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卷目錄
平樂府部彙考二
平樂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平樂府城池考
平樂府關梁考
平樂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二十四卷
平樂府部彙考二
編輯平樂府山川考二 府志
編輯荔浦縣
青山 ,去縣十五里。山有雙石如魚,名曰「雙魚石。」
獨秀山 ,在縣南三里,即賓山。
龍頭山 ,去縣北一里。
中山 ,去縣北二十里。
銀瓶山 在縣東十里
獨山 去縣二十里
延賓山 ,去縣十五里。
《火焰山 ,對江》高數仞山峰疊出,
聖山 ,在縣南一十里。上有巖,中有石乳,天久不雨,山頂忽霧,滃然,雨即至。
鵝鴒山 ,去縣六里。又雲娥英巖,巖有二層,高百丈。第一層巖內有一石,如鵝首狀,孔中滴水如乳,天旱禱雨輒應。宋甘叔異詩:「俗謂鵝翎未必然,娥英恐是古時傳。溪聲流盡蒼梧淚,斑竹林中聞杜鵑。」 明呂文峰詩:「夏日登臺快勝遊,偶聞田婦唱吳謳。人題往事詩猶在,石乳瑤瓊香欲浮。半榻餘杯攜客飲,一盤殘局」 喚童收。民貧賦簡無他事,時對娥英一勸酬。
長鬃嶺 去縣五里。山上有石類雞冠,亦曰「雞冠山。」
望高嶺 在縣西一里。係縣治龍脈。
北關嶺 在縣北
長生嶺 在縣東
藍村巖 在縣東諸處。景致多奇,有似諸天。佛殿以石撞之,聲如銅鐘。廣闢四五洞。但其巖洞深黑,遊者必須燃炬。明知縣呂文峰詩云:「到處名山不盡奇,九天飛傍聽笙吹。岧嶢諸殿從空下,縹緲孤峰半壁垂。雲壑泉清偏解暑,石門芝秀可充饑。山靈原有前生約,此日來遊証宿期。」 天門巖 在縣南五里,舊名黃姜巖。巖右旁有一小洞,如《太極圖》,廣闊平夷。有大石十餘,倒地如睡僧然,宛若廣寒宮也,名曰「廣寒巖。」 又有石筍,儼若神像。前面一石,如香案然,名曰「真武登殿。」 有一洞,四圍皆石,獨有一門可入,恍若「幽閨洞府」 ,名曰「幽閨洞府。」 有一石,如老人樣,四圍石皆網形,從上懸下,名曰「漁翁撒網。」 其洞口之深邃,非一日遊玩之所能盡,但沉黑耳。
界牌峽 ,在縣北十五里,即古之「鏌鋣關。」 雙魚石 山有雙石如魚,故名。
荔江 在荔浦縣。水色如荔,故名。荔浦水出柳、象二州及永福、理、定界,會荔江出青山河,經縣前合流而東,會於灕,入於平樂,即府江河也。東江 出永安州龍回里,經縣前合荔水入於平樂。
山月江 :在雞籠南。源至山月江合流而東,會荔水,入於平樂。
丹竹江 、延賓江 ,二江源自上峒而出,會荔水合流,入於平樂府。
「北門井 」 在壽山觀邊。有泉湧出,清冽異常,冬夏不竭,邑居人多飲之。
修仁縣
文筆山 在縣南二十里。奇峰插天,中列三台,為學宮朝對山。
觀音大座山 :在縣西三里。高數百丈。
蘇山 在縣北五里。高數百丈餘。宋皇祐間,知縣狄遵誨討山寇於縣北十里山下,夢蘇武神,因禱焉。師捷,請於朝,即建廟祀之,賜額「順應」 ,因名山曰「蘇山。」 前有一石壁,水從上滴下,凡有祈禳,或宰牛豕,水從峽出,如所宰之牲應之。壁下一石,上有馬蹄一、馬膝二,遺跡在焉。遇旱則禱雨於此。
崇仁山 在縣南五里。高數百丈,有雲霧覆頂,風雨即至。
羅仁山 在縣東三里。《廣輿記》:名獨山。高千丈,巍然突立,四圍皆懸崖峭壁,惟南一穴可通。山巔上有桃樹,多猿猴。寇起,居民緣梯而上,以石擊之,莫敢犯者。
駱駝山 ,在縣西一十五里,以形似名。
修仁山 ,在縣西二十八里。縣因此名。
官巖 在縣以弄村,懸巖壁立。巖在半山,巖口高數丈,可容數百人。高爽清潔,別一洞天。內有一石蹲踞,儼似人水從石巖滴下石人頂上,四時不絕。又有一小石,生於巖後,以石擊之,聲響如鐘。內有石田,界限劃然。
象鼻巖 在縣東南。碧潭瀠洄,內深數丈。自丁丑年洪水衝塞其巖,若象鼻形,故名。
涼峒巖 在東鄉以弄村。
天井嶺 在縣南十五里,為縣發源之所。上有一壑,寬丈許,深數丈。俗傳唐五代時有羅隱至此。
三峰嶺 在縣南二里。為縣接脈之所。
新寨嶺 在縣北半里。名「玉屏山」 ,為縣後座山。修江 在縣南郊外。自滴水猺發源,由雞籠出馬蹄村,歷古峒,經縣東,出青山,合荔水入府江。向可通小舟,因洪水衝泛,砂石壅塞,遂不通舟。橫牆江 在縣南十里。自崇仁山腳出沉沙口,歷老縣,至接龍橋。
昭平縣
五指山 在縣北五里寧化里樊家上屯,為縣主山。眾山中特出五峰,巖空內廣,能容萬人。巖口填塞,止留一孔出入。四壁陡絕,內江水穿流。昔曾征討,闇其要害,以致師出無功。明萬曆四年,府江道徐作、參將吳京復征之。二伍都千長潘積讓與撫臣委官王綱商計,多方探取攻巖之策。時有屯賊內潰,獻計取賞,讓綱即捐銀五十兩與之,遂得其窟穴出入之路。王召木鐵匠合木銃,每銃裝火藥數十,挑用石子於內,埋伏巖口,以便攻取。讓召坑夫挖之,旬日而破,環以大銃攻之,男婦斃者以萬計。三征不破之巢,一旦入而搗之。又於巖前立堡,設兵五十名。是今日之有寧化里者,巖破賊滅之所致也。
玉坡山 在昭平里玉陂村。形如頓笏,高數十丈,左右山如八仙聚會狀。上巖內有石,類壽星,石乳下垂,撞其聲,一如鼓,一如磬。下有坡石如白玉,因名之。
雷公山 在昭平里。上有池水魚蝦數百。漢末時,有廖姓者於此修道飛昇,俗呼齋公井。《鯉魚》上水山 在昭平里江仔口。昔有仙人遇廖秀,森耕就森取飯,森與食之,曰:「吾乃賓仙,此地可卜佳城,將此酬汝。插荻為記」 ,即生花,後因葬之。生廖慶、廖賓、廖復期,俱為宦。
葫蘆山 在二五都潘家寨南。自麓至頂,高五里,匍匐而上。山頂平寬約畝餘,突生一石,畔有臺,「昔飛來銅佛六尊,都人歲祭之。每遇旱禱,有細沙瑩白焦乾,巫人以法劍插入水,即隨劍而出。乃因水之多寡,卜雨之大小,屢屢可驗。」 碁盤山 在縣南三里。
紗帽山 在縣南一里,為縣賓山。後有一巖石,生《彌勒佛》一尊。
獅子戲絿山 在縣東五里,土名上永村內群仙聚會山 在昭平里,山巔有平石似棋枰,時而雲煙擁罩,風雨溟濛,若有仙人坐奕,故俗呼「仙會山。」
右店山 :在縣南四十里。
五將山 ,在縣南六十里。
黃京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古袍山 ,在縣南一百里。
狀元山 在招賢里。昔有狀元隱於此,故名。銅鼓山 ,在縣西二十里。
金石腦山 :在縣西八里。
望高山 在昭平里。峻可四望。宋、元間,屯夷作叛,出擄人物,鄉人瞭望於上,寇至,一呼舉,方知避。
鳳凰山 在二伍都潘家寨後。其山四視異形,東西雙翅,北單翅,南獨立。巔有二石,形肖尤酷,為一方雨旱之兆。
蘇石山 在二伍都。平原突起百丈,環山鍾姓世居,中有一泉,名燕泉。按《富川志》:舊名梭石。嘉靖八年,賊叛,雖與各姓避亂於山,被圍七日。時富川知縣金傑帶兵解圍,撫泉嘆曰:微此泉,吾民幾魚肉矣。因更梭字為蘇字,後名蘇石。汪頭山 在招賢里。頂有石蓮花一朵,下清泉井,其水甘涼。
馬鞍山 ,在招賢巖內,有石生《觀音》一尊。龜山 去北陀城三里,長亙百餘丈。北陀未征時,時常作祟。自城池建後,乃鳩壯士而鑿其頂,遂息。
蓮花山 在二、五都曠野中,起石山,形如蓮瓣。
環山有水,俗呼《出水蓮花》。
天門山 在馬江里。通古連寇。明嘉靖間,賊首廖公蠻據此,商民往來,俱執器械,今無患焉。羅令山 在馬江里。昔有僧眾立寺於高峰頂,羅隱寓焉。鐘鳴而食有日,飯後而鐘隱失之。遂題二語於石云:「先粥不鳴鐘,和尚往西東。」 將僧鍋擲於江中。今名鍋灣。往來船隻,常見鍋浮水面。今寺址猶存。
雙鳳凰嶺 在昭平里,仙會山西。一如雌,一如雄,上有青松奇木。
龍頭嶺 在天門山下。狀如遊龍飲水,故名。珊瑚嶺 在招賢里,通二、五都路。
接米嶺 在文化里鳳立村後,極陡峻。
佛子巖 在昭平里。巖口高十丈,闊如之,內可容十榻。中起一石,尊嚴如佛像,前有香爐。石旁穿穴門,能居數十人。積乳垂下,巧踰雕畫,真神工鬼斧之奇也。
車記巖 在招賢里。巖內數十丈,有石橋、石鐘。飛龍巖 在二、五都潘家之後。龍主山。
北辰二星山 在北陀峽口,兩岸石壁嶙峋,聳壑昂霄,約三百餘丈。
穿巖 在二、五都。其巖穿山,二面光明,可容數百人。下有穿巖寺,舊為三百僧,據此作叛,𠞰平。寺廢,基址尚存。
楊坡巖 在招賢里,內有生成石龜背仙跡存焉。
仙巖 在昭平里巖內。僂身而入,內深潭沙洲,風雨時至,間作音樂之聲焉。
羊角巖 在二五都。雙峰插漢。山半一巖,巖口有倒垂蓮三朵,內分二間,右較寬,可容百人。半壁石臺,上形類佛。永樂年,貢士潘玨、潘清、潘洛,舉人潘濂父子讀書於中,因名塑像有大士諸佛,今稍頹矣。
獨山巖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巍然突立,周圍皆懸崖峭壁。南一穴,深三十步,廣二十六步,高千尋。寇起,居民緣梯而上,俯視。寇至,以石擊之,寇莫敢犯。
犀牛巖 在寧化里。傳有犀牛時出食禾,一婦汲水偶見,以竿逐之,得其落毛,歸與夫浮遊水不溺。一日至龍巖探珠,龍化一人趕至家,陡發狂風,村化為湖。其婿外歸,見家成湖,哭數聲,龍逐婿至風木灣擊之。今號為「龍潭」 ,極深無底。蓮花石 在思懃江中。
磨刀石 在二、五都土龍界嶺中沖水長流,兩旁刀石星列。舊為上四屯,賊出沒之路。賊至此,人各磨刀,試其利鈍為進退焉。今磨痕猶在。明源江 在縣西。出於金田,至練灘入灕江。思懃江 在縣東。源出富川丹霞峒,流經白橐江,至思懃廢縣,與常峒濁水江合,入府江。歸化江 在縣北。
濁水江 源自賀縣碁盤石分水界,東流為賀縣沙田江,西流為濁水江。由龍巖至大小梁十里,會白橐江,合流大小磢,入思懃江,一百二十里抵縣。
富郡江 在馬江里。源出賀縣,流經馬江廢縣,入府江。
「大磢」 、小磢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二磢俱山石橫生,攔河,濁水、白橐流至此。
大梁小梁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石生橫江,大梁寬六丈許,小梁寬四丈許,春夏微有水過石,秋冬惟滲漏旁流,從來舟楫難通。至萬曆十一年,地方敉寧後,土族潘積讓思興水利,申請開鑿,蒙府批准,讓即捐資召匠,將二梁鑿開石坎,寬一丈許,深三尺,上下商船,自縣通至二、五都,都民喜其便利。獨源浹河淺,春夏鄉民堰水灌田,船至開壩而水涸矣。農商不能兩利。以致通而復塞。
上灘 在縣南,源出鹽峒,至於黃京,入灕江龍門灘 ,水深萬丈,大魚登此門化為龍,不過者曝腮。見《乾坤萬國全圖》。
鯉魚潭 在寧化里。凡遇旱禱,無不立應。天池 在北陀城後,又名峽口塘。石山對峙,潭水清澈,水源湧出不涸。
映龍泉 在昭平里。泉從石中湧出,清冷無比,兼蘇疫癘,不讓橘井。
溫湯泉 在馬江里。四時溫熱。
鯰魚井 在濁水江邊。湧泉長流,鄉人遇旱,至此祈雨即應。
永安州
銀山 在州東北十五里。有石如銀,光耀奪目。蒙山 ,在州南三十里。
天堂山 在州西北五十里。上有煉丹仙跡,百里始至,絕頂有桃數株,實大而甘,食之如蜜。若懷之下山,即迷歸路,至今傳之。
三石山 在州西北十五里。相傳有異人經遊此山,突見群羊橫過,舉箭射之,一發三羓,竟沒其羽。既而視之,皆石也。迄今箭痕尚在。
石鼓山 :在州治北十二里。山頂有石如鼓,間或一鳴,聲數十里,鳴即有驚變之患。
掛榜山 在州治南十里。形如掛榜。其年遇有崩陷,土見閃爍,士子即登科第,屢試有驗。鳳山嶺 在州東三十里,遙望如錦屏。
摩天嶺 在州東十里許。相傳有童子牧牛其上,枕石而眠,其嶺合雲氣,蒸蒸直上,忽伸手摩天星辰可數,尋被穿毀,後不復然。
千城巖洞 在州西北六十里杜莫寨旁。萬竅玲瓏,其內又闢洞天,若堂奧然,光明異常。平峒 在三妹山州東五里。
官巖洞 ,在杜莫寨山中,約高丈許,有石室,極其光明。間作公館,官長往往宿於此,風雨所不能侵。
仙女洞 在杜莫寨三里。景致可人,雲氣常覆。石。印盒 在州南十五里古眉灘頭,高三尺,大二圍,遇有砂擁,其年州牧即有晉秩之榮。「銀江 」 即遶銀山,下注州城,遙望水色如銀。眉江 在州南二十里,灣曲如眉。
蒙江口 在州南五十里。即眉水,下達五屯峒口。河 在州東北五里,源出於三姝山,東流經州城。
古皂河 在州西北三十里。由石牛潭西流經州城,二水夾合。
古碧泉 在州南二十里。
神泉 在州城隍廟前
甘露泉 在州北七十里大路旁。炎暑,行人掬飲不啻甘露,且可驅疫。
清風溝 在州北三十里。
水利附 通志
編輯本府。〈平樂縣附郭。〉
思懃江 在昭平二里,源出冨川丹霞洞。民築陂堰,灌田甚廣。
洛江 歸化江 大小桐江、思庇江 馬江 ,以上俱引水灌田。周塘 在東鄉里,積水灌田。
隴陂 、壕陂 ,灌田三十餘頃。
恭城縣水利無考
冨川縣白霞陂 在縣。其水灌田。
洲陂 在靈亭鄉,灌田。
賀縣
土山泉 在縣西北,灌田甚多。
沸水泉 在縣西二十里。灌溉之利甚溥。白玉陂 在縣境。
仇大陂 :在縣文林鄉。
頭陂 在信都鄉。其水俱灌田甚溥。
荔浦縣
浪陂 、陽陂 、義雷陂。
大洞陂 以上俱坊郭里灌田之水。
《掛灘 》《沙地 》《沙洞》。
「五龍 黃灘 上車 」 ,以上俱架車取水灌田。
「馬頭 石。」 《幹 甘棠》。
陂頭 以上俱通津里堰水灌田。
崩江口 大耑 、冨里、下龍 ,以上俱架車取陂水灌田。
荔江 古錢灘 係永蘇里堰水灌田。已承潭 廟塘潭 係架車取陂水灌田。修仁縣。
大壩 在縣南十里。由馬蹄江堰水入大圳,灌縣南周川里一帶田。
馬蹄江堰水 ,灌縣西南田。
榕木壩 在縣南八里。出元頂山,由東嶺大陂頭堰水入大圳,灌縣前大洞田。
東陂壩 在縣東五里。由修江至瀨灘堰水灌東鄉一帶田。
昭平縣
大神 「旱沖 羊母。」
蓮塘 赤馬 里埠。
秧家塘 弔陂 以上壩溝俱在昭平灌田。
井、口舌窟 、羊橋洞 《背洞》。
「新塘 」 ,「《莧菜》塘 」 ,「《石圍》塘。」
龍巖 黃土 《石角》。
潘虞大壩 以上俱在二、五都灌田。
山腳桃陂 、大壬沖車陂 俱在招賢鄉,灌田。
狗牙陂 。「白沙陂 。」 「古袍陂。」
白石陂 春沖甽 以上俱在馬江里灌田。
馬灘坪 黃姚陂 灌寧化里田。
「山兒」 腳 下灘 古峒。
中峒 灌文化里田
「羅旺 」 石。腳 黃婆。
茶沖 《鴨橋 》石仁。
土城 九沖 。以上俱溝灌恩來里田。《永安州水利》無考。
平樂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本府。〈平樂縣附郭。〉
平樂府城池 東跨鳳山,南瞰大江,西北帶恭城江。唐武德八年,徙樂州,即今治。其城則刺史汪齊賢所築。宋治平元年,知州事汪齊重修其城,高二丈二尺,廣輪一百四十六丈。乾道間,太守葛永慶因寇警,鑿州治後山,為壕塹鐵钁所及,皆有鱗甲,土山斷處,紅鮮如血。趙嶠為守,恐泄旺氣,欲覆其地,不果。元初,詔毀天下城池,昭累被寇。至正間,監郡禿斯斂民牆石以城之,功未就而去。次年,通守趙士元乃續完。明初,外寇時警,洪武間,知府李誼奏設守禦平樂所。千百戶劉源等以舊城狹隘,不足容軍,請闢廣,始甃以磚,又增拓之,高二丈四尺,廣輪五百四十一丈。為門三:南曰安定,西曰寧遠,北曰鎮彝。為戍樓三,敵樓、冷鋪一十七間。萬曆間,知府歐陽東鳳見南門右,北門左,馬道城垛逼窄,動支庫銀,督工增高城垛,開馬道計四百三十四丈,重建三門城樓。
皇清康熙六年,總督兩廣部院盧巡撫廣西都察院
「金,左布政使司李、右布政使司王、按察使司李、兵備道胡,平樂府知府王延裪、推官歐陽動生各捐俸。」 命知縣藍奮興修北門城樓一座,敵樓二座。康熙九年,霪雨彌月,城垣傾頹一十三處。平樂府知府楊榮蔭、知縣陳光龍「捐貲修鳳凰樓後城垣一百一十五丈,西北一帶馬道九處六十餘丈。康熙十年,又修南門」 城樓一座。按府城惟灕水東注,勢若建瓴。而昭山以下,恭、荔合流,地靈瀉而不聚。昔郡守曾云:「城南兩山對峙江中,為全郡水口。若建一浮橋關鎖,當大有利濟於平者。」 鄭圭亦云:「建橋有三利,民無胥溺之苦,一也;輶軒無候濟之煩,二也;本郡有商船之稅,有盤鹽之餉,長江一瀉,易於隱漏,需橋以防」 關放,三也。
外州縣
恭城縣城池 ,南東西三面臨江,而西面尤逼江滸。北倚山際,週圍城垣,下以石砌,上甃以磚,為門三。唐武德八年,建置於鳳凰山下,舊址猶存,今名「老縣基。」 明成化年間,知縣夏瑋以鳳凰山下舊城屢遭水患,據耆民孟鳳麟等申請,郡守陽冠改遷今治。正德十六年,兵備張祐以歲久傾圮,發鍰修葺,拆去串樓,用磚築砌,並建「東門鼓樓。」 萬曆十年,本府通判朱應辰署縣事,見黌宮逼近城址,與弟子員各捐俸金,移城開築。萬曆三十三年,知縣陳朝策拓西城,闢西門,上仍蓋串樓。工未竟,知縣陳豸續完之。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張泰階重修,康熙六年二月內。
又修葺城樓:康熙八年冬,九年春,雪積雨霪,土崩石潰,吼裂如霆,到處傾仆,東門城樓及橋俱隳,共倒城垣一百四十三丈七尺,垛口二百七十三箇。知縣曹林韻於康熙九年秋糾工庀材,重新起築完竣:南門曰「迎薰」 ,東門曰「朝陽」 ,西門曰「文昌」 ,高一丈二尺,廣二百七十丈,垛口五百五十四箇。
冨川縣城池 ,明洪武二十九年築,周圍六百三十四丈,高一丈八尺。為門四:東曰「向日」 ,南曰「迎薰」 ,西曰「昇平」 ,北曰「泰定。」 門各有樓。歲久,城垣樓櫓傾頹殆甚。明末屢經兵燹,門樓燒燬無存。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劉欽鄰增修城垣,重建東南。
西北四門樓城外池邊馬路、修砌完固。
賀縣城池 ,秦漢以前舊有土城,為門四,高二丈,周七里。宋因舊址,以磚增築三尺,為門三,為樓四。元初毀諸城,惟此獨存。明洪武二十九年
開,設守禦千戶所,軍至多疫。俗以甑山形勢衝逼西門所致。千戶王奎至,申白其事,用土石閉塞,因廢其樓,止存鎮遠、寧建二門。壕深七尺,闊二丈五尺。嘉靖十一年,府江兵備道副使伍箕同本縣知縣王聰重修。城計五百七十丈零四尺,垛凡一千零七十,有四角樓四,守城窩鋪一十六間。東築月城,為樓一,兵馬司一。南亦築月城,為樓一,兵馬司一。嘉靖十四年乙未夏五月,大水渰城,知縣陳試修葺。至是仍開西門,建樓一,曰「瑞雲」 ,為兵馬司一。尋復閉。今
皇清仍舊制。
荔浦縣城池 ,建自明洪武元年,在今縣治城南。知縣馬祐所築。濱江背山,每賊來,率自高上而下,累為所破。景泰元年,知縣伍繪乃遷今城。周圍二百四十八丈,高一丈八尺。為門二:南曰「迎薰」 ,北曰「承恩。」 萬曆九年,增開東西二門,東曰長春,西曰「阜城」 ,各有樓。邑地最高,俯臨城外,不啻四五丈,環繞無壕。後因賊亂,關廂無民,遂塞東西二門。
修仁縣城池 ,自明「成化十七年築,有東、西、南三門,為樓三座,周圍二百零九丈,高一丈八尺,闊八尺,女牆二百七十五垛,窩鋪四間,無壕。」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知縣李子實奉撫院檄捐貲修。
整
昭平縣城池 舊在西岸,明成化間總督朱英所築,寇陷,降為堡。正德三年,副使鄭岳遷堡城於東岸,置守備司。萬曆四年,署縣徐經歷奉文復建於西岸下石上。磚高一丈七尺,廣輪二百四十丈,為門三,城樓四,窩鋪八間。
皇清順治十八年,委署縣事郁之玠重建。城無池,南
臨府江為池,東、西北山石砂礫,池故不鑿焉。永安州城池 ,明成化十三年建築,設東、西、南三門,其北逼近州治,後故未開,有門。城高一丈五尺許,周圍八百九十步,四至未滿一里。樓四座,女牆四百四十九垛,窩鋪八間,四面無壕,惟橫一溝。自東決西,各設柵,引水由溝而入,穿城內石橋下,名喚官河,復從西出灌田。城門,東曰《宣化》,西曰《鎮遠》,南曰「永定」 ,北曰《天一》。至
皇清順治十七年,屠德隆補葺修理。康熙五年,知州
鄧林尹重修
平樂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本府。〈平樂縣附郭。〉
南關 在城外東南照潭岡下。
北關 在鎮彝門外。以上二關,差人榷稅。東安橋 在府城南關內,俗呼「通濟橋。」
通津橋 在西門外,俗呼「鐵爐橋。」
大通橋 跨考槃澗口
儒林橋 在府學西,通龍池。明宣德間建亭。旁鑿池以瀦水,號曰「涵清池。」
西安橋 在府城南門右,俗呼「獅子橋。」
靈濟橋 在五將廟前
桂嶺橋 在府東滴水巖左。
望僊橋 在僊官嶺右。明萬曆間,邑人陶明禮重建。
石龍橋 在城北二里
魯溪橋 在筆頭鋪
長塘橋 在東鄉里
丫髻橋 在雲峒鋪
弔橋 在北門外,通城壕塘。
駱家橋 「在天妃宮左。」
攬勝橋 「在魯班井左」 ,即「大通橋。」
走馬橋 在大教場下七里。
團山橋 在團山堡東
沙江橋 在沙江堡東
太平橋 在西河十五里,係雙橋重建。
廣善橋 在樂山路,今重建,舊名「寡婆橋」 ,邑人袁景星《記》。
長壽橋 在樂山馬鞍山後,重建,有記。
五里橋 :在城北五里。
馬山橋 在馬山嶺麓
盤龍橋 在沙亭右,樂山路徑,今重建。
鄧家橋 在津平鄧家巖。
石面山橋 在石面山前。
南門渡 在東山寺前,通荔修永安官渡。密山渡 在府北十五里。《官渡》:
邊山渡 在津平里。官渡。
榕津渡 ,通冨、賀官渡。西門渡 ,在昭潭西,俗呼「令公渡」 、官渡。
鸕鶿渡 在府北四十里。
滿家渡 :在亭子腳,民渡。
驛前渡 :在昭潭驛前。
龍頭磯渡
恭城縣
虎口關 縣治西十里,平樂縣界。《明曹志》建。鎮峽關 ,在縣北六十里。
高橋 在西鄉
巖山橋 在縣東四十里。
清水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
柳枝橋 、樟水橋 、大市橋 俱在縣北。上答橋 、下答橋 、塘口橋 ,俱在西。鄉官橋 在縣治西。
田家橋 「在縣治西。」
偷馬橋 :在縣治西二十里。
竹搭橋 :去縣治北二十五里。
九板橋 :去縣治北四十五里。
大石橋 縣北六十五里。
寡婦橋 縣北八十里
官潭渡 在縣東
常家渡 、橫浦渡 俱在縣北。
西江渡 在縣西
燕子巖渡 在縣南
穿巖渡 在西鄉
洋塘渡 在縣治北二十五里。
江西渡 在縣北四十里。
樟木渡 在縣治北五十里。
丁灘渡 在縣治北十五里。
石螺渡 在縣治北七十里。
盧家渡 在縣治北七十里。
西水渡 在縣治西三里。
冨川縣東江橋 在城東。
迴龍橋 、「迎鳳橋 」 、寡婆橋 ,俱在城南。「將軍水橋 」 ,在城東南。
接龍橋 在城北
通濟橋 在縣南二里。周侯建。
下流橋 張教諭建
通僊橋 在縣南八十里。
洞口橋 在縣東
南門橋 在迎恩門外
大源橋 在大源村
登瀛橋 在秀峰,有記。
「冨川津 」 ,在觀音閣前。「鍾山渡 」 ,在鎮城外,船一隻係民渡。
白霞渡 在巡司前。康熙九年作木橋,商民建,有記。
蓼田渡 在羊頭村
賀縣
浮橋 在縣東門外。舊有橋,屢廢。嘉靖二十六年,署縣布政司經歷朱鯨造船二十四隻,繼以鐵索。隆慶五年夏月大水,船盡漂流。知縣陳試修造一新,商貨至此驗放納稅,以充軍餉。萬曆三十二年,知縣李文瀚重修,有《記》。明末廢壞。
皇清順治十八年重修,有「記。」年久缺艌,船多朽爛,橋
為阻絕。康熙九年間,知縣何標捐俸裝船八隻,餘船修驗堅固,重整如舊焉。
高明橋 在下營坊橋亭一。鄉官董雲山有記,今存。
朗江橋 在江東里,今存。
迎恩橋 在城北。鄉官毛鵷修,今存。
尚義橋 在城北上關外,義民金勝修,今存。「五里橋 」 :本縣秀才車萬爵修,今存。
照壁橋 在南門外,邑人袁寧建,太學生張淮《記》,今存。
馱橋 在信都鄉,今存。
登僊橋 在沸水寺。萬曆三十四年,鍾珍等仝建。今存。
獅子橋 在姜城鄉
桂花橋 在進賢坊
龍泉橋 在信都鄉
石馬橋 、東江橋 俱在鎮濂門外。
大江坪渡 官渡,歲編渡夫一名,工食銀二兩七錢。遇閏加銀二錢二分五釐。即原野鴨村渡。林峒渡 官渡,歲編渡夫一名,工食銀二兩七錢。遇閏加銀二錢二分五釐。即惠義橋。萬曆初年,水漲傾圮,設渡以利往來,民無病涉。
東江渡 在縣城外。今設浮橋,水泛漲撤橋,乃以舟渡。
五合渡 在信都蜀口村。原歲編「渡子」 一名,今裁民渡。
龍迴溪渡 :在城西十里,民渡。今存。
野鴨渡 在城西二里
荔浦縣
黃寨橋 在縣北十里
頂門橋 在縣南七里
菩薩橋 在縣西五里
龍鬥橋 在縣西北四里。
太和橋 在縣東五里。古傳魯班架造。
滑石橋 在縣南八里。即「寡婦橋。」
利涉橋 在縣北二里
官潭渡 在縣東門之南。
丹竹渡 在縣東十五里。
延賓渡 在縣北三十里。
以上三渡,舊共編渡夫二名。每名工食銀五兩四錢,共銀十兩零八錢。
皇清順治十三年,裁銀五兩四錢,存銀五兩四錢。遇
閏加銀九錢,裁銀四錢五分,存銀四錢五分。《山月渡 》知縣陳泗申革。
沙江渡 在城北
修仁縣
蓮花橋 在縣
接龍橋 在縣西一里。明崇禎間建。
馬浪橋 在縣西四里古橋。
老縣橋 在縣西三里古橋。
呂村橋 在縣東一里。明成化間造。
昭平縣
攀桂橋 在縣西
貞風橋 在三烈祠右
錦龍橋 、通濟橋 、三連橋。
龍灣橋 、拱北橋 、登瀛橋。
步雲橋 、利濟橋 以上俱在昭平里。「萬通橋 」 明正德間造。
羊橋 明成化間造
茶溪橋 明弘治間,逸民鍾天紳造。
新塘橋 土族潘積讓造。俱在二、五都。
龍脊橋 在寧化里。宋樊相國造。
馬頭渡 在縣西
里埠渡 、異路渡 俱在思懃江。
峽口渡 在縣北
凌江渡 馬江口渡
明源渡 在縣西
《富玉渡 》《上仰渡 》。《下仰渡》。
永安州
鄧莫橋 在州前
攀龍橋 在峽口
杜莫橋 在杜莫寨
金帶橋 在州署前。舊為立山縣通衢。宋淳熙八年建。
接龍橋 在州北一里,知州鄧林尹重建。「東關橋 」 在州城東河。
西關橋 在州城西河
鎮龍橋 在州城西關外。昔建木橋,歲久頹壞,今設渡船一隻。知縣何呈秀捐建。
石牛潭渡 在州北十里。渡船一隻。知州何呈秀捐俸設立。
古排河渡 :在州城西北。今設渡船一隻。知州何呈秀捐建。
平樂府公署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本府。〈平樂縣附郭。〉
平樂府治 在南門內,唐樂州故址。洪武初,通判夏天啟鼎建。萬曆中,知府周祈重建。正堂、川堂、後堂。陳啟孫增建。堂後衙門、堂室共四層。堂東為龍亭,為庫,為經歷司,為清軍同知,為糧捕通判衙,為撫彝同知衙西為永濟庫,為理刑推官衙,為照磨衙,左右為六曹廊。儀門外左為寅賓館,後為土地祠,右為司獄司。大門外左右為「旌善」 、「申明」 二亭。明末焚燼過半,僅存大堂、後堂。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府王延裪重修。康熙八年,知府
楊榮蔭鼎建頭門、二門、六曹廊、寅賓館、土地祠。十一年,知府鄭長青鼎建後堂,至是稍有規模雲。
清軍同知衙 。糧捕通判衙。
經歷司 司獄司 俱在堂東。理刑衙 照磨所 俱在堂西,今廢。
布政分司 在城隍廟西。明正德七年,知府官。
昶重建今廢
按察分司 在府治東。明弘治十七年,知府謝湖重建。今廢。
兵備道署 在布政分司西,今圮。
察院行署 ,在東街府治之左,明天啟元年燬,二年重建。橫六丈,縱二十丈,兩門、兩堂、川堂一、書房一至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陳光龍重修,為「學道公署。」
協鎮副將署 舊在北門外道鄉書院左。明參將張萬紀、岳鎮華前後增拓,建坊樹柵,規制頗弘。明末俱燬。
皇清順治初,易「參將」為「協鎮副將」,借城西民房為署。
改建轅門。康熙十年,副總兵官楊應勝重修稅課司 在西門外,今廢。
慶豐倉 在府治東北鳳凰山下。今廢。
遞運所 在城外西江邊,今廢。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城內,今廢。
僧綱司 、道紀司 ,俱在寺觀。
平樂縣治 舊在縣治西。唐武德八年徙建。明正統間,知府唐復、知縣張昊鼎新招建正堂,左永饒庫,右架閣庫。堂下露臺、甬道、兩廊、儀門,左典史衙。土地祠前為縣獄,右寅賓館。四年,昊又奏遷大門前軍營侵地,蓋吏舍八間。嘉靖中,知縣黃玠重建。旌善、申明亭、子來門、樂邦、「首邑坊。」萬曆中,王修川堂,建衙右書室。天啟四年,知縣鄭圭修正堂,整西廊,增獄垣,創輕監,移建土地祠,贊政門、寅賓館,皆南向。復義倉,增架閣、庫屋、藏器物,創官庖鹿苑,創私衙門廳舍各五楹。創衙後永豐倉四間及倉廳斗級屋,拓衙後園地十餘許丈,繚以重垣。明季之難,回祿無存基址,廢為營房。
皇清新署:在北街鳳凰山麓,為門二、堂二衙、室一樓。
一、原府江兵巡道舊署。康熙六年,道缺,奉裁。知縣藍奮興詳明上司,將道署改縣治焉。康熙九年,知縣陳光龍於堂左右復修「永饒架閣」 、二庫甬道,增建六曹廊,選二門左隙地建還源倉二間、預備倉一間。養濟院,以養孤貧。
榕津寨巡檢司 在廣運城內。
龍平寨巡檢司 在東鄉,今俱圮。
預備倉 在縣治左
還源倉 在縣治左
養濟院 在社稷壇左
漏澤園 在南門外
教場 舊在城東五里。明洪武間立。後弘治間,兵備道張吉因遠僻,即城北仙宮嶺地闢三百餘步。萬曆間,知府陳啟孫見地狹,於城東舊址創立「演武亭,周圍牆垣五百餘步。天啟間,府江道程子鏊、知府鄭陞、知縣鄭珪復於城北拓營房地為小教場。」 至今因之。
外州縣
恭城縣治 「向在鳳凰山下。明洪武二年,縣丞周憲臣建於南門內。永樂年間,知縣蕭嘉祐重修。成化十三年徙今黃牛岡之原。知縣夏瑋肇建,百凡草創,未幾殘敗過半。萬曆二十一年,知縣任思重修縣治」 ,大門南向,次為儀門,中為甬道,設戒石亭。甬道上為月臺,臺上為正堂,堂東為典史衙,西為儀從庫,東西二廊為六房,歲久盡圮。知縣任思重建左房舍及正堂。後川堂久圮,天啟七年,知縣張汝醇重建。堂後為知縣退居之所,知縣任思重修縣署大堂,先年用木植蓽,骨灰粉圮壞。知縣譚虯鼎新更制,於正堂降階下,分左右圈門。堂下立左右皂隸亭,歲久傾頹。崇禎二年,知縣張汝醇「重修。」 儀門外左土地祠一所,原西向,今移南向,即為賓館。階下列留濟、預備兩倉。又大門左右各列一倉。獄在儀門內西側。知縣任思增修。天啟七年,知縣張汝醇復修。又儀門外新建輕監一所。東門外東為旌善亭,西為申明亭,中建「茶城」 、「古邑坊」 ,今俱廢。
皇清康熙間,暫構正堂後廳數間。
分司署 在南門內。今廢。
府館 在縣治北,今廢。
白面寨 、西嶺寨 、鎮峽寨 三巡檢司俱廢。陰陽學 、醫學 在縣治西,俱廢。
留濟倉 在縣東
冨川縣治 舊在鍾山下。明洪武二十九年,知縣張純遷建於千戶所。正堂南向。日監堂在正堂後。贊政廳在正堂東。儀從庫在正堂西。左右兩廊為六房。戒石亭在堂中道。儀門南向。大門上有譙樓,東向。知縣廨在日監堂後。寅賓館在儀門外。土地祠在儀門外。獄在儀門內正堂西。典史廨 在大門內。
分司 在縣南城邊。正德八年,兵備張公建。行春堂在丫義嶺。前後二座各三間,門庭三間。鍾山鎮分司 ,正德十年建,萬曆十年重修。白霞分司 ,嘉靖三十一年建,萬曆十年重修。城守廨 在縣北門內,南向。
守禦所 今廢
白霞寨巡檢司 在奉政鄉三都,今廢。
寨下市巡檢司 在奉政鄉鍾山鎮,今廢。僧會司 在城東。報恩寺
道紀司 在觀
陰陽學 未設
屯倉 、萬石倉 俱在南門內,共四間。康熙九年,知縣劉欽鄰鼎建。
預備倉 在城東,萬曆三十七年建。明末頹廢無存。
皇清康熙九年重建。
鄉約所 在城內
賀縣治 。正廳三間,幕廳一間,在廳左;庫房一間,在廳右。中有水瀑出,因名。「湧泉庫」 ,萬曆丙申奉文遷庫於縣左。龍亭庫,萬曆甲午建於三乘寺右,萬曆癸卯遷於本縣堂右。戒石亭一座,萬曆九年知縣何天衢建,後改為坊。儀門三間,隆慶辛未知縣陳試改舊儀門為縣門,新建二門一座,東西耳門各一。遷戒石亭於儀門內。鼓樓三間,即舊縣門知縣陳試建。萬曆甲午,改鼓樓向東,遷聚秀坊為「承宣坊。」 萬曆癸卯,止開一門,改向南木峒尖峰。知縣衙三間,舊在川堂後。嘉靖二十三年,知縣葉中梅新建二座,各三間於舊衙之左。萬曆癸卯,仍改後衙向南,重建正廳一所三間。正屋一所三間,旁屋二間;書堂二所各三間,東旁屋四間,西旁屋三間。
縣丞衙 嘉靖三十三年題革其衙為典史衙。按《通志》:縣治為明洪武元年賀州知州姚晉鼎建,後改縣。十年知縣葛禮始重修。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何標復修。
典史衙 二座三間舊在倉前,今毀,基址尚存。川堂一間,東、西吏舍一間,公廨八間,在縣西。賀營衙署一所 ,在南門城內。明崇禎三年創造,年久傾圮。
皇清順治十四年,守備蕭起鳳重建。
守禦千戶所 正廳一座五間,後廳一座二間,儀門五間,大門一座三間,旗纛廟一座三間,俱經燒燬。東西千百戶所各五間,今燬。
教場 演武亭二座,今存一座。以上俱明知縣王聰建,年久傾壞。
皇清康熙十年,守備唐鳳修復甬道門樓一間。《吏目》。
廳二座,監房一間:俱燒燬無存。
按察司分署 今廢
府館 在城隍廟前,今燬。
河泊所 ,在城外臨江。洪武八年開設,今廢。陰陽學 在登雲樓後。洪武十八年訓術唐碧山建,今燬。
醫學 「洪武十八年建,今燬。」
僧會司 ,在海雲三乘寺。洪武八年設寺。有施田千畝,隸文林鄉,以僧「慧叔」 為戶。其後,僧散田典,今為習儀之所。
道紀司 洪武十八年設,在玉虛觀。今儒學即其地也。
留濟倉二間 在縣廳東,今燬。
「預備倉 」 在縣治東,燒燬。
廂坊義倉二間 利知縣建,久傾頹。
養濟院 舊在縣右,明嘉靖三十二年,改建舊學地之右,已經燒燬。康熙九年,知縣何標捐俸另建縣北城外。
惠民藥局 燒燬
漏澤園 在城北
信都鄉巡檢司 在封陽墟,今燬。本司自結茅屋暫住。
大寧寨巡檢司 在桂嶺鄉,萬曆八年廢。沙田寨巡檢司 ,在姜城鄉,後遷於點燈寨,萬曆八年廢。
樊家寨巡檢司 在招賢鄉樊家獞賊之區。萬曆六年,經兵巡道議,改設土司,今割屬昭平縣。荔浦縣治 在南門兵燹之後。儀門縣堂覆以茅,扇頭門兩廊燒毀未設,尚存後堂瓦屋三間,內衙瓦屋五間,破壞不蔽風雨。康熙四年,知縣錢周鼒捐買木料,招匠開窯,備磚瓦木料。先造衙內書房三間,舍房三間,廚房二間。後向桃川購大木造。縣堂三間、翻軒三間,庫房一間,儀門三間、頭門三間,公廨東西各四間。捕衙在縣署西,購買城內西街民屋一座,三間二層,暫作公。
館伺候上司,往來駐劄。按《通志》:縣治為明洪武元年知縣馬宥任建。景泰丙子改遷,後燬。萬曆十年,知縣呂文峰建大門、土地祠、禮賢館、思過堂、典史幕廳。後圮。康熙間重修未備。
分司 在縣治西,隳於故明,即今儒學,與「明倫堂」 皆其舊址。
城守營 原係新設,向無舊址。知縣錢周鼒招城南舊儒學空地,新建營署,瓦屋三間,前建聽事廳三間,頭門三間,兩旁各建營房十間。府館 在縣治東,今廢。
峰門寨巡檢司 :在縣治東三十里。近設下龍民寨。
南源寨巡檢司 去縣治三十里。後改設高頭寨,今廢。
留濟倉 在縣治東
永豐倉 在縣治東,共一十二間。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南,洪武十八年設,今俱廢。養濟院三間 在縣西關,今廢。
修仁縣治 正堂、川堂、後衙,明成化十七年建。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李子實重修,至十三年變亂之。
後屢經兵馬蹂躪,傾圮迨。十八年間,乃經署縣事周清重修焉。儀門、頭門俱
皇清順治十三年,署縣事高際運重修。
分司 在南城內,因變革,頹圮,僅存基址。公館 在青山坪,距縣十五里,原係修、荔二縣同造,因變革,僅存基址。
城守衙門 在縣北
舊營防守衙門 在石牆,距縣三十里。
哨捕廳 在儀門右
昭平縣治 ,明萬曆四年建。後圮,知縣冷茂松建。正堂、川堂、後衙、後樓,今亦廢。正堂左為永積倉,右為永豐倉。儀仗庫、贊政廳,知縣柯壽愷建,今廢。六房。儀門,知縣吳愚修。寅賓館、土地祠,俱在儀門左。頭門,知縣柯壽愷修。左旌善,右申明,二亭亦愷所修。今俱廢。
捕衙 在頭門內
分司 今廢
昭平寨巡檢司 在昭平城內,今廢。
昭潭驛 在城西,今廢。
廣運驛 今廢
昭平驛 今廢
龍門驛 在馬江里。今廢。
僧會司 今廢
道紀司 在泗洲寺,今廢。
養濟院 舊在城西,後廢。明萬曆三十七年,知縣張道傳移建東門外大道邊。
教場 在北城外
永安州治 在城北。明成化十三年,立州堂於堂後,創造倉庫,尋頹圮。順治十三年,知州陳昇因州治傾壞修理,分司權住。順治十五年,署州事周璽就近於分司左邊起糧倉四座。康熙四年,知州鄧林尹仍於州治舊址,重建州堂一座五間,抱廈三間,川堂一間。於堂右建土地祠三間,堂後建宅五間,宅東建書館三間。
吏目衙 秦鼎榮修葺
「城守衙 」 一座五間,建於分司舊址,後圮,今借住民房。
公館 立於《杜莫寨》。
陰陽學 、醫學 俱無。
僧正司 在寺
道正司 在觀
小教場 在州城外北一里。
大教場 在州城外東一里。俱知州鄧林尹創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