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四十三卷 |
第四十三卷目錄
經籍總部紀事五
經籍典第四十三卷
經籍總部紀事五
編輯《北齊書文襄六王傳》:「河南康舒王孝瑜,字正德,文襄 長子也。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廣寧王孝珩文襄第二子也。愛賞人物學涉經史好 綴文有伎藝。
《盧文偉傳》:「文偉少孤,有志尚,頗涉經史,為鄉閭所敬。」 《魏蘭根傳》:「蘭根,鉅鹿下曲陽人也。父伯成,魏太山太 守。蘭根身長八尺,儀貌奇偉,汎覽群書,誦《左氏傳》《周 易》,機警有識悟。太昌初,除儀同三司,加開府。族弟明 朗,頗涉經史,歷平陽守。」
《崔㥄傳》:㥄字長孺,河東武城人,有名望,為當世所知。 趙郡李渾嘗讌聚名輩詩酒正懽譁,㥄後到,一坐無 復談話者。鄭伯猷歎曰:「身長八尺,面如刻畫,謦欬為 洪鐘響,胸中貯千卷書,使人那得不服。」㥄歷覽群書, 兼有詞藻,自中興之後,迄於武帝,詔誥表檄,多㥄所 為。
《杜弼傳》:「弼字輔元,幼聰敏,家貧無書。年十二,寄郡學 受業。講授之際,師每奇之。高祖破西魏於邙山,命為 露布,手即書絹,奉使詣闕。魏帝見之於九龍殿曰:『朕 始讀《莊子》,便值秦名,定是體道得真,元同齊物。聞卿 精學,聊有所問,經中佛性法性,為一為異?弼對曰:『佛 性法性,止是一理。詔又問曰:『佛性既非法性,何得為 一』』』?」對曰:「性無不在,故不說二。」詔又問曰:「說者皆言法 性寬,佛性狹,寬狹既別,非二如何?」弼又對曰:「在寬成 寬,在狹成狹,若論性體,非寬非狹。」詔問曰:「既言成寬 成狹,何得非寬非狹?若定是狹,亦不能成寬。」對曰:「以 非寬狹,故能成寬狹。寬狹所成雖異,能成恆一。」上悅 稱善,乃引入經書庫,賜《地持經》一部、帛一百匹。平陽 公淹為并州刺史。高祖又命弼帶并州驃騎府長史。 弼性好名理,探味元宗,自在軍旅,帶經從役。注《老子 道德經》二卷,表上之。詔答云:「歷覽新注,所得已多,嘉 尚之來,良非一緒。已敕殺青編,藏之延閣。」又上一本 於高祖,一本於世宗。弼儒雅寬恕,尤曉吏職,所在清 潔,為吏民所懷。耽好元理。老而愈篤。又注《莊子惠施 篇》《易》上下繫名。新注《義苑》並行於世。
《李公緒傳》:「公緒字穆叔,性聰敏,博通經傳,尤善陰陽 圖緯之學,潛居自得,雅好著書,撰《典言》十卷,又撰《質 疑》五卷、《喪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記》二十卷、《元子》五卷、 《趙語》十三卷,並行於世。」
《蕭放傳》:「放字希逸,武平中待詔文林館。放性好文詠, 在宮中披覽書史及近世詩賦,累遷散騎常侍。」 《楊愔傳》:「愔小名秦王。六歲學史書,十一受詩《易》,好《左 氏春秋》。幼喪母,曾詣舅源子恭,子恭與之飲,問讀何 書?」曰:「『誦詩』。子恭曰:『誦至渭陽未邪』?愔便號泣感噎。子 恭亦對之歔欷。遂為之罷酒,自居大位,前後賞賜,積 累巨」萬,散之九族,架篋之中,唯有書數千卷。愔所著 詩賦表奏書論甚多,門人鳩集所得者萬餘言。 《裴諏之傳》:「諏之字士正,少好儒學,釋褐太學博士。嘗 從常景借書百卷,十許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讀,每卷 策問,應答無遺。景歎曰:『應奉五行俱下,襧衡一覽便 記。今復見之於裴生矣』。」
《陸卭傳》:「卭字雲駒,少機悟,美風神,好學不倦,博覽群 書,五經多通大義,善屬文,甚為河間邢卲所賞。所著 文章十四卷。」
《邢卲傳》:「卲字子才,十歲便能屬文,雅有才思,聰明彊 記,日誦萬餘言。族兄巒有《人倫鑒》,謂子弟曰:『宗室中 有此兒,非常人也。少在洛陽,會天下無事,與時名勝, 專以山水遊宴為娛,不暇勤業。嘗因霖雨,乃讀《漢書》, 五日略能遍記之。後因飲謔倦,方廣尋經史,五行俱 下,一覽便記,無所遺忘。文章典麗,既贍且速。年未二』」 十,名動衣冠,博覽墳籍,無不通曉。晚年尢以《五經》章 句為意,窮其旨要,吉凶禮儀,公私諮稟,質疑去惑,為 世指南。每公卿會議,事關典政,卲援筆立成,證引該 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頃。詞致宏遠,獨步當時,與濟陰 溫子昇為文士之冠,世論謂之「溫、邢。」鉅鹿魏收,雖天 才艷發,而年事在二人之後,故子昇死後,方稱邢、魏。 焉。有書甚多,而不甚讎校,見人校書,常笑曰:「何愚之 甚!天下書至死讀不可遍,焉能始復校此。」日思誤書, 更是一適。妻弟李季節才學之士,謂子才曰:「世間人 多不聰明,思誤書何由能得?」子才曰:「若思不能得,便 不分讀書《辛術傳》術少愛文史,晚更修學,雖在戎旅,手不釋卷, 及定淮南,凡諸資物,一毫無犯。唯大收典籍,多是宋 齊、梁時佳本,鳩集萬餘卷,並顧、陸之徒名畫,二王已 下書法,數亦不少,俱不上王府,唯入私門。及還朝,頗 以饋遺權要,物議以此少之。
《祖珽傳》:「珽為祕書丞,領舍人,事文襄。州客至,請賣《華 林遍略》。文襄多集書人,一日一夜寫畢,退其本曰:『不 須也』。珽以《遍略》數秩質錢樗蒱,文襄杖之四十。及文 襄遇害,元康被傷創重,倩珽作書,屬家累事珽乃盜 元康家書數千卷,又盜官《遍略》一部。事發,文宣付從 事中郎王士雅推檢,珽便爾私迯。黃門郎高德正云: 『珽自知有犯,驚恐是常。但宣一命,向祕書稱奉并州 約束,須《五經》三部,仰丞親檢校催遣。如此,則珽意安, 夜當還宅,然後掩取』。」珽果還宅。文宣寬其罰,免死除 名。
《陽休之傳》:「休之字子烈,雋爽有風,好學不倦,博綜經 史,文章典正。所著文集三十卷,又撰《幽州人物誌》,並 行於世。」
《儒林傳》:「李鉉字寶鼎,渤海南皮人也。九歲入學,書《急 就篇》,月餘便通。年十六,從浮陽李周仁受《毛詩》《尚書》, 章武劉子猛受《禮記》,常山房虯受《周官》《儀禮》,漁陽鮮 於靈馥受《左氏春秋》,詣大儒徐遵明,受業五年,便自 潛居,討論是非,撰定《孝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 傳異同》《周易》義例,合三十餘卷。用心精苦,曾三冬不」 畜枕,每至睡時,假寐而已。燕、趙間能言經者,多出其 門。年三十六,以鄉里寡文籍,來遊京師,讀所未見書, 以去聖久遠,文字多有乖謬,乃喟然有刊正之意。遂 覽《說文》,爰及蒼、雅,刪正六藝經注中謬字,名曰《字辨》。 歷國子博士。時廢帝在東宮,顯祖詔鉉以經入授,甚 見優禮。
刁柔字子溫渤海人少好學綜習經史尢留心禮儀 性強記至於氏族內外多所諳悉天保初除國子博 士。
張買奴平原人經義該博門徒千餘人諸儒咸推重 之。
邢峙字士峻河間鄭人少好學耽翫墳典通三禮左 氏春秋天保初舉孝廉遷國子助教以經入授皇太 子。
劉晝,阜城人。少愛學,恨下里少墳籍,便杖策入都。太 府少卿宋世良家多書,乃造焉。世良納之。恣意披覽, 晝夜不息。每云:「使我數十卷《書》行於後世,不易齊景 之千駟也。」
馬敬德,河間人。少好儒學,負笈隨大儒徐遵明學,沈 思研求,晝夜不倦。舉孝廉不就。至京,請試經業,問十 餘條並通。擢授國子助教。
權會字正理河間鄭人少受鄭易探賾索隱妙盡幽 微詩書三禮文義該洽兼明風角妙識元象。
張雕北平人雅好古學遍通五經尤明三傳世祖即 位值帝侍講入授後主經書。
孫靈暉,長樂武強人,魏大儒祕書監惠蔚之族曾孫 也。惠蔚一子早卒,其家書籍多在焉。靈暉年七歲,便 好學,日誦數千言。徵為國子博士,授南陽王經。 靈暉子萬壽,聰識機警,博涉群書,《禮》傳俱通大義。歷 豫章長史。
《文苑傳》:「樊遜字孝謙,河東北猗氏人。專心典籍,天保 五年,擢第第一。七年,詔令校定群書,供皇太子。遜請 牒借本,參校得失,凡得本三千餘卷,五經諸史,殆無 遺闕。」
顏之推字介父勰梁湘東王繹鎮西府諮議參軍世 善《周官》《左氏》學之推早傳家業年十二值繹自講莊 老便預門徒虛談非其所好還習禮傳博覽群書無 不該洽詞情典麗甚為西府所稱有文三十卷家訓 二十篇並行於世。
《循吏傳》:「宋世良字元友,強學好屬文,撰《字略》五篇,《宋 氏別錄》十卷。從子孝王亦好緝綴文藻,形貌短陋,而 好臧否人物,時論甚疾之。為北平王文學,求入文林 館,不遂,因非毀朝士,撰《別錄》二十卷。會平齊,改為《關 東風俗傳》,更廣見聞,勒成三十卷。以上之言多妄謬, 篇第冗雜,無著述體。」
郎基字世業,中山人。汎涉墳典,尤長吏事。基性清慎, 無所營求,曾語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須作,況重 於此事。」唯頗令寫書。潘子義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 亦是風流罪過』。基答書曰:『觀過知仁,斯亦可矣』。」 《周書文帝十三子傳》:「趙僭王招,字豆盧突,幼聰穎,博 涉群書,好屬文,學庾信體,詞多輕艷。」
《賀拔勝傳》:「勝自居重位,始愛墳籍,乃招引文儒,討論 義理。性又通率,重義輕財,身死之日,唯有隨身兵仗, 及書千餘卷而已。」
《于謹傳》:「謹字思敬,河南洛陽人也。性沉深,有識量,略 窺經史,尢好孫子兵書。歷雍州牧。」
《賀蘭祥傳》:「父初真,少知名,為鄉閭所重,尚太祖姊建安長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喪合禮。長於舅氏,特為 太祖所愛,雖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書傳。時既與 梁通好,公私贈遺,一無所受。梁岳陽王蕭察欽其節 儉,乃以竹屏風絺綌等物,及以經史贈之,祥難違其 意,取而付諸所司。太祖後聞之,並以賜祥。」
《蘇綽傳》:「綽字令綽。少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著《七 經論》行於世。」
《盧辯傳》:「辯字景宣,范陽人。少好學,博通經籍。舉秀才, 為太學博士。太祖以辯有儒術,甚禮之。」
《李賢傳》:「李基字仲和。幼有聲譽,美容儀,善談論,涉獵 群書,尤工騎射。太祖召見,奇之。」
《長孫紹遠傳》:「紹遠父稚,魏太師錄尚書、上黨王。紹遠 性寬容,有大度,望之儼然,朋儕莫敢褻狎。雅好墳籍, 聰慧過人。時稚作牧壽春,紹遠幼年甫十三。稚管記 王碩聞紹遠彊記,心以為不然,遂白稚曰:『伏承世子 聰慧之姿,發於天性,目所一見,誦之於口。此既歷世 罕有,竊願驗之。於是命紹遠試焉。讀《月令》數紙,纔一』」 遍,誦之若流,自是碩乃款服。
《陸騰傳》:「騰父旭,性雅澹,好《老》《易》緯候之學,撰《五星要 訣》及《兩儀真圖》,頗得其指要。太和中,徵拜為中書博 士。」
《韋敻傳》:「敻所居之宅,枕帶林泉,對翫琴書,蕭然自樂。 武帝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詔敻辨其優劣。敻以三教 雖殊,同歸於善,其跡似有深淺,其致理殆無等級,乃 著三教序奏之,帝覽而稱善。少愛文史,留情著述,手 自抄錄數十萬言。晚年虛靜,唯以體道會真為務。舊 所製述,咸削其槁,故文筆多並不存。」
《梁士彥傳》:「士彥少任俠,好讀兵書,頗涉經史。」
《申徽傳》:「徽少與母居,盡心孝養,及長好經史。」
《柳敏傳》:「敏九歲而孤,事母以孝聞。性好學,涉獵經史, 陰陽卜筮之術,靡不習焉。」
《盧柔傳》:「柔性聰敏好學,未弱冠,解屬文,但口吃不能 持論。所作詩頌碑銘檄表啟行於世者數十篇。子愷, 字長仁,涉獵經史,有當世幹。」
《唐瑾傳》:瑾性溫恭,有器量,博涉經史,雅好屬文。于謹 南伐江陵,以瑾為元帥府長史,軍中謀略,多出瑾焉。 及軍還,諸將多因擄掠大獲財物,瑾一無所取,唯得 書兩車,載之以歸。或白文帝曰:「唐瑾大有輜重,悉是 梁朝珍玩。」文帝初不信之,然欲明其虛實,密遣使檢 閱之,唯見墳籍而已,乃歎曰:「孤知此人來二十許年」, 明其不以利干義。向若不令檢視,恐常人有投杼之 疑,所以益明之耳。凡受人委任,當如此也。論平江陵 功,進爵為公。撰《新儀》十篇。所著賦、頌、碑誄二十餘萬 言。
《裴寬傳》:「寬弟漢借人異書,必躬自錄本,至於疹疾彌 年,亦未嘗釋卷。」
《趙善傳》:「善好學,涉獵經史,美容儀,沈毅有遠量。」 《鄭孝穆傳》:「孝穆幼而謹厚,以清約自居,年未弱冠,涉 獵經史。子譯,幼聰敏,涉獵群書,尤善音樂,有名於時。」 《崔謙傳》:「謙幼聰敏,神彩嶷然。及長,深沈有識量,歷觀 經史,不持章句,志在博聞而已。」
《薛慎傳》:「慎字佛護,好學能屬文,善草書。起家丞相府 墨曹參軍。太祖於行臺省置學,取丞郎及府佐德行 明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務,晚就講習。先六經,後子 史。又於諸生中𥳑德行淳懿者,侍太祖讀書。慎與李 璨及隴西李伯良、辛韶、武功蘇衡、譙郡夏侯裕、安定 梁曠、梁禮、河南長孫璋、河東裴舉、薛同、滎陽鄭朝等」 十二人並應其選。太祖雅好談論,並簡名僧深識元 宗者一百人,於第內講說。又命慎等十二人兼學佛 義,使內外俱通。由是四方競為大乘之學。有《文集》頗 行於世。
《裴果傳》:「果子孝仁,幼聰敏,涉獵經史,有譽於時。」 《寇儁傳》:「大統五年,拜祕書監。時軍國草創,墳典散逸, 儁始選置令史,抄集經籍,四部群書,稍得周備。」 《韓褒傳》:「褒少有志尚,好學而不守章句。其師怪而問 之,對曰:『文字之間,常奉訓誘,至於商較異同,請從所 好。師因此大奇之。及長,涉獵經史,深沈有遠略』。」 《裴文舉傳》:「文舉少忠謹,涉獵經史。」
《柳虯傳》:「虯年十三,便專精好學,時貴遊子弟就學者, 並車服華盛,唯虯不事容飾。遍授五經,略通大義,兼 博涉子史,雅好屬文。」
《呂思禮傳》:「思禮性溫潤,不雜交遊。年十四,受學於徐 遵明,長於論難,諸生為之語曰:『講書論易,其鋒難敵』。 十九,對策高第。思禮好學有文才,雖務兼軍國,而手 不釋卷。晝理政事,夜則讀書,令蒼頭執燭,燭燼夜有 數升。沙苑之捷,命為露布,食頃便成。太祖歎其工而 且速。所為碑誄表頌,並傳於世。」
《薛寘傳》:「寘所著文筆二十餘卷,行於世。」又撰《西京記》 三卷,引據該洽,世稱其「博聞焉。」
《薛憕傳》:「先是憕從祖真度與族祖安都擁徐兗歸魏, 其子懷儁見憕,甚相親善。屬尒朱榮廢立,遂還河東止懷儁家。不交人物,終日讀書,手自抄略二百卷。」 《顏之儀傳》:「之儀幼穎悟,三歲能讀《孝經》。及長博涉群 書。」
《庾信傳》:「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祖易,齊徵士。父肩吾, 梁散騎常侍中書令。信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 書。」
《蕭撝傳》:「撝性溫裕,有儀表。年十二入國學,博觀經史, 雅好屬文。」
《蕭世怡傳》:「世怡幼而聰慧,頗涉經史。」
《蕭圓肅傳》:「圓肅字明恭,梁武帝之孫,武陵王紀之子 也。風度淹雅,敏而好學。建德三年,授太子少傅,乃作 《少傅箴》。有文集十卷,又撰時人詩筆為《文海》四十卷, 《廣堪》十卷,《淮海亂離志》四卷,行於世。」
《蕭大圜傳》:「大圜字仁顯,梁簡文帝之子。幼而聰敏,神 情俊悟,年四歲能誦《三都賦》及孝經、《論語》。七歲居母 喪,便有成人之性。梁元帝封晉熙郡王,乃屏絕人事, 恆以讀詩、禮、書、《易》為事。元帝嘗自問五經要事數十 條,大圜辭約指明,應答無滯,元帝甚歎美之。及于謹 軍至,元帝乃令使請和,大圜副焉,其實質也。太祖以」 客禮待之。保定二年,封始寧縣公。俄而開麟趾殿,招 集學士,大圜預焉。《梁武帝集》四十卷,《簡文集》九十卷, 各止一本。江陵平後,並藏祕閣。大圜既入麟趾,方得 見之,乃手寫二集,一年並畢,識者稱歎之。建德四年, 除滕王逌友。逌嘗問大圜曰:「吾聞湘東王作《梁史》有 之乎?餘傳乃可抑揚,《帝紀》奚若隱則非實,記則攘羊。」 對曰:「言者之妄也。如使有之,亦不足怪。昔漢明為《世 祖紀》,章帝為《顯宗紀》,殷鍳不遠,足為成例。且君子之 過,如日月之蝕,彰於四海,安得而隱之?如有不彰,亦 安得而不隱?蓋子為父隱,直在其中,諱國之惡,抑又 禮也。」逌乃大笑。大圜性好學,務於著述,撰《梁舊事》三 十卷、《寓記》三卷、《士喪儀注》五卷,《要決》兩卷,並《文集》二 十卷
《劉璠傳》:璠少好讀書,兼善文筆。著《梁典》三十卷,有集 二十卷,行於世。子祥,字休徵,年十歲能屬文,十二通 五經。初,璠所撰《梁典》始就,未及刊定,卒。臨終謂休徵 曰:「能成我志,其此書乎。」休徵治定繕寫,勒成一家,行 於世。
《儒林傳》:「盧光字景仁,博覽群書,精於《三禮》,善陰陽,解 鐘律,好元言。」
沈重字德厚。學業該博,為當世儒宗。至於陰陽圖緯, 道經釋典,靡不畢綜。又多所撰述,鹹得其指要。其行 於世者,《周禮義》三十一卷、《儀禮義》三十五卷、《禮記義》 三十卷、《毛詩義》二十八卷、《喪服經義》五卷、《周禮音》一 卷、《儀禮音》一卷、《禮記音》二卷、《毛詩音》二卷。
樊深字文深弱冠好學負書從師於三河講習五經 晝夜不倦既專經。又讀諸史及蒼雅篆籀陰陽卜筮 之書學雖博贍訥於辭辨故不為當時所稱撰孝經 喪服問疑各一卷撰七經異同說三卷義經略論並 月錄三十一卷並行於世。
熊安生字植之。少好學,勵精不倦,遂博通「五經」,討論 圖緯,捃摭異聞,先儒所未悟者皆發明之。所撰《周禮 義疏》二十卷、《禮記義疏》四十卷、《孝經義疏》一卷,並行 於世。
樂遜字遵賢聞碩儒途遵明領徒趙魏乃就學孝經 喪服。《論語》詩書禮易左氏春秋大義魏廢帝二年太 祖詔遜教授諸子在館六年與諸儒授經業所著孝 經。《論語》毛詩左氏春秋序論十餘篇。又著春秋序義 通賈氏成說發杜氏違辭理並可觀。
《藝術傳》:「姚僧垣次子最,字士會,博通經史,尤好著述。 年十九,隨僧垣入關。世宗盛聚學徒,校書於麟趾殿, 最亦預為學士。撰《梁後略》十卷,行於世。」
黎景熙字季明少好讀書性強記默識好占元象頗 知術數而落魄不事生業有書千餘卷雖窮居獨處 不以饑寒易操。
蕭察子巋字仁遠所著文集及孝經。《周易》義記及大 小乘幽微並行於世。
蔡大寶,字敬位,少孤,而篤學不倦。善屬文。初以明經 對策第一,解褐武陵王國左常侍。嘗以書干僕射徐 勉,大為勉所賞異,乃令與其子遊處,所有墳籍,盡以 給之。遂博覽群書,學無不綜察。初出第,勉乃薦大寶 為侍讀。所著《文集》三十卷。
甄元成字敬平中山人博達經史善屬文有集二十 卷。
岑善方字思義有器局博綜經史善於辭令所著文 集十卷。
宗如周有才學。子希華,博通經術,為荊楚儒宗。 蕭欣幼聰警,博綜墳籍,有集三十卷,又著《梁史》百卷, 遭亂失本。
徐岳少方正博通經史。
高麗傳書籍,有「《五經》《三史》《三國志》《晉陽秋》。」
《隋書煬三子傳》:「燕王倓,字仁安,敏慧美姿儀。煬帝於諸孫中特所鍾愛,常置左右。性好讀書,尤重儒素。 齊王暕,字世朏,小字阿孩。美容儀,疏眉目。少為高祖 所愛。及長,頗涉經史。」
《蘇威傳》:「威子夔,字伯尼,少聰敏有口辯,八歲誦《詩》《書》。 年十四詣學,與諸儒論議,詞致可觀,見者莫不稱善。 及長,博覽群言,尤以鍾律自命。」
《李德林傳》:「德林幼聰敏,年十五,誦五經及古今文集, 日數千言。俄而該博墳典,陰陽緯候,無不通涉。」 《楊異傳》:「異九歲丁父憂,哀毀過禮。及免喪之後,絕慶 弔,閉戶讀書。數年之間,博涉書記。」
《牛弘傳》:「弘開皇初,遷授散騎常侍,祕書監。弘以典籍 遺逸,上表請開獻書之路。上納之,於是下詔獻書一 卷,賚縑一匹。一二年間,篇籍稍備。性寬厚,篤志於學, 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有文集十三卷。」
《宇文慶傳》:文慶少以聰敏見知,周初,受業東觀,頗涉 經史,既而謂人曰:「書足記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筆硯, 為腐儒之業。」
《長孫熾傳》:「熾性敏慧,頗涉群書。建德初,武帝尚道法, 尤好元言,求學兼經史善於談論者,為通道館學士, 熾應其選。」
《韓擒虎傳》:「擒虎性好書,經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 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遊集。」
《薛胄傳》:胄少聰明,每覽異書,便曉其義,常歎訓注者 不會聖人深旨,輒以意辯之,諸儒莫不稱善。
《楊汪傳》:汪少好鬥,長更折節勤學,專精《左氏傳》,通《三 禮》。解褐周冀王侍讀,王甚重之,每曰:「楊侍讀德業優 深,孤之穆生也。」其後問禮於沈重受《漢書》於劉臻,二 人推許之,曰:「吾弗如也。」由是知名。煬帝即位,拜國子 祭酒。帝令百寮就學,與汪講論,天下通儒碩學多萃 焉。論難鋒起,皆不能屈。帝令御史書其問答奏之,省 而大悅,賜良馬一匹。
《盧思道傳》:思道聰爽俊辯,通侻不羈。年十六,遇中山 劉松,松為人作碑銘以示思道,思道讀之多所不解, 於是感激,閉戶讀書,師事河間邢子才。後思道復為 文以示劉松,松又不能甚解。思道乃喟然歎曰:「學之 有益,豈徒然哉。」因就魏收借異書,數年之間,才學兼 著。有集三十卷,行於世。
思道從父兄昌衡,小字龍子,風神澹雅,容止可法,博 涉經史。
《明克讓傳》:克讓父山賓,梁侍中。克讓少好儒雅,善談 論,博涉書史,所覽將萬卷。《三禮》禮論,尢所研精,龜筴 曆象,鹹得其妙。年十四,釋褐湘東王法曹參軍。時舍 人朱異在儀賢堂講《老子》,克讓預焉。梁滅,歸於長安。 周明帝引為麟趾殿學士。武帝即位,復徵為露門學 士。著《孝經義疏》一部,《古今帝代記》一卷,《文類》四卷,《續 名僧記》一卷,《集》二十卷
《魏澹傳》:「澹年十五而孤專好學,博涉經史,善屬文,詞 采贍逸。為殿中侍御史,與尚書左僕射魏收、吏部尚 書陽休之、國子博士熊安生同修五禮,又與諸學士 撰御覽,復與李德林俱修國史。高祖受禪,令注《庾信 集》,復撰《笑苑》《詞林集》。世稱其博物。數年,遷著作郎,仍 為太子學士。高祖以魏收所撰書褒貶失實,平繪為」 《中興書》,事不倫序,詔澹別成《魏史》。澹自道武下及恭 帝,為十二紀,七十八傳,別為《史論》及例一卷,並目錄, 合九十二卷。澹之義例,與魏收多所不同,書甚簡要, 大矯收、繪之失。有文集三十卷。
《陸爽傳》:「爽少聰敏,年九歲就學,日誦二千餘言。齊尚 書僕射楊遵彥見而異之,累轉中書侍郎。及齊滅,周 武帝聞其名,與陽休之等十餘人俱徵入關。諸人多 將輜重,爽獨載書數千卷。高祖受禪,遷太子洗馬,與 左庶子宇文愷等撰《東宮典記》七十卷。」
《杜臺卿傳》:「臺卿少好學,博覽書記,解屬文。仕齊,歷黃 門侍郎。及周武帝平齊,歸於鄉里,以《禮記》《春秋》講授 子弟。開皇初,被徵入朝。臺卿嘗采《月令》,觸類而廣之 為書,名《玉燭寶典》十二卷。至是奏之,賜絹二百匹。臺 卿患聾,不堪吏職,請修國史,上許之,拜著作郎。有集 五卷,撰《齊記》二十卷,並行於世。」
《辛德源傳》:「祕書監牛弘以德源才學顯著,奏與著作 郎王劭同修國史。德源每於務隙撰集注《春秋三傳》 三十卷,注《揚子法言》二十三卷。有集二十卷。又撰《政 訓》《內訓》各二十卷。」
《柳𧦬傳》:「𧦬少聰敏,解屬文,好讀書,所覽將萬卷。仁壽 初,為東宮學士,以其好內典,令撰《法華》,元宗為二十 卷奏之。太子覽而大悅,賞賜優洽,儕輩莫與為比。」 《許善心傳》:「善心幼聰明,有思理,所聞輒能誦記,多聞 默識,為當世所稱。家有舊書萬餘卷,皆遍通涉。」 《李文博傳》:「文博好學不倦,名教義理,特所留心。每讀 書至治」亂得失,忠臣烈士,未嘗不及覆吟翫。開皇中, 為羽騎尉,特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恆令在聽事 帷中披檢書史,並察已行事。若遇政治善事,即抄撰 記錄,如選用疏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語,莫不欣然從之。後直祕書內省,典校墳籍。守道居貧,晏如 也。文博本為經學,後讀史書,於諸子及論尤所該洽。 性長議論,亦善屬文。著《治道集》十卷,大行於世。 於《仲文傳》:仲文字次武。父寔,周大左輔、燕國公。仲文 少聰敏,髫齔就學,耽閱不倦。其父異之曰:「此兒必興 吾宗矣。」九歲嘗於雲陽宮見周太祖。太祖問曰:「聞兒 好讀書,書有何事?」仲文對曰:「資父事君,忠孝而已。」太 祖甚嗟嘆之。其後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禮》」,略通大 義,撰《漢書刊繁》三十卷,《略覽》三十卷。
《鮑宏傳》:宏受均州刺史。初,周武帝敕宏修皇室譜一 部,分為常緒、疏屬、賜姓三篇。有集十卷行於世。 《郎茂傳》:茂少敏慧。七歲誦《騷》《雅》,日千餘言。十五,師事 國子博士河間權會,受《詩》《易》、三禮及元象形名之學。 又就國子助教長樂張率禮受「三傳」群言,至忘寢食。 家人恐茂成病,恆節其燈燭。及長,稱為學者。
《宇文愷傳》:「愷撰《東都圖記》二十卷,《明堂圖議》二卷,《釋 疑》一卷,見行於世。」
《王劭傳》:「劭少沈默,好讀書。齊太子舍人,待詔文林館。 時祖孝徵、魏收、陽休之等嘗論古事,所有遺忘,討閱 不能得,因呼劭問之。劭具論所出,取書驗之,一無舛 誤。自是大為時人所許,稱其博物。高祖受禪,授著作 佐郎,以母憂去職。在家著《齊書》。時制禁私撰史,為內 史侍郎李元操所奏。上怒,遣使收其書,覽而悅之。於」 是起為員外散騎侍郎,修起居注。劭在著作將二十 年,專興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 經之語,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 無足稱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 無聞。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 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 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然其採摘經史謬誤,為《讀書 記》三十卷,時人服其精博。爰自志學,暨乎暮齒,篤好 經史,遺落世事。用思既專,性頗怳惚。每至對食,閉目 凝思。盤中之肉,輒為僕從所噉。劭弗之覺,唯責肉少, 數罰廚人。廚人以情白劭,劭依前閉目,伺而獲之,廚 人方免笞辱。其專固如此。
《李密傳》:「開皇中,襲父爵蒲山公。折節下帷,耽學尤好 兵書,誦皆在口。師事國子助教包愷,受《史記》《漢書》,勵 精忘勌,愷門徒皆出其下。」 《儒林傳》:「辛彥之博涉經史,與天水牛弘同志好學,撰 墳典一部,六官一部,祝文一部,禮要一部,新禮一部、 《五經異義》一部,並行於世。」
何妥字棲鳳歷國子祭酒撰。「《周易》講疏十三卷孝經 義疏三卷。《莊子》義疏四卷及與沈重等撰三十六科 鬼神感應等大義九卷封禪書一卷樂要一卷文集 十卷並行於世。」
蕭該性篤學詩書春秋禮記並通大義尤精。《漢書》甚 為貴遊所禮後。又撰《漢書》及文撰音義咸為當時所 貴。
包愷字和樂其兄愉明五經愷悉傳其業。又從王仲 通受。《史記》《漢書》尤稱精究。
房暉遠字崇儒幼有志行治三禮春秋三傳詩書。《周 易》兼善圖緯恆以教授為務高祖受禪遷太常博士 太常卿牛弘每稱為五經庫。
馬光,字榮伯,少好學,從師數十年,晝夜不息,圖書讖 緯,莫不畢覽。尤明《三禮》,為儒者所宗。開皇初,高祖徵 山東義學之士,光與張仲讓、孔籠、竇士榮、張黑奴、劉 祖仁等俱至,並授太學博士,時人號為「六儒。」仲讓未 幾告歸里,著書十卷,自云:「此書若奏我,必為宰相。」 劉焯,字士元,昌亭人,少與河間劉炫結盟為友交。津 橋劉智海,家素多墳籍,焯與炫就之讀書,向經十載, 雖衣食不繼,晏如也,遂以儒學知名。焯以教授著述 為務,孜孜不倦。賈、馬、王、鄭所傳章句,多所是非。《九章 筭術》《周髀七曜歷書》十餘部,推步日月之經,量度山 海之術,莫不覈其根本,窮其祕奧。著《稽極》十卷,《曆書》 十卷,《五經述議》,並行於世。
劉炫,字光伯,景城人。少與信都劉焯閉戶讀書,十年 不出。周武帝時,遍直三省,竟不得官。自陳於內史,內 史送詣吏部,吏部尚書韋世康問其所能,炫自為狀 曰:「《周禮》《禮記》《毛詩》《尚書》《公羊》《左傳》《孝經》《論語》,孔、鄭、王、 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雖義有精粗,並堪講授。《周易》 《儀禮》《穀梁》,用功差少。子史文集,嘉言美事,咸誦於心。 天文律曆,窮覈微妙,至於公私文翰,未嘗假手。」除殿 內將軍,時牛弘奏請購求天下遺逸之書,炫遂偽造 書百餘卷,題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錄上送官,取賞而 去。後有人訟之,經赦免死,坐除名,歸於家。以教授為 務。著《論語述議》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經正名》十二 卷,《孝經述議》五卷,《春秋述議》四十卷,「《尚書述議》二十 卷,《毛詩述議》四十卷,《注詩序》一卷,《筭術》一卷」,並行於 世。
張仲字叔元。思經典,撰《春秋義略》,異於杜氏七十 餘事,《喪服義》三卷,《孝經義》三卷,《論語義》十卷,《前漢音義》十二卷。
王孝籍少好學博覽群書遍治五經頗有文翰開皇 中召入祕書。
《文學傳》:「劉臻字宣摯。高祖受禪,皇太子勇引為學士, 甚褻狎之。臻無吏幹,又性恍惚,耽悅經史,終日覃思, 至於世事,多所遺忘。」
王頍字景文,年二十尚不知書為其兄顒所責怒,於 是感激始讀《孝經》《論語》晝夜不倦。遂讀《左傳》《禮》《易》《詩》 《書》乃歎曰:「書無不可讀者。」勤學累載遂遍通五經究 其旨趣大為儒者所稱解綴文,善談論年二十二周 武帝引為露門學士每有議決多頍所為而頍性識 甄明精力不倦好讀諸子,遍記異書當代稱為博物。 又曉兵法,益有縱橫之志。每歎生不逢時,常以將相 自許。開皇五年,授著作佐郎,尋令於國子講授。會高 祖親臨釋奠,國子祭酒元善講《孝經》,頍與相論難,詞 義鋒起,善往往見屈。高祖大奇之,起授國子博士。撰 《五經大義》三十卷,有集十卷。
崔儦字岐叔少與范陽盧思道隴西辛德源同志友 善每以讀書為務負恃才地忽略世人大署其戶曰: 「不讀五千卷書者無得入此室」數年之間遂博覽群 言多所通涉。
諸葛穎字漢周武平齊杜門不出者十餘年習。《周 易》圖緯倉雅莊老頗得其要煬帝即位遷著作郎有 集二十卷撰鑾駕北巡記三卷幸江都道里記一卷 洛陽古今記一卷馬名錄二卷並行於世。
孫萬壽,字仙期。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授《五經》,略通 大義,兼博涉子史,善屬文,美談笑。博陵李德林見而 奇之。仁壽初,徵拜豫章王長史,授大理司直。有集十 卷行於世。
王貞,字孝逸,梁郡陳留人也。少聰敏,七歲好學,善《毛 詩》《禮記》《左氏傳》《周易》,諸子百家,無不畢覽。善屬文詞, 不治產業,每以諷讀為娛。煬帝即位,齊王暕鎮江都, 聞其名,以書召之。及貞至,王以客禮待之,朝夕遣問 安不?又索文集。貞啟謝,齊王覽所上集,善之,賜良馬 四匹。貞復上《江都賦》,王賜錢十萬貫,馬二匹。
虞綽字士裕大業初轉為祕書學士奉詔與祕書郎 虞世南著作佐郎庾自直等撰長洲玉鏡等書十餘 部綽所筆削帝未嘗不稱善。
潘徽,字伯彥,吳郡人。性聰敏,少受禮於鄭灼,受《毛詩》 於施公,受書於張沖,講《莊》《老》於張譏,並通大義。尤精 三史,善屬文,能持論。陳選為客館令。陳滅,為州博士。 秦孝王俊聞其名,召為學士。嘗從俊朝京師,在途,令 徽於馬上為賦,行一驛而成,名曰《述思賦》。俊覽而善 之。復令為《萬字文》,並遣撰集字書,名為《韻纂》,徽為序。 晉王廣復引為揚州博士,令與諸儒撰《江都集禮》一 部,復令徽作序,凡十二帙,一百二十卷。煬帝嗣位,詔 徽與著作佐郎陸從典、太常博士褚亮、歐陽詢等助 越公楊素撰《魏書》,會素薨而止。
杜正藏,字為善,好學善屬文,著碑誄銘頌詩賦百餘 篇。又著《文章體式》,大為後進所寶,時人號為「文軌。」乃 至海外高麗、百濟亦共傳習,為《杜家新書》。
劉善經,博物洽聞,尤善詞筆。歷太子舍人。著《酬德傳》 三十卷,《諸劉譜》三十卷、《四聲指歸》一卷,行於世。 《隱逸傳》:李士謙,字子約,博覽群籍,兼善天文術數。齊 吏部尚書辛術召署員外郎,不就。
崔廓字士元博覽書籍多所通涉山東學者皆宗之 與趙郡李士謙為忘言之友。
廓子賾,大業五年,受詔與諸儒撰《區宇圖志》二百五 十卷,奏之。帝不善之,更令虞世基、許善心衍為六百 卷。以父憂去職,尋起令視事。遼東之役,授鷹揚長史, 置遼東郡縣名,皆賾之議也。奉詔作《東征記》,所著詞 賦碑誌十餘萬言,撰《洽聞志》七卷,《八代四科志》三十 卷,未及施行,江都傾覆,咸為煨燼。
張文詡父琚開皇中為洹水令以清正聞有書數千 卷教訓子姪皆以明經自達文詡博覽文籍特精三 禮其。《周易》詩《書》及《春秋》三傳並皆通習每好鄭元注 解以為通博其諸儒異說亦皆詳究焉高祖引致天 下名儒碩學之士其房暉遠張仲讓孔籠之徒並延 之於博士之位文詡時遊太學暉遠等莫不推伏之 學內翕然,咸共宗仰。其門生多詣文詡請質疑滯,文 詡輒博引證據,辨說無窮,唯其所擇。治書侍御史皇 甫誕,一時朝彥,恆執弟子之禮。適至南臺,遽飾所乘 馬,就學邀屈。文詡每牽馬步進,意在不因人以自致 也。右僕射蘇威聞其名而召之,與語大悅,勸令從官。 文詡意不在仕,固辭焉。仁壽末,學廢,文詡策杖而歸, 灌園為業。
《藝術傳》:「庾季才幼穎悟,八歲誦《尚書》,十二通《周易》,好 占元象。撰《靈臺祕苑》一百二十卷,《垂象志》一百四十 二卷,《地形志》八十七卷,並行於世。」
盧太翼七歲詣學日誦數千言州里號曰:神童及長 閑居味道不求榮利博綜群書爰及佛道皆得其精微尤善占候算曆之術隱於白鹿山。
蕭吉博學多通尤精陰陽算術著「《金海》三十卷《相經 要錄》一卷《宅經》八卷《葬經》六卷《樂譜》十二卷及《帝王 養生方》二卷《相手板要決》一卷《太一立成》」一卷並行 於世。
臨孝恭,京兆人也。明天文算術,高祖甚親遇之。每言 災祥之事,未嘗不中,上因令考定陰陽。官至上儀同。 著《欹器圖》三卷,「《地動銅儀經》一卷,《九宮五墓》一卷,《遁 甲月令》十卷,《元辰經》十卷,《元辰厄》一百九卷,《百怪書》 十八卷,《錄命書》二十卷,《九宮龜經》一百一十卷,《太一 式經》三十卷,《孔子馬頭易卜書》一卷」,並行於世。 劉祐,滎陽人。開皇初,為大都督,封索盧縣公。其所占 候,合如符契,高祖甚親之。初與張賓、劉輝、馬顯定曆。 後奉詔撰《兵書》十卷,名曰《金韜》,上善之。復著《陰策》二 十卷,《觀臺飛候》六卷,《元象要記》五卷,《律曆術文》一卷, 《婚姻志》三卷,《產乳志》二卷,《式經》四卷,《四時立成法》一 卷,《安曆志》十二卷,《歸正易》十卷,並行於世。
《百濟國傳》:「俗尚騎射,讀書史,亦知醫藥蓍龜占相之 術。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