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50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八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七卷目錄

 蒙化府部彙考一

  蒙化府建置沿革考

  蒙化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蒙化府星野考

  蒙化府山川考水利附

  蒙化府城池考

  蒙化府關梁考

  蒙化府公署考

  蒙化府學校考

  蒙化府戶口考

  蒙化府田賦考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七卷

蒙化府部彙考一

編輯

蒙化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編輯

戰國時為滇國地。漢為益州郡地。東漢屬永昌郡。蜀漢屬建寧郡。唐屬姚州都督府。後為蒙氏所據,號「蒙舍詔。」 及徙居太和城,改為陽瓜州。宋段氏據,置開南縣。元憲宗七年,置蒙舍千戶所。至元十一年,改蒙化府。十四年,陞為路。二十一年,復降為州,屬大理路。明洪武初,仍為州,屬大理府。正統間,復陞為蒙化府。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裁蒙化衛併府。

蒙化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

蒙化府疆域圖

蒙化府疆域圖

東至四川鹽井衛界,六十里。

西至麗江府界八十里

南至大理府,北勝州界一百四十里。

北至「劉卜」 蒙古黃喇嘛界,一百六十里。

由府至省,一千四百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三百里。

按《府志》,「府在雲南省城西八百二十里,屬永昌道。」

東六十里至「大石鋪」 ,交大理府屬趙州界。南二百里至浪滄江,交順寧府屬雲州界。西一百五十里至杉松哨,交順寧府界。

北九十里至「清水溝」 ,交大理府屬趙州界。東南一百里至「小里澤」 ,交楚雄府定邊縣界。西南一百五十里至「哨挈渡」 ,交順寧府界。東北一百二十里至「白溪廠山頂」 ,交大理府屬趙州界。

西北一百八十里至「雲龍橋」 ,交永昌府屬永平縣界。自府治至

京師計九千零二十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九十里。

形勝附

編輯

六纛峙其西,點蒼聳其北。群峰如帶以迴環,一川若掌而平衍。崑崙扼要,虎視諸彝。蒙舍恢疆,雄窺六詔。固南服之奧區,西迤之重地也。控制南澗諸蠻,面威楚,背點蒼,昆彌在其左,瀾滄在其右。蒙氏昔據此地,為《六詔》首,形勢險固。

《舊志》:「兩江天限,重嶺崇墉。東枕文華,南倚巍寶。堪稱僻郡,亦屬奧區。」

蒙化府星野考        府志

編輯

滇為益州郡,屬井鬼分野,在梁、雍之域。井八星三十度,鬼四星五度,俱屬鶉首之次,皆在未宮。而星家或謂「滇屬北斗第二璇星,或謂屬西垣第四巴星,或謂入星七度,或謂入觜三度,眾喙爭鳴,無庸深究。」 今按明崇禎三年,熒惑入井鬼,土酋普名聲反。

皇清康熙十七年,熒惑守輿鬼,薄積屍氣,吳逆叛亡。

則「滇分在輿鬼居多。蒙」 ,滇西屬郡也,於星野宜專屬輿鬼。據已然之蹟而敬求之,則奉若天道以占驗災祥,固可仰觀而得也。

蒙化府山川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

文華山 在府治東,高出雲表,其左為葫蘆山,右為繡墩山。

巍寶山 在府東南十五里。峰巒高峻,林木鬱蔥。昔細奴邏耕牧之地。

懸珠山 在府東五里。山若翠屏,境幽林密。靈應山 與懸珠山相峙。

碁盤山 在府東北五里。相傳,昔有僊人對奕於此。今有臺,狀如碁盤,布列黑白石子,牧童亂之,明日如故。

伏虎山 在府東北十五里。即伏母山。

《巃》。請幫助識別此字。山 在府西北三十五里。昔蒙氏龍伽獨自哀牢,攜子細奴邏徙居於此,築巃。請幫助識別此字。圖城,號蒙舍詔。按:《明一統志》:今上有浮圖及雲隱寺。天耳山, 在府西北六十里,山有赤石如臼,類人之耳,相傳郡人密語山中即聞。

石母山 :在府北八十里。巋然直出群山之表。上產石磺。

金牛山 在府西二十里,又名「寨子山。」 相傳蒙詔立寨於此。

三臺巔 ,在府北八十里,往榆大路。

鳳凰山 在府南百二十里。又名「鳥弔山。」 相傳鳳凰曾止於此。每秋冬之際,百鳥來朝,燃炬捕之,輒赴火死。

無量山 ,在公郎巡司之東,高大無量,故名。即蒙詔僭封為南嶽者。

天馬峰 在府東南三十五里。峰巒特立,翠擁雲端,儼如天馬行空。

「御筆峰 」 ,近天馬峰。

搗衣山 在文華之左。山坳一窟,源泉濆湧,甘冽清潔,神物處焉。為錦溪之源,其利甚溥,歲旱禱雨輒應。

武衛山 在文華之右。山勢雄偉,下則鋪衍寬平,為天策堡諸村之鎮。其巔則為隆慶關,郡東之孔道也。

翠虯山 在郡東三里許,蜿蜒高下,勢若虯龍,凝翠紆青,亙數十餘里。山麓為龍王廟。

《石龍山 》「支分靈應,勢若遊龍。俯視田疇,憑觀雉堞。煙雲濃淡,有若畫圖。」

琉扆山 :在郡北十五里。體勢磅礡,派衍支分,為南莊一帶村落之鎮。

蒙舍山 ,在郡北二十里。下有蒙舍廟,故名。其山歲旱,禱雨立應。

蟲蝗山 在郡北三十里。境內蟲蝗,多害禾稼。昔人於此山建塔寺以鎮之。後塔頹寺圮,蟲害復作。今更修治。

太平山 在郡北,為大倉諸村之鎮,下有「太平寺。」

掛榜山 ,「巍寶」 之旁支也。平山一派,列於甸尾之東,儼如張榜。其北面則為供城山。憑觀雉堞,煙火鬱蔥。

封川山 ,在郡南十五里。山形尖銳,下出溫泉,鎮鎖川原,屹然砥柱。

近光山 舊名「五方坡」 ,在封川山後,逶迤南來。

可長數十餘里,暗拱府城。

獅子山 在郡西南十里,舊名「日遊山。」 形勢雄偉,儼若奔獅。

屯庫山 在郡西二里。山巒突兀,高下堆壘,望之若倉庫然。

降龍山 在郡西三里。舊有寺,今圮。昔蒙詔建城於此,今遺址尚存。

六纛山 ,在郡西六里。

團山 ,在郡西八里。突起平疇,旁無支派,高可三十餘丈。

交椅山 ,在郡西十里,形如交椅。西山之麓自此平分,各朝南北,與聖母山對。

凹蘭山 在交椅山之北,中有田疇,盤曲可居。赤虯山 在郡之北,其土色赤而勢復逶迤,故名。

旭照山 又名「三臺巔」 ,在郡北八十里。高出雲表,層疊而下,望若列嶂。巔南為蒙,風氣和暖;巔北為榆,風氣寒冽。界限分矣。

花判山 在三臺之西,寬衍延袤,《陽江》源出於此。左為者摩山,為漾備孔道。

五印山 ,在郡西南五十里。「鼻祖、金牛,攢峰疊岫,蜿蜒而下,穿雲破霧,直奔四十餘里,橫開大局,廣袤寬衍,於內抽支結穴,若碁布星羅。古木陰森,甘泉潠湧,縱觀千峰萬壑,周匝環拱,有若列屏,其幽勝未易窮也。」

雞鳴山 在郡東南五道河內,名擬莆山,御史雷應龍祖墓在焉。又名十八盤,以其山形有十八折也。下為含春洞,今圮。應龍有記。

玉屏山 在雞鳴之東。山勢尊崇,儼若玉屏開展,龍虎森列,觀者肅然。上有龍湫,四時不竭。誥軸山 在郡西屯庫、金牛兩山之間,南北二峰微起,形如《展誥》。

蘭滄江 ,在府西南一百五十里。按《明一統志》,「其南岸有馬耳坡。」

漾濞江 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一出浪穹羆谷山,由澄川洱海流入府境,為漾水。一出吐蕃可跋海,由雲龍入府境。一出劍川,遶點蒼山後入府境,為濞水。二水合流,至郡西南,為備溪江,入於蘭滄。

陽江 在府西二里。源出甸頭花判澗,受境內東西諸澗之水,東流定邊,與迷川、禮社江合,入元江,以達南海。

菜薗河 在府南一里。源出東山岸,多桃李,又名「錦溪。」

五道河 在府南三里。水源甚裕,岸有塔,雲「武侯所建」 ,今圮。

教場河 在府北二里

盟石河 在府北二十五里。

水利附

編輯

東溪渠 有十六:曰「龍王廟,曰五道河,曰白塔,曰教場,曰寄馬椿」 ,灌附郭之田;曰「馮廣,曰南莊,曰橋頭,曰盟石,曰鋪邊,曰雙橋」 ,灌川中之田;曰「甸中,曰捉馬郎,曰白地場,曰甸頭,曰土主廟」 ,灌甸中及甸頭之田。

《西溪渠 》有十二:曰「三古盤,曰穵鍾衝,曰小衝,曰大衝,曰烏保郎,曰貝忙,曰頼郎,曰西葵,曰天摩牙,曰天耳山,曰龍護寺,曰麻姑衝。」

甸頭大圩 在府治北六十里。今廢。

龍圩大塘 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

郭家塘   淑人塘   「南莊塘。」

團山塘 遠近不一,分流及田,各溪陂池甚多,今廢,宜修。

蒙化府城池考        府志

編輯

蒙化府城池 ,明洪武二十三年建,圍四里三分,計九百三十七丈,高二丈三尺二寸,厚二丈。磚垛石牆,垛頭一千二百七十七,垛眼四百三十。北門環以月城,上建譙樓四座,東忠武,南迎薰,西威遠,北拱辰。北樓三層。指揮范興、董成,備極堅固。

皇清順治五年,守道熊啟宇、知府彭翮健改建減去。

一層,南樓二層,更鼓在焉,今圮。康熙二十六年,同知陳文成、土知府左世瑞重建城鋪二十四座。今圮。城中馳道闊三丈,池深一丈,闊三丈;池內馳道,闊三丈。康熙三十年秋,霪雨,城崩。三十三年,順寧府知府徐欐署蒙化府印,捐修。三十四年,西城傾圮池壅塞,同知蔣旭捐俸修濬。今屹然如故。按《通志》:四門,東曰忠武,南曰「開明」 ,西曰「鎮彝」 ,北曰「潤澤。」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同知陳文成重修

蒙化府關梁考    通志府志合載

編輯

隆慶關 在府城東,高出雲表。西有沙灘哨,望城郭如聚;東有石佛哨,兩山如峽,入郡咽喉。永春橋 在府西二里。進士張烈文建,後圮。監生梁朝柄倡眾重修。

潤澤橋 在府北門外

永壽橋 在府北七十里甸頭巡檢司南。明萬曆元年,通判薛希周建。

雲龍橋 在府北一百餘里,漾濞巡檢司,制如「瀾滄江橋。」

四十里橋 在龍尾關、漾濞驛兩界中。趙州蒙化同修。

崇化橋 在府南里許,俗名「菜園河橋。」 大理楊國用重建。

錦溪橋 在府東一里。明萬曆年,郡紳朱鳴時重建,僧學清重修。源自龍王廟,達於陽江,嵯請幫助識別此字。橋 在城東三里,郡人張錦重修。懸珠橋 又名「聚仙橋。」下有瀑布,在城東五里,郡人王緒重修。

南薰橋 在府南三里北塔河。知縣孫釗建。飲虹橋 在府北三里,寄馬樁下。

封川橋 在府南十五里溫泉山下。

興隆橋 在府南七十里羅求場下。

通雲橋 在府南三十里。鄉耆戴時遇建。永濟橋 在府北七十里甸北巡司南。明萬曆年間,通判薛希周建。大理人李元陽有記。今漸圮。

衍洋橋 在城東三里土主廟下。舊名嵯。請幫助識別此字。廟橋郡人張錦重修。

聚仙橋 在城東五里元珠觀下,又名「元珠橋。」 用石平架,儼若龍門,瀑布中流,聲同碎玉。王德清建,郡人王緒重修。

登龍橋 在龍王廟前

佛渡橋 在石佛哨

弘濟橋 在「鼠街」 下。同知卞廷松、監生梁朝柄等建。今圮。

康濟橋 在瓦萌蘆下,今圮。

靖武橋 在府北里許

和會橋 在大小禾里村下。郡人馮光前等新建。

蒙化府公署考        府志

編輯

掌印同知署 在城西北隅。舊係分守道公署,與本府舊署鄰。因府署傾圮,明崇禎年,同知高梁楷改葺。大堂三間,規模狹小。

皇清康熙三十六年,同知蔣旭改修川堂三間,後為

「內衙。」 又後主樓三間,康熙十年,同知張顯斌建。康熙三十年,同知楊天眷改修,添建左右廂房,層次具備。大堂左右廊為六房,中為甬道、戒石亭,同知陳文成建。亭前為儀門,舊制低窪,康熙三十五年,同知蔣旭重修。門外左為土地祠,祠之旁有廳,為賓候館,右為寅賓館,同知張善化建,同知陳文成、楊天眷增修。前為大門,康熙三十五年,同知蔣旭重修。按《通志》:在城內北隅,明正統十四年建。

經歷司署 :在府署之右。

漾備巡檢司 在府西北一百九十里。

瀾滄江巡檢司 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分守道公署 在西正街。大堂三間,川堂三間,後樓三間。大堂旁為禮賓廳,左右書房各三間,儀門、大門各三間,內有書房、花園。今圮。

察院行臺 在東正街。明末傾圮,偽金吾營擴地建府,以此地抵換民居,今前半已為民產。布政分司 在分司街。傾廢已久。姚弁買地建宅,今宅亦廢。

舊府署 明正統年間建,今廢。

守備道署 明制,設順蒙守備道一員,駐劄雲川。每一年駐蒙三月。明末傾圮無存,同知張善化給帖,將空地撥文昌宮開種,以助香燈。蒙化衛 在東正街,制頗弘敞,甲於諸署。今圮廢無存,僅有旗纛廟存。

鎮撫司 在北正街大水溝下。今圮廢。

蒙化駐鎮總兵官署 :久圮。康熙三十一年,同知楊天眷修建。

文廟明倫堂並兩學署,詳請拆毀改用。今廢盡無

稅課司 在北門外

甸頭巡檢司    。甸尾巡檢司。

備溪江巡檢司

開南驛   漾備驛 ,以上今俱廢。

中火鋪公館 在郡南三十里午方坡上,浪滄江巡檢司公館。

鼠街鋪公館 在郡西五十里。

北路中火鋪公館 在郡北三十里。

甸頭巡檢司公館

「漾備」 驛公館 今俱傾廢。

積貯倉 在府城東北,舊係郡紳住宅。康熙十一年,同知張善化改建,制頗寬大。義倉附內。「預備倉 」 舊在府門內,今廢。

大積軍倉 在城東南隅,今廢。

甸中團倉 今廢

甸頭大倉 今廢

養濟院 在北門外

舊漏澤園三,一在土主廟後,一在崇化橋南,一在教場河北。

新漏澤園二,一在甸尾深溝南,一在教場河南。

蒙化府學校考        通志

編輯

蒙化府儒學 在府治東南。明洪武中建。舊為州學,景泰間,改為府。舊制卑隘。天順間,教授吳憲、土知府左琳、土舍左晏並武職等官市地增建。成化間,土府左瑛、訓導賀游、楊遇興重修。十六年,通判姜永賜、經歷何孟濬建堂甃池。土舍左輗、義官張聰建閣易門,置田鑄器。弘治間,侍御金獻民、嘉靖間,兵備姜龍相繼增修。正德間,土知府左禎更加修葺,增所未備。萬曆間,通判薛希周鑿泮池。二十八年,兵備道楊秉越、同知朱夢麟重修。萬曆四十七年廟災,同知許尚請於巡按御史潘濬,即舊址重建。歲久傾頹,經籍、祭器、雅樂無存。

皇清順治十六年,教授李啟華重建「啟聖宮。」康熙二

十二年奉

旨郡邑重修。同知金標捐修殿廡,建「鄉賢、名宦」二祠。

土知府左世瑞建「《成賢》養士坊。」

《明志》書院 在城外西北隅。明弘治間,署印同知吳光改浮屠創建,規制弘雅,名「崇正書院。」 後漸傾圮。嘉靖中,通判吳紹周、土知府左柱石協力重修。殿閣、齋廊、祠舍、亭池無不完美,改為《明志》。義官張聰捐千金置田若干以贍師生。今漸廢沒。

育才書院 ,在南門內。舊係鄉紳宣廷式宅,今兵燹拆燬。康熙八年,同知張善化捐金置買,建立書院,以為蒙士修習之所,紳士協助。今同知陳文成立義學於內,議置田以贍生童。

府義學 有二:一在府城南門內育德書院,一在北門內育英社學。康熙二十六年,掌印同知陳文成捐俸延師訓課。

育英社學 在北門外,士民同建,金逢泰增修。舊社學 有五:一在東正街,一在南正街,一在西正街,一在北正街,一在後所街。按《府志》,以上俱廢。

學田 一田九畝,坐落東門外山川壇後,租穀七石,折徵銀四兩零二釐。

一、田一畝三分,坐落南門外採花村,租穀一石,折徵銀五錢七分六釐。

一、田九畝一分,坐落南門外瓦窯村,租穀七石,折徵銀四兩零二釐。

一、田三畝,坐落南門外瓦窯村,租穀三石,折徵銀一兩六錢四分。

一、田三畝九分,坐落南城外,租穀三石,折徵銀一兩六錢四分八釐。

一、田三畝九分,坐落南城外,租穀三石,折徵銀一兩六錢七分一釐。

一、田五畝二分,坐落城西蓮花村,租穀四石,折徵銀二兩三錢。

一、田二畝六分,坐落西紙房河邊,租穀二石,折徵銀一兩一錢五分二釐。

一、田二畝六分,坐落西紙房河邊,租穀二石,折徵銀一兩一錢五分二釐。

一、田五畝二分,坐落西門外,租穀四石,折徵銀二兩三錢四釐。

一、田五畝二分,坐落西門外,租穀四石,折徵銀二兩三錢四釐。

一、田五畝五分,坐落西門外,租穀四石,折徵銀二兩三錢四釐。

一、田二畝六分,坐落西紙房河邊,今水衝無埂,代賠銀一兩一錢五分二釐。

以上共田一十三段,俱係明成化年間義官張聰送入,年共收租四十四石,折徵額銀二十六兩六錢六分五釐,起解布政司。

一田坐落三旗廠,大小十四坵,納租穀一石。一田坐落三旗廠,大小十坵,納租穀一石。一田坐落三旗廠,大小二十坵,納租穀一石。以上共田三段,俱郡人王冨送入,年納秋糧三斗五升四合六勺,共收租穀三石。

一田坐落東蓮花村大小五坵,納租穀二石。一田坐落東蓮花村大小四坵,納租穀八斗。一田坐落東蓮花村大小十六坵,納租穀三石二斗。

以上田三段,係郡人馬應魁送入,年納秋糧八斗三升六合,共收租穀六石。

一、田坐落陰陽堡村下大小三坵,納租穀五斗。一、田坐落陰陽堡小村腳下,大小二坵,納租穀六斗。

一、田坐落新村門首,大小十四坵,納租穀一石二斗、麥租五斗。

一田坐落新村下,大小二坵,納租穀一石。一田坐落新村門首,大小十四坵,納租穀四斗。一田坐落新村後,大小十八坵,納租穀八斗。以上田六段,係僧普智送入,年納秋糧三斗二升五合七勺。夏稅三斗一升六合五勺,共收租穀四石五斗,麥租五斗。

一、田坐落旗盤山,大小二十坵,納租穀二石。以上田一段,係郡人楊高科送入,年納秋糧一斗二升八合七勺,收租穀二石。

一、田坐落鋪邊河,大小十三坵,納租穀一石八斗。

以上田一段,年納秋糧二斗五升三合六勺,收租穀一石八斗。

一、田坐落西河邊,大小八坵,納租穀八斗。以上田一段,年該夏稅三斗三升五合,收租穀八斗。

一、田坐落大墳地大小十一坵,收租穀三斗。以上田一段,年該秋糧七升八合一勺九抄二撮,自納,止收租穀三斗。

一、田坐落大路村上,大小八坵,租穀一石二斗。以上田一段,係郡紳朱鳴時送入,年該秋糧三斗八升六勺四抄自納,止收租穀一石二斗。一田坐落菜秧河,大小十三坵,租穀二石。以上田一段,年該秋糧二斗自納,止收租穀二石。

一、田坐落西門外,大小四坵,納租穀一石六斗。以上田一段,係署印劉祚沛送入,年該秋糧一斗九升,收租穀一石六斗。

一、田坐落五道河石嘴村,大小十四坵,納租穀一石。

以上田一段,係郡人劉應祚送入,年該秋糧三升,收租穀一石。

一、田三十畝,坐落竹子廠下團山上,納租穀八石六斗。康熙三十五年,同知蔣旭發入。因係新墾,尚未科糧,年收租穀八石六斗。

一、田十二畝,坐落天耳山,大小十五坵。康熙三十七年,同知蔣旭發入。係新墾《未科糧》。

以上共舊田二十段,新發入田四十二畝,共完秋糧一石八斗九升八合六勺一抄;夏稅三斗一升六合。其所收租穀,永為學宮香火月課之費。

義學田 一田,坐落黃栗嘴下河坎上,大小九坵,納租穀五石三斗。

一、田坐落三古盤下洗馬塘,大小五坵,納租穀四石。

以上田二段,康熙二十九年,同知陳文成發入義學,該完秋糧三斗七升六合五抄,年收租穀九石三斗,為生徒永久課讀之費。

蒙化府戶口考        府志

編輯

原額民戶口人丁六千九百一十一丁,內除逃故人丁一千七十八丁,康熙三十五年編審,增出人丁十九丁,實在人丁五千八百五十二丁。內

上丁三千六百九十一丁,每丁編銀一錢四分,該銀五百一十六兩七錢四分。

中丁一千五百五十六丁,每丁編銀一錢二分,該銀一百八十六兩七錢二分。

下丁六百五丁,每丁編銀九分,該銀五十四兩四錢五分。

三則實徵銀七百五十七兩九錢一分。

附徵蒙化衛屯丁原額軍丁、土軍丁並康熙三十五年編審新增共四百七十九丁,內:

上丁一百八十二丁,每丁編銀六錢二分,該銀一百一十二兩八錢四分。

中丁一百五十六丁,每丁編銀四錢八分,該銀七十四兩八錢八分。

下丁一百四十一丁,每丁編銀二錢八分,該銀三十九兩四錢八分。

以上軍丁,共銀二百二十七兩二錢。

原額舍丁並康熙三十五年編審新增共四百六十六丁。內:

上丁一百七十一丁,每丁編銀六錢二分,該銀一百六兩二分。

中丁一百七十丁,每丁編銀四錢八分,該銀八十一兩六錢。

下丁一百二十五丁,每丁編銀二錢八分,該銀三十五兩。

以上舍丁,共銀二百二十二兩六錢二分。以上軍、舍人丁共九百四十五丁,各編不等,該額徵銀四百四十九兩八錢二分。

蒙化府田賦考        府志

編輯

原額、民地一千四百六頃五十九畝二分三釐九毫六絲九忽。內除

荒蕪上、中、下三則地,一百八十四頃四十四畝二釐九毫六絲九忽八微一渺四漠,俟陸續開墾,照題定新例按年先後增入起科外,康熙三十二年分開墾民賦久荒下則地七十五畝五分五釐五毫二絲三忽九微六纖四塵二渺六漠。自三十八年照本府民地下則,每畝減半科稅六合一勺五抄五粒,該稅四斗六升五合四抄二撮五圭。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二錢四分四釐二毫三絲四忽七微四纖四渺九漠。納過三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歸下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稅九斗三升八抄五撮。該

《條編》銀四錢八分八釐四毫六絲九忽四微八纖九渺八漠。徵收。

實在成熟民地一千二百二十一頃三十九畝六分五釐四毫七絲五忽二微三纖六塵六渺。內:

上則地二百六十七頃一十一畝七分一釐五毫三絲,每畝科稅一升八合六勺九抄七撮,該稅四百九十九石四斗二升八合九勺四抄九圭六粒四顆一粟。

中則地一百三十一頃一十二畝五分四釐,每畝科稅一升五合五勺,該稅二百三石二斗四升四合三勺七抄。

下則地,八百二十三頃一十五畝三分九釐九毫四絲五忽二微三纖五塵六渺。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稅一千一十三石三斗二合五勺六抄七撮三圭五粒八顆五粟。

《三則》,實徵稅本、折麥一千七百一十五石九斗七升五合八勺七抄八撮二圭二粒二顆六粟。原額民田一千一百七十九頃九畝四分五釐三絲五忽八微五纖六塵。內:

荒蕪上、中、下三則田一百八十八頃二十七畝八分三釐四毫四絲五忽八微七纖三塵一渺五漠,俟陸續開墾,照題定新例按年先後增入起科外,康熙三十二年分開墾民賦久荒中則田三頃五畝一釐五絲三忽二微六纖三塵一渺五漠,自康熙三十八年照本府民田下則每畝減半科糧九合三勺五抄,該糧二石八斗五升一合八勺四抄八撮四圭八粒一粟。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一兩四錢九分七釐七毫五絲六忽五微九纖九塵五渺七漠,納過三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歸中則起科,每畝科糧三升三合九勺五抄,該糧一石二斗四升四合一圭五粒。該《條編》銀三兩八錢四釐四毫六絲一忽九微五纖七渺八漠徵收。

實在成熟民田九百八十七頃七十六畝六分五毫三絲六忽七微一纖九塵七渺。內:

上則田三百五十一頃六十七畝六分四釐五毫五絲二忽五微,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糧一千一十一石六升九合八勺八撮八圭四粒三顆八粟。

中則田五百二頃四十七畝八分三釐七毫六絲九忽六微八纖三塵七渺,每畝科糧二升三合七勺五抄,該糧一千一百九十三石三斗八升六合一勺四抄五撮三圭九粒九顆九粟。下則田一百三十三頃六十一畝一分二釐二毫一絲四忽五微三纖六塵,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糧二百四十九石八斗五升二合九勺八抄四撮一圭一粒八顆二粟。

《三則》實徵秋糧本折米二千四百五十四石三斗八合九勺三抄八撮二圭六粒一顆九粟。以上民賦稅糧麥米共四千一百七十石二斗八升四合八勺一抄六撮四圭八粒四顆五粟。每石合徵《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實徵《條編》銀二千一百九十兩一錢八分三釐五毫四絲二忽一微九纖九塵八渺六漠。又原額沐莊地二頃三十畝二分七釐二毫八絲。內荒蕪上則地二畝九分九釐五毫八絲。未經開墾。

實在沐莊成熟上則地二頃二十七畝二分七釐七毫,每畝照民例科稅一升八合六勺九撮七粒。該折色夏稅麥四石二斗四升九合三勺九抄八撮六粒九顆。

又原額沐莊田三頃七十一畝一釐四毫七絲。內:

「《荒蕪上》則田」 一頃五十四畝四分七釐八毫七絲。未經開墾;

實在「沐莊成熟上則田」 二頃一十六畝五分三釐六毫,每畝照民例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米六石二斗二升五合四勺一抄。以上沐莊稅糧折色麥米共十石四斗七升四合八勺八撮六粒九顆。每石照民例起科,合徵條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實徵《條編》銀五兩五錢一釐二毫四絲五忽五微一渺四漠。

附徵蒙化衛屯賦,原額屯地一百頃六畝二分二釐六毫二絲四忽。內除:

荒蕪屯地四十二頃九畝三分一釐一毫一絲。除陸續開墾照題定事例,即照蒙化府《民賦則例》,分別年分減讓科徵外,康熙三十年分,開墾久荒屯地三頃六十二畝四分。自康熙三十六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夏稅折色六錢,麥四石四斗六升一合一勺四抄四撮。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二兩三錢四分二釐九毫三絲九忽二微九纖五塵七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照本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八合六勺九抄七撮。該夏稅折色六錢麥六石七斗七升五合七勺九抄二撮八圭。該

《條編》銀三兩五錢五分八釐五毫六絲五忽六纖九塵五漠。徵收。

康熙三十一年分,開墾久荒屯地八十六畝六分七釐七毫七絲。自康熙三十七年起科,照蒙化府民地下則,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一石六升六合二撮四圭八粒七顆。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五錢六分三毫七絲六忽九微二塵一渺四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二年,再照本府民地上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八合六勺九抄七撮。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一石六斗二升六合一抄二撮九圭五粒六顆九粟。該

《條編》銀八錢五分一釐一毫二絲六忽四微七纖七塵六渺一漠。徵收。

康熙三十二年分,開墾久荒屯地一頃六十八畝一分八釐八毫六絲七忽。內:

上則地五十六畝九分九釐八毫。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蒙化府民地下則每畝科稅一升。

二合三勺一抄,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七斗一合六勺四抄五撮三圭八粒,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三錢六分八釐四毫九絲五忽七微三纖三塵八渺三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三年,再照本府民地上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八合六勺九抄七撮。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一石六升五合六勺九抄一撮六圭六顆。該

《條編》銀五錢五分九釐六毫八絲八忽四微四纖三塵一渺七漠。

中則地八十畝五分九釐六絲七忽。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本府「民地下則,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九斗九升二合七抄一撮一圭四粒七顆七粟,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條編銀五錢二分一釐二絲三忽八微六纖一塵九渺三漠。」 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三年,再照本府民地中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五合五勺,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一石二斗四升九合一勺五抄五撮三圭八粒五顆。該

《條編》銀六錢五分六釐四絲一忽四微一纖八塵三渺四漠。

下則地三十畝六分,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本府民地下則,每畝減半科稅六合一勺五抄五撮。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一斗八升八合三勺四抄四撮。每斗《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九分八釐九毫一絲五忽四微八纖三塵四渺八漠。納過三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照本府民地下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三斗七升六合六勺八抄六撮。該

《條編》銀一錢九分七釐八毫三絲九微六纖六塵九渺七漠。徵收

康熙三十五年分,開墾久荒屯地七十一畝三分二釐九毫。照河陽縣民地上則,每畝科稅五升九合二勺一抄。該夏稅本色麥四石二斗二升三合三勺九抄九粒。遵照開墾定例,自康熙四十一年起科,照蒙化府民地下則,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夏稅折色六錢麥八斗七升八合五抄九撮九圭九粒。每石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四錢六分一釐一毫四絲六忽五微七纖三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六年,再照蒙化府民地上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八合六勺九抄七撮。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一石三斗三升三合六勺三抄八撮三圭一粒三顆。該

《條編》銀七錢四毫一絲八微三纖八塵三渺三漠。徵收。

康熙三十六年分,開墾久荒屯地二十九畝照河陽縣民地上則,每畝科稅五升九合二勺一抄。「該夏稅本色麥一石七斗一升七合九抄。遵照開墾定例,自康熙四十二年起科,照蒙化府民地下則,每畝科稅一升二合三勺一抄。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三斗五升六合九勺九抄。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條編》銀一錢八分七釐四毫八絲六忽八微六纖四塵一渺二漠。」 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七年,再照蒙化府民地上則起科,每畝科稅一升八合六勺九抄七撮。該夏稅折色六錢麥五斗四升二合二勺一抄三撮。該

《條編》銀二錢八分四釐七毫六絲三忽七微六纖一塵五漠。徵收。

實在成熟屯地五十頃七十九畝三分一釐九毫七絲七忽。內:

「仍照舊額徵收成熟屯地」 一十六頃五十七畝七分七釐一毫三絲二忽。該

實徵夏稅本色麥一十三石二斗五合七勺五抄,折色麥四百石七斗三升六合二勺六抄。各折不等。

實徵折色銀九十五兩二錢五分一釐五忽,改照河陽縣「民地上則」 科徵成熟屯地三十四頃二十一畝五分四釐八毫四絲五忽,每畝科稅五升九合二勺一抄。該

實徵夏稅本色麥二百二石五斗八升九合八勺八抄三撮七圭二粒四顆五粟,照河陽縣例,每石合編《條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

實徵《條編》銀一百二十九兩五錢七分三釐四絲五忽六微二塵一渺七漠。

原額、荍糧地七頃四十八畝三分三釐二毫。內

荒蕪荍糧地四頃五十六畝七分三釐二毫。俟陸續開墾、照題定事例、即照蒙化府《民賦則例》、分別年分、減讓增入起科外、

成熟照舊徵荍地二頃九十一畝六分。該實徵折色荍四十三石七斗四升。各折不等。該折色銀十兩七錢三分一釐五毫

原額、屯田二百七十五頃六十二畝二分一釐四毫三絲六忽。內除

荒蕪屯田一百三十五頃九十七畝三分七釐六毫三忽。除陸續開墾、照題定事例、即照蒙化府《民賦則例》、分別年分、減讓科徵外、

康熙三十年分,開墾屯田三頃四十畝七分。自康熙三十六年,照蒙化府民賦下則田起科,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六石三斗七升一合九抄。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三兩三錢四分六釐二絲一纖四塵九渺三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照本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九石七斗九升五合一勺二抄五撮。該

《條編》銀五兩一錢四分四釐二毫八絲二忽一微八塵五渺。徵收。

康熙三十一年分,開墾久荒屯田三頃四十四畝五釐。自康熙三十七年照蒙化府民田下則起科,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六石五升九合七勺三抄五撮。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條編》銀三兩一錢八分二釐五毫一微五塵一渺八漠。」 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二年,再照本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九石三斗一升六合四勺三抄七撮五圭。該

《條編》銀四兩八錢九分二釐八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七塵七渺五漠。徵收。

康熙三十二年分,開墾久荒屯田四頃二十畝六分九釐。內:

上則田三頃三十四畝九分九釐,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六石二斗六升四合三勺一抄三撮。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三兩二錢八分九釐九毫四絲二忽一纖五塵八渺四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三年,再照本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九石六斗三升九勺六抄二撮五圭。該

《條編》銀五兩五分一釐六絲五忽九微三纖三塵四渺五漠。

中則田七十畝七分,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一石三斗二升二合九抄。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六錢九分四釐三毫四絲五忽八微二塵九渺二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三年,再照蒙化府民田中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三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一石六斗七升九合一勺二抄五撮,該《條編》銀八錢八分一釐八毫五絲六忽三微五渺。

下則田一十五畝,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減半科糧九合三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一石一斗四升二勺五抄。每斗《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七分三釐六毫五絲七忽六微一纖七塵。納過三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照本府民田下則起科,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二斗八升五勺。該

《條編》銀一錢四分七釐三毫一絲五忽二微三纖四塵。徵收。

康熙三十五年開墾久荒屯田二頃七十九畝二分九釐。照河陽縣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秋糧本色米二十二石八斗五升四合三勺七圭。遵照開墾定例,自康熙四十一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斗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五石二斗二升二合七勺二抄三撮。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二兩七錢四分二釐九毫一絲一忽四。

微四纖六塵九渺二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六年,再照蒙化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八石二升九合五勺八抄七撮五圭。該

《條編》銀四兩二錢一分七釐四絲二忽九微九纖九塵九渺五漠。徵收。

康熙三十六年分,開墾久荒屯田一頃一十一畝三分,照河陽縣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秋糧本色米九石一斗七合六勺七抄九撮。遵照開墾定例,自康熙四十二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二石八升一合三勺一抄。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一兩九分三釐七絲九忽三纖六塵二渺八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七年,再照蒙化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三石一斗九升九合八勺七抄五撮。該

《條編》銀一兩六錢八分五毫三絲五忽九微五纖一塵五渺。徵收。

實在成熟屯田一百二十五頃九十五畝八毫三絲三忽。內:

仍照舊額徵收成熟屯田二十一頃八畝四分五釐五毫。該

實徵秋糧本色米六石四斗九升四合四勺,折色米九百二十五石二斗四升六合三勺一抄。各折不等,實該折色銀一百九十八兩六分六釐一絲五忽五微。

改照河陽縣民田上則科徵成熟屯田一百四頃八十六畝五分五釐三毫三絲三忽。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

實徵秋糧本色米八百五十八石一斗一升四合六勺五抄八撮九圭九粒三顆九粟。照河陽縣例,每石合編《條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

實徵《條編》銀五百四十八兩八錢三分五釐五毫四絲七忽九微四纖三塵三渺。

原額、官田七十一頃五十七畝。內除

荒蕪官田三十頃三十七畝九分八釐。除陸續開墾、照題定事例、即照蒙化府《民賦則例》、分別年分、減讓科徵外、

康熙三十六年分,開墾久荒官田四十三畝五分,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秋糧本色米三石五斗五升九合六勺五撮。遵照開墾定例,自康熙四十二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八斗一升三合四勺五抄。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四錢二分七釐二毫一絲四忽一微七纖八塵六渺。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七年,再照蒙化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一石二斗五升六勺二抄五撮。該

《條編》銀六錢五分六釐八毫一絲三忽二微四纖二塵五渺。徵收。

成熟官田四十頃七十五畝五分二釐。今改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

實徵秋糧本色米三百三十三石四斗九升九合八勺一撮六圭。照河陽縣例,每石合編《條編》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該

實徵《條編》銀二百一十三兩三錢八毫三忽六微六塵七渺三漠。

原額公田六頃二十四畝七分四釐。內除荒蕪公田五頃二十二畝五分五釐陸續開墾,照題定事例即照蒙化府《民賦則例》分別年分減讓增入起科外,

成熟公田一頃二畝一分九釐。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穀八斗一合八勺三抄,該實徵秋糧本色穀八石三斗六升二合二勺七撮七圭。照河陽縣例,每穀一石比米半科條編銀三錢一分九釐七毫八絲一忽五微,該實徵條編銀二兩六錢七分四釐一毫六絲二忽九微四纖三塵六渺九漠。

原額馬料田一十六頃七十四畝四分。內除荒蕪馬料田七頃三十六畝一分九釐六毫。除陸續開墾,照題定事例、即照蒙化府《民賦則例》分別年分減讓科徵外。

康熙三十年分、開墾久荒馬料田七十一畝。自

康熙三十六年,照蒙化府民田下則起科,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一石三斗二升七合七勺。每石《合編》《條編》銀五錢二分五釐一毫八絲八忽。該

《條編》銀六錢九分七釐二毫九絲二忽一微七塵六渺。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照本府民田中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三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一石六斗八升六合二勺五抄。該

《條編》銀八錢八分五釐五毫九絲八忽二微六纖五塵。

康熙三十一年分,開墾久荒馬料田二十一畝六釐一毫。自康熙三十七年照蒙化府民田下則起科,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三斗九升三合八勺四抄七圭。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條編銀二錢六釐八毫四絲四微九塵五渺五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二年,再」 照本府民田中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三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五斗一勺九抄八撮七圭五粒。該

《條編》銀二錢六分二釐六毫九絲八忽三微八纖一塵一渺二漠。

康熙三十二年分,開墾久荒馬料田二十九畝二分九毫。內:

中則田一十七畝五分九釐二毫。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三斗二升八合九勺七抄四圭。每斗《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條編銀一錢七分二釐七毫七絲一忽三微六塵四渺四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三年,再照蒙化府民田中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三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四斗一升七合八勺一抄。該

《條編》銀二錢一分九釐四毫二絲八忽七微九纖八塵二渺八漠。

下則田一十一畝五分一釐七毫,自康熙三十八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減半科糧九合三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一斗七合六勺八抄三撮九圭五粒。每斗《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五分六釐五毫五絲四忽三微一纖八塵三渺三漠。納過三年,俟康熙四十一年,再照本府民田下則起科,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二斗一升五合三勺六抄七撮九圭。該

《條編》銀一錢一分三釐一毫八忽六微三纖六塵六渺七漠。

康熙三十五年分,開墾久荒馬料田二十八畝一分八釐四毫。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穀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秋糧本色穀二石三斗六合二勺九抄六撮七圭二粒。遵照開墾定例,自康熙四十一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五斗二升七合四抄八圭。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

《條編》銀二錢七分六釐七毫九絲五忽五微三塵六渺七漠。納過五年,俟康熙四十六年,再照蒙化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八斗一升二勺九抄。該

《條編》銀四錢二分五釐五毫五絲四忽五微八纖四塵五渺二漠。徵收。

康熙三十六年分,開墾久荒馬料田一十七畝。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穀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該秋糧本色穀一石三斗九升一合一勺一抄。遵照開墾定例,自康熙四十二年起科,照蒙化府民田下則,每畝科糧一升八合七勺。該秋糧折色七錢米三斗一升七合九勺。每鬥合編《條編》銀五分二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微,該條編銀一錢六分六釐九毫五絲七忽二微六纖五塵二渺。納過五年,俟康熙五十七年,再照蒙化府民田上則起科,每畝科糧二升八合七勺五抄。該秋糧折色七錢米四斗八升八合七勺五抄,該

《條編》銀二錢五分六釐六毫八絲五忽六微三纖五塵。徵收。

成熟馬料田七頃七十一畝八分五釐。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穀八升一合八勺。該實徵秋糧本色穀六十三石一斗六升四勺八抄五撮五圭。照河陽縣例,每穀一石比米半科。

《條編》銀三錢一分九釐七毫九絲一忽五微,該實徵《條編》銀二十兩一錢九分八釐一毫八絲六忽三微九纖八塵七渺七漠。

以上照河陽縣科徵,並仍照舊額徵收,共該實徵夏稅本色二斛一石,麥二百一十五石七斗九升五合六勺三抄三撮七圭二粒四顆五粟。每石帶耗三升,該耗麥六石四斗七升三合八勺六抄九撮一粒一顆七粟。正耗共麥二百二十二石二斗六升九合五勺二撮七圭三粒六顆二粟。

實徵秋糧本色二斛一石,米一千一百九十八石一斗八合八勺六抄五圭九粒三顆九粟。每石帶耗三升,該耗米三十五石九斗四升三合二勺六抄五撮八圭一粒七顆八粟。正耗共米一千二百三十四石五升二合一勺二抄六撮四圭一粒一顆七粟。

實徵本色二斛一石,穀七十一石五斗二升二合六勺九抄三撮二圭。每石帶耗三升,該耗穀二石一斗四升五合六勺八抄七圭九粒六顆。正耗共穀七十三石六斗六升八合三勺七抄三撮九圭九粒六顆。

實徵《條編》並仍徵折色,共銀一千二百一十八兩六錢三分二釐二毫六絲六忽九微九纖四塵六渺六漠。

課程

除懸額無徵外

額徵商稅銀九十二兩三錢九分四釐。遇閏加銀七兩六錢九分九釐五毫。

額徵門攤酒課銀一十四兩八錢。遇閏加銀一兩二錢三分三釐三毫。

額徵牛馬豬羊課銀一十六兩六錢一分。遇閏加銀一兩三錢八分三釐一毫六絲。

額徵果園課銀一兩三錢五分八釐。

額徵「街子市賣豬羊皮張、油鹽課程」 銀十五兩六錢一分。

額徵《棉花課》銀二十七兩一錢九分六釐。以上共原額「商稅」 等款,共銀一百六十七兩九錢六分八釐,遇閏加銀十兩三錢一分五釐九毫六絲。

額徵解棉花牙帖課銀一百二十兩。

額徵鐵課銀一十四兩。遇閏加徵銀一兩六錢六分六釐六毫。

額徵「《公郎》江課」 銀四兩九錢六分八釐。。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