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第114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一百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一百十四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一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一百十四卷目錄

 晨昏晝夜部雜錄一

歲功典第一百十四卷

晨昏晝夜部雜錄一

編輯

《易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大全安定胡氏 曰:「天者,乾之形;乾者,天之用。天形蒼然,其用則一晝 一夜行九十餘萬里,人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 天行已八十餘里。人一晝一夜有萬三千六百餘息, 故天行九十餘萬里。天之行健可知,故君子法之,以 自彊不息雲。」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夬》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繫辭》「通乎晝夜之道而知。」

《書經皋陶謨》:「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

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太甲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說命》朝夕納誨,以輔台德。

《酒誥》:朝夕曰:「祀茲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 《洛誥》:「予沖子夙夜毖祀。」

《無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 冏命。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 《詩經召南小星章》:「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 夜在公。寔命不同。」朱注三五言其稀,蓋「初昏」或將旦時 也。「宵夜」,征行也。眾妾進御於君,不敢當夕見星而往, 見星而還。大全安城劉氏曰:「見星而往還者,或在昏時, 或在旦時也。」

《𨚍風》「匏有苦葉章,雝雝鳴鴈,旭日始旦。」 「鄘風蝃蝀章,朝隮於西,崇朝其雨。」朱注從旦至食時為 「終朝。」

《衛風氓章》:「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王風君子於役》章「日之夕矣,羊牛下來。」朱注「《日夕》則羊 先歸」而牛次之。

《唐風綢繆章》:「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 人。」朱注三星,昏始見於東方,建辰之月也。大全鄭氏曰:「昏 而不見,則嫁之候。今見在天,則三月正是不得其時。」 《葛生章》,「夏之日,冬之夜。」朱注「夏日冬夜獨居」,憂思於是 為切。

《陳風東門章》,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豳風七月章》「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 百穀。」朱注「晝往取茅,夜而絞索,亟升其屋而治之。」蓋以 來歲將復始,播百穀而不暇於此故也。

《小雅湛露》章:「厭厭夜飲,不醉無歸。」朱注「夜飲」,私燕也。大全 廬陵歐陽氏曰:「『燕當以晝,而言夜飲者,《燕禮》有宵則 設燭之禮,故曰夜飲也』。是言雖以禮飲酒,有至夜者, 以申私燕之情,盡殷勤之意。」

《小宛章·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朱注《明發》謂將旦而光明 開發也。

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大東章》終日七襄。朱注《七襄箋》云:「駕也。」駕謂更其肆也。 蓋天有十二次,日月所止舍,所謂肆也。經星一晝一 夜,左旋一周而有餘,則終日之間,自卯至酉,當更七 次也。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朱注《啟明》、「長庚」,皆金星也。以其先 日而出,故謂之《啟明》;以其後日而入,故謂之《長庚》。大全 安城劉氏曰:「金星附日而行,無定在,或一在日先,一 在日後,或俱在日先,或俱在日後。金星行在日先,則 晨見而昏不見;行在日後,則昏見而晨又不見也。 《大雅烝民》章:『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周頌·昊天有成命章》:「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魯頌》·《有駜章》「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禮記·曲禮》:「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燭不見跋。陳注跋本也。古者未有蠟燭,以火炬照夜,將 盡則藏其所餘之殘本,恐客見之以夜久欲辭退也。 「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 出矣。

《檀弓》:「夏后氏大事斂用昏。」

《殷》人大事,「斂用日中。」

《周》人「大事,斂用日出。」

夫晝居於內,問其疾可也;夜居於外,弔之可也。是故 君子非有大故,不宿於外;非致齊也,非疾也,不晝夜 居於內。

朝奠日出,夕奠逮日。陳注「逮日」,及日之未落也。大全方氏 曰:「朝奠以象朝時之食,夕奠以象夕時之食,孝子事 死如事生也《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 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

《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陳注天子 視學之日,初明之時,學中擊鼓以徵召學士,蓋警動 眾聽,使早至也。

《內則》:「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咸盥漱、櫛縱、拂髦、總角 衿纓,皆佩容臭。昧爽而朝,問何食飲矣。若已食則退; 若未食,則佐長者視具。」

凡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衣服,斂枕簟,灑掃室堂及庭, 布席,各從其事。孺子蚤寢晏起,唯所欲食,無時。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 而退,各從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

男子入內,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出門,夜行以燭, 無燭則止。

《鉅鑊湯》,以小鼎薌脯於其中,使其「湯毋滅鼎,三日三 夜毋絕火,而後調之以醯醢。」陳注《鉅鑊湯》,以大鑊盛湯 也。脯,解析之,薄如脯也。薌脯香美此脯也。脯在小鼎 內,而小鼎則置在鑊湯內,湯不可沒鼎,沒鼎則水入 壞脯也。毋絕火,微熱而已,不熾之也。至食,則又以醯 與醢調和之。

朝夕學《幼儀》。大全嚴陵方氏曰:「朝夕學《幼儀》者,至此乃 可以責事長之禮故也。若昧爽而朝之類,則朝之所 當學也。若日入而夕之類,則夕之所當學也。」

《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

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朝元端,夕深衣。」陳注謂大夫、士在私朝及家朝夕所服 也。

《少儀》亟見曰「朝夕。」陳注亟見,數見也。於君子則曰「某願 朝夕聞命於將命者」,於敵者,則曰「某願朝夕見於將 命者。」

凡飲酒,為獻,「主者執燭抱燋,客作而辭,然後以授人。 執燭不讓,不辭,不歌。」陳注飲酒之禮,賓主有讓,及更相 辭謝,又各歌詩以見意。今以暮夜,略此三事。

《學記》:「家有塾。」陳注「古者二十五家為閭,同在一巷,巷首 有門,門側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於塾」也。

《祭法》:「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陳注方氏 曰:王有日之象,而宮乃其居也,故祭日之壇曰王宮。 日出於晝,月出於夜,則夜為月之時,而明乃其用也, 故祭月之坎曰夜明,幽以言其隱而小也。揚子曰:視 日月而知眾星之蔑,故祭星之所則謂之幽宗焉。 《鄉飲酒義》:飲酒之節:「朝不廢朝,莫不廢夕。」陳注凡治事 者,朝以聽政,而鄉飲聽政罷方行,是朝不廢朝也。夕 以修令,而鄉飲禮畢,猶可以治私事,是莫不廢夕也。 《儀禮士昏禮》:「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諸禰廟,辭無不腆, 無辱。」用昕,使者用昏,婿也。腆,善也。賓不稱幣,不善, 主人不謝來辱。

《左傳》:「水昏正而栽。」《水昏正》者,夜之初昏也。

《九鳸》註:「行鳸唶唶,晝為民驅鳥者也;宵鳸嘖嘖,夜為 農驅獸者也。」

臧孫曰:「鼠晝伏夜動,不穴於寢廟」,畏人故也。

子產曰:「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 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

「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 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 節,即四時也,當勞逸更遞,以宣散其氣。朝以聽政, 久則疲,疲則易之以訪問,訪問久則倦,倦則易之以 修令,修令久則怠,怠則易之以安身,安身久則滯,滯 則易之以聽政。以後事改前心,亦所以散其氣也。 楚丘曰:「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自王已下,其 二為公,其三為卿。日上其中,食日為二,旦日為三。」 「日中當王,食時當公。平旦為卿,雞鳴為士,夜半為皂, 人定為輿,黃昏為隸,日入為僚,晡時為僕,日昳為臺, 禺中」「日出,闕」,不在第等。從中而右旋,配天也。「晡時」, 謂日西食時也。「日昳」,謂蹉跌而下也。禺,謂東南隅也。 過隅未中,故為「禺中」也。

《穀梁》:「閏月朝廟。」《親存》,朝朝莫夕。

《國語》:「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 政與百官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釆,夕 月,與太史司載糾虔天刑。日入監九御,使潔奉禘郊 之粢盛,而後即安。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 職,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無慆淫,而後即安。卿大 夫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家事,而」 後即安。士朝而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 無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 怠。」

《爾雅釋天》:「明星謂之。」請幫助識別此字。明。「太白,星也」,晨見東方為 請幫助識別此字。明昏見西方為「太白, 宵田,為獠。」「今,夜獵載鑪」照也。

《釋山》「山西曰夕陽。」暮乃見日。日即陽也。夕始得 陽,故名夕陽。《詩大雅」·公劉》云:「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是 也山東曰朝陽。旦即見日。謂山頂之東,皆早朝見 日,但是山東之岡脊,總曰朝陽。《詩大雅卷阿》曰:「梧桐 生矣,於彼朝陽」是也。

釋木守宮槐,葉晝聶宵炕。聶,合也。炕,張也。言其葉 晝合夜開者,別名「守宮槐。」

《尚書帝命期》:「春鳥星昏中以種稷,夏火星昏中以種 黍菽。」

《春秋孔演圖》:鳳,火精也。夜鳴曰「善哉」,晨鳴曰「賀世。」 《春秋說題辭》:「鶴知夜半。」鶴,水鳥也。夜半水位感其 生氣,則益喜而鳴。

《孝經援神契》:「蝙蝠伏匿,故夜食。」

《孝經鉤命》:「決正朝夕者視北辰。」

《山海經》: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 呼為夏。

北囂山有鳥焉,其狀如鳥,人面,名「𪄀鵑。」宵飛而晝伏, 食之已暍。

《鬻子》:「日有冥,有旦,有晝,有夜,然後以為數。」天有三 百六十度,一日一度,三百六十日一周天,一日之中 晝夜百刻,以定之為數。

《管子陰陽篇》:「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晝熱夜寒,交 易其氣」,此陰陽之化也。

《士農工商篇》:「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民乃知時日之 早晏,日月之不足,饑寒之至於身也。是故夜寢早起, 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故不均 之為惡也。」

《宙合篇》:「日有朝暮,夜有昏晨。」

《弟子職篇》:「夙興夜寐,衣帶必飾。朝益暮習,小心翼翼。 一此不解,是謂學則。」

《相鶴經》,「晝夜十二時鳴中律。」

《禽經》:「哀鳥吟夜。」鳥之失雄雌則夜啼。

林鳥朝嘲水鳥夜,請幫助識別此字。 《鴽鶉》「野則義,豢則搏。」《月令》:「田鼠化為鴽,關東謂之 鶉,蜀隴謂之鴾。在田得食鳴相呼,夜則群飛,晝則群 伏。馴養久見,食相搏,𩰚也。」 班鳩《辨鶵》。班,次序也。凡哺子,朝從上下,暮從下上, 他鳥皆否。

《舒》雁《群棲獨警》。夜棲川澤中,千百為群。有一雁不 瞑,以警眾也。

「宵鳸司夜,行鳸主晝。雄翼掩左,雌羽掩右。」 《家語禮運篇》「以日星為紀」,故業可別。「日以紀晝,星 以紀夜」,故事可得而分別也。

《陶朱公書》:「太陽未出將晨之先,看東方黑雲如雞頭, 如旗幟,如山峰,如陣鳥,如龍頭,如魚,如蛇,如靈芝,如 牡丹,應當日未申時有雨。或紫黑雲貫穿,或在日上 下者,並應當日雨。」

金錢一名子午花,午開子落,吳人呼為「夜落金錢。」 早看東方有雲氣隨太陽上下不遠者,此雲在日初 出應巳午時,巳午時隨太陽,則應未申時,未申時隨 太陽,則應酉戌時有雷雨。

拂曉看南方黑雲最高,謂之「雷信。」應明日巳午時,至 中天而止,應未申時。

《列子黃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日之海上從 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上。其父曰:「吾聞漚鳥 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旦之海上,漚鳥舞而不 下也。

《周穆王》篇:「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故晝想夜夢,神形所 遇。故神凝者想夢自消。信覺不語,信夢不達,物化之 往來者也。」

古莽之國,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

昏明之分察,故一晝一夜。

《湯問篇》:「江浦之間生麼蟲,其名曰焦螟。群飛而集於 蚊睫,弗相觸也;棲宿去來,蚊弗覺也。離朱子羽方晝 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請幫助識別此字。俞師曠方夜撾耳俛 首而聽之,弗聞其聲。

孔周有三劍: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有 所觸也,混然無際,經物而不覺;二曰「承影」,將旦昧爽 之交,旦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 莫識其狀,其所觸焉,竊竊焉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 三曰「宵練」,方晝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 其觸物也,騞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 《莊子至樂篇》:「滑介叔曰:『亡。予何惡。生者假借也。假之 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 及我。我又何惡焉』。」

《天地篇》:「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 惟恐其似己也。」

《山木》篇:「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 晝居,戒也;雖饑渴隱約,猶且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 食焉,定也。」

《盜跖》篇:「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 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墨子非樂上》篇:「農夫蚤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升粟不敢怠倦也。」

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織紝,多治麻絲葛緒,捆布縿,不 敢怠倦也。

《孫武子軍爭篇》:「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 之耳目也。」

「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 歸,此治氣者也。

《吳子應變》篇:「凡戰之法,晝以旌旗旛麾為節,夜以金 鼓笳笛為節。」

《呂氏春秋先識覽》:「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 女切倚,固無休息。」

《博志》篇:「孔、墨、甯越,皆布衣之士也。慮於天下,以為無 若先王之術者,故日夜學之。有便於學者,無不為也; 有不便於學者,無肯為也。蓋聞孔丘、墨翟,晝日諷誦 習業,夜親見文王、周公旦而問焉。用志如此其精也, 何事而不達?何為而不成?」

《孔叢子居衛篇》:孟軻問子思曰:「堯舜文武之道可力 而致乎?」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稱其言,履其行,夜思 之,晝行之,滋滋焉,汲汲焉,如農之赴時,商之趨利,惡 有不至者乎?」

《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杓 攜龍角,衡殷南斗,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杓自華以 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 魁海岱以東北也。

「太白以攝提格之歲,與營室晨出東方,至角而入,與 營室;夕出西方,至角而入,與角;晨出入畢,與角;夕出 入畢與畢;晨出入箕與畢;夕出入箕與箕;晨出入柳 與箕;夕出入柳與柳;晨出入營室與柳;夕出入營室。」 凡出入東西各五,為百歲。二百二十日,復與營室晨 出東方。其大率歲一周天。

《封禪書》「成山」,注,韋昭曰:「成山在東萊不夜。不夜,古縣 名也。」索隱曰:案解道彪《齊記》云:「不夜城,古有日夜出 見於東境,故萊子立城,以不夜為名也。」

《龜策傳》:「伏靈在兔絲之下,狀似飛鳥之形。新雨已,天 清靜無風,以夜捎兔絲去之,即以簼燭此地,燭之火 滅,即記其處,以新布四丈環置之,明即掘取之,入四 尺至七尺得矣,過七尺不可得。」簼籠也。夜簼火也。 《漢書中山靖王傳》:白日曬光,幽隱皆照。明月曜夜,蚊 蝱宵見。 《枚乘傳》:遊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吳》以「海水 朝夕為池」也。

《易林》:「獨宿憎夜」,嫫母畏晝。

《淮南子俶真訓》:「鍾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 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精也。」

《天文訓》:「晝者,陽之分;夜者,陰之分。是以陽氣勝,則日 修而夜短;陰氣勝,則日短而夜修。」

《地形訓》:「晝生者類父,夜生者似母。」

「主術訓鴟,夜撮蚤蚊,察分秋毫,晝日顛越,不能見丘 山」,形性詭也。鴟,鴟鵂也,謂之老菟,夜鳴人屋上也, 夜則目明,合聚人爪以著其巢中,晝則無所見。 《繆稱》訓「日不知夜,月不知晝」,日月為明而弗能兼也。 《說山》訓「雞知將旦,鶴知夜半。」

《泰族訓》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日以暴之, 夜以息之。風以乾之,雨露以濡之。」

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晝,陰陽化,列 星朗,正共道而物自然。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篇:「乍視乍瞑者,副晝夜也。」 《同類相動》篇:「水得夜益長數分。」

《儀禮士昏禮》註:「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必 以昏者,陽往而陰來。」

日入三商為昏。日入三商者,商謂商量,是漏刻之 名。故《三光靈曜》亦日入三刻為昏,不盡為明。案馬氏 云:日未出、日沒後,皆云二刻半,前後共五刻。今雲三 商者,據整數而言,其實二刻半也。

《神異經》:「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 蓋稟至陽之為質也。海中激浪投其上,噏然而盡,計 其晝夜,噏攝無極,若熬鼎受其灑汁耳。 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盡之木,晝夜火然,得暴風 不猛,猛雨不滅。」

北方荒中有石湖,湖有橫公魚,長七八尺,形如鯉而 目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烏梅 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止邪病。

「西南大荒有馬,其大二丈,髯至膝,尾委地,蹄如丹踠, 可握,日行千里,至日中而汗」血乘者當以絮纏頭,以 辟風病。

《十洲記》:「炎洲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毛長 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許,晦夜即見此山林 乃是此獸光照,狀如火光相似,取其毛為布,時人號 為火浣布。」

《新序》:「宋玉曰:鯨魚朝發崑崙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

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考證
《淮南畢萬術》:夜燒雄黃,水蟲成對來:「水蟲聞燒雄黃,

晁氣皆趨火。」磁石拒碁,「取雞用作針,針磨鐵擣之,以 和磁石,日塗碁頭,曝乾之,置局上,即相拒不休。」 《說苑》:「福生於微,禍生於忽。日夜恐懼,唯恐不卒。」 《星經》:「貫索九星,在七公前為賊人牢,以五子日夜候 之,一星亡,有喜事;二星亡,有爵事;三星亡,有赦。」 《後漢書律曆志》:「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星從 天而西,日違天而東,日之所行與運周。」

《洞冥記》:有遠飛雞,夕則還依人,曉則絕飛四海,朝往 夕還。常銜桂枝之實歸於南山,或落地而生,高七八 尺,眾仙奇愛之,剉以釀酒,名曰「桂醪。」嘗一滴,舉體如 金色。

《有司》夜雞,隨鼓節而鳴,從夜至曉,一更為一聲,五更 為五聲,亦曰「五時雞。」

桓譚《新論》:「漢長水校尉平陵關子陽以為日之去人, 上方遠而四傍近。何以知之?星宿昏時出東方,其間 甚疏,相離丈餘。及夜半在上方,視之甚數,相離一二 尺。以準度望之,逾益明白,故知天上之遠於傍也。」 《白虎通禮樂》篇:「王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陽 之始也,晝食,太陽之始也,餔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 陰」之始也。

《巡狩》篇:「二月八月晝夜分。」

《日月篇》:日月所以懸晝夜者何?助天行化,照明下地。 故《易》曰:「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日月所以必有晝夜何?備陰陽也。日照晝,月照夜,日 所以有長短何?陰陽更相用事也。故夏節晝長,冬節 夜長;夏日宿在東井,出寅入戌;冬日宿在牽牛,出辰 入申。

《四時篇》:「日言夜,月言晦,月言朔,日言朝何?朔之言蘇 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日;晝見夜藏,有朝夕,故言朝也。」 《論衡偶會》篇:「人以夜臥晝起,夜月光盡,不可以作,人 力亦倦,欲壹休息。晝日光明,人臥亦覺,力亦復足。非 天以日作之,以夜息之也,作與日相應,息與夜相得 也。」

《說日》篇:「日中時日小,其出入時大」者,日中光明,故小; 其出入時光暗故大。猶晝日察火光小,夜察之火光 大也。既以火為效,又以星為驗。晝日星不見者,光耀 滅之也;夜無光耀,星乃見。夫日月,星之類也。平旦日 入,光銷,故視大也。

「天日行一周,日行一度二千里。日晝行千里,夜行千 里,麒麟晝日亦行千里。」然則日行舒疾,與麒麟之步 相似類也。

張衡《靈憲》「攝提熒惑,地候見晨,附於日也。太白辰星, 見昏,附於月也。」

《說文》:美陽亭即豳也。民俗以夜市。

晝日之出入與夜為界。

《農家諺》「河射角堪夜作,犁星沒水生骨。」

乾星照濕土,明日依舊雨。

《獨斷》「鼓以動眾,鐘以止眾。夜漏盡,鼓鳴則起,晝漏盡, 鐘鳴則息」也。

《參同契》:「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 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日辰為期度,動靜 有早晚。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 訖戌亥。賞罰應春秋,明昏順寒暑。」

《中論》:「晝也與之遊,夜也與之息。」此盤銘之謂日新。 《晉書·天文志》:「日入則星月出焉。」明知天以日月分主 晝夜,相代而照也。

《博物志》:「西域石流黃,出足彌山,去高昌八百里,有石 流黃數十丈,從廣五六十畝。取流黃,晝視孔中上狀 如煙而高數尺,夜視皆如燈,光明高尺餘。時氣不和, 皆往保此山。」

《帝王世紀》:「帝堯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其明如晝,其晦 如陰。」

《抱朴子博喻》篇:「晝見天地,未足稱明;夜察分毫,乃為 絕倫。」

皇甫謐《年曆》:「日者,眾陽之宗,以晝明,名曰曜靈。月者, 眾陰之宗,以宵曜,名曰夜光。」

《古今注》:「南方有鳥名鷓鴣,向南飛,畏霜露,早興暮出 稀有。時夜棲,則以樹葉覆其背。燕人亦不知有此鳥 也。」

《拾遺記》:「西海之西有浮玉山,山下有巨穴,穴中有水, 其色若火,晝則通曨不明,夜則照耀穴外,雖波濤灌 蕩,具光不滅,是謂陰火。」

《皆明》國有通明麻,食者夜行不持燭,是苣蕂也,食之 延壽,後天而老。

《宵明草》,夜視如列燭,晝則無光,自消滅也。

合歡草狀如蓍,一株百莖。晝則眾條扶疏,夜則合為 一莖,萬不遺一,謂之「神草。」

《須彌山》第六層,有五色玉樹,蔭翳五百里,夜至水上, 其光如燭。

員嶠山有草如芸蓬,色如白雪,一枝二丈,夜視有白光,可以為杖。

岱輿山有獸,名「嗽月」,形似豹,飲金泉之液,食銀石之 髓。此獸夜噴白氣,其光如月,可照數十畝。軒轅之世 獲焉。

《元康地記》:「猿與獼猴不共山宿,臨旦相呼。」

《宋書符瑞志》:「鳳凰者,仁鳥也。雄曰鳳,雌曰凰。其鳴雄 曰節節,雌曰足足。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上朔,夕鳴曰 歸昌,昏鳴曰固常,夜鳴曰保長。」

《異苑》:「永陽有山,壁立千仞,巖上有石室,古名為神農 窟。窟前有百藥叢茂,莫不畢備。又別有異物藤花,形 似菱菜,朝紫中綠,晡黃暮青夜赤,五色迭耀。」

潯陽曇樁世居長沙,宅有古井,每夜軏,聞有如炮竹 聲,相承謂之「龍吒。」

殷芸《小說》:燕以日出為旦,日入為夕,蝙蝠以日入為 旦,日出為夕,爭之不決,訴於鳳凰。半路,一禽謂燕曰: 「不須往,鳳凰在。假訓狐權攝。」

梁元帝《纂要》:「一日之計在於晨。」

《梁書·諸夷傳》:「林邑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金 夜則出飛,狀如螢火。」

《三禮義宗》「聖人因躔次之常,定時度之變,以天道既 遠,不可以尺度窮,乃因兩曜運行,以一晝一夜為一 度,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日周天。蓋因星 以推之,取星周度之遍。」

《地鏡圖》欲知寶所在地,以大鏡夜照見影,若光鏡中 者,物在下也。

銀之氣,夜正白,流散在地,《撥之隨手散》復合。

《玉篇》:「朝,早也。」暮,日入也。

《漏刻經》:「每日天曉日將出時,將小盂浮於大盆水面 上,至日入時,自然水滿小盂,沉於水底為度。卻取出 小盂,去其水,再浮水面上,至來日天曉,仍舊沉於水 底。昏曉二時,俱以水滿為度,定其晝夜。其日停水之 時,切須濾出極淨,毋使塵滓隘其水穴,庶幾無緩迫 之失。」

《水經注》: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 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吳錄·地里志》曰:「䱜魚子,朝索食,暮入母腹。」《南越志》曰: 「暮從臍入,旦由口出。腹裏兩洞,腸貯水以養子。 河東鹽池,東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渾而 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印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 釋氏《西域記》:「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則火光,晝日但 煙。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鐵,恆充三十六國用。」 《齊民要術》,養馬「飲有三時。何謂三時?一曰朝飲少之, 二曰晝飲則胸壓水,三曰暮飲極之。」諺曰:「旦起騎 穀,日中騎水。」斯言旦飲須節水也。每飲食,令行驟則 消水,小驟數百步亦佳。十日一放,令其陸梁舒展,令 馬硬實也。

《諺》曰:「觸露不搯葵,日中不剪韭。」

作粟米爐酒法:「受兩石以下甕子,以石子二三升蔽 甕底,夜炊粟米飯,即攤之令冷。夜得露氣,雞鳴乃和 之。大率米一石,殺麴米一斗,春酒糟末一斗,粟米飯 五斗,麴殺若多少,計須減飯。和法痛挼,令相雜填,滿 甕為限,以紙蓋口,摶押上,勿泥之,恐太傷熱。五六日 後,以手內甕中,看令無熱氣,便熟矣。酒停亦得二十」 許日。以冷水澆筒飲之。請幫助識別此字。出者歇而不美。 河東頤白酒法:六月、七月作用,笨麴陳者彌佳。劃治 細剉,麴一斗,熟水三斗,黍米七斗,麴殺多少,各隨門 法。常於甕中釀。無好甕者,用先釀酒大甕,淨洗曝乾, 側甕著地作之。旦起煮甘水,至日午,令湯色白乃止。 量取三斗著盆中,日西淘米四斗,使淨即浸。夜月炊 作再餾飯,令四更中熟,下黍飯,席上薄攤,令極冷,於 黍飯初熟時浸麴,向曉昧旦,日未出時下釀,以手搦 破塊,仰置勿蓋,日西更淘三斗米浸炊,還令四更中 稍熟,攤極冷,日未出前酘之,亦搦破塊,明日便熟,押 出之,酒氣香美,乃勝桑落時作者。

治瓜籠法,「旦起露未解,以杖舉瓜蔓,散灰於根下,後 一兩日,復以土培其根,則迥無蟲矣。」

蒸乾蕪菁根法:「作湯淨洗蕪菁根,漉著一斛甕子中, 以葦荻塞甕裏以蔽口,著釜上,繫甑帶。以乾牛糞然 火,竟夜蒸之,粗細約熟,謹謹著牙,真類鹿尾。蒸而賣 者,則收米十石也。」

種胡荽挼「生子令中破籠盛,一日再度,以水沃之,令 生芽,然後種之,再宿即生矣。」「晝用箔蓋,夜則去之。」 晝不蓋,熱不生。夜不去,蟲耬之。

種蘭香,治畦下水,一同葵法。及水散子訖,水盡簁熟 糞,僅得蓋子便止。盡日薄蓋,夜即去之,生即去箔,常 令足水,晝日不用見日,夜須受露氣。

《食經》藏木瓜法:「先切去皮,煮令熟,著水中。車輪切百 瓜,用三升,鹽、蜜一斗漬之,晝曝夜內汁中,取令乾。以 餘汁蜜藏之,亦同濃秔汁也。 曝膠餅:先於庭中豎槌,施三重箔,摘令免狗鼠。於最 下箔上,布置膠餅其上,兩重為作陰涼,並扞霜露。旦起至食時,捲去上箔,令膠見日,食後,還復舒箔為蔭。 雨則內廠屋之下,則不」須重箔。四五日浥浥時,繩穿 膠餅懸而日曝極乾,乃內屋內,懸紙籠之,以防青蠅 壁土之汙。

《神麴酒方》:「淨掃刷麴令淨,有土處刀削去,必使極淨, 及斧背椎破,大小如棗栗,斧刀則殺,小用故紙糊席 曝之,夜乃勿收,令受霜露,風陰則收之,恐土汙及雨 潤故也,若急須者,麴乾則得,從容者經二十日許,受 霜露,彌令酒香。」

曬棗:「先治地令淨,布椽於箔下,置棗於箔上,以椽聚 而復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夜仍不聚,得霜露氣 乾,速成陰雨之時,乃聚而苫之。」

舂稻必須冬時積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若冬 舂不乾,即米青赤脈起,不經霜,不燥曝,則米碎矣。 《食經》曰:「作乾棗法:將蔣露於庭,以棗著上,厚二寸,復 以新蔣覆之,凡三日三夜,撤覆露之畢,日曝取乾,入 屋中,率一石,以酒一升漱著器中,密泥之,經數年不 敗也。」

粟米麴作酢法:「大率笨麴末一斗,井花水一石,粟米 飯一石,明旦作酢,今夜炊飯,薄攤使冷。日未出前,汲 井花水斗量著甕中,量飯著盆中,或栲栳中,然後瀉 飯著甕中。瀉時直傾之,勿以手撥飯水。量麴末為著 飯上,慎勿撓攪,亦勿移動。」綿幕甕口,三七日熟。美釅 少澱,久停彌好。

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 則日曝。凡十宿十浸十曝,便成。調鼎和齏,所在多任 也。

合手藥法:取豬。請幫助識別此字。一具,摘去其脂,合蒿葉於好酒中, 痛挼,使汁甚滑。白桃仁二七枚,去黃皮,研碎,酒解,取 其汁,以綿裹,丁香、藿香、甘松香,橘核十顆,打碎著。請幫助識別此字。 汁中仍浸置勿出。瓷貯之。夜煮細糠湯。淨洗面。拭乾。 以藥塗之。令手軟滑。冬不皴。

葵生三葉,然後澆之。澆用晨夕,日中,便止。

面患皴者,「夜燒梨令熟,以糠洗面訖,以煖梨汁塗之, 令不皴。」

《顏氏家訓》:或問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訓?答曰:「漢魏 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雲一鼓、二鼓、 三豉、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 五為節。《西都賦》亦云:『衛以嚴更之署』。所以爾者,假令 正月建寅,斗柄夕則指寅,曉則指午矣。自寅至午,凡 歷五辰。冬夏之月,雖復長短參差,然辰間遼闊,盈不」 至六,縮不至四,進退常在五者之間。更,歷也,經也,故 曰「五更」爾。

《隋書天文志》:「舊說渾天者,以日月星辰,不問春夏秋 冬,晝夜晨昏,上下去地中皆同,無遠近。」

日者,純陽之精也。光明外曜,以眩人目,故人視日如 小。及其初出,地有遊氣,以厭日光,不眩人目,即日赤 而大也。無遊氣則色白,大不甚矣。地氣不及天,故一 日之中,晨夕日色赤,而中時日色白。地氣上升,蒙蒙 四合,與天連者,雖中時亦赤矣。

「或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厚則日紫,薄則日赤,若於夜 則月白」,皆將雨也。或天氣未降,地氣上升,厚則日黃, 薄則日白,若於夜則月赤,將旱且風,亦為日月暈之 候,雨少而多陰。或天氣已降,地氣又升,上下未交,則 日青,若於夜則月綠色,將寒候也。或天地氣雖交而 未密,則日黑,若於夜則月青,將雨不雨,變為雺霧暈, 「背虹蜺。」

候氣常以平旦下晡,日出沒時,處氣以見,知大占期 內有大風雨,久陰則災不成。故風以散之,陰以諫之, 雲以幡之,雨以猒之。

《地理志》:豫章之俗頗同。吳中一年蠶四五熟,勤於紡 績,亦有夜浣紗而旦成布者,俗呼為「雞鳴布。」

《倭國》傳有如意寶珠,其色青,大如雞卵。夜則有光,雲 魚眼睛也。

《書經堯典》日中星鳥疏:「古制刻漏,晝夜百刻。晝長六 十刻,夜短四十刻,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 十刻,夜亦五十刻。」

《詩疏》:「物積而後始極,既極而後方衰。從旦積暖,故日 中之後乃極熱;從昏積涼,故半夜之後始極寒。」 《唐書劉蕡傳》:「終任賢之效,無宵旰之憂。」

《本草拾遺》「合昏其葉,至暮即合,故名。」

《氣盤》有短翅,飛不遠,好,夜中行人觸即氣出。

《詩疏廣要》:「今林棲多朝鳴,水宿多夜叫。」

「鼉鳴夜,獨鳴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 柳宗元《四門助教壁記》:「《易傳太初篇》曰:『天子旦入東 學,晝入南學,夕入西學,暮入北學。中央曰太學,天子 之所自學也。蔡邕引之,以定明堂之位焉』。」

《嘉話錄》:絢曰:「五夜者,甲、乙、丙、丁、戊更相送之,今惟言 乙夜與子夜,何也?」公曰:「未詳。」

《六帖》霧昏昧,十步外不見,是謂「晝昏。」

《酉陽雜俎》:世重黃楊以無火,或曰「以水試之,沉則無火。」取此木必以陰晦,夜無一星則伐之,為枕不裂。 夜光芝一株九實,實墜地如七寸鏡,夜視如牛目。茅 君種於句曲山。

虎夜視,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獵人候而射之,光墜入 地成白石。

《雍益堅》云:「主夜神咒,持之有功德。夜行及寐,可已恐 怖惡夢。咒曰『婆珊婆演底』。」

「良。常山有螢火芝,其實似草,大如豆,紫花,夜視有光。 食一枚,中心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竅洞徹,可以夜書。」 《北戶錄》:「睡蓮葉如荇而大,汎於水面上,其花布葉數 重,凡五種色,當夏晝開,夜縮入水底,晝復出也。」 《因話錄》:「都堂省門東道有古槐,垂陰至廣,相傳夜深 聞絲竹之音,省中即有入相者,俗謂之『音聲樹』。」 《雲溪友議》:「鄭圃有列子墓廟,里中有胡釘鉸者,每詣 廟祭禱,求聰慧。一夕夢人剖其腹,納一卷書,既覺,遂 有詩思。如喜縣尉見訪云:『兒童不慣見車馬,爭入蘆 花深處藏』。粗有可觀。皆類此。」

《嶺表錄異》:嶺中諸山多楓樹,樹老多有瘤癭。忽一夜 遇暴風驟雨,其樹贅則暗長三數尺,南人謂之楓人。 越巫云:「取之雕刻神鬼,異致靈驗。」

《周易集解》:「闔戶謂之坤。」虞翻曰:闔,閉翕也。謂從巽之 坤,坤柔象夜,故以閉戶也。

闢戶謂之乾。虞翻曰:闢,開也。謂從震之乾,乾剛象晝, 故「以開戶也。」

分陰分陽,迭用柔剛。虞翻曰:分陰為柔,以象夜;分陽 為剛,以象晝。晝夜更用,故「迭用柔剛。」

虞翻曰:離日在上,故「晝日。」三陰在下,故「三接」矣。 翟元曰:鼫鼠晝伏夜行,貪猥無已。

《海藥本草》:「按《異物志》言」:𧑒𧍪生南海諸山,雄雌常處 不相捨,青金色。人採得,以法末之,用塗錢,以貨易於 人,晝用夜歸。《淮南畢萬術》云:「青蚨還錢。」

《女孝經》:「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跛,夜則 誦經書,朝則講禮樂。其生子也,形容端正,才德過人。 其胎教如此。」

《化書》:「梟夜鳴而晝昏,雞晝鳴而夜昏」,其異同也如是。 或謂梟為異,則謂雞為同;或謂雞為異,則謂梟為同。 孰梟雞之異晝夜乎?晝夜之異梟雞乎?孰晝夜之同 梟雞乎?梟雞之同晝夜乎?夫耳中磬,我自聞;目中花, 我自見。我之晝夜,彼之晝夜,則是晝不得謂之明,夜 不得謂之昏。能齊昏明者,其為大人乎!

《芝田錄》:「門鑰必以魚,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

《清異錄》: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批杉條染硫磺,置 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燄穗然,呼引光奴。今有貨者,易 名「火寸。」

「香附子,砂盆中熟擦去毛,作細末,水攪浸澄一日夜, 去水膏㬠稠,捏餅焙乾復浸,如此五七遍,入藥宛然 有沉水香味,單服尤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