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九十二卷目錄
輿圖部彙考五十
宋三〈宋史地理志三〉
坤輿典第九十二卷
輿圖部彙考五十
編輯宋三
編輯按宋史地理志兩浙路熙寧七年分為兩路尋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府二平江鎮江州十二杭越湖婺明常溫台處衢嚴秀縣七十九南渡後復分臨
編輯安平江、鎮江、嘉興四府,安吉常、嚴三州,江陰一軍,為 西路;紹興、慶元、瑞安三府,婺、台、衢、處四州,為東路。紹 興三十二年,戶二百二十四萬三千五百四十八,口 四百三十二萬七千三百二十二。
臨安府,大都督府。本杭州餘杭郡。淳化五年,改寧海 軍節度。大觀元年,升為帥府。舊領兩浙西路兵馬鈐 轄。建炎元年,帶本路安撫使,領杭、湖、嚴、秀四州。三年, 升為府,帶兵馬鈐轄。紹興五年,兼浙西安撫使。崇寧 戶二十萬三千五百七十四,口二十九萬六千六百 一十五。貢綾、藤紙。縣九:
錢塘望有鹽監
仁和,望。梁錢江縣。太平興國四年,改。紹興。中興,錢塘並升赤。
餘杭望
臨安,望。錢鏐奏改衣錦軍。太平興國四年,改順化軍,縣復舊名。五年,軍廢。
富陽緊
於潛緊
新城,上。梁改「新登。」 太平興國四年,復。淳化五年,升南新場為縣。熙寧五年,省南新縣為鎮入焉。
「鹽官」上:
昌化,中。唐唐山縣,太平興國四年改。有紫溪鹽場。
紹興中,七縣並升畿。
紹興府,本越州,大都督府,會稽郡,鎮東軍節度。大觀 元年,升為帥府。舊領兩浙東路兵馬鈐轄,紹興元年, 升為府。崇寧戶二十七萬九千三百六,口三十六萬 七千三百九十。貢越綾、輕庸紗、紙。縣八:
會稽望
山陰望
嵊,望。舊剡縣,宣和八年改。
諸暨,望。有龍泉一銀坑。
餘姚望
上虞望
蕭山緊
新昌,緊。乾道八年,以楓橋鎮置義安縣。淳化元年省。
平江府,望,吳郡。太平興國三年,改平江軍節度。本蘇 州,政和三年,升為府。紹興初,節制許浦軍。崇寧戶一 十五萬二千八百二十一,口四十四萬八千三百一 十二。貢葛、蛇床子、白石脂、花席。縣六:
吳望
長州望
崑山望
常熟望
吳江望
嘉定。上。嘉定十五年,析崑山縣置,以「年」 為名。
鎮江府,望,丹陽郡,鎮江軍節度,開寶八年改。本潤州, 政和三年,升為府。建炎三年,置帥。四年,加大使兼沿 江安撫,以浙西安撫復還臨安。崇寧戶六萬三千六 百五十七,口一十六萬四千五百六十六。貢羅、綾。縣 三:
丹徒緊有圜山砦
丹陽,熙寧五年,省延陵縣為鎮入焉。
金壇緊
湖州,上,吳興郡。景祐元年,升昭慶軍節度。寶慶元年, 改安吉州。崇寧戶一十六萬二千三百三十五,口三 十六萬一千六百九十八。貢白紵、漆器。縣六:
烏程望
歸安,望。太平興國七年,析烏程地置縣。
安吉望
長興望
德清緊
武康,上。太平興國三年,自杭州來隸。
婺州,上,東陽郡,淳化元年,改保寧軍節度。崇寧戶一
十三萬四千八十,口二十六萬一千六百七十八。貢綿、藤紙。縣七:金華望
義烏望
永康緊
武義上
浦江,上。唐浦陽縣,梁錢鏐奏改。
蘭溪望
東陽望
慶元府,本明州,奉化郡。建隆元年,升奉國軍節度。本 上州。大觀元年,升為望。紹興初,置沿海制置使;八年, 以浙東安撫使兼制司,十一年,罷。隆興元年,復置。淳 熙元年,魏惠憲王自宣州移鎮,置長史、司馬。紹熙五 年,以寧宗潛邸,升為府。崇寧戶一十一萬六千一百 四十,口二十二萬一十七。貢綾、乾山蕷烏。魚骨縣 六:
鄞望
奉化望
慈谿上
定海上
象山下
昌國。下。熙寧六年,析鄞縣地置。有鹽監。紹興間,升,望。
常州,望,毗陵郡,軍事。崇寧戶一十六萬五千一百一 十六,口二十四萬六千九百九。貢白紵、紗席。縣四:
晉陵望
武進望
宜興,望。唐義興縣。太平興國初改。
無錫望
江陰軍,同下州。熙寧四年,廢江陰軍為縣,隸常州。建 炎初,以江陰縣復置軍。紹興二十七年廢,三十一年 復置。縣一:
江陰下
瑞安府,本溫州,永嘉郡。太平興國三年,降為軍。政和 七年,升應道軍節度。建炎三年,罷軍額。咸淳元年,以 度宗潛邸,升府。崇寧戶一十一萬九千六百四十,口 一十六萬二千七百一十。貢鮫魚皮、蠲。紙。縣四:
永嘉,緊。有永嘉鹽場。
平陽,望。有天富鹽場。
瑞安,緊。有雙穗鹽場。
樂清,上。唐樂成縣,梁錢鏐改。
台州,上,臨海郡,軍事。崇寧戶一十五萬六千七百九 十二,口三十五萬一千九百五十五。貢甲香、金漆、鮫 魚皮。縣五:
臨海望
黃巖,望。有於浦、杜瀆二鹽場。
寧海緊
天台上
仙居,上。唐樂安縣。梁錢鏐改「永安。」 景德四年,改今名。
處州,上,縉雲郡,軍事。崇寧戶一十萬八千五百二十 三,口一十六萬五百三十六。貢綿、黃連。縣六:
麗水望
龍泉,望。宣和三年,改為劍川縣。紹興元年,復故。有高亭一鹽場。
松陽上梁錢鏐奏改「長松」 ,錢元瓘奏改「白龍」 ,咸平二年復故。
遂昌,上。有永豐銀場。
縉雲上
青田中
南渡後,增縣一。
慶元,中。慶元三年,分龍泉松源鄉置縣,因以年紀名。
衢州,上,信安郡,軍事。崇寧戶一十萬七千九百三,口 二十八萬八千八百五十八。貢綿、藤紙。縣五:
西安望
禮賢。緊。本江山縣,南渡後改。
龍遊,上。唐龍丘縣。宣和三年,改為盈川縣。紹興初,復改。
信安。中。本常川縣,咸淳三年改。
開化。中。太平興國六年,升開化場為縣。
建德府,本嚴州,新定郡,遂安軍節度。本睦州,軍事。宣 和元年,升建德軍節度。三年,改州名、軍額。咸淳元年, 升府。崇寧戶八萬二千三百四十一,口一十萬七千 五百二十一。貢白紵簟。縣六:
建德望
淳安,望。舊青溪縣。宣和初,改淳化。南渡,改今名。桐廬,上。太平興國二年,自杭州來隸。
分水中
遂安中
壽昌中
監一
神泉,熙寧七年置,鑄銅錢,尋罷,慶元三年復。
嘉興府,本秀州,軍事。政和七年,賜郡名曰「嘉禾。」慶元 元年,以孝宗所生之地,升府。嘉定元年,升嘉興軍節 度。崇寧戶一十二萬二千八百一十三,口二十二萬 八千六百七十六。貢綾。縣四:
嘉興望
華亭緊
海鹽。上。有鹽監、沙腰、蘆瀝二鹽場。
崇德中
兩浙路,蓋《禹貢》揚州之域,當南斗、須女之分。東南際 海,西控震澤,北又濱於海。有魚、鹽、布帛、秔稻之產。人 性柔慧,尚浮屠之教。俗奢靡而無積聚,厚於滋味。善 進取,急圖利,而奇技之巧出焉。餘杭、四明,通蕃互市, 珠貝外國之物,頗充於中藏雲。
淮南路。舊為一路,熙寧五年分為東、西兩路。
東路。州十:揚,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軍二:高郵,漣水。 縣三十八。南渡後,州九:揚、楚、海、泰,泗、滁,淮安,真、通。軍 四:高郵、招信、淮安、清河,為淮東路,宿、亳不與焉。紹興 三十二年,戶一十一萬八百九十七,口二十七萬八 千九百五十四。
揚州,大都督府,廣陵郡,淮南節度。熙寧五年,廢高郵 軍,並以縣隸州。元祐元年,復高郵軍。舊領淮南東路 兵馬鈐轄。建炎元年,升帥府。二年,高宗駐蹕。四年,為 真揚鎮撫使,尋罷。嘉定中,淮東制置開幕府於楚州, 仍兼安撫。崇寧戶五萬六千四百八十五,口十萬七 千五百七十九。貢白薴布、莞席、銅鏡。縣一:
江都,緊。熙寧五年,省廣陵縣入焉。
南渡後,增縣二。
廣陵緊
泰興。中。舊隸泰州,紹興五年來屬。十年,又屬泰州。十二年,又來隸,以柴墟鎮、延冷村隸海陵。二十九年,盡仍舊。
亳州,望,譙郡,本防禦。大中祥符七年,建為集慶軍節 度。南渡後,沒於金。崇寧戶一十三萬一百一十九,口 一十八萬三千五百八十一。貢縐紗、絹。縣七:
譙望
城父望
酇望
永城望
衛真,望。唐真源縣。大中祥符七年改。
鹿邑緊
宿州,上,符離郡。建隆元年,升防禦。開寶元年,建為保 靜軍節度。元領五縣。紹興中,割虹縣隸楚州。後沒於 金。崇寧戶九萬一千四百八十三,口一十六萬七千 三百七十九。貢絹。縣四:
符離望
蘄望
臨渙,緊。大中祥符七年,劃隸亳州,天禧七年來隸。
靈璧。元祐元年,以虹之零璧鎮為縣。七月,復為鎮。七年二月,零璧復為縣。政和七年,改零璧為「靈璧。」
楚州,緊,山陽郡,團練。乾德初,以盱眙屬泗州。開寶七 年,以鹽城還隸。太平興國二年,又以鹽城監來隸。熙 寧五年,廢漣水軍,以漣水縣隸州。元祐二年,復為漣 水軍。建炎四年,置楚、泗、承州。漣水軍鎮撫使,淮東安 撫制置使,京東、河北鎮撫大使。紹興五年,權廢承州 兩縣,和、廬、濠、黃、滁、楚州各一縣,置鎮官。三十二年,漣 水復來屬。嘉定初,節制本路沿邊軍馬。十年,制置安 撫司公事。寶慶三年,升寶應縣為州。紹定元年,升山 陽縣為淮安軍。端平元年,改軍為淮安州。崇寧戶七 萬八千五百四十九,口二十萬七千二百二。貢薴布。 縣四:
山陽,望。建炎間,沒於金。紹興元年收復。紹定元年,升淮安軍,改縣為淮安。
鹽城。上。有九鹽場。建炎間,入於金。紹興元年,隸漣水,三年,又來屬。
淮陰。中。紹興五年,廢為鎮。六年,復。嘉定七年,徙治八里莊。
寶應,緊。寶慶三年,升為寶應州,而縣如故。
海州,上,東海郡,團練。建炎間,入於金。紹興七年,復。隆 興初,割以畀金,隸山東路,以漣水縣來屬。嘉定十二 年,復。寶慶末,李全據之。紹定四年,全死,又復。端平二 年,徙治東海縣。淳祐十二年,全子璮又據之,治胊山。 景定二年,璮降,置西海州。崇寧戶五萬四千八百三 十,口九萬九千七百五十。貢絹、獐皮、鹿皮。縣四:
朐山緊
懷仁中
沭陽中
東海中
泰州,上,海陵郡,本團練。乾德五年,降為軍事。建炎三年,入於金,尋復。四年,置通泰鎮撫使。紹興十年,移治泰興沙上。時泰興隸海陵,復舊治。元領四縣,紹興十 二年,割泰興隸揚州。建炎四年,又以興化隸高郵軍。 崇寧戶五萬六千九百七十二,口一十一萬七千二 百七十四。貢隔織。縣二:
海陵望
如皋。中下。開寶七年,以海陵監移治。
泗州,上,臨淮郡。建隆二年,廢徐城縣。乾德元年,以楚 州之盱眙、濠州之招信來屬。建炎四年,復屬濠州。紹 興十二年入金,後復。崇寧戶六萬三千六百三十二, 口一十五萬七千三百五十一。貢絹。縣三:
臨淮上
虹,中。紹興九年,自宿州來隸。
淮平,上。紹興二十一年,地入於金,析臨淮地置今縣。南渡後,有淮平,無盱眙,蓋盱眙縣即招信軍也。
滁州,上,永陽郡,軍事。建炎間,置滁、濠鎮撫使,尋廢。嘉 熙中,移治王家沙。景定五年,復舊治。崇寧戶四萬二 十六,口九萬七千八十九。貢絹。縣三:
清流望
全椒緊
來安。望。唐永陽縣,南唐改。紹興五年,廢入清流。十八年,復。乾道九年,廢為鎮。淳熙二年復。
真州,望,軍事。本上州。乾德三年,升為建安軍。至道二 年,以揚州之六合來屬。大中祥符六年,為真州。大觀 元年,升為望。政和七年,賜郡名曰「儀真。」建炎三年,入 於金,尋復。崇寧戶二萬四千二百四十二,口八萬二 千四十三。貢麻紙。縣二:
揚子,中。本揚州永正縣之白沙鎮,南唐改為。鑾鎮,建炎元年升軍,四年廢為縣,紹興十一年復升軍,十二年復為縣。
六合望
通州,中,軍事。政和七年,賜郡名曰「靜海。」建炎四年,入 於金,尋復。崇寧戶二萬七千五百二十七,口四萬三 千一百八十九。貢獐皮、鹿皮、鰾膠。縣二:
靜海,望。周屬揚州,析其地為縣,與海門同來隸。海門,望。
監一。
利豐,掌煎鹽。太平興國八年,移治於州西南四里。
高郵軍,同下州,高沙,軍事。開寶四年,以揚州高郵縣 為軍。熙寧五年,廢為縣,隸揚州。元祐元年,復為軍。建 炎四年,升承州,割泰州興化縣來屬,置鎮撫使。紹興 五年,廢為縣,復隸揚州,以知縣兼軍事使。三十一年, 復為軍,仍以興化來屬。崇寧戶二萬八百一十三,口 三萬八千七百五十一。縣一。今縣二:
高郵望
興化。緊。舊隸揚州,改隸泰州,建炎四年來隸。紹興五年廢為鎮。十九年,復縣,隸泰州。乾道二年還隸,尋又隸泰州。淳熙四年,復舊。
安東州,本漣水軍。太平興國三年,以泗州漣水縣置 軍。熙寧五年,廢為縣,隸楚州。元祐二年,復為軍。紹興 五年,廢為縣。三十二年,復為軍。紹定元年,屬寶應州。 端平元年,復為軍。景定初,升安東州。崇寧戶一萬九 千五百七十九,口四萬七百八十五。縣一。
漣水望
招信軍,本泗州盱眙縣。建炎三年,升軍。四年為縣,隸 濠州。紹興二年,復隸泗州。七年,仍舊隸京東。十一年, 隸天長軍。十二年,復升軍,以天長來屬。寶慶三年,入 於金。紹定四年,復仍為招信軍。縣二:
天長,望。舊天長軍,至道二年,軍廢,復為縣,隸揚州。建炎元年,升軍。紹興元年為縣。十一年,復升軍。十三年,復為縣。
招信,建炎四年,隸濠州,紹興四年復。十一年,隸天長軍,十二年,復來隸。
淮安軍,本泗州五河口。端平三年,金亡,遺民來歸,置 隘使屯田。咸淳七年六月,置軍。縣一:
五河咸淳七年置。有澮、涇、馳、崇、淮五河,故名。
清河軍,咸淳九年置。縣一:
清河
西路壽春,州七:廬,蘄,和,舒,濠,光,黃,軍二:六安,無為。縣 三十三。南渡後,府二:安慶、壽春。州六:廬、蘄、和、濠,光、黃。 軍四:安豐、鎮巢、懷遠、六安。為淮西路。
壽春府,壽春郡,緊,忠正軍節度。本壽州。開寶中,廢霍 山、盛唐二縣。政和六年,升為府。八年,以府之六安縣 為六安軍。紹興十二年,升安豐為軍,以六安、霍丘、壽 春三縣來隸。三十二年,升壽春為府,以安豐軍隸焉。 隆興二年,軍使兼知安豐縣事。乾道三年,罷壽春復 為安豐軍。崇寧戶一十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三,口二 十四萬六千三百八十三。貢葛布、石斛。縣四:
下蔡緊
安豐望
霍丘望
壽春。緊。紹興初,隸安豐,三十二年為府,乾道三年為倚郭。
六安軍,政和八年,升縣為軍。紹興十三年,廢為縣。景 定五年,復為軍。端平元年,又為縣。後復為軍。縣一:
六安中
廬州,望,保信軍節度。大觀二年,升為望。舊領淮南西 路兵馬鈐轄。建炎二年,兼本路安撫使。紹興初,寄治 巢縣。乾道二年,置司於和州。五年,復舊。崇寧戶八萬 三千五十六,口一十七萬八千三百五十九。貢紗、絹、 蠟、石斛。縣三:
合肥上
舒城下
梁,中。本慎縣。紹興三十二年,避孝宗諱,改今名。
蘄州,望,蘄春郡,防禦。建炎初,為盜所據。紹興五年收 復。景定元年,移治龍磯。崇寧戶一十一萬四千九十 七,口一十九萬三千一百一十六。貢薴布、簟。縣五:
蘄春,望。嘉熙元年,治宿。景定二年,隨州治泰和門外。
蘄水望
廣濟望
黃梅上
羅田元祐八年,以蘄水縣石橋為「羅田縣。」
和州,上,歷陽郡,防禦。南渡後,為姑熟、金陵藩蔽也。淳 熙二年,兼管內安撫。崇寧戶三萬四千一百四,口六 萬六千三百七十一。貢薴布、練布。縣三:
歷陽,緊。有梁山、柵江二砦。
含山中有東關砦
烏江。中。紹興五年,廢為鎮。七年,復。
安慶府,本舒州,同安郡,德慶軍節度。本團練州。建隆 元年,升為防禦。政和五年,賜軍額。建炎間,置舒、蘄鎮 撫使。紹興三年,舒、黃、蘄三州仍聽江南西路安撫司 節制。十七年,改安慶軍。慶元元年,以寧宗潛邸,升為 府。端平三年,移治羅剎洲,又移楊槎洲。景定元年,改 築宜城。舊屬沿江制置使司。崇寧戶一十二萬八千 三百五十,口三十四萬一千八百六十六。貢白朮。縣 五:
懷寧上
桐城上
宿松上
望江上
太湖上
監一。
同安熙寧八年置,鑄銅錢。
濠州,上,鍾離郡,團練。乾道初,移戊藕塘。嘉定四年,始 城定遠縣,復舊。崇寧戶六萬四千五百七十,口一十 五萬三千四百五十七。貢絹、糟魚。縣二:
鍾離望
定遠望
光州,上,弋陽郡,光山軍節度。本軍事州。宣和元年,賜 軍額。紹興二十八年,避「金太子光瑛」諱,改蔣州。嘉熙 元年,兵亂,徙治金剛臺,尋復故。崇寧戶一萬二千二 百六十八,口一十五萬六千四百六十。貢石斛、葛布。 縣四:
定城上
固始望
《光山》中下,同上。避諱改《期思》,尋復故。
仙居中下南渡無
黃州,下,齊安郡,軍事。建炎隸沿江制置副使司。崇寧 戶八萬六千九百五十三,口一十三萬五千九百一 十六。貢薴布、連翹。縣三:
黃岡望
黃陂。上。端平三年,寓治青山磯。
麻城。中。端平三年。治什子山。
無為軍,同下州。太平興國三年,以廬州巢縣無為鎮 建為軍,以巢、廬江二縣來屬。建炎二年,入於金,尋復。 景定三年,升巢縣為「鎮巢軍。」崇寧戶六萬一百三十 八,口一十一萬二千一百九十九。貢絹。縣三:
無為,望。熙寧三年,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縣。
巢,望。至道二年,移治郭下。紹興五年廢,六年,復。十一年,隸廬州。十二年,復來屬。景定三年,升軍,屬沿江制置使司。
廬江,望。有崑山礬場。
懷遠軍,寶祐五年五月置。縣一:
荊山
淮南東、西路本淮南路。蓋《禹貢》荊、徐、揚、豫四州之域, 而揚州為多,當南斗、須女之分。東至於海,西抵濉、渙, 南濱大江,北界清、淮,土壤膏沃,有茶、鹽、絲、帛之利。人 性輕揚,善商賈。里饒富,多高貲之家。揚、壽皆為巨 鎮,而真州當運路之要,符離、譙、亳、臨淮、胊山皆便水運而隸淮服,其俗與京東、西略同。
江南東、西路。建炎元年,以江寧府、洪州並升帥府。四 年,合江東、西為江南路,以鄂、岳來屬。又置三帥:「鄂州」 路,統鄂、岳、筠、袁、虔、吉州、南安軍;江西路,統江、洪、撫、信 州、興國、南康、臨江、建昌軍;建康府路,統建康府、池、饒、 宣、徽、太平州、廣德軍。紹興初,復分東西,以建康府、池、 饒、徽、宣、信、撫、太平州、廣德、建昌軍為江南東路,以江、 洪、筠、袁、虔、吉州、興國、南康、臨江、南安軍為江南西路。 尋以撫州、建昌軍還隸西路,南康軍還隸東路。置帥 於池、江二州。未幾,以二州地僻隘,復還建康府、洪州 東路。府一:江寧。州七:宣、徽,江,池,饒,信,太平。軍二:南康, 廣德。縣四十三。南渡後,府二:建康、寧國。州五:徽、池,饒, 信,太平。軍二:南康,廣德。為東路。紹興三十二年,戶九 十六萬六千四百二十八,口一百七十二萬四千一 百三十七。
江寧府,上。開寶八年,平江南,復為昇州節度。天禧二 年,升為建康軍節度。舊領江南東路兵馬鈐轄。建炎 元年,為帥府。三年,復為建康府,統太平、宣、徽、廣德。五 月,高宗即府治建行宮。紹興八年,置主管行宮留守 司公事;三十一年,為行宮留守。乾道三年,兼沿江軍, 尋省。崇寧戶一十二萬七百一十三,口二十萬二百 七十六。貢筆。縣五:
上元次赤
江寧次赤
句容,次畿。天禧四年,改名常寧。
溧水次畿
溧陽次畿
寧國府,本宣州,宣城郡,寧國軍節度。乾道二年,以孝 宗潛邸,升為府。七年,魏惠憲王出鎮,置長史、司馬。崇 寧戶十四萬七千四十,口四十七萬七百四十九。貢 紵布、黃連筆。縣六:
宣城望
南陵望
寧國緊
旌德緊
太平中
涇緊
徽州,上,新安郡,軍事。宣和三年,改歙州為徽州。崇寧 戶一十萬八千三百一十六,口一十六萬七千八百 九十六。貢白薴紙。縣六:
歙望
休寧望
祁門望
婺源望
績溪望
黟緊
池州,上,池陽郡,軍事。建炎四年,分江東、西置安撫使, 領建康、太平、宣、徽、饒、廣德。後以建康路安撫使兼知 池州。崇寧戶一十三萬五千五十九,口二十萬六千 九百三十二。貢紙、紅白薑。縣六:
貴池望
青陽,上。開寶末,自昇州與銅陵並來隸。
銅陵上
建德,上。唐至德縣,吳改。
石埭上
東流。中下。太平興國三年,自江州來隸。
監一。
永豐鑄銅錢
饒州,上,鄱陽郡,軍事。崇寧戶一十八萬一千三百,口 三十三萬六千八百四十五。貢麩金、竹簟。縣六:
鄱陽望
餘干望
浮梁望
樂平望
德興緊
安仁,中。開寶八年,以餘干縣地置安仁場。端拱元年,升為縣。
監一。
永平鑄銅錢
信州,上,上饒郡,軍事。崇寧戶一十五萬四千三百六 十四,口三十三萬四千九十七。貢蜜、葛粉、水晶器。縣 六:
上饒望
玉山望
弋陽,望。淳化五年,升弋陽之寶豐場為縣。景德元年,廢寶豐縣為鎮。康定中,復。慶曆三年,又廢。貴溪。望。
鉛山,中。開寶八年,平江南,以鉛山直屬京,後還隸。
永豐。中。舊永豐鎮,隸上饒,熙寧七年為縣。
太平州,上,軍事。開寶八年,改南平軍。太平興國二年升為州。崇寧戶五萬三千二百六十一,口八萬一百 三十七。貢紗。縣三:
當塗上
蕪湖,中。開寶末,自建康軍與繁昌同隸宣州。太平興國三年,與繁昌復來隸。
繁昌中
南康軍,同下州。太平興國七年,以江州星子縣建為 軍。本隸西路,紹興初來屬。崇寧戶七萬六百一十五, 口一十一萬二千三百四十三。貢茶芽。縣三:
星子,上。太平興國三年,升星子鎮為縣。七年,與都昌同來隸。
建昌,望。太平興國七年,自洪州來隸。
都昌。上。以縣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故名。紹興七年,自江州來隸。
廣德軍,同下州。太平興國四年,以宣州廣德縣為軍。 崇寧戶四萬一千五百,口一十萬七百二十二。貢茶 芽。縣二:
廣德,望。開寶末,自江寧府隸宣州。
建平,望。端拱元年,以郎步鎮為縣,來隸。
西路。州六:洪,虔,吉,袁,撫,筠。軍四:興國,南安,臨江,建昌。 縣四十九。南渡後,府一:隆興。州六:江,贛,吉,袁,撫,筠。軍 四:興國,建昌,臨江,南安,為西路。紹興三十二年,戶一 百八十九萬一千三百九十二,口三百二十二萬一 千五百三十八。
隆興府,本洪州,都督府,豫章郡,鎮南軍節度。舊領江 南西路兵馬鈐轄。紹興三年,以淮西屯兵聽江西節 制,兼宣撫舒、蘄、光、黃、安、復州,尋罷。四年,止稱安撫、制 置使。八年,復兼安撫、制置大使。隆興三年,以孝宗潛 藩,升為府。崇寧戶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五,口五十三 萬二千四百四十六。貢葛。縣八:
南昌望
新建,望。太平興國六年置縣。
奉新,望。唐新吳縣。南唐改。
豐城望
分寧,望。建炎間,升義寧軍,尋復。
武寧緊
靖安中南唐改
進賢崇寧二年以南昌縣進賢鎮升為縣。
江州,上,潯陽郡,開寶八年,降為軍事。大觀三年,升為 望郡。舊隸江南東路。建炎元年,升定江軍節度。二年, 置安撫、制置使,以江、池、饒、信為江州路。紹興元年,復 為二路。本路置安撫大使。嘉熙四年,為制置副使司 治所。咸淳四年,移制置司黃州。十年,還舊治。崇寧戶 八萬四千五百六十九,口一十三萬八千五百九十。 貢雲母、石斛。縣五:
德化,望。唐潯陽縣。南唐改。
德安緊
端昌中
湖口中
彭澤中
監一。
廣寧鑄銅錢
贛州,上,本虔州,南康郡,昭信軍節度。大觀元年,升為 望郡。建炎間,置管內安撫使,紹興十五年罷,復置江 西兵馬鈐轄,兼提舉南安軍、南雄州兵甲司公事。二 十二年,改今名。崇寧戶二十七萬二千四百三十二, 口七十萬二千一百二十七。貢白紵。縣十:
贛望有蛤湖銀場
虔化,望。紹興二十三年,改寧都。有寶積鉛場。興國,望。太平興國中,析贛縣之七鄉置。
信豐望
雩都望
會昌,望。太平興國中,析雩都六鄉於九州鎮置。有銀場。
瑞金,望。有九龍銀場。
石城緊
安遠上
龍南。中。南唐縣。本名龍南。宣和三年,改虔南。紹興三十三年,改龍南。取「百丈龍灘之南」 為義。
吉州,上,廬陵郡,軍事。崇寧戶三十三萬五千七百一 十,口九十五萬七千二百五十六。貢紵布、葛。縣八:
廬陵望
吉水,望。雍熙元年,析廬陵地置縣。
安福望
太和望
龍泉,望。宣和三年,改「泉江。」 紹興復舊。
永新,望。至和元年,徙吉水縣地置永新縣。
永豐望
萬安。望。熙寧四年,以龍泉縣萬安鎮置。
袁州,上,宜春郡,軍事。崇寧戶一十三萬二千二百九 十九,口三十二萬四千三百五十三。貢紵布。縣四
宜春望
分宜,望。雍熙元年置。有貴山鐵務。
萍鄉望
萬載,緊。開寶末,自筠州來屬。宣和三年,改名建城。紹興元年,復今名。
撫州,上,臨川郡,軍事。建炎四年,隸江南東路。紹興四 年,復來隸。崇寧戶一十六萬一千四百八十,口三十 七萬三千六百五十二。貢葛。縣五:
臨川,望。紹興十九年,析惠安、穎秀二鄉入崇仁。崇仁,望。
宜黃,望。開寶三年,升宜黃場為縣。
金谿,緊。開寶五年,升金谿場為縣。
樂安紹興十九年置,割崇仁、吉水四鄉隸之。二十四年,以雲蓋鄉還隸永豐。
瑞州,上,本筠州,軍事。紹興十三年,改高安郡。寶慶元 年,避理宗諱,改今名。崇寧戶一十一萬一千四百二 十一,口二十萬四千五百六十四。貢紵。縣三:
高安望
上高望
新昌,望。太平興國六年,析高安地置縣。
興國軍,同下州。太平興國二年,以鄂州永興縣置永 興軍。三年,改興國。崇寧戶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二,口 一十萬五千三百五十六。貢紵。縣三:
永興望
大冶,緊。南唐縣。自鄂州與通山並來隸。有富民錢監及銅場、磁湖鐵務。
通山。中。太平興國二年,升羊頭鎮為縣。紹興四年,又為鎮。五年,復。
南安軍,同下州。淳化元年,以虔州大庾縣建為軍。崇 寧戶三萬七千七百二十一,口五萬五千五百八十 二。貢紵。縣三:
南康,望。《元豐九域志》南安軍領縣二,《崇寧地理》不載南康縣。據《元豐志》,南康係望縣,有瑞陽錫務,不知併於何時。
大庾,中。淳化元年,自虔州與上猶、南康並來隸。上猶。上。有上田鐵務。嘉定四年,改南安。
臨江軍,同下州。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江建軍。崇寧 戶九萬一千六百九十九,口二十萬二千六百五十 六。貢絹。縣三:
清江望
新淦,望。淳化三年,自吉州來隸。
新喻,望。淳化三年,自袁州來隸。
建昌軍,同下州。舊建武軍,太平興國四年改。崇寧戶 一十一萬二千八百八十七,口一十八萬五千三十 六。貢絹。縣二:
南城,望。淳化二年,自撫州來隸。有太平等四銀場。
南豐望
南渡後,增縣二。
新城紹興八年,析南城五鄉置。
廣昌紹興八年,析南豐南境三鄉置。
江南東西路,蓋《禹貢》揚州之域,當牽牛、須女之分。東 限七閩,西略夏口,南抵大庾,北際大江。川澤沃衍,有 水物之饒。永嘉東遷,衣冠多所萃止。其後文物頗盛, 而茗荈、冶鑄、金帛、秔稻之利,歲給縣官,用度蓋半天 下之人焉。其俗性悍而急,喪葬或不中禮,尤好爭訟, 其氣尚使然也。
荊湖南、北路。紹興元年,以鄂、岳、潭、衡、永、郴、道州、桂陽 軍為東路,鄂州置安撫司;鼎、澧、辰、沅、靖、邵、全州、武岡 軍為西路,鼎州置安撫司。二年,罷東、西路,仍分南、北 路安撫司,南路治潭州;北路治鄂,尋治江陵。
北路。府二:江陵,德安。州十:鄂,復,鼎,澧,峽,岳,歸,辰,沅,靖。 軍二:荊門,漢陽。縣五十六。南渡後,府三:江陵,常德,德 安。州九:鄂,岳,歸,峽,復,澧,辰,沅,靖。軍三:漢陽,荊門,壽昌。 紹興三十二年,戶二十五萬四千一百一,口四十四 萬五千八百四十四。
江陵府,次府,江陵郡,荊南節度。「舊領荊湖北路兵馬 鈐轄,兼提舉本路及施、夔州兵馬巡檢事。」建炎二年, 升帥府。四年,置荊南府、歸峽州、荊門、公安軍鎮撫使。 紹興五年罷。始制安撫使兼營田使;六年,為經略安 撫使;七年,罷經略,止除安撫使。淳熙元年,還為荊南 府。未幾,復為江陵府制置使。景定元年,移治於鄂。咸 淳十年,荊湖四川宣撫使兼江陵府事。崇寧戶八萬 五千八百一,口二十二萬三千二百八十四。貢綾、紵、 碧澗、茶芽、柑橘。縣八:
江陵次赤
公安次畿
潛江,次畿。乾德二年,升白伏巡為縣。
監利,次畿。至道三年,以玉沙隸復州。熙寧六年,廢復州,以玉沙入監利縣,尋復其舊。
松滋次畿
石首次畿
枝江,次畿。熙寧六年,省入松滋。元祐元年,復。建炎四年,江陵寄治。紹興五年,還舊。嘉熙元年,移澌涅洲。咸淳六年,移江南白水鎮。下。沱市。
建寧,次畿。乾德三年,升《白舊巡》為縣,並置萬庾縣。《萬庾》尋廢。熙寧六年,省建寧入石首。元祐元年復。南渡後省。
「鄂州,緊,江夏郡,武昌軍節度。初為武清軍,至道二年, 始改。建炎二年,兼鄂岳制置使。四年,兼江南鄂州路 安撫,尋改鄂州路安撫。紹興二年,改兼荊湖北路安 撫。」六年,管內安撫;十一年,罷。嘉定十一年,置沿江制 置副使。淳祐五年,兼荊湖北路安撫使;九年,罷。景定 元年,改荊湖制置使。咸淳七年,罷。崇寧戶九萬六千 七百六十九,口一十四萬七百六十七。貢銀。縣七:
江夏緊
崇陽,望。唐縣。開寶八年,又改今名。
武昌上
蒲圻中
咸寧中
通城。中。熙寧五年,升崇陽縣通城鎮為縣。紹興五年,廢為鎮。十七年,復。
嘉魚。下。熙寧六年,析復州地入焉。
監一。
寶泉熙寧七年置,鑄銅錢。
南渡後,升昌武縣為「壽昌軍。」
德安府,中,安陸郡,安遠軍節度。本安州。天聖六年,隸 京西路。慶曆元年,還本路。宣和元年,升為府。開寶中, 廢吉陽縣。建炎四年,為安陸、漢陽鎮撫使。紹興三年, 復來屬。咸淳中,徙治漢陽城頭山。崇寧戶五萬九千 一百八十六,口一十四萬三千八百九十二。貢青紵。 縣五:
安陸,中。熙寧二年,省雲夢縣為鎮入焉。元祐元年,復。
應城中
孝感,中。建炎間,移治紫資砦。
應山中下
雲夢,中。紹興七年,移治仵落市。十八年,復舊。
南渡後無應山。
復州,上,景陵郡,防禦。建炎四年,置德安、復州、漢陽軍 鎮撫使。紹興三年,置荊湖北路安撫使。端平三年,移 治沔陽鎮。貢闕。縣二:
景陵,緊。晉縣。熙寧六年,廢州,以景陵屬安州。元祐元年,復。
玉沙,下。至道二年,自江陵來隸。寶元二年,廢沔陽入焉。熙寧六年,又隸江陵府。元祐元年,與景陵皆復。
常德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德軍節度。乾德二年,降為 團練。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熙寧七年,廢桃 源、陽口、白崖三砦。元豐三年,廢白塼、黃石二砦。政和 七年,升為軍。建炎四年,升鼎、澧州鎮撫使。紹興元年, 置荊湖北路安撫使,治鼎州,領鼎、澧、辰、沅、靖州;三十 二年,罷。乾道元年,以孝宗潛藩,升府。八年,依舊提舉 五州。崇寧戶五萬八千二百九十七,口一十三萬八 百六十五。貢紵布、練布。縣三:
武陵望
桃源,望。乾德中,析武陵地置縣。
龍陽。中。大觀中,改辰陽。紹興三年,復舊。五年,升軍使,移治黃城砦。三十年,復縣。
南渡後,增縣一。
沅江,中下。自岳州來隸。乾道中,割隸岳州,今復來隸。
澧州,上,澧陽郡,軍事。建炎四年,寓治陶家市山砦,隨 復舊。崇寧戶八萬一千六百七十三,口二十三萬六 千九百二十一。貢綾、竹簟。縣四:
澧陽望
安鄉中下
石門,中。下有臺,宜砦。
慈利。下。有索口、安福、西牛、武口、澧州五砦。
峽州,中。〈峽字舊從硤今從山〉夷陵郡,軍事。建炎中,移治石鼻山。 紹興五年,復舊。端平元年,徙治於江南縣。崇寧戶四 萬九百八十,口一十一萬六千四百。貢五加皮、芒硝、 杜若。縣四:
夷陵,中。有漢流、巴山、麻溪、魚陽、長樂、梅子六砦及鉛錫場。
宜都中
長楊。中下。有漢流、飛魚二鹽井。元豐五年,廢新安、長楊二砦。
遠安中下
岳州,下,巴陵郡,岳陽軍節度。本軍事州,宣和元年,賜 軍額。建炎間,岳、鄂二州各帶沿江管內安撫司公事。
紹興二十五年,改州曰「純」,改軍曰華容。三十一年,復舊。崇寧戶九萬七千七百九十一,口一十二萬八千四百五十。貢紵。縣四:
巴陵上
華容,望。有《占樓砦》。
平江上
臨湘淳化元年,升「王朝場」 為縣,尋改。
歸州,下,巴東郡,軍事。建炎四年,隸夔路;紹興五年,復。 三十一年,又隸夔;淳熙十四年,復;明年,又隸夔。端平 三年,徙郡治於南浦縣。崇寧戶二萬一千五十八,口 五萬二千一百四十七。貢紵。縣三:
秭歸。下。熙寧五年,省興山縣為鎮入焉。元祐元年復。有撥禮砦、青林鹽井。
巴東下有折疊砦
興山。下。開寶元年,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又徙香溪北。
辰州,下,盧溪郡,軍事。太平興國七年,置招諭縣。熙寧 七年,以麻陽、招諭二縣隸沅州。廢慢水砦、龍門、水浦、 銅安、龔溪木砦。九年,廢明溪、豐溪、會溪、新興、鳳伊、鐵 爐、竹平、木樓、烏速、騾子、酉溪砦堡。崇寧戶一萬七百 三十,口二萬三千三百五十。貢硃砂、水銀。縣四:
沅陵中
敘浦,中下。有懸鼓砦。元豐二年,置龍潭堡。
辰溪,下。有龍門、銅安二砦。
盧溪下
城一。
會溪熙寧八年十二月置。
砦《三》。
池蓬
鎮溪
黔安嘉祐三年,置池蓬。熙寧三年,置鎮溪。八年,置黔安。
沅州,下,潭陽郡,軍事。本懿州。熙寧七年收復,以潭陽 縣地置盧陽縣,以辰州麻陽、「招諭」二縣隸州。八年,併 錦州砦人戶及廢招諭縣入麻陽,為一縣。元豐三年, 併鎮江砦人戶入黔江城,為黔陽縣,尋廢鎮江砦為 鋪。五年,升舊渠陽砦為縣。元祐六年,省為砦。崇寧二 年,復為縣。崇寧戶九千六百五十九,口一萬九千一 百五十七。貢硃砂、水銀。縣四:
盧陽。下。有蔣州「西縣」 、「八洲、長宜、迥溪、鎮江、龍門、懷化八鋪。」
麻陽,下。有錦州砦、龔溪、龍家、竹砦、虎踵、齊天、叉溪六鋪。龔溪砦,熙寧六年賜名,其後為鋪,未詳。黔陽。下。有竹砦、煙溪、無狀、木州、洪江五鋪。
渠陽
砦八。
熙寧間,復硤中騰、雲、鶴、繡、勝五州,富、錦、圓三州。六年,以硤州新城為安江砦,富州新城為鎮江砦。七年,廢慢水砦、龍家堡,以辰州龍門、鎮安二砦隸州,尋廢為鋪。宣和元年,復置銅安砦。元豐三年,置托口砦。四年,以古城州貫保新砦為貫保砦,奉愛豐山新保為豐山新堡,小由、長渡村堡為小由砦,安江有洪江、銅安二鋪。
托口。有「竹灘」 一鋪,元豐八年罷。
貫保,元豐三年置,六年,隸誠州。元祐六年廢,崇寧二年復置。
渠陽元祐三年,以渠陽軍改來隸。
竹灘
洪江,並元祐五年置,隸黔陽縣。
若溪崇寧三年置
便溪崇寧三年以蔣州改。
靖州,下,軍事。熙寧九年,收復唐溪洞誠州。元豐四年, 仍建為誠州。五年,沅州貫保砦改為縣,總治本砦,並 托口、小由、豐山四堡砦戶口,以「渠陽縣」為名,隸州。六 年,移「托口」、小由兩砦卻屬沅州,析邵州蒔竹縣隸州, 移渠陽縣為州治。七年,沅州小由砦復隸州,尋廢小 由砦、豐山堡,元祐二年,廢為渠陽軍。三年,廢軍為砦, 屬沅州。元祐五年,復以渠陽砦為誠州。崇寧二年,改 為靖州。大觀元年,為望郡。崇寧戶一萬八千六百九 十二,口闕。貢白絹。縣三:
永平。下。本渠陽縣。崇寧二年改名。紹興八年,移入州。
會同。下。本三江縣,崇寧二年改。
通道。下。本羅蒙縣,崇寧二年改。
砦四。
狼江
收溪
貫保
羅蒙元豐六年,置收溪,復以沅州貫保來隸。七年,置羅蒙。元祐三年,廢收溪、羅蒙。崇寧二年,又置若水、豐山二砦。
堡五
石家
滻村
多星
大由
天村。元豐四年,置石家滻村。六年,置多星。七年,置大由、天村。元祐三年,廢多星、大由、天村等堡。崇寧三年復置,又置羊鎮堡、大砦堡。大觀二年,又置飛山堡。政和三年,又置零溪堡。八年,又置通平堡。
荊門軍,開寶五年,長林、當陽二縣自江陵來隸。熙寧 六年廢軍,縣復隸江陵府。元祐三年,復為軍。端平三 年,移治當陽縣。縣二:
長林次畿
當陽,次畿。紹興十四年,廢入長林;十六年,復。
漢陽軍,同下州。熙寧四年,廢為縣,以漢川縣為鎮,屬 鄂州。元祐元年,復置。紹興五年,又廢為縣。七年,復為 軍。縣二:
漢陽緊
漢川。下。太平興國二年,自德安來隸。紹興五年廢,七年復。
壽昌軍,下,本鄂州武昌縣。嘉定十五年,升壽昌軍使, 續升軍。端平元年,以武昌縣還隸鄂州。縣一:
武昌。上。以武昌山為名。孫權所都。南渡後,為江州治所,後復故。
《南路》。州七:潭,衡,道,永,邵,郴,全。軍一:武岡。監一:桂陽。縣 三十九。南渡後,增茶陵軍。紹興三十二年,戶九十六 萬八千九百三十,口二百一十三萬六千七百六十 七。
潭州,上,長沙郡,武安軍節度。乾德元年,平湖南,降為 防禦。端拱元年,復為軍。舊領荊湖南路安撫使,大觀 元年,升為帥府。建炎元年,復為總管、安撫司。紹興元 年,兼東路兵馬鈐轄。二年,復為安撫司。崇寧戶四十 三萬九千九百八十八,口九十六萬二千八百五十 三。貢葛茶。縣十二:
長沙,望。開寶中,廢長豐縣入焉。
衡山,望。淳化四年,以衡山、岳州湘陰並來隸。有黃簳銀場。
安化,望。熙寧六年置,改七星砦為鎮入焉。廢首溪砦。元祐三年,置博易場。
醴陵緊
攸上
湘鄉中
湘潭中
益陽中
瀏陽,中。有永興及舊溪銀場。
湘陰,中。乾德三年,自鼎州隸岳州,俄而來隸。寧鄉。中。
《善化》元符元年,以長沙縣五鄉、湘潭縣兩鄉為善化縣。
衡州,上,衡陽郡,軍事。崇寧戶一十六萬八千九十五, 口二十萬八千二百五十三。貢麩金、犀。縣五:
衡陽,緊。有熙寧錢監。
來陽中
常寧。中下。熙寧六年,廢常寧縣獎中砦。有茭源銀場。
安仁,中下。乾德二年,升安仁場為縣。
南渡後,升茶陵為軍。
道州,中,江華郡,軍事。乾德三年,廢大歷縣。熙寧六年, 廢楊梅、勝岡、綿田三砦。紹興元年,隸荊湖東路;二年, 復舊。崇寧戶四萬一千五百三十五,口八萬六千五 百五十三。貢白紵、零陵香。縣四:
營道,緊。熙寧五年,省永明縣為鎮入焉。元祐元年復。
江華。緊。有黃富鐵場。
寧遠,緊。唐延唐縣。乾德三年改。
永明上
永州,中,零陵郡,軍事。熙寧六年,廢福田、樂山二砦。八 年,廢零陵砦。崇寧戶八萬九千三百八十七,口二十 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二。貢葛、石燕。縣三:
零陵望
祁陽中
東安。中。雍熙元年,升東安場為縣。有東安砦。
郴州,中,桂陽郡,軍事。紹興初,改隸荊湖東路;二年,仍 來屬。崇寧戶三萬九千三百九十二,口一十三萬八 千五百九十九。貢紵。縣四:
郴,緊。有新塘、浦溪二銀坑。
桂陽,中。唐義章縣,後唐改「郴義。」 太平興國初,又改。有延壽銀坑。
宜章。中。唐義章縣。太平興國初改。
永興。中。舊高亭縣,熙寧六年改。
南渡後,增縣二。
興寧嘉定二年,析郴縣資興、程水二鄉置資興。
縣後改今名
桂東。本郴縣地。嘉定四年,析桂陽之零陵、宜城二鄉置今縣於上猶砦。
寶慶府,本邵州,邵陽郡,軍事。大觀九年,升為望郡。寶 慶元年,以理宗潛藩,升府。淳祐六年,升寶慶軍節度。 崇寧戶九萬八千八百六十一,口二十一萬八千一 百六十。貢犀角、銀。縣二:
邵陽望
新化,望。熙寧五年,收復梅山,以其地置縣。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雲溪五砦。
全州,下,軍事。紹興元年,聽廣西路經略安撫司節制。 崇寧戶三萬四千六百六十三,口一十萬六千四百 三十二。貢葛、零陵香。縣二:
清湘,望。有香煙、祿塘、長烏、羊狀、硤石、磨石、獲源七砦。
灌陽。中。有洮水、灌水、吉寧砦。
茶陵軍,紹興九年,升縣為軍,仍隸衡州。嘉定四年,析 康樂、雲陽、常平三鄉置酃縣,亦嘗隸衡州。縣一:
「酃下」 ,因「酃湖」 為名。
桂陽軍,本桂陽監,同下州。紹興元年,隸荊湖東路,二 年,復故,三年,升軍。崇寧戶四萬四百七十六,口一十 一萬五千九百。貢銀。縣二:
平陽,上。隋縣。晉廢。天禧三年置。有「大富」 等九銀坑。熙寧七年復。
藍山。中。景德三年,自郴州來隸。
南渡後,增縣一。
臨武。中。石晉廢,紹興十年復。
武岡軍,崇寧五年以邵州武岡縣升為軍。縣三:
武岡,中。有山塘一砦。熙寧八年,廢白沙砦,置關硤、武陽、城步三砦。元祐四年,置赤木砦。紹聖元年,置神仙砦。崇寧二年,置通硤。大觀元年,置硤口砦。綏寧,中。本邵州蒔竹縣地。熙寧九年廢。崇寧九年復。紹興十一年,移治武陽砦,二十五年,還舊。後廢臨岡來入。
臨岡。本蒔竹縣。元豐四年,以《溪洞》徽州為縣,隸邵州。六年,建臨口砦。崇寧五年,改砦為縣,隸武岡軍。
南渡後,廢武岡,增新寧。
下。漢夷地。紹興二十五年,於水頭江北立今縣。
荊湖南北路,蓋《禹貢》荊州之域,當張翼、軫之分,東界 鄂渚,西接溪洞,南抵五嶺,北連襄、漢。唐末藩臣分據, 宋初下之,鄂岳本屬河南,安復中土舊地,今以壤制 而分隸焉。江陵國南距鎮,當荊江上游,西控巴、蜀、澧、 鼎、辰三州,皆旁通溪洞,置兵戍守。潭州為湘嶺要劇, 鄂、岳處江、湖之都會,全、邵屯兵以扼蠻獠,大率有材 木茗荈之饒,金鐵羽毛之利,其土宜穀稻,賦入稍多。 而南路有袁、吉壤接者,其民往往遷徙自占,深耕穊 種,率致富饒,自是好訟者亦多矣。北路農作稍惰,多 曠土,俗薄而質。歸、峽信巫鬼,重淫祀,故嘗下令禁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