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249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四十九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五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錄

 公輔部藝文一

  李斯傳贊          史記

  蕭相國世家贊        同前

  曹相國世家贊        同前

  公孫劉車諸傳贊       漢書

  詣丞相公孫弘記室書    董仲舒

  論霍氏封事         張敞

  鄧彪錄尚書事詔      後漢書

  朱浮傳論          同前

  荀爽傳論          同前

  法誡篇          仲長統

  司徒箴           崔駰

  丞相封侯論         荀悅

  罷司空官論         前人

  祀橋太尉文         曹操

  讓還司空印綬表       前人

  待楊彪客禮詔       魏文帝

  賜華歆詔          同前

  輔臣論           曹植

  述佐篇          吳張儼

  王導傳論          晉書

  謝尚謝安傳論        同前

  太師箴           嵇康

  薦三公保傅表        荀勖

  辭尚書令表         前人

  答問三公表         前人

  尚書令箴          張華

  司空鄭袞碑         潘岳

  與太傅楊駿書        傅咸

  諫汝南王書         前人

  丞相箴           陸機

  豪士賦           前人

  致齊王冏牋         摯虞

  明謝安忠勳疏       王獻之

  讓尚書僕射表       宋傅亮

  東海王讓司空表       謝莊

  讓中書令表         前人

  為北中郎謝兼司徒章     前人

  為北中郎拜司徒章      前人

  褚淵拜錄議        齊王儉

  拜儀同三司章        前人

  為明帝拜錄尚書表      謝脁

  為王敬則讓司空表     孔稚珪

  賜左丞范縝璽書      梁武帝

  王儉為左僕射詔       江淹

  王鎮軍為中書令右光祿詔   前人

  為蕭驃騎錄尚書事到省表   前人

  為蕭太傅謝侍中敦勸表    前人

  為蕭讓太傅揚州牧表     前人

  為蕭重讓尚書敦勸表     前人

  拜尚書令到都謝表      沈約

  為王儀同瑩初讓表      王筠

  為寧國公讓中書表     庾肩吾

  授江總尚書令策      陳後主

  讓左僕射初表        徐陵

  讓右僕射初表        前人

  安成王讓錄尚書表後啟    前人

官常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公輔部藝文一

編輯

《李斯傳贊》
史記

編輯

太史公曰: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 輔始皇,卒成帝業。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藝 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 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 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 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蕭相國世家贊》
同前

編輯

《太史公》曰: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 節。及漢興,依日月之末光,何謹守管籥,因民之疾,奉 法順流,與之更始。淮陰、黥布等皆以誅滅,而何之勳 爛焉,位冠群臣,聲施後世,與閎夭、散宜生等爭烈矣。

《曹相國世家贊》
同前

編輯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 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 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公孫劉車諸傳贊》
漢·書

編輯

贊曰:所謂鹽鐵議者,起始元中,徵文學賢良,問以治 亂,皆對「願罷郡國鹽鐵,酒榷均輸,務本抑末,毋與天 下爭利,然後教化可興。」御史大夫弘羊以為此迺所 以安邊,竟制四夷,國家大業,不可廢也。當時相詰難, 頗有其議文。至宣帝時,汝南桓寬次公治《公羊春秋》, 舉為郎,至廬江太守丞。博通善屬文,推衍鹽鐵之議, 增廣條目,極其論難,著數萬言,亦欲以究治亂,成一 家之法焉。其辭曰:「觀公卿賢良文學之議,異乎吾所 聞。聞汝南朱生言,當此之時,英俊並進,賢良茂陵唐 生,文學魯國萬生之徒六十有餘人,咸聚闕庭。舒六 蓺之風,陳治平之原,知者贊其慮,仁者明其施,勇者 見其斷,辯者騁其辭,齗齗焉,行行焉」,雖未詳備,斯可 略觀矣。中山劉子推言:王道撟當世,反諸正,彬彬然 弘博君子也。九江祝生奮史魚之節,發憤懣,譏公卿, 介然直而不撓,可謂不畏強禦矣。桑大夫據當世,合 時變,上權利之略,雖非正法鉅儒宿學不能自解,博 物通達之士也。然攝公卿之柄,不師古始,放於末利, 處非其位,行非其道,果隕其性,以及厥宗。車丞相履 伊、呂之列,當軸處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若夫丞相、御史,兩府之士,不能正議以輔宰相,成同 類,長同行,阿意苟合,以說其上,斗筲之徒,何足選也!

《詣丞相公孫弘記室書》
董仲舒

編輯

江都相董仲舒叩頭死罪,再拜上言:「君侯以《周》《召》自 然休質,擢升三公,統理海內,總攝百僚,未有半言之 教,郡國翕然望風,更思改新,以助至治,群眾所占,必 有成功。仲舒叩頭死罪。仲舒愚戅,素無治名,大漢之 檢式,數蒙君侯哀憐之恩,誤被非任,無以稱職。仲舒 竊見宰職任天下之重,群心所重,推須賢佐,以成聖」 化。願君侯大開蕭相國求賢之路,廣選舉之門。既得 其人,接以周公下士之義,即奇偉隱世異倫之人,各 思竭愚,歸往盛德,英俊滿朝,百能備具。即君侯大立, 則道德弘通,化流四極。仲舒愚陋,經術淺薄,所識褊 陋,不能贊揚,萬分君侯所棄捐。竊聞《春秋》曰:「聖賢博 觀,以章其名,擇善者從之,無所不聽。」又曰:「近而不言 為諂,遠而不言為怨。」故輒披心陳誠,仲舒叩頭,死罪 死罪。夫堯舜三王之業,皆由仁義為本,仁者所以理 人倫也,故聖王以為治首。或曰:「發號出令,利天下之 民者,謂之仁政;疾天下之害於人者,謂之仁心。」二者 備矣,然後海內應以誠。惟君侯深觀往古,思本仁義 至誠而已。方今關東「五穀咸貴,家有饑餓,其死傷者 半,盜賊並起,發亡不止,良民被害,為聖主憂咎,皆由 仲舒等典職防禁無素,當先坐仲舒叩頭死罪,死罪。 仲舒至愚,以為扶衰止奸,本在吏耳。宜一考察天下 領民之吏,留心署置,以明消滅邪枉之跡,使百姓各 安其產業,無有寇盜之患,以蠲主憂。仲舒死罪死罪。 謹奉」《春秋》署置術,再拜君侯足下。

《論霍氏封事》
張敞

編輯

「臣聞公子季友有功於魯,大夫趙衰有功於晉,大夫 田完有功於齊,皆醻其官邑,延及子孫。終後田氏篡 齊,趙氏分晉,季氏顓魯,故仲尼作《春秋》」,跡盛衰,譏世 卿最甚。迺者大將軍決大計,安宗廟,定天下,功亦不 細矣。夫周公七年耳,而大將軍二十歲,海內之命斷 於掌握。方其隆時,感動天地,侵迫陰陽,月脁日蝕,晝 冥宵光,地大震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妖祥變怪,不 可勝記,皆陰類盛長,臣下顓制之所生也。朝臣宜有 明言曰「陛下褒寵故大將軍,以報功德足矣。間者輔 臣顓政,貴戚大盛,君臣之分不明。請罷霍氏,三侯,皆 就第。」及衛將軍張安世宜賜几杖歸休。時存問召見, 以列侯為天子師,明詔以恩不聽。群「臣以義固爭而 後許。天下必以陛下為不忘功德而朝臣為知禮,霍 氏世世無所患苦。今朝廷不聞直聲,而令明詔自親 其文,非策之得者也。今兩侯已出,人情不相遠,以臣 心度之,大司馬及其枝屬必有畏懼之心。夫近臣自 危,非完計也。臣敞願於廣朝白發其端直守遠郡,其 路無由。」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眇,書不能 文也。故伊尹五就桀,五就湯,蕭相國薦淮陰,累歲乃 得通。況乎千里之外,因書文諭事指哉?唯陛下省察。

《鄧彪錄尚書事詔》
後漢·書

編輯

詔曰:「先帝以明聖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靜,庶 事咸寧。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朕且佐助聽政,外 有大國賢王,並為藩屏,內有公卿大夫統理本朝,恭 己受成,夫何憂哉!然守文之際,必有內輔以參聽斷。 侍中憲,朕之元兄,行能兼備,忠孝尤篤,先帝所器。親 受遺詔,當以舊典,輔斯職焉。憲固執謙讓,節不可奪。」 今供養兩宮,宿衛左右,厥事已重,亦不可復勞以政 事。「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彌高,海內歸仁,為群 賢首。先帝褒表,欲以崇化。今彪聰明康彊,可謂老成 黃耇矣。其以彪為太傅,賜爵關內侯,錄尚書事。百官 總己以聽朕庶幾得專心內位。」於戲!群公其勉率百僚,各修厥職,愛養元元,綏以中和,稱朕意焉。

《朱浮傳論》
同前

編輯

論曰:吳起與田文論功,文不及者三。朱買臣難公孫 弘十策,弘不得其一。終之田文相魏,公孫宰漢,誠知 宰相自有體也。故曾子曰:「君子所貴乎道者三,籩豆 之事則有司存。」而光武、明帝躬好吏事,亦以課覈三 公,其人或失而其禮稍薄,至有誅斥詰辱之累。任職 責過,一至於此,追感賈生之論,不亦篤乎!朱浮議諷 苛察欲速之弊,然矣。焉得長者之言哉!

《荀爽傳論》
同前

編輯

論曰:「荀爽、鄭元、申屠蟠,俱以儒行為處士,累徵,並謝 病不詣。及董卓當朝,復備禮召之,蟠、元竟不屈,以全 其高。爽已黃髮矣,獨至焉,未十旬而取卿相。意者疑 其乖趣舍。余竊商其情,以為出處君子之大致也。平 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荀公之急急 自勵,其濡跡乎?不然,何為違貞吉而履虎尾焉?」觀其 遜言遷都之議,以救楊、黃之禍。及後潛圖董氏,幾振 國命,所謂「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法誡篇》
仲長統

編輯

《周禮》六典,冢宰貳王而理天下。春秋之時,諸侯明德 者,皆一卿為政。爰及戰國,亦皆然也。秦兼天下,則置 丞相,而貳之以御史大夫。自高帝逮於孝成,因而不 改,多終其身。漢之隆盛,是惟在焉。夫任一人則政專, 任數人則相倚,政專則和諧,相倚則違戾。和諧則太 平之所興也,違戾則荒亂之所起也。光武皇帝慍數 「世之失權,忿彊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 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然政 有不理,猶加譴責,而權移外戚之家,寵被近習之豎, 親其黨類,用其私人,內充京師,外布列郡,顛倒賢愚, 貿易選舉,疲駑守境,貪殘牧民,撓擾百姓,忿怒四夷, 招致乖叛,亂離斯瘼,怨氣並作,陰陽失和,三光虧缺, 怪異數至,蟲螟食稼,水旱為災,此皆戚近之臣所致 然也。反以策讓三公,至於死免,乃足為叫呼蒼天,號 咷泣血者也。」又中世之選三公也,務於清慤謹慎,循 常習故者,是婦女之檢柙,鄉曲之常人耳,惡足以居 斯位耶?埶既如彼,選又如此,而欲望三公勳立於國 家,績加於生民,不亦「遠乎!」昔文帝之於鄧通,可謂至 愛,而猶展申屠嘉之志。夫見任如此,則何患於左右 小臣哉!至如近世,外戚宦豎,請託不行,意氣不滿,立 能陷人於不測之禍,惡可得彈正者哉!曩者任之重 而責之輕,今者任之輕而責之重。昔賈誼感絳侯之 困辱,因陳大臣廉恥之分,開引自裁之端,自此以來, 遂以成俗。繼世之主,生而見之,習其所常,曾莫之悟, 嗚呼,可悲夫!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其喉,愚者猶 知難之,況明哲君子哉!光武奪三公之重,至今而加 甚,垔不假後黨以權,數世而不行,蓋親疏之勢異也。母 後之黨,左右之人,有此至親之勢,故其貴任萬世常 然之敗,無世而無之,莫之斯鑒,亦可痛矣。未若置丞 相自總之。若委三公,則宜分任責成。夫使為政者,不 當與之婚姻,婚姻者,不當使之為政也。如此,在位病 人,舉用失賢,百姓不安,爭訟不息,天地多變,人物多 妖,然後可以分此罪矣。或曰:「政在一人,權甚重也。」曰: 「人實難得,何重之嫌?昔者霍禹、竇憲、鄧騭、梁冀之徒, 藉外戚之權,管國家之」柄,及其伏誅,以一言之詔,詰 朝而決,何重之畏乎?今夫國家漏神明於媟近,輸權 重於婦黨,算十世而為之者八九焉。不此之罪而彼 之疑,何其詭耶?

《司徒箴》
崔駰

編輯

天監在下,仁德是興。乃立司徒,亂茲黧蒸。茫茫庶域, 率土祁祁。民具爾瞻,四方是維。乾乾夕惕,靡怠靡違。 恪恭爾職,以勤王機。敬敷五教,九德咸事。嗇人用章, 黔甿是富。無曰余恃,忘余爾輔。無曰余聖,以忽執政。 匪用其良,乃荒厥命。庶績不怡,疚於爾祿。豐其折右, 鼎覆其餗。《書》歌股肱,《詩》刺《南山》。尹氏不堪,國度斯𠍴。 徒臣司眾,敢告「執藩。」

《丞相封侯論》
荀悅

編輯

丞相始拜而封,非典也。夫封必以功,不聞以位。孔子 曰:「如有可譽,必有所試矣。」譽必待試,況於賞乎?《易》曰: 「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凶。」若不勝任,覆亂鼎實。刑將 加之,況於封乎?

《罷司空官論》
前人

編輯

論曰:丞相,三公之官,而數變易,非典也。初,丞相,秦之 制,本次國命卿,故置左右丞相,無三公之官。《詩》云:「夙 夜匪懈,以事一人。」一人者,謂天子也。自上已下,必參 而成位。《易》曰:「鼎足,以喻三公。」所以參事統職,立官定 制,三公蓋其宜也。

《祀橋太尉文》
曹操

編輯

故太尉橋公,誕敷明德,汎愛博容,國念明訓,士思令 謨,靈幽體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頑 鄙之姿,為大君子所納。增榮益觀,皆由獎助。猶《仲尼》 稱不如顏淵,李生之厚,嘆賈復。士死知已,懷此無忘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 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 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匪謂靈忿,能貽己 疾,懷舊惟顧,念之悽愴。奉命東征,屯次鄉里,北望歸 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

《讓還司空印綬表》
前人

編輯

臣文非師尹之佐,武非折衝之任,遭天之幸,忝竊重 授。內踵伯禽司空之職,外承呂尚鷹揚之事,斗筲處 之,民具瞻觀。水土不安,姦宄未靜,臣常媿辱,憂為國 累。臣無智勇以助萬一,夙夜慚懼,若集水火。未知何 地可以隕越。

《待楊彪客禮詔》
魏·文帝

編輯

夫先王制几杖之賜,所以賓禮黃耇,褒崇元老也。昔 孔光、卓茂,皆以淑德高年,受茲嘉賜。公故漢宰臣,乃 祖已來,世著名節,年過七十,行不踰矩,可謂老成人 矣。所宜寵異,以章舊德。其賜公延年杖及馮幾。謁請 之日,便使杖入,又可使著鹿皮冠。

《賜華歆詔》
同前

編輯

司徒國之儁老,所與和陰陽、理庶事也。今大官重膳, 而司徒蔬食,甚無謂也。特賜御衣,及為其妻子男女 皆作衣服。

《輔臣論》
曹植

編輯

蓋精微聽察,理析毫分,規矩可則,阿保不傾。群言系 於口,而研摭是非;典謨總乎心,而唯所用之者。《鍾太 傅》也。

清素寡慾,明敏特達,志存太虛,安心元妙,處平則以 和養德,遭變則以斷蹈義,華太尉歆之謂也。

「文武並亮,權智時發,奢不過制,儉不損禮。入毗皇家, 帝之股肱;出則侯伯,實撫東夏」者,曹大司馬也。 「辨博通幽,見傳異慶,德實充塞於內,知謀縱橫於外, 解疑釋滯,剖散盤錯」,王司徒也。

「至德純粹,進吐善謀」者,《陳司空》也。

智慮深奧,淵然難測。執節平敵,中表條暢。恭以奉上, 愛以接下。納言左右,為帝喉舌。曹,大將軍也。

「魁傑雄特,秉心平直,威嚴足憚,風行草靡;戎昭果毅, 折衝厭難」者,司馬驃騎也。

《述佐篇》有序
吳張儼

編輯

吳大鴻臚張儼作《默記》。其《述佐篇》論亮與司馬宣王書曰:

漢朝傾覆,天下崩壞,豪傑之士,競希神器,魏氏跨中 土,劉氏據益州,並稱兵海內為霸王。諸葛、司馬二相, 遭值際會,託身盟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 丕備既歿,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 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歷前世以 觀近事,二相優劣,可得而詳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 一州之士,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 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 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 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 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 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 中國不釋鞌,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 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或曰: 「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也。有國者不務保安境內,綏靜 百姓,而好開闢土地,征伐天下,未為得計也。」諸葛丞 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 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空勞師旅,無歲不征,未能進 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 其役調。魏司馬懿財用兵眾,未易可輕,量敵而進,兵 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則未見坦然之勳;若無 策以裁之,則非明哲之謂,海內歸向之意也。今竊疑 焉,請聞其說。」答曰:「蓋聞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 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讓而登王位者,惟 舜、禹而已。今蜀、魏為敵戰之國,勢不俱王。自操備時, 彊弱縣殊,而備猶出兵陽平,禽夏侯淵;羽圍襄陽,將 降曹仁生,獲于禁。當時北邊大小憂懼,孟德身出南 陽,樂進、徐晃等為救,圍不即解。故《蔣子通》言,「彼時有 徙許渡河之計,會國家襲取南郡,羽乃解」軍。元德與 操智力多少,士眾眾寡,用兵行軍之道,不可同年而 語,猶能暫以取勝,是時又無大吳掎角之勢也。今仲 達之才減於孔明,當時之勢異於曩日,元德尚與抗 衡,孔明何不可出軍而圍敵邪?昔樂毅以弱燕之眾, 兼從五國之兵,長驅彊齊,下七十餘城。今蜀漢之卒, 不少燕軍,君臣之接,信於樂毅,加以國家為唇齒之 援,東西相應,首尾如蛇,形勢重大,不比於五國之兵 也。何憚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勝,制敵以智,土地 廣狹,人馬多少,未可偏恃也。余觀彼治國之體,當時 既肅整,遺教在後,及其辭意懇切,陳進取之圖,忠謀 謇謇,義形於主,雖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

《王導傳論》
晉·書

編輯
史臣曰:「飛龍御天,故資雲雨之勢;帝王興運,必俟股
考證
肱之力。軒轅,聖人也,杖師臣而受圖;商湯哲後也,託

負鼎而成業。自斯以降,罔不由之。原夫典午發蹤,本 於陵寡;金行撫運,無德在時。九土未宅其心,四夷已 承其弊。」既而中原蕩覆,江左嗣興,兆著元石之圖,乖 少康之祀夏;時無思晉之士,異文叔之興劉。輔佐中 宗,艱哉甚矣!茂弘策名枝屏,葉情交好,負其才智,恃 彼江湖,思建剋復之功,用成翌宣之道。於是王敦內 侮,憑天邑而狼顧;蘇峻連兵,指宸居而隼擊。實賴元 宰,固懷匪石之心;潛運忠謨,竟剪吞沙之寇。丹誠貫 日,主垂餌以終全;貞志陵霜,國綴旒而不滅。觀其開 設學校,存乎沸鼎之中;爰立章程,在乎櫛風之際。雖 則世道多故,而規模弘遠矣。比夫蕭曹弼漢,六合為 家;奭望匡周,萬方同軌,功未半古,不足為儔。至若夷 吾體仁,能相小國;孔明踐義,善翊新邦。撫事論情,抑 斯之類也。提挈三世,終始一心,稱為仲父,蓋其宜矣。 恬、珣踵德,副呂虔之贈刀;謐乃隤聲,慚劉毅之徵璽。 《語》曰:「深山大澤,有龍有蛇」,實斯之謂也。

《謝尚謝安傳論》
同前

編輯

史臣曰:「建元之後,時政多虞,巨猾陸梁,權臣橫恣。其 有兼將相於中外,系存亡於社稷,負扆資之以端拱, 鑿井賴之以宴安者,其惟謝氏乎!𥳑侯任總中臺,效 彰分閫。正議雲唱,《喪禮》墮而復弘;遺音既補,《雅樂》缺 而還備。君子哉斯人也!」文靖始居塵外,高謝人間,嘯 詠山林,浮泛江海。當此之時,蕭然有陵霞之致。暨於 褫薜蘿而襲朱組,去衡泌而踐丹墀,庶績於是用康, 彝倫以之載穆。苻堅百萬之眾,已瞰吳江;桓溫九五 之心,將移晉鼎。衣冠易慮,遠邇崩心,從容而杜姦謀, 宴衎而清群寇,宸居獲泰山之固,維揚去累卵之危, 斯為盛矣。然激繁會於期服之辰,敦一歡於百金之 費,廢禮於媮薄之俗,崇侈於耕戰之秋。雖欲混哀樂 而同歸,齊奢儉於一致,而不知頹風已扇,雅道日淪, 國之儀刑,豈期若是。琰稱貞幹,卒以忠勇垂名;混曰 風流,竟以文詞獲譽。並階時宰,無墮家風。弈萬以放 肆為高,石奴以褊濁興累,雖粵微纇,猶稱名實。康樂 才兼文武,志存匡濟。淮肥之役,勍寇望之而土崩;渦、 潁之師,中州應之而席捲。方欲西平鞏洛,北定幽燕, 廟算有餘,良圖不果,降齡何促,功敗垂成,拊其遺文, 經綸遠矣。

《太師箴》
嵇康

編輯

浩浩太素,陽曜陰凝。二儀陶化,人倫肇興。厥初冥昧, 不慮不營。欲以物開,患以事成。犯機觸害,智不救生。 宗長歸仁,自然之情。故君道自然,必託賢明。茫茫在 昔,罔或不寧。赫胥既往,紹以皇羲。默靜無文,太朴未 虧。萬物熙熙,不夭不離。爰及唐虞,猶篤其緒。體資《易》 簡,應天順矩。絺褐其裳,土木其宇。物或失性,懼若在 予,疇咨熙載,終禪舜禹。夫統之者勞,仰之者逸,至人 重身,棄而不恤。故子州稱疚,石戶乘桴,許由鞠躬,辭 長九州。先王仁愛,愍世憂時,哀萬物之將頹,然後蒞 之。下逮德衰,大道沉淪,智惠日用,漸私其親,懼物乖 離。闕二字擘仁,利巧愈競,繁禮屢陳,刑教爭施,夭性喪 真。季世陵遲,繼體承資,憑尊恃勢,不友不師,宰割天 下,以奉其私。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謀國,不吝 灰沉,賞罰雖存,莫勸莫禁。若乃驕盈肆志,阻兵擅權, 矜威縱虐,禍蒙丘山。刑本懲暴,今以脅賢,昔為天下, 今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喪亂弘多,國乃殞顛。 故殷辛不道,首綴素旗。周朝敗度,彘人是謀。楚靈極 暴,乾谿潰叛。晉厲殘虐,欒書作難。主父棄禮,鷇胎不 宰。秦皇茶毒,禍流四海。是以亡國繼踵,今古相承。醜 彼摧滅,而襲其亡徵。初安若山,後敗如崩。臨刃振鋒, 悔何所增?故居帝王者,無曰我尊,慢爾德音;無曰我 彊,肆於驕淫。棄彼佞倖,納此遌顏。諛言順耳,染德生 患。悠悠庶類,我控我告。唯賢是授,何必親戚?順乃造 好,民實胥效。治亂之原,豈無昌教。「穆穆天子,思問其 𠍴。」虛心導人,允求讜言。師臣司訓,敢告在前。

《薦三公保傅表》
荀勗

編輯

三公保傅,宜得其人,若使楊珧參輔東宮,必當仰稱 聖意。尚書令衛瓘、吏部尚書山濤,皆可為司徒。如以 瓘新為令未出者,濤即其人。

《辭尚書令表》
前人

編輯

昔六官所掌,冢宰為首;《秦公卿贊》,以丞相御史為冠。 今者尚書令總此三者,非臣駑闇所宜忝竊。

《答問三公表》
前人

編輯

咸寧四年司徒王曾遷太宰詔問勗:「司徒處當得人副遠近之望並治事見才誰可也?」 《勗表》。

三公具瞻之望,誠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 為公,孫權笑之;尚書令李引,忠亮高潔,堪處台輔。

《尚書令箴》
張華一作摯虞

編輯

明明先王,開國承家,作制垂憲,仰觀列曜,俯令百官, 政用罔𠍴。昔舜納《大麓》,七政以齊,內成外平,而風雨 不迷。仲山翼周,靡剛靡柔,補我袞闕,闡我王猷,王猷 允塞,而四海咸休。雖曰聖明,必資良材,無曰我智,官不任能。發言如絲,其出成綸,千里之應,樞機在身。世 季道缺,天綱縱替。既無老成,改舊法制。法制不修,不 「長厥裔。尚臣司臺,敢告侍衛。」

《司空鄭袞碑》
潘岳

編輯

陳謨台階,翼和鼎實,顯績成於臺省,清風暢於所蒞, 故能「老安少懷,遠至邇親。凡厥縉紳之士,所以挹酌 洪流,含咀英芳者,猶旱苗之仰膏雨,湛露之晞朝陽 也。」銘曰:

於鑠元侯,則天垂象。弘操嶽峻,宇量深廣。允恭克讓, 宣哲清朗。有始有卒,可大可久。言由忠信,行履孝友。 「光光金貂,再冠其首。赫赫皇符,仍折其部。義格皇穹, 德冠群後。清風顯烈,沒而不朽。」

《與太傅楊駿書》
傅咸

編輯

咸為尚書左丞惠帝即位駿輔政咸言於駿。

事與世變,禮隨時宜,諒闇之不行,尚矣。由世道彌薄, 權不可假,故雖斬焉在疚,而躬覽萬機也。逮至漢文, 以天下體大,服重難久,遂制既葬而除。世祖武皇帝, 雖大孝烝烝,亦從時釋服,制心喪三年。至於萬機之 事,則有不遑。今聖上欲委政於公,諒闇自居,此雖謙 讓之心,而天下未以為善。天下未以為善者,以億兆 顒顒,戴仰宸極,聽於冢宰,懼天光有蔽。人心既已若 此,而明公處之,固未為易也。竊謂山陵之事既畢,明 公當思隆替之宜。周公聖人,猶不免謗。以此推之,周 公之任既未易而處,況聖上《春秋》非成王之年乎?得 意忘言,言未易盡,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豈在多。

《諫汝南王書》
前人

編輯

楊駿有震主之威,委任親戚,此天下所以諠譁。今之 處重,宜反此失,謂宜靜默頤神,有大得失,乃維持之, 自非大事,一皆抑遣。比四造詣,及經過尊門,冠蓋車 馬,填塞街衢,此之翕習,既宜弭息。又夏侯長容奉使 為先帝請命,祈禱無感,先帝崩背,宜自咎責,而自求 請命之勞,而公以為少府,私竊之論,雲長容則公之 姻,故至於此。一犬吠形,群犬吠聲,懼於群吠,遂至叵 聽也。咸之為人,不能面從,而有後言。嘗觸楊駿,幾為 身禍,況於殿下,而當有惜。往從駕,殿下見語:卿不識 韓非逆鱗之言耶?而欻摩天子逆鱗,自知所陳,誠額 額觸猛獸之鬚耳。所以敢言,庶殿下識其不勝區區。 前摩天子逆鱗,欲以盡忠,今觸猛獸「之鬚」,非欲為惡。

《丞相箴》
陸機

編輯

夫導民在𥳑,為政以仁。仁實生愛,𥳑亦易遵,網疏下 睦,禁密巧繁,深文碎教,伊何能存?故人不可以不審, 任不可以不忠。捨賢昵讒,則喪爾邦。且偏見則昧,專 聽悔疑。耳目之用,亦各有期。夫豈不察,而帷牆隔之。 矜己任智,是蔽是欺。德無遠而不復,惡何適而不追? 存亡日鑒,成敗代陳。人咸知鏡其貌,而莫能照其身。

《豪士賦》
前人

編輯

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則?循心以為 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務者,繫乎彼。存夫我者,隆殺 止乎其域;繫乎物者,豐約唯所遭遇。落葉俟微風以 隕,而風之力蓋寡;孟嘗遭《雍門》以泣,而琴之感以末。 何者?欲隕之葉,無所假烈風;將墜之泣,不足繁哀響 也。是故苟時啟於天,理盡於民,庸夫可以濟聖賢之 功,斗筲可以定烈土之業。故曰「才不半古,而功已倍 之。」蓋得之於時勢也。歷觀古今,徼一時之功而居伊、 周之位者有矣。夫我之自我,智士猶嬰其累;物之相 物,昆蟲皆有此情。夫以自我之量,而挾非常之勳,神 器暉其顧盼,萬物隨其俯仰,心玩居常之安,耳飽從 諛之說,豈識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且好榮惡 辱,有生之所大期;忌盈害上,鬼神猶且不免。人主操 其常柄,天下服其大節,故曰:「天可讎乎?」而時有袨服 荷㦸,立乎廟門之下,援旗誓眾,奮於阡陌之上,況乎 代主制命,自下裁物者哉?廣樹恩不足以敵眾,勤興 利不足以補害,故曰:「代大匠斲者,必傷其手。」且夫政 由甯氏,忠臣所為慷慨;祭則寡人,人主所不久堪。是 以君奭鞅鞅,不悅公旦之舉;高平師師,側目博陸之 勢。而成王不遣嫌吝於懷,宣帝若負芒剌於背,非其 然者歟?嗟乎!光於四表,德莫富焉;王曰叔父,親莫昵 焉。登帝天位,功莫厚焉;守節沒齒,忠莫至焉。而傾側 顛沛,僅而自全,則伊生抱明允以嬰戮,文子懷忠敬 而齒「劍固其所也。」因斯以言,夫以篤聖穆親,如彼之 懿;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於人主之懷,止 謗於眾多之口。過此以往,惡睹其可安危之理?斷可 識矣。又況乎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運,知才而易聖 哲所難者哉!身危由於勢過,而不知去勢以求安;禍 積起於寵盛,而不知辭寵以招福。見百姓「之謀己,則 申宮警守,以崇不畜之威;懼萬民之不服,則嚴刑峻 制,以賈傷心之怨。」然後威窮乎震主,而怨行乎上下。 眾心日陊,危機將發,而方偃仰瞪眄,謂足以夸世。笑 古人之未工,忘己事之已拙,知曩勳之可矜,暗成敗 之有會。是以事窮運盡,必於顛仆,風起塵合,而禍至

常酷也。聖人忌功名之過「己,惡寵祿之踰量」,蓋為此
考證
也。夫惡欲之大端,賢愚所共有。而遊子徇高位於生

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後,受生之分,唯此而已。夫蓋世 之業,名莫大焉;震主之勢,位莫盛焉,率意無違,欲莫 順焉。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 然自引,高揖而退,則巍巍之盛,仰邈前賢;洋洋之風, 俯冠來籍,而大欲不乏於身,至樂無愆乎舊。節彌效 而德彌廣,身愈逸而名愈劭,此之不為,彼之必昧。然 後河海之跡,堙為窮流,一簣之釁,積成山嶽。名編凶 頑之條,身厭荼毒之痛,豈不謬哉!故聊賦焉,庶使百 世少有寤雲。

世有豪士兮,遭國顛沛。攝窮運之歸期,當眾通之所 會。苟時至而理盡,譬摧枯而振敗。因天地以運動,恆 才瑣而功大。於是禮極上典,服盡暉崇,儀北辰以葺 宇,實蘭室而桂宮。撫玉衡於樞極,運萬物乎掌中。伊 天道之剛健,猶時至而必愆,日罔中而弗昃,月何盈 而不闕?襲覆車之危軌,笑前乘之去穴。若知險而退 止,趨歸蕃而自戢。推璇璣以長謝,顧萬物而高揖。訖 浮雲以邁志,豈咎𠫤之能集。擠為山以自隕,歎禍至 於何及。

《致齊王冏牋》
摯虞

編輯

武帝問華:「誰可託後事者?」 對曰:「明德至親,莫如齊王攸。」 微為忤旨。後華誅,攸子冏輔政,虞致牋於冏,冏表求通議。

間於張華歿後,入中書省,得華先帝時《答詔本草》。先 帝問華可以輔政持重,付以後事者,華答:「明德至親, 莫如先王,宜留以為社稷之鎮。」其忠良之謀,款誠之 言,信於幽冥,沒而後彰。與苟且隨時者,不可同世而 論也。議者有責華以愍懷太子之事,不抗節廷爭,當 此之時,諫者必得違命之死。先聖之教,死而無益者, 「不以責人。」故晏嬰齊之正卿,不死崔杼之難;季札吳 之宗臣,不爭順逆之理。理之盡而無所施者,固聖教 之所不責也。

《明謝安忠勳疏》
王獻之

編輯

故太傅臣安,少振元風,道譽滋溢。弱冠霞棲,則契齊 箕皓。應運釋褐,而皇猷充塞。及至載宣威靈,強猾消 殄。功勳既融,投請幫助識別此字。高讓,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 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考其潛躍始終, 事情繾綣,實《大晉》之雋輔,義篤於《曩臣》矣。伏惟陛下 留心宗臣,澄神於省察。

《讓尚書僕射表》
宋·傅亮

編輯

自皇基肇創,豫班策勳,纖善微績,未聞朝野。百揆治 樞摠,貳殷要,誠非庸臣所宜叨擬。臣聞權衡既懸,錙 銖靡遁,厲駑習驥,終莫之近,敗駕傷錦,備之前誥,必 將上增國垢,下招私黷。

《東海王讓司空表》
謝莊

編輯

臣側觀前載,與窺《洪典》,三事之授,惟帝其難。臣乘少 籍長久,分踰涯量,出滿入泰,每究榮光。不悟乾燭方 遠,義路同遺,下參弘化,上屍燮理。自非德仞具瞻,聲 堪民詠,未有妄臻此澤,空集茲靈。

《讓中書令表》
前人

編輯

伏惟陛下登取震維,臨齊璿政,澤與風翔,恩從雲動。 臣聞璧門天邃,鳳沼神深,絲綸王言,出納帝命。自非 望允當時,譽宣庠塾,未有謬垂曲寵,空席茲榮。在於 平壯,猶不可勉,況今綿痼,百志俱淪。

《為北中郎謝兼司徒章》
前人

編輯

臣聞「燮理陰陽」,寅亮天地,弗惟其官,無人則闕。司徒 掌敷五教,職擾兆民,豈悟乾靈罔匱,光渥方闡,不次 之任,殊絕藩岳。豈可權屍三事,假備六符。慚震周迴, 顧步交悸。

《為北中郎拜司徒章》
前人

編輯

不為。震施罔匱,鴻慶方稠,燮調之重,遂臻非據。智小 謀大,《周易》興規,少陽微暄,有鑒前史。辨其動植,布其 安擾,以倡九牧,阜成王教,豈臣眇末,所能克荷。

《褚淵拜錄議》
齊·王儉

編輯

高帝崩,遺詔以淵為「錄尚書事。」 江左以來,無單拜錄者。有司疑,立優策,尚書令王儉議從之。

見居本官別拜錄,應有策書,而舊事不載。中朝以來, 三公王侯,則優策並設,官品第二,策而不優。優者褒 羨,策者兼明。尚書職居天官,委寄政化之本,故尚書 令品雖第三拜,必有策錄。尚書品秩不見,而總任彌 重,前代多與本官同拜,故不別有策。即事緣情,不容 均之凡僚宜有策書,用申隆寄,既異王侯,不假優文。

《拜儀同三司章》
前人

編輯

臣聞「日中則昃,盈虛之定分;器滿必傾」,往事之恆理。 遂乃班同袞章,燮和台曜,外參論道,內總百司。物議 惟塵,自識非據。

《為明帝拜錄尚書表》
謝朓

編輯

升降王階,拜揚休命。六轡在手,千里何偕?司會天官 之統,尚書百僚之本,弘之則庶績惟凝,替之則彝倫 斯斁。修身踐言,本慚五美;果行育德,未階六正。妄屬 負圖之寄,多謝五仁之績。操檜楫於龍津,荷梓梁於雲構。無以輔位明堂,遺像麟閣。

《為王敬則讓司空表》
孔稚珪

編輯

故李通豪贍,以親寵登司;王基才勇,與聲華入選。先 帝擢臣以榮華,陛下伸臣以富貴,遂行北帶五州,東 跨六郡,內亞三鼎,外齊四嶽。蟬佩之英,則左右交暉; 龜組之華,則縱橫吐耀;輕輪徐動,則劍戟如雲;飛蓋 暫停,則歌鐘成列;摐金龍吹鬱其前,嗚笳鳳管疊其 後。鄧禹若不遭漢光,則南陽之掾吏;微臣若不逢明 聖,則孤城之戍客,豈可加以正台之席,登以論道之 寄。啟黃扉而燮五緯,躡青帷而調四序。

《賜左丞范縝璽書》
梁·武帝

編輯

王亮仕齊,義師至新林,百官皆送誠款,亮獨不遣。高祖踐祚,授侍中中書監。元日朝會,亮辭疾不登殿,設饌別省,語笑自若,詔廢為庶人。復下璽書詰縝,縝答支離而已。

亮少乏才能,無聞時輩,昔經冒入群英,相與豈薄?晚 節諂事江祏,為吏部,以協附梅蟲兒、茹法珍,遂執昏 政,比屋罹禍,盡家塗炭,四海沸騰,天下橫潰,此誰之 咎?食亂君之祿,不死於治世。亮協固凶黨,作威作福, 靡衣玉食,女樂盈房,勢危事逼,自相吞噬,建石首題, 啟靡請罪,朕錄其白旗之來,貰其既往之咎。亮反覆 不忠,姦賄彰暴,有何可論!妄相談述,具以狀對。

《王儉為左僕射詔》
江淹

編輯

門下:端貳樞祕,實惟國楨,緝典宣機,所寄時彥。尚書 右僕射領吏部尚書南昌縣開國公儉,器懷明亮,風 情峻遠,業積珪璋,才兼經緯。況乃節亮帷幄,譽敷端 揆,升授之宜,蓋允具瞻。可左僕射。

《王鎮軍為中書令右光祿詔》
前人

編輯

門下:綸言要密,歷選為難,優秩崇顯,允在舊德。使持 節都督江州豫州之新蔡晉熙二郡諸軍事鎮南將 軍江州刺史延之,業履沖約,秉情閑素。譽彰頻試,績 著累朝。自居南服,徽庸克舉。宜升寵章,管兼樞祕。

《為蕭驃騎錄尚書事到省表》
前人

編輯

臣某言:臣自妄蒙異寵,輕荷殊爵,晝昃猶聳,夜艾方 驚。誠以設器瑤陛,取監沖滿,懸魄金波,徵驗虧闕。茲 乃天數去盈,人經好退,後所以裁成萬品,下所以各 慎百司,未有違才易貫,克負永業者也。且量力之誥, 實炯前書;辭科之誨,且昭昔牒。況臣徒竭弱質,忠貞 未對,猶叨今恩,山嶽非重。故慚屬交喪,頻煩表疏。必 謂巡崖之慊不忽,俟河之清可期。不悟皇明神邈,鴻 獎彌深,雖守丹愚,競絕蠲恕。今輒燿纓上序,鏘佩中 軒,德輕施重,左右生華。志盡輸謝,終愧報效,不任下 情。

《為蕭太傅謝侍中敦勸表》
前人

編輯

臣公言:「即日,侍中臣惠基、給事黃門侍郎臣僧珍至。」 朱蓋乘雲,元軒肅霧,墜高天之旨,集微臣之軀,神爽 矍然,斂影無地。臣初長血心,未啟素概,辭從意空,言 隨事盡,不能降陛下一時之恩,借俄頃之炤,遂枉近 侍,貂簪軾庭。臣自亮無庸,何以集此?退咎慊誠,悲枉 垂光,進戒朝訓,虧茲盛序,感慮躑躅,榮結夢寐。臣檢 古少例,巡令逾疑。豈有妄叨天功,虛竊上賞,近謬國 華,坐取隆貴,人見其過,外惜皇猷,內畏私眚。昔西京 鼎秩,漢世權家,丹墀網戶,擊鐘連騎。何嘗不以驕滿 貽戾,謙沖要福者哉?臣不能遵煙洲而謝支伯,迎雲 山而揖許由,激昂榮華之間,沈潛珪組之內。光飾既 超,寵靈亦遠,江左以來,罕見其倫。今位冠朝端,通侯 萬戶,結《象弭》於前衡,奏金管於後陣,都野宗其榮盛, 視聽驚其炎貴。臣一旦居之,誰以為不忝者乎?而陛 下猶崇以異禮者,是增臣之戾也。況復肅延華勸,實 深窘迫。伏願俯矜單志,賜遂前請,則《世寢》橫議,臣蒙 緩責。

《為蕭讓太傅揚州牧表》
前人

編輯

崇絕之寵,降自白日,殊甚之禮,墜於青雲。祗畏驗盛, 若奪魂鑒,巡席無容,當軒改色。臣聞天地之大德曰 「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將以啟廓靈緯,崇樹神紀,百司 備列,貴賤之分既炳;九官咸贊,升降之際可明。故皇 極不爽,國步斯泰。雖金媯各政,姬華異治,未有革序 變倫,而能流英發耀者也。臣才慚右賢,功愧上烈,平 趙夷魏之氣,無宣於《國書》;濟河登山之威,未亮於《左 史》。既罕《龍韜》金匱之效,又乏楹間帷中之績。衛主寧 謂提橫流,匡危不足生細民,故小節時顯於艱難,大 勳無紀乎廊廟。而乘軺服冕,荷蕭、張之賞;開城裂域, 受曹鄧之爵。不能翊教緝政,釐濟氓隱,贊邦弘化,飾 整朝輝。是以德少寵多,輿人立規;才「薄位厚,處士興 議。故玉燭未調,道治猶鬱」者,臣之為媿也。不悟陛下 復停日月之華,凝煙露之潤,擢臣瑣姿,鑒臣陋誠,前 恩未曠,後寵已襲,上公祕鉞,聲振都鄙,文劍雕舄,禮 殊軒殿。「深褒之逮,方今為絕;大賚之降,比古為超,臣 亦何功,當處斯忝。復願道邈先帝,理鏡眾寂,被氣順 方,涵生獲慶,特輟策」書。時停鴻冊,則人歌僉平,物抱 至歡

《為蕭重讓尚書敦勸表》
前人

編輯

臣公言:「臣五寫丹翹,宜蒙凝炤,一降王人,遂無蠲察。 復遣尚書臣岱、兼侍中臣奐等,奉宣慈靈,重賜勉誨, 鏡伏迴環,憫默失圖,心魄交懅,淵谷匪譬。臣自初被 詔,迄於今時,載慚載疑,以悚以厲,豈非深懼鴻典,永 憂未躬。故琴瑟徒鳴,不傳廣樂之響;燈燼空舉,焉續 景星之耀。何則?卓乎小者不足以任大,守於蔽者不 可以語通。」臣器乏淵源,識暗機務。倫濟夷險,每憑璿 曆之遠;龕拆氛蜺,輒資群才之效。臣寧有採奇鑒隱 之能,綱國提民之功乎?不謂過延渥洽,謬攀河漢,榮 宗蒕葐,寵華暐映,藉聲探議,共知其幸。況傅保之崇, 殷周特貴;牧司之寄,魏晉稱重。上昭妙德,次擬英勳, 有踰茲序,尟不紊裂。今陛下方闢金門之聽,調繡扆 之政,何得去《禮》廢《雅》,近於臣始?既無前章,孰表後世? 臣才孤位峻,待罪無日矣。情哀理感,事盡於斯。伏願 一運天景,微見藿心,則物不逃形,臣何恨焉?不勝焦 憂狼狽之至。

《拜尚書令到都謝表》
沈約

編輯

竊位之譏,允當斯責。王命私請,有事相傾。「油雲湛露, 徒降旻昊之德;弱縞輕蟬,不載丘嶽之重。」登階望席, 恍焉失步。

《為王儀同瑩初讓表》
王筠

編輯

執玉獻金,卒先五等,親冕迎軺,光導百辟,坐階遠大, 遂致隆滿。自位昇朝首,職冠《禮闈》,辭滿之願將際,致 仕之請方奏。而思渥恩皆昭獎必被,寵章爰降,朝野 驚矚。是以安石歸於固請,元規終以致讓。況臣才質 空疏,器量庸淺,而可以妄參鉉席,靦貌槐庭。

《為寧國公讓中書表》
庾肩吾

編輯

臣聞陟彼太行,伯後之車屢怠;望茲吳坂,少游之馬 難躋。是知美非流水,立致摧轅;駿靡浮雲,便期頓轡。 起登天漢,寧陪九萬之風;坐濟星橋,非使千年之翼。 豈有幼稱辯慧,足對元禮;弱標俊穎,能嘲子叔。玉重 組長,空見休寵;深宮邃宇,孰知懷憂?

《授江總尚書令策》
陳後主

編輯

於戲!夫文昌政本,司會治經,韋彪謂之樞機,李固方 之斗極。況其五曹斯綜,百揆是諧,同冢宰之司,專臺 閣之任。惟爾道業標峻,㝢量弘深。勝範清規,風流以 為準的;辭宗學府,衣冠以為領袖。故能師長六官,具 瞻允塞。明府八座,儀形載遠。其端朝握揆,朕所望焉。 往欽哉!懋建爾徽猷,亮采我邦國。可不慎歟!

《讓左僕射初表》
徐陵

編輯

臣聞「七十之歲,揚雄擬經;六十之年,平津對策。若斯 強壯,無歎耆老。」臣勵則冑華軒冕,才允卿相,出納流 譽,朝野具瞻。臣弘正國老儒宗,情尚虛𥳑,元風勝業, 獨王當年。臣種氣懷沈密,文史優裕,東南貴秀,朝廷 親賢,並見壯猷,皆宜左執。若漢武好少,則微臣已老; 若周文愛老,則有此群才。伏願天明更謀梓匠,求其 妙選,稱是「能官。」

《讓右僕射初表》
前人

編輯

加以言尋盟好,仍屬亂離,先零盜其牛馬,烏孫竊其 印綬,子卿茹雪,叔向為凶,雖復東歸,備罹此厄。昔李 廣遺恨,不值漢初;甯戚自悲,不逢堯禪。臣隨望聖運, 實在權輿,時參決勝之籌,頗奏發兵之議。當塗錫舍, 非無董昭之誠;典午禪又不降張華之實。

《安成王讓錄尚書表後啟》
前人

編輯

臣聞「間平就國,乃盛漢之常儀;郕霍無官,實宗周之 明典。」何則?皇季之重,非待歷階;王爵之隆,自高群辟。 況臣戢翼要荒,亟離寒暑,進慚趙勝,能定楚從;退匪 齊文,馳免秦厄。固以內切皇心,外貽家恥,甘輸重餌, 降禮單于。列城十五,如請和璧;市鄉三十,聊同寶劍。 武夫力而獲諸原,微臣還而反諸敵。瞻言馬駿,著隴 「右之功,追念曹彰克烏丸之虜,前王子弟,若此勳庸, 偏其反而,豈可勝愧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