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020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二十卷目錄

 氏族總部雜錄

 氏族總部外編

氏族典第二十卷

氏族總部雜錄

編輯

《禮記曲禮》:「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其擯於天子也,曰 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謂之伯父,異姓謂之伯舅。九州 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天子同姓謂之叔父,異姓謂 之叔舅。」

「諸侯滅」同姓名。

《坊記》:「君不與同姓同車,與異姓同車不同服,示民不 嫌也。」

《周禮》秋官司儀詔王儀:「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 異姓,天揖同姓。」庶姓無親者也。土揖,推手小下之 也。時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舉之。

《潛夫論卜列篇》:「今俗人有妄博姓於五音,設五宅之 符第,其為誣也甚矣。古有陰陽,然後有五行。五帝右 據行氣,以生人民,載世遠,乃有姓名敬民。名字者,蓋 所以別眾猥而顯此人爾,非以絕五音而定剛柔也。 今俗人不能推紀本祖,而反欲以聲音言語定五行, 誤莫甚焉。夫魚處水而生,鳥據巢而卵,即不推其本」 祖,諧音而可,即呼鳥為魚,可內之水乎?呼魚為鳥,可 棲之木邪?此不然之事也。命駒曰犢,終不為馬。是故 凡姓之有音也,必隨其本生祖所土也。太皞木精,承 歲而王,夫其子孫咸當為角。神農火精,承熒惑而王, 夫其子孫咸當為徵。黃帝土精,承鎮而王,夫其子孫 咸當為宮。少皞金精,承太白而王,夫「其子孫咸當為 商。顓頊水精,承辰而王,夫其子孫咸當為羽。雖號百 變,音行不易。」俗工又曰:「商家之宅,宜西出門,此復虛 矣。五行當出乘其勝,入居其隩,乃安吉。商家向東入, 東入反以為金伐木,則家中精神日戰鬥也,五行皆 然。」又曰:「宅有宮商之第,直符之歲,既然者,放其上增 損門數,即可以變其」音而過其符邪?今一宅也,同姓 相代,或吉或凶;一宮也,「同姓相代,或遷或免」;一宮也。 成康居之日以興,幽厲居之日以衰。由此觀之,吉凶 興衰,不在宅明矣。

《通典》呂才《卜宅雜論》秩:「《易》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 人易之以宮室,蓋取諸大壯。逮於殷周之際,乃有卜 擇之文,故《詩》稱『相其陰陽』,《書》雲『卜惟洛食』,此則卜擇 吉凶,其來尚矣。至於近代師巫,更加五姓之說。言五 姓者,謂宮、商、角、徵、羽,天下萬姓,悉總配之,行事吉凶, 依此為法。至如張王等為商,武、庾等為羽,欲以同』」韻 相求。及其以柳姓為宮,以趙姓為角,又非四聲相管。 其間亦有同是一姓,分屬宮商,復有複姓數字,徵羽 不別,驗於經典,本無斯說。諸陰陽書亦無此語。直是 野俗口傳,竟無所出之處。唯按《堪輿經》云:「黃帝對於 天老,乃有五姓之言。」且黃帝之時,不過姬姜數姓,暨 於後代,賜族者多,至如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雍、郜、曹、 滕、畢、原、酆、郇,並是姬姓;子孔、殷、宋、華、向、蕭、亳、皇甫,並 是子姓苗裔。自餘諸國,準例皆然。因邑授官,分枝布 葉,未知此等諸姓,是誰配屬宮、商?又檢《春秋》以陳、衛 及秦,並同水族;齊、鄭及宋,皆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 或繫所屬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宮、商、角、徵,共相 管攝。此則事不稽「古,義理乖僻」者也。

《白孔六帖》:前漢去古未遠,風俗質略,故太上皇無名, 媼無姓。然《唐宰相世系表》敘劉氏所出云:「晉士會適 秦歸晉,有子留於秦,自為劉氏。秦滅魏,徙大梁,生清, 徙沛,生仁,號豐公,生煓,字執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 漢高祖也。高祖之父,《漢史》不載其名,而唐史乃載之, 亦可一笑。

武后嘗問張說曰:「諸儒言氏族皆本炎、黃之裔,則上 古無乃無姓乎?」說曰:「古未有姓,自炎帝之姜,黃帝之 姬,始因所生地而為之姓。其後或以官,或以國,或以 王父之字,始為賜族,久乃為姓。唐虞抵戰國,姓族漸 廣。周衰,列國既滅,其民各以舊國為之氏。下及兩漢, 人皆有姓,故姓之以國者,韓、陳、許、鄭、魯、衛、趙、魏為多」, 後曰:「善。」近世乃有五姓,謂宮也、商也、角也、徵也、羽也, 以為天下萬物悉配屬之,以處吉凶。然言皆不類,如 張王為商,武庾為羽,是以音相諧附。至柳為宮,趙為 角,則又不然。其間一姓而兩屬,「複姓」數字,不得所歸, 是直野人巫師說爾。

嬾真子。古人重譜系,故雖世胄綿遠,可以考究。淵明 《命子詩》云:「天集有漢,眷於愍侯。赫赫愍侯,運當扳龍。 撫劍風邁,顯茲武功。泰誓山河,啟土開封。」今按《漢書 高帝功臣表》:開封愍侯陶舍,以左司馬從漢破代,封侯。昔高帝與功臣盟云:「使黃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 永存,爰及苗裔。」所謂泰誓山河,謂此盟也。高帝功臣 「百有二十人,舍其一也。」又云:「亹亹丞相,允迪前從,渾 渾長源,鬱鬱洪河。群川載導,眾條載羅。時有語默,運 同隆窊。」此蓋謂陶青也。今按《漢高帝功臣表》:開封愍 侯陶舍,封十一年薨。十二年,夷侯青嗣,四十八年薨。 《漢百官表》:孝景二年六月,丞相嘉薨。八月癸未,御史 大夫陶青為丞相。七年六月乙巳,丞相青免,太尉周 亞夫為丞相。所謂「群川眾條」,以喻枝派之分散也。語 默隆窊,以言自陶青後,未有顯者也。淵明乃長沙公 之曾孫,然《侃傳》不載《世家》,獨於此見之。後世累經亂 離,譜籍散亡,然又士大夫因循滅裂,不如古人,所以 家譜不傳於世,惜哉!

《揮麈前錄》:太上皇帝中興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名 之嫌者,而遊宦參差不齊,倉卒之間,各易其姓,仍其 字而更其音者,勾濤是也。加金字者,鉤光祖是也。加 絲字者,絇紡是也。加草頭者,苟諶是也。改為句者,句 思是也。增而為句龍者,如淵是也。由是析為數家,累 世之後,婚婣將不復別。文潞公自雲「敬暉之後,以國」 初翼祖諱而改。今有「苟」字,子孫與《文氏》所云相同,蓋 本一族,亦是仕於南北,失於相照,與此相類。

《貴耳集》:天寶間,楊貴妃寵盛,安祿山、史思明之作亂, 遂有「楊安史」之謠。嘉定間,楊太后、史丞相、安樞密亦 有「楊安史」之謠。時異事異,姓偶同耳。

《西溪叢語》:「姓氏之學,莫盛於元和《姓纂》,皆自南北朝 以官職富貴相高溢,至於唐,崔、盧、李、鄭,糾紛可鄙。若 以聖賢所本,如子姓、媯姓、姬姓、姜姓之類,各分類聖 人受姓所由來,以訖《春秋》所紀,用《世本》、荀況譜、杜預 《公子譜》為法,則唐、虞三代列國諸侯俱可成書,此似 是太史公欲為而未就者耳。漢以後精力博求,不難」 考其淵源至今也。

《類苑》氏族之譌久矣。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裔也。此 三者實一姓也。自分為三:泒、濅、遠、濅、忘,則為三族矣。 退之所謂「徐與秦俱出,韓與何同姓」之類是也。揚子 雲於蜀無他揚,今此揚姓不復見,亦皆雜於楊矣。錢 鏐有吳、越,吳越之人避其諱,以劉去偏傍而為金;王 審知據閩,閩人避其諱,以沈去水而為尤。二姓實一 姓也。今之稱複姓者,皆從省文,如司馬則曰「馬」,諸葛 則曰「葛」,歐陽則曰「歐」,鮮于則曰「於」,如此之類甚多,相 承不已,複姓又將混於單姓矣。唐永貞元年十二月, 淳于改姓為「於」,以音與憲宗名同也。至今二千年,無 復可辨。如豆盧,蓋唐大族,欽望、瑑革皆嘗為相,而此 姓今不復見,其殆混於「盧」耶?

《路史》。夫氏姓之著,人倫之所繇敘,風俗之所繇篤,亦 政教之甚急也。而世或忽之,使不明焉。然則俗之澆 惡,豈惟民之罪哉?古者司商以協民姓,民庶之家,無 妄改也。後世官曆之書,反著天老乞姓之文,此何為 耶?若是而欲氏族之不亂,不可得矣。武為蝮,楊為「梟」, 「蕭」為蛸,孫為「厲」,此惡號也,亦必有由焉。王為可頻,李 為徒何,楊為普六茹,而蔡為大利稽,此裔語也。然而 猶可稽也,奈何氏姓之書不知其由,乃復妄為之說。 如以雙姓為出蒙隻,奇姓為出伯奇,「愚」出愚公,度出 度支,軍本冠軍,「皇」本三皇,兒因語「兒」,「終」因「陸終」,「春則 自於春申」,「有則自於有巢」,「居本於先且居」,「西」本於西 門豹。謂為匠麗之變,謂「冷」為伶倫之訛,芻因於《牛 哀》之食,芻茲因於《才子》之宣,茲審出於面勢之審曲, 此何典故?又若以童為出老童,而洪出於共工,箕出 於商紂,伊由唐堯,昌由昌意,累出累祖,聃出於聃叔、 季載,而卑本於卑耳之國,其妄繆可勝概邪?上世書 必同文,而後世儒流視為小伎,漫不之習,無惑乎氏 之失其統也。且以山名非必從山,鳥名非必從「鳥」,草 木之名,豈皆傍施草木?蟲魚之字,奚必側設蟲魚?是 則國邑之名,古之從邑者甚少,今也不原其始而為 《邾郳》酆?請幫助識別此字。䢾邳,鄾鄐,《郾鄅》。𨝯《鄶,鄣》。請幫助識別此字。《邡》。請幫助識別此字。《䢵,鄪》。邭邰 鄖鄘邴鄎《鄩鄤》。請幫助識別此字。鄃邘、郜、郕、郲。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郙之類,皆因 失國避難而去邑。不知從邑者,乃後世之俗制,古希 有也。《張納碑》言「張本張星」,《柳敏碣》言柳因柳宿,果何 據耶?盧雷、陳甄既雲「聲轉仇求棗棘」,則謂仇改,惟不 學之過哉?亦不識字之所致也。往嘗謂王羲之弄筆 寫林禽為「來禽」,而世亦千年弗知,反為說曰:「果熟禽 來,而以為名。」俗儒之可笑類如此。東方生曰:「來,來為 棗,而棗陽本棘陽也。」予以是知棘祗棘,據之改為棗, 非避仇也。世之避翼祖諱者,析其字以為文,苟二氏, 而不知翼祖之諱不從苟不從文也。昔者魯之公索 氏,將祭而忘其姓,人以是占其必亡而隨之。文帝惡 隨之從辵,乃去其辵以為隋,不知隋自音妥。隋者,屍 祭鬼神之物也。守祧既祭,則藏其隋。亦云:「釁,殺裂落 肉之名也。」卒之國,以隋、裂而終,則書。名之不講,其禍 如是。然則君子可不知所戒哉!

姓也者,性也,與生俱生者也。山行十驛,形不脫祖;水

行千里,性本其處。山有形,水有性,是故性不可易。子
考證
孫十世,不免性類。我者。諸姜之性弘,諸姚之性仁,張、

王之性寬,李、趙之性慤,劉、范性急,嬴偃性雄,呂尚性 悁,熊、羊性奰,姬、黃性廣,曹、儈性褊,豈聖人固為區哉? 所以別亂兆,明人義也。《傳》曰:「男女同姓,其生不繁;行 路有禮,惟其原有以使之也。」余起《路史》,既歸天下之 氏姓,見孔氏之出高辛,老氏之出少昊,既為同著;而 後怪佛者之來,獨靡適從,不姓不氏,而孤出乎神州 之外,為其徒者纍垂出沒百千萬億,至亦自蔑其姓 氏而從之。嗟乎!彼之教以滅道,來不知所從,去不知 所往,不仁不敬,理固應爾。而乃不知先王大倫實亂 於此。今夫削頭缽食,群趨而輩脅者,誕謾誣讕,莫不 倀倀,自以為得,高視闊步,至不認其宗祖父母兄弟, 是豈名人也耶?冠婚喪祭,此人道之大者也。自天子 至庶人,兵戈戮殺,亦不過此四者而巳。而今也冠婚 易亂而無以酬生,喪祭蔑薄而無以報死,而又奚以 生為?孔子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父兄子母所以窮 理,飲食裘葛所以盡性,而歸根守白,凡所以至命也。 不窮理不足以盡性,不盡性不足以至命。」窮理至命, 固非可躐等也。而彼佛者,每得其偏,而不蔽其全,故 知性者必達乎理命,知命者必達乎理性。每執一見, 自為至足,亦可謂不知務矣。吾夫子亦何嘗蔑性而 薄命哉?雖然,弟子之惑滋甚,若《老》之說,修而上之,至 於無上清虛之境,人皆空濛,散為清陽之氣,虛無縹 渺,無有形質。從佛之說,修而上之,至於果位入三摩 地,人皆罔蕩,斂為善爽之鬼,寂冷坐結,弗復變化,而 無有君父妻子朋從之與往來。且以父祖子孫,人之 所以為際;而冠婚、喪祭,生之所以為奉者「也,奈何有 父祖而不得其所以為奉,有子孫而不得其所以為 際?父祖子孫冠、昏、喪、祭,既無以自盡,則亦奚用於有 生?寂冷坐結,觸輒散弛,而無有形質,則亦奚貴於有 我哉?」究言索理,固不足以滿神禹之一笑。是以聖人 於此,必因乎父祖子孫冠、昏、喪、祭,事上而為之制,使 之不失其本原而後已。然則教者,其可以不嚴所道, 而沈迷乎寂滅誕謾之區哉?自古及今,亦有不仁義 之真仙,若無君親之佛覺乎別生分類,人道之極摯, 聖人之所甚急而不可後者,顧可厭而棄之歟? 《雲麓漫抄》:姓氏後世不復別,但曰姓某氏,雖史筆亦 然。按《史記帝紀注》引《春秋左傳》:「無駭卒,羽父請諡與 族,公問族於眾」仲,對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 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 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為展氏。」注者云:「天子賜 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繫 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自出。」解《春秋》 者,雲「因生以賜姓」者,謂若舜之媯,禹之姒、伯夷之姜 是已。胙之土而命之氏者,若舜之有虞、禹之有夏,伯 夷之有呂是已。於字,則叔牙、季友、展無駭、臧僖伯是 已。於諡,則文、武、成、宣、宋、戴惡、衛、齊惡是已。於官,則司 馬、司徒是已。於邑,則韓、魏、趙是已。詳此諸侯既命於 天子為某公侯,則是命之氏。諸侯位卑,不得賜姓,其 有以王公及以字為氏,或以官、以邑,既無土可分,則 姓與氏無別。注《史記》者,所以有族者姓之別名之語; 姓者統百世,如周姓姬氏,所以別子孫,如魯、衛、毛、聃、 邘、晉、應、韓之分。又春秋之時,諸侯之子為大夫則稱 公子,孫則稱公孫,公孫之子與異姓之臣未賜族而 身為大夫則稱名,無駭、挾之類是也。已賜族而使之 世為大夫則稱族,如仲孫、叔孫、季孫之類是也。此諸 侯不得命氏而得命族之例也。從可知已。若夫《易》雲 「黃帝堯舜氏作」,堯舜雖非姓氏,既是天子,當一代稱 曰堯舜氏,義亦通,此又不拘姓氏之例也。

《容齋三筆》:「魏孝文自代遷洛,欲大革舊俗,既自改拓 跋為元氏,而諸功臣舊族自代來者,以姓或重複,皆 改之。於是拓跋氏為長孫氏,達奚氏為奚氏,乙旃氏 為叔孫氏,丘穆陵氏為穆氏,步六孤氏為陸氏,賀賴 氏為賀氏,獨孤氏為劉氏,賀樓氏為樓氏,勿忸于氏 為于氏,尉遲氏為尉氏,其用夏變裔之意如此。然至」 於其孫恭帝,翻以中原故家易賜蕃姓,如李弼為徒 何氏,趙肅、趙貴為乙弗氏,劉亮為《侯莫陳氏》,楊忠為 《普六茹氏》,王雄為《可頻氏》,李虎、閻慶為《大野氏》,辛威 為《普毛氏》,田宏為《紇干氏》,耿豪為《和稽氏》,王勇為《庫 汗氏》,楊紹為叱利氏,侯植為《侯伏》侯氏,竇熾為《紇豆 陵氏》,李穆為《㩉拔氏》,陸通為「《步六孤》氏」,楊纂為「莫胡 盧氏」,寇儁為「若口引氏」,段永為「爾綿氏」,韓褒為「侯呂 陵氏」,裴文舉為「賀蘭氏」,王軌為「烏丸氏」,陳忻為「尉遲 氏」,樊深為「萬紐于氏,一」何其不循乃祖彝憲也!是時 蓋宇文泰專國,此事皆出其手,遂復國姓為拓跋,而 九十九姓改為單者,皆復其舊。泰方以時俗文弊,命 蘇綽倣《周書》作《大誥》,又悉改官名,復周「六卿」之制。顧 乃如是,殆不可曉也。

《清波雜志》:「範文正復元姓,用陶朱、張祿事,世皆傳誦。 大中祥符五年,潯陽岳」作《五代史補》百餘條,蓋補 王元之《五代史》闕文未備者。其書梁事,中有鄭準,性諒直,長於牋奏。成汭鎮荊,辟為推官。汭嘗殺人亡命, 改姓郭氏,既貴,令準草表,乞歸本姓。其略曰:「臣門非 冠蓋,家本軍戎。親朋之內,盱睢為人報怨;昆弟之間, 點染無處求生。念故國以狐疑,望鄰封而鼠竄。名非 伯越,乘舟難效於陶朱。志切投秦,入境遂稱於張祿。」 如此,則前已有此聯,特文正公拈出尢為切當云: 《事文類聚》問:「姓氏如何分別?」曰:「姓是大總腦處,氏是 後來次第分別處。如魯本姬姓,其後有孟氏季氏,同 為姬姓,氏有不同。某嘗言:『天子因生以賜姓,諸侯以 字為諡,因以為族』。竊恐諡本『氏』字,先儒隨他錯處解 去,義理不通。」且如舜生於媯汭,武王遂賜陳胡公滿 為媯姓,此即因生以賜姓。如「鄭之國氏」,本子國之後, 駟氏本子駟之後,如此之類,所謂以字為氏,因為族 鼠璞。古人姓氏省文多矣,如謝射落洛疏、束、蔓、萬、姒 似莘,辛、橋、喬、熊、能、隨,隋止十餘姓,惟去邑者多,如邾、 朱、郳兒,郤、谷、鄫、曾、邵、召、鄣、章、鄁背,亦有分為二姓,微 有添減,則「𨛬」去邑從「衣」,「郇」去邑添「草」,「郜」去邑添「水。」大 率古人用字,務省繁文,姓氏從邑者多,或謂避地、避 難、避仇,未必皆然。

《宛委餘編》:世之改姓氏,如莊為嚴,殷為戴,恆為元,「奭」 為盛,以義改也;理為李,求為仇,「舅」為咎,籍為席,弘為 洪,朝為晁,以音改也;棘為棗,疏為束,仲為種,概為暨, 熊為能,鄫為曾,慎為真,劉為金,胙為作,敬為「文」為苟, 以字改也。「蔓落姒莘,橋邾郳鄶,鄣鄁郕邵隨」,「藤」為「『萬」, 「洛』似辛、喬,朱兒會章,背成召、隋、滕」,合音與字改也。亦 有因一事為萬世不易之姓,田千秋「乘小車」改「車」,「謝 服出征」改《射氏儀》以「民無上」改「是」;劉遵考以忠諫比 伍員改「員」,尤有源流可攷。逃難山谷強氏曰「潛」,遂失 本姓,一姓改為數姓者。如昋《橫四子:守墳墓》者改為 「炅」,居徐者為昋「居幽者為桂,居華陰者為炔」,此四姓 同一。昋也。勾姓本避高宗諱,勾濤則仍字更音鉤,光 祖則加金,絇紡則加絲,苟諶則加草,句思則易字勾 龍,如淵則加龍,此六姓同一勾也。後世婚姻,何自而 辯?又有因二音而訛者,員音運,俞敕救反,葉音攝,今 從正音。甄音堅,宣和唱名以「堅」呼之,不應訛為真矣。 繆或為「穆」,遂成二姓,豈源流之固異耶?複姓多北人, 而中國望族不可以義通者,乃因所居而增,「諸葛」則 諸縣之葛,「申屠」則屠原之申,「胡毋」則毋丘之胡,「閭丘」 則頓丘之閭,所謂「同門而異戶」也。

《聞見後錄:說文》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之人,其母 感天而生,故從女。」又古姓姚、媯、姬、姜之屬,皆從女者, 其義甚異,典籍難著雲。

《春明退朝錄》:趙德明歸款,真宗賜以宗姓,然不附屬 籍。晁文元草制云:「奕世荷殿邦之德,舉宗聯命氏之 榮。」寶元二年,元昊叛,詔削屬籍。非也。

《曲洧舊聞》俚語有「張、王、李、趙」之語,猶言是何等人,無 足掛齒牙之意也。宣和間,王將明、張子能、王履道、李 士美、趙聖從俱在政府。是時張、王、李、趙之語喧於朝 野,聞者莫不笑。

《井觀瑣言》:「史中凡改姓名者,如劉更生、劉歆、姚元之 之類,當其未改,則當著其舊名。元魏初,諸臣姓氏奇 複,孝文太和中,始改拓拔氏為元氏,拔拔氏為長孫 氏,達奚氏為奚氏,乙旃氏為叔孫氏,此類甚多。至西 魏恭帝初元,宇文泰廢立,乃復國姓,拓拔氏九十九 姓改為單者,皆復其舊。中原故家,多易賜番姓」,《宋書》 《南齊書》《北魏拓拔氏傳》,孝文未改姓之先,皆著其舊 姓名,乃得事實。魏收《魏書》率書新姓,溫公《通鑑》從之, 以就簡易,失其實矣。金斡離不、兀術等,其初亦只當 書其名,今《金史》盡書後所更名,宗望、宗弼之類,亦非 是。陳子經續編《通鑑》,悉書舊名,亦為有見。

《蜀都雜抄》:「蜀人多奇姓,今《百家姓》以為出於宋,故首 以趙、錢、孫、李,尊國姓也。」我朝《千家姓》亦以朱奉天運 起文,然未見有天姓者,而蜀姓或有出於二家外。自 晉魏以來,取材於門閥,故姓氏尤重。唐重八姓,論相 於此,至不許與他姓為婚姻,自八姓以下,凡有三百 五十姓。宋嘉祐中,亦有《千姓編》,鴈門卲思撰《姓解》,則 分為一百七十門,至有二千五百六十八氏。漢潁川 太守聊氏復有《萬姓譜》。古姓之存於今者鮮矣。按《左 氏》「因生賜姓,胙土命氏,以字、以諡,以官、以邑」,才五者 而已。

自複姓之外,有三字姓,如侯、莫、陳、費、也頭、吐谷渾之 類;四字姓則有自死、獨膊、井疆、六斤,皆北國之姓。夫 中國無衍語,一言見一義;北國多侈辭,數言見一義。 或曰:「中國用文字有定形,北國用聲音有長短。」 《王弇州集》:江左門高,故稱王、謝,其次則顧、陸、朱、張,淮 北則推崔、盧、李、鄭、崔浩,宗雖滅而貴不衰,隴西之李 居次。唐文皇以人主之勢,發憤而望,不蓋江左,見併 於隋,故王、謝少減。瑯琊之王,初在太原上,而隋、唐之 際,太原漸貴,至宋益貴,是亦乘除之數也。雖然,謝安 得比王?王自瑯琊、太原為周靈王太子後,北海、陳留 為齊田和後,東海亦自姬姓天水九姓為王子比干後,高平、京兆為信陵君後,又有出自楚威王後者,而 謝無聞也。王於義大也,君也,天地人一貫,三為王而 謝義辭謝也,又凋謝也。王氏二十一望,而謝二望。王 氏無論漢,即未渡江以前,而為公卿著名者十餘人, 謝固寥寥也。始興篳輅之勳,與廬陵雍容之業,又倍 蓰也,謝安得比王?

張、王、李、趙,皆黃帝所賜姓也。王氏二十一望,最貴者, 瑯琊、太原也。謝二望,會稽為貴。崔二望,清河、博陵俱 貴。盧氏一望,范陽。李氏十一望,趙郡最貴,隴西次之。 唐即隴西望也。鄭五望,滎陽為貴。顧一望,吳郡;陸二 望,朱四望。張十四望,梁氏所重三姓,皆吳郡耳。十姓 之外,劉二十五望,而彭城最貴,其先陶唐氏也。蕭二 望,蘭陵最貴,趙五望,天水最貴,楊二望,弘農為貴,周 八望,陳、徐皆六望,唐五望。

《宛委餘編》:偶一時人賦詩,有陸通姓名,人不曉所謂, 余謂此楚狂接輿也,見《莊子疏》。按《何氏餘冬序錄》考 姓名頗詳,然亦有未備者,因增記於此:倉頡姓侯剛 氏,見古篆文註;許由字武仲,見《莊子釋文》。堯姓伊祁; 少昊名摯,字青陽;帝嚳名夋;成湯字高密,見《帝王世 紀》;皋陶字庭堅;孤竹君姓墨名台,見《孔叢子註》。伯夷 名允,一名元,字公信;叔齊名智,字公達,見《論語疏》。中 子名伯遼,見周曇《詠史詩》,當作仲遼,見《帝王世紀》。彭 祖姓籛名鏗,見《論語疏》。其子名胥餘,見《莊子》司馬彪 註。老子父名乾,字元杲,見《前涼錄》。老子初生時名元 祿,見《元妙內篇》。管叔名度,見《史記注》。易牙名亞,見《孔 穎達疏》。逄蒙之弟名鴻超,楊朱之弟名布,見《列子》。「伯 樂姓孫名陽;師曠字子野」,見《莊子疏》。「公孫弘字次卿」, 見《鄒長蒨書》。子產一名美,見《左傳注》。「杜康字仲寧」,見 《魏武短歌行注》。「孟軻字子輿」,見《漢書》並《孔叢子》,又字 子居,見《聖證論》。莊周字休,見《列子注》。孫叔敖名饒,見 《孫叔碑》。「計然一名研,一名倪,又姓辛,字子文」,見《史記 索隱》。「文種字子禽」,見《吳越春秋》;陳仲子字子終,見皇 甫謐《高士傳》。漢高祖父太公名耑,見《後漢書注》,又名 熅,字執嘉,見皇甫謐《帝王世紀》。昭靈後名含,高祖兄 仲名喜;曹參字敬伯,申公名培,見《史記注》;項伯名纏, 字伯,見《漢書注》;叔孫通名何,見《楚漢春秋》;「東園公姓 轅名秉,字宣明;夏黃公姓崔,名廓,字少通;綺里季姓 朱,名暉,字文季;甪里先生姓周名述,字元道」,並見《高 士傳》。「壺關三老茂姓令狐」,見荀悅《漢紀》;楊王孫名貴, 見《西京雜記》;次非亦名荊軻,見《續博物志》;「伏生名勝, 字子賤」,見《西漢碑》;「文翁名黨,字仲翁」,見張崇文《歷代 小誌》;「張宗字諸君,杜茂字諸公」,並見《陳忠傳注》。揚子 雲所稱李士元者,名弘,見《蜀秦宓傳》;鄭子真名樸,嚴 君平名遵,見王貢《兩龔傳》注。張宗字諸公,見《陳忠傳 注》。施延字君子,見《後漢書注》。田生字子春,見《楚漢春 秋》。侯芭字鋪子,見《論衡》。丁公名固,見《楚漢春秋》。衛夫 人名鑠,字茂漪,見《翰墨志》。綠珠姓梁,白州人,見《小傳》。 呂安字仲悌,居苗姓應瑒從弟,俱見《文選注》。花卿名 驚定,見《舊唐書》。僧一行姓張名璲,見《續博物志》。竇滔 字連波,見《武后紀》。失馬塞翁姓李,見高谷詩序。 湘東王有《同姓名錄》,其書今不存,聊舉其灼灼者。在 同時,如兩曾參,一曾參殺人,而致曾子之母投杼兩 毛,遂一毛遂墮井,而致平原君之痛哭。異世則魯秋 胡因婦採桑,調其妻,投水死。漢亦有魯秋胡,求聘翟 公女,翟公誤傳調妻事,以為薄行而不許婚,俱可笑 也。其次如國師公劉秀,以名應《圖讖》,為王莽所殺,而 取王莽者為光武亦劉秀。莽遣太師安新公王匡攻 更始定國上公王匡不勝,為所執殺。唐李尚書益,與 宗人尚書益者,俱赴飲,據上坐,因笑曰:「今日兩副坐 頭俱李益。」代宗用韓翃知制誥,宰相以平盧幕府員 《外及江淮刺史請上書》,「春城無處不飛花。」絕句云:用 此韓翃而員外得之,事皆奇。其他同時者,漢時兩韓 信,俱高帝時,一封楚王,一封韓王;三召平,一故秦東 陵侯,一為陳王、上柱國,一齊相。恐東陵侯即陳王柱國為陳封者秦自王 翦父子外少徹侯矣不應有東陵侯兩王恢,俱武帝時,一浩侯,一大行 謀,誘匈奴者也。兩王臧,武帝朝,一二年以郎中令自 殺,一六年為太常。兩王商,俱成帝外戚,一為丞相樂 昌侯,一為大司馬成都侯。兩王章,俱哀帝時,一河平 三年以太僕為右將軍,六年復為太常,一四年以京 兆尹直言死。兩王崇,俱平帝時,一新甫侯故丞相嘉 子,一大司空扶平侯。魏兩王烈:一字彥方,有隱德,一 字長體,有道術。晉兩王渾,一為涼州刺史,係戎之父, 一為司徒係濟之父。兩王澄,一即濟弟封侯,一即戎 從弟荊州都督。兩孫秀,一吳降將,一趙王倫嬖臣,俱 拜驃騎將軍,封公;兩周撫,一為王敦將,一為彭城內 史。《誅梁》兩王琳,一散騎常侍,一德州刺史。唐兩李光 進,俱代宗朝,一為光弼弟,一為光顏兄,俱蕃將,賜姓, 為節度使,封公。兩李繼昭,俱昭宗時,一為孫德昭,一 為符道昭,俱賜姓名,降朱梁為使相。宋兩王著,俱太 祖時,一以文學典制,一以書學待詔。金兩訛可,俱大 將。稍先後者:吳兩公子慶忌,一王僚子,一夫差末年將。楚兩莊蹻:一莊王時大盜,一莊王裔孫將軍平滇。 自王者漢兩王莽,一右將軍,一大司馬。篡位者兩王 鳳,一大司馬大將軍,一更始成國上公。兩王譚,一宜 春侯,一平阿侯,兩徐幹,一都護,班超司馬,一丞相曹 操。掾晉兩劉毅,一光祿大夫,一衛將軍,兩張禹,一丞 相,一太傅,俱封侯。兩解系,一見《陶璜傳》,一自有傳。兩 王愷,一武帝舅,一安帝時丹陽尹元。兩伯顏,一太傅 淮陽王,一大丞相、秦王,兩蕭鈞,一蕭鸞子,梁武時中 書郎,一蕭瑀從子。唐太宗時率更令異代而相類者, 兩王肅,曹魏中領軍,為魏制禮,元魏尚書令,亦為魏 制禮。兩王殷,朱梁以節度使叛誅,後周太祖亦以節 度使誅。兩王彥章,梁大將,為晉擒吳統軍,為楚擒。兩 王珪,唐侍中,宋左僕射、門下侍郎,皆門下相也。兩王 溥:一唐懿宗,一周世宗,俱宰相。仙人有兩王喬,其一 即子晉也,其一為柏人,令天墮玉棺以葬者。僧有兩 智永:一梁書僧,一宋畫僧。光武時固始侯李通,魏武 時都亭侯李通,衛大夫王孫賈,齊大夫王孫賈。魏徐 邈,字景山,見重,武帝為侍中。晉徐邈,字仙民,見重武 帝為中書舍人。魏將軍張遼,漢兗州刺史。張遼字叔 高。漢中郎將江革,梁御史中丞江革。梁李膺為蜀使, 至郡,武帝悅之,問曰:「今李膺何如昔李膺?」對云云。晉 文公有舅犯,平公有咎犯,善隱任政。李密以祖母老 辭官。後魏李密以母老習醫。又隋末蒲山公李密,則 天時王方慶為相。又王方慶「領尚藥奉御。高宗初,張 昌宗為修文館學士,則天永,張昌宗為春官侍郎。」 漢宗室多同名者,其自列侯以下,或應有之,乃至諸 王,亦自相犯,何也?豈非以宗正之失職耶?余不能盡 志,姑志其顯者:四劉慶,六安王,河間孝王,更始燕王, 清河孝王;《四劉章》,城陽景王,高密頃王,齊哀王,常山 靖王;三劉嘉,梁「荒王、瑯琊康王,漢中王三劉雲,《城陽 哀王》、廣德夷王、《東平煬王》三劉定,沛釐王、彭城頃王、 甘陵貞王兩劉長,淮南厲王、濟陰悼王兩劉榮,臨江 閔王、沛幽王兩劉遂,趙叛王、梁夷王兩劉交,楚元王、 濟北懷王兩劉壽,濟北惠王、瑯琊恭王兩劉勃,濟北 貞王、常山王兩劉勝,中山靖王、平原懷王兩劉武,梁」 《孝王》。《城陽惠王》兩劉元《淮陽文王》《淮陽王》。即更始兩劉 旦,燕剌王,長沙煬王;兩劉賀,泗水戴王,昌邑王;兩劉 授,河間頃王、膠東共王;兩劉寵,陳愍王,樂安夷王。夫 以王賀廢主,然泗水先封,名之同猶可也,淮南竄死 趙遂,燕、旦以反絕國,何所取而同之?此大不可解者 也。

《續文獻通考》:「四姓,漢明帝時有四姓小侯,乃樊、郭、陰、 馬四外戚也。」元魏第甲、乙、丙、丁為四姓。唐以崔、盧、李、 鄭為四姓,各有不同。

《漢書貨殖傳》有姓偉,姓其姓,偉其名也。《儒林傳》:「丁姓 子孫從榮廣受」《穀梁春秋》,丁其姓,姓其名,子,孫其字 也。

《六帖》云:「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謂姓名同音 也。《巵言》又云:周之時有魯大夫眾仲。余又謂周之時 有衛大夫承成,戰國之時有韓大夫摎留,漢之時有 虞禹、張章,三國之時有奚熙。《北燕錄》有光祿大夫乙 逸,而我朝亦有大理卿周舟。

《萬姓統譜》:歐陽文忠公、蘇明允各為世譜,文忠依漢 《年表》,明允以禮大宗小宗為次,雖例不同,皆足以考 其世次也。然文忠所謂「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 敘,則禽獸不若也。」其譏切世之人,可謂至矣。然歐陽 氏得姓凡幾年,其間文學之士蓋亦多矣,文忠始為 之譜,斯言恐未為得也。

《見聞搜玉》:唐鄭準為荊南節度使成汭從事,汭本姓 郭,代為作《乞歸姓表》云:「名非霸越,浮舟難效於陶朱; 志在投秦,出境遂稱於張祿。」其後范文正公以隨母 冒姓朱,登第後乞歸姓表遂全用之云:「志在投秦,入 境遂稱於張祿;名非霸越,乘舟偶效於陶朱。」議者謂 文正公襲用古人全語,然實范氏當家故事,非攘竊 也。

《珍珠船》四姓:滎陽鄭、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皆為鼎 甲。太原王亦四姓之匹,而呼為「鈒鏤王家」,謂銀質而 金飾也。

氏族總部外編

編輯

《續文獻通考》:「方外異姓天皇氏,姓望,名獲,字子潤;地 皇氏,姓岳,名鑑,字子元;人皇氏,姓愷,名胡,字文生。其 說出洞神部,乃晉人托上清紫微元君偽作者。 元始天尊姓樂,名靜信見《度人經》。」

《玉門子》姓玉名剛。

《九靈子》,姓皇,名化。

北極子姓陰,名恆。

「《絕洞子》姓李名修「《太陽子》姓離名明。」

太陽女,姓朱名翼。

太陰女,姓盧名全。

太元女,姓顓,名和。

《南極子》姓柳名融,

《黃盧子》姓葛名起。

《馬名生,姓和名君賢》。

《張道陵》,名輔。

劉根字君安。

尹軌字公度。

介象字元則。 皆見《佛仙傳》。

「河伯姓馮名夷,字公子。」見《聖賢塚墓記》《秦宗新祠頌》, 又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見《龍魚河圖》。

翁仲姓阮,見《史注》。

「太真夫人姓王名婉羅」,見《真仙通鑑》。

毛女字玉美。見《神仙傳》。

醫王子,姓古,名老師,見《本草傳序》。

「浮丘公」,姓李,見《列仙傳》。

壺公姓施名存,見《真誥》。又姓謝名元,見《丹臺錄》。 武當戴將軍姓燕名濟。

洪崖先生姓張,後洪崖先生亦姓張,名氳。 俱見《真 仙通鑑》。

東王公名倪,字君明。西王母姓楊名回。又《記事珠》云: 「姓何名婉妗。」

天翁姓張,字刺渴,名堅前天翁姓劉。

竈神名隗,又姓張,名單,字子郭。 井鬼名瓊。

「廁鬼」名頊,又姓郭名登, 見《酉陽雜俎》。

日,姓張名表,字長史。日中青帝,名圓常元,字照龍韜; 赤帝名靈丹峙,字綠虹映;白帝名皓鬱將,字迴金霞; 黑帝名澄潧渟,字元祿炎;黃帝名壽逸阜,字飆暉像 月姓文名申,字子光。月中青帝夫人,名蛾隱珠,字芬 艷嬰;赤帝夫人,名翳逸寥,字婉延虛;白帝夫人,名弄 素蘭,字鬱蓮花;黑帝夫人,名結蓮翹,字淳屬金;黃帝 夫人,名青營襟,字炅定容。

東嶽姓元丘,名目陸。南嶽姓爛,名洋光。西嶽姓浩,名 元倉。北嶽姓伏,名通萌。中嶽姓角,名普生。

東海姓鬨,名內靈,西海姓道,名洞清,北海姓喻,名淵 元。

又「東海姓何,名歸君。南海姓劉,名囂君。西海姓劉,名 漱君。北海姓吳,名禽強君。」

歲星姓碧空,名澄瀾,字青凝。夫人姓涵常,名寶容,字 飛雲。

熒惑星姓渙空,名惟淳,字散融。夫人姓陽常,名華瓶, 字元羅。

《太白星》,姓寥,名振尋字。原缺夫人姓明常,名飆空,字 娥。

《鎮星》「姓藏睦,名耽延,字」原缺夫人姓康常,名空瑤,字 非賢。

《雷公江》《赫沖》。

電母《秀文英》,

風伯方道彰,

雨師陳華夫 以上俱見《道德經》。

閻羅王名閃多。見《佛經》。

《昴》姓鞞耶尼,形如剃刀,屬火。

畢,姓頗羅,隨形如笠,屬木。

《觜》,姓𣬉黎佉耶尼,形如鹿頭屬日,又月之子。 《參》,姓天婆斯。絺形如婦人,黶屬日。

「井」姓,「同參」,形如足跡,屬日。

「鬼」,姓炮波羅𣬉,形如佛,胸屬木。 「柳」,姓同參,形如蛇,屬日。

《星》「姓實伽耶尼,形如河岸,屬火。」

張姓瞿曇,形同井,屬「福德天。」

「翼」姓憍陳如,形同井,屬林天。

軫,姓迦遮延,形如人手,屬𣬉娑黎帝。 《角》,姓貨多羅,形同軫,屬喜樂天。

亢。姓迦旃延。

「氐」姓多羅尼。 二星不載形屬。

房姓阿藍婆。形如瓔珞,屬慈利天。

心姓迦羅延。形如大麥。屬忉利天。

尾姓遮耶尼,形如蠍尾,屬臘師天。

箕姓持斧迦,形如牛角,屬清淨天。

斗,姓莫迦,還形如人拓《石屬》,不載。

牛姓《梵嵐摩》,形如牛頭屬梵天。

女姓帝利迦遮耶尼。形同心屬𣬉紐天 虛。姓同翼形如鳥。

危。姓單羅尼。形同《參》 屬俱不載。

室。姓閻浮都迦。屬「蛇頭天蠍天之子。」形不載。

壁姓陀難闍。

奎姓阿瑟吒, 形屬俱不載。

「婁姓阿含婆,形如馬頭胃姓䭾迦𣬉,形如鼎足。 屬俱不載。」以上俱出《酉陽 雜俎》。

太乙君,名臘。

甲子神名「弓隆」,呼之入水不溺。

甲戌神名「執明」,呼之入火不燒。

鍾山神鼓:

《崑崙山》《陸吾》,

泑《山蓐收》。

「日光山」,《計蒙》。

岐山《涉鼉》。

大夫山於兒。

《海北》《鍾山燭陰》。

《差丘》,北曰奢比屍。

《大人北》曰「肝榆屍。」

《朝陽谷》曰《天旻》。

《巴神》曰「孟塗。」

東《海渚偶》:請幫助識別此字。子偶京暘谷奢比屍 南海渚,不返胡余。

西海渚弇茲《月山》曰「噓。」

「北海渚禺強櫃」 以上俱見《山海經》。

《五嶽真形圖》東嶽歲請幫助識別此字。西嶽善。請幫助識別此字。《南嶽崇》。請幫助識別此字。《北嶽晨》, 請幫助識別此字。《中嶽惲》:請幫助識別此字。 《龍魚圖》:「泰山姓圓,名常龍;衡山姓丹,名靈峙;華山姓 浩,名鬱狩;恆山姓澄,名潧渟;嵩山姓壽,名逸群。 已 上呼之,令人不病。」

《東海神》姓馮,名修青,又名阿明。夫人姓朱,名隱娥,亦 名阿明。

南海神姓。名亦,夫人姓翳,名逸寥,又名祝融; 西海神姓勾大,名丘伯;夫人姓靈,名素蘭,又名巨乘; 北海神姓是,名禹帳里夫人姓結,名蓮翹,又名禺強。 《河圖》載:東方蒼帝神,名靈威仰;南方赤帝神,名赤熛 怒;中央黃帝神,名含樞紐;西方白帝神,名白招拒;北 方黑帝神,名葉光紀。

《龍魚圖》,又有「泰山將軍唐臣,霍山將軍朱丹,華山將 軍鄒尚,恆山將軍莫惠,嵩山將軍石元。」

《太公金匱》「有東海神曰勾芒,南海神曰祝融,西海神 曰蓐收,北海神曰元冥。」

《佛道二氏》,姓名可考者,阿彌陀佛姓憍屍迦。

𣬉婆屍佛、尸棄佛、𣬉舍佛,俱姓《拘若利》。 拘留孫佛、拘那舍牟尼佛、迦葉佛,俱姓迦葉。

釋迦文佛,姓剎利。

《瞿曇氏》小字頓吉訛為悉達。

彌勒佛,姓慈氏,名阿逸多。

一祖「摩訶迦葉。姓波羅門。大目犍連。名胡頭。一名《萊 服》。根。須菩提名鳩留產。」

二祖阿難。姓剎利。

三祖商那和修。姓「𣬉舍多。名舍那婆斯。」 四祖優婆麴多。姓首佗。

七祖《婆須密》。姓頗羅墮。

八祖佛陀難提姓瞿曇。

九祖伏駝密多。姓𣬉舍羅。 十一祖富那夜奢。姓瞿曇。

《十二祖》,馬鳴大士名功勝,

十五祖迦那提婆,姓𣬉舍羅。 十八祖迦耶舍多,姓蔚頭藍。

十九祖鳩摩羅多。姓婆羅門。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姓𣬉舍佉。 二十三祖鶴勒那。姓婆羅門。

二十四、祖《師子》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姓俱同。

《中國》初祖達摩。姓剎利帝,本名菩提多羅。

二祖《慧可》,姓姬。

四祖道信,姓司馬。

五祖弘忍,姓周。

六祖「慧能姓盧名能。」

僧伽大士姓何?

高坐道人名吉友。

牛頭一祖姓韋。

二祖智巖,姓華。

《鳥窠禪師姓吳,名元卿》。

大慧姓馮。

《嶽懷讓》姓「杜。」

《永嘉元覽》:姓「戴。」

石頭姓陳。

「徑山大覺」,姓朱。

馬祖道:「一姓馮。」

二祖慧海,姓朱。

《南泉》姓「王。」

《龐居士》,名蘊。

《神會》姓高。

《仰山寂會》姓葉《溈山靈祐》。姓「趙。」

《黃蘗》,姓「邢。」

《北宗神秀》姓「李。」

《嵩嶽慧安》姓「衛。」

支遁姓「關。」

佛圖澄姓帛,《邢州寺碑》云:「姓濕。」

《竺道潛》。姓王。

《竺僧虔》姓王名晞。

道安姓衛。一雲姓帛。

慧遠姓賈。

《寶誌》姓朱。

元奘姓陳名褘。

《慧頤》姓李。

《萬迴》一行俱姓張。

慧永姓鄱。

曇邕姓楊。

《僧䂮》。姓傅。 《竺道僧》。姓魏。

慧觀姓崔。

慧義姓梁。

道淵姓「寇。」

慧林姓劉。

《元暢》姓趙。

僧遠姓皇。

僧慧,姓皇甫。

《寶亮》姓徐。

《法通》姓褚。

《單道開》,姓「孟」,

《白足和尚》,名曇如。

《元高》姓魏。

僧旻姓孫。

法雲:姓周。

《智藏》姓顧。

《慧超》姓廉。

慧約姓婁。

僧稠,姓孫。

《僧達》姓李。

三軍法司,姓尉遲。

忠國師姓冉。

《圭峰》姓何。

懷素姓錢。

宣律師姓錢。

智永、智果俱姓「王。」

《齊己》姓「胡。」

貫休姓姜。

辨才,姓袁。 以上見「《佛經傳燈錄》《高僧傳》《法書要錄》」 等書。

三清姓名。《上清三尊譜錄》則云:第一度師上元真明 道君,即元始上皇丈人,法姓請幫助識別此字。諱奣,字奏正音,姓無, 名延世音,字觀觀。第二度師無上元老,即高上九天 太上真王,法姓請幫助識別此字。諱。請幫助識別此字。字。請幫助識別此字。正音姓虛無,名「上觀洞」, 字運梵靈,第三度。師即金明七真,法姓。請幫助識別此字。諱。請幫助識別此字。字。請幫助識別此字。 正音姓虛元妙,名延世明,字係上無。一在上清金相 宮,一在上清蘭宮,一在上清丹靈上宮。《大有金書》復 稱「天寶君為大洞尊神,號玉清宮;靈寶君為洞元尊 神,號上清宮;神寶君為洞神尊神,號太清宮。」此則三 清之別號也。

《六甲姓名》:甲子神名王文卿。甲戌神名展子江。甲申 神名扈文長。甲午神名衛玉卿。甲辰神名孟非卿。甲 寅神名明文章。

六丁姓名:丁卯神,名司馬,玉女,足月之。丁丑神,趙子 玉,玉女,顧炁。丁亥神,張文通玉女,曹漂之。丁酉神,臧 文公,玉女,得喜。丁未神,石叔通,玉女,寄防岐。丁巳神, 崔巨卿,玉女,明心之。以上俱見《老君六甲符》。

諸姓窅渺,本不足信,往往散見於簡編,亦博雅之士所資也。余故彙而錄之。

唐時五祖弘忍大師,黃梅人。生而無父,棄之水中不 死,人呼無姓兒。四祖道信嘗於路逢之,問:「小兒何姓?」 曰:「是佛姓。」曰:「汝無姓耶?」曰:「姓空,故無師。」因乞為弟子。 後為法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