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227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二百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二十七卷
經濟彙編 考工典 第二百二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二百二十七卷目錄

 鏡部藝文二詩詞

  詠鏡臺          齊謝朓

  詠鏡          梁簡文帝

  愁閨照鏡          同前

  詠照鏡           何遜

  詠鏡            高爽

  詠照鏡           費昶

  詠鏡           朱超道

  詠鏡           王孝禮

  為羊兗州家人答餉鏡    陳徐陵

  和陳主詠鏡         孔範

  詠空鏡臺         陳叔逵

  詠鏡          北周庾信

  塵鏡            前人

  賦得鏡         隋李巨仁

  千秋節賜群臣鏡      唐元宗

  前題            同前

  鑑             李嶠

  奉和敕賜公主鏡       席豫

  詠鏡            張說

  奉和聖製賜王公千秋鏡應制  前人

  詠鏡           駱賓王

  古鏡           沈佺期

  代美人愁鏡二首       李白

  罷鏡            李益

  府試古鏡          前人

  前題           仲子陵

  前題            張佐

  鏡             羅鄴

  覽鏡呈柏中丞        杜甫

  同張明府清鏡歎      孟浩然

  正朝覽鏡         劉長卿

  雜體二首錄一     韋應物

  老婦歎鏡          王建

  古鏡           李群玉

  新磨鏡          白居易

  百鍊鏡           前人

  感鏡            前人

  昏鏡詞          劉禹錫

  磨鏡篇           前人

  追和賈浪仙古鏡       徐夤

  破鏡           李商隱

  古鑑            鮑溶

  詠鏡            姚合

  靈臺家兄古鏡歌       薛逢

  小古鏡           項斯

  贈友人古鏡         朱晝

  古鑑          宋梅堯臣

  夢一僧出二鏡以鏡置日中其影甚異一如芭

  蕉一如蓮花夢中與作詩    蘇軾

  古鏡           元吳炳

  古鏡篇寄韓與玉    葛邏祿迺賢

  古鏡詞          明劉基

  照鏡曲           劉崧

  題美人對鏡圖        高啟

  古鏡歌已上詩     唐順之

  霓裳中序第一羽士丈室宣和古鏡 已上詞 元詹正

 鏡部紀事

考工典第二百二十七卷

鏡部藝文二詩詞

編輯

《詠鏡臺》
齊·謝朓

編輯

玲瓏類丹楹,苕亭似元闕。對鳳懸清水,垂龍掛明月。 照粉拂紅籹,插花理雲髮。玉顏徒自見,常畏君情歇。

《詠鏡》
梁·簡文帝

編輯

錙銖恆在側,誰言「《覽鏡》稀。」如冰不見水,似扇長含輝。 全開玳瑁匣,併卷織成衣。脫入相如手,疑言趙璧歸。

《愁閏照鏡》
同前

編輯

別來顦顇久,他人怪容色。只有匣中鏡,還持自相識。

《詠照鏡》
何遜

編輯

珠簾旦初捲,綺機晨未織。玉匣開覽形,寶臺臨淨飾。 對影獨舍笑,看花時轉側。聊為出繭眉,試染夭桃色。 寶釵若可間,金鈿畏相逼。蕩子行未歸,啼籹坐沾臆。

《詠鏡》
高爽

編輯

初上鳳凰墀,此鏡照蛾眉。言照長相守,不照長相思。 虛心會不採,貞明空自欺。無言此故物,更復對新期。

===
《詠照鏡》
費昶
===晨暉照杏梁,飛燕起朝妝。留心散廣黛,輕手約花黃。

正釵時念影,拂絮且憐香。方嫌翠色故,乍道玉無光。 城中皆半額,非妾畫眉長。

《詠鏡》
朱超道

編輯

「折花須自插,不用暫臨池。當由可憐面,偏與鏡相宜。」 安釵釧獨響,刷鬢袖俱移。唯餘心裡恨,影中𢘆不知。

《詠鏡》
王孝禮

編輯

「可憐不自識,終爾因鏡中。」分眉一等翠,對面兩邊紅。 轉身先見動,含笑逆相同。猶嫌鏡裡促,看人未好通。

《為羊兗州家人荅餉鏡》
陳徐陵

編輯

《信來贈寶鏡》,「亭亭似團月。鏡久自踰明,人久情愈歇。 取鏡掛空臺,於今莫復開。不見孤鸞鳥,香魂何處來。」

《和陳主詠鏡》
孔範

編輯

虎賁愁興日,龍鏡覽顏時。懷恩未得報,空歎髮如絲。

《詠空鏡臺》
陳叔逵

編輯

即今妝飾廢,凋零衢路間。嫦娥與明月,相共落關山。

《詠鏡》
北周·庾信

編輯

《玉匣》聊開鏡,輕灰暫拭塵。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 月生無有桂,花開不逐春。試掛淮南竹,堪能見四鄰。

《塵鏡》
前人

編輯

明鏡如明月,𢘆常置匣中。何須照兩鬢,終是一秋蓬。

《賦得鏡》
隋·李巨仁

編輯

魏宮知本姓,秦樓識舊名。鳳從臺上出,龍就匣中生。 無波菱自動,不夜月𢘆明。非唯照佳麗,復得厭山精。

《千秋節賜群臣鏡》
元·宗

編輯

鑄得千秋鏡,光生百鍊金。分將《賜群後》,遇象見清心。 臺上冰華澈,窗中月影臨。更銜長綬帶,留意感人深。

《前題》
同前

編輯

瑞露垂花綬,寒冰澈寶輪。對茲臺上月,聊以慶佳辰。

《鑑》
李嶠

編輯

明鑑掩塵埃,含情照魏臺。日中烏鵲至,花裡鳳凰來。 玉彩疑冰徹,金輝似月開。方知樂彥輔,自有鑒人才。

《奉和敕賜公主鏡》
席豫

編輯

令節頒龍鏡,仙輝下鳳臺。含靈萬象入,寫照百花開。 色與皇明散,光隨聖澤來。妍媸冰鑑裡,從此愧非才。

《詠鏡》
張說

編輯

寶鏡如明月,出自秦宮樣。隱起雙蟠龍,銜珠儼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積翳掩菱花,虛心蔽塵狀。 倘蒙羅袖拂,光生玉臺上。

《奉和聖製賜王公千秋鏡應制》
前人

編輯

寶鏡頒神節,凝規寫聖情。千秋題作字,長壽帶為名。 月向天邊下,花從日裡生。不承懸象意,誰辨照心明。

《詠鏡》
駱賓王

編輯

寫月無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

《古鏡》
沈佺期

編輯

莓苔翳清池,蝦蟆蝕明月。埋落今如此,照心未當歇。 願垂拂拭恩,為君鑒元髮。

《代美人愁鏡》
二首       李白

編輯

「明明金鵲鏡,了了玉臺前。」拂拭交冰月,光輝何清圓。 紅顏老昨日,白髮多去年。鉛粉坐相誤,照來空悽然。

《美人》「贈此盤龍之寶鏡,燭我金縷之羅衣。時將紅袖 拂明月,為惜普照之餘暉。影中金鵲飛不滅,臺下青 鸞思獨絕。槁砧一別若箭絃,去有日,來無年。狂風吹 卻妾心斷,玉著並墮菱花前。」

《罷鏡》
李益

編輯

手中青銅鏡,照我少年時。衰颯一如此,清光難復持。 欲令孤月掩,從遣寸心疑。縱使逢人見,猶勝自見悲。

《府試古鏡》
前人

編輯

舊是秦時鏡,今來古匣中。龍盤初掛月,鳳舞欲生風。 石黛曾留殿,朱光適在宮。應祥知道泰,鑑物覺神通。 肝膽誠難隱,妍媸信易窮。幸居君子室,長願免塵蒙。

《前題》
仲子陵

編輯

《萬古秦時鏡》,從來抱至精。依臺月自吐,在匣水常清。 爛爛金光發,澄澄物象生。雲天皆洞鑒,表裡盡虛明。 但見人窺膽,全勝響應聲。妍媸定可識,何處更逃情。

《前題》
張佐

編輯

樓上秦時鏡,千秋獨有名。菱花寒不落,冰質夏長清。 龍在形難掩,人來膽易呈。昇臺宜遠照,開匣乍藏明。 皎色新磨出,圓規舊鑄成。愁容如可鑒,當欲拂塵纓。

《鏡》
羅鄴

編輯

昔歲相知別有情,幾迴磨拭始將行。如今老去愁無 限,抱向閒窗卻怕明。

《覽鏡呈柏中丞》
杜甫

編輯

渭水流關內,終南在日邊。膽消豺虎窟,淚入犬羊天。 起晚堪從事,行遲更覺仙。鏡中衰謝色,萬一故人憐。

《同張明府清鏡歎》
孟浩然

編輯

妾有《盤龍鏡》,清光常晝發。自從生塵埃,有若霧中月。 愁來試取照,坐歎生白髮。寄語邊塞人,如何久離別。

《正朝覽鏡》
劉長卿

編輯

憔悴逢新歲,芳菲見舊春。朝來明鏡裡,不忍白頭人

《雜體》
二首錄一     韋應物

編輯

沉沉匣中鏡,為此塵垢蝕。輝光何所如,月在雲間黑。 南金既雕錯,鞶帶共輝飾。空存鑑物明,坐使妍媸惑。 美人竭肝膽,思照冰玉色。自非磨瑩功,日日空歎息。

《老婦歎鏡》
王建

編輯

嫁時明鏡老猶在,黃金鏤畫雙鳳背。憶昔咸陽初買 來,燈前自繡芙蓉帶。十年不開一片鐵,長向暗中梳 白髮。今日後床重照看,生死終當此長別。

《古鏡》
李群玉

編輯

明月何處來,朦朧在人境。得非軒轅作,妙絕世莫並。 瑤匣開旭日,白電走孤影。泓澄一尺天,徹底寒霜景。 冰輝凜毛髮,使我肝膽冷。忽驚行深幽,面落九秋井。 雲天入掌握,爽朗神魂淨。不必負《局仙》,金沙發光炯。 陰沉蓄靈怪,可與天地永。恐為悲龍吟,飛去在俄頃。

《新磨鏡》
白居易

編輯

衰容常晚櫛,秋鏡偶新磨。一與清光對,方知白髮多。 鬢毛從幻化,心地付《頭陀》。任意渾成雪,其如似夢何。

《百鍊鏡》
前人

編輯

「《百鍊鏡》,鎔範非常規,日辰處所靈且奇。江心波上舟 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 秋潭水。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吏手自封。人間臣 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為天子鏡,我有 一言聞太宗。太宗常以人為鏡,鑒古鑒今不鑒容。四 海安危居掌內,百王治亂懸心中。乃知天子別有鏡」, 不是「揚州百鍊銅。」

《感鏡》
前人

編輯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罷重悵惆,背有雙盤龍。

《昏鏡飼》並引
劉禹錫

編輯

鏡之工列十鏡於賈。奩發奩而視,其一皎如,其九霧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 工解頤謝曰:「非不能盡良也,蓋賈之意,唯售是念。今夫來市者,必歷鑒周睞,求與己宜。彼皎者不能隱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數也。」 余感之,作《昏鏡詞》。

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陋容多自欺,謂若他鏡明。 瑕疵既不見,妍態隨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秦宮豈不重,非適乃為輕。

《磨鏡篇》
前人

編輯

流塵翳明鏡,歲久看如漆。門前負局人,為我一磨拂。 萍開綠池滿,暈盡金波溢。白日照空心,圓光走幽室。 山神妖氣沮,野魅真形出。卻思未磨時,瓦礫來唐突。

《追和賈浪仙古鏡》
徐夤

編輯

「誰開《黃帝橋》山冢」,明月飛光出九泉。狼藉蘚痕磨不 盡,黑雲殘點汙秋天。

《破鏡》
李商隱

編輯

玉匣清光不復持。菱花散亂月輪虧。秦臺一照山雞 後。便是孤鸞「罷舞時。」

《古鑑》
鮑溶

編輯

古鑑含靈氣象和,蛟龍盤鼻護金波。隱山道士未曾 識,負局先生不敢磨。曾向春窗分綽約,誤迴秋水照 蹉跎。世間縱有應難比,十斛明珠酬未多。

《詠鏡》
姚合

編輯

鑄為明鏡絕塵埃,翡翠窗前掛玉臺。繡帶共尋龍口 出,菱花爭向匣中開。孤光常見鸞蹤在,分處還因鵲 影迴。好是照身宜謝女,嫦娥飛向玉宮來。

《靈臺家兄古鏡歌》
薛逢

編輯

「一尺圓潭深黑色,篆文如絲人不識。耕夫雲住赫連 城,赫連城下親耕得。鏡上磨瑩一月餘,日中漸見菱 花舒。金膏洗拭鉎澀盡,黑雲吐出新蟾蜍。人言此是 千年物,百鬼聞之形暗慄。玉匣曾經龍照來,豈宜更 鑒農夫質。有時霹靂半夜驚,窗中飛電如晦明。盤龍 鱗脹玉匣溢,牙爪觸風時有聲。耕夫不解珍靈異,翻」 懼赫連神作祟。十千賣與靈臺兄,百丈靈湫坐中至。 溢匣水色如欲傾,兒童不敢窺泓澄。寒光照人近不 得,坐愁雷電湫中生。吾兄吾兄須愛惜,將來慎勿虛 拋擲。興雲致雨會有時,莫遣紅妝穢靈跡。

《小古鏡》
項斯

編輯

字已無人識,唯應記鑄年。見來深似水,攜去重於錢。 鸞翅巢空月,菱花遍小天。宮中照黃帝,曾得化為仙。

《贈友人古鏡》
朱晝

編輯

我有古時鏡,初自壞陵得。蛟龍猶泥蟠,魑魅幸月蝕。 摩久見菱蕊,青於藍水色。贈君將照顏,無使心受惑。

《古鑑》
宋·梅堯臣

編輯

古鑑得荒野,土花全未磨。背菱尖尚在,鼻獸角微訛。 月暗蝦蟆蝕,塵昏魍魎過。但令光彩發,表裡是山河。

《夢一僧出二鏡以鏡置日中其影甚異一如芭蕉一如蓮花夢中與作詩》
蘇軾

編輯

君家有二鏡,光景如湛盧。或長如芭蕉,或圓如芙蕖。 飛電著子壁,明月入我廬。月下合三璧,日月跳明珠。 問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

《古鏡》
元·吳炳

編輯

鴈去歸銀海,螭蟠泣鬼工。黃腸迷漢柏,野火上秦蓬。 濃翠凝螺黛,鮮朱漬守宮。漆添燈暈黑,文滅繡奩紅。 一旦珠還浦,千年劍出豐。霧餘空黯淡,雲在月朦朧。 伏獸銜絲結,蒙絺盡羽蟲。粉綿施婉轉,臺玉㓨玲瓏。 匪茹曾申誡,惟明可保躬。他時賜盤鑑,來照夢中熊。

《古鏡篇寄韓與玉》
葛邏祿迺賢

編輯

古鏡團圓似秋水,美人當窗正梳洗。芙蓉涼月鬥嬋 娟,默默自憐還自喜。朝來開匣忽悽然,一痕微雪映 華鈿。卻恨東風惜桃李,年年開傍鏡臺邊。粉綿拭鏡 還清澈,佳人薄命空愁絕。不如化石在山頭,萬古千 年照明月。

《古鏡詞》
明·劉基

編輯

「百鍊青銅曾照膽,千年土蝕萍花黶。」想得「元宮初閉 時,金精夜哭黃鳥悲。魚燈引魂開地府,夜夜精光射 幽戶。盤龍隱見自有神,神物豈肯長湮淪。願循蟾蜍 騎入月,將與嫦娥照華髮。」

《照鏡曲》
劉崧

編輯

蟠螭雙銜錦帶紅,妝臺刻玉秋玲瓏。綵雲忽開紫鸞 舞,明月夜墮香奩中。美人妝罷房櫳杳,鸚鵡呼寒帳 中曉。拍簇花迎靨面開,低飛黛綠秋蛾小。滿庭桃李 各嬌春,顧影含羞便惱人。愁來獨掩雲屏宿,手持寶 釵扣寒玉。吳綿蜀粉暗消磨,淚滿菱花奈別何。不知 昨夜愁深淺,但覺來朝華髮多。

《題美人對鏡圖》
高啟

編輯

曉院轆轤鳴露井,玉人夢斷梨雲冷。起開妝閣笑窺 奩,月裡分明見娥影。自對猶憐況主家,春風一面惱 腸花。何由鑄入青銅內,不遣秋霜換娥翠。

《古鏡歌》
唐·順之

編輯

美人昔日開匣時,兩面含嬌自矜戲。一朝委世拋珠 玉,獨殉此物不忍離。埋沒土中幾何年,大塊為工再 鑪鞲。砂精汞火日夜蒸,噴作丹朱滿身痣。中凝一點 秋露珠,宿世銅胎盡銷棄。有如鍊骨老臞僊,血肉都 捐祇靈氣。神物安能久藏匿,化作白蜺躍出地。銀鏤 細細髲髢縈,爪皮津津流水漬。山人何處得此寶,王 「孫遠自𡗝門寄。良工為我重開闢,一鉤剖出千齡閟。 初時混沌蟠元黃,倏忽晦明分面背。清輝逼人心髓 寒,驚詫蟾蜍墮簷際。卻憶朝朝鏡裡人,已謂衰容止 如是。」今朝覽鏡咄自驚,短髮絲絲見凋敝。溼灰餘色 轉分明,皺縠新紋大髣髴。雲臺勳業已如夢,名山著 書安可冀。本欣始識真面目,回首壯心一憔悴。照罷 還如未照時,好醜依然都不記。

《霓裳中序第一》羽士丈室宣和古鏡
元·詹正

編輯

「一規古蟾魄。」「瞥過宣和幾。」春色知那箇柳。請幫助識別此字。「花怯。曾 搓玉團香,塗雲抹月,龍章鳳刻,是如何、兒女消得。」便 孤了、翠鸞何恨,人更在天北。 磨滅。古今離別。幸相 從、蘇門仙客。蕭然林下秋葉。對雲淡星疏,眉青影白。 佳人已傾國,漫贏得、癡銅舊畫。興亡事,道人知,不見 了,也華髮。

鏡部紀事

編輯

《軒轅內傳》:「帝會王母於王屋山,鑄鏡十二,隨月用之。」 此鏡之始也。

《述異記》:「饒州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 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

《天中記》:「舜臣尹壽鑄鏡。」

《左傳》莊公二十有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後之鞶 鑑予之。」鞶帶而以鏡為飾也。

《列女傳》:梁寡婦高行者,榮於色,敏於行,梁王聞而聘 之,乃援鏡割鼻,梁王高其行,號曰「梁高行。」

《戰國策》: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 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 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 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熟視之,自以為 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於我也。」

《洞冥記》:「望蟾閣十二丈,上有金鏡,廣四尺。元封中有 祗國獻此鏡,照見魑魅,不獲隱形。」

《西京雜記》:「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有方鏡,廣四 尺,高五尺九寸,表裡通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 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人有疾病在 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則 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李氏錄》:「舞鏡有柄,漢武帝時舞人所執鏡也《西京雜記》:「宣帝被收繫郡邸獄,臂上猶帶史良娣合 采婉轉絲繩繫身毒國寶鏡一枚,大如八銖錢。」舊傳 此鏡照見妖魅,得佩之者為天神所福,故宣帝從危 獲濟。及即大位,每持此鏡感咽移辰,常以琥珀笥盛 之。

《飛燕外傳》:「飛燕始加大號,婕妤奏上三十六物以賀, 有七尺菱花鏡一奩。」

《古今注》:「平帝元始三年,延陵西園神寢內御座前大 鏡,背清液如汗水出狀。」

海內士品徐孺子嘗事江夏黃公。公卒,孺子往會葬, 無行資,以致齎磨鏡具自隨。每所在磨鏡,取資然後 得前。既至,祭畢而退。

《搜神記》:右扶風臧仲英為侍御史,婦女婢使一旦盡 失其鏡,數日從堂下擲庭中,有人聲言:「還汝鏡。」若此 非一。汝南許季山者,素善卜卦,卜之曰:「家當有老青 狗」,內中侍御者,名益喜,與共為之,誠欲絕殺此狗,遣 益喜歸鄉里。仲英從之,怪遂絕。

魏武《上雜物疏》:「御物有尺二寸金錯鏡一枚;皇太子 雜用物,純銀錯鐵鏡四枚,七寸貴人至公主九寸鐵 鏡四十枚。」

「鏡臺」,出魏宮中。有「純銀參差鏡臺一,純銀七子貴人 公主鏡臺四。」

《白帖》:「魏武有菱花鏡。」

蜀張𥙿曉相術每舉鏡視面自知刑死未嘗不撲之 於地後為先主所殺。

《搜神記》:「孫策既殺于吉,每獨坐髣髴,見吉在左右,意 深惡之,頗有失。後嘗治創,方瘥而引鏡自照,見吉在 鏡中,顧而弗見,如是再三,因撲鏡大叫,創皆崩裂,須 臾而死。」

《魏志夏侯惇傳》:「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 《魏略》曰:時夏侯淵與惇俱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 侯惇惡之,每照鏡恚怒,輒撲鏡於地。

《異苑》: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公 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罽賓王一鸞三年不鳴,夫人曰:「聞見影則鳴。」懸鏡照 之,鸞睹影悲鳴,中宵一奮而絕。

《列仙傳》:「負局先生語似燕代人因磨鏡循市,每問主 人,無有疾苦者。若有,輒出紫丸赤藥與之。」

《益都耆舊傳》:「杜真、孟宗周覽求師,經歷齊、魯,資用將 乏,磨鏡自給。」

《女紅餘志》,淑文所寶,有「對鳳垂龍玉鏡臺。」淑文名婉, 姓李氏,賈充妻。

《晉書王衍傳》:衍嘗因宴集,為族人所怒,舉樏擲其面, 衍初無言,引王導共載而去,然心不能平,在車中攪 鏡自照,謂導曰:「爾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

《張實傳》:「京兆人劉弘者,挾左道,客居天梯第五山。然 燈懸鏡於山穴中,為光明,以惑百姓,受道者千餘人。」 《世說》:「劉聰為玉鏡臺,溫嶠辟劉越石長史,北徵得之, 後娶姑女下焉。」

《鄴中記》:「石季龍內宮中鏡,徑有二三尺者,下有純金 盤龍雕飾。」

《搜神後記》:王文獻曾令郭璞筮己一年吉凶,璞曰:「當 有小不吉利,可取廣州二大甖盛水,置床張二角,名 曰鏡好以厭之,至某時撒甖去水,如此其災可消。」至 日忘之,尋失銅鏡,不知所在。後撒去水,乃見所失鏡 在於甖中,甖口數寸,鏡大尺餘。王公復令璞筮鏡甖 之意,璞云:「撒甖違期,故至,此妖邪魅所為,無他故也。」 使燒車轄而鏡立出。

《異苑》:晉隆安中,顏從嘗起新屋,夜夢人語曰:「君何壞 吾塚?」明日床前亟掘之,遂見一棺。從便為設祭,云:「今 當移好處別作小塚。」明朝一人詣門求通,姓朱名獲, 列坐乃言:「我居四十年,昨蒙厚貺,相感何如?今是吉 日,便可出棺矣。僕巾箱中有金鏡,願以相助。」遂於棺 頭巾箱中,取金鏡三枚贈從,忽然不見。

晉安帝義熙三年,殷仲文為東陽太守,嘗照鏡,不見 其面,俄而難及。

《神仙傳》:「孫博者,河東人也,能引鏡為刀,屈刀為鏡,可 積時不改,須博指之,乃復如故。」

《抱朴子·登涉篇》:「昔張蓋、蹹及偶豪成二人精思於蜀 雲臺山石室中,忽有一人黃絹單衣葛巾到其前曰: 『勞乎道士,辛苦幽隱』。於是二人顧視鏡中,乃鹿也。」 《搜神後記》:「淮南陳氏於田中種豆,忽見二女子,姿色 甚美,著紫纈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濕,其壁先掛一銅 鏡,鏡中見二鹿,遂以刀砍,獲之,以為脯。」

林慮山下有一亭,人每過此宿者輒病死。雲「嘗有十 餘人,男女雜合,衣或白或黃,輒蒲博相戲。」時有郅伯 夷者,宿於此亭,明燭而坐,誦經。至中夜,忽有十餘人 來,與伯夷並坐蒲博。伯夷密以鏡照之,乃是群犬,因 執燭起,佯誤以燭燒其衣,作燃毛氣。伯夷懷刀,捉一 人刺之,初作人喚,遂死成犬,餘悉走去。

《晉東宮舊事》:「太子納妃,有玳瑁鈿鏤鏡臺一,有著衣
考證
大鏡尺八寸,銀花小鏡尺二寸,漆匣盛翡翠銅鏡二

枚。」

《三十國春秋》:慕容垂攻鄴,苻丕遣其從弟就請救,乃 遣謝元青銅鏡、黃金婉轉繩等,以之為信。

《宋書劉敬宣傳》:「敬宣八歲喪母。四月八日,敬宣見眾 人灌佛,乃下頭上金鏡,以為母灌,因悲泣不勝。」 《宋元嘉起居注》,「韋朗為廣州刺史,作銅鏡臺一具。御 史中丞劉禎奏請以見事免朗所居官。」

《南史王廣之傳》:「廣之子珍國,仕齊為北徐州刺史。梁 武起兵,東昏召珍國以眾還都,為王茂所敗,乃密遣 郗纂奉明鏡獻誠於梁武帝,帝斷金以報之。時侍中 衛尉張稷都督眾軍,珍國潛結稷腹心張齊,要稷勒 兵入自雲龍門,殺東昏歸梁武後因侍宴,帝曰:『卿明 鏡尚存,昔金何在』?珍國曰:『黃金謹在臣肘,不敢失墜』。」 《到溉傳》:溉子鏡,字圓照。初在孕,其母夢懷鏡,及生,因 以名焉。

《梁四公記》:扶南大舶從西天竺國來,賣碧玻璃鏡,內 外皎潔,置五色物於其前。向明視之,不見其質。問其 價,約錢百萬貫。

《江淹傳》:「永明三年,兼尚書左丞,時襄陽人開古冢,得 玉鏡。」

《本事詩》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封 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謂 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絕矣。 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鏡,各執 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於都市,我當在,即 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 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於 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 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題詩曰: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 其妻,仍厚遺之。聞者無不感歎。仍與德言、陳氏偕飲。 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 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北史隋秦王俊傳》:「俊鎮廣陵,轉并州總管。為水殿,香 泥粉壁,玉砌金階,樑柱楣棟之間,周以明鏡,間以珠 寶。」

《隋唐嘉話》:「僕射蘇威有鏡,殊精好。曾日蝕,既鏡亦昏 黑無所見,威以為左右所汙,不以為意。他日日蝕半 缺,其鏡亦半昏如之。於是始寶藏之。後櫃內有聲如 磬,尋之乃鏡聲也。無何而子夔死,後更有聲,無何而 威敗。後不知所在雲。」

《河洛記》:「隋煬帝喜奢侈,幸江都。王世充獻銅鏡屏。帝 甚喜,擢江都通守。」

《唐書高馮傳》:「馮字季輔,為吏部侍郎,善遷敘人物。帝 賜金背鏡一,況其清鑒焉。」

《獨異志》:唐中宗為天后,廢於房陵。有人渡水拾薪,得 一古鏡進之。中宗照面,其影中有人語曰:「即作天子, 即作天子。」未浹旬,踐居帝位。

《朝野僉載》:唐中宗令揚州造方丈鏡,鑄銅為柱,樹金 花銀葉。帝每常騎馬自照,人馬並在鏡中。

《唐書張九齡傳》:「初,千秋節,公王並獻寶鑑,九齡上《事 鑒》十章,號《千秋金鑑錄》,以伸諷諭。」

《韓休傳》:帝嘗獵苑中,或大張樂,稍過差,必視左右曰: 「韓休知否?」已而疏輒至,嘗引鑑默不樂,左右曰:「自韓 休入朝,陛下無一日歡,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 雖瘠,天下肥矣。」

《楊慎矜傳》:慎矜兄弟,儀幹秀偉,標置不凡。弟慎名嘗 視鏡歎曰:「吾兄弟三人,盡長六尺餘,此貌此才,欲見 容於當世難矣,何不使我少體弱耶?」

《天寶遺事》:宋璟未第時,因於日中覽鏡,鏡影忽成一 「相」字。璟因以自負,遂修相業。後如其志。

《酉陽雜俎》:僧一行有異術,開元中嘗旱,元宗令祈雨, 一行言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上令於內 庫中遍視之,皆言不類。數日後,指一古鏡鼻盤龍,喜 曰:「此有真龍矣。」乃持入道場,一夕而雨。

《雲仙雜記》:「張燕公有石綠鏡臺,得自明川道士。元宗 聞其有異,取以精炭十車燒之,不變乃已。」

《唐書德宗本紀》:「德宗即位,罷揚州貢鏡。」

《韓皋傳》:「皋貌類父,既孤,不復視鏡。」

《原化記》:「蘇州太湖入松江口,唐貞元中,有漁人載小 網數船,共十餘人,下網取魚,一無所獲。網中得物,乃 是鏡而不甚大,漁者忿其無魚,棄鏡於水,移船下網, 又得此鏡。漁人異之,遂取其鏡視之,纔七八寸,照形 悉見其筋骨臟腑,潰然可惡。其人悶絕而倒,眾人大 驚,其取鏡鑒形者,即時皆倒,嘔吐狼藉。其餘一人不」 敢取照,即以鏡投之水中,良久,扶持倒吐者既醒,遂 相與歸家,以為妖怪。明日方理網罟,則所得魚多於 常時數倍。其人先有疾者,自此皆愈。詢於故老,此鏡 在江湖,每數百年一出,人亦常見,但不知何精靈之所附也。

《陽酉雜俎》:「元和末,海陵夏侯乙庭前生百合花,大於 常數倍,異之。因發其下,得甓匣十三重,各匣一鏡,至 第七者光不蝕,照日光環一丈,其餘規銅而已。 荀諷者,善藥性,好讀道書,能言名理。樊晃嘗給其絮 帛。有鐵鏡,徑五寸餘,鼻大如拳,言於道者處得,亦無 他異,但數人同照,各自見其影,不見別人影。」

李固言,遇一老姥,言郎君明年芙蓉鏡下及第,明年 果狀元及第,詩賦有「人鏡芙蓉」之語,姥乃金天神也。 《摭異記》:衛公長慶中在浙右,會有漁人於秦淮垂機 網下深處,忽覺力重,異於常時。及斂就水次,卒不獲 一鱗,但得古銅鏡可尺餘,光浮於波際。漁人驚取照 之,歷歷盡見五臟六腑,血縈脈動,竦駭神魄,因腕戰 而墜。漁人偶話於舍旁。遂乃聞之於公。盡周歲萬計 窮索水底。終不復得。

《清異錄》:有刁蕭者,攜一鏡,色碧體瑩,背有字曰:「碧金 仙」,大中元年十二月銅坊長老白九峰造。余以俸粒 五石換之,置於文瑞堂,呼為「銅此君。」

《山堂肆考》:「唐懿宗時,龐勛賊首孟敬文欲絕勛自立, 陰刻鑑為文,夜瘞於地,野耕者得之以獻,眾駭異,乃 齋三日授之。勛知為敬文陰謀,使人襲殺之。」

《雲仙雜記》:黃巢陷京城,南唐王氏有鏡六鼻,常生雲 煙,照之則左右前三方事皆見。王氏向京城照之,巢 兵甲如在目前。上平都邑,以映日紗囊取入禁中。 《該聞錄》:唐路丞相隨父必從渾瑊會平涼,為人所執 死焉。隨方在嬰襁中,迨十歲,母謂隨曰:「汝還識汝父 不?」隨嗚咽無言,母曰:「視汝眉目,宛若父之眉目。」隨遂 覽鏡觀之。殞絕於地。後終身不復臨鏡。

《廣異記》:「盧彥緒曾開壙,獲寶鏡一枚,背是金花,持以 照日,花如金輪之狀。」

《集仙傳》:尚書郎賈師雄久蓄古鏡,嘗欲淬磨,呂洞賓 稱回處士於笥中取藥,置鏡上曰:「藥少歸取之。」既去, 久不來,止留詩一首於佛廬扉上云:「手內青蛇凌白 日,洞中僊果艷長春。須知物外煙霞客,不是塵埃磨 鏡人。」視鏡上,藥已飛,一點通明如玉。

《大唐新語》:馮履謙七歲讀書數萬言,九歲能屬文。自 管城尉丁艱,補河北尉。有部人張懷道任河陽尉,與 謙舊,遺一鏡焉。謙集縣吏遍示之,曰:「此張公所致也。 吾與之有舊,雖親故不坐著之章程。吾效官但以俸 祿自守,豈私受遺哉?」昌言曰:「清水見底,明鏡照心,余 之效官,必同於此。」復書於使者,乃歸之。聞者莫不欽 尚。

《江行雜錄》:元相國之鎮江夏也,嘗秋夕登黃鶴樓,遙 望海江之濱,有光若殘星焉,乃令親信往觀之,遂櫂 小舟,直至江所,乃釣船也。詢彼漁,云:「適獲一鯉,光則 無之。」親信乃攜鯉而來。既登樓,命庖人剖之,腹中得 古鏡二,如古錢大,以面相合,背則隱起雙龍,雖小而 鱗鬣髯爪悉具。既磨瑩,則常有光曜,公寶之,置巾箱 中。及相國薨,鏡亦亡去。

《吳興郡記》:「臨安縣東五里有石鏡山,東有石鏡一,徑 二尺四寸,清亮具見人形狀。錢鏐幼時照之,衣冠儼 然王者。」

《山堂肆考》:「朱梁時,趙凝氣貌甚偉,每整衣冠,使人持 巨鑑前後照之。烏巾上微有塵,即令侍妓持紅巾拂 拭之。」

《樵牧閒談》:孟蜀時軍校張敵得一古鏡,模闊尺許,鏡 光照寢處,不施燈燭,將欲磨滌。有貧士見而歎異曰: 「久知寶在蜀中,一見足矣。然此鏡不久當亦歸耳。」敵 益珍藏,自得鏡後,並無疾病。

《清異錄》:開運既私寵馮夫人,其事猶祕。會高祖御器 用有雙蒲萄鏡,乃高祖所愛,帝初即位,舉以賜馮,人 咸訝之。未久,冊為皇后。

《祕閣閒談》:「徐鉉得一鏡,照面只見一眼。」

《清異錄》:王希默簡淡無他好,唯以對鏡為娛。整飾理 鬚,終日無倦。以杜子美有「勳業頻看鏡」之句,遂作策 勳亭,自號勳叟。收古今善鏡,典衣償,無難色。居長洲, 結親友之蓄異鏡者數人。間日會飲,出鏡傳玩,評品 抵掌,極歡而罷,鄉人目曰「鏡社。」又集載凡言鏡者成 二十卷,號《仙銅傳》。

《宋史太祖本紀》:乾德改元,先諭宰相曰:「年號須擇前 代所未有者。」三年,蜀平,蜀宮人入內,帝見其鏡背有 志乾德四年鑄者,召竇儀等詰之,儀對曰:「此必蜀物, 蜀主有此號。」乃大喜曰:「作相須讀書人。」由是大重儒 者。

《呂蒙正傳》:「蒙正以戶部尚書平章事。朝士有藏古鏡 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獻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曰: 『吾面不過楪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聞者歎服。 《茅亭客話》:趙十九名處琪,淳化中收得一鐵鏡,頗有 異常。時有畢先生者,名藏用,字隱之,年九十餘,嘗飲 酒少食,自言本天台山道士,入川儒服三十餘年,備 歷蜀「中名山勝景。一日,與處琪賫鐵鏡訪愚茅亭翫之,其鏡可重一斤以來,徑七八寸,鼻大而圓,遶鼻有 四象八卦,外有大篆二十四字,背面皆碧色。每至望 夜,光明愈於別夜。」畢先生於景德中攜至闕下,值上 封泰山,因從觀大禮,得召見稱旨,遂與披掛,賜紫服, 號通真大師,封香,令於青城山焚修御詩送行。到川 日。訪愚茅亭。問其鐵鏡。已在貴人之處矣。

《學齋呫嗶》鳳州遁跡山。景德二年,軍人楊忠忽入一 洞穴,穴中有石匣而架一坐鏡,圍五寸,背鑄水族回 環,有銘三十二字曰:「煉形神冶,瑩質良工。當眉寫翠, 對臉傅紅。如珠出匣,似月停空。綺窗繡幌,俱涵影中。 方取鏡而聞後有風雨聲。既出穴,鏡存而匣已爛矣。」 詳其文,乃是妝鏡,不知何代之物,而文義甚佳。惜其 不見於《文集》,而獨見於《郡志》,故傳錄之,以補「款識」之 一雲。

《太平清話》:「范文正公家有古鏡,背具十二時,如博棋 子。每至此時,則博棋中明如月,循環不休。」

《墨客揮犀》:「慶曆中,有宦者謫居維揚,藏一古鏡,圓徑 尺餘,雲是禁中舊物,背鑄兔形,甚精巧。每至月滿夜, 持鏡當月照之,則見兔形卻在鏡中。」

《南墅閒談》:「何遠幼隨父宦河朔,有人持古鏡,雲可照 數十里,因試之郊外,鏡中隱隱如飛蠅不絕,詢之,乃 二十里外開河擲土空中也。」

《談苑》:京師有蓄鐵鏡者,謂人曰:「此奇物也。以照人手, 則指端見有白氣,以氣之長短驗人之壽夭。」好事者 乃以厚價取之。既而詢之博物者,曰:「此造作也。」蓋磨 鏡時只以往手,無以來手,則照之自見其端有如氣 者耳。

《雞肋編》:「范覺民作相,方三十二歲,肥白如冠玉。旦起 裹頭帶巾,必皆攬鏡。」

《麈史》:「安陸石巖村耕夫得一鏡,光明瑩然,不為土所 蝕,視之可見十餘里外草木人物。三人者互欲得之, 遂破三段,猶照數里。」

《夢溪筆談》:予於譙亳得一古鏡,以手循之,當其中心, 則摘然如灼龜之聲。人或曰:「此夾鏡也。」然夾不可鑄, 須兩重合之。此鏡甚薄,略無銲跡,恐非可合也。就使 銲之,則其聲當銑塞。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既因抑 按而響,剛銅當破,柔銅不能如此澄瑩洞徹。歷訪鏡 工,皆罔然不測。

嘉祐中,伯兄為衛尉丞,吳僧持一寶鑒來云:「齋戒照 之,當見前途吉凶。」伯兄如其言,乃以水濡其鑒,鑒不 甚明,髣髴見如人衣緋衣而坐。是時伯兄為京寺丞, 衣綠,無緣遽有緋衣。不數月間,英宗即位,覃恩賜緋。 後數年,僧至京師,蔡景繁時為御史,嘗照之,見己著 貂蟬,甚自喜。不數日,攝官奉祠,遂假蟬冕。景繁終於 承議郎,乃知鑒之所卜,唯知近事耳。

《宋史王處訥傳》:「處訥少時,夢人持巨鑑,星宿燦然,剖 腹納之。覺而汗浹月餘,心胸猶痛,因留意星曆占候 之學,深究其旨。」

《桯史》:政和初,濮有異人曰王老志,以方術幸,賜號洞 微先生。徽祖嘗召之入禁籞,顯肅後在坐,老志率然 出幅紙於袖曰:「陛下他日與中宮皆有難,臣行死不 及見矣。臣有乾坤鑑法,可以厭禳,然尢當修德,始可 回天意。請如臣法鑄鑑,各以五色流蘇垂之,寘於寢 殿。臣死後,當時坐鑑下,記憶臣語,日儆一日,思所以」 消變於未形者,上竦然受其說,左右皆大驚。既而詔 上方庀工鑑成進御,而老志歸於濮,遂病以死。靖康 陟方之禍,二宮每寶持之,且歎其先識古今方士多 矣,「億中不足奇,而能棄己所嗜,納君於正,斯可嘉也。」 剟而載之,以見聖德之兼容者。

《吉安府志》:「建炎二年,廬陵城圮頹,太守楊淵興役修 理之。掘土數尺,得石函,中有朽骨,傍有鏡,役夫聚觀。 或以告淵,淵令取鏡洗而視之。其文曰:『唐興元之初, 仲春巳日,吾季愛子役築於廬陵,殞於西壘之垠,未 上窆於他所,就瘞於西壘之巔。吾卜斯土,後當大德 九五之間,世衰道敗,喪亂之時,淅梁相繼,章貢邦昌』」 之日,吾子亦出於是邦。東平鳩工決使,吾季子聽命 於水府矣。京兆逸工深甫《記淵》,覽而異之,急遣問《石 函》所在,役夫以為不祥,已棄之於江矣。

《宋史五行志》:「淳熙九年春,德興縣民家鏡自飛舞,與 日光相射。」

《西溪叢語》:何都巡出古鏡,背龜紐,以蓮葉承之,左右 彈琴仙人一,鳳凰對舞蔕,有銘云:「對鳳凰舞,鑄黃金 蔕。陰陽各有配,日月恆相會。白玉芙蓉匣,翠羽瓊瑤 帶。同心人,心相親,照心照膽保千春。」

李晦之一鏡,背有八柱十二獸,面微凸,蔕有銘云:「尚 方佳貢大母傷,左龍右虎辟牛羊,朱鳥元武順陰陽, 子孫備具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

近見一鏡如鐘樣,鼻有大環,有隸字云:「一生有十口, 前牛無角,後走有口。」十三字,下有一虎,其字恐甲午 字謎也。

近得一夾鏡,大鼻,叩之中虛。有冠劍四人,一題忠臣伍子胥,一吳王,一越王,一范蠡;又二婦人,雲「越王二 女。」皆小隸字,製作奇古。

《宋史五行志》:「慶元二年春正月,泰寧縣耕夫得鏡,厚 三寸,徑尺有二寸,照見水底,與月爭輝,熱者對之,心 骨生寒,後為雷震而碎。」

《金史宗賢傳》:「宗賢遷歸德軍節度使,政寬簡,境內大 治。秩滿,士民數百千人相率詣朝廷請留。及改武定 軍,百姓扶老攜幼送數十里,悲號而去,改永定軍。秉 德廉訪官吏,士民持盆水與鏡,前拜言曰:『使君廉明 清直類此,民實賴之』。秉德曰:『吾聞郡僚廉能如一,汝 等以為如何』?眾對曰:『公勤清儉皆法則於使君耳』。」因 謂宗賢曰:「人謂君善治,當在甲乙,果然賢使君也。」用 是超遷兩階。天德初,授世襲謀克,馳驛召之。雄州父 老相率張青繩懸明鏡於公署,老幼填門,三日乃得 去。

《續夷堅志》:蔡內翰正甫云:「大定七年秋,與蕭彥昭俱 官都下。蕭一日見過,出古鏡相示曰:『頃歲得之關中, 雖甚愛之,然背文四字不盡識,且未知為何時物』。予 取視之,漢物也。文曰:『長宜子孫』」,「『宣和博古圖有焉。出 圖示之,殆若合符』。彥昭驚喜。有姚仲瞻在坐,言曰:『僕 家一鏡,製作亦奇,宋末得於長安士人家,相傳為太』」 真奩中物,不之信也。使取而觀,背有楷字數十,為韻 語,句四言,其略有「華屋交映,珠廉對看。潛窺聖淑,麗 則常端」等語,而紐有開元二字。姚曰:「考其年則唐物, 安知為太真之舊耶?」予笑而不答,徐出浮休居士張 芸叟所作《冗長錄》使讀,其間載元祐中有耕望賢驛 故地,得鏡遺予者,銘為四字詩,中有「潛窺聖淑」之句, 聖淑二字皆少,空意取聖為君、淑為妃耳,與此制正 合。望賢去馬嵬數十里,蓋遷幸時遺之浮休,陝右人 得之長安,信矣。彥昭歡甚,以為一日有二奇事,不可 不書。予曰:「多言屢中,仲尼所以譏子貢也。」然世喜道 其偶中,予不書可乎?

《瑯嬛記》:吳人沈愛觀漁,漁人網得一鏡,背上有文曰: 「紫金鍊精,晝燭鬼形。」愛以百錢買之,置閣內,時時有 人物影平生所未睹者,往來於鏡內,夜𢘆有光。愛一 日見亡父坐蓮花上,身小於花。愛妻又見死狗復活, 對之泣,皆鬼也。愛畏之,仍投入舊處。

姚子貰字歆孟,陳郡人。有《寶鏡》,背銘云:「鏡焉作自上 方,銅焉產自丹陽。觀其寶,觀其藏,延年益壽,樂且康 芳。」名寶鏡,俱未央。

《庚己編》:吳縣三都陳氏祖傳古鏡一具,徑八九寸。凡 患瘧者執而自照,必見一物附於背,其狀蓬首黧面, 糊塗不可辨。一舉鏡而此物如驚,奄忽失去,病即時 愈。蓋瘧鬼畏見其形而遁也。世以為寶。至弘治中,兄 弟分財剖鏡,各得其半,再以照瘧,不復見鬼矣。 王陽明集妻弟諸用明,以「為善最樂」四字,扁其退居 之軒,率二子日讀書講學於其中。已而二子學有成, 登賢書,鄉人嘖嘖皆曰:「此為善最樂之效矣。」忽僕夫 治圃,得一鏡以獻於用明,刮土而視之,背亦適有「為 善最樂」四字。坐客嘆異,皆曰:「此用明為善之符,誠不 偶然者也。」相與詠其事。

銷夏泰寧縣耕夫得鏡照之,病熱者心骨生寒,故名 「生寒鏡。」

《饒州府志》:「鄱陽姜司成初同史某上春官,史夢朝中 索三鏡,急言一在鄱,司成亦夢人持一鏡求銘,銘曰: 『規以乾符,範以坤矩,目瞭則知心正,形槁則思德潤, 匪其鑑貌,實以鑑神』。」明日各告所夢相符,司成是年 果臚唱第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