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九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九十二卷目錄
書家部彙考一
南齊王僧虔能書錄〈古來人名〉
梁庾度支集〈書品論〉
唐李嗣真書後品〈總論 逸品五人 上上品二人 上中品七人 上下
品十二人 中上品七人 中中品十二人 中下品七人 下上品十三人 下中品十人
下下品七人〉
張彥遠法書要錄〈南齊王僧虔答齊太祖論書啟 張懷瓘書議 真書
行書 章草 草書 張懷瓘書估 張懷瓘書斷 神品二十五人 大篆一人 籀文一
人 小篆一人 八分一人 隸書三人 行書四人 章草八人 飛白三人 草書三人
妙品九十八人 古文四人 大篆四人 小篆五人 八分九人 隸書二十五人 行
書十六人 章草八人 飛白五人 草書二十二人 能品一百七人 古文四人 大篆
五人 小篆十二人 八分三人 隸書二十三人 行書十八人 章草十五人 飛白一
人 草書二十五人〉
字學典第九十二卷
書家部彙考一
編輯《齊王僧虔能書錄》
編輯
《古來人名》
編輯
臣僧虔啟,昨奉敕,須古來能書人名。臣所知局狹,不 辨廣悉,輒條疏上呈羊欣所撰《錄》一卷。尋索未得,續 更呈聞。謹啟。
秦丞相李斯。
秦中車府令趙高。
右二人善大篆
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雲陽獄。增減大 篆體,去其繁複。始皇善之,出為御史。名書曰「隸書。」 扶風曹喜,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篆小異李斯,見 師一時。
陳留蔡邕,後漢左中郎將。善篆隸,採斯喜之法。《真定 宜父碑文》猶傳於世,篆者師焉。
杜陵陳遵,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每書一座皆驚, 時人謂為「陳驚座。」
「上谷王次仲」,後漢人,作八分,楷法。
師宜官,後漢不知何許人,何官。能為大字方一丈,小 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師宜官書,甚自矜重,或空至 酒家,先書其壁,觀者雲集,酒因大售。俟其飲足,削書 而退。
安定梁鵠,後漢人,官至選部尚書。得《師宜官法》,魏武 重之,常以鵠書懸帳中,宮殿題署,多是鵠手也。 陳留邯鄲淳,為魏臨淄侯文學,得次仲法,名在鵠後。 毛弘,鵠弟子,今祕書八分,皆傳弘法。又有《左子邑》,與 淳小異,亦有名。
京兆杜度為魏齊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後漢濟北相,亦善草書。平苻堅,得摹崔瑗 書,王子敬云:「極似張伯英。」瑗子寔,官至尚書,亦能草 書。
弘農張芝,高尚不仕,善草書,精勁絕倫。家之衣帛,必 先書而後練。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每書云:「匆匆,不暇 草書。」人謂為「草聖。」芝弟昶,漢黃門侍郎,亦能草。今世 雲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姜詡、梁宣、田彥和及司徒韋誕,皆英弟子,並善草。誕 書最優。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漢魏宮館寶器,皆 是誕手寫。魏明帝起凌雲臺,誤先釘榜而未題,以籠 盛誕,轆轤長緪引之,使就榜書之。榜去地二十五丈, 誕甚危懼,乃擲其筆,比下焚之。乃誡子孫,「絕此楷法」, 著之家令,官至鴻臚少卿。誕子少季,亦有能稱。 羅暉、趙襲,不詳何許人,與伯英同時,見稱西州,而矜 許自與,眾頗惑之。伯英《與朱寬書》,《自敘》云:「上比崔、杜 不足,下方羅、趙有餘。」
河閒張超亦善草,不及崔、張。
《劉德昇》,善為行書,不詳何許人。
潁川鍾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車徵,二子俱學於德 昇,而胡書肥,鍾書瘦。鍾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 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祕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 相聞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繇子會,鎮西將軍,絕能 學父書,改易鄧艾上事,皆莫有知者。
河東衛覬字伯儒,魏尚書僕射。善草及古文,略盡其 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覬子瓘字伯玉,為晉太保, 採張芝法,以覬法參之,更為《草槁》,《草槁》是《相聞書》也。 瓘子恆,亦善書,博識古文。
「燉煌索靖」,字「幼安」,張芝姊之孫,晉征南司馬,亦善草 書。陳國《何元公》亦善草書。
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沈著痛快。」
「滎陽陳暢,晉祕書令史」,善八分,晉宮觀城門,皆暢書 也。
滎陽楊肇,晉荊州刺史,善草隸。潘岳《誄》曰:「草隸兼善, 尺牘必珍。足無輟行,手不釋文,翰動若飛,紙落如雲肇孫經,亦善草隸。
京兆杜畿,魏尚書僕射。子恕,東郡太守。孫預,荊州刺 史。三世善草槁。
晉齊王攸,善草行書。
泰山羊忱,晉徐州刺史;羊固,晉臨海太守,並善行書。 江夏李式,晉侍中,善寫隸、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 晉中書郎李充母衛夫人,善鍾法。王逸少之師; 瑯琊王廙,晉平南將軍、荊州刺史,能章楷,謹傳鍾法。 晉丞相王導,善槁、行。〈廙從兄也〉
王恬晉中將軍會稽內史善隸書。〈導第二子也〉 王洽,晉中書令、領軍將軍,眾書通善,尤能隸、行。從兄 羲之云:「弟書遂不減吾。」〈恬弟也〉
王羲之,晉右將軍、會稽內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隸。羊 欣云:「古今莫二。」〈廙兄子也〉
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槁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 〈羲之第七子也〉兄元之、徽之,兄子淳之,並善草、行。 王允之,衛軍將軍、會稽內史,亦善草、行。〈舒子也〉 太原王濛,晉司徒左長史,能草隸。子修,瑯琊王文學, 善隸、行。與羲之善,故殆窮其妙。早亡,未盡其美。子敬 每《省修書》,雲「咄咄逼人。」
王綏,晉冠軍將軍、會稽內史,善隸、行。
高平《郗愔》,晉司徒、會稽內史,善章草,亦能隸。《郗超》,晉 中書郎,亦善草。〈愔子也〉
潁川庾亮,晉太尉,善草、行。《庾翼》,晉荊州刺史,善隸、行, 時與羲之齊名。〈亮弟也〉
陳郡謝安,晉太傅,善隸、行。
高陽許靜民,鎮軍參軍,善隸草,羲之高足。
晉穆帝時,有張翼,善學人書,寫羲之表,表出,經日不 覺。後云:「幾欲亂真。」
會稽隱士謝敷,胡人康昕,並攻隸、草。
飛白本是宮殿,題八分之輕者,全用楷法。吳時張弘 好學不仕,常著烏巾,時人號為「張烏巾。」此人特善飛 白,能書者鮮不好之。
《梁庾度支集》
編輯
《書品論》
編輯
元靜先生曰:「予遍求邃古,逖訪厥初,書名起於元洛, 字勢發於倉史,故遺結繩,取諸爻,象,諸形會諸人事。 未有廣此緘縢,深玆文契。是以一畫加大,天尊可知; 二力增土,地卑可審。日以君道,則字勢圓;月以臣輔, 則文體缺。及其轉注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 狀範毫端,形呈字表。開篇翫古,則千載共朝;削簡傳」 今則萬里對面,記善則惡自削,書賢則過必改。《玉曆》 頒正而化俗,《帝載》陳言而設教,變通不極,日用無窮, 與聖同功,參神並運。爰洎中葉,舍繁從省,漸失《潁川》 之言,竟逐雲陽之字。若乃鳥跡孕於古文,壁書存於 科斗,符陳帝璽,摹調蜀漆,署表宮門,銘題禮器。魚猶 舍鳳,鳥已分蟲,仁義起於麒麟,威形「發於龍虎。雲氣 時飄五色,仙人還作兩童,龜若浮溪,蛇如赴穴,流星 疑燭,垂露似珠,芝英轉車,飛白掩素。參差倒薤,既思 種柳之謠;長短懸針,復想定情之製。蚊腳傍低,鵠頭 仰立,填飄板上,繆起印中。」波回墮鏡之鸞,楷顧雕陵 之鵲。並以篆籀重複,見重昔時。或巧能售酒,或妙令 鬼哭,信無味之奇珍,「非趣時之急務。」且具錄前訓,今 不復兼論,惟草正疏通,專行於世,其或繼之者,雖百 代可知。尋《隸體發源》,秦時隸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 見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難製,遂作此法,故曰「隸 書。」今時正書是也。草勢起於漢時,解散隸法,用以赴 急,本因草創之義,故曰「草書。」建初中,京兆杜操始以 善書知名,今之草書是也。余自少迄長,留心茲藝,敏 手謝於臨池,銳意同於削板。而蕺山之扇,竟未增錢, 凌雲之臺,無因誡子。求諸故跡,或有淺深,輒刪善草 隸者一百二十八人。伯英以稱聖居首,法高以追駿 處末,推能相越,小例而九,引類相附,大等而三。復為 略論,總名《書品》。
張芝。〈伯英〉 鍾繇。〈元常〉
《王羲之》:〈逸少〉
右「三人」 ,「上之上。」
論曰:「隸既發源秦史,草乃激流齊、相,跨七代而彌遵, 將千載而無革,誠開博者也。均其文,總六書之要;指 其事,籠八體之奇,能拔篆籀於繁蕪,移楷真於重密。 分行紙上,類出繭之蛾;結畫篇中,似聞琴之鶴。峰崿 閒起,瓊山慚其斂霧;漪瀾遞振,碧海愧其下風。抽絲 散水,定其下筆。倚刀較尺,驗於字中。真草既分於星 芒,烈火復成於珠佩,或橫牽豎掣,或濃點輕拂,或將 放而更留,或因挑而還置,敏思藏於胸中,巧意發於 毫銛。詹君端策,故以迷其變化;英《韶》傾耳,無以察其 音聲。殆善射之不注,妙斲輪之不傳。是以鷹爪含利, 出彼兔毫;龍管潤霜,遊茲蠆尾。」學者鮮能具體,窺者 罕得其門。若探妙測深,盡形得勢,煙華落紙將動,風 彩帶字欲飛,疑神化之所為,非人世之所學,惟張有 道、鍾元常、王右軍其人也。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書,稱為草聖。鍾天然第一,功夫次之,妙盡許昌 之碑,窮極鄴下之牘。王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 不及鍾,工夫過之。羊欣云:「貴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 眾法,備成一家。」若孔門以《書》,「三子入室矣」,允為上之 上。
崔瑗。〈子玉〉 杜度。〈伯度〉
師宜官。 張昶。〈文舒〉
王獻之。〈子敬〉
右五人上之中
論曰:崔子玉擅名北中,跡罕南度。世有得其摹者,王 子敬見之稱美,以為功類伯英。杜度濫觴於草書,取 奇於漢帝。詔復奏事,皆作草書。師宜官鴻都為最,能 大能小。文舒聲劣於兄,時雲「亞聖。子敬泥帚,早驗天 骨。兼以掣筆,復識人工。一字不遺,兩葉傳妙。」此五人 允為上之中。
索靖。〈幼安〉 梁鵠。〈孟皇〉
韋誕:〈仲將〉 《皇象》。〈休明〉
胡昭。〈孔明〉 鍾會:〈士季〉
衛瓘。〈伯玉〉 荀輿。〈長引〉
阮研。〈文機〉
右九人上之下
論曰:「幼安斂蔓舅氏,抗名衛令。孟皇功盡筆力,字入 帳中;仲將不妄染毫,必須張筆而左紙;孔明動見模 楷,皆謂胡肥而鍾瘦。休明斟酌二家,聯駕八絕。士季 之範元常,猶子敬之稟逸少,而工拙兼效,真草皆成。 伯玉遠慕張芝,近參父跡,長引狸骨,方擬而難迨。阮 研居今觀古,盡窺眾妙之門。雖復師王祖鍾,終成別 構一體」,此九人允為「上之下。」
張超。〈子並〉 郭伯道:
《劉德昇》。〈君嗣〉 崔寔。〈子真〉
《衛夫人》。〈茂猗〉 李式。〈景則〉
庾翼。〈稚恭〉 《郗,愔》。〈方回〉
謝安。〈安石〉 王珉。〈季琰〉 《桓元》。〈敬道〉 羊欣:〈敬元〉
《王僧虔》 《孔琳之》〈彥琳〉
殷鈞。
右十五人中之上
論曰:「子並崔家,州里頗相倣效,可謂醬鹹於鹽,冰寒 於水。伯道里居,朝廷遠討其跡;德昇之妙,鍾、胡各採 其美。子真俊才,門法不墜;李妻衛氏,自出華宗;景則 毫素流靡;稚恭聲彩遒越。郗愔、安石,草正並驅;季琰、 桓元,筋力俱駿。羊欣早隨子敬,最得王體;孔琳之聲 高宋氏;王僧虔雄發齊代;殷鈞頗耽愛好,終得肩隨。」 此一十五人,允為中之上。
魏·武帝·《曹操》〈孟德〉 孫皓:〈吳主〉
衛覬。〈伯儒〉 左伯。〈子邑〉
衛恆:〈巨山〉 杜預。〈元凱〉
王廙:〈世將〉 張彭祖:
任靖、 韋昶〈文休〉
王修:〈敬仁〉 《張永》:〈景初〉
《范懷約》 《吳休尚》
施方泰:
《右十五,人中》之中。
論曰:「魏帝筆墨雄贍,吳主體裁綿密,伯儒兼敘隸、草, 子邑分鑣,梁邯巨山三世,元凱累葉,王廙為右軍之 師,彭祖取羲之之道。任靖矯名,文休題柱。敬仁清舉, 致畏逼之詞;張范逢時,俱東南之美。施、吳鄴下後生 同年拔萃。」此十五人,允為中之中。
羅暉。〈叔景〉 趙襲。〈元嗣〉
劉輿、 《張昭》〈子布〉
陸機:〈士衡〉 朱誕:
王導:〈茂和〉 庾亮:〈元規〉
《王洽》。〈敬和〉 《郗超》。〈景興〉
張翼:〈君祖〉 《宋文帝》。
康昕。〈君明〉 徐希秀:
謝脁:〈元暉〉 《劉繪》。〈士章〉
《陶弘景》。〈通明〉 王崇《素》。
《右「十八人」 中》之下。
論曰:「叔景、元嗣,並稱西州。劉輿之筆札,張昭之無懈。 陸機以弘才掩跡,朱誕以偏藝流聲。王導則列聖推 能,庾亮則群公挹巧。王洽以下,並通諸法。郗超以晚 年取譽。」張翼善效,宋帝康昕、希秀孤生。謝脁、劉繪。文 宗書範,近來少前。陶隱居仙才,翰彩拔於山谷;王崇 素靡倫,篇筆傳於里閭。此十八人,允為中之。下 姜詡、 《梁宣》。
魏徵。〈文成〉 《韋秀》。
鍾興、 《向泰》
羊忱, 《晉元帝景文》
《識道人, 范曄》,《蔚宗》, 「宋炳」, 《謝靈運》。
蕭思話、 《薄紹之》。〈敬叔〉《齊高帝 庾黔婁》。〈子貞〉
《費元瑤》 孫奉〈伯玉〉
《王薈》:〈敬文〉 《羊祜》。〈叔子〉
《右二十人》,下之上。
《論》曰:「此二十人並擅毫翰,動成楷則,殆逼前良,見希 後彥,允為下之上。」
楊經、 《諸葛融》
楊潭、 張炳
岑淵、 《裴興》
《王濟 李夫人》:
《劉穆之》。〈道和〉 朱齡《石》:〈伯兒〉
《庾景休》 《張融》〈思光〉
褚元明, 《孔敬通》。
王籍。〈文海〉
《右「十五人」 下》之中。
《論》曰:「此十五人,雖未窮字奧,書尚文情,披其藂薄,非 無香草,視其涯岸,皆有潤珠。故能遺斯紙以為世玩, 允為下之中。」
衛宣, 《李韞》。
陳基、 傅廷堅
張紹 《陰光》。
韋熊、 《張暢》
曹任 《宋嘉》。
裴邈、 《羊固》
傅夫人 《辟閭訓》。
謝晦。〈宣明〉 徐羨之:〈宗文〉
孔閭 顧寶光
周仁皓、 《張欣泰》。
張熾 《僧,岳道人》。
法高道人。
《右「二十三人」 ,下》之下。
論曰:「此二十三人,皆五味一和,五色一彩,視其彫文, 非特刻鵠,人人下筆,寧止追嚮。遺跡見珍,餘芳可折。 誠以驅馳並駕,不逮前鋒,而中權後殿,各盡其美,允 為下之」下。
今以九例,該此眾賢,猶如元圃積玉,炎洲聚桂,其中 實相推謝,故有茲多品。然終能振此鱗翼,俱上龍門, 儻後之學者,更隨點曝雲爾。
《唐李嗣真書後品》
編輯
《總論》
編輯
「昔蒼頡造書,天雨粟,鬼夜哭」,亦有感矣。蓋德成而上, 謂仁、義、禮、智、信也;藝成而下,謂禮、樂、射、御、書、數也。吾 作詩品,猶希聞偶合神交,自然冥契者,是才難也。及 其作《書評》,而登逸品數者四人,故知藝之為末信也。 雖然,若超吾逸品之才者,亦當敻絕終古,無復繼作 也。故斐然有感而作《書評》。雖不足以對揚王休,弘闡 神化,亦名流之美事耳。與夫飽食終日,博奕猶賢,不 其遠乎?《項籍》云:「書足以記姓名。」此狂夫之言也。嗟爾 後生,既乏經國之才,又無干城之略,庶幾勉夫斯道。 近代虞祕監、歐陽銀青、房、褚二僕射、陸學士、王家令、 高司衛等,亦並由此術,無所閒然。其中亦有更無他 技,而俯拾朱紱如此,則雖慚君子之盛烈,苟非莘野 之器,箕山之英,亦何能作誡凌雲之臺,拂衣碑石之 際耶?今之馳鶩,去聖愈遠,徒識方圓而迷點畫,亦猶 莊生之歎盲者,《易象》之談日中終不見矣。《太宗與漢 王元昌、褚僕射》〈遂良〉等,皆授之於史陵。褚首師虞,後 又學史,乃謂陵曰:「此法更不可教人。」是其妙處也。陸 學士柬之受於虞祕監,虞祕監受於永禪師,皆有法 體。今人都不聞師範,又自無鑒局,雖古跡昭然,永不 覺悟,而執燕石以為寶,翫楚鳳而稱珍,不亦謬哉!其 議論品藻,自王愔以下,王僧虔、袁、庾諸公已言之矣。 而或理有未周,今采諸家之善,聊指同異,以貽諸好 事。其前品已定,則不復銓列;素未曾入,有可指者,亦 復雲爾。太宗、高宗皆稱「神札,吾所伏事,何敢寓言?」今 始於秦氏,終於唐世,凡八十一人,分為十等。
逸品五人
編輯《李斯》。〈小篆〉
右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絕妙。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夫「千鈞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祕寶。」
張芝。〈章草〉 鍾繇。〈正書〉
《王羲之》:〈三體及飛白〉 王獻之。〈草行書半草行書〉
右四賢之跡,揚庭效伎,策勳底績,神合契匠,冥運天矩,皆可稱曠代絕作也。而鍾、張筋骨有餘,膚肉未贍,逸少加減太過,朱粉無設,同夫「披雲睹日,芙蓉出水」,求其盛美,難以備諸。然伯英《章草》,似「春虹飲澗,落霞浮浦」,又似「沃霧沾濡,繁霜搖落。」元常《正隸》,如「郊廟既陳,俎豆斯在」,又比《寒澗》。豁,秋山嵯峨,右軍正體如陰陽四時,寒暑調暢,巖廊弘敞,簪裾肅穆。其聲鳴也,則鏗鏘金石;其芬郁也,則氛氳蘭麝;其難徵也,則縹緲而已仙;其可覿也,則昭彰
而在目,可謂書之聖也。若草行雜體,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瑾瑜爛而五色,黼繡摛其七采,故使離朱喪晶,子期失聽,可謂草之聖也。其飛白也,猶夫霧縠卷舒,煙空炤灼,長劍耿介而倚天,勁矢超騰而無地,可謂飛白之仙也。又如松巖點黛,蓊鬱而起朝雲,飛泉漱玉,灑散而成暮雨,既離方以遁圓,亦非絲而異帛,趣長筆短,差難縷陳。子敬草書,逸氣過父,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倏忽變化,莫知所自,或蹴海移山,飜濤簸嶽。故謝安石謂「公當勝右軍」 ,誠有害於名教,亦非徒語耳。而正書、行書如田野學士,越參朝列,非不稽古憲章,乃時有失體處。舊說稱其「轉妍去鑒」 ,疏矣。然此數公,皆有神助,若喻之製作,其猶《雅》《頌》之流乎!
評曰:「元常每點多異,羲之萬字不同。後之學者,恐徒 傷筋膂耳。然右軍肇變古質,理不應減鍾,故云或謂 過之。」庾翼每不服逸少。曾得伯英十紙,喪亂遺失,常 恨妙跡永絕,及後見逸少與亮書,乃曰:「今見足下答 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方乃大服。」羲之又曾書 壁而去,子敬密拭之,而更別題。右軍還觀之,曰:「吾去 時真大醉」,子敬乃心服之矣。然右軍終無敗累,子敬 往往失落,及其不失,則神妙無方,可謂草聖也。 《贊》曰:蒼頡造書,鬼哭天廩。史籀堙滅,陳倉籍甚。秦相 刻銘,爛若舒錦。鍾、張、羲、獻,超然逸品。
上上品二人
編輯程邈。〈隸〉崔瑗。〈小篆〉
右程君首創隸則,模範煥於丹青。崔氏爰效李斯,點畫皆如鐵石,傳之後裔,厥功亦茂。此外鑴勒去之,無乃敻乎!若挍之文章,則《三都》《二京》之比也。
上中品七人
編輯蔡邕, 索靖, 梁鵠, 鍾會。
衛瓘 韋誕 《皇象》。
「右,自王、崔以降,更無超越此數君。梁氏石書,雅勁於韋、蔡,皇、衛草跡,殆亞於二王。鍾、索遺跡雖少,吾家有小鍾正書《洛神賦》,河南長孫氏雅所珍好,用子敬草書數紙易之。索有《月儀》三章,觀其趣況,大為遒竦,無愧圭璋,猶夫聶政、相如,千載凜凜,為不亡矣。」 又《毋丘興碑》云:「是索書比蔡石經,無相假借。蔡公諸體,唯有」 《范巨卿碑》,風華艷麗,古今冠絕。王簡穆云:「無可以定其優劣,此亦何勞品書者乎?」
上下品十二人
編輯崔寔。〈章草〉《郗鑒》, 王廙 衛夫人。〈正書〉 王洽, 郗愔, 李式, 庾翼, 羊欣, 歐陽詢, 虞世南, 褚遂良,
右。逸少謂領軍弟書不減吾。吾觀可者有十數紙,信佳作矣。體裁用筆,全似逸少,虛薄不倫。右軍藻鑒,豈當虛發,蓋欲假其名譽耳。措之中下,豈所謂允僉望哉!崔衛素負高名,玉、庾舊稱拔萃。崔章草甚妙,衛正體尤絕世將。楷則遠類羲之,猶有古制。稚恭《章草》,頗推筆力。不謝子真。《郗李》超邁於羊欣,而宏壯不如也。《歐陽草書》。難與競爽。如旱蛟得水。《兔走穴》,筆勢恨少,至於鐫勒及飛白諸勢,如武庫矛戟,雄劍欲飛。世南蕭散灑落,真草唯命,如羅綺嬌春,鵷鴻戲沼,故當子雲之上。褚氏臨寫右軍,亦為高足,豐艷雕刻,盛為當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
評曰:蟲篆者,小學之所宗;草隸者,士人之所尚。近代 君子多好之,或時有可觀耳。然許靜之蹟不減小令, 常歎曰:「鍾書初不留意,試作之乃不可得,研之彌久, 如有髣髴,乃知有畫龍之惑耳,亦安可厚誣乎?」此群 英允居上流三品,其中銓鑒不無優劣。
贊曰:「程邈隸體,崔公篆勢。梁、李、蔡、索,郗皇韋、衛。羊習 獻規,褚傳義制。邈乎天壤,光厥來裔。」
中上品七人
編輯張昶、 衛恆、 杜預、 張翼
「郗嘉賓」、 《阮研》 《漢》·王元昌
右文舒《西嶽碑》,但覺妍冶,殊無骨氣。庾公置之七品,張翼代羲之草奏,雖曰小人,幾乎亂真,乃編之乙科,涇渭混淆,故難品會。至於衛、杜之筆,流傳多矣,縱任輕巧,流轉風媚,剛健有餘,便媚詳雅,諒少儔匹。嘉賓與王、庾相埒,是則高手。顏黃門有言:「阮交州、蕭國子、陶隱居各得右軍一體,故稱當時之冠絕。」 然蕭公力薄。絕不逮阮漢王作獻之氣勢或如舞劍。往往鄰幾
中中品十二人
編輯謝安、 康昕、 桓元、 丘道護, 許靜, 蕭子雲、 陶弘景、 釋智永, 劉珉、 房元齡、 陸柬之、 王知敬、
右謝公縱任自在,有螭盤虎踞之勢。康昕巧密精勤,有「翰飛鶯哢」 之體。桓元如「驚蛇入草,銛鋒出匣」 ;劉珉比「顛波赴壑,狂澗爭流。」 隱居穎脫,得書之筋髓,如麗景霜空,鷹隼初擊。道護謬登高品跡乃浮。
《漫》:陸柬之學虞草體,用筆則青出於藍,故非子雲之徒。子雲「正隸功夫恨少,不至高絕也。智永精熟過人,惜無奇態矣。房司空含文抱質,王家令碎玉殘金,房如海上雙鵷,王比松間孤鶴。」
中下品七人
編輯孫皓、 張超, 謝道韞、 宗炳
《宋文帝》· 《齊高帝· 謝靈運》
右:孫皓吳人,酣暢,驕其家室,雖欲矜豪,亦復平矣。張如郢中少年,乍入京輦,縱有才辨,蓋亦可知。謝道韞是凝之之妻,雍容和雅,芬馥可翫。宋帝有子敬,風骨超縱狼籍,翕煥為美,康樂往往驚遒。齊帝時時合興,知慕韓、彭之《豹變》,有異張、桓之拾青。宋文放逸屈懾,頗斆康、許,量其直置孤梗,是靈運之流也。
評曰:古之學者,皆有規法,今之學者,但任胸懷,無自 然之逸氣,有師心之獨任。偶有能者,時見一斑,忽不 悟者,終身瞑目。而欲乘款段度越驊騮,斯亦難矣!吾 當告勉夫後生,然自古歎知音者希,可為絕絃也。 贊曰:「西嶽張昶,江東阮研。銀鷹貞白,鐵馬桓元。衛杜 花散,安康綺鮮。元昌柬之,名後身先。」
下上品十三人
編輯陸機、 袁崧、 《李夫人》 《謝脁》
庾肩吾、 蕭綸、 王褒、 斛斯彥明、 錢毅、 房彥謙、 殷令名、 張大隱、 藺靜文。
「右士衡以下,時然合作,蹖駁不倫,或類蚌質珠胎,乍比金砂銀礫;陸平原、李夫人猶帶古風;謝吏部、庾尚書創得今韻;邵陵王、王司空,是東陽之亞;房司隸、張益州,參小令之體。」 藺生正書,甚為鮮緊,亦有規則。錢氏小篆飛白,寬博敏麗,太宗貴之。斛斯筆勢,咸有由來,司隸宛轉,頗稱流悅,皆著名矣。殷氏擅聲題榜,代有其人。嗟乎!有天才者或未能精之,有神骨者,則其功夫全棄。但有佳處,豈忘存錄。
下中品十人
編輯范曄 《蕭思話》 《張融》 〈梁〉《簡文帝》 劉逖, 王晏, 周顒, 王崇素, 釋智果, 《虞綽》
右范如寒巂之士,亦不可棄;蕭比遁世之夫,時或堪採。思光要自標舉,蓋無足褒。簡文拔群貴勝,猶難繼作,劉黃門落花從風,王中書奇石當徑。彥倫意則甚高,跡少俊銳。崇素時象麗人之姿,智果頗似委巷之質。虞綽鋒穎迅健,亦其次矣。
下下品七人
編輯《劉穆之》、 褚淵, 《梁武帝》, 《梁元帝》, 《陳文帝》, 《沈君理》, 《張正見》。
右此輩亦稱筆札多類效顰,「猶枯木之春秀一枝,比眾石之孤生片琰。」 就中彥回輕快,練倩有力;孝元風流,君理放任,亦後來之所習,非先達之所營。吾黨論書,有異於是。
評曰:前品云:「蕭思話如舞女迴腰,仙人嘯樹」,則亦曰 佳矣。又雲「張伯英如漢武學道,憑虛欲仙,終不成矣。」 商搉如此,不亦謬乎?吾今品藻,亦未能至當,若其顛 倒衣裳,白圭之玷,則庶不為後來君子,儻為鑒焉。 贊曰:「蚌質懷珠,銀鋼蘊礫。陸謝參蹤,蕭王繼跡。思話 仙才,張融賞擊。如彼枯秀,眾多群石。」
《張彥遠法書要錄》
編輯
《南齊王僧虔答齊太祖論書啟》
編輯
僧虔啟,「恩眷罔已。賜示《古跡》十一帙,或其人可想,或 其法可學,愛玩彌日,暫得忘其沈痾。輒率短見,並述 舊聞,具如別牋。民閒所有,帙中所無者,或有不好。」今 奉《別目》二十三卷,追懼乖誤,伏深𢙀息。 吳大皇帝書、 吳景帝書。
「吳歸命侯孫皓」 《晉安帝》
亡高祖丞相導, 亡曾祖領軍洽。
亡從祖中書令珉、 韋仲將、 張芝、 索靖。
張翼 衛伯儒。
右十二卷,故州民王僧虔奉。
《張懷瓘書議》
編輯
昔仲尼修《書》,始自堯舜。堯舜王天下,煥乎有文章,文 章發揮,書道尚矣。夏殷之世,能者挺生。秦漢之閒,諸 體閒出,元猷冥運,妙用天資,追虛捕微,鬼神不容其 潛匿;而通微應變,言象不測其存亡。奇寶盈乎東山, 明珠溢乎南海。其道有貴而稱聖,其跡有祕而莫傳。 理不可盡之於詞,妙不可窮之於筆,非夫通元達微, 何可至於此乎?乃不朽之盛事,故敘而論之。夫草木 各務生氣,不自埋沒,況禽獸乎?況人倫乎?猛獸鷙鳥, 神采各異,書道法此,其古文篆籀,時罕行用者,皆闕 而不議。議者真正槁草之閒,或麟鳳一毛,龜龍片甲, 亦無所不錄。其有名跡俱顯者一十九人,列之於後: 崔瑗 張芝 張昶 鍾繇鍾會 韋誕 皇象 嵇康。
衛瓘、 《衛夫人》, 《索靖》 《謝安》。
王導、 王敦, 王廙, 王洽。
王珉、 王羲之、 《王獻之》。
右千百年閒,得其妙者,不越此數十人,各能聲飛萬里,榮耀百代。雖逸少筆蹟遒潤,獨擅一家之美,天質自然,風神蓋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學;其理隱而意深,固天下寡於知音。昔為評者數家,既無文詞,則何以立說?何為取象其勢,髣髴其形,似知其門而未知其奧,是以言論不能辨明。夫於其道不「通,出其言不斷,加之詞寡典要,理乏研精,不述賢哲之殊能,況有丘明之新意。悠悠之說,不足動人。」 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即令瞭然。若與面會,則有智昏菽麥,混白黑於胸襟;若心悟精微,圖古今於掌握。元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閒。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非有獨聞之聽,獨見之明,不可議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夫誦聖人之語,不如親聞其言;評先賢之書,必不能盡其深意。有千年明鏡,可以照之不陂;瑠璃屏風,可以洞徹無礙。」 今雖錄其品格,豈獨稱其才能。皆先其天性,後其習學。縱異形奇體,輒以情理一貫,終不出於洪荒之外,必不離乎工拙之間。然智則無涯。法固不定。且以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真書》
編輯
《逸少》第一, 《元常》第二, 《世將》第三, 《子敬》第四, 《士季》第五, 《文舒》第六, 《茂弘》第七,
《行書》
編輯
《逸少》第一, 《子敬》第二, 《元常》第三, 《伯英》第四。
《伯玉》第五, 《季琰》第六, 《敬和》第七, 《茂弘》第八,
《安石》第九。
《章草》
編輯
子玉第一, 伯英第二, 幼安第三, 伯玉第四, 逸少第五, 士季第六, 子敬第七, 休明第八。 草書,伯英創立規範,得物象之形,均造化之理,然其 法太古,質不剖斷,以此為少也。有椎輪草意之妙,後 學得漁獵其中,宜為第一。
《草書》
編輯
伯英第一, 叔夜第二, 子敬第三, 處沖第四, 世將第五, 仲將第六, 士季第七, 逸少第八。 或問曰:「此品之中,諸子豈能悉過於逸少?」答曰:「人之 材能,各有長短。諸子於草,各有性識,精魄超然,神彩 射人。逸少則格律非高,功夫又少,雖員豐妍美,乃乏 神氣。無戈戟銛銳可畏,無物象生動可奇,是以劣於 諸子。得重名者,以真行故也。」舉世莫之能曉,悉以為 真草一概,若所見與諸子雷同,則何煩有論。今製品 格,以代權衡,於物無情,不饒不損,惟以理伏,頗能面 質,冀合規於元匠,殊不顧於聾俗。夫聾俗無眼有耳, 但聞是逸少,必闇然懸伏,何必須見,見與不見一也。 雖自謂高鑒旁觀,如三歲嬰兒,豈敢斟量鼎之輕重 哉?伯「牙、子期,不易相遇」,造《章甫》者,當售衣冠之士,本 不為於越人也。然草與真有異,真則字終意亦終,草 則行盡勢未盡。或煙收霧合,或電激星流,以風骨為 體,以變化為用。有類雲霞聚散,觸遇成形,龍虎威神, 飛動增勢。巖谷相傾於峻險,山水各務於高深,囊括 萬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託「以散鬱結 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是以 無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類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 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觀之者似入廟見 神,如窺谷無底,俯猛獸之牙爪,逼利劍之鋒鋩,肅然 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且法既不定,事貴變通,然古 法亦局而執。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非 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閒,無藉因 循,寧拘制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 游,臨事制宜,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 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 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獨絕也。 世人雖不能甄別,但聞二王,莫不心醉。是知德不可 偽立,名不可虛成。然荊山之下,玉石參差,或價賤同 於瓦礫,或價貴重於連城,其八分即二王之右也。子 敬沒後,羊薄嗣之,宋、齊之閒,此體彌尚,謝靈運尤為 秀傑。近者虞世南亦工此法,或君長告令,公務殷繁, 可以應機,可以赴速;或四海尺牘,千里相聞,跡乃含 情,言惟敘事,披封不覺,欣然獨笑。「雖則不面,其若面 焉。」妙用圓通,鄰於神化。然此論雖不足搜索至真之 理,亦可謂張皇墨妙之門。但能精求,自可意得。思之 不已,神將告之,理與道通,必然靈應,有志小學,可不 勉與?古之名手,但能其事,不能言其意。今僕雖不能 其事,而輒言其意,諸子亦有所不足,或少運動及險 峻,或少波勢及縱逸,學者宜自損益也。異能殊美,莫 不備矣,然道合者千載比肩,若死而有知,豈無神交者也?逸少草有女郎材,無丈夫氣,不足貴也。賢人君 子,非愚於此而智於彼,知與不知,用與不用也。《書》道 亦爾,或賤於此,或貴於彼,鑒與不鑒也。智能雖定,賞 遇在時也。嵇叔夜身長七尺六寸,美音聲,偉容色,雖 土木形骸,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加以孝友溫恭,吾 慕其為人。常有其草寫《絕交書》一紙,非常寶惜,有人 與吾兩紙。王右軍書不易,近於李造處見全本,瞭然, 知公平生志氣,若與面焉。後有達識者覽此論,當亦 悉心矣。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論人才能,先文而後 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乾元元年四月日,張懷 瓘述。
《張懷瓘書估》
編輯
有好事公子頻紆雅顧,問及自古名書,頗為定其差 等,曰:「可謂知書矣。夫丹素異好,愛惡罕同,若鑒不圓 通,則各守封軌,是以世議紛糅,何不製其品格,豁彼 疑心哉!」且公子貴斯道也,感之,乃為其估。貴賤既辨, 優劣瞭然。因取世人《易解》,遂以王羲之為標準。如大 王草書真字,直一百五字,乃敵一行行書,三行行書, 「敵一行」,真正偏帖則爾。至如《樂毅》《黃庭》《太師箴》畫贊, 累表告誓等,但得成篇,即為國寶。不可計以字數,或 千或萬,惟鑒別之精麤也。他皆倣此。近有鍾尚書紹 京,亦為好事,不惜大費,破產求書,計用數百萬錢,惟 市得右軍行書五紙,不能致真書一字。崔、張之跡,固 乃寂寥矣,惟天府之內,僅有存焉。如《小王書》所貴合 作者,若槁行之閒有興合者,則逸氣蓋世,千古獨立 家尊,纔可為其弟子爾。子敬年十五六時,常白逸少 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頗異諸體。今窮偽略之理,極 草縱之致,不若槁行之閒,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 逸少笑而不答。及其業成之後,神韻獨超,天姿特秀, 流便簡易,志在驚奇,峻險高深,起自此子。然時有敗 累,不顧疵瑕,故減於右軍行書之價。可謂「子為神俊, 父得《靈和》。」父子真行,固為百代之楷法。然文質相沿, 立其三估,貴賤殊品,置其五等。三估者,篆、籀為上估, 鍾、張為中估,羲、獻為下估。上估但有其象,蓋無其蹟; 中估乃曠世奇蹟,可貴可重,有購求者,宜懸之千金, 或時「不尚書,薰蕕同器,假如委諸衢路,猶可字償千 金。」其杜度、崔瑗,可與伯英價等,然志乃尤古,力亦微 大,惟妍媚不逮於張芝。衛瓘可與張為弟,索靖則雄 逸過之。且如右軍真書妙極,又人閒切須,是以價齊 中,估古遠稀世,非無降差。崔、張玉也,逸少金也,大賈 則貴其玉,小商乃重其金,膚淺之人,多任其耳。但以 王書為最。真草一概,略無差殊。豈悟右軍之書。自有 五等。
《黃帝史》, 《周宣史》, 《鍾繇》, 《張芝》。
王羲之、 崔瑗, 衛瓘, 《索靖》。
王獻之。
以上九人第一等
蔡邕、 張昶, 荀勗、 皇象
韋誕、 《鍾會》
「《度德》比義」,並崔、張之亞也,可微劣右軍行書之價。
以上六人第二等
曹喜 邯鄲淳, 《羅暉》, 《趙襲》。
《崔寔》 《劉德昇》, 師宜官、 《梁鵠》
胡昭、 荀爽、 《張彭祖》、 張弘。
《傅元》 《魏武帝 曹植》 〈吳〉孫皓, 孫權, 應璩, 徐幹, 張昭。
嵇康 何曾, 衛覬, 杜預。
楊肇、 樂廣、 劉恢、 司馬攸、 衛恆, 衛夫人、 衛玠、 李式。
王敦、 《郗鑒》 《郗愔》、 韋昶。
桓元 《王翼》 《王導》 《王洽》
王珉、 謝安、 庾翼, 「或奇材見拔,或絕世難求」,並庶幾右軍草書之價。
以上四十三人第三等
張嘉、 庾亮、 郗超、 王珣
戴若思, 衛瓘, 僧惠式, 王修。
張翼、 戴安道、 王元之、 王凝之、 王徽之、 王操之、 孫興公、 王允之, 宋文帝、 宋孝武 康昕、 王僧虔、 謝靈運、 羊欣、 薄紹之、 孔琳之、 蕭思話、 張永、 蕭子良, 齊高帝、 蕭子雲。
互有得失,時見高深,絕長續短。智永力勁,可敵右軍 《草書》三分之一。
以上二十九人第四等
張越, 張融, 陶弘景, 阮研, 毛喜。 〈僧〉智永、 虞世南、 歐陽詢、 褚遂良。
可敵右軍《草書》四分之一。
以上九人第五等
以上率皆估其甚合者,其不會意,數倍相懸。大凡雖則同科,物稀則貴,今妍古雅,漸次陵夷。自漢及今,隆 殺百等,貴遠賤近,淳漓之謂也。凡九十六人,別之如 右。五等之外,蓋多賢哲。聲聞雖美,功業未遒。空有望 於屠龍,竟難成於畫虎。不入流品,深慮遺材。天寶十 三載正月十八日。
《張懷瓘書斷》
編輯
我唐四聖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武聖皇帝、高宗天 皇大聖皇帝,鴻猷大業,列乎冊書;多才能事,俯同人 境。翰墨之妙,資以神功。開草、隸之規模,變張、王之今 古。盡善盡美,無得而稱。今天子神武聰明,制同造化, 筆精墨妙,思極天人。或頌德銘勳,函耀金石;或恩崇 惠縟,載錫侯王。赫矣光華,懸諸日月,非區區小臣所 敢揚述。
神品二十五人
編輯大篆一人
編輯史籀:
籀文一人
編輯史籀:
小篆一人
編輯《李斯》。
八分一人
編輯《蔡邕》。
隸書三人
編輯鍾繇、 王羲之、 王獻之。
行書四人
編輯王羲之, 鍾繇, 王獻之, 張芝。
章草八人
編輯張芝、 杜度, 崔瑗, 索靖。
衛瓘, 王羲之, 王獻之, 《皇象》。
飛白三人
編輯蔡邕、 《王羲之》 《王獻之》
草書三人
編輯張芝、 《王羲之》 《王獻之》
妙品九十八人
編輯古文四人
編輯杜林, 《衛密》, 《邯鄲淳》, 衛恆。
大篆四人
編輯李斯、 趙高, 蔡邕, 《邯鄲淳》。
小篆五人
編輯曹喜、 蔡邕、 邯鄲淳、 崔瑗
衛瓘。
八分九人
編輯張昶、 皇象, 邯鄲淳、 韋誕。
鍾繇, 師宜官, 梁鵠, 索靖。
《王羲之》:
隸書二十五人
編輯張芝, 鍾會, 蔡邕, 邯鄲淳, 衛瓘, 韋誕, 荀輿, 謝安。
《羊欣》, 《王洽》, 《王珉》, 《薄紹之》, 《蕭子雲》, 《宋文帝》, 《衛夫人》, 《胡昭》。
曹喜、 謝靈運、 王僧虔、 孔琳之、 陸柬之、 褚遂良、 虞世南、 釋智永、 歐陽詢、
行書十六人
編輯劉德昇, 衛瓘, 王珉, 謝安, 王僧虔, 胡昭, 鍾會, 孔琳之, 虞世南, 阮研, 王洽, 羊欣,
薄紹之、 歐陽詢、 陸柬之、 褚遂良。
章草八人
編輯張昶、 鍾會, 韋誕, 衛恆。
《郗愔 張華》, 《魏武帝, 釋智永》。
飛白五人
編輯蕭子雲、 張弘、 韋誕、 歐陽詢、 王廙、
草書二十二人
編輯索靖 衛瓘, 嵇康 張昶。
鍾繇, 羊欣, 孔琳之, 虞世南, 薄紹之, 鍾會, 衛恆, 荀輿,
桓元, 謝安, 張融, 阮研。
王珉、 王洽、 謝靈運、 王僧虔、 歐陽詢、 釋智永、
能品一百七人
編輯古文四人
編輯張敞、 衛覬、 衛瓘、 韋昶
大篆五人
編輯胡昭、 嚴延年、 韋昶、 《班固》。
《歐陽詢》。
小篆十二人
編輯衛覬, 班固, 皇象, 張宏。
許慎、 韋誕、 傅元、 蕭子雲、 劉紹、 張弘、 范曄、 歐陽詢
八分三人
編輯毛弘 《左伯》。 王獻之。
隸書二十三人
編輯衛恆、 張昶、 王廙、 庾翼
郗愔, 王濛, 衛覬, 張彭祖, 阮研, 陶弘景, 王修, 王褒。
王恬、 李式、 傅元、 楊肇。
王承烈、 庾肩吾、 薛稷、 孫過庭、 高正臣、 釋智果、 盧藏用、
行書十八人
編輯宋文帝, 司馬欣、 釋智永、 蕭子雲、 蕭思話, 齊高帝、 陶弘景, 漢王元昌、 王導、 王承烈、 孫過庭、 高正臣、 裴行儉、 王知敬、 王修、 盧藏用、 薛稷、 釋智果。
章草十五人
編輯羅暉, 趙襲, 徐幹, 庾翼。
張超、 王濛、 衛凱、 崔寔。
《蕭子雲》、 杜預、 陸柬之、 《歐陽詢》
《王承烈》 《王知敬》 《裴行儉》。
飛白一人
編輯劉紹。
草書二十五人
編輯王導 何曾, 楊肇 郗愔。
庾翼、 司馬攸、 李式、 宋文帝、 蕭子雲、 陸柬之、 宋令文, 齊高帝、 謝脁、 庾肩吾、 蕭思話、 范曄、 孫過庭, 梁武帝、 王知敬、 裴行儉、 釋智果、 盧藏用、 高正臣、 王廙、
王愔:
「右,包羅古今,不越三品,工拙倫次,殆至數百。且妙之企神,非徒步驟;能之仰妙,又甚規隨。每一書之中,優劣為次。一品之內,復有兼併。至如神品,則李斯、杜度、崔瑗、皇象、衛瓘、索靖各惟得其一,史籀、蔡邕、鍾繇得其二,張芝得其三,逸少父子並各得其五。考多之類少,妙之況神,又上下差降,昭然可悉也。」 他皆倣此。十書之外,乃有「龜」 、「蛇」 、「麟」 、「虎」 、「雲」 、「龍」 、《蟲鳥》之書,既非世要,悉所不取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