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0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七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一

  常州府建置沿革考

  常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常州府星野考

  常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七卷

常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

常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禹貢》揚州之域。周為吳公子札采邑。吳亡屬越,後屬楚。秦隸會稽郡。漢初,屬荊吳、江都國,尋更置會稽郡,毘陵、陽羨、無錫三縣地隸之。東漢分屬吳郡。三國吳分會稽之無錫以西,置屯田典農校尉。晉省校尉,置毘陵郡,立武進縣。永嘉末,改晉陵郡,又析置義興郡。東晉晉陵徙治京口,後還治晉陵。宋、齊因之。梁置江陰郡、江陰縣,陳皆因之。隋平陳,廢郡置常州。大業初,改毘陵郡。唐武德初,改常州。天寶初,改晉陵郡。乾元初,復為常州。五代時,屬楊吳及南唐。宋仍為常州,改義興為宜興縣,屬兩浙路。南宋分浙西路,陞江陰為軍。元陞常州路,陞宜興、無錫為州,又陞江陰為州,屬松江,統隸江南浙西道。明改常州府,復以三州為縣,領縣四。成化間,以江陰之馬駝沙地置《靖江縣》,隸焉,屬南直隸。

皇清因之,隸江南省「江蘇布政使司。」領縣五:

武進縣:附郭。

漢丹徒、曲阿二縣地。三國吳改丹徒為武進。晉太康初,別置武進於丹陽之東境,屬毘陵郡,以舊武進復丹徒。太興初,僑置南蘭陵郡。南北朝宋、齊屬南東海郡。梁天監中,改武進為蘭陵縣,屬南蘭陵郡。隋省入曲阿,屬江都郡。唐武德中,復即蘭陵地置武進。貞觀中,省入晉陵,垂拱初,復置。五代楊吳徙治郡城,與晉陵俱為附郭縣。宋屬常州。元屬常州路。明以晉陵省入武進,為常州府治。

皇清因之,編戶四百五十七里。

無錫縣

《周》。請幫助識別此字。伯始封地。漢置無錫縣,有山產錫。至漢錫殫,故名,屬會稽郡。東漢侯國。三國吳廢縣。晉復置,屬毘陵郡。南北朝皆因之。隋開皇中,省入晉陵,後復置,屬毘陵郡。唐屬晉陵郡。宋屬常州。元陞無錫州,屬常州路。明復為縣,屬常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百一十四里。

江陰縣

漢毘陵縣地。晉暨陽。南北朝梁置江陰縣,立有江陰郡轄之。隋廢郡,以縣屬常州。唐初以縣置暨州,尋廢,復析置暨陽、利城二縣,尋省入江陰縣,屬常州。五代南唐置江陰軍,領江陰縣。宋熙寧中,廢軍,以縣屬常州。南宋陞江陰軍。元初因之,後陞為路,後又降州,屬松江府。明復為縣,改屬常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百三十四里。

宜興縣

春秋吳荊溪地。秦陽羨。漢因之,屬會稽郡。後漢屬吳郡。晉置義興郡。南北朝、宋因之,析置臨津、義鄉、國山、綏安四縣。齊梁俱屬義興郡。隋廢郡,改陽羨為義興縣,以義鄉、國山、臨津三縣省入,屬常州、綏安地。後屬宣州,為廣德地。唐武德初,改鵝州,又改置南興州,尋廢,仍為義興縣,屬晉陵郡。宋改宜興,屬常州。元陞為府,尋罷為縣,後復陞為州,屬常州路。明復為縣,屬常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三百八十一里。

靖江縣

元以前,本江陰縣馬馱沙地。明成化中置縣,名《靖江》。

皇清因之,編戶十團五沙

常州府疆域考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

常州府疆域圖

常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蘇州府一百八十里。

西至鎮江府一百八十里。

南至廣德州建平縣,二百八十里。

北至揚州府泰興縣,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三千八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袤二百八十五里。《武進縣》:

武進附邑也,東至常熟縣東大海濱,一百三十九里。

西至丹陽縣一百里

南至宜興縣,一百一十里。

北至泰興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無錫縣,九十里。

東北至江陰縣,九十里。

西南至溧陽縣,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江都縣廟港巡檢司一百一十。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五十二里。《無錫縣》:

府東南九十里為無錫。東至常熟縣界歸政鄉七十里。

西至武進縣界,周橋五十里。

南至吳縣界烏山七十七里。

北至江陰縣界馬鎮三十三里。

東南至長洲縣界烏角溪,四十三里。

東北至江陰縣界嶺村七十四里。

西南至武進縣界新塘五十一里。

西北至武進縣界「五牧」 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江陰縣》:

府東北九十里為「江陰」 ,東至常熟縣界顧山九十里。

西至武進縣界,七十里。

南至無錫縣界馬鎮五十四里。

北至如皋縣界石莊九十里。

東南至無錫縣界漕河一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通州界段山洪,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武進縣界

西北:至泰興縣界小穆港。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四里。《宜興縣》:

府南一百二十里為「宜興。」 東至吳江縣界太湖中沙洲九十里。

西至溧陽縣界葑埭村,七十二里。

南至浙江湖州府長興縣界「啄木嶺」 八十里,北至武進縣界「黃土橋」 六十里。

東南至長興縣界浮山嘴,七十里。

東北至武進縣界百瀆口,七十里。

西南至溧陽縣界分界山一百里。

西北:至鎮江府金壇縣界「就洛村」 ,七十里,至

京師三千四百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四里。《靖江縣》:

府東八十里為「靖江。」 東至海口六十里。

西至武進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江陰縣界三十里

北至揚州府泰興縣界二十五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武進縣附郭。

《風土記》:「三江之雄潤,五湖之腴表。」

《地理志》:「郊原四通,諸峰深秀,外奧內廣,萃乎神皋。」

《水經注》:毘陵北江稱天壍矣。毘陵舊志,西跨朱方,東帶御亭、孟河、楊舍,皆阻險之要津。

唐杜牧詩:「山實東南秀。」

宋胡宿《晉陵記》:「趨湖倚江,擅三港之利,分注運瀆。」

《武進縣 》「北眺黃山,南望馬蹟。」

《無錫縣 》「諸峰蜿蜒拱輔於錫山,眾水迴旋分流于震澤。」

《江陰縣 》「北抵江淮,東臨海道。」

宜興縣 《洮滆》遠引乎三江,具區震蕩夫二曜。靖江縣 馬䭾大沙依山成壤,

常州府星野考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

府屬總

《周禮疏》:「南斗牽牛,星紀也。吳越揚州分野。」 《史記·天官書》:「牽牛、婺女,揚州。」

《漢書·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地理志》:「吳地,斗分壄。越地,牛女分壄。」 《後漢書天文志》:「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須女,為星紀之次,吳越分。」

《費直》曰:「斗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分野。」

蔡邕曰:「斗六度至須女二度,謂之星紀,大雪冬至居之,吳越分野。」

皇甫謐《帝王五世紀》星紀:「自斗十度至女七度,吳越分。」

《晉·天文志》:「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 唐一行曰:「南斗,牽牛星紀之次。南斗在雲漢之流,殷淮海之間,為吳分。」

《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三十六秒外,入吳越分,星紀之次,揚州之分。」

舊《志》,合觀諸說大較,以斗、牛、女屬之吳、越,亡惑也。然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浸遠,自豫章迄會稽,南踰嶺徼,為越分。則吳分屬斗,不與牛、女同占。丹陽入斗十六度,武進地舊隸丹陽,亦屬斗十六度,斯得之矣。斗宿雖名南斗,然列星紀北宮,其次在北。吳地居東南,而分星直北者,僧一行所謂「星之與土,以精氣相屬,不係於方隅也。」 或曰:「四正而外,列宿之分,蓋各準其光之所射雲。」

常州府山川考一   通志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武進縣附郭。

獨孤山 在縣南七十里,脈自宜興屺山南來,崛起平洋,舊傳獨孤太守葬地,俗訛「鵓鴣山。」 夾山 ,在獨孤山南,南北五里,包秦陽二小山中峽,為馬鞍嶺。

秦陽山 在夾山東。舊傳秦皇至此。按《越絕書》,「秦餘杭山者,越王棲吳夫差山也。」 去縣五十里。山有水,近太湖。

四墩山 在秦陽山南

許墓山 在黃婆嶺。西興、宜興、百瀆諸山圜轉湊合為大灣口。

黃公山 在亭山西,去太湖十五里。舊傳春申君黃歇所封,故名。《四蕃志》云:「黃山有龍泉灣、丘渡墩 ,在黃堰戴埼中,四水繞之,東行至新塘鄉,出下浦港,曰薛堰河。西南經安虞橋,至分水墩,曰太平河。西經蔣莊橋,折南,曰華渡河。又南至許墓橋,仍合太平河,曰黃堰河。」

分水墩 在許墓南,水自此釃為二,其東則百瀆港入湖,其西則黃土河入宜興界。

陳墓灣山 舊傳隋司徒陳杲仁葬此,故名。白沙陳獻章有八景詩,宜興中丞杭淮和之:一曰《龍泉春雨》,二曰《笠澤煙波》,三曰《龜山夜月》,四曰《陳灣疊嶂》,五曰《薛堰通津》,六曰《亭山夕照》,七曰《廟墩靈跡》,八曰《板橋書屋》。

梅巖 在陳墓灣山南

黃婆嶺 ,在梅巖西,下有「蓼莪庵」 ,或疑王裒嶺,差近理。

安山 :在陳灣山東北盡處,近板橋南。

壺公山

前亭山  、後亭山 ,兩山並立,適在圜口。張山 在黃公山南,宋張忠定燾葬此,得名張山塢 ,又名「龜山塢。」

龜山 在章山東南,其形如龜。或傳下有楊文靜舊宅,以此自號雲。山麓大樹一株,蔭可數畝,蓋數百年物也。

考證

梅堂山 :在張山東南張忠定故居,子正甫延蔣一梅講學於此,扁曰「一梅講堂」 ,故名。

下埠山 :在梅堂山南。

虎嘴 在下埠山南,插入太湖,距馬蹟山二十餘里,兩山峰巒隱映,倒景入湖,如隔一塹。月夜,虎往往從此渡湖,不得返矣。

茶巢嶺 在下浦西。陸龜蒙種茶處。龜蒙有《茶具十詠》。

馬蹟山 在太湖中,周百二十里,與津里山相接。山西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四穴,圓徑各盈尺,深六七寸,水落則見。舊傳秦皇巡幸,神馬所踐。按僧文鍳《洞庭記》:漢郁使君為雍州刺史,歸社沂州,經從此山,龍馬駐蹟,留石面。時人語曰:「朝為雍州官,暮歸棲九里。」 文鍳詩云:「瀛州西望沃州山,山在平湖縹渺間。常說使君千里馬,至今龍蹟尚堪攀。」 二說未知孰是,山人李備有志。

津里山 ,《四蕃志》云:「常州有秦履山,始皇嘗發此,後訛今名。」 唐開成中,邵堰作記云:「山連馬蹟、夫椒,峰巒圍合,波影映帶,實為奇觀雲。上有鯉魚、火丫二嶁,皆積成形。」

小靈山 在寨前灣,山趾有祥符寺。相傳山形如「西天靈山」 ,故名。

「官長山 」 ,「其峰雄冠諸峰,若官長然,故名。」 有龍泉,大旱不枯。上有黃龍洞、青龍洞、仙人洞、獅子巖、盤藍石。

《履山 》,其形若履。

晝山 ,居東西山之中,南北行者過此,日卓午,俗因此名。

覆舟山 俗呼《趕山》。

馬鞍山 《二山》在牛塘灣南。

萬安山 俗呼「飯碗山。」

花欄山 :二山在內閭灣。

小胥山 :在耿灣。世傳子胥死,屍漂於此,鄉人聚哭之,故名。

點山 一名店山

棧山 上產虎刺

芝山 舊常產芝

象山 ,在水平王廟後,形如臥象,即水平王墓。《六》。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俱在西。請幫助識別此字。灣鵓鴣山: 在東。請幫助識別此字。灣山色如赭,不生草木。桃塢嶺 在東。請幫助識別此字。蝦。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篷坑灣湖濱,荒山 近東泉。

夫椒山 ,馬蹟從山相去不遠,東曰夫,南曰椒,有大椒、小椒。《史記》:「吳王敗越於夫椒。」

魚息磯 在雁門灣西入湖裡許。坡陀下浸,隨水紆曲,漁舟每泊此憩息,故名。俗訛「徐息。」 勝子嶺 在古竹、檀溪兩灣。

金雞嶺 在張青灣

分水嶺 在古竹寨前分界處。

雷山 在馬蹟山西。《風土記》云:「震澤中有大雷山、小雷山,相傳舜漁之所。」

「米貯磯  」 錢堆磯 在山北小墅灣口,熨斗厓 在西青,其勢瞰湖如覆斗,下容百許人。

金雞墩 在西。請幫助識別此字。傳聞「有金雞鳴其上,其歲大稔。」

邵公墩 在檀溪。宋晉陵邵公協宰西昌,後歸隱於此,故名。

安陽山 在縣東南六十餘里。麓周十八里,高百二十仞,中分無錫界。《風土記》云:「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贇於安陽,卒葬其下。」 有龍湫。《南徐記》云:「山出石,堪作器用,江東數州多藉之。」 峰巒奇峭,號文筆峰。

橫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跨豐南、豐北二鄉,岡阜相屬,延袤二十餘里。南唐《徐鍇碑》云:「舊名芳茂山,晉時常有紫氣,右將軍曹橫葬此」 ,易今名三茅山人張存有「當時不葬曹橫墓,千載猶稱芳茂山」 句。《風土記》云:「有大橫峴以承眾流」 ,即此山也。東南有芙蓉湖,山橫其間,故曰大橫。運河北岸曰橫林,意昔有林木,故名。今南二峰名「橫山」 ,北一峰猶名「芳茂山。」

飛雲嶺  、雙筆峰  、雞籠山 皆在橫山東西麓。「雙筆」 則兩峰尖竦如筆,「雞籠」 則一山宛轉如雞籠,因名。

三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石堰鎮中,峰最高。楊誠齋《詩》云:「三山幸有一峰尖。」

秦望山 秦始皇巡狩,登此而西望,故名。孟城山 ,在縣北八十里,俯瞰大江。巴州刺史羊士諤《記》云:「晉孟嘉南遯,曾隱於此,下流曰孟」

橫山 ,以橫踞於江,故名。在孟河東,俯瞰大江,頗稱勝概。土人取石以鍛灰礦,遠近利之。東北一小山,插入大江,名「吳尾。」 群山西來,至此而盡,故名。

孤陳山 ,與孟城山相接。

嘉山 近丹陽界,上有白龍潭。

九龍山 ,北連橫山,自孤陳至此凡九嶺,故以名。

固山 在孟瀆河閘西

巴斗山 ,在江中孟瀆河西。

子城河 自小西水門入城,東行經子城廂,又東至白雲尖,釃二渠,一逕迎春橋出北水門,一出後河。

玉帶河 小西水門入城北行,遶府學府治後,折從南下玉帶橋,與惠民河合。以環合如帶,故名。明萬曆間,知府施觀民鑿。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府趙琪重濬,未幾漸堙。

惠民河 小西水門入城,北行折而東,經狀元橋,又東經府學、府治南,又東合玉帶河,南出仁育橋、小浮橋,與子城河合。

後河 ,西接子城河於白雲尖,東南合舊運河於八字尖。宋郡守李餘慶鑿鄒浩《後河遺事》略云:李侯精地理,誘率上戶共成此河,且曰:「自此文風寖盛,三十年當有魁天下者。」 已而錢公輔登第三,胡宗愈為第二,佘中遂魁天下。去河成之日,適三十年,蓋熙寧癸丑也。自後淤塞不通舟。崇寧初,郡守朱彥復濬,霍端友次年魁天下。歲在癸未,適又三十年形勝之助。孰謂不可信乎?淳熙十三年,太守林祖洽重濬;咸淳元年,太守史能之重浚;明成化八年,知縣熊翀重濬。萬曆九年,郡守穆煒以堪輿家言,鑿去八字尖,循曲折,以合運河。崇禎末年,楊廷鑑又以癸未魁天下。

皇清呂宮以丁亥魁天下,二人居皆瀕河,說似可信。

「今漸淤塞,稍旱即乾」 ,疏浚當亟講雲。

北邗溝 舊《志》曰:「由虹橋而北,經斜橋,折從東出小洞橋,至太平寺後,為北邗溝。由臧橋入口,經德安門北,至永慶寺後,出德勝橋,以合於運河,為南邗溝。自明初改築新城,溝漸廢。」 今南邗溝僅通德安門,北邗溝僅通虹霓橋至斜橋東,然非通流矣。

前河 自西水門入,東行經河南西右廂,又東出東水門,即舊運河也,今名「前河。」 嘉靖乙卯倭變,始更運道於城外。舊河日淤,每冱塞水涸,舉城病之。

廟溝 在西。廟東有溝三十餘丈,舊傳通「北邗溝。」

南邗溝 詳見《北邗溝》下。

「《物曲》溝 」 在鐵市巷。

新城壕 自龍舌尖引運河,東經郡城南,歷廣化、德安二門,折從北出會龍橋,為新城東南壕。自文亨橋北折歷青山、和政二門,抵會龍橋,合流而東,為新城西北壕。

舊城壕 遶龍舌而南,經尉使橋、德安橋北,出文成壩,「為舊城東南壕」 ,今運河也。從所橋北折,經河路灣,又經通江橋、永安橋,出水門橋,與運河合,為舊城西北壕。

運河 西自呂城入縣界,東抵五牧,九十五里。《齊地誌》云:丹徒水道通吳會,六朝都建業,自雲陽西城鑿運瀆,徑抵都下。隋初廢。大業六年,詔自京口至餘杭穿河八百里,廣十餘丈,欲通龍舟巡會稽,今其故道也。唐白居易詩「平河七百里」 ,指此。

臥龍河 ,北通張公橋,南出臥龍橋,與運河合。「月城壕 」 ,新城壕分流也,東入網頭河。

採菱港 定安橋跨其口,運河自此分流而南,合龍游、徐湖、中村諸水,世傳隋煬帝鑿也。老鴉濱 北接採菱港,南通盧莊。

新河 在丁堰南,亦運河支流也。一名「池家港。」 中村河 、刁莊、小墩諸水自此西流,與採菱港合。

青城河 西自採菱港分流,東入宋建湖。世傳「青城」 為宋高宗地,因以名河。

興龍河 北自東罝橋分流,南經坂上,又南至走馬塘與後澤河合,又南入錢塘河,延袤五十餘里。縣有兩興龍河,一在豐北。

西流溝 北通青城河,南入黃墅河。宋有坊,今廢。

「龍遊河 」 運河自東倉分流曲折以入於採菱港,勢如游龍,故名。

長溝 北自社橋分流,南入上唐河。

青龍河 西接南運河,於萬塔港東會查墟河。舊《志》云:溉田五十餘頃。

查墟河 ,與青龍河合。

安塘河  、上店河 、青龍河分流南出曰「安塘河」 ,北出曰「上店河」 ,皆東行入老鴉濱。

順龍河 俗名「者塘河」 ,自塘洋港引南運河東行,延袤五十里,舊通荊溪孔道,頗稱沃壤。東壩既築,遂成微流。

永安河 舊名「黃塘河」 ,西通順龍,南接運村、謝橋諸河。

嚴塔溝 自塘下橋引南運河東行,屈從南出惠化鄉之嚴塔橋,仍合運河。

後澤河 西合黃塘、順龍河,東經走馬塘入興龍河。

劉瀆河 北接黃塘河,南入運村河。

運村河 自五洞橋引南運河東行入興龍河。「謝橋河 」 自官載瀆引南運河東行經黃土橋,又東分流入錢塘河。

烏干蕩 相傳宋烏、干二御史所居,後瀦為蕩。舊《志》稱「縱二里,廣一里。」 今漸填淤,縱廣數畝耳。在縣南五十里。

太平河 俗名「扁擔河。」 明弘治十四年,里民王正詣闕疏請開浚。萬曆間又浚。

華渡河  黃堰河

橫河 太平河支流也。自繆郎橋分流入新塘鄉。

張岡河 ,黃堰河支流也。自黃堰橋分流西行,出曹橋。

《錢塘河 》北接殷墅河,南合黃土河。

百瀆港  黃土河

龍泉灣 四時瀑水飛流,大旱不竭。

白射山河 自周橋分流折而東,經周家渡入無錫界。

戴埼河  、薛堰河 亦自周橋分流,經唐橋折而南,所稱「薛堰通津」 也。

蒲溪蕩  、丫臼瀆  、宋瀆。

秦村港  、毛湖港  、水路港 ,皆薛堰入湖支流。

《隱君泉 》在檀溪。涓涓一滴,下注石池,汲已即盈。

「卓錫泉 」 「棲雲庵殿後。」

「蒙泉 」 :在竹塢灣,水路則見。

半月泉 :在檀溪棲雲庵。狀如半月,今被俗僧甃而圓之。

太湖 在縣東南八十里。源自湖州府長興縣入宜興,八十里入武進,又十八里入無錫,由武進,無錫四十八里百五十步,南入蘇州府。湖隄環郡境總百四十八里五十步。一名震澤,《禹貢》「震澤底定」 是也。一名五湖,《周禮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 《國語》:「吳越戰於五湖。」 《史記》:「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 是也。一名具區,《周禮》:「揚州之藪曰具區。」 《山海經》,「浮玉之山,北望具區」 是也。一名笠澤。《左傳》,越伐吳,吳子禦之笠澤是也。《越絕書》曰:「湖廣三萬六千頃。」 張㪍《吳錄》曰:「五湖即太湖,以周迴五百里,故名。」 酈道元曰:長塘湖,射貴湖、上湖、滆湖,與此為五也。韋昭曰:胥湖、蠡湖、洮湖、陽湖,與此為五也。虞飜曰:太湖東通松江,南通霅溪,西通荊溪,北通滆湖,東南通韭溪,有五道,故謂之五湖也。陸龜蒙曰:「太湖上稟咸池、五車之氣,故一水五名也。」 二家之說近是,然湖中亦自有五湖,曰菱湖、莫湖、游湖、貢湖、胥湖雲。

咸河   、大瀆河  、辛瀆河 俱在寨前。吳瀆河  、杭瀆河  、汃瀆河 俱在張青。馬瀆河 在新城。

《官濱   》錢家濱 在古竹。

「姚巷河  」 、「秦巷河  」 、後灣河 ,俱在耿灣塹河。

《南濱   》、「中濱   」 、「北濱 」 ,俱在雁門橫河   ;「桃花濱 」 ,在桃花

牛塘河

顧瀆   廟瀆 在西村。

新瀆 在西。請幫助識別此字。祈舍河 東接興龍河之坂上,西通老鴉濱。南義河: 西接北義橋,東通西流溝。

宋建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東西五里,南北三里。宋高宗南渡過此,見其地水潦所積,命治之,故名。南有青城,為高宗宿帳也。

陽湖 在縣東五十里,東西八里,南北三十二里,中與無錫分界,北通菱韶、臨津,總為三湖。《南徐記》云:「宋元嘉中修廢成良疇數百頃。」 又雲長

渠南有小五湖,南通陽湖,以近陽山,故名。「虎阱河 」 ,東接戚墅港,西通興龍河。

戚墅港 北枕運河,南接戴埼河。

戴埼河 與戚墅港接,稍南為丘渡墩,水分流矣。

印馬河 北枕運河之橫林,東南入北陽湖界溝 北枕運河之五牧,南入北陽湖。

「驩塘河 」 ,南陽湖入北陽湖處。

《水月河 》戚墅港通北陽湖處。

尖岸河 西通戚墅港,東通驩塘入湖。

葑岸河 西通戚墅港,東通驩塘,合尖岸河入湖。

白塘河  、胡橋河  、孫覿河 三河,皆西流溝分流也,東行入戚墅港。

三山港 南自戚墅堰分流,北經豐南,通豐北三山,故名。

水䃮河 南枕運河,北經豐南鄉,折而西入三山港。

「新河 」 南枕運河,北接豐北雙廟河出無錫高橋。

陳墅河 ,自豐南出運河。

浥塘河 ,自百花墩出運河,相傳元不花丞相葬地。

百丈河  、興龍河  。陳湖港。

夾徑王家港 ,皆網頭河分支,非通流也。雙廟河  、夏港 、網頭河至三塘橋分流,東南出陳采橋入無錫,曰「雙廟河」 ;東北出南閘入江陰,曰「夏港。」

芙蓉湖 ,按舊志,在縣東五十五里,南北八十里。《越絕書》及《吳地記》雲,「無錫湖一萬五千三百頃,為晉陵上湖。」 又雲射貴湖。《寰宇記》云:「東南流為五瀉水。」 《南徐記》云:「橫山北曰上湖,南曰芙蓉湖。」 陸羽云:「慧山東北九里有上湖,南控長洲,東洞江陰,北掩晉陵,蒼蒼渺渺,迫於軒戶,故慧山有望湖閣也。」 湖面百里,一望菰蒲荷芰,煙波浩淼,為江南勝觀。皮日休、陸龜蒙、魏璞載酒賦詩。由此經震澤,穿松陵,抵杭、越,因目其舟曰「五瀉」 雲。歲久湖淤。宋元祐間,治為田,開堰置閘。明宣德初,周文襄築堤注東壩,捍江水長流,遂成圩田。萬曆八年,邑丞郭之藩築堤捍之,今為腴產矣。

東湖溝  ,「大湖溝  」 ,「小湖溝。」

《採菱溝  》:《周家白蕩 》。《朱家白蕩》。

《湯家白蕩 》。《許家蕩  》。《錢家蕩》。

《曹湖蕩  》「《西劉蕩  》《東劉蕩》。」

九曲河 ,南枕網頭河,北與申港合,河勢紆迴縈曲,故名。明嘉靖二十八年濬。

申港 南枕網頭河,直北入江。舊《志》云:「春申君開浦置田,故名。」 明洪武二十八年濬,弘治七年重濬,在江陰界。

《舜河 》南接三山港,北通江陰虞門橋。

龍溝河 亦三山港支流也,稍北通江陰下港。「以上諸河,自嘉靖迄今,同江陰興工挑浚利港 。明弘治六年鑿,嘉靖間嘗出官帑濬之,萬曆八年會同江陰丁夫疏鑿。」

蘆埠港 二港並南接網頭河,北入江陰;顏塘河 南接洞子河,北入依仁鄉。澡港、利大河 、通濟河 ,皆澡港支流也。

濟農河 、白龍河 、二河並東接澡港,西通得勝新河。

「戲龍河 」 、白龍河分流也。

省莊港  、小龍港 、二港、戲龍河分流,並北入江,今湮。

小深河 ,「南通利大河」 ,北入江,今湮。

上、下溝 、小深河分流,並入江陰界。

得勝南新河 舊名「烈塘」 ,亦名「魏村」 ,從懷北鄉連江橋分派,經安善東仁孝東,依仁西鄉,北行四十三里入江。宋紹熙間,郡守李嘉言嘗濬,臨江置閘,即魏村閘也。明洪武二十四年濬,深二丈,廣十二丈,改今名。正統七年重濬,移閘向內五里許。嘉靖二年又濬,萬曆六、七年又濬,今塞。剩銀河 ,南通得勝新河,北流十八里入江。明洪武二十五年疏鑿,臨江置閘。永樂九年湮塞。閘官傅文達以聞,命廷臣按視,謂「非要道」 ,閘遂廢,河形尚存。今塞。

「大河 」 ,「剩銀」 河支流也,亦北入江,今塞。

網頭河 亦名「北順塘河」 ,在縣北,延袤六十五里,入無錫、江陰界。其支流有四:通江橋東北經鎗頭橋入江,曰澡港;楊柳鄭陸橋直東三十里入江,曰利港;後塘橋東北入江,曰申港;三山石堰東北入江,曰「新溝。」

考證

澡港 一名「竈子港」 ,袤四十里,南枕網頭河,北經循理、依仁,出於塘閘入江,泥沙乘潮出入,歲久淤塞。明洪武七年,知府孫用具《圖陳》議,以四邑丁夫開濬,臨江置閘,以於塘巡檢兼領。二十三年罷,後更置澡港巡檢。自嘉靖迄萬曆,凡三濬。今塞。

桃花港 南通網頭河,北抵江陰入江。明洪武、弘治、萬曆間,皆浚今塞。

黃汀港 、桃花港分流,亦入江陰。

平塘港 :在高墅橋北。

丁塘港 :在烏路橋北。二港並南通運河,北入網頭河。

通江河 ,西南接舊城壕,東注網頭河。

中浦大灣河 南接舊城壕,北注水門塘。曹村河  、西洞河 ,皆大灣河西流,與顏塘河會。

殷家濱 大灣河,東流入網頭河。

河路灣 舊羅城西壕也。舊《志》云:「竹木交翠,溪水瀠迴,有天然之致。」

清水潭 舊《志》云:在縣東十三里運河北岸,歲旱不竭,今已成田。相傳下有桫木橫布,上實以土,發之則水氾溢。單鍔所云「東函」 ,疑即此。北洞子河 ,南枕運河之鳳凰橋,北通安善西鄉。

官瀆河  、南洞子河 、海子河 三河,皆運河南出支流也。會新橋南通懷南、欽風諸鄉。蘭陵瀆 舊《志》云:在奔牛鎮北五里,齊立南蘭陵郡,故名。地多蕭姓,蓋其裔也。今湮塞。

太平河 ,得勝新河支流也,北通孟河縣。有兩太平河,一在太平鄉。

濟農河 ,《得勝》新河支流也,東入澡港。

安寧河  。延壽河  。花塘港。

養濟河 、亦得勝新河支流也。四河並北入孟瀆。以上諸河、萬曆八年俱浚。

揚子江 在縣北五十里。西接丹陽,東抵江陰,中流西北入泰州涉江,東北為三沙江岸,繞郡境百八十八里,水東出巫山門入海。

孟瀆河 即古孟瀆,在縣西三十里,南自奔牛萬緣橋分流六十里入揚子江。《風土記》云:七里井有孟瀆,漢光武微時,嘗宿井旁,即位,命開此瀆。唐元和中,刺史孟簡濬導,袤四十一里,溉田四千餘頃。南唐保大初,修水門。宋慶曆三年,令楊璵諭民疏治,復通江流。《祥符經》引巴州刺史羊士諤《記》云:「此瀆以近孟城山得」 名,或雲孟嘉僑寓地,又雲「孟簡初濬」 ,未詳孰是。明洪武二十七年重濬,止通輕舟。後閘官裴讓具陳江南漕運之利。永樂四年,命通政趙居任等率蘇、松、常三府丁夫濬導,僅十晝夜訖工,比舊倍加深廣,轉輸商販便焉。弘治八年復淤,命工部侍郎徐貫動蘇、松二府金錢,派常州五縣丁夫疏瀹,浹月告成。嘉靖初,跨孟瀆築城,備倭河復淤。二十五年,知縣楊巍、丞吳文泮重濬。萬曆五年,御史林應訓合五縣官帑,募夫再濬,深廣並及支河,旱則引潮灌溉。冬月,京口閉閘,官民舟楫通行,公私利賴。至

皇清順治十六年,「海寇」告警,議沿江列戎修馬路,築

烽墩砲臺凡通江支河悉閉塞。康熙十九年,巡撫慕重開。

「小河 」 ,孟瀆「入江」 支流也,今亦湮。

「萬歲灣 」 ,即九曲河,今多湮塞,以《蕭梁》得名。「蓼溝 」 ,亦孟瀆支流。

小孟河 在伯牙瀆西,會黃泥灣,北入孟河口,今湮。

直瀆 北入運河,南通白鶴溪,俗呼「扁擔河。」 明萬曆七年濬,深廣與漕渠埒。

白鶴溪 ,北接直瀆,南流入欽風鄉,舊傳丁令威化鶴得名。又有丁橋,在今丹陽縣。明正德迄萬曆凡四濬。

鳴鳳河 ,西接丹陽,東入白鶴溪。

三溪 東北接懷德、北鄉諸水,合流入白鶴溪。西蠡河 今名南運河,一名浦陽溪,北枕普濟橋,西南入丫河。單鍔《水利書》謂「范蠡所鑿。」 今宜興有東蠡河,橫亙荊溪,北透湛瀆,此為西蠡明矣。自順龍河湮廢,濬為荊溪運道,直抵鍾溪,入宜興界。明正德八年,知府李嵩治農,通判溫應璧,復加疏濬,民皆利之。萬曆間再濬。

黃林河  南運河 自孫塘橋分流,西會於三溪。

「白蕩 」 西接南運河,陳渡三橋。

九女塘 相傳有九女浴此,後仙去,遂名東塘   、西塘   、「鄭鐵塘 」 ,塘以瀦水。

高鄉利焉

劙瀆港 俗名「塘口。」 明洪武三十年開鑿,尋苦沙淤,復築堰瀦水以資灌溉。

孟涇河 、西蠡河至丫河岐為三,中直入滆湖,曰「蠡瀆。」 循湖而西,歷欽風、大名諸鄉,入宜興界,曰「孟涇。」 循湖東入宜興鍾溪,則運河也。

徐湖渰 西接西蠡河,東通浮蕩橋,入採菱港。「蠡河 」 東連丫河,西南出下蕭港入湖。

查墟河 亦名「杉木濱。」

三渦溪 亦名「萬塔港」 ,皆西蠡河東出支流青龍河 、三渦、查墟,合流處在查觀橋。

安塘河 西接青龍河,東通風墅橋。

大洪港 ,西蠡河西出,支流皆入滆湖。

滆湖 一名西滆,沙子湖,東西三十五里,南北百里。欽風大名、棲鸞、尚宜,諸鄉共之,中分宜興界。《輿地誌》云:「太湖射貴與此,亦謂三湖。」 《祥符經》云:「湖多白魚,南連沙子,昔有滆姓,攜龍殼歸地,遂陷煙霧中,蜃樓常見焉。」 又靈臺觜與宜興皇母觜相輳,別勾一湖於中,俗皆謂之沙子湖。龍蕩港  普安港  下店港。

靈臺觜  、小丫河 並西蠡河入湖支流。瀕湖諸港久淤,每水溢則北走入徐湖。

郯村河 ,自郯村貫孟涇河,出佘宅港入湖。「下蕭港 」 ,自蠡河貫孟涇河入湖。

鳳仙塘  貝莊塘  、「山林塘。」

平原河 自鄭莊橋東流出岡角橋,會大圩蕩入孟涇,非通流也。

湟里河 即迎龍河,亦名「黃土河」 ,自大圩蕩入孟涇。

孝感瀆 相傳晉王祥與繼母寓此,臥冰得雙鯉,故名。

斜河 ,西自孝思橋入孟涇河。

《張河 》自金壇長蕩湖出張河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