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第028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二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二十八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二十九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二十八卷目錄

 上元部紀事

 上元部雜錄

 上元部外編

歲功典第二十八卷

上元部紀事

編輯

《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 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 《世說》:「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正月半試鼓,衡揚桴為 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

《珍珠船》君思,晉人,正月十五夜坐室中,遣兒視月中 有異物否。兒曰:「今年當水,月中有人,被蓑帶劎。」思出 視之,曰:「非水也,將有兵,月中人乃帶甲仗矛耳。」果如 其言。

《鄴中記》:「石虎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會。」

《本事詩》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封 樂昌公主。才貌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可保,謂 其妻曰:「以君之才貌,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絕矣。 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照人,執 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於都巿,我當在,即 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 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於 都巿,有蒼頭賣《半照》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 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照以合之。仍題詩曰: 「照與人俱去,照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 其妻,仍厚遺之。

《北齊書尒朱文暢傳》:「魏氏舊俗,以正月十五夜為打 竹簇之戲,有能中者,即時賞帛。」

《隋書元冑傳》:冑為右衛大將軍,親顧益密。正月十五 日,上與近臣登高,時冑下直,上令馳召之。及冑見,上 謂曰:「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勝也。」賜宴極歡。 《柳彧傳》:彧遷治書侍御史。彧見近代以來,都邑百姓, 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觝之戲,遞相誇競,至於糜費 財力。上奏請禁絕之,曰:「臣聞昔者明主訓民治國,率 履法度,動由禮典,非法不服,非道不行,道路不同,男 女有別,防其邪僻,納諸軌度。」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 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 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以穢嫚 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內外共觀,曾不相避。高棚跨 路,廣幕凌雲,袨服靚妝,車馬填噎,肴諝肆「陳,絲竹繁 會,竭貲破產,競此一時。盡室並孥,無問貴賤,男女混 雜,緇素不分,穢行因此而生,盜賊由斯而起。寖以成 俗,實有由來,因循敝風,曾無先覺。非益於化,實損於 民。請頒行天下,並即禁斷。康哉《雅》《頌》,足美盛德之形 容;鼓腹行歌,自表無為之至樂。有故犯者,請以故違 敕論。」詔可其奏。

《長孫平傳》:「平轉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數年,會正 月十五日百姓大戲,畫衣裳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 之。」

《唐書中宗本紀》:「景龍四年正月丙寅,及皇后微行以 觀燈,遂幸蕭至忠第。丁卯,微行以觀燈,幸韋安石長 寧公主第。」

唐人《輦下歲時記》:「先天初,上御安福門觀燈,太常作 樂歌,出宮女歌舞,朝士能文者為踏歌,聲調入雲。」 《唐書嚴挺之傳》:挺之為右拾遺,睿宗好音律,每聽忘 勌。先天二年正月望夜,婆阤請然百千燈,因弛門禁。 又追賜「元年酺。帝御延喜安福門縱觀,晝夜不息,閱 月未止。挺之疏諫,以為酺者,因人所利,合劇為勸也, 不使靡敝。今𣊻衣冠,羅伎樂,雜鄭、衛之音,縱倡優之 玩,不深戒慎,使有司跛倚,下人罷劇。府縣里閻課賦 苛嚴,呼嗟道路,貿壞家產,營百戲,擾方春之業,欲同 其樂而反遺之患。」乃陳五不可,誠意忠到,帝納焉。 《朝野僉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於安 福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繡,飾以金銀,然五 萬盞燈,望之如花樹。宮女千數人,衣羅綺,曳錦繡,耀 珠翠,施香粉,妙簡。「長安萬年」少女婦千餘人,衣服花 釵,婢子亦稱是。於燈輪下踏歌三日。

《雲仙雜記》:正月十五夜,元宗於常春殿張臨光宴,白 鷺轉花,黃龍吐水,金鳧銀燕,浮光洞、攢星閣,皆燈也。 奏月分光曲,又撒閩江錦荔支千萬顆,令宮人爭拾, 多者賞以紅圈帔、綠暈衫。

《連昌宮辭》註:明皇幸上陽宮,夜新飜一曲。明夕,正月 十五日潛遊,忽聞酒樓上有笛,奏前夕所飜曲。大駭 之,密捕笛者詰之,自雲「其夕於天津橋上翫月,聞宮 中奏曲,愛其聲,遂以爪畫譜記之,即長安少年李謨也。」

《影燈記》:「上在東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陽宮,大陳燈 影,設庭燎,自禁中至於殿廷,皆設蠟炬,連屬不絕。時 有方都匠毛順,巧思結創,繒綵為燈樓二十間,高一 百五十尺,懸珠玉金銀,微風一至,鏘然成韻。」

《太真外傳》:上在華清宮,逼上元欲夜遊。陳元禮奏曰: 「宮外即是曠野,須有豫備,若欲夜遊,願歸城闕。」上不 能違諫。

《舊唐書音樂志》:「明皇每初年望夜,御勤政樓,觀燈作 樂,太常樂府懸散樂畢,即遣宮女於樓前縛架,出眺 歌舞以娛之。若繩戲竿木,詭異巧妙,固無其比。」 《開元天寶遺事》:「都中每至正月十五日,造麪繭,以官 位帖子卜官位高下,或賭筵宴,以為戲笑。」

楊國忠子弟,每至上元夜,各有千炬紅燭,圍於左右。 韓國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 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

《帝京景物略》:「上元三夜燈之始盛唐也。明皇正月十 五前後二夜,金吾弛禁然燈,永為式。」

《唐書穆宗貞獻星後傳》:「開成中,正月朢夜,帝御咸泰 殿,大然燈作樂,迎三宮太后,奉觴進壽,禮如家人,諸 王公主皆得侍。」

《雍洛靈異小錄》:「唐朝正月十五夜,許三夜夜行,其寺 觀街巷,燈明若晝,山棚高百餘尺。神龍以後,復加嚴 飭,士女無不夜遊,車馬塞路,有足不躡地,浮行數十 步者。」

《雲仙雜記》:洛陽人家,上元以影燈多者為上,其相勝 之辭曰:「千影萬影。」又各家造芋郎君,食之宜男女。仍 雲送雞肉酒,用五木缾貯之,於親知門前留地而去。 洛陽人家,正月十五日造火蛾兒,食玉粱糕。

梁鄴上元後,忽髮變如血。卜曰:「元夜食牛肺,犯天樞。」 巡使夜行禱謝,可免。

蕭餘上元夜於宣陽里酒盤下得一物,如人眼睛,其 體類美石,光彩射人。餘夜遊巿肆,閒置掌中,每行黑 闇衢巷,隨身光明,三尺毫末可鑒,後忽而飛去。 《千金月令》:上元夜登樓,貴戚例有黃柑相遺,謂之「傳 柑。」

《封氏聞見記》:「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 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梁簡文臨雍部, 禁之而不能絕。古用篾纜,今民則以大麻緪長四五 十丈,兩頭分繫小索數百條掛於前,分二朋,兩鉤齊 挽,當大緪之中,立大旗為界,震鼓叫噪,使相牽引,以 卻者為輸,名曰『拔河』。」

《清異錄》:「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 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線籠貯養之。爾後上元賣 花者取象為之,售於遊女。」

陳犀罷司農少卿,省女兄於姑蘇。適上元夜觀燈,車 馬喧騰,目奪神醉。歎曰:「涉冰霜,泛煙水,乍見此高明 世界。」遂覺神明,頓還舊觀。

《厚德錄》:竇禹鈞嘗因元宵往延慶寺,於後殿階側得 遺銀二百兩,金三十兩持歸。明日侵晨詣寺候失物 者,須臾一人果涕泣而至,禹鈞問之,對曰:「父罪犯至 大辟,遍懇親知,貸得金銀,將贖父罪。昨暮以一親置 酒,酒昏忽失去,今父罪不復贖矣。」公驗其實,遂同歸, 以舊物還之。

《宋史禮志》:「三元觀燈,本起於方外之說。自唐以後,常 於正月望夜,開坊巿門然燈。宋因之,上元前後各一 日,城中張燈,大內正門結綵為山樓影燈,起露臺,教 坊陳百戲。天子先幸寺觀行香,遂御樓,或御東華門 及東西角樓,飲從臣四夷蕃客,各依本國歌舞,列於 樓下。東華左右掖門、東西角樓、城門大道,大宮觀寺」 院,悉起山棚,張樂陳燈,皇城雉堞亦遍設之。其夕,開 舊城門,達旦,縱士民觀,後增至十七、十八夜。太祖建 隆二年「上元節,御明德門樓觀燈,召宰相、樞密、宣徽、 三司使、端明、翰林、樞密直學士、兩省五品以上官、見 任前任節度觀察使飲宴,江南、吳越朝貢使預焉。四 夷蕃客列坐樓下,賜酒食勞之,夜分」而罷。

建隆三年正月十三夜,然燈,罷內前排場戲樂,以昭 憲皇太后喪制故也。

《燕翼貽謀錄》國朝故事,三元張燈。太祖乾德五年正 月甲辰,詔曰:「上元張燈,舊止三夜。今朝廷無事,區宇 乂安,方當年穀之豐登,宜緃士民之行樂。其令開封 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後遂為例。太宗淳化元年 六月丙午,詔罷中元、下元張燈。官雖廢之,而民家猶 有私自張燈者。余曩仕山陽,中元、下元酒務張燈賣 酒,豈北方遺俗猶有存者耶?

《玉海》:雍熙二年正月己未,上元,御乾元門樓觀燈。夜 漏初上,密雪忽降,上謂宰相曰:「可各賦《觀燈夜瑞雪 滿皇州》詩,以為娛樂。」上賦詩示群臣,宰相宋琪等咸 奉和。

《宋史禮志》:雍熙五年上元節不觀燈,躬耕藉田故也。

後凡遇用兵及災變諸臣之喪皆罷
考證
《夏侯嘉正傳》:嘉正為右正言,直史館,兼直祕閣,賜緋

魚。元夕,上御乾元門觀燈,嘉正獻五言十韻詩,其末 句云:「兩制誠堪羨,青雲侍玉輿。」上依韻和以賜之,有 「狹劣終,雖舉通才列上居」之句。議者以為誠嘉正之 好進也。

《苗訓傳》:訓子守信判司天監。淳化二年,守信上言:「正 月一日為一歲之首,每月八日,天帝下巡人世,察善 惡。太歲日為歲星之精,人君之象。三元日,上元天官, 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錄人之善惡。又春戊寅、夏 甲午、秋戊申、冬甲子為天赦日及上慶誕日,皆不可 以斷極刑。」事下有司議行。

《馬知節傳》:知節知延州兼鄜延駐泊部署,邊寇將至, 方上元節,遽命張燈啟關,累夕宴樂,寇不測,即引去。 《呂蒙正傳》:「蒙正同平章事。上嘗燈夕部宴,蒙正侍上 語之曰:五代之際,生靈凋喪。周太祖自鄴南歸,士庶 皆罹剽掠,下則火災,上則彗孛,觀者恐懼,當時謂無 復太平之日矣。朕躬覽庶政,萬事粗理,每念上天之 貺,致此繁盛,乃知理亂在人。」蒙正避席曰:「乘輿所在, 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 而死者甚眾,不必盡然。願陛下視近以及遠,蒼生之 幸也。」上變色不言,蒙正侃然復位。同列多其直諒。 李助、傳昉年七十,以特進、司空致事,朝會宴饗,令綴 宰相班,歲時賜予,益加厚焉。至道元年正月望,上觀 燈乾元樓,召昉賜坐於側,酌御樽酒飲之,自取果餌 以賜。上觀京師繁盛,指前朝坊巷省署以諭近臣,今 拓為通衢長廊,因論晉、漢君臣昏闇猜貳,枉陷善良, 時人不聊生,雖欲營繕,其暇及乎?昉謂:「晉、漢之事,臣 所備經,何可與聖朝同日而語?若今日四海清晏,民 物康阜,皆陛下恭勤所致也。」上曰:「勤政憂民,帝王常 事。朕不以繁華為樂,蓋以安民為樂爾。」因顧侍臣曰: 「李昉事朕,兩入中書,未嘗有傷人害物之事,宜其今 日所享如此,可謂善人君子矣。」

《禮志》:「真宗景德元年正月十四日,賜大食、三佛齊、蒲 端諸國進奉使緡錢,令觀燈宴飲。」

《翰墨大全》:張乖崖帥蜀,增十三夜燈,謂之掛塔燈。 《三朝聖政錄》:真宗皇帝因元夕御樓觀燈,見都人熙 熙,舉酒顧宰執曰:「祖宗創業艱難,朕今獲睹太平,與 卿等同慶。」宰執稱賀,皆飲釂,獨李文靖沆終觴不懌。 明日,王文正旦問其所以,且曰:「上昨日宣勸懽甚,公 不肻少有將順,何也?」文靖曰:「『太平』二字,嘗恐諛佞之 臣以之藉口乾進。今人主自用此誇耀臣下,則忠鯁 何由以進?既謂太平,則求祥瑞而封禪之說進,若必 為之,則耗帑藏而輕民力,萬而有一,患生於意外,則 何以支?吾沆老矣,茲事必不親見,參政他日當之矣。」 其後四方奏祚,瑞無虛日,東封西祀,講求典禮,紛然 不可遏。王公追思其言,嘆曰:「李文靖真聖人也。」求文 靖畫像,置於書室中,而日拜之。予屢見前輩說此,詢 於兩家子孫,其言皆同。

《東齋錄》:宋仁宗正月十四日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 曰:「朕非遊觀,與民同樂耳。」

《軒渠錄》:司馬溫公在洛陽閒居,時上元節,夫人慾出 看燈,公曰:「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曰:「兼欲看遊人。」 公曰:「某是鬼耶?」

《歸田錄》:「嘉祐八年,上元夜,賜中書樞密院御宴於相 國寺羅漢院。國朝之制,歲時賜宴多矣,自兩府以上 皆與,惟上元一夕,祇賜中書樞密院,雖前兩府現任 使相皆不得與也。」是歲,昭文韓相、集賢曾公、樞密張 太尉,皆在假不赴,惟余與西廳趙侍郎概、副樞胡諫 議宿、吳諫議奎四人在席,酒半相顧。四人者皆同時 翰林學士,相繼登二府,前此未有也。因相與道《玉堂 舊事》,為笑樂,遂皆引滿劇飲,亦一時之盛事也。 碧雲騢,文彥博知成都,張貴妃以近上元,令織異色 錦。彥博遂令工人織金線燈籠,載蓮花,中為錦紋,貴 妃始衣之。上驚曰:「何處有此錦?」妃曰:「昨令成都文彥 博織來,以嘗與妾父有舊,然妾安能使之?蓋彥博奉 陛下耳。」上色怡。自爾屬意彥博。

《聞見前錄》:張貴妃嘗侍上元宴於端門,服所謂「燈籠 錦」者。仁宗怪問,妃曰:「文彥博以陛下眷妾,故有此獻。」 上不樂。後潞公入為宰相,臺官唐介言其過,及燈籠 錦事,介雖以對上失禮遠謫,潞公尋亦出判許州,蓋 上兩罷之也。

《錢氏私誌》:宋郊居政府,上元夜在書院讀《易》。弟祁時 為學士,是夜張燈擁妓,痛飲達旦。明日,郊令所親云: 「相公寄語學士,曾記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學喫虀煮 飯否?」學士笑云:「寄語相公,不知某年喫虀煮飯是為 甚的?」

《夢溪筆談》:狄青為樞密副使,宣撫廣西,時儂智高守 崑崙關,青至賓州,值上元令節,大張燈燭,首夜燕將 佐,次夜燕從軍官,三夜燕軍校,首夜樂飲徹曉,次夜 二鼓時青忽稱疾,暫起如內,久之,使人諭孫元規,令 暫主行酒,少服藥乃出。數使人勸勞座客至曉,各未敢退。忽有馳報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奪崑崙矣。」 《晁氏客話》:蔡君謨守福州,上元日,命民間一家點燈 七盞。陳烈作大燈,長丈餘,大書云:「冨家一盞燈,太倉 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 猶恨笙歌無妙曲。」君謨見之,還輿罷燈。

《宋史宣仁皇后傳》:上元燈宴,後母當入觀,止之曰:「夫 人登樓,上必加禮,是由吾故而越典制,於心殊不安。」 但令賜之燈燭。遂歲以為常。

《高齋漫錄》:熙寧中,上元宣仁太后御樓張燈,召集外 族。神宗數請推恩,宣仁云:「自有處分,大者絹一疋,小 者各與乳糖獅子兩箇。」中外咸仰後德。

《宋史曾公亮傳》:「公亮拜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 使,集禧觀使。明年,起判永興軍。先是,慶卒叛,既伏誅, 而餘黨越佚,自陝以西皆警備,閱義勇,益邊兵,移內 地租賦,人情騷然。公亮一鎮以靜,次第奏罷之,專務 裁抑冗費。長安豪喜造飛語,聲言營卒怨減削,謀以 上元夜結外兵為亂,邦人大恐。或勸毋出遊,公亮不」 為動,張燈縱觀,與賓佐竟夕乃歸。

《蘇軾傳》:「軾權開封府推官,會上元,敕府巿浙燈,且命 損價。軾疏言:陛下豈以燈為悅,此不過以奉二宮之 歡耳。然百姓不可戶曉,皆謂以耳目不急之玩,奪其 口體必用之資。此事至小,體則甚大,願追還前命。即 詔罷之。」

《桯史》:「宋神宗元夕張燈,王韶幼子寀方能言,珠帽錦 衣,憑家人肩以觀,為姦人乘間負去。寀覺之,亟納帽 於懷,遇內家車數乘,將入東華門,寀攀幰大呼,姦人 駭逸,遂載以入宮。帝詢知韶子,令開封府捕賊,送寀 還家,賜以壓驚金錢。」

《卻掃編》:元祐間,蔡太師以待制守永興,值上元陰雨, 連三日不得出遊,十七日雨止,欲再張燈兩夕,而吏 謂長安大府常歲張燈,所用膏油至多,皆預為備,今 盡臨時營之,決不能辦。蔡固欲之,或曰:「唯備城庫貯 油甚多,然法不可妄動。」亟命取用之,已而為轉運使 所劾。時呂汲公為相,見之曰:「帥臣妄用油數千斤,何 足加罪乎?」寢其奏不下。

《談苑》:元祐中元夕,上御樓觀燈,有御製詩。時王禹玉、 蔡持正為左右相,持正叩禹玉云:「應制上元詩,如何 使故事?」禹玉曰:「鼇山鳳輦外不可使。」章子厚笑曰:「此 誰不知?」後兩日登封,上獨賞禹玉詩,云:「妙於使事。」詩 云:「雪消華月滿仙臺,萬燭當樓寶扇開。雙鳳雲中扶 輦下,六鼇海上駕山來。鎬京春酒沾周宴,汾水秋風 陋漢才。一曲昇平人盡樂,君王又進紫霞杯。」是夕,以 高麗進樂,又添一杯。

京師上元放燈三夕,錢氏納土進錢買兩夜,今十七、 十八夜是也。

《聞見近錄》:「紹聖二年上元,幸集禧觀,出宮花,賜從駕 臣僚各數十枝,時人榮之。」

《東坡志林》:己卯上元,予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 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 僧舍,歷小巷,民蠻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 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

《宋史何執中傳》:執中為尚書左丞,加特進。政和二年, 大長公主喪,罷上元端門觀燈,執中言「不宜以長公 主故閼眾情,願特為徙日,以昭與民同樂之意。帝重 逆其請,為申五日期。」

《禮志》:「政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詔景龍門預為元 夕之具,實欲觀民風,察時態,黼飾太平,增光樂國,非 徒以遊豫為事。特賜公師宰執以下宴及御製詩四 韻,賜太師蔡京。」六年正月七日御筆:「今歲閏餘候晚, 猶未春和,晷短氣寒,於宴集無舒緩之樂。上元節移 於閏正月十四日為始。」

《艅艎日疏》:宣和五年,令都城自臘月初一日放鼇山 燈,至次年正月十五日夜,謂之預賞元宵。徽宗至日 出觀之,時有謔詞,末句云:「奈吾皇不待元宵景色來 到,恐後月陰晴未保。」

《揮麈後錄》:「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謨 殿張燈,預賞元宵曲燕近臣,命左丞王安中、中書侍 郎馮熙載為詩以進。」

《桯史》:宣和中,上元張燈,有夫婦同遊相失。婦至端門 飲賜酒,竊取金杯,衛士察送御前,婦口占《鷓鴣天》,有 「竊取金杯作證明語。上喜,以杯賜之,命黃門引歸。」 《冷齋夜話》:予自並州還江南,過都下,上元逢符寶郎 蔡子因,約相國寺未至。有道人求詩,且曰:「覺範嘗有 《寒巖寺》詩懷京師曰:『上元獨宿寒巖寺,臥看青燈映 薄紗。夜久雪猿啼岳頂,夢回山月上梅花。十分春瘦 緣何事,一掬歸心未到家。卻憶少年行樂處,軟風香 霧噴東華』。」今當為作《京師上元懷山》中也。予戲為之 曰:「北遊爛漫看並山,重到皇州及上元。燈火樓臺思 往事,管絃音律試新翻。期人未至情如海,穿巿歸來 月滿軒。卻憶寒巖曾獨宿,雪窗殘夜一聲猿。」

龔德莊罷官河朔,居京師新門。劉野夫上元夕以書約德莊曰:「今夜欲與君語令閤,必盡室出觀燈,當清 淨身心相候。」德莊雅敬其為人,危坐三鼓矣。家人輩 未還,野夫亦竟不至。俄火自門而燒,德莊窘,持誥牒 犯烈焰而出,頃刻數百舍為瓦礫之場,明目野夫來 弔且欣曰:「令閤已不出,是吾憂,幸出可賀也。」德莊心 異野夫,然不欲詰之也。

《東京夢華錄》:「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 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御 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 十餘里,擊丸蹴踘,踏索上竿。趙野人倒喫冷淘。張九 哥吞鐵劍,李外寧藥法傀儡。小健兒吐五色水,旋燒 泥丸子,大時落灰藥。榾柮兒雜劇。溫大頭,小曹,嵇琴, 黨千簫管,孫四燒煉藥方,王十二作劇術,鄒遇田地 廣雜扮,蘇十、孟宣築毬,尹常賣《五代史》,劉百禽蟲蟻, 楊文秀鼓笛,更有猴呈百戲,魚跳刀門,使喚蜂蝶,追 呼螻蟻。其餘賣藥賣卦,沙書地謎」,奇巧百端,日新耳 目。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辭出門,燈山上綵,金碧相射, 錦繡交輝。面北悉以綵結,山呇上皆畫神仙故事,或 坊巿賣藥賣卦之人,橫列三門,各有綵結金書大牌, 中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衛之門,上有大牌曰「宣 和與民同樂。」綵山左右以綵結文殊、普賢,跨獅子白 象,各於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搖動,用轆轤絞水上燈。 山尖高處用木櫃貯之,逐時放下,如瀑布狀。又於左 右門上,各以草把縛成戲龍之狀,用青幕遮籠,草上 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自燈山至 宣德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刺圍遶,謂之「棘盆。」 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綵結束,紙糊百戲人物, 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內設樂棚,差衙前樂人作 樂雜戲,並左右軍百戲在其中,駕坐一時呈拽。宣德 樓上皆垂黃緣簾中一位乃御座,用黃羅,設一綵棚, 御龍直執黃蓋掌扇,列於簾外。兩朵樓各掛燈毬一 枚,約方圓丈餘,內燃椽燭,簾內亦作樂,宮嬪嬉笑之 聲,下聞於外。樓下用枋木疊成露臺一所,綵結欄檻, 兩邊皆禁衛排立,錦袍愨頭,簪賜花,執骨朵子面。此 樂棚教坊鈞容直露臺子弟,更互雜劇。近門亦有內 等子班直排立。萬姓皆在露臺下觀看。樂人時引萬 姓山呼。

正月十四日,車駕幸五嶽觀迎祥池,有《對御》賜群臣宴至 晚還內。圍子親從官皆頂毬頭大帽,簪花紅錦團褡 戲獅子衫,金鍍天王腰帶數重骨朵。天武官皆頂雙 卷腳愨頭,紫上大搭天鵝結帶,寬衫,殿前班頂,兩腳 屈曲向後,花裝愨頭,著緋青紫三色撚金線結帶,望 仙花袍,跨弓劎,乘馬一紮鞍轡,纓紼前導御龍直一 腳指天,一腳圈曲,愨頭,著紅方勝錦襖子,看帶束帶, 執御從物,如金交椅、唾盂、水罐、果壘、掌扇。請幫助識別此字。紼之類。 御椅子皆黃羅珠蹙背,座則親從官執之,諸班直皆 愨頭錦襖束帶。每常駕出,有紅紗貼金燈籠二百對, 元宵加以琉璃玉柱,掌扇燈快行家各執紅紗珠絡 燈籠。駕將至,則圍子數重,外有一人捧月樣兀子錦 覆於馬上,天武官十餘人,簇擁扶策,喝曰:「看駕頭。」次 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執珠絡毬杖,乘馬聽喚 近侍,餘官皆服紫緋綠公服。三衙太尉、知閤玉帶,羅 列前導,兩邊皆內等子。選諸軍膂力者,著錦襖頂帽, 握拳顧望,有高聲者捶之流血。教坊、鈞容直樂部前 引,駕後諸班直馬隊作樂。駕後圍子外,左則宰執、侍 從,右則親王、宗室、南班官,駕近則列橫門十餘人擊 鞭。駕後有曲柄小紅繡傘,亦殿侍執之於馬上。駕入 燈山,御輦院人員輦前喝:「隨竿媚來。」御輦團轉一遭, 倒行觀燈山,謂之「鵓鴿旋」,又謂之「踏五花兒」,則輦官 有喝賜矣。駕登宣德樓,遊人奔赴露臺下。

十五日,詣上清宮,亦有對御,至晚回內。

十六日,車駕不出。自進早膳訖,登門,樂作卷簾,御座 臨軒,宣「萬姓先到門下者,猶得瞻見天表。」小帽紅袍, 獨卓子,左右近侍,簾外傘扇執事之人。須臾下簾,則 樂作,縱萬姓遊賞。兩朵樓相對,左樓相對,鄆王以次 綵棚幕次;右樓相對,蔡太師以次執政戚里幕次。時 復自樓上有金鳳,飛下諸幕次,宣賜不輟。諸幕次中 家妓競奏新聲,與山棚露臺上下,樂聲鼎沸。西朵樓 下,開封尹彈壓幕次,羅列罪人滿前,時復決遣,以警 愚民。樓上時傳口敕,特令放罪。於是華燈寶炬,月色 花光,霏霧融融,動燭遠近。至三鼓,樓上以小紅紗燈 毬,緣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車駕還內矣。須臾,聞樓 外擊鞭之聲,則山樓上下燈燭數十萬盞,一時滅矣。 於是貴家車馬,自內前鱗切悉南去,遊相國寺。寺之 大殿前設樂棚,諸軍作樂。兩廊有詩牌燈云:「天碧銀 河欲下來,月華如水照樓臺」,並「火樹銀花合,星橋鐵 鎖開」之詩。其燈以木牌為之,雕鏤成字,以紗絹羃之 於內,密燃其燈,相次排定,亦可愛賞。資聖閣前安頓 佛牙,設以水燈,皆係宰執、戚里、貴近占設,看位最耍 鬧。九子母殿及東西塔院,惠林、智海、寶梵競陳燈燭, 光彩爭華,直至達旦。其餘宮觀寺院,皆放萬姓燒香如開寶、景德大佛寺等處,皆有樂棚,作樂燃燈,惟禁 宮觀寺院,不設燈燭矣。次則葆真宮,有玉柱玉簾窗 隔燈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 新奇。就中蓮華王家香鋪,燈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場 打花鈸,弄椎鼓,遊人無不駐足。諸門皆有宮中樂棚, 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 多設小影戲棚子,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 之。殿前班在禁中,右掖門裏則相對。右掖門設一樂 棚,放本班家口登皇城觀看。宮中有宣賜茶酒粧粉 錢之類,諸營班院,於法不得夜遊,各以竹竿出燈毬 於半空,遠近高低,若飛星然。阡陌縱橫,城闉不禁。別 有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製新粧,競誇華麗。春情蕩 颺,酒興融怡,雅會幽歡,寸陰可惜。景色浩鬧,不覺更 闌,寶騎駸駸,香輪轆轆,五陵年少,滿路行歌,萬戶千 門,笙簧未徹。巿人賣玉梅夜蛾、蜂兒、雪柳、菩提葉、科 頭圓子、拍頭、焦䭔。唯焦䭔以竹架子出,青傘,上裝綴 梅紅縷金小燈籠子,架子前後亦設燈籠,敲鼓應拍, 團團轉走,謂之「打旋羅」,街巷處處有之。至十九日,收 燈五夜,城闉不禁,嘗有旨展日。宣和年間,自十二月 於酸棗門一名景龍門上如宣德門,元夜點照。門下亦置 露臺,南至寶籙宮,兩邊關撲買賣。晨暉。門外設看位 一所,前以荊棘圍繞,周回約五七十步,都下賣《鵪鶉 骨》。請幫助識別此字。兒、圓子、䭔拍白腸、水晶鱠、科頭細粉、旋炒栗子、 銀杏、鹽豉湯、雞段、金橘橄欖、龍眼荔枝,諸般巿合,團 團密排,準備御前索喚。以至尊有時在看位,內門司 御藥、知省太尉,悉在簾前,用三五人弟子祗應。籸盆 照耀,有同白日。仕女觀者,中貴邀住,勸酒一金盃,令 退,直至上元,謂之「預賞。」

《乾淳歲時記》:「禁中自去歲九月賞菊燈之後,迤𨓦試 燈,謂之預賞。一入新正,燈火日盛,皆修內司諸璫分 主之,競出新意,年異而歲不同,往往於復古、膺福、清 燕、明華等殿張掛,及宣德門、梅堂、三間臺等處,臨時 取旨起立。鼇山燈之名品極多,其中以蘇燈為最,圈 片大者徑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 翎毛,種種奇妙,儼然著色便而也。其後福州所進,則 純用白玉,晃耀奪目,如清冰玉壺,爽徹心目。近歲新 安所進益奇,雖圈骨悉皆琉璃所為,號「無骨燈。」禁中 嘗令作琉璃燈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機關活動,結 大綵樓貯之。又於殿堂梁棟窗戶間為涌壁,作諸色 故事,龍鳳噀水,蜿蜒如生,遂為諸燈之冠。前後設玉 柵簾,寶光花影,不可正視。仙韶內人迭奉新曲,聲聞 人間。殿上鋪連五色琉璃閣,皆毬文、戲龍百花,小窗 間垂小水晶簾,流蘇寶帶,交映璀璨。中設御座,恍然 如在廣寒清虛府中也。至二鼓,上乘小輦幸宣德門 觀鼇山,擎輦者皆倒行,以便觀賞。金爐腦麝如祥雲 五色,熒煌炫轉,照耀天地。山燈凡數千百種,極其新 巧,怪怪奇奇,無所不有。中以五色玉柵,簇成「皇帝萬 歲」四大字。其上伶官奏樂,稱念,口號致語。其下為大 露臺,百藝群工,競呈奇技。內人及小黃門百餘,皆巾 裹翠蛾,傚街坊清樂,傀儡繚繞燈月之下。既而取旨, 宣喚巿井無賴舞隊及巿食盤架。先是,京尹預擇華 潔及善歌叫者,謹伺於外。至是,歌呼競入,既經進御, 妃嬪內人而下,亦爭買之,皆數倍得直,金珠磊落,有 一夕而至富者。「宮漏既深,始宣放煙火百餘架,於是 樂聲四起,燭影縱橫,而駕始還矣。」大率傚宣和盛際, 愈加精妙,特無登樓賜宴之事,人間不能詳知耳。 都城自舊歲冬孟駕回,則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綰 者數十隊,以供貴邸豪家幕次之翫。而天街茶肆,漸 已羅列燈毬等求售,謂之「燈巿。」自此以後,每夕皆然。 三橋等處客邸最盛,舞者往來最多,每夕樓燈初上, 則簫鼓已紛然自獻於下,酒邊一笑,所費殊不多,往 往至四鼓乃還。自此日盛一日。姜白石有詩云:「燈已 闌珊月氣寒,舞兒往往夜深還。只因不盡婆娑意,更 向街心弄影看。」又云:「南陌東城盡舞兒,畫金刺繡滿 羅衣。也知愛惜春遊夜,舞落銀蟾不肯歸。」吳夢窗《玉 樓春》云:「茸茸貍帽遮梅額。金蟬羅剪紅衫窄。乘肩爭 看小腰身,倦態強隨閒鼓笛。問稱家在城東陌。欲買 千金應不惜。歸來困頓殢春眠,猶夢婆娑斜趁拍。」深 得其意態也。至節後,漸有大隊,如四國朝《傀儡杵歌》 之類,日趨於盛,其多至數十百隊。天府每夕差官點 視,各給錢酒油燭,多寡有差,且使之南至昇晹宮支 酒燭,北至春風樓支錢。終夕天街鼓吹不絕,都民士 女,羅綺如雲,蓋無夕不然也。至五夜,則京尹乘小提 轎,諸舞隊次弟簇擁前後,連亙十餘里,錦繡填委,簫 鼓振作,耳目不暇給。吏魁以大囊貯楮券,凡遇小經 紀人必犒數十,謂之「買巿。」至有黠者,以小盤貯梨藕 數片,騰身迭出,於稠人之中,支請官錢數次者亦不 禁也。李篔房詩云:「斜陽盡處蕩輕煙,輦路東風入管 絃。五夜好春隨步暖,一年明月打頭圓。香塵掠粉翻 羅帶,密炬籠綃𩰚玉鈿。人影漸稀花露冷,踏歌吹度

曉雲邊。」京尹幕次,例占巿西坊繁鬧之地,蕡燭籸盆
考證
照耀如晝。其前列荷校囚數人,大書犯由云:某人為

不合搶撲釵環,挨搪婦女。繼而行遣一二,謂之「裝燈」, 其實皆三獄罪囚,姑藉此以警姦民,分委府僚巡警 風燭,及命轄房使臣等,分任地方,以緝姦盜。三獄亦 張燈,建淨獄道場,多裝獄戶故事,及陳列獄具邸第。 好事者如清河張府蔣御藥家間設戲煙火,花邊水 際,燈燭燦然,遊人士女縱觀,則迎門酌酒而去。又有 幽坊靜巷,好事之家多設五色琉璃泡燈,更自雅潔, 靚妝笑語,望之如神仙。《白石詩》云:「沙河雲合無行處, 惆悵來遊路已迷。卻人靜坊燈火空,門門相似列蛾 眉。」又云:「遊人歸後天街靜,坊陌人家未閉門。簾裏垂 燈照樽俎,坐中嬉笑覺春溫。」或戲於小樓,以人為大 影戲,兒童讙呼,終夕不絕,此類不可遽數也。西湖諸 寺,惟三竺張燈最盛,往往有宮禁所賜,貴璫所遺者, 都人好奇,亦往觀焉。白石詩云:「珠絡琉璃到地垂,鳳 頭御帶玉交枝。君王不賞無人進,天竺」堂深夜雨時, 元夕節物,婦人皆帶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 毬、銷金合、蟬、貉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遊手浮浪輩,則以白紙為大蟬,謂之「夜蛾」,又以棗肉 炭屑為丸,繫以鐵絲然之,名「火楊梅。」節食所尚,則乳 糖丸子䭔。請幫助識別此字。科斗粉豉湯,水晶膾韭餅,及南北珍果 並皂兒糕。宜利沙澄沙糰子,滴酥鮑螺酪麪玉消膏, 琥珀餳輕餳,生熟灌藕諸色瓏。請幫助識別此字。蜜煎、蜜裹糖、瓜蔞 煎、七寶薑豉、十般糖之類,皆用鏤鍮裝花盤架車兒, 簇插飛蛾,紅燈綵盝,歌叫喧闐幕欠,往往使之吟叫, 倍酬其直。白石亦有詩云:「貴客鉤簾看御街,巿中珍 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競以 金盤鈿合,簇飣饋遺,謂之「市食合兒。翠簾銷幕,絳燭 紗籠。遍呈舞隊,密擁歌姬。脆管清」吭,新聲交秦。戲具 粉嬰,鬻歌售藝者,紛然而集。至夜闌,則有持小燈照 路拾遺者,謂之「掃街。」遺鈿墮珥,往往得之,亦東都遺 風也。

舞隊有大小,全棚「《傀儡》 《查查鬼》。」查天 李大口:一字口

《賀豐年 》,《長瓠斂》。長頭。 《兔》吉。兔毛大伯 《吃遂》 大憨

兒, 《麤妲》 麻婆子、 快活三郎, 黃金杏, 瞎判 官、 快活三娘, 沈承務, 《一臉膜》, 貓兒相公, 《洞公觜》, 《細妲》 河東子, 《黑遂》 玉缺兒 《交椅》。

《夾捧 屏風 》、男女竹馬 、男女杵歌 ,大小斫。

刀、鮑老、 《交袞》、鮑老 子弟,清音 女童、清音 諸 國獻寶, 六國朝、 四國朝, 穿心國入貢。 孫武 子教女兵, 遏雲社、 緋綠社、 《幺女 鳳》《阮嵇琴》。

《撲蝴蝶 》《回陽丹 》,《大藥 》,《瓦鼓 焦》《䭔架兒》。

《喬三教》 《喬迎酒》 《喬親事》 《喬樂神》馬明王 《喬捉 蛇》 《喬學堂》 《喬宅眷》 《喬像生》 《喬師娘》 《獨自》 《喬 地仙》 《旱划船》 《教象 裝態》 《村田樂》 《鼓 板》 《踏蹺》 《撲旗》 《抱鑼》《裝鬼》 《獅豹》蠻牌、 十齊 郎 耍和尚 劉袞、 𢿨錢行 貨、郎 打嬌惜, 其品甚夥,不可悉數。首飾衣裝,相矜侈靡,珠翠錦綺, 眩耀華麗,如傀儡、杵歌、竹馬之類,多至十餘隊。十二、 十三兩日,國忌禁樂,則有裝宅眷、籠燈、前引,珠翠盛 飾,少年尾其後,訶殿而來,卒然遇之,不辨真偽。及為 喬經紀人,如賣「蜂糖餅」、「小八塊風子」、「賣字本」、「虔婆」、「賣 旗兒」之類,以資一笑者尤多也。

燈品至多,蘇福為冠。新安晚出,精妙絕倫,所謂「無骨 燈」者。其法用絹囊貯粟為胎,因之繞綴,及成去粟,則 混然琉璃毬也。景物奇巧,前無其比。又為大屏,灌水 轉機,百物活動。趙忠惠守吳日,嘗命製「春雨堂」五大 間,左為汴京御樓,右為武林燈巿,歌舞雜藝,纖悉曲 盡,凡用千工。外此有魫燈,則雕鏤犀珀玳瑁以飾之。 珠子燈,則以五色珠為網,下垂流蘇,或為龍船鳳輦 樓臺故事。羊皮燈,則鏃鏤精巧,五色粧染,如影戲之 法。羅帛燈之類尤多,或為百花,或細眼,間以紅白,號 「萬眼羅」者,此種最奇。外此有五色蠟紙,菩提葉若沙 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又有深閨巧娃,剪紙而 成,尤為精妙。又有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 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有貴邸嘗出新 意,以細竹絲為之,加以綵飾,疏明可愛。穆陵喜之,令 製百盞。期限既迫,勢難卒成。而內苑諸璫,恥於不自 己出,思所以勝之,遂以黃草布剪縷加之點染,與竹 無異。凡兩日百盞,已進御矣。

《吹劎錄》:象山知荊門,上元嘗設醮,乃講「《洪範》錫福章」 以代之。

《齊東野語》:穆陵初年,嘗於上元日清燕殿排當,恭請 恭聖太后。既而燒煙火於庭,有所謂地老鼠者,徑至 大母聖座下,大母為之驚惶,拂衣徑起,意頗疑怒,為 之罷宴。穆陵恐甚,不自安,遂將排辦巨璫陳詢盡監 繫聽命。黎明,穆陵至陳朝謝罪,且言內臣排辦不謹, 取自行遣。恭聖笑曰:「終不成他特地來驚我,想是誤 耳,可以赦罪。」於是子母如初焉。

壽和謝太后方選進時,史衛王夜夢謝魯王深甫衣 金紫求見,致禱再三,以孫女為托,及明則謝後至。是歲,天台郡元夕有鵲巢燈山間,眾頗驚異。識者以為 鵲巢乃太后之祥。是歲,謝果正中宮之位。

《宋史楊文仲傳》:「文仲通判台州。故事,守貳尚華侈,正 月望,取燈民間,吏以白,文仲曰:『為吾然一燈足矣』。」 《帝京景物略》:上元六夜,燈之始,南宋也。淳祐三年,請 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老學庵筆記》:「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 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 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干巿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曲洧。」舊聞王建集有《聽鏡詞》,近世人懷杓以聽,亦猶 是也。又有無所懷而直以耳聽之者,謂之響卜,往往 而驗。曾叔夏尚書應舉時,方待省榜,元夕與友生皆 出聽響卜。至御街,有士人緩步大言,誦東坡《謝表》曰: 「彈冠結綬,共欣千載之逢。」曾聞之喜,遂疾行。其友生 至則聞曰:「掩面向隅,不忍一夫之泣。」是歲曾登科,而 友生果被黜。

《元史張養浩傳》:「英宗即位,命參議中書省事。會元夕, 帝欲於內庭張燈為鼇山,即上疏於左丞相拜住。拜 住袖其疏入諫,其略曰:『世祖臨御三十餘年,每值元 夕,閭閻之間,燈火亦禁,況闕廷之嚴,宮掖之邃,尤當 戒慎。今燈山之搆,臣以為所翫者小,所繫者大,所樂 者淺,所患者深。伏願以崇儉慮遠為法,以喜奢樂近』」 為戒。帝大怒,既覽而喜曰:「非張希孟不敢言。」即罷之, 仍賜尚服金織幣一、帛一,以旌其直。

《趙師魯傳》:泰定中,拜監察御史。元夕,令出禁中,命有 司張燈山為樂。師魯上言,「燕安怠惰,肇荒淫之基。奇 巧珍玩,發奢侈之端。觀燈事雖微,而縱耳目之欲,則 上累日月之明。」疏聞,遽命罷之。賜師魯酒一上尊,且 命御史大夫傳旨,以嘉忠直。

《成都歲華紀麗譜》:上元節放燈,舊記稱唐明皇上元, 京師放燈,燈甚盛。葉法善奏曰:「成都燈亦然。」遂引帝 至成都巿,飲酒於富春坊。此方外之言,存而勿論。咸 通十年正月二日,街坊點燈張樂,晝夜喧闐,葢大中 承平之餘風。由此言之,則唐時放燈,不獨上元也。蜀 王孟昶時問亦放燈,率無定日。宋開寶二年,命明年 「上元放燈三夜,自是歲以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 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門樓,甲夜觀山棚變燈,其斂 散之遲速,惟太守意也。如繁雜綺羅,街道燈火之盛, 以昭覺寺為最。又為錢燈會,會始於張公詠。蓋燈夕 二都監戎服分巡,以察姦盜。既罷,故作宴以勞焉,通 判主之,就宣詔亭或涵虛亭。舊以十《七日》,今無定日, 仍就府治,專以宴監司也。

《壟起雜事》:元夕張燈,城中燈毬巧麗,他處莫及。有玉 柵燈、琉璃燈、萬眼羅、百花欄、流星紅、萬點金。街衢雜 遝,人物喧譁。士誠登觀風樓,開賞燈宴,令從者賦詩。 《續文獻通考》:「洪武五年正月十四日,敕近臣於秦淮 河然水燈萬枝,十五日夜半竣事。隨有佛光五道,從 東北貫月燭天,良久乃已。」

《明會典》。「洪武十六年,令在京官吏人等,元宵節錢,支 與胡椒斤兩不等。」

《翦勝野》聞太祖嘗於上元夜微行京師,時俗好為隱 語,相猜以為戲。乃畫一婦人,赤腳,懷西瓜,眾譁然。帝 就視,因喻其旨,甚銜之。明日,命軍士大僇居民,空其 室,葢馬後祖貫淮西,故云。 《明會典》:永樂七年,令元宵節自正月十一日為始,賜 百官節假十日。

《皇明通紀》:永樂十年正月元宵,賜百官宴,聽臣民赴 午門外,觀鼇山三日。自是歲以為常。上或御午門示 御製,使儒臣奉和。時尚書夏原吉侍其母往觀鼇山, 上聞之曰:「賢母也。」命中官齎鈔二百錠,即其家賜之。 《帝京景物略》:正月八日至十八日,集東華門外,曰燈 巿。貴賤相雜遝,貧富相貿易。富者燈四夕,貧者燈一 夕止。又貧甚者無燈,小兒共以繩繫一兒腰牽焉,相 距尋丈,迭於不意中,拳之以去,曰「打鬼。」不得為繫者 兒所執,執者鬨然,共捉代繫,曰「朁鬼。」更繫更擊,更執, 更代,終日擊不為代,則佻巧矣。又繩以為城,二兒帕 蒙以摸,一兒執敲,城中輒敲一聲而輒易其地以誤 之。為摸者得,則蒙執敲兒,曰「摸蝦兒。」望前後夜,婦女 束草,人紙粉面,首帕衫裙,號稱姑娘。兩童女掖之,祀 以馬糞,打鼓歌《馬糞薌歌》,三祝神,則躍躍拜,不已者 休。倒不起,乃咎也,男子衝而仆。

《熙朝樂事》:「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前後張燈五夜。」相 傳宋時止三夜。錢王納土獻錢,買添兩夜。先是臘後 春前,壽安坊而下至眾安橋,謂之「燈巿」,出售各色華 燈。其像生人物則有老子美人、鍾馗捉鬼、月明度妓、 劉海戲蟾之屬。花草則有梔子、葡萄、楊梅、柿橘之屬。 禽蟲則有鹿、鶴、魚、蝦、走馬之屬。其奇巧則琉璃毬、雲 母屏、水晶簾、「萬眼羅」、玻璃瓶之屬。而豪家富室,則有 料絲、魚魫、綵珠、明角、鏤畫、羊皮、流蘇、寶帶。品目歲殊, 難以枚舉。或祭賽於神廟,則有社夥、鼇山、臺閣戲劇、 滾燈煙火。無論通衢委巷,星布珠懸,皎如白日,喧闐徹旦。巿食則糖粽、粉團、荷梗、孛婁、瓜子諸品果蓏。請幫助識別此字。 《燈交易》,識辨銀錢真偽,纖毫莫欺。

「《西吳枝乘》,湖州正月望日,則城中巨商相率於慈感 寺」放火炮以為勝負,賭財物。轟霹之聲,河水為沸,多 至費數百金。

《耆舊續聞》:「陸太傅公嘗守會稽,上元夕,放燈特盛,士 女駢闐。有一士人從貴官幕外過,見其女樂甚都,注 目久之,觀者狎至,誤墮其幕,貴官者執其士以聞於 府,公呼而責之曰:『為士不克自檢,何耶』?對曰:『觀者皆 然,竟皆脫去,獨某居後,所以被辱。公觀其應對不凡, 必是佳士。因謂之曰:『子能賦此《斑竹簾》詩,當釋子罪』』。」 蓋用斑竹簾為幕也。士人索筆,落紙立就。其詩曰:「春 風摵摵動簾帷,繡戶朱門鎮日垂。為愛好花成片段, 故教高節有參差。」又曰:「昔年珠淚裛虞姬,今日侯門 作妓衣。世事乘除每如此,榮華到底是危機。」公覽詩 大奇之,延為上客。

《北京歲華記》:「元夕,官裏放燈假五日,夜行不禁。」 《續文獻通考》:「張道陵,唐冊封天師,國朝仍令傳襲正 一嗣教真人,歲以正月十五日為祖師示現之辰,遣 官詣大德靈顯宮告祭。」

《西湖志餘》:元宵前後,好事者或為藏頭詩句,任人商 猜,謂之「猜燈。」

《閩部疏》:「閩俗尤重元宵,十三日始放燈。數步一立表, 一表輒數燈,家聯戶綴,燦若貫珠,如是者至下弦猶 不肯撤。有司禁之,縉紳先生不平見顏色。是月也,一 郡之民皆若狂。」

上元部雜錄

編輯

《四時纂要》:「正月望日,殘糕糜熬焦,和穀種之,能辟蟲。」 《食譜》:「張手美家上元油畫明珠。」

《墨莊漫錄》:「元祐以後,宗室以詞章知名者,如士暕、士 宇、叔益、令時。」請幫助識別此字。之,皆有篇釋聞於時。然近屬環衛中, 能翰墨尤多。如嗣濮王仲御,喜作長短句,常見十許 篇於王之孫,皆可儷,作者不能盡載。如《上元扈蹕作 瑤臺第一層》云:「嶰管聲催。人報道、嫦娥步月來。鳳燈 鸞炬,寒輕簾箔,光泛樓臺萬里正春未老,更旁鄉,日 月蓬萊。從仙仗,看星河銀界,錦繡天街。歡陪千官萬 騎,九霄人在五雲堆。赭袍光裏,星毬宛轉,花影徘徊。 未央宮漏永,散異香。龍關崔嵬翠輿回。奏,《仙韶》歌吹, 寶殿樽罍。」每使人歌此曲,則太平熙熙之象,恍然在 夢寐間也。

《續明道雜志》:「紹聖戊寅歲,余在黃州,見上元沽酒人 頭已簪麥穗,土人言當年不爾。」

《膳夫錄》:「汴中節食上元油䭔。」 《桂海花志》:「上元紅,深紅色,絕似紅木瓜花,不結實,以 燈夕前後開,故名。」

《歲時雜記》:「都人上元作宜男蟬,如蛾而大。」

《清波雜志》:東坡《上元》詩:「前年侍玉輦,端門萬枝燈。璧 月掛罘罳,珠星照觚稜。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興。牙 旗穿夜巿,鐵馬響春冰。今年江海上,雲房寄山僧。亦 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鬠。使 君置酒罷,簫鼓轉松陵。狂生來索酒,一舉輒數升。浩 歌出門去,我亦歸瞢騰。」王初僚履道《象州上元》詩:「二 年白玉堂,揮翰供帖子。風生起草臺,墨點澄心紙。三 年文昌省,拜賜近尺咫。紅蓼朌御盤,金幡裊宮蕊。晚 為日南客,環堵隱烏幾。朝來聞擊鼓,土牛出城巿。幽 懷不自閑,欲逐春事起。安得五畝園,種蔬引江水。」二 篇之詩,先後而作,何語意切類如此?

搜採異聞,錄上元張燈,《太平御覽》所載《史記樂書》云: 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祀到明。今人正月朢日夜遊觀 燈,是其遺事。而今《史記》無此文。唐韋述《兩京新記》曰: 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以看燈。本 朝京師增為五夜。俗言錢忠懿納土,進錢買兩夜,如 前史所謂買宴之比。初用十二、十三夜。至崇寧初,以 兩日皆國忌,遂展至十七、十八夜。予按,《國史》,乾德五 年正月詺,以朝廷無事區宇,又安令開封府更增十 七、十八兩夕?然則俗雲因錢氏及崇寧之展日,皆非 也。太平興國五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張燈,如上元之 日。至淳化元年六月,始罷中元、下元張燈。

《通考》:上元日晴,主一春少雨,又宜百果。諺云:「上元無 雨三春旱。」又云:「雨打上元燈,雲罩中秋月。」

上元初日占百果,中日晚稻,末日早稻。諺云:「雨打上 元燈,早稻一束草。」

正月上元,霧主水。

「上元,東風夏,米平;南風,米貴,主旱;西風春夏,米貴,桑 葉貴;北風,水澇;東北風,水旱調,大熟;東南風,禾麥小 熟;西北風,有水,桑葉賤;西南風,春夏米貴,蠶不利。」 《委巷叢談》,古之所謂廋詞,即今之隱語也。而俗謂之 謎,人皆知其始於黃絹幼婦,而不知自漢伍舉、曼倩 時已有之矣。至《鮑照集》則有「井」字謎,杭人元夕多以 此為「猜燈」,任人商略。永樂初,錢塘楊景言以善謎名

上元部外編

編輯

《三餘帖》:嫦娥奔月之後,羿晝夜思維。正月十四夜,有 童子詣宮曰:「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 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呼夫 人名,三夕可降耳。」如期果降。

《法苑珠林》:「漢永平十四年正月,五嶽諸山道士願與 西僧比校辨真偽。敕以十五日集白馬寺道士,齎道 經置於三壇,緃火焚經,經從火化。佛舍利經像置於 道西,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環如蓋。於時天雨寶華, 大眾咸悅。」

《續文獻通考》:「王元甫學道於赤城霍山,服青精石飯, 吞日精月影之法。內見《五藏》。晉永和元年正月十五 日,乘龍昇天,為中嶽真人。」

《集異記》:明皇觀燈於上陽宮,召葉法善觀於樓下。法 善曰:「燈固盛矣,西涼今夕之燈亦不亞此。」上曰:「可得 一行乎?」法善令上閉目,上依其言,閉目距躍身在霄 漢,已而足及地。法善曰:「可以觀矣。」既視燈燭,連亙十 數里,車馬駢闐,士女紛雜。上稱其盛久之。法善曰:「觀 畢可回矣。」復閉目與法善騰虛而上,俄頃還故處,而 《樓下歌吹》猶未終。

珍珠船。明皇用葉法善術,上元夜自上陽宮往西涼 州觀燈,以鐵如意質酒而還,遣使者取之不誣。 《幽怪錄》:開元十八年正月望日,帝謂葉天師曰:「今夕 何處最麗?」對曰:「廣陵。」帝曰:「何術以觀之?」師曰:「可。」俄而 虹橋起,殿前版閣架虛,闌楯若畫。帝步而上,太真、高 力士及樂官數人從行,步步漸高,頃到廣陵寺,觀陳 設之盛,燈火之光,照灼基殿。士女鮮麗,皆仰面曰:「仙 人現於五色雲中。」帝大悅,敕伶官奏《霓裳羽衣》一曲。 後數日,廣陵果奏雲。

《七、修槁》唐開元間謂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 正月十五日,乃三官下降之日,故從十四至十六夜 放假。

《前定錄》:韋泛者,不知其所來,大曆初,罷潤州金壇縣 尉,客遊吳興,維舟於興國佛寺之水岸。時正月望夜, 士女繁會,泛方寓目,忽然暴卒。縣吏捕驗,其事未已, 再宿而甦,雲「見一吏持牒來,雲府司追,遂與之同行。 約數十里,忽至一城,兵衛甚嚴,入見多是親舊往還, 泛驚問吏曰:『此何許也』?」吏曰:「此非人間也。」泛方悟,死 矣。俄見數騎呵道而來,中有一人,衣服鮮華,容貌甚 偉。泛前視之,乃故人也。驚曰:「君何為來此?」曰:「為吏所 追。」其人曰:「某職主召魂,未省追子。」因思之曰:「嘻,誤矣, 所追者非追君也,乃兗州金鄉縣尉韋泛也。」遽叱吏 送之歸。泛既喜得還,且恃其故人,因求其祿壽。其人 不得已,密謂一吏,引於別院,立泛於門。吏入,持一丹 筆來書其左手曰:「前楊復後楊年,年強,七月之節歸 元鄉。」泛既出,前所追吏亦送之。既醒,具述其事。沙門 法一好異書,盡得其實,因傳之。

《西域記》:「摩竭陀國,正月十五日,僧俗雲集,觀佛舍利, 放光雨花。」

《傳燈錄》:徑山大慧宗杲禪師上堂曰:正月十四十五, 雙徑搥鑼打鼓。要識祖意西來,看取村歌社舞。 《春渚紀聞》:政和二年,襄邑民因上元請紫姑神為戲, 既書紙間,其字徑丈。或問之曰:「『汝更能書否』?即書曰: 『請連黏襄表二百幅,當為作一福字』。」或曰:「紙易耳,安 得許大筆也?」曰:「請用麻皮十觔縛作,令徑二尺許,墨 槳以」大器貯,備濡染也。諸好事因集紙筆就一富人 麥場鋪展聚觀。神至書云:「請一人繫筆於項。」其人不 覺身之騰踔,往來場間,須臾字成,端麗如顏書。復取 小筆書於紙角云:「持往宣德門賣錢五百貫。」既而縣 以妖捕,大府取就鞫治,訖無他狀,即具奏知。有旨就 後苑再書驗之。上皇為幸苑中臨視,乃書一「慶」字,與 前書「福」字大小相稱,字體亦同。上皇大奇之。因令於 襄邑擇地建祠歲祀之。

《鐵圍山叢談》:宣和六年春正月甲子,實上元節。故事, 天子御樓觀燈,則開封尹設次,以彈壓於西觀下。又 於時從六宮於其上,以觀天府之斷決者。簾幕重密, 下無由知。是日上偶獨在西觀上,而宦者左右皆不 從,其下則萬眾。忽有一人躍出,緇布衣若僧寺童行 狀,以手指簾,謂上曰:「汝是某邪?有何神乃敢破壞吾 教。吾今語汝,報將至矣。吾猶不畏汝,汝豈能壞諸佛 菩薩邪?」時上下聞此,皆失措震恐,捕於觀下。上命中 使傳呼天府亟治之,且親臨其上,則又曰:「吾豈逃汝 乎?吾故示汝以此,使汝知,無奈吾教何!爾聽汝苦吾, 吾今不語矣。」於是箠掠亂下,又加諸炮烙,詢其誰何, 略不一言,亦無痛楚狀。上益憤,復召行天法羽士曰 宋沖妙,世號宋法師者,亦神奇,至視之,則奏曰:「臣所 治者邪鬼,此人者臣所不能識也。」因又斷其足筋,俄 施刀臠,血肉狼籍。上大不怡,為罷一日之歡。至暮,終 不得為何人。

《聞見近錄》:張文懿為射洪令,一道士詣邑,熟視文懿, 不語久之,項間取瓢出藥十粒,顧文懿曰:「可餌之。」文懿即餌之,道士微笑,復取之,至九十粒即吐。道士浴 之,使再餌之,復吐其四,實餌八十六粒。道士曰:「明日 可到城外觀也。」明日詣之,謂文懿曰:「欲為神仙耶,欲 為宰相耶?」文懿曰:「欲為相耳。」道士咨歎久之,留一書, 封緘甚密,且候作相老勌時開,竟不知其何人也。文 懿八十六歲,未嘗有疾,至上元,偶思道士所留書,啟 之乃《釆選》一冊,因會子弟作選,至宰相,視上惟有真 人耳,始悟道士意也。明日道士忽至,顧文懿曰:「打疊 了未。」語畢而去。使人訪之,即臥店中卒矣。文懿忽覺 腹痛,須臾,一囊下藥八十六粒,炳然「如新。」遂葬藥於 三寶堂下。是夕薨。

《修真指要》:「上元日,天地水府三官朝天之辰,上元十 天靈官神仙兵馬,與上聖高真妙行真人同下降人 間,考定罪福。」

上元日,張靈源真人、張元精真人飛昇之辰。

《談薈》:「正月十五日,佑聖司命真君誕。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