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二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二十四卷目錄
河部總論二
圖書編〈初議治河疏略 續議工程疏略 兩河工成疏略 兩河新築堤閘壩總敘〉
續文獻通考〈治河群議〉
春明夢餘錄〈黃河〉
山川典第二百二十四卷
河部總論二
編輯圖書編
編輯《初議治河疏略》
編輯
看得「水性就下,以海為壑。」向因海壅河高,以致決隄 肆溢,運道民生,胥受其病。故今談河患者,皆咎海口, 而以濬海為上策,則誠然矣。第海有潮汐,茫無駐足, 不得已而議他闢。豈知海口視昔雖壅,然自「雲梯肆 套」以下,闊七八里至十餘里,深皆三四丈不等,縱使 欲另開鑿,必須深闊相類,方便注放,則工力艱鉅,必 不能成。矧未至海口,乾地猶可施工;及將入海之處, 則潮汐往來,亦與舊口等爾。且海之舊口,皆係積沙, 人力可濬、水力能衝。乃若新闢之地,則土壤堅實,不 特人力難措,而水力亦不能衝。故職等竊謂「海無可 濬之理,惟當導河以歸於海;則以水治水,即濬海之 理也。然河又非可以人力導也。欲順其性,先懼其溢, 惟當繕治隄防,俾無旁決,則水由地中,沙隨水去,即 導河之策也。顧頻年以來,無日不以繕隄為事,亦無 日不以決隄為患,何哉?卑薄而不能支,迫近而不能 容,雜以浮沙而不能久,隄之制未備耳。」是以黃決崔 鎮等口,而水多北潰,為無隄也;淮決高家堰、黃浦等 口,而水多東潰,隄弗固也。乃議者不咎制之未備,而 咎築隄為下策,豈得為通論哉?又有所未盡者,上流 既潰,隄以旁決矣。至於下流復或岐而分之,其趨於 雲梯關、正海口者,譬猶強弩之末耳。蓋徒知分流以 殺其怒,而不知水勢益分,則其力益弱。水力既弱,又 安望其能導積沙以注於海乎?職等故謂今日濬海 之急「務,必先塞決以導河,尤當固隄以杜決。而欲隄 之不決者,必真土而勿雜浮沙,高厚而勿省巨費,讓 遠而勿與爭地,斯隄可固也。如徐、邳、桃、清沿河各隄 固矣,崔鎮等口塞矣,則黃不旁決而衝漕力專。高家 堰築矣,朱家口塞矣,則淮不旁決而會黃力專。淮、黃 既合,自有控海之勢。又懼其分之則力弱也;則必暫 塞清江浦河,而嚴司啟閉以防其內奔;姑置草灣河, 而專復雲梯以還其故道;仍接築淮安新城長隄,以 防其末流。盡令黃、淮全河之力涓滴悉趨於海,則力 強且專,下流之積沙自去;下流既順,上流之淤墊自 通。海不濬而闢,河不挑而深矣。此職等所謂固隄即 所以導河,導河即所以濬」海也。猶慮伏秋水發,暴漲 傷隄。職等查得呂梁上洪之磨臍溝、桃源之陵城、清 河之安娘等處土性堅實,可築滾水石壩三座。若水 高於壩,任其走洩則水勢可殺而兩隄無虞矣。至若 寶應石隄之當復,與夫下流支河之當疏,揚州運河 之當濬,皆今時之切務,所宜次第併舉而不可緩者 也。但前項「工程,自豐、沛、徐、淮以至海口,共長千有餘 里,自清江浦以至儀真,共長三百餘里,地勢遙遠,工 程浩大,一時錢糧未措,人夫難集。除前請發銀二十 萬兩,並截留漕糧八萬石,一面先將豐、沛縷隄、大黃 遙隄及徐、邳一帶縷隄,酌量幫築,桃、清南隄,併接淮 安新城長隄,乘時創築。高家堰兩頭,水勢稍緩」,先行 築塞寶應湖先用樁笆修築土隄外,其餘各項工程, 相應大加修舉云云。議照:「事師古者罔愆,智不鑿者 乃大。」《孟子論智》一章,首以禹之治水為喻,而論為政, 則曰: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為智乎?是大智者事必 師古,而不師古則鑿矣。故治河者,必先求河水自然 之性,而後可施其疏築之功,必「先求古人已試之效, 而後可倣其平成之業。黃水來自崑崙,入徐、濟運,歷 邳、宿、桃、清,至清口會淮而東入於海。淮水自洛及鳳, 歷盱、泗,至清口會河而東入於海。此兩河之故道,即 河水自然之性也。」元歲漕江南之粟,由揚州直北出 廟灣入海。至永樂年間,平江伯陳瑄始隄管家諸湖, 通淮河為運道。「然慮淮水漲溢,東侵淮郡也,故築高 家堰隄以捍之。起武家墩,經大小澗至阜寧湖,而淮 水無東侵之患矣。又慮黃河漲溢,南侵淮郡也,故隄 新城之北以捍之。起清江浦,沿缽池山柳浦灣迤東, 而黃水無南侵之患矣。尤慮河水自閘衝入,不免泥 淤,故嚴啟閉之禁,止許漕艘鮮船由閘出入,匙鑰掌 之,都漕五日發,籌一放,而官民船隻悉由五壩車盤。 是以淮郡晏然,漕渠永賴,而陳平江之功至今未斬 也。」後因剝食既久,隄岸漸傾,水從高家堰決入,一郡 遂為魚鱉。而當事者未考其故,乃謂海口壅塞,遂穿 支渠以洩之。蓋欲亟拯淮民之溺,多方規畫,以為疏導之計,其意甚善,而其心良亦苦矣。詎知旁支暫開, 水勢陡趨,西橋以上正河遂至淤阻。而新開支河闊 僅二十餘丈,深僅丈許,較之故道不及三十分之一, 豈能容受全河之水?下流既壅,上流自潰,此崔鎮諸 口所由決也。今新開尋復淤塞,故河漸以通流。雖深 闊未及原河十分之一,而兩河全下,沙隨水刷,欲其 全復河身不難也。河「身既復,面闊者七八里,狹者亦 不下三四百丈,滔滔東下,何水不容?若猶以為不足, 而欲另尋他所別開一渠,恐人力不至於此也。以臣 等度之,非惟不必另鑿一口,即草灣亦須置不濬。為 今之計,惟有修復平江伯之故業,高築南北兩隄,以 斷兩河之內灌,而淮揚昏墊之苦可免。至於塞黃浦 口,築寶應隄,濬東關等淺,修五閘,復五壩」之工,次第 舉之,則淮以南之運道無虞矣。堅塞桃源以下崔鎮 口諸決,而全河之水可歸故道。至於兩岸遙隄,或葺 舊工,或剏新址,或因高岡,或填「土次第舉之,則淮 以北之運道無虞矣。淮、黃二河既無旁決,並驅入海, 則沙隨水刷,海口自復,而桃、清淺阻又不足言矣。」此 以水治水之法也。若夫扒撈挑濬之說,僅可施之於 閘河矣。黃河河身廣闊,撈濬何期?悍激湍流,器具難 下。前人屢試無功,徒費工料。但恐伏秋水發,淫潦相 仍,不免暴漲,致傷兩隄。故欲於磨「臍溝、陵城、安娘城 等處,再築滾水壩三道,萬一水高於壩,任其宣洩,則 兩隄可保,而正河亦無淤塞之患矣。」徐州以南之工, 如此而已。或有難臣者曰:「臣等欲順水性,今淮水欲 東,而乃挽之使北;黃水欲北,而乃挽之使東,無乃水 性之未適乎?」臣曰:「水以海為性也,決水乃過顙,在山 之水,非其性也。」或者又曰:「昔禹治河,播九河同為逆 河入於海。今臣等乃欲塞諸決,併二瀆而不使之少 殺耶?縱有滾水壩,僅去浮面之水百一耳,亦烏能殺 其勢也?」臣應之曰:「九河非禹所鑿,特疏之耳。蓋九河 乃黃河必經之地,勢不能避,而禹仍合之同入於海, 其意蓋可想也。況黃河經行之地,惟河南之土最鬆, 禹」導河入海,止經郟縣、孟津、鞏縣三處,皆隸今之河 南一府,其水未必如今之濁。今自河南府之閿鄉縣 起,歸德之虞城縣止,凡五府河以全經其地,而去禹 導河之時,復三千餘年,流日久,土日鬆,土愈鬆,水愈 濁。故平時之水,以斗計之沙居其六;一入伏秋,則居 其八矣。以二升之水,載八升之沙,非極「湍急流即至 停滯,故水分則流緩,流緩則沙停,勢所必至者。臣等 不暇遠引他證,即以近事觀之,草灣一開,而西橋故 道遂淤,崔鎮一決而桃清以下遂澀。去歲水從崔家 口出,則秦溝遂為平陸。此眼前事也,又何疑哉?」
《續議工程疏略》
編輯
「所,據司道陸續議報前來,在淮北則有徐州三山頭 起至張字鋪,加築遙隄五十餘里,元黃二鋪止建順 水壩一道,果字鋪起至李字鋪,加築遙隄四里,餘谷 山匙頭灣添建涵洞二座,三義鎮添建滾水壩一座, 此皆原題未載,委應增益。在淮則有通濟、福興二閘, 從新改遷,新莊逼近通濟閘,勢難兩存,板閘止宜仍」 舊,信字壩逼近黃河不便修復,仁義壩改建天妃閘 以裏。至於興鹽等處入海支河因高堰黃浦八淺隄 成水可泄自宜停止而寶應湖隄減水閘止須修建 四座此原題備載委當更易因時審勢隨地制宜臣 等固不敢惜勞以貽一簣之虧亦不敢妄舉以滋無 益之費。
《兩河工成疏略》
編輯
照得「數年以來,黃、淮二河,胥失故道,至以地方州縣 為壑。蓋由黃河惟恃縷隄,而縷隄逼近河濱,束水太 急,每遇伏秋,輒被衝決,橫溢四出,一瀉千里,莫之底 極。北岸則決崔鎮、季大等處,南岸則決龍窩、周營等 處,共百餘口。又從小河口白洋河灌入,挾永、堌諸湖 之水,越歸仁集直射泗州陵寢,以致正河流緩,泥沙 停滯,河身墊高,淮水又因高家堰年久圮壞,潰決東 奔,破黃浦,決八淺,而山陽、高、寶、興、鹽悉成沮洳。清口 將為平陸。黃、淮分流,淤沙罔滌。雲梯關入海之路坐 此淺狹,而運道民生俱病矣。自去秋興工之後,諸決 盡塞,水悉歸漕,衝刷力專,日就深廣。今遙隄告竣,自 徐抵淮六百餘里,兩隄相望,基址既」遠,且皆真土膠 泥,夯杵堅實,絕無往歲雜沙虛鬆之弊。蜿「蟺綿亙,殆 如長山夾峙,而河流於其中。即使異常泛漲,縷隄不 支而溢至遙隄,勢力淺緩,容蓄寬舒,必復歸漕不能 潰出。譬之重門待暴,則暴必難侵;增纊禦寒,則寒必 難入。兼以歸仁一隄,橫截於宿、桃南岸要害之區,使 黃水不得南決泗水。」至於桃、清北岸,又有減水四壩, 以節宣盈溢之水,不令傷隄。故在遙隄之內,則運渠 可無淺阻;在遙隄之外,則民田可免渰沒。雖不能保 河水之不溢,而能保其必不奪河;固不能保縷隄之 無虞,而能保其至遙隄即止。蓋嘗考弘治以前,張秋 數塞數決,自先任都御史劉大夏將黃陵岡一帶增 築《大行隄一道,而張秋之患遂息。此其已試之明驗也。今職等所築之遙隄,即〈大行隄〉》之別名耳。況係真 正淤土,較之大行雜沙,又有不侔者。故今歲伏初驟 漲,桃、清一帶,水為遙隄所束,稍落即歸正漕,沙隨水 刷,河身愈深,河岸愈峻。前歲桃、清之河,膠不可楫,今 深且不測,而兩岸迥然高矣。上流如呂梁「兩崖俱露 巉石,波流湍急,漸復舊洪。徐、邳一帶,年來篙探及底 者,今測之,皆深七八丈,兩崖居民無復昔年蕩析播 遷之苦,此黃水復其故道之效也。高家堰屹然如城, 堅固足恃。今淮涓滴盡趨清口,會黃入海,清口日深, 上流日涸,故不特堰內之地可耕,而堰外湖波漸成 赤地。蓋堰外原係民田,田之外為湖,湖之外為淮,向 皆渾為一壑,而今始復其本體矣。其高、寶一帶,因上 流俱已築塞,湖水不致漲滿,且寶應石隄新砌堅緻 故,雖秋間霖潦浹旬,隄俱如故。黃浦八淺築塞之後, 俱各無虞。柳浦灣一帶新隄環抱淮城,並無齧損,不 特高、寶田地得以耕藝,而上自虹、泗、盱眙,下及山陽、 興、鹽等處」皆成沃壤,此淮水復其故道之效也。見今 淮城以西,清河以東,二瀆交流,儼若涇渭,誠所謂同 為逆河以入於海矣。海口之深,測之已十餘丈,蓋借 水攻水,以河治河,黃淮並注,水滌沙行,無復壅滯,非 特不相為礙,而且交相為用。故當秋漲之日,而其景 象如此。昔年沙墊河淺,水溢,地上,祇見其多。今「則沙 刷河深,水由地中,祇見其少。地方士民皆謂二十年 來所曠見也。」竊照我朝建都燕冀,轉輸運道,實為咽 喉。自儀真至淮安則資淮河之水,自清河至徐州,則 資黃河之水。黃河自西而來,淮河自南而來,合流於 清河縣,東經安東,達雲梯關而入於海。此自宋及今 兩瀆之故道也。數年以來,崔鎮「諸口決而黃水遂北, 高堰黃決而淮水遂東,桃、清、虹、泗、山陽、高、寶、興、泰,田 廬墳墓俱成巨浸,而入海故道幾成平陸。」臣等受事 之初,觸目驚心,所至之處,孑遺之民,攀輿號泣,觀者 皆為隕淚。然議論紛起,有謂故道當棄者,有謂諸決 當留者,有謂當開支河以殺下流者,有謂海口當另 行開濬者。臣等反覆計議,棄故道則必欲乘新衝。新 衝皆住址陸地,漫不成渠,淺澀難以浮舟,不可也。留 諸決,則正河必奪,桃、清之間,僅存溝水,淮揚兩郡一 望成湖,不可也。開支河,則黃河必不能兩行。《自古紀 之》,「淮河泛溢,隨地沮洳,水中鑿渠則不能,別尋他道 則不得,況殺者無幾,而來者滔滔,昏墊之患,無時而」 止不可也。惟有濬海口一節,於理為順。方在猶豫,而 工部移咨叮嚀,臣等親詣踏看。臣等乃乘輕舠出雲 梯關至海濱,延袤四望,則見積沙成灘,中間行水之 路不及十分之一。然海口故道,則廣自二三里以至 十餘里。詢之土人,皆云往時深不可測。近因黃、淮分 流,止餘涓滴入海,少水而緩,故沙停「積,海口淺隘耳。 若兩河之水仍舊全歸故道,則海口仍舊全復原額, 不必別尋開鑿,徒費無益也。」臣等乃思欲疏下流,先 固上源;欲遏旁支,先防正道。遂決意塞決以挽其趨, 築遙隄以防其決,建減壩以殺其勢,而保其隄。一歲 之間,兩河歸正,沙刷水深,海口大闢,田廬盡復,流移 歸業,禾黍頗登,國計無阻,而民生亦有賴矣。蓋「築塞 似為阻水,不知力不專則沙不刷,阻之者乃所以疏 之也。合流似為益水,不知水不弘則沙不滌,益之者 乃所以殺之也。旁溢則水散而淺,返正則水束而深, 水行沙面則見其高,水行河底則見其卑,此既治之 後與未治之先,光景大相懸絕也。」每歲修防不失,即 此便為永圖,借水攻沙,以水治水,臣等蒙昧之見如 此而已。至於復閘壩,嚴啟閉,疏濬楊河之淺,則亦皆 尋繹先臣陳瑄之故業,原無奇謀祕策,駭人觀聽者。
《兩河新築堤閘壩總敘》
編輯
竊惟黃、淮二河,古稱二瀆。黃河發源於星宿海,經崑 崙山,歷陝西、山西、河南,出南直隸之徐州,合山東汶、 泗諸水以資運道,自徐經邳,至清河縣東與淮水會。 淮河發源於河南之桐柏山,經鳳陽、泗州,亦至清河 縣東與黃河會。二瀆合流,俱經安東縣,由雲梯關入 海。其淮河以南,則由淮安歷揚州以通江南;黃河以 「北,則由會通河歷天津以達京師。兩河抱於鳳、泗,《光 嶽》鍾於祖陵,我國家億萬年根本之地實在於此。且 歲輸江南四百萬之糧,以給官軍數十萬之用,上有 關於國計,下有係於民生。自隆慶年間,黃河從崔鎮 等口北決,淮水從高家堰等處東決,二瀆之水散漫 無歸,故入海之路停滯而不達,此非河之淺也,水不 行而沙自塞耳。今惟諸決盡塞,兩河復合,水行沙刷, 海口復通。且堅築堤堰以防伏秋之漲;連建減水壩 以洩盈溢之水。築歸仁集而泗州陵寢無衝射之虞; 固黃浦八淺、寶應諸隄而興、鹽諸邑無昏墊之苦。塞 天妃閘以拒黃流,修復通濟、清江、福興諸閘以嚴啟 閉;復禮、智二壩,創建」天妃壩以便車盤,則二瀆不至 橫流,兩河悉循故道,閭閻有可耕之業,漕運無轉輓 之難,真平成之偉觀,曠世之希覯也。
==續文獻通考==
《治河群議》
編輯
按:「黃河自星宿海踰崑崙,經積石,過臨洮,出龍門,抵 潼關而注於孟津」,安然恬瀾也;過虎牢而奔,豫、徐之 境乃不安,故道屢遷徙為害者,其故有四:「北土高燥 而堅,南土卑濕而疏,一也;在北之時,容納猶少,至南 而名川三百,支川三千,皆會於河,勢益宏放,下流不 能容,二也;北有崇山疊嶂為限,南則千里夷曠,無一 隄防,三也;水濁而多泥沙,易於停積,積之稍久,勢必 旁囓,四也。」治之之法,在漢賈讓有三策:上者徙其旁 民不與水爭尺寸之利,然可行於昔,不可行於今。何 也?彼時所慮者止冀州耳,今歷青、兗、豫、徐之境,皆為 冀州,安得盡徙?且所徙空地,河未必決,而盜賊聚為 淵藪,則害更甚於河。故讓之上策,今為迂議。其次謂 多穿漕渠。然愚以為此可使之緩於決,不可使之必 無決,可行於未決之先。若既決之後,勢亦何及?不過 用其下策隄以塞之耳。旋塞旋壞,旋壞旋塞,即非計 乎?要亦無可奈何者。蓋河之決也,不在旦夕,而亦有 其漸,察其衝激之所從,而預為之備可也。千丈之堤, 壞於蟻穴,況水勢有增減,潮候有疾徐,常為之偵視 防守,稍有可虞,旋加修治,是雖支吾一時,而亦未為 失策。醫家之法,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夫治水亦 猶是耳。今將《歷朝疏議》,附載於後。
《元余闕》曰:「中原之地,平曠夷衍,無洞庭、彭蠡以為之 匯,故河嘗橫潰為患,其勢非多為之委以殺其流,未 可以力勝也。故禹之治河,自大伾而下則析為三渠; 大陸而下則播為九河,然後河之大有所瀉,其力有 所分,而患可平也。此禹治河之道也。自周定王時,河 始南徙,訖於漢,而河之故道失矣,故西京時受害特」 甚。雖以武帝之才,乘文、景富庶之業,而一《瓠子》之微, 終不能塞,而付之無可奈何。自《瓠子》再決,而其流為 屯氏諸河。其後河入千乘,而德、埭之河又播為八,漢 人指以為「太史馬頰」者,是其委之多。河之大有所瀉, 而力有所分,大抵偶合於禹所治河者。由是而東都 至唐,河不為害者千數百年。至宋時,「河又南決,南渡 時,又東南以入於淮。以河之大且力,惟一淮以為之 委,無以瀉而分之,故今之河患與武帝時無異。自宋 南渡,至元始二百年,而河旋北,乃其勢然也。」建議者 以為當築堤,起曹南,訖嘉祥,東西二百里,以障河之 北流,則漸可圖以導之使南,廟堂從之,非以南為壑 也。其慮以為「河既北」,則會通之漕廢。予則以為河北 而會通之漕不廢,何也?漕以汶而不以河也。河北則 汶水必微,微則吾有制而相之,亦可以舟,可以漕,《書》 所謂浮於汶達於河者是也。蓋欲防鉅野而使河不 妄行,俟河復千乘,然後相水之宜而修治之耳。 丘氏濬曰:「中國之水非一,而黃河為大。其源遠而高, 其流大而疾,其質渾而濁,其為患於中國也,視諸水 為甚焉。本朝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之黑陽山,壽 州正陽鎮全入於淮,而故道遂淤。正統十三年,又決 滎陽至懷遠東北而入於淮。」今以一淮而受大黃河 之全,蓋合二瀆而為一也。自宋以前,河自入海,尚能 為並河州郡之害,況今河、淮合一,而清口又合「沁、泗、 沂三水以同歸於淮也哉?」且我朝建國幽燕,漕東南 之粟以實京師,必由濟、博之境則河決不可使之東 流,一決而東則漕渠乾涸,歲運不繼,其害非獨在民 生,且移之國計矣。國家誠能不惜棄地,不惜動民,合 小而成大,棄少以就多,權度其得失之孰急,乘除其 利害之孰甚,擇任心膂之臣,委「以便宜之權,俾其沿 河流,相地勢,於其下流迤東之地,擇其便利之所,就 其汙下之處,條為數河,以分水勢。又於所條支河之 旁地堪種稻之處,依《江南法》創為圩田,多作水門,引 水以資灌溉,分勢自然消減。然從下流而上,於河身 之中,去其淤沙,或推而蕩滌之,或挑而開通之,使河 身益深,足以容水。如是則中有所受,不至於溢出,而 河之流不及於陸;下有所納,不至於束隘,而河之委 易達於海。如是而又委任得人,規置有法,積以歲月, 因時制宜,隨見長智,則害日除而利日興。河南淮右 之民,庶其有瘳,請於所開之河,偶值居民,則官給以 地而償其室廬;偶損民業,則官倍其償而免其租稅」; 或與之價值,或助之工作,或徙之寬閒之鄉,或撥與 新墾之田,亦何怨之有哉?矧今鳳陽帝鄉園陵所在, 其所關係尤大,伏惟聖明留意。
鄭氏曉曰:「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黑洋山,東經汴 城北五里,又南至項城入淮,而故道遂淤。正統十三 年,決張秋沙灣,東流入海,又決滎澤,東經汴城,歷睢 陽,自亳入淮。景泰七年,始塞沙灣,而張秋運道復完, 自後河勢南趨,而汴城之新河又淤。弘治二年以後, 漸徙而北,又北決金龍口等處,直趨張秋,橫衝會通」 河,奔流入海,而汴城南之新河又淤。命副都御史劉 大夏治之。施功未竟,伏流潰溢。人皆言「黃陵岡塞口 不合,張秋護隄復壞,河不可治,運道不可復,且有為 海運之說者。蓋滎澤孫家渡口舊河,東經朱仙鎮,下至項城南頓,猶有河流淤淺,僅二百餘里。若多役夫 力,疏濬深廣,使由泗入淮,可殺上流」之勢。黃陵岡賈 魯舊河,南經曹縣梁進口,下通歸德丅家道口,足以 分殺水勢。然粱進口以南滔滔無阻,以北淤澱將平, 計其功力,僅八十里。若多役夫力,疏濬深廣,使由徐 入淮,可殺下流之勢,水勢既殺,則決口可塞,運道可 完矣。萬氏《表》云:「黃河自野雞岡而下,分為二股,其自 東南渦河而行者,則」為河身;其自孫繼口出徐州小 浮橋者,則為支流,然皆併合於淮以入海。是故黃河 入海,舍淮無他道也。如嘉靖庚子,二洪水涸,漕舟並 阻,議者謂黃河改流,愚則曰:非也。夫河流遷改,必有 漫溢之處,計今水道,惟渦河孫繼口耳。今孫繼口之 出徐州者既淤,則當泛溢於東南之渦河,而渦河之 水,迄今亦微,至可截以壩也,斷可識矣。蓋自清河以 至徐、沛,地勢隆擁「節高」一節,如往年黃河盛溢之時, 則上漫濟寧,其魯橋諸閘皆為渰沒,而淮水亦幾浸 城。後水勢少降,則自魚臺以出谷亭,再降則由飛雲 橋以出沛縣,而灌水亦以次漸小,又降而出徐州小 浮橋,則淮水亦漸平矣。近年黃河之水日微,故小浮 橋之水淤塞,宿遷、桃源二小河亦塞,今淮安河口合 流入海之處,可以褰裳而涉也。此徐水之通塞,實本 於黃河之嬴縮,豈關於河之改流哉?
按嘉靖間,總河道都御史劉天和統論黃河遷徙不 常之由,言:「天下之水,凡禹所治,率有定趨,惟河獨否。 蓋嘗周詢廣視,歷考前聞而始得之。其原有六焉:河 水至濁,下流束隘停阻則淤,中道水散流緩則淤,河 流委曲則淤,伏秋暴漲則淤,一也;從西北極高之地, 建瓴而下,流極湍悍,隄防不能禦,二也;易淤,故河底 常高。今於開封境測其中流,冬春深僅丈餘,夏秋亦 不過二丈餘。水行地上,無長江之淵深,三也;傍無湖 陂之停瀦,四也。孟津而下,地極平衍,無群山之束隘, 五也。中州南北,悉河故道,土雜泥沙,善崩易決,六也。」 是以西北每有異常之水,河必驟盈,盈則決,每決必 瀰漫橫流。久之,深者成渠,以漸成河;淺者淤澱,以漸 成岸。即幸河道通直,下流無阻,近數十年。否則數年 之後,河底兩岸,悉以漸而高,或遇驟漲,雖河亦自不 容於不徙矣。此則黃河善決,遷徙不常之情狀也。故 神禹不能慮其後。自漢而下,畢智殫力以從事,卒莫 有效者,勢不能也。《史》稱「周定王時,河始南徙。」竊意禹 之治河,自大伾而下,「播為九河,是棄數百里地為受 水之區,初無隄防以約束之。其間衝決遷改,雖禹之 世要自不常,惟使北向歸諸海而已。故三代之史略 而不書,非若今之民濱水而居,室廬稼穡,其上一有 湛溺,即稱大害。治水者亦惟隨河曲折,築堤捲埽以 障之,一值衝決,億萬財力付之烏有。古今相法,不亦 大相」遠耶?甚者宋、元之間喜功生事,妄興大役,其北 也,強排之而南,其南也,強排之而北,曾不旋踵而或 淤或決,民勞財費,國隨以衰,可畏也已。惟我聖朝建 都上游,運道所繫,至黃河北徙,則不容於不塞矣。時 異世殊,要之各有攸當爾。且古今論治河者,多倣禹 九河之法,謂下流必疏,支河如之而後水「患可息。」嘗 循故道,歷今河流,疑有未盡然者。蓋禹引河經大伾 兩山之間極高之地,而下乃疏為九河,水流極其湍 迅,而後可久無患。今河經中州平陸,夏秋洪流,誠可 分為八九,若冬春之間,或值久旱,即為安流,深不盈 丈,廣僅丈許。如分為九,不即淤耶?況南經鳳、泗園陵, 北妨兗、冀運道,河之所洩,惟徐、邳之間爾,復多阻山, 治之倍難,與古大異。然則下流分為三四支河亦足 矣,不必泥古法也。
漢賈讓《治河三策》,古今稱之。其上策放河使北入海, 是即禹之故智也。今妨運道,已不可行。其中策謂「據 堅地作石堤,開水門,旱則開東方下門溉冀州,水則 開西方高門分為流。」然自漢至今千數百年,盡中州 大名之境,率為河所淤,泥沙填委,無復堅地,而河流 不常,與水門每不相值,或併水門而衝決,淤漫之濬 治無已,所溉之地一再歲而高矣。西方地高,水安可 往?使讓復作,或亦不可行矣。丘文莊謂古今無出此 策,蓋未經歷,非定論也。惟宋任伯雨曰:「河流混濁,淤 沙相半,流行既久,迤邐淤澱,久而必決者,勢也。或北 而東,或東而北,安可以人力制哉?」為今之策,正宜因 其所向,寬立隄防,約攔水勢,使不至「大段漫流爾。此 則治水者所當審也。古者河北流,伊、洛、汴、汜不入河, 惟沁、衛、淇、漳之水過大伾而北始入焉,故河之勢猶 減。今則伊、洛、沁、汴、汜諸水舉入之矣,中州安得無河 患耶?將導沁入衛,歟衛輝,宗藩已因水患奏塞上流 矣。且臨清下至天津,河道甚狹,頻年已苦衝決,不可 復益以水。惟汶、泉之水,遇旱則微,匯水諸湖以淤而 狹,運舟恆苦淺澀。若於武陟境內沁河橫建滾水石 壩,於東岸開三斗門,引沁自源武、陽武北界大堤之 外,經延津縣南,循大堤而東至長垣界,入黃河舊衝 張秋故道,又東至曹州境舊分水處,北向張秋之道則大加疏濬,俾出永通閘入運河。旱則沁水盡東,全 濟運河,澇則半由滾水壩,仍歸黃河。」是運河增一汶, 為永遠無窮之利,黃河亦可少殺矣。而況沁則易於 節制,不亦大愈於引黃河耶?但大勞未艾,民力方屈, 運道方幸疏通,曷敢以輕議也。國朝治河司運,惟宋 司空禮、陳平、江瑄經理之功為大,然惟導汶濬淤,建 閘通運,不復引河。雖景泰、弘治間,黃河自至,徐武功 有貞白康敏昂、劉忠宣大夏,亦皆強排力塞之而後 已,不復資以濟運。蓋其至則衝決,去則淤填,修治之 工,無時可已。而運舟運卒之衝淤,為害尢大。且遷徙 不常,害多利少,群公誠有見於此矣。嘉靖甲午冬十 月,黃河從趙皮寨南徙,運道淤阻。時議者有引黃河 濬閘河二說,莫能決。余甚憂之,迺相度二河道里遠 近,工役巨細,權利害輕重而折衷之,引黃河濬淤幾 四百里,既深且廣,其遠其費,倍於濬閘河,計非數月 可完。京師公私仰給乏絕,兼之故道難復,縱復將即 淤,濬河修閘之費卒不可免,是以其勞貽後人也。況 所濟魯橋下至黃家閘百七十里爾。自魯橋北至臨 清,五百里間,則猶資汶水諸泉,初無預於黃河也。迺 始決策濬河修閘,惟將來天旱泉微,運舟不免淺閣 是慮。歐陽修有言:「智者之於事,有所不能必,則較其 利害之輕重,擇其害少而利多者為之,猶愈於害多 而利少,余取法焉。」然則欲為國家運道,建萬世之利, 惟引沁為愈爾。
按:「黃河為中國患害也,自古記之。昔者禹未導山,洪 水汎濫於天下者九年,禹始出而治之,乃別九州,陂 九澤,度九山,引河東入於海,然後水患盡去,地平天 成。」是時頌禹者第知為一時治水之功,不知實萬世 治河之法。愚嘗按《黃河圖》,「河從星宿海西北來,出一 巨澤、二巨澤,數折而至崑崙,河勢尚不甚大,聞所在 土人抱革,橐騎能過之。」河上多高山大陵,遞相夾抱, 行入麻哈地,麻哈者,番名,亦名「耳麻不剌。」其山高峻 非常,綿亙五百餘里。河隨山足,東流至積石,入中國, 遶西寧,過臨洮,其間則有鳴沙嶺,有寧夏山夾之。由 寧夏流轉達地八百餘里,過豐州、西受降城,過大同 路、雲中南內州、東勝州,與黑河合而南流,是即所謂 「河套」也。及至靈寶縣,河觸太行山、轉轄石,其間則有 三門、集津、砥柱,又有禹廟在。或者即禹導山通河處, 夾岸有高山,而河行山中,至沔池至孟津,至河南府, 至溫縣,岸無山,山盡矣。其在河南府,即有北邙山,亦 僅僅障南岸,北岸殊無山。至武陟水則有洛河、伊河、 沁河來合,河勢始盛大,而又有汜水者合之,河益無 賴。其在河陰,雖有廣武山,山亦僅在南岸,北岸亦無 山,俱不能夾束,以故河流至武陟則汎濫,亦河必然 之勢也。
又「黃河自茶城而上,以無山夾束,故多潰決。由茶城 以下,南岸始有洞山、九里山、雲龍山,北岸則有子房 山夾河入徐,故徐州獨無潰決,但有泛漲,以兩山夾 輔之力也。」予嘗曰:「徐州河狹,又兩山夾之,徐州真河 之咽喉乎?河出徐州,過清涼寺,其在南岸,雖有半戈 山、羊山當之,北岸復無山,故不能觸南岸,直北趨下」, 衝為距山,連汪蘆塘、落馬黃墩、周湖、柳湖諸河,河皆 在邳境,故邳州往往受其害。河善泛,亦以北岸無山 夾故也。邳州由落馬湖至水晶湖,中間凡九曲。水晶 河至清河甚近,過清河則淮水會黃之路。黃、淮合而 下雲梯關入大海,河淮之事畢矣。夫河之初出潼關 入河南也,數數為地方患,所在地方亦往往以塞決 殺流、築堤壩、建閘埽為事。河務具備,故堤上自木欒 店下止廟道口,蜿蜒千數百里,屈曲重復。蓋見河勢 洶湧,故從平地築堤,用堤助岸以夾河,防其瀑漲。又 以河水橫衝敗岸,則用《捲埽》以當其衝。又自築堤外, 仍置閘減水以殺其勢。以為決口不塞則內地淤急, 流不殺則泛愈急,是「堤埽自不得不為之所也。」及堤 之又不能遏,埽之又不能殺,決者自決,衝者自衝,於 是當事者又以堤埽無益於衝決,將欲舍堤埽不用 而議開支河矣;議復老黃河故道矣;議開新河濟運, 舍黃河而不由矣;議開膠、萊河,通復海運矣。其議亦 可謂眾多,其慮亦可謂周悉矣。議開支河者,謂「黃河 入淮之道舊有三:一自中牟至荊山合長淮之水,曰 渦河。一自開封府經葛岡小壩、丁家道口、馬牧集、鴛 鴦口至徐州,出小浮橋,曰汒河;一自小壩經歸德城 南飲馬池至文家集,經夏邑至宿遷,曰白河。弘治間, 黃河變遷,渦、白河二道淤塞,全河東下,故徐、邳獨受 其害。今若復引水通渦、白河,則水勢自分」,河不得獨 為徐、邳害矣。議復老黃河故道者,在徐州以上,欲自 河陰、原武、懷、孟之間,審視地形,引河水注於衛河,至 於臨清、天津,不惟徐、邳水勢可殺其半,而京師亦可 助其形勢也。如冬春水平,漕舟則由江入津,泝流至 於河陰,順流至於衛河,沿臨清而至天津。如夏秋水 迅,則仍由徐、邳達於臨清,至於天津,是一舉而得兩 運道矣。在徐州以下,謂清河縣之大津口,即老黃河故道也。其小清口,即今淮水所出之清口也。欲議復 七十里故道,後又慮魚溝、鐵線溝、葉家口、陰陽口地 勢卑窪,諸決之水漫流至此,築堤鉅費,且恐難保,故 其說旋議而旋罷。其議開新河者,議欲自泇口鎮鑿 新河以通「運,避黃河之險。河自馬家橋至直河出口, 計二百三十餘里,其說復旋議而旋罷。其欲自徐州 子房山、梁山至馬家橋上下開新河八十里,置舊河 於堤外,使黃河出口之地並不相及,呂梁、徐州二洪 之險並可遠避,一議也;其欲自昭陽河東起汪家口 直抵留城,一百四十餘里,開河入運,一議也;其」欲開 膠萊河通復海運者,循嘉靖十五年山東道副使王 公憲所開膠萊河舊議。河之南口起麻灣,北口至海 倉,中間相距三百三十五里。兩口舊皆貯潮水,常足 不假。濬者二百餘里,濬者一百三十餘里。疏濬之內 有分水嶺,聞其地河形至今在,但其下多碙。「石,水 微細,使極力開鑿,止三十里遠耳。如河成,我江漕由 淮安清江浦歷新壩、馬家壕而來,計良便。前是以海 運為險,罷海運者,以馬家壕未通,漕舟出大洋故也。 今馬家壕既通,我舟即不必由大洋,直由小海中行 舟自不險。然後由麻灣、海倉二口,徑抵天津、直沽,豈 非便道乎?」夫舟自清江浦口至天津路,凡二千「六百 里,其中由河行者八百里,由海行者八百里。海行既 由小海,不由大洋,非若昔元人海運之遠。又所歷有 劉家島、蓬萊島,黑水成山,大洋甚險。後王公以陞去, 事遂寢。」此又一議也。復有為淮安計者,欲濬草灣以 分河入海,不令直犯淮城。後以河流入海,舊無阻塞, 卒不議濬。此皆為運道計,大略又如此也。國家自《會 通河》成,借河入運,雖得其力,亦受其害。不然,彼河自 為河耳。夫河害之在梁、宋,其地多浮土虛沙,既無堅 山壁岸為之障,又無長淵深湖為之貯,不得不日夜 講求堤壩,經營捲埽也。河害之在徐、邳,仍少有山,又 有湖,又去海口漸近。海口則可濬,河身則可疏。又得 淮水合而衝海口,海口必日闊而日深,又有堤壩而 為之障,河自歸河而沙不壅。且高家堰久築,而高、寶 既免泛浸之虞,《歸仁集》又築,而泗州復享奠平之利, 河謂無患可矣。奈河又復有決,我又復有構,帑金人 力所費不貲,是河恐未見有息肩之時也。今若果得 長策善畫,令河有岸而不得衝,水常歸而不得泛,用 一年之勞,可保數十年之安,捐數十萬之費,可收數 百年之利。宜莫如先審河岸,次審河勢。河岸堅則身 直,河身直流不屈曲則河自不淤。夫安得有長山而 為之岸,堅土而為之障?設使有之,無論小小衝決潰 泛,即使有前代洪流大浸,自足禁當,此禹導山治水 可法也。所以禹蹟如龍門、壺口、徐州「洪至今存,未嘗 變以有山為之岸,岸堅,水不能如何也。今果能於徐、 邳以下,履地而擇之,測水而引之,假令得長山而為 之河岸乎?有,則早移河於山下,使水行山足,河安流, 直東射而入於海,其傍河郡縣,土地可永免昏墊,魚 鱉可永不生郊矣。」予尤有深長之思,又不但慮徐、邳 泛決,誠恐漕河萬一「決壞,則我四百萬漕將安輓之 京師不無緩急矣。」又謂:膠萊河之說,至今行可也。所 聞前是議罷者,以王千壩三十里地高,人力難施,故 廢之。余嘗躬臨相度,原係平地,雖名分水嶺,視他處 稍高丈許,非崇山峻嶺也。此河一濬,可以達直沽,漕 舟入麻灣海倉。乃設重兵屯守,膠萊海次屹然為一 巨鎮,專意衛漕舟、防海寇為務。如此則可通漕便。誠 國家萬萬世無窮之利也。至如《泇河子房山》、又其次 矣、
春明夢餘錄
編輯黃河
編輯今之治河與古異。蓋河之故道,自懷慶、大名至瀛、滄 入海,彼時無漕河,故議欲就其順下之性,引之東北, 而復其故道。今東北有漕,防其衝決矣。古疏之鑿之, 惟欲去其害矣,今則欲資其利。蓋漕舊不藉河,自景 泰後始有「黃三清七之說。今徐州二洪以下,專用河 水矣。所以治之者,有疏有濬、有塞,而疏為上。蓋河自 經汴以來,南分為二道:一出汴西滎澤縣,經中牟、陳、 穎等州縣,至壽州入淮;一出汴東祥符縣,經陳留、亳 等州縣,至懷遠縣入淮。其東南一道,自歸德、宿州經 虹縣、睢寧,至宿遷縣出。其東分新舊五道:一自長垣、 曹、鄆等縣,至陽榖出;一自曹州雙河口至魚臺縣塌 場口出;一自儀封、歸德等州縣,至徐州小浮橋出;一 由沛縣之南飛雲橋,一在徐、沛之中境山之北溜溝 出。」是此新舊分流六道,皆入漕河,而總南入淮後皆 塞,而止存沛縣一道。則所謂合則勢大,而河身又狹, 不能容納,所以不得不泛濫橫溢。故今治河不得不 因故道而分勢耳。前去陽穀、魚臺二道,恐其決而東 北,斷不可開也。其在「汴西滎澤孫家渡至壽州一道, 決宜常濬,以分其上流之勢,不可壅也。乃若自汴東 南源出懷遠、宿遷二道,及正東如徐州小溜溝二道, 各宜擇其利便者開濬一道,以分其下流之勢。此治河之善經也。」
李東陽曰:「河之為患,自古有之,治法亦異。蓋有塞有 浚、有疏而疏之說勝。」河決,張秋、徐有貞治之。有撓其 議者曰:「不能塞而顧開之耶?」使者至,徐出二壺一竅, 五竅者各一,注而瀉之,則五竅者先涸,使歸而議決。 侍郎白昂治原武之決,舉南兵部郎中婁性同事,築 陽武長隄以防秋漲,引中牟之決以入淮,浚宿州古 汴河以達泗,自小河西抵歸德飲馬池中,經離符一 帶,皆浚而深廣之。又疏月河十餘,以殺其勢。由是河 入睢,睢入泗,泗入淮,以達於海。又以河南入淮非正 道,恐不能容。又自魚臺歷德州,至大清河及古黃河 以入海,河口各作石堰,相水盈縮,以時啟閉,疏之效 亦明矣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