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十三卷 |
第一千二十三卷目錄
溫州府部彙考一
溫州府建置沿革考
溫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溫州府星野考
溫州府山川考
溫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十三卷
溫州府部彙考一
編輯溫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本府
溫。在古揚州域。春秋、戰國屬越,越亡屬楚。秦滅楚,以其地為閩中郡。漢初,越勾踐之後,閩君搖從諸侯滅秦擊楚。孝惠三年,論助漢功,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是為東甌國。建元三年,閩越發兵擊東甌,東甌王望舉國內徙,其地遂空。始元二年,遺民始出,乃置回浦,治二縣,屬會稽郡。建武初,廢回浦縣,改治縣曰章安。永和二年,分章安之東甌鄉置永寧縣。吳赤烏二年,析永寧置羅陽縣,尋改為安陽,屬會稽郡。太平二年,分置臨海郡,章安、永寧、安陽屬之。晉太康元年,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臨海隸焉。改安陽為安固。四年,析安固置始陽,尋改為橫陽縣。太寧元年,分立永嘉郡。寧康二年,析永寧置樂成縣、永嘉郡。領縣四,曰永寧、安固、橫陽、樂成,而章安自屬臨海郡,別見台州。宋元嘉三十年,分揚州為曾州,永嘉郡隸焉。孝建初,改會州為東揚州,後省入揚州,改揚州刺史曰「牧」 ,永嘉郡隸焉。梁普通六年,復立東揚州。陳永定三年,省東揚州,並屬揚州,改永嘉郡為縉州。天嘉三年,復為永嘉郡,更置東揚州。隋開皇九年,省東揚州,廢永嘉郡,置處州,省橫陽入安固,改永寧為永嘉縣。而處州之領縣三:永嘉、安固、樂成。十二年,改處州為括州,省安固、樂成入永嘉縣。大業三年,改括州為永嘉郡。唐武德四年,復為括州,領永嘉一縣。五年,又置永寧、安固、橫陽、樂成四縣,為東嘉州。七年,省樂成入永嘉。貞觀元年,以州縣數州命併省,省橫陽入永嘉,省永寧入安固,省東嘉州入括州,隸江南道。上元二年,分括之永嘉、安固二縣為溫州。載初元年,析永嘉復置樂成縣。大足初,析安固復置橫陽縣。而溫州之領縣四,曰永嘉、安固、樂成、橫陽。開元二十一年,溫州隸江南東道。天寶元年,改安固為瑞安縣,改溫州為永嘉郡,仍領四縣。至德二載,分江南為浙東西道,永嘉郡隸浙東道。乾元初,復以永嘉郡為溫州。大曆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建中初,復分,二年復合。貞元三年,復分浙東西道。分時溫為東道。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王,溫屬吳越國。二年,改樂成曰樂清。乾化二年,改橫陽為平陽。晉天福四年,改為觀海軍節度使。宋太平興國三年,錢俶納土,國除,溫仍領縣四:永嘉,瑞安,樂清,平陽。至道三年,溫州屬兩浙路。熙寧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復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溫屬東路。政和七年,升溫州為應道軍。建炎三年,罷應道軍。紹興二年,又以溫州屬東路。淳祐初,升溫州「為瑞安府,領四縣。元至元十三年,改瑞安府為溫州路,屬江淮行省。二十一年,改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元貞初,升瑞安、平陽為州,屬本路。明洪武元年,改溫州路為溫州府,屬浙江等處行中書省。二年,瑞安、平陽復為縣。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溫州府隸焉。」 景泰二年,析瑞安、平陽置泰順縣,屬溫州府。府領縣五,曰永嘉,樂清,端安,平陽,泰順。
皇清因之。
永嘉縣:〈附郭。〉
漢置治縣,屬會稽郡。東漢改名章安縣,後分置永寧縣,屬會稽郡。三國吳,永寧縣屬臨海郡。晉,永寧縣屬永嘉郡。宋、齊、梁、陳因之。隋改名永嘉縣,屬處州。唐,永嘉縣屬括州,後屬溫州。後五代,永嘉縣屬吳越國。宋,永嘉縣屬溫州,後屬瑞安府。元,永嘉縣屬溫州路。明,永嘉縣屬溫州府。
皇清因之。
樂清縣
晉析永寧置樂成縣,屬永嘉郡。宋、齊、梁、陳因之。隋省樂成縣。唐復置樂成縣,屬溫州。後五代改名樂清縣,屬吳越國。宋,樂清縣屬溫州,後屬瑞安府。元,樂清縣屬溫州路。明,樂清縣屬溫州府。
皇清因之
瑞安縣
三國吳析章安置羅陽縣,後改為安陽,屬臨海郡。晉改名安固縣,屬永嘉郡。宋、齊、梁、陳因之。隋省安固縣。唐復置安固縣,屬括州,後屬溫州,改名瑞安縣。後五代瑞安縣屬吳越國。宋瑞安縣屬溫州,後屬瑞安府。元升為瑞安州,屬溫州路。明復為瑞安縣,屬溫州府。
皇清因之。
平陽縣
晉析安固置始陽縣,尋改名橫陽,屬永嘉郡。宋、齊、梁、陳因之。隋省橫陽縣。唐復置橫陽縣,屬溫州。後五代改名平陽縣,屬吳越國。宋平陽縣屬溫州,後屬瑞安府。元升為平陽州,屬溫州路。明復為平陽縣,屬溫州府。
皇清因之。
泰順縣
明析瑞安、平陽置「泰順縣,屬溫州府。」
皇清因之。
溫州府疆域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溫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海岸七十里
西至安溪九十里,為處州青田縣界。
南至松山,四百九十里,為福建福寧州界;北至溫嶺,三百三十里,為台州黃巖縣界;東南至福州城八百六十里。
東北至台州城四百八十里。
西南至建寧城,一千里。
西北至處州城三百六十里。
自府治至
京師四千六百九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九里,南北袤八百二十里。《永嘉縣》:
永嘉附邑也,東至海岸七十里。
西至安溪九十里,為處州青田縣界。自界到縣二十里,共一百一十里。
南至麗塘二十里,為瑞安縣界。自界到縣六十里,共八十里。
北至柟溪箬頭三百里,為台州僊居縣界。自界到縣五十里,共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大海一百里
西南至桐嶺瑞安縣界三十五里,自界到縣六十七里,共一百二里。
東北至館頭樂清縣界三十里。自界到縣五十里,共八十里。
西北至青田縣界一百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九里,南北袤三百二十里。《瑞安縣》:
府西南八十里為「瑞安。」 東至海一十里。
西至龍鬥山,二百里,為泰順界。自界到縣共三百里。
南越飛雲江,至平陽縣界一十五里,到縣共五十里。
北至永嘉縣界,五十二里,到縣共八十里。東南至海二十里。
西南至平陽縣界五十里。
東北至永嘉縣八十里
西北至處州青田縣三百五十里。
東西廣三百二十里,南北袤六十七里。
樂清縣
府東北八十里為樂清,東至海渡一十里,西至柟溪桐嶺六十里為永嘉縣界。自界到縣六十里,共一百二十里。
南至海五里
北至僊居縣界一百九十里,自界到縣一百九十里,共三百八十里。
東南至大海一十里
西南:至館頭,永嘉縣界五十里;自界到縣三十里,共八十里。
東北至黃巖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北至僊居縣界二百里,自界到縣三百八十里,共五百八十里。
東西廣二百五里,南北袤一百九十五里。《平陽縣》。
府西南一百三十里為「平陽」 ,東至海二十五里,西至笠帽山一百二十五里為泰順縣界,抵福寧州二百八十里。
南至廬屯山二百二十里,為福寧州界,抵福安縣四百三十里。
北至散嶼三十五里,為瑞安縣界;自界到縣一十五里,共五十里。
東南至海五十里
東北至瑞安縣五十里
西南至福寧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到州一百八十里,共二百九十里。
西北至瑞安縣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五里。《泰順縣》:
府西北二百九十里為「泰順。」 東至瑞安縣界一百里,到縣三百里。
西至福建壽寧縣黃洋隘界十里,到縣三百里。南至壽寧縣界三里。
北至處州景寧縣界一百里,到縣二百一十里。東南至平陽縣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青田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福建福安縣界八十里。
西北至景寧縣上標界一百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形勝附
編輯本府。〈永嘉縣附郭。〉
環山阻海,地多甌、越。厥壤塗泥,土宜秔稻;魚鹽充牣,商賈輻輳。左連海岸,右接括山。閩、浙江水作其襟帶,台、明兩州為其堂奧。蓋瀕海之國,此亦一保障雲。
《方輿勝覽》:「邑當甌粵之窮,地負山海之險,環地千里,負海一隅。」
《藝文類聚》:「控山帶海,利兼水陸,實東南沃壤一巨都會。」
《宋永嘉譜》:「東南岸大海,西北層巘複澗。山川名物,所在華密,產珍孕奇,視江淮、湖廣雖都會府莫及也。」
瑞安縣
《通志》:「左繞文峰,後環棲隱,大海巨浸界其東,大羅雲峰峙其北。」
樂清縣
前臨巨海,後擁群山。九牛、文峰蟠其左,簫臺、西岑居其右。諸山自南而東,列置烽堠以控接。盤石、蒲岐,防遏海道。其山川宏麗,蓋他邑鮮儷焉。《平陽縣》。
東南瀕海,西北抵山,橫陽之江貫其中,仙壇、崑山對峙其前,鳴山、石塘擁障於後,諸山森列,大海環繞,以言形勝,風氣萃矣。
泰順縣
泰處萬山之巔,東北距括,西南距閩,居民遷移無常。
溫州府星野考 通志
編輯府屬總
翼南五星曰東甌
溫州府山川考 府志
編輯本府。〈永嘉縣附郭。〉
華蓋山 在府治東。一名東山。郡城九斗山,此山鎖其口。有容成大玉洞,為天下第十八洞天。積榖山 在府治東南,又名飛霞山。
松臺山 在府治西,又名「淨光山。」
郭公山 在府治西北。晉郭璞卜城登此,故名。巽吉山 在府城東南二里。昔白玉蟾駐鶴於此。
仁王山 :在府城南五里。
黃土山 :在府城東南二里。
靈官山 在府城南五里。一名「覆釜。」 宋林靈素葬此,故名。
中山 在府治後
孤嶼山 :在府城北江心。
西山 :在府城西五里。連峰疊巘,青蔥秀麗,如列畫屏。
太平山 :在府城西八里。
臥旂山 在府城西孝義鄉。
瞿嶼山 :在府城東二十里,獨峙江濆。
吹臺山 在府城南二十里。高處平正如臺,相傳王子晉吹笙之所。
頭陀山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
白塔山 在府城南二十里。唐咸通中,明定大師立化。其下有塔寺。
大羅山 在府城東南四十里。一名泉山。漢朱買臣言「越王居泉山」 ,即此。
居子山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亦大羅支山。暘嶴山 在府城南十里,下有暘湖。
岷岡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
韓丈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上有三台峰,下有竹嶼,世傳韓君丈人脫化處。
五峰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
瞿溪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
郭溪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
雄溪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
仙門山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
桐嶺山 :在府城南三十五里。
雲峰山 :在府城南三十五里。
宋嶴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
梅嶼山 :在府城西二十里。
石鼓山 :在府城西四十里。
凌福山 在府城北六十里,一名雞嶼山。青嶂山 在府城西北四十餘里,山號「七峰。」 羅浮山 在府城外江北岸,一峰孤峙,半浸江中。
永寧山 :在府城北八里。一名「北山。」
華嚴山 在府城北,永寧之支山也。
石門山 :在府城北一十五里賢宰鄉。
綠障山 :在府城北四十里。
掛綵山 :在府城東北二十里。
象浦山 在府城北三十六都。
白泉山 在府城北四十四都。
邊蓮山 在府城北四十六都。
蒼山 在府城北二十里。有龍母,歲旱,迎其神禱之。
石櫃山 在府城西北一百八十里。上有方石,狀如櫃。
石室山 在府城東七十里。有《石夫人》及古碑,其巔有白水。
大若山 在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赤水山。相傳有赤水時出,飲者必壽,為天下第十二福地。
天臺山 在大若山之北,環列一十二峰。青嶴山 在府城東北二百里,海中山也。中界山 在海中,去郡城三百餘里。
鹿西山 在海中。滄溟四環,據海道之衝。靈崑山 在海中,有大小二山,山下多曠野。黃大嶴 在海中。
羅漢巖 在府城西二十三都。
花巖 在府城北四十都。
小若巖 在府城北一百里,層巖壁立,面南有洞。
回鶻山 在府城西一里。
甌浦嶺 、侯賀嶺 俱在孝義鄉。
華亭山 亭山 俱在建牙鄉。
玕嶼山 、桐嶼山 ,俱在吹臺鄉。
羚羊山 。龍泉山 。夏家山。
黃山 、黃公尖 俱在泰清鄉。
《虎豹山 》孑然一峰,雄踞如虎豹。
秀峰山 鏡清山 俱在二十二都。
塔山 、安溪山 、靈山、
白上山 、白沙山 、菰溪山 俱在臨江鄉。
荊溪山 、梅嶴山 、陸嶴山 ,俱在仙桂鄉。
石嶴山 、破石山 、俱在城西北二十里。石龜山 、金嶴山 俱在金嶴。
聖女山 、螺峰山 :俱在賢宰鄉。
箬嶴山 、倉山 、下塘山。
中塘山 俱在三十八都。
上塘山 在三十九都
響山 、鶴陽山 俱在四十都。
烏石山 、扶輪山 俱在四十一都。
樘溪山 、真溪山 俱在四十二都。
豫章山 、同州山 俱在四十二都。
芙蓉山 、雲山 俱在四十四都。
靈山 、九峰山 、鄭表山 俱在仙居鄉。
白岸山 、東洛山 、霓嶴山。
松山 、「石塘山 」 、《石磊山》。
鳳凰山 、大渠山 、小渠山 俱在海中。甌海 在府城東九十里,一名蜃海。城北甌江,即海之支江也。江流東至磐石寧村,會於海洋,茫無際涯,是謂「甌海。」
永寧江 在府城北門外。一名永嘉江,又名蜃江、甌江。
永寧河 在府城南,為一城水口。
瑞安河 在府治東
新河 在府治東南
百里坊河 :在府治北。
《玉帶河 》二處:一繞府學前,一繞縣學。
九曲河 在府治東南。有大九曲河、小九曲河。愨頭河 在府治西。一名「巾河。」
蜃川 在府治西
會昌湖 在府城西南五里。唐會昌四年重浚,因名。
慈湖 :在府城南二十里。
倉湖 :在府城東七十里。
姚溪 :在府城東五十里。出大羅山。
杜嶴溪 :在府城南二十里。
瞿溪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源出瑞安。
雄溪 :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
郭溪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
柟溪 :在府城北一十里。
安溪 :在府城西北九十里。
白泉 在府城南十里
瑞安縣
白巖山 在縣治東南。居蒼龍角,又名龍山。舊有白鹿銜花之瑞,稱白鹿岩。宋大觀間,呂令勤於其頂造浮圖,是為文峰。有月井、安泉、玉泉洞。洞之前有古梅,道人結庵其旁,夜聞笛聲出樹間,後伐樹,中有道人橫笛狀。
西峴山 在縣治西。昔馬真人湘居此,紫霞常覆其上,又名「紫霞山。」 相傳真人鑿二十八井,上應列宿,以厭勝,鬱攸之患,悉掩以石。山北有甘泉井。
東山 在城東三里,與白巖山連趾。
棲隱山 :在縣治正東,如鳳展翅。
集雲山 在縣治正北,縣之主山也。跨帆遊、崇泰、清泉、集善四鄉。
第一山 在集雲山左支,有米芾題「第一山」 三字,刻於石。
安祿廟山 在縣東南五里,兩巖蜿蜒入海。東有黃公巖,狀如筆床。
拱瑞山 在東山河口中流。明萬曆己卯,邑令齊柯濬河,積土成之,以鎮水口。
帆遊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界永嘉,接大羅山。仙巖山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即大羅山之陽。黃帝軒轅氏嘗修煉於此。宋政和四年,因有仙跡,升郡為「應道軍。」 乃天下第二十六福地。有三皇井、丹井、黃帝池、玉函潭、龍鬚潭、雷潭、三姑潭、梅雨潭、獅子峰、飛泉洞、虎溪橋、白蓮池。又有積翠峰,宋陳傅良讀書其下。
雲頂山 在縣東北一十里,亦大羅支山。有齊雲洞、漱玉潭、雲頂瀑、石馬巖、三漈潭。
岑崎山 在縣東二十里。有巨人足跡,山趾有無漏泉、乳泉。
金嶴山 在縣東二十里。有神剜洞、雙井、響石。篔簹山 在縣東八里。昔處士李月泉修煉於此,多種竹,故名。有君子石,狀如卓筆。宋儒林石隱居其下,人慕而稱焉。
梓嶴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有二十四盤嶺。塘嶴山 在縣北二十里,先儒林石隱居之地。李嶴山 在縣北三十里,有芙蓉峰,峻絕插天。白門山 在縣北四十里,有癸子峰,清涼瀑泉。麗塘山 在縣北五十里,有麗塘嶺,接永嘉。寶香山 在縣南一十五里,山嶼臨江,三面水繞,狀如浮虹。忠貞卓敬,讀書之所。
霞碧山 在縣西二十里。宋霞碧山人王奕隱居於此,故名。
陶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周回二里,前江後湖。梁陶弘景隱此。有昇仙壇、煉丹石、石鼓、洗藥池。福全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亦陶隱居修煉之所,相傳為第十三福地。有白雲嶺,梁遣使詔問,陶答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又有花巖潭、龍耕潭、種玉畦。雲峰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頂冠諸山,上出雲表,故名「上有雲峰。」
桐溪山 ,在縣北三十里。有桐嶺,通永嘉。又有靈瑞潭、三皇潭。
巾子山 在縣西六十五里。有七星潭。
嵊水山 在縣西七十五里,有上洞、下洞。五公山 ,在縣西三十里。世傳梁僧誌公、化公、朗公、唐公、寶公會於此,故名。有五公石,石上有剪尺拄杖跡。
許峰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世傳許旌陽煉藥其上,丹竈尚存。山高千仞,海艘每視為準,俗呼「景福山。」 有象岩、湧泉、許峰潭、聖井泉、若鳳岡。五雲山 在縣西一百里。唐僖宗時,僧令瓚來居山巔。一日有真人乘五色雲降,亙日而散。表聞,詔賜瓚紫衣,名其山為「五雲山。」
梅峰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有插笏岩、梅嶺。鳳凰山 在江口,與江橫山相對,號「鳳凰門。」 夏有蜃氣覆其上,則南風將鼓大浪之候。
萬松山 、「獅岩 」 俱在城東二里。
華表山 :在城東十里。
觀音山 、穗豐山 :俱在崇泰鄉。
沈嶴山 、彭嶴山 、鮑嶴山。
澍村山 俱在帆遊鄉
東山 在十一都
龜山 ,世傳昔為「海門。」
浮龜山 :一名程頭山。
「蓮圃山 。」 《潘岱山 》。《桑嶴山》。
圓嶼山 、寒山 、均嶴山 俱在集善鄉。
焦石山 在清泉鄉
藤斗山 、朝漈山 、賈嶴山。
駝溪山 、碧溪山 俱在芳山鄉。
龍瑞山 馬嶼山
遮浦山 有遮浦嶺
藤嶴山 、團嶼山 、月輪山 俱在安仁鄉。
杉坑山 、大窠山 、木凳山 有嶺俱在芳山鄉。
松林山 在安仁鄉
胡嶺山 有嶺
魏嶴山 有石塘嶺
馬嶴山 、外吉山 ,俱在來暮鄉。
䃮石山 、有嶺、蘇山 、丁固山 、石步山 、黃嶴山。
俱在廣化鄉
瑞鹿山 有「丫髻巖。」
高樓山 有吳山尖
《大藏山 》。《大嶨山 》。《小嶨山》。
烏杉山 、大坑山 、三港山。
石柱山 有「戴笠巖。」
漁濯山 。雁翅嶺 。閔洋山。
大會嶺 俱嘉嶼鄉
高嶴山 牛皮嶺 俱三十七都。
丁山 在江口海中
東海 在縣東一十里。東南北三面,浩然無際。安陽江 在縣南門外,舊名安固江,吳時名羅陽江,唐時名瑞安江,又名飛雲渡。其源有二:一出福建政和縣界,一出處州青田縣界。江之南則南社、漲西、來暮、安仁、義翔五鄉之水入焉。西則嘉嶼、廣化、芳山、集善四鄉之水入焉。
縣前河 在縣治南
西河 在縣治西。水自北湖入城,由縣前出至東湖。
東河 :在縣城東十里。
仙巖河 :在縣城東四十里。
北湖 在縣北二里。發源於集雲山,眾流瀦焉。昔沈仙隱常於湖邊栽桃柳,棲遊其上。又名「錦湖。」
東湖 在縣東門外。水自城中出東安,歷白岩橋外河流至帆遊,直抵永嘉南門。湖之東岸則入帆遊、崇泰鄉諸山之水。西岸則受集善鄉清泉鄉諸山之水。
永豐湖 在縣西七十五里。其源出逢泉山,週迴一十里,中有一潭,龍常居之。
大溪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一名「西溪」 ,源出福。
建政和縣界,縈紆數百里,至三港入江。
小溪 ,在縣西六十五里。源出青田縣界,至潮漈入江。
龍鬚潭 在仙岩。相傳黃帝乘龍飛昇,時有鬚墮,故名。
七星潭 在巾子山。有潭七,故曰「七星。」 其最高一潭,神龍宅焉。元大德八年,禱雨潭中,忽見一物狀如黿,迎水出,而雨隨至。
聖井 在許峰山頂。深廣不盈尺,或稱「海眼」 ,隨潮升降。歲旱禱之,水湧即雨。
蓮湖 在小東門外
月湖 在城東門外
樂清縣
縣後山 :在縣治後。一名「翔雲峰。」
九牛山 :在縣治東。有大石九,橫列山脊,遠望若九牛然。
東溪山 :在縣治東北。
東塔山 在縣治東
西塔山 :在縣治西,一名「馬院山。」
丹霞山 :在縣治西,舊名「白鶴山。」
石馬山 在縣南五里,又名南岸山。凡三脊,橫六七里,為縣案山。
印嶼山 ,在縣南五里,當水口,形如覆釜,為「縣印山。」
鳳凰山 在縣東五里
蓋竹山 在縣西三里。上有蓋竹洞。
西漈山 在縣西五里
湖潢山 ,在縣西十五里。
左原山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政洪山 在縣西三十里。
白石山 ,在縣西三十里。唐天寶間,改名「五色山。」
赤水山 在白石山之北,以所出水色名,又名「赤岩山。」
章嶴山 在縣西十二里。一名「雙峰。」
盤谷山 在縣西十里,以山谷盤旋,故名。白塔山 ,在縣西四十里。
盤嶼山 :在縣西五十里。濱海。
茗嶼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長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一名「象山。」
石埭山 在縣東三十里,一名「石帆山。」
龍門山 在縣東
黃塘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
龍穴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窯嶴山 在縣東五十里。一名「丫髻。」
大荊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
芙蓉山 在縣東六十里。
鴈蕩山 ,在縣東九十里,岩巒奇怪,凡數百里。石門山 ,兩山對立自長。入山必由之。仙亭山 在北閤,有仙橋、丹竈、石棋枰。南閤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盤山 ,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
玉環山 在海中。山北有峽如門,名「楚門。」 白沙嶺 ,在縣東五里。
丹芳嶺 在縣東八十里,又名「四十九盤。」 馬鞍嶺 在縣東九十里。一名石城嶺。
謝公嶺 在縣東一百里。
溫嶺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
文筆峰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王簫峰 在縣東三十里。
「仙岩峰 」 在東外谷,有石室洞天。
黃羊岩 在湖上
鹿跡岩 在三都
湧泉山 在縣西十五里。
柳市山 在八都
峽門山 ,在縣西十五里。
龍羾山 在峽門南
龜山 在吳嶴
霓山 、《名山 》《十里山 》,俱在茗嶼鄉。
孤嶼山 在湖頭
靈府山 在象浦
蒲壇山 、黃華山 俱在七都。
岐山 在六都。有《八景》。
「新市山 」 、「片帆石 」 ,俱在蒲岐。
「大崧山 」 、「小崧山 」 、「婁嶴山。」
南屏山 俱在瑞應鄉
板藏山 、仙甑山 ,俱在東外谷。
百岡山 在鴈山北
北屏山 在北閤
北洋山 在東外谷
支嶴嶺 、章嶴嶺 、斗嶺。
沙嶴嶺 四嶺俱出沿江路。
密溪嶺 通白石路
白石嶺 、下牆嶺 、倪嶴嶺。
屠嶴嶺 、阪塘嶺 五嶺俱通象浦。
章嶺 通柚溪浦
姥嶺 在白沙東
芳林嶺 在姥嶺東
著竹嶺 ,去縣七十五里。
黃壇嶺 通左原路
小溪嶺 在左原北
接莆嶺 在小溪
姚嶴嶺 去縣五十里
東嶺 入西內谷路
飛泉嶺 在鴈山
烏石嶺 去縣十五里
青江嶺 去縣七十五里。
白篛嶺 ,去縣九十里。
佛嶺 、車嶺 、黃嶼山。
蠣嶴山 、橫山 、青嶼山。
大閭山 。小閭山 。《大烏山》。
小烏山 、苔山 、大竹岡山。
小竹岡山 、九嶼山 、黃門山。
大鹿山 、小鹿山 、沙嶴山。
應公山 俱在海中
白沙海 ,在縣東南,橫亙三百餘里。
館頭江 :在縣西南六十里。
萬橋江 ,在縣東六十里。
檉江 在縣東南八十里。一名清江港。
寶帶河 在縣治南
西河 在縣治西南,即運河。
芙蓉川 在縣東七十里。亦名港。
白石湖 在縣西三十里,一名「合湖。」
鴈湖 在鴈蕩山頂,一名「平湖。」
朴湖 在縣東四十五里。
東溪 在縣治東,源出諸山,與柟溪接境。西溪 :在縣治西,一名金溪。
梅溪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沐簫泉 :在縣治西簫台山。
散水 在南,閤峭崖千尺,泉水迸崖而下。大龍湫 ,在鴈山西。
「小龍湫 」 ,在鴈山東谷。
石門潭 在鴈山東外谷,十八灘水所匯也。「來斯灘 」 在北,閤仙溪。
孝感井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百丈潭 :一名「百漈。」
「蓮花岩潭 」 二潭俱在縣西鄉,禱雨皆有異應。《平陽縣》
崑山 在縣治前
嶺門山 在縣治前。其山左右翼然夾坡,故名。仙壇山 在東郭,上有平石,方十餘丈。
新羅山 :在縣治南二里。
鳳凰山 在縣東南三里。
錦屏山 在縣西一里
沙岡山 在縣西六里
鳴山 在城北五里
黃嶴山 在縣西北二里。
管嶴山 在縣西北一十里,上有蓮花峰。石塘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有五峰石峰。焦下山 在城北一十五里。
象灣山 :在城東二十里。其形如象。
仙口山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
林亭山 :在城南一十里。
麥城山 :在城南一十里。
鳳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羅陽山 :在城西南一十五里。
羅源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
道源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青華山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蓋竹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
儀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
樓石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千丈,周圍四十三里,三石鼎峙,遠望如樓閣然。
蓀胡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
靈峰山 :在城南五十里。
大嶼山 在金鄉,延袤一里。
將軍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
南鴈蕩山 :在城西南百里。
白雲山 與鴈蕩山連
婆山 ,在縣西南七十五里。
睦源山 ,在縣西南一百里。
玉蒼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一名「八面山。」 松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
赤洋山 :在城南百里。
傘蓋山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枕海。
鶴溪山 在縣西六十里。
赤岩山 ,在縣西七十里。
四溪山 在縣西南百里,一名「西山。」
珠明嶺 在縣南七十里。
東山 在縣治東
夾嶼山 在縣南五里
南屏山 在縣西南一里。
馬鞍山 在縣西二里
甸洋山 在縣西五里
石床嶺 在縣東南九里。
暘嶴山 在縣東南八里。
湖嶺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象嶼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石剌山 ,在縣東一十里。
洪坑山 在縣東二十里。
長山 ,在縣西南八里。
黃瀆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黃浦山 、鐵龍山 、俱在縣西南三十里。《浦口山》。
《三山 》又名「張家山。」
三倒嶺 、鳳池山 俱在縣西南五十里。林坳山 、龜山 、烏石山 俱在縣西南六十里。
大棟山 、燥溪山 、盛嶴山 俱在縣西南七十里。
烏髻山 、珠山嶺 俱在縣西南七十五里。小龍山 、曉洋山 、天井洋山 俱在縣西南一百里。
盧屯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壁嶴山 、南嶴山 、蒲尖山。
白岩山 、駟馬山 、鶴皋山 俱在縣西七十里。
中峰嶺 在縣南六十里。
福鼎山 、明山 俱在縣南一百里。
廈材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東嶺 將軍嶺 俱在縣東南九十里。雙排嶺 在縣東南一百里。
陽嶼山 、石帆山 、鹿山。
大嶼山 、小嶼山 、洋礁山。
赤礁山 、竹嶼山 、雷公山。
礁、 馬鞍山、 矮嶼山、緣鷹山、 於山 燕支岐。
蒲岐 、茄頭島 :俱在海中。
東海 ,在縣東二十五里。
橫陽江 ,在縣西二十五里。
腰帶河 源自白石嶺,環流縣治。
城東河 在縣東門外
桃湖 在縣南七十里
靈岩湖 在縣南一十五里。
蓀湖 ,在縣南六十里。
南湖 在縣西南九十里。
梅溪 在縣西三十里。古稱「梅源。」 宋林堯民栽梅溪上,改今名。
燥溪 :在縣南五十里。自宋蘭洋分為東西二溪。
「玉簾瀑泉 」 在白雲山。
寒瀑泉 在白雲山,兩柱對屹,類天台雙闕。葛嶴泉 在沙岡岩上。
七星井 一在舊社壇,一在鐵嶺頭,一在北隅,一在嶺門山東趾,一在清泉坊,一在崑山下,一在東山下,相傳以縣形類窯濬七井象七星以勝火。
泰順縣
萬羅山 在縣治前
鳳凰山 在縣治後
天關山 ,在縣北一里。
地軸山 ,在縣南一里。
飛龍山 在縣東城外
舞鳳山 在縣西城外
霞山 在縣南城外
鶴巢山 在縣東五里
百丈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
陳岱山 在縣東三十里。
仙山 ,在縣南七十里。
牙洋山 在縣西九十里。
天湖山 在三都。山頂有湖,蓄水不涸。
分水山 ,在縣南二百里。
文筆峰 在縣南二十里,卓立如筆,鎮水口。三魁峰 ,在縣南六十里,左東山峰,右章峰、中龜峰。
滴水岩 在縣東四十里。
仙人岩 在縣東五里
石柱岩 在縣南北岩各高五十餘丈。
三褶嶺 、仙居山 俱在縣東一十里,上忍山 、下忍山 俱在縣東二十里,鹿角嶺 在縣東三十里。
莒岡山 在縣東七十里。
龍鬥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蒼龍山 ,在縣西三里。
鯉魚山 、焦溪山 俱在縣南六十里。盧坑嶺 、桂嶺 俱在縣南七十里。
金獅嶺 在縣南八十里。
四溪西山 在縣南九十五里。
嶺北山 、蕭條嶺 俱在縣北三十里,珠嶺 在縣北七十里。
《毛山 》過長山 、淡竹嶺。
三尖山 月暈岩 、馬跡岩 俗名「馬坊」 ,俱在義翔鄉。
平溪 在縣西二里
白溪 在縣西四里
仙居溪 :在縣西一十里。
按:泰順之水,支派甚多,其大而赴海者凡三:其環抱縣治者,一自天關山東北來,一自天關山東來,俱入城合流出南城門。一自天關山西來,名曰「白溪」 ,遶城而南,與前水合流,抵壽寧縣界入海。其可通小舟者,一自嶺北山下東流,抵瑞安縣界入海。一自泗溪南流,抵福安縣界入海。
溫州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本府。〈永嘉縣附郭。〉
溫州府城池 :「晉太寧元年置郡,始城四隅。唐悉因之。後梁開平初,浚築內外城壕。宋宣和中,加築。建炎間,增置樓櫓。嘉定間,修建十門。明洪武十七年增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修築。
外縣
「瑞安縣城池 :舊城周一里二百四步,高一丈二尺,厚七尺。元至正甲辰改拓,周九百三十七丈六尺。明洪武三年、永樂十五年、嘉靖三十一年,屢次拓增,周一千一百四十丈,高一丈七尺,址闊一丈三尺,面闊八尺,廣三百一十四丈四尺,袤三百一十三丈。東壕長一百四十丈,西倚山,無壕。南壕長三百二丈,北壕長」 二百四十二丈,門五:東曰賓暘,曰武靖,南曰鎮海,西曰永勝,北曰瞻闕。水門三:一曰龍波,一曰永清,引西湖水入城,一曰環璧,引東湖水入城。
樂清縣城池 :「縣治舊以兩溪瀠帶,洪水時發,不可城,城以木柵。唐天寶五載始築。明洪武六年乃建東西兩塔,為石城,至溪,仍用木柵壕週其外,水陸各有門。正德間始置六門。嘉靖壬子重築,如洪武初,而純以石。其門三,當溪為洞,橋為水門,而翼以四寨。戊午重加增築,高二丈,東西厚一丈三尺,南北厚一丈,周九」 里三十步。東北貼山,無壕,南附河,西附溪,為壕門六:東南曰鳴陽,南曰鎮海,西曰「迎恩」 ,西北曰肅清,北曰拱辰,東曰「忠節。」 水門四,曰東皋、文筆、簫臺、倉橋。萬曆丙午,復開翔雲門。
平陽縣城池 ,晉太康間築,高一丈二尺,厚八尺。元廢。至正間重築,周六百五十三丈,闊一丈一尺。明洪武七年增築,周六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六尺,址闊一丈三尺,面闊九尺,廣一百丈,袤二百五十八丈。東壕深二丈,闊五丈;南壕深三丈,闊七丈;西壕深二丈,闊七丈;北壕深二丈,闊五丈。城門四:東曰「挹仙」 ,以外有仙壇,故名。旁有水門,南曰「通濟」 ,西曰「登瀛」 ,以十八士登科,故名;北曰「迎恩」 ,旁有水門。
泰順縣城池 :「縣原無城,明嘉靖九年始築,周三里,計九百餘丈,高二丈。三十八年,增高七尺,厚一丈八尺。仍拓南城,長九十丈,水陸門各建樓屋覆之。」
皇清順治六年重築。按各衛所城俱屬本縣,故附於後。}}
溫州衛城池 與府治同城。
金鄉城 ,舊衛治。明洪武二十年,湯和築,周一。
千四百二十四丈,高一丈九尺,門四,水門一。沙園城 ,舊所治。明洪武二十年,湯和築。弘治十四年、萬曆十六年增築,周三里。
盤石城 ,舊衛治。明洪武二十年,湯和築,周一千五百五十四丈,高二丈,壕深九尺,闊五丈,門四,水門二。
皇清順治十五年,《海寇》破其城,防將熊應鳳力戰而
死。十八年,奉遷隳城,康熙九年展界重修,又名「寨」
蒲岐城 ,舊所治。明洪武二十年,湯和築,周六百丈,高二丈二尺,門四。
皇清順治十五年,寇黨據之。十八年,奉遷隳城。康熙
九年,修砌如故。亦名「寨。」
寧村城 ,舊所治。明洪武二十年,湯和築,周六百丈。
黃華城 明崇禎五年,巡撫喻思恂、兵道許成章築。
大荊城 ,康熙元年築,亦名「寨。」
梅頭城 在瑞安縣五都後岡。明嘉靖三十八年築。
宋埠城 在平陽縣七都。康熙九年,復修城守營,分兵駐防。。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