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51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十三卷目錄

 永北府部彙考

  永北府建置沿革考

  永北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永北府山川考

  永北府關梁考

  永北府學校考

  永北府戶口考

  永北府田賦考

  永北府風俗考

  永北府祠廟考

 開化府部彙考

  開化府建置沿革考

  開化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開化府山川考水利附

  開化府城池考

  開化府關梁考

  開化府公署考

  開化府學校考

  開化府戶口考

  開化府田賦考

  開化府風俗考

  開化府祠廟考寺觀附

  開化府兵制考

  開化府物產考

  開化府古蹟考

  開化府土司考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十三卷

永北府部彙考

編輯

永北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編輯

漢以前屬白國。時鐵橋西北施蠻據之。唐貞元中,南詔蒙氏闢其地為北方賧,又改善巨郡。五代時,鄭買嗣篡蒙氏,地方大亂,諸酋互相攻殺,幾無寧日。迄宋慶曆年間,段氏改為成紀鎮,以高惠治之,高氏世據此地。元憲宗三年,酋長高俊內附。至元十五年,置施州。十七年,改北勝州。二十年,陞為府,屬麗江路軍民宣撫司。俗傳元初兵過大渡河,自永寧府分兵三道入境,勢屈迎降。元以兵自北來,首捷此土,故名「北勝」 ,以總管章帖木兒分治其地。至明洪武十五年,兵自南下,至金沙江,併有六詔。高酋內附,又改為州,屬鶴慶軍民府。二十九年置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建城郭。正統六年,改土設流,隸雲南布政使司,與衛同治。西永寧府掌印同知衙署亦寄州城焉。故明萬曆年間又改屬為府,更名「北勝。」

皇清定鼎,仍復直隸「北勝州。」至康熙七年,州守佟可

印,《荒於治政》,題屬大理,以府轄之。三十一年,總督范承勳題復直隸,三十七年,題改永北府,今如其制。

土府

古名樓頭賧北,地接土番,又名荅藍。麼些蠻祖《泥月烏》逐出土番,遂居其地。唐時屬南詔蒙氏,後為麼些蠻據之。宋時屬大理段氏。元世祖忽必烈駐月日和,即此。憲宗三年內附。至元十四年,置荅藍管民官。十六年,改置永寧州,屬北勝。明洪武中,屬鶴慶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衛。永樂四年,改為永寧府,領長官司事。授土官以知府職,頒給印信,鈐束部彝。後四川左所土官侵占地方,添設流官同知掌印。

皇清因之,以永寧府添為《永寧軍民府》。康熙三十七

年,巡撫石文晟題請改設,將掌印同知改為「永北府」 同知治焉。

永北府疆域考        府志

編輯

永北府疆域圖

永北府疆域圖

東至四川行都司鹽井衛界,二百里。

南至蒗蕖州界二百里

西至麗江府寶山州界一百里。

北「至《西域》古番界,三百里。」

自府治至省城一千四百里。至

京師一萬二千一百里

形勝附

編輯

居極邊南百里外,卡洗坡,野番出沒。東八十里,四川左所、大牙交,至此百餘里,黃喇嗎界,不時侵伺;西八十里至金沙江,蒙番正路。俱高山大箐,絕無人煙。

永北府山川考        府志

編輯

朵果山 在府界

程海 在府治南五十里。方圓八十餘里。俗傳陸地有村,姓程者居此,忽一夕陷為大海,故名程海。舊開海河一道,河設閘門,春竭則開,夏漲則閉,河長六十餘里,流入金沙江,百姓賴以灌溉。

李公河 即舊海河,因朵果山水甚暴,年復一年,無力挑濬。永寧郡守李成才捐俸疏濬,大通田畝,民受其利。《頌》曰「李公河。」

水利附

申侯閘 即海河舊閘,後傾崩。康熙二十八年,知州申奇猷捐修,砥柱迴瀾,因名曰「申侯閘。」

永北府關梁考        府志

編輯

鎮海橋 在李公河上。大理郡守李成才建,以資濟渡。

永北府學校考        府志

編輯

永北府儒學 舊在西山腳下。康熙初年,因傾圮無存,改建於開化寺。二十六年,州守申奇猷以廟貌不合,同紳士改建城西鎮署為學宮。後李守以鎮署改建,地勢不甚弘敞,復同文武紳士捐資,於東城內相度地勢重建。四十二年,興工告竣。中為:

文廟旁為兩廡及啟聖祠、名宦祠、鄉賢祠、明倫堂。

書院

義學

社學

學田 俱未載

永北府戶口考        府志

編輯

境內盡係西番麼些二種,並無徵派人丁,充當徭役。

考證

永北府田賦考        府志

編輯

府屬水冷冰寒,不產五穀,惟苦蕎、燕麥。刀耕火種無頃畝。

《全書》開載《條編》差發銀一百四十四兩四錢一分六釐。

永北府風俗考        府志

編輯

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歸州,軍民合一。既無里甲,概係各省流寓及調衛軍餘,軍悍民刁,奸頑難治。

土府,西番,麼、些二種,性最悍暴,隨畜遷徙,居山腰,以板覆屋。俗皆披氈,暑熱不去。通「漢語者百中無二。頭戴喜鵲窩帽,男辮髮向上,女辮髮向下。」 而西番喜食生肉,婚不由父母媒妁,隨其所欲,自行野合。男女歿,俱赴火化,棄不掩埋。每年以松枝置屋上祭祀。男子絞索貨換,女人緝麻紡線,不習別工。

永北府祠廟考        府志

編輯

風雲雷雨山川壇

社稷壇

厲壇

城隍廟 俱未載處所

魁星閣 :在城內南城角,原有舊址,年久傾頹。康熙四十八年,知府朱某同眾重建。

梓潼閣 :在府城東門外。康熙五十一年,知府朱某同文武紳士卜地創建。

寺觀附

開化寺 俗傳建自唐時。

皇清康熙初年,改寺建學。二十六年,州守申奇猷復。

改建學於鎮署,仍將「開化寺」 捐資重建。

開化府部彙考

編輯

開化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古徼外極邊之地,漢為㽛町國境,接壤交州。唐屬越嶲都督,置府東爨,通安南,後蒙氏據為強現三部。王弄部,宋為段氏據。皇祐五年,狄青征儂智高時,寓人龍海基鄉導有功,始命領其地,土名阿雅,又名謹耳,即強現部別名。明洪武初,改強現三部為教化三部,與王弄部、安南部並為長」 官司,隸臨安府長官司。

皇清順治十六年,開滇,其教化王弄、安南仍隸臨安。

府。康熙四年,土賊王朔、張長受、沈應麟叛,討誅之。六年將教化、王弄、安南三司地,題准設開化府。康熙八年,裁維摩州,與廣南府分屬焉。

開化府疆域考        通志

編輯

開化府疆域圖

開化府疆域圖

《東至交趾》光東界,四百里。

西至臨安府蒙自縣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交趾賭咒河界」 ,「二百四十里。」

北至廣南府界一百八十里。

由府至省,七百一十里。

東西廣六百四十里,南北袤四百二十里。

形勝附

編輯

《舊志》:㽛町國之舊疆,強現部之分地。臨廣接壤,交趾邊陲,萬山叢箐,僻地險區。

文山朝旭,華嶺晴嵐。九峰高峙於雲端,六詔飛翔於天表。

開化府山川考        通志

編輯

鳳凰山 在城北,形如飛鳳,郡鎮山也。

《東文山 》在城東北。登臨其上,水色山光,照映左右。

西華山 在城西南,橫列三十六峰,層嵐疊翠,聯絡如屏。與東文對峙,拱翼郡城。

六詔山 在城西北,山形旋折,雲煙環繞。二臺坡 在城東,路轉山迴,延亙百里。

獅子山 在城東南,危巒突起,其狀崢嶸。秀石山 在城西,四面如削,林木森蔚。以上四山,左右環列,去城差近。

八戛山 ,在城西北二百餘里,峭壁懸崖,俯視一切。

九牛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餘里,九峰雄峙,勢極險峻。

最高峰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餘里,峰巒矗起,高數百丈,土人聽猿鳴以占晴雨。

霧露峰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蒼峰插天,雲霧沉蒙。

天洞山 ,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餘里,頂有石洞,瀑布湍流。以上五山,去城為遠,境象奇,各有其勝。

期烏石洞 :在城西北南安里。夾澗穿流,即濃河源也。

儂人河 在城北開化里,源出期烏洞。

盤龍河 即「儂人河」 下流。以其遶城盤曲瀠迴如龍,故名。

「綠水」 塘 在江那裡。水如碧玉,可鑒毛髮。《異龍潭 》在城西南。

濟熱河 在東安里。煙瘴燥熱,居民浴水解毒。

水利附

編輯

渠一

岐渠 :在城西。康熙十年,知府劉訢開,灌田利民。

開化府城池考        通志

編輯

開化府城池

皇清初建。康熙七年,知府劉訢始築土為垣,覆木為

簷,樓櫓悉備,周四里二分,以盤龍河為池。

開化府關梁考        通志

編輯

永濟橋 在府南。康熙九年,知府劉訢、通判賴瑋建。

鎮西橋   三板橋   、儂河橋。

彌勒河橋 俱在府境

天生橋 在境內天成橋形。

開化府公署考        通志

編輯

開化府治 在城內,康熙間設流。知府劉訢、同知姚文燮、通判萬瑋同建。

同知署 在治左

經歷司署 在府城東門外。

舊制,設《因遠驛》、稅課司、今俱廢。

開化府學校考        通志

編輯

開化府儒學 在東城外。

皇清定鼎初,設儒學,知府劉訢創建大殿三楹。康熙

二十二年奉

旨重修。二十七年,知府張仲信增建兩廡諸祠。

義學 :在府城內。康熙二十九年,知府張仲信捐俸延師訓課。

開化府戶口考        通志

編輯

康熙三十年分,原額附徵「臨安府」 「奉文改歸人丁」 二十五丁,額徵丁銀六兩八錢二分。

開化府田賦考        通志

編輯

康熙七年,奉文將臨安府阿迷州、蒙自縣、廣西府屬師宗州、維摩州附本府入額田並清丈出,共田七百五十九頃三十五畝六分二釐五毫全熟。

實徵秋糧米一萬二千四百二十七石六斗二升四合三勺八抄七撮五圭。

實徵臨安府阿迷州、蒙自縣、師宗州、維摩州「歸入條編」 銀三百二十一兩六錢一分三釐八毫八絲三忽九微二纖九渺。

額徵臨安府阿迷州蒙自縣歸入差發共銀六百五十兩七錢二分一釐二毫一絲四忽一微三纖五塵。全徵

臨安府蒙自縣「歸入戶口食鹽」 共銀二十二兩七錢五分四釐,全徵。

蒙自縣歸入馬街課程銀一十二兩,全徵。新設商稅課銀三百兩,全徵。

以上額徵,共銀一千三百七兩八分九釐九絲八忽五纖五塵九渺。又《人丁》項下額徵銀六兩八錢二分。

二項共銀一千三百一十三兩九錢九釐九絲八忽五纖五塵九渺。

起運

布政司項下起運銀三百一兩三錢八分九釐九絲八忽五纖五塵九渺。

存留

《俸工》項下官役俸食,共銀九百八十二兩五錢二分。

「支給」 項下鞭祭等銀三十兩。

本色

額徵秋糧米一萬二千四百二十七石六斗二升四合三勺八抄七撮五圭。聽糧儲道支用報銷

開化府風俗考        通志

編輯

《圖說》:「結繩刻木,不習文字,不喜搆訟彝猓,崇巫祀鬼,啖鼠咀蛇,遷徙無常,喜鬥輕生,間有藏蠱毒殺人者。」 設流之後,學校既開,習俗漸遷,漢人近稍寄居焉。

開化府祠廟考        通志

編輯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北。

社稷壇 在府城南

郡厲壇 在府城北

城隍廟 在府城東

關帝廟 在府城南

土主廟 在府儀門左。以上俱知府劉訢建。

寺觀附

編輯

西華寺 在府城西

乾天觀 在城西

吉祥庵 在城西

白衣寺 「在城西。」 俱新建。

太平寺 在城西

開化府兵制考        通志

編輯

皇清《開滇兵制》:

開化鎮總兵官,康熙六年改設,駐劄開化府。中、左、右遊擊三員  ,守備三員。

千總六員     ,把總十二員。

馬戰兵二百四十名 ,步戰兵九百六十名,守兵一千二百名。

皇清復《滇兵制》。

開化鎮總兵官,仍舊制,駐開化府。

中、左、右遊擊三員  ,守備三員

千總六員     ,把總十二員。

馬戰兵二百四十名 ,步戰兵九百六十名,守兵一千二百名。

開化府物產考        通志

編輯

《馬金囊 》即紫檳榔,嚼之飲水,味甘除熱,又可敷毒瘡。

攀枝花   、蘇木    、薑黃。

鱗蛇膽 ,出安南長官司,與元江產者同。

開化府古蹟考        通志

編輯

浴龍池 在逢春里,日潮三次。

開化府土司考        通志

編輯

土經歷

舊為「教化土長官司。」

皇清康熙二十年,新授今職周應龍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