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87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百七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八百七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七十三卷目錄

 九江府部彙考一

  九江府建置沿革考

  九江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九江府星野考

  九江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八百七十三卷

九江府部彙考一 編輯

九江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本府

《禹貢》荊、揚二州之域。春秋為吳楚地。戰國屬楚境。秦設九江郡。漢初屬淮南國,後屬豫章郡。三國吳屬武昌郡。晉為廬江、武昌、豫章三郡地。後置潯陽郡,屬江州。宋齊因之。梁移九江治湓城,即今府治也。隋置九江郡,領縣二,湓城、彭澤。唐為江州,又為潯陽郡,後復為江州。五季屬吳。南唐為奉化軍節度。宋為江州,領縣五,與今同。建炎初,陞為定江軍江西安撫司。元置江州路。明改為九江府,屬江西布政司,領縣五。

皇清因之,領縣五:

德化縣:附郭。

漢潯陽縣屬廬江郡,柴桑縣屬豫章郡。晉初,柴桑縣屬武昌郡,後屬潯陽郡。潯陽縣在郡治十五里鶴問寨,柴桑縣在郡西南九十里楚城鄉。元帝建都揚州,文置九江縣,尋又省九江縣入潯陽縣。義熙八年,省潯陽縣入柴桑縣。梁又析置汝南縣。隋開皇九年平陳之後,省郡及汝南、柴桑二縣,復置潯陽縣,時因水患,仍遷縣入城,今縣治也。十八年,改為彭蠡縣。大業初,復置郡,名曰九江,改彭蠡縣曰彭城縣,尋又改為湓城縣。唐武德五年,析彭城縣置楚城縣。貞觀八年,省楚城縣,更置潯陽縣。南唐改為德化縣,屬江州。宋因之。元屬江州路。明屬九江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德安縣

漢歷陵縣地,屬豫章郡。新莽改曰蒲亭。東漢復為歷陵縣,仍屬豫章郡。晉屬鄱陽郡。梁省入柴桑縣。隋為湓城縣南境。唐武德五年,析置楚城縣。武德八年,又以歷陵之故址立為蒲塘驛,隸楚城縣。後兩改為蒲塘場,尋廢復置者再。五代吳順義七年,立為德安縣,屬潯陽郡。宋因之。元屬江州路。明屬九江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

瑞昌縣

漢時地在柴桑之北,潯陽之西,隸潯陽縣。三國時,周瑜破赤壁,令程普領兵駐此,忽群烏飛集軍中,讖曰:「翌日必有祥。」 既而得捷,遂名為赤烏鎮。晉永嘉初,省潯陽入柴桑縣,為柴桑地。隋改湓城縣為湓城地。唐初復改為潯陽縣,地仍屬焉。建中時,析立為場。南唐時陞為瑞昌縣。宋因之。元屬江州路。明屬九江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四里。

湖口縣

漢為鄡陽鎮,隸豫章郡。鄡陽,即今都昌縣。建武二年,改隸彭澤縣。劉宋時為湖口戍,齊、梁、陳皆為鎮。隋屬九江郡。唐屬潯陽郡。南唐始割彭澤縣「五柳」 、彭澤二鄉之地,陞立為湖口縣,以在彭蠡湖口故名。彭澤鄉即陶元亮為彭澤時故址。宋屬江州。元屬江州路。明屬九江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七里。

彭澤縣

春秋為楚地。秦屬九江郡。漢置彭澤縣,屬豫章郡。三國為吳地。晉初,屬豫章。懷帝永嘉元年,改屬潯陽郡。安帝義熙八年,屬九江郡。其縣在古彭澤鄉,今湖口縣。梁屬太原郡。隋置龍城縣,屬江州,後復改彭澤縣,屬九江郡。唐初置浩州,移彭澤為附郭。武德八年,州廢,縣屬江州。南唐昇元二年,徙縣於小孤江次,即今縣治。宋因之。元屬江州路。明屬九江府。

皇清因之,編戶一十八里

九江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

九江府疆域圖

九江府疆域圖

本府。德化縣附郭。

東至江南池州府東流縣界浩山,三百七十里。西至湖廣武昌府興國州界亭子山,一百七十里。

南至南康府星子縣界吳障山,三十里。

北「絕江街」 西即湖廣之黃梅縣。

自府至省城三百里至

京師四千六百里

東西廣五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德化縣》:

德化附邑也。東至湖口縣界彭蠡湖五十五里,西至瑞昌縣界七十里。

南至德安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絕江街

東西廣一百五里,南北袤一百二十里。

德安縣

府南一百二十里為「德安」 ,東至南康府星子縣界十五里。

西至南昌府武寧縣界,九十里。

南至南康府建昌縣界二十二里。

北至德化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瑞昌縣

府西九十里為「瑞昌。」 東至德化縣界二十里,西至湖廣興國州界五十里。

南至德安縣界,四十里。

北「絕江」 ,至湖廣廣濟縣界四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湖口縣

府東六十里為「湖口」 ,東至彭澤縣界五十里,西至德化縣界十五里。

南至南康府都昌縣界八十里。

北至彭澤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六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彭澤縣

府東一百五十里為「彭澤。」 東至江南池州府東流縣界六十里。

西至湖口縣界,六十里。

南至南康府都昌縣界一百里。

北扺大江

東西廣六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德化縣附郭。

《方輿勝覽》,「左挾彭蠡,右傍通川,陸通五嶺,勢踞三江,襟帶上流。」

《圖經》「南面廬山,北枕大江。」

《一統志》:「山亞五嶽,江比四溟。」

《元史》:「江西襟喉之地。」

舊《志》:「德安接岷山之脈,彭澤挺文筆之峰。蜀江合湓浦,孤山峙鄡鎮,吳、楚襟喉,江右衝要,東南望鎮也。」

德化縣 德化,山擁千峰,江環九派,岡蜿蜒而逆赴,磯橫亙而下關,惜漸就崩圮,幸中江、新生三洲,連亙數十里,尚能全其勝概。

德安縣 德安接岷山之派,向博山之陽,形如鳳翥,勢若屏開。西北諸山,發自崑崙,層峰疊翠;東北諸山,脈自匡廬,鴻驚鹿跂。

瑞昌縣 瑞昌,東北匯兩湖之水,西南聳萬疊之峰,背枕韓市,面挹匡廬,形若宿鸞,勢如磐石。湖口縣 湖口,鐵屏橫峙於前,石鐘環抱於側,據江湖之險,當吳楚之衝。

《彭澤縣 》,「彭澤,據彭蠡,跨海門砥柱,橫江龍城。」

考證

《四塞》亦江右屏藩之邑。

九江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屬總

《漢書·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地理志》:「吳地,分九江、豫章屬焉。」

蔡邕《月令》:「斗六度至須女二度為星紀,大雪冬至居之,吳越分野。」

《晉書天文志》:「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國則吳越。」

魏太史令陳卓論郡國所入宿度:斗、牽牛。吳越揚州、九江入斗一度。

《後漢書》註:「玉衡者,斗九星也,第六星主揚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乙巳為豫章,辛巳為丹陽,己巳為廬江,癸巳為九江。」

《一統志》:「九江府天文鬥牛分野。」

李瀅云:「按九江古吳楚間地,曰星紀之次,於十二辰為丑,於二十八宿分野為鬥牛。自《周禮》至」

《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
既詳哉其言之矣但
編輯

《班史》、魏太史令及《劉文成》所列分野度數殊不合。又《天文書》以二十八宿主十二州,而斗兼之。若北斗第二星曰璇,主楚;第四星曰權,主吳;於三台則荊揚屬上台司命之下星。於天市垣則東第六星曰吳越。西垣第二星曰楚。於五車則中央一星曰司空,主鎮星越。於五緯,則吳、楚之疆,候在熒惑。今並列之。

九江府山川考        府志 編輯

本府。德化縣附郭。

廬山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古南障山,匡俗結廬於此。《九微志》云:「周武王時,方黼與老聃跨白驢入山仙去,惟廬存,故名。」 其脈來自高梁,白藤迤𨓦走東北,三面阻水,其西乃大陸,群山所奔湊也。其支南行三數十里,盡乎鄱陽之汜,南康郡之所負也。西南行者,盡乎吳城;其東北行三數十里,盡乎南湖觜。其折而西,則盡乎湓浦,九江郡之所居也。蜿蜒蟬聯,指列條敷,綿亙垂五百里,洪州諸郡下流之屏障。大嶺凡七重,高二千三百六十丈,或雲高七千三百六十丈。山無主峰,橫潰四出,嶢嶢寥寥,各為尊高,不相揖拱,異於武當、太華諸名嶽。嘉遯之流,繼響巖窟,龍潛鳳采之士,往者忘歸矣。《山疏》:「凡登廬頂,其大道」 有三:「自白雲峰寺入者為北道;自含鄱口入者為南道;自淨慧寺入者為東道」 ;皆可輿。其他小徑皆巉絕,而東南道又荒僻少人跡,好奇者間一至焉。獨北道以雲峰寺故,縉紳大夫多由之。

天花井山 《山疏》:「天花井山雖居廬阜之末,然其支散為諸岡阜,所行甚遠。其東北行者為烏稍,為丫髻。而丫髻之散,其支有九,其大者為鳳皇、栗樹、長嶺諸山。而長嶺之支,西踰磨刀澗,委蛇盤旋,自潯東門入為兵備道九江衛、九江府諸公署而盡於湓浦。又小支自栗樹嶺益西,為城南石塘鋪諸岡阜,而盡於孫家」 湖,山勢踴躍軒軒,若飛若舞,若揖若顧,以趨潯陽。九江府實處其永地甚勝。而丫髻山側又有地名天子堂,然皆穿鑿斷裂不完整。自烏稍、丫髻以至潯陽東門外,凡三鑿之。而丫髻所鑿處名缺子坳,當兩山間溝而絕之,深八九尺,廣五六尺。俗所傳銅釘狗骨厭勝之說,與《桯史》所記無異。而東門之壟,乃鑿為大渠,通老鸛塘。當初鑿時,其鑿處水皆赤如血,然不的知孰鑿之者。或曰元順帝,或曰陳友諒慮兵敗為他人有,故鑿。或曰「劉基惡友諒都江州,得勝地,使諜誘之,鑿渠以泄敗之。」 或曰「友諒既敗,劉基以地形勝慮生英雄覬覦心,言於明太祖而鑿也。」

康王谷 在廬山,去府城四十里。《竹書紀年》:「周康王十六年,南巡狩,至九江廬山。」 即此。

大孤山 在府東南彭蠡洪濤中,屹然獨峙,有「大將當關,萬夫咸服」 之概。

吳障山 在府東三十里,過此即南康界。或雲「有吳章者居此,故名。」

延枝山 在府治左

龍門山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與駱駝山相對如門。湓水經此入於江。

螺子山 :在府城南五十里。由雙劍峰發脈,蟠結宛轉如螺形。

欽天山 :在府城南二里許。

義門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與株嶺高良相接,義門陳氏居其下。

大小石門山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自瑞昌愁山發脈。二山對聳,中間相去百餘步。山下兩傍有石如屏,四面相對,俗雲「大小城門。」

靖居山 在府城西南六十里。昔有人於此射鹿,墮胎而斃,其人遂折弓矢修道,因名山曰「靖居。」

雞籠山 :在府城西南四十里。有石雞,冠距如生。

駱駝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蹲踞如駱駝,其下有水通大江,《桯史》稱「落拖山。」

株嶺山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其脈自高良山多怪石叢木。

高良山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高聳秀拔,為諸山最。昔有高良氏居此。

柴桑山 在府城西南九十里。《寰宇記》云:「柴桑古栗里,陶潛居此。」

蛇岡嶺 在府城南三十里廬山之麓。其形如蛇游。

鳳凰嶺 在府城東五里,俗名「長嶺。」

上霄峰 在廬山上,有石室、石樑、瀑布。秦始皇嘗登此,謂「與霄漢相接,有禹刻及秦皇、漢武刻。太史公亦嘗登此。」

圭璧峰 在府城南廬山北,與錦繡峰相並。下有仙人巖,即今白龍潭上劉越洞。

蓮花峰 在府城東南三十里。晉董奉館此峰,下有杏林遺跡,漢仙官劉綱亦謫居其地。錦繡峰 山蔥蒨如舒。錦風洞在峰北小山側,高不滿尺,常有風自至,夏寒冬燠,凜凜逼人。香爐峰 在府城西南五十里,廬山之北。峰形圓聳,氣靄若煙,南有巨石如人,又曰石人峰。擲筆峰 在大林峰北。相傳晉慧遠製《涅槃經》疏成,擲筆於此。

雙劍峰 在府城南龍門西。形勢插天,宛如雙劍,與府治正對。《桯史》:宋乾道中,蜀人唐立方來守九江,謂曹翰攻江州時,寔屠其民。其後李成等寇亦嘗入郛,意皆雙劍所致。乃闢譙樓前地,築為二城,夾樓而矗其上,謂之匣劍。

石耳峰 在府城南七十里,廬山之北。其峰有二,並列高聳,形如兩耳。圓通寺在其下。宋人有詩:「朝踏紅塵暮宿雲,往來車馬謾紛紛。」溪橋下潺湲水,惟有峰頭石耳聞。

「天池峰 」 在天池寺側。

大林峰 在廬山天池寺側,下有新蘿巖、雞冠石、飯牛池,其峰林木蓊鬱。

鐵船峰 ,在天池寺側。

石鏡峰 ,舊雲「在廬山之北,形如圓鏡,光彩高明」 ,今無此石。

九奇峰 ,廬山諸峰合觀之有九。李白詩云:「屏山九疊雲錦張。」

佛手巖 在廬山天池寺右,石壁垂下如手。七里岡 在府城南五十里,橫亙平曠,袤七里。王弘岡 在府城西南九十里,晉王弘遣白衣人送元亮酒處。

水簾洞 ,在廬山之下。洞之左右,林壑幽奇,門高二十餘丈,四時傾瀉如織。

蓮花洞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廬山之北。洞門高丈許,藤蘿交蔭,晝日常黯。有風出其內,水源不竭,通新橋大河。今三峰之下無此洞。洞外溪上明給事黃雲師隱居,築「蓮穀草堂。」

劉越洞 ,在蓮花洞東上一里許,巉壁倚天。洞高廣四尺,深不可測,匡俗之師劉越隱於此詠真洞 去城三十里,在太平宮後山,一名飛雲洞。《真仙通鑑》云:有桂心淵者,人謂之桂風子,隱居其間,後屍解去。要不知何代人也。

白鶴洞 在德化縣白鶴鄉義門株嶺山下。門高一丈許,中泉水四時不竭,灌田百頃,內深遠無際。俗傳白鶴仙人於此修道。

清泉洞 在縣南昌鄉。去府西九十餘里。洞門高丈許,內深如屋,水源不竭,百頃資其灌溉。潯陽江 在府城西北。洞庭九水合流至此,遶郡城而下四十里,又合彭蠡湖東流入海。龍開河 在城西一里許,長一百五十里,源發瑞昌縣清湓鄉,東流入大江,水漲由大江而逆

考證

泛為鶴問寨,世傳古有龍開之。

湓浦港 在府城西半里。西通龍開河,北通大江。淵深莫測,秋冬不竭。民居兩岸,風高水靜,長如曳練,可泊舟楫。源發瑞昌縣清湓鄉,因名「白樂」 大聽商婦琵琶處。今為民積穢壅塞,僅餘一溝,不得通河矣。

濂溪港 在府城南十五里。自廬山西北流,合龍開河入江。宋儒周元公寓此,因名。

女兒港 在府城東。發源廬山,北流二十五里入彭蠡湖。水漲可容舟百餘,因孤山峙其前,俗訛作「姑」 ,遂以名。港東北洲皆白沙,水漬日照之,燦如黃金色,曰金沙洲。明太祖與陳友諒戰鄱湖時,艤舟洲下。有術士能以術嘯風揚沙,風忽轉為明用,友諒軍盡眯明師,殲之洲上。

將軍套港 :在南湖觜。明師扼江時,於此作浮橋以渡師,或曰「樹柵以遏奔衝者。」 今柵木為沙所壅,猶見其杪雲。

小港 :在府城西南七里許。一名「官牌夾。」 濱江可泊舟。

甘棠湖 在府城南,一名景星湖。唐刺史李渤築堤於湖西,人不病涉。後人懷其德,因名其湖曰「甘棠」 ,上有梁。

鶴問湖 :在府城西一十五里。世傳晉陶侃擇地葬母,至此遇異人云:「前有牛眠處可葬。」 言畢,化鶴而去。

官湖 在赤松鄉,去府城西三十里,臨大江。春夏江水泛漲,茭葦合生,不容舟楫。其湖產魚,設河泊所於旁。

宮亭湖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即彭蠡湖下流。《十道志》云:「湖神能分風而帆南北。」 宋秦觀宿湖邊,惜竹軒夢神女贈詩云:「不知水宿分風浦,何似秋眠惜竹軒。聞道文章妙天下,廬山對面可無言。」 祭酒李時敏詩:「一水遙涵萬頃秋,微茫何處覓芳洲。西連吳楚三江匯,東道滄溟萬里流。仙島凌空沙上出,曉霞分彩日邊」 浮。知君獨得乘槎路,不向煙波倚棹謳。

芳蘭湖 在仁貴鄉,去府城東二十里。發脈廬山,澗水東流入彭蠡湖。水漲,湖光瀲灔,水退則一溝泓靜,岸草如蘭。明少參黃堯彩隱此,構廬其上。

小池湖  、沙池湖  、杜家湖 俱在封郭洲。

白水湖 即白水港,去府城五里許。水漲為湖,水落為港。

江磯湖 在府城北四十里,旁有磯。

柘港湖 在仁貴鄉,去府城北一十五里。水漲為湖,其地宜柘。

庾樓磯 在府治後,城外臨江。晉庾亮構樓其上,歲久崩壞,漸及城麓。明嘉靖十一年,知府馬紀命工甃石,袤亙里許,江城恃以固焉。

仁磯 在縣西三十里。宋進士張夢祥隱此。白石磯 在府城東北三十里江濱,白石巉巖。回風磯 在府城東北四十里。舟楫至此,俱轉篷避風。

回龍磯 :在府城東北半里許,為郡治下沙,舊名「小獅坡。」 鎖江樓建。其處有塔作文峰。今岸崩,勢將及塔。

虎跑泉 在舍利院塔左。慧遠與社賢遊上方,患水遠,有「虎跑石」 出泉。

卓錫泉 在東林寺。周景式《廬山記》:「諸道人行卜地,息此而渴。遠法師以杖卓地,泉出。」

「冰壺泉 」 在東林寺殿後。

聰明泉 在東林寺。陳舜俞《廬山記》:「遠公與殷仲堪論道,殷才辯縱橫,遠指流泉謂曰:『君侯聰明若斯泉矣』。」

龍泉 在東林寺外山。天旱,遠法師命諸道人讀《龍王經》,其側泉中有物如蛇而角騰去,須臾即雨。

神泉 在廬山錦繡峰下。宋紹興間,皇甫坦隱山中,高宗名其居曰清虛觀。初觀成,苦水遠,坦使人荷鋤劚觀側地,應手泉湧。高宗聞,為大書「神泉」 二字賜之,坦鐫石壁。今石壁字不知何在。湯泉 ,在府城南九十里廬山下。

蓮花池 在府學宮前,大五畝。郡守蘇致中開濬,種蓮。

鄂王池 在府治南。宋岳武穆節鎮江州時鑿,後在舊清戎館。

白家池 在府治西,唐白居易鑿以養魚種荷。「白蓮池 」 ,在東林寺,慧遠鑿。

寶石池 ,去府城三十里,在太平宮內,唐元宗賜名也。異石晶熒,夜發光彩。後為亂兵所焚,石

死池亦荒翳僅存

道源池 在德化縣學前。明嘉靖時鑿。

烏龍潭 :在「太平宮」 側。

白龍潭 在天池寺側

虎溪 在東林寺前。慧遠送客過此,虎輒鳴。石門澗 ,在府城南四十里廬山下,水流石岸如門。

磨刀澗 在府城東三里許,通白水湖。石可利刀,故名。

甘棠湖堤 ,唐李渤所築,即今新壩。九江郡城前臨湖水,郡氣所鍾,城藉為壕,舟楫往來,以資搬運,尤為日用急務。李堤久圮,明嘉靖間,兵備陶承學、郡守馬紀鍾卿各修築長堤而梁之。堤形卑下,日久傾頹過半,夏秋江水泛入淹沒,冬春則又涸瀉無餘。萬曆癸丑,兵備葛寅亮築石堤以為固,名「西成堤。」 又建石閘一,上施拖橋,亦以「西成」 名之。「閘夫以時啟閉。冬春則下板用橋,以注湖水、可資搬運。夏秋則撤板去橋,以通江水。」

李公堤 在府城後庾樓磯。風濤衝激,逼近城麓。正德九年,郡守李從立甃石為堤,建亭其上。今亭圮於江。

謝公堤 在府城西門外泥沱觜,其地俱淤,上為龍開河、官牌夾,二水衝激,崩陷無常。明嘉靖間,兵備謝迪與戶部主事祖琚協謀築隄,長半里許。

海天堤 在府城西。路通瑞昌舊湖,行者必舟。明正德初,僧通進因其地低窪,請於兵備道馮顯,築長堤五六里許,植柳千株,建寺其側,題曰「海天。」

皇清順治間,僧大德拆毀。

胡公堤 在甘棠湖側。司李胡宗虞修築,兩旁植柳,春日綠接湖光,望之濯濯。

封郭洲堤 ,縣令俞汝為建,自李家口起,至小池口一帶,德化民畝,暨南昌、九江、蘄州三衛屯在焉。堤成,民始安堵,戶有蓋藏,遂為永利。嚴家閘 ,在江北三十里黃梅地方。明萬曆三年建堤後,江溢雖障,而內泛無洩,禾稼多淹,以致稅糧無出,洲民病甚。三十五年,縣令孫同倫按其地形水勢,惟黃梅出水為便,因是順勢開通建閘,以時啟閉。旱則閉之以資灌溉。澇則啟之,以消內泛。庶水旱不致為災。

赤松閘 在府城西七十里。明萬曆四十八年,縣令周世盛建閘,洩水千頃,皆為膏腴。

德安縣

博陽山 在縣治南十二里。《漢書》「豫章歷陵縣有博陽山。」 註云:「古人以為敷淺源根盤三十餘里,峰巒奇疊,為邑重鎮。」

望夫山 :在縣治西北二十里。《方輿記》云:「昔人行役未回,其妻日登此山而望。」

葛洪山 :在縣治北四十里許。世傳葛仙翁遊此。

石鼓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許。俗傳,每天陰,輒聞鼓聲。

崑崙山 :在縣治西北一百二十里。山巔二湖,有王子喬、禮斗石、石罅牡丹。一本色如丹砂,傳為子喬手種,人間不易移植。

東佳山 在縣治西北八十里。其下有紫巖泉。義豐山 在縣治一里。昔義門陳氏有良田在此,屢值豐稔,因名。

史君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唐李渤為江州刺史,置書院於此。

烏石山 在仙壇鄉,去縣治北十里。旁有石高二丈餘,名獅子巖。東北自廬山來,盡於東;西北自東佳山來,盡於西。兩岸相對如門,又名「烏石門。」 其中平疇廣野,東西北三河皆瀠匯於前。一里許,由石門流出,道旁石竅有泉清冽。其山相傳神禹治水所開,今兩岸若有疏鑿痕。

獅子山 去縣二里許。磅礡蹲踞,狀若獅子。尖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

道顏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

鳳凰山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

孤山 ,在縣北十里。山勢孤特。

明山 :在縣治東北二十里。

彭山 :在縣治西北二十里。

百家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其山廣大,盤據數十里。

寶山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

大塘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山塢有塘,約數十畝。

金雞山 在縣西南十里。

白石巖 在縣東佳山之巔,高二十餘丈,其巖石色潔白。

紫巖 在東佳泉之上。巖石峻聳,平正如壁,望之紫色瑩潤。泉出其下,飛白瀉碧,猿猱往來,恬不畏人。其泉天晴則西流,雨復注之東東流則西水遂絕,西流亦如之。若雨晴未定,則西有小水,遇旱,人慾塞其竇,挽之於東,亦不能也。中流名馬尾泉,旁流則人開以灌禾者。其下有龍潭,旱則馬尾之水微而潭水多,但不能及遠。歲豐,則潭水少,而東西流大。自泉西行數步至石洞,深不可及。洞口有仙人跡及馬蹄,遇大雨,濁水噴湧出,或流杉篙、船板、黑魚諸物。旱則瑞昌、建昌、武陵諸邑之禱雨者必至。至必秉火炬以入,火滅即昏不知所出。進四十里許有大湖,昔求雨,有善泅者過其湖,見小山及田,或擊桃符,用狗「首觸龍,聞土雷之聲即得雨。」 自洞西半里至百鳥洞,厥地恆乾,雖大雨不入洞門。有三重:其一光亮寬敞,可容百餘人,石壁上有梅,有松如畫,夏集百鳥,冬多宿於其上。其二可容七八十人進;三重極寒,有小池倒垂尖峰,水滴滴不絕,龍鬚虎耳諸草生焉。三重後須火照,入見巖閣,然莫窮其所止。自洞西行半里,有小泉注田,旱暵不竭。又半里,至石菖蒲墩,多居屋,可容萬人。又一里,至長溪山,乃下焉。「石洞東行二里,至赤壁崖,其石色紫,方圓三十五丈,高二十餘丈,壁光間有微竅,猿猱多攀藏,人取之不能下。一里,至觀音洞,有石門方圓七丈餘,中有石觀音、石香爐,生成自然。」 洞一里下山。

博陽川 在縣治東南,入彭蠡湖。每春夏秋水瀰漫,通四方舟,冬涸僅容小艇。

廬山河 在縣治東北。自廬山烏龍潭發源,西南流至烏石門,與東北二河合。

黃。河, 在縣北。其源自高良鐵爐,經黃坂至烏石門,與東西二水合。

西河 :在縣治西北,至烏石門與東北二水合,又名三港口。

箬山河 在縣西北迎恩門外,與東北諸水合。金帶河 在縣治西。流經西南,與東北二水合,四面旋遶如帶。後以山溪暴漲,縣西義豐門外百餘步衝決,與箬山河合,而縣之水竭矣。明嘉靖二十六年,縣令蔡元偉議開之。

吳山泉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

靜泉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其泉平地流出,寂然無聲。

硤石泉 在縣東北二十里硤石嶺下。每遇大旱,灌之,禾倍於常歲。

烏石泉 祥前烏石山

「湧水泉 」 在敷陽山,其泉平地湧出。

佘家泉 在望夫山下。歲旱,鄉民於此取水禱雨。

寶泉 在寶山下

東佳山 「祥前紫巖。」

瑞昌縣

石沃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赤湖水中。

甪里山 ,在縣南四十里。世傳漢甪里先生常遊此。

蘇山 在縣西北。相傳蘇耽沖舉於此。

清湓山 ,在縣西七十里,巍然為群山之表,有淵如盆,冬夏不竭,產菱芡甚美。

白龍山 在縣西一十里。白龍泉水遶流山麓。榜山 在縣治南五里。形如掛榜。

鯉魚山 :去縣治三十里。

馬頭山 :去縣治四十里。

獅子山 在金城鄉,去縣四十里。

火爐山 在金城鄉

連山 在縣二十里安太鄉。九峰相屬。

《鑽天山 》,其高插天。

「洪山   」 、「走馬山  、丫頭山 ,俱安太鄉山。」

寶山   、白馬山  、橫立山。

羅城山   、韭山 俱甘露鄉。

烏石山 在歸義鄉

青竹山 在赤湖中,湖水暴長,墩形如故,中多竹。

馬脊山 :在縣治西北五十里。

羊腸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書堂山 ,去縣七十里。傳為王子喬讀書處。有石房石壁,墨朱跡。

愁山 在縣西六十里。嵯峨陡峻,行者愁焉。赤顏山 ,在縣治西北一百二十里。蛇徑鳥道,與玉華洞連。舊傳赤松子遊此。

鼓山 在洪陽上鄉,宋祝仙飛昇處。

亭子山 去縣十里。宋元豐間,蘇軾自黃州往均州視弟轍經此,題詩壁間,以餘墨灑竹,至今竹生墨點,後人愛之,構亭其上。

王喬洞 在縣西二十五里。昔王喬住此。玉華洞 ,在縣西十五里。泉涌如雷。唐僧於洞中獲磬與錢,皆漢物。宋趙汝馭《詩》云:「唐僧逢漢寶,山洞得仙名。」

赤湖 在縣治東北二十里。世傳赤松子嘗遊下巢湖 。古巢父居在縣北四十里。

南湖   、楊柳湖 俱安太鄉。

白馬湖 在金城鄉

瀼溪 在縣南五十步。唐元結嘗居此,有《詩》曰:「尤愛此溪水,而能成讓名。」

螺溪 去縣五里,水中有石如螺。

白龍泉 在縣西二十里安太鄉。懸巖洞中,有潮信之異。昔李成寇境,白龍顯應,泉霧四起,賊不敢近。旁有顯濟廟。宋慶元六年,敕封孚澤侯。溫泉 在金城鄉,其水常溫。

石房泉 在安太鄉。後海泉,石穴方正如房。張公泉 在安太鄉。

王家泉 在甘露鄉。泉出石巖,巖上有石如鐘,如寶蓋。

大塅泉 在甘露鄉。平地湧出,四時不竭,溉田百餘頃。

黃土泉 在歸義鄉。泉源有潭,其深莫測。《魚泉 》,在歸義鄉。春雷震,有小魚湧出,色皆花。居民聞雷則候之取食。

五龍泉 在歸義鄉,出小石洞中,僅容人入。每水大湧則大雨,小湧則小雨,占旱澇甚驗。大泉 在歸義鄉。泉有龍,禱雨輒應。

蘆泉 在清湓鄉。世傳泉與江通,時有故蘆湧出。

梅山泉 在王仙鄉

石洋泉 在洪上

海溪泉 在洪上

南泉 在洪下。懸巖飛瀑,冬溫夏寒,溉田數百畝。泉左有洞,多奇石,有龍祈禱輒應。

王喬泉 在歸義鄉。內。有「懸旌滴泉」 、「天窩石鐘」 ,王子喬修煉處。

萊子洞 :在烏岡山。相傳老萊子隱處。

蒼城墩 在瀼溪旁,舊有三賢祠。

營盤洲 在螺石口。平地五墩。相傳明太祖追偽陳時築。

《丁溪 》溪得一銅頭,民肖像號為丁公,神極威靈。後乩稱「吾乃唐開元禮部尚書楊嗣復也。」 邑人嚴祀之。

湖口縣

石鐘山 有二,上鐘山在縣南,下鐘山在縣北,兩山對峙,獻秀爭奇。酈道元謂:「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石門山 :在縣治南,兩峰對聳如門,當兩石間垂流數丈,有石可坐千人。

鐵屏山 :在學宮前,橫亙百步,臨江滸。

愨頭山 ,在縣南二里,與上鐘山連。

武山 在縣治東五十里,山旁有雙峰如劍。東石山 在縣南五十里,旁有龍井,頂多雲氣。龍潭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龍潭在其下。馬跡山 在縣治東四十里,有石如馬蹄。浮山 在縣南七十里,形如浮龜。

鳳山 :在縣治東南五十里。

屏風山 在縣南七十里。

花尖山 ,在縣東四十里。峰如芙蓉。

酬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或雲「山下有醴泉。」 旗山 在松壽山前。相傳明太祖與陳友諒鄱湖鏖戰,忽見山巔衣黃者麾旗而諒,浮橋解。松壽山 在旗山後,去縣治三里許,以古松名,今凋矣。

黃牛洑山 在縣治東南一十里,又名射蛟浦。《神仙通鑑》:「晉永嘉中,真君許遜因蛟精化為黃牛,臥沙磧,剪紙化黑牛與鬥,俟其戰酣,斬左股。」 是其處。

陪湖山 :在縣治東四里。

白虎塘山 去黃牛洑山二里許。

穀子山 ,去白虎塘六里,其形如穀。

城門山 :兩山相對如門,去穀子山五里。筆架山 :去城門山四里。

峽山 ,在縣北三十里。俗望「山頂出雲」 ,可以占雨。

西山 在縣北二十里

香爐墩山 :與西山相連,狀如香爐,縣治關扃。

無相寺山 :在牛腳湖。舊有二井,出鹽供寺用,今湮。

柘磯山 在縣北四里許。其峰峻,沙擁之。老臺山 在縣治東五里,與柘磯山連,上有桓公廟。

黃嶺山 ,在縣東四十里。

長嶺山 :在縣南七十里,根盤數十里。

大嶺山 ,在縣東二里許。東通彭澤,西扺縣治,山之高者。

小嶺山 在縣治南二里。其峰峭拔,險於大嶺。禁江 在縣西北。上通九江,下接小孤,冬涸。彭蠡湖 在縣治南。《禹貢》「彭蠡既瀦」 ,是也。皁湖 在縣東四十里。自劉家市橋來,入彭蠡湖。有巨石,其色黑。

牛腳湖 在縣治北一十里,又名「牛橋湖。」 通大江,地接菱石磯,水漲瀰漫浩蕩,涸則淺狹。《土目》湖 與皁湖支流連絡,地界都昌。

白虎塘 在縣東南十里。水漲通舟楫,出入彭蠡湖。

射蛟浦 在縣治東南一十里,一名黃牛洑。昔漢武帝自潯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疑即此。蘇觀堤 去縣二十里,長二里許。堤旁植柳,當春夏交,綠陰蔽天,百鳥爭鳴,漲則野渡叢舟,涸亦白蘋彌望。彭蠡、五老、大孤諸勝,宛在目前,亦一邑美觀也。

虹橋港 :在彭澤驛前。

柘磯 :在縣治北五里。磯出半江,最險,遞運所在其側。

菱石磯 在縣北十五里。有巡檢司。

楊港 在縣北,通大江。

「黃家泊 」 即黃茅潭,村居河泊舟楫。

冷水泉 去縣治北二里橛頭下。瑩澈如冰鑑,味甘不竭。

九曲池 在彭澤鄉。晉陶元亮宰彭澤時所濬。暇日與陸修靜、周續之流觴而飲,今成小港。「洗墨池 」 在縣南三十里。相傳陶元亮以滌筆硯者。

聖池 ,在縣南東嶽祠前,祈雨有感,因名。石屏 在上鐘山巔,壁立如屏。

石几 在石屏前,方平如幾。

蟹口井 在縣治內。相傳晉郭璞取地形似蟹,掘井以象其口。又有蟹眼井二,在治左右;「義井 」 在縣治一里。唐天福間邑民曹氏開,以利人。

彭澤縣

觀音山 在縣北一里。元至正元年四月八日,雪集壁間,現大士像,因立佛堂山中。

定山 ,在縣南三十里。晉天福元年,有羅漢現此,因立寺。

小孤山 在縣治一十里大江中,一名髻山。大孤似鞋,名鞋山;小孤似髻,名髻山。江側有彭浪磯,俗訛云:彭浪為小孤婿廟像,遂婦飾,而敕額為「聖母」 雲。

馬當山 去縣四十里,橫枕大江,烈風撼浪,人為立廟。唐王勃舟過其下,遇神,賜以順風,一夕至洪州。作《滕王閣序》,陸魯望銘云:「天下之險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呂梁」 ,合二險而為一。吾又聞乎馬當

鳳凰山 在縣西,下有讀書岩、潛玉洞。

浩山 ,在縣東九十里。唐李大亮擇「彭澤山之高者莫若此」 ,因名浩山,而立浩州。

仙跡山 ,在縣東四十里,上有巨人跡。

武山 在建安西南,與廬山夾鄱湖而峙,根盤四十餘里,此亦西南最高處。上有茨菇池,池畔有寶華寺,俗傳有赤腳僧煉丹於此。

帽山 :去縣治東一里許。

橫山 :在縣治南三十里。

《石壁鳴》山 ,在五柳鄉。群峰擁翠,茂竹佳茗。山靈地迥,為禪丈稱首。

石壁山 在縣治南四十里,一名玉壺洞。宋有客題詩云:「洞前流水碧於苔,洞口桃花撲面開。轉頭望斷意不斷,長嘯一聲須再來。」 時縣尉祈雨於此,見墨跡未乾,追之不得。

香爐山 :在石壁山內。

六山 :在縣治南五柳鄉。峰列六。

筆架山 在五柳鄉,上有石如筆架。

李柵山 ,去縣東四十里。

潺河山 ,去縣東六十里。

大鳴山 在游龍山北。眾石崔嵬,群木蒼鬱,四時澗水注石,有聲如雷。

《小鳴山 》與「大鳴山峙。」

曉石山 去縣東一里。環山皆蜿蜒,而此峰獨異常秀拔,日出先有光。

柏山 ,去縣北六里。山多柏木。

鏡子山 南接西山,北瞷大江,石峰嶙峋,崖有圓石,懸光如鏡。在縣治南。

獅子山 :在鐵爐山下。

鐵爐山 在縣西五里

青山 在方湖下

船山 在大泊湖西

白干山 在大泊湖東,山皆白石。

嶽山 雙峰聳峙於大泊湖中,合瀼子山、林二水,浩山氣勢止於此矣。

黃漿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疊山如甃,上下二洞,深邃莫極。歲旱祈雨輒應。

陶王山 ,在縣東四十里。下有陶侃祠。

東嶺 在縣東半里許

西嶺 在縣南半里

鮑家嶺 去縣八十里

石佛嶺 有二:一縣南三里,一縣東五里。長伏嶺 在縣西三里峰山磯巡檢司後。讀書巖 在鳳凰山下。宋縣尉石振構亭教子,黃山谷為書「讀書巖」 三字刻石,今仍存。

白龍巖 在縣南九十里。巖壁有白石如龍。潛玉洞 在縣西讀書巖側。

馬當洞 在馬當山後

柏山洞 在縣北

垂魚洞 在縣西南五十里。深遠莫窮,有石魚垂於洞。又有石橋,碁局鍾乳之異。

龍洞 :在觀音山左。有石如龍。

黃漿洞 ,在黃漿山。高一丈,深二十丈,泉流不竭。

玉壺洞 在縣南八十里石橋山下,一名「仙人巖。」 高七丈,深三十丈,泉流不竭。

青山湖 在太平鄉大江之濱。可泊舟楫。橫磯湖 在五柳鄉,水涸,有石橫立湖側。周家湖 在新興鄉大江之濱。

大泊湖 在新興鄉,通東流縣之香口鎮。方湖 在五柳鄉。

母鯉湖 :在縣治南十里。元李時,冬月於此得魚,愈母病。

會口湖 在縣北,與磨盤洲接。東至東流縣課洲,西、南俱至本縣課地,北至本湖出水溝。周迴十里。

楊家塘  青湖山 俱方湖東北。

麂子湖 在深井西南

天井湖  、沈灣湖 俱大泊支流。

靠牌湖 在蛾眉洲

仰天池 在新興鄉,即大江水也。「支有二江,水漲,一支西流毛葫洲,一支東流合於江,渺茫罔際。水落則流於馬當江。」

雙溪 在太平鄉

瀼子港 在太平鄉。源出浩山,北經東流香口河入於江。其水泛瀼而清深。

胭脂港 :在縣治北。遇江水漲,北注入港,可容舟楫。

黃土港 在五柳鄉

張家港 縣西二里

新橋港 在舊縣治

葉家洲 在蛾眉洲東北。

炭洲 在流城洲西北。自蕭老洲以下,皆明正德、嘉靖間水沙相湧而成者。

彭浪磯 在縣北,聳立江濱,與小孤山對,俗訛為彭郎,遂有「小姑嫁彭郎」 語。

峰山磯 在縣西南三里。俱有巡檢司。

《小孤洑 》與《小孤山》對。

魏家洑 在蛾眉洲

古樓潭 在新興鄉

清水潭 在縣西四十里,其潭水清,多魚。龍潭 ,在五柳鄉龍山下。

陶潭 在大泊湖東

毛葫潭 在毛湖洲

金潭 在大泊湖西

烏石潭 發洪嶺

函玉泉 在山川壇左,自山頂層崖石罅中出,四時清瑩,人多掬飲以愈疾。上有古刻「函玉泉」 三字,又名冷水澗。

赤泉 ,在五柳鄉,縣南一百里。泉赤色,冬溫夏涼,四時不涸,可資灌溉。

「西峰井 」 在廣福寺。西峰禪師卓錫遺跡。遇旱,有靈湫溢出,村民挹而禱之,輒雨。

煖水井 在橫山湖東。四時有泉,溫煖可掬。橫山港 在橫山下。

筲箕港 在潦洪口。源自武山瀉油嶺、富香山出。

安樂港 :在縣西南三十里。

大港 :在縣南四十里。

梅家港 :在馬當山左。

波斯港 :在縣北蛾眉洲。

山林港 在縣東三十里。源出東浣蔾坑嶺,支流入大冶。。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