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二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二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五
小兒診視門三
王肯堂證治準繩〈察色 面上證 聽聲 脈應雜病 審脈逆順 死證〉
李梴醫學入門〈觀形 察脈 成童脈法 用藥賦〉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諸般色澤紋證論 面目死生色 金匱死色 外
臺死色 鼻上色 目內色 諸處紋狀候 諸紋總歌 諸般死證 通真子死候歌 脈
理論 死證脈 諸般病脈〉
董鳳翀活幼精要〈幼科 聽聲歌 外證歌 雜病不治歌 一見生死歌
察色歌 血氣論 虛實論 形氣論〉
景岳全書〈小兒總論 看壽夭法 脈法 聲音 顏色 診治大法 論時醫
藥餌之誤〉
陳士鐸石室祕錄〈兒科治法 又〉
藝術典第四百二十五卷
醫部彙考四百五
編輯小兒診視門三
編輯《明王肯堂證治準繩》
編輯
察色
編輯古稱望而知之謂之神,而小兒醫號為啞科。脈來駛 疾,難於指下分明,尤以察色為要,故首敘之。
夫嬰兒惟察其面部,必有五色,以知病源。「人身五體, 以頭為首,首中有面,面中有睛,睛中有神。神者,目中 光彩是也。隱顯橫衝,應位而見,以應五臟。」五色者,青 黃赤、白黑五臟之色,心赤,肝青、脾黃、肺白、腎黑,五臟 所主。病證蘊於內,必形色見於外。故小兒有病,先觀 其本部形色,以論其五行生尅吉凶形色。若不相應, 然後聽聲切脈。
面上證
編輯左腮為肝合左手關位。肝膽之分。應於風木。為初之 氣。
右腮為肺合右手寸脈。肺與大腸之分。應於燥金。為 五之氣。
額上為心。合左手寸口。心與小腸之分。應於君火。為 「二」之氣。
《鼻》為脾合右手關脈脾胃之分。應於濕土。為「四之氣。」 《頦》為腎合左手尺下。腎與膀胱之分。應於寒水。為終 之氣。
赤者熱也。黃者積也。白者寒也。青黑者痛也。隨證治 之。
《全嬰方》云:「左頰屬肝,東方之位。春見微青者平,深青 者病,白色者絕。赤色主身熱拘急,肝熱生風;黑色主 驚悸腹痛;淺赤色主潮熱,夜間發,日中歇,脣紅焦燥, 脈必緊數。」
「右頰屬肺」,西方之位。秋見微白者平,深白者病,赤色 者絕。淺色主潮熱,或大便堅而氣粗壅急。青白色主 咳嗽惡心,青色主風入肺,時時咳嗽。青黑色主驚風 欲發,或肚疼。《盤腸內釣》。
額上屬心,南方之位,火性炎上,故居上。夏見微赤者 平,深赤者病,黑色者絕。赤色主心經有風熱,心燥驚 悸,睡臥不安。青黑色主心中有邪,驚風腹疼,手足瘈 瘲而啼叫。青黑甚主心腹疼。黃色主驚疳,骨熱口渴, 皮毛乾燥,夜多盜汗,頭髮焦黃。
鼻上屬脾,中央之位,故居中。而四季。見微黃者平,深 黃者病,青色者絕。「赤色主身熱,不思乳食。深黃色主 小便不通,鼻孔乾燥,氣粗鼻衄,夜間多哭。淡白色主 泄瀉,食不化。青色主吐乳,口鼻乾燥,大小便不利。 下頦屬腎,北方之位,水性潤下,故居下。」冬見微黑者 平,深黑者病,黃色者絕。赤色主膀胱,與腎為表裏,有 熱則水道不利,故「小便癃閉。」
肝部所主,睛中瞳人。內藏其神,外究五輪。眶。屬脾 熱,主生眵兩眥,總心熱痛如鍼。白屬肺家,熱赤生砂; 黃屬肝臟,昏瞀瞖障中心,瞳人腎熱不明,眼忽眨竄, 發風發驚。
心部所主:觀面臉頰,皆屬心位。黑即沉困,青即驚悸, 赤必發風,白即疳氣,虛黃衛積,浮腫,氣逆。心絕何因? 大叫數聲,過關不叫,必作鴉聲,加熱驚讝,散熱清心。 脾部所主:脣口見病,人中承漿,四圍上下,合曰「脾鄉。」 開口屬心,心脾有熱,脣裂舌瘡,三焦積熱。脣紅如血, 深紅重渴,鵝口撮口,木舌重舌,脾肺熱就,口內噴臭, 脾腎氣寒,色如死肝。大驚一嚇,口乾脣白。常時積驚, 漸必傳心,心氣不足,令兒煩哭,何知脾絕,指甲皆黑, 目無神光,定難用藥。五種撮口,驚風更惡,為不治證。 肺部所主:鼻準兩孔,並連山根,大小二眥,肺部所存。 鼻孔黑煤,即肺經焦。黑煤如墨,肺經即絕。鼻中赤癢, 疳盛蛔長,或流白涕。腦寒困寐,或流青涕。傷風喜睡。 肺熱鼻塞。因息吹得。或感風寒。亦閉關膈。鼻爛即疳鼻臭積熱。
腎部所主:耳穴之前,名曰耳花。耳弦名輪,輪裏名廓。 輪廓焦黑,腎家虛熱。其黑如炭,腎絕死旦。耳門生瘡, 衛積非常。耳中膿出,腎熱疳極,臭名。耳膿汁不止, 瘡癢如裂,其候虛熱,忽聽不聰,心腎氣壅,常作鬨鬨, 熱氣上攻,或如蟲刮,榮虛衛熱,耳輪如冰。〈更石耳後有紅絲〉 麻痘相侵,耳輪紅熱,傷寒是則熱極內痛,腫氣相攻, 清心涼膈,關竅通塞,兒孩兩腎,常虛無病,切莫攻擊, 補更無益。
聽聲
編輯《重實聲》 重實雄聲體熱為,三焦氣壅在心脾,傷風 咳嗽喉咽痛,結澀腸中糞出遲。
《悲焦》聲 聲悲焦,有躁恐怖欲生風。重濁聲沉靜,疳 攻必耳聾。
《啼哭聲》 「但哭無聲只是驚,多啼不哭痛分明。聲輕 顫嗄風癇病,速緩聲頻吐瀉成。」
煎聲。 煎煩躁病難安。燥促聲音為感寒。語短 氣微尿主澀。長遲聲細痢多般。
《遲緩聲》: 語短聲遲緩,腸鳴泄瀉頻;嗄聲多不響,風 熱肺家因。
脈應雜病
編輯諸數脈 為熱,屬腑。
諸遲脈 為冷,屬臟。
陽數脈 主吐逆,不吐必發熱。
陰微脈 主泄瀉,不瀉必盜汗。
沉數脈 寒熱,寒多熱少,亦主骨蒸熱。
緊數脈 寒熱,熱多寒少,又主骨熱,急則驚癇。 沉緊脈 心腹痛。《短數》同,亦主咳嗽。
沉細脈。 乳食不化。亦主腹痛下痢。
沉伏脈 為積聚,亦主霍亂。
微緩脈, 乳不化泄瀉,沉緩亦同。
微澀。脈 瘈瘲筋攣。
微急脈 寒熱吐血。
浮滑脈, 宿食不消,亦主咳嗽。
浮緊脈, 疳氣耳聾。
浮弦脈, 頭疼身熱。
緊滑脈, 吐血惡。
心脈急數。 驚癇。不驚者疳痲。
肝脈急甚, 顛癇風癇,痰涎流液。
肺脈浮實。 鼻塞。並大小便不通。
關脈緊滑。 主蛔蟲。尺脈沉。亦主蛔。
尺脈微細, 溏泄冷痢,乳食不化。
尺脈微澀, 便血。無血者,必盜汗。
脈過寸口入魚際, 主遺尿。
審脈逆順
編輯驚搐,脈 浮數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夜啼,脈 微小順,洪大逆,身冷逆。
心腹痛,脈 沉細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
《傷寒》脈 洪弦順,沉細逆,浮大順,微伏逆。
汗後脈 沉細順,洪緊逆,困睡順,狂躁逆。
溫病脈 洪大順,沉細逆,身熱順,腹痛逆。
咳嗽脈 滑浮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霍亂,脈 浮洪順,遲微逆;身溫順,肢冷逆。
吐哯,脈 浮大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泄瀉,脈 緩小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
諸痢,脈 沉細順,浮大逆;身溫順,肢冷逆。
諸渴,脈 洪數順,微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諸腫,脈 浮大順,沉細逆;臟實順,腸泄逆。
腹脹,脈 浮大順,虛小逆;臟實順,泄瀉逆。
痰喘,脈 滑大順,沉細逆;身溫順,肢冷逆。
寒熱脈, 緊數順,沉細逆,倦怠順,強直逆。
疳勞,脈 緊數順,沉細逆;臟實順,脾泄逆。
蟲痛,脈 緊滑,順,浮大逆;身溫順;脣青,逆。
諸失血,脈 沉細順;浮數逆;身溫順,發熱逆。
中惡腹脹,脈 緊細順,浮大逆;身熱順,身冷逆; 黃疸,脈 浮大順,沉細逆;腹寬順,泄瀉逆。
火癉,脈 浮洪順,沉細逆;身熱順,身冷逆。
死證
編輯凡小兒顖腫顖陷,汗出不流,如珠如油,舒舌出口,舌 腫,發驚,瀉黑黯血,髮直如麻,皮膚無血色,此心絕也, 並壬癸日死。
病重啼哭,及病不哭,下淚,爪甲青黑,眼深如陷,舌捲 囊縮,發搐,目斜連脣口,動手如抱頭之狀,或腳面直。 《素問》云:「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肝絕也,並庚辛日死。 人中滿,人中黑,脣縮反張,脣焦枯燥,脣乾紫黑,脣不 蓋齒,血腫尿血,舌縮或捲,鼻孔,張開齒,禁冷涎如油, 撮口如囊,面如土色,四肢逆冷,如濕石之狀,喫乳不 收,瀉糞赤黑。脾絕也。並甲乙日死。
有熱,嚥湯水並藥食,喉中鳴,是胃脘直,不能蔭肺。此 證醫書少有,蓋累曾試之有驗,並死不治。
目直青鮮,氣喘不回,喫食噎嗽,痰涎塞口,喉中鳴響鼻塞不通,鼻乾黑燥,肺脹胃隔,頭汗,四肢冷,此肺絕 也,並「丙丁日死。」
面黑神昏,眼黑眼腫,目無光彩,耳輪青黃,焦枯,疳牙 齒落,髮疏黃燥,皮膚黑燥,驚風,咬乳,戛齒,洩屁,黑色 遶口,此腎絕也,並「戊己日死。」
《李梴醫學入門》
編輯
觀形
編輯察兒氣色。
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凡病面無黃色不治。春白夏黑、秋赤冬黃者逆。
先分部位「左頰兮」,青龍屬肝。
應春青為有餘
右頰兮,白虎屬肺。
《應》「秋白為不足。」
《天庭》高而《離》陽心火。
額也,應夏色,紅主大熱,青乃肝風。印堂青者人驚,紅白者水火驚,紅者痰熱。印堂連準頭紅者,三焦積熱。印堂至山根紅者,心小腸熱,小便青赤澀。山根至鼻柱紅者,心胃熱,大小便澀。
「《地閣》低」而坎陰腎水。
頦也,應冬,色白腎虛;承漿色青,食時驚,或煩躁。夜啼黃,多吐逆。紅者,腎中氣病。兩頤赤者,肺熱。
鼻在面中。
應四季準頭。紅黃者無恙。
脾應脣際。
紅主渴。蛔蟲咬心頭者,脣必反。人中候小腸,喜深長,惡平滿;黑者瀉痢死。凡五嶽赤者皆熱,淡白者皆虛。陳氏五臟驚積冷熱詩曰:「肝驚起髮際,肝積在食倉,肝冷脣青白,肝熱正眉當。心驚在印堂,心積額角荒,心冷太陽位,心熱兩頰裝,脾驚正髮際,脾積脣應黃,脾冷眉中嶽,脾熱穴太陽,肺驚髮際赤,肺積髮際當。肺冷人中見,肺熱兩頤傍,腎驚耳前穴,腎積眼泡相,腎冷額色紫,腎熱赤食倉。」
紅氣見而熱痰壅盛。
《印堂》屬心。紅色熱痰,青黑驚痰,黃青風痰。
青色露而驚風怔悸。如煤之黑。為痛。中惡逆傳。似橘 之黃。食傷脾虛吐利。
右「太陰文武臺」 皆青,為食傷,亦有熱而脾虛吐利。
白乃疳勞。
為寒肺氣不利
紫為熱熾。
變黑者死
青遮口角,難醫。
驚狂
黑掩太陽,不治。
左太陽青驚,輕紅色,傷寒鼻塞,變蒸壯熱;黑青乳積。右太陽青驚,重紅色,風抽眼目,黑者死。紅至太陰者,內外有熱。連文臺者,熱極。連武臺者,漸生變證。
年壽赤光多生膿血山根青黑頻見。危。
《年壽》平者壽,陷者夭。山根青黑必死。黑色痢疾,赤黑色,吐瀉睏倦,黃色霍亂,紅色夜啼,紫色傷飲食。
《朱雀》貫於雙瞳,火入水鄉。
朦朧熱毒,黑睛黃者,傷寒危證。
「青蛇遶於四」,白肝乘肺部。
「青為肝風」 ,黃乃食積。
瀉痢而帶陽須防,欬嗽而拖藍可忌,疼痛方殷。面青 而脣口撮,驚風欲發;面赤而目竄視。火光焰焰,外感 風寒;金氣浮浮,中藏積滯。乍黃乍白,疳積連綿;又赤 又青,風邪瘈瘲,氣乏顖門成坑。
紅色,驚熱,夜啼;紅腫,驚風,痰熱。前顖虛軟,母氣血弱,後顖不堅,父精不實。
血衰頭毛作穗。
髮黃焦槁者腑熱。肉折皮枯者死。
肝氣眼生眵淚,脾冷涎流滯頤。
正口紅色為平,乾燥脾熱,白主失血,青黃驚積,青黑者死。
《面目虛浮》,定腹脹而上喘,眉毛頻蹙,必腹痛而多啼。
久病兩眉紅者夜啼;紫色風熱,赤紅者死,皺者痢疾。
風氣二池如黃土,則為不宜。
「風池紅」 ,有風痰,將欲發搐。「氣池紅」 ,傷風有熱入裏。
《左右》兩頰似青黛,則為客忤。
黃色痰實,紅主驚風,赤者傷寒。
風門,黑主疝,而青為驚。
紅主吐瀉
《方廣》「光滑吉而昏黯凶。」
中庭、天庭、司空、印堂、額角、方廣,皆命門部位,青黑為驚風惡候,亦忌損陷。
手如數物兮,肝風將發。
將手抱頭者死
面若塗硃兮,心火似炙。坐臥愛煖,風寒之入;伸縮就冷,煩熱之攻。肚大腳小,脾欲困而成疳;目瞪口張,勢 似危而必斃。噫!五體以頭為尊,一面惟神可恃。
小兒諸病,但見兩眼無睛光,黑睛無轉運,目睫無鋒芒,如魚貓眼狀,或兩眼閉而黑睛矇昧者,死。或外若昏困而神藏於內不脫者,生。黑珠滿輪睛明者,少病。眼白多睛珠或黃或小者,稟弱多病。《目證》內赤者心熱,淡紅者心虛熱,青者肝熱,淺淡者肝虛,黃者脾熱,無睛光者腎虛,白而混者肺熱。
況乎「聲」有輕重之不同。
聲輕者,氣也,弱也。重濁者,痛也,風也,高喊者,熱欲狂也。聲急者神驚,聲塞者痰,聲戰者寒,聲噎者氣不順,喘者氣促,噴嚏者傷風驚哭,聲沉不響者重,聲濁沉靜者疳積。如生來不大啼哭,聲啾唧者夭。
「啼」有乾濕之頓異。
直聲往來而無淚者是痛,連聲不絕而多淚者是驚。《慈》煎聲煩躁者難愈,聲音燥促者感寒。
病之初作,必先呵欠。
肝所主也。面赤者風熱,面青者驚風,面黃者脾虛,多腫者內熱。心神不安者氣熱,聲甕者傷風。
火之大發,「忽然驚叫。」
乃火動氣虛必死。夜半發者。多有口瘡。宜即看之。
藜藿不同於膏粱,韋布自殊於綺絹。雖由外以識中, 勿刻舟而求劍。
察脈
編輯額脈三指熱感寒,俱冷吐瀉臟不安,食指若熱胸中 滿,無名熱者乳消難,上熱下冷食,中熱夾驚名中指, 詳看食指風氣命三關。
男左女右,以左陽右陰故也。然陰陽男女,均有兩手,亦當參驗。左應心肝,右應肺脾,於此變通消息可也。故有以左手紅紋似線者,發熱兼驚;右手紅紋似線者,脾積兼驚;三叉者,肺熱、風痰、夜啼。風關無脈則無病,有脈病輕;氣關病重;命關脈紋短小而色紅黃,外證又輕則無妨。若直射三關青黑,外證又重者死。
五色惟有紅黃安,
五色紅黃紫青黑,由其病盛,色能加變。如紅黃之色,紅盛作紫紅紫之色,紫盛作青紫青之色,青盛作黑青黑之色。至於純黑者不治。又白色主疳,黃而不光者主脾困。
淡紅寒熱青,驚積。
深青色,或大小曲者,四足驚;赤色大小曲者,水火飛禽驚;紅色大小曲者,人驚;青帶黃者,雷驚。或紅或青,如絲一直者,是母傷食所致。紫絲、青絲或黑絲,隱隱相雜,似出不出,主慢脾風。
深紅疹痘是傷寒。
赤紅傷寒痘疹,空紅泄瀉。
紋彎。停食。細腹痛。
《多啼》:乳食不消,紋多則主氣不和,紋亂者病久,紋曲者風熱盛。
紋麤黑射驚風頑。
《紋麤》直射指甲。必主驚風惡候。紋黑如墨,因重難治。
懸針青黑水,疳熱。
青黑:風關。水驚。氣關。疳熱。命關。人驚。多傳慢脾風。不治。餘倣此。
魚刺青驚虛勞艱。
又有此樣刺青色,風關驚氣關虛勞。
「水」字、肺、驚、膈、痰、積。
《風》、關肺咳。驚風。或疳疾。
《乙》字驚風盡屬肝。
風氣二關
曲蟲疳積大腸穢,
《風關》肝病。《氣關》疳積。
肝胃疳積。如《環》,
氣關多吐
《流珠》膈熱三焦亂。
紅點:霍亂吐瀉。腸鳴自利。煩躁啼哭。
「長珠」寒熱腹積團。
腹痛夾積
《來蛇》乾嘔臟腑滯。
左手則為肝病
去蛇昏睡瀉潺潺,《弓反裏》形感寒熱。
頭目昏重。心神驚悸。倦怠。四肢梢冷。小便赤色。
反外心神恍惚間。
夾驚夾食《風癇證候》:「紋勢彎曲入裏者,病雖重而證順,猶可用力。若紋勢弓,反出外駸駸,靠於指甲者,斷不可回。其有三關紋如流珠流米,三五點相連,或形於面,或形於身,危證尤甚。」
氣疳向裏風疳向外斜,左傷風斜右傷寒。雙鉤三曲 傷冷硬,脈亂如蟲,疳蛔攢鎗形痰熱驚風搐,雙字食毒驚積難。
孩兒三歲至五歲,一指三關定其息。浮洪風盛數多 驚。
浮緩傷風。洪緊傷寒。《人迎》緊盛傷寒。《氣口》。緊盛傷食。急促虛驚。
虛冷沉遲實有積。脈緊如索是風癇。沉緩須知乳化 難。腹痛緊弦牢實祕。沉而數者骨中寒。弦長多是膈 干風。
弦緊者氣不和
緊數驚風四肢掣。浮洪胃口似火燒。單細疳勞洪蟲 嚙。虛濡有氣更兼驚。
有氣不和也。驚。神不守舍也。
脈芤多痢大便血。變蒸脈亦隨時移。伏遲寒嘔無潮 熱。
伏結為物聚
前大後小童脈順,前小後大必氣咽。
大小不勻者鬼祟
四至洪來苦煩滿。沉細腹中疼切切。滑主露濕冷所 傷。弦長客忤分明說。五至夜甚浮大晝。六至夜細浮 晝別。純陽六至號平和。
《五至虛》,四至病,「三至脫」 ,七至八至病輕,九至十至劇,《十一》二至死。
此是聖人傳妙訣。
成童脈法
編輯童丱《脈全》,「浮沉為先,浮表沉裏,便知其源。大小滑濇, 虛實遲駛,各依大人,以審證治。」
用藥賦
編輯《幼科》未載《素問》,扁鵲始稱兒醫。夾驚夾積是主,出痲 出痘尤奇。
兒病與大科相同,惟百病多夾驚夾積,與出痲痘為異耳。
驚則利之,涼之溫之,辰砂龍腦救急。積則消之,化之 下之,紫霜白餅為先。風感傷感,羌活大青膏當煮。痰 喘咳嗽,葶牛百部丸,可為生犀。紫陽連𧄍飲,能寬變 蒸諸熱。天乙觀音銀白散,善調虛弱脾胃噫。寧醫十 男子,莫醫一婦人;寧醫十婦人,莫醫一小兒。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編輯
諸般色澤紋證論
編輯經云:「小兒六歲以還者,經所不載。有病難治,無承據 之也。」詳之,此謂嬰兒未能言者,有病則無由問其所 苦,故無承據也。若能言者,必能問之小兒豈有六歲 尚不能言者哉?其不能言者,惟一二歲兒也。故先賢 言:嬰兒未能言者,最為幼小,有病則肌膚未全,寸關 不辨,變蒸交互,氣血細微,若憑診切,實難明曉。惟在 觀其形色。參其證候。乃知病之所在者矣。其觀視之 法。須要安神定志。勿令情意惑亂。不得於兒哭斷之 時。睡起之際。則色不正矣。須於辰時之後。巳時之前。 夏即未熱。冬即未溫。外色不內氣閑雅,乃可向明 而觀察之也。《聖濟經》曰:「通識之士,必察剛柔勇怯,視 其盛衰虛實,適以寒溫,平以陰陽,病之輕重緩急,隨 證以治之,不必苦於難治也。」諸所論繁紊,難以執據。 今採其當者,敘而次之。
面目死生色
編輯《內經》曰:凡病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黑者,皆不 死。《聖濟經》云:脾真為本,而面黃必生者,以真氣外榮 故也。若面青目赤,面青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 赤目青者,皆死。謂無脾色外榮,而真氣已絕故也。
金匱死色
編輯凡小兒病者,有黑色滿面,或繞口入口,或延眉繞目, 或暗人中者,皆死。有青色延面,連目入耳者死。目無 精光,眼中有物如橫紅針者死。
外臺死色
編輯凡小兒病者,面上有青黑色,如紗蓋定,從髮際至印 堂者,不以疾狀淺深,六十日死;至鼻柱者,一月死;至 人中者,十日死;滿面者,即日死。
鼻上色
編輯《聖濟經》曰:「鼻端青為腹冷,黑為水氣,白為無血,黃為 胸寒,赤為有風,鮮明為留飲。」
目內色
編輯赤者心熱。淡紅者,虛熱。青者肝熱。淺淡者肝虛。黃者 脾熱。無精色,腎虛。
諸處紋狀候
編輯耳後完骨上,有青脈如線,三兩路臥不靜者,此痼疾 候,當刺掐破令血出,以為小治。若自腫破者死候。 手大指後白肉魚際之上,有筋絡,色青黑者,胃中有 寒。赤黃者有熱。赤青黑雜者寒熱。若青而小短者少 氣。
叉手處手大指第二指之間,虎口上有筋脈如線者, 看顏色曲直,以訣其病。若紋直者是驚,曲者是傷。沉 隱為風,曲外有冷,曲內為食。
歌曰:「虎口青紋直,情知四足驚,黑色元因水,赤水火飛禽,淡紅人驚發,彎紫有傷尋,外冷內為食,沉隱定 風生,長大疾須重,短小得安平,但看叉手處,病候驗 虛真。」
第二指上之三節,名曰「三關。」小兒有男左女右。看之 有八般筋脈紋狀。以驗其病。名曰「八片錦。」
魚刺形。主初驚。在氣關主壯熱吐瀉。在風關主初驚 纔發。在命關驚極難治。歌曰。
形如魚刺是初驚,遍體如湯面色青,吐瀉躁煩如似 此,通腸和氣便惺惺。
「《垂針形》主瀉痢。在氣關主傷冷吐瀉。在風關瀉傳驚 風。在命關驚傳慢驚風極候。」歌曰。
形如懸針瀉利多,發驚身熱定違和。此病若變驚風 慢,命關已度是沉痾。
「水」字形主肺驚。在氣關涎痰咳嗽虛積。在風關發驚 喘哽涎。在命關困不治。歌曰。
形如水字肺家驚。虛積相傳面色青。膈上有涎須與 治。命關若過更無寧。
《乙字形》又曰:「中曲,主食驚。在氣關主食傷吐利,在風 關傳變風。乙形屬肝,肝刑於脾,在命關傳慢脾風,不 治。」歌曰:
形如乙曲病因肝。眼慢驚啼瘈瘲偏。冷積為傷傳變 此。慢脾風已度三關。
「去蛇形,主內實外虛;來蛇形,主外實內虛;蛇去來形, 內外俱虛,此數樣皆曲蟲。」又曰:「曲蛇在氣關主疳積, 在風關主勞帶驚,在命關不治。」歌曰:
形如蛇曲病因深,脾積疳勞又帶驚。未過三關宜早 治,若過三關更莫論。
「長者弓形。短者環形。」主疳積。在氣關吐逆疳熱喫泥 土。在風關疳極羸瘦。在命關不治。歌曰。
形如環弓疳氣黃,好食泥土是尋常,此病早求良醫 治,三關已到命飛揚。
亂紋形主蟲痛;在氣關主氣不和,有蟲積食諸生物; 在風關主蟲咬心腹痛;在命關病困極難治。歌曰: 「紋亂縱橫蟲上尋,曉夜啼號不可禁,神佛求遍都無 應,安蟲取積得康寧。」
珠形此候,不拘三關上下見者,皆為死候。歌曰: 「流珠死候不須醫,便是沉痾莫療之,三關若見都休 望,安排後事更無疑。」
諸紋總歌
編輯魚刺初驚候,懸針瀉痢多,水紋驚肺積,乙樣是肝訛, 曲蟲驚疳病,《環弓》一論過,亂紋蟲咬甚,流珠病已痾。
諸般死證
編輯病困汗出如珠不流,頭毛上逆,脣口枯乾,口鼻冷氣, 頭足相低,臥正如縛,四肢垂嚲,手足掌冷。
通真子死候歌
編輯顖陷脣乾目直視,口中冷氣臥如癡,身形強直手足 軟,掌冷頭低盡莫醫。
脈理論
編輯凡兒稟受臟腑,氣血榮衛形體,雖有生皆全,然於未 語之前,變蒸之際,則血氣未充,膚革未固,筋骨未堅, 脈狀未成,若有病也,難為診切,又難訪問,是以先賢 言「嬰小之病難治」者,以無承據也,故立其觀視形色 之法焉。兒自生積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變蒸,數畢則 氣血榮,精神異,筋骨壯,脈理全,然後方可診切,又能 言問也。或以謂小兒之脈,與壯老不同者,是不達診 治之大體也。凡脈之長短遲速,在因形以別之,不必 拘於至數。《經》言小兒脈多雀鬥,要以三部為主,其脈 小數。小細者平也。諸家所言甚眾,今擇其當者具之。 孫真人云:小兒之脈,固難分表裏,今撮其要者,不出 數條。其總目歌曰:
小兒有病須憑脈,一指三關定其息。
小兒臂短,難以布其三指,以分三關也,以一指診之。
浮洪風熱數為驚,虛冷沉遲實有積。
浮洪為風,秋得之曰平,餘時得之,主傷風寒,頭疼壯 熱,或夜熱晝涼,咳嗽嚏噴,鼻塞清涕,嘔逆不食。歌曰: 「浮為風兮秋日平,餘中風寒頭目疼,壯氣夜極鼻清 涕。」噴咳嗽吐食頻 洪脈為熱。夏得之曰平。餘時得之。主風熱壅盛。身體 溫壯。瘡瘍血泄。歌曰。
洪為應候夏時和,餘須發熱壯溫多。風壅作驚或瘡 腫,有時泄下血滂沱。
數脈為驚,春得之曰「平」,餘時得之,主驚風抽掣。脈數 小者,多睡惕跳直視,怕怖盜汗,非時咬牙,吐舌,微吐 喘息。脈數大者,一兩日間,必發搐搦也。歌曰:
數為驚候春日長,餘時小數睡驚揚,喘息直視舌頻 吐,大數潮搐發沉殃。
沉遲為虛冷,冬得之曰「平」,餘時得之,主脾胃虛弱,泄 瀉,滑腸,脫肛,吐痢不止,日漸尩羸,以成脾困,或作疳 勞。歌曰:
「沉遲之脈冬日安,餘時脾胃弱虛言,泄瀉滑腸肛脫出,吐痢尩羸瘦變疳。」 實脈為積滯,四時得之,皆主食傷積聚,面黃腹脹,髮 焦煩渴,吐哯腹痛。歌曰: 「實脈含傷積滯言,壯熱腹脹髮毛乾,吐痢肚疼或為 癖,四時無異一般看。」
《寶鑑》:四時脈,謂春弦、夏洪、秋浮、冬沉、四季緩,各推其 王相表裏,以察其病。假令春得弦而浮者,病在表在 腑,為陽為順,病則易治。若得弦而沉者,病在裏,在臟, 為陰,為逆,病則難治。餘時放之。
《王氏脈歌》曰:「小兒乳後輒吐逆,更兼脈亂無憂慮。弦 急之時被寒纏,脈緩即是不消乳。緊急細駛亦少苦, 虛濡邪氣驚風助。痢下宣腸急痛時,浮大之脈歸泉 路。」
《脈經》曰:「小兒之脈駛疾。一息七八至曰平。不及曰損。 太過曰至。」
《通真子》歌曰:「小兒三歲至五歲,呼吸須將八至看,九 至不安十至困,短長大小有邪干。」
又曰:「小兒脈緊是風癇,沉脈須知乳化難,腹痛緊弦 牢實祕,沉縮有熱在骨間。」
死證脈
編輯「脈來三動而止不見者死。脈來速如弓弦硬直者死。 脈來瞥然不見者死。」歌曰。
《三》動而止不來凶,速硬如弦勁在弓,瞥然至而反不 見,皆為死脈定由宗。
諸般病脈
編輯脈弦者為風寒。
弦數者為瘧。
脈急者,「為氣不和,或為客忤。」
脈緊者為痛。
緊數者,驚癇。
脈浮者為風。
浮緊者驚風。
浮大者《傷寒》。
浮虛者盜汗。
浮數者,風熱。
脈伏者為氣滯。
脈緩脈細者,皆為冷,為乳不化。
脈虛脈濡者,為虛弱,為驚。
虛濡者,慢驚風。
虛緊者,伏熱。
脈沉重者,為有積。
沉數者。骨間冷。一雲骨間熱。
沉遲者虛冷。
沉緩者傷食。
脈牢緊者癖聚。
牢實者腸祕。
心脈滿大,肝脈小急者,驚癇。
心脈數小者疳痲。
數急者熱。
寸口脈直上直下者,為驚。
寸口脈大小脈不勻亂者,變蒸。
左手寸口無脈,心痛中熱,嘔逆,口瘡,或咳嗽,喉中哽 聲,頭汗出而熱。此乳母食冷,以乳兒所作也。又脈亂 者吐逆。
右手寸口無脈。胸滿短氣。吐逆噫噦。喉中響。此乳母 抱兒衝冒風寒所作也。
凡脈如雀啄而緊者,風癇。
凡脈大小不依部次者,惡候。
凡小兒脈駛,呼吸八至曰平。九至曰病,十至曰困。 凡小兒脈虛者,病亦虛。〈輕手得也〉脈實者病亦實。〈重手得也〉故 「急驚脈促急,慢驚脈虛微。」
董鳳活幼精要===《幼科》===
編輯小兒有疾最難醫口不能言辨是非惟在揣摩而測 度聽聲察色探元微
《聽聲歌》:
編輯聲輕知氣弱重濁痛兼風長吁氣鬱熱呻吟命必終 大叫多驚嚇搖頭神已空不語心經絕何須用藥攻
外證歌。
編輯肚熱腳冷傷積定腳熱額熱是感風肚冷腳熱驚所 作瘡疹發來耳後紅
雜病不治歌:
編輯白膜遮睛上紅筋貫眼中牽抽長握手強直反如弓 魚口頻舒舌鴉聲作齒齧要啼全不哭纔哭卻無聲 粘痰喉內響驚氣腹中鳴痢熱膿多聚傷寒汗不流 久瀉精神脫大渴皮膚槁冷氣喘聲粗風牽天柱倒
一見《生死歌》。
編輯《幼童》脈氣辨何形,一十四種甚分明,抱著遍身不溫 煖。〈血絕〉四肢軃重哭鴉聲。〈胃絕〉鼻乾黑燥。目直視。〈脾絕〉啼哭 無淚瀉涎青。〈肝絕〉撏眉摘眼爪甲黑,顖門腫起忽成坑。 〈筋絕〉將口咬人魚口急,腳直肚大見青筋。〈氣絕筋不收〉上視似。如高物長吁,出氣黑文行。〈血不蔭脈〉《喫乳不收舌出 口》,〈骨絕心絕〉脣不蓋齒眼眶傾。〈脾絕〉瀉痢多下黑黯血,偏搐 似笑沒心情。〈心絕〉不問貴賤及男女,救療十人無一生。
察色歌
編輯紅紫因風熱,青黑病深沉,白多元氣弱,黃為飲食傷, 脣紅知渴瀉,青色命將亡,面黑人難救,良醫要審詳。
血氣論
編輯「心為血主,肝為血臟,肺為氣主,腎為氣臟。血出於心, 血納於肝;氣出於肺,氣納於腎。假如血痢,五苓、門冬 行其心志,巴豆、大黃逐其積滯。其病猶存,血之所藏, 無以養也,佐以歸、芎,則痢自止。假如喘嗽,枳、桔、薑、桂 以調其氣,南星、半夏以豁其痰,終不升降,氣之所藏, 無以收也,佐以參、芪,則氣歸元。病有標本,治有先後」, 《心得》之法,不傳之妙,在外為標,在內為本。外感治標, 須當發散;內傷治本,補瀉調停。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治得標本,萬無一損。
虛實論
編輯虛熱身溫,面色青白,口氣溫冷,手心不熱,兩便自利, 泄瀉多尿,虛汗自出,不可攻熱,只宜溫補。實熱面赤 氣粗,口熱煩渴,脣腫便難,掀衣,頻啼暴叫,在表宜汗, 在裏宜下,便黃堅澀,面黃頰赤,脣燥口乾,表裏俱熱, 得利勿補,恐熱復作。餘熱不退,不用關心,純用涼藥, 熱去寒起,有熱除熱,逢虛補虛,見證隨宜,莫執而醫。
形氣論
編輯「觀形觀氣,須要精詳,先明部分,細察盈虧,隨宜用藥, 必見奇功。」額紅熱燥,青主驚風;印堂青現,防驚作變。 忽然紅黑,鬼祟來衝;山根青露,遭驚兩重。若還赤色, 煩渴相攻;重病脣紅,決不可醫;若還眼慢,斷不相宜。 手足無紋,開口閉眼;髮直鴉聲,神仙難治。肝家無氣, 常宜腎水澄清;肺準多光,必懼兩顴火焰。脣紅作渴, 頰赤饒驚。《眉頭鎖皺》。父母多憂。
《景岳全書》
編輯
小兒總論
編輯小兒之病,古人謂之啞科,以其言語不能通,病情不 易測,故曰:「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 治一小兒。」此甚言小兒之難也。然以余較之,則三者 之中,又惟小兒為最易。何以見之?蓋小兒之病,非外 感風寒,則內傷飲食,以至驚風吐瀉,及寒熱疳癇之 類,不過數種。且其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 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非若男婦損傷,積痼癡頑 者之比,余故謂其易也。第人謂其難,謂其難辨也;余 謂其易,謂其易治也,設或辨之不真,則誠然難矣。然 辨之之法,亦不過辨其表、裏、寒、熱、虛、實,六者洞然,又 何難治之有?故凡外感者,必有表證而無裏證,如發 熱頭痛,拘急無汗,或因風搐搦之類是也。內傷者,止 有裏證而無表證,如吐瀉腹痛,脹滿驚疳積聚之類 是也。熱者必有熱證,如熱渴躁煩,祕結癰瘍之類是 也。寒者必有寒證,如清冷吐瀉,無熱無煩,惡心喜熱 者是也。凡此四者,即表裏寒熱之證,極易辨也。然於 四者之中,尤惟「虛實」二字最為緊要。蓋有形色之虛 實,有聲音之虛實,有脈息之虛實。如「體質強盛」與柔 弱者有異也,「形色紅赤」與青白者有異也,「聲音雄壯」 與短怯者有異也,「脈息滑實」與虛細者有異也。故必 內察其脈候,外觀其形氣,中審其病情,參此數者而 精察之,又何虛實之難辨哉?必其果有實邪,果有火 證,則不得不為治標。然治標之法,宜精簡輕銳,適當 其可,「及病則已,毫勿犯其正氣,斯為高手。」但見虛象, 便不可妄行攻擊,任意消耗。若見之不真,不可謂姑 去其邪,諒亦無害。不知小兒以柔嫩之體,氣血未堅, 臟腑甚脆,略受傷殘,萎謝極易,一劑之謬,尚不能堪, 而況其甚乎。矧以方生之氣,不思培植,而但知剝削, 近則為目下之害,遠則遺終身之羸,良可嘆也。凡此 者,實求本之道,誠幼科最要之肯綮。雖言之若無奇 異。而何知者之茫然也。故余於篇端首以為言。然非 有察察之見者,固不足以語此。此其所以不易也。
看壽夭法
編輯看小兒法,以聽聲為先,察色為次。凡聲音清亮者生, 有回音者生,澀者病,散而無出聲者不壽。
忽然大聲而無病者,須細看其身,恐有瘡毒,即須治 之。
《臍帶》中無血者生臍帶。銀白色者生短帶。紫脹者,於 斷帶之後,捻去紫血,可保無虞。
額皮寬者壽。
《卵縫》通達黑色者壽。初生下如水泡之狀者險。 面轉微黃之色者吉。
「生下粉白花色」,必主臍風而死。
生下皮寬肉瘦,五六日頓肥者,亦必有臍風之患。 生下皮肉不光者死。
泣不出聲者死。
泣而無淚者死。
舌如豬肝者死口角上有紫色如蝦鬚者死。
髮粗長者,生。細軟不放者死。
陰物不起者死。
陰囊不收者死,白者死,赤者死。
無糞門者死。〈按此條今時曾見有可治者古今醫統載有治法詳胎疾門醫案醫者值此必
須詳究內外施治
〉臀肉不生者死。
股肉不生者不壽。
面無彩色者夭。
臍帶短大。紫色者夭。
生下渾身銀白色者夭。
生下有齒者,大凶,致傷父母,不然必傷自身。
「生下未裹即撒尿」者,殺父母,蕩家財,在世一生勞苦。
脈法
編輯凡小兒形體既具,經脈已全,所以初脫胞胎,便有脈 息可辨。故《通評虛實論》曰:「乳子病熱,脈懸小者,手足 溫則生,寒則死。乳子病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 緩則生,急則死。」此軒岐之診,小兒未嘗不重在脈,亦 未嘗不兼證為言也。自《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乃 有三歲以上,當察虎口寅卯辰風氣命三關之說,其 中之可取者,惟曰脈從寅關起,不至卯關者易治,若 連卯關者難治,若寅侵卯,卯侵過辰者,十不救一。只 此數語,乃於危急之際,亦可用辨吉凶。至若紫為風, 紅為傷寒,青為驚,白為疳,及青是四足驚,赤是水驚, 黑是人驚,黃是雷驚之類。豈此一線之色,果能辨悉 如此,最屬無稽,烏足憑也?即今幼科所尚,無不以此 為科套,全不知脈,而信口胡猜,試問其心,果亦有的 確之見否,茫然無據,而欲以人子為嘗試,良可嘆也。 故凡診小兒,既其言語不通,尤當以脈為主,而參以 形色聲音,則萬無一失矣。然小兒之脈,非比大人之 多端,但察其強、弱、緩、急四者之脈,是即小兒之肯綮。 蓋強弱可以見虛實,「緩急可以見邪正。」四者既明,則 無論諸證,但隨其病以合其脈,而參此四者之因,則 左右逢源,所遇皆道矣。再加以聲色之辨,更自的確 無疑,又何遁情之有?此最活最妙之心法也。若單以 一脈鑿言一病,則一病亦能兼諸脈,其中真假疑似, 未免膠柱,實有難於確據者。然法不可廢,最所當察, 惟擇其得理者可耳。
聲音
編輯聲由氣發,氣實則聲壯,氣虛則聲怯。故欲察氣之虛 實者,莫先乎聲音。如《內經》諸篇有曰:言而微,終日乃 復言者,此奪氣也。
有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 氣少不足以言。」
有曰:「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有曰:「手少陰虛,則不能言。」
有曰:「內奪而厥,則為瘖」,此腎虛也。
華元化曰:「陽候多語,陰證無聲。多語者易治,無聲者 《難榮》。」
凡此皆聲音虛實之辨。故彼聖人者,聞聲知情,無所 不達,此聲音之學所以不可忽也。
顏色
編輯《脈要精微論》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 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 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 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 也。」
《玉版論要篇》曰:「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色見上下 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 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五色篇》曰:「官五色奈何?」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 寒,是謂五官。」
又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曰:「其色麤,以明沉夭者 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 方已。」
《經脈篇》曰:「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 中寒。」手魚際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 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 短者,少氣也。
凡察色之法,大都青白者,少熱氣病,主陰邪。黃赤者, 多熱氣病,主陽盛。
青主風氣,主肝邪,主脾胃虛寒,主心腹疼痛,主暴驚, 傷心膽之氣,主驚風,當察兼色以分急慢。
白主氣虛,甚則氣脫,主無火,主脾肺不足。白兼青者, 主慢驚,主大小腸泄瀉。
赤主火,主痰熱,主傷寒熱證,主煩渴,主急驚躁擾,主 閉結,主陽邪喘促,主癰瘍痘疹。
黑屬水,主陰寒,主厥逆,主痛極。沉黑主危篤。
黃主積聚,主痞塊,主脾病,主脹滿,主脾疳。黃兼白者, 主脾寒脾弱,主氣虛神怯。黃兼青者,主脾虛泄瀉,主 慢脾風。黃兼赤者,主疳熱兩顴鮮紅,或作或止者,謂之「面戴陽」,乃真陰弱,此非 陽證也,不得以熱赤同論。
診治大法
編輯凡小兒之病,本不易察,但其為病之源,多有所因。故 凡臨證者,必須察父母先天之氣,而母氣為尤切。如 「母多火者,子必有火病;母多寒者,子必有寒病。母之 脾腎不足者,子亦如之。」凡骨軟、行遲、齒遲、語遲,顖門 開大,疳熱脾泄之類,多有由於母氣者。雖父母之氣, 俱有所稟,但母氣之應在近,父氣之應在遠,或以一 強一弱,而偏得一人之氣者,是皆不可不察。至若稍 長而縱口縱欲,或調攝失宜,而自為病者,此又當察 其所由,辨而治之。如果先天不足,而培以後天,亦可 致壽。雖曰先天俱盛,而或父母多慾,或撫養失宜,則 病變百端,雖強亦夭。此中幾圓理微,貴在知常知變 也。
論時醫
編輯小兒血氣未充,亦如苗萼之柔嫩,一或傷殘,無不凋 謝,故平時最宜培植,不可妄行消導。其或果有食滯 脹痛,則宜暫消;果有風寒發熱,則宜暫散;果有實熱 痰火,則宜暫清,此不得不治其標也。捨此之外,如無 暴急標病,而時見青黃羸瘦,或腹膨微熱,溏泄睏倦 等證,則由脾腎不足,血氣薄弱而然。而時醫見此,無 非曰食積痰火,而但知消導,尤尚清涼。日消日剝,則 元氣日損,再逢他疾,則無能支矣。此幼科時俗之大 病,有不可不察者也。
藥餌之誤
編輯小兒血氣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時。此飲食 之宜調,而藥餌尤當慎也。今舉世幼科,既不知此大 本,又無的確明見,而惟苟完目前。故凡遇一病,則無 論虛實寒熱,但用「海底兜法」,而悉以散風消食,清痰 降火,行滯利水之劑,摠不出二十餘味,一套混用,謬 稱穩當,何其誕也!夫有是病而用是藥,則病受之矣; 無是病而用是藥,則元氣受之矣。小兒元氣幾何,能 無陰受其損,而變生不測耶?此當今幼科之大病,而 醫之不可任者,正以此也。又見有愛子者,因其青黃 瘦弱,每以為慮,而詢之庸流,則不雲痰火,必雲食積, 動以肥兒丸、保和丸之類,使之常服。不知「肥兒丸以 苦寒之品,最敗元陽;保和丸以消耗」之物極損胃氣, 謂其肥兒也而適足以瘦兒,謂其保和也而適足以 違和耳。即如抱龍丸之類,亦不宜輕易屢用。余嘗見 一富翁之子,每多痰氣,或時驚叫,凡遇疾作,輒用此 丸,一投即愈。彼時以為神丹,如此者不啻十餘次,及 其長也,則一無所知,凝然一癡物而已,豈非暗損元 神所致耶?凡此尅伐之劑,所以最當慎用,故必有真 正火證疳熱,乃宜肥兒丸及寒涼等劑。真正食積脹 滿,乃宜保和丸及消導等劑。真正痰火喘急,乃宜抱 龍丸及化痰等劑。即用此者,亦不過中病即止,非可 過也。若無此實邪可據,而諸見出入之病,則多田虧 損元氣,悉當加意培補,方是保赤之主。倘不知此,而 徒以「肥兒」、「保和」等名,乃欲藉為保障,不知小兒之元 氣無多,病已傷之,而醫復伐之,其有不萎敗者鮮矣。 此外如大黃、芒硝、黑丑、芫花、大戟、三稜、蓬朮之類,若 非必不得已,皆不可輕易投也。
《陳士鐸石室祕錄》
編輯
兒科治法
編輯兒,科得其要,無難治者。今傳一法門,使萬世小兒盡 登仁壽。法在先看氣色,後看脈。小兒有疾,其顏色必 鮮艷,以鼻之上、眼之中間,中正精明穴上辨之。色紅 者心熱也。紅筋橫直現於山根,皆心熱也;色紫者,心 熱之甚,而肺亦熱也。色青者,肝有風也。青筋直現者, 乃肝熱也。青筋橫現者,亦肝熱也。直者風上行,橫者 風下行也。色黑者風甚而腎中有寒,色白者肺中有 痰,色黃者脾胃虛而作瀉。黃筋現於山根,不論橫直, 總皆脾胃之證。止有此數色,無他顏色,故一覽而知。 小兒之病,大人看脈於寸、關尺,小兒何獨不然?但小 兒不必看至數,只看其數與不數耳。數甚則熱,不數 則寒也。數之中,浮者風也,沉者寒也;緩者濕也,濇者 邪也,滑者痰也。如此而已,七表八裏,俱不必去看,自 知吾訣,則《脈訣》亦不必讀也。有止歇者乃痛也,餘亦 不必再談。小兒證,大約吐瀉厥逆,風寒暑熱而已,其 餘痘疹,餘無他病,或心疼腹痛,或有痞塊,或有疔瘡, 可一覽而知也。然而小兒之病,虛者十之九,實者十 之一,故藥宜補為先。今立三方,通治小兒諸證。第一 方,人參三分,白朮五分,茯苓一錢,甘草一分,陳皮二 分,神麴三分,半夏一分。此六君子加減也。通治小兒 脾胃弱病,神效。如傷肉食者,加山樝五粒;傷米食者, 加麥芽五分;傷麵食者,加蘿蔔子三分。吐者,加白荳 蔻一粒,去甘草,加生薑三片。瀉者,加乾薑三分,豬苓 五分。第二方治外感也。或傷風傷寒,或咳嗽,或發熱, 或不發熱,或頭痛,或鼻塞,或痰多,或驚悸,或角弓反 張,皆以此方通治之,無不神效。方用:柴胡七分甘草三分桔梗五分半夏三分黃芩三分白芍二錢白朮 二錢當歸五分陳皮二分茯苓五分水煎服。頭痛加 蔓荊子三分。心痛手不可按者,乃實火也,加梔子一 錢;按之不痛者,乃虛火也,加甘草八分,貫仲五分,廣 木香三分,乳香一分;脅痛者,加芍藥三錢;腹痛者,以 手按之,手按而痛甚者,乃食也,加大黃一錢;按之而 不痛者,乃寒也,非食也,加肉桂三分,乾薑三分;有汗 出不止者,加桑葉一片;眼痛而紅腫者,乃火也,加黃 連三分,白蒺藜一分;喉痛者,加山荳根三分。第三方 治虛寒之證,夜熱出汗,夜啼不寐,怔忡久嗽不已,行 遲語遲,龜背狗肚,將成癆瘵等證。方用熟地三錢,山 茱萸二錢,麥冬二錢,北五味五分,元參二錢,白朮二 錢,茯苓一錢,薏仁三錢,丹皮一錢,沙參二錢,地骨皮 二錢,水煎服。倘兼有外感,加柴胡五分,白芍三錢,白 芥子一錢,餘無可加減矣。
又
編輯山根之上,有青筋直現者,乃肝熱也,用柴胡三分,白 芍一錢,當歸五分,半夏三分,白朮五分,茯苓一錢,山 樝三粒,甘草一分,水煎服。有青筋橫現者,亦肝熱也。 但直者風上行,橫者風下行,亦用前方,多加柴胡二 分,加麥芽一錢,乾薑一分。有紅筋直現者,乃心熱也, 亦用前方加黃連一二分,麥冬五分,去半夏,加桑白 皮三分,天花粉二分。有紅筋斜現者,亦心熱也,亦用 前方加黃連二分,蓋熱極於胸中也,亦不可用半夏, 用桑白皮、天花粉。有黃筋現於山根者,不必論橫直, 總皆脾胃之證。或水瀉,或上吐,或下瀉,或腹痛,或不 思飲食,余定一方皆可服,服之無不神效。如皮黃,即 黃筋也。方用白朮五分,茯苓五分,陳皮二分人參二 分神麴一分麥芽二分甘草一分水一鍾,煎半酒盞, 分二起服,加淡竹葉七片;有痰加半夏一分,或白芥 子二分,或天花粉二分;有熱,如口渴者是,加麥冬三 分,黃芩一分;有寒者,加乾薑一分。吐者,加白荳蔻一 粒。瀉者,加豬苓五分。腹痛者,如小兒自家捧腹是,須 用手按之,大叫呼痛「者,乃食積也,加大黃三分,枳實 一分。如按之不痛,不呼號者,乃寒也,加乾薑三分。如 身發熱者,不可用此方。予另立一方,名萬全湯。」凡小 兒發熱者,毋論夜熱早熱晚熱,用之無不神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