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四卷目錄
彰德府部彙考四
彰德府風俗考
彰德府祠廟考
彰德府驛遞考
職方典第四百四卷
彰德府部彙考四
編輯彰德府風俗考 府志
編輯本府
《魏都賦》曰:「俗饒淳古之風,人尚英雄之習。」 《方輿勝覽》曰:「習尚淳厚。雅重儒術,耕鑿甚勤。」 《文獻通考》曰:「性緩尚儒,仗氣任俠。」
《隋地理志》曰:「鄴中浮巧成俗,雕刻之工,特雲精妙,士女被服,咸以奢麗相高。其性所尚,有京洛之風。」
《圖經》曰:「俗陶淳古,人尚英雄。」
《舊志》:《崔文敏論》曰:「安陽與湯陰,民性平坦,士喜負氣,謝宦里居者,多能自守不干。」
各州縣
臨漳縣 喜奢靡,好博,然民性寬緩,罕健訟者。又信尚浮屠師巫,崇美宮室,家多空乏,惟人文濟濟。
《林縣 》地險民俗儉樸亦喜爭𩰚《磁州 》《巖郡衝》罷尚儉勤力。然自趙周臣以文章為金人師至今多士。
《武安縣 、涉縣 》,皆並山作邑,民性健武喜訟,以財自雄。服室相高,俗尚祈賽,篤修佛事,冠禮久廢,三加之禮,雖舊族不行。
婚男家遣媒通言,女家許婚,然後納采,次納幣。其禮稱家有無親迎,並古《六禮》為三較省約。喪殯殮不用金銀等器,棺尚松柏,不用槨;親友致弔,率用香燭紙錁為儀,賻奠,豐約稱情。自初喪至葬,多作佛事,雖儒家亦然。
祭無家廟者祭於寢,多隨俗節及生忌日,餘或因事以祭,不可類拘。食物必薦新。清明、中元及十月朔俱墓祭,並祀后土。
春元旦,少長早起,天地祖先前,然燭焚香,壽尊長更相拜賀。一日至八日,候陰晴,以占災祥。立春先日,郡守率僚屬具鼓樂迎土牛於東郊。散春花,撒春豆,名曰「迎春。」 五鼓鞭春。
《元宵》張燈放花炮,競雜技遊戲。
清明插柳於門,簪柳葉展墓。
夏端陽節,啖角黍,飲雄黃酒,懸艾於門以辟毒,親友饋禮。
《秋七夕,女婦穿鍼乞巧》。
十五日,拜掃先塋,親戚以麪羊相餽。中秋節,親友餽禮。月升時,設瓜果、茅豆、爐月餅以獻。以此月之顯晦,卜上元之陰晴。諺云:「雲掩中秋月,雪灑上元燈。」
重陽節,親友以菊糕相贈,土人登高飲酒。冬十月,拜掃先塋,焚送寒衣。
冬至士大夫相拜賀
十二月二十三日,以糖餅祀竈,除夕門戶各飾《茶壘》對聯。
彰德府祠廟考 府志
編輯府城
社稷壇 :在城東南二里。
安陽縣社稷壇 。統於府。
湯陰縣社稷壇 在城西。
臨漳縣社稷壇 在城西北。
林縣社稷壇 在城西北。
磁州社稷壇 在城西北。
武安縣社稷壇 在北關外。
涉縣社稷壇 「在城西北,歲各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祭。」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社稷壇西,南向。安陽縣「風雲雷雨山川壇 統於府。」
湯陰縣「《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南。
臨漳縣「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東。
林縣「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城東南。
磁州「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關外。
武安縣「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南關。
涉縣《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城南,歲各以春秋二仲月繼社出主,並請城隍主合祭。今俱於戊日,隨社稷合祭。
厲壇 在府城北一里
安陽縣厲壇 統於府
湯陰縣厲壇 在城北
臨漳縣厲壇 在北關外。
林縣厲壇 在城北
磁州厲壇 在北關外
武安縣厲壇 在北關外。
涉縣厲壇 在城東北。歲各以清明、中元、十月朔,請城隍神出主其壇,榜「無祀鬼神分祭之。」 府城隍廟 在府治後東北。洪武二年建,景泰五年王銳重修。例有司到任前夕,齋宿於廟。每月朔望,知府率僚屬行香。其神與風雲雷雨山川同壇祭。
安陽縣城隍廟 在府城隍廟之右。知縣武烈捐俸擴修。
八蜡廟 :在南關,以春、秋上丁日祭。
馬祖廟 :在南關,以春秋上戊日祭。
五龍廟 舊在武官村。元荀凱霖建。有司歲以八月八日祭。後因廟頹,移建城內西北隅,祭如之。
白龍潭廟 在縣西置度村。金大定間,馬合謨因禱雨有應,立廟潭上,有司歲以六月十二日祭。
火神廟 :在南關來鶴樓北。歲以六月二十一日祭。
旗纛廟 在衛廨內東北。歲以霜降日祭。關帝廟 在縣治南。
白龍廟 在西關
堯廟 在乞伏村,金成安二年建。
商王廟 :在縣治東南。祀殷河亶甲,歲以五月五日祭。
後魏孝文帝廟 在大孟村。帝南征時,駐蹕於此,後人立廟祀之。
藺上卿廟 在黃口村,子孫散居廟傍,歲時祀。西門大夫廟 在大夫村北。齊天保間建。明弘治七年,巡撫都御史徐恪令有司以史起祔、馮忠題曰:「鄴二大夫祠。」 歲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致祭。
欒尚書廟 在永和鎮。尚書諱巴,字叔元,魏郡內黃人也。學覽經典,性質直。順帝時,以望氣擢為星郎,四遷桂陽太守,七年以病辭。再遷光祿大夫,與杜喬等八使循行州郡,徵拜尚書。陳蕃、竇武為宦官所害,巴上書理其冤,下詔切責,收付廷尉。巴自殺。還葬,有司歲以八月十八日致祭。
尉遲公廟 在府治西北。公諱迥,字居羅。有司歲以七月十二日祭,有唐顏魯公真卿碑。韓忠獻公祠 在縣治東南晝錦坊,歲以七月二日祭。
崔文敏公祠 在縣治南。嘉靖二十三年,撫按移文建,有司歲以十二月二十三日致祭。提學副使葛守禮「記。」 萬曆七年,知府常守仁重修,有記。
郭文簡公祠 在鐘樓前道東,大學士李標「記。」 趙康王旌孝祠 ,在府治南。嘉靖四十四年敕建,賜額「有司歲以十月祭。」 蘇祐記。
許少司馬祠 在府治西南。
湯陰縣城隍廟 在縣治東南。
八蜡廟 在馬神廟西,「大德六年建,崇禎九年重建,春秋戊日祭。」
馬神廟 在城隍廟東南。
威惠龍王廟 在柏尖山。永樂十四年,創廟於龍潭之南。成化五年重修,立碑。歲旱禱雨輒應。每年四月初一日祭。
龍王廟 在西門外,萬曆十四年建。
火神廟 在南甕城內。六月二十一日祭。「東嶽廟 」 在東門外。
元嶽廟 在南門外
關帝廟 一在崇壽寺西,一在縣治前。
舜廟 在寒泉村。民皆自蒲遷,蒲民戴舜德戶祀之。遷時載主以行,因共為廟以祀。有「邑人南陵《秦序碑記》。」
周文王廟 在縣北羑里社,有元郝經碑記。嘉靖十八年,南幸,遣靖遠伯王瑾諭祭。御製碑亭、演易亭、觀象臺、玩占亭、洗心亭、演易坊,俱嘉靖間巡撫魏有本重修。順治八年,巡按王亮教檄重修。每歲仲春望日,祭。廟前《禹碑》,知縣張應吉摹刻。
扁鵲廟 在縣東南十五里,五月五日祭。晉侍中嵇公廟 在縣西南七里殞村,即公遇難處也。宋熙寧間重修,有魏國公韓琦碑記,今毀,後移縣南郭外。萬曆七年,御史蘇民望行縣,詢其實,移置故地。三十五年,知縣王應震復改建縣南四里大道旁,有司以十二月十五日祭。宋岳忠武王廟 在縣治西南。舊廟在南關外。景泰初,侍講徐有貞題請改建城內,賜額「精忠」 ,有司春秋致祭,有《創建精忠廟碑記》。弘治間,巡按陸檄縣廣其制。正德間,巡撫李士修檄修,有文敏、崔銑碑記。嘉靖十八年,遣靖遠伯王瑾諭祭。萬曆二十五年重修。天啟元年,御史黃彥士檄縣開拓殿後基址,規制宏廓,有文敏、《董其昌碑記》。歲久傾圮。康熙三十三年,大中丞顧捐俸檄修。
「四忠祠 」 在鹿樓社。祀殷微子、箕子、比干、膠鬲,今廢。
崔子玉府君祠 所在多有,或謂之「亞嶽」 ,或謂之「顯應王。」 其事跡詳王德淵《磁州府君廟碑記》中。
臨漳縣城隍廟 在縣治西北。洪武二十七年,知縣楊辛建。
八蜡廟 舊在縣東南佛家屯,宣德間建,知縣何瑚移建城東南山川壇之右。
漳河神廟 在南關外
馬神廟 在縣治西北
關帝廟 在東關外
成湯廟 一在縣西《孫陶集》。一在縣東南花佛堂屯。
河亶甲廟 在縣境內
尉遲迥廟 舊在臨漳境內。迥為相州總管,與楊堅戰死,立廟祀之。
崔府君廟 在縣治北
鄴二大夫祠 在縣治西北。
楊公祠 在社學舊址。初祀邑令楊秉和,以無功德於民,改祀。明洪武初,知縣楊辛有碑記。路公祠 ,祀知縣路王道,在南關外,有碑記。袁、徐二公祠 在西關外,有碑記。
常公祠 在南關外,有《碑記》。
林縣城隍廟 在縣治西。元至正間建。明洪武二十八年重建。順治十六年修。
八蜡廟 在東關
馬神廟 在黃華書院東。
青白二龍廟 在新安社。每歲七月二十八日、八月二十七日祭。
靈澤侯廟 在天平山倚屏峰東南蒼龍洞上。宋元豐中,郡守祈雨有應,奏封侯爵,因為立廟。五龍廟 在縣北郭外。
青龍廟 在龍頭山上
龍山廟 在曲陽社
顯惠廟 在玉泉山呂谷溝黑龍潭上。歲旱禱雨有應。
關帝廟 在縣治西
三皇廟 在德化坊,今廢,有碑。
帝舜廟 在棲霞谷西
禹王廟 在白佛社
湯王廟 在南關,金泰和中建。
杜太尉廟 在縣北,今廢。
李固廟 在諸翟社,今廢。
郭巨廟 在縣北。元大德間建,今廢。
聖女祠 在下洹村。世傳高歡之女,母亡,三女俱願殉葬。後為洹水神。每災旱禱之輒應。鄉人立祠以祀之。
忠孝祠 在城隍廟南。順治十八年重修。三賢廟 凡二:一在縣治東,一在預備倉西。竹馬先生廟 在龍頭山。
高文忠廟 在辛安社,有元杜秉彝《碑記》。方公生祠 在城隍廟內,有吳喬《碑記》。
張公生祠 在南關
謝公生祠 在南關
磁州城隍廟 在州治北。
先農廟 即「八蜡」 ,在南關外。
馬神廟 在州治東南。俱春秋致祭。
旗纛廟 :在都司署後,霜降日祭。
龍王廟 :在槐樹里。二月二日祭。
黃帝廟 在舊滏陽縣。世傳黃帝軒轅氏葬於凌臺。宋大中祥符初,賜名「先天觀。」
帝君廟 在北門內,祀漢壽亭侯。明萬曆間敕祭。
竇宗廟 在西佐里。按宗,陵川人,為隋滄州刺史。大業中,與竇建德對壘相持,度力不敵,恐屠。
城,遂奔磁之蒼蒐山。建德兵至,圍之,宗棄甲呼天,西向再拜死。磁人葬於山巔,立廟祀之。五代周世宗收河東,感神陰助,贈護國昭靈侯,敕有司歲時致祭。明正統間,遷廟山下,每禱雨輒應。以廟原立蒼蒐之巔,而神能沛甘霖以濟民,故又稱「蒼龍廟」 雲。
李靖廟 在臨水裡,唐天成間敕修。
崔府君廟 在州治東北,唐開元六年敕建。府君名玨,字子玉,定平人,唐貞元間為滏陽令,事跡神異,後葬滏陽,廟祀至今弗替。
岳鄂王廟 在東門外
程、宗二公祠 在文廟內,合祀宋磁州守程珦、宗澤,以春秋上丁日附祭。
王邦直廟 在南門內。春秋仲月,千戶所官致祭,今廢。
《塗廓祠 》:在北五里鋪。順治六年,為分巡道贈光祿勳塗公建。
武安縣城隍廟 在縣治西,洪武三年建。八蜡廟 在南關外。
馬神廟 一在城東「聚金山」 、一在縣治西。火神廟 在縣治東。
關帝廟 一在北關外,一在儒學右。
九龍廟 在縣西十二里。
白龍廟 在伯延里,元至正年建。
崔府君廟 在縣南和村里。紀傑有《墓碑記》。精忠廟 在柏林里。祀宋岳忠武王。
靈泉廟 即「白龜泉」 ,在縣東北二里。
李衛公祠 在徘徊鎮,俗稱「靈顯王祠。」
郭忠襄公祠 :在縣治西南,春秋致祭。
高烈女祠 :在縣治南。春秋致祭。
涉縣城隍廟 在大街東。四月望日致祭。八蜡廟 在更樂村,三月初七日致祭。
龍王廟 :在風洞山。有司致祭。
媧皇廟 :在唐王山。三月十八日致祭。
禹廟 在符山,三月十三日致祭。
湯廟 在井店村
比干廟 :在臺村。三月二十八日致祭。
「晉大夫狐突廟 」 在井店村,俗稱「利應侯廟。」 「關聖廟 」 在北門內,五月十三日致祭。
李衛公廟 在馬鋪村,即「衛公布雨處。」
韓文公廟 在神山
忠節祠 在北關。祀襄節陳寅。
陽公祠 在城隍廟內,祀明知縣陽沖。
李公祠 在北關,祀明知縣李嘉臣。
劉公祠 在北關,祀明知縣劉啟坤。
任公祠 在北關,祀明知縣任澄清。
安陽縣。〈寺觀附:〉
天寧寺 在縣治西北。周廣順初建。明洪武初,置僧綱司於內。
乾明寺 在縣治西南,周顯德中建。
福會寺 在縣治西,元元統初建。
常興寺 在縣治西北,元至正年建。
靈泉寺 在縣治西南,唐景隆年建。
孝親寺 在城西,宋祥符初建。
寶蓮寺 在縣南,明萬曆間建,為南北叢林冠。定國寺 ,在韓陵山北。齊高歡建,有溫子昇《旌功碑》。
開元寺 在縣西北,唐開元年建。
修定寺 在清涼山,唐貞觀年建。
龍巖寺 在麻水村,元時建。
五臺寺 在郭裏村,元至正年建。
寶山寺 在水冶村之西南,唐時建。
小南海三大士閣 在縣西南善應山頂,洹水發源於此。康熙三十年,巡撫閻興邦增建至聖閣於閣之東北。
玉皇宮 在城東,明萬曆年重修。
四聖宮 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初,置道紀司於內。
太虛觀 在縣治西北。元至順初建,今移道紀司於內。
「碧霞宮 」 在東關外,玉皇宮左。
「金龍廟 」 在南關外,萬金渠水遶於殿前。《湯陰縣》
崇壽寺 在縣治後。寺內設僧會司,宋大觀元年建。
周流寺 在縣東周流社,相傳岳王故宅。興隆寺 ,在縣東黃甫村,宋皇慶年建。
妙覺寺 在任固集,大定三年重修。
會福寺 在塌河村,元大曆年建。
聖佛寺 在優曇村,正德八年建。
法隆寺 在縣西,唐貞元年建。
釋迦寺 在下口村,魏延昌年建。
竹林寺 在鶴壁社。周廣順年建。
西明寺 ,在縣西南。琶琵寺,齊武平年建。勝業寺 ,在故縣,元至正年重修。
寶豐寺 在楊邑村,太和年建。
天寧寺 在縣東南
龍泉寺 在冷泉村,宋元祐年建。
隆興寺 在五陵鎮,唐貞觀年建。
永通寺 在宜溝鎮,唐垂拱年建。
柏林寺 在南陽村,隋開皇年建。
文學寺 :在寺灣村,元時建。
興國寺 在胡壘村,元時建。
殊勝寺 在伯樂村,金大定年建。
葆光觀 在鶴壁社。泰定間,相人李志方慕孫公和之為人,棄家修煉於五岩山,號「重元子。」 常設醮葆光,群鶴翔繞。今其地有萬鶴臺遺址。棲霞觀 在西山。
隆興觀 在鹿樓鎮,元皇慶年建。
真武觀 在宜溝鎮北門外。康熙三十年,巡撫閻興邦捐俸重修,有《碑記》。
臨漳縣
清行寺 ,在仁壽三里,唐貞觀年建,即今天寧寺。
日光寺 ,元末燬於兵,今改縣治東北,正統年建。
白馬寺 在蕭城寨,元致和年建。
妙福寺 在回隆鎮,元至正年建。
水安寺 「在李德屯,洪武年建。」
觀音寺 在秤鉤灣,永樂年建。
勝福寺 在小平村,正統年建。
興國寺 在縣西南,乾封年建。
白衣堂 一在城東北,一在南關外。
玉興觀 在大善一里。永樂年,漳水淪沒。宣德年,遷於縣城西北。
林縣
寂靜寺 在郭外東北,元至正年建。
寶巖院 在縣西南,元延祐年建。
龍泉寺 在七泉社,元泰定年建。
崇善寺 ,在曲陽社,俗名「上莊寺」 ,唐永昌年建。龍興寺 ,在曲陽社,元延祐年建。
覺仁院 在黃華山,元大曆初重修,俗名「黃華下寺。」 有學士《劉賡碑》。
慈明院 ,在黃華山中,俗名「黃華上寺。」
明教禪院 在天平山碧霄峰下。晉天福中,有僧從漪住持,聚眾頗盛。丈室今存,曠日既久,院宇多敝。宋縣令錢景允命守僧修葺,遂復完整。今名「天平寺。」
墨竈寺 ,在玉泉山,元至正年建。金鐙寺 ,在谼峪山,元泰定初建,有元劉成《記》。在寶巖院。
法濟寺 在任社村,俗名「盤陽寺。」 元至正年修。有元《楊亨碑》。
淨居寺 在縣西南,舊名「澤陽寺」 ,在辛安社,元至正初建,明洪武中重修。
孝思院 在原康社,元至正中建,有武安胡祇遹《記》。相傳為金進士康塘香火院,洪武中重修。古寺 在塔兒山上。
棲霞觀 在棲霞谷。周末仙人盧子綦隱居之所。
修真觀 在姚村,元至正中建,有歐陽《志真記》。頤真觀 在史魏社,元至元中建,有許朝宗碑。真武宮 在南門外西,明嘉靖初建,中有碧霞殿、三清殿、元帝殿、濟瀆殿,邑人三月祈福於此。嘉澤宮 在三陽村,元元貞初修,有司馬德義碑。
延壽宮 ,在天平山,元至大初建,有朱象先碑。林慮宮 ,在桃源店,通和先生王安仁修道之所。
林慮下宮 在縣治東南。宋趙志淵休官入道之所。宣和中,詔諡「理真體道先生」 ,今廢。
呂公廟 在呂谷,相傳洞賓自此谷入山。《磁州》。
補陀巖 :巡撫王日藻建。西陳鋪,奉白衣大士「蓮華國 在」 、備申鋪。郵亭亦王日藻建,內祀關壯繆像。
準提閣 ,在小張兒莊郵亭,亦王日藻建,內奉「準提像。」
武安縣
妙覺寺 在縣治東,宋元祐年建,門外浮圖十三級,高聳插天。
桃園寺 在營井裡,後周顯德年建。
智力寺 ,今名「常樂寺」 ,在鼓山之麓,正隆年建。昭慶寺 ,在胡順里,宋元祐年建。
龍泉寺 在儒教里,宋元祐年建。
禪果寺 在沙明里定晉巖。東魏皇初年,高歡建。
興隆寺 在叢井裡北,東魏武定年建。
禪房寺 在柏樹里,宋元祐年建。
偏涼寺 在淑村里,宋元祐年建。
聖井寺 在青化里,宋元祐年重建。
彌勒寺 在柏樹里,宋元祐年建。
永寧寺 在縣西,宋元祐年建。
圓教寺 在得義里,宋紹聖年建。
普光寺 在顧義里,宋宣和年建。
佛堂寺 在顧義里,後周顯德年建。
報恩寺 在下莊里,後唐同光年建。
鳳凰寺 在福延里,宋建炎年建。
白鶴觀 在北城外,元至正年建。
寶元觀 在得義里。元至正年建。
天興觀 在柏樹里,元至正年建。
元陽觀 在伍汲鎮,金大定年建。
禮聖觀 在東關,明萬曆年建。
普濟院 在安樂村,金大定年建。
涉縣
開法寺 ,在熊耳山,漢時建。
青泉寺 在青頭山,漢時建。
洪福寺 在更樂村,唐開元中建。
奉聖寺 在青龍山,宋祥符初敕建。
真覺寺 在符山,張子明昇仙處。
普光院 在索堡,宋大觀年建。
太清觀 在清涼村,宋祥符年建。
玉虛觀 在縣西,宋淳熙初建。
彰德府驛逓考 府志
編輯驛站
府通屬驛站項下實在徵銀二萬八千一百二十四兩一錢三分九毫四絲。惟安陽有支剩銀兩,載起運解驛道項下不敷銀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三兩六錢七分八釐六毫,在起運解司項下留支。
原額驛馬七百九十八匹,裁一百三十五匹。原額「塘馬」 一十八匹,裁四匹。現在共存留六百七十七匹。每匹日支草料銀五分,歲支用銀一萬二千一百八十六兩。
原額夫卒、獸醫各役共一千二百零七名,裁一百二十五名,現在存留一千零八十二名。內惟獸醫六名,每名日支銀三分,餘每名日各支銀四分五釐,歲共支用銀一萬七千四百七十四兩四錢。
原額修號藥材、鞍屜、柴值、槽鐁、鍋油、塘撥工料、廩糧、買補倒馬等銀,共四千六百一十七兩五錢五分六釐三毫四絲,裁銀二百一十五兩四錢四分。現在存留歲共支用銀四千四百二兩一錢一分六釐三毫四絲。
通共三萬四千六十二兩五錢一分六釐三毫四絲。
遇閏加支銀三千三百二十兩三分三釐三絲。遇小建每日扣解銀八十二兩三錢九分。安陽、鄴城驛,歲徵驛站銀一萬四千八百七十一兩二錢三分五釐二毫。驛塘馬二百七匹,夫役三百六十一名,並修號等項,歲共支用銀一萬八百七十三兩一錢八分二釐。「其餘下銀兩入起運解驛道項下,遇閏加支銀一」 千四十六兩二錢一分一釐。
遇小建,每日扣解銀二十六兩五錢四分五釐。湯陰宜溝驛,歲徵驛站銀四千六百八十三兩九錢五分四釐八毫。內除解道裁扣銀兩,實止銀一千七百八十九兩三錢五分四釐零。驛塘馬二百二匹,夫役三百十九名並修號等項,歲共支用銀九千九百七十二兩六錢六分三釐。其不敷銀八千一百八十三兩三錢八釐二毫,在「起運解司」 項下留支。
遇閏加支銀九百六十八兩八錢一分一釐九絲。
「遇小建」 ,每日扣解銀二十四兩四錢五釐。臨漳縣歲徵驛站銀九百二十九兩五錢九釐七毫;內除解道裁扣銀兩,實止銀六百五十七兩七錢九釐七毫。
驛馬一十六匹,夫役一十九名並鞍、屜等項,歲共支用銀七百九十四兩七錢四分二釐。其不敷銀一百三十七兩三分二釐三毫,在「起運解司」 項下留支。
遇閏加支銀七十三兩六錢一分一釐。
遇小建,每日扣解銀一兩六錢五分五釐。林縣歲徵驛站銀三百五十三兩四錢二分三釐三毫四絲。
驛馬四匹,夫役四名並柴值等項,歲共支用銀三百一十三兩八錢二分三釐三毫零。其餘下銀兩入「起運解驛道」 項下。
遇閏加支銀四十二兩六錢七分一釐一毫零。遇小建,每日扣解銀三錢八分。
磁、滏陽驛歲徵驛站銀五千四百三十一兩一錢六分七釐九毫,內除解道裁扣銀兩,實止銀二千三百六十六兩五錢二分七釐九毫。驛塘馬二百一十四匹,夫役三百四十名,並修號等項,歲共支用銀一萬七百六十九兩八錢六分六釐。其不敷銀八千四百三兩三錢三分八釐一毫,在起運解司項下留支。
遇閏加支銀一千二十八兩四錢五分五釐五毫零。
遇小建,每日扣解銀二十五兩九錢五分。武安縣歲徵驛站銀九百三十三兩四錢四分。驛馬一十六匹,夫役一十九名並柴值等項,歲共支用銀六百七十九兩六錢四分。其餘下銀兩,入「起運解驛道」 項下。
遇閏加支銀八十四兩三錢七分三釐三毫零。遇小建,每日扣解銀一兩六錢五分五釐。涉縣歲徵驛站銀九百二十一兩四錢
驛塘馬十八匹,夫役二十名並柴值等項,歲共支用銀六百五十八兩六錢。其餘下銀兩入「起運解驛道」 項下。
遇閏加支銀七十五兩九錢。
遇小建,每日扣解銀一兩八錢。。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