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三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五卷目錄
杭州府部彙考一
杭州府建置沿革考
杭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杭州府星野考
職方典第九百三十五卷
杭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杭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本府
《禹貢》淮海維揚州自會稽合丹陽、九江、豫章諸郡統言之,而杭屬焉。春秋時,吳、越彼此兼併,不列上國。由楚而秦,置縣三,曰錢塘、餘杭、富春,屬會稽郡。漢高帝五年,屬荊王國,十一年,英布殺荊王,十二年即以其地為吳王濞國。景帝四年國除,復會稽郡。元封二年,置於潛縣,屬丹陽郡。新莽改錢塘曰泉亭,富春曰誅歲,餘杭曰進睦。東漢建武初,悉復漢舊名。六年,廢錢塘永建四年,分浙江以西為吳郡,統縣二,曰冨春、餘杭。建安十六年,析餘杭縣西鄙置臨水縣,而吳郡增縣一。吳黃武五年,分吳郡之冨春、餘杭、臨水三縣立東安郡,三縣屬之。七年,析冨春置新城縣,屬東安郡,尋廢東安及新城,而冨春、餘杭、臨水「三縣,仍屬吳郡。」 寶鼎元年,割吳郡之餘杭、臨水,丹陽郡之於潛縣隸吳興郡。晉太康元年平吳,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吳興郡、吳郡隸焉,改臨水曰「臨安」 ,吳興郡統臨安、餘杭、於潛三縣,吳郡統錢塘、富春二縣。自漢廢錢塘後,不詳復於何時,姑從闕。建武元年,吳郡改為國。咸和九年,復置新城縣,屬吳郡。太元中,改富春為冨陽。宋永初二年,吳國復為郡。大明七年,置南徐州,以吳郡隸之。昇明三年,改揚州刺史曰「牧吳」 ,吳興隸焉。陳永定二年,割吳郡之鹽官及二縣,置海寧郡縣屬之。鹽官者,吳析海鹽所置縣也。海鹽別見。禎明元年,置吳郡錢塘縣為錢塘郡,領縣二,曰冨陽、新城。復以吳郡置吳州,錢塘郡屬焉,後仍為吳郡。隋開皇九年,廢錢塘、吳興、海寧三郡,錢塘仍為縣,置杭州。廢新城而以鹽官屬於杭。杭領縣六,曰餘杭、於潛、鹽官、錢塘、冨陽、武康。武康者,前吳興郡屬縣也,而無臨安縣。《縣志》云:「必廢於梁陳間」 ,然正史不可攷矣。仁壽二年,置總管府於杭州。大業初廢,改杭州為餘杭郡,置新城縣,共領縣七。唐武德元年,李子通改富陽為桐州,改武康為安州,又改武州,自後武州別見。四年,罷餘杭郡,復為杭州,領縣四,曰錢塘、餘杭、於潛、新城,而鹽官別屬東武州。廢桐州,仍為富陽縣,屬浙州。七年,改於潛為潛州,又析置臨水縣。廢浙州,冨陽仍屬杭州。省新城入冨陽,省鹽官入錢塘。八年,廢潛州及臨水縣,仍為於潛縣。杭之領縣凡四,曰錢塘、餘杭、冨陽、於潛。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以其地置江南道,而杭州仍領四縣。四年,復置鹽官縣,屬杭州。永淳初,復置新城縣。垂拱二年,析新城置紫溪縣。四年,析餘杭、於潛置臨安縣。而杭之領縣八,曰錢塘、餘杭、冨陽、於潛、鹽官、新城、紫溪、臨安。萬歲通天初,改紫溪為武隆,尋復舊,又別置武隆縣。聖曆三年,省武隆入紫溪。長安四年,又析紫溪置武隆縣。神龍初,敕改各州縣「武」 字,改武隆為唐山。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十五道,以其地為江南東道。天寶元年,改杭州為餘杭郡,領縣九,曰錢塘、富陽、餘杭、新城、臨安、於潛、紫溪、唐山、鹽官。至德二載,分江南為浙東西道,餘杭郡,屬西道。乾元元年,改餘杭郡為杭州。大曆六年,省唐山、紫溪二縣。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建中初,杭置鎮海軍,復分置東西道。二年,合。貞元三年,復分。分時杭隸於西。長慶初,復置唐山縣。景福元年,改鎮海軍為武勝軍。光化初,割嚴之桐廬來屬杭州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王,杭為吳越國,鏐奏改唐山曰金昌,臨安曰安國,新城曰新登。四年,割湖之武康來屬杭州。龍德二年,析錢塘鹽官置錢江縣。而杭州領縣十一:錢塘、冨陽、餘杭、新登、安國、於潛、金昌、鹽官、桐廬、武康、錢江。唐同光初,復以金昌為唐山。晉天福五年,改唐山為橫山縣,尋又改為吳昌縣。宋太平興國三年,錢俶納土,吳越國除桐廬、武康,仍歸嚴湖、杭州,領縣九。四年,改錢江為仁和,吳昌為昌化,復以安國為臨安,新登為新城。淳化初,改武勝軍為保寧軍。五年,號寧海軍,至道三年分。
天下,為十五路。杭屬兩浙路。熙寧五年,徙兩浙路治於杭州,省嚴之南新縣入新城縣。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杭屬西路建災三年,高宗自建康如杭州,升為臨安府,領縣九,曰仁和、錢塘、鹽官、富陽、餘杭、臨安、新城、於潛、昌化。紹興二年,分浙東西路,西路治臨安府。元至元十三「年克宋,復為杭州,置兩浙都督府於杭州,又改杭為安撫司。十五年,改杭州安撫司為路,屬江淮行省。二十一年,遷江淮行省治於杭州,改曰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又置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於杭州路。元貞初,升鹽官為州。天曆二年,鹽官州改為海寧州。明吳元年,改杭州路為府。洪武元年,置浙」 江等處行中書省於杭州。二年,改海寧州為縣。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 ,杭州府隸焉。領縣九,曰仁和、錢塘、海寧、冨陽、餘杭、臨安、新城、於潛、昌化。
皇清因之。
錢塘縣:〈附郭。〉
秦,錢唐縣,屬會稽郡。漢因之。新莽改名泉亭。東漢復名錢唐縣,尋廢。後百五十年,封朱雋為錢唐侯,地屬侯封,其復不詳何時。三國吳因之。晉分錢唐屬吳郡。宋、齊、梁、陳因之。隋置杭州,錢唐縣屬杭州,後屬餘杭郡。唐諱國號,易唐為塘,名錢塘縣屬杭州。後五代錢塘縣屬吳越國。宋錢塘縣復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錢塘縣屬杭州路。明,錢塘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仁和縣:〈附郭。〉
唐鹽官、錢塘二縣地。後五代置錢江縣,屬吳越國。宋改為仁和縣,屬杭州。高宗南渡幸杭,見縣名,曰:「此故都城門名也。」 意決建都,升杭州為臨安府,仁和縣屬之。元,仁和縣屬杭州路。明,仁和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海寧縣
三國吳析海鹽置鹽官縣,屬吳郡。晉、宋、齊因之。梁海鹽、鹽官俱屬吳州。陳,海鹽鹽官屬海寧郡。隋廢,海鹽鹽官屬杭州,尋屬餘杭郡。唐鹽官別屬東武州,尋省,後復置,屬杭州。後五代,鹽官縣屬吳越國。宋,鹽官縣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鹽官縣屬杭州路,尋以戶口數登,升鹽官為州,又以潮汐為患,久乃得息,更名海寧州。明改州為海寧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富陽縣
秦,富春縣,屬會稽郡。漢冨春縣,封河間孝王子為冨春侯,屬侯封。新莽改名誅歲。東漢復名冨春縣,屬吳郡。三國吳,富春縣屬東安郡,後廢,東安仍屬吳郡。晉避簡文母鄭太后諱,改富春為富陽縣,屬吳郡。宋、齊、梁因之。陳,富陽縣屬錢塘郡。隋富陽縣屬杭州,尋屬餘杭郡。後李子通僭號,以富陽為桐州。唐廢桐州,仍為冨陽縣,置浙州,富陽屬之。後廢浙州,改復杭州,即以縣屬之。後五代,富陽縣屬吳越國。宋,富陽縣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富陽縣屬杭州路。明,冨陽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餘杭縣
秦,餘杭縣,屬會稽郡。漢因之。新莽改名「進睦。」 東漢復名餘杭縣,屬吳郡。三國吳,餘杭縣屬東安郡,後仍屬吳郡,又置吳興郡,縣屬之。晉、宋、齊、梁、陳因之。隋,餘杭縣屬杭州,尋屬餘杭郡。唐,餘杭縣仍屬杭州。後五代,餘杭縣屬吳越國。宋,餘杭縣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餘杭縣屬杭州路。明,餘杭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臨安縣
東漢析餘杭置臨水縣,屬吳郡。三國吳臨水縣屬東安郡,後屬吳興郡。晉改名臨安縣,屬吳興郡。宋、齊、梁、陳因之。隋廢臨安縣。唐復置臨水縣,屬潛州,尋省。後以故臨水城置臨安縣,屬杭州。後五代改名安國縣,屬吳越國。宋復為臨安縣,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臨安縣屬杭州路。明,臨安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於潛縣
漢析餘杭置於朁縣,屬丹陽郡。其加水為「潛」 ,自東漢始。三國吳,於潛縣屬吳興郡,晉、宋、齊、梁因之。陳於潛縣屬錢唐郡。隋於潛縣屬杭州,尋屬餘杭郡。唐以縣置潛州,後州廢,復為於潛縣屬。
杭州後五代於潛縣屬吳越國。宋,於潛縣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於潛縣屬杭州路。明,於潛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新城縣
三國吳析富春置新城縣,屬東安郡,尋廢郡及縣。晉復置新城縣,屬吳郡。宋、齊因之。梁,新城縣屬吳州。陳,新城縣屬錢唐郡。隋省新城,尋復置,屬餘杭郡。唐省新城,尋復置,屬杭州。後五代避梁太祖父諱,改新城為新登,屬吳越國。宋復名新城縣,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新城縣屬杭州路。明,新城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昌化縣
唐析於潛置紫溪縣,尋析紫溪置武隆縣,且易「武隆」 為唐山,俱廢。後復置唐山縣,屬杭州。後五代梁改名金昌縣。唐復名唐山縣。晉改為橫山,尋又改為吳昌縣,俱屬吳越國。宋改名昌化縣,屬杭州,後屬臨安府。元,昌化縣屬杭州路。明,昌化縣屬杭州府。
皇清因之。
杭州府疆域考〈形勝附〉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杭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赭山之海口,六十里。
西至嚴州府桐廬縣及江南之徽州、寧國,俱一百三十五里。
南至紹興府蕭山縣界二十八里。
北至湖州府德清縣界四十五里。
東南至紹興府蕭山縣界二十六里。
東北至嘉興府石門縣界一百二里。
西南至金華府浦江縣界三百四十里。
西北至江南寧國府界二百八十里。
自府治至
京師四千二百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八十二里。
錢塘縣
錢塘附邑也,東抵城為界。
西至餘杭縣界長橋四十五里,自長橋至縣二十六里。
南至富陽縣界廟山七十里,自廟山至縣二十里。
北至德清縣界導墩鋪七十里,自導墩鋪至縣四十里。
東南至蕭山縣,界西興二十八里,「自西興至縣十里。」
東北至仁和縣界四里
西南至富陽縣界六十五里。
西北至餘杭縣界西溪四十里,自西溪至縣三十里。
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仁和縣
仁和,亦附邑也。東至海寧縣界上舍涇,六十里,自「上舍」 至縣四十七里。
西至「錢塘門」 ,抵城而止。
南至蕭山縣界漁浦二十八里,自漁浦至縣十里。
北至德清縣界五里村四十里。自「五里村」 至縣。
三十六里
東南至蕭山縣,界西興二十八里,「自西興至縣十里。」
東北至嘉興府石門縣界橫溪一百二里,自橫溪至縣二十七里。
西南:至甘泉坊西城腳,下錢塘縣接界。
西北至德清縣界導墩七十里,自導墩至縣四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海寧縣
府東一百二十九里為「海寧。」 東至嘉興府海鹽縣界金牛山八十三里。
西至仁和縣界上舍涇,四十七里。
南至蕭山縣界浙江中流四十里。
北至石門縣界白塔三十里。
東南至餘姚縣界石碁山,六十里。
東北至海鹽縣界橫河七十八里。
西南:至赭山海口,五十四里。
西北:至德清縣界大麻堰四十八里,至
京師陸路四千一十二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富陽縣
府西九十里為富陽,東至錢塘縣界。湖塘山石碑二十五里。
西至新城縣界分派峴,三十里。
南至紹興府諸暨縣界嶺峰八十五里。
北至餘姚縣界篠嶺三十里。
東南至蕭山縣界《古石碑》四十五里。
東北:至錢塘縣界「分金嶺」 五十里至。
京師四千三百里
西南至浦江縣界金沙嶺,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臨安縣界芝羅嶺四十五里。
東西廣五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餘姚縣》。
府西北七十里為餘杭。東至錢塘縣界長橋二十六里,自長橋至縣四十五里。
西至臨安縣界杜壚橋十七里,自杜壚橋至縣十八里。
南至富陽縣界篠嶺二十五里,自篠嶺至縣三十里。
北至武康縣界馬頭山五十九里。自「馬頭山」 至縣三十里。
東南至錢塘縣界西溪三十里,自西溪至縣四十里。
東北至武康縣界玉盤石六十五里。自「玉盤」 至縣三十五里。至。
京師,陸路三千二百八十里,水路四千一百十二
里
西南至臨安縣進賢西村二十五里。自進賢至縣二十五里。
西北至湖州府安吉州獨松關七十五里,自獨松關至州四十五里。
東西廣四十三里,南北袤八十里。
臨安縣
府西北一百里為臨安,東至餘杭縣界杜塢橋一十八里。
西至於潛縣界橫塘三十五里。
南至新城縣界關嶺四十里。
北至孝豐縣界倪嶺二十里。
東南至富陽縣界三十五里。
東北至餘杭縣界進賢西村,二十五里至。
京師,陸路三千三百二十里,水路四千一百三十
里
西南至新城縣界筍嶺,二十五里。
西北至於潛縣界天目山五十里,至孝豐縣界八十里。
東西廣五十三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於潛縣
府西北一百七十里為「於潛。」 東至臨安縣界橫塘堘三十里,西至昌化縣界蘆嶺三十里。
南至分水縣界磚山埠,六十里。
北至江南寧國府寧國縣界千秋關五十五里,東南至新城縣界「浮雲嶺」 四十里。
東北至安吉州界水凝嶺,九十里。
西南至昌化縣界金鵝嶺三十里。
西北至昌化縣界羅紋嶺五十五里。
自縣治至
京師,陸路三千三百八十里,水路四千二百十五
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五里。
新城縣
府西南一百二十里為「新城。」 東至富陽縣界眾圃石牌二十里,自石牌至縣二十五里。
西至於潛縣界寶福山七十五里。自寶福至縣三十五里。
南至桐廬縣界白峰二十里,自「白峰」 至縣二十五里。
北至臨安縣界釜嶺七十里,自「釜嶺」 至縣二十里。
東南至富陽縣界高平嶺二十一里,自嶺至縣六十四里。
東北至臨安縣界吳村二十五里,自吳村至縣五十里。
西南至分水縣界桐嶺二十五里,自桐嶺至縣七十里。
西北至於潛縣界浮雲嶺七十七里,自嶺至縣三十里。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九十里。
昌化縣
府西二百十里為「昌化。」 東至於潛縣界界頭溪一十五里。
西至江南徽州府歙縣界昱嶺關,七十五里,南至淳安縣界沈嶺,七十五里。
北至江南寧國府寧國縣界黃花關六十里,東南至分水縣界洪嶺五十里。
東北至於潛縣界羅紋嶺,三十里。
西南至淳安縣界貢嶺七十里。
西北:至江南徽州府績溪縣界「蕨嶺」 ,八十里。自縣治至
京師,陸路三千三百里,水路四千二百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五里。
形勝附 府志
編輯本府。〈錢塘、仁和二縣附郭。〉
漢武帝《賜嚴助書》,「東接於海,南近諸越。」
《吳都賦》:「江湖險陂,物產殷充。」
《隋書》:「川澤衍沃,有海陸之饒。」
岑參《送盧郎中赴杭州》詩:「城底濤聲震,樓端蜃氣孤。」
孟浩然《與薛司戶登樟亭驛》詩:「山藏伯固穴,城壓子胥濤。」
薛逢《送劉郎中牧杭州》詩:「樓下潮迴滄海浪,枕邊雲起剡溪山。」
宋仁宗賜梅摯詩:「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 盧之翰《南新縣記》:「浙右名區,江東奧壤。南鄰勾踐之封,北邇闔閭之境。」
歐陽修《有美堂記》。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商海賈,風帆海舶,出入於江濤浩渺煙雲杏靄之間,可謂盛矣。
蔡襄《北門記》:「杭於兩浙為大州,支郡數十,而通四方海外諸國。」
趙與𥲅《廳壁記》:「東引稽越,北塹淮堧,右起南徐,富春以西,重岡複嶺,界新安而止。」
晁無咎《七述》杭之故封,「南浙江,北具區,東大海,西天目。四川之所交會,萬山之所重複。或瀨或湍,或灣或淵。或岐或孤,或袤或連。滔滔湯湯,渾渾洋洋。纍纍浪浪,隆隆卭卭,若金城天府之疆。其民既庶而且富,既饒而多娛。可道可疏,可航可桴。可跋可踰,可輦可車。若九州三山,接乎人世之廬。連延迤邐,環二十里。邑居攸聚,蟻合蜂起,高城附之,如帶遶指。隱以為脊,折以為尾,湮河塹華,不足方比。方城漢水,胡敢競美?」 此亦天下之形勝也。
《明洪武志》:「左連江海,右控山谷,廣輪延袤千里。」 舊志,劉基《錢塘懷古》詩:「澤國繁華地,前朝舊此都。青山連百粵,白水入三吳。艮岳銷王氣,坤靈肇帝圖。兩宮千里恨,九子一身孤。設險憑天塹,偷安負海隅。雲霞行殿起,荊棘寢園蕪。幣帛敦和議,弓刀抑武夫。但聞當寧奏,不見立庭呼。鬼蜮昭華袞,忠良賜屬鏤。何勞問社稷,且自作歡娛。」 「秔稻來吳會,魚龜出具區。至尊巍北闕,多士樂西湖。鷁首馳文舫,龍鱗舞繡襦。暖波搖襞積,涼月浸氍毹。紫桂秋風老,紅蓮曉露濡。巨鼇擎擁劍,香飯漉雕胡。蝸角乾坤大,鼇頭氣勢殊。秦庭迷指鹿,周室嘆瞻烏。玉馬違京輦,銅駝擲路衢。含容天地廣,養育羽毛俱。橘柚馳包貢,塗泥賦上腴。斷犀埋越棘,照乘走隋珠。弔古江山在,懷今歲月逾。鯨鯢空渤澥,歌詠已唐虞。鴟革愁何極,羊裘釣不迂。征鴻暮南去,回首憶蓴鱸。」 觀此詩,杭之風俗備悉矣。
《廣輿記》:「抱湖山,帶江海,吳越都會。」
海寧縣
《通志》:邊臨大海,文堂硤石之對峙,黃灣石墩之綿聯。
《舊志》:左有赭山之險,右有長安之固。東俯滄溟,西連沃壤,西南為藩郡之股肱,東北作嘉松之屏蔽。壯哉山海之固,洵濱海奧區也。
明初築石墩、赭山兩寨,東西據海之勝。嘉靖中,島寇果首犯之。東陲黃灣,北陲硤石,亦奧區也。宋嘗立寨黃灣。元末張氏犯杭城,分部自黃灣進,推此可以知所備矣。
《縣志》《吳越春秋》云:越初封地百里,後增封,東至勾甬,西至檇李,南至姑末,北至平原。徐天祐云:大尖龕赭視武原百里而近,尤為省會第一門戶。蘇軾有言浙水陸之會,《越絕書》云:「吳築備候寨」 ,非為獨當東南一面哉。
田汝成《記》:「山奔水導,而逆以海潮,則氣不解,故形勢浩偉。」
韓彥端《放生池記》:「東則有赤松輕舉之山,西則有孫鍾結廬之所,南則有嚴陵躬耕之地,北則有雙成飛昇之蹟。」
縣令吳堂《築堤記》:「居杭上游,背山面江,下通錢塘,潮汐往來,上接衢、婺、睦、歙諸水會流。每天風撼濤,奔潰激射,號為險絕。」
張居傑《記》:「形勢雄偉,風氣完厚,長江縈帶乎南,群山旋遶乎北,高城深隍,山川自然之險。」 陳震《記》:「赤松湖鼻,巀嶪湍險。」
餘杭縣
舊《縣志》:西去九十里皆深山大谷,崎嶇嶮峻,中有平壤,流泉冬夏不竭,竹木深茂,遮日蔽天。自南以東,地漸寬衍,諸水支脈通接。
西北高山大嶺,水之發源者,皆自《天目》眾流注而成川,水暴至,勢若奔馬。
《程滄洲記》:「瑤柱倚天,南環大滌,北控獨松臨安縣。」
《舊志》:如屏如障之山,包環於其外,錦南、錦北之水,交流於其中。
《天目之山》,巍巍西峙。
新城縣
宋孫清《修學記》:「山迴以秀,水遶以清。」
謝寢生《修學記》:「百丈山高懸,有環奇無對,高視一世意。」
《縣志》:新城四面皆山,二谿合注,以達於江,亦險阻之區也。富春以西,潛溪以東,桐江以北,臨水以南,其為形勢也夥矣。奇如卓筆,險若三峰,亙若青牛,高如龍門,吾藩屏焉。松葛環流,淥川浹渫,吾襟帶焉。以邑戶四千六百之眾錯處其間,生聚之,訓養之,無事則耕食鑿飲,有事則帶甲荷戈,安知夫山不增而高,水不「增而深乎?」 《於潛縣》。
邵文炳《袞繡堂記》「山溪深幽,傲睨激射。」
《通志》:天目之山,巍然西峙,若千秋嶺,則又北門之關隘,錢氏所以擒李濤者也。
舊《志》:九鎖夾陳雙峰對峙大鳴巖、閱武山,為錢氏屯寨之區。皇甫崖則皇甫嵩破賊之所。洪武初,命王友恭屯於潛,為桐廬、昌化諸軍聲援,蓋所以制諸邑也。
《縣志》:潛固僻邑,非爭戰區。楊氏道千秋,為襲衣錦軍之舉。明初復以此邑為取兩浙之基,實亦間道之扼要者。
昌化縣
《舊志》:山曰紫薇,銅坑峙其東南,嶺曰千秋,黃花枕其西北,邃壑深溪,紆迴其下。際天蟠地,環列四塞。
千嶺嵯峨雙溪蟠束
《縣志許三省序》:「武隆高峙,籧溪會流。」
東連省會西接徽饒
高山崇嶺,崒嵂插天,㟝嶁崦嵫起伏綿亙彌望皆是。
千章之材,百圍之木,蓊鬱灌集,蒙山藂岫。倪元路詩:「九錫擬加溪上石,七擒不縱嶺前雲。」
杭州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府屬總
《舊志》:《周禮》保章氏註:「星紀,鬥牛,吳越分野。」 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又云:「今荊楚人呼牽牛為擔鼓擔荷也。」
《爾雅星紀》云:「斗,牽牛也。河鼓謂之牽牛。」 秦漢初,以河鼓為牽牛。至《太初曆》較古精密,始以三星者為河鼓,六星者為牽牛。故史遷云:「牽牛為犧牲。」 其北河鼓判然為二,然織女時相見者仍歸。
河鼓,不指牽牛也。《史紀正義》註,原自明白可考。《左傳》云:「歲在星紀」 ,星紀在丑,鬥牛之次。昭公三十二年夏,吳伐越。史墨曰:「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凶。」 註云:「此年歲在星紀,吳越之分也。歲星所在,其國有福,吳先用兵,故反受其殃。」 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二國,雖同占星紀,而度數則異。當時歲星必歷斗,至牛,去吳地如越境,故史墨有「《越為得歲》,吳先用兵」 之論。田叔禾云:「歲星時在牽牛。」
《史記》云:「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南斗,為吳越之分野。」 又《爾雅》云:「須女謂之婺女。」 《正義》云:「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於辰在丑,越之分野。而鬥牛為吳之分野。魯昭公十年春正月,有星出於婺女,鄭裨竈以為告邑姜也。邑姜,晉之妣也,吾是以譏之。」 度其度數,當在須女八度,入元枵之次,故云告邑姜也,與星紀不相及矣。《漢書》:「婺女,粵也」 ,又為齊,與《左傳》意同。
《漢書》云:「斗,吳分也,又為粵,吳地」 ,斗分野也。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合、臨淮郡,盡吳分也。粵地,牽牛之分野也。今之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越分也。按:上七郡,今之兩廣也。孟堅引甌越、南越為徵,是矣。而始以勾踐稱王,與闔閭戰云云,則又屬會稽郡事,豈舒文掞藻有不暇擇耶?
《後漢書》云:「牽牛主吳越。」 又云:「南斗為吳。」 又云:「斗為貴相。」 又云:「斗為貴將。」 按《史記》「南斗為天廟。」 又云:「斗江湖。」 其占不及郡國也。《漢書》:「斗,吳分也,又為粵。」 則占郡國以之矣。至范蔚宗則曰:「南斗為吳,為貴相,為貴將。占國者什九,占人者什一。」 其說與前小異。晉時鬥牛之間,紫氣朗盛,雷煥曰:「此劍氣也。」 果於豐城得之。則似豐城以東為斗,豐城以西為牛。而王子安作賦於豫章,謂「星分翌軫」 ,當置鬥牛於何地耶?
《晉書》云:「斗二十六度,牛八度,女十二度。」 按前漢,斗三十六度。靈帝時,會稽東部尉劉洪始悟四分於天疏闊,皆斗分太多故也。減去斗分,作《乾象曆》。魏黃初中,太史丞韓翊以《乾象》減斗分太過,又為少增,作《黃初曆》。晉人斟酌,於《黃初》《乾象》定為二十六度。唐《開元游儀》二十六度,去極百六十度。宋景祐測驗,度中,距魁第四星,去極百二十二度。《晉書黃廙傳》:「壬申七月,四星聚於牽牛,為元帝中興之祥。」 則晉時江南地屬牽牛。《隋書》雲「斗二十六度。」 按漢、晉、隋斗二十六度同。然漢靈帝時,會稽東部尉劉洪減斗分,則後漢斗分非二十六度矣。至宋查漢和帝《永元同儀》,斗二十四度四分度之一,劉洪猶為太多,則減之「過甚。」 誠如《翊言》。
《唐天文志》云:「星紀得雲漢下流,百川歸焉。故其分野自南河下流,涉江淮,為吳越,窮南紀之曲,東南負海為星紀。」 按一行之說,其言星紀太闊,與班孟堅同,錄之以備觀覽。又曰:「南斗、牽牛星紀也。」 按漢、晉、隋星紀皆兼斗、牛、女三星,此遺婺女,與前異。又《咸淳志》云:「班固取《三統志》十二次配十二野。」 其說雖詳,然未及度數。至魏陳卓取費直等說,然後分畫起某度至某度。及唐一行兩戒之說,分南北河及吳越間,以雲漢紀之,則其術詳矣。然晉、唐二史所指吳越度數,亦有少異,蓋乾象推遷,前後有差殊耳。此說得之。《宋史》云:「兩浙路當天文南斗、須女之分。」 按隋取南斗牽牛退須女,此又取須女退牽牛,與前異。《元史》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入吳越星紀之次。
《明一統志》云:「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屬吳越分揚州。」 按《明清類天文分野》云:「杭州府牛、女分野。」 而古天官家州郡躔次載吳越揚州為斗、牽牛、須女,會稽郡實牛一度,與《一統志》不同。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