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卷目錄
安陸府部藝文三
興都事宜疏 明王宗載
柴紫庵記 袁中道
玉泉拾遺記 前人
遊玉泉記 前人
遊青溪記 前人
遊佛耳巖記 前人
射圃亭記 薛綱
竟陵泮水呈祥賦〈並序〉 游文聚
安陸府部藝文四〈詩〉
遊仙詩鬼谷洞作 晉郭璞
代陽春登荊山行 宋鮑照
石城樂〈六首〉 臧質
漢江餞別謝文學朓 梁沈約
陽春歌 檀約
白雪曲 朱孝廉
望郢州城 沈炯
送金竟陵入蜀 崔信明
子胥臺 鮑機
望荊山 陳江總
卞山楚廟 前人
郢城懷古 唐李百藥
元上人林泉 駱賓王
昭君怨 盧照鄰
漢江 宋之問
送沙門弘景道俊元裝還荊門應制
前人
荊門浮舟望蜀江 東方虯
漢濱梅 王適
望荊門 陳子昂
度荊門望楚 前人
晚次樂郊 前人
樊妃墓 張說
餞郢州李使君 蘇頲
樊妃墓 張九齡
玉泉寺 前人
祀紫蓋山經玉泉山寺 前人
候使石城驛樓 前人
餞郢州李使君 王昌齡
送友歸郢中 王維
歸至郢中 孟浩然
送柏子之郢成禮 前人
漢中漾舟 前人
寓荊門上張丞相 前人
陪張九齡祀紫蓋山遊玉泉寺 前人
竟陵西塔寺 裴迪
送人歸沔南 李頎
昇仙橋 岑參
漁父 前人
鮮于庶子泛漢江 前人
秋下荊門 李白
安陸寄劉侍御綰 前人
郢門秋懷 前人
答族姪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 前人
荊門浮舟望蜀江 前人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並序〉 前人
漢東樓 前人
郢客吟白雪 前人
漢江臨眺 前人
度荊門送別 前人
王昭君 前人
宋玉宅 杜甫
明妃 前人
公安送李晉肅入蜀予下沔州 前人
漫酬賈沔州〈並序〉 元結
謝陸處士抒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顏真卿
使次安陸寄友人 劉長卿
和州送人歸復郢 前人
南楚懷古 前人
聞虞沔州有替將歸上都登漢東城寄贈
前人
江行〈三首〉 前人
登復州南樓 錢起
送唐別駕赴郢州 前人
送客過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李端
送雍郢州 前人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 盧綸
荊門路 王建 關將軍祠送高員外還荊南 郎士元
送人歸郢中 劉禹錫
紀南歌 前人
荊門道懷古 前人
玉泉道中作 元稹
白雪樓 白居易
獨遊玉泉寺 前人
題玉泉寺 前人
郢州別王七使君 前人
寄郢州郎使君士元 李嘉祐
賦得郢路悲猿 皇甫冉
送唐別駕赴郢州 前人
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 前人
送陸鴻漸山人採茶 皇甫曾
送慧雅法師歸玉泉 賈島
京山行 孟郊
自商行謁復州盧使君虔 前人
夕次竟陵 張祜
六羨歌 陸羽
莫愁樂 李賀
題清溪鬼谷先生舊居 李涉
漢江〈二首〉 杜牧
送李暝秀才 許渾
漢水傷稼〈並序〉 前人
送盧先輩自衡嶽赴復州〈二首〉前人
春早郡樓書事寄呈府中群公 前人
石城 李商隱
莫愁村 前人
荊門西下 前人
常林歡 溫庭筠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趙嘏
登安陸西樓 前人
陪郢州張員外宴白雪樓 許棠
遊玉泉寺 周朴
石城 鄭谷
天門夕照 皮日休
道院迎仙 前人
霄城暮雨 前人
再訪陸處士 曹松
郢州即事 張喬
過荊門歌 李紳
昇仙橋 羅隱
石城 胡曾
尋陸鴻漸不遇 僧皓然
題玉泉大師智者影堂 齊己
過郢州 魚元機
帝星井 無名氏
寒亭 無名氏
昭君 無名氏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卷
安陸府部藝文三
編輯《興都事宜疏》明·王宗載
編輯
「臣惟皇上嗣膺丕圖,渙頒明詔,一切官邪民蠹,悉賜 湔除,冗費橫征,痛加釐革,所以光昭先德,子惠群生, 甚盛舉也。然興都之地,其隱憂積弊,什伯四方,凋瘁 傷殘,日甚一日,特以僻在荊鄙,未蒙處分。臣生長其 間,見聞頗悉,幸逢盛際,義不容默,敬條為五事,以備 採擇,惟皇上試垂聽焉。」一曰革莊田,以紓民困。弘治 七年,分封獻帝於安陸州,因以郢、梁二王所遺莊田 屬焉。此固親親之義所宜然也。而其時田有定額,賦 有定數,經管人役,莫敢肆其侵陵,未始有稱不便者。 迨以其田改為「皇莊」,特命守備太監專理其事,遂得 憑藉聲勢,陵轢軍民,或因經界相連而任其兼併,莫 敢誰何。或因彼此相爭而誘其投獻,「陰為報復。小民 既入國儲,復征莊課,一田兩稅,已不堪命。而奸書積 吏,多方掊剋,又百倍於公家之徵。」甚至訪有殷富平 民,既誣以侵占莊田,徑行拘禁,務罄竭家資,滿其所 欲,而後僅以身免。撫按諸司,稍為分理,一被誣奏,莫 能自明。如鍾祥縣民周章投獻豐樂河田地,有包御 史據法參治,而遂至謫戍。荊門州民熊尚仁被占沙 洋村淤湖,有劉知府受詞問斷,而竟被中傷。此皆往 事之可據者,而今則為患益熾矣。臣竊以為王者以 四海為家,尺地莫非其有,乃另設莊田,下同藩國,非 所以弘聖制而大一統也。今合無查將前項田地係 軍者復歸於衛所,係民者復歸於府縣,一應錢糧或
解內「帑收貯,或留守備府支用,俱令軍衛有司照數催征,徑自起解,不許仍差書辦校尉下鄉科索。如此庶惟正之供,既不缺於上,無名之徵,亦可省於下矣。」 二曰裁冗員以肅官常。嘉靖初年,因潛邸禮生陳珮 等從龍至京,各圖錄用,乃於興都祭祀署及郢府、梁 府岳懷王等處,添設奉祀等官十餘員名,「即以前項 禮生除補。」初不過備員數典祀而已,其後漸希恩寵, 妄生事端,因奏「添補排夫役三十餘名,分管守衛校 丁二百餘名,假以巡禁山陵為名,縱橫鄉曲,受理民 詞,出入府縣,屬託公事。任是秩者往往有榮身肥家 之驗,遂至富豪之民,競輸錢以圖選授,每一官而三 四人共之。且其考覈不經於撫按,黜陟不係於銓衡, 惟納重賄於守備,即得徑自題請,越次除補。此雖職 業微尟,而計其歲入,傷財已不貲矣。至於修演道教, 已有道紀司,而復設道官三員焚修元祐宮;守衛陵 寢,已有顯陵衛,而復差錦衣衛官一員巡視山陵。此 輩一出,皆僭擁輿蓋,縻費芻糧,挾制有司,阿附守備, 無益於事而有損於民者也。今合無查將前項奉祀 等官,每處量留一員,以供祀典,其餘不論見任候缺, 盡行裁革,仍本處撫按一體考察,有不職者不時論 斥。員缺吏部徑題除補。守備太監不得專擅奏請。其 元祐宮香火,即令道紀司焚修,陵寢即差顯陵衛指 揮巡視。前項添設道官及添差錦衣衛官,俱行裁革。 如此,庶官有定員,而名器不濫,事有定體,而財用可 省矣。」三曰定經制以清冒濫。夫顯陵之有陵戶,元祐 宮之有廟夫,初不過八十餘家,凡一應賦役,皆得全 戶蠲免,亦未為不可也。何比年以來,各役狎愛恃恩, 奏領護敕,冒名寄籍,漸紊成規。或人止一丁而混開 親識至數千丁,或田止百畝而「受寄富豪至數萬畝, 一切繁重差役,彼皆秋毫無與,而貧民之累則日益 加重矣。」至若守備府書辦校尉置買民田,本無應免 之例,乃亦遞相倣傚,概行告免,有司無不順承。民間 有犯人命強盜違法重情者,輒藏匿前項人戶,有司 不敢追索。是皆以守備為之私庇,而法令難行故也。 若及今不為限「制,後將不知所終矣。今合無查將前 項陵戶廟夫原領護敕俱行追繳,仍查每戶應免丁 田若干,限定等則,不得概稱全戶,致滋冒濫。其書辦 校尉有置買民田者,俱令一體當差,不許遺累平民 及藏匿罪人。違者聽有司徑自究治。如此庶法制嚴 明,奸猾不得趨避,徭役適均,貧愚不致偏累矣。」四曰 正進貢,以省科派。興都地瘠民貧,諸凡土產皆四方 所有,自國初以來,未有以方物進者。嘉靖四十一年, 守備太監張方希恩賚予,越分逢迎,凡果殽魚米粗 重之物,皆分派州縣,責令里甲買辦,以充上貢。雖非 其地之所出,時之所有,而概取派州縣,無敢違者。令 小民百倍其值,而有不恤也。且其供「上用者猶有常 品,充私饋者漫無紀極。本地之出辦既竭其膏脂,沿 途之轉輸又急於星火,所過驛遞無不騷然,蓋不止 一方受病而已也。夫國朝歲進之制,載在《令甲》」,俱有 定式。此既不係舊例,又未奉有明旨,是亦不可以已 乎?今合無查將前項進貢方物俱行停止,不許守備 太監仍假此名妄差「官校,需索州縣,騷擾驛遞。違者 聽所在官司一體參治。如此則阿奉無由而希冀之 途塞;取用有節,而催科之患除矣。」五曰正事權以絕 弊源。夫守備之設,專為衛陵寢,供糞除,於府縣無監 臨之責,於軍民無統馭之權也。惟自太監廖斌煽禍 於前,張方繼之亦稔其惡,奔走司府,剝削軍民,遂使 事權轇轕,而政體乖張,有不止於前所言者。如縱主 文書,辦誑詐民財。有王相等三百首,惡,見犯罪於法 司;設緝事校尉,羅織人罪者。有朱敬德等二百餘名, 廣索騙於合郡。妬鄭知府之執法,遂假以糧餉不給, 而縱軍士喧噪於府中;忿陸知縣之節財,因以託夫 役不敷,而令校卒窘辱於庭內。水災之後,「所損者特 紅牆數丈耳。方欲鼎建而冒功,輒捏奏以罔上;常賦 之外,所貢者特魚米數品耳。方欲通賄而固寵,因假 公以濟私。凡其蠹國殃民,肆行無忌,皆由事大權重, 而院司府縣俱拱手受成故也。今合無查照鳳陽事 體,令守備之與方面有司,止許以表裏衙門相待,不 得以上下體統相臨。其該府一應事情關係陵寢者, 俱令會同本處撫按計議題請守備太監毋得任情 妄奏。書辦校尉量留數名,以供守衛,其餘盡行裁革, 不許仍差緝事受詞,致滋民害。違者聽撫按官一體 參治。如此庶事權不偏而官得行其志,邪慝不作而 民得安其生矣。」夫此五者,其因仍浸漬,雖亦有年,而 敢於怙恃,「巧於彌縫,則至張方為尤甚也。若張方不 去,而欲議地方之因革,是猶愬風而縱棹矣。況今南 京、蘇、杭織造內臣,未聞顯過,亦蒙撤回,此獨不可易 而俾流毒於一方耶?伏乞敕下該部,再加查議。如果 臣言不謬,將張方先行革去,另選端慎內臣以充守 備。仍行本處撫按將前項事宜逐一查處,務令」上可 以安先靈。而下有以蘇民瘼。則《啟佑》之謨、可垂不朽。 而繼述之孝、亦永有光矣
《柴紫庵記》袁中道
編輯
玉泉右掖之山,一峰直下,如象鼻突止,即為庵,有堂 三楹,曰「淨名」,以祠護法居士者也。舒其後霤為小室, 室一,居僧一。予自居堂中,望前山如繡屏。墀下有木 樨二株,可十圍,每開香清一山。其石牆外中室三楹 為香積,周以虎落。庵之後所云象鼻突止者,瞰之皆 石骨。鑿一洞曰「幻霞」,以其中有霞紋也。可容一案四 人,清涼沁骨。從洞石登山,緣鼻而上,可百步,得亭曰 「堆藍」,圍以牆,穴以通風。望西南山色如墨花淋漓。惟 九於在西北,稍為楚蔽。其鍔庵門外,左有小臺,聽玉 泉水聲甚厲,可望後山,怪石老樹,游雲弄姿。堂中所 祠者,上為維摩詰,左為武安,右為伯修中郎。近得西 川黃太史平倩之訃,予哭而祠之。平倩長伯修六歲, 故位在伯修上。海內交遊多矣,獨祠數公者,以皆有 功德於玉泉者也。即有功德於玉泉,而非道德文藻 無遜前三公者,亦不敢濫祠後度門之意。以雷太史 何思生平護持玉泉甚力,亦得附位在中郎下。創始 於萬曆辛亥春,會以他事歸,至壬子六月初四日落 成,而總名之曰《柴紫》。以玉泉亦名「柴紫山」也。
《玉泉拾遺記》前人
編輯
「居玉泉,月餘,蘭若粗修。復規寺中所宜有者。殿後有 大士閣,已廢,復之可以望遠。蓋寺以名勝甲天下,而 無一登眺看山之所,於事理甚不可。殿前有泉,從山 後來,匯於池,宜甃之種蓮。而於護世殿左,更為一室 一池,郵此水入焉,使日夜淙淙汨汨,稍盈則出而注 於玉泉,是一快也。門外有田二十餘畝,可深其半,引」 泉出入其中,作放生池。由乳窟往關侯廟前,右泉而 左為山足,泉路漸崩,去山足已近。若今人運雜石磊 砢其間,使僅可通人跡,而車馬艱於往來,其勢不得 不取趙太守所改故道,庶山中清寂無囂,是亦一快 也。廟東去數百步,渠內多石骨,為水所蝕,依稀皆如 擘窠大字。其上有田一區,前作一茶庵,以飲往來人, 而後臨水作一小室,使開窗即聽水聲,看水色,是又 一快也。夫此皆予心規之而格於力者,其果終有落 成時耶?其亦有耽山水之趣者,能來此助予否耶?
《遊玉泉記》前人
編輯
出當陽城西,蹝重阜,見諸山贔負象峙,而其中一峰 尊特竦秀,氣宇如玉,妍美如冠者,即玉泉山也。其上 時有異氣,非煙非霧,如兜羅綿,與諸山特異。山以泉 得名,故二十里外得泉為入沮道,皆莽莽修澗。至己 公嶺下,西泉之水繞度門而出,會於玉泉。其水較洪, 岸畔多石,水始汨汨有聲。從此兩掖多坦迤之山。泉 出其左,遊人不復與泉相見。時見磚埒,皆先朝所修 馳道。近寺得嶺,如龜背起,村市駢列,逾此如一竇。諸 山左右障泉聲始厲,嚙右壁,半落如赤霞。左為諸山 窮虛,得圓阜,以精以冶,窣堵其上,中如永巷,是謂寺 門。入門,泉自東來,帶寺,有危橋正殿,依山如屏,兩峰 袖遶。上有「智者道場」四字,黃太史筆。「昔智者從天台 歸荊州,登紀山,望當陽山色如藍,上有紫雲,輪囷如 蓋。遂杖策孤征,過玉泉,至青溪,欲建道場。意嫌迫隘, 遂還玉泉,止金龍池,趺坐枯樹中,致關公皈依,冥建 福庭。湫潭千丈,化為平址,棟宇煥麗,巧奪人目。昔王 遵立水,瓠子堤完,真王應運,滹沱水合。世法猶然,況 人天眼目,百靈護持」者乎?當時尺一有事出神心理, 應望表語。而畫家亦傳關將軍起《玉泉圖》,良亦有以。 其後北秀復居此地,天后作檀越,金榱玉題,侔於鬼 工,是固一時也。宋明肅劉後,蜀人,少隨其父入都,過 此寺,僧慕容禪師見而異之,為之禮。及撫育仁宗,正 位長秋,大加護持,重為嚴飾,是又一時也。浸至近代, 僅存一殿,攲側欲顛跡。公居度門,傷其荒蕪,有志繕 修,北走神京,大開講肆。時黃平倩及予兄弟三人過 之,跡公言及此寺,幾欲墜淚。於是平倩中郎各草一 疏,不盈一期,宮府朝野,金錢麇集,其始終營綜,中郎 極為苦心,今遂煥然復還舊觀。雖不同當時之靈祕, 亦大有異緣山後一壁,舊多喬木,作殿時「伐以資用, 正如剪髮紉衣,甚可悼惜。近禁采屢年,穉松嬌婉,能 增黛色。」寺固大龍湫也,雖累土為基,今尚如珠在函。 拾級登後,山如可瞰遠,尚存大士閣基。夫殿不毗陽 以含沖氣,閣不毗陰以矚原隰,闕一不可,姑待來者。 殿左有吳道子畫《大士碑》,作天男象,衣褶最古。殿右 為藏經閣,尚方新頒,金疊爛然,左右各一池,清泉從 殿後出,匯為池注於玉泉。或雲那伽之宮在焉,故一 山出泉,甃之以種芙蓉最佳。相傳即金龍池。出護世 殿,得前橋,復與泉遇。東行二百餘步,為乳窟,窟中石 作珂色,懸乳如蠟淚。前一壁如幻霞,玉泉之水囓其 根而後出,時作壯籟。其絕壁有坎相當,雲「前人穴以 架閣者」,隱隱有字盡駁。予謂是張孟及元微之所書, 自可惜。若是俗筆,能疥煙雲,冰霜苔蘚,亦大解意。憶 元微之遊此山詩云:「松門接官路」,則當時官路原在 門外。曰「泉脈過僧房」,則當時僧房正對清泉流水,周
於戶下,光景可想。今重牆圍裹,惟恐見泉。乃知填《蟬翼帖》規方竹杖者,何代蔑有?過洞兩崖多石骨,較狹,壘以石丸。渡至響水潭,有巨石亙溪中,去地丈餘,從 石墜,忽作大聲,墜而復躍,激為浪花濤雪,沾濡衣履。 山行稍倦,童子以蒲團從,坐泉上。稍瞑目,疾雷破山, 急雨隨之,大似振秦皇帝驅山鐸也。過此而崖愈狹, 霤泉以出,石骨為泉所蝕,作《篆籕文》。乃捨溪復上山, 徑至關侯廟前,水始寂,是謂「泉源。過橋撫掌,皆如珠 串。上沸侯所封,當為漢壽之亭侯。而宋紹興中,洞庭 漁人網得一印,上一鈕,方二寸有奇,其上一大環,徑 四寸,下連四環皆繫印上製甚奇,文為『壽亭侯印』」,不 知何故。豈唐宋間不識字人作贋物以入神廟者耶? 廟外列名人詩碑,依稀見張孟等字,不暇讀。去廟數 十步,泉聲甫寂,而石浪逼人矣。道有二:其左即走蠶 樷道也。其右往智者洞,諸嶂圍之。從一罅入,如花源。 道旁怪石磊磊,色或如墨如煙,可坐可臥。其立而攲 者,下可逃雨。右嶺上為宋修《傳燈錄》院,今廢。又里許 至智者庵,旁為智者洞,石理甚堅,若夏屋。洞下有井, 與大江為盛衰。春水漲,通於玉泉,為洪流。緣洞後登 山,石攲不受足履。陟至一處,稍平,即朝曦閣舊址。萬 山層疊中,忽見山口,近林遠水甚暢。跡公與予議覆 之以祠。中郎覺孤危難住,下智者洞右,得少平地,乃 喜曰:「蘭若在是矣。」相與少坐洞中,予謂跡公曰:「此地 似與吾邑人有緣。」蓋智者亦公安人也。智者俗姓陳, 父名起祖,梁封益陽侯,居公安,以公安即舊華容地, 故亦曰華容人。有二子,長曰鐵,次曰道光。道光即智 者,其母夫人釜鬣在公安牛頭里,今猶稱聖母塔。旁 有智者所建報恩寺,其為邑人無疑。若祠中郎於此, 信乎與邑人大有緣矣。尋舊路歸,復於乳窟看月。玩 泉得月如曉溪濃雪。晚宿於講經臺。
《遊青溪記》前人
編輯
去玉泉五里許,如一音寺界。一音寺亦智者所建,峰 巒甚多,總名為一音寺巖也。翔舞飛騰,已異玉泉。中 有兩峰特起,若象王迴顧。下有聚落,背山臨流,正玉 泉、青溪中路。訊一音寺址,雲「正在巖顛」,今廢矣。可四 五里許,始入青溪諸山之界。裂霧奔雲,姿態橫生。昔 遊桃花源上,酷愛其山勢,生動天外,浪壁層層,以為 稀有。今見此山,不啻故人。生平有山水癖,夢魂常在 吳越間,豈知眉睫前有青蓮世界乎?夫論峰勢,玉泉 最為尊特。若其層疊多態,起伏回環,吾不能不愛青 溪諸山。少年見妖姬高士見山色,雖濃淡不同,其怡 志銷魂一也已。近寺忽見山青溪泓滂湃噴舞,是謂 清溪。清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於諸泉,獨其水色 最奇。蓋世間之色,其為正也、間也,吾知之,獨於碧不 甚瞭然。今見此水,乃悟世間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 嵐,比之含煙新柳則較濃,比之晚籜初篁則較淡,溫 於玉,滑於紈,至寒至腴,可拊可䬸。至其沉鬱深厚之 處,螭伏蛟盤窅不可測。入寺後,折而右步至龍女廟, 即青溪發源處。昔僧「法琳於此作論,龍女來聽,因祠 之。祠前有方廣地,最宜聽水。相傳泉發源周江,故與 江水共消長。然石中出泉,至冬猶滂湃,乃諸泉所無。」 泉之上有峰一壁,若燭淚,下江駁蝕,巉嶔可畏。其色 朱碧相宣,霞雪雜出,皆萬萬年雨溜所成。為洞二:大 士洞徑路斗絕,惟臥雲洞在道旁,若夏屋可居,即琳 法師著論處。元又有臥雲禪師居之,故亦名臥雲洞。 洞邊石磊磊,色碧而中空,酷似大湖之隹者。與度門, 覓一卓庵處。後倚危石,前臨九子,晚飲龍女廟前。按 《水經注》:「青溪水出縣西青山之東,有濫泉,即青溪源 也。以源出青山,故曰青溪。」今人殊不知濫泉,青山名, 盛弘之云:「洞水傍生,凌空交合。危樓傾出,恆有落勢, 風泉傳響於青林之下,巖猿流聲於白雲之上,遊者 常若目不周翫,情不給賞。是以林俊棲託雲客宅心 多結道士精廬,即此地也。」則青溪之勝,其來久矣。秣 陵亦有青溪,發源鍾山,水光山色,遠不及此。而此處 名不甚顯,題詠亦少,豈非以其僻哉?侯景叛時,陸法 和正住青溪,與南郡朱元英論兵事,蓋「青溪」固居士 往來處,亦宜祠。
《遊佛耳巖記》前人
編輯
去寺溪五里,地曰乾溪。有某茂才者邀過其宅,且云: 「近宅有佛耳巖可遊。」遂同往諸山圍裹,忽見平曠,前 即沮水,山水間一佳聚落。近巖石壁接連,若鐵垣沉 碧,中苔繡蔓縈巖,左削壁,俯澄潭,潭邊石路淨滑,可 據以濯足。諸子皆鳥緣上,予初怖之,後於近舟乞工 篙,上下各以一人持之。予攀扶而上,石銜淺不受,足 幾墜上,復投予以繩,乃得至。洞頗寬博,據山水之湊。 沮水自房陵來,逕高安,兩岸秀壁相望,雲破霞裂。其 崖如佛耳者極多,不知何代所鑿,安得以一舟遍覽 其勝也?
《射圃亭記》薛綱
編輯
景陵射圃在學宮南,蓋分學隙地為之也。縣尹姜君 綰銳志復古,乃建亭於上,高敞壯麗,視其志豈徇目 前計哉?一日,綰率諸生來曰:「射圃有亭矣,願有記述勒之堅珉,垂諸永久,庶幾古存羊識禮之意也。」嗚乎, 予文豈是存禮哉?予嘗讀《儀禮》《禮記》而知其說。古者 卿士大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 教和敬也。觀所謂拜至、拜洗、拜既,則敬之至也;請安、 請坐、旅爵,則和之至也。和敬之教行,長幼之序,明身 修家齊而國治天下平也。故孔子曰:「吾觀於鄉而知 王道易」者,此也。予奉璽書督學湖湘,痛古制不復下 車,首圖是舉。聞西江康齋吳先生謀明是禮以教郡 縣,予遣兩生從九江學之以歸,即命有司築亭圃,置 射器,俾諸生朔朢肄習之。不二年間,亭圃有鞠為蔬 園者,其肄習可知已。使得如綰者數十輩,分布湖南 郡縣,亭圃必不蔬園也,飲射必不虛文也,何謂「古禮 不可復哉?夫復古非徒持弓執爵,復其儀文而已,亦 惟復其禮樂和敬,斯不負古先王之意。」此又諸生之 責也,予與綰之望也。
《竟陵泮水呈祥賦》〈並序〉游文聚
編輯
「天啟辛酉二月,若有佛自東來,蜿蜒於學宮之樹杪,既而泮池水湧丈餘,紅光燭天,鳧鯉自水中飛入櫺星門者,不可數計。其底似金獅子形。經日,水如山立不散,見者莫不駭愕。」 次年,劉公必達會試第一,王公鳴玉同榜入翰林,改諫垣,人傑地靈,其驗雲。
「惟天啟之御極,屬辛酉之仲春,遵祖宗之功令,值三 載之賓興,慶玉衡之起運,誕發祥於景陵」,有神物之 自天,乘雲氣以東來,忽風生於蘋末,乃如輪而如頹, 方蜿蜒於宮樹,復還遶於庭階。俄而泮池水湧,騰起 百丈,紅光糾結,永日如嶂。其閃閃也如日,其團團也 如蓋,其旋轉也如轂,其瀠繞也如帶。隱隱隆隆,奇奇 怪怪,變幻翕忽,莫可名態。予時挾策往觀,喟然嘆曰: 「有是哉!是物之顯異也。豈楚王之濟江,浮萍實於水 濱?豈交甫之適野,弄遺珠於漢津?豈陽侯之奮怒,鼓 白波於洞庭?豈天吳之作祟,仍洪水於襄陵。而胡為 乎海水之蜃樓,潛泣珠之鮫人?若錢塘之舞潮,迎胥 濤之巨神。如銀漢之倒瀉,高掛於碧」雲;如黃河之下 注,震撼於龍門。如江海之翻瀾,搖天而盪日;如瀑布 之飛泉,濺珠而噴玉。顯龍宮於《海藏》,現水怪於燃犀。 而予不覺銀海生花,五色無主;形神俱喪,舌強欲吐。 恍忽之間,若有所諭。神雖不言,默示以意。若謂:「子既 素稱夫涉獵,胡不追憶夫睹記。虎嘯而風生,龍興而 致雲;雨零而礎潤,蛛網而喜臨,燈火爆而得錢財。乾 鵲噪而至行人,里社鳴而聖人出,黃河清而聖人生。」 「河出圖,洛出書,兆文明之瑞;而麟遊郊,鳳儀庭,顯至 治之徵。」茲者天道之著象,夫豈虛幻而難憑?當必有 異人焉,鍾扶輿之間氣,萃光岳之精英,振文瀾於學 海,漱芳潤於詞林。行且開兩間之泰運,沛八表之甘 霖,調「元氣於玉燭,轉日轂於崑崙。勒鴻名於鼎彝,豎 駿業於無垠。倘謂予言之未信,請以俟夫來春。」既而 劉君必達,以會元而及第;王君鳴玉,以諫議而顯名。 喜天道之不爽,爰走筆而特書,以自附於斯文。
安陸府部藝文四〈詩〉
編輯《遊僊詩鬼谷洞作》晉·郭璞
編輯
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窗戶裏。 借問此阿誰,雲是鬼谷子。翹跡企陽,臨河思洗耳。 閶闔西南來,潛渡魚鱗起。靈妃顧我笑,粲然啟玉齒。 蹇修峕不存,要之將誰使?
《代陽春登荊山行》宋·鮑照
編輯
旦登荊山頭,崎嶇道難遊。早行犯霜露,苔滑不可留。 極眺入雲表,窮目盡帝州。方都列萬室,層城帶高樓, 奕奕朱軒馳,紛紛縞衣流。日氛映山浦,暄霧逐風收。 花木亂平原,桑柘盈平疇。攀條弄紫莖,藉露折芳柔。 遇物雖成趣,念者不解憂。且共傾春酒,長歌登山丘。
《石城樂》〈六首〉臧質
編輯
《唐書樂志》曰:「《石城樂》者,宋臧質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質嘗為竟陵郡,於城上眺矚,見群少年歌謠,因作此曲。」
生長石城下,開窗對城樓。城中諸少年,出入見依投。
又
陽春百花生,摘插環髻前。「指蹋忘愁」,相與及盛年。
又
布帆百餘幅,環環在江灣。執手雙淚落,何峕見歡還。
又
大艑載三千,漸水丈五餘。水高不得渡,與歡合生居。
又
聞歡遠行去,相送方山亭。風吹黃蘗葉,惡聞苦離聲。
又
莫愁在何處。莫愁在城隈。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家
又
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
《漢江餞別謝文學朓》梁·沈約
編輯
漢池水如帶,巫山雲似蓋。瀄汨背吳潮,潺湲橫楚瀨。 一望沮漳水,寧思江海會。以我徑寸心,從君千里外。
《陽春歌》檀約
編輯
青春獻初歲,白日映雕梁。蘭萌猶自短,柳葉未能長。 已見紅花發,復聞花蕊香。乘此試遊衍,誰知心獨傷。
《白雪曲》朱孝廉
編輯
凝雲沒霄漢,從風飛且散。聯翩下幽谷,徘徊依井幹。 既興楚客謠,亦動周王歎。所恨輕寒早,不迨陽春旦。
《望郢州城》沈炯
編輯
魂兮何處返?非死復非仙。坐柯如昨日,石合未淹年。 歷陽頓成浦,東海果為田。空憶《扶風詠》,誰見峴山傳。 世變才良改,峕移民物遷。悲哉孫驃騎,悠悠哭彼天。
《送金竟陵入蜀》崔信明
編輯
金門去蜀道,玉壘望長安。豈言千里遠,方尋九折難。 西上君飛蓋,東歸我掛冠。猿聲出峽斷,月彩落江寒。 從今與君別,花月幾新殘。
《子胥臺》鮑機
編輯
「忠孝誠無報,感義本投身。」「日暮江波急,誰憐漁丈人。」 「楚墓悲猶在,吳門恨未伸。」
《望荊山》陳江總
編輯
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南關繞桐柏,西嶽出魯陽。 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悲風繞重林,雲霞肅川漲。 歲晏君如何,零淚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聞《苦寒》奏,再使艷歌傷。
《卞山楚廟》前人
編輯
蘋藻祈明德,倚棹息巖阿。忽聽晨雞曙,非復《楚宮歌》。 閒階薙宿薺,古木懸新蘿。幃堂寂易晚,枹鼓自相和。 盛祀流百世,英威定幾何。
《郢城懷古》唐·李百藥
編輯
客心悲暮序,登墉瞰平陸。林澤窅芊綿,山川鬱重複。 王公資設險,名都距江澳。方城次北門,溟海窮南服。 長策挫吳豕,雄圖競周鹿。萬乘重沮漳,九鼎輕伊糓。 大蒐雲夢掩,壯觀章華築。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見鄰交斷,仍睹賢臣逐。南風忽不競,西師日侵蹙。 運圮屬驅馳,時屯恣敲扑。莫救夷陵火,無復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風塵俄慘黷。狐兔時遊踐,霜露日沾沐。 釣渚曲池平,神臺層宇覆。陣雲埋夏首,窮陰慘荒谷。 悵矣舟壑遷,悲哉年代倏。雖異三春望,終傷千里目。
《元上人林泉》駱賓王
編輯
俗遠風塵隔。春還初服遲。林疑中散地。人似上皇時。 芳杜湘君曲。幽蘭楚客詞。山中有春草。長似寄相思。
《昭君怨》盧照鄰
編輯
合殿恩中絕。交河使漸稀。肝腸辭玉輦。形影向金微。 漢地草應綠。胡庭沙正飛。願逐三秋鴈。年年一度歸。
《漢江》宋·之問
編輯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送沙門弘景道俊元奘還荊門應制》
編輯
前人
三乘歸淨域。萬騎餞通莊。就日離亭近。彌天別路長。 荊南旋杖缽。渭北限津梁。何日紆真果。還來入帝鄉。
《荊門浮舟望蜀江》東方虯
編輯
春水自峽來,浮舟望安極。正見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漢濱梅》王適
編輯
忽見寒梅樹,開花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望荊門》陳子昂
編輯
楚閣微雨收,荊門看在目。漾舟水雲裏,日暮春江綠。 霽華淨洲渚,夜色連松竹。月出波上時,人歸渡頭宿。 一身已無累,萬事更何欲。漁父自夷猶,白鷗不羈束。 既憐滄浪水,更愛滄浪曲。不見眼中人,相思心斷續。
《度荊門望楚》前人
編輯
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 城分蒼野外。樹斷白雲隈。今日行歌客。誰知入楚來。
《晚次樂郊》前人
編輯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樊妃墓》張說
編輯
楚國所以霸,樊妃有力焉。不懷沈尹祿,惟諳叔敖賢。 萬化茫無在,孤墳獨巍然。北分陽臺陌,南識郢城阡。 漠漠渚宮樹,蒼蒼雲夢田。登高形勝出,訪古令名傳。 自我來符守,因君樹蕙荃。詩《書》將變俗,絺纊忽彌天。 志闌三折後,愁值二毛前。佇立帝京路,遙心寄此篇。
《餞郢州李使君》蘇頲
編輯
楚有《章華臺》,遙遙雲夢澤。復聞擁符傳,及是收圖籍。 佳政在黎人,能聲寄侯伯。離懷朔風起,試望秋陰積。 中路悽以寒,群山靄將夕。傷心聊把袂,怊悵麒麟客。
《樊妃墓》張九齡
編輯
蘋藻生南澗,蕙蘭秀中林。嘉名有所植,芳氣無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常獻箴。能令更擇士,非直罷從禽舊國皆湮滅,先王亦莫尋。惟傳賢媛壟,猶結後人心。 牢落山川意,蕭疏鬆柏陰。破牆時直上,荒徑或斜侵。 惠問終不絕,風流獨至今。千秋思窈窕,黃鳥復哀音。
《玉泉寺》前人
編輯
靈境信幽絕,芳時重暄妍。再來及茲勝,一遇非無緣。 萬木柔可結,千花敷欲燃。松間鳴好鳥,竹下流清泉。 石壁開精舍,金光照灋筵。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復此灰心者,仍追《巢》頂禪。《簡書》雖有畏,身世亦俱捐。
《祀紫蓋山經玉泉山寺》前人
編輯
指途躋楚望,策馬傍荊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 觀奇逐幽渺,歷險忘嶇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 焚香懺在昔,禮足誓來今。靈異若有對,神仙真可尋。 高僧聞逝者,遠俗是初心。蘚剝經行處,猿啼燕坐林。 歸真已寂滅,留跡豈湮沉。灋地自茲廣,何雲千萬金。
《候使石城驛樓》前人
編輯
山檻憑高望,川途渺北流。遠林天翠合,前浦日華浮。 萬井緣津渚,千艘咽渡頭。漁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疇。 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徒然騁目處,豈是獲心遊。 向跡雖愚谷,求名異盜丘。息陰芳木所,空復越鄉憂。
《餞郢州李使君》王昌齡
編輯
寒江映村林,亭上納鮮潔。楚客共閑飲,靜坐《金管闕》。 幽意日入山,暝來雲歸穴。城樓空杳靄,猿鳥倍清切。 物狀如絲綸,止心為予訣。訪君東溪寺,早晚樵徑絕。
《送爻歸郢中》王維
編輯
萬里春應盡。三江鴈亦稀。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 鄭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
《歸至郢中》孟浩然
編輯
遠遊經海嶠,返棹歸山阿。日夕見喬木,鄉關在《伐柯》。 愁隨江路盡,喜入郢門多。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送柏子之郢成禮》前人
編輯
聞君馳綵騎。蹀躞指荊衡。為結潘楊好,言過鄢郢城。 《摽梅》詩已贈。羔鴈禮將行。今夜神仙女,應來感夢情。
《漢中漾舟》前人
編輯
「漾舟逗何處,神女漢皋曲。」雪罷冰復開,春潭十丈綠。 輕舟恣往來,探翫無厭足。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 傾蓋魚鳥醉,聯句鶯花續。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寓荊門上張丞相》前人
編輯
共理分荊國,招賢愧楚材。召南風更闡,丞相閣還開。 覯止欣眉睫,沉淪拔草萊。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 始慰蟬鳴柳,俄看雪間梅。四時年籥盡,千里客程催。 日下瞻歸翼,沙邊厭曝腮。佇聞宣室召,星象復中台。
《陪張九齡祠紫蓋山遊玉泉寺》前人
編輯
望秩宣王命,齋心待漏行。青襟列冑子,從事有參卿。 五馬尋歸路,雙林指化城。聞鐘度門近,照膽玉泉清。 皂蓋依巖憩,緇徒擁錫迎。天宮上兜率,法界豁幽明。 欲就終焉志,先聞智者名。人隨逝水沒,山逐覆舟傾。 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復情。謝公還欲臥,誰與濟蒼生。
《竟陵西塔寺》裴迪
編輯
《竟陵西塔寺》,蹤跡尚空虛。不獨支公住,曾經陸羽居。 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一汲清泠水,高風味有餘。
《送人歸沔南》李頎
編輯
《梅花今正發》,失路復何如。舊國河山在,新年風景殊。 春饒漢陽夢,日寄武陵書。可惜明時老,臨川莫羨魚。
《昇仙橋》岑參
編輯
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 名共東流水,滔滔無盡期。
《漁父》前人
編輯
《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不自道鄉里,無人知姓名。 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歌竟還復歌,手持一竿竹。 竿頭釣絲長丈餘,鼓枻乘流無定居。世人那得識深 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鮮于庶子泛漢江》前人
編輯
急管更須吹,金杯莫遣遲。酒光紅琥珀,江色碧琉璃。 日影浮歸棹,蘆花𦊰釣絲。山公醉不醒,問取《葛彊》知。
《秋下荊門》李白
編輯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 鱠,為愛名山入剡中。
《安陸寄劉侍御綰》前人
編輯
雲臥三十年,好閒復愛仙。蓬壺雖寥絕,鸞鶴心悠然。 歸來桃花巖,得憩雲窗眠。對嶺人共語,飲潭相連。 峕升翠微上,邈若羅浮巔。兩岑抱東壑,一嶂橫西天。 樹雜日易隱,崖傾月難圓。芳草渙埜色,飛蘿搖春煙。 入遠構石室,選幽開山田。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 永辭霜臺客,千載方來旋。
《郢門秋懷》前人
編輯
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朔風正搖落,行於愁歸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鴈度瀟湘煙。 清曠諧宿好,緇磷及此年。百齡何蕩漾,萬化相推遷。 空謁蒼梧帝,徒尋溟渤仙。已聞蓬海淺,豈見三桃圓。 倚劍增浩歎,捫襟還自憐。終當遊五湖,濯足滄浪泉。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捲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之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荊門浮舟望蜀江》前人
編輯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逶迤巴山盡,搖曳楚雲行。 雪照聚沙鴈,花飛出谷鶯。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並序〉前人
編輯
乾元歲秋八月,白遷於夜郎,遇故人尚書郎張謂,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公、漢陽宰王公觴於江城之南湖,樂天下之再平也。方夜,水月如練,清光可掇。張公殊有勝概,四望超然,乃顧白曰:「此湖古來賢豪遊者非一,而枉踐佳景,寂寥無聞。夫子可為我標之嘉名,以傳不朽。」 白因舉酒酹水,號之曰「郎官湖」 ,亦猶鄭圃之有「僕射陂」 也。席上文士輔翼岑靜,以為知言,乃命賦詩紀事,刻石湖側,將與大別山共相磨滅焉。
張公多逸興,共泛沔城隅。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為歡古來無。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 風流若未減,名與此山俱。
《漢東樓》前人
編輯
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誰知喪亂後,更有一珠歸。
《郢客吟白雪》前人
編輯
郢客吟《白雪》,遺響飛青天。徒勞歌此曲,舉世誰為傳。 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千。吞聲何足道,歎息空悽然。
《漢江臨眺》前人
編輯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公》。
《度荊門送別》前人
編輯
度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王昭君》前人
編輯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 花,娥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 人嗟。
《宋玉宅》杜甫
編輯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 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 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明妃》前人
編輯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 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 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公安送李晉肅入蜀予下沔鄂》前人
編輯
正解柴桑纜,仍看蜀道行。檣烏相背發,塞鴈一行鳴。 南紀連銅柱,西江接錦城。憑將百錢卜,飄泊問君平。
《漫酬賈沔州》〈有序〉元·結
編輯
賈德方與漫叟善,懼漫叟不能甘窮,獨懼漫叟又須為官,故作詩相喻。其指曰:「勸爾莫作官,作官不益身。」 因德方之意漫酬之。
往年壯心在,常欲濟時難。奉詔舉州兵,令得誅暴叛。 上將屢顛覆,偏師嘗救亂。未曾弛戈甲,終日領簿案。 「出入四五年,憂勞忘昏旦。無謀靜兇醜,自覺愚且懦。 豈欲皁櫪中,爭食麥與?」去年辭職事,所懼貽憂患。 天子許安親,官又得閒散。自家樊水上,性情尤荒慢。 雲山與水木,似不憎吾慢。以茲忘峕世,日益無畏憚。 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喚。漫遊無遠近,漫樂無早晏。 漫中漫亦忘,名利誰能算。聞君勸我意,為君一長歎。 人誰年八十,我已過其半。家中孤弱子,長子未及冠。 且為兒童主,種藥老谿澗。
《謝陸處士抒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編輯
顏真卿
《群子遊抒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
《使次安陸寄友人》劉長卿
編輯
新年草色遠萋萋,久客將歸問路蹊。暮雨不知溳口 處,春風只到穆陵西。孤城盡日花空落,三戶無人鳥 自啼。君在江南相憶否,門前五柳幾枝低。
《和州送人歸復郢》前人
編輯
因家漢水曲,相送掩柴扉。故郢生青草,寒山淡落暉。 綠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獨過潯陽去,潮歸人不歸。
《南楚懷古》前人
編輯
南國久蕪沒,我來空鬱陶。君看《章華宮》,處處生蓬蒿。 但見陵與谷,豈知賢與豪。精魂托古木,寶玦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迴舟隨晚濤。碧雲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問,此心徒自勞。獨餘湘水上,千載聞《離騷
《聞虞沔州有替將歸上都登漢東城寄贈》
編輯
前人
淮南搖落客心悲,溳水悠悠恨別離。早鴈初辭舊闕 塞,秋風先入古城池。腰章建隼皇恩賜,露冕臨人白 髮垂。惆悵使君先我去,漢陽耆老憶旌麾。
《江行》〈三首〉前人
編輯
「行背青山郭,吟當白露秋。」「風流無屈宋,空詠古荊州。」 《斗轉》《月未》〈一作初〉落,舟行夜已深。「有村知不遠,風便數 聲砧。」
古木多思客,搖落恨江潭。今日秋風至,蕭疏過沔南。
《登復州南樓》錢起
編輯
孤樹延春色。他山卷曙霞。客心湖上鴈。歸思日邊花。 行李迷方久。歸期涉歲賒。故人雲路隔。何處寄「瑤華。」
《送唐別駕赴郢州》前人
編輯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坐詩人興,隨君郢路行。 蒹葭侵驛樹,雲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皋春草生。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李端
編輯
露下晚蟬愁。詩人舊怨秋。沅湘莫留滯。宛洛好遨遊。 飲馬逢黃菊。離家值白頭。竟陵明月夜。為上庾公樓。
《送雍郢州》前人
編輯
厭郎思出守,遂領漢東軍。望月逄殷浩,緣江送范雲。 城閒煙草遍,浦迥雪林分。誰伴樓中宿,吟詩估客聞。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盧綸
編輯
賜衣兼授節,行日郢中聞。花發登山廟,天晴閱水軍。 漁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高興應難遂,元戎有大勳。
《荊門路》王建
編輯
「江邊行人暮悠悠,山頭殊未見荊州。」峴亭西南路多 曲,櫟林深深石簇簇。看炊紅米煮白魚,夜向雞鳴店 家宿。南中三月蚊蚋生,黃昏不聞人語聲。生紗帷棘 薄如霧,隔衣囋膚耳邊鳴。欲明不待燈火起,喚得官 船過蠻水。女兒停客茅屋新,開門掃地桐花裏。犬聲 撲撲寒溪煙,人家燒竹種山田。巴雲欲雨薰石熱,麋 「鹿過江蟲出穴。大蛇過處一山腥,野牛驚跳雙角折。 斜分漢水橫千山,山青水綠荊門關。向前問箇長沙 路,舊是屈原沈溺處。誰家丹旐已南來,逢著流人從 此去。」月明山鳥多不棲,下枝飛上高枝啼。主人戀遠 心不懌,羅衫臥對章臺夕。紅燭交橫各自歸,酒醒還 是他鄉客。壯年留滯尚思家,況復白頭在天涯。
《關將軍祠送高員外還荊南》郎士元
編輯
將軍稟天資,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 誰為感恩義,竟作思歸客。流落荊巫間,徘徊故鄉隔。 離筵對祠宇,灑酒暮天碧。去去勿復言,銜悲向陳跡。
《送人歸郢中》劉禹錫
編輯
君思郢上吟歸去,故自渝南擲郡章。野戍岸邊留畫 舫,綠蘿陰下到山莊。池荷雨後衣香起,庭草春深綬 帶長。祇恐鳴騶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嘗。
《紀南歌》前人
編輯
風煙紀南城,塵土荊門路。天寒多獵騎,走上樊姬墓。
《荊門道懷古》前人
編輯
南國山川舊帝畿,宋臺梁館尚依稀。馬嘶古樹行人 歇,麥秀空城野雉飛。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 寶衣。徒使詞臣庾開府,咸陽終日苦思歸。
《玉泉道中作》元·稹
編輯
楚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早農半華實,夕水含風涼。 遐想雲外寺,峰巒酬相望。松門接官路,泉脈連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谷深煙靄淨,山虛鐘磬長。 戀此清境遠,復憂塵事妨。行行且前路,勿滯分寸光。
《白雪樓》白居易
編輯
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朝來度口逢京 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獨遊玉泉寺》前人
編輯
雲樹玉泉寺,肩輿半日程。更無人作伴,秖共酒同行。 新葉千萬影,殘鶯三兩聲。閒遊竟未足,春盡有餘情。
《題玉泉寺》前人
編輯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閒心對定水。清淨兩無塵。 手把青筇杖。頭戴白綸巾。興盡下山去。知我是誰人。
《郢州別王七使君》前人
編輯
昔日詩狂客,今為酒病夫。強吟翻悵望,縱酒不歡娛。 鬢髮三分白,交親一半無。《郢城》君莫歇,猶較近京都。
《寄郢州郎使君士元》李嘉祐
編輯
籠節知無事,江城不掩扉。詩傳過客遠,書到故人稀。 坐嘯看潮起,行春送鴈歸。望舒三五夜,思盡謝元暉。
《賦得郢路悲猿》皇甫冉
編輯
「悲猿何處發,郢路第三聲。遠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重木,噭噭入孤城。」坐覺盈心耳,倏然適楚情。
《送唐別駕赴郢州》前人
編輯
莫歎辭家遠,方看佐郡榮。長林通楚塞,高嶺見秦城。 雲向嶢關下,人從郢路迎。翩翩駿馬去,自是少年行。
《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前人
編輯
採茶非採菉,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
《送陸鴻漸山人採茶》皇甫曾
編輯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磬聲。
《送惠雅法師歸玉泉》賈島
編輯
祇到瀟湘地。洞庭湖未遊。飲泉看月出。下峽聽猿愁。 講不停雷雨,吟當近海洲。降霜歸楚夕,星冷玉泉秋。
《京山行》孟郊
編輯
眾蝱聚病馬,流血不得行。後路起夜色。前山聞虎鳴。 此時遊子心。百尺風中旌。
《自商行謁復州盧使君虔》前人
編輯
一身遶千山,遠作行路人。未遂東吳歸,暫出西京塵。 仲宣荊州客,今為竟陵賓。往蹟雖不同,托意皆有因。 商嶺莓苔滑,石坂上下頻。江漢沙泥潔,永日光景新。 獨淚起殘夜,孤吟望初晨。驅馳竟何事,章句依深仁。
《夕次竟陵》張祜
編輯
南風吹五兩,日暮竟陵城。腸斷巴江月,夜蟬何處聲。
《六羨歌》陸羽
編輯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莫愁樂》李賀
編輯
草生壟坡下,鴉噪城堞頭。何人此城裏,城角栽石榴。 青絲繫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千里遊。 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羅床倚瑤琴,殘月傾簾鉤。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樹秋。若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題清溪鬼谷先生舊居》李涉
編輯
翠壁開天地,青崖列雲樹。水容不可狀,杳若清河霧。 常聞先生教,指示秦儀路。二子才不同,逞詞過尺度。 偶因從吏役,遠到冥棲處。松月想舊山,煙霞了如故。 未遑鍊金鼎,日覺容光暮。萬慮隨境生,何由返真素。 寂寞天籟息,清迥鳥聲曙。迴首望重重,無期挹風馭。
《漢江》〈二首〉杜牧
編輯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盡春深好染衣。南去北來人自 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又
漢江一帶碧流長,兩岸春深鎖綠楊。借問膠船何處 沒?欲停蘭棹祀昭王。
《送李暝秀才》許渾
編輯
《南樓送郢客》,西郭見荊門。鳧鵠下寒渚,牛羊歸遠村。 蘭舟倚行棹,桂酒掩餘鐏。重此一留宿,前村煙水昏。
《漢水傷稼》〈並序〉前人
編輯
《此郡雖自夏無雨,江邊多穡,油然可觀。秋八月,天清日朗,漢水泛溢,人實為災。軫念疲羸,因賦四韻》。
西北樓開四望通,殘霞成綺月懸弓。江村夜漲浮天 水,澤國秋生動地風。高下綠苗千頃盡,新陳紅粟萬 箱空。才微分薄憂何益,卻欲回心學「釣翁。」
《送盧先輩自衡嶽赴復州》〈二首〉前人
編輯
名振金閨步玉京,暫留滄海見高情。眾花盡處松千 尺,群鳥喧時鶴一聲。朱閣簟涼疏雨過,碧溪船動早 潮生。離情不異《西江水》,直送征帆萬里行。
二
湘南詩客海中行,鵬翅垂雲不自矜。秋水靜磨金鏡 土,夜風寒結玉壺冰。萬重嶺嶠辭衡嶽,千里山陂問 《竟陵》。醉倚西樓人已遠,柳溪無浪月澄澄。
《春早郡樓書事寄呈府中群公》前人
編輯
兩鬢垂絲髮半霜,石城孤夢繞襄陽。鴛鴻幕裏蓮披 檻,虎豹營中柳拂牆。畫艦欲行春水急,翠簾初捲暮 山蒼。峴亭風起花千片,流入南湖盡日香。
《石城》李商隱
編輯
石城誇窈窕,花縣更風流。簟水將飄枕,簾烘不隱鉤。 玉童收夜鑰,金狄守更籌。更笑鴛鴦綺,鴛鴦兩白頭。
《莫愁村》前人
編輯
雪中梅下與誰期?梅雪相兼一萬枝。若是石城無艇 子,莫愁還自有愁時。
《荊門西下》前人
編輯
一夕南風一葉危,荊雲迴望夏雲時。人生豈得輕離 別,天意何嘗忌嶮巇。骨肉書題安《紀復》,蕙蘭蹊徑失 佳期。洞庭湖闊蛟龍惡,卻羨楊朱泣路岐。
《常林歡》溫庭筠
編輯
《唐書樂志》曰:「《常林歡》,疑宋、梁間曲。宋、梁之世,荊、雍為南方重鎮,皆王子為之牧。江左辭詠,莫不稱之,以為樂土。故隋王誕作《襄陽之歌》,齊武帝追憶梁簡文帝樂府歌云:『分手桃林岸,送別峴山頭。若欲寄音信,漢水向東流』。又曰:『宜城投酒今行熟,倚鞍繫馬暫棲宿』。桃林在漢水上,宜城在荊州北,荊州有長林縣。江南」 謂情人為「歡。」 「常」 ,「長」 聲相近,蓋樂人誤謂「長」 為「常。」
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交交。穠桑繞舍麥如 尾,幽軋鳴機雙燕巢。馬聲特特荊門道,蠻水揚光色 如草。錦薦金爐夢正長,東家咿喔雞鳴早。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趙嘏
編輯
佐幕才多始拜侯,一門清貴動神州。霜蹄曉駐秦雲斷,野斾晴翻郢樹秋。幾處塵生隨候騎,半江帆盡見 分流。大馮罷相吟詩地,莫惜頻登「白雪樓。」
《登安陸西樓》前人
編輯
樓上翠筵日日開,眼前人事祇堪哀。征車自入紅塵 去,遠水長穿綠樹來。雲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盡別 離杯。無由併寫春風恨,欲下《鄖城》首重回。
《陪郢州張員外宴白雪樓》許棠
編輯
高情日日閒,多宴雪樓間。灑檻江邊雨,當筵天際山。 帶帆分浪色,駐樂話朝班。豈料羈遊者,樽前得解顏。
《遊玉泉寺》周朴
編輯
《寺還名玉泉》,澄水亦遭賢。物尚猶如此,人爭合偶然。 清流雲斷外,山峻鳥飛前。初日長廊下,高僧正坐禪。
《石城》鄭谷
編輯
《石城》昔為《莫愁鄉》,莫愁魂散石城荒。江人依舊棹舴 艋,江岸還是飛鴛鴦。帆去帆來風浩渺,花開花謝春 悲涼。煙濃草遠望不盡,千古漢陽閒夕陽。
《天門夕照》皮日休
編輯
落霞如綺絢晴空,坐看天門欲下舂。十里孤峰層漢 碧,數家殘照半江紅。荒村市暝人歸牧,遠浦沙明水 宿鴻。回首長安何處是,「嵯峨宮闕五雲中。」
《道院迎仙》前人
編輯
百尺丹臺倚翠華,洞門迢遞隔煙霞。雨中白鹿眠芳 草,松下青牛臥落花。幽谷月明浮紫氣,瑤池水暖伏 丹沙。拋書亦欲尋真去,安得相從一飯麻。
《霄城暮雨》前人
編輯
草樹連雲雉堞平,蕭蕭風雨暗荒城。流歸澗壑應無 色,響入松杉覺有聲。旅邸愁人寧復夢,書堂倦客若 為情。芭蕉滴瀝傷心處,俯仰空懷一笑名。
《再訪陸處士》曹松
編輯
萬卷書邊人半白,再來惟恐降元纁。性靈比鶴爭多 少,氣力登山較幾分。吟鬢漸無前度漆,寢衣猶有昨 宵雲。將知谷口耕煙者,低視齊梁楚趙君。
《郢州即事》張喬
編輯
孤城臨遠水,千里見寒山。白雪無人唱,滄洲盡日閒。 鳥歸殘燒外,帆去斷雲間。此地秋風起,應隨計吏還。
《過荊門歌》李紳
編輯
「荊江水闊煙波轉,荊門路遙山蔥蒨。帆勢侵雲滅又 明,山程背日黃昏見。青青麥壟啼飛鴉,寂寞埜徑棠 梨花。行行驅馬萬里遠,漸入煙嵐危棧賒。林中有鳥 飛幽谷,月上千巖一聲哭。腸斷思歸不可聞,人言恨 別來巴蜀。我聽此鳥祝我魂,死勿學此聲御冤。縱為 羽族莫棲息,直上青雲呼帝閽。」此時山月如銜鏡,巖 岫參差互輝映。皎潔深清入澗泉,分明細見樵人逕。 陰森鬼廟當郵亭,雞豚日宰聞羶腥。愚夫禍福自迷 惑,魍魑憑何通百靈。月低山曉問行客,己酹椒漿拜 荒陌。惆悵忠貞徒自持,誰祭山頭望夫石。
《昇仙橋》羅隱
編輯
危梁枕路岐,駐馬問前時。價自爻朋得,名因婦女知。 直須論運命,不得逞文詞。執戟居鄉里,榮華竟若為。
《石城》胡曾
編輯
古郢雲開白雪樓。漢江還遶石城流。何人知道寥天 月。曾向朱門送莫愁。
《尋陸鴻漸不遇》僧皎然
編輯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題玉泉大師智者影堂》齊·己
編輯
大化終華頂。靈蹤示玉泉。由來負高尚。獨向好山川。 洞壑藏諸怪。杉松列瘦煙。千秋空樹影。猶似覆長禪。
《過郢州》魚元機
編輯
柳拂蘭橈花滿枝,石城城下暮帆遲。折碑峰上三閭 墓,遠火山頭五馬旗。白雪調高題舊寺,《陽春》歌在換 新詞。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萬首詩。
《帝星井》無名氏
編輯
帝星胡為落此間?豈非此有子陵山。蒼蒼珉井一百 丈,至今深夜光芒寒。埜老相傳是陳蹟,斷碑摸索苔 蘚斑。往事恍惚不可問,青山流水空潺潺。
《寒亭》無名氏
編輯
朔風凜凜雪漫漫,未是寒亭分外寒。六月火雲天不 雨,請君來此憑欄杆。
《昭君》無名氏
編輯
「夢裏分明入漢宮,覺來燈背錦屏風。紫臺月落關山 曉,腸斷君恩信畫工。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