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51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五十一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五十一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一

  暑門一

  黃帝素問生氣通天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九鍼篇

  扁鵲難經暑為心病屬正邪

  張機傷寒論中暑有三證

  王叔和脈訣暑得虛脈

  朱肱活人書中暑 暑濕合病為濕溫 夏月調攝法

  楊豋父直指方暑由口鼻入

  嚴用和濟生方中暑

  劉完素六書中暑

  李杲十書動靜不同 中暑中熱辨 暑傷胃氣論 治暑宜順天時

  朱震亨心法中暑 中暍 注夏 夏月伏陰在內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中暑 傷暑

  樓英醫學綱目中暑

  王綸明醫雜著暑病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辨虛實陰陽 辨中傷冒伏 辨風與厥 暑毒痰火 治法

  龔信古今醫鑑中暑 治法

  陶華六書中暑

  王肯堂證治準繩夏為暑病 中暍與傷寒相似而異 脈虛身熱得之傷

  暑

藝術典第二百五十一卷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一

編輯

暑門一

編輯

《黃帝素問》

編輯

《生氣通天論》

編輯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天之陽邪,傷人陽氣,氣傷外弛,故汗出也。氣分之邪,熱盛則迫及所生,心主脈,故心煩。肺乃心之蓋,故煩則喘喝。如不煩而靜,此邪仍在氣分,而氣傷神氣虛,故多言也。天之陽邪,傷人陽氣,兩陽相搏,故體若燔炭。陽熱之邪,得吾身之陰液而解,故汗出乃散也。

《五常政大論》

編輯

「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大暑以行。」欬嚏鼽衄, 鼻窒口瘍,寒熱胕腫。

「金平之紀,其臟肺,上從者,因司天之氣下臨,畏其勝制而從之也。」欬嚏、鼽衄、鼻窒,皆肺病也。口瘍、寒熱、胕腫,火熱證也。

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白金起,用,草木眚,喘 嘔寒熱嚏,鼽衄鼻窒,大暑流行,甚則瘡瘍燔灼,金鑠 石流。

「《草木眚》,大暑流行」,熱甚於春夏也。「金鑠石流」,熱淫於秋冬也。

《六元正紀大論》

編輯

少陰司天之政,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 民病寒熱,嗌乾,黃癉,鼽衄飲發。

太過之歲。四之主客。乃濕土主氣。濕熱氣交。故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也。民病嗌乾黃癉諸證。皆感濕熱之氣。

少陽所至,為炎暑,為熱府,為行出。

「氣之所至」,謂四時有五運六氣之所至。少陽炎暑主夏也。「行出」者,從中而出於外也。

《至真要大論》

編輯

少陰之勝,炎暑至,嘔逆躁煩,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

炎暑至者,與少陽氣交之時。嘔逆,陰氣上逆也;煩躁,陰陽寒熱之徵也。腹滿溏泄,陰寒在下也。傳為赤沃,君火不淫也。

《靈樞經》

編輯

《九鍼篇》

編輯

四時八風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則皮膚急而腠理 閉,暑則皮膚緩而腠理開。

賊風,邪氣之中人也。蓋因人氣之虛實開闔,而入有淺深,不因寒暑之開閉也。

《扁鵲難經》

編輯

暑為心病屬正邪

編輯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 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 為辛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 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心主臭,心傷而自病,故惡臭而證狀脈診,皆屬乎心也。

傷暑得之為「正邪。」

「正邪」,本經自病者也。傷暑為正,邪火自病也。

==
《漢張機傷寒論》
==

《中暑有三證》

編輯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中暍也。《金匱》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 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 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 之則淋甚。

病有在表,有在裏者。有表裏俱病者,此則表裏俱病者也。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中暑脈虛也。「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者,太陽經氣不足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謂勞動其陽,而暍即發也;「口開,前板齒燥」者,重有熱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齒乾燥。若發汗以去表邪,則外虛陽氣,故惡寒甚。若以溫針助陽。則火熱內攻。故發熱甚。若下之以除裏熱。則內虛而膀胱燥。故淋甚。徐氏曰。此條無治法。東垣以清暑益氣湯主之。所謂發千古之祕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身熱脈微弱者,暍也;身體疼重者,水也。夏時暑熱,以水灌溉而得之。《金匱》以一物瓜蔕散主之,或雲五苓散。

《晉王叔和脈訣》

編輯

暑得虛脈

編輯

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發熱陰虛須早 治,養榮益氣莫蹉跎。

《宋朱肱活人書》

編輯

中暑

編輯

中暑伏熱深。累取不差。其人發渴不已。酒蒸黃連丸 主之。

暑濕合病為濕溫

編輯

其人嘗傷於濕,因而中暑,濕熱相薄,則發濕溫。病苦 兩脛逆冷,腹滿,又胸多汗,頭目痛苦,妄言,其脈陽濡 而弱,陰小而急。治在太陰,不可發汗,汗出必不能言, 耳聾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變,名曰「重暍」,如此死者, 醫殺之耳,白虎加蒼朮湯主之。

《夏月調攝法》

編輯

凡盛暑衝熱,切不可以冷水洗手面,大損人目。 夏一季是人脫精神之時,心旺腎衰,腎化為水,至秋 始凝,及冬乃堅,是故尤慎房室,固養精神。

《楊豋父直指方》

編輯

暑由口鼻入

編輯

人之心包絡與胃口相應,胃氣稍虛,或因饑冒暑,則 暑毒自口鼻而入,凝之於牙頰,達之於心包,如響應 聲。倘遇暑以還,急漱水而勿嚥可也。

《嚴用和濟生方》

編輯

中暑

編輯

夫中暑所以脈虛者,蓋熱傷氣而不傷形也。且暑者,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臟為心。是以暑喜傷心,令 人身熱頭痛,狀類傷寒,但背寒面垢,此為異耳。甚則 昏倒不知人,手足微冷,煩渴口燥,或吐或瀉,或喘或 滿,此皆暑氣之所為也。大抵中暑悶亂,切不可便與 冷水,及臥冷濕地,得冷則死,惟當溫養,用布衣蘸熱 湯熨臍中及氣海,或掬熱土至臍心,仍更溺之,候漸 甦醒,以米湯徐徐灌之,然後隨證調治。近屢見江浙 之間,中暑多有搐搦不省人事者,《醫經》所不載。診其 脈浮而虛,蓋浮則為風,虛則為暑,此中暑而又傷風, 俗命名謂之暑風。若作驚癇之治,多致不救。倉卒之 際,宜以溫熟水化蘇合香丸灌之,俟其稍甦。卻以黃 連香薷散。加羌活煎服。作效者多矣。

《金劉完素六書》

編輯

中暑

編輯

中暑大汗自出,脈虛弱,頭痛目乾,倦怠煩躁,或時惡 寒,或畏日氣,無問表裏,通宜白虎湯。或裏熱甚,腹滿 而脈沉可下者,宜大承氣湯,或三一承氣湯尤妙。 中暑自汗,脈虛弱者,熱傷氣而反自汗大出,故脈不 能自實,而反虛弱。

中暑之證,身熱頭痛,背寒面垢、自汗煩躁,大渴,口乾 倦怠而身不痛,或時惡寒,或畏日氣,脈虛而弱,無問 表裏,通宜白虎。夏月感冒,發熱煩渴,五苓散、桂苓甘 露飲、黃連香薷飲、雙解散。或裏熱甚,脈滿而脈沉可 下者,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一承氣湯尤妙。半表半裏 者,小柴胡涼膈天水散。

《李杲十書》

編輯

動靜不同

編輯

「動而傷暑,心火大盛,肺氣全虧,故身熱脈洪大動而 火勝者,熱傷氣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辛苦人多得 之,不可不知也。

靜而傷暑。火乘金位。肺氣出表。故惡寒脈沉疾。靜而 濕勝者。身體重也。白虎加蒼朮湯主之。安樂之人多受之。不可不知也。

《中暑中熱辨》

編輯

潔古云:「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 陰證,中熱者陽證。如避暑熱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 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 心,肌膚火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 不得伸越,大順散主之。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 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 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 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竊謂:暑熱者,夏之令也。 火行於天地之間,人或勞動,或饑餓,元氣虧乏,不足 以禦,天令亢極,於是受傷而為病,名曰中暑,亦名曰 中熱,其實一也。今乃以動靜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 熱者,固多在勞役之人。勞役則虛,虛則邪入,邪入則 病,不虛則天令雖亢,亦無由以傷之。彼避暑於深堂 大廈,得頭疼惡寒等證者,蓋傷寒之類耳,不可以中 暑名之。其所以煩心與肌膚大熱者,非暑邪也,身中 陽氣,受陰寒所遏而作也。既非暑邪,其可以中暑名 乎?苟欲治之,則辛溫輕揚之劑,發散可也。夫「大順散」 一方,甘草最多,乾薑、杏仁、肉桂次之。除肉桂外,其三 物皆炒者,原其初意,本為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 受濕,嘔吐水穀不分,臟腑不調所立。故甘草、乾薑皆 經火炒熟,用肉桂而非桂枝,蓋溫中藥也。內有杏仁, 不過取其能下氣耳。若以此藥治靜而得之之證,吾 恐不能解表,反增內煩矣。今之世俗往往不明,類曰 「夏月」陰氣在內,大順散為必用之藥。吁!其誤也不亦 甚歟!夫陰氣,非寒氣也。蓋夏月陽氣發散於外,而陰 氣則在內耳,豈宜視陰氣為寒氣,而用溫熱之藥乎? 陰果為寒,何以夏則飲水乎?其蒼朮白虎湯雖宜用, 然亦豈可視為通行之藥,必參之治暑諸方,隨所見 之證而用之,然後合理。若夫所謂靜而得之之證,雖 當暑月,即非暑病,宜分出之,勿使後人有似同而異 之惑。

《暑傷胃氣論》

編輯

《刺志論》云:「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熱傷氣故也。」《痿論》云: 「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 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能勝火,則骨枯而髓虛, 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 此濕熱成痿,令人骨乏無力,故治痿獨取陽明。時當 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多四肢睏倦,精神 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重,或氣高而喘,身 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少,大便溏而頻,或利出 黃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 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 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換少差,其天暑濕令則 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內經》曰:「陽氣者,衛外而為 固也。」炅則氣泄。今暑邪干衛,故身熱自汗,以黃芪、人 參甘草補中益氣為君;橘皮、當歸身甘辛微溫養胃 氣和血脈為臣;蒼朮、白朮、澤瀉滲利除濕,升麻、葛根 苦甘平善解肌熱,又以濕勝則食不消而作痞滿,故 炒麴甘辛,青皮甘溫消食快氣,腎惡燥急食辛以潤 之,故以黃蘗苦辛寒借甘味瀉熱補水,虛者滋其化 源。以五味子、麥門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傷,庚金為 佐也。名之曰「清暑益氣湯。」

暑病皆因飲食失節,勞倦所傷,日漸因循,損其脾胃, 乘暑天而作病也。

治暑宜順天時

編輯

假令夏月大熱之時,傷生冷硬物,當用熱藥木香見 睍丸治之。須少加三黃丸,謂天時不可伐,故加寒藥 以順時令。若傷熱物,只用三黃丸,何謂此三黃時藥 丸也。

「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盛,損傷 元氣,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兩腳痿軟,遇早 晚寒厥,日高之後,陽氣將旺,復熱如火,乃陰陽氣血 俱不足,故或熱厥而陰虛,或寒厥而氣虛,口不知味, 目中溜火,而視物䀮䀮無所見,小便頻數,大便難而 結祕,胃脘當心而痛,兩脅痛,或急縮臍下周圍,如繩 束之急,甚則如刀刺,腹難舒伸,胸中閉塞,時顯嘔噦, 或有痰嗽,口沃白沫,舌強腰背胛眼皆痛,頭痛時作, 食不下,或食入即飽,全不思食,自汗尤甚。」若陰氣覆 在皮毛之上,皆天氣之熱助本病也,乃庚大腸、辛肺 金,為熱所乘而作,當先助元氣,理治庚辛之不足,黃 芪人參湯主之。如心下痞悶,加黃連二分或三分;如 胃脘當心痛,減大寒藥,加草豆蔻仁五分;脅下痛或 縮急,加柴胡二分或三分;如頭痛目中溜火,加黃連 二分或三分,川芎三分;如頭痛目不清利,上壅上熱, 加蔓荊子、川芎各三分,藁本、生地黃各二分,細莘一 分;如氣短精神,如夢寐之間困乏無力,加五味子九 箇;如大便澀滯,隔一二日不見者,致食少,食不下,血 少,血中伏火而不得潤也。加當歸身、生地黃、麻子仁 泥各五分,桃仁三枚,去皮尖另研,如大便通行,所加之藥勿再服。如大便又不快利,勿用別藥,少加煨大 黃五分。如不利者,非血結血祕而不通也。是熱則生 風,其病人必顯風證,單血藥不可復加之,只常服黃 芪人參湯藥,只用羌活、防風各五錢,二味㕮咀,以水 四盞,煎至一盞,去查,空心服之,其大便必大走也,一 服便止。如胸中氣滯,加青皮清香可愛者一分或二 分,陳橘皮倍之,去其邪氣。此病本元氣不足,惟當補 元氣,不當瀉之。如氣滯太甚,或補藥太過,病人心下 有憂滯鬱結之事,更加木香、縮砂仁各二分或三分, 白豆蔻仁二分。與正藥同煎。如腹痛不惡寒者。加白 芍藥五分。黃芩二分。卻減五味子。

徐氏曰:「此謂暑熱證候則同。冬月傷寒傳變,為證不一,彼為寒傷形,此為熱傷氣。若元氣虛甚,受病忽於一時不救者,與傷寒陰毒,頃刻害人實同。故東垣啟是病例,大開後人之盲瞶也。」 宜與痿門互看。

孫思邈云:「五月常服五味子,是瀉丙火,補庚大腸,益 五臟之元氣。壬,膀胱之寒已絕於已,腎水已絕於午。」 今更逢濕旺,助熱為邪,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聖人 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元之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 夏食寒是也。為熱傷元氣,以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生 脈。脈者,元氣也。人參之甘,補元氣,瀉熱火也。麥門冬 之苦寒,補水之源而清肅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瀉 火,補庚大腸與肺金也。當此之時,無病之人亦或有 二證: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 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 大熱無汗,為房屋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 越,世多以大順散主之是也。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 勞役得之者,名曰中暍。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 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 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主之。《潔古》云:「動而得之 為中熱,靜而得之為中暑。」中暑者陰證,當發散也;中 熱者陽證,為熱傷元氣,非形體受病也。若虛損脾胃, 有宿疾之人,遇此天「暑,將理失所,違時伐化,必困乏 無力,懶語氣短,氣弱氣促,似喘非喘,骨乏無力,其形 如夢寐,朦朦如煙霧中,不知身所有也,必大汗泄,此 津脫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六枚,炒黃蘗五分,炒知母 三分,不令妨其食,當以意斟酌。若妨食則止,候食進 則再服三里、氣街,以三稜針出血。若汗不減不止者, 於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濕麪, 清暑益氣湯。」所治之病,皆由飲食勞倦,損其脾胃,乘 天暑而病作也。但藥中犯澤瀉、豬苓、茯苓、燈心、通草、 木通,淡滲利小便之類,皆從時令之旺氣,以瀉脾胃 之客邪,而補金水之不及也。此正方已是從權而立, 若於無時病濕熱脾旺之證,或小便已數,腎肝不受 邪者。誤用之。必大瀉真陰。竭絕腎水。先損其兩目也。 宜加減用。

復有一證,乘天氣大熱之時,在於路途中勞役得之, 或在田野間勞形得之,更或有身體薄弱,食少勞役 過甚。又有修善常齋之人,胃氣久虛,而因勞役得之 者,皆與陽明中熱白虎湯證相似,必肌體捫摸之壯 熱,必躁熱煩亂,大惡熱,渴而飲水,以勞役過甚之故, 亦身疼痛。始受病之時,特與中熱外得有餘之證相 似,若誤與白虎湯,旬日必死。此證脾胃大虛,元氣不 足,口鼻中氣皆短促而上喘,至日轉以後,是陽明得 時之際,病必少減。若是外中熱之病,必到日晡之際, 大作讝語,其熱增加,大渴飲水,煩悶不止,其勞役不 足者,皆無此證,尤易為分解。若有難決疑似之證,必 當待一二日,求醫治療,必不致錯誤矣。

《朱震亨心法》

編輯

中暑

編輯

「暑證,用黃連香薷飲;痰加半夏、南星;虛加人參、黃芪。 暑病內傷者,用清暑益氣湯。」著暑氣是痰,用吐 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熱之氣者,火也。有冒、有傷,有中, 三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辨。或腹痛水瀉者,胃與大 腸受之;惡心者,胃口有痰飲也,此二者冒暑也,可用 黃連香薷飲、清暑益氣湯。蓋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 水,或身熱頭疼,躁亂不寧者;或身如針刺者,此為熱 傷在分肉也,當以解毒湯、白虎湯加柴胡。氣如虛者, 加人參。或咳嗽發寒熱,盜汗出不止,脈數者,熱在肺 經,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急治則可,遲則不救, 致成火乘金之危候也,此為中暑。凡治病須要明白 辨別,慎勿混同施治,春秋間亦或有之,切莫執一。隨 病處方為妙。

戴思恭云:「暑風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 火者,有因痰者。火者,君相二火;暑熱者,天地二火也。 內外合而炎鑠,所以卒倒。痰者,人身之痰飲也。因暑 氣入而鼓激痰飲,塞礙心之竅隧,則手足不知動躡 而卒倒。此二者皆可吐。《內經》曰:『火鬱則發之。吐即發 散也。量其虛實而吐之,吐醒後,可用清劑調治之』。」

===中暍===中暍是陽證,中暑是陰證,脈沉弱者,切不可用涼藥 清熱,宜天水五苓,又白虎湯皆可。熱悶恍惚,辰砂五 苓散。脈弦實,黃連香薷湯。

熱甚自汗而渴便澀者,五苓分利之。或「桂苓甘露飲。 吐瀉脈沉微甚者。可用附子大順散。」

伏熱傷冷,縮脾飲、冷香飲子,皆可浸冷服之。

或剝蒜肉入鼻中,或研蒜水解灌之。蓋蒜氣臭烈,能 通諸竅故也。

《注夏》

編輯

注「夏屬陰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疼腳軟,食少體 熱者是。宜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炒黃蘗、白芍 藥。挾痰者加南星、半夏、陳皮,煎服。又或用生脈湯。 暑氣挾痰挾火實者,可用吐法。

《夏月伏陰在內論》

編輯

天地以一元之氣,化生萬物,根於中者曰神機,根於 外者曰氣血。萬物同此一氣,人靈於物,形與天地參 而為三者,以其得氣之正而通也。故氣升亦升,氣浮 亦浮,氣降亦降,氣沉亦沉。人與天地同一橐籥,「子月 一陽生,陽初動也;寅月三陽生,陽初出於地也,此氣 之升也;巳月六陽生,陽盡出於上矣,此氣之浮也。人」 之腹屬地氣,於此時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虛矣。 《經》曰:夏月經滿,地氣溢滿,經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 氣在肌肉,所以表實,表實者,裏必虛。世言夏月伏陰 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其誤甚矣。或曰: 以手捫腹,明知其冷,非冷而何?前人治暑病,有玉龍 丸、大順散、桂苓丸,單煮良薑與縮脾飲用草果等,皆 行溫熱之劑,何吾子不思之甚也?予曰:春夏養陽,王 太僕謂春食涼,夏食寒,所以養陽也。其意可見矣。若 夫涼臺水館、大扇風車,陰水寒泉、瓜果冰雪,傷之自 內及外,不用溫熱,病何由安?詳玩其意,實非為內伏 陰而用之也。前哲又謂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 則逆之。若於夏月火令之時,妄投溫熱,寧免實實虛 虛之患乎?或曰:巳月純陽,於理或通,五月一陰,六月 二陰,非陰冷而何?予曰:此陰之初動於地下也。四陽 浮於地上,燔灼焚燎,流金鑠石,何陰冷之有?孫真人 製生脈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虛而何?

《戴思恭證治要訣》

編輯

中暑

編輯

中暑為證,面垢悶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 或吐瀉,或喘滿。切不可以冷水,及用十分冷劑,郤暑 散,水調灌下亦得。或以來復丹末同蘇合香丸,用湯 調灌;或以來復丹研末,湯調灌之。候其人稍甦,則用 香薷飲煎熟去查,入麝香少許服。或剝蒜肉入鼻中, 或研蒜水解灌之。蓋中傷暑毒,陽外陰內,諸暑藥多 有煖劑,如大順散之用薑桂,枇杷葉散之用丁香,香 薷飲之用香薷,香薷味辛性暖,蒜亦辛暖,又蒜氣臭 烈,能通諸竅,大概極臭極香之物,皆能通竅故也。 初覺中暑,即以日曬瓦或布蘸熱湯,更易熨其心腹 臍下,急以二氣丹末,湯調灌下。

曾有客人中暑迷悶,四肢厥逆,冷汗如雨。請幫助識別此字。形欲投 水中,口吻涎沫流溢,此中暑已深,陰陽離絕難除。 又有暑途一證,似中而輕,欲睡懶語。實人香薷飲加 黃連一錢;虛人星香飲加香薷一錢。甦後冷汗不止, 手足尚逆,煩悶多渴者,宜香薷飲。甦後為醫者過投 冷劑,致吐利不止,外熱內寒,煩躁多渴,甚欲請幫助識別此字。形狀 如傷寒陰盛隔陽。當用溫藥,香薷飲加附子浸冷服。 渴者,縮脾飲加附子,亦浸冷服。

傷暑

編輯

傷暑必自汗,背寒面垢,或口熱煩悶,或頭疼發熱,神 思倦怠殊甚,所謂「暑傷氣而不傷形」是也。但身體不 痛,與感風寒異,宜香薷飲、六和湯、香薷湯。

嘔而渴者,浸冷香薷湯,或五苓散,兼吞消暑丸。嘔不 止者,枇杷葉散去芽根,吞來復丹。嘔而多痰,郤暑散 吞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湯,或消暑飲。

瀉而渴者,生料平胃散和生料五苓散各半貼,名「胃 苓散」,間進「來復丹。」此丹本非治瀉之藥,惟施之暑瀉 則宜,然瀉甚亦不可用。瀉定仍渴,春澤湯或縮脾飲。 傷暑心頭痞悶,人皆謂暑毒攻心,不知有暑即有痰。 痞悶者,痰為之也。

盛暑塗中,倉卒無水,渴甚,急嚼蔥頭二寸許,抵飲水 二升。

瀉而腹痛有積者,生料五苓散、藿香正氣飲勻各半 貼。若瀉雖無積,其腹痛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分, 或六和湯加木香半錢,或不加木香,止與二藥煎熟, 去滓,調下蘇合香丸。

又有不渴而腹乾痛者,六和湯煎熟,調蘇合香丸尤 宜。

瀉而發熱者,胃苓飲。瀉而發渴者,胃苓飲兼進縮脾 飲。瀉渴兼作未透者,湯化蘇合香丸,吞來復丹,或研 來復丹作末,白湯調下。已透者,香薷飲。感冒外發熱 者,六和湯、香薷湯、香薷飲。身熱煩者,五苓散,或香薷湯加黃連一錢。熱而汗多畏風甚者,生料五苓散。熱 而渴者,五苓散兼進縮脾飲。

暑氣攻裏熱不解,心煩口乾。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飲, 加黃連一錢。若大渴不止,辰砂五苓散,吞「酒煮黃連 丸。」

暑氣攻裏。腹內刺痛。小便不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 七分。

冒暑飲酒,引暑入腸內,酒熱與暑氣相併,發熱大渴, 小便不利,其色如血,生料五苓散去官桂加黃連一 錢,《五苓散》去桂,吞酒煮黃連丸。

暑氣入腸胃。而小便艱澀不通者。加味香薷飲。仍佐 以三黃丸。

暑氣入心。身煩熱而腫者。宜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飲。 加黃連一錢。

傷暑而傷食者,其人頭疼背寒,自汗發熱,畏食惡心, 噫酸臭氣,胸膈痞滿,六和湯倍砂仁。

若因暑渴,飲食冷物,致內傷生冷,外傷暑氣,亦宜此 藥。暑先要入心者,心屬南方離火,暑氣所入,各從其 類。小腸為心之腑,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中出,五苓 散利小便,為治暑上劑也。

「有傷於暑,因而露臥,又為冷氣所入,其人感暑復感 冷,自汗怯風,身疼頭痛,去衣則凜,著衣則煩,或已發 熱,或未發熱,並宜六和湯」內加扁豆、砂仁,一方用藿 香,一方用紫蘇,正治也。已感於暑,而復外感於風寒, 或內傷生冷,以藿香、紫蘇兼能解表,砂仁、扁豆兼能 溫中。然感暑又感冷,亦有無汗者,只宜前藥。若加以 感風,則斷然多汗。審是此證,宜生料五苓散內用桂 枝為佳。市井中多有此病,往往日間冒熱經營,夜間 開牕眠臥,欲取清涼,失蓋不覺,用藥所當詳審。有此 證而發潮熱似瘧,猶未成瘧者,六和湯、養胃湯各半 貼相和煎。有此證而鼻流清涕,或鼻孔熱氣時出,六 和湯加川芎半錢,羌活、黃芩各七分。

有因傷暑。遂極飲以冷水。致暑毒留結心胸。精神昏 憒。語音不出。煎香薷湯。化蘇合香丸服。

有因傷暑,用水沃面,或入水洗浴,暑濕相搏,自汗發 熱,身重,小便不利,宜五苓散。

傷暑而大汗不止,甚則真元耗散,宜急收其汗,生料 五苓散倍官桂,或加黃芪,如白朮之數,此亦古法也。 傷暑自汗,手足厥冷者,煎六和湯調蘇合香丸。 傷暑自汗,手足時自搐搦者,謂之「暑風。」緣已傷於暑, 毛孔開而又邪風乘之,宜香薷飲或香薷湯,並可加 羌活一錢。痰盛者,六和湯半貼,和星香散半貼。 暑月身癢如針刺,間有赤腫處,亦名暑風。末子六和 湯和消風散,酒調服。暑風而加以吐瀉兼作者,六和 湯、藿香正氣散各半貼,加全蠍三箇。

有暑毒客於上焦。胸膈痞塞。湯藥至口即出。不能過 關。或上氣喘急。六和湯浸冷。調入麝香少許。

伏暑煩渴而多熱痰者,於消暑丸中每兩入黃連末 二錢,名「黃連消暑丸」,或二陳湯,或小半夏茯苓湯,並 可加黃連一錢。暑氣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 煩躁自汗,大渴喜冷,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繼進白 虎湯。若服藥不愈者,暑毒深入,結熱在裏,譫語煩渴, 不欲近衣,大便祕結,小便赤澀,當作熱病治,可於傷 寒陽明證求藥,如「調胃承氣湯、三黃石膏湯之類。」

《樓英醫學綱目》

編輯

中暑

編輯

脈虛,身熱自汗惡寒者,中暑也,白虎加桂湯主之。 若先飲冷,後傷暑者,五苓散主之。此必心下痞憹,生 薑湯調服佳,或四君子調中亦可。中和後,或小便不 利,或莖中痛,宜用蒲黃三錢,滑石五錢,生甘草一錢。 或難予曰:「王彥龍病,何名賊邪?」予曰:「《難經》云:五邪有 實邪、虛邪、正邪、微邪、賊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 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 邪,自病者為正邪。」又曰:假令心病中暑為正邪,中濕 得之為賊邪。今心先受暑,而濕邪勝之,水尅火,從所 不勝,斯謂之賊邪,五邪之中最逆也。《難經》曰:「濕溫之 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濡弱見於陽部,濕氣搏於暑 也;小急見於陰部,暑氣蒸濕也。故經曰:暑濕相搏,名 曰濕溫,是謂賊邪也。不特此也,予素有停飲之疾,每 至暑月,兩足有汗,漐漐不乾,服此樂二三盞即愈。 濕溫汗少者,白虎加蒼朮;汗多者,白虎加桂枝。

《王綸明醫雜著》

編輯

《暑病證治》

編輯

夏至日後病熱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 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其脈虛,或浮大而散,或 弦細芤遲。蓋熱傷氣,則氣消而脈虛弱。其為證,汗煩 則喘喝,靜則多言,身熱而煩,心痛,大渴引飲,頭疼自 汗,倦怠少氣,或下血發黃生斑,甚者火熱制金,不能 平木,搐搦不省人事。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 傷氣宜補真氣為要。又有惡寒或四肢逆冷。甚者迷 悶不省而為霍亂吐利。痰滯嘔逆。腹痛瀉痢。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 謂之暑病。治法不同。

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是動而得之陽 證也。其病必苦頭痛,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 大渴引飲,汗泄無氣以動,乃天熱外傷元氣也。宜清 暑益氣,用香薷、黃連、扁豆、人參、黃芪、五味、知母、石膏 之類。

暑熱發渴脈虛,宜用人參白虎湯:人參一錢五分,甘 草、知母各二錢,石膏五錢,竹葉石膏湯亦好。石膏一 兩,半夏二錢五分,甘草、人參各二錢,麥門冬五錢,入 竹葉水煎服。

若暑熱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 涼臺冷館,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陰證也。其 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大 熱無汗,此為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 辛溫之劑,以解表散寒,用厚朴、紫蘇、乾葛、藿香、羌活、 蒼朮之類。若外既受寒,內復傷冰水生冷瓜果之類, 前藥再加乾薑、縮砂、神麴之類,此非治暑也,治因暑 而致之病也。若外不受寒,止是內傷冰水冷物,腹痛 泄瀉,或霍亂吐逆,宜縮脾飲,砂仁、草果、甘草、扁豆、乾 薑、烏梅,或理中湯加神麴、麥芽、縮砂、蒼朮,此專治內 溫中消食也。若吐瀉脈沉微甚者,不可用涼藥,可用 附子大順散:熟附子、甘草、乾薑、杏仁、桂或附子理中 湯,加芍藥。

按:丹溪云:「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時,人之五臟六腑,亦應之而衰旺。」四月屬巳,五月屬午,為火太旺,火為肺金之夫,火旺則金衰;六月屬未,土太旺,土為水之夫,土旺則水衰。況腎水嘗藉肺金為母,以補其不足。古人於夏月必獨宿而淡味,保養金水二臟。《經》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溫。」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正火氣潛藏。必養其本然之真。而為來春發生之本。若於此時不恣欲以自戕。至春升之際。根本壯實。何病之可言哉。

若夏月傷暑,發熱汗大泄,無氣力,脈虛細而遲,此暑 傷元氣也。方用:人參黃芪蜜炙麥門冬去心白芍藥 陳皮白茯苓各一錢黃連炒甘草炙各五分黃蘗三 分白朮一錢五分香薷知母各七分薑水煎食前溫 服。

按前證有熱傷元氣而汗出者,有勞傷元氣而汗出者,有因元氣素虛,腠理不密而汗出者。治法:暑傷元氣者,清暑益氣湯;勞傷元氣者,補中益氣湯。元氣素虛而自汗者,十全大補湯。如兼盜汗,佐以六味丸加五味子。前雲「大汗無力,脈虛細遲,屬陽氣虛弱。內黃、蘗、知母,恐復傷陽氣;芍藥、茯苓,恐導損陰氣也。治者」審之。

若夏秋暑熱,因過用冷物茶水傷其內,又過取涼風 傷其外,以致惡寒發熱,胸膈飽悶,飲食不進,或兼嘔 吐泄瀉,此內外俱傷寒冷也。方用:人參乾薑炒紫色 厚朴薑水炒陳皮羌活枳實白茯苓各一錢白朮一 錢五分甘草炙五分薑水煎食前溫服。

按前證宜用此方,如未應,宜用藿香正氣散。若內外已解,寒熱未退,或飲食不進,宜用六君子。《保命集》云:「霍亂屬陽明證,宜用和中、平胃、建中湯輩,或四君子湯。脈浮自汗,四君子加桂枝主之。脈浮無汗,四君子加麻黃。吐利轉筋,脅下痛,脈弦者,木剋土也,用平胃散加木瓜,或建中加柴胡、木瓜。吐利轉筋,腹痛體重」,脈沉而細,四君加白芍藥、良薑。吐利四肢拘急,脈沉而遲,屬少陰,四君加薑、附、厚朴。吐利四肢厥冷,脈微緩,屬厥陰,建中加歸、附。吐利頭痛而身熱,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寒多不欲水者,理中丸主之。《元戎》云:「太陰證,霍亂者,理中加橘紅。吐下腹痛,手足逆冷,理中加熟附子。吐利後,轉筋者,理中加火」煅石膏一兩。

若夏暑在途中常服以壯元氣,清熱驅暑,服之免中 暑、霍亂、泄瀉、痢疾等證。方用:人參一錢二分白朮一 錢五分五味子十粒杵碎麥門冬去心白芍藥炒白 茯苓各二錢知母炒陳皮香薷各七分黃芩炒三分 甘草炙五分薑水煎食前溫服。

按:「前證若人元氣虛弱,宜用補中益氣去柴胡、升麻,加麥門冬、五味,或少加炒黑黃蘗,人參益氣湯亦可用。」

若遇勞倦辛苦,用力過多,即服後方二三服,免生內 傷發熱之病。此方主於補氣,方用黃芪一錢半蜜炙 人參麥門冬去心陳皮各一錢白朮一錢甘草炙七 分薑棗水煎,食前溫服。勞倦甚,加熟附子四五分。

按:前論開世俗之矇瞶,濟無窮之夭枉。內用附子,若素畏寒飲食者尤宜。若素喜寒飲食者,以肉桂或炮薑代之亦可。若果因暑熱傷氣,而四肢睏倦,或手足痳木者,先用人參益氣湯,後用「補中益氣湯。」

若人過勞心思慮,損傷精神,頭眩目昏,心虛氣短,即當補血為主。方用:人參一錢五味子十五粒杵白芍 藥炒酸棗仁炒茯神去心當歸酒洗各一錢甘草陳 皮川芎生地黃酒洗山梔子炒麥門冬去心各五分 水煎服。

「按前證宜用此方,不宜多服。其麥門冬、芍藥、山梔、生地苦寒,恐復損脾氣。若脾胃素虛熱而患前證,但以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亦可。若因饑渴勞役,或因誤行攻伐,以致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或自汗,此為陽氣內傷,宜用補中益氣湯。若因饑飽勞役,或因誤出汗,以致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脈洪大,按之如」無,此為血脫煩躁,宜用當歸補血湯。

傷暑發熱,是火邪傷心,元氣耗散,而邪熱入客於中, 故發為熱汗,大泄無氣以動,其脈虛遲而無力,是外 之熱邪傷榮也。治主內。

按:夏月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法當調補陽氣為主,而佐以解暑,此推《內經》捨時從證之良法也。故前證當究其所因而治之,不可泛用香薷飲之類,走散陽氣,導損真陰而益其病也。又有夏間用薄荷煎湯以代茶,殊不知散人之真氣,即久用川芎湯令人暴死之類是也。

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 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證,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 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證,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 暑益氣者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 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 自致之之病。治宜辛溫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與 《傷寒》治法相類者也。

夫夏月陽氣浮外,陰氣伏內,若飲食勞倦,內傷中氣, 或酷暑勞役,外傷陽氣者,多患之。法當調補元氣為 主,而佐以解暑。若中暍者,乃陰寒之證,法當補陽氣 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薑桂附子之類,此推 《內經》捨時從證之良法也。今患暑證歿而手足指甲 或肢體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溫補其內,而泛用香 薷飲之類。所誤也。夫香薷飲。乃散陽氣導真陰之劑。 若元氣素虛。或犯勞過度而用之。鮮不危矣。

《李梴醫學入門》

編輯

《辨虛實陰陽》

編輯

暑病,身熱自汗,口渴面垢而已。餘證皆後傳變,或兼 內傷,必先問其人「素虛胃弱,或大病大勞後,縱暑中 傷者,宜清暑益氣。素強盛壯實,無虛損病者,宜祛暑 和中。」

靜居高堂大廈,得病似熱證屬心脾經者,名中暑陰 證;動作田野道途,得病以傷風證屬膀胱經者,名「中 暍陽證」,其實一也。但自襲暑氣而言曰「中暑」,自被日 逼而言曰「中暍」,然暑初入,自口鼻牙頰達手心主胞 絡,以火從火,故古法「暑還取冷水灌溉,勿嚥之。」入肝 則眩運頑麻,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咳痿躄,入 腎則消渴。非專入心主而無他傳也。

《辨中傷冒伏》

編輯

中暑歸心,神昏卒倒,傷暑肉分,周身煩躁,或如針刺, 或有赤腫。蓋天氣浮於地表,故人氣亦浮於肌表也。 冒暑入腸胃,腹痛惡心,嘔瀉。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 三焦腸胃之間,熱傷氣而不傷形,旬月莫覺,變出寒 熱不定,霍亂吐瀉,膨脹中滿,瘧痢煩渴,腹痛下血等 證。但暑病多無身痛,間有痛者,或為澡浴水濕相搏 耳。

《辨風與厥》

編輯

即「中暍證」,但以手足搐搦為風,手足逆冷為厥,厥與 傷寒熱厥義同,黃連香薷散。暑風乃勞役內動,五臟 之火與外火交熾,則金衰木旺生風,香薷散加羌活, 或六和湯合消風散。素有痰飲,因暑觸動,痰熱生風 者,六和湯合星香散。若道途卒倒,湯藥不便,恐氣脫 難治。急扶陰涼處,不可臥濕冷地,掬道上熱土放臍 「上,撥開作竅,令人尿於其中,仍以生薑或蒜嚼爛,以 熱湯或童便送下。」外用布蘸熱湯熨氣海,立醒。後尤 不可飲冷水,以大劑滋補藥服之。如心神恍惚,用五 苓散,燈心同煎,入硃砂末調服。有汗加黃芪。因酒引 暑入腹尿血者,去桂加黃連。或神昏驚悸妄言,用益 元散,量加硃砂。新汲水調服二錢,降胃火,治煩熱,利 濕止渴之要藥。

暑毒痰火

編輯

暑毒痰火窒塞胸中,量體虛實吐之火鬱,發之之義 也。如痰喘氣急痞塞,入藥不得者,急煎六和湯調麝 二釐服。

《治法》

編輯

夏月人多飲水食冷,故宜利濕,兼以消導。汗多者,忌 滲利之。祛暑,宜香薷散、黃連解毒湯、清肺,生脈散、白 虎湯加參柴。寒熱不定,小柴胡湯和中,宜大小調中 湯、薷苓湯、枇杷葉散、胃苓湯、桂苓甘露飲、六和湯。 伏陰在內之時,避暑貪涼,外又襲陰冷之氣,鬱遏周身陽氣,宜辛溫解散,薷藿湯之類。若外既受寒,內復 傷冷,加乾薑、砂仁、神麴。若外觸暑氣,內傷冷食,以致 外熱內寒,宜清暑益氣湯。若外不受寒,止是內傷生 冷,腹痛嘔瀉,宜理中湯加麥芽、砂仁,或大順散,或二 氣丹、冷水下丹丸,皆治。因暑傷冷,非溫散治暑之謂 也。誤服發黃、發斑、蓄血悶亂而死。

內傷勞役,或素氣血虛弱病暑者,一以滋補為主,慎 用大熱大涼之劑。暑重尿赤者,清暑益氣湯。暑輕力 倦者,補中益氣湯,或為丸。中暍,暫加香薷、扁豆。陰虛 者,滋陰降火湯、腎氣丸。

大熱傷氣,《養生家》謂此時縱酒恣色,令人內腎腐爛, 至秋方凝,甚則化木而死。時常禦暑,體實者,香薷散、 益元散,虛者忌用。蓋脾虛者,不必因暑勞役,及乘涼 致病。每遇春末夏初,頭痛腳軟,食少體熱,名注夏,宜 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黃蘗、芍藥、五味、麥冬,有痰加 半夏、薑汁,實三伏卻暑之聖藥也。如氣衰精神不足, 煩渴懶食者,「生脈散、誘行丸。」通用謝傅《萬病無憂散》。

《龔信古今醫鑑》

編輯

中暑

編輯

夫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 胞絡之經,其脈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 氣則氣消而脈虛弱。其外證頭疼身熱,口乾煩渴,面 垢自汗,倦怠少氣,背寒惡熱,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 亂,吐利痰涎嘔逆,發黃生斑,皆是其證。又甚者,火盛 制金,不能平木,肝邪獨旺,以致搐搦,不省人事,其脈 虛浮。浮者風也。虛者暑也。俗曰暑風。治宜黃連香薷 飲加羌活。或只雙解散加香薷。

《治法》

編輯

大抵治暑之法,宜清心、利小便為主。若自汗甚者,不 可利其小便,以白虎湯清解之,次分表裡治之。如在 表頭痛惡寒者,宜雙解散加香薷及二香散、十味香 薷飲之類。在半表半裡,泄瀉煩渴,飲水吐逆,五苓散 主之。熱甚煩渴,益元散清之。若表解裡熱甚,宜解毒 湯下神芎丸、酒蒸黃連等丸。或人平素虛弱,及老人 冒暑,脈微下利,渴而喜溫,或厥逆不省人事,宜「竹葉 石膏湯」,加附子半箇,冷服。凡夏月暑證,不可服諸熱 燥劑,若誤用之,乃致斑毒發黃,小便不通,悶亂而死 矣。

傷暑與傷寒,俱有發熱,當明辨之。蓋寒傷形,暑傷氣, 傷寒則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惡熱而脈虛微,以此 為異。《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治宜小柴胡湯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湯主之。天 時淫雨,濕冷並行,蒼朮白虎湯主之。若元氣素弱而 傷重者,用清暑益氣湯。

《陶華六書》

編輯

中暑

編輯

中暑脈虛而伏,身熱背惡寒,面垢自汗,煩躁大渴,毛 聳惡寒,昏昏倦怠,而身不痛,與傷寒諸證不同矣。內 外俱熱,口燥煩渴,四肢微冷,而身不痛,用白虎湯。痰 逆惡寒,橘皮湯。熱悶不惡寒,竹葉石膏湯。頭痛惡心 煩躁,心下不快,小便不利,五苓散下消暑丸。中暑用 小柴胡湯最良。脈芤遲,腠理開,灑洒然毛聳口開,板 齒燥。白虎加人參湯。霍亂煩躁。大渴腹痛。四肢冷。腳 轉筋。以黃連香薷湯。

暑中三陽,所患必熱,脈來數。加減續命湯,去附子、桂 枝、麻黃,加黃芩、黃蘗、柴胡。

若夏月大發熱,頭疼躁渴,背惡寒,微汗,脈虛無力,口 齒燥者,名「中暑」,用寒涼之劑清之。

凡用暑證藥,若有香薷,先煎香薷一二沸,後入餘藥 同煎。

《王肯堂證治準繩》

編輯

夏為暑病

編輯

按:中暍、中暑、中熱,名雖不同,實一病也。若冬傷於寒, 至夏而變為熱病者,此則過時而發,自內達表之病, 俗謂「晚發」是也。又非暴中暑熱新病之可比。或曰:新 中暑病脈虛,晚發熱病脈盛。

中暍與傷寒相似而異

編輯

張氏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其風寒濕者,皆地之氣, 係濁邪,所以俱中足經,惟暑乃天之氣,係清邪,所以 中手少陰心經也,其證多與傷寒相似,但暍與傷寒 脈不同矣,夫傷寒雖惡寒發熱,初病未至於煩渴,惟 暑則不然,初病即渴,所以與傷寒為異也。且傷寒之 脈必浮盛,中暑之脈虛弱,或弦細芤遲者有之。《經》曰: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此之謂也。 假如太陽病項背強,八八反汗出惡風。若當炎暑之 時,豈不與中暍相似。惟其不渴。故與桂枝加葛根湯 主之。凡居夏秋之令,炎暑之時,必當依經詳審,則無 差失之患矣。

以證言之,傷寒惡寒,傷熱惡熱。以脈言之,傷寒脈盛, 傷暑脈虛。且暑脈虛細,與濕痙之脈有相似者,而證 則不同。暑則自汗而渴,濕則不渴,痙則身疼也

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編輯

劉純曰:按許學士云:「傷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內經》 曰:『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而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 弱,所謂弦細芤遲,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而朱肱 亦曰:「中暑脈細弱,則皆虛脈也。」可知矣。

「傷暑」與熱病,外證相似,但熱病脈盛,中暑脈虛,以此 別之。又有濕溫與中暑同,但身涼不渴為異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