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75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卷目錄

 瓊州府部彙考三

  瓊州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瓊州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七十五卷

瓊州府部彙考三

編輯

瓊州府山川考三水利附  府志

編輯

本府。瓊山縣附郭。

度靈塘 《宋史河渠志》:「開寶八年,知瓊州李易上言,『州南五里有度靈塘,開修築堰,溉水田三百餘頃,居民賴之』。」 按:今大來都響水橋下流,至那梅都英吳橋,上流有塘蓄水,即其故蹟。但英吳橋門亂石甚多,既不能瀦,又不可洩,春耕苦旱,入夏苦澇,歲常不收。識者議於英吳橋置閘啟閉,以備蓄洩雲。

《義豐堤閘 》義豐、遵化、豐好等處民田,往因洪水衝決,陵谷變遷,難於稼穡。元至元丁丑春,諸田老以實聞於郡,檄委前雷、庠「二教張宜舉董其役,有田之民,不期而至。堤橋車閘,修制有方,七年始效,獲水利者一十八處,成熟田者十餘萬頃。」

南橋水道 在縣南城外。源自龍井,合流至南橋。宋人浚河,導番旦達大江。明正統間,番旦人於兩岸築柵,轉車引溉高田。成化八年,副使塗棐以南橋人周相等訟「橋內低田為塞車壅水所傷,遂除柵廢車。」 自是番旦人苦無灌溉,爭訟不已。正德六年,郡守王子成乃召二處民謝傑、陳堯明等,議兩便車田,每年十一「月二十日開通水道,待南橋低田禾苗發長,至次年二月初一日方許塞車。其低田務要依期佈種,或雨水泛溢,則車田仍要開通,永為定規。」 今南橋水道不走番旦,自博麻達博沖出。

林村閘壩 在縣東南五里頓林都。鄉人以石壩開渠,引水,灌田二十餘頃。

博沖車壩 在縣東南頓林都。源自西湖,流經響水橋、英明橋,至博麻村,會南渡江,昔人作壩轉車,升水灌田。

濱壟圩岸 在縣東南十八里。自上那邕都達於頓林都。元至正間,郡以民苦水患,委前雷、庠二教張宜舉董築。明洪武末,郡復聞於朝,委知縣陳有彰修之。成化間,監生符蘭復奏,副使塗棐委大使宋紀重修。自濱壅起,約有五里,高二丈,闊倍之。弘治乙卯,太守張桓因舉人梁繼策親臨環視,委督修築,加倍疇昔,士民頌之。塘心陂 在縣東南十里顏村,鄉人顏仲陽築,長六尺,闊一丈,壅水灌田十餘頃。

博歷圩岸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灑塘都築一百餘丈,開渠引水灌田。

潭羅陂 大小英都,源自抱皇山坡下湧出至此。鄉人於上流築陂塘,灌田十頃。

東岸隄 在下東岸都那洋田洞渡頭溪尾。明成化間,知縣梁昕築。

潭溪陂 在縣東三十里小林都。源自那度田澗流出。鄉人以石砌塞,隔絕海潮,引水溉田。巖塘陂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鄭都高山間,巖塘源湧。宋端平間,鄉人於塘門築石,高一丈六尺,闊三丈八尺,駕橋砌陂為隄堰,延袤二百餘丈。至土名「將軍流」 ,分為二派:南派溉灌鄭暫、遵麻等都田;北派灌溉灑塘、抱園、大小等都圖田共數百頃。

綠松陂 在縣東三十里小林都。源自靈山舊澗流出。鄉人以土築陂,引水灌田。

亭塘 在巖塘右二里許。明成化間,知縣梁昕因鄉人韋文貴議,築陂,高二丈五尺,長百餘丈,引水灌田。

博浪圩岸 在縣東四十里演順都。自博浪溪起二百餘丈。明宣德間,主簿熊誌、鄉人王賢嗣等建議修築,後圮。成化間,知縣梁昕仍命得利之家增修。今漸崩圮。

五原塘閘 在縣西五原都。源自洋浚,南延流至五原橋下合流。鄉人每里築一陂,名曰「塘閘」 ,澇則開,晴則閉,引水灌田六十餘頃。

大潭陂 在興政鄉。陂開九閘,隨旱澇開閉,灌田七十餘頃。

橋沖隄 在烈樓都。陂,開七閘,灌田六十頃。那洋陂 在烈樓都,源自南巖,湧出成溪,鄉人

築陂溉田五十頃

南賴陂 在縣西南七十里。遇別都水源自石山流出。鄉人築塞,引水灌田。

梁陳陂 在梁陳都。元遭水決。明洪武中,知縣陳有彰修築,復圮。正統間,知縣朱憲以石砌築,高七尺,長百餘步,水源不竭,民享其利。

東屯塘 在蒼原都。鄉人築岸,引水灌田八十餘頃。

圓山塘 在圓山村前。澗中湧泉成塘,鄉人築隄,灌田一十餘頃。

潭宅塘 自雷虎都入塘作堤,灌田一百餘頃。南天塘 在梁老都,源自雷虎雲裔山流入塘,鄉人置水車,灌田一十餘頃。

潭鄧塘 在西潭都。明洪武間,鄉人為水門閘,水變陸為田數十頃。

邁容車壩 在縣東南八十里蘇尋都。自邁容起,至戴塞十里許,各絕溪作水車,灌田一千餘頃。

蒼茂圩岸 在縣東南八里頓林都,「原係平坡官道。西傍一澗,源自西湖大小來都,溉田八十餘頃,流經頓村及博麻,出大江匯於海。」 明嘉靖間,洪沖屢修屢壞。萬曆乙未年,知縣吳宗楨捐修。丁酉年,副使胡桂芳、知府李多見、同知經仁本協勘,募夫買石修塞。乙巳年地震,副使蔡夢說、知府倪棟,委倉官李友忠董修,《復古流車灌田碑銘存記》至:

皇清順治十年,大水沖壞頓林圩岸。

東溪圩岸 大林一、東營港。知府唐可封築圩以防海溢。

長牽圩岸  、後樂圩岸 二岸俱在豐華都,因明萬曆乙巳年地震田沉後崇禎年間,御史李元衡給民農官社生,募民於兩邊河口稍隘處,運土堆石,築起兩岸,高四丈,長二十餘丈,闊二丈,障海為田,報稅百餘頃,按院勒碑於岸頭。《澄邁縣》

南濛陂 在縣南六十里水南上都鄉人黃儂佛僉呈有司,集眾築隄,堰水灌田,一方賴之。送甲陂 在縣南六十餘里。其水泉自南黎都流出黃竹坑,入曾家西隅都。鄉人王逢堰水灌田五百餘頃。元至正間,陳子胡作亂,鄉人率義兵攻之,文裔人陳存力戰死難,賊遂棄甲走,故名。

小水陂 ,在縣西八十里南渚都。源自舊湳渚上都,流經於此,鄉人堰水灌田。

湳坑陂 在縣南六十里曾家西隅。都源自南莊山流出,逶迤迴遶。鄉人於凡泥、湳坑、後陂、魚梁四處築隄堰水,灌田一千餘畝。

祥塘 在縣東十里豐盈都。自那夾村石澗流出,至那曲轉達東水港。宋時鄉人陳伯威於此築隄,堰水灌田。元至正間,里人王武敵用石板修砌建塔,勒碑於上。後人於塔傍建「伏波廟」 ,招市貿易,即其處也。

龍塘 在縣南七十里曾家東隅都綠樓村。父老相傳「龍見於此」 ,故名。其水四時青綠,流漾灌田。

西洋溝 在新安都。一名「汎田。」 一自高山麓下流出,一自油麻山流出,二水交會,入於大江。灌田數千畝,大旱不竭。

博市泉 在多稔都。泉自大勝嶺石坎中流出,四時不竭,灌田數千畝。

潭澇泉 在縣西一十二里。多稔都。泉自石坎中流出,四時盈溢,灌田二千餘畝,會石矍港入海。上有樹木,鄉壇祀之。

定安縣

潭覽溪 在縣東南五里。發源李家嶺,經潭覽村,合建江入海。鄉人作壩壅水轉車,灌田五頃。巡崖溪 在縣東廂二里,沿溪塞壩水,灌田二十餘頃。

買沙溝 在縣東九里。發源白沙村,流經買沙村入潭覽溪。舊淤塞。明成化甲辰、乙巳間,大霖雨,泉水湧出,灌田三頃有餘。

文昌縣

湴塘陂 在縣西三十里那郭北山都。其地田土高涸,鄉人築堤,灌田三頃五十畝。後圯白延陂 ,在何恭都白延溪修築,灌田一百餘畝。

潭牛陂 在何恭都陂頭溪。修築,灌田一百餘畝。

廖公堤 在南溪都。障海水不得入田。縣丞廖義寬築,今圮。

伎伉陂 在南溪三圖。知縣胡一用築。《縣志》作

巨坑陂

牛路楊梅堤 在縣西南郭外北山廟右,土名「牛路等坑」 ,田地窪壅,民阻耕耨。明萬曆四十五年,知縣葉可行醵金築堤,長十二丈有奇。會同縣。

關西堤 在縣西門外。明萬曆癸卯,知縣盧章修築,灌田二頃餘。

嘉會堤 在縣北二十五里嘉會都陳鐵村修築,灌田二頃餘。

牛浸水堤 在縣西北二十里,永安都修築,灌田三頃餘。

𥟖毬堤 在縣北五里,永安都修築,灌田四頃餘。

端趙堤 在縣西二里。端趙都修築,灌田五頃餘。

苦練堤 在縣東二十里,太平都修築。

南曾塘 在縣西二十里,今改為溪,源發石橋澗積善。都民施賓承課輸納。

李𦫼塘 在永安都李𦫼村。趙水塘 在縣南門前。明嘉靖丙寅,颶風雨漲匯,因曰「趙湖。」 中產紅蓮,香遍全邑。

樂會縣

烏陂塘 在縣南十里,下小踢鄉,水自萬州界陵流山發源,注而成塘。鄉人築堤為堰,可灌千畝。元末圮。明洪武庚戌知縣王思恭修,正德丙子知縣嚴祚繼修。

清塘 在縣南二里下小踢鄉,今變為湖田。江水塘 在縣北二里莫七鄉。

亭子塘 在縣東六里中珠塘中小山突出,如蓮花峰。《縣志》作「阿界塘。」

南堀塘 在縣西北十八里北偏鄉。

白水塘 在縣西七里下小踢鄉,近宦家開鑒成田。

山坡塘 在縣西南四里下大踢鄉。

龍塘 在縣西北下北偏鄉。周圍二百丈,深一丈許,傍有石窟,水泉溢出不竭。

山田塘 在縣西五里下大踢鄉。

討林塘 在縣北十里中珠鄉。

嶺頭塘 在縣北八里中珠鄉。

半橋塘 在縣西北下北偏鄉,其水流出南堀塘。

龍潢塘 在縣南十里下小踢鄉。由小渠從龍堀清塘而來,脈如貫珠。以其源於龍堀,故曰「龍潢塘。」 明洪武初,知縣王思恭濬之。

買甲陂 即桃𥟖陂,在縣南十里下小踢鄉,其流則從龍塘而來。明正統七年,知縣莫卿修築,瀦水可灌田數十頃,歲久漸湮,為豪民所據。嘉靖二十六年,訓導廖瀧勘復之,至今為利。《薄𦫼》蓢陂 在縣東南十五里下小踢鄉。舊築堤,兩捍海潮,瀦水灌上峒田。明正德間,知縣嚴祚督修。嘉靖初,知縣韋邦相復修。

光嶺陂 在縣東南十二里下小踢鄉。北岸洋田,受薄𦫼港,潮汐或海溢翻騰,必至殺稼。明正德間,舉人何鍾率工築而障之,蓄水灌溉,且去瀉鹵之患,民多便焉。

雞靈陂 在縣東南十五里下小踢鄉。明築閘填外,捍灌民田數十頃。正德五年,知縣曹梅修之。

密澤陂 一名「蓮塘」 ,去縣二十里,近龍滾江。鹹瀋從港入,漬為斥鹵,民苦之。元末,峒主王觀泰集眾築壩以防,又墾荒原數頃,可稼。明嘉靖三十一年,知縣魯彭督築,可備海溢。

臨高縣

那隆陂 在縣南十里黎畔,都築堤灌田十餘頃。

那新陂 ,在縣西四十里。縣郭都築塞,灌田五頃。

儋州

大江 在州東北一里許。自沙鍋嶺蜿蜒百餘里,貫長吳、李、許等都,至州城西北,歷大英都入海。沿江西峰皆截流堰水為車,灌田千頃餘,名「近江田。」

小江 在州東南五里。源自零維村分流,遶出載酒堂,至城東門外,復接大江,灌田百餘頃。明成化九年,知州羅傑疏通,民獲其利。

南丹壩 在李許都。元末,酋長陳薦觀疏引入大海。明正統二年,宜倫縣縣丞何輝復修堤防,灌零春、天堂等處田千餘頃。

昌化縣

昌江,兩岸 居民之烏坭港,溯流而上,皆截流堰水,竹木為車,灌田百餘頃。明天順間,南流已

考證

塞弘治辛酉,北流亦塞,轉南從三家港出海,附郭田土與軍民病灌汲焉。

崔公河 ,在縣南五里。城池瀕海,井水鹹。請幫助識別此字。城中人民苦於飲汲。明嘉靖八年,海南指揮崔瀛署所事,乃率軍民自城南五里開拓,接大江之滸,導其順流而西,遶城達烏坭港出海。軍民至今利於灌汲,名曰「崔公河。」

居候塘 在縣南十五里南𥟖都。周圍三里許,深五尺,附近田利之。

蔞村塘 在縣東南三十里北𥟖都。長約一里許,深四尺。

大塘 在縣南五里北岸。都長一里,深一丈餘。居民灌田賴之。

萬州

後朗陂 在州南五里東北廂。源自高橋、萬里二山澗流徑此,下為金仙水、東山溪、艾素等陂,鄉人以木築壩,堰水灌田。

橫柵陂 在州西北二十里慶雲都。源自馬鞍山,流至郭村入河。其水上源最高,本都民以木橫柵水,又以山雞𦫼、高橋等處田可灌,鑿山通流,今尚未就。

蒼溪陂 一名郭官陂,在州西六里西南廂,源自高橋、萬里二山澗來,經本陂北流為後朗陂,鄉人柵堰水灌田。

買山水陂 在州西七里西南廂。源自涼水井來,下流為蒼溪。

郭村陂 在州西北二十里許,卑凹都。源自馬鞍山,流經石峽、石塘等田,悉得灌溉。

普禮陂 在州西三十里普禮都。源自南萬嶺來,流出水口,過深陂溪,為石龜、踢容、馮家、石絡、小南山等陂。

深陂 在州西十餘里慶雲都,源自紫蕭嶺,流經黃桐坡、田墩等處,灌田數百畝。

石絡陂 在州西南二十里慶雲都前州守譚進親督民以藤絡石作壩,車水灌田,遂名。又自石絡大溪開溝導水,至銅鼓嶺,遇石止。後州守吳寅又開嶺南新溝,水未就,至今民苦之。洪口 在州西九里慶雲都。元大德九年,達魯花赤賀賈委壩守吳顯昌開導踢容大溪水,引流經車頭等處,眾捐金募工開挖成溪,灌濟東、南二洋田疇。

橫柵下陂 在州西十里慶雲都。昔吳永昌以木柵堰溪水,捨田二叚,開南北二溝,導流上橫柵,經州城下馬甚村,以灌田疇。

車頭陂 一名「蔣官陂」 ,在州南四里,源自踢容洪口至本村。昔人於此築柵,堰水灌田。

艾索陂 在州東八里福澤都。自蒼溪陂經平政橋,流遶東山,鄉人以木柵堰水灌田。

多謀陂 在州北二十里通化都。源自馬鞍山,流經本陂。鄉人以木柵堰水灌田。

吳九陂 在州西南九里銅鼓山。流經檳榔村,鄉人以木柵堰水灌田。

賓麥壩 在州南七里。源自石絡陂來,柵木為壩,壅水濟竹根等處田。明嘉靖二十年,州舉陳靈巖董工,改開溪口,導水流濟南壤田民多利之。

那合陂 在州北二十里通化都。源自馬鞍山,流經本陂。萬寧人吳子善以木柵堰水。明正統間,復於溪北浚渠導水東之灌田。

堀埇陂 即洪漳水。在州東十五里宣義都。源自馬鞍山流至此。明洪武初,鄉耆文子昌捐買民僧正演等田,募工導水至此,灌田數頃。吳侯陂 在州東十五里。請幫助識別此字。義都源自馬鞍山,流經橫山嶺郭村陂,會流至此。明正德元年,鄉耆文應宗率民作壩,堰水灌田。

蓮塘官壩 在州東北三十里廣城都。源自黎山,流經烏鴉嶺、芒村、文田陂、新澤、溪北等村,至本陂下,分為二派:一由蓮塘村前,一由水厓村前。各村築壩,堰水灌川,俱入海。

多猛小溪 在州西七里。源自鹽丁澗來。土人車水灌田,通多紛溪。

南福溪 在州北四里東北廂。源自厚皮樹澗來,經本溪至窯上村,入於東山溪。所在田疇皆灌

吳家溝 在州東南二里許。鄉人開導祿保扶溪,流經南洋東山入艾索溪。一方田疇,悉得灌溉。

甜密溝 在州南二里。鄉人開導,南渡溪水,踏車灌田,流經檳榔村,後入山加溪諸田。

學前溝 在州南一里。昔人開導車頭溪水成溝,流遶學前,轉東而北,入平政橋,鄉人次第隄。

防灌田

蓮塘渡溝 在州東三十里。水自蓮渡頭分流,經欄路橋至田洋止,一方賴之灌溉。

衍豐渠 在州南十里富仁都。元至正間,寓士劉復初從南山大溪之南引水,東北至保定村,經永寧堂,會大溪入於海。

買開塘 在州西八里慶雲都。闊四十丈,長倍之,如湖,大旱不涸。

劍門嶺塘 在州西南十里富仁都。長闊方四十丈,都民引水灌田。

清水塘 在州北五里東北廂。鄉人築壩,堰水灌田。

洗面水塘 在州西二里西南廂後朗村。村民引水灌田。

陵水縣

大河水 ,在縣北一里,即博吉渡。發源五指,歷嶺、黎鄉、黎停、普流、安馬、李村等處。壩車水灌田數百畝。

小河水 發源黎山,自《南邁》歷興、調二圖,水曲底邊、坡灣低田等處,塞壩灌田數百畝。

大寨溝 ,即陵柟水,發源自南邁南明塘,歷興調、一圖、石門、大潛港、坡塞壩,灌田數百畝。巡司溝 ,發源黎山,歷南峒、北要,灌田數十畝。崖州

水南溝 在州南二十里。明弘治十年,鄉民開,灌田二百餘頃。

埋鵝陂 在州南一里。明宣德五年,知州林黻築壩,灌田百餘頃。成化間,知州徐琦重修。達隴溝 在州北二里。明弘治十七年,鄉民告開,灌田百餘頃。

南乙溝 ,去州二三里,鄉人告開,引水灌田百餘頃。

石牙陂 在州西五里,即芒大河。明天順六年,知州王鐸築堤導水,灌田五十餘頃。

石頭陂 在州東北五里山麻軍堡。每年北廂民修築,引水灌耕,遷迤郎蔞等處田。

中亭溝 在州北五里。田地廣博,無水耕種。明弘治二年,知州林設法督工修築,引水灌田。高村陂 在州東五里。舊有大河埋塞。明成化八年,州判何琛疏通,灌田五十餘頃。

仰重溝 在州東八里。明弘治二年,知州林鐸創築,引高村五指水,灌田二十餘頃。

抱里陂 在州西五十里抱里村。明成化五年,知州徐琦督工創開,引水灌抱里等處田。雷溝 在州西五十里抱橫村。明正統二年,主簿梁正開,引抱橫塘水入九所屯大塘,灌耕樂羅、抱歲等田。

都陂 在州東北十餘里《北廂》源自北黎山,流至落機村,引以灌田,溢出北河入海。明正統二年,主簿梁正修築。後因崩塞,連年失耕。弘治元年,知州林鐸親率里甲開築,堅固倍昔。迄今溝水通流,灌田一千餘頃。

椰根陂 在州東一百里椰根村。每年民自修築,引水灌耕本村及田寮三亞等處田一百餘頃。

南略陂 在州東一百里南略村。每年民修築,引水灌耕本村及多銀村等處田。

抱架溝 在州西南抱架鋪海濱。田地廣漠,旱不能耕。明弘治二年,知州林鐸開,引千家山下河水灌田。

橋門溝 一名「望樓溝」 ,在州西一百五十里。明弘治二年,知州林鐸開築,引千家山下河水灌田。

南北溝 明正德十四年,知州陳堯恩鑿,鍾芳《記》。

馬丹溝 在州北五里。知州陳堯恩開通,灌田百餘頃。

望樓溝 在州西六十里抱假村前。引水灌望樓田數頃。

大官陂 在州西,知州陳堯恩造,引漳水歸後河。

池返溝   復溝 俱在州西八十里,明正統間,主簿梁正開通。

大郎芒溝 在州西七里,知州徐琦開。

小郎芒溝 在州西五里,溝田數頃。

《餘甘》溪陂 在高嶺東,義民黎柵修築。

解元陂 在田寮村。明成化二年修築。

感恩縣

陀興堤   、觀墳壩   、賴結壩。

站後壩   、德旺壩   、打輪壩 俱在南豐鄉。

加頓溝   、不磨溝 ,俱在北富鄉。

《府志》
未載水利

編輯

《定安縣志》

編輯

白沙溪 在縣東七里東廂。發源白旗嶺,流經白沙村入潭。覽溪水嘗澄清不竭,引灌田四頃餘。

浮南溪 在縣一百里南雷村。鄉人隄壅灌田二頃。

市場溪 在縣東廂一里。發源於南曲,與巡崖溪會,灌田二百餘頃。

城邊溪 在南雷都,灌田二十頃。

母粗溝 ,在縣東廂一里。清澈不竭,發源於陰陽墓,與巡溪會,灌田百頃。

滔淪泉 在黃竹都上峒村。泉勢洶湧,四時不竭,灌田四頃有餘。

石塘泉 在石豆都,灌田頃餘。

水出泉 在黃泥,都,灌田二頃。

「大井泉 」 在黃泥都,灌田三頃。

黎二寨泉 在新寨,水清冽,灌田二頃餘。清水塘 在石豆都,灌田二頃餘。

清源井 在那危都。石崖壁立,泉湧其下。鄉民張朱甃為井,灌田三頃。

《文昌縣志》

編輯

洗馬塘 在縣南十里前山都東頭嶺下受帝平邨諸水流出大潭,灌溉所資。

《會同縣志》

編輯

調懶港 在縣東南三十里太平都。山澗二派與潮會成港,潮長泊舟,潮退沙利煮鹽。

望白港 :在縣東三十里,太平都。居民半耕半漁,因名「材」 雲。

《樂會縣志》

編輯

新村塘 在縣東八里中珠鄉。

田浦塘 在縣西八里上大鄉。洪水衝激,兩頭具在沙墩,澇則壅水,可以灌溉洞田,旱亦可資桔槔,以為近田利。

石井塘 在縣西十二里下大鄉。中有石窟,兩岸夾山而深,四時不涸。

停鳳塘 去縣四十裏白石鄉。大小共六七口,怪石層疊如鱗,深者丈餘,芰荷最盛,而無灌溉之利。

石塘 在縣西五十里許白石鄉。長數十丈,有巨石盤其下,旱澇隨時蓄洩,鄉民多賴之。總塘 在縣西五十里許。三面阻山,淵深不涸。加囊塘 在縣西北下北鄉二十里。上界大溪,下接南堀塘,天旱可資灌溉。近來衝陷下河,塘水淺涸。

辛未塘 在縣西上北鄉。父老相傳,「宋辛未大水衝成,大旱不涸」 ,旁淺處皆可插秧為利。斬石塘 在縣西上北鄉,與辛未塘相近,稍有水利。

《儋州志》

編輯

新村壩 在州南十五里。明成化間,開墾為田,築堤聚水,灌田四百餘頃。

橋頭陂 在州南二十里。源自沙鍋,接新昌海,沿江築堤,灌田四百餘頃。

榕橋陂 在州東北三十里譚樂都。沿江塞陂,灌田百餘畝。

東坡塘 在州東二里東坡祠前。灌田一百二十畝。舊名「湳慶官田。」

洞井 在州西四十里。山泉湧出,流與莪蔓三十六井水相接,灌田百餘畝。

顏塘 在州西北四十里。

木丘塘 在州西北十五里。

臨清塘 在州西北二里。

五星池 ,在城內,一在東隅,一在西南隅,一在州治後,一在關王廟前,一在西北隅,又雲「七星塘。」

《萬州志》

編輯

銅鼓塘 在州西八里順德都。

白水塘 在州西南三里附廂。

連根山塘 在州南七里順德都。

大塘嶺塘 在州東二十里,臨濤都。

滾龍塘 在州南十五里富仁都。昔傳有龍從此起,故名。

凹塘 在州西五十里許。《畢紐都》大旱不涸,中有一石,宛似牛形。凡天欲陰雨即鳴,後為雷擊去其耳角,則不復能鳴矣。今又生一小石牛於旁。

學前塘 長三十丈四尺,東西各五丈六尺。此下三條皆學塘。今附於此。

舊學塘 在驛後村東三十五步,西五十步。南。

一百零二步,北九十五步,此以塘之廣袤論也。學塘 在州東北一里附廂一名「佑聖塘」 ,為附近居民張本憲藉口其戶內有八里塘,占此為業。知州王一岳審明給學。

《崖州志》

編輯

西溝陂 在州西八里

橘井陂 在州東八十里官道。

湳正陂 :在長陂之下。

官溝 在州東一百里湳正陂下。

劉家陂 在州東一百里董龍橋下。

瓊州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

本府。瓊山縣附郭。

瓊州府城池 ,「漢置珠崖郡於東潭,跨江東,於顏村側置顏盧縣。郡罷,因顏盧為朱盧溫,處慕義內屬者。」 唐以其地置崖州,附縣曰顏城。貞觀元年,改為舍城。五年,以崖之瓊山今白石都,置瓊州。乾封沒於峒獠,貞元討復之。開寶五年,始徙今治,築城凡三里,即漢玳瑁縣地。紹興間,管帥李諤復築外羅城。元因宋舊。明洪武己酉,指揮孫安議請展。庚戌,指揮張榮自舊西北隅至東南隅增築,廣六百丈,高二丈五尺,啟三門,東朝陽,西,順化,南靖南,俱各置敵樓。北上建樓曰「望海」 ,南築長堤,引溪為壕,出東城下,以達抱淪。甲寅,復奏增廣,自城北循東,按南隅長三百四十四丈,高闊如舊。改東門曰永泰門,上各建層樓,四隅仍建各樓。戊午,指揮蔡玉復奏添築,自西南角旋接西北,廣袤四百餘丈,通計周圍一千二百五十三丈,高二丈七尺,闊二丈八尺,雉堞一千八百四十三,庫鋪共五十七。壕塹周圍一千二百八十七丈,深三丈二尺,闊四丈八尺。成化癸巳,副使塗棐改扁三門,「東體仁,西歸義,南定海。」 丁酉,僉事陳昭增築攔馬牆西子城。「洪武甲子,指揮桑昭於西城外增築土城三百八丈,西南北亦啟三門,上建敵樓。」 成化丁酉,僉事陳昭復堅築之,歲久傾頹。嘉靖戊午,知府李慎砌以石,旋築旋圮。乙丑,參議曹天佑委知縣曾仕隆興築,鄉參政鄭廷鵠出夫佃,運石包砌,周圍三百十二丈,高並堞一丈四尺有奇,基闊一丈二尺,上殺三之一,雉六百四十二,啟門仍舊。崇禎辛巳,知府蔣一鴻創建東門外月城,周圍寬八丈,高並堞一丈四尺,闊八尺,雉四十二,啟門一。南門外月城,周圍寬四丈,高闊如之,雉三十,啟門一。

皇清順治乙未,兵學道林嗣環、知府朱之光、推官何

澄、知縣孟信各協捐修補築,周圍雉堞,高一尺,厚五寸,復壞。康熙丁未,分巡道馬逢皋、知府張恩斌、知縣王好仁協捐修補,委縣丞施之引督竣。庚戌風雨,捐壞知府牛天宿、知縣金光房,於十月興工,至十一月工竣。十一年閏七月,颶風大作,吹倒南大樓、東北角樓連捲蓬、西南角捲蓬窩鋪十二間,傾圮塌地,南門東內城牆倒塌一幅寬一十二丈。東門南邊一幅崩塌至地闊三丈餘。雉堞全毀三百八十八半毀又六百五十。分巡學道王廷伊、知府牛天宿、同知劉永清、知縣劉源清,協捐修補。

海口城 在郡北十裏海口,都海港之南。明洪武甲戌,都指揮花茂奏築防倭。乙亥,安陸侯吳傑始委千戶崇實興工。周圍五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七尺,闊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窩鋪十九座,啟門四,各建敵樓。東北臨海,共砌石岸九十丈,復自東南延西北浚壕長四百六十五丈,闊一丈五尺,深五尺。永樂戊戌,指揮牛銘復增石砌。

皇清康熙六年,分巡道馬逢皋、知府張恩斌、知縣王

「《好仁》修補復壞。」 分巡學道王廷伊、知府牛天宿、同知劉永清,於康熙十年十一月起工修補,至十一年二月竣工。即年閏七月,颶風大作,自西門至東門止,崩倒城垣七幅,共闊五十三丈,全崩雉堞三百四十八,半崩又五十四,東、西北門三樓,俱傾及地。分巡學道王廷伊、知府牛天宿、同知劉永清、知縣劉源清,協捐修補。

外州縣

澄邁縣城池 ,古無城池。明正統十二年,按察。

郭某,始委邑典史李黎生創築土城,歲久圮。成化初,主簿楊禎築一里許。弘治戊申,知縣韋《裘甃》砌以石,周圍四百丈餘,高一丈餘,開三門,上各建樓,東迎恩,南歸仁,西通潮,北建望海樓,因河為池。正德七年,知縣李茂重修,增高雉堞一尺。嘉靖三十一年,海寇攻城,知縣許應龍討平之,周圍浚隍,修望海樓。崇禎十「三年,於東、西南三門,各築子城。」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吳𦒎重修,周圍增高雉堞一。

尺樓鋪門扉更新

定安縣城池 ,明成化丙戌,都御史韓雍案驗開築。戊子,通判陳度砌城基,周七百七十五丈,尋以工程浩大,議罷。正德間,知府王子成、歐陽傅、謝廷瑞相繼募工,運石包砌,至己卯始「完。周圍五百九十三丈,高一丈四尺,雉堞一千一百九十二啟東、西、南三門,上各建樓。城北近江,餘三面共浚壕三百餘丈。嘉靖乙巳」 創開北門,副使胡永成以「不利」 復塞。

皇清以來、仍其制,常修葺之。

文昌縣城池 ,自元至順遷治,未立城池。明隆慶壬申,兵巡道陳復升議,「委知縣顧乃猷審計丁糧,運石包砌,周三百五十丈,闊一丈,高一丈五尺,雉堞七百。啟南北二門,南曰南薰,北曰『拱北,東一小門,門樓三,鋪十四。西南濱溪水,東北以田為壕。萬曆壬辰,縣丞蔣梯詳議,增高城垛馬道各三尺,南北二門,樓二,鋪八』。」 乙巳,地震傾圮,復葺。崇禎壬申,縣令魏懋績塞南門,開乾門。乙亥,仍復舊制,改南薰曰「圖南。」 己卯,縣令周廷鳳增設月城。

皇清順治十一年,土寇潘宗聯、吳滎為亂,重修隨圮。

康熙元年秋,大水,垣崩七十餘丈。邑令鄧生柏城守拓,福祿葺補。適司理姚士升蒞邑,同督成之。六年,縣令沈彲重修鋪前土城 。「明嘉靖甲寅,知府張子弘因賊焚掠,招兵營守,始立土城。隆慶後,為澳黨所據。己丑澳平,議設參將府。辛卯,參將邵曾和委文昌典史管汝賓、千戶周宗彝,協兵民運土石,築於舊城東山」 ,旋亦傾壞。壬辰,參將𥟖國耀議遷築於澳賊李茂舊穴,後罷守官,城亦隨毀;今設營,置官守之。

清瀾所城 舊在邑之青藍都,明洪武壬申歲,千戶陳良督造。「萬曆甲戌,賊林鳳攻陷。辛巳,千戶朱懸、縣令羅鶚徙建於南矺都陳家村,築以石垣,周圍三百五十丈,闊一丈,高丈有八尺,雉堞九百。」

皇清康熙元年秋,大水,圮壞百餘丈。七年春,千總倪

灝葺之

會同縣城池 ,舊未有城。明嘉靖庚戌,督撫歐陽必進始命知縣陳儒築砌三門,架樓置扁,北「拱極」 ,東《賓陽》,南「萃和。」 隆慶壬申,兵巡道陳復升親勘興築,周圍四百丈,高一丈五尺,闊一丈。萬曆乙酉,壞於大水。知縣徐應麟重加修葺,增鋪於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黃信讓捐修城垣。七年十月,颶。

《風霪雨崩》,壞城牆,知縣曹之秀、訓導梁英裘同捐助修。

樂會縣城池 ,自唐顯慶庚申置縣,迄元至元丁亥遷治調懶,大德庚子再遷今治,皆未建城。明隆慶壬申,賊燬縣治,兵憲陳復升躬勘城址,命知縣張綱計工運石砌,周圍三百八十丈,橫直百餘丈,啟南北二門。萬曆丁丑,知縣彭大化環鑿以壕。崇禎年間,知縣王懷仁、陳蕃增修,後知縣李時興復鑿開縣前正南門,榜曰「來薰。」 後以歲凶,閉塞不行。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林子蘭復開,從中街路直出達

《朝陽市》今南門復塞。

臨高縣城池 :明正統間,按察使郭智命知縣徐瑄創,壘石為垣,周圍六百丈,高一丈,譙樓、門路俱備。正德間,知縣周讓、梁高相繼以石,增高二丈三尺。鋪八,雉堞八百五十八。東、西、南三門,因河為池,北倚山岸。嘉靖己酉,知縣陸湯臣重建門樓、鋪舍。丙寅,通判楊表增築東、西門月城,扁曰「東安西阜」 ,及建東西二關。隆慶戊辰,知縣李棟增高雉堞二尺,廣馬路一尺。壬申,通判阮琳復浚壕塹。萬曆庚辰,縣丞黃思德移北門於西巷立市。

皇清順治十七年,河漲城崩,知縣蔡嘉禎捐貲修建。

康熙十一年,颶風大作,東南城堞幾沒,知縣陳垂重為修理。

儋州城池 ,相傳漢儋耳舊城,在今高麻都湳灘浦,樓船將軍楊僕所築,僅二百六十步,高一

丈四尺。隋末唐初,始徙今治,宋、元因之。明洪武癸丑,指揮周旺用石包砌,周圍四百七十二丈,闊一丈八尺,高一丈五尺,雉堞八百一十四,更鋪一十七,啟門四,東德化,南柔遠,西鎮海,北武定,各有敵樓。外築月城,亦啟小門。沿城開壕,周圍四百七十七丈,闊五丈,深八尺。後守帥徐真、徐春等增飾門垣、樓鋪、壕塹、弔橋。

皇清以來、仍其制,常修葺之。

昌化縣城池 ,明洪武辛未,指揮桑昭奏請開築。丁丑,千戶王雋燒磚砌,周圍五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五「尺。雉堞五百五十五,更鋪十八,啟門三,東拱辰,南寧和,西鎮海,北上建樓。」 永樂間,指揮徐茂以石修砌,設敵樓四。正統乙丑,始遷縣治。千戶管成復鑿石浚壕,深五尺,闊一丈五尺,年久傾圮。崇禎二年,知縣張三光捐貲,協眾修補。

皇清以來、仍其制,常修葺之。

萬州城池 ,自宋大觀間開築,紹定間始砌以磚。元攝州事鄭寬因陳子瑚等寇侵,乃加石砌增廣,自西北隅至東南,周圍三百二十二丈,高一丈八尺,啟東、西、南三門。明洪武癸丑,千戶劉才奏請開展,「周圍四百三十六丈,高二丈,闊一丈五尺,雉堞六百六十,窩鋪一十二,啟門四,東朝陽,南鎮南,西德化,北拱北,各建」 敵樓,外浚池,周圍四百九十七丈,闊三丈,深七尺。成化辛卯,指揮李泰添築月城門,樓外各有土弔橋,年久崩壞。崇禎十五年,知州曾光祖復築月城及敵樓。

皇清以來、仍其制,常修葺之。

南山所城 ,明洪武甲戌,都指揮花茂「奏立於南山港西,只用木柵。永樂間,署所事百戶趙昱以南山港舊所屢被倭寇,奏請移所。十六年,指揮張恕乃督工於嶺黎鄉馬鞍山之北築砌,包磚石。周圍三百四十丈,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五尺。雉堞三百九十九,鋪八座,東西南北啟門,上各建樓浚池。周圍四百九十七丈」 ,闊二丈五尺,深一丈。成化四年,指揮舒翼,千戶王玉用磚增砌,加高尺許,填塞西門。今所在《陵水縣》

陵水縣「城池 ,明洪武甲戌立於南山港西,塹用木柵。永樂戊戌,指揮張恕遷於南山所,砌以磚石。周圍三百四十四丈,高一丈八尺,闊一丈三尺。雉堞三百九十九,鋪八,啟門四,各建樓浚池,周圍四百九十七丈,闊二丈五尺,深一丈。成化戊子,指揮舒翼、千戶王玉用磚砌,加高尺許,填塞西門。」

「崖州城池 ,宋前土城,慶元戊午始砌磚,仍創女牆。紹定癸巳,乃用磚瓦增砌。自東門起,至海南道分司,周圍二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六尺,開東西南三門。元元統癸酉,判官李祕創建譙樓。明洪武丙辰,知州劉斌重加甃砌。甲子,儋州千戶李遷復開展。自海南道分司起,至今西門止,共周圍五百十三丈五尺,高二丈」 ,厚九尺。乙丑,千戶李興復以磚石包砌,仍設三門,各建敵樓,雉堞一千一十七,鋪二十。外浚壕塹,周圍五百五十七丈,深一丈五尺。己卯,千戶周宗禮添築月城。正統丙辰,千戶陳政、洪瑜復立弔橋。成化戊戌,千戶王栥增築。弘治乙丑,千戶胡徵扁其門。「東陽春,西鎮海。」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州梅欽重建東城樓。康熙十一

年,知州張擢士創建南城樓,重建西城樓,並重挑壕塹,深闊如舊,防崖遊擊張德遠捐貲贊成。朗勇城 ,在州東北八里,黎賊出沒之處。明正德己卯,知州陳堯恩即高阜處城之,甃以磚石,高八尺,厚四尺,周圍二百四十餘丈,啟三門,募兵防守。後以平定罷戍,而城猶屹然。

樂安新城 在州北一百五十里。明萬曆丙辰,勦抱由、羅活二洞叛黎,繼議善後招降,題築堡屯兵戍守。舊抱由口前瑞芝山,為樂安、霞牒之衝,名「爛紅溝」 地方,建立磚城,周圍四百丈,連南門,月城在內,高一丈二尺。東、西、南城門三:南順昌,東綏定,西鎮安。經始城務,瓊崖黎參將何斌臣又添設南靖遠樓、北鎮武樓。南門月城小樓一座。城門敵臺四座

感恩縣城池 ,明正統間,先築土城。正德初,副使王繼樞奏易以石。乙亥,知縣龐麟興築未完。萬曆辛巳,知縣秦中權議遷縣於大雅坡,創築新城。丁亥,知縣黃道充繼修,因嵐瘴多疾,不服水土。知縣朱景和復遷縣回中和鄉。舊治水會所,城 在瓊山林灣都,去城三百里。明萬曆二十八年,平黎馬屎,按察使林如楚題建。周圍三百七十五丈,橫闊七十二丈,啟門三,東東。

安南南平西「西安」 ,上建樓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