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0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七卷目錄

 衛輝府部彙考一

  衛輝府建置沿革考

  衛輝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衛輝府星野考

  衛輝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四百七卷

衛輝府部彙考一

編輯

衛輝府建置沿革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

衛輝府 。《禹貢》冀州之域,即古朝歌地,殷紂所都。殷武乙徙朝歌,至紂居之。周武王克殷,分其地北為𨚍,南為鄘,東為衛,以封康叔為衛君,居河、淇之間。春秋時,𨚍、鄘皆入之。後狄滅衛,戴公東徙渡河,野處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至成侯,屬三晉。春秋時,胙凡二國,分治其境。戰國屬魏。秦屬河東郡之東境。舊志雲秦為東郡三川之地漢為汲縣地,屬河內郡,而以司隸部治之。東漢仍舊。三國魏置朝歌郡,改領於冀州刺史。晉泰始二年,置汲郡。後魏徙汲郡治於枋頭城。東魏興和二年,置義州。後周改衛州。隋大業初,復為汲郡。唐武德元年,仍改義州。貞觀元年,改衛州。天寶初,又為汲郡。乾元初,復為衛州,屬河北道。五代及宋皆因之。靖康後,淪於金。置衛州、河平軍節度,以河北西路都總管領之,徙治胙城。元改衛輝路總管府,還治汲縣,去「胙城」名,但名汲縣迨。至明洪武元年,改衛輝府。領縣六,曰汲,曰胙城,曰新鄉,曰獲嘉,曰淇,曰輝。隸河南布政司,分隸河北道,調懷慶衛前千戶所守禦焉。

汲縣 附郭。本殷牧野地。周為鄘,後並以封衛。戰國屬魏。秦為河東郡地。漢始置汲縣,隸河內郡。東漢因之。曹魏屬朝歌郡。晉泰始二年,置汲郡治此。南北朝因之。後魏興和中,為義州治。北齊改置伍城郡。後周廢為伍城縣,屬衛州。隋開皇六年,復改為汲縣,屬汲郡。唐武德元年,以汲及新鄉之地置義州。四年,復置縣,屬衛州,汲郡。五代及宋皆屬衛州。金屬衛州河平軍。元屬衛輝路。明屬衛輝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胙城縣 。古南燕國,黃帝之後,姞姓,伯爵,舜所封伯儵國,后稷元妃南燕姞氏也。周為胙國,周公別子封胙伯,即其地。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裔也。春秋為南燕國。戰國屬魏。秦滅魏地,屬東郡。西漢始置南燕縣,屬東郡。東漢改縣曰燕,仍舊屬。三國屬魏。東晉慕容德據之,號東燕縣。後魏仍為南燕縣,屬河東郡。後周因之。北齊亦因之,省酸棗入南燕縣。隋開皇十八年,始改為胙城縣,屬滑州。唐武德二年,改置胙州及析置南燕縣。四年州廢,復改南燕曰胙城,屬滑州靈昌郡。五代及宋因之。熙寧間,圯於河,徙縣治於西三十五里華里店,即今縣治。金隸開封。正大間,復遭河患,又徙西南二十里宜村渡,改縣為新州。元初,為風沙所沒。泰定甲子,仍徙治於華里店,改州為胙城縣,屬衛輝路。明仍元名。洪武十年省入汲縣。十四年,復置縣,屬衛輝府編戶二十二里,後併為十九里。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九里。

新鄉縣 。周鄘國地。春秋衛國地。戰國屬魏。秦為三川郡地。漢為汲縣新中鄉。武帝元鼎六年,以鄉置獲嘉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三國屬曹魏,隸朝歌郡。晉屬汲郡。後魏因之。後周以獲嘉置修武郡,並改獲嘉為修武以附郭。隋開皇初郡廢,始以古新樂城置新鄉縣,割汲、獲嘉二縣地隸焉,屬河內郡。唐武德元年,以縣置義州。四年,州廢,以縣隸殷州。貞觀元年,廢殷州,改隸衛州汲郡。五代皆因之。宋熙寧六年,縣廢為鎮,入汲縣。元祐二年,復置縣,隸衛州。金屬衛州河平軍。元屬衛輝路。明仍為新鄉縣,屬衛輝府編戶五十里,後裁併。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獲嘉縣 ,殷甯邑地。周為鄘國地,後並以封衛。春秋時屬晉。戰國屬魏,間屬韓,後復屬衛。秦為三川郡地。漢為汲縣之新中鄉。武帝元鼎六年,幸緱氏,觀大人跡,至汲。時南越初平,將軍路博德獲粵相呂嘉,遣使獻其首於行在。帝喜,以是鄉立縣,因名獲嘉,屬河內郡,即今新鄉縣西南一十二里故城是也。東漢因之,為獲嘉侯國。三國屬魏。晉屬汲郡。永嘉後沒於劉聰、石勒。後魏

屬懷州。東魏置西修武郡。高齊移舊獲嘉治於共城。後周置修武郡。隋開皇初,郡廢,自共城移治於此,復置獲嘉,屬河內郡。十六年,置殷州。大業初,州廢。唐武德四年,以獲嘉等五縣地復置殷州,又置博望縣隸焉。貞觀元年州廢,以縣屬懷州、河內郡、五代皆因之。宋天聖四年,改屬衛州。金因之,屬衛州河平軍。元屬衛輝路。明仍為獲嘉縣。洪武十年,省入新鄉。十四年復置縣,屬衛輝府。一名獲呂,一名殷州,又名博望。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

淇縣 。古朝歌地,殷紂「所都,周為妹邦。武王克殷,分紂城朝歌以東為衛,以封其弟康叔,國居淇、衛之間。」 春秋時屬晉。戰國屬魏。秦滅魏,屬三川郡地。漢始置朝歌縣,屬河內郡。東漢因之。三國魏置朝歌郡,而以共、汲二縣隸焉。晉改汲縣為汲郡,而復以朝歌為縣,屬汲郡。南北朝劉宋仍屬河內郡。後魏廢。東魏復置,又析置臨淇縣,屬林慮郡。隋廢朝歌,改置衛縣於康叔舊封,改臨淇縣屬魏郡。唐貞觀十七年,省臨淇入衛縣。長安三年,復置。神龍元年,又省。五代因之。宋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元祐中,復為衛縣,屬濬州。殷墟以西為鹿臺鄉,屬衛縣。金仍舊。元至正三年,改置淇州,並置淇縣,尋罷,屬衛輝路。明洪武二年,復改淇州為淇縣,縣屬衛輝府。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輝縣 。周初為鄘地,後並封於衛,至僖侯世子,采其地,卒諡曰「共」 ,因稱共伯國後仍入於衛。春秋時至成侯,屬三晉。戰國時屬魏。秦屬三川郡。漢置共縣,隸河內郡。東漢因之。三國魏改隸朝歌郡。晉屬汲郡。南北朝東魏屬林慮郡。北齊屬義州。後周屬衛州。隋開皇十六年,改共城縣屬河內郡。唐武德元年,以縣置共州,並析置凡城縣。四年州廢,省凡城入共城縣,隸殷州。六年,又省博望縣入焉。貞觀元年,廢殷州,復隸衛州汲郡。五代梁仍隸河內郡。唐、晉、漢、周皆因之。宋改隸衛州。金世宗大定二年,改為河平縣。章宗明昌三年,改為蘇門縣,俱隸衛州河平軍。宣宗貞祐三年,陞為輝州。元仍金名。明洪武初,改州為縣,屬衛輝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衛輝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衛輝府疆域圖

衛輝府疆域圖

本府。汲縣附郭。

東至直隸大名府滑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開封府延津縣界四十里。

西至山西澤州陵川縣界二百一十里。

北至彰德府湯陰縣界七十里。

東西廣二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在省城西北一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四百里

汲縣

東至滑縣界五十里

南至延津縣界,四十里。

西至輝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淇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八十里。

胙城縣

東至滑縣界四十里

南至延津縣界十五里

西至汲縣界二十里

北至濬縣界三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四十五里。在府治東南三十五里。

新鄉縣

東至汲縣界二十里

南至陽武縣界五十里

西至獲嘉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輝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七十里。在府治西南五十里。

獲嘉縣

東至新鄉縣界,二十里。

南至原武縣界,五十里。

西至修武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輝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七十里。在府治西南九十里。

淇縣

東至濬縣界,一十五里。

南至汲縣界一十五里

西至輝縣界三十里

北至湯陰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三十里,南北袤七十里。在府治北五十里。

輝縣

東至汲縣界二十里

南至新鄉縣界,二十里。

西至陵川縣界,四十五里。

北至林縣界九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在府治西六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汲縣

《史記》:「左孟門,右太行,大河經其南,常山跨其北。」 《宋·地理志》:「南濱大河,西壓上黨。」

《詩衛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元史》:「峰麓奇峻,泉甘水溫。」

《文獻通考》:「左右山河,古稱重鎮。」

元王惲《記》:「北通燕、趙,南走京、洛,河山之間,一都會也。」

舊《志》:「朝貢連絡,舟車交集。」

《續志》:「東接齊魯,西控三晉,南襟汴洛,北拱京畿。眾水匯流,環帶城隅,群山列屏,通道八省,兩河之要地,中土之名區也。」

胙城縣

《河南通志》:「沁、黃遠帶,淇、衛交臨。」

舊《志》:東連廣野,西漲平沙,南接廩延,北臨衛水。《新鄉縣》

《河南通志》:「面黃河之流,摶五陵之勝。」

舊《志》:左衛河,右孟津。太行峙其北,黃河經其南,獲嘉縣。

《河南通志》:「北峙同盟,西環清水。」

舊《志》:「南帶大河,北峙太行。」

淇縣

《河南通志》:「青巖表仙境之勝,浮山夾幽澗之奇。」 舊志:「肘山腋水,地形爽塏。」

輝縣

《元記》:「山水明秀,風土清潤,為名勝之所萃,實中州佳麗之地。」

《河南通志》:「當蘇門之盤鬱,匯百泉之縈流。」 《續志》:「行山跨其北,衛水經其南。」

《學記》:地形高阜,泉源㵾󠄀深,為衛地之勝概。元許魯齋詩:「大山如蹲龍,小山如踞虎。」

宋蘇軾詩:「峰巒相掩映,松柏共陰森。」

衛輝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黃帝分星次: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曰「豕韋之次」 ,一名「娵訾。」 於辰在亥,謂之「大淵獻」 ,於律為「太簇」 ,斗建在寅,今衛分野。

《史記》:「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 今之東郡及魏郡之黎陽,河內之野王朝歌。

《漢書·地理志》:「營室、東壁,衛分野。」

《後漢書》:「自危十度至壁八度」 ,謂豕韋之次,立春,驚蟄居之,衛之分野。

考證

《星經》:「室壁星曰娵訾宮」 ,曰「雙魚辰,曰亥州」 ,曰「並,為衛分。」

《晉·天文志》:「娵訾為衛之分野,屬并州。」

容齋洪氏曰:「十二國分野,上屬二十八宿,其甚不可曉者,莫如《晉?天文志》,謂自危至奎為娵訾,於辰在亥,衛之分野也,屬并州。且衛本受封於河內商墟,後徙楚丘。河內乃冀州所部,漢屬司隸,其他邑皆在東郡,屬兗州,與并州了不相干。而并州之下所列郡名,乃安定、天水、隴西、酒泉、張掖諸郡,自繫涼州耳。謬亂如」 此,豈非「蔽於天而不知地乎。」

《隋·地理志》:「冀州,古堯之地。舜分州為十二,冀州析置幽、並。其於天文,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屬冀州。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為析木,屬幽州。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為娵訾,屬并州。自柳九度至張十六度為鶉火,屬三河。」 則河內、河東也。準之星次,本皆冀州之域。

《唐·天文志》:「營室,東壁,娵訾也。初危十三度。餘二千九百二十六杪一太中,營室十二度。終,奎一度。自王屋、太行而東,得漢河內至北紀之東隅,北負漳、鄴。又自河、濟之交,涉滎波,濱濟水而東,得古𨚍鄘、衛。凡」輝縣地。《胙》。請幫助識別此字。河內地《雍》。修武地共。輝縣地微。衛地南燕:胙城地之國,自閣道、王良至東壁,在豕、韋為上流。當河內及漳、鄴之南,得山、河之會,為離宮。又循河、濟而東接元、枵,為營室之分。《唐·天文志》:「自南正達於西正,得雲漢升氣,為山河上流。自北正達於東正,得雲漢降氣,為山河下流。娵、訾在雲漢升降中,居木行正位,故其分野當中州、河、濟間。」衛蓋當兩戒山河之會得雲漢升降之中也且「王良閣道,由紫垣絕漢,抵營室,上帝離宮也,內接成周、河內,皆《豕韋》分。」

《唐·地理志》:「河北道,蓋古幽、冀二州之境,孟、懷、澶、衛及魏、博、相之南境,為娵、訾分。」

《文獻通考》曰:「營室、東壁,衛分野,兼得魏、宋、齊、趙之交。」 又曰:「天官昴畢,趙分野,兼得魏、衛之交。」 《明一統志》:「衛輝府天文,室、壁分野。」

《明清類分野書》云:「澶、懷、衛、相,皆衛分也。天文星指室、壁。衛輝府、懷慶府、彰德府、大名府。」

「室宿」 二星,十七度。其屬為離宮,為土公吏,為螣蛇,為雷電,為壘壁陣,為羽林軍,為鈇鉞,為北落門,為天綱,為八魁。

壁:二星,九度,弱。其屬為雲雨,為霹靂,為天廐,為鈇鑕,為土公。

《六家分星異同之譜》:

《漢志》:「班固天文,室壁,并州。地理衛地,室壁之分。魏太史陳卓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辰在亥,衛分并州。」

費直說《周易》,起危十四度。

蔡邕《月令章句》:「起危十度,立春驚蟄。」

皇甫謐《帝王世紀》:「自危十七度至奎四度,衛分一行。」 《唐志》:初危十三度,中室十二度,終奎一度。《占驗》附。

室,亦謂之營室。《甘氏》云:「為太廟,天子之宮也。」 石氏謂之元宮,一曰清廟,又為軍糧之府,及土功事。星明,國昌;小不明,祠祀鬼神不享,國多疾疫。動則有土功。

壁亦謂之「東壁」 ,下九尺,為天之中道,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祕府也。亦主土功。明則圖書集,道術行,小人退,君子進。星失色,大小不同,天子重武臣,賤文士,圖書隱,親黨,回邪用。星動則有土功,離徙就聚,為田宅事。

衛輝府山川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汲縣

霖落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近郡諸山,獨此最稱幽勝。重巒疊巘,瑰特千狀,古木奇石,森立四圍。中有香泉寺。

壇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陳召村。

仙翁山 ,在縣西二十里山彪村,一名「仙山」 ,上有葛仙祠。

黃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土皆黃色,因名。蒼峪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一名「蒼山。」 山產蒼珉石。峪口有黑龍潭,深不可測。上建龍神廟,禱雨多應。

興工山 在縣西二十里山彪村。相傳古修長城初興工處。今有遺址,古碑尚存。

華蓋山 ,在縣北四十里。相傳漢馬超曾屯兵於此。

爐頭山 在縣蒼峪,山內有鐵似牛形,相傳元末兵亂,山寇造兵所遺。

棋盤山 在縣蒼峪山內。相傳,曾有群仙奕棋於上,有枰跡宛然尚存。

黃土岡 在縣西北十里,迤邐西接太行,土色皆黃,因名。

塔兒岡 在蒼峪山內,上有二塔,相傳昔有異人化其處,因作「塔」 葬焉。

龍化巖 在蒼峪山內。洪武間,有龍化於此,蛻骨存焉,因名。

獅子巖 在縣霖落山內。山石纍纍出崖畔,蹲踞如群獅相搏,因名。

衛河 在縣西。源出輝縣蘇門山,南經新鄉,東遶府城,北會淇水,經濬縣達臨清,至天津入海。蒼水 在縣。源出縣北一百里管家井,東南流經蒼峪口,潛入地中,又東南復出,至道光村合清水。

香泉 在縣霖落山石隙中流出,穿雲溜石,噴水灑雪,飛濺岩畔,瀉作瀑布狀。山與寺皆藉以增勝焉。

太公泉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流十餘里,伏流入地,在太公廟東。按《水經》汲,「故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太公故居也,因名。」

甘泉 在府學大成殿南東隅。城中獨此井泉甘洌,汲者多資之。

太乙泉 在縣正東,萬壽宮內。昔蕭抱真居此得仙術,以符水療百病即愈。宮廢,井存。

遮馬陂 ,在縣西南十三里。相傳後魏爾朱榮戮朝士於此。

清水河 在縣。源出道光店東,兩源合派南流,浸灌稻田,土民賴之。

伏水區 在縣北二十里。其水下伏,掘之則出,河亦常流,民資灌稻,內軍地多故,一雲「屯慕化潭 」 在縣正東三十五里。漫衍十餘里,闊百步許,深處黝黑不可測,水旱不加盈縮。中產魚頗饒,舊為邑人臧氏別業,歲饑,以魚給人,人慕其惠,化之,因名。

白龍潭 在縣蒼峪山內。其山白石巉巖,瀦水成潭,石映水白,因名。

黑龍潭 在縣蒼峪山內。其潭深窅叵測,上有廟。

綠水潭 在縣西北八十里雪白莊。水色常綠,冬夏不涸。

絕窟潭 在縣西北五十里。四面山壁危削,其水深黑不可測,因名。

塹花泉 在縣西北五十里。其泉自半山石罅中流出,土人取汲資之。

聯泉井 在縣東北三十里板橋村。一井汲水,兩井水皆動,蓋泉脈相連。舊傳為古「雙墓」 雲。聖水池 在縣北固社上有漢張騫廟,歲旱禱雨輒應。

胙城縣

白龍潭 :在縣治南三里。

黑龍潭 :在縣治東南三里。舊傳:有龍潛於中,深不可測。歲旱禱雨輒應。

新鄉縣

寺兒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巔有寺,因名。五陵岡 ,在縣北三十里。其阜有五,蓋太行餘脈之所結也。

茹家岡 ,在縣北三里。相傳乃太公鷹揚之所,上有「太公廟」 存。

黃河 在縣西南敦留村,入境北行,與胙城相接。金明昌五年,河決武堤。越明年,鑿新河,修石岸十四里,以塞其舊。元時又自原武縣決而東南流經陽武、封丘,玆河遂絕。

沁河 在縣西南武陟縣,入黃河。嘉靖二十三年,河決入衛,渰沒田舍民畜甚眾,下至大名、曹縣,咸被衝沒。

絡絲潭 :在縣西南十里。

衛河 在縣北。源發蘇門山,至合河鎮入界,合小丹河東流,遶縣北城下流入衛。一名「御河。」 獲嘉縣

同盟山 在縣東北五里。舊傳武王伐紂,與諸侯同盟於此山。上有武王廟,前有太公校閱臺。山之右有周武王飲馬池,大旱不涸。

清水河 在縣北十五里。源出輝縣西南七十里山陽鎮,東南流經本縣北境,分為二派,一東流入輝縣河合村,與衛河合流;一西入三橋陂,接太白陂,復逆流東入清水,名「泥河。」

小清河 在縣北十五里。源出太行山麓,東流入衛河。

沁河 在縣南四十里。源出沁州綿山,穿太行達濟,源自武陟縣小蕃村,流經本縣界,東南接

新鄉縣界,流至開封府境入「黃河。」

段岩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雨則流,旱則涸。太白陂 ,在縣西北十五里。一名吳澤陂,即今三橋陂。自修武縣入境,下流入清水河。《左傳》「魏獻子田大陸」 ,即此也。

龍潭 :在縣城東南一里許。深淵澄澈,旱而不涸。世傳有龍蟄其間。

淇縣

青巖山 在縣西北十里。崇山列嶂,岩壑清邃,宛若畫圖。上有景龍觀,東南有水簾洞,昔唐甄濟嘗居此。

朝陽山 ,在縣西十五里。山勢雄秀,林壑幽美,佳勝與青岩相埒雲。

靈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有黑龍泉,上建龍神廟,旱禱即應,因名。其地有四井,又有千佛洞,隋開皇四年滎陽鄭元伯鐫石造佛像八萬四千軀,遺跡尚存。

浮山 在縣北三十里。山勢聳峭,高出雲表。金牛嶺 ,在縣西一十五里。古傳周武王伐紂,鑿金牛嶺以斷王氣,即此地也。今中間山口名「斷王口。」

斮脛河 在縣西北五里。東南流入衛河。昔紂「斮朝涉之脛」 ,即此,因名。

淇水 ,源出林縣西南七十五里,闊五步,深可二丈,東南流入衛河。《水經注》曰:「淇水,出河內林慮縣西大號山。」 《山海經》曰:「淇水出沮洳山。」 疑大號、沮洳,一山異名雲。

魚兒泉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傳有人蓄魚於中,因名。

水簾洞 在青岩山東南層崖上,寬廣丈許,深可四五十步,洞中出泉,澄瑩可鑑。

《輝縣志》

編輯

蘇門山 在縣西北七里。一名蘇嶺,一名百門山,即太行之支山也。山下即百泉,晉孫登隱此,號蘇門先生。阮籍往見之,與商終日,默然不應。籍退至半山,聞山巔有聲若鸞鳳,乃登嘯也。有嘯臺。宋邵康節卜居,存安樂窩。

太行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西南跨懷慶,北接彰德,迤邐燕雲,綿亙數千里。其間峰谷巖洞,景物萬狀,雖各因地立名,然實皆太行也。為中州巨鎮。有于謙詩:「信馬行行過太行,一川野色共蒼茫。雲蒸雨氣千峰暗,樹帶溪聲五月涼。」 共山 ,在縣東北九里。昔衛世子共伯嘗居於此。

九山 在縣北十里。孤峰聳出,俯視群山,巔有佛剎。邑人每以九日登臨於此,故名。山產野韭,又名「韭山」 雲。

方山 在縣九山東。山形方正,其上平坦可居,故名。

滑山 ,在縣東北十里方山東。

白佛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山有寺,寺有白石佛,故名。

黑麓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瘦驢嶺東。有祠在山之陂,兩崖壁立,直逼霄漢。𡼏中細溜穿石,清泠可愛,草木垂蔭,盛夏無暑氣。

白鹿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長泉水出於此山,有石似鹿形,故名。

鹿臺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昔有群鹿聚其上,故名。

鰲來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世傳自海上飛來,與太行角崇卑,至則慚而止。神人拔簪插其頂,遂不能去。至今簪尚存,搖之則動,舉之不起。石門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石壁如門,其上有三仙潭、玉鯉大梁李濂《記》:「出白茅寺東北行二十餘里,至石門山。」 曰石門者,兩山壁立相距其罅如門也。石門之下,有三潭焉,方廣踰二十畝,淵深不可測,水皆黛色,能興雲雨,蓋蛟龍之所居也。首潭、二潭咸在山上,有水無魚,而三潭獨在下中,有神魚千頭,觀者弗敢侮,或以石子瓦礫投其中,風雷雨雹隨作。

玉柱峰 在縣北五十里。峰如柱屹立,高三丈許,圍五尺許。

雙人峰 ,在縣西北一百里太行山巔,二峰並峙,高可百尺,類人形。

道人峰 在縣西六十里。昔人於此修煉,得道仙去,遂名。

瘦驢嶺 在縣西北三十里。山石巉岩,如驢形露骨,故名。

駝峰嶺 在縣西七十里。山嶺自西而來,東峰突起,宛類駝形。上建佛剎,幽險嘉勝。

華岩嶺 在縣西北七十里。

百門泉 在縣。源出蘇門山下,泉通百道,故名。

《詩》
曰毖彼泉水又曰泉源在左即此一名衛源

編輯

以衛之河發源於此。其河即衛河泉。上有威惠王祠,禱雨有應。

蓮花泉 在縣西五里。突出平壤,細泉叢錯,僅如蟹目,翻沙而涌,狀若蓮花。一名「小百泉。」 世傳晉水伏流至此,東南入衛河。

卓水泉 在縣西八里。平地湧泉,縈紆數畝,林木掩映,可釣可遊,東南入衛水泉,上有紫微觀。萬泉 ,在卓水西二里。其泉仰出平地,不可勝數,因名「萬泉。」 環遶觱沸,清絕可愛。

丁公泉 在縣西五十里。東過藺橋入衛河,俗傳邑人丁公所居。

七賢泉 在縣西南六十里山陽社,一名「重泉。」 泉湧平地,澄鮮如練,竹木叢藹,景色幽勝,即晉七賢棲隱之地。

金沙泉 銀沙泉 在縣西五十裏白雲寺內,二泉對涌,左沙黃色,右沙白色,二水交匯於池,潨然奔流里許,伏流入地。「焦泉 」 在縣西六十里,灌田數十頃,東南入衛河。

寶泉 在縣西七十里風門山下。自石竇中出,白日晴空,飛雨驟至,相傳以為神異。

三渡河 在縣西四里。百泉之支流也。南入衛河。

峪河 在縣西南五十里。源發太行山麓,南流經新鄉縣界入衛河。

清水 ,在縣西南七十里山陽鎮。東南流,經獲嘉縣界,入衛河。

三仙潭 在縣西北。源出石門山,流匯為潭。黑龍潭 、白龍潭 、二女潭 在縣三潭相去不遠,俱在鴨子口西南。兩山洪崖之麓,一水貫注,自山西經平田河,初匯潭,名曰「黑龍」 ,水色黛碧,𣽂淪莫測,怪石嵯岈,激蕩有聲。又稍西奔注巨壑,懸流直下,踰百丈許,復為巨潭,名曰「白龍。」 飛練灑雪,恍似玉龍倒掛崖壁間,噌吰鏜鎝,響振岩谷。又南流四五里至峪河口,鍾一小潭,名「二女。」 世傳有二女浣衣,潭上忽見神龍出浮,須臾煙霧晦冥,女皆墜潭沉沒,遂祀以為神雲。黑麓潭 在黑麓山澗中,淵深無極,好事者嘗以絲垂探之,盡數百丈未已。亦名「絡絲潭。」 建祠於上,禱雨輒應。

《府志》
未載山川

編輯

《汲縣志》

編輯

古懸洞 在縣西北戴村,廣澤王廟東。其洞空曠,可容千人。元時有人避兵於內。今碓磨遺跡尚存。

黃家洞 ,在城北九十里,淇縣西北。

黃花洞 :在城西二十里山彪村。

蘇嶺 在城北

黃沙嶺 在城北

煙嶺 在城北四十里山內羊角灣。春秋之末,山坡自出煙障。

賈家嶺 在城北

潭岡 在城北五里

井家岡 在城北十五里。

李峪 在城北

回頭峪 在城北

玉虹河 在城內

孟姜女河 在城西,夏秋有水。

宮池 在潞藩府石山前。池用石為之,池中建橋,下通數洞,潞王泛舟於內以為遊戲。今改在道衙內。

《胙城縣志》

編輯

靈祠甘泉 邑之城隍廟為「顯祐靈祠」 ,祠後有古井,清洌而甘。

《新鄉縣志》

編輯

三岡 在縣北三里。龍岡、鳳岡、龜岡,東西逶迤數里。

塔兒岡 在縣東北

清河 源發輝縣西南山陽鎮,至合河鎮西與衛水合。今自獲嘉即入小丹河,此河止存故道。每逢雨集,衛水輒溢,民受其害。

《獲嘉縣志》

編輯

鯉河 ,自五峪口發源,由輝縣至本縣界東入衛河。詳《河渠志》。

沙河 自石門口發源,由輝縣至本縣界入鯉河。詳《河渠志》。

文源井 在儒學泮池右。萬曆癸卯新鑿,以益泮水。

衛莊井 在縣西北三里。闔邑水多磏鹵惟此。

地井水甘冽

城後井 在城北。景泰七年,知縣薛良相命工鑿之。

涸古井 在新署前。成化二十年,知縣吳裕修建府署,掘土得古井,浚之,其泉湧出。

《淇縣志》

編輯

衛河 源發輝縣蘇門山,由新鄉、衛輝流經淇縣南二十里西岩村,至薛村,與淇水合流入濬縣境。

蒼河 源發衛輝府西北一百里管家井,東南流經蒼峪口,潛入地中。

思德河 源發本縣西北三十里耿家灣,東流經思德董家橋口,至青龍鎮北,與淇水合。

《輝縣志》

編輯

衛河 在縣西,即百泉水會流。南經新鄉,東遶府城,北會淇水流入千堤口,經大名府、濬縣、山東、館陶、臨清入漕河,以達於海。

重泉 ,在縣西南六十里山陽鎮。

溫玉河 在縣西南七十里。河久淤塞,秋水暴至,民田多沒。萬曆戊寅年,知縣聶良杞躬為相度,自胡家橋至劉家莊約七里,開荒地百餘頃。新河 在縣南二里,衛水支流。萬曆四十五年,知縣陳必謙以衛河南下,一往無情,為此迂迴,留貯風水,邑人欣然從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