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第298卷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二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九十八卷
經濟彙編 食貨典 第二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二百九十八卷目錄

 油部紀事

 油部雜錄

 油部外編

 鹽部彙考

  禮記曲禮 郊特牲 內則

  周禮天官

  廣雅釋器

  吳時外國傳自然白鹽 石鹽

  晉太康地記傘子鹽

  抱朴子作赤鹽法

  廣志

  涼州記青鹽池

  荊州記傘子鹽

  金樓子君王鹽 清池鹽

  述異記鹽田鹽池

  益州記煮鹽法

  魏書高昌傳

  水經注石鹽

  齊民要術造常滿鹽法 造花鹽印鹽法

  北戶錄紅鹽

  酉陽雜俎境異 物異

  元氏掖庭記

  本草綱目食鹽 大鹽 戎鹽 光明鹽 鹵鹹 綠鹽 鹽藥

  天工開物鹽產 海水鹽 池鹽 井鹽 末鹽 崖鹽

食貨典第二百九十八卷

油部紀事

編輯

《黃帝內傳》:「王母授帝以九華燈檠,注膏油於卮以然 燈。」

「黃帝得《河圖》書,晝夜觀之,乃令力牧採木實,製造為 油,以綿為心,夜則燃之。」讀書油自此始。

《後漢書孔奮傳》:「奮為姑臧長,力行清潔,為眾人所笑, 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

《三國魏志夏侯尚傳》:「尚為征南大將軍。黃初三年,車 駕幸宛,使尚率諸軍與曹真共圍江陵。權將諸葛瑾 與尚軍對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軍於江中。尚夜 多持油船,將步騎萬餘人,於下流潛渡攻瑾。諸軍夾 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

《滿寵傳》:「寵拜征東將軍,孫權至合肥新城,寵馳往赴, 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 賊攻具。」

王隱《晉書》,「元康三年,武庫火。檢校是工匠盜庫中物, 恐罪,乃投燭著麻膏中,火燃。」

齊王冏起義,孫秀多斂葦炬,益儲麻油於殿省,為「縱 火具。」

《續晉陽秋》:「桓靈寶好蓄法書名畫,客至嘗出而觀。客 食寒具,油污其畫,後遂不設寒具。」

《東宮舊事》:「月給油六升。」

《宋書朱修之傳》:「修之為荊州刺史,去鎮,秋毫不犯,計 在州然油及牛馬穀草,以私錢十六萬償之。」

《梁書沈約傳》:「約父璞,淮南太守,元嘉末被誅。約幼潛 竄,會赦免。既而流寓孤貧,篤志好學,晝夜不倦。母恐 其以勞生疾,常遣減油滅火。」

《南史張弘策傳》:「弘策子纘,為湘州刺史,州境大寧,晚 頗好積聚,多寫圖書數萬卷,有油二百斛,米四千石, 佗物稱是。」

《賊臣傳》:「侯景遣百道攻城,作木驢數百攻城,上擲以 石,並皆碎破。賊又作尖頂木,其狀似槥石不能破,乃 作雉尾炬,灌以膏蠟叢下焚之。」

景既南奔,魏相高澄悉命先剝景妻子麵皮,以大鐵 鑊盛油煎殺之。

《本草》宮人患腰痛牽心,發則氣絕。徐文伯視之曰:「髮 瘕。」以油灌之,吐物如髮,引之長三尺,頭已成蛇,能動 搖,懸之滴盡,惟一髮。

《周書尉遲運傳》:「運為右宮正,衛刺王直作亂,率其黨 襲肅章門,不得入,乃縱火燒門。運懼火盡,直黨得進, 乃取宮中材木及床等以益火,更以膏油灌之,火勢 轉熾。久之,直不得進,乃退。」

辟寒楊炎在中書後閣糊窗,用桃花紙塗以冰油,取 其明暖。

《舊唐書朱泚傳》:「泚僭即帝位,僧法堅為泚造雲梯,臨 城東北隅,渾堿縱火焚其梯,益薪潑油,風吹俱熾,須 臾,雲梯與兇黨同為灰燼。」

《杜陽雜編》:「大中初,有女王國貢龍油、綾、魚油、錦,紋彩 尤異,皆入水不濡濕,雲有龍油、魚油故也。」

《雲仙雜記》:程皓以鐵床熁肉肥膏,見火則油焰淋漓。 皓戲言曰:「羔羊揮淚矣。」

高展為並門判官,一日,見砌間沫出,以手撮之,試塗 一老吏面上,皺皮頓改,如少年色。展以謂必神藥,問承天道士,答曰:「此名地脂,食之不死。」展乃發甎,已無 所睹。

《雲仙雜記》: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或以《毛詩》 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

《賢奕》李茂貞居岐,以地狹賦薄,嘗下令榷油,因禁城 門無內松薪,以其可為炬也。有優者笑曰:「臣請並禁 月明。」

《五代史梁臣傳》:「劉鄩為登州刺史。梁破朱瑾等,悉有 兗、鄆,以葛從周為兗州節度使。從周將兵在外,鄩乃 使人負油鬻城中,悉視城中虛實出入之所。」

《占城國傳》:顯德五年,其國王因德漫遣使者莆訶散 來,貢猛火油八十四瓶,薔薇水十五瓶。其表以貝多 葉書之,以香木為函,猛火油以灑物,得水則出火。 《歸田錄》: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 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 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 「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 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 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此與 《莊生》所謂解牛斲輪者何異?

《國老談苑》:「寇準有飲量,每飲賓席,常闔扉輟驂以留 之,未嘗點油,雖溷軒馬廐,必用。」請幫助識別此字。炬。 《文昌雜錄》:禮部王員外言,今謂面油為玉龍膏,太宗 皇帝始合此藥,以白玉碾龍合子貯之,因以名焉。 《卻掃編》:元祐間,蔡太師以待制守永興,值上元陰雨, 連三日不得出遊,十七日雨止,欲再張燈兩夕,而吏 謂長安大府,常歲張燈,所用膏油至多,皆預為備,今 盡臨時營之,決不能辦。蔡固欲之,或曰:「唯備城庫貯 油甚多,然法不可妄動。」亟命取用之。已而為轉運使 所劾。時呂汲公為相,見之曰:「帥臣妄用油數千斤,何 足加罪乎?」寢其奏不下。

《搜采異聞錄》:予甫十歲時,過衢州白沙渡,見岸上酒 壁間有題詩兩絕,其名曰《犬落水,油污衣》。犬詩太俗 不足傳,獨後一篇殊有理致,其詩云:「一點清油污白 衣,斑斑駁駁使人疑。縱然洗遍千江水,爭是當初不 污時。」是時甚愛其語,今六十餘年,尚歷歷不忘,漫志 如此。

《癸辛雜識》:陳諤字古直,號埜水,嘗為越學正,滿替,往 婺之廉司,取解由,歸途偶憩山家,有長髯野叟方擣 桕子作油,見客至,遂少輟,相問勞曰:「君亦儒者耶?」持 盃茶飲之。遂問今將何往?陳對以學正滿替,欲倒解 由,別注他缺。髯叟忽作色而起曰:「子自倒解由,我自 擣桕油。」遂操杵臼,不復再交一談。陳異而詢於鄰人 云:「此傅秀才隱者也,惡君言進取事故耳。」陳心甚愧 之,因賦詩云:忽遇深山避世翁,居然沮溺古人風。老 來一出為身計,不滿先生一笑中。

燕京昔有一雄象,甚大,凡傷死數人。官吏欲殺之,不 得已乃明其罪,象遂弭帖就殺,凡得象油四十八大 甕。

《見聞錄》:鄒智,四川合州人。年十二能文章,群經子史 一目終不忘。讀書龍泉庵,貧無膏油,掃樹葉焚之以 照,誦讀達旦。弱冠登成化丁未進士,選庶吉士。 賢奕耿文恪公裕官禮部尚書時,嘗語人曰:「吾暮自 部歸,經過三原王公之門,輒見其蒼頭市油。念吾自 入仕未嘗市油,心竊媿焉。」

油部雜錄

編輯

《史記》:「販脂,辱處也,而雍伯千金。」

《淮南子·地形訓》:「無角者膏而無前,有角者脂而無後。」 《說文》:「膫,牛腸脂。」

《博物志》:「積油滿萬石,則自然生火。武帝太始中,武庫 火積油所致。」

《法苑珠林》。譬如燈炷。惟賴膏油。

《酉陽雜俎》:「槃砮穡樹,花似橘,白色,子綠,大如酸棗。其 味甜膩可食。西域人壓為油以塗身,可去風癢。 㮏祗,出拂林國。取其花,壓以為油,塗身,除風氣。 野悉蜜,出拂林國,亦出波斯國。常採其花,壓以為油, 甚香滑。」

《雲仙雜記》:「唐世風俗,貴重照水油。」

《圖經》池陽上巳日,婦女以薺花點油祝而灑之水中, 若成龍鳳花卉之狀,則吉,謂之「油花卜。」

《夢溪筆談》:「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 用油煎。」

推篷寤語,予嘗舉似一疑曰:「油乃水類,水能克火,何以傅火則燃?」人不能對曰:「此同類之所以合體居也。 油乃菜豆柏麻草木之液,蠟魚羊牛禽蟲之膏,皆火 之類,其性熱,故能傅火而燃。如燒酒釅酒,竹木之類, 皆能燃灼,亦與火同類故耳。若油為水類,火遇之且 熄矣,豈能焰焰而弗絕耶?」善觀物者,當必首肯。 《墨莊漫錄》:玫瑰油出北虜,其色瑩白,其香芬馥,不可 名狀。用為試香法,用眾香煎煉,北人貴重之。每報聘, 禮物中秖一合,奉使者例獲一小罌,其法祕不傳也。 宣和間,周武仲憲之使虜,過磁州,時葉著宣遠為守 祝周云:「回日願以此油分餉。」既反,命以油贈之,葉云: 「今不須矣。」近禁中厚賂虜使,遂得其法,煎成賜近臣, 色香勝北來者。婦翁蔡京新寄數合,且云:「公還朝必 有取者,今反獻一合,周亦不受也。」北人方物,不過一 合,貴惜如此,而貴近之家,贈遺若此之多,足知其侈 靡之甚也。

《昨夢錄》:「西北邊城防城庫,皆掘地作大池,縱橫丈餘, 以蓄猛火油。不閱月,池上皆赤黃,又別為池而徙焉。 不如是,則火自屋柱延燒矣。」猛火油者,聞出於高麗 之東數千里,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 出液,他物遇之即為火,惟真琉璃器可貯之。中山府 治西有大陂池,郡人呼為海子,余猶記郡帥就之以 按水戰試猛火。油池之別岸為敵人營壘,用油者以 油涓滴自火焰中過,則烈焰遽發,頃刻列營淨盡。油 之餘力入水,藻荇俱盡,魚鱉遇之皆死。

《真臘風土記》:「人家失物,疑此人為盜,不肯招認;遂以 鍋煎油極熱,令此人伸手於中。若果偷物,則手腐爛, 否則皮肉如故。」雲番人有法如此。

《燕閒錄》:戴石屏詩:「麥麨朝充食,松明夜當燈。」此是山 西本色語。深山老松,心有油者如蠟,山西人多以代 燭,謂之松明,頗不畏風。

《遊宦紀聞》:驗真桐油之法,以細蔑一頭作圈子,入油 蘸,若真者則如鼓面鞔圈子上,纔有偽則不著圈上 書蕉。司馬溫公《名苑》云:「君遷子如馬嬭,俗雲牛嬭柿 是也。」今之造扇,用此柿油。

油部外編

編輯

《酉陽雜俎》:「京宣平坊有官人夜歸入曲,有賣油者張 帽驅驢,馱桶不避,導者搏之,頭隨而落,遂遽入一大 宅門。官人異之,隨入至大槐樹下遂滅。因告其家,即 掘之,深數尺,其樹根枯,下有大蝦蟆如疊,挾二筆錔。」 他荅反樹溜津滿其中也。及巨白菌如殿門浮漚釘,其 蓋已落。蝦蟆即驢矣,筆錔乃油桶也,菌即其人也。里 有沽其油者,月餘怪其油好而賤,及怪露食者,悉病 嘔洩。

《續博物志》:南唐女冠耿先生,鳥爪玉貌,獲寵於元宗。 將誕之夕,震雷繞室,大雨河傾。半夜雷止,耿身不復 孕。大食國進龍腦油,上所祕惜,先生見之曰:「此非佳 者,當為大家致之。」乃縫夾絹囊,貯白龍腦一斤,垂於 棟上,以胡餅盛之,有傾如注。上駭嘆不已,命酒汎之, 味逾於大食國進者。

《雲笈七籤》:「王延居雲臺觀,山無油,延置一甕,為貯燈 油之器,一夕自滿,累歲然燈,用之不減。」

鹽部彙考

編輯

《禮記》:

《曲禮》

編輯

凡祭宗廟之禮:鹽曰《鹹鹺》。

陳注「《鹹鹺》鹽」,味之厚也。

《郊特牲》

編輯

醯醢之美而煎鹽之尚貴,天產也。

大全方氏曰:「鹽非煎以鍊治之則不成,故謂之煎鹽。」《天官》:「鹽人之所掌,祭祀共其苦鹽、散鹽。」然醯人、醢人所共,未嘗不以祭祀,特非其所尚爾。

《內則》

編輯

桃諸梅,諸卵鹽。

陳注桃梅皆為菹藏之。欲藏必令稍乾,故《周禮》謂之「乾䕩。」食之則和以卵鹽。大鹽形似鳥卵,故名卵鹽也。

《周禮》

編輯

《天官》

編輯

《籩人》「掌四籩之實,朝事之籩」,其實麷、蕡,白、黑、形鹽。

形鹽之似虎者。

《廣雅》

編輯

《釋器》

編輯

請幫助識別此字。音消請幫助識別此字。且豆切請幫助識別此字。楚快切請幫助識別此字。音溫請幫助識別此字。步典切鹽也。

《吳時外國傳》

編輯

《自然白鹽》

編輯

漲海中有灣,灣中常出自然白鹽,嶧嶧如細石子。

《石鹽》

編輯

《天竺》國有新陶水,水甘美,下有石鹽,白如水精

《晉太康地記》

編輯

《傘子鹽》

編輯

梓潼縣出傘子鹽。

《抱朴子》

編輯

《作赤鹽法》

編輯

作赤鹽法:用寒鹽一斤,雨泥一斤,內鐵器中,以火燒, 皆消而赤也。

《廣志》

編輯

《鹽》

編輯

海東有印成鹽,西方有石子鹽,皆生於水北。胡中有 青鹽,五原有紫鹽。波斯國有白鹽,如石子。

《涼州記》

編輯

《青鹽池》

編輯

有青鹽池,出鹽正方半寸,其形似石,甚甜美。

《荊州記》

編輯

《傘子鹽》

編輯

海鹽水自凝,生傘子鹽,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張 傘。

《金樓子》

編輯

《君王鹽》

編輯

白鹽,小小有峰洞,皦如水精,及其映日,光似虛魄。胡 人和之,以供國廚,名為「君王鹽」,亦名「玉華鹽。」

《清池鹽》

編輯

有清池鹽,正四方,廣半寸,其形扶疏,如有人耕池旁 地,取池水波種之,去勿迴顧,即生此鹽。

《述異記》

編輯

《鹽田鹽池》

編輯

鹽田,在河東郡,有一大澤,澤中產鹽,引水沃之則自 成,號曰「鹽田。」取之無盡,不沃則無也。又張掖有鹽池, 自然生鹽,其鹽多少,隨月增減。

《益州記》

編輯

《煮鹽法》

編輯

《汶山》、越巂煮鹽法各異。「汶山有鹹石,先以水漬,既而 煮之。越巂先燒炭,以鹽井水沃炭,刮取鹽。」

《魏書》

編輯

《高昌傳》

編輯

高昌引水溉田,出赤鹽,其味甚美。復有白鹽,其形如 玉。高昌人取以為枕,貢之中國。

《水經注》

編輯

《石鹽》

編輯

《河水廣志》曰:「甘水也。在西域之東,名曰新淘水山在 天竺國西,水甘,故曰甘水。有石鹽,白如水精,火煆則 破而用之。」

《齊民要術》

編輯

造常滿鹽法

編輯

以「不津甕受十石者一口,置庭中石上,以白鹽滿之, 以甘水泛之,令上恆有淅水,須用時挹取,煎即成鹽, 還以甘水添之,取一升,添一升,日曝之,熱盛還即成 鹽,永不窮盡。」風塵陰雨則蓋,天晴爭還仰。若黃鹽鹹 水者,鹽汁則苦,是以必須白鹽甘水。

造花鹽印鹽法

編輯

「五月中旱時,取水二斗,以鹽一斗投水中,令清盡。」又 以鹽投之,水鹹極,則鹽不復消融。易器淘治,沙汰之, 澄去垢土,瀉清汁於淨器中,鹽甚白,不廢常用。又一 石還得八斗汁,亦無多損好日無風塵時,日中曝令 成鹽,浮即便是花鹽,厚薄光澤似種乳。久不接取,即 成印鹽,大如豆粒,四方千百相似而成印,輒沈漉取 之。花印一鹽。白如珂雪。其味又美。

《北戶錄》

編輯

《紅鹽》

編輯

恩州有鹽場,色如絳雪,驗之即由煎時染成,差可愛 也。鄭公虔云:「琴湖池桃花鹽,色如桃花,隨月盈縮,在 張掖西北。」按鹽有赤鹽、紫鹽、黑鹽、青鹽、黃鹽,亦有如 虎、如印、如繖、如石、如水晶狀者。

《酉陽雜俎》

編輯

《境異》

編輯

鄯鄯之東,龍城之西南,地廣十里,皆為鹽田,行人所 經,牛馬皆布氈臥焉。

《物異》

編輯

陸鹽「昆吾陸鹽,周十餘里,無水,自生末鹽。月滿則如 積雪,味甘;月虧則如薄霜,味苦;月盡則全盡。」

胊䏰縣鹽井,有鹽方寸,中央隆起如張傘,名曰「傘子 鹽。」

君王鹽,《白鹽崖》有鹽如水精,名為「君王鹽。」

《元氏掖庭記》

編輯

《鹽》

編輯

鹽:有「水晶鹽、薈霜鹽、五色鹽。」

《本草綱目》

編輯

《食鹽》

編輯

《釋名》

編輯

李時珍曰:「鹽」字象器中煎鹵之形。《禮記》:「鹽曰鹹鹺。」《爾 雅》云:「天生曰鹵,人生曰鹽。」許慎《說文》云:「鹽鹹也。東方 謂之斥,西方謂之鹵,河東謂之鹹。黃帝之臣宿沙氏 初煮海水為鹽。」《本經》大鹽,即今解池顆鹽也。《別錄》重 出食鹽,今併為一。方士呼鹽為海砂。

《集解》

編輯

《別錄》曰:「大鹽,出邯鄲及河東池澤。」

《蘇恭》曰:「大鹽即河東印鹽也。人之常食者,形麤於食 鹽。」

陶弘景曰:「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鹽、池梁益 鹽、井西羌山鹽、胡中樹鹽,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 東海鹽、官鹽白,草粒細;北海鹽黃,草粒麤。以作魚鮓 及鹹葅,乃言比勝。而藏繭必用鹽官者。蜀中鹽小淡, 廣州鹽鹹苦,不知其為療體,復有優劣否?」

陳藏器曰:「四海之內,何處無之?惟西南諸夷稍少,人 皆燒竹及木鹽當之。」

蘇頌曰:「并州末鹽,乃刮鹹煎鍊者,不甚佳,所謂鹵鹹 是也。」大鹽生河東,池澤麤於末鹽,即今解鹽也。解州、 安邑兩池取鹽於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風急, 則宿夕成鹽滿畦,彼人謂之種鹽,最為精好。東海、北 海、南海鹽者,今滄、密、楚、秀、溫、台、明、泉、福、廣、瓊、化諸州, 煮海水作之,謂之澤鹽,《醫方》謂之海鹽。海邊掘坑,上 布竹木,覆以蓬茅,積沙於上,每潮汐衝沙,則鹵鹹淋 於坑中,水退則以火炬照之,鹵氣衝火皆滅。因取海 鹵貯盤中煎之,頃刻而就。其煮鹽之器,漢謂之「牢盆」, 今或鼓鐵為之。南海人編竹為之,上下周以蜃灰,橫 丈深尺,平底寘於竈背,謂之「鹽盤。」梁、益鹽井者,今歸 州及四川諸郡皆有鹽井,汲其水以煎作鹽,如煮海 法。又濱州有土鹽,煎鍊草土而成,其色最麤黑,不堪 入藥。通、泰、海州並有,停夕刮鹹,煎鹽輸官,如并州末 鹽之類,而味更優,以供給江湖,極為饒衍。

李時珍曰:「鹽品甚多。海鹽,取海鹵煎鍊而成,今遼、冀、 山東、兩淮、閩、浙、廣南所出是也。井鹽,取井鹵煎鍊而 成,今四川、雲南所出是也。池鹽,出河東安邑、西夏靈 州,今惟解州種之。疏鹵地為畦隴,而塹圍之,引清水 注入,久則色赤。待夏秋南風大起,則一夜結成,謂之 鹽南風。如南風不起,則鹽失利,亦忌濁水淤澱鹽脈」 也。海豐、深州者,亦引海水入池曬成。并州、河北所 出,皆鹼鹽也。刮取鹼土,煎鍊而成。階、成、鳳川所出,皆 崖鹽也。生於土崖之間,狀如白礬,亦名生鹽。此五種 皆食鹽也。上供國課,下濟民用。海鹽、井鹽、鹼鹽三者 出於人;池鹽、崖鹽二者出於天。《周禮》云:「鹽人掌鹽之 政令,祭祀供其苦鹽、散鹽,賓客供其形」鹽,王之膳羞 供其飴鹽。苦鹽即顆鹽也,出於池,其鹽為顆,未鍊治, 其味鹹苦。散鹽即末鹽,出於海及井,並煮鹼而成者, 其鹽皆散末也。形鹽即印鹽,或以鹽刻作虎形也。或 雲積鹵所結,其形如虎也。飴鹽以飴拌成者,或雲生 於戎地,味甜而美也。此外又有崖鹽,生於山崖。戎鹽 生於土中。傘子鹽生於「井,石鹽生於石,木鹽生於樹, 蓬鹽生於草。」造化生物之妙,誠難殫知也。

《修治》

編輯

李時珍曰:「凡鹽,人多以礬消、灰石之類雜之,入藥須 以水化,澄去腳滓,煎鍊白色乃良。」

《大鹽》

編輯

氣味

甘鹹寒無毒。

《別錄》曰:「食鹽,鹹溫,無毒。多食傷肺,喜欬。」

甄權曰:「有小毒。」

李時珍曰:「鹹、微辛,寒,無毒。」

韓保昇曰:「多食令人失色膚黑,損筋力。」

徐之才曰:漏蘆為之使。

《雷斆》曰:「敝箄淡鹵,烏賊骨亦淡鹵。」

主治

《本經》曰:「腸胃結熱,喘逆胸中病,令人吐。」

《別錄》曰:「傷寒寒熱,吐胸痰癖,止心腹卒痛,殺鬼蠱邪 疰毒氣,下部𧏾瘡,堅肌骨。」 陳藏器曰:「除風邪吐下惡物,殺蟲,去皮膚風毒,調和 臟腑,消宿物,令人壯健。」

大明曰:「助水臟,及霍亂,心痛,金瘡,明目,止風淚邪氣, 一切蟲傷瘡腫,火灼瘡。長肉,補皮膚,通大小便,療疝 氣,滋五味。」

甄權曰:「空心揩齒,吐水洗目,夜見小字。」

李時珍曰:「解毒涼血,潤燥定痛止癢,吐一切時氣風 熱痰飲關格諸病。」

發明

陶弘景曰:「五味之中,惟此不可缺。西北方人食不耐 鹹而多壽,少病好顏色。東南方人食絕欲鹹,而少早, 多病,便是損人傷肺之效。然以浸魚肉,則能經久不 敗;以沾布帛,則易致朽爛,所施各有所宜也。」

寇宗奭曰:「《素問》云:『鹹走血』。」故東方食魚、鹽之人,多黑 色,走血之驗可知。病喘嗽人及水腫者,宜全禁之。北狄用以淹屍,取其不壞也。其燒剝金銀鎔汁作藥,仍 須解州大鹽為佳。

李時珍曰:《洪範》水曰:「潤下作鹹。」《素問》曰:「水生鹹。」此鹽 之根源也。夫水周流於天地之間,潤下之性,無所不 在。其味作鹹,凝結為鹽,亦無所不在,在人則血脈應 之。鹽之氣味鹹腥,人之血亦鹹腥,鹹走血,血病無多 食鹹,多食則脈凝泣而變色,從其類也。煎鹽者用皂 角牧之。故鹽之味微辛,辛走肺,鹹走腎。喘嗽、水腫、消 渴者,鹽為大忌,或引痰吐,或泣血脈,或助水邪故也。 然鹽為百病之主,百病無不用之。故服補腎藥用鹽 湯者,鹹歸腎,引藥氣入本臟也。補心藥用炒鹽者,心 苦虛,以鹹補之也。補脾藥用炒鹽者,虛則補其母,脾 乃心之子也。治積聚結核用之者,鹽能軟堅也。諸癰 疽眼目及血病用之者,鹹走血也。諸風熱病用之者, 寒勝熱也。大小便病用之者,鹹能潤下也。骨病齒病 用之者,腎主骨,鹹入骨也。吐藥用之者,鹹引水聚也。 能收豆腐,與此同義。諸蠱及蟲傷用之者,取其解毒 也。

蘇頌曰:「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一年十月 得霍亂,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三大斗許,氣即 絕。河南房偉傳此方,入口即吐,絕氣復通。一法用鹽 一大匙,熬令黃,童子小便一升,合和溫服,少頃吐下, 即愈也。」

附方

煉鹽黑丸, 崔中丞「煉鹽黑丸方,鹽末一升,納粗瓷 瓶中,實築泥頭,初以煻火燒,漸漸加炭火,勿令瓶破, 便赤徹鹽如水汁,即去火待凝,破瓶取出,豉一升熬 煎,桃仁一兩,和麩炒熟,巴豆二兩,去心膜,紙中炒令 油出,須生熟得所,熟即少力,生又損人,四物搗勻,入 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三丸,平旦時服,天行時氣,豉汁 及」茶下。心痛酒下,入口便止血痢飲下。初變水痢後 便止鬼瘧,茶飲下;骨蒸蜜湯下。忌久冷,漿水合藥,久 則稍加之。凡服藥後吐利,勿怪吐利,若多服黃連汁 止之。或遇殺藥人,藥久不動者,更服一兩丸,藥後忌 口二三日,其藥臘月合之,瓷瓶密封,勿令洩氣,一劑 可救百人。或在道途,或在村落,無藥可求。但用此藥 即敵大黃、朴硝數兩。曾用有效。小兒女子不可服。被 攪作也。劉禹錫傳信方

卒中屍遁,其狀腹脹急沖心,或塊起,或牽腰脊者是。 服鹽湯取吐。孫真人方

屍疰、鬼疰,下部蝕瘡:「炒鹽布裹,坐熨之。」藥性論 鬼擊中惡,鹽一盞,水二盞和服,以冷水噀之,即甦。救急 方

中惡心痛,或連腰臍:鹽如雞子大,青布裹燒赤,納酒 中頓服,當吐惡物愈。甄權藥性論

中風腹痛:鹽半斤,熬水乾著口中,飲熱湯二斤,得吐 愈。肘後方

脫陽虛證。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小腹緊痛。冷汗氣 喘。炒鹽熨臍下氣海取煖。救急方

心腹脹堅,痛悶欲死:鹽五合,水一升,煎服,吐下即定, 不吐更服。梅師方

腹脹氣滿,黑鹽酒服六銖。後魏書

酒肉過多,脹滿不快,用鹽花擦牙,溫水漱下二三次, 即如湯沃雪也。簡便方

乾霍亂病,上不得吐,下不得利,方見《發明》。

霍亂腹痛:炒鹽一包,熨其心腹,令氣透,又以一包熨 其背。救急方

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臍中,炙鹽 上七壯即甦。救急方

肝虛轉筋肝臟氣虛。風冷搏於筋。遍體轉筋。入腹不 可忍。熱湯三斗。入鹽半斤。稍熱浸之。聖惠方

一切腳氣:「鹽三升蒸熟,分裹近壁,以腳踏之,令腳心 熱。」又和槐白皮蒸之,尤良,夜夜用之。食療本草 腳氣疼痛。每夜用鹽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時。以熱湯 泡洗。有一人病此。曾用驗。救急方

胸中痰飲,傷寒熱病、瘧疾須吐者,並以鹽湯吐之。外臺 祕要方

病後脅脹,《天行》病後兩脅脹滿,熬鹽熨之。外臺祕要方 妊娠心痛不可忍,鹽燒赤酒服一撮。產寶方

妊婦逆生,鹽摩產婦腹,並塗兒足底,仍急爪搔之。千金 方

婦人陰痛,青布裹鹽熨之。藥性論

小兒疝氣,並內弔腎氣,以葛袋盛鹽,於戶口懸之,父 母用手撚,料盡即愈。日華子本草

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藥性論

小便不通:濕紙包白鹽燒過,吹少許入尿孔中,立通。 普濟方

氣淋臍痛:鹽和醋服之。廣利方

二便不通,鹽和苦酒傅臍中,乾即易。仍以鹽汁灌肛 內,並內用紙裹鹽投水中飲之。家藏方

漏精白濁:雪白鹽一兩,並築緊固濟,煆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藥各一兩為末,棗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棗 湯下三十丸。蓋甘以濟鹹,脾腎兩得也。直指方 下痢肛痛不可忍者,熬鹽包坐熨之。肘後方

血痢不止:白鹽紙包燒研,調粥喫三四次即止也。急救 方

中蠱吐血,或下血如肝,鹽一升,苦酒一升,煎化頓服, 得吐即愈,乃《支太醫方》也。小品方

金瘡血出甚多,若血冷則殺人。宜炒鹽三撮,酒調服 之。梅師方

金瘡中風,煎鹽令熱,以匙抄瀝卻水,熱瀉瘡上,冷更 著,一日勿住,取瘥,大效。肘後方

小兒撮口:鹽頭搗貼臍上灸之。子母祕錄

病笑不休,滄鹽煆赤,研入河水煎沸啜之,探吐熱痰 數升,即愈。《素問》曰:「神有餘,笑不休。」神,心火也,火得風 則焰,笑之象也。一婦病此半年,張子和用此方遂愈。 儒門事親

飲酒不醉。凡飲酒。先食鹽一匕。則後飲必倍。肘後方 明目堅齒去瞖,大利老眼。海鹽以百沸湯泡散清汁, 於銀石器內熬取雪白鹽花,新瓦器盛,每早揩牙漱 水,以大指甲點水洗目,閉坐良久,乃洗面,名「洞視千 里法」,極神妙。永類鈐方

風熱牙痛:「槐枝煎濃湯二盌,入鹽一斤,煮乾炒研」,日 用揩牙,以水洗目。唐瑤經驗方

齒𧏾齒動:鹽半兩,皂莢兩挺,同燒赤研,夜夜揩齒,一 月後並瘥,其齒牢固。食療本草

齒齦宣露,每旦噙鹽,熱水含百遍,五日後齒即牢。千金 方

齒疼出血:每夜鹽末厚封齗上,有汁瀝盡乃臥。其汁 出時,叩齒勿住,不過十夜,疼血皆止。忌豬魚油菜等, 極驗。肘後方

喉中生肉:綿裹著頭,拄鹽揩之,日五六度。孫真人方 《帝鍾》喉風,垂長半寸,煆,食鹽頻點之,即消。聖惠方 風病耳鳴:鹽五升,蒸熱,以耳枕之,冷復易之。肘後方 耳卒疼痛。方同上

目中淚出:鹽點目中,冷水洗數次瘥。范汪方

目中浮瞖遮睛:白鹽生研少許,頻點屢效,小兒亦宜。 直指方

小兒目瞖,或來或去,漸大侵睛,雪白鹽少許,燈心蘸 點,日三五次,不痛不礙,屢用有效。活幼口議

塵物眯目:以少鹽並豉置水中,視之立出。孫真人方 酒。請幫助識別此字。赤鼻白鹽常擦之妙。直指方 口鼻急疳,蝕爛腐臭:斗子鹽、白麪等分為末,每以吹 之。普濟方

面上惡瘡五色者:鹽湯浸綿搨瘡上,五六度即瘥。藥性 論

體如蟲行。風熱也。鹽一斗。水一石。煎湯浴之三四次。 亦療一切風氣。外臺祕要

瘡癬痛癢,初生者嚼鹽頻擦之妙。千金方

手足心毒,風氣毒腫:鹽末、椒末等分,酢和傅之,立瘥。 肘後方

手足疣目:鹽傅上,以舌舐之,不過三度,瘥。肘後方 熱病生𧏾,下部有瘡,熬鹽熨之,不過三次。梅師方 一切漏瘡:故布裹鹽燒赤為末,每服一錢。外臺祕要 臁瘡經年。鹽中黑泥。曬研搽之。永類方 蠼螋尿瘡:鹽湯浸綿搨瘡上。食療本草 蜈蚣咬人,嚼鹽塗之,或鹽湯浸之妙。梅師方

蚯蚓咬毒,形如大風,眉鬢皆落,惟濃煎鹽湯浸身,數 遍即愈。浙西軍將張韶病此,每夕蚯蚓鳴於體,一僧 用此方而安。蚓畏鹽也。經驗方

蜂蠆叮螫,嚼鹽塗之。千金方

解黃蠅毒烏蒙山峽多小黃蠅,生毒蛇鱗中,囓人初 無所覺,漸癢為瘡。勿搔,但以冷水沃之,擦鹽少許,即 不為瘡。方輿勝覽

毒蛇傷螫:嚼鹽塗之,灸三壯,仍嚼鹽塗之。徐伯玉方 《虱出怪病》:臨臥渾身虱出,約至五升,隨至血肉俱壞, 每宿漸多,痛癢不可言狀,唯喫水,臥床,晝夜號哭,舌 尖出血不止,身齒俱黑,脣動鼻開,但飲鹽酢湯,十數 日即安。夏子益奇疾方

解狼毒毒:鹽汁飲之。千金方

藥箭毒氣。鹽貼瘡上。灸三十壯良。集驗方

救溺水死,以大凳臥之,後足放高,用鹽擦臍中,待水 自流出,切勿倒提出水。救急方

潰癰作癢,以鹽摩其四圍,即止。外科糖義

《戎鹽》

編輯

《釋名》

編輯

胡鹽, 羌鹽。 青鹽。 《禿登》鹽, 陰土鹽。

《大明》曰:「西番所食者,故號戎鹽、羌鹽。」

蘇恭曰:「戎鹽即胡鹽也。沙州名禿登鹽,廓州名為陰 土鹽,生河岸山坂之陰土石間,故名。」

《集解》

編輯

《別錄》曰:「戎鹽,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祿城東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李當之》曰:「戎鹽,味苦臭,是海潮水澆山石,經久鹽凝, 著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赤。」

陶弘景曰:「《史書》言虜中鹽有九種:白鹽、食鹽常食者; 黑鹽主腹脹氣滿,胡鹽主耳聾目痛,柔鹽主馬脊瘡。 又有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並不入食。馬齒即 大鹽,黑鹽疑是鹵鹽,柔鹽疑是戎鹽,而此戎鹽又名 胡鹽,二三相亂。今戎鹽虜中甚有,從涼州來,亦從燉 煌來。其形作塊片,或如雞鴨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 不甚鹹,口常氣臭,正如毈雞子臭者乃真。又河南鹽 池泥中自有凝鹽如石片,打破皆青黑色,善療馬脊 瘡,又疑此是戎鹽。又巴東胊䏰縣北崖有鹽井,鹽水 自凝,生繖子鹽一二寸,中央突張如繖形,亦有方如 石膏博碁者。

蘇恭曰:「戎鹽即胡鹽,生河崖山坂之陰土石間,大小 不常,堅白似石,燒之不鳴烢也。」

寇宗奭曰:「戎鹽成垛,裁之如枕,細白,味甘鹹。」

蘇頌曰:「陶氏所說九種,今人不能遍識。醫家治眼及 補下藥,多用青鹽,恐即戎鹽也。《本草》云:『北海青,南海 赤』。今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稜,明瑩而青黑色,最 奇。北海來者,作大塊而不光瑩,又多孔竅,若蜂窠狀, 色亦淺於西鹽,彼人謂之鹽枕,入藥差劣。北胡又有 一種鹽,作片屑如碎白石,彼人亦謂之青鹽,緘封於」 匣。與鹽枕並作禮贄。不知是何色類。

李時珍曰:《本草》戎鹽云:「北海青,南海赤。」而諸注乃用 白鹽,似與本文不合。按:《涼州異物志》云:「姜賴之墟,今 稱龍城,剛鹵千里,蒺藜之形。其下有鹽,累碁而生,出 於胡國,故名」《戎鹽讚》云:「鹽山二岳,二色為質。赤者如 丹,黑者如漆,小大從意。鏤之為物,作獸辟惡,佩之為 吉。」或稱戎鹽可以療疾。此說與《本草》本文相合,亦惟 赤黑二色,不言白者,蓋白者乃光明鹽,而青鹽、赤鹽 則戎鹽也。故《西涼記》云:「青鹽池出鹽,正方半寸,其形 如石,甚甜美。」《真臘記》云:「山間有石,味勝於鹽,可」請幫助識別此字。為 器。《梁傑公傳》言:交河之間,掘磧下數尺,有紫鹽,如紅 如紫。色鮮而甘。其下丈許,有請幫助識別此字。珀。《北戶錄》亦言:張掖 池中出桃花鹽,色如桃花,隨月盈縮。今寧夏近涼州 地,鹽井所出青鹽,四方皎潔如石。山丹衛即張掖地, 有池產紅鹽紅色。此二鹽即戎鹽之青赤二色者。醫 方但用青鹽,而不用紅鹽,不知二鹽皆名戎鹽也。所 謂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 也。張果《玉洞要訣》云:「赤戎鹽出」西戎,稟自然水土之 氣,結而成質。其地水土之氣黃赤,故鹽亦隨土氣而 生,味淡於石鹽,力能伏陽精,但於火中燒汁紅赤,疑 定色轉益者,即真也。亦名絳鹽。《抱朴子》書有作赤鹽 法。又嶺南一種紅鹽,乃染成者,皆非真紅鹽也。又《丹 房鑑源》云:「蠻鹽可伏雌雄,紅鹽為上。」

氣味

鹹寒無毒。

寇宗奭曰:「甘、鹹。」

《大明》曰「平。」

獨孤滔曰:「戎鹽赤黑二色,能累卵乾汞制丹砂。」

主治

《本經》曰:「明目目痛,益氣堅肌骨,去毒蠱。」

《別錄》曰:「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血出。」

《大明》曰:「助水臟,益精氣,除五臟癥結,心腹積聚,痛瘡 疥癬。」

李時珍曰:「解芫青、斑蟊毒。」

發明

寇宗奭曰:「戎鹽甘鹹,功在卻血入腎,治目中瘀赤濇 昏。」

李時珍曰:戎鹽功同食鹽,不經煎鍊而味鹹帶甘,入 藥似勝。《周禮》注云:「飴鹽味甜」,即戎鹽,不知果否?或雲 以飴拌鹽也。

附方

小便不通,戎鹽湯:用戎鹽彈丸大一枚,茯苓半斤,白 朮二兩,水煎服之。仲景金匱方

風熱牙痛:青鹽一斤,槐枝半斤,水四盌,煎汁二盌,煮 鹽至乾,炒研,日用揩牙洗目。唐氏經驗方

牢牙明目:「青鹽二兩,白鹽四兩,川椒四兩,煎汁拌鹽 炒乾,日用揩牙洗目,永無齒疾目疾。」通變要法 風眼爛弦:戎鹽化水點之。普濟方

痔瘡漏瘡:「白礬四兩,青鹽四兩,為末,豬尿脬一個,盛 之陰乾,每服五錢,空心溫水下。」趙氏經驗方

《光明鹽》

編輯

《釋名》

編輯

石鹽、 聖石、 水晶鹽

李時珍曰。雷斆《炮炙論序》雲。「聖石開盲明目,而如雲 離日。則光明」者。乃兼形色與功而名也。

《集解》

編輯

蘇恭曰:「光明鹽生鹽州五原,鹽池下鑿取之,大者如 升,皆正方光徹蘇頌曰:「今階州出一種石鹽,生山石中,不由煎鍊,自 然成鹽,色甚明瑩,彼人甚貴之,雲即光明鹽也。」 李時珍曰:石鹽有山產、水產二種。山產者即崖鹽也, 一名生鹽,生山崖之間,狀如白礬,出於階、成、陵、鳳、永 康諸處。水產者生池底,狀如水晶。石英出西域諸處。 《吳錄》云:「天竺有新淘水,味甘美,下有石鹽,白如水晶。」 又:「波斯出自然白鹽,如細石子。」金幼孜《北征錄》云:「北 虜有鹽海子,出白鹽,瑩潔如水晶。又有鹽池,鹽色或 青或白,軍士採食之。此皆水產者也。」《梁四公子傳》云: 「高昌國燒羊山出鹽,大者如斗,狀白如玉。月望收者, 其文理粗,明澈如冰;非月」望收者,其文理密。《金樓子》 云:「胡中白鹽產於崖,映月光明,洞澈如水晶,土人以 供國廚,名君王鹽,亦名玉華鹽。」此則山產者也,皆自 然之鹽,所謂天成者也。《益州記》云:「汶山有鹹石,以水 漬而煎之成鹽。」此亦石鹽之類,而稍不同者。

氣味

鹹甘平無毒。

主治

《唐本》曰:「頭痛諸風,目赤痛,多眵淚。」

發明

李時珍曰:「光明鹽得清明之氣,鹽之至精者也。故入 頭風、眼目諸藥尤良。其他功同戎鹽,而力差次之。」

《鹵鹹》

編輯

《釋名》

編輯

鹵鹽 寒石 石鹹。

李時珍曰:鹹音有二音,咸者,潤下之味;音減者,鹽土 之名。後人作鹼、作鹼是矣。許慎《說文》云:「鹵,西方鹹地 也。」故字從西省,文象鹽形。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 河東謂之鹹。《傳》云:「兌為澤,其於地也為剛。鹵。」亦西方 之義。

《集解》

編輯

《別錄》曰:「鹵鹹,生河東池澤。」

陶弘景曰:「今俗不復見鹵鹹,疑是黑鹽。又雲是煎鹽, 釜下凝滓。」二說未詳。

蘇恭曰:「鹵鹹,生河東。河東鹽不釜煎,明非凝滓,又疑 是黑鹽,皆不然,此是鹼土也。今人熟皮用之,於鹼地 掘取。」

《蘇頌》曰:「并州人刮鹹煎鍊,不甚佳,即鹵鹹也。」

汪機曰:「鹵鹹,即鹵水也。」

李時珍曰:《說文》既言鹵鹹,皆斥地之名,則謂凝滓及 鹵水之說,皆非矣。鹵鹽與鹵鹼不同,山西諸州平野 及大谷、榆次、高亢處,秋間皆生鹵,望之如水,近之如 積雪,土人刮而熬之為鹽,微有蒼黃色者,即鹵鹽也。 《爾雅》所謂「天生曰鹵,人生曰鹽」者是矣。凡鹽未經滴 去苦水,則不堪食,苦水即鹵水也。鹵水之下澄鹽凝 結如石者,即鹵鹼也。丹溪所謂石鹼者,乃灰鹼也,見 土類。《吳普本草》謂鹵鹹一名鹵鹽者,指鹵水之鹽,非 鹵地之鹽也,不妨同名。

氣味

苦寒無毒。

《別錄》曰:「苦、鹹,寒。」

獨孤滔曰:「鹵鹽制四黃作銲藥,同硇砂⿱𠔿奄鐵,一時即 軟。」

主治

《本經》曰:「大熱消渴,狂煩,除邪及下蠱毒,柔肌膚。 《別錄》」曰:「去五臟腸胃留熱結氣,心下堅,食已嘔逆喘 滿,明目目痛。」

附方

風熱赤眼,虛腫濇痛:鹵鹼一升,青梅二十七箇,古錢 二十一文,新瓶盛,密封湯中,煮一炊時,三日後取點, 日三五度。聖惠方

齒腐齦爛。不拘大人小兒,用「上好鹹土,熱湯淋取汁, 石器熬乾,刮下入麝香少許,研摻之。」宣明方

《綠鹽》

編輯

《釋名》

編輯

鹽綠。 《石綠》。

《集解》

編輯

蘇恭曰:「綠鹽出焉耆國,水中石下取之。狀若扁青、空 青,為眼藥之要。今人以光明鹽、硇砂、赤銅屑釀之,為 塊,綠色以充之。」

李珣曰:出波斯國。生石上,舶上將來,謂之「石綠裝色, 久而不變。中國以銅醋造者,不堪入藥,色亦不久。」 李時珍曰:「方家言波斯綠鹽色青,陰雨中乾而不濕 者為真。」又造鹽綠法:用熟銅器盛取漿水一升,投青 鹽一兩在內,浸七日取出,即綠色。以物刮末,入漿水 再浸一七或二七取出,此非真綠鹽也。

氣味

鹹苦辛平無毒。

主治

《唐本》曰:「目赤淚出,膚瞖眵暗。」 李珣曰:「點目,明目消瞖,療小兒無辜疳氣

附方

胎赤眼痛:鹽綠一分,蜜半兩,於蚌蛤內相和,每夜臥 時,漿水洗目,炙熱點之,能斷根。聖濟錄

目暗赤澀多淚:鹽綠一錢,蕤仁去皮一錢,研熟,入好 酥一錢,研勻,每夜點一麻子。聖惠方

《鹽藥》

編輯

《集解》

編輯

陳藏器曰:「生海西南雷、羅諸州山谷。似芒硝,末細,入 口極冷。南人少有服者,恐極冷入腸傷人,宜慎之。」

氣味

鹹冷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眼赤眥爛,風赤,細研,水和點之。又水研服, 去熱煩,痰滿、頭痛,明目鎮心。又主蛇虺惡蟲毒,藥箭 鏃毒,疥癬癰腫,瘰𤻤,並摩傅之。甚者水化服之。又解 獨自草箭毒。」

《天工開物》

編輯

《鹽產》

編輯

凡鹽產最不一,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種,而東夷 樹葉、西戎光明不與焉。赤縣之內,海鹵居十之八,而 其二為井池土鹼。或假人力,或由天造。總之,一經舟 車,窮窘則造物應付出焉。

《海水鹽》

編輯

凡海水自具鹹質,海濱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蕩」, 地皆產鹽,同一海鹵,《傳神》而取法則異。一法,高堰地 潮波不沒者,地可種鹽,種戶各有區畫經界,不相侵 越。度詰朝無雨,則今日廣佈稻麥槁灰及蘆茅灰寸 許於地上,壓使平勻。明晨露氣衝騰,則其下鹽茅勃 發。日中晴霽,灰鹽一併掃起淋煎。一法,潮波淺被地 不用灰壓,候潮一過,明日天晴半日,曬出鹽霜,疾趨 掃起。煎煉一法,逼海潮深地,先掘深坑,橫架竹木,上 鋪席葦,又鋪沙於葦席之上,俟潮滅頂,衝過鹵氣,由 沙滲下坑中,撤去沙葦,以燈燭之,鹵氣衝燈即滅,取 鹵水煎煉。總之,功在晴霽。若淫雨連旬,則謂之「鹽荒。」 又淮場地面,有日曬自然生霜如馬牙者。謂之「大曬 鹽。」不由煎煉掃起即食。海水順風飄來。斷草勾取。煎 煉名「蓬鹽。」凡淋煎法。掘坑二個。一淺一深。淺者尺許。 以竹木架蘆席於上。將掃來鹽料不論有灰無灰淋法皆同鋪於 席上,四圍隆起,作一隄壋形,中以海水灌淋,滲下淺 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淺坑所淋之汁,然後入鍋煎 煉。凡煎鹽鍋,古謂之「牢盆」,亦有兩種制度。其盆周闊 數丈,徑亦丈許。用鐵者以鐵打成葉片,鐵釘拴合。其 底平如盂,其四周高尺二寸,其合縫處一經鹵汁結 塞,永無隙漏。其下列竈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 八眼,共煎此盤。」南海有編竹為者,將竹編成,闊丈深 尺,糊以蜃灰,附於釜背,火燃釜底滾沸,延及成鹽,亦 名鹽盆,然不若鐵葉鑲成之便也。凡煎鹵未即凝結, 將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鹵沸之時,投入其中攪 和,鹽即頃刻結成。蓋皂角結鹽,猶石膏之結腐也。凡 鹽,淮、揚場者,質重而黑,其他質輕而白。以量較之,淮 場者一升重十兩,則廣、浙、長蘆者只重六七兩。凡蓬 草鹽不可常期,或數年一至,或一月數至。凡鹽見水 即化,見風即鹵,見火愈堅。凡收藏不必用倉廩,鹽性 畏風不畏濕。地下疊槁三寸,任從卑濕無傷,周遭以 土磚泥隙,上蓋茅草尺許,百年如故也。

《池鹽》

編輯

凡池鹽宇內有二:一出寧夏,供食邊鎮。一出山西解 池,供晉、豫諸郡縣。解池界安邑、猗氏、臨晉之間,其池 外有城堞,周遭禁禦,池水深聚處,其色綠沈。土人種 鹽者,池傍耕地為畦隴,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濁水, 參入即淤澱鹽脈。凡引水種鹽,春間即為之,久則水 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 鹽」,即《古志》所謂「大鹽」也。以海水煎者細碎,而此成粒 顆,故得大名。其鹽凝結之後,掃起即成食味。種鹽之 人,積掃一石交官,得錢數十文而巳。其海豐、深州引 海水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 同。但成鹽時日,與不藉南風則大異也。

《井鹽》

編輯

「凡滇蜀兩省,遠離海濱,舟車艱通,形勢高上,其鹹脈 即韞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 鹽。鹽井周圓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餘,深 必十丈以外,乃得鹵信,故造井功費甚難。其器冶鐵 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山舂鑿成孔,其身 破竹纏繩夾懸,此錐每春深入數尺,則又以竹接其 身,使引而長。初入丈許,或以足踏碓,稍如舂米形。太 深則用手捧持頓下,所舂石成碎粉,隨以長竹接引, 懸鐵盞穵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餘,乃得一 井成就。蓋井中空闊,則鹵氣遊散,不克結鹽故也。井 及泉後,擇美竹長丈者,鑿淨其中節,留底不去,其喉 下安消息。吸水入筒,用長緪擊竹,沈下其中水滿,井 上懸桔槔、轆盧諸具,制盤駕牛,牛拽盤轉,轆盧絞緪汲水而上,入於釜中煎煉。只用中釜不用牢盆頃刻結鹽,色成 至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 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 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鹵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 即滾沸。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未見火形而 用火神,此世間大奇事也。凡川滇鹽井逃課,掩蓋至 易,不可窮詰。

《末鹽》

編輯

凡地鹼煎鹽,除并州末鹽外,長蘆分司地土人亦有 刮削煎成者,帶雜黑色,味不甚佳。

《崖鹽》

編輯

「凡西省階、鳳等州邑,海井交窮,其岩穴自生鹽,色如 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