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百五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五十四卷目錄
忠烈部名臣列傳四十九
明二十
南居益 王繼謨
朱家仕 李倬
阮泰 楊汝經
程良籌 程道壽
蔡懋德 應時盛
趙建極 毛文炳
藺剛中 畢拱辰
孫康周 房之屏
楊家龍 侯君昭
劉必達 范奇芳
閻夢夔 王孕懋
高倬 黃端伯
劉成治 吳嘉引
龔廷祥 陳於階
吳可箕 黃金璽
陳士達 王徵俊
宋之儁 史可觀
朱慎鏤 丁泰運
尚大倫 王橓徵
何復 邵宗元
方正化 劉忠嗣
張大同〈子之坦〉 文運昌
劉洪恩 戴世爵
劉元靖 呂九章
呂一照 李一廣
楊儒秀 管民治
楊仁政 李尚忠
趙世貴 劉本源
侯繼先 張守道
紀動 劉朝卿
劉悅 田守正
王好善 強忠武
王爾祉 郝國忠
申錫 呂應蛟
張羅俊〈子伸 弟羅彥 羅善 羅輔 從子晉 再從子震 巽〉
金毓峒〈從子肖孫 振孫〉 韓東明
陳國政 張維綱
張爾翬 孫從範
高經 郭鳴世
王之珽 韓楓
何一中 王法
劉宗向 田仰名
劉自重 尹洗
劉會昌 王聯芳
倪元璐 李邦華
王家彥 孟兆祥〈子章明〉
施邦曜 凌義渠
馬世奇 吳麟徵
周鳳翔 劉理順
汪偉 吳甘來
官常典第七百五十四卷
忠烈部名臣列傳四十九
編輯明二十
編輯南居益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居益,字思受,渭南人,尚書企仲族子, 師仲從子也。曾祖從吉與曾伯祖大吉皆進士,兩人 子姓科第相繼。企仲,大吉孫,萬曆八年進士。以祖母 年高,請終養,為張居正所惡,下撫按勘問。祖母既沒, 授刑部主事,客寓貲。其家夫婦並沒,企仲呼其子還 之。吏部尚書孫丕揚以為賢,調為己屬。歷文選郎,擢」 太僕少卿,進太僕卿。三十年,帝以疾詔免礦稅,釋繫 囚,錄建言貶斥諸臣。既而悔之,命礦稅如故,餘所司 議行。吏、刑二部尚書李戴、蕭大亨遲數日未奏。企仲 請亟罷二人,而敕二部亟如詔奉行。帝大恚,傳諭亟 停二事,落企仲一官。給事中蕭近高,御史李培、余懋 衡亦請信明詔。帝益怒,並奪其俸,且命益重。前貶謫 官鄒元標等罰,欲以鉗言者。諸閣臣力爭乃止。而給 事中張鳳翔迎帝意,劾「企仲為吏部時嘗擠同官武 之望,故假建言博名」,遂削籍。天啟初,起太常卿,累遷 南京吏部尚書,以老致仕。師仲父軒,吏部郎中,嘗著 《通鑑綱目前編》。師仲至南京禮部尚書。居益少厲操 行,舉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御史曹學程 繫獄十年,居益提牢,言:「學程有母,年九十餘,陛下方 以聖母徽號,推恩海內,奈何獨靳此一人。」不報。三遷 廣平知府。擢山西提學副使、鴈門參政。繕治亭障,省 費萬計。歷按察使,左、右布政使,並在山西。天啟二年 入為太僕卿。明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海外紅毛夷者,國名「和蘭」,自昔不通中土,由大泥、咬𠺕吧二 國通閩商。萬曆中,奸民引其人據彭湖求市,巡撫徐 學聚令轉販之二國。二國險遠,商舍而之呂宋。夷人 疑呂宋邀商舶,攻之。又寇廣東香山澳,皆敗不敢歸 國,復入彭湖求市,且築城焉。巡撫商周祚拒之,乃屢 肆侵犯。會居益代周祚,賊方犯漳、泉,招日本大泥咬 𠺕吧及海寇李旦等為助。居益使人招旦,說攜大泥 咬𠺕吧。賊帥高文律懼,遣使求款,斬之,決策進討,築 城鎮海港。賊退保風櫃,將士逼之,相持二旬。賊窮蹙, 泛舟去。文律拒守,攻擒之,海患乃息。五年遷工部右 侍郎,總督河道。魏忠賢銜居益敘功不及已,格其賞。 給事中黃承昊復論「居益『倚傍門戶,躐躋通顯』」,遂削 籍去。閩人詣闕訟之,不聽。乃立祠以祀,勒碑於彭湖 及平遠臺。崇禎元年,起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陝西 鎮缺餉,至三十餘月。居益請以陝賦當輸關門者,留 三十萬,紓其急。報可。畿輔戒嚴,居益在通州,為城守 計甚備。會工部尚書張鳳翔坐軍械不具下吏,四司 郎中瘐死者三,遂召居益代鳳翔。未幾,試砲而炸。兵 部尚書梁廷棟劾郎中王守履失職,守履懼,詆兵部 郎中王建侯誣己。廷議不如守履言,遂下獄。居益疏 捄,帝以為徇私,削籍歸。廷杖守履六十,斥為民。尋敘 城守功,復居益冠帶。十六年,李自成陷渭南,責南氏 餉一百六十萬。企仲年八十三,遇害。賊誘降,居益及 企仲子禮部主事,居業,皆不從。明年正月,賊遣兵擁 之去,加炮烙,二人終不屈,絕食七日而死。
王繼謨 朱家仕 李倬
編輯按《明外史衛景瑗傳》:「繼謨,府谷人。萬曆三十八年進 士。天啟中,歷官薊州兵備參議。魏忠賢黨倪文煥,劾 之,削籍。崇禎時,起易州兵備,調遵化,屢遷右僉都御 史,巡撫密雲。為給事中方士亮、御史甯承勛劾罷。薊 鎮總兵官唐通,言『臣從軍二十年,未見正直清廉,憂 國奉公若繼謨者』。帝怒,切責通。而士亮亦言恐代者 未能勝繼謨。」帝遂留之。旋以久勞,加兵部右侍郎。十 六年九月移撫順天。十二月代孫晉總督宣、大、山西 軍務,劾罷宣府總兵官唐鈺。明年正月,山西告警,命 繼謨發兵援,未至而太原已陷。及賊逼陽和,繼謨知 不能守,遁入山中。尋為賊所得,拷掠死。分巡副使朱 家仕盡驅妻妾子女入井,而己從之,一家死者十六 人。山陰知縣李倬亦死之。家仕河州人。
阮泰 楊汝經
編輯按《明外史張維世傳》:「洛陽阮泰、睢州楊汝經,皆以國 變死。泰官廣寧知縣,解職歸。十七年,聞京師陷,不食 死,妻朱氏從之。汝經,崇禎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著 廉能聲,擢井陘兵備僉事。十七年正月,朝中聞甘肅 陷,巡撫林日瑞殉難,超拜汝經右僉都御史代之。行 次林縣,聞京師陷,將赴南京。至東明,率壯士百餘騎」 還討林縣偽官,抵屯子,遇賊,戰敗被執。偽官釋其縛, 說之降,不從。又遣一鄉官說降,汝經正色責之,其人 慚而去,嗾偽官,斃之獄。
程良籌 程道壽
編輯按《明外史忠義傳》:「良籌,字持卿,孝感人,工部尚書註 子也。舉天啟五年進士。時註為太常少卿,不附魏忠 賢,御史王士英劾其為趙南星、李三才私黨,忠賢遂 矯旨並良籌除名,永不錄敘。未出仕而除名,前此未 有也。崇禎元年,起官行人,擢吏部稽勳主事,歷文選 員外郎,掌選事。麻城李長庚為尚書,良籌以同鄉附」 之,甚為所倚。正郎久缺不推補,同列多忌,朝論亦少 之。長庚用推舉失當削籍,良籌亦下吏遣戍。久之,釋 歸。十六年,李自成陷德安,承天旁近州縣悉空城逃, 孝感亦陷。良籌以白雲山險峻,與同邑參政夏時亨 築壘,聚眾守。賊以地要害說使降,良籌毀其書。賊怒, 設長圍攻之。相持四十餘日,解去。時漢陽、武昌亦為 張獻忠所陷,四面皆賊,獨白雲孤處其間,賊頗患之。 已,武昌為官軍所復,良籌號召遠近諸寨,掎角進兵。 其冬,遂復孝感、雲夢。十二月進薄德安,兵敗,退保白 蓮寨。寨中人素通賊為內應,良籌遂被執,說降不屈, 羈之密室。明年正月,左良玉遣將攻德安,賊懼,擁良 籌,令止外兵,不從。賊棄城去。逼良籌偕行,又不從,遂 被殺。贈太常少卿。程道壽者,良籌里人也,嘗為來安 知縣。賊陷孝感,置掌旅守之。道壽結里中壯士,擊殺 掌旅。賊至,問誰殺者,道壽曰:「我也。」賊杖之繫獄。令為 《書》招良籌,道壽罵曰:「我不能助白雲滅汝,肯助汝邪?」 遂見殺。
蔡懋德 應時盛 趙建極 毛文炳 藺剛
編輯中 :畢拱辰 、孫康周
按《明外史》本傳:「懋德,字維立,崑山人。幼受書,即志聖 學,篤好王守仁書。舉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杭州推 官。山東白蓮賊起,浙中奸人亦殺長興知縣。而是時 調浙兵援遼,兵不樂行,謀為變,皆賴懋德籌畫,事乃 定。天啟五年,行取入都,里人顧秉謙柄國,欲用為吏 部,懋德不與通,秉謙怒,部擬給事中,而旨改禮部儀制主事。吏部尚書崔景榮請仍用懋德等為言官,旨 復不許。進祠祭員外郎。都城建魏忠賢祠,尚書率諸 司謁賀,獨懋德與同官翁鴻業中道託疾歸。崇禎改 元,由主客郎中出為江西提學副使,頒守仁《㧞本塞 源論》於諸生。自著《管見臆說》數千言,發明良知之學, 士多興起。遷浙江右參政,分守嘉興。湖州劇盜屠阿 丑,眾千餘,出沒太湖。當事議勦之。懋德曰:「此可計擒 也。」悉召瀕河豪家把其罪,簡壯士與同發,遂擒阿丑。 當事以懋德為知兵。尋遭內艱去。服除,起井陘兵備。 久旱,懋德禱即雨。他邑爭迎以禱,又輒雨。甫三月,以 遼東巡撫方一藻薦,調官寧遠。祖大壽久鎮遼,部下 頗不戢。懋德諷之,大壽為申約束。中官高起潛倨甚, 懋德導以謙恭,亦稍折節。以守松山及修臺堡功數 敘賚。會災異求言,懋德上《省過》《治平》二疏,規切君相, 一時咸笑為迂,被旨切責。楊嗣昌亦惡懋德,言其清 修弱質,不宜邊地,乃改濟南道。濟南新殘破,大吏多 缺人,懋德攝兩司及三道印。招流移,安反側,恤凋瘵, 諸廢畢興。遷山東按察使、河南右布政司。田荒穀貴, 吏日急催科,而賊流言先服者不輸租,民日望其至。 懋德亟檄州縣停徵,上疏自劾,詔鐫七級,仍視事。十 四年十二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召對稱旨,賜 酒饌銀幣。明年春,抵任,大盜王冕等為亂,討平之。總 兵許定國援河南,潰而歸,懋德定其亂。十月,京師戒 嚴,即統兵入衛。詔扼守龍泉、固關二關,而賊已陷河 南,將犯平陽境。懋德亟馳河上禦之。數月,至十六年 冬,賊入潼關,陝西盡陷。自蒲州北抵保德二千餘里, 悉與賊鄰,恃黃河為限。窮冬冰合,賊騎得長驅。懋德 連章告急,請禁旅及保定、宣府、大同兵馳赴河干合 拒,中朝亦以山西為憂。廷臣請防河者甚眾,然無兵 可援。總兵周遇吉鎮寧武,僅得自顧。宣大總督王繼 謨奉命防河,亦不至。懋德以疲卒三千,當數十萬強 寇,日奔走平陽、汾州間,猶屢挫之大慶、風陵、吉鄉諸 渡。十二月,岢嵐、保德俱告警,太原洶洶。晉王手書趣 懋德還。懋德不得已,分兵守二郡,以十八日去平陽。 越三日,賊即渡河。副使李士焜、知府張嶙然等棄城 先遁,俄復還。越二日,李自成至,嶙然迎降,平陽遂陷。 十七年正月,巡按御史汪宗友劾懋德不待冰泮,遽 還太原,致名城淪覆。詔奪官候勘,以郭景昌代之。懋 德先遣兵禦賊,而屬城盡陷,反拒官軍。懋德乃與布 政使趙建極,諸監司毛文炳、藺剛中、畢拱辰,太原知 府孫康周,署陽曲縣事長史范志泰等大集城中人, 誓以死守。懋德哭,眾皆哭聲震原野。罷官命適至,或 請出城候代,懋德不可,曰:「吾已辦一死矣!景昌即至, 吾亦與俱死。」是月晦,賊游騎抵近郊。自成知懋德賢, 遣使招諭曰:「撫軍若降,吾且大用。」懋德憤,立火其檄, 斬使人頭,懸城上。二月五日,賊悉眾薄城,遣部將牛 勇、朱孔訓、王永魁出戰,俱敗歿。明日,自成具鹵簿,督 眾力攻,城上發砲擊之,賊多死。又明日晝晦,大風拔 木飄瓦,終夜不息,守者皆仆。懋德知不能支,預草遺 表。時懋德調陽和兵三千協守,剛中慮其內應,移之 南關外,果叛降賊。而部將張雄者,守新南門,與賊通。 懋德召中軍副總兵應時盛,謀將調雄守大南門。未 幾,雄縋城出降,語其黨曰:「城東南角樓貯火器火藥, 我下即焚樓。」樓焚,守者悉走,賊乘勢登城,懋德北向 再拜,出遣表付友人,拔刀自剄,為麾下所奪。時盛請 下城巷戰,遂扶懋德上馬。時盛持矛突殺,殺數十人。 至炭市口,賊騎充斥,時盛呼曰:「且擁公出西門。」懋德 遽下馬曰:「我當死封疆,汝輩可自去!」眾復擁懋德上 馬,至水西門,懋德叱曰:「汝輩欲陷我,不忠耶?」復下馬 據地坐。時盛已出城,還顧不見,復斫門入,語懋德曰: 「請與公俱死。」遂偕至三立祠。懋德就縊未絕,時盛釋 甲加諸肩,乃絕。時盛再拜訖,即取弓弦自勒死。建極 危坐公堂,賊擁至晉王府,見自成欲授以官,叱曰:「我 天朝方伯,乃仕賊耶!」自成令曳出斬之,下階連呼萬 歲曰:「臣失守封疆,死有餘罪。」自成以為呼己也,曳還, 問曰:「既呼萬歲,何不受官?」建極厲聲曰:「我呼當朝皇 帝,寧呼賊耶?」大罵。自成立殺之。文炳被執,誘以官,不 從,抗罵數日,被殺。妻趙、妾李,亦投井死。子兆夢,甫數 歲,被掠去。士民以忠臣子贖而歸之。剛中被執,說之 降,大罵曰:「豈有藺坦生屈膝求活者乎?」賊殺之。首既 墮,復躍起丈餘,賊皆辟易。拱辰被執,賊適得新刀,拱 辰睨視之。問「何睨?」曰:「欲得此斫頭耳。」賊遂取,斬之。康 周率死士巷戰,被執。說降,不從,乃見殺。福王時,議懋 德不守河為失策,乃諡忠襄,賜祭葬、建祠,不予贈廕, 餘賜卹有差。建極,河南永寧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 賊掠永寧時,建極五子皆死,後生三子又皆夭,至是 趙氏一門竟絕。文炳,字夢石,鄭州人。由進士歷知壽 陽、榆次。擢吏科給事。憂歸,與有司禦賊,以全城起故 官。會楊嗣昌督師,議調民兵討賊,文炳言「民兵不若 官軍乘快馬,善避賊,可守不可調。」帝從之。當大計,文 炳言:「主計者喜奔競,抑廉靜,宜令吏部、科道、撫按得互糾不公者。」帝亦納之。出為山西兵備副使,竟死。剛 中,字坦生,陵縣人。崇禎四年進士。由太常博士擢南 京給事中。奏《保護留都》六事。已,劾罷寧夏巡撫樊一 蘅,劾削河南解任巡撫常道立籍。漕事大壞,疏陳救 弊之要。山東荐饑,上疏言:「民死而丁存,田荒而賦在, 安得不為盜急。宜清戶口,並里甲。」帝多納其言。遷山 西副使,甫抵任,即殉城死。拱辰,字星伯,掖縣人。舉進 士,知朝邑、鹽城二縣。數遷數貶。歷淮徐兵備僉事。督 漕侍郎史可法謂拱辰才不任,乃移之冀寧。康周,字 晉侯,安丘人,起家鄉舉。時盛,遼陽人,起家小校,至都 督僉事。慷慨仗義。懋德深倚之,迄與同死。
房之屏 楊家龍 侯君昭 劉必達 范奇
編輯芳 、閻夢夔 、王孕懋
按《明外史蔡懋德傳》:時李賊大破山西郡邑。安邑知 縣房之屏,宛平人,起家鄉舉。城陷,北向拜天子,入署 拜母,命妻子各自盡,遂投井未死,賊曳出斬之。忻州 知州楊家龍,字惕若,曲陽人,由歲貢生為寧鄉知縣。 民遭兵,亡徙過半,撫之七年,皆復業。以薦遷官,受事 甫數旬,賊即至,召士民語曰:『此城必不守,吾出,若輩 可全也』。」挺身出城,罵賊而死。士民祠祀之。汾州知州 侯君昭,城破不屈死。汾陽知縣劉必達,當城破,袖出 「《罵賊文》,被殺。邑中義勇范奇芳,竟刺殺偽都尉,自剄 死。代州參將閻夢夔,鹿邑人。城破,抗節死。寧武兵備 副使王孕懋,字有懷,霸州人,第進士,由太原知府遷。 自成既陷太原,遣使說降;孕懋斬之,與總兵官周遇 吉固守。城陷,自刎死。妻楊投井殉之。寧武既失,三關 皆陷,賊遂長驅犯大同。
高倬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倬,忠州人,天啟五年進士。除德清知 縣,調金華。崇禎四年,徵授御史,鎮守薊鎮。中官鄧希 詔與總督曹文衡相訐奏,倬言文衡骯髒成性,必不 能仰鼻息於中官。希詔睚眥未忘,又何能化戈矛為 同氣。封疆事重,宜撤希詔,安文衡心。若文衡果不足 用,亦宜速為更置,勿使中官參之。諸邊鎮臣如希詔 者不少。使人人效希詔,將督撫之展布益難。即諸邊 督撫如文衡者亦不少。使人人效文衡,將邊事之廢 壞愈甚。惟聖明早計,毋以封疆為戲。」疏入,忤旨,貶一 秩視事。巡視草場失火,與給事中馬思理、監督主事 王瀹初、江之遠並褫職下吏。廷臣屢疏申救,俱不納。 逾年熱審,給事中吳甘來等復以為言,始釋歸。起上 林署丞,稍遷大理右寺副。十一年五月,火星逆行,詔 修省。倬以「近年刑獄滋繁,而法官務停閣。請敕諸司 剋期奏報。大者一旬,小者五日。其奉旨覆讞者,或五 日三日,務俾積案盡疏,囹圄衰減。」帝為採納。屢遷南 京太僕卿。太僕故駐滁州。倬以「大盜日擾江北,而滁 為南都西北門戶。請即募州人為兵,俾保障鄉土。」從 之。十六年二月擢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其秋,帝欲 專任武臣。劉孔昭,汰操江文臣,召倬別用。未赴而京 師陷。福王立於南京,用為工部右侍郎。御用監內官 請給工料錢,置龍鳳几榻諸器物,及宮殿陳設金玉 諸寶,計貲數十萬。倬及尚書何應瑞力請裁省。光祿 寺請辦御用器至一萬五千七百有奇。倬又以為言。 皆不納。明年二月由左侍郎拜刑部尚書。南京失守, 倬投繯死。是時大臣殉難者惟倬與張捷、楊維垣,而 庶僚則有黃端伯、劉成治、吳嘉引、龔廷祥,以及雜流 諸生陳於階、吳可箕、黃金璽、陳士達之屬。
黃端伯 劉成治 吳嘉引 龔廷祥 陳於
編輯階 、吳可箕 、《黃金璽 》、陳士達
按《明外史高倬傳》:「端伯,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禎元 年進士。歷寧波、杭州二府推官。行取赴都,以母憂歸。 益王居建昌不法,端伯服闋入都,疏陳其狀。王亦劾 端伯離間親藩及出妻酗酒諸事。有詔候勘。端伯避 居廬山,福王立,大學士姜曰廣薦起之。明年三月,授 儀制主事。五月,南都受逼,百官皆迎降,端伯不出,遣」 使捕繫之。閱四月,屢諭之。降不動,卒就戮。成治,字廣 如,漢陽人。崇禎七年進士。歷官戶部郎中。警至,忻城 伯趙之龍將出降,先入戶部封府庫。成治憤,拳擊之, 之龍亟走免。已聞百官皆降,自經於堂上。嘉引,字繩 如,松江華亭人。天啟四年舉於鄉,歷官戶部主事。為 人方正不苟。時已奉使出都,聞變亟還,謁方孝孺祠, 從容投繯死。廷祥,字伯興,無錫人;馬世奇門人也。崇 禎十六年舉進士,為中書舍人;知國祚必移,寄書其 子,預以死自誓。及南都破,與友人約偕死;其友背之, 廷祥肅衣冠步至武定橋,投水死於階。上海人,為欽 天監博士,自縊於公署。可箕,徽州人,為國子監生;題 詩於衣衿上,縊死雞鳴山關壯繆祠。金璽,江寧人,聞 大臣皆迎降,大書於壁曰:「大明武舉黃金璽,一死以 愧人臣而懷二心者。」遂自經。士達,南京布衣,投水死。
王徵俊 宋之儁 史可觀 朱慎鏤
編輯按《明外史忠義傳》:「徵俊,字夢卜,陽城人。天啟五年進
士。授韓城知縣。崇禎初,流賊來犯,禦卻之。坐大計謫歸德照磨。巡按御史李日宣薦於朝,給事中呂黃鐘請用天下必不可少之人,亦及徵俊,乃量移滕縣知 縣,累官右參政,分守寧前。丁憂歸。十七年二月,賊陷 陽城,被執不屈,繫之獄,士民爭頌其德,賊乃釋之。抵」 家北面再拜,投繯卒。其時,士大夫居家盡節者,靈石 宋之儁、翼城史可觀、陽曲朱慎鏤。之儁舉進士,歷官 登萊監軍副使,忤巡按謝三賓,互訐於朝,落職歸,三 賓亦貶秩。及遇變,之儁受刑死。妻喬,詈賊撞階死,女 斂屍畢,拔簪刺喉死。可觀,太常少卿學遷子,官文華 殿中書舍人,加鴻臚少卿。城陷,自縊死。慎鏤,晉府宗 室,攝靈丘郡王府事。賊陷太原,冠帶祀家廟,驅家人 入廟中焚之,己亦投火死。
丁泰運 尚大倫 王橓徵
編輯按《明外史忠義傳》:「泰運,字孟尚,澤州人。崇禎十三年 進士。除武陟知縣,調河內,著廉直聲。十七年二月朔, 賊將劉方亮自蒲坂渡河,東窺懷慶。巡按御史蘇京 託言塞太行道,先遁去,與陝西巡撫李化熙仝抵寧 郭驛。俄兵變,化熙被傷走,兵執毆京,褫其衣,披以婦 人服,令插花行。稍違,輒抶之,一市大笑。叛將陳永福」 引賊至京,即迎降。賊遂逼懷慶,監司以下皆竄。泰運 獨守南城,力不支,被執。賊擁見方亮,使跪,不屈,燒鐵 鎖炙之,亦不從,乃遇害。賊既陷懷慶,尋陷彰德。安陽 人尚大倫,字崇雅,由進士歷官刑部郎中。有國學生 白夢謙,以救黃道周繫獄,大倫議寬之,忤尚書意,遂 罷歸。城陷,抗節死。又有王橓徵,由鄉舉歷官蒲州知 州。忤豪宗,謝事歸。為賊所執,傳詣李自成,道憤恨不 食死。
何復 邵宗元 方正化
編輯按《明外史忠義傳》:「何復,字見元,平度人。邵宗元,字景 康,碭山人。復舉崇禎七年進士,授高縣知縣,有卻賊 功,忤上官,被劾謫戍。後廷臣多論薦,起英山知縣,遷 工部主事,進員外郎。十七年二月擢保定知府。宗元 由恩貢生歷保定同知,有治行。時李自成陷山西,遣 偽副將軍劉方亮由固關東犯,畿輔震動。及真定遊」 擊謝嘉福殺巡撫徐標反,遣使迎賊,人情益洶洶。宗 元時攝府事,亟集通判王宗周、推官許曰可,清苑知 縣朱永康,後衛指揮劉忠嗣及鄉官張羅彥、尹洗等, 議城守。復聞之,兼程而馳,或沮以寇迫不顧。既入城, 宗元即授以印。復曰:「公部署已定,印仍佩之,我相與 僇力可也。」乃謁文廟,與諸生講《見危致命章》,詞氣激 烈。講畢,即登城,分門守。三月十九日,都城陷。明日薄 暮,賊使投書誘降,宗元手裂之。明日,賊大至,絡繹三 百里,有數十騎服婦人衣,言所過百餘城,皆開門遠 迓,不降,即虀粉,且曰:「京師已破,若等為誰守?」城上人 聞之,髮豎眥裂。賊環攻雲梯牆排,且攻且罵。宗元等 固守不出巷,樹柵老穉,悉持梃道上,非持符者不敢 行。賊知守堅,稍稍引卻。會督師大學士李建泰率殘 卒數百,輦餉銀十餘輛,叩城求入,宗元等不許。建泰 恚,大呼:「我朝廷重臣,討賊至此,安敢不納!」舉敕印示 之。宗元等曰:「荷天子厚恩,御門賜劍,酌酒餞別。今不 仗鉞西征,乃叩關避賊耶?」建泰怒,厲聲叱呼,欲舉尚 方劍恐之。有欲啟門者,宗元曰:「倘賊詐為之,若何?」或 言金御史毓峒監督師軍,當識之。亟推出視信,乃納 之。建泰入,賊攻益厲,掘城西南隅,守者以火罐擲之, 不敢近,驅難民哭城下,冀亂眾心。城上擊以甎石,亦 卻去。建泰乃倡言曰:「勢不支矣,姑與議降,得一印信 文牒可矣。」出紙迫宗元用印。宗元抵印厲聲曰:「我為 朝廷守此一塊土,義不降賊,欲降者,任為之!」大哭,引 刀將自刎。左右急止之,皆雨泣。羅彥前曰:「邪說勿聽, 速擊賊!」復自起爇西洋巨砲,火發,被燎幾死。賊攻無 遺力,雉堞盡傾,彈丸雨下,城中皆負板走。二十四日, 賊火箭中城西北樓,復焚死。南郭門又火,守者多散。 南城守將王登洲縋城出降,賊蜂擁而上,建泰中軍 副將郭中傑等為內應,城遂陷。宗元及中官方正化 不屈死。建泰即率曰:「可永康出降。」
劉忠嗣
編輯按《明外史何復傳》:「忠嗣性忠勇,為儕輩所服,分守東 城。城將陷,召女弟適楊千戶者歸,令與妻毛、子婦王 仝處一室,俱以弓弦勒殺之。復登城拒守,城破被執, 忠嗣怒詈奪賊刀殺二賊。賊麇至,剜目劓鼻,支解死。」
張大同〈子之坦〉
編輯按《明外史何復傳》:「復同時武臣死事者,又有守備張 大同,與子之坦力戰死。」
文運昌 劉洪恩 戴世爵 劉元靖 呂九
編輯章 、呂一照 、李一廣 、楊儒秀 《管民治》。
按《明外史何復傳》:「復同時武臣死事者,又有指揮文 運昌、劉洪恩、戴世爵、劉元靖、呂九章、呂一照、李一廣, 中軍則楊儒秀,鎮撫則管民治,皆殉城死。」
楊仁政 李尚忠 趙世貴 劉本源 侯繼
編輯先 、張守道 、紀動 、劉朝卿 、劉悅 、田守正 、王好善 、強忠武 、王爾祉 、郝國忠
申錫 呂應蛟
按《明外史何復傳》:「復同時武臣死事者,又有千戶楊 仁政、李尚忠、趙世貴、劉本源、侯繼先、張守道、紀動,百 戶則劉朝卿、劉悅、田守正、王好善、強忠武、王爾祉,把 總則郝國忠、申錫,皆殉城死。有呂應蛟者,保定右衛 人,歷官密雲副總兵,謝事歸。賊至,總監正化知其能, 延與共守,晝夜戮力。城破,短兵鬥,殺十餘賊而死。」
張羅俊〈子伸 弟羅彥 羅善 羅輔 從子晉 再從子震 巽〉
編輯按《明外史忠義傳》:「羅俊,字元美,清苑人。父純臣,由武 進士歷官署都督僉事,神機營左副將。生六子:羅俊、 羅彥、羅士、羅善、羅哲、羅輔。羅俊娶瞽女,終身不置妾。 羅彥,字仲美,舉崇禎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吏部稽勳 主事,屢遷文選郎中。執政楊嗣昌數借封疆事薦用 匪人,羅彥多駁正。帝疑吏部行私,廠卒常充其庭,曹」 郎多罹重譴,羅彥獨無所污染。秩滿,遷光祿少卿,被 誣鐫一官。同邑少卿史𡎊坐臟瘐死,忌者誣其私𡎊, 遂落職。羅彥既歸,羅俊始以十六年秋舉進士,羅輔 亦以是年舉武進士,並需次還籍。十七年二月,聞賊 漸逼京師,眾議城守。羅彥少從父塞上,習兵事。及官 行人,奉使旋里,鄉郡被兵,佐當事守禦有功。後三被 兵皆里居,三著守禦功。給事中時敏奉命過其地,夜 半欲入城,羅彥不許。敏劾其擅司鎖鑰,羅彥援郅惲 事疏辨,帝不問。及是,兄弟倡義捍城,與同知邵宗元 等歃血盟誓。總兵官馬岱謁羅彥曰:「賊分兩道,一出 固關,一趨河間。吾當出屯蠡縣,扼其衝,先殺妻子而 後往,其城守悉屬公。」羅彥曰:「諾。」詰旦,岱果殺妻孥十 一人,率師去。羅彥等糾鄉兵二千分陴守,羅俊守東 城,羅彥西北,羅輔為游兵。公廩不足,出私財佐之。賊 遣騎呼降,羅俊顧其下曰:「欲降者,取我首去。」後衛指 揮劉忠嗣挺劍曰:「有不從張氏兄弟死守者齒此劍, 怒目髮上指。」聞者咸憤厲,守益堅,賊為引卻。已,聞京 師陷,眾皆哭,北向拜,又羅拜相盟誓,而賊攻益急,城 中多異議。羅彥謂宗元曰:「小民無知,非鼓以大義,氣 不壯。」乃下令人綴崇禎錢一於項,以示戴主之意。賊 謂羅彥主謀,呼其名大詬,且射書說降。羅彥不顧,賊 死傷多,攻愈力。李建泰親軍為內應,城遂陷。羅俊猶 持刀斫賊,刀脫,兩手抱賊囓其耳,血淋漓口吻間。賊 至益眾,大呼:「我進士張羅俊也!」遂遇害。羅彥見賊入, 急還家,大書官階、姓名於壁,投繯死。子晉與羅俊、子 伸並赴井死。羅善,字舜卿,為諸生,佐兩兄城守。城將 陷,兩兄戒勿死。羅善曰:「有死節之臣,不可無死節之 士。」妻高攜三女投井死,羅善亦投他井死。羅輔多力 善射,晝夜乘城,射必殺賊。城破與羅俊。圍走,羅俊 不可。羅輔連射殺數人,矢盡,持短兵殺數人,乃死。張 氏兄弟六人,羅士早卒,其妻高守節十七年,至是自 經死。惟羅哲從水門走免。其妻王亦縊死。羅俊伯母 李罵賊死。羅彥妻趙、二妾宋氏、錢氏及晉妻師,當圍 急時,並坐井旁以待;賊入,皆先羅彥投井死,獨趙不 沈,家人出之,再投又不沈,乃免。羅輔妻白在母家,聞 變欲死,侍者止之,紿以汲井,推幼女先入而從之。羅 俊再從子震妻徐、巽妻劉,亦投井死。一門死者凡二 十三人。
金毓峒〈從子肖孫 振孫〉韓東明 陳國政 張維
編輯綱 、張爾翬 、孫從範 、高經 、郭鳴世 、王之珽 、韓楓 、何一中 、王法 、劉宗向 、田仰名 、劉自重 、尹洗 、劉會昌 、王聯芳、
按《明外史忠義傳》:「毓峒字穉鶴,保定衛人。父銓,戶部 員外郎。毓峒舉崇禎七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十四年, 面陳漕務稱旨,特授御史。疏論兵部尚書陳新甲庸 才誤國,戶部尚書李待問積病妨賢,又請渙發德音, 自十五年始,蠲除繁苛,與海內更新。」因言「復社一案, 其人盡縫掖,不可以一夫私怨開禍端。帝多採納。明」 年出按陝西。承兵荒後,諭屬吏拯恤,秦人賴之。雲、棧 七百餘里悉盜藪,為建堡立驛,設官分戍,行旅無虞。 孫傳庭治兵關中,吏民苦征繕,日夜望出關。天子亦 屢詔督趣,毓峒獨謂將驕卒悍,未可輕戰,抗疏爭之。 帝不納,師果覆敗。十六年冬,期滿,得代。甫出境而賊 入關,復還至朝邑,覈上將吏功罪而後行。明年二月 召對,命賜食,往監李建泰軍,馳赴山西。甫抵保定,而 賊騎已逼,遂偕邵宗元、張羅彥等共守。毓峒分守西 城,散家貲千餘金犒士,其妻王亦出簪珥佐之。京師 變聞,賊射書說降,眾頗懈。毓峒厲聲曰:「果爾,正當為 君父復讎,敢異議者斬!」懸銀牌,令擊賊者自取,眾爭 奮,斃賊多。城陷,一賊挽毓峒往謁其帥,毓峒且罵且 行,遇井,推賊仆地,墮井死。妻聞之,即自經。其從子振 孫,有勇力,以武舉人佐城守,賊眾皆散,獨立城上大 呼曰:「我金振孫,前日殺數賊魁者,我也!」賊群至,支解 之。振孫兄肖孫子婦陳與侍兒桂春亦投井死。肖孫 匿毓峒,二子為賊搒掠無完膚,終不言,二孤獲免。同 時守城殉難者,邠州知州韓東明、武進士陳國政,赴 井死。平涼通判張維綱、舉人張爾翬、孫從範,不屈死舉人高經,負母避難,遇賊求釋母,母獲釋,而經被執; 紿以至家,取貲,乘間赴水死。貢生郭鳴世寢疾,聞城 陷,整衣端坐,賊至,持棒奮擊而死。諸生王之珽,先城 陷,一日置酒會家人,歡飲達旦。城破,偕妻齊及三子 二女入井死。諸生韓楓、何一中、王法等二十九人,布 衣劉宗向、田仰名、劉自重等二十人,或自經,或自溺, 或受刃,皆不屈於賊;而婦女盡節者乃至一百十五 人。他若都給事中尹洗、舉人劉會昌、貢生王聯芳,以 城陷之次日為賊收獲,亦不屈死。賊揭其首於竿,書 曰:「據城抗師,惡官逆子。」見「者為飲泣。」
倪元璐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元璐,字玉汝,上虞人。父涷,歷知撫州、 淮安、荊州、瓊州四府,有當官稱。天啟二年,元璐成進 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冊封德府,移疾歸。還朝,出典江 西鄉試。暨復命,則莊烈帝踐阼,魏忠賢已伏誅,遺黨 楊維垣輩護持舊局,力扼東林。維垣上疏,並詆東林、 崔、魏。元璐憤。崇禎元年正月,抗疏曰:『臣頃閱章奏,見』」 攻崔、魏者,必與東林並稱邪黨。夫以東林為邪黨,將 以何者名崔、魏。崔、魏既邪黨矣,擊忠賢、呈秀者,又邪 黨乎哉?東林天下才藪也,其所宗主者,大都樹高明 之幟,而或繩人過刻,持論太深,謂之「非中行」則可,謂 之「非狂狷」不可。且天下議論,寧假借,必不可失名義; 士人行己,寧矯激,必不可忘廉隅。自以假借矯激為 大咎。於是彪、虎之徒,公然背畔名義,決裂廉隅,連篇 頌德,匝地建祠。頌德不已,必將勸進;建祠不已,必且 呼嵩。而人猶寬之曰:「無可奈何,不得不然耳。」充此無 可奈何、不得不然之心,又將何所不至?乃議者以忠 厚之心,曲原此輩,而獨持已甚之論,苛責吾徒,所謂 舛也。今大獄之後,湯「火僅存,屢奉明綸,俾之酌用。而 當事者猶以道學」、「封疆持為鐵案,毋亦深防其報復 乎?」然臣以為過矣。年來借東林媚崔、魏者,其人自敗, 何待東林報復?若不附崔、魏,又能攻去之,其人已喬 嶽矣。雖百東林,烏能報復哉?舊輔臣韓爌,陛下已鑒 其清忠;舊詞臣文震孟,陛下已許其起用。乃朝論猶 扼之,「何也?至逆奄所毀書院,宜並修復。蓋書院、生祠 相為勝負,生祠毀,書院豈不當復?」時柄國者悉忠賢 餘黨,疏入,以論奏不當責之。於是維垣復上疏,駁元 璐為謬。元璐再疏曰:「臣前疏原為維垣發也。陛下明 旨曰『分別門戶,已非治徵,曰化異為同,曰天下為公』。 而維垣則倡為孫黨、趙黨、熊黨、鄒黨之說。」是陛下於 方隅無不化,而維垣實未化;陛下於正氣無不伸,而 維垣不肯伸。臣冒昧有言,蓋為維垣效忠告,不圖以 臣為謬也。維垣怪臣盛稱東林,以東林嘗推李三才 而護熊廷弼也。抑知東林中有力擊魏忠賢之楊漣、 首劾崔呈秀之高攀龍乎?忠賢窮凶極惡,維垣猶尊 稱之曰「《廠臣公》。廠臣不愛」錢,廠臣知為國為民,而何 責乎三才、五虎、五彪之罪,刑官僅擬削奪,維垣不駁 正,又何誅乎廷弼?維垣又怪臣盛稱韓爌,夫舍爌,昭 然忤璫之大節,而加以說情罔利,《莫須有》之事,已為 失平。至廷弼行賄之說,乃忠賢藉以誣陷清流,天下 誰不知,而維垣猶守是說乎?維垣又怪臣盛稱文震 孟,夫震孟忤璫,削奪其破帽策蹇、傲蟒玉馳驛,語何 可非?維垣試觀數年來破帽策蹇之輩,較超階躐級 之儔,孰為榮辱?自此義不明畏破帽策蹇者,相率而 頌德建祠、希蟒玉馳驛者,至呼父呼九千歲而不怍, 可勝歎哉!維垣又怪臣盛稱鄒元標。夫謂都門聚講 為非則可,謂元標講學有他腸則不可。當日忠「賢驅 逐諸人,毀廢書院者,正欲箝學士大夫之口,恣行不 義耳。自元標以偽學見驅,而逆璫遂以真儒自命。學 宮之內,儼然揖先聖為平交。使元標諸人在,豈遂至 此!」維垣又駁臣「假借矯激」四字。夫當崔、魏之世,人皆 任真率性,頌德建祠。使有一人假借矯激,而不頌不 建,豈不猶賴是人哉?維垣以為真小人,待其滿貫,可 攻去之,臣以為非計也;必待其滿貫,其敗壞天下事, 已不可勝言,雖攻去之,不亦晚乎!即如崔、魏、滿貫久 矣,不遇聖明,誰攻去之?維垣終以「無可奈何」為頌德 建祠者解臣以為非訓也。假令呈秀一人,舞蹈稱臣 於逆璫,諸臣亦以為無可奈何而從之乎?又令逆璫 以兵劫諸臣使從叛逆,諸臣亦靡然從之,以為無可 奈何而然乎?維垣又言:「今日之忠直,不當以崔、魏為 對案。臣謂正當以崔、魏為對案也。」夫人品試之崔、魏 而定矣。以崔、魏定邪正,猶以明鏡別妍媸。維垣不取 證於此,將謂此中尚有人物乎?總之,東林之取憎,於 逆璫獨深,其得禍獨酷。在今日當曲原其被抑之苦, 「不當毛舉其尺寸之瑕,乃歸逆璫以首功,代逆璫而 分謗。斯亦不善立論者矣。」疏入,柄國者以互相詆訾 兩解之。當是時,元兇雖殛,其徒黨猶盛,無敢頌言東 林者。自元璐疏出,清議漸明,而善類亦稍登進矣。元 璐尋進侍講。其年四月,請燬《三朝要典》,言:「梃擊、紅丸」、 移宮三議,鬨於清流;而《三朝要典》一書成於逆豎,其 議可兼行,其書必當速毀。蓋當事起議興,盈庭互訟主梃擊者,力護東宮,爭梃擊者計安神祖。主紅丸者 仗義之言,爭紅丸者原情之論。主移宮者弭變於幾 先,爭移宮者持平於事後。數者各有其是,不可偏非, 總在逆璫未用之先,雖甚水火,不害塤篪,此一局也。 既而楊漣二十四罪之疏發,魏廣微此輩門戶之說 興。於是逆璫殺人則借三案,群小求富貴則借三案, 經此二借而三案之面目全非矣。故凡推慈歸孝於 先皇,正其頌德稱功於義父,又一局也。網已密而猶 疑有遺鱗,勢已重而或憂其翻局,崔、魏諸奸,始創立 《私編》,標題《要典》,以之批根今日,則眾正之黨碑,以之 免死他年即上公之鐵券,又一局也。由此而觀,三案 者天下之公議,要典者魏氏之私書。三案自三案,要 典自《要典》,今為金石不刊之,論者誠未深思。臣謂翻 即紛囂,改亦多事,惟有毀之而已。夫以閹豎之權,而 役史臣之筆,亙古未聞。當毀一未易代而有編年,不 直書而加論斷。若雲彷彿《明倫》,規模大典,「則是魏忠 賢欲與肅皇帝爭聖,崔呈秀可與張孚敬比賢,悖逆 非倫,當毀二。矯誣先帝,偽撰宸篇,既不可比司馬光 《資治通鑑》之書,亦不得援宋神宗手製序文為例,假 竊誣妄,當毀三。況史局將開館抄,具備七載,非難稽 之世,實錄有本等之書,何事留此駢枝,供人唾詈,當 毀四。」帝納其言,命禮部會詞臣詳議。議上,遂焚其板。 侍講孫之獬,忠賢黨也。典順天鄉試,中呈秀。子鐸聞 《要典》將毀,詣閣力爭,且慟哭,天下笑之。元璐歷遷南 京司業、右中允。四年,帝特重武科,始命行殿試。有舉 子以技勇聞,會試被黜,帝疑主考官庶子楊世芳、中 允劉必達及監試御史余文縉、馬如蛟有意抑之,悉 逮下獄。命元璐副諭德。方逢年再試事竣,白四人無 弊,請寬貸,不納。黃道周貶官,元璐稱為第一詞臣,乞 留之史局,以己代貶,並薦舊府尹劉宗周曰:「邇來中 使四出,動以上官體加於庶司,臣懼士大夫之氣化 為繞指柔。陛下當式怒蛙,不當重摧折。」乃宗周既以 骯髒投閒,道周又以蹇諤被貶,天下本無人,得「其人 又不能用,豈不深可惜哉!」亦不納。三疏乞省親,不允, 進右諭德,充日講官,進右庶子。兩疏乞歸養,復不允。 乃上《制實》八策:曰間插部,曰繕京邑,曰優守兵,曰靖 降人,曰益寇餉,曰儲邊才,曰奠輦轂,曰嚴教育。又上 《制虛》八策:曰端政本,曰伸公議,曰宣義問,曰一條教, 曰慮久遠,曰昭激勸,曰勵名節,曰假體貌。其端政本, 悉規切溫體仁。其伸公議,則詆張捷。薦呂純如謀翻 逆案事。捷大怒,上疏力攻,且訐其干預考選。元璐疏 辨,乞與同罷,帝俱不問。八年春,流賊毀皇陵,上疏乞 下罪己詔,蠲除七年以前逋租。時不能用,復兩疏乞 歸養,不許。俄遷國子祭酒。先後列上十四事,皆援祖 製作人才,帝為採納。元璐雅負時望,位漸通顯,帝意 嚮之,深為體仁所忌。一日,帝手書其名下閣,令以履 歷進,體仁益恐。會誠意伯劉孔昭謀掌戎政,體仁餌 孔昭,使攻元璐,言其妻陳尚存而妾王,冒繼配復封, 敗禮亂法。詔下吏部核奏。其同里尚書姜逢元,侍郎 王業浩、劉宗周及其從兄御史元珙,咸言「陳氏以過」 被出,繼娶王非妾。體仁意沮。會部議行撫按勘奏,即 擬旨云:「《登科錄》二氏並列,罪跡顯然,何待行勘?」遂落 職閒住。十五年九月,廷臣交薦,詔起兵部右侍郎兼 侍讀學士,以母老固辭。俄聞畿輔被兵,遂冒鋒鏑北 上。明年春,抵都。及入見,陳制敵機宜,帝甚喜。五月即 超拜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仍充日講官。以祖制 浙人不得官,戶部辭,不許。帝眷元璐甚,五日三賜對。 因奏:「陛下誠用臣,臣請以三說進:一則與樞部同心 計畫,準餉以權兵,準兵以權餉。被兵之區,餉多虧折; 敗兵之壘,兵亦銷亡。彼此相權,則數清而用足。一小 生小節,無益於數。必求一舉,得數十百萬,又必有利 於國,無害於司農。又:臣本儒臣,諸所設施,豈可權宜 苟且?臣必以仁義為根本,政苟厲民,必為民請命。」奏 未畢,帝曰:「卿真學問之言,本原之論。」元璐又奏:「臣請 得參兵部謀。」帝曰:「已諭樞臣,令與卿協計。」當是時,馮 元飆為兵部,與元璐同志,鉤考兵食,頗有所裨益,中 外想望其丰采。惟帝亦以用兩人晚,而時事益不可 為左「支右詘」,元璐亦無如何。故事,諸邊餉司悉中差, 元璐請改為大差,兼兵部銜,令清核軍伍,不稱職者 即遣人代之。先屢遣科臣出督四方租賦,元璐以為 擾民無益,乞罷之,而專責撫按。戶部侍郎莊祖誨督 勦寇餉,憂餉為盜劫,遠避之長沙、衡州。元璐請令督 撫自催,毋煩朝使。自軍興以來,正供之外,有邊餉,有 新餉,有練餉,款目多黠,吏易為奸。元璐請合為一,帝 皆報可。時國用益詘,而災傷蠲免者又多。元璐計無 所出,請開贖罪之例,且令到官滿歲者得輸貲,給封 誥。帝亦從之。十月命兼攝吏部事。陳演忌元璐,風魏 藻德言於帝曰:「元璐書生,不習錢穀。」元璐亦數請解 職。十七年二月,命以原官專直日講。踰月,李自成陷 京師,元璐整衣冠,北向拜父,南向拜母,書几上曰:「南 都尚可為。死,吾分也,勿以衣衾斂。暴我屍,聊志吾痛遂南向坐,取帛自縊而絕。福王時,贈少保、吏部尚書, 諡文正。
李邦華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邦華,字孟闇,吉水人。受業同里鄒元 標,以名節自勵。舉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授涇縣知縣, 有異政,行取擬授御史。值黨論初起,朝士多詆顧憲 成,邦華與相拄,遂指目為東林。越二年,始拜命。」陳法 祖用人十事:一曰內閣不當專用詞臣,二曰詞臣不 當專守館局,三曰祠臣不當教習內書堂,四曰六科 「都給事中,不當內外間阻;五曰御史陞遷,不當概論 考滿;六曰吏部乞假,不當積至正郎;七曰關倉諸差, 不當專用舉貢任子;八曰調簡推知,不當驟遷京秩; 九曰進士改教,不當概從內轉;十曰邊方州縣,不當 盡用鄉貢。」疏上,不報。四十一年,廷臣爭請福王之藩 已有期,忽傳旨莊田務足四萬頃。廷臣相顧愕眙,謂 田數必不足,則期將復更,而竟無敢爭者。邦華乃抗 疏切諫,中刺鄭貴妃。鄭國泰末,規切閣臣葉向高。廷 臣乃相繼爭,期得毋易。尋上《剖別邪正疏》,歷詆故相 申時行、王錫爵、趙志皋、張位、沈一貫、李廷機,而極論 湯賓尹、王紹徽、徐兆魁罪。兆魁出揭自明,邦華又特 疏論列兆魁,迄引去。吏部尚書趙煥逐左都御史孫 瑋,誠意伯劉藎臣疏詆御史周起元、翟鳳翀,邦華並 請罷斥。巡視銀庫,見老庫貯銀止八萬兩,大駭,列上 《祛弊》十事,多中貴所不便,格不行。熊廷弼聽勘議,起 其鄉人黃彥士、吳亮嗣官。應震力庇之,攻擊持勘議 者不已。邦華知涇縣,深悉其本末,出疏質言之,其黨 咸縮舌,彥士猶為辯。邦華再疏,盡發其隱,諸人乃不 敢復言,然疾之彌甚,事具《孫振基傳》中。巡按浙江,澄 清吏治,部內肅然。織造中官劉成卒命歸其事於有 司,而別遣中官呂貴錄成遺貲。貴遂嗾奸民紀光詭 稱機戶,詣闕保貴,代成督造。邦華極論二人交關作 奸罪。而光疏不由通政,亦不下內閣,以中旨行之。邦 華憤,復三疏力爭,語極切至,皆不報。是時神宗好貨, 中官有所進奉,名為《孝順》,邦華疏中刺及之,並劾左 右大奄之黨貴者,皆人所不敢言,直聲動朝野。期滿, 久不得代。四十四年引疾歸。明年,尚書鄭繼之等力 排東林,出為山東參議。其父廷諫為南京刑部郎中, 亦罷歸。邦華乃辭疾不赴。天啟元年起故官,飭易州 兵備。明年遷光祿少卿,即還家省父。四月,擢右僉都 御史,代畢自嚴巡撫天津。時軍府新立,庶務草創,邦 華極力振飭,戎伍器甲皆修備,津門一軍,遂為諸鎮 冠。廷臣共推轂,推兵部右侍郎,疏辭,不允,復還家省 父。四月夏,抵京,樞輔孫承宗因萬壽節請入覲,魏忠 賢黨謂「承宗將清君側,惡邦華,實召之。」忠賢立勒承 宗還鎮,邦華即引疾去。五年七月為奄黨倪文煥所 劾,削其官。崇禎元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 五月改兵部,協理戎政。還朝,帝即召見,旋知武會試, 事竣入營。故事,冬至郊,列隊扈蹕,用軍八萬五千人。 至是增至十萬有奇。時方郊,總督勳臣缺邦華兼攝 其事。所設雲輦、龍旌、寶纛,以及金鼓旗幟、甲冑劍戟, 煥然一新。帝顧之甚悅。明年春幸學,亦如之。命加兵 部尚書,力辭,不允。時戎政大壞,邦華銳意清釐,先陳 更操法、慎揀選、改戰車、精火藥、專器械、責典守、節金 錢、酌兌馬、練大砲九事。帝優旨褒勉。京營弊多端,而 占役虛冒尤甚。占役者,其人為諸將所役,一小營至 四五百人,且有賣閒、包操諸弊,虛冒者無其人,而諸 將及勛戚、奄寺豪強,以蒼頭冒選鋒壯丁,月支厚餉。 邦華核還占役萬計,清虛冒千餘人。三大營軍十餘 萬,強半皆老弱。故事,軍缺聽人告補,皆以賄得,邦華 必親試,非年壯力強者不收,自是軍鮮冒濫。三營選 鋒一萬,壯丁七千。餉厚他軍,而疲弱不與。邦華下令: 每把總兵五百,月自簡五人,年必二十五以下,力必 二百五十斤以上,技必兼弓矢火砲,月一解送,以補 選鋒壯丁之缺,壯士咸踴躍。三大營領六副將,又分 三十六營,官以三百六十七人計,所用掾吏皆積猾。 邦華按罪十餘人,又行一歲二考察之,令「諸奸為戢」 營馬額二萬六千,至是止萬五千,而他官例得借用 總督、協理及巡視科道。又例有坐班馬,邦華首減己 班馬,他官借馬者不許發,濫借為希,營將三百六十, 聽用者稱是。每一官缺,請託紛至,邦華悉杜絕,行計 日省。成法,每小營各置一簿,月上事狀於協理,以定 殿最。舊制,三大營外復設三備兵營,營三千人,餉視 正軍而不習技擊,無所事事。邦華核去四千餘人,又 汰老弱千。疏請歸併三大營,不復另設,由是戎政大 釐。會倉場總督南居益言:「京營歲支米一百六十六 萬四千餘石,視萬曆四十六年增五萬七千餘石,宜 減省。」邦華因上議,軍以十二萬為額,餉以百四十四 萬石為額,歲省二十二萬有奇。帝亦報可,著為令。帝 知邦華忠,奏無不從。邦華亦感帝知,不顧後患。諸失 利者銜次骨,怨謗紛然。至十月,畿輔被兵,即簡精卒 三千守通州,二千援薊州,而身督諸軍出營城外,軍容甚壯。帝數召對,溫語慰藉。俄惑於群議,命撤還守 陴,偵者不敢遠出,聲息遂斷。乃上《防寇賊》《緝間諜》《散 奸宄》、「禁譌言」數事,即命飭行。邦華自聞警,衣不解帶, 捐貲造砲車及諸火器;又以外城單薄,自請出守。而 諸不逞搆蜚語入大內,帝不能無動。襄城伯李守錡 督京營,銜邦華扼己,亦乘間詆諆。邦華自危,上疏陳 情,歸命於帝,帝猶溫旨慰諭。然是時帝心焦勞甚,謂 大臣皆不足倚,下兵部尚書王洽、工部尚書張鳳翔 獄。會滿、桂兵拒於德勝門外,城上發大砲助之,誤傷 桂兵甚眾。都察院都事張道澤遂疏劾邦華,言官亦 廷論其罪。帝乃落邦華職,閒住。自是,代者以邦華為 戒,率因循姑息,戎政不可問矣。邦華歸,廷臣屢薦,執 政多忌之,扼不用。十二年四月始起南京兵部尚書, 參贊機務。首定營制,汰不急之將,並分設之營。嘗言 「守江南不若守江北,防下流不若防上流。」乃由浦口 歷滁州、全椒、和州,相形勢,繪圖以獻。於浦口建沿江 敵臺,於滁州設戍卒。池河無城則城之。藕塘為滁、椒 咽喉,築堡聯絡。和州遭屠戮人民無幾,請隸之太平。 又請開府採石之山,置哨太平港,大墾當塗閒田數 萬頃,以資「軍儲。」皆下所司。未及行,以父憂去。十五年 冬,起故官,掌南京都察院事。俄代劉宗周為左都御 史。兩疏懇辭,未得命。聞都城被兵,乃疏請督東南援 兵入衛,力疾上道。明年三月抵九江。左良玉潰兵數 十萬聲言乏餉,蔽江東,下劫漕舟。邦華急移書責以 大義。良玉氣沮,答書語頗恭。邦華用便宜發安慶庫 銀十五萬餉之,而身入其軍,開誠慰勞。良玉及其下 皆感激,誓刻期滅賊,一軍遂安。帝大悅,降旨優獎。還 朝召見,嘉勞備至。首陳勿欺之疏,請與廷臣共勉。乃 申職掌,振憲紀,更定巡城、巡方諸令,風采凜然。御史 出巡,有回道考覈例。邦華謂「回道而後黜,害政已多」, 論罷巡按、巡鹽御史各一人。奉命考試御史,黜冒濫 者一人;有御史無顯過而先任推官著貪聲者,追黜 之。臺中始畏法。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邦華密 疏請帝固守京師,倣永樂朝故事,命太子監國南都。 居數日,未得命,又請定、永二王分封太平、寧國二府, 拱護兩京。帝得疏,意動,繞殿行,且讀且歎,將行其言。 會帝召廷臣對,庶子項煜疏言當南遷。帝曰:「國君死 社稷,正也。朕志決矣。」范景文與邦華擬申前請,給事 中光時亨大聲曰:「往江南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 二人乃不敢言,而帝心亦不怡甚,遂罷邦華策不議。 未幾,賊逼都城,亟詣內閣言事。魏藻德漫應曰:「姑待 之。」邦華乃太息出。已,率諸御史登城,群奄拒之不得 上,慟哭而返。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國祠。明日,內 城亦陷,北向再拜三揖,信國作《絕命詞》,投繯卒。福王 時,贈太保、吏部尚書,諡「忠文。」
王家彥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家彥,字開美,莆田人。天啟二年進士。 授開化知縣,調蘭谿,擢刑科給事中。崇禎四年,大學 士錢龍錫久繫獄,家彥因熱審,力請寬之,獲減死。獄 囚多淹,帝定按月奏報例,家彥請推行於四方。時方 用兵,而文臣知兵者少,家彥陳儲才法甚備。流賊擾 山西,巡撫宋統殷不能禦,日事招撫,且縱兵剽掠。家」 彥請急易之。劉香亂福建,家彥以海防盡弛,力請修 復舊制。奉命巡青,論救前巡視科道馬思理、高倬及 監督主事王瀹。初,江之遠事多議行,班軍十六萬,後 減為七萬,及是止二萬有奇。有建議免其番上者,家 彥巡京營,力陳不可,帝納之。總河尚書劉榮嗣鑿河 渠無功,因家彥言獲譴。遵化鐵冶久廢,奸民請復開。 家彥極言有害無利,請自今言利章奏,一切報罷,事 亦止。其後奸民請開開化雲霧山以興屯,亦以家彥 言而止。時行保舉法,家彥請養之成均,試之六部。且 上言近日會推,吏部袖出一紙,與會者止兩揖而退, 大失會推意。報聞,屢遷戶科都給事中。總督盧象昇 有因糧加餉之議,戶部尚書侯恂請未被寇之地,士 大夫賦一兩者,加二錢;民間五兩以上者,每兩一錢。 已,得旨行。家彥言:「民賦五兩上者,大率百十家而成 一戶。本非富民,不可計錙銖。」帝亦採納。九年,言:「近以 軍食不足,令畿輔、山東、河南、江北召買米豆輸天津, 至九十餘萬石。民不堪命,而吏胥侵耗數十萬計,不 可不嚴治。」帝為飭行。七月,昌平失守,陵寢震驚,劾兵 部尚書張鳳翼坐視。鳳翼既出督師,復劾其調度無 法,威令不行。帝以敵未退,不問。家彥尋以親喪歸。十 二年起吏科都給事中。帝屢詔起廢,而所司不奉行。 家彥請敕部速奏,且召入陛見,親驗其才。吏部兩侍 郎,舊制必用翰林一人,自薛國觀執政,四年不補,家 彥以為言。「成祖有《捕蝗令》,宣德五年定為永制,垂二 百年,吏部歲以九月頒勘合於有司,無舉行者。」家彥 請實修舊典,帝皆納之。擢大理丞,進本寺少卿。十五 年遷太僕卿。家彥居言路時,嘗請復國初種馬及西 番茶馬制。帝下兵部,檄陝西督撫,未能行。至是,家彥 復陳四疏,備言馬耗之故。請行官牧及金牌差發遺制。且言:「課馬改折,舊增至二十四萬兩,民已重困。楊 嗣昌不恤民,復增三十七萬,致舊額反逋,不可不釐 正。」帝手其疏,語執政曰:「家彥所奏皆可行,急下部議。 軍興方亟,不能盡行也。」頃之,擢戶部右侍郎。甫拜命, 都城被兵。帝擇協理戎政大臣,召見四人,即以命家 彥受敕。即日登陴,閱視內城九門,明日閱外城七門。 布列守具。雪夜攜一燈,步巡城堞,守卒無知者。翊日 獎戒勤惰,將士爭自勵。初分守阜城門,後移安定門, 凡半歲,寢處城樓,勞勩為最。解嚴,賜宴午門,增秩一 等。十七年二月,廷推戶部尚書,帝以戎政非家彥不 可,特留任。李自成逼京師,襄城伯李國禎督京營。帝 又命中官王德化盡督內外軍務。二人皆不知兵,悉 發三大營軍出營城外。家彥爭不得,由是守陴者少。 諸軍既出城,見賊輒降,賊即驅攻城。城上人皆其儕, 益無固志。廷臣分門守,家彥守安定門,號令進止悉 由中官,沮諸臣不使登城。又縋叛賊杜勳,上與密約 而去。兵部尚書張縉彥疑有異,急上聞。帝手敕縉彥 登城察視,家彥從之。中官猶固拒,示以手敕,乃許。問 勳安在?曰:「去矣。」又言秦、晉二王亦欲上城。家彥曰:「二 王既降賊,即賊也,安得上?」見!勢不支,頓足哭。偕縉彥 詣宮門請對,不得見。十九日黎明,城陷。家彥望闕叩 頭,投城下不死,縊於民舍而絕。福王時,贈太子太保、 兵部尚書,諡忠端。
孟兆祥〈子章明〉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兆祥,字允吉,交河人。舉於鄉,九赴會 試。天啟二年始擢第,除大理左評事。崇禎初,遷吏部 稽勳主事,歷文選員外郎。門生謁選,請善地,兆祥正 色責之,其人悚然。退進稽勳郎中。謁假歸,起考功郎 中,忤要人意,貶行人司副。稍遷光祿丞,進少卿,歷左 通政、太僕卿,旋進通政使。十七年二月,拜刑部右侍」 郎。三月,宣府陷,賊薄都城,詔大臣登陴分守。兆祥駐 正陽門,防衛嚴固。時城守惟中官為政。襄城伯李國 禎統京營軍,稽月餉不予;士卒咸怒,無固志。未幾,城 陷。或勸兆祥還邸,厲聲曰:「社稷已覆,吾將安之!」仰天 號慟,冠帶望闕拜曰:「臣力止此矣!謀國無能,死有餘 憾!」遂自經。長子章明,字綱宜;甫成進士,兆祥語之曰: 「我大臣,義當死,汝未受職,可去。」對曰:「人生大節,惟君 與父。君父死,臣子何生為!」亦投繯死。兆祥妻呂、章明 妻王,相向哭。既而曰:「彼父子死忠矣,我二人可不死 節乎?」亦同曰。並縊死。福王時,贈兆祥刑部尚書,諡「忠 貞」;章明河南道御史,諡「節愍。」
施邦曜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邦曜,字爾韜,餘姚人。萬曆四十一年 進士。不樂為吏,改順天武學教授。歷國子博士、工部 營繕主事,進員外郎。魏忠賢興三殿工,諸曹郎悉奔 走其門,邦曜獨不往。忠賢欲困之,令倣嘉靖舊製作 獸吻。其製莫可考,夢神告之,發地得吻,嘉靖中所餘 也。忠賢遂不能難。遷屯田郎中,稍遷漳州知府,盡知」 屬縣奸盜主名,每發輒得,闔郡驚為神。盜劉香、李魁 奇橫海上,邦曜縶香母誘之,香就擒。魁奇援鄭芝龍 事請撫。邦曜言於巡撫鄒維璉,卒討平之。遷福建副 使、左參政、四川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所至潔己愛 民,聲籍甚。歷兩京光祿寺卿,改通政使。少詹事。黃道 周謫官,復逮下詔獄。國子生塗仲吉上書訟之。邦曜 不為封進,而大署其副封曰:「書不必上,論不可不存。」 仲吉劾邦曜阻抑言路,邦曜遂以副封上。帝見其署 語,怒,奪職歸。踰年,言官交薦,起南京通政使。入都陛 見,陳學術、吏治、用兵、財賦四事。帝改容納焉。出都三 日,命中使召還,曰:「南京無事,留此為朕效力。」吏部推 為刑部右侍郎。帝曰:「邦曜清執,可左副都御史。」時崇 禎十六年十二月也。初,浙江有許都之亂,紹興推官 陳子龍平之。其餘黨猶未靖,子龍遽遷去。邦曜請改 子龍兵科給事中,留浙撫禦。塗仲吉之上書也,帝下 之詔獄。掌錦衣者謂左通政馬思理庇仲吉,致赴獄 愆期。帝怒,並思理下吏罪,遣戍。至是,邦曜為思理訟 冤,請召用。帝以兩浙供億久不至,遣中官王坤及給 事中三人往督。邦曜請停遣中官,未報。會賊薄近郊, 邦曜語兵部尚書張縉彥急厲士卒固守,檄天下兵 勤王。縉彥不為意,邦曜太息而去。城陷,急趨長安門, 聞帝崩,慟哭曰:「君殉社稷矣,臣子可偷生哉!」即解帶 自縊。其僕趨救,稍蘇,厲聲曰:「若輩不知大義,毋誤我!」 賊滿衢巷,不獲還邸舍,望門求縊,輒為居民所麾。乃 命家人市信石雜燒酒,即途中服之,血迸裂而卒。邦 曜少好王守仁學,以理學、文章、經濟三分其書讀之。 劉宗周講學蕺山,邦曜往復叩擊,宗周深契焉。魯時 生者,里同年生也,官庶吉士,沒京師,邦曜手治含斂, 以女妻其子。嘗買一婢,命灑埽,至東隅,捧簪凝視而 泣。怪問之,曰:「此先人御史宅也。時墮環茲地,不覺淒 愴耳。」邦曜即分嫁女資,擇士人歸之。福王時,贈太子 少保、左都御史,諡忠介。
===凌義渠===按《明外史》本傳:「義渠,字駿甫,烏程人。天啟五年進士。 除行人。崇禎三年,授禮科給事中。溫體仁柄政,義渠 其里人無所附麗。三河知縣劉夢煒失餉銀三千,責 償急,自縊死。有司責其家,義渠言以金錢殞命,吏恐 天下議朝廷重金,意不在盜也。帝特原之。宜興、溧陽 及遂安、壽昌民亂,焚掠巨室。義渠言魏羽林軍焚領 軍張彝第,高歡以為天下事可知。日者告密門漸啟, 藩國悍宗入京,越奏里閭小故,叫閽聲冤,乃至僕豎 侮家長,下吏箝上官,市儈持縉紳,此《春秋》所謂六逆 也。天下所以治,恃上下之分,防維決裂,無復界限,即 九重安所藉以提挈萬靈,役使群動哉?」給事中劉含 輝劾體仁擬旨失當,被貶二秩。義渠言:「諫官不得規 執政失,而委申飭權於部院,反得制言路。恐大臣以 攬權為奉旨,小臣以結舌為盡職,將貽國家無窮憂。」 時韙其言。兵部尚書張鳳翼敘廢將陳壯猷功,為給 事中劉昌所駁,昌反被斥。義渠言:「今上下盡相蒙,而 疆場欺蔽為甚;官方皆濫徇,而武弁倖功為甚;中樞 不職,捨其大,摘其細,已足為言者羞。」乃辨「疏一入,調 用隨之。自今奸弊叢生,功罪倒置,言者悉杜口矣。」不 納。三遷兵科都給事中。先後劾湖廣總兵官秦翼明 不勝任;河南總兵官左良玉縱軍淫掠,廣東總兵官 陳謙誘取番舶,諸人多獲譴。時議廢鄖陽撫治大臣, 命總理尚書熊文燦移鎮,義渠持寢之。東江自毛文 龍後,叛者接踵。義渠言:「東島孤懸海外,轉餉艱,向仰 給朝鮮。今路阻絕,不得食,內潰可慮。」居無何,眾果潰, 挾帥求撫。義渠言:「請陽撫陰勦,同惡必相戕。」及命新帥 出海,義渠云:「殲渠散黨宜速,速則可圖功,遲則更生 他釁。」後其語皆驗。義渠居諫垣九年,建白多不當出 外。河南人曹鳳禎賄中舉人,義渠居禮科,時議黜之。 鳳禎外舅劉安行與義渠同官,力阻不得。至是掌吏 科,挾前憾,出義渠福建參政。義渠憤言,為安行所排。 會有糾發前事者,安行下吏除名,義渠乃之任。尋遷 按察使,轉山東右布政使。所至有清操。召拜南京光 祿寺卿,署應天尹事。十六年入為大理卿。明年三月, 賊犯都城。有旨召對,趨赴長安門,旦不啟扉。俄傳城 陷,義渠乃還。已得帝崩問,負牆哀號,首觸柱,血流被 面。門生勸無死,義渠厲聲曰:「吾與爾道義交,當相勗, 何姑息為?」揮使出,據幾端坐。義渠終身蔬食,無他嗜 好,性獨愛書,乃取生平所閱書籍盡焚之,曰:「無被賊 手污也。」次日,具緋衣向闕拜,復南向稽首,作書辭父, 闔門自經,年五十二。福王時,贈刑部尚書,諡「忠清。」
馬世奇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世奇,字君常,無錫人。祖濂,進士,桂林 知府。世奇幼穎異,嗜學有文名。舉崇禎四年進士,改 庶吉士,授編修。座主周延儒,世奇同郡也。當國,世奇 務引大義,非公事不以告。十一年,帝以頻歲用兵,海 內勞苦,遣詞臣分諭諸藩。世奇使山東、湖廣、江西諸 王府,所至卻餽遺。還,進左諭德。父憂歸。服除,會延儒」 再相,世奇遠權勢,不入都。及還朝,進左庶子,則延儒 已賜死,親暱者率避去,世奇力經紀其喪。時寇警日 聞,帝數召廷臣問計。世奇言:「弭亂以人心為本。闖、獻 二賊,除獻易,除闖難。獻專刑戮,人所畏;闖佯不殺,人 所附也。今欲收人心,在敕督、撫、鎮將嚴束伍部,令兵 不虐民,人心親附,賊勢乃孤。」帝稱善,為下詔申飭。已, 賊薄都城,諸大臣無能畫一策。世奇太息泣下曰:「事 已不可為,吾死而已。」城陷,世奇方早食,投著起,問帝 安在,或言已出城。明日,知帝崩,東宮、二王被執,曰:「吾 得死所矣。」其僕曰:「如太夫人何?」世奇曰:「正恐辱太夫 人耳。」作書別母,肅衣冠捧所署司經局印,望闕拜曰: 「臣不能報國,一死謝陛下。」將自經。二妾朱、李盛飾前, 世奇訝曰:「若以我死,將辭我耶?」對曰:「主人盡節,我二 人拜辭從死耳。」世奇曰:「有是哉?」二妾拜訖,並先縊死, 世奇乃自縊。福王時,贈禮部右侍郎,諡文忠。世奇砥 礪名行,居館閣最有聲。好推引後進,不妄取與。居父 憂時,蘇州推官倪長圩,其門人也,以贖鍰三千金助 喪。辭曰:「蘇大饑,留此賑民可也。」長圩以三百金犒從 者,立送所司,為鄉邑修學費。其疏財樂義如此。
吳麟徵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麟徵,字聖生,海鹽人。天啟二年進士, 除建昌府推官,捕劇盜,擒豪猾,治聲日聞。父憂歸,補 興化府,廉公有威,僚屬莫敢以私進。崇禎五年,擢吏 科給事中,首疏請達下情,悉民隱,言甚切至。又請精 擇郡守,言郡守廉,縣令不敢貪;郡守慈,縣令不敢虐; 郡守精明,縣令不敢叢脞。宜倣宣宗用況鍾等故事」, 精擇禮遣,重以璽書,假便宜,責令久任。民生疾苦,吏 治臧否,使得自達天子。時不能行。河決蘇家嘴、新溝 口,南下,不復東歸海。淮、揚諸屬邑悉被災。督漕侍郎 李待問不能治,麟徵極論其罪。吏部郎中牟道行左 遷廣西太平知府。麟徵言「道行貪污,並不當守郡。」建 安知縣徐汝驊用賄首薦牘,麟徵發其奸,並劾湖廣 巡按白士麟廣建生祠,立碑播謠頌偽吏亂真諸人多獲譴。同官章正宸以劾王應熊下詔獄,麟徵論救 漏刻。博士周長庚疏諂中官,且請搜括,麟徵力駁其 謬。尋上疏乞假葬父,自引六罪,詞甚哀切。既去,貽言 路公揭,略言:「自言官積輕,廟堂之上往往反其言而 用之。奸人窺見此旨,明告君父,目為朋黨,自稱孤立, 下背公論,上竊主權。諸君子宜盡化沾沾之意,毋落 其彀中,使清流之禍,再見明時。激成之患,貽悔後日。」 居久之,還朝,劾吏部尚書田唯嘉贓污。唯嘉罷去。再 遷刑科左給事中。故相文震孟卒,所司不敢聞,麟徵 為請恤。丁繼母憂,服闋,起吏科都給事中。吏部用人, 多徇請託。麟徵言:「限年固銓衡敝,然舍此無以待中 才。今遷轉如流,不按資俸品級,徒開奔競門。」帝深然 之,請敕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節制江南諸帥,控禦 流賊。姜埰、熊開元以劾周延儒下詔獄。麟徵論救,帝 不聽。李自成大熾,而山海關外八城又強半失守。十 七年二月,薊遼總督王永吉聞自成入秦,知其必渡 河,奏請撤寧遠吳三桂兵守關內。大學士陳演不敢 決,請下撫鎮酌行之。既而警報日至,群臣皆言非薊 督永吉、寧鎮三桂、密鎮唐通合力一戰不可。帝然之, 令本兵具奏。演言「錦州告警,寧遠兵必不可調。」帝召 群臣會議,不決。獨成國公朱純臣、戶部尚書倪元璐、 刑部侍郎金之俊、都給事中孫承澤以為當調,而麟 徵爭尤力,且言:「三桂勇將宜拔用,無委之敵人。今賊 旦夕發秦、晉,若使來扞京師,一舉兩得。今日之事,當 揆緩急,無論是非也。」退,復具疏力言之。演復請下永 吉等議,永吉等皆以撤關外兵入援為便,帝俞之。永 吉聞命,三月初出關,與三桂徙寧遠。眾五十萬,日行 數十里。十六日入關,二十日抵豐潤,而京師已陷矣。 故事,吏垣長無出外者。帝欲令給事、御史內外兼用, 以習民事。會吏部推麟徵京卿,旨言「未歷監司,不得 內擢。」麟徵乃移牒吏部求外補。吏部以麟徵望重,再 推太常少卿,帝亦報允。未幾,賊薄京師,麟徵守西直 門。賊詐為勤王兵請入,中官欲納之,麟徵不可。以土 石堅塞其門,募死士縋城襲擊,多所斬獲。乘間入朝, 欲見帝白事。至午門,遇大學士魏藻德引麟徵手曰: 「國家如天之福,必無他虞。旦夕兵餉集,公何匆遽為?」 引之出,乃復登陴。明日,城陷,麟徵欲還邸,已為賊所 據。乃入道旁祠,作書訣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餘年, 宗社,一旦至此,雖上有亢龍之悔,下有魚爛之殃,而 身居諫垣,無所匡救,法當褫服殮,用角巾青衫,覆以 單衾足矣。」解帶自經,家人救之,甦環泣請曰:「待祝孝 廉至,一決可乎?」許之。祝孝廉名淵,以救劉宗周下獄, 與麟徵善者也。時給事中高翔漢,漢中人,受賊顯職, 來說麟徵降。麟徵怒叱之去。明日淵至,麟徵慷慨曰: 「憶登第時,夢隱」士劉宗周吟文信國《零丁洋》詩。「今山 河碎矣,不死何為?」酌酒與淵別,自經死。淵為視含殮 乃去。福王時,贈兵部右侍郎,諡忠節。
周鳳翔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鳳翔,字儀伯,浙江山陰人。崇禎元年 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遷南京國子司業。靈璧侯奴 辱諸生,鳳翔執付法司。祭酒許士柔為檢討時,嘗撰 都御史高攀龍誥文,閱十年未給。及張至發當國,銜 士柔以新令誥詞不得用駢語,劾士柔違令,貶其官。 鳳翔不平,抗疏言『故事,詞臣撰文不當,閣臣裁之,否 則令改撰,未有徑彈劾者。誥敕用寶,歲有常期,未有 十年後用寶進呈,吹求當制者。贈誥專屬中書。崇禎 三年所申飭,未有追咎元年史官詆為越俎者。攀龍 純忠直節,為陛下所褒。一旦毛舉細故,舞文反汗,俾 忠良色沮,非所以勵當今、示後世』。」疏雖不行,士論韙 之。歷中允、諭德,為東宮講官。嘗召對平臺,問《滅寇策》, 言論慷慨。帝為𢙀聽軍需,急議稅間架錢。鳳翔曰:「事 至此急,宜收人心,尚可括民財、搖國勢耶?昔賢謂民 心一失,不可復收;國勢一傾,不可復振,正謂是也。」尚 書倪元璐亟稱其言。亡何,京師陷,莊烈帝殉社稷。有 譌傳駕南幸者,鳳翔不知帝所在,趨入朝見。魏藻德、 陳演、侯恂、宋企郊等群入,而賊李自成據御坐受朝 賀。鳳翔至殿前大哭,急從左掖門趨出,賊亦不問。歸 至邸,作書辭二親,題詩壁間,自經死。其詩有「碧血九 原依聖主,白頭二老哭忠魂」,天下誦而悲之,去帝崩 纔兩日也。福王時,贈禮部右侍郎,諡文節。
劉理順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理順,字復禮,杞縣人。萬曆中舉於鄉, 十赴會試,至崇禎七年始中式。及廷對,帝親擢第一, 還宮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碩矣』!理順素有學行,朝士 咸稱帝知人,理順益感激,其鄉人爭羨之。理順曰:『昔 王曾志不在溫飽,吾豈異是?且憂懼方始,何羨為』?拜 修撰,益勤學,退朝輒鍵戶讀書,非其人不與交。十二」 年春,畿輔告警,疏陳作士氣、矜窮民、簡良吏、定師期、 信賞罰、招脅從六事,下所司議行。因蠲畿輔、山東被 兵逋賦。歷南京司業、左中允、右諭德,入侍經筵,兼東 宮講官。楊嗣昌奪情入閣,理順昌言於朝。嗣昌怒,奪其講官。開封垂陷,理順大慟曰:「中原破,則京師危矣。」 建議河北設重臣,練敢死士為後圖,疏格不行。楊嗣 昌、薛國觀、周延儒迭用事,理順一無所附麗,出溫體 仁門,言論無少徇。十七年三月,賊犯京師急。理順詣 朝房語諸執政曰:「守卒缺餉,陰雨饑凍。急宜請內帑, 鼓勇士背城一戰,或堅守以待勤王師。不然,大事去 矣。」眾唯唯。理順太息歸,悉捐家貲分犒守城卒。僚友 或問進止,正色曰:「存亡視國,尚須商酌耶!」城破,妻萬、 妾李請先死,理順許之。俟其既絕,具袍笏北向再拜, 入別宗祠,大書曰:「成仁取義,孔孟所傳。文信踐之,吾 何不然?既占科名,豈敢苟全!三忠祠內,無愧前賢。」書 畢,投繯死,年六十三。僕四人皆從死。群盜多中州人, 聞其死,入唁曰:「此吾鄉杞縣劉狀元也,居鄉厚德,何 遽死?」羅拜號泣而去。後贈詹事,諡文正。
汪偉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偉子叔度,休寧人。崇禎元年進士。除 慈谿知縣,政績大著。十一年,帝念寇氛日熾,擇知推 治行卓絕者入翰林,以備大用,偉擢檢討。尋以治祖 母葬歸,還朝,充東宮講官。十六年,賊陷承天、荊、襄,偉 以留都根本可慮,上《江防綢繆疏》,言:金陵城週百二 十里,雖十萬眾不能守,故議者謂無守城法,止有防 江法。賊自北來,則淮安為要;自上而下,則九江為要。 禦淮即所以禦江,守九江即所以守金陵也。淮有史 可法,屹然保障矣。九江一郡宜設立重臣以鎮之,上 而武昌、下而太平,採石、浦口各命南京兵部大臣建 牙分閫,則聲援接而金陵之門戶固矣。」南京兵部與 操江事不相涉,操江欲用兵而無人,「兵部有重兵而 無用,宜令緩急相應。而府尹、府丞之官,亟重其權,久 其任,聯百萬士民心,以分兵部操江之責。」因言:「清議 所歸,如御史詹兆恆、葉樹聲、楊四重,故御史郭維經、 成勇,故巡撫袁繼咸、方孔炤等,宜以備督撫京兆之 選。」帝嘉納之。九江乃特設總督。又言:兵額既虧,宜以 衛所官舍餘丁補伍操練,修治兵船,以資防禦。如額 餉不足,則暫借鹽課、漕米以給之。前後所條奏,皆切 時務。明年三月,賊兵東犯。偉語閣臣:「事急矣,亟遣大 僚分守畿郡,一切便宜從事。都中城守,則文自內閣, 武自公侯伯以下,各率子弟畫地分守。庶民統以紳 士,家自為守,而京軍分番巡徼,以待勤王之師。」魏藻 德曰:「大僚守畿輔,誰肯者?」偉曰:「此何等時,猶較尊卑, 計安危耶?請以一劇郡見委。」藻德哂其早計。未幾,真 定遊擊謝嘉福殺巡撫徐標迎賊。偉泣曰:「事至此乎?」 作書寄友人曰:「賊據真定,奸人滿都城,外郡上供絲 粟不至,諸臣無一可支危亡者,如聖主何?平時誤國 之人,終日言門戶而不顧朝廷,今當何處伸狂喙耶?」 賊薄都城,守兵乏餉,不得食。偉出貲市餅餌以饋。已 而城陷,偉歸寓,語繼室耿善撫幼子。耿泣曰:「我獨不 能從公死乎?」因以幼子屬其弟,衣新衣,上下縫,引刀 自剄,不殊,復投繯,遂絕,時年二十三。偉欣然曰:「是成 吾志。」移其屍於堂,援筆書壁曰:「翰林院檢討、東宮日 講官汪偉,同繼室耿氏死」節,貽子觀書,勉以忠孝。乃 自經。福王時,贈少詹事,諡《文烈》。
吳甘來
編輯按《明外史》本傳:「甘來,字和受,江西新昌人。父之才,西 安府同知。甘來與兄泰來同舉鄉試。崇禎改元,甘來 成進士,授中書舍人。後三年,泰來亦成進士,授南京 太常博士。五年,甘來擢刑科給事中,伉直敢言。戶部 尚書畢自嚴下獄,抗疏救之。帝重法繩下,朝士坐大 辟者累累,甘來疏請停刑。蕪湖設關,商舟多覆沒,甘」 來請罷征。七年,西北大旱,疏言:「秦、晉間人相食,父子 兄弟不相顧。陛下發粟以賑,猶恐被澤者少。乃山西 難民,半為總兵官張應昌等殺以冒功,中州諸郡畏 曹變蛟,兵甚於賊,臣實痛之。」又言:「賞罰者,將將大機 權也。陛下加意邊陲,賞無延格。乃紅夷獻俘,黔、蜀爭 功,昌黎死守,功猶待勘。急則用其死綏,緩則束以文 法。且封疆之罰,武與文二,內與外二,士卒與將帥二。 受命建牙,或逮或逐,以封疆罪罪之。而跋扈將帥罪 狀已暴,止於戴罪。偏裨不能令士卒,將帥不能令偏 裨,督撫不能令將帥,將聽賊自來自去,誰為陛下翦 凶逆者?」帝納其言,為下令申飭。吏部侍郎張捷薦用 呂純如,甘來疏爭,且劾捷宜罷,事乃止。憂歸,服闋,起 吏科,進兵科右給事中。乞假歸。十五年起歷戶科都 給事中。列上《練兵足餉》十事。又陳開礦之害。時封疆 大吏多假護藩名,棄封守,移善地,致列城崩潰。甘來 極論其弊。一日,帝詰戶部尚書倪元璐餉額,甘來,元 璐門生也,進曰:「臣科與戶曹表裡,餉可按籍稽。臣所 慮者,兵聞賊而逃,民見賊而喜。恐不特無餉之患,宜 急輕賦稅、收人心。」帝頷之。甘來遘疾,連請告。會帝命 編修陳名夏掌戶科,甘來、喜得代。不數日,賊薄都城。 時泰來已官禮部員外郎,甘來屬歸事母,而己誓必 死。明日城陷,有言駕南幸者。甘來曰:「上明且決,必不
輕出。」乃疾走皇城,不得入,返作《絕命》辭畢,盡取疏草焚之,曰:「當賊寇縱橫,徒持議論,無益毫末。留之釣後世名罪彌大耳。」正衣冠北向拜,投繯死。福王時,贈太 常卿,諡「忠節。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