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五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五十一卷目錄
星變部彙考二十五
宋六〈高宗建炎三則 紹興三十二則 孝宗隆興二則 乾道九則 淳熙十六則〉
庶徵典第五十一卷
星變部彙考二十五
編輯宋六
編輯高宗建炎元年星變
編輯按《宋史高宗本紀》:「建炎元年冬十月甲戌,太白晝見。 建炎三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三月乙未, 月入氐。」 又按志:「五月丙午,歲星逆行犯房。七月癸 未,犯鉤鈐。」 又按志:「八月癸丑,熒惑入鬼,犯積屍。甲 子,犯太微垣西上將星。丙寅又入太微。十月乙巳,出 太微垣東左掖門。己酉犯垣東上相。徘徊不去。」 又 按志:「三月乙未,填星犯亢。」 又按志:「七月辛巳,太白 入太微。閏八」月丙戌,犯心前星。
建炎四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六月戊寅, 月犯熒惑。 又按《志》:「六月辛巳,月犯心。七月辛亥,入 南斗魁中。八月辛卯,犯五諸侯。十二月壬辰,掩心大 星。」 又按《志》:「三月乙亥,熒惑犯左執法。七月戊辰,犯 房。八月丁丑,犯東咸。乙未,犯天江。十一月乙卯,入壁 壘陣。」 又按志:「正月癸亥,太白犯建星。」 又按《志》:「六 月戊子,熒惑」與填星合於亢。「九月壬戌,與歲星合於 斗。」 又按《志》:「十一月辛丑,太白與歲星合於南斗。」「十 二月壬午,與熒惑合於危。」 又按《志》:「七月戊辰,老人 星見於丙。」 又按《志》,「六月乙酉,星出紫微垣鉤陳。」十 月辛未,星出壁。
紹興元年星變
編輯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元年四月壬申,太白晝見。「六 月乙亥,月犯心。九月,長星見。」 按《天文志》:「九月己未, 月犯太白。」 又按《志》:「三月癸卯,月犯五諸侯西第五 星。四月癸酉,犯軒轅大星。辛巳,犯心。戊子,入羽林軍。 六月丙子,犯心。癸未,犯昴。八月辛未,犯心宿東星。癸 未,犯昴。九月辛丑,入南斗。乙巳,入羽林軍。辛巳,犯五 諸侯。『十一月己酉,犯五諸侯東第一星』。」「十二月癸未, 犯角。」 又按《志》:「正月己亥朔,熒惑入羽林。九月丙辰, 入太微。十月丁丑,犯左執法。庚辰順行出太微垣內 左掖門。十一月辛丑,犯進賢。」 又按《志》:「九月丁酉,太 白犯軒轅左角。乙卯入太微。丙辰,犯右執法。癸亥復 犯。十月戊辰,入太微。己丑,犯亢南第二星。十一月己 亥,入氐。」 又按《志》:「四月壬申,太白晝見。」 又按《志》:「九 月丁酉,太白與熒惑合於張。十一月乙卯,與填星合 於心。」 又按《志》:「九月彗星見,十二月戊寅,見於胃。」 又按《志》:「四月甲戌,星出東方,晝隕。」「七月乙未朔,星出 河鼓。八月辛未,星出羽林軍。十一月庚戌,星出婁宿 西南。丁巳,星出天槍北。十二月甲子朔,星」出大陵西 北。
紹興二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年八月甲寅,彗出胃。乙卯,減膳, 戒輔臣修闕政。九月辛酉,以彗出大赦。許中外臣民 直言時政。甲戌,彗沒乙酉,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二 月辛未,月犯五諸侯西第四星。乙亥,入太微。三月己 酉,犯心大星。五月戊寅,入羽林軍。六月乙巳,七月癸 酉,又入。辛丑,入南斗魁中。七月乙丑,犯房距星。八月 戊申,犯司怪。」 又按《志》:「八月庚寅,歲星逆行犯壁壘 陣。」 又按《志》:「正月丙申,熒惑入氐。五月乙亥,犯氐東 南星。七月乙丑,犯天江。八月戊戌,犯斗西第二星。」 又按《志》:「三月己未,填星犯東咸第三星。八月戊申,復 犯第三星。」 又按《志》:「九月庚申,太白犯天江。」 又按 《志》:「六月丙午,熒惑與填星合於房。十一月乙亥,與歲 星合於室。」 又按《志》,「十一月甲子,太白與熒惑合於 危。癸未,與歲星、熒惑合於室。」 又按《志》:「八月甲寅,彗 星見於胃。丙辰行犯土司空,至九月甲戌始滅。」 又 按《志》:「三月甲午,星出紫微垣華蓋西南。乙卯,星出角。 丁巳,星出紫微垣右樞星。戊午,星出軒轅大星西南。 閏四月乙巳,星出太微垣西右執法北。五月」癸未,星 出河鼓。
紹興三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四月辛丑, 月入南斗魁中。五月丙寅,掩心第三星。七月癸亥,入 南斗魁中。九月戊午,入南斗西第五星。十月壬寅,犯 軒轅大星。十一月丁巳,犯壁壘陣西第六星。乙丑,犯 五車。丁卯,犯五諸侯西第四星。己卯,犯斗。十二月辛
卯,犯昴。丙申,犯鬼。丁酉,犯軒轅御女。甲辰,掩心前星又按《志》:「九月壬子,熒惑順行入太微,甲寅犯右執。」
法:「乙丑,出端門。丙寅,犯左執法。十月癸巳,犯進賢。十 一月丁巳,犯亢南第一星。辛未,犯氐。甲戌,入氐。十二 月辛丑,犯房北第一星。壬寅,犯鉤鈐。癸卯,犯鍵閉。」 又按《志》:「六月甲午,太白入井。八月乙酉,犯軒轅左角 少民星。」 又按《志》:「八月戊子,熒惑與太白合於張。」 又按《志》:「四月戊子,太白與歲星合於奎。」
紹興四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四年六月乙未,太白晝見經天。是 月熒惑犯南斗。十一月戊申,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 「正月壬戌,月犯五諸侯東第一星。癸亥,犯鬼西北星。 三月乙卯,犯司怪。四月癸巳,犯房。八月癸巳,犯心後 星。十二月丙戌,犯昴西北星。」 又《按志》:「正月辛亥朔, 熒惑犯東咸。十月丙子,犯壁壘陣。戊戌,又犯西第六 星。己」亥,入羽林軍。 又按《志》:「四月庚辰,太白犯司怪。」 五月辛亥,犯輿鬼。十一月甲子,入氐。 又按《志》:「六月 庚子、十一月戊申,太白晝見經天。」 又按《志》:「二月戊 子,熒惑與填星合於箕。」 又按《志》:「二月丁酉,太白與 歲星合於婁。」 又按《志》:「三月乙亥,辰星與太白合於 畢。」
紹興五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五年四月癸未, 月犯房。十月庚辰,犯南斗。壬戌入井。十一月甲申又 入。甲午入氐。」 又按《志》:「四月壬子,歲星犯井鉞。」七月 丁丑、十月丙午,十一月庚午朔至戊子逆行入井。 又按志:「四月甲辰,熒惑入井。十月乙丑,入氐。十一月 丙戌,犯房。丁亥犯鉤鈐。乙未犯東咸。十二月乙卯,犯 天江。」 又按志:閏二月庚戌、三月癸卯、五月丁丑,填 星皆犯建星。 又按志:「正月乙卯,太白犯建。十一月 己丑,犯壁壘陣。庚寅入羽林。」 又按《志》:「閏二月丙午, 熒惑與歲星合於昴。」 又按志:「正月乙卯、十月戊申, 太白與填星合於斗。」 又按《志》:「十月壬戌,星出室東 南,赤黃而大。」
紹興六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六年五月壬午, 月犯填星。」 又按志:「正月己卯,月入井。三月甲申,犯 心大星。四月辛丑,入井。六月己未,犯昴。九月戊子,犯 軒轅右角太民。十月辛亥,犯司怪北第二星。十二月 丙午,入井。」 又按《志》:「三月庚午,歲星入井。壬辰復入, 留二十日。七月壬辰,犯鬼。癸巳,犯積屍氣。十二月壬 戌,又如之。庚申逆行,犯鬼東南星。辛酉入鬼宿內。」 又按《志》:「五月戊寅,熒惑犯壁壘陣。」 又按《志》:「五月辛 卯,太白犯畢。六月辛酉,入井。七月己巳,復犯井東北 第二星。己卯,犯水位。八月戊申,犯軒轅大星。九月戊 辰順行入太微垣。乙酉始出。丁亥犯進賢。十月辛丑 入亢。己酉入氐。辛亥,又如之。」 又按《志》:「正月壬辰,太 白晝見經天。」 又按《志》。「正月丁亥,熒惑與填星合於 斗。」 又按《志》。「七月癸酉,太白與歲星合於井。」 又按 《志》。「十月壬子,星出壁西北。」
紹興七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七年正月辛未, 月犯天街。二月辛丑,入井。三月戊辰,犯井鉞。六月丁 巳,犯井。七月甲申,又犯。九月己卯,又犯。十月丁未、閏 十月甲戌、十二月己巳,皆犯井。三月辛巳,犯斗宿西 第一星。四月乙未,犯司怪。閏十月癸酉,又犯之。五月 丁丑,犯建。八月己亥,又犯。丙午,犯房北第二星。」 又 《按志》:「正月癸亥、三月壬午,歲星逆行入鬼,犯積屍氣。」
又《按志》。二月己酉。熒惑犯諸王西第二星。四月甲
午,入井。五月庚辰,入鬼,犯積屍。 又按志:「六月己未, 填星犯牛宿南星。」 又按《志》:「五月辛巳,太白犯鬼宿 西北。六月丙辰,犯太微垣西上將。」 又按《志》:五月甲 申,熒惑與歲星、太白合於柳。閏十一月丁卯,與辰星 合於氐。 又按《志》:四月丁巳,太白與熒惑合於東井。 五月乙亥,與熒惑辰星合於井。十一月癸巳,與熒惑 合於尾。 又按志。「五月戊子。辰星與熒惑太白合於 柳。」 又按《志》。「八月壬寅。星隕於汴。」
紹興八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八年三月癸亥, 月犯井。四月戊午、七月丁未、八月甲戌、九月辛丑、十 月己巳、十二月甲子,皆犯井。乙亥,犯房北第一星。 又按志:「九月己丑,歲星犯太微垣東左執法。」 又按 志:「十二月戊午,太白入羽林軍。乙亥經行壁壘陣,入 羽林軍。」 又按志:「二月己未,熒惑與填星合於女。」 又按志:「正月乙巳,太白與填星合於女。十一月丙午 合於虛。」 又按《志》,「五月客星守婁。魯分也。」 又按志。 「十一月乙巳,星出天囷東北。」
紹興九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九年正月辛卯, 月入犯東井。四月癸丑、六月乙亥、八月己巳、九月丙 申、十月甲子、十二月己未,皆入犯東井。二月己巳,入 氐。四月癸亥、六月戊午、八月癸丑,皆入氐。六月乙未犯建西第四星。九月丙辰,掩角距星。壬戌,犯天高。十 二月丁巳,又犯。 又按志:「四月己巳,熒惑入鬼犯積 屍。」 又按《志》:「二月壬申,太白犯月星。四月癸亥,犯五 諸侯西第五星。」「五月甲申,入鬼,犯積屍氣。」「九月乙巳, 入太微垣,犯左執法。丁未始出。」 又按《志》:「三月癸卯, 太白與熒惑合於井。十一月壬申,與歲星合於角。」 又按《志》:「九月乙巳,辰星與歲星合於角。」 又按《志》:「二 月壬申,客星守亢。陳分也。」 又按《志》:「五月癸未,星出 房」宿東南。
紹興十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年正月丙戌, 月犯入井。三月辛巳、四月戊申、閏六月丁酉、八月辛 巳、十月丁亥,皆犯入井。三月辛卯,入氐。六月癸丑、七 月戊申、八月乙亥、十二月辛卯,皆入氐。閏六月乙未, 犯畢。九月丁巳,犯畢距星。十二月壬子,又犯畢。 又 按志:「正月戊子、七月辛未,歲星入氐。」 又按《志》:「十月 庚子,熒惑犯五諸侯。」 又按《志》。四月丙子,太白入氐。
又《按志》。「十二月戊子。填星與太白合於室 。」 又按
《志》:「十一月丁未,太白與填星合於危。」
紹興十一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一年正月戊 午,月犯氐。二月甲戌,犯畢。八月乙酉,皆犯畢。三月甲 辰,入井。六月乙亥,入氐。十一月乙卯,入太微垣,犯左 執法。丙辰,犯進賢。己未,犯氐東北星。十二月乙亥,入 畢,掩大星。 又按志:「七月戊午,歲星犯東咸西第二 星。」 又按志:「三月乙卯,熒惑入鬼。」 又按《志》:「八月甲 午,填星入」羽林軍。 又《按志》。「六月乙亥。太白犯井鉅 星。」 又按《志》。「三月庚子。填星與太白合於室。」
紹興十二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二年正月壬 寅,月犯畢距星。四月辛未,入太微。十一月行犯權大 星,並掩御女。」 又按《志》:「七月乙未,熒惑犯司怪。丁未, 入井。八月入鬼,犯積屍。十二月丙戌,逆行犯權大星 北第一星。」 又按《志》:「五月甲午,太白犯鬼西北星。乙 未,犯積屍氣。」
紹興十三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三年正月癸 卯,月犯權星並御女。八月己酉復掩權大星。」 又按 志。「九月辛未,熒惑與太白合於尾。」 又按志。「十二月 乙巳,太白與填星合於奎。」
紹興十四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四年正月庚 申。月入畢。掩大星。六月丁亥。犯亢距星。 又按志。「八 月庚辰。熒惑犯積屍。」 又按志。「六月癸卯。太白與熒 惑合於井。」
紹興十五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十五年夏四月戊寅,彗星出東方。 癸未,避殿減膳,命監司郡守條上便民事宜。丁亥,以 彗出,大赦。癸巳,彗沒。五月丙辰客星見。六月丁亥客 星沒。」 按《天文志》:「九月辛酉,熒惑犯天江南第一星。」
又《按志》。「八月庚寅。熒惑與太白合於氐 。」 又按志。
四月戊寅,彗星見東方。丙申,復見於參度。五月丁巳, 化為客星,其色青白。壬戌,留守張,至六月丁亥乃消。
按《杜莘老傳》:「莘老字起莘,眉州青神人。唐工部甫」
十三世孫也。幼歲時方禁蘇氏文,獨喜誦習。紹興間 進士,以親老不赴。廷對,賜同進士出身,授梁山軍教 授,從遊者眾。秦檜死,魏良臣參大政,莘老疏天下利 害以聞,良臣薦之,主管禮兵部架閣文字。彗星見東 方,高宗下詔求言,莘老上書論:「彗盭氣所生,多為兵 兆。國家為民息兵,而將驕卒惰,軍政不肅。今因天戒 以脩人事,思患預防,莫大於此。」因陳時弊十事。時應 詔者眾,上命擇其議論切當,推恩以勸之,後省以莘 老為首。進一階,遷《敕令》刪定官、太常寺主簿,陞博士。 輪對,論金將敗盟,宜飭邊備,勿恃其不來,恃吾有以 待之。上稱善再三。
紹興十六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十六年十二月戊戌,彗見西南方, 乙巳滅。 按《天文志》:「六月庚申,月掩填星。」 又按《志》: 「八月壬寅,月犯鉤鈐。」 又按志:「十月丙午,熒惑犯左 執法,甲寅出太微左掖門。」 又按志:「三月乙丑,歲星 與填星、太白合於昴。」「十月戊戌,與填星合於畢。」 又 按志:十一月庚寅,彗星見西南危宿。
紹興十七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十七年七月辛巳,太白晝見。 按 《天文志》:「三月己未,月入羽林軍。是歲凡六。三月己卯 入氐。五月甲戌、六月壬寅,十一月乙酉皆入氐。七月 癸酉入南斗。十月乙未又入。十一月甲戌犯司怪。」 又按志:「七月壬戌,歲星順行入東井,不犯星。十一月 丙戌退行入井。」 又按志:「七月己卯,熒惑順行犯房 宿。己丑」順行犯東咸。八月戊申,順行犯天江。「十月乙 酉,順行犯壁壘陣。庚寅晦,順行入羽林軍。」 又按《志「四月丙午,太白順行犯五諸侯。」「九月己卯,順行入太 微垣。庚辰,順行犯右執法。」「十一月乙丑,順行入氐。」 又按《志》:「七月辛巳,太白晝見。」 又按《志》:「七月壬戌,歲 星與太白合。」 又按《志》:「二月庚戌,太白與填星合。庚 申」與歲星合。十二月庚戌,與辰星合於南斗。 又按 志:「三月乙卯,辰星與填星合。」 又按《志》:八月己未,星 出危宿,慢流至貫索沒,青白色,有尾跡,照地明,大如 太白。 又按志:「正月乙亥,妖星出東北方女宿內,小 如歲星,光芒長五丈,二月丙寅始消。」
紹興十八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八年三月乙 丑,月犯五諸侯。壬午入羽林軍。是歲凡八。四月壬寅 入氐。五月丙寅入太微,犯東上相。六月丁酉入氐。七 月乙丑,犯房。戊辰入南斗。閏八月癸亥,又入。」 又按 志:「閏八月戊辰,熒惑順行犯太微西上將。九月癸巳, 犯太微左執法。十一月甲辰,順行入氐。十二月壬申, 順行」犯房。 又按《志》,「八月辛丑,填星順行犯東井鉞 星。」
紹興十九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九年正月辛 丑,月犯亢。二月甲戌,入南斗。丁丑入羽林軍。是歲凡 八。六月庚申,犯房。癸亥入南斗。八月戊午,又入。」 又 按志:「七月戊申,熒惑犯南斗。十月辛未,順行犯壁壘 陣,入羽林。」 又按志:「六月乙卯,太白犯井鉞。丙辰犯 東井。丁巳入東井。」 又按志:「六月壬戌,太白犯填星。」
又《按志》。「六月戊午,太白與填星合於井。七月丁未。」
與歲星、辰星合於張。
紹興二十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年二月己 未,月犯歲星。 又按《志》:「四月丁巳,月犯角。六月戊午, 入南斗。是歲凡三。壬戌入羽林軍。是歲凡五。七月己 卯,犯角距星。壬午,犯房。八月癸亥,犯昴距星。十一月 乙未,犯角距星。」 又按志:「十一月丙戌,熒惑順行犯 氐。」 又按志:「正月辛卯,填星退留守東井。」 又按志: 「九月戊子,熒惑犯歲星。」 又按《志》,「三月甲午,熒惑與 太白合於畢。九月戊子,又合於軫。」「十一月戊子,與太 白行入氐。」 又按《志》,「三月戊寅,太白與熒惑合於昴。 四月庚戌,與填星合於東井。六月甲寅,與歲星合於 翼。十月丙午,與歲星、熒惑合於軫。己巳,與熒惑合於 角。」
紹興二十一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一年正月 丙申,月入南斗。二月辛酉,犯心東星。三月丙申,入羽 林軍。是歲凡七。閏四月己丑,犯壁壘陣。八月乙亥,入 南斗。七月癸未,犯壁壘陣。十一月戊申,犯昴。」 又按 志:「十一月辛丑,歲星順行犯氐,戊申又入氐。」 又按 志:「四月戊辰,熒惑入羽林。庚午行犯壁壘陣。」 又按 《志》:「十一月己酉,太白順行入羽林軍。」 又按志。「十月 庚午,辰星入氐。」 又按志。閏四月甲午,辰星犯填星。
又《按志》,「閏四月壬辰,辰星與填星合於東井。」
紹興二十二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二年「正月 丙辰,月犯心東星。二月庚午,犯昴。是歲凡三。乙亥,犯 鬼。三月癸丑,入南斗。是歲凡四。」 又按《志》:「七月辛亥, 歲星入氐。」 又按《志》:「二月壬申,熒惑順行犯天街。三 月丙午,順行犯司怪。十一月癸卯,順行犯房宿鉤鈐。 十二月癸酉,順行犯天江。」 又按《志》:「六月甲子,太白 犯東井。乙」酉,入東井。七月辛亥,順行入鬼,犯積屍氣。 「九月壬辰,順行入太微垣。庚子,犯左執法。十月甲戌, 入氐。」 又按《志》:「十二月乙丑,歲星與熒惑合於尾。」 又按《志》:「十月己卯,熒惑與太白合於氐。十一月壬子, 與歲星合於心。」 又按《志》:「九月庚申,太白與熒惑、辰 星合於角。十月庚午,與熒惑合於亢。」
紹興二十三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三年正月 癸卯。二月庚午,月犯輿鬼。壬申,犯權御女星。三月戊 申,犯南斗。七月乙未,犯房距星。十月癸酉,犯司怪。十 一月辛丑,入東井。 又按志:「三月戊午,熒惑順行入 羽林。」 又按志:「八月辛酉,太白順行犯亢。」 又按志: 「六月甲子,太白與填星合於張。」九月癸卯,與歲星合 於尾。閏十二月癸卯。合於南斗。 又按《志》。「四月丙寅, 辰星與太白合於畢。」
紹興二十四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四年正月 庚申,月犯昴。六月丙午、十二月庚寅,皆犯司怪。戊戌, 犯昴距星。」九月己巳、十二月辛卯,皆入東井。八月戊 子,月犯歲星。 又按《志》:「八月庚戌,填星順行入太微。 紹興二十五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五年四月 庚辰、「七月己巳,月入東井。是歲凡六。六月辛丑,犯鉞。 十月庚寅,犯天關。十二月乙酉,犯司怪。八月壬寅,熒惑順行入東井。十月壬寅,退行犯東井。十一月癸酉, 退行犯司怪。」 又按志:「三月戊午,填星退行犯太微 垣西上將。」 又按志:「四月戊子,太白順行犯五諸侯。 八月癸卯,順行犯權左角少民。」十月癸卯,順行入氐。
又《按志》。「九月壬申。太白與填星合於軫。」 十一月壬
申與辰星合於尾。
紹興二十六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六年六月丁亥,流星晝隕。秋 七月丁未,彗出井。避殿減膳。 按《天文志》:正月壬子、 十月乙酉、十一月庚辰,月犯司怪,癸丑入東井。是歲 凡八。八月丙子,犯房。十月乙亥,犯牛。 又按志:「二月 丁亥,熒惑順行犯東井鉤鈐。六月甲午,順行犯太微 垣西上將。七月庚申,順行犯太微左執法。」 又按志: 「十一月庚辰,填星犯平道。」 又按《志》:「七月壬戌,太白 順行犯太微左執法。」八月丁亥,順行犯亢距星。戊戌, 順行入氐。九月乙丑,順行犯天江。十月甲申,順行犯 南斗。「閏十月辛酉,順行犯壁壘陣。」 又按《志》:「七月癸 亥,太白犯熒惑。」 又按《志》:「七月庚申,熒惑與填星合 於軫。」 又按《志》:「七月丙辰,太白與熒惑合。壬戌,與熒 惑」填星合於軫。 又按《志》:「七月丙午,彗星見東井,約 長一丈,光芒二尺。癸丑,又犯五諸侯。」 又按《志》:「六月 乙亥,星出東北方,光明照地。」
紹興二十七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七年六月 甲辰,月犯太白。 又按志:正月甲戌,月犯天關。庚寅, 月犯建。二月癸卯、三月庚午,皆入東井。是歲凡七。四 月己酉,犯房鉤鈐,又犯鍵閉。六月甲辰,犯罰,又犯東 井。七月庚午,入氐。丙子,犯羅堰。乙酉,犯天關。十一月 乙丑,犯牛。十二月辛亥,犯角宿距星。 又按《志》:「六月 癸亥,熒惑順行犯司怪。七月癸酉,又入東井。癸巳,順 行犯天樽。九月乙丑,順行犯輿鬼,又犯積屍。」 又按 《志》:「正月癸巳,填星退行犯進賢。」 又按《志》:「六月丙申, 太白順行犯井鉞。己亥、甲辰,皆入東井。七月戊子,順 行犯權左角少民星。」 又按《志》:「四月壬寅,太白犯歲 星。」 又按《志》:「三月辛卯,太白與熒惑、歲星合於奎。」 紹興二十八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二十八年六月壬辰,太白晝見。癸 巳,流星晝隕。」 按《天文志》:「正月辛未,月入東井。是歲 凡五。二月甲寅,犯牛。三月庚辰,犯建。四月己酉,犯羅 堰。五月丙子,犯牛。六月丁酉,犯氐;壬寅,掩建;八月丁 酉,又掩;辛卯,犯亢;壬辰,入氐;丁未,入畢口內,犯大星。 九月甲戌,掩犯畢。十月癸巳,掩牛宿距星;癸丑,犯氐 距星。」十一月辛巳、十二月戊申,入氐。丁未,犯亢。 又 按《志》:「七月丁丑,歲星順行犯諸王。」 又按《志》:「二月癸 丑,熒惑順行犯輿鬼。乙卯又如之。六月乙未,順行犯 太微垣西右執法。」 又按《志》:「三月甲申,太白犯司怪。」 「十一月庚午,順行入氐。」 又按志:「十月癸卯,辰星入 氐。」 又按志:「六月壬辰,太白晝見。」 又按《志》:「十月乙 未,辰星犯填星。」 又按志:「二月丁未,太白與歲星合 於胃。」六月乙未,與熒惑合。十一月己未,與填星合於 亢。 又按《志》:「十月丙申,辰星與填星合於亢。」 又按 志:「六月戊戌,星晝隕,有尾長三丈,至西北沒。」
紹興二十九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九年正月 丙寅,月犯入東井。是歲凡六。乙亥,犯氐距星。二月癸 卯,入氐方口內。是歲凡四。甲辰,犯西咸。三月己未,犯 天高。壬申,犯東咸。乙亥,犯建星。四月辛卯,犯權右角 太民。甲辰,犯羅堰。五月甲子,犯亢。六月戊申,犯附耳。 庚申,入氐。丙寅,犯羅堰。七月癸巳,掩牛宿距星。九月 丁酉,入畢口,犯大星。」「十一月壬辰,犯畢。十二月己巳, 犯亢距星。壬申,犯東咸。」 又按《志》,「六月己酉、閏六月 辛酉,歲星順行入犯東井。七月戊戌,順行犯天樽。十 二月己巳,入犯東井。」 又按《志》:「六月壬子,熒惑順行 犯司怪。」「閏六月壬戌,順行入東井。是月戊辰,又如之。 庚辰,順行犯天樽。七月戊申,順行犯輿鬼。辛」亥,入鬼, 犯積屍氣。「十月辛未,順行犯太微垣西上將。十二月 辛酉,留太微垣內屏西南星十日。」 又按《志》:「閏六月 己未,熒惑與歲星合於井。」 又按《志》:「八月戊寅,星出 紫微垣西南,約長三尺,赤黃色,西南急流,至鉤陳大 星東北沒。」 又按《志》:「十一月癸未,太白順行,犯壁壘 陣西勝星。戊戌,順行入羽林軍。」
紹興三十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十年六月壬 子,月犯熒惑。 又按志:「正月戊戌,月入氐。二月乙丑 又入。是歲凡五。三月甲申入東井。是歲凡三。七月戊 子犯牛。八月乙卯又犯。九月庚辰犯南斗。十月庚申 掩入畢。十一月庚寅入犯東井。」 又按志:「十一月辛 巳,填星順行犯房。壬寅順行犯鍵閉。」 又按志:「六月 丙辰,太白」順行犯天關。壬申,入東井。「八月癸亥,順行 犯權大星。丁巳,犯權左角少民星。」十月庚申,順行入 氐。 又按《志》:「七月己亥,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七月庚子,熒惑與填星合於氐。」 又按《志》:「七月丙申,太白 與歲星合於柳。」
紹興三十一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三十一年六月庚申,彗出角。九月 壬午,流星晝隕。」 按《天文志》:「正月甲申,月犯東井。是 歲凡五。二月乙卯,犯權星、御女,庚申,入氐。三月戊子, 又入,是歲凡五。四月辛亥,犯太微垣西上將星。辛巳, 犯平道星。戊子,犯牛距星。戊戌,犯畢距星。七月丁丑, 犯西咸。癸未,犯牛;癸巳,入畢大星。九月丙申,犯太微 東左執法星。十一月壬午,掩畢。辛卯,掩太微東上相 星。十二月壬子甲寅,犯輿鬼,掩積屍。」 又按《志》:「四月 庚申,熒惑犯太微垣西上將。八月戊申,順行入氐。九 月庚寅,犯天江。」「十一月乙酉,犯牛。」 又按《志》:「三月己 亥,填星退行,犯鍵閉。八月庚戌,順行犯房。」 又按《志》: 「六月戊辰,太白掩犯太微右執法。七月壬辰,順行犯 角宿距星。」 又按《志》,「六月甲寅,歲星與太白合於張。」
又按《志》。「十一月丁未。熒惑與歲星合於翼 。」 又按
志:「六月壬寅,太白與歲星合於星。九月庚午,與填星 合於房。十二月太白合於尾。」 又按《志》:「六月己巳,彗 星見北斗天權星東北,太史妄稱為含譽。」 又按《志》: 「六月乙卯,星出右攝提,赤白色,急流向東南沒,有尾 跡,大如歲星。丁巳,星出,青白色,自東北急流向東南 沒,有尾跡,大如盞口。甲子,星出氐,赤黃色,慢流至角 宿天」田沒。初小後大如太白,後有小星隨之。九月壬 午,星晝隕,約長三丈。 又按《志》,「六月戊午大角星東 北生角。」
紹興三十二年,星變。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十二年正月 丁丑,月掩畢宿大星,犯附耳。庚辰,犯東井。是歲凡七。 戊子,入氐,是歲凡二。己丑,犯西咸。二月庚戌,犯酒旗。 壬子,入太微西,掩右執法星。乙卯,犯亢。己亥,犯太微 西上將。戊辰,入太微。辛巳,犯進賢。四月癸未,犯牛。五 月庚午,犯太微東上相星。庚辰,入羽林軍。」九月壬寅、 十「一月、十二月皆入。戊子,入畢,掩犯大星及附耳。七 月甲辰,掩建。十月丙寅,又掩。九月庚戌,入畢。十二月 壬申,又入。十月己卯,犯司怪。」 又按《志》,「正月戊寅,歲 星退行入太微。二月戊戌,退行犯太微垣西上將星。 乙巳,退行,逆出太微西門。五月庚子,順行犯太微垣 西上將星。乙巳,復順行犯太微。乙酉,順行」犯右執法。 十月庚午,順行犯進賢。 又按志:「閏二月壬午,熒惑 退行犯進賢。五月癸巳,順行入犯氐。」 又按志:「正月 丁亥,太白順行犯建。二月己亥,順行犯牛。」 又按志: 「八月辛未,熒惑與填星合於尾。」「十一月壬戌,與太白 合於羽林軍。」 又按《志》:三十三年正月癸巳,月犯太 白。二月己亥,月犯歲星。〈按紹興三十二年孝宗即位無三十三年也志疑誤〉
孝宗隆興元年星變
編輯按《宋史孝宗本紀》,隆興元年七月丙申,太白晝見經 天。 按《天文志》:三月丙申、四月丙子、七月戊戌,月皆 犯填星。 又按《志》:「二月己巳,月入東井。是歲凡六。癸 酉犯權大星。七月丙申、十月壬子,皆入氐。壬寅,犯壁 壘陣勝星。十月甲子又犯。癸卯,入羽林軍。是歲凡三。 十月丙午,犯權。十二月丁卯掩天高,戊辰犯天關。」 又按《志》:「十月戊子,歲星順行犯氐。」「十一月庚寅,又入 氐。」 又按《志》:「八月壬午,熒惑犯長垣。九月乙未,犯太 微垣西上將。」「十月庚申,入太微垣東,犯左執法。癸未, 犯進賢。」「十二月甲戌,入氐。」 又按《志》:「六月丙子,太白 入東井。八月乙酉,犯權左角少民星。九月辛丑,入太 微。庚戌,犯左執法,入守垣內,壬子始出。十月辛酉」,順 行犯進賢。十一月戊戌,犯房。庚子,犯鍵閉。十二月庚 申,順行犯天籥。辛未,犯建。 又按《志》:「七月丙申,太白 經天,晝見。」 又按《志》:九月丁酉,太白犯熒惑。十二月 甲子,太白犯填星。 又按志:十一月庚寅,歲星與太 白合。 又按志:七月壬寅,熒惑與辰星合於柳。十二 月壬申,與歲星合於氐。 又按《志》:八月庚辰,太「白與 熒惑合於張。十月丁丑,與歲星合於亢。十二月辛酉, 與填星合於箕。」 又按《志》,「六月丁丑,星出尾宿,青白 色,向東南慢流沒。七月壬寅,星出天市垣內,赤色,向 西北慢流,至右攝提西南沒,炸散小星二十餘顆有 聲,尾跡大如太白。丙午,又出天市垣,慢流至氐宿沒, 青白色,微有尾跡,小如填星。癸丑」,星出織女,急流向 貫索西北沒,青白色,明大如土星,照地。丙辰,星出輦 道,急流入天棓西南沒,赤黃色,有尾跡,小如土星。八 月庚申,星出羽林軍,赤黃色,向東南,急流至濁沒。戊 辰,星出虛宿,赤黃色,急流至牛宿西南沒。壬申,星出 天市垣,赤青色,慢流至西咸西北沒。癸酉,星出壁宿, 赤黃色,急流犯王良星沒,如太白。丙子,星出羽林軍 門,青白色,慢流,委曲行至東南濁沒。辛巳,星出南斗, 赤黃色,慢流入羽林軍沒,有尾跡,大如金星。次有星 一,赤黃色,有尾跡,亦如金星,出《雲雨星》,慢流向西南, 至女宿之下沒。戊子,星出羽林軍門,東南慢流至濁 沒,青白色,有尾跡,大如土星。又星一,青白色,出天倉向東南,急流,有尾跡,小如木星,至濁沒。九月庚戌,星 出紫微垣外坐,赤黃色,向西北,急流抵紫微垣內,坐 尚書星沒。十一月庚寅,星出軫宿,急流向東南,騎官 星沒,赤黃色,有尾跡,大如木星。丁未,飛星出天船,急 流向紫微垣外,坐內廚西北沒,炸出二小星,青白色, 有尾跡,照地明,大如木星。
隆興二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二年六月戊辰,太白晝見。秋七月 庚子,太白經天。」 按《天文志》:「正月戊子,月入羽林軍, 是歲凡六。甲午,入畢。二月甲子,入東井,是歲凡五。己 巳,犯長垣。辛未,入太微,掩犯左執法井上相星。三月 辛卯,犯東咸。四月丙申,入氐。七月丁亥,入太微,犯內 屏星。八月乙丑,犯壁壘陣。十月丁卯,犯畢。庚辰,入氐。 十一月丁亥,入羽林軍。丙辰,掩司怪。己亥,犯輿鬼,掩 積屍。丁未,入氐。戊申,犯西咸。閏十一月壬戌,犯天高。 己巳,犯長垣。」 又按《志》:「二月己卯,歲星退行入氐。六 月壬申、癸未,犯氐。」 又按《志》:「正月辛亥,熒惑犯房。甲 寅,犯鍵閉。二月辛未,順行犯東咸。三月辛亥,退行犯 東咸。四月戊寅,退行犯房。七月壬子,犯天江。」己卯,順 行犯南斗。十月乙丑,順行犯周星。己巳,犯秦星。乙亥, 犯代星。十一月庚子,犯壁壘陣。癸卯,順行入羽林軍。
又按《志》,「八月庚辰,太白順行入氐。辛巳,犯氐。十月。」
己卯,犯天籥。丙寅,順行犯南斗。己巳,順行犯狗。「十一 月甲申,順行入天田。甲辰,順行犯壁壘陣。」 又按《志》: 「十月壬申,辰星入氐,至戊寅出,凡七日。」 又按《志》:「六 月戊辰,太白晝見。七月庚子,經天晝見。」 又按《志》:正 月丁亥至己丑,熒惑犯守歲星。十一月甲午,辰星犯 歲星。 又按《志》:「四月癸未,熒惑與歲星合於氐。八月 癸酉,與填星合於箕。」 又按志:「十月辛巳,填星與太 白合於斗。」 又按志:「八月己卯,太白與歲星合於氐。」 「十月丙辰,與填星合於箕。」 又按《志》:「十一月庚寅,辰 星與歲星合。」「十二月丁亥,與太白合。」 又按《志》:「二月 辛酉,飛星出權星,慢流至太微垣內五帝坐大星西 南沒,青白色,微有尾跡,大如歲星。」「六月丁丑,星出王 良,青」白色,急流犯天津,西南沒。乙卯,飛星出造父,急 流入紫微垣內鉤陳大星東南沒,青白色,大如填星。 辛亥,星出天關,急流貫入畢口,西北沒,有尾跡,照地 明,大如太白,赤黃色。十月丙辰,星出趙國,向西南,慢 流犯趙東星沒,有尾跡,大如填星,赤黃色。十一月壬 午朔,星出卯位,慢流至西南沒,有尾跡,照「地明,大如 太白,青白色。癸未,星出犯弧矢,急流至天廟東南沒, 有尾跡,大如太白,青白色。丁亥,星出天苑,向西南,慢 流至濁沒,微有尾跡,大如太白,色赤黃。癸卯,星出羽 林軍,慢流向西南,濁沒,大如太白,色赤黃。辛亥,星出 南河,向東南,慢流至翼宿沒,微有尾跡,大如太白,色 赤黃。」十二月壬午,星出弧矢,向東南,至濁沒,有尾跡, 照地明,大如太白,色青白。 又《按志》,「九月戊戌,大角 光體搖動。」十月丙子,弧矢九星內,矢一星偏西,不向 狼星。
乾道元年星變
編輯按《宋史孝宗本紀》,乾道元年三月甲寅,太白晝見。乙 亥,太白經天。 按《天文志》:乾道元年十一月庚午,月 犯熒惑。 又按志,「二月甲申、五月癸酉、十月庚寅,月 皆掩犯諸王星。戊戌,犯東咸。庚申,入太微,犯內屏。六 月壬午,又如之。甲子,入氐。六月丙戌,又入。辛未,入羽 林軍。」是歲凡八。五月辛酉,掩天江。七月丁巳,犯南斗。 八月壬午,掩、犯鉤鈐。「十二月戊戌,又掩。甲申,犯天鑰。 乙酉,掩南斗。九月壬子,又掩。庚午,入太微。十月丁酉、 十二月壬辰,皆入太微。十月庚辰,犯狗。」「十一月丁巳, 犯天街,掩諸王。」 又按《志》,「三月甲寅,熒惑犯諸王星。 八月乙酉,順行犯太微垣西上將星。辛丑,入太微。九 月庚戌,犯太微垣左執法。壬申,犯進賢。十一」月丙辰, 熒惑順行入氐。「十二月癸未,順行犯房,又犯鉤鈐。」 又按《志》:「七月丙寅,填星留守建星。」 又按《志》:「五月戊 午,太白順行犯諸王。」六月辛巳,入東井。丁未順行犯 鬼。八月癸未,入太微。「十二月庚子,順行入羽林軍。」 又按《志》:「三月甲寅,太白晝見。乙亥晝見經天。」 又按 《志》:「十二月庚子,歲星與填星合於南斗。」 又按志,「八 月辛巳,熒惑與太白合於翼。」 又按志:「七月乙卯,太 白與熒惑合於張。」 又按《志》,「三月甲戌,辰星與熒惑 合於畢。」 又按《志》,「三月丙辰,星出周國,急流至天雞 沒,微有尾跡,大如歲星,色黃白。甲子,星出張宿,慢流 向西南,至濁沒,有尾跡,照地明,大如太白,色赤黃。」「五 月丁丑,星出河鼓,白色,向東北,慢」流至濁沒,有尾跡, 照地明,大如太白。六月甲辰,星出東北,慢流向西南 沒,有尾跡,音聲大如太白,色赤黃。七月壬戌,星出西 南,慢流至東南沒,大如歲星,色赤黃。庚午,星出代國, 慢流至趙國沒,大如歲星,色青白。九月戊申,星出王 良,慢流至尾宿沒。十月癸未,星出權星東南,急流至 太微垣沒,有尾跡,照地明如太白,色青白。 又按《志》, 「八月乙巳,大角光體搖動乾道二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二年四月甲申,太白晝見。五月癸 丑,太白晝見,經天。」九月己巳,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 「正月壬子,月犯諸王。二月己卯,又犯。乙卯,掩犯五諸 侯。二月乙酉,犯權。己亥,入羽林軍。五月辛酉,又入。甲 寅,犯鍵閉。六月辛巳,入氐。八月丙子,又入。壬子,犯房。 乙酉,犯南斗,入魁。八月庚辰,又入。乙未,犯月。八月辛 巳,掩犯狗國。」「九月庚戌,犯哭。」「十一月戌午,犯權。」「十二 月壬辰,入氐。」 又按《志》:「正月乙卯,熒惑順行犯天江。 九月庚戌順行犯壁壘陣西勝星。辛亥,入壁壘陣。丙 申入羽林軍。甲子,犯壁壘陣。十月乙未,犯壁壘陣西 第八星。」 又按《志》:「二月甲午,填星犯牛。三月庚申,留 守牛宿。五月己未,掩狗國星。」 又按《志》:「三月己酉,太 白順行犯天街。」己亥,順行入鬼。九月己酉,犯明堂。十 一月辛亥,順行入氐。「十二月壬辰,順行犯南斗。」 又 按《志》:「四月甲申,太白晝見。」五月甲寅,經天晝見,庚午 晝見。 又按《志》:「十二月丁巳,歲星與填星合於牛。」 又按《志》:「二月乙酉,熒惑與歲星合於斗。三月癸酉,與 填星合於牛。」 又按《志》:「五月己未,填星與歲星合於 南斗。」 又按《志》,「三月癸酉,客星出太微垣內五帝坐 太星西,微小,色青白。」 又按《志》,「二月庚子,星出西北 方,急流至濁沒,明大如歲星,色青白。六月丙子,星出 角宿,急流至軫宿沒,有尾跡,大如太白,色赤黃。七月 己巳,星出織女,急流至天市垣內宗星沒,有尾跡,大 如歲星,青白色。十一月己未,星」出急流東南,蒼黑雲 間沒,大如歲星,色青白。十二月,星出天關,急流至外 屏星沒,有二小星隨之,赤黃色,微有尾跡,大如歲星。 乾道三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三年九月戊子,太白晝見。」 按《天 文志》:「二月戊子,月掩、犯東咸。辛卯,入南斗。三月甲寅, 入氐。四月辛巳,又入。壬申,犯五諸侯。九月癸未、十一 月戊寅,皆犯。五月乙巳,入太微。癸丑,掩犯南斗。丁丑, 犯房;庚辰,入南斗魁。七月乙巳,犯心大星。閏七月丁 丑,犯周星。戊寅,犯哭,又入羽林軍。八月乙巳,犯代。九 月庚辰,犯月星。十月戊午,犯亢。十二月壬寅,犯昴。甲 寅入氐,掩東南星。」 又按《志》:「十月乙巳,歲星犯壁壘 陣。」 又按《志》:「二月壬辰,熒惑犯月星。四月乙亥,犯司 怪。九月庚寅,犯亢。十月乙巳,入氐。十一月庚午,犯鉤 鈐。十二月己亥,犯天江。」 又按《志》:「七月乙丑,填星犯 周星。」 又按志:「十一月丁丑,太白犯羽林軍。」 又按 志,「九月戊子,太白晝見,與日爭明。」 又按志,「十一月 乙亥,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正月癸亥,太白與填星、 歲星合,十一月壬申,與歲星合。」 又按《志》:「九月甲午, 星出捲舌,急流至婁宿沒,有尾跡,大如歲星,黃白色。 又有星青白色,出北斗,急流至少宰西北沒,大如歲 星。」
乾道四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四年二月癸丑,五星皆見。五月乙 丑,太白晝見。六月辛卯朔,太白晝見,經天。辛丑,五星 皆見。」「八月己亥,五星皆見。」 按《天文志》:「十月庚子,十 一月戊申,月皆掩犯熒惑。」 又按志:「正月辛未,月犯 五車,二月丁巳,入羽林軍。是歲凡九。三月庚午,犯權。 四月庚子,犯左執法。乙巳,犯心前星。五月乙亥,入南 斗。十」月壬辰,又入。六月丙申,犯角。七月壬午,犯五車。 丙辰,入太微。八月丁未,掩天陰。十月乙未,犯壁壘陣。 戊戌,又犯。丙午,犯五諸侯。庚午,犯昴。壬申,犯司怪。癸 未,犯心。十二月乙巳,入太微,犯左執法。丁未,掩犯角。
又《按志》。「九月丙戌。歲星留守壁壘陣 。」 又《按志》三。
「月甲子,熒惑犯壁壘陣。辛巳犯壁壘陣及入羽林軍。 七月丙戌,留守天囷。十二月乙卯,犯天陰。」 又按《志》: 「八月乙卯,填星守壁壘陣。」 又按《志》:「五月己卯,太白 犯畢。辛巳入畢口內。六月丁酉,犯天關。癸卯,犯司怪。 辛亥入東井。七月庚申,犯天樽。甲戌,犯鬼。八月己亥, 犯權。丙辰入太微。九月丙寅出。十月丁酉入氐。」 又 按《志》:「五月乙丑,太白晝見,與日爭明。六月辛卯,經天。」
又《按志》。三月丁卯。熒惑犯填星 。又按志。二月庚
申。熒惑與填星合。五月壬戌與歲星合。 又按志。「二 月壬子。辰星與太白合於胃。」 又按《志》。二月壬子、六 月辛丑、八月己亥。五星俱見。
乾道五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五年六月庚寅,太白晝見。十一月 己巳,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正月癸酉,月入太微,犯 左執法。戌寅,掩心東星。二月壬辰、八月癸卯、十一月 乙丑,皆犯昴。乙亥,犯長垣。三月癸亥、六月壬子、九月 甲戌、十一月乙巳,皆掩犯五諸侯。戊辰,犯左執法;己 卯,入羽林軍。是歲凡七。四月庚子,犯心。五月甲子,犯 角」距星。庚午,入南斗。六月辛亥,犯五車。九月壬申,又 犯。七月甲子,犯箕。十月丁亥,入南斗魁,又掩第五星。
又《按志》。「正月乙亥,熒惑犯月星。甲申犯天街。三月。」
丁丑,犯東井。十一月戊子,犯天江。 又按志:「四月戊 子,填星入羽林軍。五月丙辰,留守羽林軍。七月丙戌犯壁壘陣。九月甲戌,守壁壘陣。」 又按《志》:「九月庚申, 太白犯心宿大星。」 又按《志》:六月庚寅,太白晝見。十 一月甲子晝見,庚午晝見。 又按《志》:「十一月甲子,熒 惑與太白合於房。戊辰與辰星合於心。辛巳又合於 尾。」 又按《志》:「四月乙巳,太白與熒惑合於井。」「十一月 甲子,合於房。十二月癸巳,合於尾。」 又按《志》,「六月庚 寅,辰星與歲星合。」 又按《志》,「七月甲子,星出宗正,赤 色,慢流至女宿沒,有尾跡,照地明,大如歲星。九月丙 辰,星出,赤黃色如蛇,入天棓沒。」
乾道六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光宗本紀》,六年七月太 史奏「木火合宿,主冊太子當有赦。」是時虞允文相因 請早建儲貳。孝宗曰:「朕久有此意,事亦素定。但恐儲 位既正,人性易驕,即自縱逸,不勤於學,浸有失德。朕 所以未建者,更欲其練歷庶務,通知古今,庶無後悔 爾。」 按《天文志》:正月庚申,月犯昴;戌辰犯右執法;癸 酉犯「心東星。二月辛卯,犯五諸侯。癸酉,入犯南斗。丁 未,入羽林軍。是歲凡三。三月壬戌,犯靈臺。庚午,入南 斗魁。五月己丑、七月丁亥,皆如之。五月壬戌,掩日星, 又犯房。閏五月庚寅,犯心東星。七月戊戌,犯昴。庚子, 犯五車。九月壬午,犯狗。十月壬戌,犯五車東南星。」 又按《志》:「六月癸丑、十一月丁丑,歲星犯諸王。」 又按 志:二月甲申,熒惑犯牛。七月己亥,犯諸王。 又按《志》: 「六月戊午,填星退入羽林軍。九月庚寅,又入守之。」 又按《志》:「七月乙巳,熒惑犯歲星於畢。」 又按志:「五月 戊寅,歲星與太白合於畢。」 又按志:三月甲申,熒惑 與太白合。辛卯合於女。三月戊午,合於危。丁丑與填 星合於室。七月辛巳,與歲星合於土。九月「癸卯,合於 畢。」 又按志:「正月甲子,太白與熒惑合於斗。三月壬 戌,與填星合。五月乙丑,與歲星合於昴。」 又按志:「五 月乙亥,十月庚申,五星俱見。」 又按志:「九月辛巳,星 出狼星,入弧矢,至濁沒,微有尾跡,大如填星,赤黃色。 十月庚戌,星出天囷,急流至濁沒,有尾跡,大如歲星, 赤黃色。」
乾道七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七年三月辛巳, 月犯熒惑。」 又按志:「正月甲申,月犯五車。三月甲申, 犯權星、御女。四月戌午,犯心大星。六月癸丑,掩心東 星。乙卯,掩犯南斗。」「九月丁丑,十二月丙寅皆如之。十 月乙卯,犯昴。十一月乙未,犯房宿日星。」 又按《志》:「六 月癸酉,歲星犯天樽。」「十一月癸巳,又如之。」 又按《志》: 「二月壬戌,熒惑犯東井。四月癸丑,入鬼,犯積屍。五月 己丑,犯權大星。」 又按《志》:「八月丁卯,填星退行,犯壁 壘陣東勝星。」「十月乙卯,十一月庚寅,又犯守之。」 又 按《志》:「八月丁卯,太白犯權左角少民星。九月甲申,犯 右執法,入太微垣,甲午出。十月丁卯,入氐。十一月己 卯,犯房。丙戌,犯東咸。」 又按《志》:「六月庚戌,歲星與太 白」合於井。 又按志,「二月丙寅,太白與歲星合於畢。」 「三月甲午,與熒惑合於井。」 又按志:「四月丙寅,辰星 與太白合於井。」 又按《志》,「七月戌戌,星大如拳,急流 向西北方,至濁沒,有尾跡,照地如電。」「九月甲午,透雲 星出,急流向西南方,至濁沒,高丈餘,有尾跡,照地明, 大如太白,色青白。」
乾道八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八年正月辛卯, 月犯心距星。三月丁丑,犯鬼。丙戌,犯心大星。四月癸 丑,犯房。九月戊子,犯鬼宿距星。」 又按《志》:「三月丁丑, 歲星犯天樽。十一月癸未,留守權大星。」 又按《志》:「八 月丙午,熒惑入東井。癸亥,犯天樽。十月癸卯,犯鬼。辛 亥又犯。戊午,犯積屍氣。十一月己巳,又犯鬼。」 又按 《志》:「八月壬戌,太白入氐。甲子犯氐東南星。九月癸酉 犯房。甲戌犯鉤鈐。戊子犯天江。十一月丁亥,犯壁壘 陣。」 又按《志》:「五月癸巳,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四月 辛丑,熒惑與填星合於奎。」 又按《志》:「五月癸未,太白 與歲星合於井。」 又按《志》:「十月癸卯,五星俱見, 乾道九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九年四月丙子, 月犯心。六月辛未,月掩犯心大星。 又按《志》:「五月乙 卯,歲星犯權大星。」「十月庚午,十一月庚寅,犯太微右 執法。」 又按志:「四月丁丑,熒惑犯權。五月庚戌,犯太 微垣西上將星。」「六月癸亥,犯太微垣西右執法。」 又 按志:「二月庚申,熒惑犯歲星。」七月丁巳,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三月辛丑,熒惑與歲星合於柳。四月乙丑。」
又合於星。 又按《志》。「三月辛酉。太白與填星合於奎。 七月甲寅。與歲星合於張。」
淳熙元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淳熙元年七月 戌申,月入東井。十一月戊戌、十二月乙丑,皆入。八月 乙亥,犯井鉞。十二月癸亥,犯天街。 又按《志》:「二月壬 午,歲星犯太微垣西上將星。」 又按志:「七月辛卯,熒 惑入東井,丙午入天樽。八月乙亥,犯鬼。」 又按志:「十一月甲午,太白入氐。辛亥,犯罰。十二月壬午,犯建。」 又按志:正月「丁未,太白與填星合於奎。十月乙丑,與 歲星合於軫。」 又按:志:「七月辛亥,奎宿生芒。」
淳熙二年星變
編輯按《宋史孝宗本紀》,「二年七月辛丑,有星孛於西方。」 按《天文志》:「正月壬辰,月犯井鉞。二月庚申,入東井。四 月乙卯、九月戊戌、十月癸巳皆入。六月癸亥,犯南斗。 七月戊子,犯房。閏九月乙卯,犯牛。十月癸卯,入氐。」 又按志:「四月庚申,歲星犯進賢。十月丁亥,入氐。」 又 按志:「正月庚子,熒惑犯權大星。五月甲午,犯太微西 上將。」八月乙亥,入氐。 又按志:「十一月丁卯,太白入 羽林軍。」 又按志:「閏九月丁巳,太白犯熒惑。」 又按 志:「六月丙寅,熒惑與歲星合於軫。」 又按志:「閏九月 甲寅,太白與熒惑合於尾。」 又按志:七月辛丑,有星 孛於西北方,當紫微垣外七公之上,小如熒惑,森然 蓬孛,至丙午始消。
淳熙三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三年五月壬申,太白晝見。 按《天 文志》:「五月庚午,月犯太白。」 又按志:正月乙丑、七月 己酉,月入氐。三月庚戌、九月辛酉,皆入東井。四月乙 酉,犯角宿距星。七月丁未,犯角。十二月甲寅,犯畢。 又按《志》:「三年五月己未,歲星留守氐。」 又按志:「十月 乙亥,熒惑犯太微西上將。十一月丙寅,犯太微東上 將。」 又按《志》:「十月己丑,填星犯畢。」 又按《志》:「五月癸 亥,太白犯畢。六月己卯,犯天關。丁亥,犯井鉞。辛卯,入 東井。八月戊戌,入太微,犯右執法。」 又按《志》:「五月癸 酉,太白經天,晝見。」 又按《志》:「二月庚辰,太白與填星 合於胃。五月乙丑,合於畢。六月癸巳,與熒惑合於井。」
又按《志》,「正月辛未,星出狼星,急流至濁沒」 ,尾跡照
地明大如太白,四月戊戌,星出角宿,青白色。
淳熙四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四年十一月壬戌,太白晝見。」 按 《天文志》:「四年正月庚申,月入氐。二月戌寅,入東井。七 月壬戌,十月甲申,十二月己卯,皆入。七月庚戌,犯牛 宿距星。八月丁亥,入畢宿方口內。九月甲寅,犯畢。」 又按志:「正月己巳,熒惑入太微。七月庚申,入氐。辛酉, 犯氐。八月己卯,犯房。」 又按《志》:「六月丁丑、十月甲申, 填星犯」天關。 又按志:「七月乙卯,太白犯角宿距星。」 九月辛丑,犯心前星。 又按志:十一月壬戌,太白晝 見。 又按志:「九月己亥,熒惑與歲星合於尾。」 又按 志:「九月壬子,太白與熒惑歲星合於尾。」 又按志:「五 月乙巳,辰星與太白合於井。」
淳熙五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五年正月乙卯, 月入氐。閏六月己亥、十二月皆如之。三月辛丑,入東 井。是歲凡四。閏六月庚戌乙卯,入畢宿方口內。十一 月壬申,掩畢宿附耳星。 又按《志》:「四月壬午,歲星留 守牛。」 又按《志》:「九月乙亥,熒惑犯太微右執法。十月 壬辰,出左掖門。十二月壬子,入氐。」 又按《志》:「正月壬 戌,填星留」守諸王。五月辛卯,入井。八月丙辰,留守東 井。十一月辛巳,又犯。 又按志:「閏六月己酉,填星與 熒惑合於井。」 又按志:「正月庚戌,太白與歲星合於 斗。」「十一月壬戌,合於牛。」 又按《志》:「八月乙巳,星出狼 星,急流向東南沒,微有尾跡,大如太白,青白色。」 淳熙六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六年秋七月癸未,太白晝見,經天。」
按《天文志》。「十一月己未。月犯歲星 。」 又按志。「正月。」
「甲戌,月犯太微右執法星。二月甲午,犯畢。四月辛卯, 入東井。是歲凡三。五月丁卯,入氐。十月戊申,犯左執 法,又行入太微垣,乙亥又入。十二月丁未,犯壁壘陣 西七星。」 又按《志》:「五月癸亥,歲星留入羽林軍。六月 乙巳,十一月壬戌,犯壁壘陣西第六星。八月丁未,留 守壁壘陣西第五星。」 又按《志》:「二月己酉,熒惑入氐。 三月辛未,犯氐宿距星。四月丙午,守亢。六月丙申,犯 氐。七月己未,犯房。八月己丑,犯天江。十一月乙亥,入 羽林軍。丁丑,犯壁壘陣西第七星。」 又按《志》:「正月壬 申,填星留守井鉞星。是月戊子、二月戊申,皆犯入東 井。九月庚午,留守水位。十二月戊戌,犯天樽。」 又按 《志》:「六月乙未,太白入東井。八月癸卯,犯權御女」星。十 月戊申,入氐。 又按志:「七月乙丑,太白晝見。癸未經 天。」 又按志:「十一月甲子,熒惑與歲星合於危。」 又 按《志》:「三月丁丑、六月丁酉,太白與填星皆合於井。」 又按《志》:「八月壬辰,星出紫微垣鉤陳大星,慢流至濁 沒,有尾跡,大如盞口,青白色。」
淳熙七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七年正月庚午, 月入太微,犯左執法。癸酉,入氐。三月戌辰,四月乙未、 六月庚寅、十一月甲戌、十二月辛丑,皆如之。四月壬 辰,入太微。六月丁亥、十二月丁酉,皆如之。六月乙巳, 掩畢大星。七月乙亥,入東井。是歲凡三。八月丙午,犯 權大星。十一月戊辰,又犯。十月甲午,犯畢。十二月乙丑,又犯。「十一月甲戌,入氐。」 又按志:「九月乙丑,熒惑 入太微,庚午出。十二月壬午犯氐。甲申又入。」 又按 《志》:「八月壬辰,填星入鬼,犯積屍氣。戊申犯鬼。十一月 丙辰又如之。」 又按《志》:「八月乙巳,太白入氐。」 又按 《志》:「五月乙亥,星出天市垣內東海,星慢流,炸作三小 星,有尾跡照地,大如盞口,青白色。八月丁未,星出」《貫 索》大星西北,急流至濁沒,有尾跡,照地明,大如太白, 色青白。
淳熙八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八年秋七月丙申,太白晝見經天。 乙巳,以星變,詔侍從臺諫兩省官條上時政闕失。」 按《天文志》:正月己未,月入東井。是歲凡六。二月丙申 入氐。四月戌午,六月癸丑皆入。三月己未入太微。閏 三月丁亥、八月庚午、十月癸巳又入。六月丁卯入畢。 八月壬戌、九月己丑皆入。 又按《志》:五月己卯,熒惑 入南斗。六月庚戌守箕。癸酉犯南斗。七月戌寅入南 斗。庚寅犯狗。九月戊寅,犯秦星。壬辰犯壁壘陣。「十月 辛酉,入羽林軍。」 又按《志》:「四月戌午,填星入鬼。」 又 按《志》:「五月甲辰,太白入東井。」 又按志:「七月丁丑,太 白犯填星。」 又按《志》:「六月壬申,太白與填星合於柳。」
又按《志》。「六月己巳。客星出奎宿。犯傳舍星。」 至明年。
正月癸酉,凡一百八十五日始滅。
淳熙九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九年六月庚申,太白晝見。甲子,太 白晝見,經天。九月癸巳,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十一 月癸巳,月犯太白。 又按志:六月壬戌,月入畢。八月 己未,入東井。十二月己未,入氐。 又按志:十一月庚 申,歲星守諸王星。 又按志:十一月庚午,熒惑犯氐 距星,辛未入氐。十二月戊戌,犯鉤鈐。 又按志:「十一 月己丑,填星」留守權左角。 又按志:十一月乙亥,太 白入氐。 又按《志》:六月庚申,太白晝見,甲子經天。九 月癸巳,晝見。 又按《志》:「二月壬寅,熒惑與歲星合於 胃。」 又按志:二月丙寅,太白與熒惑合於昴。五月乙 亥,與填星合於柳。十一月乙亥,又與熒惑合於氐。 淳熙十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年正月丙子, 月入東井。是歲凡二。三月乙酉入太微。三月丁丑、六 月庚子、七月丙寅、十一月壬午、閏十一月庚戌,皆入。 三月辛巳入氐。六月癸卯、七月辛未,皆入。九月癸酉 入羽林軍。十二月乙亥,犯權大星。 又按志:「七月己 巳,歲星犯天樽。」 又按志:「五月甲子,熒惑入羽林軍。 六月庚子,入壁壘陣。八月癸丑,又犯。九月戊辰,退入 羽林軍。」 又《按志》:「三月辛巳,填星留守權大星。十月 癸卯,犯太微上將。癸丑,入太微。十二月壬戌,犯上將。」
又《按志》,「閏十一月己亥,太白犯壁壘陣。」
淳熙十一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一年五月乙卯,太白晝見。 按 《天文志》:「正月己酉,月入氐。七月癸巳、八月庚申皆如 之。二月甲子,犯諸王。七月丁酉,犯南斗。十一月辛卯, 入羽林軍。」 又按志:「九月癸卯、十月辛巳,歲星皆犯 守權大星。」 又按志:「二月壬戌,熒惑犯諸王星。」 又 按志:「九月甲辰,填星入太微。十一月己亥,留守太微 垣。」 又按志:七月壬申,太白入東井。八月丁巳,犯權 大星。 又按志:五月乙卯,太白晝見。 又按志:七月 庚戌,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三月甲寅,熒惑與歲星 合於井。」 又按志:七月壬寅,太白與歲星合於柳。八 月己卯,與填星合於翼。九月乙卯,與辰星、熒惑合於 亢。 又按志:「四月乙丑,星出自中天,慢流向東北方 沒,微有尾」跡,炸作小星相從有聲,明大如太白,色青 白。
淳熙十二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二年六月戊寅,太白晝見。秋七 月丁酉,太白晝見,經天。 按《天文志》:正月戊申,月入 南斗。八月癸酉,犯五諸侯。 又按志:「十月辛亥,歲星 犯太微右執法。」 又按志:「三月丁未,熒惑入羽林軍。」
又《按志》,「四月庚午。填星守太微垣右執法 。」 又按:
《志》:「六月癸酉,太白犯太微右執法。」 又按《志》。「六月戊 寅,太白晝見。七月丁酉,經天晝見,至八月壬申始滅。」
又《按志》。「六月癸酉,太白與填星合於翼。」
淳熙十三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三年閏七月己未,五星皆伏。八 月乙亥朔,日月五星聚於軫。」 按《天文志》:「四月己巳, 月入羽林軍。五月甲申,入太微。七月甲申,犯心大星。」 「八月己卯亦如之。丁亥,犯南斗。」 又按志:「四月丙子, 熒惑犯輿鬼。」 又按志:「三月壬午,填星犯太微東上 相星。四月乙丑,入太微。乙巳留守太微垣。」 又按志: 「閏七月戊」午,五星皆伏。八月乙亥,七曜俱聚於軫。 又按《志》:「九月辛亥,星出,大如太白,色先赤後黃白,尾 跡約二尺,委曲如蛇行,類枉矢。」 按《王信傳》,信太常 少卿,兼權中書舍人。太史奏,「仲秋日月五星會於軫。」 信言:休咎之徵,史策不同。然五星聚者有之,未聞七政共集也。分野在楚,願思所以順天而應之。因條上 七事。
淳熙十四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四年六月辛卯,太白晝見。」 按 《天文志》:「三月,月犯心距星。四月甲申戊申,行犯房北 第二星。辛卯,入羽林軍。是歲凡二。五月壬子,行犯心 大星。六月庚寅,行入斗。七月丙午,掩犯房。九月乙丑, 掩犯角宿距星。」 又《按志》:「七月壬寅,熒惑犯諸王星。 甲子,犯司怪。癸未,入井。十月庚辰,留守五諸侯。」 又 按《志》:「六月甲戌,太白入井。」九月丁未,入太微。戊申,順 行犯太微右執法。丙寅,犯進賢。 又按《志》:「六月辛卯, 太白晝見。七月辛丑,經天。」 又按《志》:「十月庚辰,填星 犯太白。」 又按《志》:「四月癸未,歲星與填星合於軫。」十 月己丑,與太白合於氐。 又按《志》:五月,有星出濁際, 大如日,與日相摩盪而入。
淳熙十五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五年六月庚寅,熒惑犯太微。 按《天文志》:「正月庚申,月入南斗魁。六月丁丑、九月己 亥、十二月戊子皆如之。二月乙酉,掩心後星。六月己 丑,犯昴。丁巳,犯五車東南星。十月己卯,又犯五車。」 又按志:「正月壬子,歲星犯房北第一星。二月己巳,留 守房。五月癸亥,留守氐。」 又按志:「六月庚寅,熒惑犯 右執法。」 又按《志》:「三月丁巳、五月癸亥,填星犯亢。十 月辛卯,入氐。」 又按《志》:「九月丙申,太白犯房。十月辛 未,犯南斗魁。」 又按《志》:「六月丙子,太白與填星合於 亢。甲申,與歲星合於氐。」 又按《志》:「六月庚寅,辰星與 太白合於張。十二月壬戌,與歲星合於尾。」 又按《志》: 「二月辛未,星出天樽,大如盞口,急流至濁沒,色青白。」 淳熙十六年,星變。〈按光宗以是年六月即位月內六月以後事皆屬光宗時事〉 按《宋史》孝宗、《光宗本紀》俱不載。 按《天文志》:十六年 三月庚戌,月入南斗魁。 又按志:「六月乙未,歲星留 守天江。」 又按《志》:閏五月丙戌,熒惑犯諸王。六月丙 辰,入東井。八月乙巳,犯輿鬼。乙卯,順行入鬼,犯積屍 氣。 又按志:「正月辛丑,填星留守氐。」 又按志:閏五 月丙戌,太白入井。 又按志:「五月乙未,太白犯熒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