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五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五十卷目錄
宣化府部彙考二
宣化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百五十卷
宣化府部彙考二
編輯宣化府山川考 畿輔通志鎮志合載
編輯本府。〈宣化縣附郭。〉
天德山:在鎮城西北三十里。落日晚照,霞彩爛然。
燕然山在鎮城東南三十里。相傳為竇憲紀功處。山有疊翠巖,霽雨澄風,青翠欲滴。
北山在鎮城北。《宣俗》:「四月初一日,傾城游此。」 笙歌鼎沸,車馬川流,極一時之盛。
東望山:在鎮城北三十五里。
西望山在鎮城北三十五里,上有遼國「西望山《舍利之碑》。」
湯池山:在鎮城東六十里,溫泉出焉。
馬鞍山:在鎮城東北七里。
八寶山:在鎮城東六十里。
黑山:在鎮城東四十里。土石多黑。
黃羊山在鎮城東南三十里。雲發則雨。居民視此以候陰晴,實無黃羊也。明孫世芳詩:「空濛山色對孤城,那有黃羊浪得名。但取蒸雲蘇萬物,無須叱石驗初平。」 「東郊尋友踏春青,遙望山巔雨細零。牧子荷蓑來訊夢,為占旟旐蓋驂停。年來山下舞商羊,每過田疇祇自傷。荊石可移山頂上,倩人為我且鞭陽。」 「五卯占」 雲向碧空,春農忻得雨濛濛。常將政理孚元宰,不羨當年晉曠聰。
《鷂兒嶺在鎮城東南三十里古藥兒嶺。唐李可舉破李克用兵於此金劉迎過嶺古詩二首其一》:「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車轣轆。路傍指點是官人,老矣一翁雙鬢禿。汝牛幸可耕,汝馬幸可騎,有此可載琴書歸。胡為奔走東西道,白髮刁騷被人笑。」 其二:「沙漫漫,草斑斑,南山北山相對看。我行乃在山之間,行人仰不見飛鳥,樹木足知邊塞少。沙漫漫,草斑斑,我行欲趁西風還。僕夫汝莫愁衣單,我但著衣思汝寒。」 元李溥光詩:「摵摵寒沙沒馬蹄,蕭蕭邊吹襲征衣。冰堅石齒河聲斷,霜落川牙樹影稀。長路幾經行客老,青山長見白雲飛。何時還卻行緣債,卓箇茅庵冷翠微。」
斷雲嶺在鎮城西北二十里。上有陰雲籠伏,如阻斷然。
石峰洞:在鎮城北六里。
聖音洞:在鎮城北五里。
四角洞在鎮城西北
龍洞:在鎮城西南六十里。
洋河在鎮城南五里。源出境外,東流入桑乾河。水至冬月盡冰,惟對城一泓融液不凍。清水河在鎮城西二里,南流七里與洋河合。泥河在鎮城東十五里。自開子口西南流四十里與洋河合。
赤城縣
赤城山在赤城堡東五里,山石多赤,故名。「野雞山」 在赤城堡西北七十里,多雉,故名。「偏嶺山」 在舊開平正北四十里。
臥龍山在舊開平城北三里。元上都「北枕龍岡」 ,即此山也。
南帡山:在舊開平城南四十里。
簪纓山,在獨石城東三十里,上有墩,可瞭三百里。
星山在獨石城南里許。平地一石,屹然特起,上搆亭廟,一名「丈夫石。」
崆峒山在獨石城南十里。
蔥高山,在獨石城東北十里,眺見遼海。
龍門山在雲州堡東北五里許。兩山對峙如門,塞外諸水出其下,故又名「龍門峽。」
金閣山在雲州堡西南十五里。元人建崇真觀於此,前有遊仙峪。
棋盤山在雲州堡東北四十里。山峰高峻,人鮮能到,嘗有仙奕於此。今方石棋局尚存。「鶴山」 ,在馬營堡東二里。舊多松檜,有鶴來棲。「雷山」 ,在馬營堡東五十里。上有廟基,雖大雨雪,址地一點不存。每春遙祭,祈省風霾。
氈帽山在開平衛城西北一十里。
東山在開平城東三十里,極高峻,上有墩,可瞭三百餘里。
牛心山在舊開平城四十里。
玉石溝山,在赤城西七十三里。
望國崖在望雲川東北,去保安州四十五里,下有擔子窪。元黃溍詩:「自從始出關,數日走崖谷。迢迢度偏嶺,險盡得平陸。陂陀皆土山,高下紛起伏。連天暗豐草,不復見林木。行人煙際來,牛羊雨中牧。颯然衣裳單,咫尺變寒燠。佇立方有懷,相逢仍問俗。畏途宜疾驅,更傍灤河宿。」 獨石在開平衛域南,一石屹起平地,上可構數楹,因建神廟。元黃溍詩:「解鞍及亭午,稍欣煙霧收。蒼然重山出,歷歷如雕鎪。前瞻一獨石,靈宮居上頭。頗聞去年夏,水激龍騰湫。走避登山屋,夜半齊呀咻。幸茲溪澗中,令作清淺流。宴安不可懷,變化成難求。翠華更在望,行矣勿淹留。」 常寧山在城西十里。
東勝山在城東五里
太保峪:在城西南十五里。
紅山:在馬營堡東南二十里。極高,赤色。
紗帽山:在馬營堡北二里。形如紗帽。
蒼崖,在馬營堡南二十五里,上有飛泉。
樺嶺,在馬營堡北五十里。多產樺木。
捨身崖在雲州城北五里。
《劉不老山》,在赤城西北四十里,曾有劉姓者修真於此,因以名之。
青羊塞山,在赤城西南十五里。
紅山泉在紅山下,南流合東河。
紅泉在紅山下,東流合大河入龍門峽。
獨石泉在城東北隅。極澄澈,其甘如飴,滿而不溢。
氈帽川:在城西北八里。
簸箕河、閭河,俱發源開平廢縣東北松林中,南流,合入灤河。
赤城湯在鎮城東百四十里。水自龍門鎮北鄉赤城寺側山根湧出,暴熱而流,傍有一冷泉,隨人浴之,皆可愈疾。
兔河,源發開平廢縣西南二百餘里上沙渦中,東流合入灤河。
香河,源發開平廢縣東北松林中,南流合入灤河。
韭菜川在開平衛城東。發源東山,流衛城南,合氈帽川。
龍門川在雲州東,合獨石、紅山二水,從龍門峽南下,故名。
金蓮川在雲州東北。金世宗納涼地產黃花,狀若芙蓉而小,因以「金蓮」 名川。明陳剛中詩:「茫茫金蓮川,日映山色赭。天如碧油幢,萬里罩平野。野中何所有,深草臥羊馬。昔人建離宮,今存但古瓦。秋風吹白波,猶似哀淚灑。村女採金蓮,芳香紅滿把。豈知步蓮人,豔骨掩泉下。人生如蜉蝣,百年無堅者。安得萬斛酒,浩」 歌對花瀉。《萬全縣》。
瓦窯山在萬全左衛,城東南五里,以陶甓所在。
翠屏山在萬全右衛,城北三里,兩峽高百餘丈,望之如屏。金周昂詩:「去歲翠屏下,臨流看湧波。愁將新鬢髮,還對舊關河。翅健翻秋隼,峰高並晚駝,草深饒虎跡,夜黑欲誰過。地擁山河壯,營開劍甲重,馬牛來細路,燈火出寒松。刁斗方嚴夜,羔裘欲禦冬。可憐天設險,不入漢提封。」 北高山在洗馬林堡西二十五里。
孤山東山在洗馬林堡北四十里,獨出群山之上。「西山」 ,在堡西北三十里,陡峻特立,內產赤石,人取之為繪畫用。
馬頭山在洗馬林北四里。山下有泉,盛暑亦寒。
水泉山在張家堡北四里。
大王山:在城南二十里。
炭山,在縣西南四十里。
紫巖山,在縣西北五里,極高聳。從危磴而上,群峰掩映,下有水泉。
大尖山:在城東北六里。
小尖山:在城西北三十里。
桃山:在新河口堡東北三里。
「北高山」 ,在洗馬林西二十五里,邊牆倚其西麓。
高山東高山在張家口堡東七里,西高山在堡西七里,相去數十步,對峙如門,張家口之名以此。
寺兒山在張家口西四里。
寨兒嶺在洗馬林南十五里,其山四,合若寨。虞臺嶺在新河口東北十二里。弘治十一年,寇騎大入,守將不能禦,游兵六千殲焉。
蕁麻嶺在城西北,元時居河。渾軍及回回部於蕁麻林即此。
野狐嶺在縣北三十里。勢極高峻,風力剛猛,鴈飛遇風輒墮地。
紅崖在張家口東北十里。
「黑龍洞」 ,在洗馬林西南。
水關洞,在馬頭山之陽。
南沙坡西路東關驛牧地,在驛西南。沙坡洋河,亦名東洋河,即古於延水也,在縣西南,自山西天城衛塞外流入,又東入萬全左衛界。西洋河亦名西陽河,即古延鄉水也,在縣西南,自天城衛流入,與於延水合。
南洋河亦名「南陽河」 ,即古鴈門水也。在縣南。自天城衛流入,與於延水合。
清水河在縣東北
愛陽河在縣西
孫才溝河在洗馬林西南十里。
東沙河在新河口堡東北一里。自塞外流入,水淺沙淤。
紅草溝在衛城西北一十二里許。
柳溝在縣東
正南泉:在新開口堡南四十步。
龍池泉在右衛城東南。其水清冷,引而南入城中,可灌畦圃。
大水泉:在膳房堡北三里。
清水泉在新開堡西南六十步。
康濟井在縣北二里。鑿於山巔,極澄澈。
龍門縣
《八仙山》,在長安城西二里,峰頂高聳者凡八,中有石室,深二丈,闊七尺。
「龍潭山」 在長安城西一里,山有瀑布泉。
石盤山,在長安城東南二十五里。
雙塔山即塔溝山,在城西十五里,兩峰極高,各有浮屠一座。元至元丁酉年建。
娘子山:在鎮城西二十里。極高無險。
椵樹山,在大白陽南四里,上有古椵樹。
饅頭山在常峪口北三十里。
石嵯山,在青邊口北十餘里。
鰲頭山在羊房堡西北十五里。上有巨石突出,高闊數十百丈。因建墩臺,以便瞭望。
七峰山在城北八里
鷹窩山:在城東南四里。
鷹嘴山:在城西南十里,遠望若鷹嘴然。
孔寵山:在城南十五里。崖有孔,極透明。
鳳凰山在城南百步
馬鞍山:在城南二里,以形狀名。
松山在城東南里許
獅子峪:在城北三十里,有石如獅。
黑峪在城南十里
剪子峪在城東二十里,即大嶺山,其形如剪。李老峪,在長安嶺北三十里。元黃溍詩:「緣崖一逕微,入峪雙崦窄。密林日易曛,況乃雲雨積。行人望煙火,客舍依山色。家僮為張燈,野老煩避席。未覺風俗殊,祇驚關河隔。嚴程不可緩,子規勿勸客。」
浩門嶺,在鵰鶚堡北二十五里。上有松數百株,鬱然蒼秀。
長安嶺即槍竿嶺,又名桑乾嶺。元陳孚《桑乾嶺》詩:「昔聞桑乾名,今日登桑乾。桑乾是否不必問,但覺兩耳天風寒。大峰小峰屹相向,空際谽谺一千丈。燕雲回首夕陽間,長川歷歷平於掌。人家如蠣粘石壁,白土堆簷高半尺。門外氈車風雨來,平地轟轟驚霹靂。漢唐百戰場,綠草今滿磧。野夫耕田間,猶有舊鐵戟。道」 傍誰歟三嘆息,布袍古帽江南客。
筆架峰:在城南十五里。
龍王嵯,在城西北八里。嵯峨高聳。六月間,雲從此出,則大雨猝至。
磨盤嵯,在城西十里,山如磨盤然。
「仙鶴洞」 ,在黑峪,其洞最深,常有鶴棲宿於內。《燕窩石》在黑峪,有石形如燕子窩,內可容數十人。
碧落崖即滴水崖,在鵰鶚堡東四十里,石崖滴水,去地百餘仞,隆冬不凍。東有香爐峰。清水河,在城南百步。
漾田河:發源獨石境外,在城南二十里。
東莊泉在城東二里
涼水泉:在城東南七十里。
南河在鵰鶚堡南。自剪峪狗村合流至此,東南流入通州白河。
大海陀潭:在《鵰鶚》堡東三十里。大海陀崖谷間有泉,下匯為潭。歲旱禱雨輒應。
柳溝在葛峪堡東三里。泉流成河,居人利之。龍潭,在白廟堡東北七里。
碾槽溝在小白陽北
鏊底湯在白廟堡南二里。冬夏水溫,望之熱氣氤氳者病浴之立愈。
脩木池在趙州堡東八裏白廟堡內。
深井:在鎮城西南六十里,深不見底。
「洪贊井」 在長安嶺西。
懷來縣
水谷山又名「龍山。」 在城南十六里。
水頭山又名笑隱山,在城南二十里。元釋忻《笑隱》嘗棲此,因名。
松峰山:在城南三十里。
螺山在城北十餘里,下有奉化寺,樹木森茂,多資民用。元李溥光《螺陽道中》詩:「青山綠水萬家鄰,一井川原畫障新。紫塞風光推獨擅,錦城佳麗入橫陳。桑麻附郭公私足,花柳無邊富貴春。寄語尋芳行樂客,不須奔走洛陽塵。」
孝文山在保安衛城北八里。魏孝文駐蹕處,一名「八寶山。」
羹頡山在潘縣。漢封劉信為羹頡侯,取此。縉山,在保安衛東南二十里。
黃山:在城西北十五里。
青山:在城西北十六里。
軍都山:在城南五十里。東西極高聳。
黃家山:在城東北三十五里。
水谷山在城南十六里。又名「龍山。」
居庸山在懷來衛,東連盧龍、碣石,西矚太行、恆山。
良山在城西十五里。本名「狼山」 ,明成祖駐蹕於此,因改今名。
翠峰山:在城西北八里。
縉陽山:在城北十三里。
釜山有熊氏時幸釜山,合諸侯符,因定都涿鹿,作「合宮,祀上帝,布政。」 釜山,在懷來城北。吹簫峰在城西南三十五里。
火石嶺:在城南二十里。產五色火石。
桃花巖:在城南三十里。
乳香巖在城西南三十里。相傳,昔有乳香自崖上滴成老子像。
棒棰峪:在城東南三十里。
古廟岡:在城東三十里。上有古廟。
水泉岡在城南八里
鴿子嵯在保安衛東北十二里。
合河在懷來衛西,合渾河、媯川入洋河。
渾河在保安衛西南二十五里。今媯川、洋河交流,至盧溝入海,即桑乾河。
燕尾河在保安衛南二十里。桑乾洋河合流,如燕尾然。
清水河在縣西二十里,保安衛城西。東流入洋河,水極澄清。
媯水河在懷來衛南一里。發源延慶衛龍灣,歷延慶州至衛境西南流五十五里,匯縉山河。阪泉,有熊氏時帝幸阪泉,以榆罔侵凌,諸侯來伐。阪泉,今在懷來東北。
溫餘水,在懷來衛軍都山下。
郭水。水、涿水俱在懷來衛。鏡泉在懷來衛南七里。
蓮花池在懷來衛西五里。相傳為遼蕭後種花之所。
養鵝池在懷來衛境,水四時不竭,相傳遼時所鑿。
玉石溝在保安衛城北二十五里,產花斑石,似玉,琢磨可以成器。
棗溝在保安衛城東北十五里。
龍潭在懷來衛西北四十里,禱雨有應。
龍湫在保安衛孝文山麓,旱禱即雨。
蔚縣
九宮山在城東四十里,金章宗清暑處。明晏璧《宮巖夜語》詩:「蔚蘿古宮巖,中有神仙府。澗底激流泉,夜深作人語。松林撼晨風,竹洞灑秋雨。會當約良朋,巖前話今古。」
雪山在城東七里
玉屏山在城西北六十里,金李純甫號焉。五臺山,在城東六十里,夏有積雪不消。明晏璧詩:「臺山高嵯峨,雪積山頂老。向來翡翠屏,化」
作瓊瑤島。虎行迷故丘,鶴歸失華表。何由陟層崖,鑿冰拾瑤草。
高山:在城西北七十里。
襄山在城北八十里
太白山在城東南三十里。多奇石,其紅土可為印色。相傳周穆王乘八駿遊天下,至此,馬斃,其血化為紅土焉。明晏璧詩:「高山懸馬頭,土色紅如血。花簇錦障泥,藤裊青絲絡。山鳴口長嘶,石滑蹄新鑿。遊客晚停驂,鐫崖刻佳作。」
永寧山:在城南五十里。金章宗獵處。
靈仙山在城西南二十五里。上有三奇石,夕陽照映,儼如三仙。明晏璧詩:「岧嶢靈鷟山,晚照相掩映。翠巘入微茫,丹崖分遠近。樵人各還家,高僧時入定。孤鶩帶落霞,飛來山谷暝。」
麻田山:在城南七十里。
松子山:在城東南六十里。多產松實。
店字山:在城南四十里。
石佛山:在城東北七十里。
翠屏山在縣南三十里,即北口山。
玉泉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石門山,在縣西南三十里。
高是山:在城西北七十里。
《登梯山》山甚高,盤踞十五里,躋如梯然。元李溥光詩:「鳥道盤雲上碧霄,停驂俯仰欲魂消。苔花鎖石堆雲錦,梨葉經霜剪絳綃。雲物迷人遊汗漫,山靈策我上扶搖。馬頭殘日西風起,萬壑秋聲送海潮。」
香山在廣昌城西南十里。上有古寺,松柏甚多,花木繁盛時,異香遠聞,號稱「勝境。」
七山:在城西南三里,其峰有七。
白石山:在城東南三十里。
孤峰在太白山北,形類塔,高聳青霄。明晏璧詩:「孤峰屹高撐,聳秀若天柱。林空露鶴巢,徑狹通鳥路。絕頂翳晴雲,懸崖涵宿霧。我來採瓊芝,獨歸天欲暮。」
黑石嶺:在城北五十里。
鐵嶺:在城東三十里。色類鐵。
驛馬嶺在城西四十里。相傳紂妲己到此,馬斃,因名。
插箭嶺在城南三十里。宋楊彥朗曾插箭於此。
雕窩崖在城東六十里。舊有銀洞,今禁採。龜崖在孤峰北十里,形如龜。酈食其欲塞蜚𤜶口,即此。明晏璧詩:「石崖倣蔡龜,攔斷山中路。連山森地形,歸我自天賦。長蒿像靈蓍,流泉飛瀑布。我欲問行藏,只今無管輅。」
金河:在城東七十里。石黃,映水如金色。
葫蘆河在城北里許。一名「壺流河。」
拒馬河在城西南二里。源出七山下,為淶水上流。宋楊延昭拒敵於此。
湯河在廣昌南六十里。源出靈丘,由湯頭鋪流入唐縣,因訛為「唐河。」
七里河在縣東七里。發源金波泉,東北入葫蘆河。
暖泉:在城西二十五里。夏涼冬暖。
飲馬泉:在城西十二里。
湯浴泉在五臺山內,浴可愈疾。二源一涼一熱。
甘泉在太白山下。明晏璧詩:「古井蓋幽亭,清泉甘比蜜。入口沉痾捐,澡身塵穢滌。鑽火鍊黃精,束薪煮白石。若欲愬靈源,華峰高萬尺。」 滋泉在城西南三十里,一名神水泉。東入葫蘆河,有金人分水鐵匣。明晏璧詩:「流泉南北分,鐵板為界限。涇渭辨河湟,伊洛阻瀍澗。阡陌任縱橫,隄防關聚散。但願風雨調,閭閻免愁嘆。」 《金波泉》,在代王城內,味甚甘冽。
馬跑泉在廣昌城西南七十里。楊彥朗統兵至此,乏水,忽一白鹿馳過,彥朗乘馬而追,以箭射之,白鹿不見,箭插於地,彥朗駐馬取箭,馬以足跑地,水遂出,因名。
淶水在廣城東郊外,發源北巖古塔,下通拒馬河,經紫荊關流入易州淶水縣界。
東湖在蔚州城東六十里,周圍百五十步,內種蓮。明晏璧《東湖曉望》詩:「城東望平湖,湛然深百尺。一輪寶鑑明,萬頃玻璃碧。洞庭粲晴霞,扶桑擁朝日。何人蕩蘭棹,浩歌採蓮實。」
石井在城三里
西寧縣
盤崖山:在順聖西,城北十五里。
溜雲山:在順聖西,城西南三十五里。高出雲表。
馬頭山在順聖西城西南二十里,名「因」 形似「獨山。」 在順聖西城南三十里,敻出群山之表。「大王山」 在順聖東城北十里。
榆林山「在順聖東城南三十里。」
十八盤山:在順聖東,城東六十里。
大蟒山:在順聖東,城東北十五里。有蟒跡,古曾有蟒毒人。
鰲魚山在順聖東,城西北十五里。內有大石如鰲,俗呼為「鎮水魚」 ,狂瀾至此輒息。
歪頭山:在深井堡南十三里。
五岔嶺在順聖西,城東南四十五里。路當通衢,故名。
樺嶺:在順聖西,城東南四十五里。
滴水崖在順聖西城西南三十五里。半崖滴水。明朱長春《滴水崖記》:「滴水崖距雕鶚堡四十里,北接獨石,東衝滿套、天克、泥丸、黃毛駐牧之地,戰壘行營,歷歷可指。近史酋、車戎二部落,夾山支帳,密邇覘窺,故其城守視他堡尤宜加毖雲。滴水崖環山面水,有朝陽洞,為此崖勝處。其南近建橋梁,以障崖水,居人便之。」
盤巖洞在順聖西,城南四十里。
桑乾河在順聖西城南二十里,源出馬邑洪濤山下,與金龍池合流,東南入蘆溝河。
西沙河在順聖東城西一里,泉水湧出,南流入桑乾河。
龍王河在順聖東,城東一里,泉水湧出,南流入桑乾河。
順聖川在鎮城西南一百里。川中有龍池,永樂中,嘗產龍馬於此。
苞香溝,在縣西南三十里。出槁本諸香。
棘針溝在順聖東,城西北二十里。
「大峪溝」 ,在順聖西城。「牧地」 在大峪溝城南。「黑龍灣」 ,在順聖東城東南二十里。
大海子在縣東北深井堡東二里。相近有小海子。
玉靈池,在順聖西城南三十里,旱禱有應。「柳園泉」 ,在順聖西城南二里,居人引以灌出。「一突泉」 ,在順聖東城東北三十里。
溫泉在廢順聖縣東二里。
三泉在縣東南二十里。有三泉堡。
九女池在順聖東城東北三十里。舊傳「有九女浴此。」
八角井在縣東八里
火井,深不見底,炎氣上升,常若微電。以草爨之,則煙騰火發。明孫世芳詩:「乾坤開闢此熒臺,司烜何從取燧來?隱隱電傍滋爨草,深深泉底鬱燻煤。秦民琢石空傳語,晉氏然薪正惜材。我欲借為長夜照,無須瓘斝更禳災。」
懷安縣
雲頭山在城西南三十里,有雲覆山頂,即雨。明岳倫《神石生雲》詩:「奇石初生潤,黑雲已撼山。乘時自海嶽,作雨遍區寰。變態仍無跡,巉巖何可攀?捫蘿時一坐,明月照潺湲。」
栲栳山在城北八里
白腰山:在城東北三十里。高聳壁立,腰有白土如帶,人用之以塗壁。
平頂山:在城西三十里。內有天窖洞,四圍俱山,一穴而入,可避兵。
駱駝山:在城北二十里,形如駱駝然。
虎窩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崖畔水出,盛暑結為冰柱,至隆冬反釋。明岳倫《虎窩夏冰》詩:「僧定秋龕冷,山靈夜虎馴。冰花三伏結,石蘚四時新。雲覆千巖雪,山寒萬石嶙。炎蒸時一過,冽冽冷侵人。」
熊耳山:在城南二十里。
狼山在縣西十五里。北魏天賜四年,如狼山,至延水觀魚,即此。明永樂中,成祖駐蹕於此,改名「良山。」 又懷來縣亦有良山。
花山在懷安衛西北三十里。春夏有花盛開,上有池。歲旱取水禱雨輒應。明岳倫《花山鋪錦》詩:「晴日山前路,花開到處春。俗嫌金谷冨,仙憶武陵真。柳葉遍溪綠,桃花夾岸新。年年春社後,簇簇看花人。」
孤山在萬全左衛,城西南四十里。
紅塘山在萬全左衛城南十里,下有河。其地產西瓜,甚佳。
香爐山在萬全左衛城西南四里,形如香爐。饅頭山在萬全左衛城西南十五里。
沒皮山:在城西南十里,草木濯濯然。
華山在西洋河堡東南十里。
雪嶺在西洋河堡東南八里,元劉因「雪嶺遇。」
《雨詩》「天為西遊餉我晴,野花啼鳥效平生。今朝雪嶺初逢雨,應是郎山帶帽迎。」
花皮嶺在萬全左衛東南十五里。
枳兒嶺在縣西三十里
斑石洞在雲頭山中,相傳為仙人煉丹處。明岳倫《斑石》常春詩:「精抱乾坤秀,靈吞日月英。黑花開間錯,素質轉精瑩。秋月流雲潤,春山見曉晴。何當竹房畔,吟弄有餘清。」 又《洞天煉藥》詩:「石洞何年鑿,巖陰長碧蕪。穿雲妨徑側,引燭聽人呼。搗藥杵猶濕,吞霞人已無。年來有遐思,杖屨一生吁。」
水溝口河自天城衛流入,經衛西南三十里,折而北流,至衛城西北,合柳河水,又東北經衛城北,入萬全左衛界。又有柳河,亦在衛西南三十里,源出衛南山後,東北流入水溝口。河洋河,在城北五里,自西河口流入境內城北,與東河合,至保安與桑乾河合,達於蘆溝。東洋河,在柴溝堡西北八里。
西洋河在柴溝堡北百步。
南洋河在柴溝堡西南五里。
燕尾河:在柴溝堡東七里許。蓋東南洋河合流處,形如燕尾。
柳河在城西七里,東入洋河,其經萬全左衛東一里,謂之「東河」 ,可資灌溉。
靈潭在華山下,旱禱即應。明岳倫《碧潭映月》詩:「潭水遶四澤,盈盈何古今。臨溪清見影,照月洞無陰。莽莽翳百草,時時鳴亂禽。中秋當夜黑,坐向此披襟。」
沙城暖泉在柴溝堡東北八里。其水冬溫夏涼,毖然上溢。明岳倫《溫泉冬沸》詩:「泉溫波沸雪,地燠氣常春。笛風牛戢戢,蓑月馬駪駪。周歲仍浮凍,四時還綠蘋。蒹葭蒼翠裏,時有避秦人。」 塔兒泉,在城東南一十五里,有古塔,高四丈餘,內有番書泉脈下出,冬月生款冬花。
海眼泉在水溝山陽,上有古塔鎮之。相傳塔毀則水溢。
冷泉在萬全左衛,城西三里。
鷂子水,萬全左衛牧地。一在鷂子水,一在洋河灘。
牛心川在萬全左衛東南四十里。
西海子在萬全左衛城西,水環三十里,流入洋河。
延慶州
東巖山在城東北十八里,下有東巖寺遺址。紅門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山高三里。明趙羾《紅門春曉》詩:「路從谷口入,曙色東方動。青山豁四圍,黃鳥時一弄。溪迴徑轉迷,風暖花香送。不逄異人出,恐是桃源洞。」
佛峪山:在城西北三十里,下有溫泉。
阪山,在城內,黃帝與炎帝戰處。
歷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形似「覆釜」 ,相傳舜所耕處。
東螺山:在城西北三十里,山高七里許。
畫字山:在城西南四十八里。
水峪山在城西南五十里。元王惲《遊水峪》詩:「雨沐山容曉更鮮,峪深行入洞中天。」林間石碇傳金缽嶺。「雲封種玉田。世味酸鹹誰自信,人生聲利古難全。道人歸潔宜諳此,抱石歸來煮夜泉。」明趙羾《峪口樵歸》詩:「丁丁伐木聲,響振青山外。落日負薪歸,長歌起延瀬。登登不憚勞,欲向城中賣。路暝行人稀,山妻倚門待。」
石佛山:在城西北五十里。巖中有古佛像,因名。
西螺山:在城西北六十七里。
獨山在永寧城西北十五里,其形獨立,故名。亦名團山。明趙羾《獨山夜月》詩:「孤山頂上月團團,仙掌高擎白玉盤。咫尺冰輪移萬里,分明弱水浸三山。瑤臺有雪渾如晝,碧海無風本自寒。更待夜深霜露墮,海天遼鶴一飛還。」
縉陽山在永寧城北十三里。一名龍安山。元馮海粟《縉山道中》詩:「榆林東北縉山圍,百嶂千峰畫卷揮。鞍影搖搖人意懶,秋風及早送將歸。」 雙髻山在永寧城東北二十里,絕頂有雙峰並峙,狀如髻然,又名仙髻。明羅存禮詩:「千古坤靈踏巨鰲,梳雲綰霧勢爭豪。苔痕有雨青螺滑,圭竇無塵白燕高。月裡嫦娥看曉鏡」 ,花間王母插春桃。遙空更羨修眉巧,不假張君「一染毫。」 官帽山在城北十八里,狀如愨頭,因名。又名東崖山。
應夢山在城北二十里。昔遼蕭後嘗應夢建寺於其巔,因名。
香爐山:在城北十八里,以形似名。
擎笏山在城北二十里。峭拔孤立,如擎笏狀,因名。
鐘山:在城北十八里,形如覆鐘,其巔有石如鈕。
石門山:在城北十八里。其中有洞如門,南北通明。
五龜山:在城南三十五里。
柏鈴山:在城西南四十里。上多柏樹。
神會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玉峰山:在城南四十里。
金剛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兩山相抗,勢如金剛。
古城山: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筆架山在城南十里,三峰突起,若筆架然。將軍山在城北二十五里。
羊頭山:在城南二十里。其山昂若羊頭。
蟒山:在城東南二十里。形如蟒頭。
大翮山在城北十五里,山有王仲廟。仲字次仲,秦始皇時變《蒼頡》舊文為今隸書。帝使使徵之,不至。始皇大怒,檻車迫之,次仲化為大鳥,出於車外,翻然高翔,至於西門山,落二翮,因名「鳥翮山。」
「小翮與大翮」 ,山相聯差卑。
盤道山在州北三十里,相近有草垛山。
大海沱山:在城西北三十里佛峪西北接壤來衛界。高百仞許,下有龍潭。
梁山在永寧衛東二十里。
多景山在永寧衛西北十里。
長生山在永寧衛東七十里。
龍爬山:在四海冶堡東南八里。
黑頭山在四海冶東三十里。
無影山在永寧衛西十里。
虎皮山在柳溝,城西南六里。
老君山在礬山堡東北三十二里。
神仙山在永寧衛東北二十五里。相傳有仙煉藥於此,今有奕局坐臺。
小礬山,在礬山堡西北三十五里。青礬、白礬、土粉俱出礬山,土粉色白,可漿衣。
閻王嶺有二,「其小者在城西三十七里,大者在城西南三十五里。」
地椒嶺:在城西北四十里。產地椒。
分水嶺有二,一在城南四十里,一在城北三十里。
乾溝嶺:在城西北二十里。
大石嶺在永寧東北五十里。
長城嶺在永寧東九十里。
東灰嶺在永寧東南十五里。
西灰嶺在永寧南十二里。
大石嶺在永寧東北五十里。
驢鞍嶺在龍爬山東南一十三里,其狀類驢鞍。
撥雲崖:在城北二十里。
棲霞崖:在城東南二十五里。
榛坡:在城西北十五里。產榛仁。
嚼草坡一名「白草坡。」 在城西北十五里。
紅土坡:在城東北二十五里。
金真洞,在城西北三十餘里,洞中有石床石凳。
板橋河:在城西北十五里,源自板泉發。
黑龍河:在城西二十里。
臨河在城東八里
大柳河:在城西南二十里,源出養鵝池。
閔河在城西南三里
瀑布泉,在擎笏山中。飛流直下,冬月凝冰,遙觀可愛。
白馬泉在城北三里,其深莫測。永樂年,水自地湧數尺,嘗有白馬夜見。
蓮花池在四海冶堡南
神仙溪:在永寧衛西北二十里。
保安州
黃陽山在州西北二十里。相傳𦡱仙黃伯陽修煉於此,故名。傳有香峰寺、臥雲剎基址,蒼巒聳秀,雲發則雨,上為清涼寺,其東巖有松門。香峰山在州西北二十里,與黃陽山相連,一峰聳秀。
保寧山一名「塔山」 ,在州正西二十里,黃陽山之南。永樂年間,神僧建塔山巔,鑿井七,明三,暗四。
雞鳴山在州東北二十里。洋河繞其下,為州巨鎮。唐太宗北伐至此,聞雞鳴,因名。
涿鹿山在州西南二十五里。黃帝所都。舊涿鹿縣,今為保岱堡。
五福山在州西南三十里,俗名「小五臺」 ,筆架山之裔。
西靈山在州南八十里,即大礬山。
東靈山在州東南九十里,即小礬山。兩山經年積雪,望之若礬,故名。
寶峰山,南山之總名,廣三百里,又名「天橋山」 ,訛為「喬山。」
南、北孤山在州西十里,兩山對峙。
四頃梁山在州西三十里,週圍石骨嶙峋,山頂有土田四百畝,登之,四垣齊密,隱如城郭,不知為萬仞山巔。
窩棚山在沙城堡西南十里。
隆福泉在州東北十五里,流為清水河。
紅花泉:在州東南二十里,今涸。
溫泉:在州東南四十里,今涸。
五福泉在州西南三十里。出五福山、四頃、梁山兩山下,其流為龍門瀑布。
楊莊泉在州西南五十里尤家園山神廟下,與「岱道泉」 同時湧出。
北泉:在沙城堡正北二里。數泉相接,園圃資灌溉焉。
海兒窪,昔滋稻田,今廢。
「龍湫」 即阪泉,一名「黃帝泉。」 在保岱堡《八景》之一,今涸。
舜池在州南七十里。今無考。
黑龍池在州南五十里後所四堡。池周十畝,水黑如漆。
白龍潭在保安新城東北四十里,距州八十里。潭口石骨生成,水淺深不可測,有白龍出沒其中,近潭居人盡見之。風雷閃爍,蜿蜒靈怪,不可名狀。
水利附
編輯府總
北泉:在沙城堡正北二里。數泉相接,園圃資灌溉焉。
柳溝,在葛峪堡東三里。有泉南流成河,居人利之。
龍池泉在《萬全右衛》德勝關內。水清澈如鑑,南引入城,可灌蔬圃。
娘子山泉在龍門守禦所娘子山下泉水溢出,勢甚浩瀚,可資灌溉。歲旱,禱之即雨。正統十四年竭。今漸溢出。
清水河在州東十二里。可灌稻田百餘頃。後溝泉,在州南六十里後溝村。居民引水作碾,北流至董家園,山田稍稍被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