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四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四十二卷目錄
淮安府部彙考二
淮安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七百四十二卷
淮安府部彙考二
編輯淮安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山陽縣附郭。〉
缽池山 在府西北一十五里。岡阜盤旋八九里,形如缽盂。相傳王子喬煉丹於此山土色俱赤,不生草木。舊傳丹井中水日變三色,今淤。金牛岡 在府西北十里,山勢如牛。世傳周世宗伐南唐,曾宿兵於此。
護城岡 在府東南城外數十步。
薄甸岡 在府東十二里。
「淮河 四瀆之一,出於南陽平氏縣桐柏山,其源初湧,復潛流三十里,然後長騖東北,經大復山,從義陽郡東北,過平輿,又東新息南期思南合汝水,東下壽春潁水,至荊山合渦水,又東北合濠水,東下北轉淮陰合泗水,東至廣陵郡而入海。」 《禹貢》「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入於海」 雲。黃河 、黃河源遠變多,不煩具論。其中原入海故道今湮,而淮安舊蹟,自山東、河南諸水,匯於淮、泗,今合黃河併入於淮矣。黃河自汴城至徐州,經邳、宿、桃源、三義鎮入口,由毛家溝抵清河縣後,謂之「大河口。」 會淮流過漁溝,達安東,下雲梯關入海,謂之「老黃河。」 明嘉靖初,三義口塞,南從清河縣前,亦與淮合,謂之「小清口。」 經清江浦至草灣,轉西南,過淮安新城,北達安東。萬曆四年,開草灣河成,分為兩道,各四十餘里,復合過安東,總下雲梯入海。十六年,勘河常給事欲復老黃河故道,知府張允濟力持不可開乃止。草灣河 先年海口橫沙,黃、淮下流勢緩,嘗苦淺涸水發,有逼城之患。明萬曆四年,兵備副使舒應龍開此河,直達安東。於是郡城水患稍減。運河 ,古山陽瀆也,隋開皇六年鑿。然吳王城邗溝出於末口,即新城北辰坊之北閘也。三國時以無運而塞,隋因平陳而廣之,五代亦以不運而湮。周以平吳而濬之。元以兵阻而廢,明初以漕運而復之。時已築新城,則又倣宋轉運使喬維嶽之制,自郡城西北逶迤轉於西南,建閘通清河口,皆平江伯陳瑄之力也。
永濟故沙河 即烏沙河,在治西北一帶三十里。古運自淮城入淮,山陽六十里風濤之險。宋轉運使喬維嶽開此,直達清口。後蔣之奇又開濬洪澤,歲久俱淤。明水樂初,平江伯陳因舊渠開通,置閘蓄洩,更名「清江浦。」 復置常盈倉於旁,積糧以備轉兌,為公私便。共置五閘,以備蓄洩。永濟河 在府西南,自楊家廟上達清河口。明萬曆九年,總漕尚書凌雲翼開挑通漕,避清江浦黃河囓堤之虞。及清江築堤,運艘仍舊,由城西故沙河以出清口,而此河資以灌溉民田。市河 上流,自舊城西門外有小水閘,放水入城水關,東流至八字橋。一支經縣前入白虎橋,瀠注城隍廟東,又自白虎橋南注於府學左躍龍池、學前泮池一支,由府西大聖橋、高公橋、章馬橋,復轉東南通小教場,合巽水,自章馬橋出北水關,由聯城中新城南折東入澗河下海,內外通舟,洩三城水,一郡風氣血脈所關。
新河 在縣磨盤口,宋乾道中開。
涇河 在府南五十里,西通運河。河口有閘,水漲則啟,洩入射陽河。明嘉隆間濬修。萬曆丁巳,南河郎中李之藻重修。
汊河 在府西南
澗河 在府東南。上洩三城瀦水,下通濱海舟楫。歲久湮淤,黃流一泛,沙漫平陸。後環城築堤,長數十里,黃流不復入,而三城內澇水不可洩。乃濬澗河,長三十里,東通射陽,建閘河澨備蓄泄,及委人守之,歲各餼金二鍰,歲取府榷金二百兩為繕修之費。先後蒞土者,加意深濬,各有碑記在,乃食貨大通之區也。河兩旁溝洞灌田,歲久積淤。天啟四年,知府宋祖舜挑深利民。故城河 又名「壽河」 ,在府東南五十里,東入射陽湖,上接黃浦澗河。按:故城河是澗河之支河,自射陽湖淤塞,直至車家橋,水遂下趨於故城河,而澗河水道不濟,則東南三十餘里民田呼
癸「不應河原有壩為界,壩存則澗河之田灌溉有餘,壩去則故城河之民田收成亦不足。」 是壩之去留,關二河民田之利害。甲子秋月
皇上東巡,議開「海口」,以甦民瘼。二十四年,按察於成。
龍踏勘海口一帶。經此議開射陽湖並澗河。澗河濬,不但民田便利,淮城積水亦得消退矣。羅柳河 城外滿浦等坊,自王公堤成,各坊瀦水不能洩,民居作苦。知府邵元哲買湖嘴更樓外廛宅一段,穿渠引入護城河,使下。澗河,今三茅祠空心街是也。凡山字諸湖積潦悉由此出,而歲濬工力責山字諸湖,百姓趨事,立碑行久,後因黃、淮河漫諸湖大浸,三城處建瓴之勢,因築壩以拒之,曰「三城壩。」 湖水不行者三十年。明天啟四年,於壩中作涵水洞,即所稱「伏龍洞」 ,隨時啟閉,立碑定約,往例仍存,必三城及滿浦各坊無虞,然後為拯鄰之計。
射陽湖 在府東南七十里。東通寶應、山陽、鹽城三縣,分湖為界。其闊約三十里,周迴三百里。漢廣陵王胥有罪,奪其射陂,即此。劉經、樊舟皆封射陽侯。明嘉、隆間,黃、淮交漲,潰高、寶隄防,並注於湖,日見淺淤,因盈溢浸諸州縣。萬曆九年,總漕凌雲翼請帑金三千,委鹽城知縣楊瑞雲督開,由廟灣、新豐市入海,其害乃止。
管家湖 在望雲門外。按《嘉定山陽志》:「隔舊仁濟橋為南北二湖。」 宋嘉定間,安撫應純之申本州形勢云:「東南皆坦平之地,難於設險。西北二隅,有地不廣,而淮河限之,惟向西一帶湖蕩相連,回環甚廣,而泄水處止有數里,作一斗門,為減水之所,則一望瀰漫,而敵人不可向。設使水為盜決,而泥淖深遠,斷不能渡。平居無事,儘可教習舟師,緩急之法,又不可擺泊船隻。此築既舉,則城西一面必不可攻,庶乎一意經理東南北三面,為戰守之計。」 續申「水內築岸,工役難施,不能經久,合別開新河與運河接,取土填壘扞岸,則舊運河與湖通連,水面深闊,形勢益便。」 遂開一河於湖岸北築壘湖岸底闊四丈,高一丈,以限湖水。又自馬家灣西至陳文莊,就湖築灘岸二百七十餘丈,自管家湖、老鸛河相接岸處,平地開深方圍二十丈,置斗門水閘。自此西湖之浸灌楚城西北,隱然有難犯之勢,歲久崩淤。明永樂初,平江伯於湖東北畔界水築堤砌石,自西門抵板閘,以便漕運,名為「新路。」 又謂「西湖」 ,俗雲「南湖。」 西湖即仁濟橋之北湖也。
白馬湖 在治西南
白水塘 在治南九十五里。劉宋元嘉末,決水灌魏軍,即此陂。按:山陽境中陂可考者三:射陽湖,曰射陂,在州之東南;曰茶陂,在州之西南。魏太武自瓜步趨盱眙,則茶陂、射陽非其所經,故知白水塘為是。陂闊三十里,鄧艾所築於此,屯田積穀,以制吳本,與盱眙蘆浦山破斧塘相通,溉田一萬二千頃。隋大業末,破斧塘壞,水北入淮,北塘亦涸。南唐保大中興,屯田,楚州刺史請修塘便。李得名又請「大闢曠土為屯,或奪民田為官屯」 ,民大怨,後因巡行使矯命罷役。
洪澤 在府西南九十里。舊閘。宋魏勝運糧至此,出閘入淮。今設巡檢,屬清河。
蓼澗 在府西南六十五里。東連天井蕩,西入青洲澗。
高良澗 在府西南九十里,由清河澗沙埠橋入淮。明萬曆二十四年,總漕都御史褚鐵議「澗口拆堰為滾水石壩」 ,尋改為閘,洩淮東注寶應諸湖。
青洲澗 在府西南七十里。東由雙溝入白馬湖,西入高良澗。
撅澗 在淮陰舊縣西南九十里。
高加堰 堰以捍淮,名曰「高加」 者,為護運糧水道,宜加高而名之也。去治西四十里。三國時廣陵太守陳登所築。堰,長三十里,中地庳而土高,北自韓信城五里至清墩,二十里至武家墩,又南至管家莊。堰西為阜陵湖,湖西為淮。每淮溢入湖,賴此堰以障之,不則徑衝黃浦口,趨射陽湖,而運道梗矣。淮不會河,則河力不能決沙入海,久且城邑虞於瀦蕩。先年堰圮,山陽罹患。明隆慶六年,知府陳文燭請修築,萬曆十四年,總河楊一魁重修。按此堤近逼泗州,淮、揚兩府居其下流,所關至重,及費國帑什千萬,功始竣。五十年來,樹木半為堤夫之薪,鐵錠改農夫之器,底樁露朽,土石傾欹。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總河大加修治,民田有收下流。
不恐矣
郭家池 ,在城西北隅,老君殿之前,《龍興寺》之
後由水門通城河
萬柳池 ,在城西南隅,由水西門通於官河,即蓮花池。計二十餘畝,瀕天妃宮。
三洲 在山陽灣對岸有上洲、中洲、下洲。《詩》「淮有三洲。」
馬邏港 在府東北九十里,通淮鹽運。今黃、淮合流經此,乃成大河。
蘆浦港 在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東南入射陽湖,西入淮。
建義港 在府東北八十里。東南流通濟溝入射陽湖,北入於淮。
洋信港 在府西南。隆慶間,前有小河一道,從官路以達於泗百餘里,資灌溉,郵驛夫馬所省甚多,且洩西湖諸澇水。自督撫凌雲翼挑永濟河,湖水中隔,港遂湮淤。今議復之。
棠梨涇 在淮陰廢縣東九十五里。唐長慶初開。
楊家溝 在城北五里
通濟溝 在府東北六十里。東經馬邏港入射陽湖,西自橫溝入淮。
邗溝 自寶應縣北流入淮,《左傳哀公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將伐齊故也。杜預註云:「於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山陽末口入淮,運糧之水路也。」
雙溝 在府南七十里。潦則溢,旱則涸。
古溝 近月城南二十里周家橋,往盱眙路。清江浦 在府西北三十里,原南北商貨皆從城西車盤而過,自故沙河以上開運後,凡貨船悉由清江過壩。裏之運河,外之黃淮河,千舳叢聚,儈埠羶集,兩岸沿堤居民數萬戶,為水陸之康莊,冠蓋之孔道,闤闠之沃區雲。
草灣 在郡新城東北二十里,離清江浦東南十三里,離安東縣六十里。人煙湊集,柴艘聚屯,鹽船從此過壩後黃河衝決,沙淤成灘,與草灣遠去半里餘。淤灘高廣,遷住者百餘戶,人煙鬧集,遂名此地為「新草灣」 ,前者為「舊草灣。」
黃浦 在府南六十里。東南至故晉口入射陽湖,西達三角村入雙溝。
蛻龍潭 明萬曆七年,都御史潘季馴督治河漕。「先淮北功成,始有事於淮南,築堤捍河湖之衝,而高加堰,下流黃浦為最。兩壩成而黃浦之根見。一夕雷雨,摧拉若崩。忽穴深丈餘,廣二十八丈,中有首骨一具,若馬狀,舐之黏舌,復得齒角脛骨等件。不日而堤告成。」
護城石堤 運河,先受黃、淮交灌,河身日高,增堤幾埒城埤。值秋漲,官民驚惶,阻漕運,渰田廬。山、鹽、高、寶並罹災傷。明天啟三年,知府宋祖舜乘冬月先疏新正二河,深通漕運,加築城西岸堤,北自西湖嘴,南抵包家圍,計一千五百三十餘丈。工作鞏固,城市可安堵無虞。
甘泉井 今名龍窩,在豐登橋側。水與淮潮相長,上建大聖廟鎮之。大聖者,唐時僧伽顯靈泗州,後人禮之,今冒「大禹」 之號也。此井相傳明景泰間有鴨墜井,半月餘復出,剖腸嗉其中黃沙,以為通淮河也。
公路浦 即淮口清江浦也。《寰宇記》:「袁術向九江,將奔袁譚,出斯浦。」
馮家蕩 在府城東北,新城東南,周圍三里。新城南門外堤路瀕池,西折孔道。
鹽城縣
沙岡 在境內。本縣無山,惟有沙岡一帶。南抵岡門鎮,北距海沿,迤逗起伏五、六十里。
鐵柱岡 在縣北二裏海岸上。秦皇繫馬柱也。蛟龍畏鐵,作此鎮之。
大海 在縣東。自海浦東北出海洋五十里,古漕運自此出洋達直沽。
小海 在縣西。兩灘蒲葦中流,行舟源出通秦,夏泛冬落,西北入東塘河,達射陽入海。
射陽湖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西南接寶應,西北抵山陽,中流為界,縈迴可三百里。
大蹤湖 在縣西南一百里。南北徑三十里,東南廣十五里。源自魚鯮湖,由馬良汀達射陽,與興化分湖為界。
馬鞍湖 在縣西三十里西一都,北入侍其汊,以達射陽湖。
官河 在馬鞍湖西南,去縣四十里。源自大蹤湖南來,北入鹽河,東入東塘河,通射陽湖。鹽河 在縣西五十里。其支流出大蹤湖,入官河東塘河,達安樂港,經侍其汊入射陽湖。西塘河 在縣西九十里,源自大蹤湖北流,經官、鹽二河。
東塘河 在縣西五十里。其源出魚蹤湖,通官、鹽二河流注此河,至射陽湖達海。
蘆溝河 在縣西北六十里。自東西二塘流入,貫高姥、張岐二塘,北經侍其汊,入射陽湖。《西界》河 在縣西南六十里。自舊運河達石䃮口,與興化分中為界,西北入大蹤、射陽。
東界河 在縣西南六十里。自通泰入定港,流為河,興化縣分中為界,西由東塘河入大湖。新運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水自通泰北流,經五祐場西北,下舊運河,注東塘河,入射陽。舊運河 在縣西南七十里。其水自得勝河北流入運河,經汊河至新興場,甚便鹽運,西注東塘河,入射陽,達於海。
封子河 在縣西一十八里岡門鎮西。其水自大蹤湖流入官河,東北流入新舊二鹽河,湮塞百餘年。明景泰五年疏,以便舟楫。
汊河 在縣北門外三里。自通泰北通鹽河,經五祐場,由登瀛橋下達東塘河,入射陽湖。市河 在縣城內,久湮。明景泰年,知府丘陵、知縣劉諒疏通行舟。
新楊河 在縣西一百一十里。自大蹤湖合流為浦,達射陽。
岡溝河 ,在縣西二十餘里。東南在鹽河入海。新河 ,在縣南五十里。
九曲河 在縣西五十里。旁有龍墩水,自馬鞍河西北東塘入海。
建港 在縣西北七十里。自大蹤湖北經馬長汀入新楊浦,過射陽入海。
馬家港 在縣西五里。自舊運河北流入,轉東過運河達侍其汊,經射陽入海。
南浦 在縣南環數里,其源出小海注此浦,接運鹽河,東注廣惠䃮入海。今漸淤塞。清溝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有渡。
走馬溝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張岐塘 在縣西北八十里。廣三千丈,袤三十里。其東又名「高姥塘。」
射陽溪 :在縣西一百里。
范公堤 即捍海堤。按《安東志》名古淮堤,在鹽城二里,自東北直抵通泰海門。唐大曆中,黜陟使李承為淮南節度判官,請自楚州鹽城南抵海陵,修築捍海堤,綿亙兩州,潮汐不得侵淫。宋天聖中,張綸專圖修復,時范仲淹監西溪鹽倉,悉力贊之,謂當移堤勢而西,稍避其衝,仍疊石以固其外,紓斜迤𨓦如坡形,不與水爭。天聖五年功成,因名范公堤,長一百四十三里有奇,腳闊三丈,面一丈,高一丈五尺。元詹士龍為興化縣宰,請發九郡人夫併築,十六月成,延亙三百餘里。興工時,掘石一方,上刻四大字曰:「逢詹再修。」 又刻「景祐二年八月仲淹記」 九字。士龍決志修之,卒底成功。明萬曆十年,總漕都御史凌雲翼題准修築建洩水涵洞水渠一十七處,石閘一座,洩捍兩得。十五年,巡撫楊一魁以舊閘洩水不及山、鹽六邑,田沉水底,挑濬廟灣、射陽湖等處河道,水有所洩,范堤乃固。
壕河 在縣治城外
定港 :在縣治東南四十里。
馬長汀 在縣境
高姥塘 :在縣治西北八十里。
蘆子蕩 :在縣治西南二十餘里。
官蕩 在縣西南九十里。
十頃蕩 :在縣治西北五十里。
牛耳蕩 :在縣治西北六十里。
鴨蕩 :在縣治西南六十里。
雁兒蕩 :在縣治西南三十里。
鶴絲蕩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
倉基蕩 在縣治
羅漢蕩 在縣治南
養魚蕩 在縣治西北八十里。
蕭家蕩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
白蕩 在縣治
吳家蕩 在縣治
使喚蕩 在縣北
觀音蕩 :在縣治西北三十餘里。
縮頭蕩 :在縣治西南九十里。
馬家蕩 :在縣治西北一百一十里。
火盆蕩 :在縣治西一百餘里。
孫鍾井 在縣治東北三百五十武。深三丈,闊一丈,雖大旱不竭。
龍虎井 在儒學明倫堂前,東名「龍吟井」 ,西名「虎嘯井。」
清河縣
老祖山 在縣東南一百里懷仁鄉。山勢自嵩高山延袤至此,又名「老子山。」 傳聞老子煉丹,頂有紅石,境接盱眙諸山,瀕冨陵湖。泰山墩 在縣東,去馬頭鎮二里許,即漂母塚。後人因墩下有東嶽祠,又名為泰山墩。今陂澤中突兀一丘,遠望如浮翠然。郡治稱此山為「盱泗來龍至此。」 閘局鎖兩河之口,為郡城龍脈關係,水,或不致濫溢者,賴有斯雲。
「霍山 在老子山南。形勢起伏,一峰崒然,跨盱眙、清河之間,上有東嶽古廟,為清河南界。」 「仙人洞 在老子山西,洞深二丈許,下臨淮水,四壁如削,宛然石室。」
三台墩 墩為一邑之鎮治,坐中墩左右二墩為輔弼,左形長,右形圓,術家有「龍蟠虎踞」 之論。鳳凰墩 在老子山東嶽祠北。
鹽龐墩 在老子山
白鶴墩 在治西北八十里。相傳有二仙至此,騎鶴飛去。
大清河口 、小清河口 二河即泗水之末流,源出泰安州,經徐、邳治縣西北三汊口,分為二。「大清河在治東北八里,入治西北老黃河口,遶縣北漁溝鎮一帶,出治東北大河口達淮」 ,今淤淺。小清河在治前百五十步,去東入淮。明弘治初,黃河從徐、邳入本河,水遂濁。萬曆二十三年,總漕尚書褚鐵大加挑濬,今始疏通。
三角湖 在縣西北八里。四圍高阜,積雨水泛,則開注於大清河。
費家湖 在縣西南四里。
夏家湖 在縣西北十二里。周圍三里,積潦則泛溢,旱則涸。
北萍湖 在縣東南九十里,通於淮。
張家湖 在縣北三十里,周圍五里,通泗河。萬家湖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西入清河。四鋪湖 在縣東北三十里,周圍十五里,入淮。五昌湖 在縣東北二十里,入湯家澗。
刀秋湖 在縣東南十里。
南湖 即富陵洪澤之水,與淮河匯合者,地連三郡,廣袤九十里,漁船所集,魚鹽商販趨之,土客之籍,互有厚利。近日堰高水深,漁船散去。富陵湖 舊有溝通淮,宋時富陵戰北之地,今清河之南。明隆慶以來,淮漲已連洪澤,大淮穿其中,採魚船百餘,歲徵料以備魚油、翎鰾之稅。正德年,知府薛𨭉招倈逃亡,改於里甲辦納,聽民自採,弛徵不多而利溥。按《縣志》:在洪澤鎮西,其源出盱眙塘山,山下岡阜重疊,谿澗縈紆,凡四十里,水自高而下,至劉家渡入於淮。
「中河 」 自宿遷駱馬湖引清水,歷桃源清河治,北達安東入海。長八千五百八十五丈。康熙二十六年開以行漕,避黃河之險。
引河 ,自河南帥家莊逶北開小河一道,引淮河之水注河,以絕黃水,內灌者長五百丈。楊家澗河 ,在縣北四十里,通淮。按元脫脫征張士誠於高郵,餉饋不繼,太常禮儀院都事湯遵傾貲接濟大軍粟數十萬斛,因開此河達於淮以餉之。至今屢經河決湮廢,遺跡尚存。黃河 四瀆之一,原經天津衛北入海,後南潰留城,超、徐、邳,亂洸、沂直下,從三汊河東南小清河合於淮以趨海。
淮河 四瀆之一,自盱眙龜山東北流,經治東南三里溝,故平江伯所鑿道,分入通濟閘,以接漕運。其委乃經甘羅城以北,合黃河入海。運河 ,元時故道由郡東入淮,至清口,亦稱險要,故平江伯改自郡西,經清江浦,入本縣七里溝東界,迤南出三里溝達於淮以溯河。
新河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自黃家嘴經魚溝、娘子莊、永興集以東,北達於安東入海。明萬曆二十三年,為「分黃」 而開。今久淤廢。
永濟河 在縣東南運河之旁。自窯灣楊家澗歷武家墩,至新莊舊閘,接運河四十六里。明萬曆九年開,以備清浦之險者。今久廢。
沭河 此沭水之支流,南尾本縣北境,入爬泥蕩,東通漣河者,今淤。
崇河 其源西接宿遷,經本邑《崇河集》,南會沭河,東通漣河者,今淤。
營河 在縣東北十里胡賢口北。其左右皆軍營田,故名。康熙十年,河決七里溝三汊,下流沙澱。漕艘回空者,由新河入營河,南經半邊店,出西營湖,入於淮,即此。
線河 一名「洩河」 ,自地藏庵後至金家湖,舊有小河一道,以洩治內之水。又自金家湖迤東北達蔣家湖,至浪石之東,入呂家蕩,出九衝口,由
搭連溝下大防河,達安東新安鎮入海,疏通四境之水。河決以後,故道既湮,新河南岸之田,每為水潦所浸漫,至於無地可耕。法必相勢疏通,以復水道,而後隰衍之地無棄土也。
官亭蕩 在鎮南。匯桃、沭之水,廣袤百里,饒魚蒲菱芡之利。自河決七里溝,深谷為陵,沙水互變,非復嘗匯矣。
卞家溝 在縣南五里,通於淮,今匯為湖。拖鍬溝 ,在縣西八里。
雙溝 ,在縣西南二十里。出泗州迮家灣入淮。新溝 ,在縣西北十五里。
搭連溝 在娘子莊鎮南。
車溝 ,在縣北九十里。
吳城廟前溝 在縣西十八里。
馬廠溝 在縣南三里
泗溝 ,在縣東十八里。或作「泗口。」
申家溝 在縣東南十五里。
朱家溝 在縣南六里,今匯為湖。
唐利溝 ,在縣北十里,入清河。
七里溝 在縣東南十里。舊為運口,今匯為湖。石人溝 ,在縣西八里入河,因舊有石人,故名。三里溝 ,在縣東南三里,今新改。淮口通運。窯溝 ,在縣西二里入河。
安東縣
雞鵝山 ,在縣北三十里,土阜如曲膝,經四百三十七步,高二丈三尺餘。
鳳凰墩 在縣北一十五里中漣河西。昔有鳳凰棲此。
虎兒墩 在縣東一十五里,中漣河北。
火墩 在縣北二十里石墟莊東。
畢家墩 在縣北一十里中漣河東岸。高二丈五尺,上有烽堠。
神墩 在縣東北十里流屍溝東。
四角墩 在縣東北四十里谷野莊東。
花子墩 在縣東五里。今淮水衝廢為河。喬家墩 ,在縣西北二十里。
神墩 在縣東北五十里小飛莊東。
竹墩 在縣東北四十里。
石灰墩 在縣北七十里。
八家墩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官河西。
三岔墩 在縣西北四十里王家溝東。
分離墩 在縣北十里
黃河 自汴城至徐州,經邳、宿、桃源三義鎮入口。由毛家灣抵清河縣,謂之「大清口。」 會淮流過魚溝達安東,下雲梯關入海,謂之「老黃河。」 明嘉靖初年,三義口塞,南從清河縣前,亦與淮合,謂之「小青口。」 經清江浦至草灣,轉西南北達安東。萬曆四年開草灣河成,分為兩道,各四十餘里,復合過安東,總下雲梯關入海。
淮河 、淮水出於南陽平氏縣,迤邐而來,合泗水出小清口,合黃河,由草灣達安東,經雲梯東北入於海。
中漣河 東漣河 。西漣河 。「中漣,在治北三里,河闊八十餘丈,北通官河,南通市河。下流三里為東漣,闊三十餘丈,上流三十里為西漣,闊如東漣,源自西北大湖來,東南入淮。」 市河 ,在縣東百步餘,即大、東二城相間之城壕也。自中漣入澳河。
澳河 在縣東南百步許。又名「龍潭。」 相傳白鱓化龍處。南臨大淮,以瀦水利。
東澳河 在縣東一里,通北市河瀦水。
官河 在縣北三十里。源自西漣來,南通中漣,東流散入於遏蠻等河,入淮,北通海州諸鹽場舟楫之便。明萬曆四十五年,淮安分司運判韓子葵勸諭鹽商捐萬餘金,極力挑濬,深闊行舟。大汊河 、小汊河 :大汊去治西北五十里,又三十里至小汊北,自沭陽桑墟湖流入漣河。古寨河 在縣西北七十里,西接西漣,東南通大汊河。
大防河 在縣西二十里。西接清河澗,東入支家河。
支家河 在縣西十五里。北自成子河流,南通山陽新溝及孫村浦入淮。
成子河 在縣西北十五里。自古寨河流入。響水河 ,在縣西一里。舊有迎仙橋,湮塞。明洪武三年重挑,接支家河,引沭水大湖中漣南流入淮水。
蔡家河 在縣東十里,南接東漣,北通黃沙蕩。橋莊河 在縣東二十里,南接東漣,北通大飛。涔口河 在縣東三十里,西接橋莊。
十字河 在縣東三十里。南接東漣,北通大飛。
五丈河 ,在縣北三十里。
夏口河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朱家莊河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港河 在縣北三十里。北大湖,南官河。
白頭河 在縣北一百里。西西湖。南官河。一帆河 ,在縣東北五十里,南接東漣,北通海州伊盧山。
平望河 ,在縣東北八十里。
遏蠻河 ,在縣東北一百里。
白陽河 ,在縣東北一百里。
砦河 ,在縣東北九十五里。
七里河 ,在縣東北一百一十里。
團墟河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鹽蕩河 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以上七河,一帶相連,俱西接官河,東入一帆河,合眾流以歸海。
張網海口河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南接淮,北入海,即淮之義港也。
五港口 在縣東北七十里,當團墟河、七里河、遏蠻河、官河五水會處。
碩項河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大湖。西通沭陽桑墟湖,東南各有小湖達於淮,袤四十里,廣八十里,海州、沭陽、安東各得三分之一。世傳秦時童謠云:「城門有血當陷沒。」 有老姥憂懼,每旦往窺門者問知,乃以血塗門,姥見之即走。須臾大水,城果陷,姥至伊萊山得免。今山上有神母廟。高齊時,湖嘗涸,西南隅城「址,見繞城多古井」 ,乃知為實事。
飛湖 在縣東北六十里。西官河,東大飛湖,環四里,今淤為田,止存一河通舟。
孫村浦 在縣西南十二里,自支家河入浦。劉村浦 在縣東三十里,自東漣河入。
臧家浦 在縣東四十五里。自東漣河入界溝浦 在縣東四十五里,自臧家浦入逢村浦 在縣東北六十里,西接一帆河。鍬溝浦 在縣東北七十里。自一帆河入大飛浦 在縣東北八十五里,接飛湖。
酆溝浦 在縣東北一百里,自十家溝流入。天鵝蕩 ,在縣北四十七里。
團墟龍蕩 在縣東北一百里。即張氏牧牛處。傅湖龍蕩 在縣西北八十里。曾有瀦龍止此。龍潭 即澳河。
琉璃井 在縣北三十里金城。
丹井 在縣丞宅,相傳袁真君遺井。
應聘泉 在縣東北一里許。明洪武陳御史鑿。傅湖 在縣東北六十里。西大湖,東官河,袤十里,廣六里。
丁湖 在縣西北五十里,今湮。
桃源縣
女功山 順治十六年,奶奶廟移於縣之東南。邑中婦女以衣兜土為山,不日成之,高十數丈。「狀元墩 」 在縣東南半里。桃花盛開時,遊人眺望,一邑佳景。
於家岡 在縣西四十里。
九里岡 在縣西北四十里。
青墩 ,在縣北四十五里。
麒麟墩 在縣西四十五里。
釣魚墩 在縣北十五里。
岐路墩 在縣西四十里。
繫馬墩 在縣西三十里。
蓮花墩 在縣西三十五里。舊在水中央,歷年水衝沙漫,而形狀不沒,如蓮朵然。
鬥牛墩 在縣西八里
思鄉壟 在縣北八里。岡埠隆起,廣數十里。泗河 在治北三百步,即徐、邳泗河下流。「崇河 」 在縣北四十里。其源西接宿遷劉老澗,東入安東漣河。昔石崇所鑿。今趙家堰石柱尚存。
黃壩新河 明萬曆二十四年,分黃導淮開挑,自三義鎮上起,由毛家溝等處達灌口下海。靈城湖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無源,水泛溢於河。
杜村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
倉基湖 在縣南七里,積水四時不涸,水溢通新河,曲折東流五里,會丁家溝達河入淮。大莊湖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積水不涸,通於家溝入河。
黃河 ,在縣北百十餘步。原自山東由淮入海,徐、邳、泗河之下流。
白洋河 在縣西六十里。上通汴河,下達黃河鎮。東屬桃源鎮,西屬宿遷。
程子河 在縣南七十里,接泗州地界,與馬牙湖一脈隨在,異名。
赤鯉湖 在縣北七十里,通漣水,入於河。《八景》云:《鯉湖夜月》。
倉基湖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大莊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
邵家湖 在縣西南七里。
靈城湖 在縣北十五里。相傳楚靈王幸此。西湖 ,在縣西五里。
白馬湖 在縣東北三十里。
谷莊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
馬牙湖 在縣西五十里。
佃湖 在縣西南六十里。傳雲「石崇開以灌田。」 水晶湖 在縣東北四十里。
柴林湖 在縣西二十里。
龍溝 ,在縣北二十里。
張泗沖 ,在縣東北三十里。
伍家溝 在縣西北二十里。
拖犁溝 在縣西北五十里。《傳》雲「石崇拖犁者長湖 」 ,在縣西十五里。
銅盆蕩 在縣東北七十里。
蔣溝 在縣西十五里
五里溝 在縣南五里
三里溝 在縣西六十里。濬溝者常得兵器。明正德時,水沖出石砲如斗大。相傳靖難兵起小河口大戰,此鎮乃下營處雲。
湯家溝 在縣北七十里,湯福新所鑿,南通淮河,北距沭陽,東達漣水。今壅塞。
黃家嘴 在縣東十五里。
沙港嘴 在縣東南四十里。
路家嘴 在縣北十五里。
尤家嘴 在縣南四十里。
真君井 ,在縣南二百餘步。大旱不涸,水泉甘冽,相傳劉真君所鑿。
沭陽縣
萬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萬山先生讀書處。建陵山 ,一名張倉山,去縣西北一百里,其脈自馬陵山來,東西狹,南北長,接連海州。山東上多陵埠,其北隅十五里為由吾洞。
神山 在建陵山之南,去治西七十里。
塔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界宿遷縣。
荻丘山 ,在縣西八十里。
宋山 在荻丘山南五里,去治西八十里。曹蕩山 在縣南五十里。
韓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昔韓信追項羽至此,故名。山南有楚王廟。
孤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脈自海州大義山來。南岡 ,在縣西南十里。
棗子埠 在縣南二十里。
扎扎埠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石灰埠 在縣北四十里。
沭河 源自青山、瑯琊、東莞,由馬脊崓諸山合流而下,經縣入大湖,分派入海。《職方氏》謂「其浸沂、沭」 是也。蓋浸為水受歸之處,沭故青之浸也。縣在沭之北,水北曰陽,故名沭陽縣。
後河 自張家溝分流而北,至王家莊鎮二里許為陳卯河,又北為北下河,又東為漢坊河,又東北入於海,為邑之主河。
前河 即馬坊河,自張家溝分流東下,由城南折入東南,會老鸛汀大湖,冬春則涸。每於張家溝築堰,使支流不下後河,則前河之水可通舟楫,官民便之。以上係沭水正流。
新挑河 自太平橋分流廟頭鎮,行至儀鳳蕩,通漢坊河,下桑墟湖入海。
蔡家莊河 自漢坊河分流,下桑墟湖,通海州,以上分沭水之上流。
上寺鎮河 自縣河分流而東,通下埠橋入大湖,冬春則涸。
十字河 自南河分流,東入大湖,今塞。
蒲溝河 自南河分流東入大湖。今泥塞,僅存溝形,以上分沭水之下流。
橫溝河 在縣東北。原以洩水流廟一帶下窪之水,通下埠橋。明嘉靖年間,知縣張士奇嘗一治之,一方稱利。今復淤塞。
張家溝 ,即「沭河分處,去治西五里。」
梁子溝 分流下山家蕩,去治西十五里。虞姬溝 在縣西黃家集三十五里,上有虞姬廟,西七里許有虞家宅。
生流溝 在縣南七里
高家溝 在縣東北十里,通大湖,接安東界。大荻溝 在縣西二十五里。
雙溝 ,在縣西北六十里。
蒲溝 一在縣南二十里。一在縣西北七十里。唐溝 在縣東三十里。
高唐溝 ,在縣西北七十五里。
鴻溝 ,在縣西四十里。
軍屯溝 在縣西南十五里。
金湖 在縣東南五十里,四時不涸。
碩項湖 即大湖,在縣東九十里,與桑墟湖通,有小河達淮,袤四十里,廣八十里,沭陽、海州、安東連界通商賈,連高家溝,新安異民專其魚利。桑墟湖 在縣北四十里,夏瀦水,冬陸地。山家蕩 在縣西十五里。
銅盆蕩 在縣南三十里。
呂家井 在縣東里許,味甘美,大旱不涸。《海州》
錦屏山 去城二里,二峰如削,似龍之二角。舊名「朐山」 ,俗呼「馬耳山」 ,非也。明知州翁承選改名青龍山。上有五龍潭,下有青龍澗,支流於白碧山之左。至龍口,其聲鼞鞳遠聞,萬姓汲之,賴以資生。此山列於州前,花草秀發,似錦屏然。今州守孫明忠因改為錦屏山。
石棚山 即青龍山東北嶺有巨石覆巖,天然成室,可容十數人,八景中所謂「石室春風」 者是也。棚嶺甚峻,了無花木。宋石曼卿判海州,政事之暇,讀書於此,乃以泥裹桃核為彈擲其上,數年間花發滿山,爛如錦繡,因名萬花巖。旁有棲鳳崖、疊翠崖,遊人不絕如縷,誠一郡奇觀也。孔望山 ,在州東五里。《輿地要覽》:孔子「問官於郯子,嘗登此山,以望東海,故名。石上有車轍之跡,併諸賢像。」 昔有亭立孔子神主,後廢。今前任孫知州明忠復建亭,上有墨池,下有龍洞。白碧山 ,在州西南一里,舊名白虎山,今改名「白碧。」
盧石山 在州東南六十里。山多黑石。《漢書》:「韓信為楚王,鎮於三盧」 ,即此。宋張耒有詩。
北望山 ,在城西一百六十里,上有二石臼,俗傳秦始皇東巡時洗頭盆。
大星山 、小星山 :在州東南七十里,二山相對,舊傳有星墮此。
東陬山 、西陬山 在州東南百里。東陬居海中,西陬居海隅,二山對峙。
大伊山 、小伊山 :俱在城南百里。二山南北相向,距二十里許。
安峰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
伊盧山 在州東南八十里。上有龍祠、石鐸,水旱禱最應。
羽山 ,在州百餘里。即殛鯀處,尚有殛鯀盤在。白玉山 ,在州西一百里羽山之南,其石潔白如玉。
房山 在州西南六十里,有巨石如房。
虎山 形如虎。在州西南五十里。
龍山 在虎山東南一里。
牛山 在州西南七十里,產水晶石,泗州明陵於此發脈。
弁霧山 :在虎山東北。常有雲霧在上,望之如冠弁。
華蓋山 :在弁霧山東。形如華蓋,故名。
馬嶺山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與郯城分水嶺為界,接沂州境。
銀山 在石湫鎮九洪橋北。其山近海,多白石,日出照耀如銀。
罘山 在州東五十里。舊《志》云:「秦始皇浮海而還,見巨魚射殺於此。」
蠣山 在海中,去州治東南一百里,潮上沒其半,山多蠣,故名。
社林山 :在東海城東六里。有崔生祠。又云:「舊有土穀神祠在上,故名。」
浦山 通於海浦在社林山東北,去東海城一十五里。
蒼梧山 在東海城北,海中有九嶺山,如九嶷之勢,一名鬱州,一名郁州。俗傳山從蒼梧飛來,上有南方樹木。
雲臺山 在東海中,周圍百餘里,清幽秀麗,雲氣鬱蔥,一名青峰。頂即《三官經》雲「雲臺山放大毫光」 是也。山北有望日峰,昧爽時登峰遠眺,見日昇海中,嵯峨鏡瑩,難為摹擬,真天下奇觀也。萬曆初年,有三官大帝顯靈,此山赫赫昭然。山陽縣民謝純愛此山奇秀,遂披剃棲隱,募創殿宇,與太和、三茅諸山爭勝。
獅子巖山 在東海城北二十里,有濯纓泉,下有鬱林觀。昔徐生學道於此,一夕化去,葬於山。
中有人見之於泰山。因付一履歸東海。其徒視之,乃葬時物。發棺不見屍。知其屍解。雲「其巖居蒼梧山上,形如獅子,故名。」
《溪》雲「山 即青峰。」
巨平山 在東海城北三十里,南接東海,北抵墟溝。又有棲雲山,即巨平山北嶺。昔沭陽有由吾,道榮結棲雲精舍以居,又名「由吾峰。」
朱紫山 :在東海城北四十里。丹岸紅壁,映於海濱。
馬鞍山 :在朱紫山東北。
平山 :在東海北七十里。
鷹遊山 在海中,去平山十五里,嘗有鷹集其上。又曰「嚶遊山」 ,為南北海船避風夜宿處。大小二島 ,在東海城北五十里,兩山對峙,潮生則沒。
高公島 ,在海中,去東海城八十里。
西石島 :在海西崖,故名。
「竹島 」 ,在海中,去東海城八十里,上多小竹。田「橫岡 」 在隔峰山之上,去東海城東北五十里。今山上有故城址,四旁斗崖,其路僅通一線,上可容五百人。
張果老洞 ,在馬耳山,即青龍山之陽,有石南北約二丈許,東西闊一丈餘。
龍洞 ,在孔望山之陽。洞有一門,中空,方圓二丈。
清霄洞 在溪雲山之陽。
平陵埠 在州西南四十里。
庫糧埠 在州西北四十里,有營壘基址,在上岡。子埠 在州西三十里。
薔薇河 在州一里。其源自羽山浸流入新溝,北通贛榆臨洪鎮,東流洪門橋及獨樹浦入海。內接州城水關門市河。先年食貨通行,公私大便,後淤塞。明嘉靖年,知州王同呈請挑濬,久而復淤。今累年山水衝決,州守趙之鼎詳府,批允稍濬,河道復通。
玉帶河 在州西門外,接市河,漕運從此達淮北場,鹽課從此抵安東,商賈食貨通行,公私大便。且一州水道流通,繫官民之命脈。又為西路天險,關生靈之藩衛。久因潮汐塞而未濬,南北不能一水而通。後改名「玉帶河。」
景濟河 在州東南二十餘里,運鹽通道,海潮衝激靡常。明嘉靖年,知州高瑤承挑濬,抵官河,穿心河 ,在板浦鎮。南通景濟河,北接雲臺內地。海,州東南龍脈也。明萬曆間淤塞,民多噎病。
皇清康熙十八年,鄉耆李開錦首倡「捐貲疏濬。」
漣河 上源引沂、沭及桑墟湖之水,經石湫及黑土灣入海。
高墟河 在州西南八十里,接漣河,通小舟。官河 在州西十里,自新壩入安東。支家河一帆河 在官河,東北流,至伊廬山,南入淮東。「五丈河 」 其源自官河流入一帆河,通小舟西。「五丈河 」 在潘家河南,源自大湖,東入官河。龍溝河 在惠澤巡檢司南,源出大湖,入官河。潘家河 在大伊山南。
永洋河 在五丈河南
界首河 在莞瀆河南。源自大湖,東入官河。魯蘭河 魯南城北,源自馬嶺山,東流入官河。房山河 在州西南六十里,其源自馬嶺山,東入官河。
枯溝河 在龍苴鎮北。西通漣河,北通小伊,東入官河,夏泛冬涸。
《小伊河 》在小伊山北,東入官河。
莞瀆河 在界首河北。其源西自官河,東流入海,通鹽運舟楫。
板浦河 在州東南四十里。
白蜆河 在大伊鎮北
芹支河 以上三河俱自官河東流入海。石人河 在州南一百一十五里。二石如人,源自官河,流入一帆河,冬涸。
牛墩河 在州東南八十里,冬涸。
陸里河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通官河入海。大湖 即碩項湖,去州治一百四十里。南距安東、沭陽二邑東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海州有其七,安東、沭陽二邑共有其三。
桑墟湖 在州西南九十里。昔因銀山壩廢通海,夏則瀦水,冬為陸地。
艾塘 在舊朐山,縣西北十二里。
青龍澗 在白虎山之東,西流入海。前「朱雀石」 ,後《元武石》。
五龍潭 在朐山之嶺。舊傳宋郡守蔣續祈雨有感,申請於朝,錫以侯爵。
白龍潭 在巨平山當中,崖底方三十步,水深丈餘,舊有白龍潛中,立祠祀,旱禱輒應。今仍舊。羽潭 ,在羽山下。《左傳》:「鯀為黃熊,入於羽淵。」 又《郡國志》:「鍾離昧城南有羽泉,亦謂舜殛鯀處。其水常清,牛羊不飲。」
小浦 在州東南七十里,自官河入海。
於公浦 :在東海城北十里。漢於公高大其門處。
白溝浦 在東海城東北十里。其上無源,下通海潮。
大義浦 :在東海城北五十里。西通海潮,以便鹽船。
山陰浦 在東海城北,通海潮。
當路浦 :在東海城北四十里。西通海潮,便於運鹽。
溪雲浦 在東海城北六十里。
社林浦 :在東海城北六十里。
徐瀆浦 :在東海城東北四十里,接巨平諸山之水入海。
臺浦 :在東海城北八十里。
宿城浦 在東海城北七十里。四面俱山,舟楫遇風宿此。
沃壤浦 :在東海城北七十里。以上諸浦,俱海潮,舟舶魚鹽之便。
品泉 在城南門外,三井鼎連,其味甘冽,知味者謂「同惠泉。」 後郡人趙一琴司鐸無錫飲惠水,味果如之。
溫泉 ,在博望東北五里。冬夏如湯。
沙井 南門外二城井鹹,此井甘冽,冬夏不竭。。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