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七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七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三
脣口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應象大論 六節臟象論 診要經終論 熱論
氣厥論 風論 痿論 厥論 奇病論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水篇 經筋篇 寒熱病篇 師傳篇 逆
順肥瘦篇 本臟篇 衛氣失常篇 陰陽二十五人篇 憂恚無言篇 熱病篇 五閱五
使篇 腸胃篇 口問篇 脤論〉
扁鵲難經〈驗病吉凶〉
張機金匱要略〈口燥乾〉
王叔和脈訣〈診法〉
竇漢卿瘡瘍全書〈繭脣〉
錢乙指迷論〈驗病〉
楊士瀛直指方〈脣腫脣瘡 口臭〉
陳無擇三因方〈失欠脫頷〉
劉完素六書〈口苦 口糜〉
張從政儒門事親〈口瘡〉
李杲十書〈辨飲食勞役傷 口糜〉
朱震亨心法〈口瘡 口具酸苦臭辛鹹之異〉
羅天益衛生寶鑑〈口糜論〉
危亦林得效方〈五臟氣偏勝則應於口〉
方賢奇效良方〈總論〉
薛己口齒類要〈口瘡〉
李梴醫學入門〈口病總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口瘡〉
吳崐醫方考〈口病方論〉
王肯堂證治準繩〈脣部所屬 口部所主 諸證治法 口瘡〉
陳實功外科正宗〈脣風 繭脣 口破 落下頦拏法〉
張介賓景岳全書〈渴乾之病 苦酸之味 臭氣 有熱無熱 口瘡 治
法〉
陳士鐸石室祕籙〈口瘡 脣裂〉
藝術典第一百七十三卷
醫部彙考一百五十三
編輯脣口門一
編輯《黃帝素問》
編輯
《金匱真言論》
編輯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
〈註〉《中央土位》。脾土臟。其氣相通。黃者土色。口者脾竅。
《陰陽應象大論》
編輯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 主口,在竅為口。
〈註〉脾氣通於口,脾和則能知穀味,故脾主口。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故脾竅在口。
《六節臟象論》
編輯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 曰「器。」其華在脣四白。
〈註〉脾受水穀,為轉輸之官。腸胃受傳水穀,三焦決瀆水道,膀胱為水精之腑,故皆為倉廩之本。脾藏榮,故為榮之居。脾具升降出入之氣,故名曰器。四白者,脣之四際白肉也。口為脾竅而主肌,故華在脣《四白》。
《診要經終論》
編輯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 仁則終矣。
〈註〉手足陽明之脈,皆挾口承目,故口目動作,而牽引歪邪也。
《熱論》
編輯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 舌乾而渴。
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
〈註〉六氣相傳。雖入於裡陰。而皆為熱證。故口燥渴。邪氣漸衰。則正氣漸復。故渴止。
其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 口乾而煩滿。
〈註〉此復論陰陽兩感之為病也。太陽與少陰相為表裡。一日而陰陽俱受其邪。是以見太陽之頭痛。少陰之煩滿口乾。
《氣厥論》
編輯
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
〈註〉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鬲,屬小腸。小腸之下,名曰「闌門」,濟泌別汁,滲入膀胱。膀胱反移熱於小腸,是以鬲腸不能下滲,濕熱之氣反隨經上逆,而口為之糜爛矣。
《風論》
編輯
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註〉心為火臟,風淫則火盛,故脣口焦而津液絕也。風化木,木火交熾,故善為怒嚇。心主舌,病甚則舌本強而言不可快。心和則舌能知五味,故診驗在口。
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泄風 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 身體盡痛,則寒。
〈註〉脾胃之氣,外主肌腠,內主腹中。風邪久在肌腠而入於中,則脾胃之氣受傷,而為腸風飱泄,蓋大腸小腸皆屬於胃也。若久在外之腠理,則陽氣外馳而為泄風。泄風者,腠理開而傷氣,故多汗。汗泄衣上漸漬滲泄,元府不閉也。津液外泄,故口中乾燥。「上漬其風」者,謂身半以上,風濕相搏,則陽氣受傷,故不能煩勞其事。若妄作勞。則身體盡痛而發寒矣。
《痿論》
編輯
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 為筋痿。
〈註〉「膽者,中精之腑,其應在筋」,是周身之筋膜,由膽藏之精汁以營養。膽附於肝,肝氣熱,則膽汁泄而口苦,膽汁泄則筋膜無以營養而乾燥,筋膜乾則攣急,而發為筋痿也。
《厥論》
編輯
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
〈註〉足少陰之脈,屬腎絡膀胱,貫肝膈,入肺中,出絡心,注胸中,循喉嚨,挾舌本。經脈厥逆,而陰液不能上資,是以口乾心痛。肺金不能通調於下,故溺赤;水火陰陽之氣不交,故腹滿也。
《奇病論》
編輯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 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 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 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 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註〉五氣者,土氣也。土位中央,在數為五,在味為甘,在臭為香,在臟為脾,在竅為口。多食甘美,則臭味留於脾中,脾氣溢而證見於外竅也。厚味令人內熱,甘者主於留中,夫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五味入口,津液各走其道,甘先入脾,數食甘美而多肥,則內熱留中,津液不能輸布於五臟,而獨存於脾,脾氣上溢,發為口甘。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氣交變大論》
編輯
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註〉六乙之歲,金運不及,則所勝之火氣乃行,金弱火亢,水乃復之,水寒之氣上乘,迫其心火外炎,故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五常政大論》
編輯
備化之紀,其主口。
〈註〉《備化》,土政也。土屬脾,脾開竅於口。
厥陰司天,風氣下臨,脾氣上從,而土且隆,黃起,水迺 眚,土用革,體重,肌肉萎,食減口爽。
〈註〉土平之紀,其類土,其臟脾,其色黃。「土且隆」者,土體豐厚於下也。「黃起」者,土用上從於天也。土從木化,則受其勝制,故土變革,而為體重食減之脾病也。
《至真要大論》
編輯
少陽之復,大熱將至,火氣內發,上為口糜。
〈註〉夫所謂火者。少陰之火也。火氣內發於上焦。則為口糜也。
《靈樞經》
編輯
《邪氣臟腑病形篇》
編輯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 嗌中吤吤然,數唾。
〈註〉膽病則膽氣不升,故太息以伸出之。口苦嘔宿汁者,膽汁也。「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者,膽氣虛也。嗌中吤吤然數唾者,少陽之脈病也。
《經脈篇》
編輯
大腸手陽明之脈,還出挾口,交人中。是主津液所生 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也。
〈註〉大腸傳導水穀。變化精微。故主所生。津液病。則津液竭而火熱盛。故為目黃口乾諸證也。
胃足陽明之脈,還出挾口環脣,下交承漿,是主血所 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脣胗。
〈註〉胃為水穀之海,主生此榮血,故是主血。所生病者,為狂,為溫瘧。汗出者,胃氣熱而蒸發水液之汗也。鼽衄者,經氣熱也。「口喎脣胗」等者,皆陽明經脈之為病也。
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脣舌者,肌肉之本也。 脈不榮,則肌肉輭;肌肉輭,則肉萎人中滿;人中滿則 脣反;脣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註〉足太陰之氣生於脾,脾藏榮而外主肌肉,是以太陰氣絕,則脈不榮於肌肉矣。脾開竅於口,主為衛,使之迎糧,故脣舌為肌肉之本。脈不榮則舌萎脣反,太陰之生氣絕於外也。甲篤乙死,脾臟之氣死於內矣。
《經水篇》
編輯
足陽明之正,上循咽,出於口,上額顱。
《經筋篇》
編輯
足陽明之筋,其直者上挾口,其病口僻。足之陽明,手 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皆僻。
〈註〉足陽明之筋,上挾口,為目下綱。手太陽之筋,結於頷,屬目外眥。故「二經之左筋急,則僻於左,而當刺其左,右筋急,則僻於右,而當刺其右。」
《寒熱病篇》
編輯
「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脣。臘。
〈註〉脈外之血,氣充膚熱,肉生毫毛,故病在肌,則肌肉痛而毛髮焦也。脾主肌肉,開竅於口,故「脣口。」臘。
《師傳篇》
編輯
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脣舌好惡,以知吉凶。
〈註〉脾乃轉運之官,故主為衛。吉凶者,臟安則吉,臟病則凶也。
「脣厚人中長」,以候小腸。
〈註〉口乃脾之竅。小腸受盛脾胃之濁。而上屬於胃,故脣與「人中」以候小腸。
《逆順肥瘦篇》
編輯
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 而留之,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皮厚而黑色,脣臨 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濇以遲,其為人也,貪於取與, 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
〈註〉此論形體之太過也。「廣肩腋」者,廣闊於四旁也。項乃太陽之所主,項肉薄而皮厚黑色者,太陽之水氣盛也。脣乃脾土之外候,臨臨然者,土氣厚大也。黑者,水之色。血黑以濁者,精水之重濁也。「氣濇以遲」者,肌肉厚而氣道滯也。夫太過則能與,不及則貪取,貪於取與,皆不得中和之道者也。
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脣輕言,其血清氣滑, 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註〉此論形體之不及也。「皮薄色少」,秉天氣之不足;「《廉廉》瘦潔,貌肉廉廉然,薄脣輕言,秉地氣之不足。」「血清者,水清淺,氣滑者,肌肉薄,而氣道滑利也。」
《本臟篇》
編輯
揭脣者,脾高;脣下縱者,脾下。脣堅者,脾堅。脣大而不 堅者,脾脆。脣上下好者,脾端正。脣偏舉者,脾偏傾也。
《衛氣失常篇》
編輯
脣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
〈註〉肌肉者,脾土之外合,土灌四臟。故觀脣色青黃赤白黑者,知衛氣之病在肌肉也。
《陰陽二十五人篇》
編輯
足陽明之上,血氣皆少,則兩吻多畫。
〈註〉血氣少,不能充皮膚,肥腠理,故兩吻多《瘦文》也。
《憂恚無言篇》
編輯
《口脣》者。音聲之扇也。
《熱病篇》
編輯
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 死。脈代者,一日死。
〈註〉此外熱不解,內傳少陰,而為死證也。「六經傳遍,七日來復,八日不解,又作再經矣。微細,少陰之脈也。少陰之上,君火主之。病者溲血,病足少陰之水臟也;口中乾,病手少陰之君火也。一日半死」者,死於一二日之間,陰陽水火之氣終也。夫脈始於腎,而主於心。脈代者,已絕於下,故一日而死。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 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
〈註〉熱病不知所痛者,外因之熱入於內也;耳聾不能自收,口乾者,腎臟之熱乘於上也;陽熱甚而陰頗有寒者,在內之熱交爭於外也;熱在髓者,外因之熱交爭於內也。此皆病深入於內,故死。
《五閱五使篇》
編輯
口脣者。脾之官也。
〈註〉脾開竅於口,故口為脾之官。
《腸胃篇》
編輯
口廣二寸半。
《口問篇》
編輯
陽明氣至則囓脣。
〈註〉陽明之脈,俠口環脣,生氣厥逆於上,則囓脣。
《脹論》
編輯
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扁鵲難經》
編輯
驗病吉凶
編輯傷寒熱病,口如魚口,不能復閉,而氣出多不反者,死;病人口張者,三日死。
《漢張機金匱要略》
編輯
口燥乾
編輯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歷黃圓主之。」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病黃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者,以病發時,火劫其汗, 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熱,面黃 肚熱,熱在裡,當下之。
病人胸滿脣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無寒熱, 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 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晉王叔和脈訣》
編輯
《診法》
編輯
左寸洪數,心熱口苦。右寸浮數,肺熱口辛。左關弦數, 膽虛口苦。洪實則肝熱口酸。右關沈實,脾熱口甘。洪 數則口瘡。
《宋竇漢卿瘡瘍全書》
編輯
繭脣
編輯繭脣者,此證生於嘴脣也。其形似蠶繭,故名之。《內經》 云:「脾氣開於口。」又云:「脾之榮在脣。」但燥則乾,熱則裂, 風則瞤,寒則揭。若腫起,白皮皺裂如蠶繭,故定名曰 繭脣也。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漸漸腫大,合 而為一,約有寸厚,或翻花如楊梅、如疙瘩、如靈芝、如 菌,形狀不一,皆由六氣七情相感而成。或心思太過, 憂慮過深,則心火焦熾,傳授脾經,或食釅酒厚味,積 熱傷脾,而腎水枯竭以致之。須審其病證之因,惟補 腎水,生脾血,則燥自潤,火自除,風自息,腫自消矣。此 亦異證,所生者少,人亦難曉。若久不愈者,急用金銀 烙鐵在艾火內燒紅盪之,內服歸脾養榮湯,庶易愈 矣。若外用追蝕惡毒線結之法,反為所傷。慎哉慎哉。 若婦人患此。陰血衰少故也。宜用四物逍遙散治之。
《錢乙指迷論》
編輯
驗病
編輯脾肺病久。則虛而脣白。脾者肺之母。母子皆虛。不能 相營。故曰「怯。」肺主脣。脣白而光澤者吉。白如枯骨者 死。
血氣虛怯。為冷所乘。則脣青。又額黑脣青為寒。
《楊士瀛直指方》
編輯
脣腫脣瘡
編輯脣腫,宜瀉胃湯、薏苡仁湯、芍藥湯。
脣舌焦燥。口破生瘡。蓋心脾受熱所致也。水浸黃連。 重湯頓而飲之。若大渴少飲。竹葉石膏湯。
口臭
編輯《口臭》一證,乃熱氣蘊積胸膈之間,挾熱而衝發於口 也。
《陳無擇三因方》
編輯
失欠脫頷
編輯凡欠伸,頰車蹉跌,但開不能合,以酒飲,令大醉,睡中 吹皂角末,㗜其鼻,令嚏,即自正。
《金劉完素六書》
編輯
口苦
編輯謀慮不決,膽虛,氣上衝口中,上溢則口苦。口是清淨 之府,濁擾之氣上溢,益膽湯主之。
口糜
編輯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心胃壅熱,水 穀不化,轉下小腸。柴胡地骨皮湯主之。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編輯
口瘡
編輯大人小兒口瘡脣緊,用酸漿水洗去白痂,臨困點「綠 袍散。」如或不愈,貼「赴筵散」;又不愈,再貼鉛白霜散則 愈。
《李杲十書》
編輯
辨飲食勞役傷
編輯若飲食勞役所傷,其外證必顯在口,必口失穀味,必 腹中不和,必不欲言,縱勉強對答,聲必怯弱,口沃沫 多唾,鼻中清涕,或有或無,即陰證也。蓋口者,坤土也, 脾氣通於口,飲食失節,勞役所傷,口不知穀味,亦不 知五味,又雲「傷食惡食」明矣。
口糜
編輯《經》云:「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此證好 飲酒人多有之。宜用五苓散、導赤散相合服之,效。
《朱震亨心法》
編輯
口瘡
編輯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且不能食,相火衝 上無制,用理中湯,人參、白朮、甘草補土之虛,乾薑散 火之標,甚則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妙。或生礬為末,貼 之極效。或噙良久,以水漱之,再噙。甚者用西瓜漿水, 徐徐飲之。冬月無此,用西瓜皮燒灰傅之;或以黃連 好酒煑之,呷下立愈。凡口舌生瘡,皆上焦熱壅所致宜如聖湯。或甘桔湯。加黃芩一錢。仍用柳花散摻之。
口具酸苦臭辛鹹之異
編輯肝熱則口酸。木乘脾,口亦酸,小柴胡加草龍膽、青皮。 甚者宜當歸龍薈丸。
心熱則口苦,或生瘡,宜涼膈散、瀉心湯。肝移熱於膽, 則口亦苦,宜小柴胡湯,加麥門冬、酸棗仁、地骨皮、遠 志。
吐膿血如肺癰狀,口臭,他方不應。宜「消風散」入男子 髮灰,清米飲調下,兩服可除。
肺熱則口辛,宜甘桔湯、瀉白散。
腎熱則口鹹,宜滋腎丸、「滋陰大補丸。」
《羅天益衛生寶鑑》
編輯
《口糜論》
編輯
《逆調論》云: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心 胃壅熱,水穀不轉,下傳小腸。以導赤散去小腸熱,五 苓散瀉膀胱熱,故以導赤散調五苓散主之。
《危亦林得效方》
編輯
五臟氣偏勝則應於口
編輯口之味,熱勝則苦,寒勝則鹹,宿食則酸,煩躁則澀,虛 則淡,疽則甘,勞鬱則口臭,凝滯則生瘡。口之津液,通 乎五臟,臟氣偏勝,則味應乎口。
《明方賢奇效良方》
編輯
《總論》
編輯
「夫口者,足太陰之經,脾之所主,五味之所入也。」五味 入口,藏於胃脾,為之運化津液,以養五氣。五氣者,五 臟之氣也。節宣微爽,五臟之氣偏勝,由是諸疾生焉。 且鹹則為寒,酸則停滯,澀則因燥,淡則由虛,熱則從 苦從甘也。口臭者,乃腑臟燥腐之不同,蘊積於胸膈 之間而生熱,衝發於口也。口瘡者,脾氣凝滯,風熱加 之而然。醫療之法。各隨其所因以治之。
《薛己口齒類要》
編輯
口瘡
編輯「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 當分別而治之。如發熱作渴,飲冷,實熱也,輕則用補 中益氣,重則用六君子湯。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中氣 虛也,用人參理中湯。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氣虛寒 也,用附子理中湯。晡熱內熱,不時而熱,血虛也,用八 物加丹皮、五味、麥門冬。發熱作渴,唾痰,小便頻數,腎 水虧也,用加減八味丸。」食少便滑,面黃肢冷,火衰土 虛也,用八味丸。日晡發熱,或從腹起,陰虛也,用四物 參朮、五味、麥門冬,不應,用加減八味丸。若熱來復去, 晝見夜伏,夜見晝伏,不時而動,或無定處,或從腳起, 乃無根之火也,亦用前丸及十全大補加麥門冬、五 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調搽湧泉穴。若概用寒涼。損傷 生氣。為害匪輕。
《李梴醫學入門》
編輯
《口病總論》
編輯
脾熱則口甘或臭,宜瀉黃散、三黃湯。又胃熱則口甘, 胃虛則口淡。肝熱則口酸,木乘脾,口亦酸,小柴胡加 草龍膽、青皮,甚者宜當歸龍薈丸。肺熱則口辛,宜甘 桔湯、瀉白散。腎熱則口鹹,宜滋腎丸、滋陰大補丸。口 臭者,胃熱也。虛火鬱熱蘊於胸中,乃作口臭,宜芎芷 膏。傷胃陽虛,則口中無味。傷腎陰虛,則口中有味。
《戴思恭證治要訣》
編輯
口瘡
編輯口舌生瘡,皆上焦熱壅所致,宜如聖湯或甘桔湯加 黃芩一錢,仍用杏花散摻之,未效,則參以四香飲。 下虛上盛,致口舌生瘡,宜用鎮墜之藥以降陽光,宜 鹽水下「養止丹,或黑錫丹。」仍於臨臥熱湯洗足,炒揀 淨吳茱茰一小撮,拭足了,便以炒茰塗足心,用絹片 紮之,男左女右。
吳崐醫方考===《口病方論》===
編輯
口瘡糜爛者,口糜散主之。蓋口糜本於濕熱,濕熱不 去,必至疳蝕。寒可以勝熱,苦可以堅膚。故用黃連、黃 蘗、雄黃之悍,殺蟲而利氣;冰腦之竄,殺蟲而入腠;沒 藥之苦,散血而愈瘡。
孫真人《千金方》云:薔薇根,口瘡之神藥,人不知之,故 其口齒一門,用薔薇根者,蓋多方焉。今嘗其藥,氣平 而味苦。《內經》曰:「氣薄為陽中之陰。」又曰:「味厚則泄。」如 此言之,固清氣泄熱之藥也。
《氣厥論》曰:「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柴 胡地骨皮湯主之。」蓋膀胱者,水道之所出;小腸者,清 濁泌別之區也。膀胱移熱於小腸,則清濁不能泌別, 濕熱不去,勢必上蒸,故令口中糜爛而瘡,乃竈底燃 薪,籠中肉糜之象也。是方也,柴胡辛溫,所以升其清 陽;地骨皮苦寒,所以降其濁陰。清濁既判,則乾清坤 寧,鬲腸利而口糜愈矣。實者加大黃、𥐚、硝,謂大便祕 濇,邪氣自實,二陰皆祕,地道不通,故用大黃苦寒以 瀉實,𥐚、硝鹹寒以軟堅,乃竈底抽薪之法也。 謀慮不決,肝膽氣虛,口苦舌瘡者,益膽湯主之。蓋肝主謀慮,膽主決斷,勞於謀慮決斷,故令氣虛。咽門為 膽之使,膽汁上溢於咽,故令口苦。木能生火,故令舌 瘡。是方也,人參、甘草,所以補其氣虛;苦參、黃芩,所以 清其氣熱。《經》曰:「主明則十二官各得其職。」故用茯神、 遠志以養心。又曰:「微者正治,甚者從治。」故用官桂之 辛熱。
《王肯堂證治準繩》
編輯
脣部所屬
編輯脣屬足太陰脾經。
〈註〉《素問》曰:「脾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脣。」《靈樞》曰:「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脣舌好惡,以知吉凶。故脣上下好者脾端正,脣偏舉者脾偏傾,揭脣者脾高,脣下縱者脾下;脣堅者脾堅,脣大而不堅者脾脆,脾病者脣黃,脾絕者脣四面腫。」又曰:「脣舌者,肌肉之本也。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肌肉,脈不榮則肌肉輭,肌肉」輭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脣反。脣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又屬足陽明胃經。
〈註〉《靈樞》曰:「足陽明所生病者,口喎脣胗。」註:「所謂胗者,血也。胗,古疹字,脣瘍也。」又曰:「陽明氣至則齧脣。」《中藏》曰:「胃中熱則脣黑。」
又屬手少陰心經。
〈註〉《元珠》曰:「上下脣皆赤者,心熱也。上脣赤,下脣白者,腎虛而心火不降也。」
又屬手少陰肺經。
〈註〉錢仲陽曰:「肺主白,脣白而澤者吉,白如枯骨者死。」脣白當補脾肺。蓋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虛,不能相營,其名曰怯,故當補。若深紅色,則當散肺虛熱。
俠口統屬衝任二脈。
〈註〉《靈樞》曰:「衝任二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脣口。故氣血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澹滲皮膚,而生毫毛。婦人數脫血,是氣有餘,血不足,衝任之脈,不榮脣口,所以無鬚也。」
上脣俠口,屬手陽明大腸經。
下脣俠口屬足陽明胃經。
口部所主
編輯口者,脾之所主,胃大腸脈之所挾。《經》云:「中央黃色,入 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又云:「脾主口。」在臟為脾, 在竅為口。又云:「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味矣。」 此脾之主於口也。又《經》云:胃足陽明之脈,挾口下交 承漿。又云:「大腸手陽明之脈,挾口交人中。」此胃大腸 之脈,挾於口也。
《諸證治法》
編輯
燥則乾,熱則裂,風則瞤,寒則揭。若脣腫起,白皮皺裂 如蠶繭,名曰「繭脣。」有脣腫重出如繭者,有本細末大 如繭如瘤者,或因七情動火傷血,或因心火傳受脾 經,或因厚味積熱傷脾。大要審本證,察兼證,補脾氣, 生脾血,則燥自潤,火自除,風自息,腫自消。若患者忽 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熱消毒之藥,或用藥線結去,反 為翻花敗證矣。
腎虛脣繭,時出血水,內熱口乾,吐痰體瘦,宜「濟陰地 黃丸。」
肝經怒火,風熱傳脾,脣腫裂,或患繭脣,宜柴胡清肝 散。
胃火血燥,脣裂為繭,或牙齦潰爛作痛。宜清胃散,或 加芍、芎、柴胡。可治脾胃肝膽經熱。
風熱傳脾,脣口瞤皺,或頭目眩,或四肢浮腫如風狀, 宜「羌活散。」
風熱客於脾經,脣燥裂無色,宜瀉黃飲子。
中氣傷損,脣口生瘡,惡寒發熱,肢體倦怠,宜「補中益 氣湯。」
思慮傷脾,血耗脣皺,宜歸脾湯。
思慮過度,蘊熱於脾,瀋裂無色,脣燥口乾,生瘡,年久 不愈,內服「五福化毒丹」,外用橄欖燒灰末,豬脂調塗, 或用核中仁細研傅之。
口甘,用生地黃、芍藥、黃連及三黃丸。
口苦,用柴胡、黃芩、黃連、苦參、龍膽草,及小柴胡湯,加 麥門冬、酸棗仁、地骨皮、遠志。《內經》曰:「有病口苦,名曰 膽癉。」乃肝主謀慮,膽主決斷,盛汁七合,是清淨之腑, 取決於膽。膽或不決,為之恚怒,則氣上逆,膽汁上溢, 故口苦,或熱甚使然也。龍膽瀉肝湯主之。
口瘡
編輯口瘡一曰熱。《經》云:「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口 瘍」是也。二曰寒。《經》云:「歲金不及,炎火乃行,復則寒雨 暴至,陰厥且格,陽反上行,病口瘡」是也。
或問口瘡如何得之?曰:《經》云:「膀胱移熱於小腸,鬲腸 不便,上為口糜。」蓋小腸者,心之腑也,此舉由邪熱之 端耳。心屬君火,是五臟六腑之火主,故諸經之熱,皆 應於心。心脈布舌上,若心火炎上,熏蒸於口,則為口舌生瘡。脾脈布舌下,若脾熱生痰,熱涎相搏,從相火 上炎,亦生瘡者尤多。二者之病,諸寒涼劑皆可治,但 「有涎者,兼取其涎,然則有用理中湯加附子以治者, 又何如?」曰:「夫火有虛實,因諸經原有熱而動者,謂之 實,無熱而動者謂之虛。實則正治,寒涼之劑是也;虛 則從治,如此用溫熱是也。理中湯者,因胃虛穀少,則 所勝腎水氣之逆而承之,反為寒中,脾胃衰虛之火, 被迫炎上,作為口瘡,故用參朮甘草」補其土,薑附散 其寒,則火得所助,接引其退舍矣。至《聖濟總錄》有謂 「元臟虛冷上攻口瘡者,用巴戟、白芷、高良薑末,豬腰 煨服。又有用丁香、胡椒、松脂、細莘末,蘇木湯調塗瘡 上,及不任食者;用當歸、附子,白蜜含嚥者;有用生附 塗腳心者;有用吳茱萸末,酢熬膏,入生地龍末塗兩 足心者。」若此之類,皆是治龍火之法也。蓋寒水上迫 心肺之陽。不得下降。故用溫熱之劑。或散於上,或散 於下。或從陰隨陽。所攸利者也。
胃中有熱,脈洪大,宜服涼膈散、甘桔湯加黃芩,三補 丸、金花丸,漱以黃連,升麻湯,敷以綠袍散、蜜蘗散。丹 溪用西瓜漿水徐徐飲之,如無,以皮燒灰噙之,外用 細莘黃蘗末摻之。
《胡氏方》:「以好墨研螻蛄極細,敷之立效。」按:此治膀胱 移熱於小腸者之正劑也。蓋螻蛄專走小腸,膀胱而 通利膈腸者,因力峻氣猛,陰虛氣上致瘡者,戒勿用。 唯體實有熱在上焦者宜之。
《陳實功外科正宗》
編輯
脣風
編輯陽明胃火上攻,其患下脣發癢作腫,破裂流水,不疼 難愈。宜銅粉丸泡洗,內服六味地黃丸自愈。
繭脣
編輯繭脣,乃陽明胃經證也。因食煎炒,過餐煿炙,又兼思 慮暴急,痰隨火行,留注於脣。初結似豆,漸大若蠶繭, 突腫堅硬,甚則作痛,飲食妨礙,或破流血,久則變為 消渴消中,難治之證。初起及已成無內證者,用麻子 大艾炷灸三壯,貼蟾酥餅膏蓋,日久漸消。內證作渴 者,早服加減八味丸,午服清涼甘露飲,以滋化源。日 久流血不止。形體瘦弱。虛熱痰生。面色黧黑。腮顴紅 現。口乾渴甚者。俱為不治之證也。
口破
編輯口破者,有虛火實火之分,色淡色紅之別。虛火者,色 淡而白斑細點,甚者陷露龜紋,脈虛不渴,此因思煩 太甚,多醒少睡,虛火動而發之,四物湯加連蘗、知母、 丹皮、肉桂,以為引導,從治法也。外以柳花散搽之。實 火者,色紅而滿口爛斑,甚者腮舌俱腫,脈實口乾,此 因膏粱厚味,醇酒炙煿,心火妄動發之,宜涼膈散,外 搽赴筵散。吐涎則愈。如口舌生瘡。舌乾黃硬作渴者。 加減八味丸。以滋化源。俱禁水漱。
《落下頦拏法》
編輯
落下頦者,氣虛之故,不能收束關竅也。令患者平身 正坐,以兩手托住下頦左右大指入口內捺槽牙上 端緊下頦,用力往肩下捺開關竅,向腦後送上,即投 關竅。隨用絹條兜頦於頂上,半時許去之即愈。
《景岳全書》〈臣張介賓著〉
編輯
渴乾之病
編輯口渴口乾,大有不同,而人多不能辨。蓋渴因火燥有 餘,乾因津液不足。火有餘者,當以「實熱論;津液不足 者,當以陰虛論。」二者不分,反同冰炭矣。然渴雖雲火, 而亦有數種當辨者,如實熱之渴,火有餘也;亡陰之 渴,水不足也。故凡於大瀉之後,大汗之後,大勞之後, 大病之後,新產失血之後,癰疽大潰之後,過食鹹味 「之後,皆能作渴。」凡此數者,悉由亡陰亡液,水虧枯涸 而然,本非熱證,不得誤認為火。總之,渴而喜冷,脈實 便結者,固火證也。其有冷飲入腹,則滯沃不行,或口 雖作渴,而但喜熱飲,及脈弱便溏者,皆非火證矧?復 有口雖乾苦,而全然不欲茶湯者,此乾也,非渴也,尤 屬陰虛之候。若作渴治,能無誤乎?故治此之法。凡火 盛於上者。宜清肺清胃。水虧於下者。宜補脾補腎。若 陽虛而陰無以生。氣虛而精無以化者。使非水火並 濟。則何益之有哉。
苦酸之味
編輯口苦口酸等證,在《原病式》則皆指為熱,謂肝熱則口 酸,心熱則口苦,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 鹹,或口淡者,亦胃熱也。若據此說,則凡以口中之有 五味者,悉屬火證,而絕無虛寒之病矣,豈不謬哉。如 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口淡者,未必盡因胃熱。蓋以 思慮勞倦,色慾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 證,此其咎不在心脾,則在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 而為苦,肝腎虛則真陰不足而為燥。即如口淡一證, 凡大勞大瀉大汗大病之後,皆能令人口淡無味,亦 豈皆胃火使然耶?故凡臨此者,但察其別無火證火 脈,則不宜以勞傷作內熱,而妄用寒涼也。
===臭氣===口臭雖由胃火。而亦有非火之異。蓋胃火之臭。其氣 濁穢。亦必兼口熱口乾。及別有陽明火證者是也。若 無火脈火證而臭如腐或如「酸。」及胃口吞酸。飲 食噯滯等證。亦猶陰濕留垢之臭。自與熱臭者不同。 是必思慮不遂。及脾弱不能化食者多有之。此則一 為陽證。宜清胃火。一為陰證。宜調補心脾。不得謂「臭 必皆熱。」以致生他病也。
有熱無熱
編輯口舌之病,有瘡者,有臭者,有乾有渴者,有為苦酸諸 味不同者。在方書多以口病為熱證,然亦有似熱非 熱,及勞傷無火等證,是不可盡歸於熱也。
口瘡
編輯口舌生瘡,固多由上焦之熱,治宜「清火。然有酒色勞 倦過度,脈虛而中氣不足者,又非寒涼可治,故雖久 用清涼,終不見效。」此當察其所由,或補心脾,或滋腎 水,或以理中湯,或以蜜附子之類,反而治之,方可全 愈。此寒熱之當辨也。
治法
編輯口瘡口苦。「凡三焦內熱等證。宜甘露飲、徙薪飲主之。 火之甚者。宜涼膈散、元參散主之。」
若胃火甚者,宜竹葉石膏湯、三黃丸之類主之。 若心火、肝火之屬,宜瀉心湯、龍膽瀉肝湯之類主之。 酒濕熱口糜,宜導赤散、大分清飲、五苓散之類主之。 勞傷心脾兼火者,宜二陰煎、清心蓮子飲之類主之。 若思慮謀為不遂,肝膽虛而口苦者,宜七福飲、理陰 煎,或五君子煎之類主之。兼火者,以黃芩、龍膽草之 類隨宜佐之。
凡口瘡六脈虛弱,或久用寒涼不效者,必係無根虛 火,宜理陰煎、理中湯之類反治之,或用官桂噙嚥亦 可。
外治口瘡敷藥,陰陽散、綠雲散、細莘黃蘗散、白蠶黃 蘗散,皆可選用。或臨臥時以川黃蘗含口過宿亦妙。 若口舌生瘡糜爛者,宜冰玉散主之。疳爛者,冰白散。 口臭由於胃火者,宜清胃飲、升麻黃連丸,或竹葉石 膏湯加香薷主之。或《千金》口臭方,皆可內清其火。此 外如丁香丸、《聖惠》口齒方、福建香茶餅之類,亦可暫 解其穢。
《石室祕籙》〈臣陳士鐸著〉
編輯
口瘡
編輯「口舌生瘡,乃心火鬱熱而然。」用黃連三錢,菖蒲一錢, 水煎服,一劑而愈,神方也。此方不奇在黃連,而奇在 菖蒲。菖蒲引心經之藥,黃連雖亦入心經,然未免肝 脾亦入,未若菖蒲之單入心也。況不雜之以各經之 品,孤軍深入,又何疑哉,此所以奏功如響也。倘不知 用藥神機,輕混之以肝脾之藥,雖亦奏功,終不能捷 如桴鼓。此治熱之又一法也。
如人口舌生瘡,法當用輕清之品,少少散之,無不立 效,如小柴胡湯之方是也。然而小柴胡湯,世人不知 輕重之法,予再酌定之,可永為式。方用柴胡一錢,黃 芩一錢,半夏一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此小柴胡湯, 予更加人參五分,茯苓二錢,更為奇妙。蓋氣足則邪 易出,而汗易發,世人見用人參,便覺失色,匪獨醫者 不敢用,即病者亦不敢服,相沿而不可救者,滔滔皆 是,安得布告天下醫人,詳察其病源而善用之也。 口舌生瘡者,乃心經熱也,宜用黃連、黃芩之類涼散 之自愈。今不用,用黃蘗一錢,殭蠶一錢,枳殼燒灰五 分,炙甘草末五分,薄荷末五分,冰片三釐,山豆根五 分,各為末,絕細滲上,一日滲三次,第一日即少快。明 日全愈。神方也。以上皆上治之法也。
脣裂
編輯人有火盛之極,舌如芒刺,脣口開裂,大渴呼飲,雖非 傷寒之證所得,而人患此病,即不身熱,亦去死不久 也。白虎湯亦可救。但過於太涼,恐傷胃氣,往往有熱 退而生變,仍歸於亡,故白虎湯不可輕投也。我有一 方,名曰「清涼散」,元參二兩,麥冬一兩,甘菊花、青蒿各 五錢,白芥子、生地、車前子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妙在 元參為君,以解上焦之焰;麥冬為臣,以解肺中之熱; 甘菊、青蒿為佐,以消胃中之火。尤妙車前子、白芥、生 地為使,或化痰,或涼血,盡從膀胱以下瀉其大熱之 氣。是上下之間無非清涼,而火熱自散,又不損胃,故 能扶危而不致生變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