也;瘧證之所感者,有暑有寒,亦有風也,本相似同類,而風證常在,無時休止,瘧則有時而作,有時而休者何也?伯言風氣客於其處,則亦常留其處,故常在而無作止之時。惟瘧氣則隨經絡而入,日沈而依薄於內,如上文日下一節,舍於榮氣。舍於五臟。橫連募原之謂。故必因衛氣之出。而邪氣乃作也。

張志聰曰:「夫痎瘧皆生於風,然病風者常在其處,病瘧者休作有時,何也?風邪則傷衛,故病風者留於肌腠筋骨之間而不移,瘧氣舍於榮,故隨經絡以內薄,與衛氣相應乃作也。」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 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 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 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 以時作,名曰寒瘧。」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 「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 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 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癉音丹

王冰曰:「暑為陽氣,中風者陽氣受之,故秋傷於風,則病成矣。露形冒力,則風寒傷之,以其先熱,故謂之溫。癉,熱也,極熱為之也。」

馬蒔曰:「此言瘧有寒瘧、溫瘧、癉瘧之殊也。夏時傷於大暑矣,其汗有大出時,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小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猶未遽發瘧也。至秋傷於風,則瘧成矣。但其作時,則先寒而後熱耳。正以寒氣屬陰,風氣屬陽,今小寒重感於夏,而風氣又感於秋,則先感陰氣,後感陽氣,此所以先寒而後熱也。然其」 病雖曰夏傷於暑,而感暑之後,感其小寒,又先於感風,則寒氣以為之病機,名曰「寒瘧。」 有等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則先感陽氣,後感陰氣,所以先熱而後寒也。此則風氣以為之病機,名曰「溫瘧。」 又有但熱而不寒者,肺氣者,陰氣也。肺氣熱盛於身,厥逆上衝,乃陰氣阻絕也。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分肉之間,則陽氣盛而獨發,所以但熱而不寒也。其證少氣者,氣虛也;煩冤者,裏熱也;欲嘔者,胃熱而不和也。表裏俱熱,名曰癉瘧。蓋凡病熱者,皆可名為癉也。據後第十四節之義,則知陰氣為肺氣,而陽氣為風氣,心肺先熱,而又有風氣之熱,所以為癉瘧也。此證也,亦必發之於秋者歟。

張志聰曰:風寒曰淒,水寒曰滄。蓋夏時暑熱溽蒸,腠理開發,或汗濕從風,或得之於沐浴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至秋時復傷於風,風寒兩感,是以寒熱之病成矣。按此節所論先寒後熱,與上節不同。上節以夏傷之暑,藏於榮之所舍,秋受之風寒,與衛氣並居。蓋榮為陰,衛為陽,此氣得陰而內薄,得陽而外出,是「以榮舍之邪,先行於陰而為寒,復行於陽而為熱,此乃吾身中之陰陽寒熱」 也。此乃論夏受淒滄之水寒,秋傷於風之陽邪,是論天之陰陽寒熱也。天之陰邪,感吾身之陰寒,天之陽邪,感吾身之陽熱。是以先受之寒,先從陰而病寒;後受之風,復從陽而病熱。病以時作者,應時而作,無早晏也。若溫瘧「則先傷於風,後傷於寒,乃天之陰陽,病人身之陰陽,陰陽兩感,是以寒熱交作,雖有先後之感,與故病新病不同,學者亦宜體認。」 其者,承上文而言。上文之所謂溫瘧者,邪氣藏於骨髓之中,骨髓者,腎臟之精氣所生,故久而不去,則與腎氣相合,是以溫瘧之病,氣藏於腎,其氣先從內而出之外也。從內出之外,故陽病極而復反入之陰。其但熱不寒者,邪氣藏於骨髓之中,而腎陰之氣先與骨氣相絕,是外邪不及於裏陰,而獨發於陽也。熱傷氣故少氣,心惡熱故煩冤。手足為諸陽之本,故手足熱。《經》云:「諸嘔吐酸,皆屬於熱。」 此溫瘧之不復寒者,名曰癉瘧,癉,單也,謂單發於陽而病熱也。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 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 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 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岐伯曰: 《經》言「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 故為其病逆,未可刺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 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陰氣逆 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 先熱而渴。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 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 復至。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故《經》言 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夫 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 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Annotation|。《熇》,火妖切《漉》音鹿。《為其》《之為》,去聲,下同。}}

王冰曰:「帝此問,言何暇不早止之,使其盛極而自止乎?陰盛則胃寒,故先寒戰慄;陽盛則胃熱,故先熱欲飲也。復,謂復舊也,言其氣發至極,還復如舊,以其盛熾,故不可當也。正氣瀉之,或傷真氣,故必毀病氣衰已,補其經氣,則邪氣彌退,正氣安平,故必大昌。所瀉必中,所補必當,故真氣得安,邪氣乃亡,真氣浸息,邪」 氣大行,真不勝邪,是為逆也。馬蒔曰:「此詳言瘧氣未發之時,陰陽未並,邪氣未盛,故當乘此而治之也。帝問大凡有餘者補之,不足者瀉之,人之病熱,其勢似為有餘,人之病寒,其勢似為不足,殊不知《經》言有餘者乃邪氣之有餘,不足者乃真氣之不足,而外感之為熱為寒者,皆有餘也,非不足也,但」 帝所以問之之意,全在須其自衰而刺之之義,且以有餘不足,與寒熱相類,故藉此以發之。言瘧者之寒也,非湯火之能溫,與不足而相類,及其熱也,非冰水之能寒,與有餘而相類。斯時也,正瘧發之際,雖良工不能止,必待其自衰,而後可施以刺之之法者,何也?伯言《經》謂無刺熇熇之熱,熇熇者,熱盛如火也,無刺渾渾之脈,脈以邪盛而亂無端緒也,無刺漉漉之汗;漉漉者,汗大出也,茲而無刺之者,為其病勢正盛,而刺之,則逆其病氣,所以未可治也。何也?吾試以瘧之始終言之,方其始發也,陽入之陰,則陽氣並於陰,斯時也,三陽虛,則內之陰氣盛,而外全無氣,所以寒慄鼓頷,頭項俱痛也。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陰與陽復並於外,則內之陰氣虛,而外之陽氣實,故隨熱而渴,欲得冷飲也。由此而觀,則瘧氣始焉,並於陰則陰勝;繼焉。並於陽則陽勝,陰勝則為寒,陽勝則為熱。如此,正以瘧乃風寒不常之氣,病極則復至,不特一發而已。方其發時,熱如火,速如風雨,誰得而止之?故《經》言又曰:「方其盛時而刺之,則毀害真氣;因其衰時而刺之,則事必昌平。」 此正無刺熱盛脈亂汗多者之謂也。又何也?瘧未發時,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乃安,邪氣乃無,所以必當乘此而治之也。彼良工不能治其已發,豈非以其氣逆之故哉?後人用藥,必當在瘧氣未發之前,方有為效,不但用鍼為然。若瘧發而用藥。則寒藥助寒。熱藥助熱。反無益而增其病勢矣。

張志聰曰:陽熱為有餘,陰寒為不足。經言引《靈樞》順逆篇而言勿刺,謂當此之時,邪病甚而正氣逆,故未可刺也。蓋以寒熱始盛之時,乃陰陽之氣交並,正氣錯亂未分,故未可刺也。夫瘧之始發,熱為陽實而有餘,寒為無氣而不足,所謂有餘不足者,陽氣邪氣也。夫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蓋前論陽氣虛實之寒熱,此論陰陽盛並之寒熱,皆屬陰陽未和,而邪氣方盛,俱未可刺。而在天陰陽之邪而為寒熱也,則又不同。風者陽邪也,寒者陰邪也,風寒之氣,變幻不常。如病風而為熱極,則陰邪之寒氣復至;病寒而為寒極,則風邪之陽熱復至。當知寒熱虛實之有三因也。凡此皆陰陽交並,正氣未分,邪氣方盛,故未可刺也。蓋邪氣之發,如火之烈,如風雨之不可當,故《經》言:「方其盛時而取之,必毀傷其正氣;因其衰也,事必大昌」 ,此之謂也。邪氣未發,則正氣未亂,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去,所謂治未病也。若待其已發,雖良工弗能為,為其氣逆故也。上論治其已衰,此先治其未發 。倪沖之曰:「如火之熱。陽熱盛也。如風雨不可當。陰寒盛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 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 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 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

王冰曰:「堅束其處」 ,言牢縳四支,令氣各在其處,則邪所居處,必自見之,既見之,則刺出其血爾。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瘧氣未發之時,當有治之之法也。言瘧本可攻,攻之宜早。方瘧之將發,陰陽將移,必從四末而始。四末者,手足之指也。四末為十二經並榮俞經合之所行,故陰陽相移,必從此始。如手大指屬手太陰肺經,次指屬手陽明大腸經。《肺經》行於大腸,一陽一陰為之表裏。故陽已為邪所行而傷,陰必從之而行,必先於未移之時,堅束其四支之處,使邪氣在此經者不得入於彼,內之陰氣不得出於外。又必細審詳候,見其邪在孫絡,至盛且堅者,皆刺出其血」 ,此則真氣自往,而邪未得並,所以堅束刺血之法,皆有可行者如此。張志聰曰:「早者謂病之未發,晏者謂病之已衰,此申明治未病之法也。『且』」 者,未定之辭。言瘧之將發,陰陽之將移,必從四末始。蓋三陰三陽之氣,從手足之並榮而更移也。如病在陽而陽已傷,則陰經將從而受之,故當先其未發之時,堅束其四末,令

邪在此經者,不得入於彼經,彼經之經氣,不得出而並於此經。審其證而候其脈,見其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而去之。此陰陽真氣,往來和平,而未得交並者也 。倪仲宣曰:「瘧氣舍於皮膚肌腠之間,故病見於孫絡。」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 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 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乃休。衛氣集,則復 病也。」

王冰曰:「陰靜陽躁,故脈亦隨之相薄至極,物極則反,故極則陰陽俱衰。」

馬蒔曰:「此言瘧未發時之所驗,以衛氣離而病得休也。帝問瘧不發時,其應何如?應者驗也。伯言瘧氣之發,必更盛更虛,陽入之陰,則陰盛而陽虛;陰出之陽,則陽盛而陰虛。當瘧氣之所在,在陽經盛則身熱而脈躁;在陰經盛則身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寒熱皆已。始焉隨衛氣而出者,至此與衛氣相離而休矣。」 其可驗者如此,必待衛氣再集,則此瘧復發耳。視此未發之驗,大有不同者矣。張志聰曰:「瘧氣者,有陰陽更並之盛虛,皆當氣之所在也。欲知脈與病之相應,但審證之寒熱,脈之躁靜,則知病之在陰在陽也。而陰陽之所以更盛更虛者,衛氣行之也。衛氣者,行陰而行陽者也。是以衛氣相離,其病得」 休,衛氣集,則復病也。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 也?」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 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瘧者,陰陽更勝也, 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間去聲

王冰曰:「氣不相會,故數日不能發也。陽勝陰甚則渴,陽勝陰不甚則不渴。勝,謂強盛於彼之氣也。」 馬蒔曰:「此言瘧有間二日而發,有數日而發,有發時必渴,有發時不渴,皆各有其由也。瘧之相間而發者,正以邪氣之發,必隨衛氣而出。凡衛在六腑,而邪亦客於六腑,邪氣有時不與衛氣相值,故邪氣不隨衛氣而出」 也。所以有間二日、有間數日而發者耳。至於渴之有甚有不甚者,亦以瘧之為病,陰出之陽,則陽勝而熱甚,熱甚故渴也。陽入之陰,則陰勝而熱不甚,故不渴也。

張志聰曰:「六腑者,謂六腑之募原也。六腑之募原者,連於腸胃之脂膜也。相失者,不與衛氣相遇也。蓋六腑之募原,其道更遠,氣有所不到,故有時相失,不能相得其邪,故或間二日,或數日乃作也。陰陽更勝,而有甚與不甚,故陽熱盛則渴,或不甚則不渴矣 。」 倪沖之曰:「藏之膜原而間日發者,乃胸中之膈膜,其道近六腑之膜原,更下而遠,故有間二日,或至於數日也 。」 張介賓曰:「按《本經》言瘧之間二日及數日發者,以邪氣深客於六腑之間,時與衛氣相失,其理甚明。丹溪以作於子午卯酉日者為少陰瘧,作於寅申巳亥日者為厥陰瘧,作於辰戌丑未日者為太陰瘧,此不過以六氣司天之義為言。然子午雖曰少陰,而卯酉則陽明矣;巳亥雖曰厥陰,而寅申則少陽矣;丑未雖曰太陰,而辰戌則太陽矣。如三日」 作者,猶可藉此為言,若四五日者,又將何以辨之?殊屬牽強,倘按此施治,未必無誤,學者不可執以為訓。

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 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 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 病者多汗。

王冰曰:「瘧不必應者,言不必皆然也。秋氣清涼,陽氣下降,熱藏肌肉,故寒甚也。冬氣嚴冽,陽氣伏藏,不與寒爭,故寒不甚。春氣溫和,陽氣外泄,肉腠開發,故惡於風。夏氣暑熱,津液充盈,外泄皮膚,故多汗也。」

馬蒔曰:「此言瘧有四時發者,其證不同,不止於秋時之病瘧也。《生氣通天論》《陰陽應象大論》皆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則瘧必以秋而發也。而今不必應於秋者何也?伯言四時皆有所應之瘧,其病異狀,正以四時各相反耳。」

張志聰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者,此應四時者也。應四時者,隨四時陰陽之氣,升降出入而為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反四時者,非留蓄之邪,乃感四時之氣而為病也。秋時陽氣下降,天氣清涼,故感秋涼之氣而為病者,寒甚。冬時陽氣伏藏於內,即受時行之寒,得陽氣以化熱,故寒不甚。春時陽氣始出,天氣尚寒,故惡風。夏時陽氣外泄,腠理空疏,故多汗。此隨感四時之邪,而即為病瘧也。倪沖之曰:「春傷於風,故惡風;夏傷於暑,故多汗;秋傷於濕,故寒甚;冬傷於寒,則為病熱,故寒不甚。」 蓋言風寒暑濕之邪,在四時皆能病瘧也。

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岐伯曰
考證
「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

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 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 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 則熱矣,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 熱而後寒。名曰「溫瘧。」舍中並去聲

王冰曰:「臟,謂五神臟也。腎主於冬,冬主骨髓,腦為髓海,上下相應,厥熱上熏,故腦髓消爍,消爍則熱氣外薄,故肌肉減削,而病藏於腎也。陰虛,謂腎臟氣虛。陽盛,謂膀胱太陽氣。盛衰,謂病衰退也。『復反入』」 ,謂入腎陰脈中。

馬蒔曰:「此詳溫瘧之義也。溫瘧得之冬中於風,其寒氣藏於骨髓之中,正以腎主骨也。至春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蓋亦隨衛氣而出耳。此病始時,何所舍藏,實藏之於腎也。正以腎主於冬,冬時藏邪,由風府下行於伏膂之脈,故曰腎藏之也。又復上行,出於缺盆之中,則從內而出之外矣。如是者,始而陰出之陽,則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既而陽氣逆極,則氣復反入而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病名溫瘧,則溫瘧之所舍者腎耳。若寒瘧之所舍藏,已見於第一節中。張志聰曰:『此復問前節溫瘧之病,因是以帝問溫瘧與寒瘧,病皆安舍』」 ,而伯止答其溫瘧焉。蓋寒瘧之因,已論悉於前矣。但前節以先傷於風,後傷於寒為溫瘧,此論先出於陽,後入於陰,為先熱後寒。一論在天陰陽之邪,一論形身中之陰陽出入,文義雖殊,而理則合一。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冬氣通於腎,故邪藏於骨髓之中,而內與腎氣相合。夫至春陽氣大發,而邪不能自出者,邪藏於骨髓之中,而氣行骨外故也。腦為精髓之海,「腦髓爍」 者,暑氣盛而精髓爍熱也。「肌肉消」 者,腠理開而肌肉消疏也。汗乃腎臟精髓之所化,或有所用力,則傷動其腎氣,是以所藏之邪,得與汗共並而出矣。夫骨氣與腎氣相合,故病氣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外也。從內出外,則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氣從內出之外,故病復反入之陰 張兆璜曰:故先熱而後寒者,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名曰癉瘧矣。「故」 字宜著眼。

帝曰:「癉瘧何如?」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 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 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 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 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 曰癉瘧。」帝曰:「善。」

馬蒔曰:「此詳言癉瘧之義也。肺經素有熱氣盛於其身,以致氣逆上衝,其中氣頗實,而不能外泄,因有所用力之時,腠理乃開,遂使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熱病乃發。」 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病之所以大熱也。與內陰分之氣甚不相及,故止熱而不寒。此熱氣者,內藏於心肺,而外舍於分肉,令人消爍脫肉。病命曰癉瘧。由此觀之。則癉瘧之所舍者。肺與心耳。

張志聰曰:「此復論癉瘧之有因於內熱者也。肺主周身之氣,肺素有熱,故氣盛於身;其氣厥逆上衝,故不泄於外,而但實於中,此外內皆實者矣。氣止實於外,則邪不能外侵,故因有所用力,腠理開而後邪舍於皮膚之內。中氣實則邪不能內入,故其氣不及於陰,而單發於陽也。心主血脈之氣,氣內藏於心者,謂邪」 藏於血脈之中,而氣內通於心也。內藏於血脈之裏,外舍於分肉之間,陽氣盛而無陰氣以和之,是以陽熱不衰,而令人消爍脫肉也。前節論外因之癉瘧,此論兼內因之癉瘧,故《金匱要略》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是陰氣絕而陽氣獨發者,名曰癉瘧,是癉瘧有二證也 。張兆璜曰:「邪舍於血脈之中,而氣內藏於心,與邪藏於骨髓之中,而病藏於腎者同義。」 但腎為陰臟,故邪復反入之陰;心為陽臟,故氣不及於陰,而單發於陽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