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1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十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十四卷目錄

 順天府部彙考七

  順天府山川附考三

職方典第十四卷

順天府部彙考七

編輯

順天府未詳山川附考三涿州至豐潤

編輯

州南三峰,元混一《方輿勝覽》:「燕昭王臺在涿州西南,東有三峰甚峻,相傳昭王求神仙處。」 獨鹿山,《方輿紀要》:「獨鹿山在州西十五里,下有鳴澤。漢元封四年,由回中北出,朝那蕭關,歷獨鹿、鳴澤西河還,即此。」

石虎岡,《涿州志》:「石虎岡在州西五十里。」 《混一方輿勝覽》。「山上有二石虎。」

龍安山《涿州志》:「龍安山在州五十里。」 《涿鹿志》:「龍安在郡西四十里,回巒繚繞,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紀有堂,雨過則嵐光欲滴。」 《方輿紀要》:「龍安,大房諸山之支隴也。」

崿峪,《涿鹿記》:「崿峪在郡西北五十五里,草木榮茂 。」《長安客話》:涿州西北五十里有惡峪,漢世已有此名盧它人封惡峪侯是也。峪中雲氣瀰漫,四時不絕。《史記》:「亞谷」,《漢書》作「惡谷」,古通用。盤坡,《涿鹿記》:「在郡西北三百里,坡有上中下,西為表,東為裏,夕陽西墜,紫綠萬狀,若畫屏。」涿水,《水經注》:涿水東北與阪泉合,其水導源縣之東泉。《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尢泉會,水出蚩尢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尢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並則流注阪泉,亂流東北入涿水。」又。涿水出涿鹿山,世謂之「張公泉。」東北流,逕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禠陸」也。黃帝與蚩尢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處。涿水東北逕涿縣故城,西流注於桃。應劭曰:「涿郡,故燕,漢高帝六年置。其南有涿水。」劭又云:「涿水出上谷涿鹿縣。」按:涿水自涿鹿東注濕水,濕水東南逕廣陽郡,與涿郡分水,漢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涿」之為名,當受涿水通稱矣。 《十三州志》,涿郡南有涿水,北至上谷為涿鹿河,其支流塞外,謂之涿耶水。 《名勝志》:州因「涿水而名,以水中嘗出此豕也。」

桃水《水經注》:「桃水出涿縣故城西南奇溝東八里大坎下,數泉同發,東逕桃仁墟北。或曰因水以名墟,則是桃水也。或曰終仁之居,非桃水也。」按《地理志》,桃水上承淶水。此水所發,不與志同,謂「終」為是。又。桃水東逕涿縣故城北,至莽更名垣翰,晉大始元年改曰范陽郡。今郡理涿縣故城,城內東北角有《晉康王碑》,城東有《范陽王司寇虓廟碑》。桃水東北與洹水會。水上分淶水於良鄉縣之桃水,世謂之北涉溝。故應劭曰:「洹水出良鄉。」東,逕垣縣故城北。《史記音義》:「涿有垣縣。」漢景帝中元三年,封降王勝為侯國,王莽之垣翰亭也。 《名勝志》:桃水首受淶水於徐城,合於聖水,始匯范水。城西桃莊以此名。

易水,《水經注》:「易水,逕出范陽縣故城,秦末張耳、陳餘為陳勝略地,命燕蒯通說之,范陽先下」 是也。

督亢溝,《水經注》:「督亢溝上承淶水於淶谷,引之則長津委注,遏之則微川輟流,水德含和,變通在我。」 東南流逕遒縣北,又東逕涿縣酈亭樓桑里南。

月池《太平寰宇記》:「督亢陂在范陽縣東南十里。」 《長安客話》:「陂舊有亭,遺址高丈餘 。」 《方輿紀要》:「亭南有月池,廣三頃,其形如月 。」 《涿鹿記》:「月池在郡西南五十里,約數十源,泓以成溪,灣以成池,斗折蛇曲,縠迴輪轉,清瑩洞澈。每秋清氣爽,芰荷盛開,鷗鷺浮沉,錦鱗游泳,可謂游觀之盛所矣。」

柳河《涿州志》:「柳河在州南南務里,泉四時不竭。」

范水《方輿紀要》:「范水在州南,自易州淶水縣流入境,下流合於巨馬河 。」 《名勝志》:「范水在州西南,水北曰陽。」 范陽,郡名以此。

酈亭溝,《水經注》巨馬水又東,酈亭溝水注之。水上承督亢溝水於遒縣東,東南流,歷紫淵東。

餘六世祖樂浪府君,自涿之先賢鄉,爰宅其陰,西帶巨川,東翼茲水,枝流經通,纏絡墟圃,匪直田漁之贍可懷,信為游神之勝處也。其水東南流,又名之為《酈亭溝》。

紫水,《幽都記》:「紫水,其泥亦紫。」

挾河。《水經注》:「挾河水出良鄉縣西甘泉原東谷,東逕西鄉縣故城北,王莽之移風也。世謂之都鄉城。又東逕良鄉城南,又東北注聖水,世謂之挾活河 。」 《名勝志》:「涿水源從大同得勝堡入,至老班溝,一之淶水縣,一之涿州,沙水俱活,東西不定,故謂之挾活水,又謂之聖水也。督亢亭州南一帶至新城,皆是其處,乃涿水」 所入。盧文偉修為陂,故道猶存 。《明一統志》:「挾河自房山縣東南流,與胡良河合 。」 《方輿紀要》:「挾河在縣西北二十里,亦名巨馬河。」

巨馬河《水經》:「巨馬河出代郡廣昌縣淶山,東過遒縣北 。」 李廷機《巨馬河橋碑》:「涿城北二里為巨馬河,河水自紫荊外鐵嶺崖來會霸水,趨直沽入於海。」

胡良河《方輿紀要》:「胡良河在州東北二十里,源出房山縣大安山東麓,流入州境,又南與挾河合流,入良鄉縣界,注於琉璃河 。」《涿鹿記》:「湖梁在郡北十里,垂楊樹隄,蒲葦夾岸,曉月升時,漁榔款乃,樵夫牧子,逍遙於迴塘曲渚之間,不少佳致。」以上《涿州山川》。

茶樓頂《房山縣志》:「茶樓頂在縣西二十里,上有金章宗歇涼臺。」

龍含峪《涿州志》:「龍含峪在縣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觀遺址。」

龍城峪《名勝志》:「龍城峪下有伏龍穴,出湯泉。」 大石𡹬,《縣志》:「在縣西南四十里黃龍山下,前產青白石,後產白玉石,小者數丈,大至數十丈,宮殿營建,多採於此。」 石𡹬下有塘,突出一泉,其水甚清,流灌稻田,米色如玉,人呼玉塘米。賈島峪,《明一統志》:「在房山縣西,內有石室,世傳為島所居。」 墓在縣南一十里。

房山。《涿鹿記》:「房山在涿郡西北五十里,北接居庸,東抵漁陽,西連紫荊,所謂幽燕奧室也。」 《縣志》:「房山本中條之麓,其山峻而且闊,望之明秀異常,宛然如室 。」 《太平寰宇記》:「大防山在良鄉縣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又有小防山,與大防山相近 。」 《水經注》:「大防嶺山下有石穴,東北洞開,高廣四五丈,入穴轉更崇深。穴」 中有水。耆舊傳言,昔有沙門釋惠彌者,好精物隱,嘗篝火尋之,傍水入穴,三里有餘,穴分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知趣詣;一穴西南出,入水逕,五六日方還,又不測窮深。其水夏冷冬溫,春秋有白魚出穴,數日而返。人有採捕食者,美珍常味,蓋亦丙穴嘉魚之流類也 。《隋圖經》:「防山上有仙人玉堂 。」 《燕山叢錄》:「房山東北懸崖間有石竇如門,中有積水,人往往聞絲竹音。有好事者乘𥱼秉炬而入,唯見石燕飛翔,赬鱗瀺灂,行五六日,無所扺恐,炬盡而出。金泰和中,有桃花流出,其瓣徑二寸,俗呼為孔水洞 。」 《圖書編》:「孔水洞在大房山東北,上有懸崖千尺餘,下有石窟,闊二丈許,泉水從中湧出,深不可測 。」 《帝京景物略》:「孔水洞,時有白龍出,輒化為魚 。」 《名勝志》:「大房山南,晉霍原隱處 。」 《北游紀方》雲:「幪山直上皆石壁,下有水湧出,為孔水洞,俗名水簾洞。」 舊有龍泉寺,唐大曆中建。今四壁刻劃佛像,更萬佛堂,醜惡甚矣 。《方輿紀要》:「孔水洞在房山東北,今譌為雲水洞 。」 《日下舊聞》:雲水洞在上方山孔水別是一洞,非「孔水」 譌為「雲水」 也。孤山口。歡喜臺。摘星峰。望海峰。《帝京》

《景物略》循孤山口而西,峰橫澗束,澗上側徑如古牆趾,人行村落十二三里,至下接待菴,兩壁巉截,中隱一罅。旋折東西,望一平處曰「歡喜臺。」 行二里,過兜門。門一里,得石級,以升毘盧頂。菴寺百餘,有藥師殿、華嚴龕、珠子橋。又半里,則上方寺矣。寺左一峰高百丈,峰下泉曰「一斗泉。」 峰之有名者,大小摘星峰、望海峰。

毘盧頂,《徐文長集》:「自歡喜臺拾級而升,凡九折,盡三百級,始達毘盧頂。」 上有寺百二十,丹碧錯落,嵌入巖際。蒔花種竹,如江南人家。

文殊洞。普賢洞。雲水洞。《華嚴洞》。朝陽。

洞,游業孤山口,西行約十二三里,行篋,游騎寄頓下接待院,歷枯磵二里許至山門,榜曰「兜率禪林。」 又里許,上石梯二百餘級,磵旁皆飛瀑宿痕,挽鐵綆而上,是為上接待院,倚壁皆僧舍。又半里,入上方寺,左有一斗泉,帖石山房十笏,以奉大士。下有文殊洞,上普賢洞,外有雲水洞。

華嚴洞朝陽洞

摘星陀。」 《長安客話》:「毘盧頂之右有一斗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陀,極高。峰後有雲水洞,奇邃特甚。至山腰則一百二十寺,一一可指數。」 《記纂淵海》:「摘星嶺在府西,高入雲霄。」 《唐書》:「光啟時,契丹入寇幽州,劉仁恭窮師,踰摘星山,討之。六聘山」 ,《明一統志》:「六聘山,在房山縣西三十里 《國門近游錄》:「由兜率寺西南行,過十」 方院,其旁僧塔甚眾,中一塔特高,嵌有碑,題曰:《六聘山天開寺懺悔上人墳塔記》。金朝議大夫、乾文閣大學士、知制誥、賜紫金魚袋王虛中撰 。《國門近游錄》:甘池村東北行數里,為皇后臺、黑龍潭,其北即六聘山,山有天開寺,寺中有元碑三,又有陀羅尼石幢 。《日下舊聞》按:六聘山見於

《遼史見於寰宇通志及明一統志》
近時士子多

編輯

守《廣輿記》為《兔園冊》削去不載,人遂略焉不考。康熙癸丑,予登上方山,見兜率寺南十方院東有金大安中懺悔上人墳塔。後十四年,復遊上方,於孤山口西麥田中,見有元延祐間所勒碑,則集賢學士魏必復所撰,稱此地為六聘山天開寺下中院。又於甘池村北數里訪天開寺,尚存。蓋當日寺僧管業其地甚廣,天開乃其下院,孤山則下中院,兜率為上方,而總名之曰六聘山天開寺。「六聘」 之義,《地誌》不詳,疑即霍原教授之地,舍原之外,無人足以當之矣。

一堵牆山《縣志》:「一堵牆山在縣西南四十里,石壁巉峭,高三百餘尋,長五百步,儼若版築。其下可容數百家。」

紅蠃山《涿州志》:「紅蠃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即幽嵐山,山勢崚嶒,諸峰羅列如劎戟,古剎存焉。」 紅蠃嶮,《帝京景物略》:「紅蠃嶮在上方山東三十里,循九龍峪、八達嶺入桃葉口,為下嶮,過龍潭水,有洞曰紅蠃,為中嶮。復上半里,其右松棚菴,再右觀音洞,為上嶮。出嶮有嘉遯菴。嶮舊名幽嵐,一曰寶金山。」

般州山,《方輿紀要》:「般州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般州山寨。」 《涿州志》:「山有二寨,石室環列。白帶山」 ,《太平寰宇記》:「白帶山,在范陽縣北四十里。」

石經山《方輿紀要》:「般州山西南十里為石經山,山之東為石經洞 。雙崖集:出獨樹村四里,兩山對峙,外隘內豁。小溪中出石,參差如犬牙。水觸石流,潨潨有聲。沿溪行十里,有巨石數十,橫布水中,躡以度,登平岡以望,峰巒不可勝數。中一山若火燄,而草樹獨盛,詢知為白帶山,小西天之徑在焉。迤邐至山麓,壁立,似」 不可登。徐望之,有磴道直上,及山半,有石室曰「義飰廳」 ,唐乾符中僧藏賁所建。折而東,鑿石為道,廣不滿尺,橫於山腹者一里。折而北,條石為階,凡九十九級,級盡行百步,復有階如前,級差少。折而南,有石堂東向,方廣五丈,曰「石經堂。」 堂有几案罏缾之屬,皆以石為之,下以石甃地,使平壁皆嵌以石刻佛經,字類趙松雪。中四石柱,柱上各雕佛像數百,飾以金碧。堂之前,石扉八,可以啟閉。外有露臺,三面以石為闌,設石几石床,以為遊人憩息。禪房庖湢,皆因巖為之。堂左石洞二,右石洞三。復有二洞在堂之下,《石經》版分貯其中。始隋沙門靜琬、其徒道公等續之。至遼統和、金明昌間,增刻前後,納洞中石,凡七百餘條,有石幢記其目。每洞以石為窗櫺,用鐵固之。石木之近窗者,可以闚見。其左洞有靜琬貞觀八年碑記,嵌於門上。洞北有石池、石井,池廣七尺,而深半之。井北有泉,自竇中出,涓涓不絕。又有石龍王像,民禱雨則祀之。古木蒼藤,樛錯陰翳。由泉竇之南,緣小徑盤屈至山頂,有五石臺,臺上皆有白石小浮圖。其南二,乃唐金仙公主所建,餘無題識,不可攷。頂有巨石,後廣前銳,平出於虛空者數尺,名「曝經臺。」 下至堂中,左右見有碑十餘。其高大者,則唐元和四年幽州節度使劉濟所建。西偏下五里許有雲居寺,亦靜琬所刱。墀中列唐人建石浮圖四,皆勒碑其上。其一開元十年助教梁高望書;其一開元十五年太原王大悅書。其建於景雲二年者,則甯思道所書;太極元年建者,則王利貞書也。寺僧言:「後院中石刻猶多在榛莽中,或立或仆,多唐時所刻《石倉文集》從孤山口支經之小西天。」 小西天者,即石經寺也。寺在絕頂,天然成洞,洞藏石經。其東西峪,峪俱有寺,若張翼然山寺至頂尚五里而遙,無不因山為徑矣。山腰有亭,又有石井,上之為洞者二,又上之為洞者二,其東為小洞者一,祠火龍,有泉濡縷出。西折而上,又為洞者一。

再西為大洞一,即石經堂也。形方如矩,平視如幔,頂中奉金身如來,修丈餘,跣而端立,足踏石板,下藏玉匣金瓶,貯舍利二顆。東北壁上嵌《法華石經》一部。西壁為雜編,有白石柱以豎四隅,若撐其頂。洞之底復有二洞,不可測識,總之七洞皆藏石經也。石經板約方三四尺,層累相承。自北齊至隋,有沙門靜琬,發願「刻十二代經,藏之此山。後其徒續成之,歷唐、宋、遼、金,功始成其半焉 。」《長安客話》:「石經山峰巒秀拔,儼若天竺,因謂之小西天寺,在雲表,僅通鳥道,曰雲居寺。迤南三里,有石級,長里許,級盡東折,為雷音殿,四壁鐫梵語,悉唐名人所書。復有洞七,即知苑藏石刻處也 。」《帝京景物略》:「房山縣西南四十里,有」山曰「白帶」,山生。𢘿《題草》又曰:𢘿題山藏石經者千年矣,故曰「石經山」,亦曰「小西天」雲。北齊南嶽慧思大師,慮東土藏教有毀滅時,發願刻石,藏閟封巖壑中。坐下靜琬法師承師付囑,自隋大業迄唐貞觀,《大涅槃經》成,其夜山吼,生香樹三十餘本,六月水浮大木千株至山下,構雲居寺焉。唐元宗第八妹金仙公主修之,洪武二十六年又修之,正統「九年又修之。」山上雷音洞,高丈餘,四壁刻《經》,四柱刻像。前有石扉,維以開閉,几案瓶罏皆石臺,有欄,橫與堂亙。堂左洞二,右洞三,洞下洞二,皆經唐迄元代。有續刻經目,列石幢,人傳洞火龍所穿也。山下左右東峪寺、西峪寺、後峪寺,後香樹林,香樹生處也。夢堂菴,唐夢堂師居處也。林後,琬公塔也。萬曆壬辰,達觀和尚睹像設頹,石版殘蝕,率僧徒芟除,啟洞拜石經。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大業十二年歲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於此函內安置佛舍利三粒,願住持永劫」三十六字。發視,得小金舍利,狀黍米,色紫紅。師聞於慈聖太后,迎入供養,函瓶以玉,外函複之,安置故處。僧憨「山撰《雷音窟舍利記》刻之石。」山多石碑二。隋碑一,仁壽元年《王臣暕碑》一,仁壽元年《王劭碑》五。唐碑一,開元十年《梁高望碑》一,開元十五年《王大悅碑》一,元和四年《劉濟碑》一,景雲二年《甯思道碑》一,太極元年《王利貞碑》二。遼碑一,《趙尊仁碑》一,天慶八年《沙門志才碑》二。《元碑》一,至元元年《賈志道碑》一,至正二年《釋法稹碑》「山半有菴,曰半山菴。」

東峪西峪五臺《燕都遊覽志》:「東峪西峪」

兩寺,《石經》洞之左右翼也 。《瀟碧堂集》:東峪寺門,白楊成林,風氣慘裂。北臺如蓮花,在水中央。東臺亦奇特,臺上石浮圖,唐金仙公主所建。五臺之外,環以巨嶂,其石紋或類雨點,或類卷雲也 。《長安客話》:從南臺而下,山麓間有寺曰西峪寺東溪水闊可五丈,聲潺潺若風雨驟至。五臺僧皆穴處,遊人不可留,多憩此寺。

羊耳峪《縣志》:「羊耳峪一名紅羊峪,在縣西北十二里,有大石高二丈,其形似象,名象石。」 黃山,《寰宇通志》:「黃山去縣三十里,上有玉室洞天 。」 《方輿紀要》:「黃山店口,在縣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大谷,又三十里即淶水縣北之乾河口也 。」 《縣志》:「玉室洞天在縣西北七十里,中有獨橋十八灘。」

穀積山《方輿紀要》:「穀積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突起,如積榖然。下有三石洞,名曰三學,中可容千人。」

朝陽洞,《北游紀方》:朝陽洞有二,形如連珠,相隔約十尋,俱疊石作坡,繚以短垣,山勢甚峻。從山腹轉而上,洞西有巖,有朝陽巖,石壁逾百仞,橫亙里許。巖麓溪水色綠如鴨頭,產魚極美。車營嶺,《北游紀方》:「車營嶺小岡疊阜,起復連綿,居民以種杏為業,環十數里,峰頭澗底,皆是杏林。又東一小嶺,有杏約三百株,樹尤」 奇古。高者三丈,低者丈餘,狀如垂柳,繁花綴之,亦杏林之變態也。

連泉山,《涿州志》:「連泉山,山巔有泉相連,在縣西北三十里。」

大安山,《方輿紀要》:「大安山,在縣北八十里,山高險。」 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 。」 《名勝志》:「大安山,龍泉河出焉。」

岢羅陀《析津日記》:岢羅陀在房山縣境東有萬壽寺,俗呼天台寺。相傳寺有老僧,日誦佛聲,聲以豆記其數,久,每誦一聲,豆輒自躍過,人目為「豆兒佛。」 是時陳皇后浴於宮中,澡豆忽躍,心悸,有言及豆兒佛者,迺出金錢建寺焉。

挾河,《方輿紀要》:「挾河,出縣東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

易水,《水經注》:「出西山寬中谷,東逕五大夫城。」

南。昔北平侯王譚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即此。《岳讚》云:「五王在中,龐葛連續」 者也。易水東左與子莊溪之溪水合,水北出子莊關,南流逕五公城西,屈逕其城南。五公猶王興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謂「中山之五王」 也。

聖水,《水經注》:「聖水東逕玉石山,謂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玉塘泉。」 《縣志》:「大石𡹬在縣西南四十里黃龍山下,前產青白石,後產白玉石,小者數丈,大至數十丈,宮殿營建多採於此。石𡹬下有塘,突出一泉,其水甚清,流灌稻田,米色如玉,人呼玉塘米。」

迴城水《郡國志》:「迴城水源出良鄉縣西北玉石山,東流經縣北四里,又南流入范陽縣界」 十度河,《縣志》:「十度河在縣之西南,曲折旋繞,由十度村至十𡹬店,歷經十度,故名,即巨馬河之上流也。」

甘池。《北游紀方》:「甘池在孫家岡北石將軍廟前,泉凡七孔,平地趵突,流為長溝。土人言:廟下穴中有一目魚,長可四寸,每於清明日出穴戲游,見者以占豐稔 。」 《國門近游錄》:「孤山口東八里,有東、南、西、北甘池四村,亦謂之長溝谷。西村之北,水從石壁出,凡七竇,羅注為池,上有河北將軍廟,既無碑記,不知為何神也。土」 人言池中生魚止一目,而涿州相近有水生魚,重脣,其味絕美,然不多得。其水從石橋過,橋下荇帶,冬月青翠可翫。按酈善長注《水經》有甘泉水,出良鄉西山,東南逕西鄉城西而南注,疑即是水也。淶水,《水經注》:淶水北逕小黌東,又東逕大黌南,蓋霍原教授處也。徐廣云:「原隱居廣陽山,教授數千人」 ,雖千百世後,猶表「二黌」 之稱。既無碑頌,竟不知定誰居也。

杖引泉《方輿紀要》:「杖引泉在縣西南六十里,泉水湧出,匯而成溪,流經涿州東頭,入胡良河。」 廣陽水,《名勝志》:「公村在縣北三十里,廣陽水所出,經廣陽故城,與鹽溝水合,入桑乾河,有胡良河自縣北來注之。」

防水《縣志》:「防水出良鄉縣西北大房山南,東南流,逕羊頭阜下,俗謂之羊頭溪。」

黑龍潭《涿州志》:「黑龍潭,在縣北五十里。元至正中,京師大旱,遣留守都事薩理彌實禱之,大雨霑足。」

六山河,《北游紀方》:「六山河自黑龍關來,東南入琉璃河。上有半壁山,壁立千仞,石罅古柏蒙茸然長不滿二尺。其西山半一小竇,曰辟穀洞,峭絕不可上。北為背陰洞,對山望其東有正覺洞。」

北砦瀑泉,《奧室記》:「北砦雙厓峭立澗流其中,老樹千章,瀑泉三疊,注為龍潭。一禪宮,一道院,臨厓相望。觀中有無名子題壁詩云:『壁色壓潭黑,林光漏日明。傳聞老龍臥,不敢濯吾纓』。」不知何年人作也 。《竹垞文類》:自上方山麓折而西至北砦,雙厓如門,琳宮梵舍,對峙左右,老樹欹斜,交蔭磵谷,寒葉盈尺,人行蔌蔌有聲,流泉三疊,鳴空山中,注而為池。土人勿濯手,濯則龍怒雷電且至。以上《房山縣山水》。

臺山,《名勝志》:「霸州東二十里曰臺山,九河水所經也,臺基三如鼎峙。」 《長安客話》:沙城、臺山二村,皆平壤也。土人語云:「臺山無山,沙城無城,鴈頭山。」 《明一統志》:「鴈頭山,在州城東南三十五里。」

莫金山,《方輿紀要》:相傳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宋設莫金口寨於此,俗名口頭村。

南山《明一統志》:「在霸州城東七十里,喬松修竹,周匝十里,內有亭臺,為一郡之勝。」

鹽廠河《霸州志》:「州城東北隅有瀦水,故益津縣治也。廣三里許,中有東岳祠,武廟時巨璫張忠所建,廟東水曰鹽廠河,每歲冰泮,輒有水鳥千群容與其上。」

瓦河,《太平寰宇記》:「瓦河水在永清縣西南三百步。」

五渠水《長安客話》:「霸城河、沙河與唐河合流處,俗呼飛魚口,即漁津窪也,一名五渠水,又名長鳴水。」

巨馬河《方輿紀要》:「巨馬河,舊在州北,宋界河也。自保定府雄縣流入。」又。巨馬河自蘆溝河分流,經固安縣,過州治北,東合白溝河,後徙流州治西,會霸水,至直沽入海。今霸水淤塞。巨馬琉

璃諸河復合流經州治北,東入東安、永清各縣界。

宋時諸塘濼。《宋史·河渠志》:「塘濼,緣邊諸水所聚,因以限遼。河北屯田司、緣邊安撫司皆掌之,而以河北轉運使兼都大制置。凡水之淺深,屯田司季申工部。其水東起滄州界拒海岸黑龍港,西至乾寧軍,沿永濟河,合破船淀、灰淀、方淀為一水,衡廣一百二十里,縱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其深五尺。東起乾寧軍西信」 安軍永濟渠為一水,西合鵝巢淀、陳人淀、燕丹淀、太光淀、孟「宗淀為一水,衡廣一百一十里,縱三十里或五十里,其深丈餘或六尺。東起信安軍永濟渠」 ,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得勝淀、下光淀、小蘭淀、李子淀、大「蘭淀為一水,衡廣七十里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或七尺。東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保定軍父母砦,合糧料淀、迴淀為一水,衡廣二十七里,縱八里,其深六尺。霸州至保定軍並塘岸水最淺,故咸平、景德中,契丹南牧,以霸州、信安軍為歸路。東南起保安軍,西北雄州,合百水淀、黑羊淀、小蓮花淀為一水,衡廣六十里,縱二十五里或十里,其深八尺或九尺。東起雄州,西至順安軍」 ,合大蓮花淀、洛陽淀、牛橫淀、康池淀、疇淀、白羊淀為一水,衡廣七十里,縱三十里或四十五里,其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東起順安軍西邊吳淀至保州,合齊女淀、勞淀為一水,衡廣三十餘里,縱百五十里,其深一丈三尺或一丈。起安肅廣信軍之南保州西北,畜沈苑河為塘,衡廣三十里,縱十里,其「深五尺,淺或三尺,曰沈苑泊。自保州西合雞距泉、尚泉為稻田。方田,衡廣十里,其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 琉璃河,《方輿紀要》:「琉璃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良鄉縣合上流諸水,東南流入州界,會於巨馬河。」

會同河《霸州志》:「會同河在州東十八里,上接玉帶河,下至蘇橋,眾流至此,合而為一,所謂苑口秋濤也。景泰癸酉,建苑家口關。弘治甲寅,知州事徐以貞造舟三十艘,聯以鐵索,上布以板,隨水升降,以通輿馬。」

夾河《名勝志》:「夾河,源自上谷涿鹿山,合胡良河至州界 。」 《方輿紀要》:「苑家口洪濤彌望無際,或謂之夾河。」

通濟河《霸州志》:「通濟河由苑家口達栲栳圈,經關王堂山川壇折而北,入護城河,蓋逆流也。每秋潦溢,舟楫直抵城下 。」 《霸州志》:「橫堤在城東十八里,南抵苑家口,北抵栲栳圈,西來諸水,至此壅阻,斂入會同河。河口狹流,卒難速泄,致上源為災。」 副使顧褒議盡決此堤,以殺水勢,使回臺山注信安。或阻之乃止。

高橋淀《方輿紀要》:「高橋淀在州東七十里,周三十里,西為栲栳圈,眾流所聚也。州壤卑下,西北諸山之水,多匯於州境,然後東流出丁字沽,注白河,以入於海。弘治中,築河堤,起涿州東境,接固安,至州境之趙村務臨津水口,經州南關,長三百餘里,旁植榆柳以為固。其間為水口一百六十有七,至文安縣之蘇家橋」 ,《大城縣》之《辛張口》而止,今多崩壞。

回淀,《元混一方輿勝覽》:「回淀水東西二十七里,南北八里,霸州至保定軍沿塘岸行,其水最為淺狹。」

沙河《方輿紀要》:「沙河在州南,與瓦河、唐河合流而東。蓋九河之水匯流於安州雄縣之界,溢而東出也。」

霸水。《方輿紀要》:「霸水,在州南三里,白溝河之支流也。自雄縣流入境,東會於巨馬河,今堙廢。」 《長安客話》:「霸去都近,去海亦近,凡雲、朔、恆、代諸山之水,由天津入海者,必經流。霸出丁字沽,總稱霸水 。」 潞水、客、譚口外諸山之水,自京西盧溝橋而下,經固安、永清,至於信安,匯於三角淀,達於直沽,入於海。良、涿九川之水,會於胡良河,自楊家務而下,經北樂店,東過辛店,至於信安。此霸州以北之水也。宣府紫荊、白溝諸水,自新城而下,匯於茅兒灣,經保定玉帶河,達於苑家口,至於信安、直沽,入於海。易安、苑、肅、唐蠡九河之水,自雄縣而下,東過茅兒灣,入於苑家口。山西五臺之水,自河間而下,經任丘匯於五官淀,亦入於苑家口,此霸州以南之水也。南北二川,東狹汙淺,堤岸蕩蝕,不足以容萬派之流。水至則瀰漫無際,溢入文安大城,積為巨浸,民不得耕。治之之法,不以壅而以導,不先於決口而始於下流。按直沽之上,有大淀,有小淀,有三角淀,廣延六七十里,深止四五尺。若因而增益之,又

為之隄以停蓄眾水,而以委輸於海。水有所受,然後濬治舊川,為長隄以束之,高廣倍於前功,使水有所行。又多開支河,聯絡相屬,使水有所分。見在窪淀不下數十處,各深而隄之,使水有所積。則雖有淫潦大川,為之支河析之,諸淀瀦之,高隄防之,可以無患矣。

界河,《長安客話》:霸在宋時,蓋與遼分界處,若今靖邊諸城,一垣之外,即敵境也。州北一里,舊有界河,相傳楊延朗建草橋於此關因以名。文安潭。《郡縣釋名》:「文安潭,名潭,在縣北一十五里。」按:「界河」 以上俱霸州山水。文安無山,但有水,水以此為始。火燒淀《方輿紀要》:「火燒淀在縣東二十五里,廣四十餘畝。縣境有石溝、柳河、急河三水,皆聚流於此,東入衛河,達於直沽。」《元志》:「河間府境有黃龍淀,自鎖井口開鑿,至文安縣玳瑁口,通濼水,經火燒淀轉流入海。」今堙廢。

滹沱河,《太平寰宇記》:「滹沱河水在文安縣西北三十里,又東溢為趙淀 。」 《方輿紀要》:今川原改易滹沱,經縣東南,不經縣西矣。

狐狸淀,《隋書》「文安有狐狸淀。」 《圖經》:「狐狸淀俗謂之掘鯉淀。」

易水,《方輿紀要》:「易水在縣西,自保定縣流入境,即沙河諸水下流也。」

水紋淀《方輿紀要》:「水紋淀在縣西,宋起塘濼,東自信安軍永濟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紋、得勝諸淀為一,今廢。」《長安客話》:「霸州苦水,而文安形如釜底,尤為諸水所匯。其苑家口、會同河與栲栳圈新挑河,各東西相去約二十里,北岸屬霸州,南岸屬文安,各築高堤,文安約六七十里,霸州約五六十里,屹如長城。累」年有秋,實賴於此。但築堤愈高,壅水愈甚,故議者謂「京師之南,水害以霸州、文安為之阻」也。以上俱文安縣諸水。子牙堽《燕山叢錄》:大城北有子牙堽,相傳以為太公嘗居此。河中有釣臺,浮出煙波。土人云:「常隨水高下,雖大浸不沒。」

仙人洞,《名勝志》:「仙人洞在縣南,俗名故縣村洞深入不能窮」 ,今巳閉塞。

黃汊河《方輿紀要》:「黃汊河在大城縣東北八十里,其上源即易水也。自安次縣分流入縣境,又東北入武清之三角淀。」

滹沱河,《太平寰宇記》:「滹沱河,出大城縣北一百三十里。」

永濟渠。《太平寰宇記》:「永濟渠在縣東五十里。」清漳水,《水經注》:「清漳自章武故城西,故濊邑也。枝瀆出焉,謂之濊水。東北逕參後亭,分為二瀆。」應劭曰:「平舒縣西南五十里有參後亭,故縣也,世謂之平鹵城。枝水又東注,謂之蔡侯溝。又東積而為淀。一水逕亭北,又逕東平舒縣故城,又東北分為二水,一水右出為澱,一」水北注滹沱,謂之「濊口。」以上《大城縣山水》。

玉帶河《方輿紀要》:「玉帶河在保定縣北,遶縣東南,入於磁河。或曰即霸水之下流也。」

磁河《明一統志》:「磁河,源自安州,聚九河之水,至雄縣為瓦濟河,至保定縣為磁河,入直沽。」以上保定縣無山,止此二水。

《漁山圖經》:「漁山在城西北三里,高百餘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漁陽。水遶山下,故曰漁水。」

鐵嶺《薊州志》:「鐵嶺在城北十里,石色如鐵,懸澗極深。」

藥兒嶺《通鑑注》:藥兒嶺,在雄武軍西。

甘泉山,《方輿紀要》:「甘泉山,在州西北七十里,一名石獒山。」 《薊州志》:「山頂有大石,狀類犬,故名,上有甘泉寺。」

空同山。《盤山志》:「翁同山,一名空同山,在薊州城北五里,上有崔府君祠,又呼府君山。舊有日照寺,寺有圓覆法師舍利塔。金大定九年進士孫設撰記,甃塔之東。其西又有小石碣,列建塔居士沙門姓名 。」 《名勝志》:「空同山,相傳黃帝問道之所 。」 《路史》註:「遵化南三十里,亦有空桐,世謂黃帝謁廣成,問道在此,非也 。」 《日下舊聞》按:岷州、原州、肅州、汝州、薊州、贛州皆有空同山。《史記·黃帝本紀》:「西至於空桐,登雞頭。」 世以為隴右之山,無致疑者。《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游於空澤,卒於連中。大尹興空澤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 則汝州之山也。山下有廣成城,廣成澤上有廣成觀。宋宣和中,汝守林時請於朝建立。說者謂襄城、具茨,壤地相接,疑軒皇問道當於此地。然稽之《爾雅》,北戴斗極為空桐,空桐之人武。司馬彪注《莊子》亦云:「空桐當斗之山。」 則空桐宜在北矣。且問道之文,載於《莊子》,其初往見。

廣成子謂帝不足以語至道,退而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復往要之。廣成子南首而臥,帝順下風膝行而進。當日帝邑於涿鹿之阿,去薊甚邇,故不難復要之。又《寰宇記》薊縣有笄頭山,空桐、笄頭,相去不遠,而陳子昂《薊丘覽古》詩云:「尚想廣成子,遺跡白雲隈。」 然則薊之空桐,未可定其非黃帝問道之所也。

別山,《薊州志》:「別山在城東南三十里,西臨沽水,東據無終,行旅所出,雖有山名,而無高阜。」 蠃山,《薊州志》:「蠃山在州城東南四十里 。」 《長安客話》「亦曰洪蠃山,又曰紅羅嶮。」

桃花山《名勝志》:「漁陽有桃花山,山頂有泉,流遶山麓,入泃河,泉上有桃花寺。自此十里,沽河、草橋諸水匯焉。」 《長安客話》:「桃花山去薊州南二舍,今城東別有桃花山、桃花寺,寺旁亦有泉,遶山而下,清淺可愛。」

鮑丘水,《水經》:「鮑丘水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縣東,又南過潞縣西,又南至雍奴縣北,屈東入於海。」

漁水,《水經注》:「漁水出漁陽縣東南平地,泉流西逕故縣城南。」 今城在斯水之陽,漁陽之名當屬此。秦發閭左戍漁陽,即是城也。

泃水《方輿紀要》:「泃水在州北四十里,一名廣漢川,發源黃崖口。一支西南流,經盤山之陰,入平谷,為泃河。一支東南流,經盤山之陽,過三叉口入寶坻縣之白龍港。」 廣川郡之名以此。《薊州志》:「廣漢川,俗名黃崖川 。」 《水經注》:「盤山水出山上,山峻險,人跡罕交。去山三十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餘里,素湍浩然,頹波歷谿,沿」 流而下,自西北轉注於泃水。《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 即是水也。陽河,《方輿紀要》:「陽河,在州西五里,亦名五里河,源出鵝毛臺,臺亦名紙坊山,流入於沽水。水性暖,遇寒不冰,故曰陽河。相去一里有涼泉,水出地中,方廣丈餘,盛暑彌涼,因名。」

砂河《名勝志》:「盤山有砂嶺,陡絕難行,高二百餘仞,周六里,泉水沿石竇下為砂河,東流合五里河。」 《薊州志》:「沙河在城西二十五里,源出盤山,經沙嶺之麓,東南會五里河入沽河。」

瀑水《薊州志》:「瀑水在城西二十五里,出於石山之麓,流經塔山之陰,有泉自石竇出,極清冷,初夏或有冰浮出。」

白澗《薊州志》:「白澗在城西四十里,發源於盤山西峪,經沙河,水色澂碧,上有白澗寺。」

白馬泉《薊州志》:「白馬泉在空同山下。」

清池《薊州志》:「清池在城東十五里,周一頃餘,四山圍遶,瀲灩於中,水色如藍。」

沽河。《方輿紀要》:「沽河在州南五里,自陽河以西,泃水以東,諸水皆入焉。其下流經新開河,至直沽,達於海。漕運溯流而上,直扺城南。」 《通典》:漁陽有鮑丘水,又名潞水,即沽水矣。後漢「興平二年,幽州牧劉虞為公孫瓚所殺,虞從事鮮于輔等合兵攻瓚,破瓚於鮑丘水,是也 。」 《薊州舊志》:「沽河在城南,一名西潞水,一名東潞水」 ,或曰在通州東者曰「西潞水」 ,在薊州南者曰「東潞水」 ,下流皆合於寶坻縣,兼有鮑丘水之名,建永濟橋於其地,故又名「永濟河。」

龍池河《方輿紀要》:「龍池河在州城南,一名漁水。源自州北盧兒嶺口流入,南合遵化縣之梨河,經玉田縣入寶坻縣之白龍港。成化間,西北盤山水發,始合州境之沙河、窯河及五里河,並入沽水。」 《水經注》:「漁水西南入沽水,又南與蠃山之水合,水出漁陽城南小山。」 《魏氏土地記》曰:「城南五里有蠃山,其水西南入沽水。」

白龍江《方輿紀要》:「白龍港在州南七十里,亦曰白龍江,遶桃花山下,泃河、沽河諸水皆匯焉。入寶坻縣界,亦名潮河,以河通潮汐也。」

洳水,《水經注》:「出北山山,在傂奚縣故城東南。東南流,逕博陸故城北,又屈逕其城東,世謂之平陸城」 ,非也。漢武帝封大司馬霍光為侯國。文穎曰:「博,大;陸,平,取其嘉名而無其縣。今居山之陽,處平陸之上,匝帶川流,面據四水」 ,是也。麻山,《名勝志》:麻山在玉田縣城北十五里,與旁山相連,南即種玉山也。

種玉山,距縣西北二十五里。懸厓壁立,其旁為石鼓。唐太宗征高麗,嘗聚兵於此。

燕山,《方輿紀要》:「燕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晉咸康四年,石虎攻段遼,遼將北平相陽裕登燕山以自固,即此 。」 《長安客話》:燕山之脈,自太行迤邐而東,暨玉田,直抵海岸,燕國由此名。或以為即燕,然,非也 。《縣志》:由燕山口迤西二里折

而北又東,歷磴而上,有梨花菴,綠陰覆翳,可以避暑。

石鼓,《水經注》:「燕山上有懸巖之側有石鼓,去地百餘丈,望若數百石囷,有石樑貫之。鼓之東南有石人援桴,狀同擊勢。」 耆舊言:「燕山石鼓鳴則土有兵。」

楸子谷。《縣志》:「楸子谷在石鼓山後七里,有寺。」 徐無山,《方輿紀要》:「徐無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建安十一年,曹操伐烏桓,令田疇為鄉導,上徐無山,是也 。」 《開山圖》曰:「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 注云:「其木色黑似炭而無葉,有石赤色如丹,以一石相磨則火發,今則無之 。」 《太平寰宇記》:「無終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陰山,在漁陽縣」 西北四里。

小泉山,《名勝志》:「小泉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上有泉,出石罅,西南流五里,合大泉山之水入白龍江。」

藍水《水經注》:「藍水出北山,東屈而南流,逕無終縣故城,無終子國也。」 《燕山叢錄》:「玉田縣西北有水,其色蔚藍可愛,亦曰藍水。其土如靛,蓄靛者恆取土和靛賣之。」

庾水。《水經注》:「庾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塞中,南流歷徐無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並西出山東流。」 《方輿紀要》:縣東北四十里即浭水、灅水,《水經注》:「灅水又東南流,為北黃水,又屈而南,為南黃水。又西南逕無終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處也。又於是山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陽翁伯玉田,在縣西北,有陽公壇」 社,即陽公之故居也。

梨河《方輿紀要》:「梨河,在縣東二十里,自遵化州南流經縣境,又南入寶坻縣界,縣之東境諸水多流入焉。」

光砂泉《寰宇通志》:「光砂泉在玉田縣南,攻玉所用。」以上玉田縣界山川。

瑞屏山《縣志》:「瑞屏山在平谷縣北二十里,連峰秀列如屏,上有石臺,下有興隆寺,元大德元年建,明弘治中重修,俗呼蕭家院。」

妙峰山《縣志》:「妙峰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峰巒秀拔,下有九沽泉。」

雞足山《縣志》:「雞足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下有三泉寺,金承安二年建。」

《碣山縣志》:「碣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峰巒峭峻,林谷深邃,有雙泉寺,金明昌中建。」

城山《縣志》:「城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四山高聳,中平如城,有石室,止容一人棲臥。」

泃河《方輿紀要》:「泃河,在縣東南,自薊州流入界,又南入三河 。」 《名勝志》:「泃河源出口外,入縣境之黃崖口廣漢川自東迤邐遶縣城,西南流,經三河縣北,至寶坻縣入白龍江。」

洳河《方輿紀要》:「洳河,在縣東南五里,源出密雲縣石峨山,流經縣境,又西南流入三河縣界。」 逆流河《方輿紀要》:「逆流河在縣東南八里,一名小碾河,源出縣南泉水山,西北流,凡九十九曲,而入泃河。」

龍泉《名勝志》:「龍泉,在縣東南十里,文皇嘗駐蹕於此,飲其水甘,因錫以今名。」

周村河《方輿紀要》:「周村河,在縣西十里,源出口外,流入洳河。」

大榆河《水經注》:「大榆河又東南峽逕安州舊漁陽郡之滑鹽縣南,王莽更名匡德,漢明帝改曰鹽田,世謂之斛鹽城,西北去禦彝鎮二百里。」 獨樂水,《水經注》:「獨樂水出北抱犢固南,逕平谷縣故城東。」

馬莊河《方輿紀要》:「馬莊河,源出縣東北海子,與縣東北獨樂河及五百溝水俱合流,入於泃河。」

夏謙澤。《方輿紀要》:「夏謙澤在縣東北百餘里。晉隆安初,後燕慕容寶為拓跋珪所迫,自中山至薊,盡徙府庫,北趨龍城。珪將石河頭時屯漁陽,引兵追之,及於夏謙澤,為慕容會所敗。」胡氏曰:「澤去薊北二百餘里,今縣東北有海子,或以為即故澤也。」以上平谷縣界山川。

明月山,《名勝志》:「遵化縣西南十三里,山高百餘仞,上有石穴,南北相通,穴口望之,如明月然。夾山又十二里為夾山,中有寺,曰慈應寺。」 「試杵石」 ,《燕山叢錄》:「遵化縣小燕口,有石如臥牛,其上杵跡遍滿,名曰試杵石。」

石龜。又五里,水門口有石如龜形,潦水暴至,勢苞陵阜,而此石依然水上。相傳「龜沒則有兵。」 南龍山、北龍山,《方輿紀要》:「縣南八里有南龍山,其北有北龍山,兩山相望,蜿蜒如龍。」

龍門,《水經注》:「沽水南出峽,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嶮憑固,易為依據,兼壁昇聳,疏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 《名勝志》:「獨固門一名龍門,在縣南十里,上合下開,開處高六丈許,水自懸崖傾瀉而下,觸石成井,奔盪之聲,轟然若雷。」 清風山,《縣志》:「縣南十七里清風山,其山四時蕭颯多風。」

桃花山《縣志》:「桃花山在縣南二十五里,層峰疊嶂,上多桃樹,其巔有塔,山下聖水泉,旁有石室。」

磨臺山,《方輿紀要》:「磨臺山,在縣南四十里,山高聳而頂圓如磨。」

靈靈山《縣志》:「靈靈山上有靈靈寺,在縣南五十里。」 《方輿紀要》:「山高九百餘丈,為縣境群山之冠。」

《鐵山縣志》:「鐵山在郭東五里,小嶺也。中斷若峽,山石黝黑,每朝日射峽口,一縷如虹,石色俱殷。」

景忠山。《縣志》:「景忠山在城東六十里,舊名陰山。總兵馬永建三忠祠於山上,因更名焉 。」 《碣石叢譚》:「景山舊有二名,南為明,北為陰,高八里許。其陰為鹿兒嶺,東為三屯鎮城。嘉靖元年,總兵馬永建祠其巔,以奉諸葛武侯及少保岳、文兩公,為三忠祠,取高山景行之義,更名景忠山。其下震湖,湖中有宛在亭,戚都護元」 敬所修也。北為長壽祠。元敬去鎮,鎮人思之,摶像於此祀焉。

五峰山《名勝志》:「縣東北二十五里五峰山,東曰快目,南曰瑞雲,西曰紅翠,北曰虎岩,中曰紫葢峰,皆崛起 遵化。」 舊《縣志》:「山有雲昌寺,遼重熙中僧志紀重修,更名禪林寺。山半懸石曰雞鳴石,取小石扣之,作群雞聲。」

乳山《縣志》:「乳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三臺山《方輿紀要》:「三臺山在縣東北九十里,其山盤曲三層,又東北二十里為大團亭山,山北為小團亭山,皆縣境之險要也。」

石門峽。《水經注》:「灅水又東南逕石門峽,山高嶄絕,壁立洞開,俗謂之石門口。漢中平四年,漁陽張純反,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紘。中平五年,中郎將孟溢率公孫瓚討純,戰於石門,大破之 。」 《後漢書·公孫瓚傳》:「張純與烏桓丘力居等入寇,公孫瓚戰於屬國石門,大敗之。」 《北平古今記》:「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但云」 石門,《傳》則雲「屬國石門」 ,明有兩石門。公孫瓚戰地,乃遼東屬國之石門也。《章懷太子注》:「石門山在今營州柳城縣西南。」 《通典》:柳城有石門山,非此漁陽之石門,《水經注》誤爾。《方輿紀要》:「石門鎮在薊州東六十里,山峽嶄絕,壁立於中,洞開,俗呼為石門口。」 宋宣和五年,遼蕭幹敗宋兵於石門鎮,遂陷薊州,寇掠燕城,為郭藥師所敗,幹出喜峰走死。今為石門鎮驛。宣德三年,征兀良哈,自石門驛出喜峰口,是也。《名勝志》:「石門峽有石將軍,在峽西,崖高三丈。」

野狐山《縣志》:「野狐山在城西北十七里,下有澄潭,土人遇旱禱於此。」

關山,《方輿紀要》:「關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以山近邊關而名。」

豐臺嶺《縣志》:「豐臺嶺在馬蘭谷西,去城七十里。」

蒲池遵化舊《縣志》:「在郭門西七里,廣二里。」 湧泉湖,《方輿紀要》:「湧泉湖在縣西南,湖不甚廣,而泉水澄渟不竭。」

黎河《方輿紀要》:「梨河,在縣西南十里,源出縣北山谷中。舊《志》云:『出灤州界,流入縣境。縣西北有湯河,出鯰魚口,又有清水河,出道溝谷,俱流合焉。經玉田縣,入寶坻縣界,會於潮河』。」

蓮花池《長安客話》:「蓮花池在磨臺山,金大定間,有大龜負鏡出浮池面,土人異之,建剎名龜鏡。」

灤河《縣志》:「灤河又名灤江,在縣東七十里,源出塞外,由潘口入,南經灤河入海。」 宋名郡為灤州以此。《方輿紀要》:「灤水自縣北亭砦流入內地,東南入遷安縣境。唐開元二年,幽州帥薛訥出檀州擊契丹,至灤水山峽中,契丹伏兵遮其前後,從山上擊之,訥大敗」 ,即此地也。

五里河《名勝志》:「縣北有五里河,源自片石谷,流坡谷間數里,始合沽河。」

溫泉,《燕山叢錄》:「遵化縣北四十里,溫泉浴之愈疥。守臣為鑿池受之,覆以鉅屋,導其流,折而左入東院以待宦,復右折入西院以待騶,從復南注為兩池,以待行旅,使男女異處,皆石甃石」

考證

「欄,浴者甚便。」《帝京景物略》:「湯泉在山坡下,沸而四出。萬曆五年,戚大將軍繼光甃石為池,深二丈,方四尋,覆以堂,曰九新泉。上有寺,唐貞觀二年建,名福泉寺,俗呼湯泉寺。」湯泉如分寧、臨川、崇仁、安寧、寧州、工 、白厓、德勝、關、浪穹、宜良、鄧州、廬陵、京山、新田皆有,其最著者驪山,最潔者香谿,最熱者遵化、《長安客話》:「湯泉」自平地湧出,浴之可以愈疾。上有福泉寺,寺迤北即馬蘭峪灅水,《水經注》:「灅水出右北平俊靡縣,王莽之俊麻也,世謂之車軬水。」東南流,與溫泉水合。水出北山谿,即溫源也。《魏氏土地記》曰:「徐無城東有溫湯」,即此也。其水南流百步,便伏流入於地下,水盛則通注灅水。又東南逕石門峽,山高嶄絕,壁立洞開,俗謂之「石門口。」以上遵化界內山川。車軸山。《豐潤縣志》:「車軸山在縣南二十里,孤圓而高,若臥轂然,上有壽峰寺,無梁閣一、塔二。」鴉鶻山,《方輿紀要》:「鴉鶻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峰巒秀拔,高數百仞,中有二石穴,名孟家洞、趙家洞。又西有兩山口。兩山者,狼山、管山也。兩崖對峙,中有路通遵化縣,又有蓮花池水注焉。」靈應山,《方輿紀要》:「靈應山在縣西北四」十里,懸厓壁立,岩畔有泉,歕流而下,注於流沙河。《豐潤縣志》:「山有二石洞,洞中有石硯,時有巖溜滴硯池中。」

陳宮山《名勝志》:「陳宮山在縣北七十里,觀雞寺在縣北四十里,俗傳峰頂有金雞之瑞,故名焉。」 《縣志》:「陳宮山縈迴數十里,東臨還鄉河,西接黃土嶺,山南有峰,其色蒼翠,一名華山。有龍泉井,鑿石而成,每六月水滿且溢,至冬乃止,又曰溢泉井。」

崖兒口山,《方輿紀要》:「崖兒口山,在縣東北八十里,其山綿連而中斷,東為崖兒口,西為白霫口,有水自崖而入。」

金窯山,《燕山叢錄》:「豐潤金窯山極險峻,山腹石壁間宛如門扇而不可開,上有朱書數行,惟『縱有黃金人不見』七字可辨識。其書雖極力磨洗不滅,人以為金礦所在。」

枇杷山《縣志》:「枇杷山在縣北三里,其山平廣,產白土如粉飾屋壁。」

馬頭山,《方輿紀要》:「馬頭山,連峰馳驟,最南一峰昂若馬首,在縣東二十里。」

秦王山,《燕山叢錄》:「豐潤縣東北有山,惟荊叢生,相傳唐太宗為秦王時,登此山,見荊,愕然曰:『此里師授吾句讀時所用朴也』。」 下馬拜,荊皆垂首嚮地,如頫伏狀,至今猶然。石上有秦王下馬跡,因名秦王山。

朝月山,《方輿紀要》:「朝月山,在縣東八十里,兩峰特起,狀如偃月,山陰為石坑岡。」

腰帶山,《方輿紀要》:「腰帶山亦在縣東八十里,上有石厓繞山半,如束帶然。」 《名勝志》:「靈泉水出腰帶山南百餘步,上有石屋竇,深尺許,泉注其中。西為大嶺山,行旅所經也。」

《陡河縣志》:「陡河在縣南三十里,發源於遷安縣館山,由牤牛橋而來。其地掘丈餘,有水火炭,可供爨陶瓷器者利之。」

韓城鎮河《方輿紀要》:「韓城鎮在縣南五十里,有河源出車軸山,經鎮北,又西流十餘里入漫泊,下流會還鄉河。」

《沙河縣志》:「沙河在縣南,源出灤州界,西北流經縣之越支社,又屈而東南流入於海。」

沙流河《方輿紀要》:「沙流河,在縣西四十里,源出縣西北五十里之黨谷山下,經兩山口,又西南流,會於還鄉河。元致和初,懷王襲位,上都兵自遼東入討,撒敦等拒之於薊州東沙流河」 ,是也。

巨梁水《水經注》:「巨梁水出土垠縣北陳宮山,西南流逕觀雞山,謂之觀雞水。水東有觀雞寺,寺有大堂,甚高廣,可容千僧,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墍,基內疏通,枝經脈散。基側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內流,一堂盡溫。蓋以此土寒嚴,霜氣肅猛,出家沙門,率皆貧薄施主慮闕道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棲托焉。」

浭水。《方輿紀要》:「浭水在縣北八十里,一名還鄉河,或謂之雲浭水,源自遷安縣,歷崖兒口,西南流,經縣境,入玉田縣界,合於梨河 。」 《燕山叢錄》:「浭水源出崖兒口,經豐潤、玉田,由運河入海。」 凡水皆自西而東,此水獨西,故俗謂之還鄉河。宋徽宗過河橋,駐馬四顧,悽然曰:「過此漸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還鄉乎?」 不食而去。人謂其橋為思鄉橋雲 。《吳文恪公集》:國初用遮洋船,從直沽出海,轉餉薊州,時有漂沒。天順二年開直

沽河歲久復堙。嘉靖四十五年詔濬豐潤縣還鄉河,轉運太平等寨軍餉,於北齊莊、張官屯、鴉鴻橋設三閘以瀦水焉。以上豐潤界內山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