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卷目錄
黃州府部彙考三
黃州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黃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卷
黃州府部彙考三
編輯黃州府山川考三 府縣志合載
編輯廣濟縣
獨山 在縣東南三里許。眾山環擁,而一峰孤迥若髻。寇亂,居民倚為石壘近萬人,防守最嚴。賊騎馳山下,山砦稱「能堅持者,獨山為最。」 癸未,諸砦潰,獨砦誘降,始解。
靈山 在縣東。「慧日」 、「白雲」 ,雙巒疊起。東有馬祖寺,唐時道一遊至此。今青苔白石,宛有錫缽間設繩坐疏班之意,石上足蹟宛然。旁有掛雪溪,上有眺遠臺,下有臥雲橋,又有多羅庵。而鷲嶺、諦信、白雲諸庵環列山半。由山而下,又有浮渡石在焉。
橫岡山 在邑東北二十五里。勢接東衝,西聯層峰、赤寨諸山,連岡翠擁,綿亙桀豎,若攢圖霄上。崖立峭拔,壁岸無階。左側有捨身喦石竇多魚,雌雄四趾,頂有真武殿。旁郡數千里咸來瞻拜。仄行喦阿,探魚石竇,中占熊蛇。東有桃樹嶺,胡八叟讀書處,在萬山幽鬱中。虯松鹿石,今榛莽矣。
多雲山 ,在縣南二十里。他山無,惟此山晨起多雲氣。
白石山 ,在縣北二里。多石,望之磊磊若瓊,故以「堆瓊」 為縣景最勝。
觀山 在縣西
五峰山 在治東三十里。自荊竹河南上,卓木高千仞。緣嶺行陡壁上,視其溪,隱見石底,如黑雲萬疊,水噴高丈餘,響雜山上,人語不聞,中有水碓碾具。下望前嶂,梯田百坵,如石鯨鱗甲,卓木麓,去五峰半里而近,上五峰石磴,便苦躋攀。行二三里,過大石上,可坐千人,高八九丈,俗呼「雞婆石。」 至頭陀寺三門外,林莽深密,轉穿小谷,過「萬竹嶺」 ,達禪院。山產梵光石,如水晶色,峰巒秀絕。
層峰山 在縣北十餘里。峰自橫岡綿亙至此,特聳秀,出諸峰上。列嶂分脈,為縣來脈之祖。旁有青著寺,為余玠讀書處。寺左有塔,圮廢有增,從荊榛中得數石,上鐫「元祐四年造。」 邑人張北溟重建剎,延僧居之。西數里為赤砦,亦有小剎,舊為里人避兵處。
雨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大聖山 邑東南。有靈湫,《廣輿記》云:「飛瀑奇絕,有費龍君廟。」
四望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上有寺,寺外有大石三,植立如門,故又呼「石門」 焉。
石港山 側有龍窟,興雲致雨。里人望其氣即應。
大闔山 :一名峇嶁。在邑東二十五里。橫兩山間,有五峰嶙峋,翠屏萬含,圌《蜜嶛巢》。中峰萬含,則胡篤生別業也。
余公山 在縣東二十里,俗稱「蜈蚣者謬山」 ,以余公玠墓得名。
安樂山 在縣東十里
大符山 在縣東四十里。舊有庵曰「朝陽」 ,即四祖再來僧塔處。流寇猖獗,邑諸生梁重其與弟之遴等集眾保大符山。
龍頭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山龍象,其盡處如龍首昂起,而兩石屹立如角,石下有泉,俗呼「龍眼。」 東五里為雙城驛,驛東有橋,為黃梅界。南十里為冷水澗。又十里為塔兒砦。七里為鄭公塔。鄭公昔嘗住茲土,捨地建塔,名椿山塔,寺曰禪居。有大士閣,閣下殿祀真武。
鳳凰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山南為禪姑山,寺曰「永興。」 又五里為岳哲宅,岳忠武裔。忠武子震,鎮黃梅五郎關,聞家難,匿大河民間,弟霆往從之朝,恨未釋,改岳州為純州,遂不敢稱岳。石壁山 在靈山南,其東為石步嶺,俗曰「失婦」 ,雲有新婦至此,忽失所在。凡娶婦嫁子,當過嶺者,必紆他道避之。又南為八斗嶺,嶺東有「史孝子墓」 ,西有《劉老人墓》。
靈龜山 ,在白茅衝,左與九龍城相望。山有幽
居寺相傳四祖卓錫此山,夜聞龜聲。後掘地得雲版,上有「靈龜山幽居寺名」 ,因名之。明永樂間,藍敬忠為開山檀越。嘉靖壬寅,荊國卜永定妃藏,尋感異夢,改地。越十年,令復其寺,新之,儲田若干畝。崇禎中,欲復奪為王母藏,感怪夢遂止。
皇清順治十八年重建,改寺曰《瓔珠》。
後峰山 自石門數里南起,為後峰,峰東為大藏寺。寺為蔣祖修靜處。山谷紆抱,溪流映帶。縣令劉淯水作亭其上,名「杯度亭。」 前為觀音山,祀大士像,為陳求吾讀書處。
大羅山 ,在大藏寺東。四週皆山,一水從石港橫出。寺當山隈,極為幽靜。
連城山 臨連城湖。舊有砦。元末盜賊蜂起,邑人楊普銘砦此保井裡,後歸明。南為女兒城,相傳樊噲女築。下有連城橋,即龍坑大路,與塍塘橋相去十餘里。又數里為伊家渡,山北有玉石寺。
太平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旁有煉丹丘,晉遠公卓錫於此。後入廬山,去時笑露黃牙,因寺於此,名黃牙。西里許有花關橋,雲關索經此往襄樊,以劍擊橋石,居人為建祠,祀關公暨索。又半里有松林百十株,拳曲青蒼,若虯龍狀,中有三大石,矻然峰立,名石林。西南有儒林觜,宋時陸姓昆季三人官學士,居此,自署別墅,號「儒林。」 明時翰林陳朝富徙此。東自鄭公塔西,距此有六石,故自鄭公塔西至花關橋,里以六石名。北四里許又有七石,嶙峋特出,比聚若星,為北斗七星雲。
登高山 在縣南里許。南行數里,有橋曰「七里橋。」 麓有亭,曰「山包亭」 ,庵曰「仰天庵。」 西南為銅管山、赤土山。
紫霧山 在縣南十里。巒立如屏,望之嘗見有霧騰空而紫。山下二徑,一自麓而南達武穴,一自麓東而南達龍坪。有亭當其路,曰「兩路口。」 南里許為石門亭,為師姑塔。
閔家山 在縣西里許
嶽山 ,在縣西北七里。巋然秀出,或稱「藥山。」 下有胡高軒墳。
展旗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山自赤寨迤邐數里,如展旗,故名。
麻夤山 上有寺,僧元機剏。南為四顧坪,坪有庵。又西為蘄界嶺,明末典史魏時光禦賊死難於此。
秀雲山 在縣西二十餘里。俗稱「北流山。」 頂曰「龍頂」 ,在濟西特高。其半為碧雲庵,東為龍井澗,有泉,旱禱取水,則雨立至。又東為德勝殿,祀太子神。
仙姑山 在縣南十里。相傳為何、陳、許三仙姑修煉處。頂石高尋許如座,有三女趺坐痕。數里為石牛,石立似牛。又南為雨山,上有古建寺,後唐刱。下為龍泉塘。又二里為黑石頭。
蘇家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南數里有峰名「劉季峰」 ,漢祖征黥布,避兵於此。竹葉細析如絲,雲「漢祖匿山中取而剖之者。」
潘山 在蘇家山東
「竹隱山 寺」 在眾山中,修竹夾寺左右。
松山 在蘇家山東,上多古松,越數里,為避難衝。雲深徑隱林樾,古茂幽巖老石,人所不到,昔人於此避難。
金家山 上有寺。雙泉,詹祖於此修靜。
葛蒲山 ,在縣東五里。山下為紫石頭,邑中諸水入湖處,雄峙水際,為濟水一關。
寅山 俗雲「銀山」 ,在蘄州東,而治屬廣濟。宋乾道四年,有以銀礦獻者,上命守臣詢究,銀山亦在獻內。明洪武初,武昌、蘄、黃凡宋、元銀場鐵冶悉罷。
長風山 在縣南江浦。《水經注》:「江水東逕蘄春,正東得銅陵口,右逕蝦蟆山北,而東會海口。水南,東合臧口江浦。又左逕長風山南,得長風口,江浦也。」 則長風在寅山下,近馬口一帶。
陽城山 ,在縣南六十里。自馬口諸山西來,屏障疊列,雄峙江上。
玉屏山 、獅子山 俱在縣北。
積布山 在縣南江浦。《水經注》云:「江水又東逕積布山南,俗雲積布磯,又雲積布圻」 ,庾仲雍所謂「高山」 即此。迤𨓦聳峙,江上石橫理而縱之,層積似布,與隔江下山磯對束江水,其流甚狹,下有石,可坐釣。
盤塘山 在縣南六十里。自陽城、北臺諸山,峘起並立,嵾嶢峭拔,而或斷或聯,中岈以深,徑折煙迷,岩連路塞。最高處為笠兒腦,有《蔡大官昇》
《天遺跡》,相傳大官名廣福,弟廣善,唐貞觀間敕為神。神初降於朱慕橋,憩陰於張勝側,飛昇於笠腦。有李行思者,因夢感視馬跡所止,為祠三處。其北馬口寺,乃詹祖道場基,倚雲崿似鳴鳳形。東大腦坡,上有鹿池,出石罅中,與馬鞍山峽對峙,險甚陰翳,時虎狼咆哮。南數里為盤塘鎮,小港西為紫荊夫人祠,昔有人舟泊,見夫人於月光中。詢之,答以詩。翌日至祠前,土牆茅屋紫荊,果與詩合。
北臺山 在縣南七十里。奇峰秀嶺,迴環相佐。有觀音巖十八疊流水坪下,過石步嶺,俯木麻、仙谿二湖。
鐵船山 在縣南。上有寺,下為魯肅府肅屯兵處,祠今毀,像存江浦,或曰「瀂濟洑」 ,未知何解。再東過盤塘,下為龔家莊。江浦去山麓迢遙,自此始築壩捍江水矣。
青林山 在縣南六十餘里。《水經》:江水又東,左得青林口,注東陵鄉。西南流,水積為湖,湖西有青林山。宋泰始元年,明帝遣沈攸之西伐子勛,伐柵青林,睹一童子甚麗,問伐者取此何為,答欲討賊。童子曰:「下旬當平,何勞伐此。」 在眾中忽不見。湖水西流,謂青林水。又西南歷潯陽,分為二水,一水東通大雷,一水西南流注於江。《經》謂刊水右對馬頭岸,今屬瑞昌。
天明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東衝山 在縣東三十里。層巒疊翠,春冬積雪不消。有幽巖洞窟,多為逸士所棲。上有鮑照讀書臺,題詠甚多。
黃鵠山 在縣治後
午山 即武山,在午湖中,危石峭壁,週遭少可登處,惟南一逕稱平。春夏湖水瀰漫,山形如鯉浮水上,闊十餘里,中有螺螄山,亦稱「螺墩團山 」 ,在湖南,岸皆亂石,石扣之有聲,叢巖若虎豹虯龍。有穴鷗時時浮出,謂與湖潛通。而東湖口逕破頭山南,下有塘龍,數騰雷雨。
黃花山 在湖北岸上有廟,可望江南諸山水。山麓「荊林廟」 ,奉楊四將軍神,最靈異,土人以卜年及人間凶吉。又北鳳凰山、獅子山,則縣諸水出處,踴躍相對,為關欄也。
宗山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其下為橦梓牌,或曰「童師排。」 東出為雲興寺,寺隔溪為楊塢山,即釣魚臺,相傳有康茂才墳。又越溪為李齊坂。坂與楊塢皆溪水環繞,避亂者以是為依焉。過坂皆湖,其東為黃巾砦,為沙湖。
靈泉洞 ,「在縣北六十餘里,洞最幽古,乳泉春夏多注,冬日把炬入洞。初小至二三洞,可側身入,華蓋幾席丹竈悉具。有石鼓石鐘,擊之各得鐘鼓聲,龍猊勢各奔騰。一小石龜,頭足儼然,其他形崇積,類神鬼設施者。第九洞,穴甚多而狹至六七孔,有類鱉形蟹形者。中洞頗大,有深潭不可越,揚炬照之,見其東益空闊」 不可測,而潭水深黮,畏人無從取道,疑有龍蛇乃返。萬曆中,歲旱,有駱法師者,向中洞潭取水。龍起水湧,眾不及避。法師身當之,俟水止眾出而後去,以是人益不敢至。崇禎末,鄉人攜雞犬入避寇者甚眾。或云:「三國時關索,嘗休息於此。」 至今鄉人祀之。
仙人山 ,在陽城山之腹,紆迴兩湖間,高可百餘仞。入洞漸深,大如庭堂,可容千人。相傳有道士數輩居此。一道士年最老,常蓬跣入,上下屈曲,不知幾里,而最後聞江上櫓聲,疑與隔江通,人反從江底穴下行,驚而出。至今石榻、石龜,道士遺跡尚存。
石壟坡 在縣南四十五里。自東衝至此,兩山夾峙,石坡陡峻。
鐵石墩 在縣西南四十里。《唐志》:「蘄春郡內廣濟,蘄水有鐵,未置坑冶。」 《一統志》亦云「產鐵。」 今蘄有百家冶火爐鋪,相傳鼓鑄而濟,未有徵。俗傳鐵石為鐵矢,某造鐵船,此其遺也。
《白鶴》,石 翔喙似鶴。
銀青石 色似銀
鐵青石 色,黶然若鐵。
《紫金石 》其質類金。
火石 時有燿,若火出。
劍鋒石 其形似劍。以上六石,俱在鄭塔西。大江 在縣南七十里,自蘄春東得銅零口,逕長風積布,又東得青林口,逕龍坑。而下龍坑舊為鴻腦洲,民倚堤為市,東十里為古佛寺,於土中得石佛寺以供之,故名。
大金河 自白茅、殷衝諸水匯而南,逕鯉溝,右大金廟東。又十餘里,逕黃花山陰,出羊頭岔入。
白水塘
關山河 出赤寨、展旗諸山水,十里為松陽橋,又為「石塔河」 ,為「夏六官人橋」 ,逕秀雲山。東為關山河,逕苦竹園數里入團山湖。
連城河 在縣南六十里。有渡。
斤竹河 在縣治東。出「東衝諸水,至明,水懸巖數十仞,飛瀑直下,噴沬鳴雷。冬日聽之,似多喜聲。春夏則震怒如霆,排擊不測。久旱無聲,倏如雷音,二三則數日內必大雨。」 下注為潭,潭隱深不可犯。水溢西出,逕黃牛垸西數里,逕五峰山側,與梅水衝水會。白土嶺諸水西流為斤竹河。有橋,當驛道十餘里,會車坊河。車坊亦東衝諸水,出板聖龍潭,逕清壑亭側,下為橋,即車坊驛路十餘里與斤竹河共逕成相寺前。又數里逕貓山口,為團頭河,分而為二,至六石里坂,同為一河,逕廖陸溪,入赤磯湖。費祠龍湫水,逕株嶺,會十八疊眾流為駱家河,歷花關橋,會屈家河水,遶太平山側入赤磯湖。
朱家湖 在蘄城南門外,屬廣濟地。其水逕寅山北上下陽門,入馬口湖。
馬口湖 在縣南六十里。
武山湖 在縣南四十里。中有山即螺墩,西與黃泥湖接,鳳港橋其通處也。下東湖口為官橋渡逕樊噲城南為小港,與塍塘湖諸水會。西數里為廣野湖,其下為繫馬觜,乃孫公英堤處。鄉有湖水汎田,英督眾築堤護田,因號曰「北塘塍。」 復為長堤以護其外。英嘗繫馬其處,後人德之,故云。南為蘇家坂,數里為伊家橋,其下為「連城湖。」
《青林湖 近青林山》。
翻車水 在九江。英布於水北築翻車城。《楊林水 》,在縣境內。
梅川 ,源出橫岡諸谿澗,數里匯為川,下會層峰諸谿水,為雙河口。西南行,逕畢家坂東,又逕演武場,西北折而南,逕春風橋,會靈山、浮渡諸水。北折而西,出仁壽橋,下遶迴川,觜當縣治前凝秀坊,徑南去。明嘉靖間,縣令楊公阜塞之,導水西折,遶治右,逕四高樓北,為滄浪橋。始折而南,會清流港水,逕關聖祠前,有劉公閘,十里遶潘壋,又十餘里逕柏林、東岡間,又二十餘里入陶家塘,逕紫石頭入武山湖。
中洲 在大江中。《元史·地理志》云:「宋嘉熙兵亂,廣濟、黃梅徙治大江中洲,事平復舊。明崇禎末,寇亂廣濟,復徙治於此。六七年,始還舊治。」 今新洲內老洲也。
黃花港 在縣境內
善潭 在縣西五里。南北二泉。
廣濟塘 在縣治北
武家穴壩 在大江邊,自盤塘下至黃梅楊家穴,計長一百九十里。每歲修築,以捍江流。費家龍泉 ,在大明山。
黃梅縣
北邙山 在縣北二里。山頂周正,類方屏玉枕,為邑來穴。邑人謂「赤土可用」 ,往往掘取之,真氣洩矣。
台望山 在縣北七里。自南望之,峰巒聯拱如台星。
紫雲山 ,距縣北七十里,即老祖與道悟道場。山路縈數十里,望之若削筆。造其巔,坦平寬曠,東西環拱,內有平田五十餘畝。峰頂植茶,名「紫雲茶。」
石牌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深入為三十六水山,一水盤環三十六渡,故名。其下為宋益「飛仙廟」 ,內有黃齡洞,即宋益修煉處。
西山 ,在縣西三十里,一名「破額山」 ,即四祖道場。
北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無跡禪師道場。俗雲「南山煮水北山煙。」
豹兒山 在縣北二十里,上有雲峰庵。
小溪山 在縣東二十里。內有梅師嶺、拳石洞、三丫嶺。山 上寺山 、下梅水山 、中梅水山、上梅水山 ,俱在縣東四十里。
閟宮山 ,在縣東北二里。
石門山 ,在縣東北十里。
烏牙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上有靈峰院。城隍嶺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
白楊嶺山 :在東山右。
唐家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抵蘄州界。
獅子山 在縣東北
粉壁山 ,在縣西北十里。
安德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
楊梅嶺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
大竹山 、小竹山 :俱在考田山西。
高山 在考田山東。上有高山寺,靜鑑禪師真身在焉。
鼓角山 、天衢山 俱在縣東北七十里。迴斾嶺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抵宿松界中峰山 中有白馬寺。
卓壁山 在縣正東十里。
茅栗山 :在縣正東十五里。
車鼓山 在縣東
下古磉山 :在縣正東二十里。
中古磉山 :在縣正東二十五里。
上古磉山 ,在縣正東三十里。
停前驛山 :在縣正東四十里。
畢家塝山 :在縣正東五十里。
赤土坡山 :在縣正西三里。
毛光山 在縣正西七里。
金鐘山 在縣正西十里。
瓦市山 :在縣正西十五里。漢黥布所築,東西二城在內。
大河鋪山 :在縣正西二十里。
瑤鳳山 、大葉山 :俱在西山前。
熊家山 在縣東南五里。孝廉熊兆師《祖塋》在焉。
「龍泉山 」 、蕭山 :俱在熊家山北。
香爐山 在縣東南十里。
「馬鞍山 」 絕頂有天窗洞。
礦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
小木嶺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
大木嶺山 、獨山 俱在縣東南。
東觀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抵宿、松界。
路頭山 在縣西南十里。
破山、口山 、黃齡觜山 、掘頭山 俱在縣西南五十里。
多雲山 ,在縣東北十五里。上有多雲庵,流支禪師塔在焉。
五祖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一名馮茂山,俗呼「東山。」 唐五祖大滿禪師道場。
龍坪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
南山 有《普庵禪師道場》。
考田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黃梅山 ,在縣西四十里。山多梅,縣之取名以此。
馬頭山 在縣東南三里。
筆架山 在縣東十里
德章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上有廣嚴二大師及清身道者真身。
鳳翔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
蔡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產大龜,因名。上有龍王廟,大江經流其下。
漏頭山 在縣西十里。明太祖討陳友諒,駐驆於此。
福盆山 在縣西南十里。其象環抱如盆。邑太僕卿瞿晟墓在焉。
舒城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在太白湖東,四面皆水,為避亂地。
鳳臺山 :在北邙山上。
楊家莊山 :在縣北三里。
陳瑞山 在縣北五里
七嶺岡山 在縣北七里。以山岡分七支而行,故名。
菩提廣福山 :在七嶺岡上。
曬榖山 :在七嶺岡後。
姚家山 :在七嶺岡上。
穀觜山 在七嶺岡
焦墩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
沙羅觜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
遊螺墩山 ,狀如覆釜,每於雨暗霧蒙時,望之若遊於湖中。邑贈君黃見溪墓在焉。
段家洲山 :在正南,隔河。
前山 、「後山 」 、《金牛山》。
天馬山 。《炊坯》山 。《團山》。
雙尖山 、鷂子山 、龜山。
茅屏山 ,《下新山 》,《上新山》。
以上諸山俱在縣正南二十里。
馬黃嶺 :在台望山上。
卓壁嶺 、佛子山 :俱在臺望山右。
苦竹口 :在臺望山前。
汪山口 :在臺望山右。
東北之水 ,一發源於唐家山龍平山麓,下隆斗河、逕渡、下橋河,至兩河口合流。一發源於古
角河經停前驛河至兩河口,泛柘林鋪,下鐵塘口,一發源於茅栗山安亭港,出悠悠河,至龍泉山,與大河合。一發源於小溪山三丫嶺,經多雲,過陶家鋪河,至沙河,合諸水於鐵塘口流。尋轉縣前,謂之「縣河。」 自縣西流匯張家湖,會馬頭橋河、殷家河眾水,西南流黃蓮觜走下新達、東觀,出急水入大江。
西北之水 ,一發源於青草、太平六渡河。三十六《水經考》田沖下大河鋪至白花坂,分流為二:其西流者入長安湖;其東流者下桂家賽,入濯港。一發源於安德山,經漆木港入大河,洩太白湖;一發源於大葉山,經雙城小河,斜下龍頭山河,至舒城山河,合長安湖,入濯港,東流黃蓮,皆走下新達東觀,出急水,入大江。
南面之水 ,自白湖渡河接太白湖,通孔龍小江。小江築有壩,壩北亦達黃蓮觜,壩南直達清江鎮,即濱大江。
縣前河 在縣治南
隆斗河 在縣東十五里。
龍坪河 在縣北四十里。
西河 ,在縣東北十里。
亭前河 在縣東北三十里。
感湖 ,在縣東南五十里。
涉湖 ,在縣東南六十里。
楊林湖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源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有大源、小源。
太白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
陶水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
柴池湖 在縣西南九十里。
白湖渡 在縣西南三十里。
濯港 在縣西南二十里。自濯港至孔壩,於此運餉。
黃花港 :在縣南二十里。
清油港 :在縣南二十里。
安亭港 :在縣東南十里。
大港 :在縣東南二十里。
古港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桂公堤 在縣長樂鄉一帶,皆濱江。上自壟坪、保賽廟,歷蔡山、何家堡,屬黃梅。自何家堡歷套口,至小池口,屬下袁家圍,至斷腰,又屬黃梅。明初,康茂才建長堤於沿江,屢修於知縣楊本俊、范德超。萬曆三十六年戊申,洪水衝堤,破口數十處,崩陷田地三千餘畝,民舍俱漂,棲泊無所。知縣桂生芝駕舟載銀米沿堤周濟。已而懇上臺發帑建堤,棄崩陷之險口而改築內地。其餘破者補之,卑者增之,高堅倍昔,百姓利賴,名《桂公堤》。
鍾公堤 前名曾公堤。縣南自濯港三十里抵孔壟,地勢窪下。春夏之交,洪水渰沒官道,行旅苦之。明萬曆十年,署縣事推官曾維倫捐俸築堤三十里,歲久崩塌。萬曆四十八年,知縣鍾籲俊重築此堤,捐俸僱工,或勸有財者助之,或罰有罪者曰:「以官贖鍰,為汝作功德,又以寬汝辜。」 民樂於輸。堤高一丈,廣丈二尺,裝沙覆其上,沿堤樹楊柳三尺一株,樹茂,行人暑不張蓋。自孔壟下至清江,填補修築,高阜蕩平,百姓感之,故又曰「鍾公堤。」
石公堤 又名「斷腰堤」 ,即桂堤之尾也。一破則楊穴無寸土可以立錐,且泝而上之。灌下新至黃蓮觜,亦是水政要害之地。
皇清順治六年,邑鄉官石鎮國任安池道會、《德化》、宿
松、黃梅三縣合築。高廣倍前。作屋堤上。令民駐守。著《經紀積榖》。以備修堤之需。
嚴家閘 下孔壟十五里。德化之封郭洲,歲苦坐湖渰沒,而黃梅之柴池湖亦受其害。萬曆年間,德化紳衿會梅之孝廉邢懋學、司馬汪可受,相地勢,買嚴氏田地,穿堤建閘以畜洩之,名「嚴家閘。」
武思穴壩 在縣東三十里。自楊家穴至宿松分界。
西池塘 在縣城西北,諸水匯此。
白馬堰 ,在縣北十里。
穀嘴堰 在縣北十五里。
老鴉堰 在縣龍坪河之衝。
三渠堰 ,在縣東南三十里。
萬家井 在縣前,一名「義井。」
清泉井 在五顯廟後
忠井 ,原張家井。鴻臚張訓居此。聞建文遇難,正衣冠北拜,赴井死。族人名為「忠井宅」 後賣與羅姓,遂名「羅家井」 ,在五顯廟東。
段巷井 在段家巷,井欄石鐫曰「政和三年立。」
蓋宋徽年號也
「司邊井 」 在鄭家巷。
明汲井 在儒學《禮》門外清洌,解燥。明汲者,明王汲引之義也。
「護坊雙井 」 ,石御史子溥鑿,以護繡衣坊者。道會倉井 在西關外。
「孫公井 」 署縣事孫鉉建城,因鑿此井,在西門城內。
水利附
編輯本府。〈黃岡縣附郭。〉
道觀河堤 。「韓公堤 。」 「長樂堤 。」 「李公堤 。」 已上四堤俱在城外。
劉堤 在團風鎮
《易家堤 》,在赤壁。
中洲堤 溝兒口堤 丘陵湖堤 龍坑堤「舊洲」 長河堤 「白米河堤 」 ,已上六堤俱在慕義鄉。
灄河堤 在五重鄉
黃金潭壩 在慕義鄉
紫金港壩 在庶安鄉。向積水溉田,歲久傾頹,明正統二年重建。
毛林口壩 、巴毛湖壩 俱在慕義鄉。知縣簡霄重建。
八大王壩 在城東南三里安國寺左。中有田,築此以捍後湖水漲。
明家堰 在縣東十里
火燒堰 在上五重鄉
黃安縣水利無考
蘄水縣
鴨子陂 在縣東二里
飲馬陂 在縣北三十五里。
團陂 在縣北七十里
王公堤 在巴河鎮,知縣王伯築。
萬公堤 在縣西南五十里,知縣胡奎築《胡可堰 》,在縣西北六里。
曹家堰 官陂堰 、義門堰 俱在南鄉。袁家堰 在北鄉。
胡師堰 、慈孤堰 ,俱在下鄉。
段家堰 在薛家湖尾
李家堰 在黃草湖尾
羅田縣
蓮塘 有二,一在舊縣魁山南五里,一在縣南五里。
官塘 有三,一在縣南三十里,一在縣東南五十里,一在縣東北五十里。原係民地,官甃為眾,防旱無稅,每年止納造塘堰冊紙價。
長塘 在縣北三十五里。
千工堰 ,在縣北一百一十里。
蕭家堰 在縣西十五里。
石堰 有二,一在縣南十五里,一在縣東五十里。
麻城縣
白田阪官塘 在縣南十五里。
龍潭沖塘 在縣南二十五里。
馬家山官塘 在縣南二十五里。
沙河塘 在縣東南十五里。
七里岡官塘 在縣西北十里。
大塘 距縣二里
潘家塘 :距縣五十里。皆在東南。
松林塘 距縣三里
雷石塘 距縣七里
宋家塘 距縣四里
栗林塘 :距縣四里。皆在西北。
南蕭家堰 距縣六十里。
袁家溝千工堰 距縣十五里。
西土堰 距縣五里
黑龍潭堰 :距縣十五里。
千工堰 距縣八里
王家堰 距縣四十里
土堰 距縣十里
東白石堰 在縣東三十里。
石牛沖堰 在縣東三十里。
響水潭堰 在縣北八十里。
北石堰 在縣北十里
三角湖堰 在縣南二里。
黃陂縣水利無考
蘄州
蓮花池 又名「黃家塘」 ,在州東北五里許周公山下,水流五六里,注田一頃四十畝。
胡家塘 在山口沖下,水流三四里,注田八九十畝。
袁家塘 在安平上鄉高廟山下,水流二三里,注田九十餘畝。
許家塘 在安平上鄉教場口北,水流二三里,注田九十五畝。
馬家塘 在安平上鄉瓦屑壩。水流一二里,注田八十畝。
石家塘 在安平、上鄉二鋪西。水流三四里,注田一頃二十畝。
唐家塘 在州治北七十里許,缺嘴山下。水流六、七里,注田一頃八十畝。
聶家塘 在劉公河,水流二三里,注田一頃一十畝。
盧家塘 在安平上鄉走馬嶺下,水流四五里,注田一頃八十畝。
二聖塘 在青山上鄉花園嘴,水流五七里許,注田一頃八十畝。
藕塘 在鎖口山,水流八九里,注田二頃九十畝。
藕塘 在關口,河水流七八里,注田二頃三十畝。
白陂塘 在安平下鄉白陂山下。水流三四里,注田二頃十畝。
泉塘 在縣東三十里黃土山下。水流四五里,注田一頃八十畝。
周家塘 在長嶺山下,水流三四里,注田一頃一十畝。
破塘 在安平下鄉廖家山下。水流四五里,注田一頃八十畝。
五嶽塘 在縣西北五十里西河驛,水流七八里,注田二頃三十畝。
石郎塘 在大同鄉馬家畈,水一大灣注田二頃七八十畝。
余家塘 在谿口畈水流六七里,注田二頃二十一畝。
董家塘 在縣西北八十里靈虯山下。水流四里,注田一頃十一畝。
箭陂塘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火爐鋪,水流六、七里注田二頃一十畝。
鴛鴦塘 在永福上鄉馬驊山前。水流八里,注田二頃三十畝。
楊家塘 在永福下鄉烏石山畈。水流四五里,注田一頃六十畝。
張輝堰 在楊樹嘴。畈水一大灣,注田二頃三十畝。
高秋堰 ,在烏石山下。畈水一大灣,注田三頃餘。
長港堰 在青山下鄉黃城河水一大灣注田二頃七八十畝。
肖落長堰 在青山鄉,黃城河水一大灣注田一頃七八十畝。
陳興堰 在安平上鄉高坡東。水一大灣,注田一百八十畝。
白家堰 在安平上鄉蘇家畈,水一大灣,注田一百七十畝。
後河堰 在高家畈,水流三四里,注田一百一十畝。
陂堰 在史河口。畈水一大灣,注田二百七十餘畝。
廣濟縣水利無考
黃梅縣
村官塘 上榖塘 、「下榖塘。」
觀音塘 、「白水塘 。」 「劉家塘。」
上家堰 、下官堰 、桑木堰。
新堰 渡。下堰 。《鸛鳥堰》。
三口堰 、菩提堰。
黃州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
編輯本府。〈黃岡縣附郭。〉
黃州府城 ,宋元遺築,在今城南二里許。張耒《雜志》謂:黃名為州而無城郭,西以江為固,其三隅略有垣壁,間為藩籬。城中居民纔十二三,餘皆積水荒田,民耕漁其中。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每齧於波。臣舊《志》云:「舊城門曰朝宗,向日龍鳳。」 餘無考。今東北城蹟猶存。明洪武戊申,指揮黃榮拓其基,築今處。甲子,指揮曹奉,《永樂戊》:
子指揮郭顯相繼修。高二丈一尺,厚依山,不可計,周一千八百二丈八尺有奇,繚以濠警鋪三十,雉堞二千一百七十九,門四,東「清淮」 ,南「一字」 ,西南「清源」 ,西北「漢川」 ,敵樓各三間,金湯甲諸郡。崇禎癸未三月二十三日平,明賊張獻忠掩至,從東北隅緣獮猴梯而入,驅婦女以鋤钁平城,旋平旋殺,屍枕籍土壤中,故城所存不及肩,焚殺凡五日,棄去。秋,知府周大啟返舊治任事。先是,亂民有詹瑞甫、汪咸一者,詹家湖、新城湖二水寨,寨主,降賊,各以小舟二十艘為贄。賊喜,留麾下,許恣其掠以酬之,漸廣舟楫,大江以南無噍類矣。五月,獻忠破省城,二人從掠,貲億萬歸。賊去,周大啟執瑞甫、咸一,責以修城,貸其死。二人因陋就簡,周歲畢工。敗磚殘石耳視舊制低五尺有奇,廣依其舊。
皇清順治丁亥,知府牛銓建譙樓四。康熙乙卯,清源
《樓風折》知府于成龍建。承平久,濠漸淤,半為居民禾稻菱藕之利。
黃安縣城 ,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從撫臣張雨、按臣唐繼祿請也。始建城,同知袁福徵督其役。周五百九十九丈有奇,高一丈八尺,門凡四。隆慶二年,雨城半圮,通判王可大葺之,裁卑四尺。萬曆二年,知縣應存初增高五尺焉。後二十四年,因《形》家言,縮南城而小之,城如彈丸,民居日蹙,可謂惑於術而未聞道者。
蘄水縣城 舊無城,明萬曆乙卯,巡撫趙賢采輿議創建,知縣劉憲、董選經始。周七百六十丈有奇,寬四丈,為門五:東來泰,南麗文,又便民,西永豐,北拱辰,後益以二:東南躍龍,西南阜城。崇禎乙亥,知縣龔鼎孳葺而增崇焉。為敵樓六,堡二十八。癸未三月,賊張獻忠襲之,驅婦女掘與地平。甲申,知縣孔惟時督民重修廣雖仍其故址,而《草率圖》工,制迥非其舊矣。
羅田縣城 舊城,元大德間在官渡。明成化己亥,信陽軍入寇,知縣沈雷築土城。嘉靖庚寅,歲大水盡圮,賊復入寇,知縣勞樟因舊墟砌以石。戊戌復大水,圮者半,知縣祝珝重修。城周五里,高一丈五尺,厚一丈。西北依山,東南臨水,坊四:東崇仁,南崇道,西崇義,北崇德。但城曠廓,而居民寥落,未免有地廣人稀之慮。
麻城縣城 ,舊為後趙石虎將麻胡秋所築,繫城於《麻,記》始事也。垣以土成,入元而廢。明弘治己未,知縣韋厚砌以石,建樓於上。萬曆初,巡撫趙賢、巡按舒鼇建磚城,議董其役者知縣錢節用。周九百五十八丈有奇,高一丈七尺。門七:東賓暘,西寅餞,南迎薰,北拱辰,朝聖、應璧。又小西門今閉。崇禎乙亥,知縣劉星耀修而增拓之。
皇清順治甲午,傾圮過半。知縣王潞前後修葺復還。
舊觀
《舊志》城之濠惟東西有之譙樓前有觀風河通
編輯
城外二濠,置橋於上。後橋廢,譙樓亦廢,惟樓基尚存。
皇清康熙八年己酉冬,知縣屈振奇復增築舊基,重
建鐘鼓樓,惟觀風河橋基覓之,竟失其處。黃陂縣城 ,舊土城,半衛縣治。明正德間,邑令周昺復造營房於後以衛之。萬曆癸酉,詔天下概城郡縣,巡撫趙賢檄郡司理程正誼先後經始,復調州同陳汶督築陂城,三月工竣,計城周九百八十三丈九尺有奇,高一丈八尺,橫一丈二尺。設六門,門各有樓,東昭明,南景福,小南曰「康阜」 ,大西曰「豫泰」 ,小西曰「豐亨。」 北門因風射縣學,邑令蕭白諸院道壘其門,並樓亦廢,止存五門。後於城之巽隅復開一門,曰「文昌門。」 崇禎末,流寇入城,傷邑令趙元有及縣丞夏統春、主簿薛聞禮,雉堞半遭平毀,至
皇清順治二年,邑令張尚忠主其事,建「大南門」樓一。
座,復權移城外廢寺充製各城門樓,後令楊廷蘊修理增築,屹然保障矣。城南灄水相抱,城西、北有池,餘俱有小濠,久為壅塞,邑令楊悉濬之。蘄州城 ,古羅州城。宋景定四年,元兵據白雲山設砲,守者懼,走保鴻宿洲,安撫使王益遷城麒麟山,今因之。元至正辛卯,紅巾賊劉福通倡亂,徐壽輝僭號據之,陳友諒弒壽輝,自據為偽漢後,友諒子理降明。洪武初,遣指揮趙應清、千戶許勝守禦,依舊地修砌。永樂六年,指揮胡善增築腰牆,雉堞周九里三十三步一千一百三十丈,高一丈八尺。門六:東賓暘,西澄清,西北觀瀾,西南聚奎,南文明,北武襄。警鋪三十,雉堞三千一百六十五。西濱大江,東、南、北皆江水,匯而為湖為濠,不煩疏鑿而其險可守。
廣濟縣城 舊無城守,縣治為市民擁衛,外開。
四門:東覿暘,南迎薰,西「繼旻」 ,北「得朋。」 又西北曰「保和」 ,有慶,而大河中注之。東南二門在河東,其他門與縣治在西。外有陂,連貫似珠,越西門,曲轉如長蛇,抵大河。河水時漲,不可以城,故不城。明崇禎十二年有建城之議,自西徂東,跨河為之,包南山,壞原田,興工數月不果成。
黃梅縣城 。梅舊無石城。明萬曆十七年,土民劉汝國作亂,不能拒守。二十二年,巡撫郭惟賢請建城,以長沙別駕孫鉉董其工。計城周可三里,徑可一里,凡七門:東曰「仁育」 ,北曰拱辰,西曰「正義」 ,南曰「文明。」 西南之間有利道門,久塞不開。化龍門東南之間有小南門,其四門各有樓,以二十六年告成。城外北為山,南為河,無市,東西皆有關廂。崇禎十五年,獻賊毀城,知縣張聯芳復繕治之,其高堅皆不如初,城樓則俱未建立。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徐昱始建南門,立城樓一座。
南門久塞,至是復開以昌文。運梅亦無池,北山是其來脈,東南以河為拒,西以西池塘為拒,至明季以流寇之故,鑿濠環城以為池。。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