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204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二百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四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二百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二百四卷目錄

 詩部紀事二

文學典第二百四卷

詩部紀事二

編輯

《宋書顏延之傳》:「延之為中書侍郎,尋轉太子中庶子, 頃之,領步兵校尉,賞遇甚厚。延之好酒疏誕,不能斟 酌當世,見劉湛、殷景仁專當要任,意有不平,常云:『天 下之務,當與天下共之,豈一人之智所能獨了』。辭甚 激揚,每犯權要。謂湛曰:『吾名器不升,當由作卿家吏』。 湛深恨焉。言於彭城王義康,出為永嘉太守。延之甚」 怨憤,乃作《五君詠》以述竹林七賢。山濤、王戎以貴顯 被黜,詠嵇康曰:「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詠阮籍曰: 「物故可不論,塗窮能無慟?」詠阮咸曰:「屢薦不入官,一 麾乃出守。」詠劉伶曰:「韜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此四 句蓋自序也。湛及義康以其辭旨不遜,大怒。時延之 已拜,欲黜為遠郡。太祖與義康詔曰:「降延之為小邦 不政,有謂其在都邑,豈動物情,罪過彰著,亦士庶共 悉。直欲選代,今思愆里閭,猶復不悛,當驅往東土,乃 至難恕。自可隨事錄治,殷、劉意咸無異也。」乃以光祿 勳車仲遠代之。延之與仲遠世素不協,屏居里巷,不 豫人間者七載。

《謝瞻傳》:「瞻字宣遠,一名檐,字通遠,陳郡陽夏人,衛將 軍晦第三兄也。年六歲能屬文,為《紫石英讚》《果然詩》, 當時才士莫不歎異。」

《王曇首傳》:曇首,瑯邪臨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業 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財,曇首惟取圖書而已。辟 琅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洛陽園陵,與從弟球 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並膏粱盛德,乃 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 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悅。行至彭城,高祖大會 戲馬臺,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 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臣,門戶何寄?」高祖 大笑。

《謝方明傳》:方明子惠連,先愛會稽郡吏杜德靈,及居 父憂,贈以五言詩十餘首,文行於世。坐被徙廢塞,不 豫榮伍。尚書僕射殷景仁愛其才,因言次白太祖:「臣 小兒時,便見世中有此文,而論者雲是謝惠連,其實 非也。」太祖曰:「若如此,便應通之。」

《沈懷文傳》:「懷文字思明,吳興武康人也。祖寂,晉光祿 勳。父宣,新安太守。懷文少好元理,善為文章,嘗為《楚 昭王二妃詩》,見稱於世。」

隱士雷次宗,被徵居鍾山,後南還廬岳。何尚之設祖 道,文義之士畢集,為連句詩,《懷文》所作尤美,辭高一 座。

《沈慶之傳》:上嘗歡飲,普令群臣賦詩,慶之手不知書, 眼不識字,上逼令作詩,慶之曰:「臣不知書,請口受師 伯。」上即令顏師伯執筆,慶之口授之曰:「微命值多幸, 得逢時運昌,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岡,辭榮此聖世, 何媿張子房。」上甚悅,眾坐稱其辭意之美。

《雲仙雜記》:謝靈運半日吟詩百篇,頓落十二齒, 戴顒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 耳鍼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

《南齊書高帝本紀》:建元二年:「三月己亥,車駕幸樂遊 苑,宴王公以下賦詩。」

《王融傳》:「融遷祕書丞。從叔儉,初有儀同之授,融贈詩 及書,儉甚奇憚之,笑謂人曰:『穰侯印詎便可解』。尋遷 丹陽丞。」

《謝脁傳》:「脁善草隸,長五言詩。沈約常雲『二百年來無 此詩也』。」

《武陵昭王曄傳》:曄工奕棋,與諸王共作短句,詩學謝 靈運體,以呈上。報曰:「見汝二十字,諸兒作中最為優 者。」但康樂放蕩,作體不辨有首尾,安仁、士衡深可宗 尚,顏延之抑其次也。

《蘇侃傳》:「侃除積射將軍,遇太祖在淮上,便自委結。上 鎮淮陰,以侃詳密,取為冠軍錄事參軍。是時張永、沈 攸之反後,新失淮北,始遣上北戍,不滿千人。每歲秋 冬間,邊淮騷動,恆恐虜至。上廣遣偵候,安集荒餘,又 營繕城府。上在兵中久,見疑於時,乃作《塞客吟》以喻 志曰:寶緯紊宗,神經越序。德晦河晉,力宣江楚。雲雷」 兆壯,天山由武。直髮指秦關,凝精越漢渚。秋風起,塞 草衰,鵰鴻思,邊馬悲。平原千里顧,但見轉蓬飛。星嚴 海淨,月澈河明,清輝映幕,素液凝庭。金笳夜厲,羽轊 晨征。斡晴潭而悵泗,枻松洲而悼情。蘭涵風而瀉豔, 菊籠泉而散英。曲繞首燕之歎,吹軫絕越之聲。欷園琴之孤弄,想庭藿之餘馨。青關望斷,「白日西斜,恬源 靚霧,壟首暉霞戒旋,鷁躍還波,情綿綿而方遠,思裊 裊而遂多,粵擊秦中之築,因為塞上之歌。」歌曰:「朝發 兮江泉,日夕兮陵山。驚飈兮瀄汨,淮流兮潺湲。胡埃 兮雲聚,楚斾兮星懸。愁墉兮思宇,惻愴兮何言。定寰 中之逸鑒,審雕陵之迷泉。悟樊籠之或累,悵遐心以 棲元。」侃達上此旨,更自勤勵,委以府事,深見知待。 《謝超宗傳》:「超宗轉黃門郎,有司奏撰立郊廟歌,敕司 徒褚淵、侍中謝朏、散騎侍郎孔稚珪,太學博士王咺 之、總明學士劉融、何法冏、何曇秀等十人並作,超宗 辭獨見用。」

《丘靈鞠傳》:「靈鞠舉秀才,為州主簿,累遷員外郎。宋孝 武殷貴妃亡,靈鞠獻輓歌詩三首云:『雲橫廣階闇,霜 侵高殿寒』。」帝擿句嗟賞。

《王敬則傳》:世祖御座賦詩,敬則執紙曰:「臣幾落此奴 度內。」世祖問此何言,敬則曰:「臣若知書,不過作尚書 都令史耳,那得今日?」

《謝𤅢傳》:世祖嘗問王儉,當今誰能為五言詩?儉對曰: 「謝胐得父膏腴,江淹有意。」

《蕭穎胄傳》:穎胄除竟陵王司徒外兵參軍,晉熙王文 學。穎胄好文義,弟穎基好武勇。世祖登烽火樓,詔群 臣賦詩,穎胄詩合旨,上謂穎胄曰:「卿文弟武,宗室便 不乏才。」

《陸厥傳》:「厥字韓卿,吳郡吳人,揚州別駕閑子也。厥少 有風概,好屬文,五言詩體甚新奇。永明九年,詔百官 舉士,同郡司徒左西掾顧嵩之表薦焉。州舉秀才,王 晏少傅主簿,遷後軍行參軍。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 沈約、陳郡謝脁、瑯邪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顒 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 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沈約《宋書謝靈運 傳》後又論宮商,厥與約書曰:「范詹事自序:『性別宮商, 識清濁,特能適輕重,濟艱難。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斯 處。縱有會此者,不必從根本中來』。沈尚書亦云:『自靈 均以來,此祕未睹。或闇與理合,匪由思至。張、蔡、曹、王, 曾無先覺;潘、陸、顏、謝,去之彌遠。大旨鈞使宮羽相變, 低昂舛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 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辭既美矣,理又善焉』。」但觀 歷代眾賢,似不都闇此處,而雲此祕未睹,近於誣乎。 案范雲「不從根本中來」,《尚書》雲「匪由思至」,斯可謂揣 情謬於元黃,擿句差其音律也。范又雲「時有會此者」, 《尚書》云:「或闇與理合」,則羙詠清謳,有辭章調韻者,雖 有差謬,亦有會合。推此以往,可得而言。夫思有合離, 前哲同所不免;文有開塞,即事不得無之。子建所以 好人譏彈,士衡所以遺恨終篇。既曰「遺恨未盡」,羙之 作理可詆訶,君子執其詆訶,便謂合理為闇,豈如指 其合理,而寄詆訶為遺恨邪?自魏文屬論,深以清濁 為言,劉楨奏書,大明體勢之致,岨峿妥帖之談,操末 續顛之說,興元黃於律呂,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祕未 睹,茲論為何所指耶?故愚謂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 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至於掩瑕藏疾,合少謬多,則 《臨淄》所云「人之著述,不能無病」者也。非知之而不改, 謂不改則不知,斯曹、陸又稱「竭情多悔,不可力彊」者 也。今許以「有病有悔」為言,則必自知無悔無病之地, 引其「不了不合」為闇,何獨誣其「一合一了」之明乎?意 者亦質文時異,古今好殊,將急在情物,而緩於章句。 情物,文之所急,美惡猶且相半;章句,意之所緩,故合 少而謬多。義兼於斯,必非不知明矣。《長門》《上林》,殆非 一家之賦;《洛神》《池鴈》,便成「二體之作。孟堅精正,《詠史》 無虧於東主;平子恢富,《羽獵》不累於憑虛。王粲初征, 他文未能稱是;楊脩敏捷,暑賦彌日不獻;率意寡尤, 則事促乎一日;翳翳愈伏,而理賒於七步。一人之思, 遲速天懸;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獨宮商律呂,必責 其如一邪?論者乃可言未窮其致,不得言曾無先覺 也。」約答曰:「宮商之聲有五,文字之別累萬。以累萬之 繁,配五聲之約,高下低昂,非思力所舉,又非止若斯 而已也。十字之文,顛倒相配,字不過十,巧歷已不能 盡,何況復過於此者乎?《靈均》以來,未經用之於懷抱, 固無從得其髣髴矣。若斯之妙,而聖人不尚邪?此蓋 曲折聲韻之巧,無當於訓義,非聖哲立言之所」急也。 是以子雲譬之雕蟲篆刻,雲「壯夫不為。」自古辭人,豈 不知宮羽之殊,商徵之別,雖知五音之異,而其中參 差變動,所昧實多,故鄙意謂此祕未睹者也。以此而 推,則知前世文士,便未悟此處。若以文章之音韻,同 絃管之聲曲,則美惡妍蚩,不得頓相乖反。譬由子野 操曲,安得忽有闡緩失調之聲?以《洛神》比陳思他賦, 有似異手之作,故知天機啟則律呂自調,六情滯則 音律頓舛也。士衡雖雲「炳若縟錦,寧有濯色江波,其 中復有一片是衛文之服」,此則陸生之言,即復不盡 者矣。韻與不韻,復有精粗輪扁,不能言,老夫亦不盡 辨此。

《梁書到沆傳》:「沆為太子洗馬,高祖讌華元殿,命群臣賦詩,獨詔沆為二百字,二刻使成。沆於坐立奏,其文 甚美。」

《昭明太子傳》:「太子美姿貌,善舉止,讀書數行並下,過 目皆憶。每遊宴祖道,賦詩至十數韻,或命作劇韻賦 之,皆屬思便成,無所點易。」

《何遜傳》:遜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雲見 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詠,雲 輒嗟賞,謂所親曰:「頃觀文人,質則過儒,麗則傷俗,其 能含清濁,中今古,見之何生矣。」沈約亦愛其文,嘗謂 遜曰:「吾每讀卿詩,一日三復,猶不能已。」其為名流所 稱如此。

「世祖著論論之云:『詩多而能者沈約,少而能者謝脁、 何遜』。」時有會稽虞騫,工為五言詩,名與遜相埒。 《王僧孺傳》:「僧孺出為唐令。初,僧孺與樂安任昉遇竟 陵王西邸,以文學友會。及是將之縣,昉贈詩,其略曰: 『惟子見知,惟余知子。觀行視言,要終猶始。敬之重之, 如蘭如芷。形應影隨,曩行今止。百行之首,立人斯著。 子之有之。誰毀誰譽?修名既立,老至何遽。誰其執鞭? 吾為子御。劉略班藝,《虞志》荀錄。伊昔有懷,交相欣勗。 下帷無倦,升高有屬。嘉爾晨燈,惜余夜燭』。」其為士友, 推重如此。

高祖製《春景明志詩》五百字,敕在朝之人。沈約已下 同作,高祖以僧孺詩為工。

《鍾嶸傳》:「嶸遷西中郎晉安王記室。嶸嘗品古今五言 詩,論其優劣,名為《詩評》。」

《陳伯之傳》褚。請幫助識別此字。在魏,魏人慾擢用之。《魏元會》請幫助識別此字。戲為 詩曰:「帽上著籠冠,褲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 昔非。」魏人怒,出為始平太守,日日行獵,墮馬死。 《柳惔傳》:惔遷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論功封曲江縣 侯,邑千戶。高祖因讌為詩以貽惔曰:「爾實冠群後,惟 余實念功。」

《庾肩吾傳》:「齊永明中,文士王融、謝脁、沈約文章,始用 四聲,以為新變。至是轉拘聲韻,彌尚麗靡,復踰於往 時。時太子與湘東王書論之曰:『吾輩亦無所遊賞,止 事披閱,性既好文,時復短詠,雖是庸音,不能閣筆,有 慚伎癢,更同故態。比見京師文體,懦鈍殊常,競學浮 疏,爭為闡緩,元冬脩夜,思所不得,既殊比興,正背《風》』」 《騷》。若夫六典三禮,所施則有地;吉凶嘉賓,用之則有 所。未聞。吟詠情性,反擬《內則》之篇;操筆寫志,更摹《酒 誥》之作。遲遲春日,翻學《歸藏》;湛湛江水,遂同「大傳。」吾 既拙於為文,不敢輕有掎摭,但以當世之作,歷方古 之才人,遠則揚、馬、曹、王,近則潘、陸、顏、謝,而觀其遣辭 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為是,則古「文為非;若昔賢 可稱,則今體宜棄。」俱為盍各,則未之敢許。又時有效 謝康樂、裴鴻臚文者,亦頗有惑焉。何者?謝客吐言天 拔,出於自然,時有不拘,是其糟粕;裴氏乃是良史之 才,了無篇什之美。是為學謝則不屆其精華,但得其 冗長;師裴則蔑絕其所長,惟得其所短。謝固巧不可 階,裴亦質不宜慕。故胸馳臆斷之侶,好名忘實之類, 方分肉於仁獸,逞卻步於邯鄲,入鮑忘臭,效尤致禍, 決羽謝生,豈三千之可及;伏膺裴氏,懼兩唐之不傳。 故玉徽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 聽。《陽春》高而不和,妙聲絕而不尋,竟不精討錙銖,覈 量文質,有異巧心,終媿妍手。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 鄭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閩鄉而歎息。」詩既若 此,筆又如之,徒以煙墨不言,受其驅染;紙札無情,任 其搖襞。甚矣哉!文之橫流,一至於此。至如近世謝脁、 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 楷模。張士簡之賦,周升逸之辯,亦成佳手,難可復遇。 文章未墜,必有英絕領袖之者,非弟而誰?每欲論之, 無可與語。思言子建,一共商搉。辨玆清濁,使如涇渭。 論茲月旦,類彼汝南,朱丹既定,雌黃有別。使夫懷鼠 知慚,濫竽自恥。譬斯袁紹,畏見子將;同彼盜牛,遙羞 王烈。相思不見,我勞如何?

《吳均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家世寒賤,至均好 學有俊才,沈約嘗見均文,頗相稱賞。天監初,柳惲為 吳興,召補主簿,日引與賦詩。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 事者或斆之,謂為吳均體。」 廣陵高爽,濟陽江洪、會稽虞騫,並工屬文。爽,齊永明 中贈衛軍王儉詩,為儉所賞。均領丹陽尹,舉爽郡孝 廉。

《羊侃傳》:「侃為太子左衛率,大同三年,車駕幸樂遊苑, 侃預宴。時少府奏新造兩刃槊成,長丈四尺,圍一尺 三寸。高祖因賜侃馬,令試之。侃執槊上馬,左右擊刺, 特盡其妙。高祖善之。又製武宴詩三十韻以示侃,侃 即席應詔,高祖覽曰:吾謂仁者有勇,今見勇者有仁, 可謂鄒魯遺風,英賢不絕。」

《柳惲傳》:惲以貴公子早有令名,少工篇什,始為詩曰: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琅邪王元長見而嗟賞,因 書齋壁。至是預曲宴,必被詔賦詩。嘗奉和高祖登景

陽樓中篇云:「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翠華承漢遠
考證
雕輦逐風遊。」深為高祖所美,當時咸共稱傳。

《張率傳》:「率字士簡,吳郡吳人。祖永,宋右光祿大夫。父 瓌,齊世顯貴,歸老鄉邑。天監初,授右光祿大夫,加給 事中。率年十二能屬文,常日限為詩一篇,稍進作賦 頌。至年十六,向二千許首。」

率直文德待詔省,侍宴賦詩,高祖乃別賜率詩曰:「東 南有才子,故能服官政。余雖慚古昔,得人今為盛。」率 奏詩,往返數首。其年,遷祕書丞。

《劉孝綽傳》:「天監初,起家著作佐郎,為《歸沐詩》以贈任 昉,昉報章曰:『彼美洛陽子,投我懷秋作。詎慰耋嗟人, 徒深老夫託。直史兼褒貶,轄司專疾惡,九折多羙疹, 匪報庶良藥,子其崇鋒穎,春耕勵秋穫』。其為名流所 重如此。遷太子舍人,俄以本官兼尚書水部郎,奉啟 陳謝。手敕答曰:『美錦未可便製,簿領亦宜稍習』。頃之」 即真。高祖雅愛好蟲篆,時因宴幸,命沈約、任昉等言 志賦詩,孝綽亦見引。嘗侍宴,於坐為詩七首,高祖覽 其文,篇篇嗟賞,由是朝野改觀焉。

孝綽免職後,高祖數使僕射徐勉宣旨慰撫之,每朝 宴,常引與焉。及高祖為《籍田詩》,又使勉先示孝綽,時 奉詔作者數十人,高祖以孝綽尤工,即日有敕,起為 西中郎湘東王諮議。

《王籍傳》:「籍字文海,琅邪臨沂人。祖遠,宋光祿勳。父僧 祐,齊驍騎將軍。籍七歲能屬文,及長,好學,博涉有才 氣。樂安任昉見而稱之。嘗於沈約坐賦詠得燭,甚為 約賞。齊末為冠軍行參軍,累遷外兵記室。天監初,除 安成王主簿,尚書三公郎,廷尉正,歷餘姚、錢塘令,並 以放免。久之,除輕車湘東王諮議參軍,隨府會稽郡」 境有雲門天柱山,籍常遊之,或累月不返。至若邪溪, 賦詩,其略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當時以為文 外獨絕。

《何思澄傳》:「思澄,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學博士,平南安 成王行參軍,兼記室,隨府江州,為遊廬山詩。沈約見 之,大相稱賞,自以為弗逮。約郊居宅新構閣齋,因命 工書人題此詩於壁。傅昭常請思澄製釋奠詩,辭又 典麗,除廷尉正。」

《到溉傳》:溉子藎,早慧。起家著作佐郎,歷太子舍人,宣 城王主簿,太子洗馬,尚書殿中郎。嘗從高祖幸京口, 登北顧樓賦詩,藎受詔便就,上覽以示溉曰:「藎定是 才子,翻恐卿從來文章假手於藎。」因賜溉連珠曰:研 磨墨以騰文,筆飛毫以書信,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 之可𠫤。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於少藎。其見知賞如 此。

《謝胐傳》:「朏字敬沖,陳郡陽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卿。 父莊,右光祿大夫,並有名前代。朏幼聰慧,莊器之,常 置左右。年十歲能屬文。莊遊土山賦詩,使朏命篇,朏 攬筆便就。琅邪王景文謂莊曰:『賢子足稱神童,復為 後來特達』。莊笑,因撫胐背曰:『真吾家千金』。」

《謝徵傳》:「徵除平北諮議參軍,兼鴻臚卿,舍人如故。徵 與河東裴子野、沛國劉顯同官友善,子野嘗為《寒夜 直宿賦》以贈徵,徵為《感友賦》以酬之。時魏中山王元 略還北,高祖餞於武德殿,賦詩三十韻,限三刻成,徵 二刻便就,其辭甚美,高祖再覽焉。」

《庾仲容傳》:「仲容為太子舍人,遷安成王主簿,時平原 劉孝標亦為府佐,並以彊學為王所禮接,遷晉安功 曹史,歷為永康、錢唐、武康令,治縣並無異績,多被劾。 久之,除安成王中記室,當出隨府,皇太子以舊恩特 降餞宴,賜詩曰:『孫生陟陽道,吳子朝歌縣。未若樊林 舉,置酒臨華殿』。」時輩榮之。

《顏協傳》:「協大同五年卒,時年四十二,世祖甚歎惜之, 為懷舊詩以傷之。其一章曰:『弘都多雅度,信乃含賓 實。鴻漸殊未昇,上才淹下秩』。」

《張纘傳》:纘有識鑒,自見元帝,便推誠委結。及元帝即 位,追思之,嘗為詩,其序曰:「簡憲之為人也,不事王侯, 負才任氣,見余則申旦達夕,不能已已。懷夫人之德, 何日忘之。」

《劉顯傳》:「顯遷尚書儀曹郎,嘗為上朝詩,沈約見而美 之。時約郊居宅新成,因命工書人題之於壁。」

《胡僧祐傳》:僧祐除南天水、天門二郡太守,有善政。性 好讀書,不解緝綴。然每在公宴,必彊賦詩,文辭鄙俚, 多被嘲謔,僧祐怡然自若,謂己實工,矜伐愈甚。 《到洽傳》:洽為太子舍人,御華光殿,詔洽及沆蕭琛、任 昉侍讌,賦二十韻詩,以洽辭為工,賜絹二十匹。高祖 謂昉曰:「諸到可謂才子。」昉對曰:「臣嘗竊議,宋得其武, 梁得其文。」

《王筠傳》:尚書令沈約,當世辭宗,每見筠文,咨嗟吟詠, 以為不逮也。嘗謂筠:昔蔡伯喈見王仲宣,稱曰:「王公 之孫也。吾家書籍,悉當相與。僕不敏,請附斯言。」自謝 脁諸賢零落已後,平生意好,殆將都絕,不謂疲暮復 逢於君。約於郊居宅造閣齋,筠為草木十詠,書之於 壁,皆直寫文詞,不加篇題。約謂人云:「此詩指物呈形」, 無假題署。筠又嘗為詩呈約,即報書云:「覽所示詩,寔為麗則,聲和被紙,光影盈字,夔牙接響,顧有餘慚,孔 翠群翔,豈不多愧?古情拙目,每佇新奇,爛然總至,權 輿已盡。會昌昭發,蘭揮玉振,克諧之義,寧比笙簧,思 力所該,一至乎此。歎服吟研,周流忘念。昔時幼壯,頗 愛斯文,含咀之間,倏焉疲暮,不及後」進誠非一人,擅 美推能,寔歸吾子,遲此閑日,清覯乃申。筠為文能壓 強韻,每公宴並作,辭必妍美。約常從容,啟高祖曰:「晚 來名家,唯見王筠獨步。」

《謝覽傳》:「覽字景滌,朏弟𤅢之子也。選尚齊錢唐公主, 拜駙馬都尉,祕書郎、太子舍人。高祖為大司馬,召補 東閤祭酒,遷相國戶曹。天監元年,為中書侍郎,掌吏 部事,頃之即真。覽為人美風神,善辭令,高祖深器之。 嘗侍坐,受敕與侍中王暕為詩答贈,其文甚工。高祖 善之,仍使重作,復合旨,乃賜詩云:『雙文既後進,二少』」 寔名家。豈伊爾棟隆,信乃俱國華。

《明山賓傳》:「山賓為北兗州刺史,後遷散騎常侍,領青 冀二州大中正。東宮新置學士,又以山賓居之。俄以 本官兼國子祭酒。初,山賓在州所部平陸縣不稔,啟 出倉米以贍人。後刺史檢州曹失簿書,以山賓為耗 闕,有司追責,籍其宅入官。山賓默不自理,更布地造 宅。昭明太子聞築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雖出撫大』」 藩,擁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屢空,聞構宇未成,今 送薄助。並貽詩曰:「平仲古稱奇,夷吾昔擅美,令則挺 伊賢,東秦固多士,築室非道傍,置宅歸仁里,《庚桑》方 有係,原生今易擬,必來三逕人,將招五經士。」

《伏挺傳》:「挺字士摽,父暅,為豫章內史,在《良吏傳》:挺幼 敏悟,七歲通《孝經》《論語》。及長,有才思,好屬文,為五言 詩,善效謝康樂體。父友人樂安任昉深相歎異,嘗曰: 『此子日下無雙』。」

《王規傳》:「高祖於文德嚴餞廣州刺史元景隆,詔群臣 賦詩,同用五十韻,規援筆立奏,其文又美,高祖嘉焉, 即日詔為侍中。」

《褚翔傳》:「高祖宴群臣樂遊苑,別詔翔與王訓為二十 韻詩,限三刻成。翔於坐立奏,高祖異焉,即日轉宣城 王文學,俄遷為友。」

《蕭介傳》:高祖招延後進二十餘人,置酒賦詩,臧盾以 詩不成,罰酒一斗,盾飲盡,顏色不變,言笑自若,介染 翰便成,文無加點。高祖兩美之,曰:「臧盾之飲,蕭介之 文,即席之美也。」

《劉孺傳》:「孺起家中軍法曹行參軍,時鎮軍沈約聞其 名,引為主簿。嘗與遊宴賦詩,大為約所嗟賞。累遷太 子舍人,中軍臨川王主簿,太子洗馬,尚書殿中郎。出 為太末令,在縣有清績。還除晉安王友,轉太子中舍。 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嘗於御坐為《李賦》,受詔便成, 文不加點。高祖甚稱賞之。後侍宴壽光殿,詔群臣賦」 詩,時孺與張率並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題戲之》 曰:「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 回。」其見親愛如此。

《蕭子顯傳》:子顯子愷,少知名。累遷宣城王文學、中書 郎、太子家令,又掌管記。愷才學譽望,時論以方其父。 太宗在東宮,早引接之。時中庶子謝嘏出守建安,於 宣猷堂宴餞,並召時才賦詩,同用十五劇韻。愷詩先 就,其辭又美。太宗與湘東王令曰:「王筠本自舊手,後 進有蕭愷可稱,信為才子。」

《謝舉傳》:「舉字言揚,中書令覽之弟也。幼好學,能清言, 與覽齊名。舉年十四,嘗贈沈約五言詩,為約稱賞。世 人為之語曰:『王有養炬,謝有覽舉』。養炬,王筠,王泰小 字也。起家祕書郎,遷太子舍人,輕車功曹史,祕書丞, 司空從事中郎,太子庶子、家令,掌東宮管記。深為昭 明太子賞接。祕書監任昉,出為新安郡。別舉詩云:『詎 念耋嗟人,方深老夫託』。」其屬意如此。嘗侍宴華林園, 高祖訪舉於覽,覽對曰:「識藝過臣甚遠,惟飲酒不及 於臣。」高祖大悅。

《何敬容傳》:敬容久處臺閣,詳悉舊事,且聰明識治,勤 於簿領,詰朝理事,日旰不休。自晉宋以來,宰相皆文 義自逸,敬容獨勤庶務,為世所嗤鄙。時蕭琛子巡者, 頗有輕薄才,因制卦名離合等詩以嘲之。敬容處之 如初,亦不屑也。

《記事珠》:「王筠好弄葫蘆,每吟詠則注水於葫蘆,傾已 復注,若擲之於地,則詩成矣。」

《談藪》:「梁吳均為詩曰:『秋風瀧白水,鴈足印黃沙』。沈約 語之曰:『語太險』。曰:『亦見山櫻我欲然』。約曰:『我始欲燃, 君已印訖』。」

《誠齋雜記》:孝綽屏門不出,為詩十字,以題其門曰:「閉 戶罷慶弔,高臥謝公卿。」令嫺續之曰:「落花掃更合,叢 蘭摘復生。」

《陳書沈眾傳》:「眾好學,頗有文才。時梁武帝制《千字詩》, 眾為之註解。」

《江總傳》:「總遷尚書殿中郎。梁武帝撰《正言》始畢,製《述 懷詩》。總預同此作。帝覽總詩,深降嗟賞。仍轉侍郎。尚 書僕射范陽張纘,度支尚書琅邪王筠,都官尚書南陽劉之遴,並高才碩學,總時年少有名,纘等雅相推 重,為忘年友會。之遴嘗酬總詩,其略曰:『上位居崇禮, 寺署鄰棲息。忌聞曉騶唱,每畏晨光赩。高談意未窮, 晤對賞無極。探急共遨遊,休沐忘退食。曷用銷鄙吝, 枉趾覯顏色。下上數千載,揚搉吐胸臆』。」其為通人所 欽挹如此。

總篤行義,寬和溫裕,好學能屬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然傷於浮豔,故為後主所愛幸。多有側篇,好事者相 傳諷翫,於今不絕。後主之世,總當權宰,不持政務,但 日與後主遊宴後庭,共陳暄、孔範、王瑗等十餘人,當 時謂之「狎客。」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有言之者,輒 以罪斥之,君臣昏亂,以至於滅。

《姚察傳》:尚書令江總與察尤篤厚善,每有製作,必先 以簡察,然後施用。總為詹事時,嘗製《登宮城》五百字 詩,當時副君及徐陵以下諸名賢,並同此作。徐君後 謂江曰:「我所和弟五十韻寄弟,集內及江編次文章, 無復察所和本。述徐此意謂察曰:『高才碩學,庶光拙 文,今須公所和五百字,用偶徐侯章也』。察謙遜未付」, 江曰:「若不得公此製,僕詩亦須棄本,復乖徐公所寄, 豈得見令兩失?」察不獲已,乃寫本付之。為通人推挹, 例皆如此。

《鄱陽王伯山傳》:伯山長子君範,從後主入關,至長安, 隋文帝並配於隴右及河西諸州,各給田業以處之。 初,君範與尚書僕射江總友善,至是總贈君範書五 言詩,以敘他鄉離別之意,辭甚酸切,當世文士咸諷 誦之。

《虞寄傳》:沙門慧摽涉獵有才思,及陳寶應起兵,作五 言詩以送之曰:「送馬猶臨水,離旗稍引風。好看今夜 月,當入紫微宮。」寶應得之,甚悅。慧摽賫以示寄,寄一 覽便止,正色無言。摽退,寄謂所親曰:「摽公既以此始, 必以此終。」後竟坐是誅。

《王勱傳》:「勱為南徐州別駕從事史。大同末,梁武帝謁 園陵,道出朱方,勱隨例迎候,敕勱令從輦側。所經山 川,莫不顧問,勱隨事應對,咸有故。寔又從登北顧樓 賦詩,辭義清典,帝甚嘉之。」

《蕭允傳》:允為長史,帶會稽郡丞。行經延陵季子廟,設 蘋藻之薦,託為異代之交。為詩以敘意,辭理清典。後 主嘗問蔡徵曰:「卿世與蕭允相知,此公志操何如?」徵 曰:「其清虛元遠,殆不可測。至於文章,可得而言。」因誦 允詩以對。後主嗟賞久之。

《侯安都傳》:「安都字成師,始興曲江人也。世為郡著姓。 父文捍,少仕州郡,以忠謹稱。安都貴後,官至光祿大 夫,始興內史,秩中二千石。安都工隸書,能鼓琴,涉獵 書傳,為五言詩亦頗清靡。」

《徐陵傳》:陵子儉為尚書金部郎中,嘗侍宴賦詩,元帝 歎賞曰:「徐氏之子復有文矣。」

《謝貞傳》:「貞字元正,陳郡陽夏人,晉太傅安九世孫也。 祖綏,梁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父藺正員外郎,兼散騎 常侍。貞幼聰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風眩,每發便 一二日不能飲食。貞時年七歲,祖母不食,貞亦不食, 往往如是。親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貞《論語》《孝經》,讀 訖便誦。八歲嘗為《春日閑居》五言詩。從舅尚書王筠」 奇其有佳致,謂所親曰:「此兒方可大成,至如風定花 猶落,乃追步惠連矣。」由是名輩知之。

《魏書文明皇后傳》:「太后以高祖富於春秋,乃作《勸戒 歌》三百餘章,又作《皇誥》十八篇。太后曾與高祖幸靈 泉池,高祖帥群臣上壽,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遂 命群臣各言其志。」

《靈太后傳》:「太后與肅宗幸華林園,宴群臣於都亭曲 水,令王公已下各賦七言詩。太后詩曰:『化光造物含 氣貞』。帝詩曰:『恭己無為賴慈英』」,王公已下賜帛有差。 《成淹傳》:「淹子霄,字景鸞,亦學涉,好為文詠,但詞彩不 倫,率多鄙俗,與河東姜質等朋遊相好,詩賦閒起,知 音之士,共所嗤笑,閭巷淺識,誦諷成群,乃大行於世。」 《李順傳》:「李騫為尚書左丞,仍以本官兼散騎常侍,使 蕭衍。後坐事免,論者以為非罪。騫嘗贈親友盧元明、 魏收詩曰:幽棲多暇日,揔駕萃荒坰。南瞻帶宮雉,北 睇拒畦瀛。流火時將末,懸炭漸雲輕。寒風率已厲,秋 水寂無聲。層陰蔽長野,凍雨暗窮汀。侶浴浮還沒,孤 飛息且驚。三褫俄終歲,一丸曾未營。閑居同洛涘,歸 身款武城。稍旅原思藋,坐夢尹懃荊。監河愛斗水,蘇 子惜餘明。益州達反趣,廷尉辯交情。豈若忻蓬蓽,收 志偶沉冥。」後詔兼太府少卿,尋除征南將軍、給事黃 門侍郎。死於晉陽。所著詩賦碑誄,別有集錄。

《任城王雲傳》雲:子澄襲封,時詔延四廟之子,下建元 孫之冑,申宗宴於皇信堂,不以爵秩為列,悉序昭穆 為次,用家人之禮。高祖曰:「行禮已畢,欲令宗室各言 其志,可率賦詩。」特令澄為七言連韻,與高祖往復賭 賽,遂至極歡,際夜乃罷。

《胡叟傳》:叟,安定臨涇人,西入沮渠牧犍遇之不重,叟 亦本無附之之誠,乃為詩示所知廣平程伯達,其略曰:群犬吠新客,佞闇排疏賓。直途既以塞,曲路非所 遵。望衛惋祝鮀,眄楚悼靈均。何用宣憂懷,託翰寄輔 仁。伯達見詩,謂叟曰:「涼州雖地居戎域,然自張氏以 來,號有華風,今則憲章無虧,曷祝鮀之有也?」叟曰:「古 人有言,『君子聞鞞鼓之聲,則思戰爭之士』。貴主奉正 朔而弗淳,慕仁義而未允,地陋僻而僭徽號,居小事 大,寧若茲乎?徐偃之轍,故不旋踵矣。吾之擇木,夙在 大魏,與子暫違,非久闊也。」歲餘,牧犍破降,叟既先歸 國。朝廷以其識機,拜虎威將軍。

《祖瑩傳》:「瑩遷尚書三公郎,尚書令王肅曾於省中詠 《悲平城》詩云:『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 無罷風』。彭城王勰甚嗟其美,欲使肅更詠,乃失語云: 『王公吟詠性情,聲律殊佳,可便為誦《悲彭城》詩』。肅因 戲勰云:『何意悲平城為悲彭城也』?勰有慚色。瑩在坐 即云:『所有悲彭城,王公自未見耳』。肅云:『可為誦之』。瑩」 應聲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屍積石樑亭,血流睢水 裏。」肅甚嗟賞之。勰亦大悅,退謂瑩曰:「即定是神口,今 日若不得卿,幾為吳子所屈。」

《高允傳》:允拜中書博士,遷侍郎,與太原張偉並以本 官領衛大將軍,樂安王範從事中郎。範,世祖之寵弟, 西鎮長安,允甚有匡益,秦人稱之。尋被徵還。允曾作 《塞上翁》詩,有混欣戚,遺得喪之致。

《董紹傳》:「紹至長安,時尒朱天光為關右大行臺,啟紹 為大行臺從事,兼吏部尚書,又除征西將軍,金紫光 祿大夫。天光赴洛,留紹於後。天光敗,賀拔嶽復請紹 為其開府諮議參軍。永熙中,加車騎將軍。嶽後㩦紹 於高平牧馬,紹悲而賦詩曰:『走馬山之阿,馬渴飲黃 河。寧謂胡關下,復聞楚客歌』。」後為宇文黑獺所殺。 《馮元興傳》:「元興為元義所知,為尚書,領中郎。義既賜 死,元興亦被廢,乃為《浮萍詩》以自喻曰:『有草生碧池, 無根綠水上。脆弱惡風波,危微苦驚浪』。」

《鹿悆傳》:悆為真定公元子直國中尉,恆勸以忠廉之 節。嘗賦五言詩曰:「嶧山萬丈樹,雕鏤作琵琶。由此才 高遠,弦響藹中華。」又曰:「援琴起何調?幽蘭與白雪。絲 管韻未成,莫使弦響絕。」子直少有令聞,悆欲其善終, 故以諷焉。

《崔辯傳》:「辯子景儁,景儁子巨倫,字孝宗。幼孤,及長,歷 涉經史,有文學武藝。以世宗挽郎除冀州鎮北府墨 曹參軍,太尉記室參軍。叔楷為殷州,巨倫仍為長史、 北道別將。在州陷賊,歛恤存亡,為賊所義。葛榮聞其 才名,欲用為黃門侍郎,巨倫心惡之。至五月五日,會 集官寮,令巨倫賦詩。巨倫乃曰:『五月五日時,天氣已 大熱,狗便呀欲死,牛復吐出舌,以此自晦獲免』。」 《崔亮傳》:「亮從父弟光紹,為司空從事中郎,以母老解 官歸養,賦詩展意,朝士屬和者數十人。」

《裴敬憲傳》:「敬憲除太學博士,性和雅,未嘗失色於人。 工隸草,解音律。五言之作,獨擅於時。名聲甚重,後進 共宗慕之。」《中山》將之部,朝賢送於河梁,賦詩言別, 皆以敬憲為最。

《崔光傳》:「光以本官兼侍中使持節為陝西大使,巡方 省察所經,述敘古事,因而賦詩三十八篇。」

光太和中,依宮商角徵羽本音而為《五韻詩》以贈李 彪,彪為十二次詩以報光,光又為《百三郡國詩》以答 之。「國別為卷,為百三卷」焉。

《裴伯茂傳》:伯茂末年,劇飲不已,乃至傷性,多有愆失, 未亡前數日,忽云:「吾得密信,將被收掩。」乃與婦乘車 西逃避,後因顧指壁中,言有官人追逐,其妻方知其 病。卒後,殯於家園,友人常景、李渾、王元景、盧元明、魏 季景、李騫十許人,於墓傍置酒設祭,哀哭涕泣,一飲 一酹曰:「裴中書魂而有靈,知吾曹也。」乃各賦詩一篇。 李騫以魏收亦與之友,寄以示收。收時在晉陽,乃同 其作,論敘伯茂,其十字云:「臨風想元度,對酒思公榮。」 時人以伯茂性侮傲,謂收詩頗得事實。

《任城王澄傳》:「高祖遷洛京,澄兼右僕射。高祖至北邙, 遂幸洪池,命澄侍昇龍舟,因賦詩以序懷。」

《韓麒麟傳》:麒麟子顯宗,上表,頗自矜伐,訴前征勳詔 曰:「顯宗斐然成章,甚可怪責。進退無檢,虧我清風。此 而不糾,成長敝俗。可付尚書推列以聞。」兼尚書張彝 奏免顯宗官,詔曰:「顯宗雖浮矯致愆,才猶可用,豈得 永棄之也。可以白衣守諮議,展其後效。但鄙很之性, 不足參華,可奪見。」並禁問訊諸王。顯宗既失意,遇 信向洛,乃為五言詩贈御史中尉李彪曰:「賈生謫長 沙,董儒詣臨江。愧無若人跡,忽尋兩賢蹤。追昔渠閣 游,策駑廁群龍。如何情願奪,飄然獨遠從。痛哭去舊 國,銜淚屆新邦。哀哉無援民,嗷然失侶鴻。彼蒼不我 聞,千里告志同。」

《南安王楨傳》:楨出為鎮北大將軍、相州刺史,高祖餞 楨於華林都亭,詔曰:「從祖南安,既之蕃任,將曠違千 里,豫懷惘戀。然今者之集,雖曰分岐,寔為曲宴,並可 賦詩申意。且射者可以觀德,不能賦詩者可聽射也。」

當使武士彎弓,文人下筆。高祖送楨於階下,流涕而
考證
別。

楨子英,英子熙。元義矯詔殺清河王懌,熙乃起兵,為 其長史柳元章等所執,元義斬之於鄴街,傳首京師。 始,熙妃于氏知熙必敗,不從其謀。自初哭泣不絕,至 於熙死。熙臨刑為五言詩示其寮吏曰:「義實動君子, 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是節,將解七尺身。」《與知友別》曰: 「平生方寸心,殷勤屬知己。從今一銷化,悲傷無極已。」 熙既蕃王之貴,加有文學,好奇愛異,交結偉俊,風氣 甚高,名美當世,先達後進,多造其門。始熙之鎮鄴也, 知友才學之士袁飜、李琰、李神儁、王誦兄弟、裴敬憲 等咸餞於河梁,賦詩告別。及熙將死,復與知故書曰: 「吾與弟並蒙皇太后知遇,兄據大州,弟則入侍,殷勤 言色,恩同慈母。今皇太后見廢北宮,太傅清河王橫 受屠酷,主上幼年,獨在前殿。君親如此,無以自安,故 率兵民建大義於天下。但智力淺短,旋見囚執,上慚 朝廷,下愧相知。本以名義千心,不得不爾,流腸碎首, 復何言哉!」昔李斯憶上蔡黃犬,陸機想華亭鶴唳,豈 不以恍惚無際,一去不還者乎?今欲對秋月,臨春風, 藉芳草,蔭花樹,廣召「名勝,賦詩洛濱,其可得乎?凡百 君子,各敬爾儀,為國為身,善勗名節,立功立事,為身 而已。吾何言哉!」時人憐之。

《彭城王勰傳》:高祖宴侍臣於清徽堂,日晏,移於流化 池芳林之下。高祖曰:「向宴之始,君臣肅然。及將末也, 觴情始暢,而流景將頹,竟不盡適,戀戀餘光,故重引 卿等。」因仰觀桐葉之茂曰:「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愷悌 君子,莫不令儀。今林下諸賢,足敷歌詠。」遂令黃門侍 郎崔光讀《暮春群臣應詔詩》,至勰詩,高祖乃為之改 一字曰:「昔祁奚舉子,天下謂之至公。今見勰詩,始知 中令之舉非私也。」勰對曰:「臣露此拙,方見聖朝之私, 賴蒙神筆賜刊,得有令譽。」高祖曰:「雖琢一字,猶是玉 之本體。」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 字,足以價等連城。」後幸代都,次於上黨之銅鞮山,路 旁有大松樹十數根。時高祖進繖,遂行而賦詩,令人 示勰曰:吾始作此詩,雖不七步,亦不言遠,汝可作之, 比至吾所,令就之也。時勰去帝十餘步,遂且行且作, 未至帝所而就詩,曰:問松林,松林經幾冬?山川何如 昔?風雲與古同。高祖大笑曰:「汝此詩亦調責吾耳。」 《李壽傳》:壽務於奢侈,百姓疲於使役,民多嗟怨,思亂 者十室而九,其尚書左僕射蔡興直言切諫,壽以為 謗訕,誅之。其臣龔壯作詩七首,託言應璩以諷壽,壽 報曰:「省詩知意,若今人所作,賢哲之話言;古人所作, 死鬼之常辭耳。動慕漢武、魏明政法,恥聞父兄時事, 上書者不得言先世政化,自以勝之也。」及壽疾病,見 李期、蔡興為祟,遂死。

《伽藍記》:「臨淮王彧,博通典籍,辨慧清悟,風儀詳審,容 止可觀。至三元肇慶,萬國齊臻,貂蟬耀首,寶玉鳴腰, 負荷執笏,逶迤複道,觀者忘疲,莫不歎服。彧性愛山 林,又重賓客,至於春風扇柳,花樹如錦,晨食南館,夜 遊後園,僚寀成群,俊民滿席,絲桐發響,羽觴流行,詩 賦並陳,清言乍起,莫不領其元奧,忘其褊恡焉。是以」 入彧室者,謂登仙也。荊州秀才張裴裳嘗為五言,有 清拔之句云:「異林花共色,別樹鳥同聲。」彧以《蛟龍錦》 賜之。亦有得緋紬緋綾者。唯河東裴子明為詩不工, 罰酒一石,子明八斗而醉眠,時人譬之山濤。

王肅在江南之日,聘謝氏女為妻,及至京師,復尚公 主。謝作五言詩以贈之,其詩曰:「本為薄上蠶,今作機 上絲。得路逐勝去,頗憶纏綿時。」公主代肅答謝云:「鍼 是貫綿物,目中恆任絲。得綿縫新去,何能納故時。」肅 甚有愧謝之色,遂造正覺寺以憩之。

《誠齋雜記》:「楊華少有勇力,容貌雄偉,魏胡太后逼通 之,華懼及禍,乃率其部曲降梁。太后追思之不能已, 為作《楊白華歌》,使宮人連臂踏足歌之,聲甚悽惋。其 詞曰:『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 花飄蕩落誰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