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4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卷目錄

 肇慶府部彙考一

  肇慶府建置沿革考

  肇慶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肇慶府星野考

  肇慶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四十三卷

肇慶府部彙考一

編輯

肇慶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

本府

漢武帝元鼎六年冬,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滅南越,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元封五年,初置交趾部刺史,領七郡,治廣信。東漢桓帝延熹七年,分南海、蒼梧置高源、高興郡。獻帝建安八年,改交趾為交州,增置州牧。十五年,徙交州刺史治南海番禺縣。十八年,時復《禹貢》「九州併交,以屬荊州。」 然交州實為孫權所據矣。三國後漢昭烈章武二年,吳主孫權始建國,改元黃武,復置交州。黃武五年,權因呂岱言交趾縣遠,乃分合浦以北,南海、蒼梧、鬱林、高涼四郡為廣州。時士燮卒,子士徽舉兵拒交州,刺史戴良岱討平之。於是除廣州,復為交州如故。吳永安七年,復分交州置廣州,吳析郡立高涼,高興,復析縣立海安、西平。晉武帝太康元年,以吳所分蒼梧立臨賀郡,屬荊州,省高興入於高涼。穆帝昇平五年,分蒼梧置新寧、晉康二郡,又析端溪為晉化、樂成、都城、濱江、悅城、元溪、夫阮、僑寧、文招、熙寧等縣。宋文帝元嘉十三年,析南海四會縣置綏建郡,十八年,置宋熙郡於高要,以居交州流寓。孝武帝大明八年,改臨賀為臨慶郡,析四會為新招化、蒙懷、集化、穆,隸綏建;析廣信為封興,隸蒼梧;析新興為博林,單牒撫納,新潭隸新寧;析端溪為安遂、永始、武定,隸晉康;置平興、初寧、建寧、招興、崇化、熙穆、崇德等縣隸宋熙,而以封陽地置開建縣焉。齊析宋隆置齊建郡,又析晉康置廣熙郡,領龍鄉、永熙梁武帝普通四年,析廣州置成州、新州、高州、建州、湘州、瀧州,置高要郡,治高要縣。又置梁泰、梁信、開陽、平原、羅陽、梁德、陽春、齊安、杜陵、南靜郡。陳並因之。隋文帝開皇九年,置永州總管府,尋廢之,省揚、粵州、郡。十年,廢綏建郡入四會縣,改成州為封州,以高要郡為端州。廢梁泰、宋隆、晉康、南靜郡,罷郡,以州統縣。又改西平曰陽江,杜陵曰杜原,齊安曰海安,龍潭曰銅陵,羅陽郡曰正義,梁德曰懷德,梁信曰封川,平原郡曰瀧水,而省新招、化、注化、穆文、招、悅城、初寧、單牒、威城、晉化、僑寧諸縣焉。煬帝大業元年,以端州為信安郡,高州為高涼郡,封州為蒼梧郡,廣州為南「海郡,連州為熙平郡,以統諸縣;南海郡統四會,高涼郡統陽春、杜原、陽江、海安,蒼梧郡統封川、都城,熙平郡統開建六年,改晉康郡為南康州,領端溪、樂城二郡,而併始昌入四會,併安南入永」 熙,廢清泰入平興,廢索盧入新興,廢撫納入博林,廢流南、西城入銅陵,廢開陽、正義入瀧水,廢封興入封川焉。唐高祖武德四年,析南海置南綏州,屬嶺南道,析信安置南康州、勤州析高涼置春州,復置端州、新州、封州、瀧州、高州、建州,復罷郡置州,以南康州為都督府,督端康等州;以高州為都督府,督新春等州。九年,廢南康州都督府,以端、康、封、瀧、建、勤等州隸廣州都督府,廢勤州。太宗貞觀元年,復置南康州。八年,改南綏州為湞州,尋廢;改南建州為藥州,改懷德縣為竇州。十一年,廢南康州。十二年,復置,改為康州。二十三年,廢高州都督府,置恩州,領陽江、齊安、杜陵。元宗開元十八年,廣州都督耿仁忠奏復置勤州,治富林峒。天寶元年,置清海軍於恩州,復改諸州,以廣州為南海郡,端州為高要郡,新州為新昌郡,康州為晉康郡,封州為臨封郡,瀧州為開陽郡,恩州為恩平郡,春州為南陵郡,勤州為雲浮郡。肅宗至德元載,升「嶺南五府經略擊討使」 為節度使。乾元元年,復以南海、高要等郡為廣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瀧州、恩州、春州、勤州。終唐之世,俱隸嶺南道。五代地屬南漢,劉氏所據,自隱及鋹傳五世。宋太祖開寶五年,省廣南州縣,廢康州、春州,以康入端州,春入恩州。六年,復置春州。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併春州、新州為新春州。天禧四年,復析置新州、春州。仁宗康定八年,改恩州為南恩州。

考證

哲宗元符三年,陞端州為興慶軍。徽宗重和元年,改興慶軍為肇慶府。高宗紹興元年,陞康州為德慶府。七年,廢封州,以縣入德慶府。十四年,敕德慶府為永慶軍節度。終宋之世,隸廣南東路。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兵徇廣南東、西路,皆下之。以肇慶府、德慶府、封州隸廣西道,以新州、南恩州隸廣東道。十七年,改肇慶、德慶、封州、新州、南恩為路。十九年,降封州、新州、南恩三路為州。二十九年,肇慶、德慶、封州復隸廣東。終元之世,先隸廣西,復隸廣東雲。明太祖洪武九年,改肇慶路為肇慶府,領高要、四會二縣;改德慶路為德慶府,領端溪、瀧水二縣。二年省新州、南恩州,以新興、陽春、陽江三縣隸肇慶府;改封州為封川縣,併開建縣隸德慶府。九年,改德慶府為州,降屬肇慶,省端溪縣。憲宗成化十一年,析高要置高明縣。十五年,析陽江、新興、新會置恩平縣。世宗嘉靖五年,析高要東十七里附廣州置三水縣。三十八年,析四會置廣寧縣。神宗萬曆四年,總督都御史凌雲翼、都督僉事張元勛、李錫等討平羅旁猺賊,改瀧水縣為羅定州,割高要、新興、德慶為東安、西寧縣,隸羅定,為直隸州焉。崇禎十七年又割新興、恩平及新會之地為開平縣,肇慶府自是領州一,縣十一。終明之世,隸廣東布政使司。

皇清因明之制,領州一,縣十一。隸廣東布政使司。

高要縣。附郭。

本漢舊縣,屬蒼梧郡。劉宋屬南海郡。梁於此置高要郡。隋平陳,廢郡,以縣置端州。唐以博林縣省入。宋又省併平興縣入焉。元仍舊。明成化間,析置高明縣。嘉靖間,又析置廣州三水縣、四會縣。

秦舊縣。漢屬南海郡。宋、陳於此置郡。隋廢郡,又以始昌縣併入,屬南海郡。唐置南綏州,後改湞州,又廢州,以縣屬廣州。宋初省入南海,尋復置縣。熙寧中,割屬端州。元屬肇慶路。明嘉靖間,又析置廣寧縣。

新興縣

秦為南海郡地。漢置臨允縣,屬合浦郡。東晉始析置新興縣及新寧郡。梁兼置新州。隋廢郡。大業初,廢州,以縣屬信安郡,又省索盧縣入焉。唐復置新州,治新興縣。天寶初,改新昌郡。乾元初,復為新州。宋仍舊。元改置新州路,尋復為州。明廢州為縣,改今屬。

陽春縣

漢合浦郡高涼縣地。吳屬高涼郡。梁於此置陽春郡及陽春縣。隋平陳,廢郡,以縣屬高州。唐於縣置春州。天寶初,改南陵郡。乾元初,復為春州。宋廢州,以縣屬南恩州。元仍舊。明廢州為縣,《陽江縣》。

本漢高涼縣地。孫吳置海安、西平二縣。晉初,屬高興郡。齊改海安曰齊安。隋復改海安,又改西平為陽江。唐仍改海安曰齊安,尋改曰恩平,為恩平州治,而陽江屬焉。宋改恩州曰南恩州,徙治陽江,而以恩平縣省入陽江。元改置南恩路,尋復為州。明廢州為縣,改今屬。成化間,又析置恩平縣。

高明縣

明成化間,析高要縣、清泰等都置。

恩平縣

明成化間,析陽江、新興及新會縣置。

廣寧縣

明嘉靖間析四會置

開平縣

明崇禎十七年,析新興、恩平、新會三縣地置,原古新州倉步村地。萬曆元年,改為開平屯,百戶迺可讓耕守。崇禎十一年,寇起,初議建縣,十七年改屯為縣。

德慶州

秦為南海郡地。漢置端溪縣,屬蒼梧郡。東晉於縣置晉康郡。隋廢郡,以縣屬端州。唐置南康州,復名康州。天寶改晉康郡。乾元初,復改康州。宋初州廢,縣仍屬端州,尋復置。紹興初,陞為德慶府,又置永慶軍節度。元改置德慶路,隸廣西道,後還廣東道。明改路為府。洪武間,改府為州,以端溪縣省入。萬曆間,以瀧水為「羅定州。」

封川縣

本漢廣信縣地,屬蒼梧郡。梁置梁信縣及梁信郡,兼置成州。隋平陳,郡廢,改成州曰封州,改梁信縣曰封川。大業初,以封興縣省入,尋改州為蒼梧郡,治封川縣。唐復為封州。天寶初,改臨封郡。乾元初,復為封州。宋紹興中,州廢,以縣屬德。

慶府,尋復置。元改封州路,復為州。明省州縣,改今屬。

開建縣

本漢蒼梧郡封陽縣地。劉宋析置開建縣,屬臨賀郡。梁於縣置南靜郡。隋廢郡,以縣屬連州,後廢。唐復置,屬封州。宋開寶中,省入封川縣,尋復置。元仍之。明廢封川縣,改今屬。

肇慶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肇慶府疆域圖

肇慶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廣州府三水縣大嶢山界,九十里。

西至廣西蒼梧縣扶思村界,四百里。

南至高州府電白縣「立石鋪」 界七百九十里。北至廣州府清遠縣「燈籠山」 界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新會縣「古勞山」 界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電白縣蕉村界五百二十里。

東北至南海縣胥江界,二百五十里。

西北至廣西平樂府賀縣威峒三百五十里。廣四百九十里,袤一千四十里。自本府至省二百四十里,至

京師七千四百二里

高要縣。附郭。

東至廣州府三水縣「大嶢山」 ,九十里。

西至德慶州臺坑村,八十里。

南至東安縣思勞都六十里。

北至四會縣竈坑口,一百一十五里。東南至高明縣界五十里。

西南至東安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四會縣大沙界,九十里。

西北至廣寧縣界新招村,一百四十里。

廣一百七十里,袤一百七十里。

四會縣

東至三水縣,胥江驛六十里。

西至廣寧縣石案村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高要縣蓮塘界一十三里。

北至廣寧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三水縣木棉頭界七十里。

西南至高要縣界二百里。

東北至清遠縣羅源村,九十里。

西北至廣寧縣,一百六十里。

廣一百八十里,袤一百三十三里。自縣東至省二百六十里,至

京師七千二百七十二里。

新興縣

東至獨鶴驛恩平縣界,七十里。

西至東安縣牛牯稍界,五十里。

南至陽春縣銅石村界,一百里。

北至腰古驛東安縣界五十里。

東南至新會縣長沙塘界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陽春縣荔枝山界一百二十里。

東北至高明縣高村界五十里。

西北至東安縣鐵場界,五十里。

廣一百二十里,袤一百六十里。自縣至省三百七十里,至

京師七千五百二十七里。

陽春縣

東至恩平陽江界,四十里。

西至東安縣界,八十里。

南至陽江縣虔儒都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新興縣界一百四十里。

東南至陽江縣界八十里。

西南至高州府茂名縣界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新興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東安縣界一百三十里。

廣一百二十里,袤二百六十里。

陽江縣

東至恩平縣《水東》都界九十里。

西至高州電白縣松塘村,界,一百六十里。南至海濱,三十里。

北至陽春縣雙岡村界六十里。

東南至廣州府新寧縣「竹山村」 ,界九十里。西南至電白縣壽長村,界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恩平縣那吉峒界九十里。

西北至陽春縣輪水屯界六十里。

自縣至省城六百四十里。至

京師八千一百三十里

廣二百五十里,袤九十里。

高明縣

東至廣州府南海縣鎮埇堡界五十里。

西至新興縣丫髻嶺界,七十里。

南至新會縣水尾都界四十里。

北至高要縣百花山界,二十里。

東南至新會縣馬岡甲界四十里。

西南至新興縣雙橋都界五十里。

東北至高要縣官棠甲界,四十里。

西北至高要縣白土都界五十里。

自縣至省城,水陸二百四十里。至

京師水陸七千二百八十里。

廣一百二十里,袤六十里。

恩平縣

東至官來逕新會縣界,五十里。

西至陽春縣大峒界,一百里。

南至陽江縣喬馬都蓮塘界,七十里。

北至新興縣獨鶴驛界一百里。

東南:至灣雷海,八十里。

西南至三龍村,陽江縣界七十里。

東北至新興北顧嶺,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沉洞新興縣界八十里。

自縣至省城四百五十里。「至」

京師八千一百一十二里。

廣一百五十里,袤一百七十里。

廣寧縣

東至羅源村,清遠縣界,一百六十里。

西至羅蓬村懷集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程村、水口,四會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清遠縣界,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四會縣界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高要縣界一百四十里。

東北:至羅山岡清遠縣界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懷集縣界一百五十里。

自縣至省城四百二十里。「至」

京師七千四百三十二里。

廣三百一十里,袤二百五十里。

開平縣

北至板村,高明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大沖口新寧縣界,四十五里。

東至潭江水新會縣界,六十里。

西至那籬恩平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新會小官田界八十里。

西北至恩平西樓界,四十里。

東南至新寧斗峒界五十五里。

西南至恩平大步水界,五十里。

廣六十二里四分,袤五十八里。

德慶州

東至高要縣祿步都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封川縣都樂村界七十里。

南至大江一里

北至封川縣界一百六十里。

東南至大江,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大江一百里

東北至廣寧縣界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封川縣界九十里。

廣二百二十里,袤一百六十里。

封川縣

東至德慶州長蓉村界,一百里。

西至廣西蒼梧縣界首,六十里。

南至西寧縣十五都三十里。

北至開建縣范峒村界二百二十里。

東南至德慶,金林鄉,七十五里。

西南至廣西蒼梧縣胡掃村界,五十里。

東北至德慶州蔞峒村界,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廣東開建縣書峒村界一百九十里,自縣至府三百三十里,至省城五百七十里,至

京師七千七百五十里

廣一百六十里,袤二百五十里。

開建縣

東至廣西「懷集縣太平鋪」 界,一百五十里。西至廣西「蒼梧縣東安鄉」 界,六十里。

南至封川縣儉水嶺界一百里。

北至廣西賀縣信都鄉界六十里。

東南至封川縣黎婆村界六十里。

西南至蒼梧縣蓮塘村界五十里。

東北至廣西懷集縣梁村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賀縣朝塘村,界五十里。

自縣至府四百一十里,水路五百一十里,「至省城」 水路七百五十里至

京師八千里

廣二百一十里,袤一百六十里。

形勝附

編輯

本府。高要縣附郭。

《圖經》:北望頂湖,萬仞峙其後;南瞻銅鼓,四阜列其前。白沙岡驅羊於其左,爛柯山臥石於其右。舊志:「七星列巖竇之奇,二峽鎖扶輿之氣。」 《臨封志》:據邕、桂、賀三江之口,誠控扼之地。《寰宇記》:「恩平當五州之要路,頗有賈人循海而至。」

《圖經》:恩平,與廣右接境,阻山瀕海。

《郡志》:「延袤數千里。」

四會縣

金岡綏水惟四會縣,百僚山峙其北,《千歲嶺》表其南,金雞白馬或翔或躍,綏江如帶,環而遶之,亦名區也。附四會八景。《金雞春曉》《倉岡夕照》。「《谷口樵歸,江頭漁聚》。貞山雨霽,洲渚流芳。千歲松風,上林梅月。」

新興縣

何坤載,《新州記》:「萬山環遶。」

舊《志》:發自貝嶺,綿亙數十里,衍為平陸,縣治立焉。

盧溪自東南,錦溪自西南,交於縣北。

峽山、車岡、桐村諸山鐍其下。

山水高峻,勢若建瓴,而氣不洩。

《新州志》志稱「四塞」 ,信矣。瘴獠自昔患之。

《新州記》:「東安縣立而盜賊息,風氣日開,瘴癘衰少,民淳務簡。」

陽春縣

薛利和《春州記》:「一江中貫群溪,交流,巖泉有甘婪之奇,石穴擅金膏之異。」

陽江縣

進揖二廣退招四郡

高明縣

「三玉」 內峙,列巘外環,倉步承諸溪之委,靈雲插霄漢之巔,風氣融蓄,必有當其盛者矣。

恩平縣

三邑之交,萬山之會,龍鼉金雞,實冠南服。山麓名勝,則昔人所稽也。

廣寧縣

東北中宿,西北威州,當兩粵之交,據四邑之地,新招、化蒙、化穆、化注,未可以僻小目也。扶溪、顧水,化險而夷,三面阻山,綏江南下,土田之沃,山川之固,亦足以為邑矣。

開平縣

東橫獅嶺,西據馬鞍,雲宿之峰接天,「獨鶴」 之流灌海,山川盤鬱,亦壯觀也。德慶州

據嶺西之上遊,扼廣右之門戶。北連五嶺,南控三江,

考證

江南雖割,境內以寧,若香山後擁,靈巖東開,固名勝之區而神仙之宅也,昔賢篇詠備之矣。《封川縣》

北控臨賀,西扼蒼梧,當三江之口,為兩粵之交,南漢霸業所肇基也,其形勢足稱矣。

開建縣

忠讜《金縷》惟開建縣。南下交、廣,北走桂、連,忠讜之山,金縷之水,鬱為人文,遂先嶺表,以魁天下,豈偶然哉?

肇慶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府總

分野,曰星紀。分星曰牽牛、婺女星。土曰揚州,宮曰磨蝎。按《呂氏春秋》,天有九野,地有九州。《淮南子天文訓》:「天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億萬里。」 《帝王世紀》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野為十二,次一次十二度三十分度之十四。《後漢郡國志》云:「自牛十一度至婺七度,曰星紀。於辰在丑,謂之赤奮。若於律為黃鍾」 ,為吳越分野,揚州之星土也。百粵地為揚州南境。肇慶府在粵境西南,乃星紀之次,牛女之墟。此星土之屬於《經》星者也。

於五星為熒惑:按《星經》曰:「熒惑主霍山揚荊交州。」 僧一行曰:「觀地之兩界江河,與天之雲漢始末,而分野可知。」 蓋謂星紀得雲漢降氣,為百川下流。又斗杓為外庭,主治外。故鶉尾為南方負海之國。《星紀》:鶉尾負南海,熒惑位焉。此星土之屬於緯星者也。按《左氏疏火》曰:「熒惑主荊揚二州。」

於北斗為權星,按《象緯書》,為玉衡第五星。玉衡九星主九州六十郡,第六星主揚州六郡。《廣雅》曰:「徐、揚屬權斗第四星。」 《周禮保章氏》疏引《春秋緯》云:「布度定紀,分州繫象。蒙山以東至南江,會稽、震澤,徐、揚之州屬權星。」 此九州又分主於北斗者也。

於三台為司命下星。按《宋天文志》,「三台六星,近文昌三星曰上台,為司命;下一星主荊揚。」 此又分主於三台者也。

肇慶府山川考一       府志

編輯

本府。高要縣附郭。

寶月臺 在縣北百步。平地突起,高丈餘,周半里,望之如臺。宋守包拯建「星巖書院」 其上,歲久圮廢。明萬曆間,郡守張一棟新之。前為觀音殿,後建太和閣,奉上真香火。崇墉飛榭,石欄雲棟,儼若湖中石室。群峰羅列几案,遊觀之美,甲於端州。崇禎四年,郡守陸鏊捐俸重修。

「定山 ,其下有石室,其上曰崧臺,在縣北六里。」 《隋志》名定山。《一統志》名石室山,一名圖屋山,一名高星山。《南越志》云:「上聳石,廣六十餘丈,高二百餘仞,謂之崧臺。其下有石室,南北二門,狀若人功,自生風煙。其中室約高五丈餘,寬廣可坐百餘人,深入北嚮,高處通明,可資遊宴。其左一穴,持燭入數十丈,內有龍井、龍床」 、龍磨角石,歲旱禱雨輒應。其右一穴,亦用燭。入十數步,北轉,石隙漏光,可容出入。其前有浦,名高星,相傳為神仙下都。《星巖志》:西壁有石如懸鐘,擊之鏗然,以石擊地作鼓聲,謂之石鐘地鼓。東壁有「景福」 二大字,唐李邕書也。直北梯石而上,有斗魁臺。

《石室志》
石室大巖當崧臺臺之中南洞門迤東

編輯

有唐李北海《邕石室記》。入洞門,歷階而上,則穹窿鑿空,高廣二十餘丈,石乳滴瀝,白如玉,又膩如脂,嚼之淅淅有聲。旁多唐宋名人刻,然剝蝕過半,獨東壁鐫「景福」 二字,其光可鑑,相傳北海筆。西壁有石,撞之鏗然如鐘擊地,鼓聲逢逢。折而上則出明督府吳桂芳所甃道有臺址,平如砥,可坐數百人,是為璇璣臺,高丈許。西倚石壁,懸石旗,墜雲崩。最高處翩然翥者,名「雙鳳石」 ,已為斲去其一,下奉大士像。臺北為白象巖,左瞰積水為水洞,有大小龍井三四處,深不可測,相傳與潮汐上下。又左有副墨巖,盡處瀦水,名「抱珠井」 ,有宋祖無擇《石刻》。墨洞在石室西壁,有數逕,一達返照亭,北一逕里許出碧霞洞,又北數逕,皆出諸佛樓東內有玉乳盤,有龍井,深不可底,四面削壁,其旁僅能容足。大巖稍東有「寶陀。」

「巖,高十餘丈,今為水月宮。又上歷磴五百級,為王虛宮。上有通真巖、朝旭巖,險不可躋。北對萬松岡,有寶積巖,亦曰寶光洞。從大巖出後洞門,稍西有紫竹洞。其最高為崧臺,是為上帝觴百神之所。」 《明嘉靖志》:「城北七里,古名岡臺山,唐天寶中,改曰崧臺。自遠望之,石峰森立,蒼鬱磊砢,時興雲霧攀摩青霄絕頂有佳」 處,險不可登,采樵者或引蔓而上,有風藥生石隙中,葉圓而厚,和酒嚼下,能已風病。

七星巖 在縣北七區。連屬曲折,列峙如北斗狀。中一為石室巖,所謂大巖也。連逾瀝湖,半里為屏風巖,又一里為閬風巖。石室西半里為天柱巖,一里為蟾蜍巖,又一里為仙掌巖,西北二里為阿坡巖,延袤幾十里,瀝湖環其下,可通舟楫。明嘉靖間,參政吳桂芳始除道,築臺石室之內,又因斗魁臺而增葺之,亭於巖前,曰「臨壑。」 郡守鄒光祚巖後建星聚亭,亭西有紫竹洞。隆慶間,郡守熊俸於巖左建水月庵,而堤其前為沼。由是郡人乃於山半建玉虛宮,自水月庵後,鑿石盤磴五百步乃躋焉。又架橋瀝湖,名曰「星渚。」 副使李材建鄰天閣於屏風巖,又闢閬風岩,建棲雲亭於麓。由棲雲度蓬壺逕,至流霞島。島前臨瀝水,後倚閬風,東為蛟龍窟,亦名潛曜洞。又為樹德亭於瀝湖北岸萬松岡中。萬曆間,郡守鄭一麟建斗杓堂於水月宮南,副使王泮亭沼中曰「景星。」 自是山水獻奇,亭臺交映,四方來者,未嘗不停驂登眺焉。《石室志》:「天柱峰在石室西,與相室相接,巖去地百餘丈,石劍削壁立,險不可上。萬曆間,郡守」 王泮始穴石百步,掐指而登,所為缶甓,不知何代物,相傳為群仙搗藥處。金液巖在天柱峰稍西,將及峰頂,險踰天柱。元虛洞在天柱峰之陽,由六祖堂紆左歷百餘磴,始至洞口。蟾蜍峰在崧臺西里許,峰半有巖,前為龍媼穴,相傳怪物蟄此,非蛟非螭,風雨晦冥,人有見之者。仙掌峰距蟾蜍峰半里許。峰頂有石如欐指,然未有巖峒。屏風巖在崧臺東,隔瀝湖一水,矗石巑岏,無所謂巖也。山麓有碧霞元君祠。上數百磴曰三仙閣,督府劉繼文建。又數百磴至頂,曰「玉皇殿」 ,近代邑人潘居士建。下山由蓬壺逕出流霞島。未至島,有亭曰「棲雲。」 稍上曰太極洞。又上曰閬風巖,舊名「石角」 ,參政吳桂芳易今名,更上積石如戟。流霞島之東有洞,高僅數尺,臨瀦潭,編小筏而後入。有石床為龍臥處,窈冥深黑。郡人明太史區大相名潛曜洞,郡守王泮題臥龍窩,兵憲李開芳題曰:「龍門。」 後人名含珠洞。天啟間,高要令汪漸磐填潭,築天籟閣其上,人工壓塞,非復仙靈之舊矣。

北嶺 在縣北十里巖前。都高千仞,盤亙百餘里,為府治後山。峰巒連屬,宛若屏障。其中一峰,屹然雄傑,名「將軍嶺。」

雙源洞 在縣北。洞口石如堵崖高丈許。緣崖下過淺水,炬而入。有泉自南洞石根出,殊清冷。涉「而西,水又涓涓出,掬之微溫,多敗葉流出,旁多怪石,相傳銀瓮覆其下。」 紆入里許,水漸深,不可涉。昔有漁者欲窮其源,編筏再往。水漲,迷洞穴,故老從巖外嘗聆張樂之音,不審是何境面。北嶺為辟支巖,即阿坡也,內祀禾花仙女。別洞深黑,不可入。

石洞 在縣北十五里石室東。洞門高十餘丈,前後二門。後門為土人所窒,頂門中霤巨石覆其上,若墜不墜,洞中石森立如戟,中置神祠,或曰「高要周氏也。」 有石竅,深不可底,相傳竅中日出米供守者,僅一升。守者冀其多,稍削大之,米遂絕。

獅子岡 在縣北,與石洞相接,潘夫人墓在焉。河鼓巖 在縣北二十里。由石簰村過金沙溪,經獨石凡數里,始至河鼓巖。高不及石室,廣僅三之一。有兩門,皆南向,中積水如疊鼓,又如半月,深處不可測,舊名「銅鼓。」 兵憲李開芳易今名。「石室。」 諸巖皆水環石,獨此巖石環水。

頂湖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水坑,都高千餘仞,周百里,屹然為一方巨鎮。山頂有湖,四時不竭,盤鬱森聳,攀躋莫至。相傳有樵者於山中見大卵數枚,收之下山,雲霧四起,雷電迅發,還卵舊所,天乃開霽。其山產茜草,山半有白雲古剎,遶寺產佳茗。過寺有龍頭石,東有太窩坪,寺下有羅漢橋,又下有涅槃臺,石前有龍潭寺。東有小頂湖,多衲子掛錫。北有石室。

九坑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水坑都高五百餘仞,周五十餘里,出泉九派。舊有茶園四十四所,猺人居之。

勞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水坑都高數百仞,周三十餘里。山徑險狹,樵者以為勞,故名。

石頭岡 在縣東一里。臨江突起十餘丈,巨石厜㕒,府治第一重下關也。舊有石頭庵,後改崧臺書院。俗指此為「崧臺」 ,誤矣。今為閱江樓。石頂岡 在縣東五里,巨石浮出水際,郡城第二重下關也。明萬曆十年,知府王泮建崇禧塔其上。

高峽山 在縣東三十里黃岡都高百餘仞,周三十里,與爛柯山對峙,束江流。吳步騭為流州刺史,以兵取南海,衡毅錢博等拒戰於嶮口,即此。相傳山有羊化石,因名羚羊峽,又名靈羊,一名高要峽。古有峽山寺。唐沈佺期《峽山寺賦》稱「端溪妙境」 ,即此。今峽口有關聖祠,又有羚山寺,後為大士殿,前有香雲閣,郡守陸鏊創建。別麓有香澗庵,僧引泉溉茶,今僧海閏重拓。峽對岸有龍華寺,鄉人建。峽中有九頭頂、阿㜑頂、釣魚臺,水漲湍急處。對岸有虎坑,有望夫石,皆幽勝。有石硯礦,即唐宋采硯坑也。內有下巖、中巖、朝天巖之別。

大岡 在縣東八十里寶查都。頂多松,九月九日鄉人集焉。

登雲臺 在縣西一里。高二丈,周一里,其頂寬平,因以「臺」 名。

龍頂岡 在縣西。高五丈,周二里,林木蓊鬱,旁皆民居。

三台岡 在縣西。三岡鼎峙,狀若三星。東南有祐聖殿,今廢。

白沙岡 在縣西八里。秀拔高聳,為郡之來脈。鄉人築圍,稍夷其巔。明天啟間,知縣汪漸磐補培之,人文復盛。

小湘峽 ,在縣西二十里桂林都。高數十仞,周八里,群峰矗峙,大江流其中。

大湘峽 ,在縣西三十里,小湘峽西五里許。峭束江流,山高水深。

望夫山 ,在縣西八十里祿步都高數百丈,周百餘里,屹然天際。按《郡志》云:「古端州有望夫山」 ,即此。上有猺。

騰豺山 ,在縣西一百里,山勢險峻。《方輿勝覽》云:「其山有豺,似人髮覆面,乃騰豺也。」

進唐岡 在縣東南五里,儒學之面山也。明萬曆乙酉,知府鄭一麟建浮屠其上,曰「文明塔。」 歸善葉春及有記。

烏榕岡 在縣東南七里郡治之巽方。巡按王命璿、兵憲蔡善繼建。浮屠其上曰「巽峰塔。」 王侯峰 在縣東南十里新江都。高數百仞,周三十里。宋元豐五年,郡守王泊葬其下,故名。爛柯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頭溪都。高數百仞,周百里,西麓與高峽山相對,束大江東下,中有宋硯壙,東峰如卓筆,常有雲霞。俗傳王質觀棋處,後人於石上鐫「爛柯處」 三大字,徑尺餘。疊石為蓮聖庵,頗幽致。

橫石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典水、依坑等都。北扞大江,南為金西都。

大頂岡 在縣東南九十里新羅都。跨紫荊、白鷺諸嶺。頂有石龜。歲旱,土人燔禱輒雨。

金洲岡 在縣東南小龍水口。巨石嶙峋,高數十仞,周數百丈,屹立江流。

羅鬱岡 在縣東南一百里新羅都。橫屹江面,西江捍門也。潦漲漩渦頗險。

南蓬嶺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一名蓬萊山。自新羅都至官棠甲,延袤二十餘里,高二百餘仞。東麓為官棠山,支委為古耶等岡。南為小蓬洞,有甘泉。少司徒區大倫建蓬山書院。

銅鼓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馬鞍都,高千仞,周三十餘里,府治之案山也。山有赤石,形如鼓,扣之有聲。久晴,山色冥黑則雨;久雨,山色鮮露則晴,郡人以為陰晴之驗。

白豬岡 ,在縣西南五十裏白豬都,高百餘丈,周三十里,有石如豬形。歲旱,鄉人禱雨,以白泥塗石,輒應。

雲從山 ,在縣南二十里蓮塘都,高百餘丈,周五十餘里,層巒疊巘,秀出天表。雲見則雨,故名。有泉流五六里,旱則鄉人引以灌田。

寶蓮臺 在縣南三十里蓮塘都,高三丈,周一里,其阜若臺,曰「寶蓮」 ,以在蓮塘都也。

新婦嶺 在縣南四十里新村都。嶺勢岧嶢,頂上平闊,內有池,水深數尺。旁一石,若「新婦洗妝」 ,故名。又有梳妝臺、盥盆,避寇者結寨於上,池水秋冬不竭。

神符巖 ,在縣南五十里。土山戴石,峭立如壁。

類神靈所為,故名。南曰大巖,北曰小巖。大巖深十餘丈,高廣三丈。南有穴深黑,匍匐入二丈,方可行。穴愈深而風愈猛,冷氣襲人,不能久留。小巖深廣減大巖之半,內有石罅,仰視見天。巖口有井,四時不竭。歲旱取水,禱之輒應,謂之「龍井。」 考《明嘉靖志》,「城西一百里有書山,在都騎都,高千仞,周五十餘里。郡人嚴穆讀」 書其上,子諷以特奏知韶州,孫挺臣以正奏通判廉州,累世仕宦,因名。又城西百餘里有聖山,在楊柳都,高千仞,周八十里,有流泉,傍建神祠。舊《志》云:神姓司馬,又稱孔氏。歲旱禱雨,詣其祠,拆去瓦數片,以竹引泉,過祠,下雨輒至,因以聖名。今皆割隸東安縣。

瀝湖 在城北五里。巖前都北山諸澗之水,匯為黃塘。上欖塘至巖前愈廣。環石室,大巖漱漾。流霞島、閬風、屏風、天柱諸巖,春夏潦漲,極目浩淼。多魚利、蓮藕、菱芡之屬。昔為居民築堤包塞,潦漲靡所受。明萬曆己亥,嶺西副使李開芳悉清出還官,豁其承稅。督府戴燿大書鑱壁曰:「澤梁無禁,巖石勿伐。」

躍龍橋水 在城東,一名「新瀝水。」 明萬曆間,知府王泮釆眾議,分引瀝湖,自石頭岡出大江,漲潦有所洩,民受其利。

後瀝水 在縣東瀝湖過巖後,束為小渠,遶北山石子灘三十里,出羚羊峽,下入大江。

黃岡沙 在縣東二十里黃岡都江中。明萬曆十五年,知府鄭一麟建龍母廟其上。後潦漲,沙洲半沒於江。廟移建下黃岡村錦被灣上。「東洲沙 」 在縣東四十里羚羊峽口。下江中居人數千家。

寧塘水 在縣東東洲北岸水坑都,源出頂湖九坑,南流二十里,過寧塘村入大江,俗名「羅隱埇。」

長利水 在縣東五十五里。闊一十一丈,冬夏皆通舟楫。源出九坑,東南流五十里,經長利都入大江。

古婪水 ,在縣東七十里,闊一十八丈。源出四會諸山,南流五十里,經紅查都入大江。

貝水 在縣東八十里。一名鴉鵲水。源出四會縣高沙陂,南流四十里,經寶查都入大江。《明成化志》名安南水,亦名飛水。

清岐水 在縣東九十里小洲都大江之北,即四會縣。綏江在大沙分支,南流二十里與大江合。舊名「古武水。」 自昔設隘屯兵,為用武之地。今為嶺南戈船哨埠界。

小湘水 在縣西三十里桂林都。源出北山羊梯石,南流三十里,過小湘山入大江。

大湘水 在縣西四十里桂林都。源出雞籠山,南流五十里至寨門岡入大江。

筍峒水 在縣西五十里祿步都。源出德慶州大朝山,南流三十里,經筍村入大江。

都偃水 在縣西七十里樣源都源。出德慶州大朝山,南流五十里,經都偃村入大江。

宋崇水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桂平都。源出良村都諸山,西北流經宋崇故郡址,至三合與鸕鶿峽水合,至宋崇渡口入大江。以舊「宋崇郡」 得名。

古霸水 在縣東南五十里。源有二:一出茅逕、烏石諸嶺,東北流,一出爛柯山南麓,東南流,至古霸村上合流,東至雙竇入復源水。《明成化志》以為「古罷水」 ,非也。

金雞水 在縣東南七十里。舊《志》稱「鸕鶿峽水」 ,源出老香山,東流七八十里,過金雞營,至平頭村,析為二派。一過白土井灣頭,至三合,與宋崇水合入大江。一過鸕鶿峽,流合都含水。明洪武間,潦決百二十餘丈,汎浸高明。永樂間,塞復決。正統三年,知府王罃伐石甃築,水道仍舊分流典水 ,在縣東南,一名蒼梧水,在典水都。闊二十丈,源出爛柯山,初成瀑布。東流屈曲二十里。入於大江。

復源水 在縣東南九十里金利都,闊十五丈。自大江金利水口分流西南三十里,復合大江。小龍水 ,在縣東南一百里,源出古道逕諸山,東流與復源水合,入大江。

北港水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范州都闊十丈。自羅鬱岡分大江水,遶范州諸村,南流至牛圍口,入高明倉步水。

官棠水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即請幫助識別此字。滘水也。源發官棠山,流至阮埇清溪為請幫助識別此字。滘,二十餘里,入《倉步水》。

大灣水 在縣西南三十里大灣都,源出東安。

狗逕山東北流十五里,經大灣村入大江。隘峒水 在縣西南五十里山凹都,源出南坑,西北流五十里,經隘峒村入大江。

博峒水 在縣西北七十里布院都。源出書山,北流八十里,經博峒村入大江。《明一統志》云:「源出古鑿岡。」

大江 在府城南。源出夜郎豚水《逕牂牁》郡為牂牁水,至鬱林郡廣鬱縣為鬱水。合麗江,至桂平合柳江、龔江,至藤州合繡江,至蒼梧合灕江,至封川納臨賀之水,過德慶納瀧水、溫水,至肇慶城南納新江,出羚羊峽,會北江入海。亦名西江,以水自粵西來也。又名端溪,本出肇慶,近於端山,故漢以名縣。下流肇慶,故又以名江,猶南海大川稱「鬱水」 也,端州得名以此。

新江水 在城南十里。源出新興錦山水,合廬水,北流百四十里,至新江都入大江。

新宅水 在縣南二十里。源出狗逕山,北流四十里,瀠洄曲折,經蓮塘都注於新江。

孔峒水 在縣南五十里馬鞍都。源出冠蓋鄉山澗,東流曲折經孔峒村,北流六十里會新江。示峒山 在縣南,源出老香山,北流七十里,經示峒村入新江。

包公井 在府廳之東。宋康定間,郡守包拯所鑿,其水清冽,至今城中多汲用之,人以比公清操雲。

義井 在府治東八十步,包公所鑿,其水清冽甘美,秋冬不竭。井欄刻「嘉定癸未」 字。相傳郡城包公所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內,在府治西嶽廟旁,則第二井也。在縣學前街南,俗稱義井,則第三井也。其四在分司巷口,其五在廣濟倉右,其六在北門之左,其七在主帥堂前。皆載董源《義井記》。

龍井 七星巖、神符巖俱有。

梅庵井 在城西梅庵前,清冽可飲。

《考古志》:「官棠水,即」請幫助識別此字。滘水古通大江,每汎浸泰和、秀麗二圩內民居。元至正間,合九十三村,居民奏請塞之,至今無患。舟楫所通,自高明倉步水官渡至請幫助識別此字。川官竇而已。北港水古有竇,達大江,歲久湮廢。明萬曆間,郡守王泮從眾議疏之,建竇建橋,引其水自范洲牛圍出高明倉步水,一通一塞,皆以便民也。考《成化志》:「原有葛仙井,在清塘都雲谷中。」清塘今屬三水縣。《嘉靖通志》:「南五十里有龍峒水,合新江水入於大江。」今龍峒在高明南稍東三十里,其水入倉步水,隔以重岡複嶺,安得龍峒水入新江乎?此必指峒水出老香山者,而《通志》誤之也。

四會縣

金岡山 在縣北一里。淨圓端重,縣治之主山也。《廣州記》:行人往往見金人游於岡側,亦名金山,又名金雞山。明洪武初,知縣粟顒建亭其上,曰「登金。」 永樂間,知縣顏寶遍植以松。諸峰左右旋繞,江河縈帶,村落星羅,亦一奇觀。

塌岡 在縣北四十里。明天順間,西寇流劫,鄉人屯此為寨。邑人蘇忠有《弔塌岡世難》詩。百僚山 在縣北五十里大圃都。山形高聳,崇岡疊巘,四面拱峙,若百僚然。宋學士李積中詩:「前朝千歲嶺,後擁百僚山。」

獅子岡 在縣北。有二石,一為「雷折」 ,又有「華表」 鐫字,磨滅不可辨。

白馬山 ,在縣北六十里,如萬馬奔馳,故云。「鳳頭岡 」 ,在縣東北十里。

豸頭岡 在縣西北十里錫場村。明嘉靖間,鄉人立砦其上。堪輿家言「不利縣治。」 今近坊士民環植青松,有陽山徐公墓在焉。

鳳翔山 在縣東三里。邑人以科第顯者多出其下,俗名「社山。」

思子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隋末籍民為兵,有嫗年八十餘,止一子,亦在行後,登此望之,悲哽而絕,因名。

六士山 在縣東三十里。六峰聳立,若六士然。扶盧山 ,在縣東四十里,高百丈,周四十里。上有池水,四時澄澈,花木繁茂。相傳甲戌日有管弦音。昔六祖嘗隱此山,六祖姓盧,故名。下有六祖庵,禱雨輒應。

龍子嶺 在縣東。宋淳熙間,知縣蘇邦營縣,掘石碑云:「龍嶺行歌龍已化,鳳頭將見鳳齊鳴。」 三貴山 在縣東三十里,多竹木。

仙嶺 ,在縣東六十里,上有叢祠古碑。

倉岡山 在縣西三里。高平圓大。舊傳南漢劉氏嘗建倉於上,故址猶存。西南一面,樹木森翳,俯瞰大江,龍華寺在其下。

將軍嶺 在縣西二十里。

新婦石 在縣西一百里。《舊傳》,有婦望夫不至,化為石。宋林小山有詩。

相對岡 在縣東南十里。兩山屹峙,縣治之襟喉也。

尖峰嶺 在縣東南。高聳尖秀,如筆書空。醉翁岡 在縣東南十七里,形如醉翁。又有小岡在前,名「壺瓶岡。」

陶冶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綏江水至此分流。貞山 在縣西南十里,又名烈女山。相傳文氏女許嫁而夫死於虎,女歸夫家,父母欲奪其志,乃潛居此山。親黨求之,莫知所在,以為仙去。事見《外傳》。絕頂三池,其旁巨石如壇,有竹下垂,風至輒自掃。壇石前有龍池,池畔有松,橫瞰池水,名「烈女掛衣松。」 唐天寶中,鄉民梁進樵於山,忽見棗樹大數圍,懸巨鐘。進撞之,聲振山谷。歸以語人,往尋,莫跡其處。《明一統志》又名「廣正山」 ,本一山而分峙也。

牛眠嶺 在縣南五里。形勢平亙,其首其角宛如牛眠,謂之「塞水山。」

千歲嶺 在縣南十里。形勢峻拔,上峰如筆格,縣治之《案山》也。

考《明成化志》,俱有夾山、三宿山、石燕山。《嘉靖、萬曆志》已歸之廣寧矣。而《萬曆志》,「鑼鼓山在四會西二百里,非其境也,宜歸併廣寧。」

龍江水 在縣東北二里。發源石港深潭,去縣百餘里,灘石險隘,至金溪始漫流可通小舟。南出金岡山,後經龍橋,會綏江水。

綏江水 在縣南一里。一名滑水,又名綏建水。發源廣西懷集縣,流三百餘里入縣界,自峽中屈曲而下,至縣前。江面空闊,古綏建郡以此得名。環繞而東十五里,至陶冶山下,分為二派:一派由高步出清岐入西江,一派由金釵灣出南津入北江,是謂三江之會,南入於海。

千歲井 在縣治南五十步。清香異於他水,以近千歲嶺,故名。《縣志》名洗硯井。

濂溪井 在金雞山下,近濂溪書院,其水清冽。「般若井 」 ,在縣西五十步般若寺內。其水長清,四時不竭。

包公井 在縣治東

思清井 在縣大門內。明萬曆間,知縣陳一元鑿,得其故址,水甚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