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續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236

卷二百三十五 欽定續文獻通考 卷二百三十六 巻二百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六
  輿地考
  古雍州
  雍州西據黒水東距西河其在天文東井輿鬼為秦之分野兼得魏趙之交宋為陜西路及河東路慶厯初分陜西縁邊為秦鳯涇原環慶鄜延四路熈寜間又以熈河洮岷州通逺軍為一路後又省五路為永興軍秦鳯兩路南渡後惟存岷州一州改名西和屬利州路餘俱入於金分為京兆鳯翔鄜延慶原臨洮五路而廓鄯湟麟府西安六州定邊懐德震武三軍割與西夏元平金滅夏盡得其地分立陜西甘肅二省內麟府二州併入葭州應歸冀州部內若嶺北一路雖非禹跡所及然以境相鄰接故亦附入本州至明和寜及亦集乃兀刺海三路並屬邊外餘𨽻陜西布政使司及行都指揮使司其地西接羌戎素尚武勇控馭之方蓋自古重之矣
  
  陜西永興軍路 陜西秦鳯路 河東路
  陜西永興軍路府一州十三軍三縣七十二
  京兆府即雍州唐京兆府京兆郡宋改永興軍宣和二年復唐舊仍號永興軍路領縣十一軍一軍領一縣 萬年後周縣隋改大興唐復舊名宣和七年更名樊川長安漢縣五代梁改大安唐復舊名藍田秦縣漢縣咸陽唐縣涇陽苻秦縣櫟陽秦縣後改萬年唐復舊名髙陵漢縣魏改髙陸隋復舊名興平唐縣臨潼唐昭應縣大中祥苻八年改乾祐五代漢縣
  等謹按馬考有醴泉武功二縣查二縣已改𨽻醴州既載於彼此處從刪
  清平軍大觀三年領縣一 終南與軍同時置
  等謹按宋志永興軍路有清平軍大觀三年以鳯翔府盩厔縣之清平鎮升建𨽻京兆亦見前考鳯翔府總序此軍既有領縣未便祇從附録宋志與京兆平列亦非今依屬州之例增載
  耀州仍唐舊又為華原郡領縣六 華原隋縣富平魏縣三原後魏縣雲陽漢縣以上三縣五代唐自京兆來屬同官隋縣美原唐縣以上二縣五代唐自同州來屬
  等謹按馬考有淳化縣查淳化已改𨽻邠州既載於彼此處從刪
  醴州唐乾州政和八年更名領縣五 奉天唐縣好畤漢縣政和八年自鳯翔來屬武功漢縣政和八年自京兆來屬醴泉漢谷口縣隋改政和八年自京兆來屬永壽唐縣乾德二年自邠州來屬
  華州仍唐舊又為華隂郡領縣五 鄭秦縣下邽漢縣華隂漢縣渭南苻秦縣五代周自京兆來屬蒲城唐奉先縣開寳四年改天禧四年自同州來屬
  同州即漢左馮翊唐為同州馮翊郡宋因之領縣七 馮翊隋縣郃陽漢縣澄城後魏縣白水後魏縣夏陽漢縣熈寜四年省為鎮入郃陽韓城隋縣朝邑西魏縣
  邠州仍唐舊又為新平郡領縣五 新平隋縣三水漢縣宜祿唐縣定平唐縣政和七年自寧州來屬淳化淳化四年置宣和初自耀州來屬
  寜州仍唐舊又為彭原郡領縣四 定安後魏縣彭原隋縣熈寜二年改𨽻慶州真寜唐縣襄樂後魏縣
  慶陽府唐慶州安化郡政和七年改升為府郡仍舊領縣二 安化唐順化縣乾徳二年改合水熈寜四年置
  等謹按宋志有合水縣熈寜四年置以華池樂蟠二縣省入馬氏載華池樂蟠而不載合水今據志增又有彭原縣見前考寜州彭原縣註內姑仍原文
  定邊軍元符二年築環慶路定邊城尋改為軍領縣一 定邊政和年置鄜州仍唐舊又為樂交郡領縣五 洛交隋縣洛川後秦縣三川西魏縣熈寜七年廢直羅唐縣鄜川隋縣
  等謹按五縣今志失載又失載丹州一州以丹州所領之宜川縣誤列鄜州今依馬考正之
  坊州仍唐舊又為中部郡領縣三 中部姚秦縣隋改內部唐復舊名昇平唐縣熈寜元年省為鎮入宜君宜君後魏縣
  延安府唐延州延安郡元祐四年改升為府郡仍舊領縣十 膚施漢縣延長唐縣熈寜八年省為鎮入延州門山後周縣隋廢唐復臨真後魏縣敷政唐縣豐林隋縣熈寜五年省為鎮入膚施甘泉唐縣金明唐縣熈寜五年省為砦入膚施延川隋縣
  保安軍本延川永安鎮太平興國二年建為軍
  丹州仍唐舊又為咸寜郡領縣三 宜川西魏義川縣太平興國中改雲巖唐縣熈寜七年省為鎮入宜州汾川後周縣熙寜三年省為鎮入宜川
  綏德軍唐綏州上郡宋元符二年改建為軍
  銀州後周置隋廢唐復五代迄宋入西夏崇寜四年収復廢為銀川城
  環州本西畨邊界石晉置威州周改環州後降為通逺軍宋復置領縣一 通逺五代周縣
  陜西秦鳯路府一州十七軍五縣四十六
  秦州仍唐舊又為天水郡領縣四 成紀漢縣後魏廢後周復隴城後魏縣唐廢五代唐復清水漢縣後廢晉復天水唐縣後廢五代唐復
  等謹按馬考有長道大潭二縣查二縣於熈寜中改𨽻岷州不應兩見今據志刪
  鳯翔府即漢右扶風唐改鳯翔府扶風郡宋因之領縣九 天興唐縣扶風唐縣漢縣岐山隋縣寳鷄唐縣麟遊隋縣普潤隋縣漢縣盩厔漢縣復廢後魏復唐改宜壽尋復舊名
  等謹按馬考有好畤縣好畤已改屬醴州見前此刪
  隴州仍唐舊又為汧陽郡領縣四 汧源隋縣汧陽後周縣吳山唐縣隴安開寳二年析汧陽地置
  等謹按馬考隴州下有儀州領華亭崇信安化三縣又雲熈寜五年州廢以所領三縣改𨽻渭州與宋志合似可毋庸複出今刪
  涇州仍唐舊又為安定郡領縣四 保定唐縣靈臺唐縣五代周廢靈臺軍以縣來屬良原隋縣長武咸平四年升保定之長武鎮為縣
  渭川仍唐舊又為隴西郡領縣五 平涼後周縣唐末廢五代唐復潘原唐縣安化乾徳初置崇信唐崇信城建隆四年改縣華亭隋縣唐廢五代周復以上三縣舊𨽻儀州熈寜五年州廢來屬
  原州仍唐舊又為平涼郡領縣二 臨涇漢縣後魏廢隋復彭陽漢縣唐改豊義縣太平興國初復舊至道三年自寜州來屬
  鎮戎軍本原州平高縣至道三年建為軍領縣一 彭陽
  等謹按宋志惟原州有彭陽縣而本軍但有城無縣考九域志亦云鎮戎軍有彭陽城咸平六年置則此非縣明矣馬氏誤也
  懐德軍大觀二年本唐武州蕭關縣地析建
  西安軍唐靈州地元符二年
  德順軍本渭州隴干城慶歴三年建為軍領縣一 隴干元祐八年鞏州古雍州地唐鞏州隴西郡後廢熈寜三年復置或為通逺軍領縣三 隴西隋縣唐末廢皇祐四年置古渭砦元祐五年復縣永寜崇寜三年升永寜砦為縣寜逺崇寜三年升寜逺砦為縣
  蘭州唐舊州金城郡後䧟吐蕃元豊中収復領縣一 蘭泉崇寜三年置熈州唐蘭州地熈寜中置鎮洮軍後更名為州領縣一 狄道漢縣唐沒吐蕃熈寜六年復置
  㑹州唐舊州㑹寜郡後沒吐蕃元符二年収復領縣一 敷文崇寜三年置河州唐舊州安鄉郡後沒吐蕃熙寜六年収復領縣一 寜河崇寜四年升寜河砦為縣
  積石軍本溪哥城元符中為吐蕃所據大觀二年來降改建軍
  洮州本吐谷渾地唐為洮州臨洮郡後䧟吐蕃大觀三年収復
  岷州秦築長城所起地也唐為岷州和政郡後䧟吐蕃熈寜中収復祐川一縣用舊名置州領縣三 祐川唐縣大潭建隆三年置熈寜七年自秦州來屬長道隋縣熈寜七年自秦州來屬
  等謹按岷州紹興元年入金改祐州十二年復來歸移治長道縣界改名西和屬利州路故宋志兩處並載今依馬氏列於此
  廓州唐舊州寜塞郡後沒吐蕃元符中収復廢為寜塞城崇寜三年復為廓州
  西寜州即鄯州古湟中地唐為鄯州西平郡後䧟吐蕃元符二年以隴桚降復置崇寜三年更名樂州即湟州與鄯州同時収復宣和元年更名
  等謹按湟州馬考附見鄯州今從宋志分列
  震武軍政和六年築湟州古骨龍城為震武城尋改建軍
  河東路州三縣四
  麟州仍唐舊靖康二年割麟府豊三州畀夏領縣三 新秦唐縣連谷唐縣政和四年省入新秦銀城後周縣政和四年省入新秦
  府州地在河西畨界唐末置府谷鎮屬之麟州五代唐改為縣尋升置府州宋因之領縣一
  府谷後唐縣
  豐州唐豐州九原郡後改天徳軍宋時沒於西夏嘉祐七年析府州地復置靖康初復割與夏人臣等謹按以上馬氏按古雍州地詳列宋代永興秦鳯河東三路郡縣其前綱為府二州二十八軍八縣一百二十七內西安洮鄯湟四州保安懐德積石震武四軍目皆繫以一縣而實無領縣與一百二十七之數不合其中由軍州改府二廢州三廢縣七刪重縣十應増清平一軍合水終南二縣合計實得府四州二十五軍八縣一百有五
  夏州漢屬朔方郡後魏置夏州唐拓跋思恭以功鎮夏州世有夏宥銀綏䇌五州之地太平興國七年李繼捧以五州來䧏賜姓趙氏未幾其弟繼遷復叛地入西夏
  靈州後魏置唐為靈州靈武郡宋咸平中李繼遷叛遂䧟入西夏
  勝州   鹽州   宥州   涼州
  甘州   肅州   瓜州   沙州
  伊州   西州   庭州
  等謹按以上十三州分設安北安西兩都䕶府統之皆唐舊版內惟靈夏二州宋嘗得其地未久仍沒於西夏故宋志俱不載今依前考姑録其名於諸州之後而屬邑則槩從刪畧
  
  西京道
  西京道州二軍一
  豐州唐舊州後唐改天德軍宋時沒於西夏遼太祖神冊元年攻夏更名應天軍復為州領縣二 富民漢臨戎縣遼改振武漢盛樂縣唐為振武軍遼太祖神冊元年改為縣
  雲內州本唐中受降城地遼初改置
  天德軍即唐中受降城太祖既改天徳軍立豐州及破黨項復建軍於此
  
  京兆府路 西京路 鳯翔路 鄜延路 慶原路臨洮路
  京兆府路府一州四縣三十一鎮三十
  京兆府仍宋舊領縣十二鎮十 長安仍宋舊咸寜宋樊川縣興平 涇陽 臨潼 藍田皆仍宋舊雲陽宋𨽻耀州高陵仍宋舊終南宋𨽻清平軍金罷軍來屬櫟陽 鄠 咸陽皆仍宋舊 宋舊有乾祐縣廢為鎮入咸寜子午鎮長安鳴犢鎮 乾祐鎮咸寜零口鎮臨潼孟店鎮雲陽毘沙鎮 渭城鎮高陵甘河鎮終南栗邑鎮櫟陽秦渡鎮
  乾州唐乾州宋改醴州天徳三年復舊名領縣四鎮三 奉天 醴泉皆仍宋舊武亭宋武功縣大定二十九年好畤仍宋舊 宋舊有永夀縣改𨽻汾州薛祿鎮奉天甘北鎮醴泉長寜鎮武亭
  同州仍宋舊領縣六鎮九 馮翊 朝邑 白水 郃陽 澄城 韓城皆仍宋舊貞祐三年升為貞州以郃陽縣𨽻焉沙苑鎮並藍鎮馮翊朝邑鎮 新市鎮 延祥鎮 洿谷
  朝邑夏陽鎮郃陽寺前鎮 良輔鎮韓城
  耀州仍宋舊領縣四鎮二 華原 同官 美原 三原皆仍宋舊 宋舊有富平縣省入美原縣雲陽縣改𨽻京兆府黃堡鎮同官龍橋鎮美原
  華州仍宋舊領縣五鎮六 鄭 華隂 下邽 蒲城渭南皆仍宋舊赤水鎮關西鎮 敷水鎮華隂素化
  鎮 新市鎮下邽荊姚鎮蒲城
  西京路州三縣四鎮二
  豐州仍遼舊領縣一鎮一 富民仍遼舊振武鎮遼縣金降為鎮雲內州  領縣二鎮一 柔服仍遼舊雲川大定二十七年本曷董館置寜仁鎮遼縣仁作人大定中廢為鎮
  寜邊州遼天徳軍領縣一 寜邊遼寜邊州正隆三年降為縣
  鳯翔路府二州四縣三十三鎮十六
  鳯翔府仍宋舊領縣九鎮四 鳯翔宋天興縣大定十九年寳雞虢 郿 盩厔皆仍宋舊貞祐四年升為恆州以郿縣𨽻焉扶風
  岐山 普潤 麟逰皆仍宋舊武城鎮寳雞陽平鎮岐陽鎮扶風馬蹟鎮岐山
  德順州宋徳順軍皇統二年升為州領縣六寨一堡一 隴干仍宋舊水洛本宋水洛城置威戎本宋威戎堡置後廢隆德本宋隆德塞置通邊本宋通邊寨置治平本宋治平寨置懷逺寨治平中安堡水洛
  平涼府宋渭州大定二十六年更名升府領縣五鎮五寨一 平鿌潘原 崇信 華亭皆仍宋舊化平宋安化縣大定七年西
  赤城鎮崇信安化鎮 安國鎮 白巖河鎮 耀武鎮化平瓦平寨化平
  鎮戎州宋鎮戎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領縣二寨八堡三 東山本宋東山寨置三川本宋三川寨置天聖寨 飛泉寨 熈寜寨靈平寨 通峽寨 盪羌寨 九羊寨 張義
  寨 彭陽堡 乾興堡 開逺堡三川
  等謹按宋代城關寨堡前考多不收說見宋荊州部而金志載雍州各路於此獨詳蓋初得之於宋經理綦宻非若宋元符崇寜間之紛更無紀也故酌變前例依史氏偹書之
  秦州仍宋舊領縣八鎮二城一寨三 成紀仍宋舊冶坊本宋冶坊堡置甘谷本宋甘谷城置清水仍宋舊雞川本宋雞川寨置隴城仍宋舊西寜析秦州地置貞祐四年升為州以甘谷雞川冶坊三縣𨽻焉尋復為縣改𨽻㑹州秦安正隆中析成紀地置 宋舊有天水縣分置南北二縣後復歸宋建為軍靜戎鎮 𢇲穰鎮泰安伏羌城秦安隴城寨隴城三陽寨 務弓寨秦安
  隴州仍宋舊領縣三鎮五 汧陽 汧源 隴安皆仍宋舊安化鎮 新興鎮汧陽吳山鎮 定戎鎮 隴西鎮汧源
  等謹按宋志有吳山縣據元志至元七年省入汧源今考金志先無此縣而汧源縣有吳山鎮則是吳山省入汧源當金時已然矣
  鄜延路府一州五縣十五鎮四
  延安府仍宋舊領縣七鎮一寨五堡二 膚施 延川仍宋舊延長 臨真 甘泉 敷政 門山皆仍宋舊樂盤鎮膚施永平寨延川萬安寨 德安寨 招安寨永平寨 安定堡 安寨堡門山
  丹州仍宋舊領縣一鎮一關一 宜川仍宋舊雲巖鎮宜川烏仁關宜川
  保安州宋保安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領縣一鎮二城一寨三堡一 保安大定十年靜邊鎮 永和鎮 金湯城德靖寨 順寜寨 平戎寨 園林堡保安
  綏德州宋綏徳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領縣一城一寨十堡一關一 清澗宋清澗城大定二十二年升為縣嗣武城 暖泉寨義合寨 清邊寨 臨夏寨 白草寨 米脂寨懷寜寨 鎮逺寨 綏平寨 克戎寨 開光
  堡 永寜關清澗
  鄜州仍宋舊領縣四鎮一 洛交 直羅 鄜城 洛川皆仍宋舊三水鎮洛交
  坊州仍宋舊領縣二鎮一 中部 宜君皆仍宋舊王華鎮宜君
  慶原路府一州五縣十九鎮二十三
  慶陽府仍宋舊領縣三鎮七城二寨三堡一 安化彭原 合水皆仍宋舊董志鎮 赤城鎮彭原 金櫃鎮懷安鎮 華樂鎮 五交鎮 景山鎮 白豹
  城 大順城 安強寨 柔逺寨 華池寨 荔原堡合水
  環州仍宋舊領縣一鎮三寨六堡三 通逺仍宋舊合道鎮 馬嶺鎮 木波鎮 定邊寨 平逺寨 永鄉寨 濵徳寨 烏偷寨 安邊寨 木瓜堡歸徳堡 興平堡通逺
  寜州仍宋舊領縣四鎮五 安定宋安定縣大定七年定平宋𨽻邠州真寜仍宋舊襄樂仍宋舊交城鎮安定棗社鎮 大昌鎮定平要關鎮 山河鎮真寜
  邠州仍宋舊領縣五鎮三寨一 新平 淳化 宜祿皆仍宋舊永壽宋𨽻醴州三水仍宋舊 宋舊有定平縣改𨽻寜州亭口鎮宜祿永壽鎮永壽清泉鎮三水常寜寨永夀
  原州仍宋舊領縣二鎮三寨五 臨涇 彭陽皆仍宋舊蕭鎮 柳泉鎮 新城鎮 綏寜寨 平安寨 清安寨 開邊寨 西壕寨彭陽
  涇州仍宋舊領縣四鎮二寨一 涇州宋保定縣大定七年長武 良原 靈臺皆仍宋舊百里鎮 邵寨鎮靈臺官地寨涇川
  臨洮路府一州六縣十五鎮六
  臨洮府宋熈州皇統二年更名升府領縣三鎮一城一堡四 狄道仍宋舊當川本宋當川堡置康樂本宋康樂塞置慶平鎮 景骨城皆狄道通谷堡當川渭源堡 南川堡 臨洮堡皆康樂
  積石州宋積石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領縣一城三堡三 懷羌本宋懷羌城置循化城 大通城 來羌城 通津堡臨灘堡 來同堡皆懷羌
  洮州仍宋舊領堡二 通祐堡 鐡城堡
  蘭州仍宋舊領縣三鎮三城二堡三關一 定逺本宋定逺城置龕谷本宋龕谷塞置後於縣置金州阿干本宋阿干塞置 宋舊有蘭泉縣省入本州原川鎮 豬嘴鎮 納米鎮 寜逺城 安羌城 東關堡 質孤堡 西關堡 京玉關皆阿干
  鞏州仍宋舊領縣五鎮一寨四 隴西仍宋舊通渭本宋通渭寨置定西本宋定西城置貞祐四年升為州以通西安西二縣𨽻焉通西本宋通西寨置安西本宋安西城置 宋舊有永寜寜逺二縣並廢為砦鹽川鎮定西熟羊寨來逺寨 永寜寨 南川寨皆安西
  㑹州仍宋舊領縣一寨二關一 保川宋敷文縣或為敷川大定二十二年平安寨 通安寨 㑹安關皆保川
  等謹按㑹州尋䧟河西以州僑治㑹川城名新㑹川並置㑹川縣金志所載猶仍其舊
  河州仍宋舊領縣二鎮一城一寨三 枹罕漢舊縣宋廢入州貞元二年復置寜河仍宋舊積慶鎮 安鄉關城 南川寨通㑹關寨 定羌城寨皆寜河
  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雍州地詳列金代京兆西京鳯翔鄜延慶原臨洮六路郡縣除廓鄯湟麟府西安六州定邊懷德震武三軍割入西夏及岷州仍歸宋外凡為府六州二十四縣一百十三鎮五十一城十二寨五十九堡二十二關四
  
  陜西行中書省 甘肅行中書省 嶺北行中書省
  陜西行中書省路五府四州十九屬州八縣七十三陜西諸道行御史臺
  奉元路金京兆府至元十六年改安西路皇慶元年改奉元路領縣十一州五州領十五縣 咸寜 長安 咸陽 興平 臨潼 藍田 涇陽 高陵 鄠皆仍金舊盩厔金𨽻鳯翔府後升為恆州至元初州廢復縣來屬金𨽻鳯翔府後𨽻恆州元升為州至元初復縣來屬 金舊有雲陽縣省入涇陽終南縣省入盩厔櫟陽縣省入臨潼
  同州仍金舊以州治馮翊縣省入領縣五 朝邑 白水皆仍金舊郃陽宋同州舊縣金改𨽻貞州至元中州廢還屬澄城仍金舊韓城金升為貞州至元中州廢復縣
  華州仍金舊以州治鄭縣省入領縣三 華隂 蒲城 渭南皆仍金舊 金舊有下邽縣至元初廢
  耀州仍金舊至元初以州治華原縣省入領縣三 三原仍金舊富平金省入美原縣至元初復立以美原縣省入同官仍金舊
  乾州仍金舊至元中以州治奉天縣及好畤縣省入領縣三 醴泉仍金舊武功金改武亭元復舊名永壽金𨽻汾州至元十五年來屬
  等謹按元志唐改醴泉為奉天元又改奉天為醴泉考宋金二志乾州治本有奉天又別有醴泉則醴泉非奉天明矣
  又按奉元路領州五其商州一州及所屬一縣詳前梁州
  延安路金延安府元初改為路領縣八州三州領八縣 膚施甘泉皆仍金舊宜川金𨽻丹州元初州廢來屬延長 延川皆仍金舊
  安定元初升門山之安定堡為縣安寨元初升門山之安寨堡為縣保安金保安州至元六年降縣來屬 金舊有臨真敷政門山三縣至元中並廢
  鄜州仍金舊至元四年以州治洛交縣及真羅縣省入領縣三 洛川仍金舊中部 宜君二縣金𨽻坊州至元六年州廢來屬 金舊有鄜城縣至元四年省入洛川
  綏德州仍金舊領縣二 青澗仍金舊米脂升米脂寨為縣臣等謹按元志金綏德州領八縣元併嗣武克戎入米脂綏平懷寜入青澗義合綏德入本州考金志但有清澗一縣餘俱為城寨當是金末元初始置
  葭州仍金舊領縣三 神木元初立雲州於古麟州之神木寨至元六年廢州為縣吳堡至元中升吳堡寨為縣府谷後唐為府州至元六年廢為縣
  等謹按葭州即宋晉寜軍本石州之葭蘆寨升置割臨泉定胡二縣為屬金以二縣還𨽻石州而葭州不領縣因自石州分出故宋金皆載入冀州至元明所領三縣悉屬雍州境內故列此
  陜西漢中道肅政亷訪司
  鳯翔府仍金舊領縣五 鳯翔 扶風 岐山 寳雞麟遊皆仍金舊 金舊有郿盩厔二縣改𨽻奉元路虢普潤二縣並廢
  邠州仍金舊領縣二 新平 淳化皆仍金舊 金舊有宜祿縣省入本州永夀縣改𨽻乾州三水縣省入淳化縣
  涇州仍金舊領縣二 涇川 靈臺皆仍金舊 金舊有長武縣至元十一年省入涇川良原縣省入靈臺
  開成州金鎮戎州至元十年改開成府至治三年降為州領縣一州一 開成□州並置 金舊有東山三川二縣改𨽻鎮原州尋廢
  廣安州金鎮戎地後升為縣尋廢至元十年復縣十五年升為州
  莊浪州沿革闕初置莊浪路大德八年降為州
  鞏昌等處總帥府
  鞏昌路金鞏州元初改升為路領縣五 隴西仍金舊寜逺金廢為砦元初復縣伏羌金伏羌寨至元十三年升為縣通渭仍金舊金鹽州鎮至元十七年升為縣
  等謹按元志金為鞏昌府考金志止稱鞏州則鞏昌之名當從元始
  平涼府仍金舊領縣三 平涼 崇信 華亭皆仍金舊 金舊有潘原縣省入平涼化平縣省入華亭
  臨洮府仍金舊㤗定元年改為路領縣二 狄道仍金舊渭源金渭源堡至元十三年升為縣 金舊有當川康樂二縣並廢
  慶陽府仍金舊至元七年以安化彭原二縣省入領縣一 合水仍金舊秦州仍金舊領縣三 成紀 清水 秦安皆仍金舊金舊有雞川隴城二縣至元七年省入秦安冶坊縣省入清水甘谷縣省入鞏昌路通渭縣
  隴州仍金舊領縣二 汧源 汧陽皆仍金舊 金舊有隴安縣至元七年省入汧源
  寜州仍金舊至元七年以襄樂安定定平三縣省入領縣一 真寜仍金舊定西州仍金舊至元三年移治安西縣以安西及通西二縣省入後改為安定州
  鎮原州金原州元初改以鎮戎州之東山三川二縣來屬至元七年省臨涇彭陽及東山三川四縣入焉
  西和州宋岷州後改西和州舊領三縣大潭祐川久廢至元七年又以長道縣省入臣等謹按宋志西和州開禧二年入於金考金志無此州今從元志沿革自宋始
  環州仍金舊至元七年以通逺縣省入
  金州金蘭州龕谷縣後置金州至元七年以龕谷縣省入
  靜寜州金德順州元初省治平水洛二縣入隴干縣後復省隴干縣入州改名靜寜領縣一 隆德仍金舊
  蘭州仍金舊至元七年以阿干縣省入 金舊有定逺縣至大中改𨽻金州後廢
  㑹州金移治㑹川城名新會州元初遷於所𨽻西寜縣至元七年省縣入州後改名㑹寜土畨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河州路金河州元升為路以枹罕縣省入領縣三 定羌本金定羌城置後廢寜河仍金舊安鄉本金安鄉關置後廢
  洮州仍金舊領縣一 可當
  貴德州金積石州西界元初置州屬土畨等處宣慰司後廢
  脫思麻路
  岷州宋故岷州地元初復置
  鐡州
  等謹按元志自河州以下不詳沿革茲據省志補註一二餘仍其闕又有積石一州元志不載
  甘肅行中書省路七州二屬州五
  河西隴北道肅政亷訪司
  甘州路唐甘州張掖郡後沒於畨大中五年収復宋時為西夏所據偽號鎮夷郡元初復為甘州至元八年升為路
  永昌路唐涼州武威郡宋初為西涼府後入西夏元初仍為府至元十五年立永昌路降府為州𨽻焉領州一
  西涼州
  肅州路唐肅州酒泉郡宋景祐間趙元昊攻䧟𤓰沙肅三州盡取河西之地元太祖二十二年攻下之至元七年改升路
  沙州路唐沙州燉煌郡宋景祐間䧟入西夏元太祖二十二年攻下之至元十四年復立州十七年升為路領州一
  𤓰州唐爪州晉昌郡廣德後沒於畨宋初䧟入西夏夏亡州廢至元中復立𨽻沙州
  亦集乃路在甘州北外接砂磧漢西海郡居延故城偽夏立威福軍元太祖二十一年內附二十三年立為路
  寜夏府路即唐夏州朔方郡宋初䧟入西夏號中興府至元八年立西夏中興路至元二十五年更名領州三
  靈州唐靈州靈武郡宋初沒於西夏偽號翔慶軍元復舊名
  鳴沙州唐鳴沙縣屬靈州宋初沒於西夏元初升為州
  應理州本靈州地元初析置
  山丹州唐刪丹縣屬甘州宋初䧟入西夏號甘肅軍至元六年為山丹城訛刪為山二十二年升為州直𨽻行省
  西寜州
  等謹按前考西寜州建炎後與樂州並沒於金考金志無此二州今按其地與西涼相接意宋時亦入西夏至元復以樂州省入西寜
  兀刺海路太祖四年由黒水城北兀剌海西關口入河西獲西夏將髙令公克兀剌海城臣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雍州地詳列元代陜西甘肅兩行省郡縣除麟府廓湟西安五州定邊懷德震武三軍元時俱廢又除商州一州及所屬一縣編入梁州外凡為路十二府四州二十一屬州十三縣七十三
  雍州北境
  嶺北行中書省路一
  和寜路舊名和林元初建都於此立元昌路皇慶元年更名
  等謹按嶺北統路一元世祖遷都後此為巨鎮常以勲舊領之其地本非禹跡所及以在雍州之北故即附於其後
  
  陜西
  陜西布政使司府七州一屬州十六縣七十六衛十所五
  西安府元奉元路洪武二年更名為府領縣十四州六州領十七縣長安 咸寜 咸陽 涇陽 興平 臨潼皆仍
  元舊渭南元𨽻華州嘉靖三十八年來屬藍田 鄠 盩厔 高陵皆仍元舊富平元𨽻耀州萬厯三十六年來屬三原元𨽻耀州𢎞治三年來屬醴泉元𨽻乾州嘉靖三十八年來屬元舊有郡縣改𨽻鳯翔府
  華州仍元舊領縣二 華隂仍元舊洪武九年置潼關衛於縣東蒲城仍元舊 元舊有渭南縣改𨽻府
  同州仍元舊領縣五 朝邑 郃陽 韓城 澄城白水皆仍元舊
  耀州仍元舊領縣一 同官仍元舊 元舊有三原富平二縣並改𨽻府乾州仍元舊領縣二 武功 永壽皆仍元舊 元舊有醴泉縣改𨽻府
  邠州元𨽻行省洪武中來屬以州治新平縣省入領縣三 淳化仍元舊三水成化十三年析淳化地置長武萬厯十一年升邠州宜祿鎮為縣
  等謹按西安府領州六其商州一州及所屬四縣詳前梁州
  鳯翔府仍元舊領縣七州一 鳯翔 岐山 寳雞扶風皆仍元舊元𨽻奉元路洪武二年來屬麟遊仍元舊汧陽元𨽻隴州嘉靖三十八年來屬
  隴州元𨽻鞏昌總帥府延祐四年以州治汧源縣省入洪武二年來屬 元舊有汧陽縣改𨽻府
  延安府元延安路洪武二年改為府領縣九州三州領縣七 膚施 安塞 甘泉 安定 保安 宜川 延川延長皆仍元舊清澗元𨽻綏徳州嘉靖四十一年來屬
  鄜州仍元舊領縣三 洛川 中部 宜君皆仍元舊綏德州仍元舊領縣一 米脂仍元舊 元舊有清澗縣改𨽻府葭州仍元舊領縣三 吳堡 神木 府谷皆仍元舊
  慶陽府仍元舊領縣四州一 安化元省入府洪武中復置合水仍元舊元環州洪武初降縣來屬真寜元𨽻寜州萬厯二十九年來屬
  寜州元𨽻鞏州總帥府洪武中來屬 元舊有真寜縣改𨽻府
  平涼府仍元舊領縣五州三州領二縣 平涼 崇信華亭皆仍元舊鎮原元鎮原州洪武初降縣來屬隆德元𨽻靜寜州嘉靖三
  十八年來屬
  涇州元𨽻行省洪武三年來屬以州治涇川縣省入領縣一 靈臺仍元舊靜寜州元𨽻鞏昌總帥府洪武中來屬領縣一 莊浪元莊浪州直𨽻行省洪武八年䧏縣來屬元舊有隆德縣改𨽻府
  固原州元固原州城景㤗三年置固原守禦千戶所成化四年升為衛𢎞治十五年置州來屬以開成州及開成縣廣安州省入
  鞏昌府元鞏昌路洪武二年改為府領縣九州三州領五縣 隴西仍元舊安定元安定州洪武十年䧏縣來屬㑹寜元㑹州洪武十年降縣來屬通渭仍元舊仍元舊改鄣為漳寜逺 伏羌皆仍元舊西和元西和州洪武十年降縣來屬元成州洪武十年䧏縣來屬本梁州地以𨽻本府故列此秦州元𨽻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來屬以州治成紀縣省入領縣三 秦安清水皆仍元舊元禮店文州軍民府洪武四年置禮店千戶所成化九年即於所城置縣來屬
  等謹按元志有禮店文州軍民府沿革俱闕據明志禮縣即禮店文州所改考明統志雲元文州洪武四年改為文縣而元志別無所謂文州則是禮店文州屬兩地而元志牽連書之致於明志誤並為一參之統志而後明也
  又按鞏昌府領州三其階徽二州及所屬二縣詳前梁州
  臨洮府金臨洮府元改為路洪武二年仍為府領縣二州二州領縣一
  狄道 渭源皆仍元舊
  蘭州元𨽻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降縣來屬成化十三年復為州領縣一 金元金州洪武二年降縣屬府成化十三年改屬州
  河州元河州路𨽻土畨宣慰司洪武四年置衛六年置府十年分衛為左右十二年府廢改左衞於洮州升右衛為軍民指揮使司成化九年置州來屬省寜河縣入焉
  等謹按明志成化九年復改軍民指揮使司為衛又有積石州千戶所歸德守禦千戶所洪武中本元積石貴德二州改置以與衛同在河州境內故明志不復條列
  靈州元𨽻寜夏府路洪武三年廢𢎞治十三年復置直𨽻布政司
  洮州衛元洮州𨽻土畨宣慰司洪武四年置千戶所十二年升為衛屬都司
  岷州衛元岷州𨽻土畨宣慰司洪武四年置千戶所十一年升為衛屬都司省鐡州入焉領千戶所一 西固城守禦軍民千戶所本岷州地洪武七年置西固城千戶所𨽻鞏昌府十五年改置來屬
  榆林衛成化六年以榆林州置
  寜夏衛元寜夏府路洪武二十六年置衛尋廢永樂元年復置領千戶所四靈州守禦千戶所元靈州洪武中廢州置所𢎞治十三年復置靈州於所城興武守禦千戶所正徳元年以興武營置韋州守禦千戶所𢎞治十年以故韋州置平虜千戶所嘉靖三十年以平虜城置
  寜夏前衛洪武十七年
  寜夏左屯衛
  寜夏右屯衛二衛並洪武三十五年置與前衛同寜夏城
  寜夏後衛成化十五年置花馬池千戶所正徳元年改為衛
  寜夏中衛元應理州洪武三年永樂元年置衛省鳴沙州入焉
  靖虜衛正統二年以故㑹州地置屬都司
  等謹按明志洮州衛以下或雲屬陜西都司或不雲屬都司蓋都司本與布政使司同治而前綱不書衛所之數此又偏舉數衛屬之都司其餘竟不知何屬未便省覽今姑從志原文附註其實此十衛皆屬都司而布政司亦得治之者也故於提綱處增入其數復識其大凡於此至下所載行都指揮使司則別自一官與駐劄布政司城之都司不同其衛所自有專屬而布政司不得而侵之矣
  陜西行都指揮使司衛十三所四
  甘州左衛元甘州路洪武五年置甘肅衛二十五年廢置甘州左衛徙行都指揮司治此甘州右衛
  甘州中衛二衛俱洪武二十五年
  甘州前衛
  甘州後衛二衛俱洪武二十九年置以上四衛俱與甘州左衛同城
  肅州衛元肅州路洪武二十七年改置
  山丹衛元山丹州洪武二十三年改置
  永昌衛元永昌路後改宣慰司洪武十五年改置
  涼州衛元西涼州𨽻永昌路洪武九年改置來屬
  鎮畨衛洪武中以小河灘城置臨河衛三十年改名
  莊浪衛洪武五年析永昌地置
  等謹按明統志元置莊浪縣屬永昌路明改為衛考元志陜西行省所屬有莊浪州金改為縣𨽻平涼府元永昌路無莊浪縣今從明志
  西寜衛元西寜州洪武六年改置
  碾伯守禦千戶所故樂州地洪武十一年置碾伯衛成化中改置
  沙州衛元沙州路洪武初與瓜州並廢永樂元年置衛正統中廢
  鎮夷守禦千戶所洪武三十年析甘州衛地置
  古浪守禦千戶所正統三年析莊浪衛地置
  高臺守禦千戶所景㤗七年以甘州衛之高臺站置
  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雍州地詳列明代陜西道郡縣除商州一州及所屬四縣階徽二州及所屬二縣並編入梁州外凡得府七州一屬州十六縣七十六衛二十三千戶所九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六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欽定續文獻通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