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十九卷目錄
廬州府部彙考三
廬州府山川考三
廬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八百十九卷
廬州府部彙考三
編輯廬州府山川考三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六安州
番山 在州南二十里,州之鎮山。磅礡蜿蜒,土沃草繁,不甚高聳,為州治之案山。
武陟山 在州西三十里。漢武帝南巡登封、霍岳,駐蹕於此,陟以眺望,故名。宋代二焦讀書其上,遺址猶存。今有寶教寺,寺北一峰對峙,有石突出,狀如龍首,石鱗森然。
龍穴山 一名龍池,在州東四十里,上有龍穴,即歐陽《集古錄》所謂張路斯、鄭祥遠二龍君爭戰處。池方五十丈,水味甘美。張又《新水記》品為天下第十泉。宋汪立信讀書於此,後人即其基建廣福寺,有舍利塔。紀昇平三年,州人遇旱,禱雨輒應。
指封山 在州南九十里。漢武帝南巡歸,登復覽山,見此山峰峻拔,乃指封為霍岳之副。齊頭山 ,一名「齊雲。」 在州西南九十里。高一千八百丈,層峰疊翠,頂方四平。有水晶庵、龍潭、雷公洞、白雲庵、中庵、魁星崖勝跡甚多。
小霍山 ,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青山。」 遠聯霍脈,故名。
九公山 在州西南七十里。高九百丈,頂有九石如人形,故名。元末鄉人避兵於此,寨址尚存。大同山 在州南五十里,其勢峻削,僅通樵徑,土人曾避兵於此,井臼尚存。
「小同」 山 近大同山形相類,故名。
劉五郎山 ,在州西二百五十里,高一千八十丈,峰巒翠茂,聯絡諸山。世傳劉氏生五子,咸好讀書,鄉人愛之,故名。
障山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高五百四十丈,形如屏障,故名。
汪家山 ,在州西南二百八十里,高一千一十丈,山勢峭拔,中有石岩,深五丈,寬丈餘。
小濛山 在州西一百里,上有白雲寺,清幽絕勝。
天柱山 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其山聳削無副,故名。
抱兒山 ,在州西一百六十里。如母抱兒狀,故名。
寨基山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山極高峻,內有巉石,相距如門。相傳土人結寨避亂,側有「擂鼓尖」 ,今為寺。
帽頂山 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與商城縣金剛臺南北對峙,聳出層霄,下有仙人洞。陳摶修真於此,聞洞中兒啼雞鳴,摶厭之,移去華山。庵址石臼俱存。
東蓮花山 西:蓮花山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東西對峙,山產石蓮花,故名。
響山 在州西九十里。其中空洞,踏之有聲,故名。
獨山 在州西七十里。地平曠,一峰獨峙,故名。世傳「齊頭山」 ,有仙試《劎挑》落於此。今齊頭山下磨劎石猶存。上建佛寺,舊為楊行密祠。梁淮南招討使王景仁攻廬壽,曾戰於此。
祖家山 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形勢高峻。世傳宋紹興間,有祖興氏《禮義》傳家,世居於此,故名。
文家山 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高九百丈,林木茂密。宋文風氏居之,故名。
石屋山 在州西二百里。石穴似屋,故名。洪家山 ,在州東南七十里,有寨四圍,石壁險峻。宋紹興中,曾有洪氏保聚於此。
團山 ,在州南七十里,臨淠河,林木蒼翠,甚為孤峙。
黃尖山 在州南七十里。其形尖秀插空,若文筆然。
黃巢山 在州西南二百里。按《唐史逆臣傳》:「黃巢轉寇河南五十州,攻汝州,所過焚掠,生人幾盡。又分兵圍舒,擊廬、壽」 ,疑即此山雲。
雞鳴嶺 在州東南一百里,世傳古有仙雞遇。
晨則鳴
虎兒嶺 在州西六十里。林木茂密,虎育其中。軒皇嶺 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世傳軒皇鑄鼎荊山,停車於此處,故名。
清風嶺 在州西二百二十里,接霍丘縣界。韓婆嶺 ,在州西二百里商城界。
遮日嶺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寒壁四圍,午始見日,一面背陰。
將軍嶺 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明季副將侯雲山結黨於此,我兵攻之數月始克,侯被執。佛子嶺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
古路嶺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盤回三十七折,始至其巔。
羊羔嶺 在州西南六十里。
毫豬嶺 在州南五十里。上有元帝廟。
黃石嶺 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黃氏嶺。」
石榴嶺 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多產野榴。新開嶺 ,在州西一百四十里。
薄刀嶺 ,在州西一百八十里,以形名。
掛羊嶺 在州西南二百里,與軒皇嶺相並。世傳軒皇過此,殺羊祭天,有掛羊石柱尚存。草鞋嶺 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世傳伊川先生歸厝撞山,轝人至此,各脫草鞋跣行,蓋不忍先生此役也。
九曲嶺 ,在州西一百里。
嵩寮岩 在州南八十里,一名「松林。」 有石窿起遠覆,中為佛子宮。石床蝸壁,坐忘寒暑。松柏蒼翠,誠佳境也。岩東石上多產香蘭。
雪峰岩 ,在州南七十里,有《千佛像》。
八仙岩 在州南六十里,石壁相向,其洞有八避王岩 ,在州東南七十里。
蝙蝠岩 在州南五十里同山沖內,闊四丈,深不可測。舊曾避兵。
觀音岩 在州南八十里,內有觀音石像。其地多產猿,每寒月之夕,清嘯聽之,生感。
獅子岩 在州南七十里。
照境崖 在州西一百里。
老鸛崖 ,在州南二百里。
德勝崖 在州南五十里。
豹子崖 在州南五十里。
椒子崖 在州南五十里。
三樂崖 ,在州南一百里。
滴水崖 在州南八十里。
仙人洞 ,在州西四十里,為淠河西崖,世傳有仙居此。
雷鳴洞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其中虛廣,每雷鳴則響應,州人以為雨候。
萬歲岡 在州南三十里。
鐵爐岡 ,在州北四十里,有浮屠塔。
土橋岡 在州西五十里。
天井岡 在州南四十里。
油房岡 在州東二十里。
石子岡 在州東十里
七里岡 在州西七里
獅子岡 在州西四十里。
棠梨岡 在州西北三十里。
斗岡 在州西北三十里。
黃花墩 在州東十里
元武墩 在州東南二十里。
青墩 在州東十五里
三女墩 在州東北二十里。
將軍墩 在州東四十里。
放牛墩 在州東二十里。
董靖原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高千餘丈,山頂寬敞。宋里民董靖曾避兵於此,遂世居焉,故名淠河 ,一名白沙河。按《漢志》:水有二源,一出灊縣天柱山南,一出蘇口,為青龍河,皆汛激於萬山中,傾瀉而去,至九公之麓始合流。東為蘇家埠,又東為斷簰洪,又東為裴家灘,北經州城,通白沙以達於淮。《唐書》載朱全忠伐楊行密,戰於淠水,為行密將朱瑾所乘,溺死萬餘,遂大敗。其水經城腳,有裏河,有外河。
青石河 在州西南七十里。出紅石崖,至望江,會於淠水。
三元撞河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
青龍河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以上皆入淠水,以達於淮。
溶河 在州西七十里。通固始縣史河,北入正陽。
馬柵河 在州東南八十里。其源自狄沖岸,有古寺,世傳水泛二石馬,至寺柵而止,因以名寺。
以上皆由桃城以入於巢湖。
陡步河 在州南二十里。以下皆支河。
蔡河 ,在州北三十里。
施家河 在州東南七十里。
苦竹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通竹木之利。冷水澗 在州西二十里。
尋騾澗 在州西四十里。世傳有道人騎騾至此,憩於樹下,睡覺失騾,因尋至澗,騾入水,道人亦隨騾化去。
獨龍澗 在州西五十里。昔傳一龍於此躍出,遂成澗。
鶚子澗 在州西七十里。
柳槐澗 在州東北五十里。
楊泥澗 在州南六十里。
逃蛟澗 在州西南二百里。世傳古有蛟為人害,楚子羋乙操弓矢射走之。邑人德之,立祠以祀。
永樂澗 在州西北七十里。
惡石澗 在州西一百七十里。亂石磋砑,形如刀劎,人不敢近。虎頭潭 ,在州西八十里。石如虎頭,其下為潭,沿河皆灣地,可以種桑麻。
烏龍潭 在州西一百三十里。遇旱取水,禱雨輒有應。
劉婆撞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源自蘇口流出,漱口,齒齒響,聲若雷,估客過此悚慄,險擬「小瞿塘」 雲。
響水。 未詳所在。「龍池泉」 見《龍穴山》。
龍井泉 在齊頭山古禪庵下,遇旱禱雨輒應。八里灘 有二,一在州西四十里,一在州北十五里。
朱家灣 在州西九十里。明永嘉侯朱亮祖故居,其墓在焉。
孫家灣 在州北三十里。
桃灣 在州西五里。河水瀠遶,林木茂密,曲徑幽深。每春桃花盛開,簇如錦繡,遊賞者醉心焉。九公灣 ,在九公山下。
「望家灣 」 在望江寺前。
羊角灣 在州西六十里。
趙家灣 在州西五十里。
英山縣
雞鳴山 在縣治後,即伽藍寺基。相傳:有相地者尋山至此。《聞雞鳴,題》云:「擎燈把火到雞鳴,望見貪狼一木星。今日暫為香火地,後來鐘鼓響鈴鈴。」
英山尖 在縣東五十里。縣之得名以此。下有《九江王英國公墓碑》,見存。其山峰巒峭拔而秀,上有井,常出雲氣,見之其年必豐。
樓子石 在縣東北七十里。上有寨。
羊角尖 在縣北四十里。絕頂有石嵯峨如羊角狀。相傳李老真仙於此騎鶴昇仙,有鶴跡在。《淵源記》:唐高祖時,老子降羊角,與此暗合。多雲山 在縣西羅田縣界。懸崖絕壁,上有九井,上井人不能到,中三井禱雨者攀蘿登之,請水輒應。下有三井在山麓,相傳有風井、雨井。密峰尖 在縣西七十里,嶮峻,上有寨。
《三吳》鄉 在縣南三十五里。吳氏居。
馬鞍山 ,在縣東十五里,以形得名。
得勝門山 在縣西門外。明弘治丁巳,群賊攻城,知縣陸𤣱、典史李華率民兵拒之於此,擒之,故名。
石人洞 ,在縣東北七十里。第一峰有石丈餘,儼如人立,故名。下有石洞。
蓮花山 ,在縣北二十里,山形似之。
天頭嶺 在縣東北百里。山極高峻。
紫台峰 ,在縣東北一百里。
筆架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以形名。
烏雲山 在縣北十里。上有石壁,鑿一坎,內有「硃」 字三行,險峻不可近。昔有人以繩繫腰,令人山頂拽之而上,模其字莫能辨。近建佛庵於上,以誌古蹟。
五里排山 在縣東一百里。山勢橫排。
茅栗山 在縣西北十里。
神峰寺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上有寺。龍井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上有天花坪。萬峰寺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麻姑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相傳有麻姑仙過此,因名。
白崖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上有新剎。
文子山 在縣南十三里。其山秀麗。
石馬崖 在縣南十七里,有石如馬像。
崇山 ,在縣南二十里。其山高峻。
文峰 在縣南門外,知縣歐陽祥龍新作儒學。天人山 在縣北三十里,險峻有寨。
雨淋崖 在縣東三里許。崖陰有龍井,居民謂其井「通海島。」 或投石於中,雷雨隨至。
龍潭洞 在縣二十里,廣福山之次。其洞深邃,內有泉,滴石成竅如盂。
湯池 二一在縣東北五里,其泉滾沸,人多浣濯其間,順流而下,灌田發苗。一在縣西五里許,泉亦如之。
霍山縣
霍山 ,古南嶽,即霍山也。虞舜南巡狩始至此,峙於邑之西南,群峰拱衛,崒削插天,屏障環列。《稽古圖經》,大地之勢與脈,起自崑崙入中國,而為三大幹,中幹最王。自關中岷、峨至中嶽,嵩高為祖,江淮兩瀆夾送,歷商城、黃梅而入霍山,為天柱。禹奠高山,故以霍為南嶽。然則霍嶽固揚之重鎮,不第為一邑重也。《爾雅》云:「大山宮,小山霍。」 註云:「宮猶圜繞也。」 謂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謂之霍。又曰:霍之為言大小也。隋開皇九年,始定衡山為南嶽,廢霍山為名山矣。《黃庭內經》曰:霍山下有洞,通二百里,司命真君之府。有西北東南四門,中有五香飛華金瓶之寶,神膽靈瓜,食之者至元有天池,北有龍湫,南有風洞、嶽井。旁有試心厓、凌霄樹,武帝所植。碧桃花、萬卷堂,堂為宋狀元焦煥讀書處。《碑記》以為焦鼐,未詳。
灊臺 ,距縣三里,在古城西。一山突兀,底柱河中,狀如石臺。臺有寺,頂建觀瀾亭,亭下石崖鐫「赤壁」 字。後有二小山,亦在河中,居上流,曰雙眉。登臨勝覽,無踰此地。漢武帝登封,尊為南嶽,道家謂之司元洞府,九天司命主之。《漢郊祀志》云:「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於盛唐。」 即今霍山縣,望祀虞帝於九嶷。登潛天柱山,《南唐新書》云:「霍山在潛,縣名也,屬廬州郡。」 徐靈期《南嶽記》曰:「衡山,五嶽之南嶽也,至軒轅乃以潛、霍之山為副。」 卓筆山 ,在縣東南十里,其狀如筆。
文筆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指封山 在縣東三十里。漢武帝南巡歸,登復覽山,見此山峰峻拔,乃指封為霍嶽之副,故名。復覽山 ,在縣東二十里。漢武帝復登此,顧瞻南嶽,故名。宋時戍守此處。
通光山 ,在縣東北十里。山有石竅,通光如月狀,故名。
撞下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相傳程伊川長子端中先生墓及程萬二、萬三宣教墓存焉。虎立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以形名。
五峰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三迴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又名三曲山。中有小港,水勢縈迴凡三灣,故名。
四望山 ,在縣南六十里。高一千八百丈,登眺極遠。
甄家山 在縣南七十里。相傳元甄氏女,幼斷葷,長不嫁。至正間入此山得道,立石飛昇。鐵爐山 在縣南九十里。相傳仙人於此煉丹,有爐址。
金子山 ,在縣東八十里。山色似金,故名。白石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盡白石。
雙山 在縣西五里。兩山並峙水中,與灊臺相望。
掛龍尖 在縣西五十里。上有飛泉瀑布,遙望之如白龍懸掛。
六安山 ,在縣西三十里。上有寨,曹平章屯軍之所,四門基址尚存。
平頂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
嵩山 ,在縣西五十里。
日魂山 ,在縣東三里。
月魄山 ,在縣東二里,與「日魂」 對峙,每歲迎春於此。
聖人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石壁峭立,仰視欲壓,壁間有巨掌跡。
老鸛嘴 ,在縣東十五里,以形名。
馬鞍山 ,在縣西四十里,以形名。
烏梅尖 在縣西北三十里。山兩峰多產梅。北峰下有雷公洞,作霧即雨,土人以此卜之。四十八盤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往來行旅荷擔陟降者,必用杖撐擔而立,凡四十八拄始盡,故名。
《萬人愁 》,在縣西八十里。
陶成忠山 ,在縣西八十里。石徑崎嶇,旁多林。
木藤蔓掩蔽,相傳有陶鐵鎗屯於此。
東石門山 在縣東南八里,與西石門同。兩山相對如門,中有隘路。
仙女臺 在縣東南五十里。山有大石,突出如臺,入莫能登。
九仙山 ,在縣西七十里。
新門山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
山羊山 ,在縣西三十里。
梅子山 在縣東五十里。多產梅嶺,可容數十萬眾。
石箱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有石形如箱,故名。野雞山 ,在縣南一百里。
落兒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相傳衡山王至此。楮皮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即產紙處。
棋盤山 在縣西八十里。上有棋盤石。
椒子山 ,在縣西一百里。
黃石山 ,在縣西四十里。
鷹嘴山 有二,一在縣西北十里,一在縣南六十里。
鵰鴒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臨河壁立。站石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有石立於河中,故名。
龍頭山 ,在縣東北三里許。有巨石臨澶,望之如龍頭。
香爐山 在縣東北十里許,以形名。
元龜山 ,在縣西三十里。世傳大禹所鑿。水自萬人愁山峽經流入黑石渡河,峽中多產龜,又以形名。
風洞 ,在南嶽懸崖間,常有風旋繞而出,故名。「雷公洞 」 ,在縣西北三十里烏梅尖下,深丈餘,上有雷公跡。
桃源洞 在縣西北五十里。有瀑布泉數百丈,闊如河。又有龍井三穴,禱雨取水輒應。
仙人洞 ,在縣西四十里。土可以陶,石可以灰。石窗洞 左,元放煉丹處。
淠水河 即龍溪,在邑城北。過壽春,會潁入淮,吳楚通津。《方輿勝覽》云:「淠河,古有潛蛟,為人害,楚公子羋乙挾弓矢射之,蛟走死,邑人為立廟。」 按其處名逃蛟澗,在州西南二百里,今屬霍山縣。
赤欄河 在縣東一里
高廟河 在縣東十二里。
下店河 在縣東十四里。
洛陽河 ,在縣東十五里。
中埠河 在縣南四十里。
草場河 在縣南三十五里。
三灣河 在縣南三十里。
雙河 ,在縣南六十里。
頭疼河 在縣南七十五里。
陡山河 ,在縣南一百二十五里。
石門河 在縣東南一里。
東流河 ,在縣東北八十里。
思家橋河 在縣西五里。
戴家渡河 在縣西十五里。
黑石渡河 在縣西二十里。
梅河 ,在縣西一百里。
漫水河 ,在縣西南一百里。
九龍井河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六道河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
沙河 在縣北五里
黃溪澗 在縣南二十里。
百丈澗 在縣東南二十里。
小乾澗 在縣西四十里。
大乾澗 在縣西四十五里。
白蓮澗 在縣西五十五里。
水磨澗 在縣西八十里。
老鴉澗 在縣西九十里。
陽河澗 在縣西北六十里。
廬州府城池考 州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合肥縣附郭。〉
廬州府城池 ,在昔無考。自漢末,揚州刺史劉馥單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唐廬州刺史路應求加甓焉。宋隆興九年正月,詔修郭振展其地,跨金斗河,北立水關二。元末,城圮僉事馬世德請宣讓王及高昌公,發公私錢十萬貫修之,歲久廢缺。明弘治中,知府馬金重修。周圍四千七百六丈,高二丈,闊四丈,斂八尺,「城東壕深一」 ,
丈九尺,長四十二丈;西壕深二丈五尺,長二十九丈五尺;南壕深二丈三尺,長三十丈;北壕深八尺,長三十五丈。水俱環匝通洩。城門七:東曰威武,曰時雍,南曰南薰,曰德勝,西曰西平,曰「水西」 ,北曰拱辰。二關上跨水西,下跨時雍,為金斗河流出入之處。正德中,徐守鈺聞流賊之亂,慮水關難守,遂築埭以障之,而導水為外壕以自固。郡址西高而東下,蜀山、雞鳴山、土山諸水匯於水。西門入城中金斗河,每春夏泛溢,則東關受害為甚。郡守張瀚濬流以殺其勢,縣令胡震亨復建閘以防其涸,民甚便之。惜乎「山水易長易竭,守閘者啟閉不時,負良守令苦心也。」 崇禎壬午五月,流賊張獻忠從西門三鋪灣襲城,城陷,樓櫓雉堞一時盡頹。後皖撫史可法疏聞,督郡守周有翼、縣令黃鐘鳴完葺如故。舊有石壩在「大東關外,郡守吳太朴因劇寇攻圍,造以蓄水,城守賴焉。」
外州縣
廬江縣城池 ,元末舒人許榮起兵保障鄉邦,為築土城,週圍約五百丈,高一丈有奇,池深六尺,廣二丈五尺。明景泰間,知縣李顯修之。門凡五:曰「鎮東,曰鳳臺,曰桐城,曰大西,曰北門。」 弘治十一年,知縣胡暘因舊址重築土城,高一丈,下闊六尺,上斂四尺,通覆以瓦。東北壕俱深六尺,廣一丈五尺。東南因民水塘,深六七尺,廣五六丈。西南因繡溪南河之水,深八九尺,廣四五丈許。東左、南右城下各砌水關一座。鎮東、桐城二門,仍舊甎圈起樓。鳳臺、大西、北門俱木門為關啟閉。正德七年,知縣馬礦築城壘,於鳳臺、大西門,增石一層,移北門城樓,復改造設之小東門。嘉靖丙戌,知縣周良會以鄉坊居民告稱「小東門往來不便」 ,仍開北門以便之,名曰「拱辰。」 並以東作名東門,西成名西門,時阜名南門,通濟名小西門,賓暘名小東門,而門則六矣。嘉靖三十九年恆雨,江河泛溢,水浸城三月餘,西南隅牆圮百餘丈。四十年,知縣湯彬築之,復圮。四十一年,知縣劉裁役在官民兵重築,措處木瓦完蓋踰舊,鄉,市之民不與知也。四十二年,以小東門衝學宮左脅,塞之,改闢於東水關之側,士民稱便。又以縣城止係土牆,防守疏闊,乃令沿街居民,每一二十家共立柵門一座,晨啟昏閉,禁防嚴密,盜賊屏息,城內晏然。萬曆初年,知縣軒尚朱、李暘吉相繼以磚易土,頂闊六尺,腳寬九尺,高一丈五尺,周圍共八百五十二丈。萬曆二十四年知縣趙國琦額派修理銀徵完貯庫,遇圮計修。崇禎三年牆傾樓壞,知縣張雲鶚設處修完。崇禎十二年知縣耿廷籙因乙亥流賊破城,焚毀幾半,於城外建牛馬牆,糧多者派修五丈,次三丈,又次一丈,浚壕闊五丈,深一丈八尺,派與牆等。又建重關,並西南石壩二處,不支公費,不「損窮民至。」
皇清順治戊子春,無巢土賊奄至,環攻晝夜賴以保。
全。時形家謂重關高峻,方踞五鬼,須於天乙方建塔勝之,遂欲續舉其工,隨擢耀州,惜乎未果。順治七年,知縣孫弘哲下車閱城,見牆臨深壕,傾圮者多,重修完固。又見城中亂後無主遺柩及暴露骸骨,捐金募工,移葬城外。澤及枯骨,城內晏然。十二年秋,又築南門滾壩,蓄水灌壕,修蓋重關及各門城樓、城鋪金湯之險,地方永賴焉。
舒城縣城池 :「舒舊無城,元末邑人許榮創築。明弘治中,知縣安郁仍舊址增築。南臨大河,歲慮潰決,乃甃石以障城闉,基地各闊七尺,馬道各闊六尺,土城各高一丈一尺,週圍廣九百五十丈有奇,上用瓦覆。嘉靖中,知縣何偁因河流泛漲,不時圮壞,乃自春秋門至解慍門,砌磚為垣,長一百八十六丈,直東五十五」 丈有奇,共二百四十餘丈,高仍一丈一尺。嘉靖辛酉,知縣郭懋欲盡易以磚,鳩工砌築,自大東門直北,已砌八十丈有奇,因陞任而工未竣。萬曆中,知縣陳魁士、黃宗聖皆銳意拮据,而先後移任,工亦未竣。迨知縣錢允燦始竟厥事,至今乃有磚城。崇禎壬午,流寇張獻忠陷城,盤踞年餘,雉堞盡廢。癸未,知縣洪道通令民有犯罪者修城以贖。適罷去。
皇清順治丙戌年,知縣丁時陞捐俸首倡,稍為修築。
厥後蒞茲土者,相繼完繕,舒民賴為屏障。環城皆池,深淺異道,水無長流易涸也。明季寇氛孔熾,曾欲疏鑿,引南關大河之水以入池,然水之故道未復,河與池等涸耳。又《形家》云:「縣治龍脈,從古城北來,不宜深浚。」 是或一說耶?
《無為州城池 》州城始築於曹魏,歷代廢興不一。宋初,改鎮為軍,乃營壁壘。迨兩淮用兵,始築垣墉。元末,土人趙普勝據之,歸明後,即命為守禦,檄知州夏君祥督葺,城始成。週圍九里三十六步,高一丈二尺,腳闊七尺,上廣四尺。東以花林大河為壕,深一丈,闊五丈九尺。城門六:「東曰楚澤,又曰朝宗」 ,今大東門也。「又東曰東津」 ,今小東門也;西曰「大安」 ,南曰「九華」 ,又曰「薰風」 ,今南門也;「東北曰倉埠」 ,北曰「鎮淮」 ,又曰「迎恩」 ,今拱極門也。嘉靖三十五年,用郡人劉崙議,申巡按御史吳伯朋興役創建。城腳入土計尺二,出土壘腳疊石三,磚甃至頂,計高二丈四尺。凡為樓座六,窩鋪十二,為城之定式。崇禎八年正月,流寇沿掠廬屬,遂議加城。每併兩垛為一,修砌馬道,為巡緝計。崇禎九年,拆六門一口橋於晏公廟前,甃砌滾壩,障水防禦,旋為水潰。崇禎十年濬城河,深闊數倍往昔。
皇清順治六年,「西南城崩,一百四十餘丈,知州方安」
民修
巢縣城池 ,春秋始城巢,其後沿革無考,元作土城。元季兵擾,守帥王珪築磚城,高一丈,週四里一百九十餘步。後漸廢,止存東門曰「賓暘」 ,北門曰「迎恩。」 本《隆慶舊志》。今二門尚存。明增築土城,嘉靖二年,知縣李謨建,復增築磚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竊發海上,直薄維揚。侍御馬斯臧命知縣嚴宏建造城垣,週圍十二里,高二丈三尺,厚六尺。上建四門城樓:南曰「迎薰」 ,北曰「拱極」 ,東曰「朝陽」 ,西曰「濱湖。」 隆慶四年,知縣易可久修造北門,增外城樓,扁曰「鎮朔重關」 ,又曰「維南固北。」 萬曆八年,知縣陳經言捐貲鳩工,城堞一新,便民。城門五處:一名小東門,一名舊南門,一名小西門,一名崔家鐵門,一名毛家巷門。今止存小西門,為「通道。」 存舊南門,亦不通人行。餘三門俱閉不開。崇禎十一年,知縣甯承勳因流寇往來,連破數次增築之,城高數尺。
皇清康熙七年,地震,城傾十數處,共計二百餘丈。知
縣於覺世捐貲督工堅築之。城東西兩門舊有壕塹,因居民久占,蓋造房屋。崇禎十三年知縣甯承勳周覽大勢浚之。居民多撓其說,承勳力主焉。遂督工挑浚,下皆磚石,原屬「古塹。」
六安州城池 州城歷漢、唐、宋皆土垣。明指揮王志守禦。初甃以甓濬溝碞,嶮可恃,高一丈五尺,週圍三百五十步。正德壬申,流賊寇六,圍三晝夜,幾陷。甲戌,知州李袞協指揮劉芳撤而新之,增置敵臺二十七座,高二丈三尺,週圍一千一十丈,址闊三丈二尺,面闊二丈三尺。東西廣七百六十步,南北袤五百六十丈,「有奇,垛一千三百六十四口。」 修築民十之七,軍三,戍守軍十之七,民三。壕深一丈四尺,闊七丈有奇,周七里一百八十步。自鎮南門迤東至武定門,弔橋畜水如故。自鎮南門迤西至通濟門,多石樑,水傾易涸。自通濟門迤北至武定門,舊引河水入灌,後為民居侵塞,而壕斯湮矣。門四:東曰朝京,南曰鎮南,西曰通濟,北曰「武定。」 有樓,有月城,月城有小樓。嘉靖癸丑,同知鄧向榮以《堪輿說》,於學宮西北間闢便儲門,取運道達舟甚便,且引淠河之秀。隆慶辛未,知州唐可封改題曰「文昌門。」 萬曆己卯,知州楊際會為倉庫大計申閉。辛巳,知州李懋檜以有關文運,乃加葺倉庫,高其牆垣寘棘焉,而文昌門復闢,合四門而五焉。水關二,一在州治北,一在州治南,皆通河。窩鋪二十七,營房五,門各三間,砲臺八,古銅將軍砲八。自崇禎乙亥流寇抵境,城守加嚴。壬午五月,為賊革裏眼襲,八月又為賊張獻忠用地雷轟陷,殺戮殆盡,城樓灰燼,所存舊堵,僅百十之一。冬,安廬道張公亮移守六安,董署州事,通判羅傑修治舊垣,依次增飭。歷數年,士民群集。知州徐潘議令各門整砌,而門樓敵臺,缺者難補,虧者難增,不及舊制多矣。
皇清定鼎後,知州劉克孔動工整理,剋期告成,年深。
多圮。康熙丁巳,知州王所善捐俸修砌,完固如初。東門外關廂約二里許,省部交會,行旅往來,貨物流通。南門外關廂約二里許,英、霍二縣通衢。西門外關廂約三里許,通西山諸鄉鎮大路。北門外關廂約二里許,陸通濠梁上達
京師各省水通正陽關,西抵「朱仙鎮」 ,東抵淮安。凡
豫省客貨,由水路溯淠而至龍津渡,即於北關登陸赴孔城南入於江,而兩淮引鹽亦由洪澤湖溯泗入淠至龍津,而桐城、舒城、合肥諸邑皆於此運銷焉。豫章、東粵客貨,由孔城登陸而至北關,即於龍津渡過載,順流以往正陽故北關。
尤為要途。此四關者,俱有街巷柵欄,作城池外衛。惟文昌門以後闢無關廂,民居稀少,有庵名「護城」 ,亦外障之意。向年淠河逼繞城下,泊船受運,故又名便儲門。今水流變遷,去城漸遠,漕儲之出,挑運稍艱,多費物力矣。
英山縣城池 ,英山前無可考。元時戊寅築土城,週圍三里,後圮。逮至明,蒞茲土者,以倚山帶河為險,不復築城。成化間,知縣徐綱令民沿河植柳以蔽。弘治己未,因盜起,主簿徐璋承檄築土城,高一丈二尺,闊五尺,東南因河為壕,無城。嘉靖十九年,知縣歐陽祥龍見西門河水去而勿還,不足以衛城險,且言「地理無甚利,乃令民積石築堤以障之,則河水瀠洄,風氣攸聚,邑甚賴之。今城垣久已傾頹,河水泛漲,居民數十家結草為廬,零落散居,東西各設柵欄門以蔽虎狼,名為邑治,實同茅店。」
霍山縣城池 ,古縣廢為故埠鎮。元末曹平章保障是地,壘土為城。弘治甲寅,居民錢俸奏復為縣。崔中奉宋郡守檄,因故址修築之。城延袤千一百丈,高一丈二尺,池深一丈,為門四,為敵樓二,為水關二。嘉靖間,陳中復以垣卑易攀,更砌磚城,增高丈有八尺。又以城北枕河,水漲易壞,砌石堤以遏其衝。今尚有《廣濟埠碑》。至隆慶初,楊楠復壘石增岸數十丈,惟北門右八十餘丈,以迫水受嚙,雖有石堤,尚無磚城。萬曆丙申年,吳達分里補完,城始相接如圜。所缺者,惟東門外原有馬道暨過街水溝,直抵太平橋,今皆淤塞矣。明季城毀於寇,僅存故址。曾廷傑殫力增修,計丈派里而城復完。未幾又毀,苦無舊壘,張相不忍再煩民力,躬自倡募,士民競勸,不三月而城成。東為啟明門,西長庚門,南崇壽門,北拱辰門。吳令因順水風射治後更向鼎建舊門樓,改「三官廟。今存敵樓二:一在東門外,一在西門外,今廢水關二:一在南城入水,一在北城出水,廢為平陸久矣。」 欒令始至,立督挑濬,捐工以倡之,建閘南門外,接水入城,今已通流,遶北而去。儒學前原有新南門名「躍龍門」 ,以門內有躍龍池也。門外路直衝入學,為形家忌,故閉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