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31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十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三十一卷目錄

 五臺山部彙考

  圖

  考

山川典第三十一卷

五臺山部彙考

編輯

《華嚴經》之「清涼山。」

五臺山即佛經之清涼山。五峰高入雲表,頂皆積土, 故謂之臺。夏積冰雪,故又名清涼山。《華嚴經》言「文殊 師利居之。」在今山西太原府五臺縣東北一百四十 里,周圍五百里,中臺高三十九里,東臺高三十八里, 南臺高三十七里,西臺高三十五里,北臺高四十里。 華嚴嶺、聖鐘山、清涼嶺、金閣嶺,皆此山之支裔也。

五臺山圖

五臺山圖

按《華嚴經疏》:「清涼山,即代州鴈門郡五臺山也。歲積 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 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

按《寰宇記》,「五臺山在代州五臺縣東北一百四十里, 《道經》以為紫府山,《內經》以為清涼山。」

按:《唐書地理志》:「代州鴈門郡五臺。」有五臺山,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河東名山崞山,在代州崞 縣。《地理志》:名山無崞山,有五臺山,在代州五臺縣。 按宋僧延一《五臺山志》:五臺山本名清涼山,《華嚴經 疏》云:「清涼山者,即代州鴈門郡五臺山也。以歲積堅 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名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 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海東《文殊傳》云:「五臺即 是五方如來之座也,亦象菩薩,頂有五髻。」《華嚴疏》文 云:「此山磅礡數州,綿五百里,左鄰恆岳,隱嶙參天,右 控洪河,縈迴帶地。北臨朔野,限雄鎮之關防;南擁汾 陽,作神州之勝勢。迴環日月,畜泄雲龍。雖積雪夏凝 而奇花萬品,寒風冬冽而珍卉千名。丹障橫開,翠屏 壘起,排空度險,時逢物外之流;捫蘿履危,每造非常 之境。白雪凝布,疑淨練於長江;早日熾升,認扶桑於 大海。」《大唐神州感通錄》云:「代州東南有五臺山者,古 稱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勢極崇峻,上有五臺,其 頂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於谷底。其山極寒,南號清 涼山。山下有清涼府,經中明說文殊將五百仙人住 清涼雪山,即」斯地也。所以古來求道之士,多游此山, 靈蹤遺窟,奄然在目,不徒設也。中臺至高,去並七百, 望如指掌。上有小石浮圖,其量千許,即後魏文帝宏 所立也。石上人馬之跡,宛然存焉。頂有大泉,名曰太 華,澄清似鏡。有二浮圖夾之,中有文殊師利像。人有 至者,鐘聲香氣,無日不聞,神僧瑞像,往往逢遇。又「按 《靈記》,五臺有四埵,去臺各一百二十里。」據古圖所載, 今北臺即古中臺,中臺即古南臺,大黃尖即北臺,栲 栳山是西臺,漫天石是東臺,惟北臺、中臺古時有異, 東西二臺,古今無異。無恤臺,常山是也。昔趙簡子名 無恤,曾登此山,觀代國,下瞰東海蓬萊宮觀神仙之 宅。此是普賢菩薩於中止住,雲霞出沒,往來五臺,登臺者多見靈瑞,緣斯聖跡,故號為東埵也。西瞢䔲山 上有宮池古廟,隋煬帝避暑於此而居,因說天池,造 立宮室,龍樓鳳闕,遍滿池邊。此池世傳神龍所居,緣 斯聖跡,故號為西埵也。南有繫舟山,上有銅鐶,船軸 猶在,昔堯遭洪水,係舟於此,世傳堯睹文殊,見於南 臺,緣斯聖跡,故謂之南埵也。北有覆宿堆,即夏屋山 也,魏孝文往覆宿此,因以名焉。下見雲州石窟寺。世 傳山上有乾闥婆城,即化城也,常於日欲出時城乃 現。又望見北月,吳塚壘壘,有鬼趁南行,及見南山柏, 各蘽出隨行。文帝叱之,其蘽即迴,低曲而走,因謂之 「亞走柏」,緣斯聖跡,謂之北埵也。唐儼禪師,神異僧也。 嘗登南臺之上,望見五頂皆有五色雲覆之,隨雲覆 者,配之為臺。中臺頂上有太華池,方圓二里,天生九 曲,其水湛然,色若琉璃,澄澈見底。池內平處有石磊 落,叢石間復有名花,百品交映,神龍宮宅之所在焉。 人暫視之。請幫助識別此字。然神駭,雲霧祥映,難以具言。然池之大 小淺深,神變不定,故禮謁者解纓褫珮,投中而去。古 十寺大字:「靈鷲、王子、靈峰、飰仙、天盤、清涼、石窟、佛光、 宕昌、樓觀。」今益唐來寺六:竹林、金閣、安聖、文殊、玉華、 聖壽、靈跡、四:太華池、白水池、孝文人馬跡、千年冰窟、 名花、五日菊花、孝文十二院花、五鳳花、百枝花、缽囊 花;北臺頂上有天井,下有龍宮,白水池相連,金剛窟 亦相通徹。古有八寺:寶積、淨明、木瓜、普濟公主、甘泉、 火谷、聖壽。今益寺二:寶山、太平興國《靈跡》十六、七佛 池、羅漢臺、九女泉、公主臺、孝文教鷹臺、孝文打毬場、 仙人菴、禪菴、蘽亞走柏、生、死蘽、空心蘽生地獄、鄧隱 峰塔、憨山、玉泉、金井。《異草》二:雞足草、瞢𧄼草。東臺舊 名雪峰,山麓有研伽羅山,臺上遙見滄瀛諸洲,日出 時下視大海,猶陂澤焉。古寺一十五:華林、香雲、觀海、 乳頭、香虆、銅鐘、石堂、龍盤、光明萬像、鳳嶺、龍泉、五王、 天城、溫湯、古華嚴、今益寺三:金界、乾明東塔院靈跡 十二:松子戍、赤龍口、六鳳巖、明月池、五王城、棗林、乳 頭、香蘽、研伽羅山、那羅延窟、萬聖足跡、溫湯藥三,人 參、長松、茯苓。西臺與祕魔巖相連,危磴干雲,喬林拂 日,分空絕壁,接漢,層巒古寺十二:祕密石門、榆勒乳 石、東尖大會、日照、向陽、鐵勒浮圖、熊頭豹子。今益寺 四:李牛、黑山、仰盤、病牛泉、靈蹟一十五,泥齊和尚、孝 文射垛、落王崖、香山、獅子蹤、子、闐國王蹤、二聖對譚 石八功德水、石門、鳥門、龍窟、薩埵崖、《王子燒身塔》《割 肉坐石》、王母仙桃藥、三黃精、茯苓、《木瓜》。南臺孤絕,距 諸臺差遠。林麓蓊鬱,巖崖傾敧,最為幽寂。昔有僧明 禪師居此三十餘載,亦遇神仙飛空而去,惟蟬蛻其 皮。三十里內,悉是名花,遍生峰岫,俗號「仙花山。」化寺 屢逢,鐘聲時發。昔有人遇異人,形偉冠世,言語之間, 超騰遂遠。故僧明禪師歌曰:「南臺秀峙,龍神歸依。春 雲靄靄,夏雨霏霏。黑白瞻禮,失渴忘疲。何罪不滅,何 福不滋。臥於石罅,而坐神龜。菩薩麻充其龍枝,羅浮 草結作禪衣。居巖崿兮靜慮,履山巔兮尋師。餐松長 智,餌菊除飢。講說般若,志行禪師。再睹龍母,又見龍 兒。家施白藥,永離苦衰。古寺九娑婆,殊」公、郭嬤、嵌巖、 浮圖、高嶺、石臺、小柏、赤崖。今益寺三:福聖靈境、《法華 靈跡》九、七佛谷、龍宮、勝堆、萬畝平、東王相、西王相、神 龜,東車尖、西車尖,石罅藥二、人參、鐘乳。中臺北、北臺 南,中有諸佛浴池,一百二十所,四面是水,中心有土 臺,方圓三尺,號為菩薩盥掌遊戲之地。其水香氣氛 馥,色相光明,人熟視之,「神移目亂,不敢久住,然人亦 罕到。池中多出白雲,狀如隊仗,有梵志婆羅門像。金 剛窟即文殊大宅,此窟在東北臺二麓之下,樓觀谷 內,南北嶺間有石門,乃先聖出入之處,人多不識。昔 有繁峙縣佛慧師,曾入此窟。行約三十里,有橫河,既 濟即抵平川,無復凡水,但見寶林。」極望四周,金樓瓊 塔,炳然「晃日。」佛慧後出,為人說此。

按《圖書編》:《山西山攷》:「五臺山在五臺縣東北一百四 十里,環五百餘里。山有五峰,高出雲表,頂皆積土,故 謂之臺。」《佛經》云:「北方文殊師利所居曰清涼山」,即此。 山中圓光不時呈現,亦時有金蓮缽囊熟綿花之瑞。 柳宗元曰:「雲代間有靈山焉,與竺乾、鷲嶺角立相應。」 王琮詩:「靈跡傳聞事不虛,好山多是異人居。雄臨絕 塞風霜古,寒逼新春草木疏。百里行看層巘出,五峰 坐見彩雲舒。四時利澤霑群品,誰識楊枝一灑餘。」中 臺高四十里,頂平廣,周六里。頂西北有太華池,取水 禱雨輒應。正東左畔去臺五里有雨花池。前三十里 有飯仙山,即中臺案也。東西有鷲峰,西側有甘露池。 蔣瑄詩:「丹崖碧嶂聳奇觀,天近星河壓眾巒。雨少四 時山有潤,雪多九夏地偏寒。平吞嶺海煙波闊,遠接 天池宇宙寬。萬籟此間俱寂寂,惟聞鐘磬出巖端。」東 臺高三十八里,頂平廣,周三里。頂東畔有那羅延洞, 僅容人身。側入洞中風寒,盛夏有冰,五色光彩,嘗從 內出。又東有樓觀谷,內有習觀巖。西北去臺十五里, 有華巖嶺、仙人洞。東南。嶺畔二十里有明月池,人傳 以紗帛障目下睹或見月在水中。西南有青峰,一曰大羅頂,南連望聖臺,臺下有東谷池,西南石上有羅 侯顯跡,又有善才庵。又東去臺有溫湯池、溫泉寺。釋 覺同詩:「度險凌寒上翠巒,東臺風景望中寬。深藏佛 境乾坤大,遠鎮皇圖社稷安。天雨飛花香冉冉,海波 浮日影團團。幾回笑指蓬萊島,三點青峰似髻蟠。」西 臺高三十五里,頂平周二里,頂上有魏文帝人馬跡。 北有祕魔巖,洞天隱中,有聲如風。西嶺畔有薩埵崖、 捐身崖,去臺西北有八功德水。東北下有文殊洗缽 池。釋覺同詩:「西嶺嵬峨接遠蒼,回瞻鄉國白雲傍。孤 峰嶺翠連三晉,八水分流潤四方。晴日野花鋪蜀錦, 秋風仙桂落天香。當年獅子曾遺跡,巖谷常浮五色 光。」南臺高三十七里,頂平廣,周二里。南去七十里,麓 畔有聖僧巖,又名滴水巖。南二十里西崖畔有三賢 巖,又名七佛庵。東三十里交口,下有聖鐘山,狀如覆 鐘。西北一十五里有清涼嶺,嶺西北有清涼泉,上有 羅漢洞。東北有竹嶺。東南十里有金閣嶺。蔣誠詩:「融 融日午麗崇臺,四面山光罨畫開。清磬有聲常出樹, 古碑無字漫封苔。安禪老衲忘生滅,解脫神仙任去 來。多少路傍經過客,登臨不惜重徘徊」北臺高三十 八里,頂平廣,周三里,名掖斗峰。頂南畔有羅侯臺,臺 頂有黑龍池,即天井。南下二十里有白水池,與天井 連。其水經繁峙縣峨谷口入滹沱。其麓有七佛池,南 又有飲牛池。東北有寶峰,又名「寶山」,產銀石碌,又產 天花菜。東北二臺麓有金剛窟,又名金剛洞,去二臺 各二十里,昔佛陀波利入此不出。

按《山西通志山川》:「五臺山在五臺縣西北一百四十 里,山五峰高出雲表,頂皆積土,故謂之臺。」《佛經》云:「北 方有文殊師利所居之地,曰清涼。」即此也。

聖鍾山與五臺山相連。有仙寺嶺、三賢巖、習觀巖、聖 僧巖、青風、寶陀嶺。勝蹟二十二處。

按《太原府志山川》:「五臺山在五臺縣東北一百四十 里,環五百餘里,五峰高出雲表,頂皆積土,故謂之臺, 又名清涼山,臺分東、西、南、北、中,寺字壯麗,山中圓光 時現。」

按《五臺縣志山川》:「五臺山在縣治東北一百二十里, 世傳文殊師利所居之地。」

《橋梁》西巡橋在臺山塔院寺前,舊名「巡檢司橋」,今名 「西巡橋。」

村屯。出縣北門,至蕭家河正東,去上坡三里,為淲陽 嶺,依嶺建剎,殿閣頗麗,為臺山西來第一山門。 按《清涼山新志化宇》:「震旦之有清涼山者,乃文殊菩 薩之化宇也。亦名五臺,以歲積堅冰,夏多飛雪,曾無 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峙,頂無林木,若壘土然,故曰 五臺。地連鴈代,盤礡數州,周五百餘里,左鄰恆嶽,右 俯滹沱,北凌朔塞,南瞰中原,為大國之屏藩,作幽燕 之襟帶。五峰中立,千嶂環開。縈紆盤鬱,無非梵行之 棲;隱顯高低,盡是真人之宅。雖寒風勁冽,瑞草爭芳; 積雪瀰漫,名花競發。白雲凝布,奪萬里之澄江;杲日 將昇,化一川為大海。」此其常境也。若夫精心鑽仰,刻 意冥求,聖境靈區,隨時幻化。或神燈觸目,「或佛光攝 身,或金閣浮空,或竹林現影。金剛窟裏,列聖森森;澡 浴池邊,群真濟濟。披霞撥霧,身登物外之天;躡石捫 蘿,步入非常之境。實百靈之奧府,乃萬聖之幽都。其 間靈異,匪得名言;徵其源也,乃曼殊大願之所持,如 幻三昧之所攝。無方無體,非色非空,觸類而彰,應心 而注。故得染煙齅氣,咸資般若之光;觸體沾雲,悉植 菩提之種。」《大疏》云:「自大師晦跡於西垂,妙德揚輝於 東夏。雖法身常在,雞山空掩於荒榛;應現有方,鷲嶺 得名於茲上。」自非大士慈雲瀰漫,智海汪洋,廓法界 以無疆,盡眾生而為願,孰能感應若斯之盛哉?或問: 域內名山有五,古帝王四時巡狩,以時祀之。而泰山、 梁父為四嶽長,於茲封禪,載諸經史詳矣。今文殊大 士居清涼山,而令海內傾心,亦有所考證乎?答曰:「《大 華嚴經》云:『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薩 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 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又《寶藏陀羅尼 經》云:「佛告金剛密跡王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 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 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及有無量天龍八部 圍繞供養』。」斯言可謂審矣。此外自古及今,神人顯彰 甚多。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者,四果人也,始至此土, 以天眼觀,即知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育王所置佛 舍利塔。又宇文後周時,有化人來遊此土,雲禮迦葉 佛說法處,並往清涼文殊住處。至山,忽化現文殊像, 騰空不見,乃知即文殊化身。又唐初,師子國僧跣足 而來,禮清涼山。又唐道宣律師感諸天人常來侍衛, 咨詢諸天冥遠之事,無不詳答。極言清涼山為文殊 所居,靈異彰著。已上諸條,並出《感通傳》。故藍谷云:「此 土名山,雖嵩岱」蓬瀛皆編外典,未有若清涼出於佛 口,傳於龍藏,宅萬聖以敷化,冠五印以飛聲,美曜靈

區,利周賢劫者也。問曰:「『有雲劫火洞然,此山不壞』。以
考證
今觀之,山石之隕潰,林木之代謝,擊之則裂,火之則

灰,事理之常,安得歷三災而不壞耶?」答曰:「化相則壞, 真相不壞。故《法華經》云:『大火所燒時,我淨土不毀』。如」 身子見娑婆丘陵土石,斯可壞者也;螺髻見如自在 天宮,斯不可壞者也。然真之與化,非一非異。如鏡中 像,非即是鏡,亦非離鏡有像可得。如夢所見,雖非本 身,然離本身,無別夢境。故《楞嚴經》云:譬如目眚,矚燈 光中,別現圓影,彼非眚人,則無所見。眾生以無明故, 妄見山河諸有為相,聖則不見。又如《法界品》中,如來 入師子奮迅三昧,逝多園林即有無盡功德莊嚴雲 雲。二乘在會不見不聞,乃至云:如是皆是普賢菩薩 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緣,聲聞不見, 是知真境無殊,悟迷斯隔。推此可知,據上所論,真土 無邊,獨曰此處不壞者,欲令歸心專一。又如窺一隙 之空,即見無盡之空雲爾。

《靈蹟》五臺亦曰五峰。臺者言其高平,峰者,言其峭拔。 列為五者,「觀國師雲表大士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 五部之真祕,洞五陰之性源,故首建五佛之冠,頂綰 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其東西南北四 臺,皆自中臺發脈,群嵐聯屬,勢若遊龍,惟南臺獨秀, 而窵居丁位,高三十七里,頂若覆盂,周一里,山峰聳 峭,煙光凝翠,雜花彌布,猶若鋪錦,亦名「錦繡峰。」其《靈 跡》二十一曰:

《仙花山》:即南臺山名。

「普賢塔」,臺山。

古南臺臺南二里。嘉靖間,香林大士卓菴其上。 《石城》:臺南二十里,四山壁立,若城。

《石罅神龜》,仙花山南麓。

白龍池臺東南麓。

插箭嶺臺東二十里。宋太宗北征至此,見菩薩現八 臂相,插箭而還。

「萬木平」,臺西南四十里。唐李澄師莊。

龍宮聖堆,近娑婆寺。龍母聞法化去,龍池即湧為堆。 聖鐘山,臺南八十里,昔有神鐘飛來,懸於巖下,後飛 鳴而去。今鐵虡尚存。

聖僧崖亦名「滴水崖」,臺南七十里。唐貞觀中,梵僧於 此立化。

古竹林,臺西南三十里,唐法照入聖境。

虒陽嶺西南三十餘里,佛陀波利見文殊處,有尊勝 幢存焉。虒陽河源發此。

志公洞《清涼石》南。

法華洞志公洞前。

七佛洞,臺西南二十里。古有七梵僧,至此入寂不起, 遂立七佛像。

千佛洞臺東北崖畔。嘉靖間,僧道方者,夜遊至此,見 神燈萬點,既出旋入。方隨入,見「玉佛像森列其中,更 進,則聞波濤之聲,悚懼不能出,因持觀音名號,願造 聖像。」旋見一燈前導而出,即洞造像焉。

金閣嶺臺西北。昔人見空中金閣,因建寺擬之 「天盆谷。」金閣嶺之左,山若仰盂

蛇溝天盆之北,亦名「車溝。」

海螺城天盆東。昔人見化城若海濤盤旋之狀。 東臺高三十八里,頂若鰲脊,周三里,蒸雲浴日,爽氣 澄秋。東望明霞,如陂若鏡,即大海也。亦見滄、瀛諸州, 因名望海峰。東溪之水,北注滹沱,東南四十里入阜 平縣界,西北二十里入繁峙縣界。其靈蹟一十四曰 那羅延窟,臺東畔,其內風氣凜然,盛夏有冰,燈光時 現。《華嚴經》云:「是菩薩住處。亦是神龍所居。」

笠子塔臺頂。宋宣和間,代牧趙康弼,同慈化大師見 異僧入那羅窟,留斗笠,建塔藏之。

觀音坪,臺北麓一里。

華嚴谷臺西北,今名「東臺溝。」

棗林臺東北,後魏永安二年,恆州刺史家人逐白鹿 至此,有白鬚長者,扶杖立大宅門外,指其人食棗療 飢,再往尋之,不可蹤跡矣。

《五王城臺》東北建梵宇,

天城,五王城側。《靈跡記》云:「天城即化寺也。不依地立, 迥出雲霞之表。珠樓紺殿,皎若天成。得遇之人,塵機 頓息。」

大會谷,臺東眾溪交匯。「滹沱」源出此。

華林臺東南二十里,即古華嚴。

溫泉,臺東南七十里。

馬跑泉,臺東南六十里。

龍泉關:臺東南六十里。

舊路嶺臺東南五十里。

鐵鋪,臺南五十里。

棲賢谷臺西南溝,古德藏修處也。

觀音洞棲賢谷,巖畔有滴泉,味甘。

化竹林,臺西南支山二十里。昔人遠望,萬竹森森,近 則失之,遂此卓菴。

青峰化竹林南,今名大螺頂。有不語僧,久立不坐臥人亦以「立禪」呼之。

《現聖臺青峰之南。唐觀國師》常見「萬聖羅空,五雲停 岫。」

「明月池」,臺西南,昔人晦夜,見皎月澄池。

石佛嶺池南二十里。

漫空石,東臺頂,盛夏流液,人結屋覆之。

研伽羅山。即東臺山名。梵語未詳。

「紫府」,五臺之總稱也。《趙無恤獵常山》西占紫雲之瑞。 「黃巍嶺」,張商英見神燈隱現。

《觀來石》未詳出處。

西臺高三十五里,頂平,周廣二里,月墜峰顛,儼若懸 鏡,因名「掛月峰。」其上有泉,群山拱合,巖谷幽邃。四十 里至繁峙縣界。其《靈蹟》十七,曰:

「魏文帝人馬跡。」相傳魏文帝至此避暑。

八功德水,臺北。

《二聖對談石》《唐法林見緇白二叟對談石上,近之則 失》。

《獅子蹤對談石》下。

牛心石,臺東有石,狀若牛心。

文殊洗缽池臺東北,昔有白髮母洗缽於此。僧明信 問:從何來,母云:「中臺乞食而來。」言訖忽隱,惟見光暎 林谷。

泥齋和尚習定處。臺東北。昔有神僧住此,以泥作饌, 食之。

《鳥門臺》,西北隅。

龍窟臺西麓。

石門臺西南谷中。

李牛谷臺西北三十里。

禪堂溝臺西北。

峨谷臺西五十里。

祕魔巖臺西四十里,木義和尚所居。

《龍洞祕魔巖》,懇禱則龍現,大小不等。

《薩埵崖》,「祕魔巖之西,古有代州王氏女不欲配,逃於 此,食薇飲露。父母逼之,女投崖未及地,飛昇而去。」 香山中西二臺之間。

北臺高四十里,頂平,周廣四里。仰視峰巔,上薄斗杓, 因名「葉斗峰。」風雨雷電,惟出半麓。雲氣瀰漫,旋覆蓋 為龍帝之宮也。東瞻海洋,北眺沙漠,聿為鉅觀。四十 里,至繁峙川前,眾溪發源入清河。其靈蹟二十七,曰 黑龍池,亦名金井池。有龍神祠,四方之民禱雨輒應。 說法臺,臺東人遊觀者,時聞鐘梵之音。

鄧隱峰塔參馬祖歸飛錫,解戰,倒化於北臺,妹為建 塔。近僧明來重修。

「生陷獄臺」後麓。隋繁峙民張愛盜龍池錢,將歸,暴風 忽起,吹墮於此。上俯巉崖,下臨絕澗,黑雲四合,冰雪 湧身,求出不得,乃哀號稱菩薩名。經宿雲開,見白兔 引之出。

「羅漢臺」「臺東」,唐十六梵僧集此同化去。

華嚴嶺臺東南二臺之間。

樓觀谷臺東南二十里。

《金剛窟》,在樓觀左崖畔,乃萬聖之祕宅。《秖洹圖》曰:「三 世諸佛供養之器,俱藏於此。迦葉佛時,楞伽鬼王所 造神樂,及金紙銀書毗奈耶藏修多羅藏,佛滅度後, 悉收入此。昔佛陀波利入此不出。」

白水池樓觀谷後,其泉若乳,人取滌眼。

「五郎祠」樓觀谷西,宋楊業《第五子出家》處。

「玉泉」無著見化人於此飲牛。

紫霞谷臺南,俗呼北臺溝,清涼最深處,禪侶所棲。 龍門臺南麓。下有留雲石,北有藏雲谷,雲出為雨,雲 入為霽。胡順菴刺舌血書《華嚴經》處。

金沙泉龍門側。

仙人菴臺後麓。

九女泉臺後七里。昔有九仙女浣濯於此。

《藏「真谷」臺西北,五百梵僧藏修》之地。

大黃尖,臺北二十里。即古北臺。

卓錫泉在蘭若寺。唐初僧道賢縛茅藏修,艱於得水。 偶客僧至,索浴,賢遠汲澗下。明日僧欲浣衣,賢復負 器汲水。器破,賢易器再往,略無怠色。其僧歎曰:「子可 謂誠矣。」即卓錫菴前,命賢拔之,甘泉隨拔而出。僧持 錫彈指,騰空而去。

憨山昔有梵僧,從魏文帝丐一臥具地,帝許之。其僧 展具覆五百里,帝知為神,僧不顧,馳馬徑去,山隨後 逼之,帝還顧曰:「汝憨耶?」山乃止。因此得名。

文岫山:臺西北四十里。

寶陀山:臺北四十里。亦名寶山。

秦戲山臺東七十里。《山海經》云:「秦戲之山,無草木,多 金玉,滹沱之水出焉」,亦名派山。

「品字泉」,在秦戲山,即滹沱源。西流由北臺之陰,注達 真定。

中臺高三十九里,頂平,周廣五里,蒼崖拔地,翠靄浮 空,因名翠巖峰。與西北二臺肩臂聯接,南矚晉陽,北凌沙塞,有五溪發源。二溪左注清河,三溪右由西臺, 下出峨口,入滹沱焉。《水經》云:「峨谷之水,出於中臺。」即 此也。其靈蹟二十有八,曰:

靈鷲峰臺懷小山,今稱菩薩頂,宛若西天靈鷲山,故 名。

「甘露泉」峰右。

大寶塔,靈鷲之前,五峰之中,漢摩騰天眼見此,有阿 育王所置佛舍利塔,歷代帝王,不廢修飾,明神宗母 慈聖太后重建。高入雲漢,神燈夜燭,清涼第一勝境 也。

佛足碑大塔左,按《西域記》云:「摩竭陀國波吒利精舍 大石,釋迦佛所遺雙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 輻輪相,十指皆現花文卍字,寶瓶魚劍之狀,光明炳 耀。昔佛北趣拘屍那城,將示寂滅,回顧摩竭陀國,蹈 此石上,告阿難言:『吾今最後留此足跡,以示眾生,有 能見者,生大信心,瞻禮供養,滅無量罪,常生佛前』。」如 來既寂,諸外道軰妒嫉,聖蹟除剷愈顯。如是八番,文 理如故。唐貞觀中,元奘法師自西域圖寫持歸,太宗 敕令刻石祖廟,以福國祚。明萬曆壬午秋,少林沙門 明成、如意二僧,募眾緣摹寫,刻石中臺。

文殊髮塔大塔東,昔菩薩化貧女,遺髮藏此。萬曆間, 方廣道人修塔,見髮色若金,光彩無定。

般若泉大塔左,唐僧慧潛結庵於此,日課《金剛經》。感 庵側湧泉,因名之。

「《雜花園》大塔」前,唐代築戒壇,今為荒址。

鳳林谷,臺東南。

「西天洞」鳳林谷北嶺。

梵仙山,臺東三十里。中《臺案》山,昔有五百仙人,餌菊 成道。

井溝梵仙山西。

楊柏峪,井溝南。

九龍岡臺南近竹林寺。

令公塔岡畔。宋楊業殉節,其子延朗收遺骸,建塔。 竹林舍利塔臺南竹林寺前。成化間,耕者得石槨,內 藏銀匣,中貯琉璃瓶,盛舍利數百顆,光色璀璨,匣上 刻字:「僧雲宗寶藏。」弘治間,燕京穆氏建塔。嘉靖間,古 燈重修。

竹林小像寺中,《如來像》一龕,製度精巧絕倫。

清涼谷:臺南四十里。

《古清涼》,「清涼谷中僧法聚,構蘭苕。」

清涼石清涼谷嶺西。厚六尺五寸,圍四丈七尺。面方 平正,自然螺紋,能容多人,不隘。昔有異僧,趺坐其上, 為眾說法。梵音琅琅,狀貌可畏,即之則失。後人目其 坐處為「曼殊狀。」

《清涼泉》《清涼谷北巖》。

羅漢洞清涼寺北。

清涼橋臺南溪上。

《萬年冰》,臺東麓,有冰數丈,九夏不消;桃李樹生於冰 孔,夏初盛開。

寒山石臺東南三里。

玉花池臺東南麓。昔有五百梵僧於此休夏,池生白 蓮,堅瑩如玉,代牧以石築之。

伽藍溝,臺西北。

萬聖澡浴池中、北二臺之間,古有湧泉,澄潔可愛。遊 人每見天光雲影之間,有天仙沙門蓮花錫杖之狀, 相傳為菩薩盥掌之所。四方善信多持香花拭巾投 之。後人浚鑿砌石,構亭覆之,而靈蹟隱矣。

《太華池》,在臺上西北隅,其水隨人所見,深淺不一,臨 池顧影,可辨毫髮。

祈光塔臺西南隅。成化間,秋崖法師同晉王祈光遂 願,故建此塔。

臺中舍利塔,唐藍谷法師從梵僧乞得舍利,造鐵塔 盛之,外建大塔。萬曆間,塔欹將傾,一夕雷雨大震,塔 正如故。

《獅子窩》,中臺西南嶺。昔人見萬獅遊戲其中。萬曆丙 戌,僧智光、淨立等約五十三人,構室結淨社,惟十方 學道者共居,不許子孫承業。

《古志》以大黃尖為北臺,葉斗峰為中臺,翠巖峰為南 臺。後以錦繡峰靈瑞顯彰,大士頻現,且與四峰鼎立, 故酌定以為南臺,則翠巖居中,葉斗為北矣。況大黃 尖乃葉斗支山,比之葉斗殆若培塿,固不足以當五 峰之列。《藍谷傳》以中臺高於北臺,則誤指古北臺也。 按《妙濟傳》:「五峰之外,復有四埵,東曰青峰埵即常山。」 趙襄子曾登,亦名「無恤臺」;南曰「朱明埵」,即方山李長 者著《論》處;西曰「鶴林埵」,即馬頭山,亦名磨請幫助識別此字。山,代子 夫人磨笄處也。北曰「元冥埵」,即夏屋山,亦名覆宿山, 古帝王避暑處。然四埵之名,好事者所立,於《聖教》無 考焉。

五臺山半麓以上,林木童然,惟香草叢生。至夫溪壑 之間,異草雜花,不可悉記。而金芙蓉則他方所無。更 如靈芝神藥,得而啖者,足以洞宿命,易仙骨,然非肉眼所能輕識也。今據《妙濟傳略》,附錄花藥於左: 花曰日菊,晝開夜合。

金芙蓉:亦名《金蓮花》,陸地蓮。

《百枝香氣》如松柏,

《鬼見》「愁生臺麓,能驅邪。」

缽囊:世傳五百羅漢結夏中臺,遺其缽囊,化為此花。 他處名荷包花。

玉仙亦名大吉,一生南臺。

天花,菌類,生於柴木、臺山佳品,最不易得。

《異草》曰:「瞢𧄼、 雞足、 菩薩、線 藥草二十五種:茯苓、 長松、 黃芪、 黃精、 黃蓮、 木瓜、 茵陳蒿、 大黃、 赤芍藥、 桔梗、 麻黃、 藜蘆、 白芨、 天麻、 烏藥、 細辛、藤、 甘草、 柴胡、 百合、 沙參、 小茴香, 管仲、 木賊、 秦芃、 蒼朮。」

藥石一種:曰「鐘乳石。」

《迦藍臺懷佛剎》凡六十四曰。

大顯通寺,古名大孚靈鷲寺。漢明帝時,摩騰、法蘭二 大士西來,見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佛舍利,奏帝建 寺。騰以山形若天竺之靈鷲,即以為名。帝始發信心, 加以「大孚」二字,解為弘信也。後魏孝文帝重葺,環山 復置院十二,以擁護茲剎。前有雜花園,亦名花園寺。 唐太宗復加修建。則天朝,以新譯《華嚴經》中載此山 名,改為大華嚴寺,清涼國師駐錫造疏鈔。明太宗特 敕重建,以感通神應,傑出震旦,改大顯通寺,賜額「莊 嚴」,敕旨護持,凡十餘道。永樂三年,增設僧綱司,率合 山僧眾祝釐焚修。代州月給僧糧。至嘉靖間,始革其 糧。

大文殊寺,即菩薩頂真容院。唐僧法雲創建,擬塑聖 像,塑工安生者請言聖儀,雲曰:「大聖德相,我何能言?」 相與懇禱,求菩薩現身。經一七日,忽於雲光之際,顯 現全像,金碧照耀,慈容相好,送圖模塑成,因名真容 院。歷代修葺。明永樂初,奉敕改建大文殊寺,頒賜貝 葉靈文、梵書龍藏,御製序讚。成化七年,內造鍍金文 殊乘獅行像,運供本山。萬曆辛巳,遣太監李友重修 大寶塔院。寺顯通之南,五峰之中,有育王所置佛舍 利塔及文殊髮塔,因以為名。永樂五年,始建寺。萬曆 戊寅重修,恢巍壯麗,冠於清涼。

大圓照寺顯通之左,古稱普寧寺。永樂初,印土僧室 利沙者來此土,詔入大善殿,坐論稱旨,封圓覺妙應 大善國師,賜金印旌幢,送居臺山顯通寺。宣德初,復 召入京,廣宣祕密。無何,啟辭歸山,上永許。明日示寂, 上為傷悼,敕依法茶毗。分舍利為二分,一於都城建 寺曰「真覺」,一於臺山普寧寺基建寺曰「圓照。」正德間, 設都綱司於此。

大廣宗寺鷲峰南。正德初建。鑄銅為瓦,今稱「銅瓦殿。」 命秋崖等十高僧住持。

羅㬋寺塔院寺東北隅。張無盡見神燈於此。成化間, 趙惠王重修。

廣緣寺鷲峰東,古大王寺。相傳,古有王子,棄國出家 於此。後有妃子寺,即王妃出家處。

法王寺「妃子寺後。」

普濟寺華嚴谷,亦名「北山寺。」

般若寺樓觀谷無著見文殊處,童子送出,指曰:「此般 若寺也。」後人因為建寺於此。成化間,立禪和尚道行 聞於晉王,捐資重建。

太平興國寺,在樓觀谷。宋沙門睿見結廬於此,持律 精嚴,緇白皈信。太宗平晉,聞師道行,詔建「太平興國 寺」,以師主之,即楊延朗之師也。中有五郎寺,後有真 寶者,代州僧,殉靖康之難。

法雲寺,在華嚴嶺,唐三昧姑開化處。代藩中官王朝 捐資重修。

普恩寺,在普濟寺東,舊稱「西天寺。」明洪武間,梵僧室 利板的達止此。詔入京,奏對稱旨,賜龍章護持。正統 間,賜藏經。

平章寺,金建。

報恩寺,並在華嚴谷,久淪榛莽。

金界寺在華嚴谷,唐建。張無盡見神燈於此。成化初, 清玉禪師重修。

萬壽寺,亦名玉花寺,在中臺東南麓。隋有五百應真 棲此,龍神修供,有騾數十頭,不用驅策,自能入市運 糧。朝往暮歸,率以為常。其時池生白蓮,堅瑩如玉,七 日乃萎。代牧建寺,即名「玉花。」明永樂初,改名「萬壽。」 鐵瓦寺在玉花池南,三泉之水入焉。

壽寧寺在三泉寺南,古名「王子焚身寺。」北齊帝高洋 第三子自識宿命,於此燃身供聖,烈焰中菩薩現形。 內侍劉謙之回奏,敕為建寺。唐普雨大師奏昭宗重 修,撥州田百頃,充常住膳僧。宋景德初,改名壽寧。元 華嚴菩薩者,果位人也,禪定於此。成、英二宗先後駐 蹕,命右丞相巴思重為修葺焉。

「西壽寧寺」,元碧峰建三塔寺,在鷲峰之西。

殊像寺,在梵仙山左。有文殊大士跨狻猊像,神功所 造也。

《日光寺》:在鳳林谷。嘉靖初,獨峰和尚建。

寶林寺在日光寺北。嘉靖間,古燈禪師建。

鳳林寺,嘉靖間,徹天和尚卓錫。有盜至,見二虎據門, 因呼「二虎禪師。」

護國寺,在鷲峰南三里。元成宗敕建。真覺國師住此, 著《慧燈集》。

「帝釋宮」,即今「玉皇廟。」

碑樓寺在宮南。

萬聖佑國寺,在交口東山麓,元海印大師居此,注《肇 論》。英宗為建寺,賜號弘教大師。

觀海寺在明月池側,元魏建。明成化間,月舟禪師修。 鎮海寺在交口西南嶺下。

雷音寺在海螺城。

「雲集庵」「在《曉天梁》。」

天聖寺在井溝,明嘉靖間建。

靈峰寺在陽白峪,唐建。明成化間,義賓大師結五十 三人參禪於此。國戚周善世來遊,見之感動,割資三 千餘金重修。

中峰寺:

聖水寺:

天城寺三寺俱在陽白峪,皆靈峰寺支院。

天盆寺依山得名。

日照寺在天盆谷。

金燈寺在南臺東北麓。

金閣寺南臺西北嶺畔。昔人見金閣浮空,即其地建 寺。

竹林寺,中臺南三十里。唐法照悟入化竹林,因創寺。 志《奇跡》。

清涼寺,中臺南四十里。唐、宋設僧正司於此。

智導庵:中臺南麓,即清涼泉之崖畔。

望海寺東臺元建。

普濟寺南臺,宋建。

法雷寺西臺,唐建。

靈應寺,北臺惟此寺最高。風極猛厲,往者多凍餒亾 軀。隆慶初,釋圓廣與徒明來,構屋,開粥糜,以濟饑寒。 萬曆間,僧佛秀募造文殊大像,未就而寂。感夢慈聖 太后範金鑄像,遣中官陳儒送峰頂,建梵宇,為祝釐 焉。

演教寺中臺,唐建,有舍利藏於鐵塔。

淨土庵棲賢谷。嘉靖間,玉峰和尚開山,廣修淨業,即 以名庵。

龍興庵棲賢谷。嘉靖初,太虛和尚卓錫於此。初住茂 林,無人居,正旦,見金色女手執蓮花立石上,俄而不 見,祥光滿谷。已而叢林鼎盛,接待方來,為臺山之冠。 因中夜聞龍吟,故名。

靈鷲庵在華嚴谷東。

大盋庵,在紫霞谷。群峰拱抱,茂林森秀。無邊禪師受 法於臨濟下二十八代楚峰和尚。峰嘗囑曰:「爾後有 盋飯,當共衲子食。」嘉靖甲子,卓庵於此,掘得銅盋受 斗粟,遂成叢林。

靜林庵,在紫霞谷,釋真雲建,雲為中峰和尚嗣。 雜華庵,在塔兒溝,僧正參建。

法雲庵即古彌陀庵,憨山大師德清居此。清幼歲,人 皆呼為清郎。萬曆乙亥,與友妙峰卓庵於此,掘地得 石座,上泐「清郎居」三字,若為預讖。

大林庵:在鳳林谷。金陵素庵法師構。

龍樹庵,在車溝。嘉靖初,實印、楚峰、玉堂三師,同參大 川和尚。《川記》曰:「向去三人載一車,後至蛇溝,共結茅 而居,遂成叢林。」蓋蛇溝舊名車溝也。

棲鳳庵在天盆北嶺。嘉靖間,寶峰建。

華嚴庵,在棲鳳庵東北。嘉靖間,僧古檀誦《華嚴》於此。 白頭庵,南臺東北十里。昔有行者,生而皓首,神異頗 多。嘉靖間,結廬於此,後不知所之。

臥雲庵在中臺西南麓。

不二樓在西臺北,倚二聖對談石。嘉靖間,慧月法師 於此見文殊、淨名,二聖對談華嚴旨趣,亦名「華嚴樓。」 臺外佛剎凡三十六,南臺外曰:

靈境寺去臺二十里。成化間,釋清善建。

石塔寺在臺東南,亦名「小柏寺。」

娑婆寺,在臺西南三十里。北齊釋元頤卓庵於此。有 婦攜子數來聽經,頤疑而問之。婦曰:「我名娑婆,乃龍 母也。因聽法得悟,將脫鱗甲矣。」頤曰:「斯言誰當信之?」 母指池曰:「我若真悟無生,此深淵涌成高阜。」言訖,隨 手而起,即成高阜,龍亦化去。後人目其阜曰「龍宮聖 堆。」頤於此建寺,即以龍母名名之。

佛光寺:在臺西南四十里。魏文帝見佛光之瑞,因名。 唐解脫和尚藏修之地。

嵌巖寺:在臺南六十里。魏文帝建聖福寺。

赤崖寺:

法華寺:

殊公寺並在仙花山之陽。

《東臺外》曰「華林寺」,在古華嚴,唐建,明朝四修。

香雲寺,與華林相連。

香蘽寺,在華林東,中有乳頭香蘽。 慈雲寺,在香蘽之南。 龍蟠寺,在大會谷,山勢若蟠。

鳳嶺寺與龍蟠相鄰。

溫泉寺:在臺東南五十餘里。元重修。

銅鐘寺在大會谷中。昔有古鐘受三十斛,雕文鏤藻, 神彩煥發。寺僧慧燈,受戒赴京,及歸已失之。徘徊愴 惻,默告大聖。忽聞空中報曰:「鐘乃拘樓秦佛時兜率 天王所造,今收入金剛窟中,爾何求耶?」燈乃著銘,泐 石記之。

龍泉寺在臺東南舊路嶺,宋建。嘉靖間重修。

《西臺外》曰:「祕密寺」,在祕魔崖,巖谷最深。唐木義和尚 始建。

圭峰寺在峨谷,隋建。

豹子寺:

熊頭寺:

向陽寺:

育王寺。

望臺寺:

石門寺六寺並在峨谷,隋唐所建。

鐵勒寺臺西南六十里鐵勒山,唐慧洪大師建。 北臺外曰「寶積寺」,在臺北谷中。

木瓜寺:在臺北谷中。

普濟寺在大黃尖南麓,唐建。

公主寺,在臺西北,後魏誠信公主出家建。唐末唯德 禪師重修。

淨名寺:在臺西北、繁峙縣南。唐建。宋興國年重修,敕 建;金、元復修葺。

正覺禪院,在臺北,臨滹沱。宋稱天王院。宣和間,為黃 冠侵,改神霄宮。有真容院僧請復為佛寺,請敕於朝, 乃賜今額。

清源寺,在大黃尖下二十里,元建。群峰環抱。關西僧 戒喜參悟中和尚,久而辭去,中記之曰:「爾緣在北,逢 源而止。」明萬曆初,至此卓庵,掘地得古碑,名清源院, 即以顏之。

蘭若寺在大黃尖北二十里,唐建。明萬曆初,法華道 者掛錫於此。宋谷、天宮二寺入焉。

普光寺今名黎峪寺,在文岫山壁峰金禪師藏修處 也。明洪武間敕修,上賜詩旌之。金公常依華嚴製為 懺法,梵音婉雅,凡四十二奏,唯本寺襲其法。四方學 者於茲觀頂受業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