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六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六十二卷目錄
青州府部彙考四
青州府城池考
青州府關梁考
青州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二百六十二卷
青州府部彙考四
編輯青州府城池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益都縣附郭。〉
青州府城 磚城。自廣固東陽廢遷之後,北齊始築今城。南枕山麓,北帶河流,歷唐、宋、金、元、明,率皆覆土。明洪武三年,都指揮葉大旺增修樓堞,砌以磚石。周圍二十三里有奇,高三丈五尺,壕闊如之,深一丈五尺。四門:東曰「海岱」 ,南曰「雲山」 ,西曰「泰山」 ,北曰「稜霜。」 東南、北三門皆有月城重關。十一年,都指揮丁德修東陽廢城,與今城相合。門皆磚砌,雄壯精巧。工未及完,以「齊藩」 國除而止。天順元年,都指揮高源、知府徐郁、趙偉建北門敵樓三座,重修東門、南門敵樓四座,角樓四座,窩鋪二十六所。正德七年,僉事牛鸞、十年,知府朱鑑。嘉靖八年,知府江珊,相繼修葺。十三年,僉事康天爵增築西門月城。
皇清康熙七年,地震,樓《堞圮》壞,分巡青州道僉事鄭
牧民捐俸重修
顏神鎮城 在府城西南一百八十里。嘉靖三十六年,巡撫傅頤、巡按段顧言、兵備副使王世貞創建,周五百丈,為門四,內外俱甃以石。濟南李攀龍《記》。
廣縣城 ,漢齊郡屬。舊在府治西南四里瀑水澗側。
外州縣
臨淄縣城 在古齊城西南,當古城之半。元末達魯花赤李仲名改築。周圍六里,高三丈,隍深一丈,廣倍之。門四:東曰「朝陽」 ,西曰「通晝」 ,南曰「迎恩」 ,北曰「望京。」 明成化三年,知縣蔣鳳復砌四門。正德十年,知縣馬暹築月城,護以崇堤。萬曆二十三年,知縣張汝雨重修,易以磚。崇禎十六年,知縣鄒逢吉築空心敵臺十座。
博興縣城 土城,元末毛貴陷益都,遣偽丞修築,周三里二百九十步,高二丈三尺,下闊一丈五尺,上闊八尺,堞用磚計一千七百五十三。城內馬道闊一丈,外馬道闊八尺。門樓五座,東曰朝宗,西曰通濟,南曰來薰,北曰拱極,東南曰迎秀。城角樓四座,壕深七尺,闊倍之。其始建無所考。明正德五年,知縣王光增築墩臺二十,引小清河水入濠。嘉靖六年,知縣張集因水門闕,闢迎秀門,浚濠,插柳栽蓮,類河間郡。崇禎八年,知縣翁兆雲修築城樓,增置敵臺。
高苑縣城 ,明初以前無考。景泰四年,知縣蔡澄創立土城,周圍五里三十步,高三丈,為門者四,南曰「顧清」 ,北曰拱辰,東曰賓陽,西曰「望秋。」 池深一丈,廣倍之,歲久圮。正德六年,本府同知張宏因流賊之亂,大加修濬。嘉靖元年,知縣蔡翠增建樓於東門。二十年,知縣杜鏞撤縣譙樓及東門樓,於四門各建一樓,南門增築甕城。舊鐘鼓在北城,移鐘於西城樓,移鼓於東城樓,以警晨昏。二十九年,知縣葛臣增修雉堞一千四百。萬曆四年,知縣單濱增修雉堞而易以磚,始塞顧清門。
樂安縣城 土城,圍九里有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成化間,知縣馬亮所加築也。門四:東曰「東作」 ,南曰「阜財」 ,西曰「西成」 ,北曰通濟。池廣二丈,深一丈。正德七年,僉事牛鸞檄知縣張宗德復補築城滋以完厚。嘉靖間圮,知縣郭中重修。萬曆初,知縣姜璧兩築厥外,陴樓咸新。六年,臺臣以星變,檄慎封守知縣崔汝孝於內增「築八尺餘,建角樓四,望堡十七。又於垣下內築馬道,外築護堤,各極高厚,遍植楊柳於池際,巍然稱保障矣。」 壽光縣城 :城北去海涯一百里,南距瀰水十五里,西距夾河十里,東距瀰水亦十里。城垣周三里半,高二丈,基闊稱之,上闊減其一。闢五門:南曰「來薰」 ,東曰「迎旭」 ,西曰「宗岱」 ,東小門曰「青陽」 ,西小門曰「瞻辰。」 正德六年,知縣張良弼重築之,增置敵樓、月城。七年,知縣劉瀾於隍外築堤護之。九年,知縣李楷繼葺其門。嘉靖十一年,署印推官李延馨又增築之。二十年,知縣許元祥復修之,於北城上,始建臺榭。萬曆九年,知縣徐伸
復修之。崇禎五年,署印通判李維憲增築二小門之甕。城。東小門外舊無關廂,隆慶初,知縣溫純始以舉人李芊地創造街市,名曰《觀化》。崇禎十三年,知縣劉昇祚始甃以甎石。邑人馮治運捐千金以首其事,剋日而功成。城門皆重設,以歲久漸圮。
皇清康熙三十五年四月六日,知縣劉有成具文詳
明捐修重造,即於是日經始,至十月十一日落成,遂復堅壯如初。
臨胊縣城 舊土城。元至正十七年,盜據益都,其黨李華自稱「右丞」 ,據此,因加修築。周圍三里,高二丈,池闊一丈六尺,深五尺。二門南曰胊陽,北曰「古駢。」 明景泰二年知縣陳安,成化二年知縣卜釗,二十年知縣張璉,正德八年知縣姚文明,嘉靖十年知縣褚寶,相繼修葺。崇禎十三年知縣任遠,因救荒興役,易以磚石。
安丘縣城 土城,元至正末,元師王野驢守禦重修。周圍三里有奇,城高一丈六尺,池闊一丈七尺,深半之。門三:東曰「威武」 ,南曰「太平」 ,北曰「乘勝。」 明洪武初,新闢內外馬路。弘治十八年知縣王敬之,正德七年縣丞劉恭,十年知縣周璋,嘉靖中知縣楊時太、邵大章,萬曆中知縣熊元,相繼修築。
諸城。「縣城 即唐密州,舊為南北二城。明洪武四年,守禦千戶伏彪修葺,合為一城。」 周圍九里,高二丈七尺,池闊一丈九尺,深半之。門五:正南曰永安,正東曰「東武」 ,正西曰西寧,東南曰「鎮海」 ,西南曰政清門。各有甕城,有樓,有重門。正德八年,知縣申良葺。嘉靖中,青州同知王鍾靈、知縣祝天保、梁淮,萬曆中,知縣趙楫、李觀光皆繼修。蒙陰縣城 ,原設石城一座,週圍一里零二百步,內外俱石塊包壘,牆連垛口,共高一丈六尺。城門樓三座,角鋪四所,窩鋪四箇,磚垛五百七十四箇。內馬道一丈,外馬道八尺,濠深三尺,闊八尺。東門樓名曰「望海」 ,西門樓名曰「瞻岱」 ,南門樓名曰「文昌。」 故城創建無考。明洪武三十年,百戶龍勝重修,止有東西二門。成化三年,知縣白良輔拓南門一座,名曰「正觀。」 正德九年,知縣梁緒始將故城甃以石,改「正觀」 門曰「文昌。」 嘉靖四年,知縣王銳重修東門。至崇禎五年,知縣趙珍增修外牆。八年,知縣許連榜又加修葺。
皇清順治九年,大雨,城圮其半,知縣陳崇誥修。康熙
七年地震,城大圮,知縣詹龍翔修。
昌樂縣城 。土城,周圍四里。明成化二年,范威修。正德六年,知縣謝譽增築。嘉靖三年,知縣何洪增修門樓、角樓、腰鋪、重門。萬曆二十四年,知縣張美以石築東、南二面。三十一年,知縣宋名世築西、北二面,門易名。東曰「永清」 ,西曰「臨丹」 ,南曰「熙寧」 ,北曰「望海。」 崇禎十一年,知縣劉芳奕築外土城,又築丹河二壩,引水入濠,為護城之計。後以河水氾溢,尋廢。
莒州城 ,古城陽城地,周九里。元至元間,參政馬《睦火》者鎮莒,以城大難守,截去西南北三面,止修東北隅為今城。周圍五里,門三:東曰「望海」 ,南曰「狀倉」 ,後更曰「文明」 ,北曰「沙浦。」 正德辛未,復修城,高二丈二尺,池闊二丈七尺,深半之。萬曆二十五年,知州某始築以磚,今以地震大圮。沂水縣城 ,舊土城,天順間知縣陳孜築以磚石,周圍二里有奇,高二丈二尺五寸,池闊二丈,深一丈一尺。為門者三:東曰「東莞」 ,南曰「沂陽」 ,西曰「西成。」 正德六年,流賊燬城門敵樓,知縣汪淵重建,增置敵臺鋪舍。嘉靖二十一年,知縣趙應元重建西門,知縣汪淵有《記》。
日照縣城 土城,金置縣時所築。元至正十七年,毛貴寇益都,邑人相士安率眾修築固守。周圍二里,高二丈有奇,池闊一丈五尺,深半之。明正德壬申,攝縣事州判王伯安重修。門三:東曰永安,西曰太平,南曰「望海。」 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楊一岸重修,甃以磚,有給事中鍾《羽正》作《記》。先是,知縣張執中於城西又築土城三面。
皇清康熙七年,地震,城大壞。
青州府關梁考 府志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益都縣附郭。〉
顏神鎮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縣治迂遠,山林崇密,盜賊藏匿為患。以府佐官一員彈壓董治。明嘉靖中,兵憲王公世貞創城之,蓋稱「重鎮」 雲。
金嶺鎮 在縣西北七十里。淄川、長山、新城、高苑、樂安、博興六縣之民錯處。故獷悍難治,盜賊易發。舊設官兵防守,仍選委千總,督同義民領。
本鎮及西河等處鎗手巡緝,後苦稅監中撤。明萬曆四十六年,知縣田仰申文請復舊額,召募義勇,緝防各鄉社。
朱良店 在縣北四十里。
南仇店 在縣西北五十里。
口鋪店 在縣東北四十里。
洰洱店 在縣東三十里。
堯溝店 在縣東五十里。
鄭母店 在縣東四十里。俱道路迂迴,民居雜沓,或為鹽徒經由之途,或為登、萊出入之界,盜賊易發明。舊以區長防守,今廢。
徐關 在縣西,齊之隘也。項公與晉人戰,敗,入自徐關,即此。
青石關 在顏神西南,俗名「楊家關。」 關形兩山壁立嶮峻,連亙數里。
長峪道 ,自臨淄起至萊蕪,長二百里界南山中官司罕至,其民頑悍獷鷙,盜賊出沒尢。宜選練兵將往來巡防,與顏神鎮、金嶺鎮官兵犄角策應。
青龍橋 在縣正東關
弘濟橋 在東門內,布政分司東。
海岱橋 在城東門外,跨城壕。明洪武三年,指揮使葉大旺、天順四年都指揮僉事高源、正德四年知府榮節相繼修治。
通天橋 在北門樓東,極高廣壯觀。昔齊庶人詣北禪寺行香處,遺址尚存。
南洋橋 在北門外,跨南洋水。宋曾肇譔《修橋記》,米芾書。明永樂十二年,郎中鄭綱重修。弘治七年秋,水泛溢,碑橋盡毀。萬曆二十二年,知府衛一鳳、知縣劉養浩增修,改名「萬年橋。」
普通橋 在普通鋪大道中,歲久石隳,知府定興王公捐俸修理。郡人吏科給事中鍾羽正修建《石橋碑記》。
拱辰橋 在府治北三十里石羊店南。明嘉靖四十三年,知府杜思建。
月漾橋 在城東南二十五裏白馬廟東。採石凝結如天成。下竅有室,可容數人,常流不竭。楊姑橋 在縣東十八里。元至元二年建,嘉靖二十六年重修。
洰洱橋 在縣東三十里。
崔高橋 在洰洱橋側。俱跨洱水,通登、萊。郡人司務宋延年譔《洰水渡舟記》。
王公橋 在縣東五十里,舊名「堯溝橋。」 金大定年間建。明萬曆四十三年,知府王嘉賓捐俸重修。
柳行街橋 在縣東關南。明成化初,知府李昂修。
石馬橋 在縣東南十里。有碑文。
三元橋 在縣東關南,路通臨胊,舊名徐家橋,郡人參議徐公弼築。明萬曆四十三年,知府王嘉賓捐俸倡修,改名「三元。」 郡人棗強令、進士石岩碑記。
獅子橋 在縣西門外,跨陽水。明天順年間,為水衝決,今圮。
會流橋 在縣北門東,跨陽水。明嘉靖五年,參政黃信修,年久圮毀。順治年,右通政高有聞重修,禪僧三濟增修,亦名「三濟橋。」
雲山橋 在縣南門外,跨城濠。明洪武十五年,都指揮使王德修。
官橋 :在縣城南門外。
民橋 在官橋東南
轉雲橋 在縣西南七里雲門山麓。
斜津橋 在縣北十里
新店橋 在縣北十里新店鋪南。明知府王嘉賓捐俸修,郡人貢士卜汝隨《碑記》。
青龍橋 在縣北二十里。明知府王嘉賓修,郡人尚書鍾羽正《碑記》。
善人橋 在教場南。順治十五年,鄉民李應雷建。
七里河橋 在三元橋南。庠生楊振奇同鄉民劉大有等創建。
升仙橋 在雲門山西麓三十里。
臨淄縣
石槽城 ,在縣東二十里。東接壽光,鹽徒必由之路。
白兔坵集 在縣北三十里。東北通樂安,鹽徒往來由此。
淄河店 在縣南十五里。係重要路,義民協同巡檢官守之。
陸天務 ,在縣西四十里,通高苑、博興、長山、新城界,係鹽徒要路。
時水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淄河橋 在縣城南一十二里。
古人道口橋 在縣城東五里。
新店橋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
申家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白兔坵橋 在縣北二十里。
石人橋 在縣東五里
劉家石橋 在縣北八里。
採家橋 在縣西八里
徐家石橋 在劉家橋南五里許。
博興縣
利城鎮 ,在縣東三十里。係鹽徒要路。
黃店村 在縣北一百里。係盜賊之區。
柳橋鎮 ,在縣南二十里。係鹽徒要路。
陳虎店鎮 在縣西二十五里,係盜賊之區。於家林村 在縣東北四十里,接高家度鎮,係鹽徒要路。
東安橋 朝宗門外
南寧橋 迎秀門下
西泰橋 通濟門下
北清橋 拱極門外
登瀛橋 迎秀門南
歌薰橋 南門外。鄉民王秉信重修。
迴瀾橋 在城東
順城橋 在東營
大石橋 城東十里
小石橋 :城東十五里。鄉民韓秉正等重建。會昌橋 :在灣頭店,原名「通濟橋。」
孟家橋 城南五里
逯家橋 城西南六里
傅家橋 城西南六里
王家橋 城西南十里
堰上橋 城西南十里
閘上橋 城西南十二里。
利見橋 城南十二里。鄉民白所知等建造。柳橋 城東南二十里。鄉民韓希典等重建。「輻湊」 橋 城南十里。鄉民曹敏學等重建。開泰橋 柳橋南鄉民張彥樂等重建。
景行橋 城南十里。鄉民曹敏學等重建東魯橋。
西魯橋 俱城南二十五里。
藺膠橋
李家橋
任家橋 俱城南三十里。
通濟橋 在院莊社。小清、孝婦二水合流,南通臨淄,北通蒲臺。
王家橋 在城南三十里。
倪家橋 東南一十里
楊家橋 東南二十五里。
黃家橋 東南二十五里。耿商等修。
大吾橋 楊朝先等修
金家橋 東四十里。劉門殷氏募修。
廣財橋 城南四十里
發祥橋 :城南四十里。知縣翁兆雲建。
高苑縣
鄭家店 在縣東北三十里。係鹽徒必由之路。柴家店 ,在縣北十五里。係鹽徒要路。
田鎮 ,在縣西北三十里。係盜賊出沒,鹽徒經行之路。
岔河橋 在縣西南十里。鄉官張希稷、希召重修。
通濟橋 在縣南五里
西城橋 久廢,邑人張蘭馨同子生員日宣捐金增為石橋。開封知府王之都有記。
袞龍橋 原土築。邑人王寧捐金同馬九常增修為石橋,封通判。邑人郭如松有記。
廕子橋 縣南五里,跨小清河。明萬曆十八年,道士趙逢時募緣建,因路名「廕子道」 ,故以名橋雲。
新橋 縣西關之南,相連三座。河決,平地水深數尺,行人苦之。邑序班張燧捐貲創建。
樂安縣
南路大王橋 ,去縣二十里,居民五百家,與彭家道口相連,鹽徒經由之路。
東路 從王家岡來,過高家港,過王家店、「小張郭,過臨淄大夫店,令住王家店咽喉之地,守之。」 西路 從新鎮來,過新店、田家莊、新集碑寺口,往博興縣,宜防守。
中路 從小清河起,過神堂、燕兒口、尹家店、石村,過楊趙,往大夫店去,定令在石村守之。塘頭寨 添義民,率領民壯與百戶協守。
馬市 添「義民」 ,率保甲鎗手巡守。
南北二城橋 蓋邑南通於青,而北通於濟,所謂「通衢也。」 舊率架木為之,不久輒壞。李令撤舊易新,甃以磚石,堅固完美,邑人蔣奇鍾《記》。西門城橋 ,韓令重修,邑人趙德光記。
東郭石橋 居民重修。舊土石相半,今則悉以石成之。邑人陳𦶜《記》:望海橋 在縣東門外。
朝宗橋 在縣北二十里,舊名「草橋。」 明成化十六年,知縣沈清建。
東王橋 在大王橋西四十里,跨臨淄。
平政橋 在縣西北十八里。明成化十二年,知縣奚銘建,丘文莊公題扁。
利農橋 在縣北,知縣沈清建。
三角灣磚橋 舊無橋,邑人蔣奇鍾建。
壽光縣
侯鎮 ,在城東五十里,去廣陵鎮十五里,通濰縣大路,南通臨胊鹽徒之路。義民領民壯、鎗手,協同廣陵鎮巡檢兵防守。
官臺場 在縣北八十里。產鹽。義民領民壯、鎗手守之。
彭家道口 ,壽光、樂安二縣之界。鹽徒自官臺場、高家港、新鎮場,由此義民領民壯、鎗手守之。姬家橋、張家莊集 ,在縣西北三十里。鹽徒往來之路,義民領鎗手守之。
羅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北夾河社。
張建橋 ,在縣東一十里,跨洱河,通登、萊稻田。石橋 ,在縣東三十里。
清河渡口 :在縣城東南八里。
張建橋渡口 在縣城正東十里。
馬畽渡口 :在縣城東南十里。
牛角渡口 :在縣城東南十五里。
寒橋渡口 :在縣城東北十五里。
王里渡口 :在縣城東北二十里。
南樓渡口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
臨胊縣
穆陵關 在縣南一百五里大峴山上。據《碑記》,「元至正壬辰,命武德將軍、前益都路副達魯花赤帖公,建兵室,創戍樓,把截於此。」 明洪武三年,始設巡檢司官一員,領弓兵百餘人盤詰,今所領弓兵三十人。
「破丘 」 ,在縣西八十里,通八陡集諸路。本集居民三千家,今虧其大半,宜守黑山、略水二洞、上莊、田村莊 ,城東南十里鹽徒小路。
西庵廟 在城西十里,鹽徒往來之路。
「柳山集 」 近溢都縣,鄭母集鹽徒之路。以上各設區長防守。
白塔集 在太平嶺東南,牛沐嶺之東,即安丘縣。差義勇官領鎗手防禦,與鎮集為犄角之勢。又領兵策應,以防突來之盜。
龍泉橋 在南關。龍泉水經其下,入巨洋。雪花橋 在興隆街,滴漏泉水經其下,入巨洋。北門橋 在縣北門外。明嘉靖二十四年,知縣賈東山重修。
南門橋 在縣南門外。嘉靖二十六年,知縣王家士重修。
瀰河橋 在縣南關外一里許。
朱旺橋
鞏家橋
五龍橋 在五井集北
張良橋 在黃山社
蔣家橋
善人橋 在逢峪社
安丘縣
「東南石埠 」 與莒州管帥店相近,時有盜賊竊發,宜守此。
西南牛沐店 ,係莒州、臨胊二縣界,有山多盜,且與太平嶺相近,宜守此。
「景芝店 」 ,蓋四達之路,亦重地也。委官同區長以守此。
馬思店 在縣城北二十里,通濰縣界,巨盜竊發,宜守此。
龍灣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汶水橋 在縣西北三里。
李丈渡 在縣南六十里。
濰河渡 在縣東六十里。
諸城縣
黃草關 在縣西南一百里九仙山西。鹽徒自新泰、萊蕪、莒州、沂州來者會此,委區長防守。「錦衣衛口 」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係九仙山南口,通莒州、日照、安東、贛榆盜賊之區,委區長守。
此
吳太墳 ,在縣南九十里,係九仙山北路,通東莞、安丘、臨胊、顏神鹽徒之路,委區長守此。柴溝 在縣東北一百里,接高密,且僻遠多盜,委區長守此。
《李長集 》在縣城北六十里,與安丘接界,委區長守此。
在城並只溝集 西路一路委義勇官守此。東大海口 在信陽場南一里。臨海。
齊堂島 在琅邪山東海水中,距西岸五里,小山孤峙,故以「島」 稱。上榛莽鬱塞,人跡罕到。引濟橋 ,在縣東南五里。
鐵溝河橋 在縣東北五里。
濰河橋 在縣北七里
渚輔河橋 在縣南一十里。
韓信橋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百尺河橋 在縣北四十里。
石河橋 在縣南七十里。
盧河橋 在縣北七十里。
朱解社石橋 :距縣二十里。
義和社石橋 :距縣五十里。
古城石橋 距縣二里
徐家莊丁石橋 距縣一里。
永城社石橋 :距縣三十五里。
張哥莊石橋 距縣六十里。
白馬社石橋 :距縣一百里。
沙堤社石橋 距縣一百里。
邸家口太平石橋 ,距縣一百一十里。
信陽揚石橋 :距縣一百二十里。
大盤社大石橋 :距縣一百三十里。秦始皇建立。
石門溝石橋
徐興集大石橋 距縣一百二十里。
《尖頭石》「西小石橋。」
鞠家村石橋 距縣半里。
黃花集石橋 距縣三十里。
石泉龍王廟石橋 :距縣二十五里。
亮馬社石橋 :距縣七十里。
石佛寺西石橋 距縣半里,南北大路石堤百步,橋在其間。萬曆甲午,鄉民劉敬業等建,有「縣尹《顏侯碑記》。」
鄧辛社石橋 距縣五里。
黑龍溝石橋 :距縣十五里。
只溝龍灣石橋 距縣四十里。
甘泉社磚橋 :距縣四十里。
蒜溝石橋
商溝河石橋 距縣十五里。
東:宋家莊社石橋 距縣三十五里。
吳霸溝石橋 距縣四十里。
棠棣哥莊板橋
城哥莊南石橋 距縣三十里。
灌津社板橋 距縣五十里。
濰河板橋 ,上京及府大路。
八蜡廟前石橋 距縣半里。
添人社北石橋 距縣十里。
崇興社石橋 :距縣十五里。
福勝社石橋 :距縣二十五里。
福淵社石橋 :距縣四十里。
朱村社南石橋 距縣四十里。
山前社石橋 :距縣四十里。
盧水社石橋 :距縣二十里。
朱村社北石橋 距縣四十里。
水西社石橋 距縣七十里。
賢和社石橋 :距縣七十里。
諸長溝石橋
蒙陰縣
「九女關 」 係南北通路盜賊要區。委義民在長馬莊守之。
高都店惡溝 ,去縣三十五里,與新泰縣通鹽,礦徒俱由此,四顧六七十里無人跡,委義民在高都守之。
寨子黃莊 縣北九十里,多盜。委義民官在寨子守之。
坦埠舊寨 縣東北六十里,莒州鹽徒要路,委義民官住寨守之。
魯村張莊 縣北一百二十里,係礦徒出沒之所,委義民官守之。
桃曲店 與《紫金關》策應亦重地,委義民住桃曲守之。
紫金關 在蒙山
黃草關 縣東四十里
白馬關 縣西南三十五里。
迎仙橋 在城內
望海橋 在東門外
瞻岱橋 在西門外
文昌橋 在南門外
清源橋 在北關
道溝橋 在北關
桃花橋 城東三里
名義橋 :城東十八里。
高莊橋 城東三十里
通濟橋 :城東四十里。
河東橋 城東四十里
港溝橋 :城東南三十里。
舊寨橋 :城東北三十五里。
北婁東西二橋 :城東北四十五里。
坦埠東西二橋 :城東北六十里。
煙柳橋 城東北六十五里。沂水縣人李逢春建。
永濟橋 :城東北七十里。
清溝橋 城西六里
常路橋 城西三十里
張畽橋 城西二十里
雙龍橋 城西三十里
伏牛橋 :城西北十八里。
洪溝橋 城西北一百一十五里。丈八坵。舜水橋 :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徐家莊橋 :城西北一百三十里。
高都橋 城北三十里,即水恩橋。
赤盤橋 :城北一百一十里。
昌樂縣
遠里店 在縣東二十里,接濰縣界,鹽徒多由此。
堯溝店 ,在縣西二十里,係鹽徒經行處。「唐郚店 」 ,在縣南七十里,接臨胊、安丘界,鹽徒多由此。
堝坨店 在縣東南六十里,接安丘、濰縣界,宜守之。
望海橋 在南關東
「四石橋 」 ,在望海橋東南,通開山口,走琅邪。「廣濟橋 」 ,在天齊廟南。
東丹河橋 在城西三里。趙逢夏,王安募修。西丹河橋 ,在城西九里。
長命溝橋 在城東南十五里。
普惠橋 在城南落星石南。柴禈修。
堯河橋 在堯溝店
通濟橋 在城東十里鋪。
普濟橋 :在城東十五里。
大石橋 :在城東十五里。
廣濟橋 :在城東十五里。
跪河橋 :在城東二十里。
白狼河橋 :在城東南五十里。
南關外石堤 ,趙逢夏、王安募修。
東朱橋 在城東二十里。舊無橋,本府知府定興王公捐俸,令知縣劉可訓督創石橋一座。大橋 在城東十五里。石橋久圮,知縣劉可訓捐俸增修。
莒州
《東莞集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與安丘接,係重地。
管帥店 在州東北九十里,與諸城接。
十字路葛溝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與沂州接,鹽徒、盜賊要路,委區長與兩巡檢司協守。屋樓鎮 ,在州東四十里,與諸城日照接,亦要地,委區長防守。
五橫橋 在州西十里,因橋有「五橫」 ,故名。成化十年建。
龍石橋 在州北一里許。山水漫流,匯為活澤,民患之。成化十七年,始疏濬溝水成橋。弘治二年重修。
沂水縣
蒙陰東《垛兒莊集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北通蒙陰,南通費縣盜賊之區。山有庵觀七十二處,委義勇官率鎗手三百名守之。
下位鋪 在蒙陰,坦埠集左,縣正西六十里,係鹽徒要路,委區長率鎗手二百名守之。
《述水馬站》高橋 在縣正北穆陵關來路,盜賊出沒無常,委區長率鎗手三百名守之。
《蘇村集 》在縣正南五十里,通郯城、沂州、宿遷響馬出沒之途,委區長率鎗手二百名守之。《河陽集 》在縣南一百里,接連葛溝,沂州界響馬來路,委區長在本集防守。
東里店 在金星頭,汶蒙峪來路,委區長及義勇官守之。
望仙橋 在縣南五十里。
高橋 在縣北五十里
曲石橋 在縣南七十五里。
河陽石橋 在縣南一百里。
日照縣
巨峰寨 ,在縣西南七十里。莒州、邳、徐鹽徒要路。
風火山 在縣正南六十里,通安東衛大路,去濤洺場十五里。
《沈畽集 》在縣正西七十里,接莒州界,鹽徒、盜賊小路。
《兩鄉集 》:在縣正北五十里,去九仙山錦衣衛口十五里,盜賊之路。
紅甯溝 在縣西北一百里,通安丘小逕,盜賊出入之處。
化龍橋 以其在儒學右,故名。
太平橋 在城裏
永安橋 在東門外
石橋 在西門外
奈子橋 在縣西一十五里相家莊西。
大橋 、二橋 、三橋 在三橋鋪。
嵐山後橋 在河窪南
永固橋 在固河橋畔,水深丈餘,土人每於冰堅時,破冰泅入其中,頗得魚焉。
永濟橋 在洪寧北
石場橋 在城東八里
青州府封建考 府志
編輯三代以上諸侯
少昊爽鳩氏 帝,少昊,司寇也。帝以鳥名官司寇主擊盜賊,故名。晏子告齊景公曰:「昔爽鳩氏始居此地,今昌樂是也。」
唐丹朱 ,帝堯之子,封於朱虛,古城遺跡尚存。《史記》謂:「堯子丹朱,皆有疆土。」 《竹書》云:「堯放丹朱於丹水。」 《皇王大紀》云:「齊有丹山、朱虛,丹朱所封」 是也。
《虞季萴 虞》,夏諸侯,代爽鳩氏者,亦昌樂也。夏有窮后羿氏 ,因太康盤游失德,距之於河,遂廢之而立仲康,自鉏遷於窮石,信用寒浞,為浞所殺,有窮遂亡,今蒙陰也。
斟灌氏 ,夏仲康之子,後相因亂來依斟灌氏,浞命其子澆用師滅之,今壽光也。
斟鄩氏 。二斟皆夏同姓。《漢書》為斟鄩,在北海。《路史》謂斟鄩在平壽,北海即今壽光,平壽半在壽光東境。《寰宇記》謂斟灌城亦名東壽光。商逢伯陵 ,姜姓,伯爵。《漢書》謂湯時有逢公柏陵。《齊乘》謂逢伯陵,商之諸侯,封於齊,即晏嬰對齊景公「逢伯陵因之」 是也。今昌樂地。
蒲姑氏 ,殷所封也。成王時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其地入於齊,亦《晏子》所謂「蒲姑氏因之」 是也。蒲又作「薄」 ,今博興。
周齊太公望 ,侯爵。炎帝苗裔伯彝,為四嶽。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漁濱,為周文武師,號師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於齊,都營丘。成王幼,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王室。」 太公卒,葬成周。太公始封昌樂,再徙博興,又遷臨淄。傳三十一世,為田氏所篡,呂氏祀遂絕。杞 姒姓,夏禹苗裔,侯爵。至惠公又降為伯。初,武王克商,求禹之後,得東樓公,封於河南之杞,以奉夏祀。傳二十世,為楚惠王所滅。
紀 ,侯爵,姜姓,炎帝苗裔,封於紀。世與魯為婚姻。紀女亦嘗為王后,又嘗王姬,歸於紀。彝王時,紀侯譖齊哀公於周,周烹哀公,故齊與紀為世讎。魯桓公五年,齊侯、鄭伯朝於紀,欲以襲之,紀人知之。六年,魯會紀侯於成紀,來咨謀齊難也。魯莊公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三年,齊侵紀,紀季以酅入於齊,紀於是乎始叛。四年,為齊襄公所逼,紀侯不能下齊以與紀。季夏,紀侯大去其國,違齊難也,而紀遂亡,國在東莞之劇縣,今壽光紀臺城是也。
莒,子爵 ,嬴姓,少昊苗裔。武王封茲輿期,初都介根,《漢書》作「計斤。」 在膠州,後徙於莒,在城陽,有號而無諡。自茲輿期十一世,至茲不公,始入於春秋,共傳三十世,為楚簡王滅。
向子 、姜姓、炎帝之後。
顓臾 ,風姓,伏羲之後,魯附庸之國,《左氏》謂「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 是也。邢昺曰:先王封顓臾為附庸之君,使主蒙山祭。今在蒙陰境內龜山下有古顓臾城故城,在縣東南八九里。《通志》謂在費縣西北七十里,有顓臾城,蓋蒙、費實相接壤雲。
《田齊 》,陳厲公佗之子完,字敬仲,有虞氏苗裔也。先是,厲公兄桓公鮑立,蔡人為佗殺之。桓公之子林怨厲公殺其父,令蔡人誘厲公而殺之,林乃自立,是為莊公,故完不得立,為陳大夫。莊公卒,弟杵白立,是為宣公。宣公殺莊公太子禦寇,完恐禍及,故來奔齊。齊桓公賢之,以為工正。敬仲居齊,始以陳氏為田氏後,傳至田和,始得齊地,而立為齊侯,卒為漢韓信所滅。
附田宗
田穰苴
《田嬰 為齊相》號《靖郭君》。
《田文 嬰之子》號《孟嘗君》。
田單
「田儋 首殺迪,令擊退周市。」 秦二世元年九月也。
故王建弟田假 ,章邯殺儋,齊人立假,田榮怒擊,乃亡走楚。
《儋子》膠東王田市 。田假走楚,田榮立市,既而不協,為榮所弒。
《故王建》孫《濟北王田安 》,引兵降羽,「志在興齊」 ,為榮所弒。
田都 從羽救趙為羽所立田榮擊都,乃亡走楚。
《儋從弟田榮 》,「項羽來伐,敗隕平原。」
《榮子》田廣 橫所立,為韓信所滅。
漢以下諸侯
齊王韓信 ,淮陰人也。為漢大將。漢三年,敗齊歷下兵,又擊殺龍且於濰水,遂定齊地,請為假王。四年春二月,立信為齊王。五年,平項羽,徙為楚王。
齊悼惠王劉肥 ,漢高帝微時外婦曹氏子。帝定天下,懲秦孤,立六年,封肥於齊,都臨淄,食七十餘城。傳子哀王襄,孫文王則無子,國除。文帝憐之,十六年,分齊為六國,盡封肥子列侯六人為王。以白石侯雄渠進封膠東王,都即墨;平昌侯卬進封膠西王,都高密,俱孝景二年同。吳楚反,伏誅,國除。餘四人見後。以下同姓王侯,齊孝王將閭 ,悼惠王肥之子楊虛侯也。文帝十有六年封於齊,都臨淄。景帝三年,吳、楚反,孝王城守,膠西、菑川、濟南三國共圍齊。欒布擊破三國。已而以預吳、楚之謀,飲藥自殺。景帝憐之,立其太子壽,是為懿王。傳子厲王次昌,為主父偃所構,自殺,國除,改為齊郡。自肥六傳共七十六年。
城陽景王章 ,亦《肥》之子,以朱虛侯入宿衛。文帝五年,以誅諸呂功,割齊一郡封之,都莒,食四縣。傳子共王喜。十二年,又徙喜為淮南王。十六年,復還喜於城陽,傳項王延、敬王義、惠王武、荒王順、戴王恢、孝王景、哀王雲,無子,國除。成帝復封雲兄俚奉章祀,王莽時絕。自章十傳共一百八十六年。
菑川王賢 ,《亦肥》之子。文帝十六年,自武城侯進封,食三縣,都劇,今壽光也。景帝三年,同吳楚反,伏誅,國除。
菑川懿王志 ,亦肥之子。文帝十六年,自安都侯進封濟北王。吳楚反時,堅守不預。後菑川王賢已伏誅,自濟北改徙菑川,傳子靖王建,孫項王遺、惠王終古。孝王尚、孝王橫、懷王交,傳子永嗣,王莽時絕。自《志》八傳共一百六十三年。瑯琊王澤 ,高帝從祖昆弟營陵侯也。以擊陳豨功,高后七年,封為瑯琊王,文帝元年,徙為燕王。
膠西於王瑞 ,景帝之子。以前三年封,在國犯法滋甚,立四十七年薨,無子,國除為膠西郡。「《齊懷王門 》,武帝子。」 元狩六年封,都臨淄。母王夫人有寵,帝尢愛幸之。立八年,無子,國除,仍為郡。
漢同姓王子侯
劇原侯錯 菑川懿王之子武帝元朔二年封傳孝侯廣昌戴侯貴質侯吉節侯囂六世侯勝。
容自《劇原侯》以後五人,爵封俱同。
《臨原敬侯始昌 》傳康侯革生項侯廣平元侯農,節侯理釐侯賢,七世侯商,王莽時絕。
《平望夷侯賞 》傳原侯楚人敬侯光、項侯起、孝侯均六世侯旦嗣。
益都敬侯《胡 傳》原侯廣孫侯嘉,坐非「《廣子》,國除。」
平的戴侯強 傳思侯中時節侯福項侯鼻釐侯利親六世侯宣嗣。
《劇魁》夷侯黑 ,傳思侯招康侯德孝侯程,親釐侯嬰,六世侯宣嗣。
被陽敬侯燕 ,齊孝王將閭之子。武帝元朔四年封。傳穆侯偃、項侯壽、孝侯定、節侯閎,六世侯廣嗣,王莽時絕。
東莞侯吉 ,《城陽共王》之子,景王章之孫。武帝元朔二年封。坐病不任朝謁,免。
《麥侯昌 》,《城陽》,項王之子。《武帝元鼎》元年封。坐《酎金》免。
校靖侯雲 裔封,《同前》。坐《酎金》免。
《廣饒》康侯國 ,《菑川靖王》之子。武帝元鼎元年封,傳共侯坊侯麟侯京諂媚王莽,詭稱「新井」 ,莽篡國絕。
鈃敬侯成 裔封。同前《傳》「項侯龍原侯融」 侯閔嗣,王莽時絕。
樂望孝侯光 ,膠東戴王之子,《宣帝地節》四年封傳釐侯林侯起嗣免。
高鄉節侯休 城陽惠王之子宣帝甘露四年封傳項侯興侯革始嗣免。
箕願侯《文 城陽荒王》之子宣帝甘露四年封傳節侯瞵侯褒嗣免。
折泉節侯根 裔,同前元帝初元元年封。傳侯詡嗣,免。
廣釐侯便 《菑川孝王》之子元帝竟寧元年封傳節侯護侯宇嗣免。
平節侯服 裔封同前。傳子侯嘉嗣。免。
武鄉侯慶 ,高《密項王》之子,武帝元孫。成帝建始元年封,傳子侯勁嗣。免。
安丘侯常 裔,同前成帝鴻嘉元年封。
《樂安侯禹 》,《東平思王》之孫。《成帝永始》元年封,在位八年免。
漢異姓功臣侯
廣侯呂歐 ,以中涓從起沛,至霸上,為連敖。入漢,以騎將定燕、趙,得燕將軍侯,二千二百戶。高帝六年封。傳戴侯勝,共侯嘉,無後,國除。
陽都敬侯丁復 ,以越將從起薛,至霸上,佐漢定三秦。《高帝》六年,封傳趮侯。甯孫侯安城有罪免。
東武貞侯郭蒙 ,從下三秦,破項羽,《高帝》六年封。蒙母疾氏常乳,《高帝傳》子佗,有罪棄市。高苑制侯丙倩 ,以客從,入漢,定三秦,以中尉破項羽侯,一千六百戶。高帝六年封。傳簡侯得孝侯武曾孫侯信,坐罪奪爵,國除。
安平敬侯鄂千秋 ,以謁者從漢王定諸侯,有功。《高帝》六年,千秋舉「蕭何第一侯,二千戶。傳簡侯嘉項侯應殤侯寄元孫侯」 但坐罪棄市,國除。昌圉侯旅鄉 ,漢王四年,以齊將從韓信起無鹽,定齊,擊項羽,又擊韓王信於代,侯,千戶。《高帝》八年封。傳子通,坐謀反誅。
安丘懿侯張說 ,以卒從起方與,屬魏豹。一歲以執盾入漢,以司馬擊項羽,以將軍定代侯,二千戶。高帝八年封傳共侯奴敬侯執康侯新伭孫侯拾,坐入上林,謀盜鹿,國除。
蓋靖侯王信 ,以景帝皇后兄景帝中五年始封侯,二千八百九十戶。《史記》作「子偃,失國。」 《漢書》云:傳頃侯克,孫侯受,坐酎金免,國除。
桑落侯上官安 ,以父傑為將軍故貴,侍中事昭帝女為昭帝夫人,立為皇后,為車騎將軍。始元五年封侯,二千五百戶。驕蹇,與大將軍光爭權,因謀反,族滅,國除。
陽都侯張彭祖 ,以伯父哀侯賀掖庭令舊恩,宣帝元康三年封侯,一千六百戶。後為妾所殺。子霸,七歲拜關內侯。
樂安侯匡衡 ,以丞相元帝建昭五年封侯,六百四十七戶。後坐「多取陌界免。」
後漢
《齊哀王章 》,齊武王縯子。建武初,封章為太原王,十一年徙封於齊。傳子殤王石,二十七年始就國,孫晃嗣,貶為蕪湖侯,卒。永元二年,傳子頃王喜,立五年,子承嗣,在位五十二年,建安十一年國除。
《北海靖王興 》,《齊武王縯》次子建武二年封為。
魯王,以嗣光武兄仲後。徙為北海王,都劇。二十七年,始就國,食十八縣。立三十九年薨,傳敬王睦。睦少好學,作《春秋旨義終始論》及《頌》數十篇。立十年薨,傳哀王基。立十四年,無子,肅宗憐之,不除其國。和帝永元二年,封睦庶子斟鄉侯威為北海王。立七年,威以非睦子,又坐誹謗自殺。永初元年,復封其孫壽光侯普,是為頃王。立七年,傳恭王翼。立十四年,康王乃嗣,無子,建安十一年,國除。
瑯琊孝王京 ,光武之子。建武十七年,以瑯琊公進爵為王。京性恭孝,好經學,顯宗尢愛幸之。永平五年,就國,都莒,食六縣,益以瑯琊。好修宮室,窮極技巧,殿館壁帶皆飾以金銀。數上詩賦頌德,帝嘉美之。京上書「徙東海之開陽」 ,在莒僅二十年。
千乘貞王伉 ,章帝之子。建初四年封。立十五年薨,子彝王寵嗣。立二十八年薨,子孝王鴻嗣。伉、寵薨於京師,皆葬洛陽。永元七年,改國名樂安。安帝崩,鴻始就國。鴻生質帝,後以國卑濕,租委鮮薄,徙封渤海王。王國有傅,如師不臣。有相,有內史,有中尉,有郎中令,有僕,主車馬,有持以奉使,有謁者,有禮樂長,有衛士長,有《醫工》長,有《永巷》長,有《祀長》。
後漢同姓王子侯
壽光侯鯉 ,更始第三子。更始降於赤眉賊,為謝祿所殺明年鯉與兄永歆及母詣洛陽,光武封之。
平望侯毅 北海靖王之孫敬王之子哀王之弟元初二年封。
陽都侯邈 《瑯琊孝王》之伭孫順王之弟獻帝初平元年封。
後漢列侯
陽都侯伏湛 ,瑯琊東武人。建武三年,拜大司徒封,後徙封「不其侯。」
被陽侯歐陽歙 ,樂安千乘人。王莽時,為掌社長。光武即位,為河南尹,封被陽侯。
晉
瑯琊武王司馬伷 ,宣帝第三子,文帝弟也。武帝踐祚,太始元年,封東莞王,鎮下邳,吳人憚之。咸寧三年,改封瑯琊王,以東莞益其國。平吳之役,伷率所統連據塗中,孫皓詣伷請降。太康四年卒,傳恭王覲,卒傳睿丘,渡江,是為元帝。瑯琊郡王司馬倫 ,宣帝第九子,武帝仲父也。太始元年,封之國,授宣威將軍,行東中郎將,在國十有三年。《咸寧》三年,改封趙王。
齊獻王攸 ,文帝第二子,武帝弟也。太始元年,封為齊王。攸雖未之國,文武官屬皆備於齊。太康中,割齊南郡以益齊國,以荀勗、馮紞之譖,兩詔催逼上道,未發而卒。諸子改王他國。冏雖嗣爵,亦未至齊。
壽光成公鄭沖 ,魏常道鄉公時,拜太保,封壽光侯。武帝即位,進爵為公。傳徽嗣簡〈此後至宋、《金》,原本俱闕。〉
元
益王買努 ,烈祖神元帝也。速該弟荅里真六十孫。荅里真為太祖鐵木真叔父也買努,英宗至治二年封太寧王,泰定帝二年,徙封宣靖王,鎮益都。毛貴陷城,同馬睦火出奔,至東關,投甜水井死。
明
齊藩 齊王諱梓,太祖皇帝第七子。洪武三年分封。十五年九月詔之國,以謀為不軌,廢置。永樂元年正月詔仍復國。未幾,復同諸王子樂安王賢烶、長山王賢俊、平陽王賢竇,俱廢為庶人,賜死,國除。今子孫居金陵。
衡藩
衡恭王 ,諱祐楎,憲宗純皇帝第五子。母莊懿德妃張氏。生於成化十五年己亥。二十三年封衡王。弘治十二年之國青州。嘉靖十七年八月薨。敕葬臨胊西三陽山之原,賜諡曰「恭。」
衡莊王 諱《厚燆》,恭王長子,憲宗純皇帝孫。嘉靖元年封江華王,十年進封「世子」 ,十九年封衡王。
衡安王 諱載,封莊王次子,憲宗純皇帝曾孫。以嘉靖二十五年封武定王。至萬曆七年,兄康王薨,無嗣,以王管理府事,己乃進封為衡王。萬曆十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以疾薨,諡曰「安。」 衡定王 諱翊鑊,安王長子,以萬曆十一年五月初九日封為衡世子,萬曆十七年五月二十日襲封衡王,萬曆二十年十一月十二日以疾薨,諡曰「定。」
玉田王 諱厚烴,恭王子。嘉靖二年冊封。十二年薨,諡《懷簡》。子載唐嗣,二十六年冊封。
新樂王 諱《厚燫》,恭王子。嘉靖八年冊封。三十二年薨,諡「端惠。」 子載璽嗣。
高唐王 諱《厚煐》,恭王子。嘉靖八年冊封。天性孝友,蒙敕獎勵。三十六年薨。
齊東王 諱《厚炳》,恭王子。嘉靖九年冊封,以「孝友」 敕獎。三十六年薨,諡《溫惠》。子載垕嗣。
《邵陵》王 諱《厚煃》,恭王子,嘉靖十八年冊封。《平度》王 諱《載垹》,莊王子,嘉靖二十四年冊封。《寧陽》王 諱《載垿》,莊王子,嘉靖二十五年冊封。《商河》王 諱載塨,嘉靖二十六年冊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