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6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卷目錄

 德安府部彙考二

  德安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卷

德安府部彙考二

編輯

德安府山川考二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應城縣

伍家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方輿勝覽》云:「隱士伍員居之。」

高樓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旁為九子墩。京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溫泉其下,非京山縣也。

崎山 在縣北四十里

神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團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形如彈丸。

葛藤山 在縣東四十里。

燕子岩 在縣西北二十里。

五嶺岡 在縣西五里

聚石岡 在縣北四十里。

葛蓬岡 在縣西南四十里。

沙陂岡 在縣南十里

黃龍岡 ,在縣北十五里,其陰曰「燕子岩。」 石羊岡 ,在縣東北。

湯㜑岡 在縣西十里。長江埠 在縣東五十里。

浮城畈 ,在縣北三十里。

妙高臺 ,一名「古城」 ,遠望如城,登頂四方平坦如臺,城北《縣主山》也。

土門 ,在縣東二十里。土阜斷裂如門。

「潼水 」 即「潼泉。」

義河 在縣治左右兩水環抱,合於治前。一自黃龍坑繞百餘里來,環城西,折南流,謂之「西河。」 一自省港來,過古城,繞城東南折而西北流,至魚子港入西河。明季魚子港淤塞,水由青龍橋入西河,於形家言則為「反跳。」 今挑濬復故道,由黃家灘東南流歸三台湖,匯龍石、五龍諸水,注石羊湖,出溳口入漢江。一從五同口出大江。龍石河 ,在縣西十五里,一名毛家河,源出京山縣馬耳山。

石子河 在縣西二十里。源出馬耳山,一名「李家河。」

楊家河 在縣北三十里,歸於府河。

赤岸河 在縣南二十里。

掛口河 在縣南三十里。

西河 ,一名「澴水」 ,出黃龍沖,源自大洪山之白龍池,逕京山、大陽山,歷三㲼河、七里畈入境,至車埠頭。

五龍河 在縣治西南五十里。水出京山縣林泉山,逕梅花嶺、盤石寺諸泉之水匯焉。按《一統志》分為二港,俱流入本境三臺湖,至漢口入江。菱湖 在城南五里。

青水湖 龍骨湖 俱在縣西南四十里。三臺湖 在縣西南五十里,中有土臺三。盛家潭 在縣北二十里。

響水潭 :距縣十五里。南流五里為五龍河;陽池港之水注之。

三里潭 :在縣北三里。繞城曲折而南,淨港之水注焉。

走馬灘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觀音灘 在縣西北十五里。

黃家灘 在縣南十里,龍港之水注之。

同車灘 在縣西北十里。

皇祠港 :在縣西南三十里。

白洋港 水入三台湖

魚子港 ,在縣南三里。省港之水注之。

張家港 :在縣南十五里。

梅家港 :在縣南五十里。

省港 :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京山縣。

東港 在縣東南三十里八埠口。注清水湖入於漢。

湯池港 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邑京山之溫泉。晏殊《要略》云:昔有玉女乘車入泉,故稱玉女溫泉。《舊志》云:玉女煉丹處,池狀如釜,圍二十餘丈;氣如硫黃,白煙上沖,寒時尤甚,是為上池。其熱可以燖雞翻沸不息。池中苔草青蔥,田禾賴。

以灌溉。池南數丈,復有沸泉自土中出,其形袤長,其熱稍減。二池皆可以愈沉痾寒疾及瘡癬,但熱不可浴。鄉人言:「二池產墨鯽及蛙,以他處魚蛙投之即爛熟。」 居人於下池南甃石為坎者二,引水灌入,設竅以便窒泄。覆瓦為屋,分男女二池,往浴者於此入浴焉。南出之水,南流為湯池港。

白家港 :在治東十里。

二龍港 、四龍港 、五龍港 ,俱在縣西南五十里。水出京山縣林泉山,經梅花嶺、盤石寺諸泉之水皆來此匯焉。

蕭家港 在縣東北五里。

古城港 繞城東南流,折而西至太平橋。落陂堰 在縣西南十五里。

浮勝堰 在縣朱兆村

農陂堰 在縣北一里

官堰 在縣西五里

鴈趾坡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白陽陂 在縣北五里

七口塘 在縣南十五里。

鐵牛壩 在縣西二里

石瀼壋 其水東南流入縣境。喻家河堤 在縣南十五里,計一百二十八丈。隔蒲潭堤 在縣東三十里,計六十八丈。長江埠堤 在縣東南五十里,計三百三十三丈三尺三寸。以上三堤,每被衝決。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齊國政植柳樁於隄,以防

水患

八埠口 在縣南五十里。逶迤湖澤之間,達於漢,俗名「北埠口。」

玉女泉 在縣西五十里。《一統志》:「其泉熱沸,野老相傳,玉女煉丹之地。」

白龍泉 在縣東二十五里。

三眼井 在縣治西

孝感縣

牛跡山 ,在縣北四十里,石上有青牛跡。教子山 ,舊作「敖子」 ,在九子墩旁。

牢城山 ,在縣北百八十里。上有馬踏石。大悟山 ,距縣百二十里。

上界山 ,上有平壤,可畊高二百餘丈,周圍四十里,靈濟禪師悟道於此。亦距縣百二十里。金牛山 ,一名金壁山,在鳳凰山旁。

五峰山 :距縣二百二十里。五峰特起並秀。黃巖山 :在五峰旁。

龍泉山 :距縣二百三十里。

兜鍪山 ,距縣二百五十里。申陽之水經焉。「望府山 」 ,距縣百二十里。

小悟山 :在大悟、上界二山之前。

「殷家山 」 在小悟山之前。

遊風山 :距縣百五十里。

觀音山 :在遊風山南。

大山 :距縣百七十里。

馬家山 、陡山 俱在縣東六十里。

磊山 、兔城山 、豹子山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

牛頭山 、清風山 、蓋頂山 、俱在縣北百二十里。

四方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

老虎崖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

觀音崖 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獅子崖 、磨刀崖 俱在縣東北百一十里。白湯嶺 、黃茅嶺 俱在縣東北八十里,仙姑洞 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九子墩 在縣北七十里。

淪河 在縣。即溳水支流,逕雲夢,入埠口。馬溪河 ,在縣東南三十里。

瀖河 在縣。其源出白兆山,繞雲夢入溳。西河 ,在縣小河上,通澴河,入於漢。

小溪河 ,在縣北百二十里。

澴河 在縣北五十里。按《一統志》源出應山縣雞頭山,以環遶山谷,故名。唐置澴州及澴陽縣,取此。今為環鎮河。

後湖 ,在縣西北五十步。今縣西城蓋塹湖而築者。城築於汪公,故城內有汪公池。

白陂湖 在縣東

汪泉湖 在縣西,設河泊所。

董家湖 在縣東五里。又東為天門陂,相傳織女仙升天處。

七里湖 在縣西十里

朱思湖 在縣西

白水湖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羊馬湖 在縣東南二十里。

蒲湖 俗名「野豬湖」 ,在縣東四十里。

五里港 :在縣北五里。

竹子港 :在縣東五十里。

沙港 、上沙港 ,俱在縣西北。

丘址港 在縣西北六十里。內有小泉,冬溫。程子港 在縣東五里。二程寓處。

《哭竹港 》:即孟宗《哭竹》處。

龍宮潭 :在縣東十里。即西河。

太公潭 在縣北二百里,石台上有跡。

白龍潭 水入漢

白龍宮潭 在縣東十里。舊傳龍窟在此,雩之輒應。鄉人立廟祀之。

龍漢溪 :在縣東南五十里。

卓家溪 在縣北百二十里。

磨陂泉 在縣東北八十里。按《一統志》:「其泉湧出,灌田千頃。」

「老龍泉 」 在縣青山。

天磨池 河中有大石,高數丈如磨。

五眼井 在縣南

隨州

厲山 在州北百八十里。《祭法》云:「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 註云:「厲山,炎帝神農也。」 《西漢志》:「隨故厲國。」 皇甫謐云:「厲山,今隨之厲鄉。」 《荊州記》:「山有三穴,雲是神農所生,即此為社,歲祀之。」

歷山 在州北六十里。山腰荒田數小坵,相傳舜昔耕於此。頂有古祠,稱舜王祠。又傳舜將荊枝反屈繫牛,至今其山所生荊柴叢中,間有一二枝條反屈,梢末向下,別山則無。《括地誌》云:「歷山不一名,自山東至吳坡,凡十一名。」

現光山 在州南八十里。吳師入鄂,楚昭王避此。相傳有雲罩其上,光現如山。

大洪山 在州南一百八十里,乃慈忍盧尊者道場。四面陡險,頂有大湖。湖旁有龍鬥崖,有「明聖水」 、硫黃池、佛兒嶺、仙女洞、鶴子山、斷足崖。宋靖康間,避寇者依之。

隨城山 在州城南七里。列嶂如帶,峰巒特起。三爪山 ,在隨城山南。按《一統志》有三阜如爪。大猿山 在州西南,一名大狐。《南都賦》「天封大狐」 即此。《一統志》作「天封大猿。」

田黃山 在州北一十五里。昔田、黃二隱士居此,故名。

栲栳山 在州西北一百五十里,頂有栲栳寺,傳雲「魯班所造。」 有石龕供魯班像,有石匣在地中稍深,魯班器具藏於下。

橫嶺山 在州西北七十里。昔魏大統間,改戟城郡曰橫山縣。隋廢橫山縣入安貴,即此。耙山 在州西北百里。俗傳舜耕田,置耙於此。赤石山 在州北三十里。山石皆赤色。唐天寶間改名曰「赫石。」

三鐘山 在州東北五十里,有三阜,狀如覆鐘。大義山 ,在州東北五十里。居民貧富自相取足,有義風。

鸚鵡山 在州東北一百三十里。形如鸚鵡。龍鬥山 在州東四十里。首尾相連,似龍。雷公山 在州北四十里。頂左有泉一泓,號白龍池。右泉一泓號黑龍池。山腰有洞,俗傳雷公躲於此,又名「雷公躲。」

田上山 在州北一百七十里,山下有水。田下山 在州北一百七十里。頂上有田,出泉灌溉。

碁盤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其山孤獨,在神農洞左。頂圓,有古垣址。傳雲「神農下碁於此」 ,遺子於土,或圓或方,人常拾得,故名。

龍居山 在州西南。隋文帝微時居此。

石女山 在州東北八十里,有石狀如女子。兩尖山 ,在州北四十里,兩峰並聳。

松蓋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多大松,望如蓋。風山 在州北一百八十里,頂上風響輒雨。香爐山 在州北一百八十里,以形似名。曠山 在州北一百八十里,一名「晃山。」 山下有延福禪院。

歪腦山 在州北一百八十里,頂斜側,俗傳洪山祖師以足踏斜,至今山有石盤,上留巨人跡。田王寨山 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古避難處,石垣尚存。

仙人山 在州西北一百四十里,遠望如仙掌。犁山 ,在州東北六十里。俗傳舜耕過此,尚有犁跡。

鳳凰山 在州西北一百四十里,形似鳳凰。

大浪山 在州西北七十里,疊峰若層浪然。藥山 在州西八十里。俗傳張子房採藥於此。天橋山 在州西南一百六十里。下有娥皇洞,洞中有泉,左有石牆遺址。

銅管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相傳昔鑄銅於此。山下遺有銅管,大半沒土中。又似鐵石,至今尚存。

驢泉山 ,在州北九十里。有池不涸,泉甘,牛馬經過,貪其甘不去。

寨子山 ,去娥皇洞不遠,一名「載紫山」 ,又名「太陽山。」

倒捲山 ,在州南一百三十里。上隆而下銳,如捲簾然。

望湖山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

石婆山 在州北一百四十里。山腰挺生一石,似老婦形,坐向南,俗稱「石婆。」 山腰南又一石,似老翁形,南向,轉頭北顧,俗稱「石翁。」

十九山 ,在州西南九十里。其山綿亙十九里,故名。

卓劍山 在州南三十里。巉然插天如卓劍。迴龍山 在州西一百六十里,山頭回轉似龍。黃鸝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鸝皆集此作巢。馬鞍山 在州西一百里。形似馬鞍,故名。溳山 在州南七十里。其地山川俱為溳,又以名其鄉焉。

落石山 在州南一百里。俗雲「洪山祖師帶犬遊此」 ,犬立石上,石斷墮山下,至今溝中石上有犬跡。

聚石山 在州南一百里。俗傳昔人聚石於此以為寨,故名。

獨宗山 在州西南十里。相傳此山居眾山之尊,故名。

青林山 在州南一百里。傳云:「山木蔚然青翠,故名。」 頂有古寨。元末兵亂,鄉人置柵禦賊,保眾於此。

君子山 在州南七十里。民俗忠厚,故名。府君山 ,在州南七十里。相傳昔有府君居此,故名。

太平山 在州內,或名「胎簪」 ,最峻,東北諸山皆宗之。淮水出其下,北流於桐柏,是也。

四龍山 、界牌山 ,俱北接唐縣。

水南山 在州南

龍井山 在州南七十里。

界山 在州西二百里。明嘉靖間,尚書顧璘常秉火行十數里,石壁云:「西南可行,東北勿往。」 遂返。

五水山 ,在州東北一百八十里。

梁皇山 在州西北百里。昔梁、皇二隱士居此。塔兒山 ,厲山之旁支。

烏山 在州東三十里

善光山 隋帝女仙城氏修靜於此。

鴨兒山 在州東南十里。

七尖山 ,在州北一百七十里。七尖並聳,下有黃龍潭。天旱人每取水於此,降雨如響。明大休禪師、菩提禪師之道場也。

快活嶺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相傳昔有仙人宿此山,愛其潔淨無蚊蟻,得快活一宿,故名。走馬嶺 在州北四十里。俗傳關公乘馬至此,騎踏石上,有跡尚存,故名。上有關帝廟。

太平嶺 ,在州北一百八十里。上有太平寺,因子房修行於此,立像以祀。

關子嶺 頂上有關帝廟,與桐柏縣鄰界。夾牛嶺 ,在州南一百里,嶺內一石關,兩旁皆峭壁,昔仙人牽牛經此,尚有遺跡。

金雞嶺 在州南八十里。俗傳昔有金雞鳴此,故名。

金線嶺 在州南七十里,有小徑通頂上,土色皆黃,遠望如金。

狗跡嶺 在州南七十里。傳雲「洪山祖師經此嶺,偶睡道傍,不知野燒將至,所帶犬入港,冒水滅火,狗跡尚存。」

白水崖 在州北三百里,絕高險,崖上有飛瀑,白色如懸練。

月兒崖 ,在田王寨前。一孔如月,尚有銅鑼弦,不知何代所懸,其高百丈,人跡莫到。

觀音崖 在州北一百三十里。山頂有泉,從石澗西壁流下,號「聖水。」 旱時鄉人誠禱輒雨。又山腰有石洞,南為洞口,東西北皆石壁。洞中有寺宇三間,號「崖庵。」

龍鬥崖 在大洪,一名太湖。白龍池水瀦而為湖。昔有二龍鬥於其南,山崩而湖落其下,遂名。

考證

落湖村

捨身崖 在洪山寺北。俗傳張老隨祖師入洪山修道,其妻尋之不見,捨身投崖,乘白雲而去。「九里岡 」 ,在州西十里。

仙人洞 ,在大洪西北十里許,有石枕、石床、石田。昔知州王納言曾遊其處,為數十炬莫窮其源,遂還。知州祝以豳立石記之。

穿洞 在洪山北二十里,為長岡通衢,河流繞其前,茂林擁其後,中通一竅,若有五丁開鑿痕。《勸羊畈 》,有石羊三,一羊在石橋邊,二羊在畈。五里坪 ,在州西北一百八十里,大洪之西,有上下二坪,俱五里。

三里峽 ,在州西北二百里。東西皆山,中有河三里。

《溳水 》源出大洪山黃仙洞。

《漂水 》源出螺螄山。

均水 ,在州西四十里,源出佛兒嶺。

溠水 在州栲栳山汪家店東南,與魯城河會於唐縣鎮,至安貴會㵐水入於溳。《左傳》:「楚除道梁、溠,營軍臨隨。」 一名溠水。西魏改㵐西曰下溠。浪水 ,在州南四十里,源出大狐山。

㵐水 在州城西北。南流入於溳水。西魏置㵐西郡,以此為名。其源出於太平頂。

暖水 在大洪山西北入溳。

忤水 ,在州東北一百五十里。其水逆流。漳水 ,在州東三里,合諸馮之水。

析水 ,在州東南二十里。

扶恭河 在州城西。上從栲栳山道家林流入州境,下流入安陸,合漢水入大江。

聖水河 在州城西北

雲潭 在州南五十里

黿潭 在州東六十里

四十里衝 ,在州北一百六十里,南北相距四十里,兩邊皆山,中為衝。

大漲陂 在州南五里

珠龍陂 在州東二十里。

龍陂堰 在州西北六十里歷山下。俗傳舜耕於此,龍湧此堰蓄水焉。

鳳凰堤 在州北六十里歷山東。似鳳形,有兩翅,高低為堰。

「黑龍池 」 在大洪山北,水極深,內有一青蛇出現。

龍井 在州西大浪山,禱雨有應。

應山縣

應臺山 在城東南。原名應山,以其方平如臺,又名應臺。後人復以其似印,更名印臺。舊有仰高書院、七丞相祠、扶搖閣,今並廢。權建大慈庵。其左有峰曰掛鐘,無念師爪髮並弟子塔在焉。禮山 在縣東八十里。按《一統志》,梁建應州於此,齊置禮山關,隋又置禮山縣。

大成山 在縣東八十里。山之陽有古城寨。吉陽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南北二山。隋吉陽縣在其南,遺址尚存。

壽山 ,在縣南五十里。其巔有靈仙、關帝二祠,麓有龍泉、萬安、普照、五龍等寺,如意、壽泉、地藏等庵。山下之民常有壽至百餘歲者。唐李白謂其「攢吸雲雨,綱紀四方」 雲。

孔山 在縣東三十里,一名洞山。按《一統志》:「山有洞穴,每大風將起,穴先有聲。」

凍山 在縣東四十里。一名蜂兒山。按《一統志》:宋元豐間,太守滕甫自汴赴官,路經於此,無風雨而寒甚,故名。

牢城山 ,在縣東五十里。

覆手山 ,在縣東六十里。一峰五澗,狀如覆手。蔽山 ,在縣南五十里,上有連舜賓墓。

三鐘山 在縣西五里。宋連庠墓在焉。

石井山 ,在縣西三十里。

合髻山 在縣西三十里。兩山如合髻然。洞庭山 ,在縣西四十里,中有穴,莫測深淺。鐵城山 ,在縣西五十里。石色如鐵,其陰有古砦。《唐書》云:「元和十年,節度使高霞寓與吳元濟戰於鐵城,敗績,即此。」

橫山 在縣東北二里許,橫亙治後。

石龍山 在縣北二十里。山石崴嵬,其勢蜿蜒如龍。

杏仁山 ,在縣北二十里。

兜鍪山 ,在縣北四十里。

高貴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山頂有石如龜,又名「大龜山。」 上有靈濟祠,祠前有聖水泉,常有白龍見。

香爐山 :在治西北六十里,以形名。

牛心山 ,在縣東北七十五里。

花山 在縣北一百里,山側衍曠百頃,宜棉。四望山 ,在縣西北百里。按《一統志》:「山高可周覽四方。」

大尖山 、小尖山 ,俱在應山縣西。

會龍山 、松子山 俱在縣東北八十里,地名「新店。」

望城山 ,在縣東五里。

黃茅嶺 在縣東三十里。能興雲雨,為邑鎮焉。知縣周祜更名「黃山。」

仰天窩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自「鄭狀元坂沿河而入,崱屴奇怪,其中坦平,有田二百餘畝,高可十里許。」

杜仙坡 在縣南四十里。相傳有杜姓者學仙於此。

方家河 在縣東三里。即東河。

白沙河 ,在縣東三十里。自山懸而下,入於溳水,南會為澴,過孝感入於漢。

中界河 在縣東三十里。

黃沙河 在縣東五十里。

漢東河 在縣西四十里。以上三水,西南會為膠水,至峰子入於溳。

平林市河 在縣西南七十里。

汶水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經東南入方家河。大洪河 ,在縣北三十里。

官橋湖 在縣西三十里。

阮陂湖 在縣東南五十里。

馬坪港 :在縣西六十里。

天井澗 在縣東二十里,深丈有奇,廣八尺,泉水冬夏不竭,上有龍祠,歲旱禱雨輒應。《明一統志》云:「舊有平康寨在澗北,宋人避兵於此,鹵不能犯。」

《黑龍澗 》在「高貴」 山後。

龍船陂 在縣西五里

漿陂 在縣西四十里

官塘 距縣五十里

螺陂塘 在縣西南六十里。

瓦陂塘 在縣東五十里。

蓮花塘 在縣東南五十里。

陽塘 在縣東四十里

七里塘 在縣南七里

十工堰 在縣北七里

壽山泉 在境內

滴岩泉 在石龍山內。岩高數丈,泉流飛瀉瀑布,俗呼「滴水泉。」

聖水井泉 ,在大龜山,流數里,始落平地。圓通泉 ,在圓通寺左。流數里入田。僧以竹引之入釜。

聚奎井 在東廳下。萬曆十二年,知縣劉鑿。曹家井 在縣東二里。曹氏世居其上。

聞家井 在縣西十五里。

東觀井 在紫虛觀前

向家井 在學前街

殷家井 在縣北,有四井。

廟東井 在城隍廟東

和家井 在縣東北

傅家井 在縣北

徐家井 、陳家井 俱在縣西。

司前井 在分司西

寺後井 在報恩寺西

縣前井 在東里下街

北城井 在關聖祠西北。

西城井 在西關外

「泉井 」 「鄧家井 」 、「景家井 」 俱在正街。

城南井 在縣南

魏家井 在縣西新街

張家井 在縣南一里

詹家井 在縣西

吳家井 、嚴家井 俱在東里下街。

「府、縣志」 未載《山川     》。《明一統志》安陸縣

陪尾山 在府城東北四十里。《禹貢》:「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 即此。名橫尾。

金龍澗 在府城西。《輿地紀勝》:「宋時,道家有金龍,王簡學士院譔文,每一歲中齋醮投於名山洞府,故名。」

應城縣

樠池 在縣治南。《左傳》「楚武王卒於樠木之下」 ,即此。

溫泉 ,在縣北六十里京山上。淵靜如鑑,聞人聲則湯湯奮發,其熱可以燖雞,東南流注於溳。

孝感縣

三臺湖 在縣南六十里。

隨州

石魚河 在州南大洪山界。

水利附        府縣志合載

編輯

本府。安陸縣附郭。

《水經》:「漢水又東南,溳水入焉。」

溳水東南逕隨縣西

漻水出江夏平春縣西南,遇安陸縣,入於溳溳河。遶城西流,入雲夢澤,會漢水入江。山水突發,害田稼,旱則可引溉田。

堤《一 》:李公堤,在縣西溳水左。明正德間,知府李重修,故以「氏堤。」

陂七 。縣東一,縣西南,三,縣西北一,縣南二。堰一 :千工堰,在縣西。

雲夢縣

縣河 在縣南里許。溳水之支也,會孝感之水而達於江。

湖六 :孟家湖,石羊湖,鄭衕湖,紫雲湖,楊林湖,臺湖。

堤三 :一史河堤,在縣西北三十里,安陸境溳水故道經縣,民便之。一沿河堤,在縣西南。明正德間,知縣余權築。一漏灌堤,在縣西南五里,每夏漲,北河水由此衝入石羊湖,民田被沒。明嘉靖間,知縣郭貴德築此以捍之,復決。王廷佐重修。

陂七 ,縣東北一,縣東二,縣南一,縣西北二,石羊鄉一。

塘一 在縣之東南

堰一 在縣東

應城縣

西河 在縣西,會漢江。縣北又有楊家河,瀕河者咸資溉焉。

陂五 縣西二,縣北七里許一,縣西北二,塘三 ,宋北村二,彭落村一。

堰三 。「宋北村一,縣西一,縣北一。」

孝感縣

澴水 ,俗曰「西河」 ,在縣前,下入漢江。

湖六 :後湖溉田甚溥。明正統間,復淤塞,重為之修築。又有羊馬湖、白陂湖、董家湖、東山湖、淪河湖、注泉湖,此六湖也。

陂十二 。縣東一。廣陽。鄉四,廣樂鄉三,郭下鄉三,白雲。鄉一。

塘二 俱在白雲鄉

堰一 千石堰,在郭下鄉。

隨州

溳水 ,遶州前,南流下入漢江。

河六 :扶溝河、浮纓河、魯城河、金水河、石魚河、武河。此六河也,皆遶州境,民利之。

陂十二 ,平港里一,紫溪村一,銅缽村一,府君村二,會盤村三,《牛心》村四。

堰四 :一在平港村,一在落湖村,惟府君村乃有二焉。

應山縣

汶水河 在縣前

河五 :黃沙河、方家河、白泉河、漢東河、大洪河。此五河也,舟楫不通,濱河者多資灌溉。

陂四 一在縣東,一在縣西南,一在縣西,一在縣東南。

塘三 ,縣南二,縣西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